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维吾尔族史学史是中国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维吾尔族史学史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讲,16至19世纪的维吾尔族史学史处于繁荣时期。本文以总结分析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维吾尔族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寻找维吾尔族史学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史学著作的撰写思想脉路、叙事风格,最后呈现其整体面貌。论文以维吾尔族的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选取较为重要的历史著作,进行个案研究。首先对选取的历史著作的版本、内容、作者生平、史料来源、史料价值、引文和史料的处理进行论述,然后从史学史的角度对其做理论分析。本文的正文部分八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维吾尔族史学史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维吾尔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史料范围、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第二章首先以维吾尔族史学史的特点为基础,将维吾尔族史学史的发展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分期依据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维吾尔族的历史记述风格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个时期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最后对回鹘汗国、喀喇汗汗国以及叶尔羌汗国时期的史学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第三章对16至19世纪史学繁荣时期的主要史学家和史学著作进行了介绍。此外,对这一时期的私家修史活动、史家群体构成情况、修史动机、私家修史的成就进行了分析。
     第四、五、六章分别对《拉失德史》、《编年史》和《喀什噶尔史》的版本、国内外研究状况、作者以及书名、史料来源、史料价值、作者处理史料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其中对史料来源进行探讨时,不仅对作者引用的著作进行了介绍,最重要的是指出了作者的引用出处及引用方式。
     第七章首先对《安宁史》和《伊米德史》的版本、国内外研究情况、作者以及书名、史料来源、史料价值、作者处理史料方法进行了论述,然后对莎依然米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最后以《伊米德史》的手抄本为参考,对莎依然米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主要对维吾尔族史学总体特点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史学著作的结构,包括前言、正文、后记、体例、引文和注释的处理、时间、作者、语言、书写体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史学著作的叙述风格和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维吾尔族史学观进行了探讨。
     本文是第一部有关维吾尔族史学史的论文,没有前例和参考著作,所以工作量较大。此外,由于笔者才疏学浅,难免出现一些遗漏和错误之处,望专家学者指正。本文只是一个尝试性的对维吾尔族史学史的简单轮廓和描述,更详细、更全面的研究工作,还有望于方家。
Uyghur historiograph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he 16th to 19th centuries was a boom peri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yghur historiography. This study takes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objects of study, and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Uyghur historiography. Firstly,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se historical books are selected for discussion according to content, historical sources, historical value, and the historical data they contain, and then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Uyghur historiography is carried out. The main body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Each chapter contains the following major elements:
     In chapter 1 the status of Uyghur historiography with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its content, historical scope,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Chapter 2,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Uyghur historiograph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with short descriptions respectively. Then the types or forms of Uyghur literature are classifi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eriod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chapter end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 in the periods of the Uyghur, the Qarakhanid and the Yarkand Khanates respectively.
     In chapter 3 the main historians and historical works from the 16th to 19th centuries are introduced. Additionally, private historical writing activities, the geographically dispersion condition of the history writers, motivations for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se writing activities in the period of interest are analyzed.
     In Chapters 4,5, and 6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Tarikh-i-Rashidi, Tarikh, Tarikh-i Kashghar, the state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uthor and book titles, sources of historical data, historical value, and the authors'methods of dealing with historical data are explored and analyzed. In the course of inquiry into sources of historical data not only the works that are referenced, but also, most importantly, the content of the reference and the manner of citation are pointed out.
     In chapter 7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Tarikh-i amniyya and Tarikh-i hamidi, the state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uthor and book titles, sources of historical data, historical value, and the authors'methods of dealing with historical data are discussed. The historical ideology of the author Sayram is discussed in more depth. Finally, taking the handwritten manuscript of the Tarikh-i hamidi as a basis, the author's view of the Qing Dynasty's policy on borderland ethnic minorities is analyzed.
     In chapter 8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Uyghur historiography are analyzed. First, the structure of historical works, including the preface, main body, postcript, style, handling of quotations and annotations, author, language, field of the work, the date of copying, place of copying, the script, and name of the calligrapher, is analyzed. Then the narrative style and content of the historical books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re is a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 conceptions of these Uyghur historians.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dissertation concerning Uyghur historiography. There being no precedents or works to consult, the workload was quite heavy. Moreover, since the author has much to learn it is difficult avoid omissions and errors and the author looks to specialist and scholars for corrections. This paper is only a first attempt at presenting a simple outline and description of Uyghur historiography.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are expected.
引文
①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有关该概念,请参见本文的第一章。
    ③汪受宽、屈直敏合著:《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6页。
    (?)汪受宽、屈直敏合著:《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参看苗普生:《伯克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2期;汪受宽与屈直敏合著:《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出版:周文玖:《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周文玖:《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拉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页;牛汝极:《瑞典的维吾尔文 献资料及维吾尔研究》,《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
    贡纳尔·雅林著,催延虎、郭颖杰译:《重返喀什噶尔》,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页。
    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页;牛汝极:《英国和土耳其所收藏维吾尔文献及其研究》,《新疆文物》,1995年第3期。
    王柯:《日本的近现代新疆地区历史研究》,《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
    (?)苗普生:《伯克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2期。
    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①E. J. BRILL,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Leiden, VOL 1,1986.
    ②Yuri Bregel, Firdaws al-iqbal, Leiden,1988.
    ③Janos Eckmann, Chagatay Manual, Indiana University,1966.
