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视域下的中国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探索各民族国家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革命理论民族化的必要性、重要性、领导力量、阶级基础、基本路径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列宁在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在对俄国以及其他各民族国家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则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必要性、基本原则、手段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在中国模式的建构和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中国模式的建构之“基”,也即中国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并为中国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基本要素,奠定了基本框架;它是中国模式的成功之“道”,也即中国模式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根本经验和根本机制;它是中国模式的发展之“脉”,也即中国模式未来发展的根本思路和根本途径;它是中国模式的解读之“本”,也即研究中国模式的合理视角和有效范式。
     中国模式的历史建构可以以1978年为界点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到1978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期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期,同时也是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准备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上正轨并获得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模式形成并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时期。中国模式建构的历史起点应该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积极成果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模式形成的根本标志。
     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的“类型”或者“样式”。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三重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模式的四层基本外延。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模式建构的核心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建构的根本机制,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社会模式、党建模式等是中国模式的基本内容。中国模式具有初始性、自主性、创新性、人民性、开放性等总体特征,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为它的理论特色、道路特色、制度特色。
     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需置于中国和世界的双重视阈中加以审视。一方面,中国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的革命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有效实践形式。另一方面,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发展中国家的模式,相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借鉴意义,但不可照抄照搬。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具有比较优势,我们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主义模式,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为它们实现本国社会主义模式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中国模式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要实现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所指明的根本思路和基本路径。
During probing the revolutionary path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ng path of every nation states in the world,the writers of Maxist classics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of nation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ary theory.Marx and Engles elaborated the necessity,the importance,the leading force,the classic base and the basic path of nationalization of their theory;Lenin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thought of nationalization of Maxism during thinking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what maxism is,how to treat maxism correctly and probing Russia's and other nation states'path;According the reality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Mao Zedong,Deng Xiaoping systemly elaborated the scientific connonation,the necessity,the basic principles,and so on.
     Nationalization of Maxism ha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study of Chiese model.It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ese model,it provides basic principles basic elements and basic framework to Chiese model;It is the road to the succes of Chiese model,it is the root cause,fundamental experience and basic mechanism of Chiese model;It i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Chiese model, it provides the foundamental ideas and path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ese model.It is also the basis of interpretation to Chiese model,it provides a reasonable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paradigm to Chiese model.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Chiese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The years from1949to1978are the period of extension of the first leap of Marxist Sinicizatio,and the preparation period of the second leap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they are also the historical preparation period of Chiese model. The years from1978to now are the period of Chiese model'turning on track and rapid growth.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ing of Chiese model should b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1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Fundamental symbols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modle are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the second leap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and th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Chiese model is the stage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Marxist Sinicization,and it is a socialism model which constructed by the CPC and chinese peopl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the model which bases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socialism model and development model are the triple basical connotation,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ese experience,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system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Four-story basic epitaxials.The Substance of Chiese model is the Implementation form of socialism in China.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ore theme of Chiese model, Marxist Sinicizatio is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Chiese model, economic model,political model,cultural model, Social model and Party building model etc are the basical contents. Chiese model has som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itial, Innovative,open,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ese model mainly reflected by its theory' characteristics,its path'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ystems'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p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ese model in dual spects to consider.On one hand, Chiese model is 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revolutionary model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it is an transcend to traditional socialism model,it is also an effective practice form of Scientific Socialism'basical principles.On the other hand,as a kind of developing country'model,Chiese model has reference to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as a kind of socialism model, Chiese model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contrast to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we should not megalomania and meager ourselves; as a kind of modern socialism model, Chiese model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to other socialist countries. Marxist Sinicization is long standing,complex and difficult,all of these determines Chiese model still faced with a lot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In order to realize Chiese model'sustainable development,we should insist on the basical thinking and path which Marxist Sinicization reveals
引文
①张维为.中国模式可能是最不坏的模式[N].环球时报,2008-1-4.
    ①戴小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5-8.
    ②何自伟.试析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重大意义[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3):52-55.
