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思麦历史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元七世纪前,汉文史料将华夏西部的藏缅语族群称为“羌”、“戎”、“氐”等,述及这一地区时多中明其古为羌戎地。地名的立名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汉文史料中保存有大量的藏缅语源地名。本文所设定的研究区域,在藏文化地理中称为多思麦(mdo smad)。在汉文史料中,称为雍州、凉州、河湟、河陇等等。本地区历史地名的所属语言,以藏缅语为底层,汉语、阿尔泰语、印欧语也有深厚的沉淀。
     本文以《禹贡》、《水经注》、正史涉羌材料等为主要史料,参以藏文文献,利用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言学等方法,释读、考订中古前以藏缅语为中心的汉字译音地名语料。在《禹贡》雍州部分,弱水、朱圉山、鸟鼠山、渠搜、昆仑等华夏古史及传说中的重要地理名词都有其藏缅语源。多思麦(mdo smad)地区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青海湖,以及黄河上游的大部分支流,在汉文史料中也有源远流长的汉字译音地名记录。同时,藏缅语与汉语、阿尔泰语、印欧语的语言接触现象,也在地名释名中得以揭示。
     系统梳理以藏缅语为中心的历史地名,可以进一步提高汉文史料的使用价值,为藏缅语族群(羌戎等)研究提供新的史料素材,进而探讨早期华夏与羌戎等族群的文化交流。经过考释的汉字译音藏缅语词汇也可以为汉语上古音和原始藏缅语研究提供新的语料素材。
Mdo smad (?) or A mdo(?) is one of the three traditional cultural regions of Tibet, which located in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Tibetan Plateau is the homeland for Tibeto-Burman people, old Chinese historical sources called them Ch'iang (羌) or Rong (戎), and so on. Before Tibetan Empire unified the Tibetan Plateau politically, old Chinese materials are the only lasting records for mdo smad. According to the princle of "name after the master", the old Chinese materials should record a large number of Tibeto-Burman place names.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f the Tibeto-Burman place names in ancient mdo smad, which based on the old Chinese and Tibetan sources. Meantime, we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languages contacts between Chinese/Tibeto-Burman/Altaic/Indo-European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 old Chinese sources include Yu-Gong(《禹贡》)/Shui-Jing-Zhu(《水经注》) and the authorized history about Ch'iang. For instance, Ruo-Shui((弱水)is the pronunciation of Tibetan word (?)(nag chu), means black or clean water; Zhu-Yu-Shan(朱圉山)is the pronunciation of Tibetan word (?)(rdo rnga), means stone drum; Qu-Sou(渠搜)has relation with (?)(khri shor rgyal mo), the old Tibetan name of Kokonor, and so on.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re comprehensively used in the textual research.
     We believe this study could discover new value of the old Chinese materials, improve the study of western Ch'iang,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for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rly Hua-Xia(华夏)and Tibeto-Burman people.
引文
1即祁连山脉。
    2参见宗喀·漾正区布:《全球文化视野中的欧亚腹地与吐蕃特文化》,《中国民族学》2009年第2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页。
    4《辞海》(试行本,第九分册,地理),北京:中华书局,1961,第226页。
    5参见于省吾:《释羌、苟、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
    6参见黄奋生编著:《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第4页;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5-18页。
    1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载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188页。
    2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未刊博士论文),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号BSLW/199/R291.4/1。
    3这个概念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4这个概念是由费孝通教授首先提出的,但是它的解释效力要比“汉藏边界”小得多,仅适用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此概念的形成过程参见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载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第13-31页。
    1关于藏缅语的分类及特点参见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ificationg, By David Bradley, Pacific Linguistics; Series A,86(1997)
    2孙天心:《藏缅语的调查》,载《语言学论丛》第三十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98页。
    3参见(加)蒲立本著,游汝杰译:《上古时代的华夏人和邻族》,载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第275-282页。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7页。
    5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1007页。
    6“瞎毡有子木征,木征者,华言‘龙头’也。以其唃厮啰嫡孙,昆弟行最长,故谓之‘龙头’。羌人语倒,谓之‘头龙’”。参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第148页。另,根据沈括的意见,“木征”的藏文应是(?)(dmu'brug), dmu是头部的敬语词,brog意为龙。
    7 Chrisropher I. Beckwith,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isa:A History of the Struggle for Great Power among Tibetans, Turks, Arabs, and Chinese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6另,所谓的前蕃人(Proto-Tibetans)即指羌。
    8参见(美)爱德华·萨丕尔:《藏语对吐火罗语的若干影响》,王启龙杜静一译注,载王尧、于启龙主编《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八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第1页。
    1参见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及《姜原》,载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3-69页。
    2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在《古史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647页。原文名《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载《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1参见郑鹤声:《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文史哲》,1951年第1卷第2期。
    2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32-33页。
    1余太山:《<古族新考>绪言》,载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3页。
    1史念海:《<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序》,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4页。
    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太宗贞观六年(627),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6044页。
    1参见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16页。
    2(晋)杜预撰:《春秋释例》卷五,清乾隆敕刊本,第一0四页。
    3顾颉刚注释:《禹贡注释》,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第1页。
    4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521页。
    5见内藤虎次郎:《禹贡制作年代考》,载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第97页。
    1以下有关《禹贡》雍州部分的篇章,本自顾颉刚、刘起釪的《尚书校释译论》,只在自然地理名、贡物名词间加了隔点。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4页。
    2吴宏岐、雍际春:《<水经注·渭水注>若干历史水文地理问题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3关于此地名的讨论,详见本文有关地名类型汇释的章节。
    1F. W. Thomas, NAM:an Ancient Language of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 Text, with Introduction, Vocabulory and Linguistic Studie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8.
    2(英)陶玛士著,玉文华、杨元芳译,陈宗祥审校:《南语:汉藏民族走廊的一种古代语言》,丽江普米文化研究室编,2003年内部出版。另,陶玛士即托玛斯。
    3 F. W. Thomas, Ancient Folk-Literature From North-Eastern Tibet:Introduction, text, translation and notes Berlin:L Akademie-Verlag,1957.
    4(英)托玛斯著,李有义、王青山译:《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5宗喀·漾正冈布、英加布:《拉卜楞的书而与口头文学》,载《中国民族学》(第五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133页。
    1参见宗喀·漾正冈布、英加布:《拉卜楞的书面与口头文学》,载《中国民族学》(第五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134页。
    2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3参见吴均:《藏族文化史上研究世界地理的新篇章:<世界广论>评述》,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961页。
    1另,严耕望先生也有此误。他依照吴景敖的说法,认为“伏罗川即白兰之境,今巴隆河(柴达木河)应即伏罗川古音之遗,有地名巴隆,即所都之地”。参见黄盛璋:《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158页。
    2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载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338页。
    3王学典主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增订本),初版本小引,北京:中华书局,2011。
    4这部著述的分成多篇论文曾发表于多种期刊杂志上,如《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价》,《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等等。后来以《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为总名,收录入河北教育出版社版《古史辨自序》中,参见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646-880页。
    5参见顾颉刚注释:《禹贡》,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第1-54页。
    6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
    1史念海:《<西陲史地与羌藏文化>序》,载李文实:《西陲史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自序》,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另,顾颉刚先生的《昆仑传说和羌戎文化》一文创作于此时,李文实先生所见可能系此文。
    3李文实先生的学术经历参见魏明章:《烛火春秋——记李文实先生》,《西宁文史资料》(第8集),1996,第23-43页。
    1吴均:《论夏嘉同音与羌藏同源》,《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2吴均:《吐蕃时期青海地区的文化钩沉——论前弘期多麦藏区文化的发展》,《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
    3吴均:《吴均藏学文集》(上、下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4参见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上),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第1065页。
    5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第219页。
    6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吴景敖先生的著述包括:《川青边境果洛诸部之探讨》,《新中华》,1943年第2期;《西陲重要隘路之研究》,此题共四篇,分别发表于《新中华》,1944年第9-12期;《康青边行观感》,《康导月刊》,1943年第1期:等等。
    7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8。
    8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1陶保廉著,刘满点校:《辛卯侍行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2 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吕叔湘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134页。
    3 Chinese Transcriptions of Tibetan Names,《通报》16卷,1915。
    4 Loan-Words in Tibetan,《通报》17卷,1916。
    5 Quelques Transcriptions Chinoises de Noms Tibetains,《通报》16卷,1915年。
    6 A Sino-Tibetan Glossary from Tun-Huang,《通报》49卷,1961-1962。
    7(加)蒲立本著,潘悟云、徐文堪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北京:中华书局,1999。
    1参见东方语言学网:http://www.eastling.org/。
    2 Handbook of Proto-Tibel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v James A. Matisoff,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向柏霖:《嘉戎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116页、120页。
    4《藏语方言嘉戎话词汇》由阿旺措成先生编著,作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第79号调查报告,本教研究第12种著作于2009年印行。见赞拉·阿旺措成:《藏语方言嘉戎话词汇》,王爱慧、长野泰彦编,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09。
    5《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聂鸿音、孙伯君编著:《<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参见贡乔泽登:《藏族的地理学与地名》,《青海地名通讯》,1988年第1-2期。
    2《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
    1原文写为rgya。
    2 chos 'byung dpag bsam ljon bzang(如意宝树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第664-665页。译文参考了蒲文成、才让教授的汉译本。
    3今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为中心的地区,若尔盖即mdzod dge的汉字译音。
    4今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为中心的地区,古称松州。
    1吐蕃帝国在边疆地区的军政建制。
    2本译文与林冠群先生相近,参见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之建制研究》,《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杨铭先生译为“此处寺庙建成后,边境城镇祥和安宁,在这些伟大的陶家中,出现了繁荣兴盛的景象”,参见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45页。
    3参见根敦琼培:《白史》(deb ther dkar po,藏、汉文合订本),法尊法师译,王沂暖校订,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内部出版,第89页。
    4嘉琛(rgyal phran)指小邦国。
    1参见根敦琼培:《白史》(deb ther dkar po,藏、汉文合订本),法尊法师译,王沂暖校订,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内部出版,第89页。
    2黄维忠、王维强:《藏文mdo gams和mdokhams考》,《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3黄维忠、王维强:《藏文mdo gams和mdokhams考》,《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4参见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52-153页。
    5德论(bde blon),是吐蕃统治河陇地区后设置的“德论会议"(bde blon gyi 'dun sa)的主持人。
    6吐蕃统治时期住于瓜州和沙州之间的吐蕃部落。
    7此部落杨铭先生考证为“白兰羌”,本文不取此说,详见本文白兰山的相关部分。'brom khone为何地何部落尚待确定。参见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07-118页。
    1 A乌瑞、杨铭等认为在青海湖地区:B于伯赫(Uebach)恰白·次旦平措等认为在洮河流域;C李方桂认为在拉萨附近。参见黄维忠:《德噶玉采会盟寺(de ga g·yu thsal gtsigs kyi gtsug lag khang)考:再论该寺非榆林窟》,《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59页。
    2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8、92页。另,译文依据王尧、陈践先生的译文,略有修改。
    1“朵甘,又称朵甘思。即元明两代对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东部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称谓”(参见《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第326页);“朵甘思……今青海省河源之东南至西康境,皆其地”(参见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台中:人文出版社,1981,第1197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志第四十四,河渠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255页。
    3(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中华书局,1976,第1564页。
    4参见谢启晃主编:《藏族传统文化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第693页。
    1参见陈庆英:《元代朵思麻宣慰司的设置年代和名称》,《中国藏学》,1997年第3期。
    2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第429页。
    3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第35页。
    4“Mdo译为‘朵’(即今安多)”,参见《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第310页;“藏语称今青海地区为‘朵’”,参见《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第840页。
    5参见任乃强泽旺多吉:《“朵甘思”考略》,《中国藏学》,1989年第1期。
    6参见根敦琼培:《白史》(deb ther dkar po,藏、汉文合订本),法尊法师译,王沂暖校订,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内部出版,第89页。
    1意为宗喀幸福之境。
    2参见根敦琼培:《白史》(deb ther dkar po,藏、汉文合订本),法尊法师译,王沂暖校订,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内部出版,第6页。
    3原文如此,应为(?)