    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页。
    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页。
    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页。
    参看汪受宽、屈直敏合著:《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罗炳良:《略谈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史料范围》,《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屈直敏:《近百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理论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吾斯曼江·亚库甫:《维吾尔族历史记述的体裁与风格》,《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吾斯曼江·亚库甫:《回鹘碑文的史学价值》,《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4期;周文玖:《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孙林的《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高自厚:《<回纥史>与维吾尔族源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②魏良弢:《维吾尔族族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
    ④苗普生:《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维吾尔族的形成与发展》,《西域研究》,2005年第4期。
    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参考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苪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克利亚什托尔内:《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克由木霍加,吐尔逊阿尤甫,斯拉菲尔等编译:《古代维吾尔文献选》,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3年;杨
    福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
    参见路易·巴赞、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第280页。
    ②杨富学:《回鹘文文献与古代维吾尔史的建构》,载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③杨富学:《回鹘文文献与古代维吾尔史的建构》,载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81页。
    ④对这些著作在本文中都要进行介绍(除《历史铁事》外)。因此,在此简要的介绍《历史铁事》一书。该书的作者沙比尔阿吉,莎车人。该书记述了1932—1933年新疆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等地反抗当代统治者的农民暴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参加这一暴动的知名人物的情况。本书按日记记录,以历史记事的形式 写出。维吾尔文手抄本。参见余震贵、杨怀中:《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9页。
    (?)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吾斯曼江·亚库甫:《察合台文史学名著<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
    ②关于这些著作学术界已有介绍和研究,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做一一介绍。关于《东方五史》请参见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收藏抄本。有关其他书籍,请参见B.A.艾哈迈多夫著、陈远光译:《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6、153、167、174页。
    ③有关元代畏兀儿人的学术、政治、社会活动,请参见陈高华:《元代内迁畏兀儿人与佛教》,《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尚衍斌:《元代畏兀儿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
    周文玖:《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一般认为,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历史学的理解都有其理论的方面,前者是历史理论,后者是史学理论。然而,这种只研究历史学本身问题的史学理论,只是狭义上的。广义的史学理论应包括历史理论和这种狭义的史学理论。有西方史学史上,很少运用“史学理论”这个术语,而是通用“历史哲学”的名称(参见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页)。
    有关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可参见吴怀祺:《史学思想和史学史研究》,载《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彼得·伯克著、王晴佳译:《西方历史思想的十大特点》,《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
    ②汪受宽、屈直敏合著:《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罗炳良:《略谈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史料范围》,《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关于10世纪之前的历史文献,可参看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疆文史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回鹘文文献与古代维吾尔史的建构》(载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76页);J.R.哈密顿著,耿昇译:《五代回鹘史料》(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哈喀尼耶文是喀喇汗汗国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字,是原有的回鹘文的基础上,渗透阿拉伯、波斯文字影响而形成的文字。《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哈喀尼耶文就是由18个阿拉伯字母和8个元音符号组成。后来在哈喀尼耶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察合台文。
    (?)罗炳良:《略谈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史料范围》,《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沙格达尔·比拉著,陈弘法译:《蒙古史学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页。
    ②郭平梁、刘戈:《回鹘史指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③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此处的拉丁文转写以该书中的转写为基础。
    ④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公元910年,萨图克·布格拉汗在统治集团内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并发动宫廷政变,推广伊斯兰教。951年,萨图克·布格拉汗逝世,葬于阿图什。其长子穆萨·阿尔斯兰汗即为,并大力推行伊斯兰教。有关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历史,请参见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陈慧生主编:《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①冯家升、程溯洛、穆广文编:《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190、194页。
    ②任一飞、雅森吾守尔著:《维吾尔族》,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32页。
    ①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文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文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
    ②克由木霍加、吐尔逊阿尤甫:《古代维吾尔文献选》,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1983年,第59页。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1984年,第51、69页。
    参见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ⅱ,leiden,1991, p.688,810; VOL ⅲ,leiden,1986, p.542、981、1031; Encyclopedia of Islam and the Muslim World, VOL ⅰ,leiden,1986, p.268。有关《伊斯兰教徒列传》的抄本,参见哈曼·埃孜(Hermann Ethe)编的《印度事务部收藏波斯文手稿目录》,牛津,1903,No.596,第241页。
    ①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②叶尔羌汗国也称“萨亦德汗国”,公元1514年东察合台后裔萨亦德所建,公元1678年灭亡,历时160多年,其疆域动起哈密,西至帕米尔,南接吐蕃,北接天山,因国都在叶尔羌(今莎车县),史称叶尔羌汗国。有关叶尔羌汗国的名称,请详见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及其名称》,《新疆社科论坛》,1991年第3期。
    ③“白山”派系维吾尔语Ak-taghlik的汉译。17世纪中国新疆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分裂形成的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派别,与“黑山”派相对称。“黑山”派系维吾尔语kara-taghlik的汉译。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随着两派和卓进入新疆传教,这种斗争扩大到新疆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由于两派矛盾不断加深,其斗争形式也由宗教分歧演化为政治权力的角逐,以致发生严重冲突。这种对立从旗帜、标志和帽子颜色等外部特征上直接表现出来。以依禅卡朗为教祖的一派称为“白柳派”、“白帽派”,以伊斯哈格吾里为教祖的一派称为“黑柳派”、“黑帽派”。当时居住在喀什噶尔以北天山山脉西部的柯尔克孜部落追随依禅卡朗后裔,以“白山派”闻名,居住在帕米尔一带的柯尔克孜人则追随伊斯哈格系和卓,以“黑山派”闻名。有关这两派的情况,请参见陈慧生主编:《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9页。
    (?)除上述碑铭外,现存已知属于回鹘时代的重要碑铭尚有1983年由克莱门茨(Clementz)发现于鄂尔浑河左岸(西部)分支霍伊土—塔米尔河畔的《霍伊土—塔米尔碑文》(参见路易·巴赞:《突厥历法研究》,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第280页)和20世纪50年代于蒙古人民国和国乌布苏省图尔根苏木发现的回鹘文碑铭《乌兰浩木碑》等(卡哈尔·巴拉提:《新疆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②以下概述回鹘碑铭的内容,若无特别注明出处,皆是参考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苪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克由木霍加,吐尔逊阿尤甫,斯拉菲尔等编译:《古代维吾尔文献选》(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3年)。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2页。
    ②此节除特地注明外的所有引文均来自耿世民先生的《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为了准确性和原貌,对此处所出现的转写方式不做任何的改动。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路易·巴赞:《突厥历法研究》,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第279页。
    ②路易·巴赞:《突厥历法研究》,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第280页。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此节引用所有引文(除特地注明外)均摘自耿世民的《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以下不做注释。
    朱振宏:《突厥民族的历史叙事与历史思想》,载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突厥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步近智,张安奇著:《中国学术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耿世民、涂尔逊·阿尤甫:《乌古斯可汗传说》, 民族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0年,第40页。
    ①刘美崧:《两唐书回纥传回鹘传疏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09页。
    ②(澳)刘莉著,星灿译:《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朱振宏:《突厥民族的历史叙事与历史思想》,载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突厥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②朱振宏:《突厥民族的历史叙事与历史思想》,载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突厥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70页。
    有关甘州回鹘,请参看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72页。刘再聪:《隋唐时期河西地区内迁的回鹘——兼论甘州回鹘的渊源》,《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关于喀喇汗王朝,请参见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魏良弢:《关于喀喇汗王朝起源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魏良弢:《把喀喇汗王朝写进中国通史》,《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1期。
    有关南迁回鹘,请参见艾尚连:《回鹘南迁初探》,《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薛宗正:《回鹘南迁考》,《西域研究》,1997年第4期。
    ①V. V. Barthold, Fou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VOL 1,Leiden,1956,p.21.
    (?)魏良弢:《维吾尔族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② V.V.Barthold,Sochineniia(Works)ⅷ(Moscom,1973),p.63.
    (?)此处出现的所有名字均由笔者译音。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eripta Orientalia,VOL.2 NO.1,1996.
    ③ M.Hartmann, Die ost turkische handschriften dr sammeng Hartmann (Berlin,1904)
    ④ D.I.Tikhonov, "Vostochnye rukopisi Instituta vostokovedeniia Akademii nauk SSSR" (Oriental manuscript in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of the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Uchenye zapiski Instituta vostokovedeniia Akademii nauk SSSR,voi. Ⅵ(Moscow-Leningrad,1953),p.19.
    ⑤ V.V.Barthold, Fou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Translated by V. T.Minorsky,Vol 1 (Leiden,1959),p.21.