    ③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基本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5):7-10.
    ④仇小敏.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J].南方论刊,2010(2):7-9.
    ⑤周太山.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J].求实,2008(8):4-6.
    ⑥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54-57.
    ⑦李益波.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20-23.
    ⑧李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哲学研究,2003(11):5-12.
    ①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J].武汉大学学报,2008(6):645-654.
    ②肖铁肩,李真真.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2010(3):1-6.
    ①仇小敏.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J].南方论刊,2010(2):7-9.
    ②宇文利.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世界化的统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5.
    ③吴家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民族性、阶级性的关系[J].理论探讨,2001(12):39-42.
    ④王荣栓.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民族化新解读[J].理论学刊,2005(12):32-37.
    ⑤王锐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当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17-22.
    ①王荣栓.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民族化新解读[J].理论学刊,2005(12):32-37.
    ②李益波.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20-23.
    ③肖铁肩,李真真.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2010(3):1-6.
    ④褚艳华.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86-87.
    ⑤冯干文.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化进程[J].学术论坛,1998(1):15-20.
    ⑥何自伟.试析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重大意义[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3):52-55.
    ①李建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民族化”思想述论社会主义研究[J].2010(4):17-21.
    ②周太山.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J].求实,2008(8):4-6.
    ③靳书君.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26.
    ④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J].武汉大学学报,2008(6):645-654.
    ①任晓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早期进程及其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183-187.
    ②冯干文.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化进程[J].学术论坛,1998(1):15-20.
    ③戴小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5-8.
    ④李益波.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20-23.
    ①林晓燕.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探讨[J].理论导刊,2010(3):11-13.
    ②李春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范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7):21-24.
    ③陈邵桂.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民族化和时代化[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6):10-12.
    ④褚艳华.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86-87.
    ⑤戴小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5-8.
    ⑥崔桂田.共产党执政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5(4):10-15.
    ①许全兴.请不要误读恩格斯的“美国化”及学风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79-80.
    ②陈国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③徐之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三次转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47-53.
    ①汪信砚.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汉论坛,2008(11):90-94.
    ②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2):14-21.
    ③欧永宁.中国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天府新论,2012(1):41-46.
    ①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②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③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26-29.
    ④潘维,玛雅.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2010:6.
    ①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②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J].党的文献,2009(4):110-115.
    ③本刊记者.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12-21.
    ④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19-28.
    ⑤肖贵清.论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J].南京大学学报,2011(1):5-12.
    ①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2-92.
    ②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9-13.
    ③杜艳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形成的理论轨迹[J].社会主义研究,2009(6):14-18.
    ④程恩富.如何理解“中国模式”[N].人民日报,2010-9-15.
    ⑤David Shambaugh."Is there a Chinese mode?", China Daily, March 1,2010.
    ①[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9-11.
    ②[英]里奥·霍恩.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N].英国《金融时报》2008-7-29.
    ③刘爱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经验与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9(10):15-19.
    ④梁辉.软实力:中国模式之争折射自我定义缺位[EB/OL]http://news.sina.com. cn/o/2009-12-30/093316855043s.shtml.
    ⑤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审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2.
    ⑥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⑦本刊记者.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12-21.
    ⑧胡键.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J].社会科学,2010(6):3-11.
    ①世界舆论评中国模式[N].参考消息,2004-06-02.
    ②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变革[N].参考消息,2004-05-31.
    ③俞可平.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四)——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4-9.
    ④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
    ⑤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5.
    ⑥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9-13.
    ⑦吴波.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33-38.
    ①肖贵清.论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J].南京大学学报,2011(1):5-12.
    ②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③吴海江.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J].思想理论研究,2010(5):10-15.
    ④秦宣.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谈“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中国现代化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09-28.
    ⑤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1):5-10.
    ⑥ MartinHart—Landsberg and Paul Burkett. "China and Socialism:MarketReforms and Class Struggle" Monthly Review, July-August,2004:26.