    4 sku 'bum byams pa gling gi gdan rabs don ldan tshangs pa'i dbyangs snyan(《贡本寺志》),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第26页。另,《贡本寺志》有郭和卿先生汉译本,见色多·罗桑崔臣嘉措著,郭和卿译:《塔尔寺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28-29页。
    1按实际藏文发音为吉唐(塘),由于汉文史料中对这一名词从宋代开始就记为青唐,故取此译称。今日多思麦藏人仍习惯称呼以西宁为中心的地区为青唐(gyi thang)。
    2岗(sgang)指两水间的高地。据吴均先生在汉译本中所作的注释,例如色莫岗(zel mo sgang)指金沙江、雅砻江上游中间一带地区白玉、德格、邓柯、石渠、等县古名;擦瓦岗指怒江、澜沧江中间地带八宿、左贡等县古地名;玛尔康岗(smar khams sgang)指金沙江、澜沧江两水上游中间地带地区,即昌都、察雅、芒康等地,元时置亦思马尔甘万户府,等等。参见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即《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3-4页注释。
    3参见mdo smad chos'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1页。
    1黎宗华、李延恺的《安多藏族史略》在处理《安多政教史》与《塔尔寺志》的相关史料时,将“阿卿岗日”释为“玛沁雪山”,将“多拉仁姆”释为“积石山”,他们说所谓“安多”,“就是以积石山为中心的广阔地区”(见《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第2页):《藏汉大辞典》在"A chen gangs rgyab"词条中说此山为“阿尼玛卿”,“在青海省东南地区”(见《藏汉大辞典》,第3117页);格勒先生在其研究中说”‘安多’是取玛沁雪山(藏名阿卿岗日)和积石山(藏名多拉让摩)的头一个字即‘阿’和‘多’组成”(参加格勒所著《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24-25页):相同的说法还可见曾国庆(《藏族历史·文化》,2004年,19页)、《青海百科全书》(1998年,113页)等等。
    1 mdo smad chos'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2页。
    2智观巴·贡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5页。
    2一般意义的昆仑山脉在藏语中使用汉语的音译名,称为(?)(khu nu ri rgyud)。
    4青海省玉树州的地名资料,将汉译名写为“阿青岗欠日旧”,位于曲麻河(即楚玛尔河)以北63公里处,海拔6178.6米。参见《玉树州志》(下册),玉树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第1196页。另,实际上,从藏语“日旧”(ri rgyud)一词来看,“阿青岗欠日旧”是山脉的名称,而海拔6178.6米的这座山峰是这个山脉中的一座。
    2由于“阿卿”为霍尔人的地域,所以在格萨尔工传中常称“阿卿霍尔”。另,霍尔白帐王的灵魂也寄存在阿卿(A chen)山的千年古树上,阿卿山是霍尔白帐王的寄魂山。参见降边嘉措:《<格萨尔>与藏族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第132页。
    3《岭格萨尔王·霍岭大战》(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第119页。另,原文写为“阿庆塘”,我们为统一译文,改写为“阿卿塘”。
    4参见(法)石泰安著,耿异译:《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第214页。
    5这段松巴堪布的译文,见波恩大学的白玛次仁教授的译文,参见(德)白玛次仁著,李学琴译:《藏文史书中的林·格萨尔与仲·格萨尔》,载《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4期。周季文也有汉译文,见松巴·益喜幻觉尔著,周季文译:《松巴·益喜幻觉尔给班禅·白丹依喜的复信》(节译),载赵秉理主编:《格萨尔 学集成第一、二、三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第1699、1700页。热瓦屯(ra ba bdun),周季文先生意为“七渡口”(rab bdun)。
    1楚玛尔河穿青藏公路后,东流约104公里处,纳阿卿冈欠陇巴河,此河长约39公里。一般地图中汉译名也写作“阿钦(青)岗欠陇巴”。
    2这个词在这个语境中意为“形成”、“所存有”。
    3这个名词在格萨尔王传的“霍岭大战”中屡被提及,常称为“四方的阿卿塘”或者“阿卿塘十二大部落”等等。
    4“蒙古语阿克塔,骟马也,沁,牧马人也,山近河源多游牧处,故名”。见《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第291页。
    5“蒙古语巴尔,虎也,山多虎及野牛故名”,此种解释似不妥,其意可能来自藏语的“牛角虎峰”。参见《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第291页。另,蒙文据《同文志》写法,与现代蒙文略有不同,下同。
    1《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王文明等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3-5页。
    2参见《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第291页。
    3 chos'byung dpag bsam ljon bzang(《如意宝树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第652-653页。
    4现一般写作gyi thang。
    1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803页。
    2参见《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2005,第301页。
    1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5页。
    1郑德坤:《禹贡川泽变迁考》,载《郑德坤古史论集选》,商务印书馆,2007,第160页。原载顾颉刚:《尚书研究讲义》之《禹贡论文选钞》,北京,1932年刊印。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63-3164页。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920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3页。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953页。
    5参见刘起舒:《三危、弱水、黑水考》,载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第284页。
    6参见索南多杰编著:《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46页。另,八宝河上游又称为峨堡河(峨博河)。“八宝河”(扎西达吉)之名据说源于东部裕固语“乃曼额尔德尼”,意为“八宝”,此山藏语名“阿米东索”(A myes stong so),意为“有干兵哨卡之祖山”;“鄂金尼郭勒”源于东部裕固族“鄂金尼鄂托克”,以上“八宝河”、“峨堡河”、“鄂金尼郭勒”均系后起之名。
    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223页。
    2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济南:齐鲁书社,2005,第36页
    3杜建录:《夏元时期黑水地区的农牧业》,载《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黑水城人文与环境国际学术计论会文集》,沈卫荣、中尾正义、史金波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63贝。
    4编号:EPF22:171,参见《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第488页。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20页下。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20页下。
    3 chos 'byung dpag bsam ljon bzang(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第665页。
    4参见chos 'byung dpag bsam ljon bzang(《如意宝树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第690页。
    5参见chos 'byung dpag bsam ljon bzang(《如意宝树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第1014页。
    6 mdo smad chos '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20页。
    7西胡格居(si hu'i ga'i ju)是藏史记载的党项第一代王,一般认为sihu’i可能是汉文史籍中记载的“西夏”
    1王元林:《油水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3明清时期的《陕西通志》、《读史方舆纪要》、《平凉府志》、《华亭县志》、《崇信县志》、《泾州志》,以及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都将二者混淆。参见王元林:《汭水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年第1期。
    3杨守敬:《汭水考》,载《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4册),谭其骧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445页。
    4参见王元林:《汭水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5《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1276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547页。
    7以上参见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99页。另,报告特别强调墓葬地向南“下入壑谷,沿小河十里,到达泾水支流达溪河畔”,实际上白草坡位于黑河与其支流达溪河中间位置,并不能用这种暗示指达溪河即“潶”之水名。
    1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亓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第123页。另,发掘报告认为此潶水即《禹贡》雍州之黑水显然是错误的,此地实不当雍州之极西之地。
    2参见广韵查询系统:http://kyonh.com/;另,《汉字标准字典》引《玉篇》释潶为“古水名”,参见许嘉璐主编:《汉字标准字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第480页。
    3参见曹定云:《殷墟妇好墓铭文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第39-44页
    4曹定云:《殷墟妇好墓铭文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第43页。
    5上古音拟音采自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数据库。
    1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载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68页。
    2唐长孺:《魏晋杂胡考》,载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389-390页。
    3参见赵永复:《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徙》,《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又见《也论卢水胡以及月氏胡的居处和族源》,《西北史地》,1997年第2期。
    4参见王宗维:《卢水胡和小月氏》,《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5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68页。
    6参见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53页。
    7参见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三联书店,1962,第55页。
    8参见赵向群:《五凉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第206-214页。
    1实际上卢水胡并不在《晋书·北狄传》所载的十九种杂胡之列。
    2关于卢水胡迁徙方面的论述请参见王宗维:《卢水胡和小月氏》,《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3赵向群:《五凉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第214页。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810页。
    5参见(南朝·宋)范哗撰:《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810页,第609页。
    6见《居延新简释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群英、何双全、李永良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2页。另,引文依照注释者标点,74为出土时间,E为额济纳河流域,P指破城子,T指探方号,:以后的编号指探方中的简牍顺序号。
    1吴扔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第6页。另,录文依据原文,未予标点。
    2如认为秦胡是汉化的胡人、胡化的汉人、秦人和胡人,或认为秦胡即支胡(塔里木盆地土著人群)、秦胡是秦地之胡、降汉的胡人等。参见胡小鹏安梅梅:《“秦胡”研究评说》,《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该文认为秦胡是一种具有政治或者法律身份的降汉杂胡。
    3赵永复:《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徙》,《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
    4参见叶其峰:《古玺印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第146-147页.
    5印信图片采自叶其峰:《古玺印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第147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二十九,载记第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189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五十八,氐胡,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412页。
    8(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沮渠蒙逊,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203页
    9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68页。
    1见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第198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第288页。
    3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150页。另,以下关于与卢同源的诸字的举例,部分参考了王力先生《同源字典》中对相关文献的归纳,不再另注。
    4(北宋)沈括撰:《梦溪笔谈》,卷19,器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第107页。
    5参见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677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第五十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531-3532页。
    7(晋)张华著,祝鸿杰译注:《博物志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第164页。
    8《本草纲目校注》,李经纬、李振吉主编,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第1464页。
    1参见《卢龙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卢龙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第1页。
    2“阴盘,后魏置平凉郡,开皇初郡废。有卢水”。见(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810页。
    3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90页。
    4以上说明及以下语料采自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参见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598-602页。
    1参见赵永复:《关于卢水胡的族源及迁徙》,《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
    1以上参见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84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953页。
    3(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021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70页。
    5“张掖,祁连山,居延海,弱水,合黎水”。参见(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百七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4554页。
    6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第348页。
    7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第399页。
    1参见杨富学:《“黑龙江”名出阿尔泰语考》,《语言与翻译》,2000年第3期。
    2详细参见牛汝辰:《新疆地名中的“喀拉”一词辨析》,《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3以上地名的民族语文均为笔者所加,青海省海西州地名采自《海西州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第105页;满语称呼黑龙江为“萨哈连乌拉”见于清代记载,目前国内的地名词典多采此说,另见《汉满词典》的“黑龙江”词条,刘厚生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第216页:维吾尔语地名采自钟兴麒编著:《西域地名考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496页;裕固语地名采自贺敬农主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标准地名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第214页。
    1另,针对用伏尔加河的蒙古语名解释额济纳的观点,金峯先生指出“不能用后来民族语言和历史事件解释早已产生的地名”,“可是‘额济纳’这一地名,从十三世纪就有了记载”,而土尔扈特蒙古,“是十七世纪二十年代由阿尔泰山地区向西移牧到伏尔加河流域,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才来到额济纳地方”,所以关于额济纳源于伏尔加河的解释“显然是错误的”。参见金峯:《蒙古历史地名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2参见亦临真:《额济纳·阿拉善·杭锦》(蒙古文),载《亦林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第179-180页。
    3《黑河建桥敕》,采《甘州府志》录文,载(清)钟赓起:《甘州府志校注》,张志纯等校注,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445页。
    4藏文采自王尧:《西夏黑水桥碑考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 978年第1期。另,原藏文录文按照原碑文的格式按行录写,由于藏文碑文不少都漫漶不清,一些藏文录文下面划有横杠,表示原作者参考汉文碑文等资料补出,本文未注出,其中‘ji na'i(亦集乃)一词原文未划横杠,表示原碑文此词清晰,可以确信。
    1参见李范文编著:《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573-574页。另,“破”是西夏语“湖泊”的汉字译音,拟音为[pho],似乎是汉语的借音。“那”是西夏语“黑”的汉字译音,拟音为[na]。
    2参见李范文编著:《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381页。
    3 gtsang这个词也有“洁净”之意;在藏地文化地理中,也表示后藏地区。
    4松潘译语记录的是今四川省的松潘县、黑水县、若尔盖县、阿坝县、南坪县部分地区以及青海省东南部地区的藏语方言,据西田龙雄、孙宏开先生的调查,认为是藏语安多方言的农区话。
    5草地译语代表的是较早的安多藏语发音,存于明代四夷馆编译的乙种本《西番译语》龙威秘书本中,作为附录刊布在《<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中。
    6参见聂鸿音、孙伯君编著:《<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第224页。
    1 See On the Prefixes and Consonantal Finals of Si-Hia as evidenced by their Chinese and Tibetan Transcriptions by Stuart N. Wolfende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4(Oct.,1934), pp751.
    2 See On the Prefixes and Consonantal Finals of Si-Hia as evidenced by their Chinese and Tibetan Transcriptions by Stuart N. Wolfende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No.4(Oct.,1934). pp751-756.
    3巴纳克(sbra nag)在柔克义的调查中是从安多独立出来称为一个文化区域,指的是环湖的藏族游牧部落,现今被划入安多文化区。
    4 See The Land of The Lamas,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Mongolia and Tibet by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New York, The Century Co.1891, pp363.