    ①V.V.巴托尔德著、张锡彤、张广达译:《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3页(V.V.Barthold,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 Translated by H.A.R.GIBB.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8,p.18)。
    ②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5页。
    ③阿鲁孜格律是维吾尔族诗歌格律之一。最早建立这一格律系统的是8世纪的阿拉伯学者哈里勒·伊宾·艾合买德,他以家乡古名“阿鲁孜”命名这一格律。哈里勒归纳的阿鲁孜格律调式共16种,各有不同的名称。后来,波斯诗学家又增补了3种。每种调式内又含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变体。维吾尔诗歌中最常用的调式有哈扎吉、拉马勒、拉贾孜、穆台卡里甫等数种。据近人研究,远在伊斯兰教传入维吾尔地区之前,古代维吾尔诗歌中即含有阿鲁孜格律的基本因素。随着伊斯兰文化的传入,阿鲁孜格律系统被维吾尔古典诗人们普遍接受,广泛使用于各种诗体。
    详请参看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维也纳抄本),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有关此书作者的研究清参看胡振华、耿世民《<突厥语大词典>及其作者》,《新疆文学》,1962年第5期;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第1卷,1981年;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汉文本),民族出版社,第1卷,2002年;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7页。
    ②张广达:《关于马合木提·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2期。
    李虹:《<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问题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塔伊尔江·穆罕默德:《<突厥语大词典>研究综述》,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5期。
    (?)海热提江·乌斯满:《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与(突厥语大词典)研究著作、论文索引(1914—1996)》,新疆大学中文系维吾尔文学教研室打印稿,1996年11月:塔伊尔江:《(突厥语大词典)研究论著、论文题录》,《新疆社会科学情报》1997年第5期;塔伊尔江·穆罕默德:《<突厥语大词典>研究综述》,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5期。
    ④萨马阿尼的《谱系之书》(Kitab al-Ansab)。萨马阿尼(Abd Sa'd Abud al-Karim b. Muhammad al-Sam'ani)出生于谋夫,卒于公元1166年。他大约于公元12世纪中期撰写名为《谱系之书》的词典。为写此书,作者于1155—1156年到河中地区和花刺子模游历,到过撒马尔罕、布哈拉、涅塞夫和捷尔梅兹等城。《谱系之书》是一部关于伊斯兰教谢赫和对宗教做出贡献者的人名词典。由于词典是按人名的“地望”排列,所以它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地名和地理学资料,成为雅库特(Yakut)的地理词典的主要材料来源。苏联学者巴托尔德对此书的 史料价值评价甚高,往往以此书材料来勘对其它史料记载,并采纳此书的记述。纳尔沙喜《布哈拉史》中的许多“谬误”,就是通过此书勘正的。此书年代记述往往正确。《谱系之书》原书为8卷本,用阿拉伯文写成。但原书在13世纪已少见。流传较广的是史学家伊本·阿西尔编辑的节略本,共3卷。该书保存了不少有关喀喇汗汗国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材料。 (参看N.K.Sigh-A.Samiuddin, Encyclop-eadic Historiography of the Muslim World.india,2003,p.349许序雅:《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雅库特(Yakut)全名为雅库特·阿·哈马尼(Yakut al Hamawi)于1179年出生于拜占庭统治下的一个非阿拉伯人家庭,1229年逝世。他在1224—1228年之间撰写著名的《地理辞典》(Mu'djam al-Buldan)。雅库特的《地理辞典》是一部编纂性著作,但此书在许多方面都可作为原始史料利用,因为其中引用的大部分著述都没有流传下来。雅库特的大部分史料看来都能得到验证,因为他处处提到一些作者及其著作的名称。他所引用的著述足有一百多种,资料包括地理、历史、传记、语言和文学等各个方面。譬如Prof. Dr. Shamsiddin Kamoliddin在其论文New Data onThe Bazaar of Medival Samarqand-一文中记述《地理辞典》在研究中亚地区,尤其是研究撒马尔干地区灌溉系统、城市郊区研究方面的价值。雅库特最主要的史料之一就是萨马阿尼的《谱系之书》、白拉祖里的《诸国征服史》全本(这个全本没有流传下来)和《贵族谱系》。雅库特对某些著作做了大段的摘要或引用,从而使我们可据此对那些被认为已佚的著述进行可靠的评价,使今人得以窥见这些已佚的珍贵史料,雅库特还使用了自己和当时人的实地考察资料。(参看许序雅:《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Jwaideh, Wadie,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s of Yaqut's Mu jam al-Buldan,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Leiden, 1959)。
    ②Jamal Qarshi的汉文译法很不规范。华涛先生在其论文《贾玛尔·喀尔施和他的<苏拉赫词典补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0期,1986年)中翻译为贾玛尔·喀尔施;魏良弢在其著作《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页)中译为杰马尔·卡尔希;张锡彤和张广达翻译的《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一书中将此名译为杰马勒·卡尔希,本文一律采用后者的译法。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NO.1,1996.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 NO.1.1996.
    详参看《苏拉赫词典补编》的汉译本;V.V.巴托尔德、张锡彤、张广达译:《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的史料部分。
    参看C.A.Story, Persian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VOL.1,1953,p.1086、1087;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页。
    (?)阿合买提著:《真理的入门》,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37页;阿合头提著:《真理的入门》,民族出版社,1980年,维吾尔文版,第61、62页。
    (?)阿合买提著:《真理的入门》,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38页;《真理的入门》,民族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0年,第67页。
    (?)阿合买提著:《真理的入门》,民族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0年,第65页。
    (?)详见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著:《维吾尔文学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1。
    (?)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著:《维吾尔文学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0。
    ①V.V.巴托尔德、张锡彤、张广达译:《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1页;Scott C. Levi and Ron Sela, Islamic Central Asia:An Anthology of Historical Sources,l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9,p.73.
    ②华涛:《贾玛尔·喀尔施和他的<苏拉赫词典补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0期,1986年,第60页。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No.1,1996.
    Hajji Khalifa是一位土耳其帝国的历史地理学家。1609年他出生在伊斯坦布尔,1657年逝世于伊斯坦布尔。他经常被视为是17世纪土耳其帝国的比较科学的学者。他所著的著作中Kashf al-zunun'an asami al-kutub wa-al-funun (The Removal of Doubt from the Names of Books and the Sciences)最为著名。西方学者对此书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此书尚未汉译本。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No.1,1996.
    Ph.d.Sachau and H.Ethe,Catalogue of the Persian,Turkish,Hindustani and Pushtu Manuscripts in the Bodleian Library.part1,Oxford,1889,No1645-1648.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No.1,1996.
    (?)详看H.F.Hofman, Tuikish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Sectionio ⅲ,Utrecht,1969,p.85
    (?)V.V.巴托尔德著、张锡彤、张广达译:《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 NO.1,1996.