    ⑦ Rowan Callick. "The China Model", American, November/December,2007.
    ①杨兴林.“中国模式”的八大要素[J].宁夏社会科学,2010(5):115-122.
    ②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6.
    ③程恩富.如何理解“中国模式”[N].人民日报,2010-9-15.
    ④本刊记者.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12-21.
    ①方展文.各国专家解读“中国模式”[J].决策与信息,2010(2):34-35.
    ②[德]托马斯·海贝勒.中国是否可视为一种发展模式?——七个假设[.J].载于俞可平,黄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4-71.
    ③唐晓.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J].外交评论,2010(1):37-52.
    ④刘宝三.关于“中国模式”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9(4):67-71.
    ⑤赵宏.中国模式与当今世界几种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红旗文稿,2009(22):32-34.
    ⑥张西立.中国模式的特质[N].学习时报,2009-4-13(3).
    ①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J].载于俞可平,黄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4-41.
    ②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9-13.
    ③王真.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走向——兼论新中国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模式[J].中共党史研究,2009(10):38-46.
    ④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79-84.
    ⑤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6-10.
    ⑥胡伟.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9(3):161-171.
    ⑦庄俊举,张西立.近期有关“中国模式”研究观点综述[J].红旗文稿,2009(2):28-30.
    ①刘洪潮,蔡光荣.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54.
    ②“中国模式”挑战传统理论——外国专家评价“中国模式”之一[J].人民网-国际频道,2009-5-7.③吴海江.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J].思想理论研究,2010(5):10-15.
    ④[俄]贝格尔.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J].[俄]远东问题,2004(3).
    ⑤张维为.中国触动全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38.
    ⑥常修泽.中国发展模式论纲[J].生产力研究,2008(1):1-10.
    ①漆思.中国模式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9(1):57-63.
    ②卢肖文.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研究范式——泛长三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述评[N].解放日报,2009-11-11(14).
    ③徐坚.“中国模式”面临国际认同问题[J].人民论坛,2009(5):52-53.
    ④吴波.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33-38.
    ⑤庄俊举、张西立.近期有关“中国模式”研究观点综述[J].红旗文稿,2009(2):28-30.
    ①[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4.
    ②张建君.西方理论难以破译中国模式之谜[J].人民论坛,2009(2):52-53.
    ③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9-11.
    ④吴玉敏.“中国模式”解读下社会主义的坚守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10(5):34-39.
    ⑤赵凌云.“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学习月刊,2010(9):20-21.
    ⑥吴波.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33-38.
    ①支振锋、臧劢.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123-12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9.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68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8.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95.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3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6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0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78.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9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8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5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1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1.
    ①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94-95.
    ②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113.
    ③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97-198.
    ④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73.
    ⑤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
    ①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3.
    ②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84.
    ③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④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
    ⑤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3.
    ⑥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2.
    ①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0.
    ②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8.
    ③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1.
    ④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8-689.
    ⑤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
    ①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8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92.
    ③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④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①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3-324.
    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8.
    ①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175-183.
    ①许全兴.请不要误读恩格斯的“美国化”及学风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79-8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4.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7.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02-803.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4.
    ③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44.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17-820.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112.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113.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6-297.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6.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4.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5.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2.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1.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112.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292.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3-284.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43.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1.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6.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0.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
    ①欧永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模式中的地位[J].学术论坛,2011(3):69-73.
    ①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2-2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
    ①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5):20-28.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9.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5.
    ④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1)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11-81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①钮维敢.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视角进展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5):63-68.
    ①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2):14-21.
    ②汪信砚.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汉论坛,2008(11):90-94.
    ③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26-29.
    ①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12-18.
    ①David Shambaugh. "Is there a Chinesemode?". China Daily, March 1,2010.
    ②唐秉仁.“结合”的根据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9(3):10-15.
    ①李春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成功典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44-50.
    ①苗力田译编.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2.
    ①石仲泉.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中共党史研究,2011(1):17-29.