    5聂鸿音、孙伯君编著:《<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24页。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标准地名录》,贺敬农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第269页。
    1西藏自治区地名采自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西藏地名》,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第326、333页。
    1《怒江社会历史调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页。
    2或与梁州之黑水有关,待考。
    3以上海南州地名举例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312、530、337、335页。编者们在做地名文化释义时,解释黑水,仅从颜色上加以阐释,似乎有望文生义之嫌。
    1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38页。
    2“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尚书校释译论》说“各地附会为三危的不少,较多倾向于三危在敦煌”(见该书785页)。本文在“多麦沙漠的古史地名”部分考证,敦煌之三危亦属附会,“危,,的中古音接近于阿尔泰语“沙地”一词的发音(汉字音译为莫高),详见该部分的考订。“南海”一词明确指中国以南之海,将三危与梁州黑水的方向定为雍州西界是方向性的错误。
    1参见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134页。
    2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134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70页。
    4(清)钟赓起原著:《甘州府志校注》,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121页。
    5参见赵逵夫:《穷石考》,载赵逵夫:《屈骚探幽》,成都:巴蜀书社,2004,第355页。
    6资料来源:《西藏地名》,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
    1资料来源:(1)有关天祝的采自《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汉地名录》(内部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编,乔高才让主编,甘出准063字总561号(2004)026号,2004年:(2)肃南县卡木桃(kha mtho)山采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名志》(内部资料);(3)祁连县部分来自索南多杰编著:《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文化释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4)其他部分参考了英加布:《祁连山北麓的山神信仰及变迁》一文。英加布博士2010年两次在东纳藏族地区做山神信仰的调查。
    2张济川先生的相关研究曾有过类似的归纳,如他在D69词族中将cog(山顶、突起物)列为词根性质的词汇,其词族包括mchog(耳朵、极品)、tog(顶珠、突起物)、thog(屋顶、上面)、tsog(高耸)等词。本文在归纳词族时参考了张先生的观点。参见张济川:《藏语词族研究——古代藏族如何丰富发展他们的词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57页。
    3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1188页。另,以下“tho”词族词义均根据《藏汉大辞典》的相关解释归纳,不另注释。
    1《西藏地名》,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第481页。
    2这个词表示水果一般写作(?)(shingtog),与th只是双唇音送气上的区别,参见本节关于“tog”的释义。
    3以上声部、韵部拟音均据郑张尚芳先生的拟测,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245、248页。下文涉及声、韵部的拟音时,不另做注,均依照郑张尚芳先生的拟音。
    4以上拟音引自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上古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下文中凡涉及郑张尚芳、潘悟云、白一平三家拟音时,均引自东方语言学网,不一定一一做注。
    1冈底斯的“冈”(gangs)为藏语,“底斯”(te se)为梵语,均为雪之意。
    2资料来源:(1)三木才:《千年汪什代海:一个古老部落的历史文化新探》,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汉地名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编,(甘)出准063字总561号(2004)026号,2004;(3)来自作者的地名田野调查。
    2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56页。
    3(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22页。
    4“的确,具有巴里坤岭(库舍图岭)的伊吾北山,因为高,故匈奴称之为天山,又因为即便是炎夏,山顶也白雪皑皑,所以也称白山,白山一名大概是当地居民的称呼吧”。参见(日)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第54-57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973页。
    6参见顾颉刚:《昆仑传说和羌戎文化》,在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686页。
    7李并成:《河西走廊南境汉代塞垣的调查与考证》,载《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111页。
    1以上见胡书津、王诗文:《藏语文化语言学发凡》,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第187、519页。
    1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61页。
    2参见顾颉刚、刘起釪于:《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62页。
    3参见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66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2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82页。
    6戴均良等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第1168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94页。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72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884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0页。
    1即陶保廉先生(1862-1938),字拙存,长于中国西北史地之学,他的《辛卯侍行记》是近代一部关于中国西北的重要历史地理文献,王树柟先生曾为该书作序。详见刘满先生点校《辛某侍行记》时所撰的前言。
    2王树柟:《陶庐诗续集》,载《西北文学文献》,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第294页。
    3参见顾颉刚:《皋兰读书记》,载《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第1957页。
    4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6页。
    1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7页。
    2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7页。
    3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76页。
    4参见mdo smad chos 'byung,第646页。另,二世嘉木样久美昂波所著的《卓尼“丹珠尔”目录》中有同样的记载:“不久,三界众生顶饰八思巴法王应忽必烈之请赴京途中经过卓尼时,曾预言:‘此地风水极妙,若建一寺院定弘扬佛法’。尤其见此地有一奇特的马尾松,就说‘寺院叫卓尼寺吧’!”参见二世嘉木样久美昂波著,杨世宏译:《西藏的佛教》(即《卓尼“丹珠尔”目录》).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第161页。另,宗喀·漾正冈布教授主撰的《卓尼生态文化》一书提及马尾松为喜温植物,卓尼地区是否有此树种还待考察,“卓尼”地名的由来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参见宗喀·漾正冈布等著:《卓尼生态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第7-8页。
    5卓尼一词还有其他解释,如有人认为“尼”是藏语“火”(me, mye)的音译:丹曲先生研究认为“卓尼”尚包含有“两部落”、“两英雄”、“两祖先”、“两英雄”的含义。“两部落”藏语为tshogs gnyis;卓尼藏人始祖传说是两兄弟迁徙而来,他提出藏语jo bo有“长兄、至尊、主人”等意,故而提出卓尼也可能是藏文jo gnyis,表示两兄弟、尊者、长者甚至英雄。上述说法可供参考。参见丹曲:《卓尼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第13-16页。
    6张维青、高毅清:《中国文化史》(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65-266页。
    1林少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解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150页。
    2参见林少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解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150-151页。
    3参见《中国文物大辞典》(下),中国文学学会专家委员会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第1001页。
    4(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363页。
    5(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第一百七十四,郡县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第4545页。
    6(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陇右道秦州,废伏羌县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904页。
    1牛勃、马树平主编:《甘谷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24-25页。
    2又写为“景东”,建立牧场时,因牧场位于九个山巅之间,似乎取谐音而名“九墩”。参见姜子高:《九墩牧场史略》,载《甘谷文史资料》(第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第48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77页。
    4今称千河,渭河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陕西省陇县、千阳县,在宝鸡市陈仓区底店入渭河。
    1参见朱桂昌:《古“聚”考说》,载《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史学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第235-246页。另,渭水上游尚有洛门聚(武山县)、(?)坻聚(张家川县)、五溪聚(渭源县),其中以梧中聚见于史籍最早(《汉书·地理志》),其他三处见于《续汉书·郡国志》。
    2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492页。
    3三家拟音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954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1341页。
    3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本段主要参考了谭继和:《论古“江源”流域巢居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发展》,载冉光荣,(日)工藤元男主编:《四川岷江上游历史文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第242-243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第五十七下,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573页。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628页上。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734页下。
    7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15页。
    1牛勃、马树平主编:《甘谷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96页。
    2(清)周铣修等纂:《伏羌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76,第52页。
    3牛勃、马树平主编:《甘谷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96页。
    4如rnga ma一词表示牲畜的尾巴,尾毛写为nga rtsid,如rnga rngog意为大型牲畜的尾和鬃:rnga phyags表示牛尾帚,以尾毛制成的拂尘(此意又可写为rnga yab); rnga mong一词也表示骆驼,由此引国rnga phrug意为骆驼羔;rnga bran表示雌雄犏牛或黄牛犊;rnga mo表示乳。
    5《安多藏语口语词典》,耿显宗等编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第264页。
    1聂鸿音孙伯君编著:《<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78页。
    2原文如此。
    3勒(reg)是白马藏语中名词的一个词尾,在白马藏语中,实际上表示鼓的发音的是汉字译音“哈”。
    4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570页。
    1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名采自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2参见方国瑜:《麽些与吐蕃、南诏之关系》,载木仕华主编:《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茶马古道与丽江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第5-6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893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343页。另见《玉田县地名资料汇编》,河北省玉田县地名办公室,1984,第138页。
    1以上《禹贡》文字录自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37、760、783页,
    3以上四山的位置考订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45-746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8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索隐,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8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74页。
    4《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76页。
    5《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385页。
    6《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76页。
    7参见(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74页。
    1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第198页。
    2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四卷,“鸟鼠同穴”条,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九年版,第2330页。
    3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六卷,“祁连山之鸟、鼠同穴现象”,第4439页。
    1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七卷(下),“鸟鼠同穴”条,第5768页。
    2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十卷,“李文实谈‘鸟鼠同穴’”条,第8058页。
    3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五卷(上),“赤岭鸟鼠同穴条”,第3218页。
    4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六卷,“祁连山之鸟、鼠同穴现象”,第4439页。
    1参见傅桐生、宋榆钧、高玮等编著:《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四卷·雀形目·文鸟科、雀科),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38-40页。
    2参见《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四卷·雀形目·文鸟科、雀科),第40-42页。
    3参见《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四卷·雀形目·文乌科、雀科),第43-45页。
    4陈服官、罗时有等编著:《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九卷·雀形目·太平鸟科-岩鹨科),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180-182页。
    1参见《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四卷·雀形目·文鸟科、雀科),第35-38页,第46-47页。
    2李炳元 李明森 范云崎:《藏北无人区的尘封往事:首次羌塘综合科学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第217页。
    3参见刘德山、李涛、孙成全、王虎:《鸟鼠同穴现象及其寄生蚤的宿主转移》,《医学动物防治》,1987年第3卷第3期。
    4李炳元、李明森、范云崎:《藏北无人区的尘封往事:首次羌塘综合科学考察实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第218页。
    1参见陈桢:《关于鸟鼠同穴问题》,载陈桢等著:《关于中国生物学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58,第53-54页。该论点引自《动物生态地理》一书的358页。
    2参见王香亭主编:《甘肃脊椎动物志》,“雪雀属”部分,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第877-881页。
    3载(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宋云惠生使西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0,第182-183页。
    4 1952年,石泰安提出赤岭即今青海东侧之日月山,并认为藏文史料中所载的rme ru即赤岭。佐藤长先生在《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中沿袭了这一说法,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中亦采此说。赤岭即日月山说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被普遍采用的观点。吴均先生在检讨佐藤长研究的论文中已经提出了质疑。近来李宗俊先生在吴均先生基础上提出新说。有关赤岭位置的学术讨论和新说参见李宗俊:《唐代石堡城、赤岭位置 及唐蕃古道再考》,《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1以上参见李宗俊:《唐代石堡城、赤岭位置及唐蕃古道再考》,《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2(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鲜卑吐谷浑,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373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河南,北京:中华书局,1972,第1026页,
    4《蒙泉杂言》,第22页,载《观心约及其他三种》(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清)姚莹:《康輶纪行东槎纪略》,施培毅许寿凯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0,第99页。
    6引自(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624页。
    1参见陈桢:《关于鸟鼠同穴问题》,载陈桢等著:《关于中国生物学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58,第53-54页。
    1全新世是指大约11500年前至今,第四纪最近的一个世,最年轻的地质年代。
    2间冰期是指两次冰期之间气候较暖的地质时期。
    3以上参见李吉均:《从地质记录来看黄土高原的种树种草》,《科学经济社会》,1983年第2期。
    4参见徐日辉:《新石器时期渭水上游的生态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期。另,新石器部分渭水上游生态环境的探讨,较多参考了徐先生的此篇论文。
    5大地湾遗址在秦安县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位于渭水支流清水河二、三级台地及缓坡山地上。大地湾遗址的文化延续大3000多年,最晚据今8220年,最晚据今4800年。
    6宋朝枢、王呈荣主编:《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第111页。
    7《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第703页。
    1《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第702页。
    2师赵村遗址位于天水市西约7公里的耤河北岸阶地,西山坪遗址天水市西15公里的太京乡西部。师赵村和西山坪遗址包括8000年前的大地湾一期文化,中经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直至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参见《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6-7页。
    3以上见《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319’页。
    4《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320页。
    5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第438页。
    6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第703、390页。
    1《毛传正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418页。
    (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44页。
    3(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8页。
    4见(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昭明文选》,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第114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2,第1027页。
    6“戎玛卓”一词意指非农非牧的生产方式,可有三种写法,rong ma 'brog、sa ma 'brog、shing ma 'brog, ma表示非此非彼。rong表示谷地,sa意为土地,故而前两个词汇可译为半农半牧。第三个词汇直接涉及的到了林业,shing意为林木,这个词表示其生产方式中林业和牧业都占有一定比重。
    7参见宗喀·漾正冈布等著:《卓尼生态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第235-237页。
    8参见罗伯特·埃克瓦尔著,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载杨建新主编:《中国民族学》,2009年第1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第102页。
    1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第216页。
    2《岷州志校注》(内部印刷),甘肃省岷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88,第185页。
    3(清)杨应琚著,汪受宽校注:《据鞍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第15页。
    4以上两张照片由作者于2007年6月摄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5(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787页。
    6相关介绍参见何玉红:《宋代西北森林消耗形态及生态效应》载田澍、何玉红主编:《西北边疆社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385-393页。
    1参见史念海:《黄十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第476页。
    2参见史念海:《黄上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第476-477页。
    3以上参见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第480页。
    4参见(唐)魏征、令孤德棻撰:《隋书》帝纪第三,炀帝上,北京:中华书局,第72-73页。
    5(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36页。
    6薛道衡,字玄卿,隋代著名诗人,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为司隶大夫。
    7(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36、137页。
    1此典载于《淮南子·览冥训》,是说楚平王之孙,楚之县公鲁阳(《国语》称之为鲁阳文子)率楚军与韩国军队作战,酣战到日暮时仍难分胜负,鲁阳急于在日落前分出胜负,据说西沉之日为他的精诚所感动,为之后退九十里。
    2宇文逌,后周文帝之子,字尔固突,封滕闻王,后为隋文帝所杀。
    3(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36页。
    4柳顾言,名警,字顾言,山西永济人,法名正善,曾任隋秘书监,著有《史记音义》30卷,今亡佚。
    5(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37页。
    6《甘肃省渭源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渭源县人民政府编,1985年8月出版,第247页。
    7关于汉文文献中鸟鼠山位置的初步明确情况可以参见刘小莉:《鸟鼠山诸疑考证及其文化底蕴》,载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第3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第378-391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3页。
    2参见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台中:人文出版社,1981,第3113页。
    3《中外地名大辞典》中说首阳县故城在“甘肃省渭源县东北”盖据此句记载而定。参见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台中:人文出版社,1981,第2648页。
    4采自徐化民主编:《渭源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第269页。
    5图片截取自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由中国卫星拍摄的照片,见天图网:http://www.tianditu.cn/
    1参见宋朝枢、王呈荣主编:《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第1、7-10页。
    2参见薄乖民、何录德主编:《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第1、3-4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引郑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952页。
    2(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纂疏,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山水泽地·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1471页。
    3黄树先:《汉藏语论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第194页。黄树先先生认为“乌翅”是藏缅语肉的意思,“乌”为藏缅语的词头,翅为藏缅语“肉”的声干。根据郑张尚芳和潘悟云先生的拟音,乌上古音为[qaa],“翅”的上古音为[qhjes],我们判断“乌翅”与藏语的“干肉”((?) skam sha)存在对应关系,仅列于此,待进一步研究。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3页。
    5(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625页。
    1(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84页。
    2(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541页。
    3《甘肃省渭源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渭源县人民政府编,1985年8月出版,第230页。
    4《甘肃省渭源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渭源县人民政府编,1985年8月出版,第230页。
    1参见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第155-161页;及王香亭:《甘肃脊椎动物志》,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553页。
    2潘清华,王应祥,岩昆主编:《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第278页。
    3采自潘清华、王应祥、岩昆主编:《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第278页。
    1 See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y,2003, pp220/292/296/311/669.
    1李海霞博士认为“夷由”一词表示寒号鸟拖拉迟疑,干事下不了决心,认为此词与“犹豫、犹夷、犹疑”同意.此观点似乎主要受到“夷犹”一词的影响。参见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成都:巴蜀书社,2005.第31页。另.本文关于鼯鼠别名的讨论,部分参考了李著的归纳,我们之间的不同点是.李著全由义训来解释,我们则以声训为主。
    3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y,2003, pp180.
    4 Sarat Chandra Das,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with Sanskrit Synonyms, Calcutta:Published By the Bengal Secretariat Book Depot,1902, P881.
    5 See H. A. Jaschke,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Prepared and Published at the Charge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 in Council, London,1881, P373.
    6参见格西曲吉扎巴著,法尊等译:《格西曲扎藏文词典:附汉文注解》(dge shes chos kyi grags bas brtsams pa'u brda),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第567页。
    1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版,第1864页。
    2参见西北民族学院藏文教研组编:《藏汉词典》(rgya bod ming mdzod),兰州:日肃人民出版社,1979,第591页。
    3 See The New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 Melvyn C. Goldsrein edit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2001, pp730.