    (?)参看V.V.巴托尔德著、张锡彤、张广达译:《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2页的注释。
    察赤人,当时的杰出学者,主要从事古兰经的注释和语言学研究(注明:资料出自《苏拉赫词典补编》,没有进行考证,只供参考)。
    (?)伽兹尼人,后来迁到喀什噶尔定居。希吉勒486年(公元1093/1094年)逝世于喀什噶尔(注明:资料出自《苏拉赫词典补编》,尚未进行考证,只供参考)。
    (?)撒马尔干人,杰出的注释家,古兰经学者。希吉勒335年(公元946/947年)卒于撒马尔十(注明:资料出自《苏拉赫词典补编》,尚未进行考证,只供参考)。
    《探讨》为阿布·穆卡里姆·穆塔里兹的著作。610年(公元1213/1214年)卒于花剌子模(注明:资料出自《苏拉赫词典补编》,尚未进行考证,只供参考)。
    《吟诵的好处》的作者为麦吉德丁花剌子密,喀什噶尔人,卒于喀什噶尔(注明:资料出自《苏拉赫词典补编》,尚未进行考证,只供参考)。
    (?)此文原载日本《西南亚细亚研究》第34号1991年;1996年,由章莹翻译发表在《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
    (?)华涛:《贾玛尔·喀尔施和他的<苏拉赫词典补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0期,1986年,第61页。
    (?)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有关吐鲁番、敦煌文献的收藏情况,请参见荣新江:《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陈国灿、刘安志:《吐鲁番文书总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梅村坦、杨富学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藏回鹘文写本》,《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张铁山:《国外收藏刊布的回鹘佛教文献及其研究》,《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
    《金光明最胜王经》的写本于1910年由俄国学者马洛夫在甘肃酒泉发现,是目前所知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回鹘文写本之一,长期以来称为世界突厥学家们从事研究主要对象之一。
    《妙法莲华经》是释迦摩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
    《阿含经》(agama)原为佛教基本经典。回鹘文的《阿含经》都是从汉文翻译过来的。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回鹘文的《华严经》进村两种译本。
    (?)此文献的残卷现存柏林,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国内学者牛汝极、杨富学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请参见牛汝极:《回鹘文<牟羽可汗入教记>残片译释》,《语言与翻译》1987年第2期;杨富学、牛汝极:《牟羽可汗与摩尼教》,《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2期。
    (?)这两篇文献1981年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发现,是一部摩尼教方面的资料。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现已有罗念生,王焕文,陈洪文,冯文华等翻译汉译本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圣乔治殉难记》也有回鹘语译本留存,现存残卷一叶,藏于柏林,编号为TIB1(U320),由勒柯克研究发表。有关回鹘文景教文献及其研究情况,请参见杨富学:《回鹘景教研究百年回顾》,《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⑩有关《弥勒会见记》的介绍、研究情况,请看见斯拉菲尔·玉素甫、多鲁坤·阚白尔、克由木·霍加:《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二章简介》,《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期;耿世民:《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知识出版社,1990年:耿世民:《弥勒会见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11《恰希塔那王》又翻译成《恰希塔纳伊利克伯克的故事》,是高昌回鹘汗国时期根据佛教传说,从龟兹语译成回鹘语的一篇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也是高昌回鹘汗国时期的重要文学遗传之一。有关书此书详情参见,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12《乌古斯汗传说》是一部流传在维吾尔民间的散文体英雄史诗,发现与吐鲁番,现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编号为Suppl.Turc.1001。对此文献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至今2010年12月,在国内电子期刊上有关《乌古斯汗传说》已有150篇论文,当然这只是用汉文发表的论文,国内还有许多用维吾尔文发表的论文。因此,本文不做详细的介绍。
    13《解梦书》又翻译为《占卜书》,写成语大约9世纪末10世纪初。有关此书的介绍,请参见张铁山、赵永红:《古代突厥文<占卜书>译释》,《喀什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倪宏鸣:《古回鹘文献<占卜书>及其内涵》,《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4《高昌馆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回鹃文公文,共四册,明抄本,白缔纸,青丝栏,框有23cm,宽15cm,封面铃有康熙朝进士张缓的印章“张缓道若章”、“玉堂侍御”两方。前三册以汉、回鹘两种文字对照,后一册则为汉文与托武蒙文合壁。由于每篇来文后都附有回鹃文译文,这对研究当时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字,也是
    很宝贵的资料。详请参见胡振华、黄润华:《<高昌馆课>介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①《高昌馆杂字》又称《高昌馆译语》,明代高昌馆汇编的是一部汉语与回鹘语对照的分类词汇集(成书于1403—1424年间)。详请参见胡振华、黄润华整理:《高昌馆杂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4年。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请参见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族的书写文化》,《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木板印刷品》,《吐鲁番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有关回鹘历法,请参看杨富学:《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古代历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杨富学:《维吾尔族历法初探》,《新疆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法)路易·巴赞著、耿昇译《突厥历法研究》,中华书局,1998年。
    ③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④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82年。
    ②有关此时期的敦煌西域古社会历史文献,可以参见F.P托马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民族出版社,2003年。
    (?)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族的书写文化》,《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此处的拉丁文转写以耿世民先生的转写方法为准。为了确保准确性,不做任何改动。
    ①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族的书写文化》,《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页。
    详见A.M.莫吉诺夫编:《亚洲民族研究所收藏维吾尔手稿目录》,莫斯科,1962年,第84页。
    ②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1页。
    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5页。
    (?)穆罕穆德·萨迪克·喀什噶里:《和卓传》,《民族研究译文集》,1980年第8辑。
    (?)参见刘维新主编:《西北民族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79页;余振贵、杨杯中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4页。
    (?)毛拉·阿吉:《布格拉汗列王传》,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年,第1页,维吾尔文;毛拉·阿吉《布格拉汗列王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古籍办公室,1992年,汉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古籍办内部资料)。
    有关此书的介绍,请参见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8页;余振贵、杨杯中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8页。
    ②潘志平:《浩罕汗国与西域政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③参见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8页。
    ④有关此书的介绍,请参见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3页;余振贵、杨杯中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199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第542页。
    ①余振贵、杨杯中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5页。
    ②参见Gunnar Jaaring, Literary Texts From Kashghar,Lund,1982。
    ③余振贵、杨杯中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5页。
    参见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页;牛汝极:《瑞典的维吾尔文献资料及维吾尔研究》,《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应该说明的是,在德隆大学图书馆网上的介绍中说,贡纳尔·雅林在新疆获得的抄本560本,大部分是16至20世纪初期的文献。因此,学术界所介绍的文献数量与在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数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出入。详请参见德隆大学图书馆雅林抄本中心http://www.lu.se/o.o.i.s/19382
    ②贡纳尔·雅林著,催延虎、郭颖杰译:《重返喀什噶尔》,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页。
    (?)阚红柳:《私家修史刍议》,《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7页;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版,2007年,第36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5、36、37页。
    (?)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444页。
    参见韩儒林:《穹庐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99页。
    参见B.A艾哈迈多夫著、陈远光译:《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参见Tabari's Tarikh al-Rusul wa-al-Muluk, Translated by G. Rex Smith.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关于塔巴里历史著作的抄本,参见哈曼·埃孜(Hermann Ethe)编的《印度事务部收藏波斯文手稿目录》,牛津,1903,No.568,第222页。
    ①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5页。
    ①布斯拉(阿拉伯语(?),Busra也写成Bostra, Busrana, Bozrah, Bozra, Busra Eski Sam, Busra ash-Sham, Nova Trajana Bostra)是一个著名的古老城市,,在此城市里发现了很多重大考古遗址,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评为世界遗产。
    ②参见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ⅱ.Leiden,1991, p.688、810;VOL ⅲ,,Leiden,1986,p.542、981、1031; Encyclopedia of Islam and the Muslim World, VOL ⅰ,Leiden,1986, p.268。有关《伊斯兰教徒列传》的抄本,参见哈曼·埃孜(Hermann Ethe)编的《印度事务部收藏波斯文手稿目录》,牛津,1903,No.596,第241页。
    ③参见A.M.莫吉诺夫:《亚洲民族研究所收藏维吾尔手稿目录》,莫斯科,1962年。此处的页码以《亚洲民族研究所收藏维吾尔手稿目录》的页码为准。
    ①P. J. Bearman, Th. Bianquis, C. E. Bosworth,E. Van Donzel and W. P. Heinrichs,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Ⅲ, Leiden,1986, p.317.