    ①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0(7):36-41.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9-370.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6.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4—235.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0.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3.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3.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90.
    ②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188-190.
    ①肖铁肩,欧永宁.“中国模式”之辩——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1(1):13-17.
    ②肖铁肩,欧永宁.“中国模式”之辩——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1(1):13-17.
    ③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79-84.
    ④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9-1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2
    ②赵明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1.
    ③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④聂运麟.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J].社会主义研究,1995(6):13-20.
    ⑤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⑥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1.
    ①于俊文.马克思主义百科辞典[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68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7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88.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1.
    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12.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8-319.
    ②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5-10.
    ③吴恩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关系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8):5-9.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0.
    ①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4.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③ http://www.huadu.gov.cn:8080/was40/detail?record=945937&channelid=48004.
    ④ http://www.qstheory.cn/tbzt/jsxxxdzz/yd/xxhd/201003/t20100318_24475.htm.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
    ①欧永宁.“中国模式”概念的系统性辨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2):1-5.
    ②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5:438.
    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5:987.
    ①肖铁肩,欧永宁.“中国模式”之辩——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1(1):13-17.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③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J].党的文献,2009(6):110-115.
    ①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3.
    ③庄俊举,张西立.近期有关“中国模式”研究观点综述[J].红旗文稿,2009(2):28-30.
    ④冷溶.中国发展道路成功的真正秘密[N].北京日报,2005-11-28(17).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5:1400.
    ②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①刘宝三.关于“中国模式”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9(4):67-71.
    ①董建萍,章其祥.全面理解和把握“十个结合”宝贵经验[N].浙江日报,2009-03-02(11).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5:65.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43.
    ③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J].人民出版社2006:10.
    ①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5-12.
    ②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28-32.
    ①朱炳元.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理论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36-40.
    ①赵宏.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31-34.
    ②赵凌云.论“中国模式”的人类思想史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11(5):5-8.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5:628.
    ①杨兴林.“中国模式”的八大要素[J].宁夏社会科学,2010(5):115-122.
    ①本刊记者,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12-21.
    ①刘宝三.关于“中国模式”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9(4):67-71.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1.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1.
    ①肖铁肩.毛泽东邓小平社会思想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257.
    ①平飞.刍议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J].科学社会主义,2011(1):39-42.
    ①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9-13.
    ①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11.
    ②衣俊卿.“中国模式”的理论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21.
    ③张兴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特色[J].社会主义研究,2010(4):8-11.
    ①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13.
    ②秦宣.理解“特色”要防止四个倾向[J].学习月刊,2010(5):46.
    ①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69.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0.
    ①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9.
    ①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3.
    ①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9-15.
    ①赵明昊.中国模式是美国模式的意识形态威胁吗?[J].当代世界,2011(7):55-58.
    ②赵穗生.中国模式探索:能否取代西方的现代化模式?[J].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305.
    ①胡伟.探寻现代化的中国模式[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17.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3.
    ①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1.
    ②郑永年.中国模式的考验与未来[J].大经贸,2009(9):14-15.
    ③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0(7):36-41.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6.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此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
    ①中国经济年鉴2006[M].中国经济年鉴,2006:2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生活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计,2007(3):4-9.
    ③王春光.快速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社会矛盾[J].江苏社会科学,2007(2):108-116.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①王谨.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6):27-31.
    ①赵凌云.“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学习月刊,2010(9):20-21.
    ②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J].中国社会科学,2009(5):4-19.
    ③黄宗良.中国改革如何避免苏联模式弊病[J].人民论坛,2011(6):66-67.
    ④王锐生.现代性、马克思的人的理论和科学发展观[J].学术研究,2005(10):5-9.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7.
    ①徐坚.“中国模式”面临国际认同问题[J].人民论坛,2009(5):52-53.
    ②郑永年.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N].联合早报,2010-5-4.
    ①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9(5):20-28.
    ①喻盈.奈斯比特:中国模式能否主导未来世界[J].大经贸,2009(9):3840.