    4蔡景峰主编:《中国藏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第399页。
    5'khrung dpe dri med shel gyi me long(藏药晶镜本草),嘎务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344页。
    6参见罗桑却佩著,李多美译:《藏医药选编》,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青海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整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第296页。
    7参见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编著:《藏药志》(bod sman gyi rnam bshad),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516-517页。
    8参见帝玛尔·丹增彭措著,罗达尚等译注:《晶珠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20、154页。
    9《晶珠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158页。
    10《晶珠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159页。
    1参见《晶珠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160页。
    2例如(?)(rgya ma bod)意为半藏半汉。
    3 See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y,2003, pp180/611.
    4《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雌攫飞蠝”,李善注引郭璞:“蠝,鼯鼠也”。
    5本部分均用郑张尚芳先生的拟音系统,不再一一做注。
    6材料转引自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成都:巴蜀书社,2005,第33页。
    1根据马蒂洛夫关于藏缅语族中各种语言的分析和构拟,类似的发音即使不是专指鼯鼠类动物,也定指与松鼠科、黄鼬科相关的鼠类(啮齿类动物),这一点是无疑的。
    2(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557页。
    3(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557页。
    1参见宋朝枢、王呈荣主编:《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第108页。
    2参见薄乖民、何录德主编:《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第164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4页。
    2(北宋)苏轼:《东坡书传》,载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第523页。
    3(南宋)蔡沈注:《书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31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7页。
    2(北宋)苏轼:《东坡书传》,载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一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第526页。
    3(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333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7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7页。
    1潘光旦编著:《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第101页。
    2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58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533页。
    1黄怀信、张懋熔、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851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533页。
    3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718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43页。
    5《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引孔广森曰:“不言西者,书大传曰:西方者,鲜方也。言鲜支则西已见。”参见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下),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725页。
    6引自《山海经·穆天子传》,张耘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6,第226页。另,关于“叒奴”,叒字原文写法字库中未有,据引钱詹事云此字疑即古“若”字,《说文》叒即若字。见该书229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第1619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页。
    3引自黄怀信、张懋熔、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852页。
    4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58页。
    5赵俪生:《<穆天子传>中一些部落的方位考实》,载赵俪生:《寄陇居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第216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页。
    7(宋)李昉:《太平御览》(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607页。
    1《凉州异物志》,又名《凉士异物志》,《西凉异物志》,“约为东晋时西凉人之作”。参见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版社,1997,第166页;另有提出《凉州异物志》为宋膺所作《异物志》,参见李仲均等编著:《中国古代地学书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第40页。
    2(宋)李昉:《太平御览》(第八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105页。
    3(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1853页。
    4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58页。
    5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58页。
    6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第107页。
    1李文实:《<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及三危地理考实》,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74页。
    2参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74-75页。
    3参见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北京:中国藏族出版社,1991第133-134页。
    4参见妥超群、刘铁程:《19世纪末环青海湖及柴达木地区的藏蒙人口:以柔克义考查文献为中心》,《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5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第134页。
    1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1361-1362页。
    2参见才旦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286页。
    3引自黄怀信,张懋熔,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853页。
    4岑仲勉:《<穆天子传>西征地理概测》,载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4页。
    5岑仲勉:《上古东迁的伊兰族——渠搜与北发》,载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49页。
    1参见岑仲勉:《上古东迁的伊兰族——渠搜与北发》,载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50页。
    2见马雍:《新疆怯卢文书中之kosava即氍(?)——兼论“渠搜”古地名》,载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第112-115页。原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以上参见:马雍:《新疆怯卢文书中之kosava即氍(?)拷——兼论“渠搜”古地名》,载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第112-115页。
    4见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11-124页。《渠搜考》一文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古史文存》(先秦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31-344页。
    1以上参见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11-124页。
    1本处断句与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断句不同,将“氐羌”连属,意为“氐地之羌”,而不是氐与羌两个族群。
    2(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第五十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568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第五十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568页。
    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29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宫书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304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宫书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304页。
    3参见(宋)朱熹撰:《昌黎先生考异集》,曾抗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193-194页。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77页。
    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78页。
    2安志敏:《元兴元年瓦当补证》,《考古》,1959年第11期。安志敏先生认为,此瓦当在东汉时期的可能性是有的,若此,则读为“西海安定”,但他倾向于时代较晚的看法,若属于东晋时代,则读为“海西安定”亦无不可。
    3《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4077页。
    4参见宗喀·漾正冈布、英加布:《拉卜楞的书面与口头文学》,载《中国民族学》(第五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139页。
    5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34页。
    1以上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77页。
    2参见王尧:《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第163页。
    3参见宗喀·漾正冈布、英加布、刘铁程:《“论赤谐微噶"(Blon Khri She'u ka)都兰热水河南岸吐蕃三号墓葬出土藏文石碑考释》,《文物》,2012年待刊。
    4参见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90页。
    5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384页。
    6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130页。
    1据东方语言学网的上古音拟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白一平、郑张尚芳、潘悟云三位均拟出复辅音[gr]。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238页。
    3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472-473页。
    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海外西经,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273页。
    5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海外西经,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273页。
    6以上见(汉)王逸注:《楚辞章句补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223页。
    7(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47页。
    8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海外西经,成都:巴蜀书社,1993,第66页。
    1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186页。
    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503页。
    3(西汉)戴圣著,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218页。
    4(西汉)戴圣著,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219页。
    5(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465页。
    6(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465页。
    7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一辑),载《姜亮夫全集》(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206页。
    8引自罗焌《诸子学术》所据辑本。参见罗焌:《诸子学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第277页。另,《太公金匮》被《隋书·经籍志》著录并列于汉代。
    9(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第57页。
    1任乃强:《西藏四大圣湖补注》,《康藏研究》,1946年1卷2期。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北京:中华书局,1972,第2240页。
    3(清)张穆撰:《蒙古游牧记》,宋举成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276页。
    4《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4077页。
    5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第33-34页。
    1(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第六册)卷六十四,陕西十三,“西海”条,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3023页。
    2(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五,黄河,附录诸水“青海条”,浙江巡抚采进本,第22页。
    3参见刘满:《鲜水及其有关的民族和交通路线探讨》,原载《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刘满:《再论鲜水位置的若干问题:答王宗维同志》,原载《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以上文章下引时均参考刘满先生的《河陇历史地理研究》)。以及王宗维:《<汉书·赵充国传>中的鲜水》,《西北史地》,1983年第2期。另,李文实先生亦同意刘满先生说,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3页。
    4刘满:《鲜水及其有关的民族和交通路线探讨》,载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第158--171页
    5王宗维:《<汉书·赵充国传>中的鲜水》,《西北史地》,1983年第2期。
    6《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986页。
    7《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988页。
    1参见妥超群、刘铁程:《毕力术江考:明代曲先卫地望及相关地名新证》,《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卷四十,陇右道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24页。
    3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数据库:http://www.castling.org/oc/oldage.aspx。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8页。
    5“隋室列四郡于卑和海西”,见(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八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3785页。
    6王宗维:《两汉西羌部落考》,载《西北历史资料》(内部出版),1982,第21页。
    1参见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107页。
    2王宗维:《两汉西羌部落考》,载《西北历史资料》(内部出版),1982,第19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十二,阮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1445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鲜卑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370页。
    5吴均:《吐蕃时期青海地区的文化勾沉:论前弘期多麦藏区文化的发展》,《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
    6(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8页。
    7参见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第190页。
    1(清)钱大昕著,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青海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第236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1页。
    3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4页。另,李先生该文中引钱大听的论述为据,李先生所引在钱大听的《十驾斋养新录》中实无此文。
    4参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3页。
    1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藏文见42页,汉文见第122页。
    2参见乌瑞:《释(?):七一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沈卫荣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第131-138页。
    1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藏文见42页,汉文见第89页。
    2乌瑞:《释(?):七—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沈卫荣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第136页。
    3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
    4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9页。
    5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130页。
    6(日)森安孝夫著,劳江译:《吐蕃在中亚的活动》,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0页。
    7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第42页。
    8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第88页。另,马德先生早在1992《KHROM词义考》中即说赤雪是西突厥所在安西四镇属地。见马德:《KHROM词义考》,《中国藏学》1992年第2期。
    1参见吴均:《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的传说》,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上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第48-57页。
    2吴均:《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的传说》,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上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第51页。另,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332、401页。
    3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1332、401页。
    4吴均:《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的传说》,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上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第51页。
    5参见根敦琼培:《白史》(deb ther dkar po,藏、汉文合订本),法尊法师译,王沂暖校订,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1年内部出版,第74页。另,关于675年“往吐谷浑”一句,王尧等译为“突厥之境有内乱”;关于676年,赞业领兵所去的"khri bshos khrom",根敦琼培注明“不知何义”。
    6张济川:《藏语词族研究:古代藏族如何丰富发展他们的词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24-325页。另,例如‘grul(行走,通报),唐蕃会盟碑西面第39行写作'drul; mgron po(客人),在敦煌写卷中写为写为'dron po;gri gum btsan po(止贡赞普)之gri(意为“刀”)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的摩崖碑和敦煌写卷中均写为dri,等等。
    1吴均:《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的传说》,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上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第51页。
    2敦煌汉文文献中关于此词的汉语对应词有“大蕃瓜沙境大行军衙”(P 3726《杜和尚写真赞》)等。关于瓜州大冲的讨论,参见金滢坤:《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3关于雅摩塘的地望有一些争论,本部分暂不做专论。唐朝所设立的“节度使”职位始于710年,晚于吐蕃“冲”(676年)的设立时间,,故而可以吐蕃的这种建制不是来自唐的影响,不必强求汉藏两种文字的对译。雅摩塘大冲,据杨铭先生认为是唐代汉文史料所称的“鄯州节度使”。参见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 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21页。
    1参见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载《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
    2 bk'a thang sde Inga zhes bya ba bzhugs so(五部遗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第50页。另,本书藏文版的汉文版权书名为“莲花生大士遗教·五部箴言”。
    3参见第悉·桑杰嘉措著,许得存译,陈庆英校:《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第285页。
    4“青海书周边地区众多蒙古部众,以前属于多康雅摩塘(gyer mo tang),现划归安多”。参见'dzam gling rgyas bshad(《世界广说》),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9,第210页。
    5参见吴均:《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的传说》,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52页。
    6参见(古印度)阿底峡发掘,卢亚军译:《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bka' chems ka khol ma),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第178页。
    7见ITJ0750号写卷关于“赤雪冲”(khrl bshos khrom)的记载。
    1 mthso sngon lo rgyus glu gser snyan zhes bya ba bzhus so(《青海史·梵曲新音》),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1,第2页。
    2 Chos 'byung dpag bsam ljon bzang(《如意宝树史》),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第664页。
    3 mdo smad chos '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2页。见《安多政教史》,第34页。
    4http://dictionary.thlib.org/internal definitions/public_term/178893?height=500&list_view=true&mode=browse& width=600&TB iframe=true。据石泰安先生在《西藏诗和说唱艺人》一书所引,《神鬼遗教》即写为khri shod,见(法)石泰安著,耿异译:《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陈庆英校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第216页。
    5 mthso sngon lo rgyus glu gser snyan zhes bya ba bzhus so(《青海史·梵曲新音》),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第2页。
    1节选自《梅萨与青海湖的故事》,堵住泉眼的事情在传说中仍是由莲花生大师完成的。见角巴东主:《<格萨尔>风物遗迹传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138-146页。
    2谢国安:《西藏四大圣湖》,《康藏研究》,1946年1卷2期。
    3参见黄颢:《青海湖名称种种》,《地理知识》,1979年第2期。黄颢先生是松巴堪布《青海史》一个汉译本的译者。
    1“最早在有十万帐时,这里的女首领叫赤雪洁毛,其义是万翼(或万帐)王母”。“惟藏民传说青海湖海神为赤雪洁莫,所以汉译为万翅(翼)王母(也或译为万方胜女)”。参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9、59页。
    2 M. Huc, Travels in Tartary, Thibet and China, During the Years 1844-5-6,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W. Hazlitt, Chicago: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898, P106.
    3 Qui为古伯察所记音,dbus是现在通用的藏文转写,下同。
    1M. Hue, Travels in Tartary, Thibet and China, During the years 1844-5-6,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W. Hazlitt, Chicago: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898, P103-104所引文字根据英文版译出,其他部分由笔者根据古伯察叙述的这个长故事浓缩。另,也参考了耿昇先生的汉译本。参见(法)古伯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第447-451页。
    2 M. Hue, Travels in Tartary, Thibet and China, During the years 1844-5-6,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W. Hazlitt, Chicago: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898, P105.
    3 Lieut.-Colonel N. Przevalsky, Mongolia, The Tangut Country, and the Solitudes of Northern Tibet, Translated by E. Delmar Morgan F. R. GS. London:Sampson Low, Marston, Searle,& Rivington,1876, P144.
    1内贝斯基:《西藏的鬼怪和神灵》,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第227页。
    2参见内贝斯基:《西藏的鬼怪和神灵》,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第230页。
    3关于鲁(klu),请参见有关洮水(klu chu)章节的解释。
    4 bla mtsho khri shor rgyal mo'i gnas yig(赤雪嘉姆神湖圣地指南),引自俄日卓玛:mthso sngon po'i rig gnas snang thsul la dpyad ba(青海湖文化现象探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附录,第112页。
    1方国瑜:《方国瑜文集》(第1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2-243页。
    2方国瑜:《方国瑜文集》(第1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3页。
    3参见石硕:《汉晋之际西南夷中的“叟”及其与蜀的关系》,《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另,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有其他一些意见,如马曜先生认为“叟”是白人的先民(马曜:《“滇”、“叟”、“(?)”族属与彝白源流》,《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4参见《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123页。
    1以上见(南朝·宋)范哗撰:《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333-2334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刘二牧传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868页。
    3方国瑜:《方国瑜文集》(第1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2-243页。
    4(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445页。
    5(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453页。
    6(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96页。
    7参见(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96页。
    1(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03页。
    2(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491-492页。
    3参见方国瑜:《方国瑜文集》(第1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0页。
    4参见付良柱、钟坚:《芦山县发现两方汉代官印》,《四川文物》,1984年第4期。
    5参见方国瑜:《方国瑜文集》(第1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41页。
    6参见石硕:《汉晋之际西南夷中的“叟”及其与蜀的关系》,《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1巂的上古音拟音:白一平:[sjoj?],郑张尚芳:[sol?],潘悟云:[slol?],与“叟”音近。
    2(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247页。另,我们认为大种口昆的“昆”,藏语对应词为(?)(skor),这个词表示方域、地域,如mnga'ris skor gsum表示阿里三区:byang shar skor意为东北地区。尚待进一步研究。
    3参见(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250页。
    4参见:《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659页。
    1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 pp201/602.
    2 PLB, Proto-Lolo-Burmese。
    3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 pp265/655.
    4吴安其:《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第126页。另,下表也选自吴先生 著作的同页。
    1吴安其:《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第126页。
    2以上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92-97页。
    3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拟音数据库:httpy/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4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93页。
    5《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25页。
    1以上参见张济川:《藏语词族研究:古代藏族如何丰富发展他们的词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28页。
    1参见顾颉刚:《昆仑传说和羌戎文化》,载《古史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776页。原文名《<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载《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期。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877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集解,索隐,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878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第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17-2918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03页。
    5余太山、林梅村等均指敦煌一词源于《山海经》中的“敦薨之山”。余太山据《水经注·河水二》:“大河之东,右会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提出敦薨即Tochari的对译,“焉耆周遭山水皆以‘敦薨’为名,说明该地有Tochari人居住”。(见《赛种史研究》,第38页)余太山先生并提出《史记》关于月氏故地的记述来自张骞出使大月氏的报告,时敦煌郡尚未设置,故而此敦煌是司马迁以新名代替了这一地区的旧名。他认为张骞报告中所使用的古地名就是“敦薨”,今祁连山的古名即敦薨之山。(见《赛种史研究》53-54页)林梅村先生亦提出此说,认为敦煌也是山名,即“敦薨之山”,提出敦薨山为天南东部最高峰博格达山,他提出敦薨是吐火罗语“高”(taprone, tapraune)。(见《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第77页),对于以上两种提法,本文从疑,仍按目前学术界的基本看法,即将本注释中所引的敦煌理解为今敦煌地区。
    6(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62页。
    7(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62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691页。
    2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71-72页。林梅村《吐火罗人与龙部落》,《西域研究》1997年第1期。
    3参见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53-56页。另,本文不同意余先生将小月氏的南山也定在西域。
    4(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43-244页。
    5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55页。
    6参见藤田丰八等著,杨鍊译:《西北古地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75-76页。
    1巴里坤湖(Barkul nor),冯承均先生指出“坤”系突厥语kul音译,唐时名婆悉(厥)海,他认为系突厥语Bars-k6l的译称,释为虎湖。汉代所称的蒲类海,他疑为匈奴语。参见冯承钧编,陆峻岭增订:《西域地名》,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1-12页。另,林梅村先生引W. Krause, W.Thomas的看法,认为蒲类海是吐火罗语,巴里坤是吐火罗语与突厥语的合璧词。前一个音节的bar相当于汉代文献中的“蒲类”,源于吐火罗语水的称谓,引申为湖或海。“水”一词,吐火罗语A为war,吐火罗语B为war。参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73、84页。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810页。
    3(日)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第48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878页。
    5(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北狄,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1878页。
    6以上《沙州伊州地志》(斯367号)引自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第67-68页。
    1(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百七十四,州郡四,伊吾州,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4557页。
    2《沙州伊州地志》(斯367号),见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第68页。
    3参见(日)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第50页。
    4见牛汝辰:《新疆地名概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第151页。
    1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66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七十四,尒朱荣传第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1644页。
    2这一附近地区在唐代还设置了一个羁縻州——祁连州。
    3(唐)令狐德菜撰:《北齐书》第四十一卷,列传第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2,第539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481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03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列传第六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751页。
    7以上汉字的上古音拟音据郑张尚芳先生的拟音。
    8 P. Pelliot, Tangrim>Tarim, TP,1944, p165-185.
    8(加)蒲立本著,潘悟云、徐文堪译:《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北京:中华书局,1999,第160页。
    1 E. G. Pulleyblank, Chinese and Indo-European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1/2 (Apr.,1966), p20-21.