    ②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 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 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2;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页;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3年,第35页。
    有关著作的血缘关系,请参见P. J. Bearman, Th. Bianquis, C. E. Bosworth,E. Van Donzel and W. P. Heinrichs,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Ⅲ, Leiden,1986, p.621。
    (?)任一飞、雅森·吾守尔:《维吾尔族》,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参见P. J. Bearman, Th. Bianquis, C. E. Bosworth,E. Van Donzel and W. P. Heinrichs,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Ⅲ, Leiden,1986, p.317; C.A.Storey,Persian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VOL Ⅰ,Part Ⅱ,London,1953,p.1273。
    (?)参见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2米尔咱·马黑
    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页。
    有关此书的内容,请详见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 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 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7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7页。
    参见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 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2;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8页。
    参见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 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3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8页。
    Ghazal((?))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情歌”。原为阿拉伯语,是诗歌的一种形式。离别的痛苦或爱的魅力均可以用这种形式表达。Mathnavi有写成Masnavi。阿拉伯、波斯、突厥、乌尔都语的民族常用的一种行数比较长的形式。一般情况每一篇Mathnavi最少由6行组成,长度不限制。它的对联形式aa/bb/cc。(其他形式的诗歌的解释,请见本文的《喀什噶尔史》的部分)。
    Charles Rieu, 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British Museum,VOL Ⅰ.London,1879,Or.157,p.164-168.
    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ⅸ.
    (?)参见A.M.莫吉诺夫:《亚洲民族研究所收藏维吾尔手稿目录》,莫斯科,俄文,1962年,第37页。
    (?)有关俄国收藏的版本,请参见T.I.Sultanov, Turkic Versuins of the Tarikh-i-Rashidi in the Manuscript Collection of the St.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Manuscript Orientalia,VOL3.No.4,1997。
    H.F.Hofman, Tuikish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SectionⅢ,Utrecht,1969.p.163.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2007年,第14—24页。
    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p. Ⅴ、Ⅶ.
    (?)还有人把R.B.沙敖翻译为R.B.肖。参见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14页。
    P. J. Bearman, Th. Bianquis, C. E. Bosworth,E. Van Donzel and W. P. Heinrichs,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Ⅲ, Leiden,1986, p.317; C.A.Storey, persian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VOLⅠ,PartⅡ,London,1953,p.1273; H.F.Hofman, Tuikish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SectionⅢ,Utrecht,1969.P.160-163; N.K.Singh·A.Samiuddin,Encyclopaedic Historiography of the Muslim World, vol Ⅰ,India,2003,p.235、236、665.
    (?)有关俄译本的介绍,请参见魏良弢:《新出<拉失德史>俄译本》,《西域研究》,1998年第3期。
    (?)参见T.I.Sultanov,Turkic Versuins of the Tarikh-i-Rashidi in the Manuscript Collection of the St.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Manuscript Orientalia,VOL.3,No.4,1997。
    (?)有关维吾尔族历法,请参见杨富学:《维吾尔族历法初探》,《新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The Chinese Uighur Animal Calendar in Persian Historiography of the Mongol Period, by Charles Melville, Iran,32 (1994), p. 83—98。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7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0页。
    (?)参见吾斯曼江·亚库甫:《察合台文史学名著<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关于《胜利之书》的抄本,参见哈曼·埃孜(Hermann Ethe), Catalogue of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Library of the India Office,VOL Ⅰ,Oxford,1903,No.173,p.78。
    (?)此处页码以W.M.Thackston出版的英波合璧本的页码为准。可参见Mirza Haydar Dughat, Tarikh-i-Rashidi,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6。
    ①此书已有汉译本,请参见[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②此书已有汉译本,请参见[伊朗]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
    关于此书的版本,出版和研究情况,请详见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E.J.Brill's First Encyclopedia of Islam, 1913-1936,Leiden,1987,p.845。
    ②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5页。
    有关此书的作者,写成年代,内容以及版本,请详见王治来、周锡娟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
    此书的汉译本已出版,请参见[印度]巴布尔,王治来译:《巴布尔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99年。
    (?)巴布尔的这些诗歌作品已经整理出版,详情见Mirza Haydar Dughat,Tarikh-i-Rashidi,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6,p.103。
    C.A.Storey,persian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VOL Ⅰ,Part Ⅱ.London,1953,p.967.
    (?)罗斯的英译本中缺少此内容,但W.M.Thackston的英译本则比较全。参见Mirza Haydar Dughat, Tarikh-i-Rashidi,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6,p.126。
    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NO.1,1996.