    ①郑永年.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N].联合早报,2010-5-4.
    ②郑永年.西方为何惧怕“中国模式”[J].领导文萃,2009(9):25-27.
    ①轩传树.从“外来”到“内化”:对西方“中国模式”之争的一种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139-144.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1.
    ①胡伟.探寻现代化的中国模式[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17.
    ①郑永年.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J].中国经贸,2010(6):46-48.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4.
    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17.
    ①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43.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①秦益成,翟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模式”[J].政治学研究,2010(3):11-15.
    ①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18、22、25、35、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72.
    [3]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第2、4、12、15、20、24、25、26、28、29、32、34、37、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90.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毛泽东文集(第2、6、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9]李大钊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6]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5.
    [1]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罗本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郑德荣.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8]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9]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赵明义.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及其改革[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
    [12]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审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3]崔桂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5]潘维等.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6]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18]俞可平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9]邹东涛.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0]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1]龚育之.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2]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3]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4]陶德麟、石云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5]顾海良、梅荣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6]赵曜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7]金春明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8]郑必坚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9]肖铁肩.毛泽东邓小平社会思想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30]张忠良、刘仲良.毛泽东邓小平发展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1]曾长秋.科学社会主义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2]谭希培.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33]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4]江丹林.马克思的晚年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35]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6]朱坚劲.东方社会往何处去——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7]靳辉明、荣剑.超越与趋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8]丰子义、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9]赵家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0]江丹林.东方复兴之路——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41]谢霖.东方社会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2]刘炯忠、叶险明.拨开社会历史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M].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黑格尔通信百封[M].苗力田译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戴小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
    [2]何自伟.试析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重大意义[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3)
    [3]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基本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5)
    [4]仇小敏.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J].南方论刊,2010(2).
    [5]周太山.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J].求实,2008(8)
    [6]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
    [7]李益波.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
    [8]李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哲学研究,2003(11).
    [9]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J].武汉大学学报,2008(6)
    [10]肖铁肩、李真真.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2010(3).
    [11]宇文利.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世界化的统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2]吴家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民族性、阶级性的关系[J].理论探讨,2001(12).
    [13]王荣栓.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民族化新解读[J].理论学刊,2005(12)
    [14]王锐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当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
    [15]褚艳华.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16]冯干文.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化进程[J].学术论坛,1998(1)
    [17]李建勇.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民族化”思想述论[J].社会主义研究,2010(4)
    [18]任晓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早期进程及其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3)
    [19]林晓燕.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探讨[J].理论导刊,2010(3).
    [20]李春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范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7)
    [21]李春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成功典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
    [22]崔桂田.共产党执政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23]许全兴.请不要误读恩格斯的“美国化”及学风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
    [24]金德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化命题[J].江汉论坛,2004(10)
    [25]汪信砚.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汉论坛,2008(11)
    [26]徐之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三次转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27]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辨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2)
    [28]王双喜.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思想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9]陈鹏、姚润皋.实践结构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和中国化[J].南京社会科学,2010(7)
    [30]倪德刚.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9(4).
    [31]任晓伟.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9(1)
    [32]王四达.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层面的考察与现实 层面的追问[J].理论学刊,2009(5)
    [33]唐秉仁.“结合”的根据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9(3):10-15.
    [34]李述森.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种比较分析[J].东岳论丛,2010(1)
    [35]马龙闪.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与十月革命(二)[J].历史教学,2008(4)
    [36]徐之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三次转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37]孙建华.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中国化情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
    [38]陈邵桂.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民族化和时代化[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6).
    [39]肖士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渐次生成及其外生、内生形态的循环演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40]马拥军、刘珍英.从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再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
    [41]徐崇温.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J].学术探索,2009(12)
    [42]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43]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
    [44]孙显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构成[J].人文杂志,2010(5)
    [45]徐崇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国外理解辨析[J].红旗文稿.2010(1).