    2 See V. H. Mair,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ndard Mandarin Place-name 'Dunhuang'—With an Added Note on the Identity of the Modern Uighur Place-Name 'Turpan",载李铮、蒋忠新主编:《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932页。
    3吐火罗语分为两种方言。吐鲁番、焉耆一带的方言所代表的残卷,称为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库车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为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
    4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66页。
    1以上参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66-67页。林梅村先生此文以《昆仑与祁连》为名载于《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2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59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59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62页。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第2899页。
    5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27-132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480页。
    2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79页。另,杨建新先生持《汉书》所说的祁连山,“是在河西境内”,绝不可能是天山的观点。
    3见戴春阳:《祁连、焉支山在新疆辨疑》(上),《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
    4林梅村先生关于此事的论证,是将大月氏故地定在今天山东段,从而得出小月氏的故地也在此处,再按霍去病行军路线,从噶顺诺尔,经小月氏牧地(天山东段),从而到祁连山,由此得出祁连山为今天山。此处论证有前提和结果互为证明的嫌疑。参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第71-72页。
    5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55页。
    6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56页。
    7(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引《风俗通》,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231页。
    8参见李均明:《张家山汉简<行书律>考》,载《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第35页。
    1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第56-58页。
    2参见郝树声:《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续)》,《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十四,志第四,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434页。
    4参见《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第366页。
    5(唐)魏征、令狐德桑撰:《隋书》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上,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815页。
    6(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1845页。
    7顾颉刚:《酒泉昆仑说的由来及其评价》,《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我们援引此文时均依照《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中《酒泉昆仑的实定》部分。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60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63-3164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73页。
    4参见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载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842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179页。
    1(北魏)崔鸿:《二十五别史·十六国春秋辑补》,齐鲁书社,2000,第506页。另,“删丹西河名曰弱水”一句据顾颉刚所引补入。他本自《史记·秦本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正义》所引。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1页。
    3(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五,北京:中华书局,第3519页。
    4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载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873页。
    5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载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877-878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814页。
    2岳邦湖、钟圣祖:《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第58页。另见李并成:《汉敦煌郡宜禾、中部都尉有关问题考》,《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
    3(南朝·宋)范哗撰:《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引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20页。
    4参见《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第313、457页。
    5(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页。
    1以下释名参考了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的相关词条。
    2据说贡日贡赞于650年过世,未及继承王位。
    3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35页。汉译文参见第114页。
    1 See A Note on Tibetan Mu. By W. South Coblin,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Spring 1987-Volume 10.1,pp166-168.
    2参见杨士宏、华青太:《白龙江流域发现的苯教文献及其文化信息》,《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另,该文推测“文献产生年代的上限约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期这一时段,并带有受藏传佛教宁玛派影响的印记”。
    1这个词在古藏文写卷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Pt 1047号写卷出现5次,Pt 1051、Pt1052、ITJ0738号写卷出现4次,ITJ0739号写卷出现3次。
    2 See A Note on Tibetan Mu, By W. South Coblin,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Spring 1987-Volume 10.1, pp167.
    3参见(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第229页。另,与“天勉”相对的还有一种.“地勉”(sa sman).
    4 See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gary With Sanskrit Synonyms. Bv Sarat Chandra Das. Calcutta:Publishen by the Bengal Secretariat Book Depot,1902, pp968.
    3 See A Note on Tibetan Mu, By W. South Coblin,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Spring 1987-Volume 10.1.pp167.
    6李范文编著:《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25页。
    7李范文编著:《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213页。
    8李范文编著:《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654责。
    1《东噶藏学大辞典》(dung dkar tshig mdzod chen mo), "gnam la khri bdun"条,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1219页。
    2汉字或写为囊日松赞,《新唐书》写为论赞索,吐蕃第三十二代王。
    《汉藏大辞典》译为“天山王”。
    4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29页。汉译文参见第108页。
    1以下藏缅语诸语言的发音才自《减缅语语音和词汇》词汇部分。参见《藏缅语语音和词汇》,《藏缅语语音和词汇》编写组编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371页:西夏语的拟音采自《夏汉字典》。
    1See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2, pp 183-184.
    2 See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2. pp 177.另,郑张尚芳上古音拟音“乾”字为[kaan],“天”为[qhl'iin]。
    3以上参见(美)爱德华·萨丕尔:《藏语对吐火罗语的若干影响》,王启龙、杜静一译注,载王尧、王启龙主编:《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八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第1页。
    1(美)爱德华·萨丕尔:《藏语对吐火罗语的若干影响》,王启龙、杜静一译注,载王尧、王启龙主编:《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八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第15页。
    2以上参见(美)爱德华·萨丕尔:《藏语对吐火罗语的若干影响》,王启龙、杜静一译注,载王尧、王启龙主编:《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八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第8页。
    3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未刊博士论文),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号BSLW/1998/R291.4/1。
    4参见西藏与喜马拉雅图书馆在线藏英词典:http://dictionary.thlib.org/internal_definitions/find_head_terms,另,两词对换表示半夜,dgung mkha连用表示午夜的、漆黑的天空。
    5(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543页。
    1参见苏雪林:《昆仑之谜》,载苏雪林:《屈赋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481-567。她提出昆仑意向源于两河流域的"Khursag Kurkura",犹云“大地唯一之山”或云“世界之山”,为诸神聚居之处。昆仑与"Kurkura"(大山、高山)可以对音。见上引书第511-512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871页。
    1应为刘元鼎.《元史》误。
    2(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1563页。
    3才贝的博士论文《阿屁玛卿神山文化研究》中公布了作者采自民间的这部本教颂词,并在论文附录中提供了这部颂词的写本。见才贝:《阿尼玛卿神山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丹珠昂奔教授,2010年,第149页。
    1参见杨士宏、华青太:《白龙江流域发现的苯教文献及其文化信息》,《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另,本表中的藏文采自杨士宏教授等的录文,题目汉译文参考了杨教授等人的译文。
    2杨士宏、华青太:《白龙江流域发现的苯教文献及其文化信息》,《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3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A Monographic Study, By J. F. Rock, Roma,1956, P107.洛克的这部以阿尼玛卿地区为核心的著作问世后,曾被很多研究者征引,现在研究者反复引用的内贝斯基的《西藏的鬼怪与神灵》一书关于阿尼玛卿神山的介绍,不少是以洛克的这部著作为据的。
    4才让:《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第90页。
    1《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第288页。
    2赵尔巽撰:《清史稿》卷七十九,志五十四,地理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456页。
    3赵尔巽撰:《清史稿》卷七十九,志五十四,地理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459页。
    1(清)钱谦益编著:《列朝诗集》(第11册),闰集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6100页。另,原文断句有误,我们据藏语知识改正。
    2“昆仑之墟,在西北,……河水出东北隅,入禹所导积石山”,见《山海经·海内西经》。
    1《古西行记选注》所录《河源记》中,注释者说此山即“阿尼玛卿山,义为冰山之祖,又称大积石山”。“阿尼玛卿山”或者“腾乞里塔”均没有“冰山之祖”的意思,此说盖受《钦定西域同文志》和《清史稿·地理志》释名的影响。参见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第258页。
    2(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六十三,志第十五,地理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1565页。
    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下,吐蕃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104页。
    2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9,第12页。
    3参见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35页。黄文弼先生文中说“摩黎即抹必力之对音”,似乎是误写,实应是“闷摩黎即抹必力之对音”。
    4《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第288页。
    5周希武编著,吴均校释:《玉树调查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36页。
    6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69页。
    7再如罗泽浦:《河源考察:历史的回顾》一文,载祁明荣主编:《黄河源头考察文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第112-113页。
    1“是时元鼎往来,渡黄河上流,在洪济桥西南两千余里,其水极为浅狭,春可揭涉,秋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形如(?),河源在其间,水甚清泠,流经历水,色遂赤……”,参见(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65页。
    2参见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36、113页。
    3参见苏雪林:《昆仑之谜》,载苏雪林主编:《屈赋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501页。
    4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9,第5-6页。
    5参见聪喆:《白兰国址辨》,《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及聪喆:《白兰国地再辨:答李文实同志》,《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1胡小鹏:《白兰考辨》,载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第70-71贝。
    2即聪喆先生所说的“布龙山”。
    3朱世奎、程起骏:《吐谷浑白兰地望新考》,《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参见妥超群、刘铁程:《19世纪末环青海湖及柴达本地区的藏蒙人口:以柔克义考察文献为中心》,《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5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文化》,载顾颉刚:《故事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712-713页。
    6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载顾颉刚:《故事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712-713页。
    1《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第291页。
    2李文实:《白兰国址再考》,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66-367页。
    3李文实:《白兰国址再考》,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68页。
    4山口瑞凤认为白兰属于郎(rlans)氏,见其《白兰与松巴的郎rlans氏》,《东洋学报》52卷,1号。笔者未见到此文,引自胡小鹏先生的《白兰考辨》。
    5胡小鹏:《白兰考辨》,载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第74-76页。
    6参见胡小鹏:《白兰考辨》,载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第73页。另,“墨尔多”原文“木尔多”,汉字今多写为“墨尔多”。
    1杨铭:《“弥不弄羌”考》,《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亦载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第107-118页。
    2参见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117页。
    3即字母‘,杨先生据安多方言认为发音为[mal。
    4杨铭:《“弥不弄羌”考》,《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537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二十五,乞伏乾归,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119页。
    1(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1,第894页。
    2(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191页。
    3(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194页。
    4(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203页。
    5顾颉刚:《昆仑传说与羌戎文化》,载顾颉刚:《故事辨自序》(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712页。
    6胡小鹏:《白兰考辨》,载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第73页。
    7(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215页。
    8(宋)欧阳修、未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257页。
    9“又渡西月河,二百一十里至多弥国西界。又经犛牛河度藤桥,百里至列驿”。(参见《新唐书》卷四十四,志第三十,地理四),另,多弥西与苏毗相接。
    1(唐)道宣:《释迦方志》,遗迹篇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4页。
    2“那”又写为“郍”,郍古同那。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百四十八,西戎,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90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98页。
    2(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英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615页。
    3参见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西藏研究》,1983年第4期;周伟洲:《白兰与多弥》,载周伟洲:《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41-44页。
    4周伟洲:《白兰与多弥》,载周伟洲:《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43页。
    5周伟洲:《白兰与多弥》,载周伟洲:《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 43页。
    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83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页。
    3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台中:人文出版社,1981,第3430页。
    4戴逸总主编:《二十六史大辞典》(事件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第140页。
    5(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85页。
    6参见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一)》,载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34-35页。
    1如刘光华先生在其《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及《西北通史》(第一卷)中就使用“逢留二部”,见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第177页;刘光华主编:《西北通史》(第一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第662页。
    1“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见《晋书》卷一百二十六,载记第二十六,秃发乌孤载记。
    2参见《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5、113、119、122页。
    3参见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2-20页。
    4(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815页。
    5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二,陇右,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04页。
    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卷第三十九,陇右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94页。
    7参见《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35-136页。
    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卷第三十九,陇右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93页。
    9(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第一百五十五,陇右道四,伊州,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983页。
    1参见《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68页。
    2《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91-192页。
    3《青海百科全书》,青海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第354页。
    4《青海百科全书》,青海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第354页。
    5参见参见《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69-170页。
    6“济”中古音辅音为[ts],上古音辅音为[s]或[ts]。
    7参见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5页。
    1《水经注疏》(上),杨守敬熊会贞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31页。
    2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5页。
    3也有“三河”的用例,但不常见,三河亦不是黄河支流的专名。
    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第2747页。
    5参见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6页。
    1以上参见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6-17页。
    2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316页。
    4《化隆县志》,化隆回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第109页。
    1《五体清文鉴》(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影印本,1957,第214页。
    2拱北、公伯、公拜来自伊斯兰教术语,因“奄古录拱北”而得名,此峡从隆务河口至赞卜户村,藏语称为“古什群峡”。
    3参见《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4页:
    4《西宁府续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第59页。
    5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刘满点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第236页。
    6汪受宽:《化隆县历史地理概略及考证》,载汪受宽:《西北史札》,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285页。
    7参见汪受宽:《化隆县历史地理概略及考证》,载汪受宽:《西北史札》,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285页。
    1《括地志》说:“秦陇西郡临洮县,即今岷州城”。
    2(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872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0页。
    4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680页。
    5参见(北魏)郦道元注,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823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0页。
    7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680页。
    8(北魏)郦道元注,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5-46页。
    1“会贞按:《本草》,石龙刍,一名龙须。《山海经·中次九经》龙修。郭《注》,龙须也,似莞而细,生山石穴中,茎倒垂,可以为席。”见(清)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150页。
    2指“龙”神时,本文统一音译为“鲁”,而不是碌曲的“碌”。
    3 chos byung mkhas pa'i dga' ston(贤者喜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第222页。
    1参见巴卧·祖拉陈瓦原著,黄颗、周润年译注:《贤者喜宴一吐蕃史译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第278页。
    2chos byung mkhas pa'i dga'ston(贤者喜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第224页。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下,吐蕃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105页。
    4参见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266页。
    1《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第287页。
    2 mdo smad chos '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586页。
    1赞拉·阿旺措成:《藏语方言嘉戎话词汇》(A lexicon of the rGyalrong bTsanlha Dialect:rGyalrong Chinese Tibetan English),东京: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调查报告79,2009,第123页。
    2以上参见李方桂、柯蔚南著,王启龙译:《古代西藏碑文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38、78-79页。
    3胡坦:《藏语研究文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第39页。
    4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中古音拟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5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拟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1潘悟云:《汉、藏历史比较中的几个声母问题》,载《语言研究集刊》(1),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2参见(加)蒲立本著,潘悟云、徐文堪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北京:中华书局,1999,第80页。
    3罗常培:《临川音系》,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九年初版,民国三十六年再版,第107页。
    4熊桂芬:《释鄂东南方言来母和透定母的特殊读音》,《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
    1参见李方桂、柯蔚南著,王启龙译:《古代西藏碑文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37页。
    2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拟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3参见李方桂、柯蔚南著,王启龙译:《古代西藏碑文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38页。
    4参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133页。
    5金东柱:《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文论文,指导教师:才让太教授,2011,第42、103页。另,译文有所改动。
    1那咖(na ga)为梵语,一般认为住在水中,能呼云起雨的蛇形鬼类,亦为守护佛法的异类。其首领一般称为龙王或者龙神。佛经和佛典故事中对此多有记载。
    2宗喀·漾正冈布:《公元十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末刊博士论文),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本部分关于鲁神的讨论,大多参考了宗喀师的文章,未一一做注。
    3金东柱:《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文论文,指导教师:才让太教授,2011,第43、103页。另,汉译文稍有改动,如“苯教”本文均统一写为“本教”
    4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医学史概论》,载宗喀·漾正冈布:《公元十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论文(1995)。
    5参见谢佐:《昆仑神话的产生及其流变》,载王建太、张怀群主编:《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文化: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文论集》,北京: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第284页。
    6宗喀·漾正冈布:《公元十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未刊博士论文),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
    1图片选自陆思贤:《神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第147页。另,该书作者所引采自《甘肃彩陶》和《青海彩陶》两书,文物出版社1979、1980年版。
    1见张怡节荪主编:《藏汉大辞典》,sho mang条,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861页。
    2以上见(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中册),“大黄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916-917页。本文药用植物的名称、别称及其产地,除特别注出外,均依《本草纲目》对汉医古籍的归纳,不另注出。
    1(元)王好古撰,崔扫尘、尤荣辑点校:《汤液本草》,卷四,草部“大黄”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第95页。