    ①参见A. F. L. Beeston.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Turkish,Hindustani and Pushtu Manuscripts in the Bodleian Library, Part Ⅲ,Oxford,1954,p.84,101。
    ①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维吾尔族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7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3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2、303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9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48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0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0页。
    (?)阿基穆什金:《编年史》,莫斯科出版,1976年,第18页。
    (?)阿基穆什金(O.F.Akimushkin),2010年10月30日逝世,享年81岁。
    (?)阿基穆什金:《编年史》,第18页。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Development in Contrast, VOL5, UNESCO,2003,p.733.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幸福天堂》(Firdaws al-Iqbal)是一部关于希瓦汗国历史的重要著作。其作者为穆尼斯(Munis)和他侄子阿噶依(Agahi)。此书完成于1837年左右。据尤里·布列格利研究,此书现有九种版本,其中两种本在列宁格勒(Leningrad),两种本在塔什干,一种本在芬兰的赫尔辛基(Helsinki),一种本在伊斯坦布尔(Istanbul)。1972年,俄国学者尤里·布列格利(Yuri Bregel)开始准备研究并出版此书。但是工作并不顺利,耽搁了两年。1974,重新开始研究,四年以后才完成。由于排版问题,他无法按时出版,又耽搁了10年。1988年,终于在纽约出版。请参看Yuri Bregel, Firdaws al-iqbal, New York,1988。
    Yuri Bregel, Firdaws al-Iqbal,Leiden,1999,p.lⅰⅴ.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参看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 Manuscripts Orientalia,VOL.2 NO.1, MARCH 1996, p.25-30滨田正美:《关于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札的研究》,《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The Library of Professor Dr. Karl Heinrich Menges (1908-1999):Central Asia. Languages, Literature, History & Culture (http://www.arslibri.com/collections/menges.htm)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1993年。
    ①参看滨田正美:《关于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札的研究》,《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刘迎胜、刘正寅:《沙·马合木·楚拉思<寻求真理者之友>(节选)译注》(上),《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②参看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年。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第250页。
    ③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④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⑤参看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年,维吾尔文,第11页。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6,177页;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210页。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剌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1988年,第237、238页。
    《喀什噶尔史》(手抄本),圣彼得堡收藏,第87a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第227页。
    《喀什噶尔史》(手抄本),圣彼得堡收藏,第93a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第226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1988年,第237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1988年,第34页。此处的合兹拉提艾滋咱指伊斯哈克和卓。
    阔什别吉(kosh beg),突厥语,意为“大本营长官”。乌赤别吉(Uch beg)也是叶尔羌汗国的重要官员之一,是战时汗国军队打大异密。详请参见阿吉穆什金:《编年史》,第170、178、211、212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第144、145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第210页。此处所说的“和申”应该是被称为“和申·沙迪”的和卓·穆罕穆德·也和雅。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第216、217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第228、229页。
    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1988年,第237页。
    参见阿基穆什金:《编年史》,莫斯科,1976年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Manuscripts Orientalia,VOL.2,NO.1 March 1996,p.25-30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刺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刘正寅、魏良弢:《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6页。
    ③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10、411页。
    参看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1988年。
    参看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Development in Contrast, VOL5, UNESCO,2003,p.733。
    参看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11页。
    魏良弢:《沙·马合木·楚刺思<编年史>》,《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
    参看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出版,1988年, 第196、197、198、199页。
    ①Shir, Bayt, Nazm,Parqa,Kushaq都是诗歌的不同形式。Bayt((?))是阿拉伯和希伯来语中表示房子的意思,此词来源于闪族语系,通常在写成Bet,有不同的用法。也是在波斯语、突厥、阿拉伯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在汉语里已成为双行诗歌。请参看E.J. Brill,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Vol.13, Leiden, p.149; Richard C. Martin. Encyclopedia of Islamand the Muslim World, Macillan Reference USA,2003,p.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yt; "Nazm",又写成Nazam、Nathr是一种aa, bb,cc,形式的诗歌。参看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Vol.12,Leiden,2004, p.622。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6页。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81页。
    (?)荣维木:《关于口述历史研究中的概念定义》,载周新国主编:《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8、99页。
    参看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168页。
    ①阿基穆什金撰写前言并编制索引的《喀什噶尔史》,根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院手稿出版的复制本(本文所引的页码均以该版本页码为准),2001年,圣彼得堡,第1页;艾力·吾甫尔:《关于佚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Bayt((?))是阿拉伯和希伯来语中表示房子的意思,此词来源于闪族语系,通常在写成Bet,有不同的用法。也是在波斯语、突厥、阿拉伯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在汉语里已成为双行诗歌。请参看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Vol.13, Lei den.P149; Richard C. Martin. Encyclopedia of lslamand the Muslim World,Macillan Reference USA,2003,p.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yt; "Rubai((?))是阿拉伯、波斯、突厥语文学中四行诗歌形式。它的复数形式为rubaiyat ((?))通常指“鲁拜集”。参看http://en.wikipedia.org/wiki/rubaiyat, Richard C. Martin. Encyclopedia of Islamand the Muslim World. Macillan Reference USA.2003.P.25; "Nazm",又写成nazam、nathr是一种,“aa, bb,cc,…"形式的诗歌。参看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Vol.12, Leiden2004, p.622..
    《喀什噶尔史》,手抄本,第32b,61a,63a,64b页。
    拜都为伊儿汗国的第六代君主。在与由合赞汗领导的反对势力的内战中,拜都因为实力相差悬殊而战败。他试图时被俘获,最终于1295年被合赞处死。他被处死后,合赞汗的兄弟完者都任第七代君主。(参见Abu'l Qasem ibn Ali ibn Mohammad Al-Qashani. The history of Uljaytu.Theran,1969;拉施特:《史集》,商务印书馆,1985年Rashiduddin Fazlullah.Jami'u' l Tawarikh.Translated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8;《喀什噶尔史》,抄本;毛拉·米尔萨里·喀什噶里:《成吉思汗传》,喀什维吾尔出版社,维吾尔文,1986年)。萨亦德又翻译为赛德(公元1487—1533年),叶尔羌汗国的创建者。阿布都拉失德汗又翻译为拉失德汗,叶尔羌汗国(公元1504—1680年)的第二代君主(公元1508—1560年)萨亦德之子。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阿吉努尔·阿吉,赵江民等。如阿吉努尔·阿吉整理出版的《成吉思汗传》;赵江民先生的《察合台文献(成吉思汗传)中的蒙古人名探析》(<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博上论文《察合台文献(成吉思汗传)研究》中都认为毛拉·米尔萨里·喀什噶里是这本著作的作者。
    艾力·吾甫尔的《关于佚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一文认为“毛拉·米尔萨里·喀什噶里也是该书的抄写者之一”。
    (?)阿基穆什金:《喀什噶尔史》,第17页。
    毛拉·米尔萨里·喀什噶里:《成吉思汗传》,喀什维吾尔出版社, 维吾尔文,1986年,第1页。
    T.L.Sultanov,Authors and Authorship in Persian and Turkish Historical Writings,Manuscript Orientalia,Vol.5, No.1 March 1999.
    ②《喀什噶尔史》(b抄本),第001b、002a页。
    (?)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艾力·吾甫尔:《关于佚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②艾力·吾甫尔:《关于佚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艾力·吾甫尔:《关于伙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沙·马合木·楚剌思:《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227页。
    《喀什噶尔史》(b抄本),第87a页。
    ③《喀什噶尔史》(b抄本),第93a页。
    ④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14世纪中国新疆伊斯兰教苏菲派著名宣教师。其祖先是13世纪初布哈拉的苏菲派长老,属和卓家族。1354年前后,额什丁来到阿力麻里会见可汗,他被秃黑鲁帖木儿汗奉为国师,并授予其家族为世袭伊斯兰教长老的特权。额什丁约于14世纪末逝世,葬于库车,其麻札至今犹存。参看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第159—165页;《喀什噶尔史》,p.38b、39a、39b;陈慧生主编:《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21—227页。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81页。
    [波斯]拉施特:《史集》,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卷第一分册,第132页Rashiduddin Fazlullah,Jami 'u' l Tawarikh, Translated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8,p.28.