    [46]郭红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方法的二维审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7]靳书君.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范式[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9)
    [48]周建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释模式:一个批判性的考察[J].科学社会主义,2001(4)
    [49]郑德荣、梁继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7).
    [50]孙堂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51]杨余春、方世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依据与科学蕴涵[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
    [52]汪业周、韩璞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基本维度与内在逻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53]吴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54]石仲泉.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中共党史研究,2011(1)
    [55]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56]梅荣政、李红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进程和分期[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1)
    [57]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
    [58]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59]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
    [60]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J].党的文献,2009(4).
    [61]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
    [62]钮维敢.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视角进展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5).
    [64]肖贵清.论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J].南京大学学报,2011(1)
    [65]赵曜.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中正确评价中国模式[J].科学社会主义,2010(5).
    [66]杜艳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形成的理论轨迹[J].社会主义研究,2009(6).
    [67][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68]秦正为.理论与现实:关于“中国模式”的冷静思考[J].领导科学,2010(1)
    [69]刘爱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经验与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9(10)
    [70]胡键.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J].社会科学,2010(6)
    [71]刘建飞.中国模式:由理想到现实[J].探索与争鸣,2009(9)
    [72]俞可平.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四)——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73]尹倩.“中国模式”的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
    [74]吴波.社会主义视阈中的中国模式[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
    [75]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1)
    [76]杨兴林.“中国模式”的八大要素[J].宁夏社会科学,2010(5)
    [77]张强.中国模式的框架和特征——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主要分析资源[J].新疆社会科学,2008(3)
    [78][法]托尼·安德烈阿尼.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的必然终结?[J].国外理论动态,2008(5).
    [79]唐晓.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J].外交评论,2010(1)
    [80]刘宝三.关于“中国模式”的几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9(4)
    [81]孙来斌、薛金华.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模式[J].湖湘论坛,2010(1)
    [82]王真.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走向——兼论新中国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模式[J].中共党史研究,2009(10)
    [83]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
    [84]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85]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近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研究述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
    [86]吴玉敏.“中国模式”解读下社会主义的坚守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10(5),
    [87]支振锋、臧劢.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
    [88]姜怀忠、王彦波.从毛泽东的“大同”理想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转变[M].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1]于丽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硕士学位论文)[D].中央民族大学大学,2009.
    [2]陈国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硕士学位论文)[D].黑龙江大学,2010.
    [3]申小蓉.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硕士学位论文)[D].电子科技大学,2010.
    [4]林志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天津师范大 学,2009.
    [5]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东北师范大学,2009.
    [6]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大学,2006.
    [7]李建勇.渊源与变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山东大学,2010.
    [8]余佳奇.“中国模式”的形成、内涵和启示(硕士学位论文)[D].复旦大学,2010.
    [9]李旭红.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山西大学,2010.
    [10]曲金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吉林大学,2007.
    [11]刘玲.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硕士学位论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5.
    [12]姜淑兰.世界视阀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和模式比较(博士学位论文)[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3]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博士学位论文)[D].中共中央党校,2004.
    [1]Zheng Yongnian. Discovering ChineseNationalism in China: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a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Gordon G. Chang.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New York:Random House,-2001.
    [3]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4.
    [4]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93.
    [5]R. Inglehart.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6]Stiglitz, J. E. WhitherSocialis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98.
    [7]Rodrik, Dani. OneEconomics, ManyRecipes,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2007.
    [8]Acemoglu, Daron, PhilippeAghion, and Fabrizio Zilibott. "Growth, Development, andAppropriateVersus Inappropriate Insti-tutions", working paper, MIT and Harvard Universtiy,2006.
    [9]Sabe,1 Charles. F. Theory ofa Real-TimeRevolution, ColumbiaUniversity,2004.
    [10]Leszek Kolakowski.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78.
    [11]Benita Parry. Problems in Current Theory of Colonial Discourse, The Oxford Literary, Review, No.9,1997.
    [12]Dirlik Arif. The Postcolonial Aura: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ritical Inquiry, No.20,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