    2(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荒原的召唤》,王嘎、张友华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第232页。
    3《晶珠本草》,下部药用晶钏广论,“肖芒”条,罗达尚等译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98页。
    4黄侃笺识:《尔雅音训》,“蓧蓨”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213页。
    5(清)郝懿行撰:《尔雅义疏》,释草第十三,“须”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993页。
    1参见傅斯年先生关于“姜羌为一字”的研究,载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68-70页。
    z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论湟水北部地区政教发展情况”,参见吴均、毛继祖、马世林的汉译本,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86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金城郡条,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1页。
    1(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九,陇右道上,兰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88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4页。
    3(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8页。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0页。
    5杨守敬、熊会贞撰:《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166-167页。
    1佐藤长著、梁今知摘译:《隋炀帝征讨吐谷浑的路线》,《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2佐藤长著、梁今知摘译:《隋炀帝征讨吐谷浑的路线》,《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3(宋)李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卷六十五,地部三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第309页。
    4“度养楼山,至张掖镇”,见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3-5页。
    5(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九,陇右道上,鄯州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97页。
    6(清)黄璟、朱逊志等纂修:《续修山丹县志》,卷三,“焉支山”条,据道光十五年抄本。
    1地名采自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汉地名录》(内部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编,2004。
    2 mdo smad chos '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53页。
    3有关宗喀(Tsong ka)一名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使用讨论,请参见陆离:《Tsong ka(宗喀)、khri ka(赤卡)、临蕃城考》,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资料》,第23辑,武汉: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2007。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第2168页。
    2(宋)李远撰,马忠辑注:《青唐录》,载《青海地方旧志五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9、10页。
    3吴均:《吴均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522页。
    4郭郛:《山海经注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29页。
    5郭郛:《山海经注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29页。
    1杨向奎:《三皇考》,载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辨》(第七册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52-67页。
    2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载顾实编:《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第34-35页。
    3道润梯步认为此词语指深水(或大河)之意,非后(或妃)之意。见道润梯布译校:《新译校注蒙古源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第155-156页。
    1以上两河蒙语名称见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七十九,地理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459、2464页。
    2见(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一百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3456页。
    1(清)杨治平编纂:《丹噶尔厅志》,何平顺等标点本,载《青海地方旧志五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260页。
    2托玛斯编为该书的写卷f。
    3 Ancient Folk-Literature From North-Eastern Tibet:Introduction, text, translation and notes, By F. W. Thomas: BerlinL Akademie-Verlag,1957。汉文大意参考了李有义、工青山的中文译本,见译本第137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4(奥地利)内贝斯基:《西藏的鬼怪和神灵:比较宗教学研究》,载《国外藏学译文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第203页。
    5托玛斯编为该书的写卷d。
    6这种分类与传统藏医学的分类是接近的,可以参见《晶珠本草》按照生长环境对才屯(麻黄)的分类。有关“麻黄文化”的问题我们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述及。
    1夏雷鸣:《古楼兰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罗布泊地区墓葬麻黄的文化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2关于松耳石文化现象可以参见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未刊博士论文,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号BSLW/1998/R291.4/1。
    1《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第80-81页。“毒药”指攻病之药”。
    2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卷四“坠形训”,殷光熹点校本,合肥、昆明: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第132-133页。
    3可以参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以及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未刊博士论文,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号BSLW/1998/R291.4/1。
    1(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85页。
    z参见魏晋贤:《甘肃省汉代黄河渡口与丝绸之路》,载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兰州:兰州大字出版社,1991,第6-13页。
    3《汉书·武帝纪》记为“元鼎五年”。
    4(北巍)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2页。
    5参见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载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弟94-97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卷),焦北辰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45页。
    1赵尔巽:《清史稿》卷六十四,志第三十九,地理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2113页。
    2以上参见《甘肃省会宁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会宁县人民政府编,1985,第266页。
    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1,第194-195页。
    4李志中主编:《会宁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第135-136页。
    5(清)陈之骥编次:《靖远县志》(一),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第115页。
    6(清)陈之骥编次:《靖远县志》(一),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第115页。
    7录自左慧元编:《黄河金石录》,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第67页。
    8参见《会宁县志》,会宁县志编委会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第98-99页。
    1参见《会宁县志》,会宁县志编委会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第111页。
    2参见魏晋贤:《甘肃省汉代黄河渡口与丝绸之路》,载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第11-12页。
    3参见魏晋贤:《甘肃省汉代黄河渡口与丝绸之路》,载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第12页。
    4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
    5参见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二)》,载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94-97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85页。
    7(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6页。。
    1参见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数据库: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2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443页。另,“且”、“置”字见443页,“嗟”字见578页。
    3参见http://dictionary.thlib.org/internal_definitions/find_head_ternis
    1西藏自治区地名采自《西藏地名》,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名采自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甘肃省天祝县地名采自《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汉地名录》(内部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编,2004。
    2地名释名采自《中外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地名辞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卷)、《甘肃省永登县地名资料汇编》等。
    1以上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711-2712页。
    1参见何贤武、王秋华主编:《中国文物考古词典》,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3,第515页;杨嘉铭、杨环:《四川藏区的建筑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第148-149页。
    2图片选自辛克靖:《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画集》(中英文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227页。
    1(元)脱脱等撰:《金史》卷一百一十三,列卷第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2480页。
    2参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第111页。
    3(清)常明,杨芳灿纂修:《四川通志》卷三十一,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北京:巴蜀书社,1984.
    4参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第111-120页。
    5(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页。
    6刘然编著的《名桥名亭》中已经提出了河厉桥属于藏式伸臂桥梁,但作者明显把沙州理解为了甘肃新疆交界处”,也把藏式伸臂桥和汉式的拱桥、握桥搞混了,伸臂桥没有见到在其上建筑“穿廊”的,建筑穿廊不符合伸臂桥的力学原理,会加重伸臂间的承载力。见刘然主编:《名桥名亭》,北京:蓝天出版社,1998,第61页。
    1参见宋子然:《古汉语词义从考》,成都:巴蜀书社,2000,第23页。
    2(清)戴震撰:《戴震集》,汤志均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72页。另,汤志均校点说,砅,字又作濿,省用属,见该书72页校点。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56下。
    4宋子然:《古汉语词义丛考》,成都:巴蜀书社,2000,第25页。
    5宋子然:《古汉语词义丛考》,成都:巴蜀书社,2000,第24页。
    6参见宋子然:《古汉语词义从考》,成都:巴蜀书社,2000,第24页。
    7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35页。
    8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第166-167页。
    9 rab,《藏汉大辞典》给出的一个意向是“滩。江河中水浅石多可以徒涉的地方”。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661页。
    1此字郑张尚芳拟音为m· rads,潘悟云拟音为[m]rads。
    2参见俞敏:《汉藏同源字谱稿》,《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3(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十八,太武五王列传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418页。
    4周伟洲:《吐谷浑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4页。
    1此词作为形容词意为“横”,作为副词是中介、辗转、间接之意。(?)(dam hugurge)意为浮桥。
    2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东京:岩波书店,第223页。
    3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4页。
    4(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30页。
    5丹珠昂奔等主编:《藏族大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第494页。
    6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第251页。
    7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第251-252页。
    8维吾尔语骆驼发音为teg(?),见《汉维词典》(试用本),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4,第539页。
    1塔拉系蒙古语,意为“草原”。塔拉滩在共和县西南部,分为三个台地,称为一塔拉、二塔拉和三塔拉,总面积1720平方公里。参见《海南州州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周地方志编委会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第978页。
    1参见《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2参见吴正主编:《中国沙漠及其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第580页。
    3参见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第229页。
    4参见吴正:《中国的沙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77页。
    1载(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宋云惠生使西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0,第183页。另,关于赤岭位置,按“鸟鼠同穴”章,我们参考了新近的观点。杨建新先生主编的《古西行纪选注》相关部分注释说宋云所渡之流沙“当指青海共和县境内南部之沙漠,青海湖南更无其他沙漠可与之相比”。见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第57页。
    2(唐)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301页。
    3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第162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541页。
    2(宋)司马迁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一四,晋纪三十六,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3580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541页。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43页。相似的文字也可见《宋书·鲜卑吐谷浑传》、《通鉴·晋纪》三十六等。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下,吐蕃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6104页。《旧 唐书》的相关文字为“东北去莫贺延碳尾,阔五十里,向南渐狭小,北自沙州之西,乃南入吐谷浑国,至此转微,故号碛尾”,见(唐)刘昫等撰:《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66页。
    1李文实:《敦煌与莫高窟释名及其他》,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19页。
    2参见李文实:《吐谷浑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考察》,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29页。
    3哈萨克语地名,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地名志》(内部资料),阜康县地名委员会编,1984,第169页。
    4维吾尔语地名,位于皮山县,采自《和田地区地名图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第529、538页。
    5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357页。另,奇吉尔为“三个突厥部落的名称”。
    6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509页。
    7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491页。
    8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363页。
    9耿世民、魏莘一:《古代突厥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第329、340页。
    1做“漫瀚”的音译时,一般指的是蒙古族民间音乐中的“漫瀚调”,意为沙丘调,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以汉族唱法为风格,流行于准格尔旗等内蒙古西部和晋、陕两省北部地区。
    2见《五体清文鉴》(上册),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民族出版社影印本,1957,第173页。另,此词的藏语对译词为bye sgang,直译为沙岗。
    3内蒙古自治区地名简称(内),地名采自庞启主编:《内蒙古地名》,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黑龙江沙地地名采自《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第79页。
    1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416页。另,括号内藏文为作者据该书藏文释名部分所加,下同。
    2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416页。
    3“诸如四川松潘县境的‘木格’(dmu dge)、嘉戎地区的‘木道’(dmu rdo)、宗喀地区的‘木瑞曲’(dmu rus chu)等,皆为往昔木氏部族繁衍生息之地”。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藏、汉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416页。
    4另,《海南州志》将“木格滩”释为“灾难滩”,见《海南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第979页。
    5根据《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整理。
    1相关释名可以参见:《藏族大辞典》,丹珠昂奔等主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第479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鲜卑吐谷浑,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371页。
    3伯希和:《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载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译丛七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第33页。
    4卓鸿泽:《吐谷浑的藏文拼写、藏文名称及其阿尔泰语源》,载沈卫荣主编:《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第25-26页。
    5关于这个词详见本章第四节有关莫高的讨论。
    1据Google(谷歌)地形图修改。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二十五,乞伏国仁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3113-3114页。
    3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09页。
    1见周伟洲:《吐谷浑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94页。
    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李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2481页。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侯君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2510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23页。
    1《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第296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唐纪十七,高宗咸亨元年(670),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6364页。
    3参见卢耀光主编:《唐蕃古道考察记》,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89,第131页。
    4吴均:《对日本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商榷》,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429页。
    5(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贞观九年五月条,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6113页。
    6吴均:《对日本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商榷》,载吴均:《吴均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436页。原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7见丹珠昂奔、周润年等主编:《藏族大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第134页。
    8沙珠玉(sa gru bzhi),藏语意为“四方地”,源于沙珠玉乡驻地沙珠玉村附近有一处称为“珠玉冈”(gru bzhisgang)的山丘,此山丘山顶平坦,基本呈方形。研究者多指出该河历史上有很多别称,如胃裕渠、裕渠、柴积河、惠云河等。柴积当是切吉(chos rje)的另一种汉文译音。“胃裕”(似乎也可包括发音相似的“惠云”)实际上并不是沙珠玉河干流,而是沙珠玉褡裢海流域中的一条河流,藏文转写为dbo ye chu,现汉文注音为“活耶水”,dbo也可以发音为汉字注音的“胃”,该河发源于青海南山,以此经过切吉乡、塘格木镇的浪娘村、中果村、冶海村、曲让村入沙珠玉乡娘堂水库,并经沙珠玉乡的上、下卡力岗村入褡裢海。 据《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dbo ye系蒙古语滩原之意,加上藏文chu(河流),释为“滩原上流淌的河流”。据说该河全长133公里,该河是灌溉沙珠玉地区农田和林地的主要河流,该河从英德尔地区的浪娘村至沙珠玉乡的下卡力岗之间,经过沙漠地带,蒸发与渗漏严重,常在枯水期断流。关于活耶水的流域情况和地名释义请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92-93页。
    1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中华书局,1948年。
    2李文实:《吐谷浑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考察》,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32页。
    3《海南州州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委会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第110页。
    4《海南州州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委会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第111页。
    5《海南州州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委会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第110页。
    6今西宁到共和县恰不恰284(142公里)里。
    1本表西藏自治区地名,来自《西藏地名》,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青海省地名来自《青海省地名录》,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革命委员会测绘局编印,1979。
    1选自聂鸿音、孙伯君编著:《<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另,以上所引九种译语的分布地区大致在今四川省西北部。
    2参见赞拉·阿旺措成:《藏语方言嘉戎话词汇》,王爱慧、长野泰彦编,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调查报告79,2009,第427、425页。
    1本表的资料来源参照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另,原书拟音来自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按本文统一采用郑张尚芳先生的拟音系统,故中古音采纳郑张先生的拟音。
    2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16页。
    3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40、114页。
    4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40、114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河南,北京:中华书局,1972,第1026页。
    2参见(日)佐藤长著,王丰才编译:《吐谷浑的诸根据地》,《西北史地》1982年第2期。
    3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18页。
    4(日)松田寿男著,周伟洲译:《吐谷浑遣使考》,《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
    1以上参见李文实:《吐谷浑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考察》,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35-336页。原文名《吐谷浑地理考释》,载《青海省考古学会会刊》,1981年第3期。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237页。
    3(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十八,太武五王列传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418页。
    4李文实:《吐谷浑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考察》,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331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237页
    2参见(日)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6,第215页。
    3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6页。
    4笔者亦见到,已有意见认为伏罗川在曲什安河。“伏罗川(博罗川)蒙古语意为‘青水川’,即今青海省兴海县之曲什安河”,见《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百科全书》’李松茂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第566页
    5《蒙汉词典》,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75,第302页;特沫若主编:《新汉蒙词典》,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第602页。
    6《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2005,第21页。另,蒙文写法均据《同文志》,与现代蒙文略有不同,下同。
    7参见《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2005,第134页。
    8《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2005,第90页。
    9《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2005,第28页。
    10《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2005,第118页。
    1《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本版,2005,第108页。
    2《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第95-96页。该志提供了“青色草原”、“银灰色草原”、“绿色草甸”几种说法,后确证系“银灰色的草原”。说“因在春暖花开之际博尔塔拉草原上开满大片大片低矮的花,这种花的北面是银灰色的,被风一吹,远远望去整个草原就成一片银灰色世界”。
    3(日)松田寿男著,周伟洲译:《吐谷浑遣使考上》载《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
    4参见(日)佐藤长著,王丰才编译:《吐谷浑的诸根据地》,载《西北史地》,1982年第2期。
    1参见《乌兰县志》,韩伟一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第74、94页。
    2庞启主编:《内蒙古地名》,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第535页。
    3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382页。
    1“国内呼内左右为‘真真’,外左右为‘乌矮真’,曹局文书吏为‘比德真’,檐衣人为‘朴大真’,带仗人为‘葫落真’,通事人为’乞万真’,守门人为‘可薄真’,伪台乘驿贱人为‘拂竹真’,诸州乘驿人为‘咸真’,杀人者为‘契害真’,为主出受辞人为‘折溃真’,贵人作事人为‘附真’。三公贵人,通谓之‘羊真’”。参见(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三十八,魏虏,北京:中华书局,1972,第985页。
    2《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影印本,2005,第183贝。
    3见史为乐主编:《中国地名语源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第669页。又见牛汝辰主编:《新疆地名概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第148页。另,有说布尔津为苍色之水者,不确。
    4《共和县志》,共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155页。
    5《共和具志》,共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第136页。
    6地名采自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125、106、62页。
    1以上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677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238页。
    3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716-717页。
    1引自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716-717页。另,汉译文有改动。
    2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弟6657-666页。