    ①《喀什噶尔史》,第4b页。
    ② W.M.Thackston在《史集》的英文翻译中,将此四种名字分别转写为Qara Khan, Or Khan, Kiir Khan, Kuz Khan。由于版本的不同,有不同的写法。如,W.M.Thackston用的《史集》版本中的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的名字分别写成(?)和(?),而《喀什噶尔史》中写成(?)和(?),因此,本文以《喀什噶尔史》的写法为转写。关于这四个孩子的生平事迹,没有比较准确的记载。据前辈学者的研究,Karakhan和uzkhan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Kezkhan和Ongkhan是传说人物。(参见Rashiduddin Fazlullah, Jami'u' l Tawarikh.Translated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8,p.28.)
    ②在国际上乌古斯的拉丁文转写方式有Ghuzz, Guozz, Kuz, Oguz, Oguz, Okuz, Ouz, Ouzoi等诸种。在英语世界通用的写法为Oghuz本文据《喀什噶尔史》的写法转写为Oguz"。关于乌古斯的研究,请详看Z.T托干:《乌古斯史诗》,伊斯坦布尔,1972年,第17—44页(Z.T.Gogan.Oguz Destani.Istanbul,1972,p.17-44.)
    ③阿儿思阑Arslan人名,字义为“狮子”。多桑蒙古史说:“一二一一年春,成吉思汗三征唐兀还其斡耳朵时,畏吾儿王已奉珍宝来觐。同时哈剌契丹古儿汗之别二藩臣亦入朝。其一人是突厥哈剌鲁部长海押立王阿儿思兰汗(Arslan Khan),其一人是阿力麻里王斡匝儿(Ozar)已而斡匝儿出猎,为(乃蛮)屈出律所执杀。成吉思汗命其子昔克纳·的斤(Siknak tekin)袭父位。以长子术赤之女妻之。阿儿思兰汗亦尚成吉思汗朝之公主。”(原注: 世界征服者史第一册)(冯承钧汉译本上册第六五页)。参见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第二三五节,台北:联经,1992年)
    ①[波斯]拉施特:《史集》,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一卷第二分册,第226页。
    巴而术全名为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是13世纪初高昌回鹘的亦都护。早年臣服了哈剌契丹,在蒙古帝国强盛后,希吉勒607年的羊年(公元1211年),杀死哈剌契丹之监国投靠成吉思汗,次年,被成吉思汗册封,被成吉思汗认作仅次于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的第五子。之后随蒙古军攻打花剌子模、波斯、西夏,在察合台汗时逝世。
    有关沙黑纳、少监、忽底阿勒密失哈牙、乌马儿斡兀立、塔儿伯的研究,请参看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6—50页。
    古儿汗是西域、中亚地区各民族对哈剌契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亦作“菊儿汗”,“阔儿汗”,即“诸汗之汗”或“大汗”的意思。中亚穆斯林文献中都用“古儿汗”为称呼哈剌契丹的最高统治者。
    《元史·卷六三,志第一五》中记载:“阿里麻里。诸王海都行营于阿力麻里等处,盖其分地也。自上都西北行六千里,至回鹘五城,唐号北庭,置都护府。又西北行四五千里,至阿力麻里。至元五年,海都叛,举兵南来,世祖逆败之于北庭,又追至阿力麻里,则又远遁二千余里。上令勿追,以皇子北平王统诸军于阿力麻里以镇之,命丞相安童往辅之”。学术界有关此古城的地点问题曾进行了探讨,尚未确定准确的地点。有的学者认为阿力麻里城遗址在霍城县西北的克干平原,即农四师61团附近。但《喀什噶尔史》的作者认为蒙兀儿汗把哈剌契丹的首付巴拉撒浑称为阿里麻里。在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见《喀什噶尔史》,第a13页。
    参见《喀什噶尔史》,第b29页。
    苏檀在明代文献中写成“速檀”。(参见《明史》,列传二百十七,西域一);安集延在历史文献中有“安地毡”、“安地站”、“安地战”等诸种写法,“安集延”为清代历史文献的写法,为浩罕汗国的首付,现在为吉尔吉斯坦的安集延。(关于安集延的译法请参看《清史稿》,卷二一,本纪第二一):可不里指现在的喀布尔,喀布尔在元代文献中写成“可不里”。《新元史·卷五一,志第一八》中说“可不里。城名。《大典图》在哥疾宁城东,货勒自弥属地”。《清史稿·卷五二九,列传三一六》中说:“道光六年,德司脱谟哈美德起兵喀布尔,统一阿富汗,爱哈摩特沙元孙希耶速的逃印度,求庇于英,十九年,英印度总督奥克兰德攻阿富汗,取乾陀罗、哥疾宁,遂陷喀布尔,立速的为阿富汗王”。可见,现在的喀布尔在元代文献中写成“可不里”,在清代文献中写成“喀布尔”。
    ④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汉文,第353页;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第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维吾尔文,第287页。Mirza Haydar Dughlat ,Tarikh-i-Rashidi,Translated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6,p.73.
    毛拉纳·忽里克为叶尔羌汗国的著名学者,诗人。
    (?)巴达哈伤现为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巴达赫尚在元代汉文文献中写成“巴达哈伤、巴达克山”。参见《元史·卷六三,志第一五》、《新元史·卷五一,志第一八》。
    参见《喀什噶尔史》,第a53页。
    关于阿不都·拉失德击败哈克纳札尔汗之事的记载及其对他功绩的评价参看:《拉失德史》,第一编,汉文,第372、373页;《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14、15页;《喀什噶尔史》,第b62、a63页。
    (?)魏良弢先生在其《叶尔羌汗国史纲》一书的第96页,将阿不都热合木又翻译为阿不都·拉因。
    (?)沙·马合木·楚剌思:《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七气侯带》的作者为16世纪著名文学家阿明·艾哈迈德·拉齐(魏良弢又翻译为阿明·本·阿黑麻·剌齐)。这是一部著名的地理和传记百科书,书中除有大量的地理方面的资料外,还有历史和7—16世纪东方国家1560位著名谢赫、学者、作家、诗人和政治人物传记资料。详看B.A艾哈迈多夫编,陈远光译:《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④转引自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第96页。
    ⑤参见《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维吾尔文版,1988年,第59页;《喀什噶尔 史》,第a68页;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第220页。
    (?)作者为13世纪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n'Aa-Malik Juwain,1226—1283)。是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远征国外的历史著作。该书是志费尼1252—1253年在蒙古国都城哈剌和林(即和林)期间开始撰写的,他时断时续地写了八九年。60年代初搁笔。因担任伊利汗国报达省长官,公务繁忙,未能写完。伊朗学者卡兹维尼将该书分为三卷,第一、二卷为原书上卷。此书汉文版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有关《列王纪选》的版本,请参看A.Sprenger,M.D. A Catalogue of the Arabic,Persian and Hindustany Manuscripts,of the Libraries of the King of Oudh,VOL.1,No222,Calcutta,1854,p.405.