    3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第2350页。
    4位于兴海县子科塘镇镇驻地西北约39公里处。
    5才洛主编:《海南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651-652页。藏文为笔者从藏文释名中移置于汉文释名处的。
    1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652页。
    2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716-717页。
    3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664页。另,藏文部分为笔者据该书藏文释名部分增加。君乾山、君隆山口的“君”(1cum)均因山产大黄而得名。
    4 mdo smad chos '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23页,。关于"hang nge'i gzhune"的记载又见该书第214页。
    1这一地名,汉语中有不同的译法,如吴均先生等在翻译《多麦教法史》时,译为“黄额川”,蒲文成先生等译音为“黄艾川”。
    2mdo smad chos 'byung(《多麦教法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第186页。
    3以上参见:《青海省地名录》,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青海省测绘局编,1979,弟75贝。
    4《青海省地名录》,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青海省测绘局编,1979,第210页。
    5藏语名参见三木才:《千年汪什代海》,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86页。
    1参见韩百诗著,耿昇译:《高地亚洲元代历史地名的沿革》,载阎德纯主编:《汉学研究》(第4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433-434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36页。
    1岑仲勉:《自汉至唐漠北几个地名之考订》,载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67-72页。
    2参见柴剑虹:《“瀚海”辩》,载柴剑虹:《敦煌吐鲁番学论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弟265-269页。
    3斯琴朝克图:《蒙古语词根词典》,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第864页。另,《蒙汉词典》也将这个词与茂林联系在一起:茂林,水草肥沃的山林,见《蒙汉词典》,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75,第336页。
    4郭永明等编译:《鄂尔多斯民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第399页。
    5梁福林编著:《甘肃民间民歌选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第248页。
    6包淑梅、钢特木尔:《蒙古长调民歌》,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第272-273页、340页;转引自图力古日:《蒙古民歌中的生态文化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5),第9页、10页。(译文有改动)
    1新疆地名来自:《和田地区地名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第204页;乌拉特中旗地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840页;哈尔盖乡(青海)作为蒙文地名解释采自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第632页。
    2(苏)穆尔扎也夫著,杨郁华译:《蒙古人民共和国:自然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第379、381页。
    3《和田地区地名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第204页。
    4此地名在《于阗国授记》中的前后文参见朱丽双的最新译注,朱丽双:《敦煌藏文文书中P.T. 960所记于阗建国传说——《于阗教法史》译注之二》,《敦煌研究》,2011年第2期。另,朱丽双将此地名音译为“香吾将”,并引用贝利(bailey)的研究,认为-‘jo系藏文地名后缀,于阗文作-ja,来自梵文和梵文俗语,意为“源自”,另引恩墨瑞克(R. E. Emmerick)意见,认为此词是于阗文Hamgguj-,意为会见。本文采用殷晴教授及《和田地区地名志》的意见。
    ,殷晴:《和田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历史演变及综合治理》,载陈华主编:《和田绿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第116页。
    2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在《高山反应与汉藏交往历史》一文中,将汉哭山的得名归结于高山反应,他说“我推测大概是由于汉人到了这里都会因高山反应而难以坚持,加以远离故乡,往往会绝望地的哭泣,所以吐谷浑人才如此称呼此山”。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7d16b010007mj.html。
    3(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816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99页。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4142页。另,《新唐书·西域传》记为:“君集、道宗登汉哭山,战乌海”,见《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
    6(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635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6112页。
    7参见才旦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662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3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4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4页。
    4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61页。
    5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266页。
    1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172页。
    2匈奴语由于语料遗存较少,在语言系属上存在争议,故而本文直接称为匈奴语,不做语言系属的介绍。
    3敦煌设郡的时间,史料记载不一,学者们也有不同意见,本时间据《汉书·武帝纪》。
    4见(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837页
    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注引《魏略》,北京中华书局,1982,第838页。
    1参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傅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1322页;另见《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条。
    2周伟洲:《南凉与西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0-21页。
    3参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第50-51页。
    1以上两种解释的归纳参见刘进宝:《敦煌学述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第76-77页;又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第50页。
    2钱伯泉:《‘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
    3以上参见钱伯泉:《“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
    4以上参见钱伯泉:《“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
    1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第213页。
    2参见牛汝辰:《新疆地名概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第149页。
    3《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影印出版,2005,第82页。
    4首载李得贤:《敦煌与莫高窟释名及其它》,《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又刊载于史念海主编:《辛树帜先生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439-446页。今引自李文实先生文集《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
    5李文实:《敦煌莫高窟释名及其他》,载李文实:《西陲古代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18页。
    6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第301页。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第480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第490页。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第238、240页。
    4我们检索了《敦煌汉简释文》等汉简释文著作,并参考了何双全先生的《<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文,均未发现“莫(漠)高”这个里(乡)的建制名称。何文载《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第163、168页。
    5参见阎文儒:《莫高窟的创建与藏经洞的开凿及其封闭》,载《文物》1980年第6期。
    1(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姜波秦立彦译:《发现藏经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2页。
    2参见《敦煌市志》,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第77页。
    3(唐)慧立、彦惊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2页。
    4(唐)慧立、彦惊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6页。
    5(唐)道宣:《释迦方志》,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下),卷第四十,陇右道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29页。
    7(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145页。
    1见(唐)岑参撰:《岑嘉州诗笺注》,廖立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741页。
    2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334页。
    3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37页。
    4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782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66页。
    2(清)胡渭撰:《禹贡锥指》,引“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323页。
    3(清)胡渭撰:《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323页。
    4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80-183页。
    5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180-183页。
    6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一辑),载《姜亮夫全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345、347页。另,姜亮夫先生并认为萨尔温即卫藏康的“三危”,误。
    7戴震:《尚书义考》卷二,载(清)戴震撰:《戴震全书》(第一册),合肥:黄山书社,2010,第99页。
    8参见《卫藏同志》,载《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本),西藏研究丛刊之一,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201页。另据陈庆英先生说,康熙皇帝后来发现此说有误,不再坚持。参见陈庆英:《汉文“西藏”一词的来历简说》,载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1012页。
    1钱穆:《古三苗疆域考》,载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105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1612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1611页。
    4(晋)司马彪撰:《后汉书志》,志第二十三,郡国五,中华书局,第3521页。
    5(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九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270页。
    6(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28页。
    1(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26页。
    2(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三,陇右道四,沙州,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954页。
    3李贤、彭时等纂修:《大明一统志》(第5册)卷三七,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7,第2659-2660页。
    4《敦煌县志》(道光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第96页。
    5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38页。
    6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0页。
    7《敦煌录》,载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第86页。
    8《莫高窟记》,载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第136页。
    9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36页。
    1以上见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三危山、鸣沙山词条(李正宇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第310页。
    2参见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58页。
    1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599页。
    2引自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599页。
    3参见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249-250页。另,西夏文原文请参见李范文先生原书。
    4参见龚煌城:《十二世纪汉语的西北方音》,载龚煌城:《西夏语言文字论集:祝贺龚煌城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第501页。
    5参见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251页。
    1(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28页。
    2以上见赵俪生:《从宏观角度看鲜卑族在中世纪史上的作用》,《文史哲》,1986年第3期。
    1“都”(mDo)一词在地理语境的释义,综合了《藏汉大辞典》、达斯(Chandra Das)及耶司克(Jschke)《藏英词典》等的解释。本词在地理以外的语境中有更为广泛的使用,请参见卓鸿泽:《藏文MDO》(Hoong Teik Toh, TIBETAN MDO,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 Volume 55(4),391-402.)。
    2王尧:《西藏地名释例》,载唐晓峰主编:《九州》,第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第277-278页。
    1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06页。
    2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3见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自序》,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本节西藏地名举例均参见《西藏地名》一书,见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西藏地名》,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3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2968页。
    3(清)顾祖舆:《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第2987页。
    4(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3353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1613页。
    6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58-62页。
    7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62-67页。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2988页。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陇右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99页。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陇右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03页。
    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1044页。
    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陇右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99页。
    1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山剑滇黔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6,第953页。
    2《迭部县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593页。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陇右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98页。
    4李振翼:《甘南考古集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124页。
    5见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山剑滇黔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6年,957页地图。
    1(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陇右道六,叠州,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986页。
    2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78页。
    3见李振翼:《甘南考古集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125-127页。
    4(唐)魏征令狐德芬撰:《隋书》,炀帝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73页。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4117页。
    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1044页。
    7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5, 第520页。
    1(清)许容等兼修,李迪等编纂:《甘肃通志》,卷六,山丹县大斗拔谷条,四库全书本。
    2参见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5,第520页。
    3(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11507页。
    4李中峰主编:《民乐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第67页。
    5李中峰主编:《民乐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第66页。
    6见《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编印,1987,第138页。都麻,一写作堵麻,为藏语“gTor Ma”,一般译为“朵玛”,是用糌耙捏成以供神施鬼的食品丸子。藏人认为通过“朵玛”,依靠咒力,可以震伏魔鬼,此种活动称之为“抛朵玛”(gTor Ma rGyag Pha)。
    7见(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1517页;及《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下,6056页。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吐蕃,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29页。
    2见F.W.托玛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第40页。
    3(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8986页。
    4(元)脱脱等撰:《宁史》卷四百九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14159页。
    5参见刘建丽先生在《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秦州吐蕃”部分对相关史料的归纳和论述,载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第63-72页。
    6(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8986页。
    7(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4页。
    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5,2821页。
    1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第1475页。
    2吴宏岐、雍际春:《<水经注·渭水注>若干历史水文地理问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3见丹珠昂奔等主编:《藏族大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第237页。另,甘州的藏文我们使用了较古的写法。
    4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661页。
    1索南多杰编著:《历史的痕迹:祁连县地名释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第113-114页。
    2《甘肃省临潭县地名志》(内部资料),临潭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85,第94-96页。另,临潭县扁都乡已在2006年并入新城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焦北辰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73页。
    4《甘肃省渭源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渭源县人民政府编,1985,第322页。
    5见海显仑:《丝绸南路古道—大斗拔谷》,载《祁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祁连县委员会编,1994,第80页。
    6(清)梁份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207页。
    1 lung与rong的用词举例主要参考了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2“华夏族又称羌人为‘西戎’或‘戎’。‘戎’字是羌语地形的称谓,山谷称‘戎’,又称‘龙’。甘、青地区群山纠错,沟谷纵横,住在山谷‘戎’地的羌人,故又称为‘戎人’,这是以地形来称呼其种族的。”参见黄奋生编著:《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第4页。又见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5-17页。
    3(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79页。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877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2页。
    2龙羊峡在贵德县拉西瓦镇以西的峡谷。
    3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50页。现今关于“龙羊峡”的释名有不少望文生义的说法。据说有一头龙羊来到此峡谷,恰逢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独自在峡谷中遇到怪兽,得到龙羊相救。另说龙羊峡河水湍急,卷起浪花“如漫山遍野牧归的羊群”,等等。参见于建文主编:《西北地名》,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第148页。
    4参见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第48-50页。
    1以上见(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1962,第1610-1611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0-51页。
    3刘满:《汉代金城郡治允吾位置的初步探讨》,载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第338页。
    4参见陈守忠:《允吾、金城、榆中、勇士等古城址考》,载《历史地理》第十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195-200页。
    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2参见赵盛世:《允吾正音》,《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4年第2期。
    3李文实:《民和访古录》,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77页。
    4此外,(?)(‘og)也表示下面,亦与“吾”的上古音发音接近。
    1李文实:《民和访古录》,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81页。
    2李文实:《民和访古录》,载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81页。
    《史记》(1959)、《汉书》(1962)、《后汉书》(1965)、《三国志》(1982)、《晋书》(1974)、
    《宋书》(1974)、《魏书》(1974)、《北齐书》(1972)、《南齐书》(1972)、《周书》(1971)、
    《隋书》(1973)、《北史》(1974)、《旧唐书》(1975)、《新唐书》(1975)、《宋史》(1977)、
    《元史》(1976)、《清史稿》(1976)等,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
    (北魏)崔鸿:《二十五史别史·十六国春秋辑补》,济南:齐鲁书社,2000。
    (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0。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李泰等著:《括地志辑校》,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唐)杜佑撰:《通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唐)道宣撰:《释迦方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慧立、彦悰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宋)朱熹撰:《昌黎先生考异集》,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宋)沈括撰:《梦溪笔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明)李时珍著,王育杰整理:《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2版。
    (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
    (清)钱大听著,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清)杨守敬、熊会贞注疏:《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清)钱益编著:《列朝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
    (清)张穆撰:《蒙古游牧记》,宋举成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杨守敬、熊会贞撰:《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西宁府续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青海地方旧志五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燧》,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挂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第悉·桑杰嘉措著,许得存译:《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阿底峡挖掘,卢亚军译:《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F.W.托玛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王尧、陈践践译注:《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王尧:《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黄布凡、马德译注:《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巴卧·祖拉陈瓦著,黄颢、周润年译注:《贤者喜宴—一吐蕃史译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3。
    《甘州府志校注》,张志纯点校,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聂鸿音、孙伯君编著:《<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松巴堪钦·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蒲文成、才让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
    帝玛尔·丹增彭措著,罗达尚等译注:《晶珠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注,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金东柱:《本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
    F. W. Thomas, Ancient Folk-Literature from North-eastern Tibet, Akademie-Verlag-Berlin, 1957.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尔雅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五体清文鉴》,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民族出版社影印本,1957。
    《钦定西域同文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李范文编著:《夏汉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段木干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台中:人文出版社,1981。
    《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史为乐主编:《中国地名语源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三版。
    《汉藏对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赞拉·阿旺措成:《藏语方言嘉戎话词汇》,王爱慧、长野泰彦编,东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调查报告,第79号,2009。
    《安多藏语口语词典》,耿显宗等编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王尧、陈庆英主编:《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拉萨、杭州: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丹珠昂奔、周润年等主编:《藏族大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特沫若主编:《多功能新汉蒙词典》,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蒙汉词典》,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75。
    斯琴朝克图:《蒙古语词根词典》,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With Sanskrit Synonyms, By Sarat Chandra Das, Calcutta: Published by The Bengal Secretariat Book Depot,1902.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By H. A. Jaschke, Prepared and Published at the Charge of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 in Council, London,1881.
    The New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 Melvyn C. Goldsrein edit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2004.
    顾颉刚等编:《古史辨》(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西藏)医学史研究》,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论文,1995,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号BSLW/1998/R291.4/1。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选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杨建新:导论卷;李吉和:先秦卷;武沐:秦西汉卷;胡小鹏:东汉三国卷;马建春:西晋十六国卷;魏长洪:南北朝卷;尹伟先:隋唐五代卷;刘建丽:辽宋西夏金卷:马曼丽、切排:蒙元卷:刘夏蓓:明代卷;杨志娟、牛海桢:青代卷;闫丽娟:民国卷;徐黎丽:当代卷。
    王希隆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
    李方桂、柯蔚南著,王启龙译:《古代西藏碑文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顾实编:《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潘光旦编著:《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苏雪林:《屈赋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
    刘起舒:《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
    黄奋生编著:《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吴均:《吴均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任乃强:《任乃强藏学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周希武:《玉树调查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王尧:《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下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王学典主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北京:中华书局,2011。
    郑德坤:《郑德坤古史论集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山剑滇黔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6年。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河陇碛西区》,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三,1985年。
    方国瑜:《方国瑜文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石硕:《藏族族源与藏东古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
    刘满:《河陇历史地理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汪受宽:《西北史札》,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周伟洲:《唐代吐蕃与近代西藏史论稿》,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汤开建、刘建丽辑校:《宋代吐蕃史料集》(一、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刘建丽:《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赵向群:《五凉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济南:齐鲁书社,2005。
    祁明荣主编:《黄河源头考察文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居延新简释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群英、何双全、李永良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成都:巴蜀书社,2005。
    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一卷),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
    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牛汝辰主编:《新疆地名概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日)前田正名著,陈俊谋译:《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日)山口瑞凤著许明银译:《西藏》(上下),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日)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8。
    (日)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法)石泰安著,耿异译:《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日)藤田丰八等著,杨辣译:《西北古地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英)F.W.托玛斯著,李有义、王青山译:《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F. W. Thomas, NAM:an Ancient Language of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 Text, with Introduction, Vocabulory and Linguistic Studie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8.
    wang, Ming-ke, he Ch'iang of ancient China through the Han Dynasty:Ecological frontiers and ethnic boundaries, Ph. D., Harvard University,1992.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isa, edited by Denis Sino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康缠·卓美泽仁正刚(宗喀·漾正冈布):《“本”、“巫”同源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杨正刚(宗喀·漾正冈布):《苏毗大事记》,《西藏研究》,1989年第1期。
    杨正刚(宗喀·漾正冈布):《苏毗初探(一)》,《中国藏学》,1989年第3期。
    杨正刚(宗喀·漾正冈布):《苏毗初探(续)》,《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宗喀·杨正岗布(宗喀·漾正冈布):《苏毗与吐蕃及其他临近政权的关系》,《西藏研究》,1992年第3期。
    南喀诺布著,才让太译:《论藏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王尧:《西夏黑水桥碑考补》,《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1期。
    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西藏研究》,1983年第4期。
    石硕:《汉晋之际西南夷中的“叟”及其与蜀的关系》,《民族研究》,2011年第6期。
    王元林:《汭水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德)白玛次仁著,李学琴译:《藏文史书中的林·格萨尔与仲·格萨尔》,载《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4期。
    王力、王希隆:《东汉时期羌族内迁探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
    阎文儒:《莫高窟的创建与藏经洞的开凿及其封闭》,《文物》,1980年第6期。
    杨富学:《“黑龙江”名出阿尔泰语考》,《语言与翻译》,2000年第3期。
    刑公畹:《原始汉藏人的宗教与原始汉藏语》,《中国语文》,2001年第2期。
    金峯:《蒙古历史地名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杨士宏、华青太:《白龙江流域发现的苯教文献及其文化信息》,《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郝树声:《敦煌悬泉里程简地理考述(续)》,《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
    乌瑞:《释(?):七—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沈卫荣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贡乔泽登:《藏族的地理学与地名》,《青海地名通讯》,1988年第1-2期。
    (日)森安孝夫著,劳江译:《吐蕃在中亚的活动》,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一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林冠群:《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之研究》,《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
    陆离:《Tsong ka (宗喀)、khri ka(赤卡)、临蕃城考》,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资料》,第23辑,武汉: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2007。
    韩百诗著,耿昇译:《高地亚洲元代历史地名的沿革》,载阎德纯主编:《汉学研究》(第4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
    S. W. Bushell, The Early History of Tibet, From Chinese Source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ew Series, Vol.12. No.4(Oct.,1880), pp.435-541.
    W. Woodville Rockhill, Tibet. A Geographical, Ethn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Sketch, Derived from Sources, Journal os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and Ireland, (Apr.,1891), pp.185-291.
    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耿世民、魏莘一:《古代突厥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李增祥:《突厥语言学基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遇笑容等主编:《汉语史中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张济川:《藏语词族研究:古代藏族如何丰富发展他们的词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德力格尔玛、波·索德编著:《蒙古语族语言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胡书津、王诗文:《藏语文化语言学发凡》,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
    周季文、谢后芳:《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嘎日迪:《中古蒙古语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胡坦:《藏语研究文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赵秉璇、竺家宁编:《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意西微萨·阿错:《倒话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吴安其:《汉藏语同源词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向柏霖:《嘉戎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龚煌城:《西夏语言文字论集:祝贺龚煌城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加)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潘悟云、徐文堪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
    (俄)斯·阿·斯塔罗夫金著,林海鹰、王冲译,郑张尚芳、冯蒸审校:《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y William H. Baxter, Berlin·New York,1992.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struction, By James A. Matis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y,2003.
    郑张尚芳:《汉语与亲属语言比较的方法问题》,《南开语言学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音节与声母的构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期。
    郑张尚芳:《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一)》,《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
    郑张尚芳:《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二)》,《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1期。
    郑张尚芳:《古译名勘原辨讹五例》,《中国语文》,2006年第6期。
    李方桂:《藏语复辅音的汉语译音法》,《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1979年第50本第2分册。
    爱德华·萨丕尔著。王启龙、杜静一译注:《藏语对吐火罗语的若十影响》,载王尧、王启龙主编:《国外藏学译文集》,第十八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
    俞敏:《东汉以前的姜语和西羌语》,《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
    俞敏:《汉藏同源字谱稿》,《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俞敏:《汉藏同源词谱稿(续)》,《民族语文》,1989年第2期。
    孙宏开:《论藏缅语族中的羌语支语言》,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1:157-181,2001.
    意西微萨·阿错:《藏汉混合语“倒话”述略》,《语言研究》,2001年第3期。
    意西微萨·阿错:《雅江“倒话”的混合特征》,《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洪波、意西微萨·阿错:《汉语与周边语言的接触类型研究》,《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华侃:《吐蕃时期phya和bra的读音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牛汝辰:《新疆地名中的“喀拉”一词辨析》,《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Laufer Berthold, Chinese Transcriptions of Tibetan Names,《通报》16卷,1915。
    Laufer Berthold, Loan-Words in Tibetan,《通报》17卷,1916。
    Peliot, Quelques Transcriptions Chinoises de Noms Tibetains,《通报》16卷,1915年。
    李方桂,A Sino-Tibetan Glossary from Tun-Huang,《通报》49卷,1961-1962。
    David Bradley,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 ificationg, Pacific Linguistics; Series A, 86(1997).
    W. South Coblin,A Note on Tibetan Mu,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Spring 1987-Volume 10.1.
    V. H. Mair,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ndard Mandarin Place-name 'Dunhuang'—With an Added Note on the Identity of the Modern Uighur Place-Name 'Turpan',
    载李铮蒋忠新主编:《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下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E. G. Pulleyblank, Chinese and Indo-European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1/2 (Apr.,1966)。
    宗喀·漾正冈布等著:《卓尼生态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才让:《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
    切排:《河西走廊多民族和平杂居与发展态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霍夫曼著,李有义译:《西藏的宗教》,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2。
    (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谢继胜译:《西藏的鬼怪和神灵》,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法)石泰安著,耿昇译:《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宗喀·漾正冈布:《全球文化视野中的欧亚腹地与吐蕃特文化》,《中国民族学》,2009年第2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宗喀·漾正冈布、英加布:《拉卜楞的书面与口头文学》,《中国民族学》(第五辑),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美)罗伯特·埃克尔著,宗喀·漾正冈布、刘铁程译注:《戎哇与卓巴:甘肃汉藏边界的藏人定居者与游牧民》,载杨建新主编:《中国民族学》,2009年第1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谢国安:《西藏四大圣湖》,《康藏研究》,1946年1卷2期。
    J. F. Rock, The Amnye Ma-Chhen Range and Adjacent Regions:A Monographic Study, Roma, 1956.
    陶保廉著,刘满点校:《辛卯侍行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杨应琚著,汪受宽校注:《据鞍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The Land of The Lamas,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Mongolia and Tibet, New York, The Century Co.1891.
    M. Huc, Travels in Tartary, Thibet and China, During the years 1844-5-6,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W. Hazlitt, Chicago: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898.
    Lieut.-Colonel N. Przevalsky, Mongolia, The Tangut Country, and the Solitudes of Northern Tibet, Translated by E. Delmar Morgan F. R. G.S. London:Sampson Low, Marston, Searle,& Rivington,1876.
    藏语(拉萨话)地名译音规则》,国家测绘局、总参谋部测绘局制订,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蒙古语地名译音规则》,国家测绘局、总参谋部测绘局制订,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维吾尔语地名译音规则》,国家测绘局、总参谋部测绘局制订,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青海省地名录》,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革命委员会测绘局编印,1979 年。
    才洛主编:《海南州地名文化释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贺敬农主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标准地名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甘肃省兰州市地名录》(内部资料),兰州市人民政府编,1983。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编,1987。
    《甘肃省山丹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山丹县人民政府编,1983。
    《甘肃省永登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永登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83。
    《卓尼县地名卡片》(内部资料),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民政局提供。
    《甘肃省迭部县地名志》(内部资料),迭部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编,1986。
    《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汉地名录》(内部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员会编,2004。
    庞启主编:《内蒙古地名》,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和田地区地名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地名志》(内部资料),阜康县地名委员会编,1984。
    《卢龙县地名资料汇编》(内部资料),卢龙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
    《玉树州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化隆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青海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迭部县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海南州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会宁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乌兰县志》,韩伟一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傅桐生、宋榆钧、高玮等编著:《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十四卷·雀形目·文鸟科、雀科),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陈服官、罗时有等编著:《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九卷·雀形目·太平鸟科-岩鹨科),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宋朝枢、王呈荣主编:《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薄乖民、何录德主编:《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潘清华,王应祥,岩昆主编:《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编著:《藏药志》(bod sman gyi rnam bshad),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李吉均:《从地质记录来看黄土高原的种树种草》,《科学经济社会》,1983年第2期。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曹定云:《殷墟妇好墓铭文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郭郛:《山海经注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东方语言学网http://www.eastling.org/上古音查询: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中古音查询: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2、西藏与喜马拉雅图书馆(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在线藏英词典http://dictionary.thlib.org/
    3、古藏文文献在线(Old Tibetan Documents Online) http://otdo.aa.tufs.ac.jp/
    4、谷歌地图http://ditu.google.cn/maps?hl=zh-CN&tab=w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