    《五卷诗集》又译为《哈米沙》,是著名诗人、思想家纳瓦依(Nizam-al-Din Ali-Shir Herawi,(?)(?))的著作,这部诗集是纳瓦依文学创作的顶峰,也是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此书于1483—1485年在赫拉特用突厥语写成的。(详见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族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另外,可以参考国内外的其他研究成就)。
    《纯洁的花园》又翻译为《洁净园》,作者是贴木儿朝贵族迷里·哈旺忒(Mir Khawand)逝于希吉勒903年(公元1498年)成书于贴木儿朝末年。
    有关《胜利之书》的版本,请参看Eeaward G. Browne, A 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Cambridge,1896,p.143。
    (?)参见《喀什噶尔史》的前言;苏里丹诺夫(T.I.Sultanov)的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its From East Turkesetan,Manuscripta Orientalia,VOL.2, No.1 March 1996;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艾力·吾甫尔:《关于佚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库柏一词在此书中共出现2处。而在另一部历史著作《伊米德史》中此地名写成(?),此词在此书中共出现6处,均写为“(?)”:《喀什噶尔史》中读音为“Kofa”,没有注明读音规则,而《伊米德史》中读音为“Kuba”,较详细的注明读音规则;《喀什噶尔史》的发音为“(?)”,而《伊米德史》的发音为“(?)”。柯尔克孜族学者安尼瓦·巴依图尔在《伊米德史》的现代维吾尔文转写版本上,把此词解释为“内地之外的区域之意”(参见《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此概念在察合台文献里面不多见。根据《伊米德史》整个文本的意思,“库柏”指南疆地区。此外,从语境中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突厥语或维吾尔语,而是他者对南疆的称呼。根据《喀什噶尔史》,此概念却指中亚地区的西边、阿拉伯半岛等地。据这两部书的内容和用法,“库柏”相当于汉文中的“西域”或“回部”。当然这还需要语言学方面的考证,以及相应的转写和音译规则加以证明。对于此词的词源、确切的含义仍待于进一步考证。
    蒙兀儿斯坦在波斯文、古维吾尔文文献中写成“(?)”,是一种地理概念,意思是蒙古人之地方,是波斯人称呼东察合台汗国时使用的术语。有关此地名请详见E.J. Brill,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ume ⅱ),Leiden,1991,p.821(《伊斯兰百科全书》,第二卷(英文版),莱顿:1991年,第59、821页)。
    (?)在中文中亦译“土耳其斯坦”、“土尔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州城市。位于锡尔河下游右岸平原。是中亚古城之一,曾为中亚的手工业和通商中心。此概念在古尔维吾尔文文献中第一次在此书 中出现,在前在文献中没有此地名。
    此概念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含义。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的“(?)tav(?)aq桃花石”条中对此地名有这样的解释:“‘马秦’国之名。这个国家距秦有四个月的路程。秦原来分作三部分;第一,上秦,地处东方,被称之为(?)tav(?)aq(桃花石);第二,中秦,被称之为(?)hitay ;第三, 下秦,被称之为(?)barhan(巴尔罕)这就在喀什噶尔。但是,现在认为(?)就是‘马秦’,(?)就是‘秦’”。(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1卷第592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479页)。从元代至明代的文献,如《史集》中指喀喇契丹和西辽;从明代末年至清代的文献《拉失德史》中指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和中原地区;清代末年的文献,如《伊米德史》、《安宁史》中泛指东方的非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地区。
    “(?)”在突厥语中的意思为“自由”,后面的“(?)”为《国》,“(?)为“自由之国家”之意。在中世纪的亚美尼亚又有一个名叫“(?)”的城市。“(?)”为“手”的意思,“(?)”是“自由之手”之意。此地名的地理位置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和考释。
    “(?)”和“(?)”和在《喀什噶尔史》中指西夏的两座大城市。此书中的此名是否党项族的自称或他称,暂时无法确认。从语言的结构与读音来看,此词并非是突厥语名称。从读音的角度看,“(?)”指灵州,而(?)指兴州。
    “(?)”是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对唐古特的称呼,同时也指唐古特地区。“(?)”一词在中亚地区各种文献中第一次在《喀什噶尔史》出现,其他的文献中都找不到此词。因此,本人根据读音译成“卡新”,不一定准确,但此地名和概念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的音译是“唐古特国”。“(?)”是突厥语民族对西夏的称呼。在中亚各民族的文献中均用此名,而不用“西夏”一名。
    ⑥(?)汉文中翻译为巴拉沙衮、巴拉沙浑、八剌沙浑,位于中亚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东南12公里处,在楚河附近,位于比什凯克与伊塞克湖之间,是粟特人的城市。
    《元史·卷六三,志第一五》中记载:“阿里麻里。诸王海都行营于阿力麻里等处,盖其分地也。自上都西北行六千里,至回鹘五城,唐号北庭,置都护府。又西北行四五千里,至阿力麻里。至元五年,海都叛,举兵南来,世祖逆败之于北庭,又追至阿力麻里,则又远遁二千余里。上令勿追,以皇子北平王统诸军于阿力麻里以镇之,命丞相安童往辅之”。学术界有关此古城的地点问题曾进行了探讨,尚未确定准确的地点。有的学者认为阿力麻里城遗址在霍城县西北的克干平原,即农四师61团附近。但《喀什噶尔史》的作者认为蒙兀儿汗把哈剌契丹的首付巴拉撒浑称为阿里麻里。在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是汉文“临安”的音译,是指南宋首都“临安”
    “(?)”是汉文“京都”或“金都”的音译,是指元朝的首都“金都中都”。
    (?)波斯、阿拉伯、突厥文均写成“(?)”的此地名在汉文中译成为“呼罗珊、霍拉桑”,是西南亚古地区名。大部分在今伊朗境内,一部分在阿富汗赫拉特一带和土库曼斯坦境内的马雷一带。
    “(?)”的拉丁文转写方式有两种,一为"Khudjand",一为"khuzhand",但比较准确写法为"Khudjand",通过这种转写方法可以找到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地名的研究成果。在清代此名在汉文书籍中译成为忽毡。指塔吉克斯坦的忽毡城。
    “(?)”在汉文中译为别失八里、别十八里、别石八里、鳖思马、别石把等,突厥语“五城”之意,也称为北庭。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内。
    此地名在古维吾尔文文献中通常写成“(?)”,但其中的“(?)”(dj)读为“(?)”(ch)。而现代维吾尔文中按照原来的读音写成“(?)”。是西域古地名,汉为龟兹国,唐为安西都护府所治,宋称西州龟兹,元、明属别失八里,清初属回部。(参见冯志文、吐尔迪纳斯尔,李春华,贺灵,石晓奇等编著:《两域地名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0页)。
    ③(?)(喀什噶尔)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在10世纪的地理著作《世界境域志》和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并在这些书中都写成“(?)”。如《世界境域志》记载:“喀什噶尔位于样磨、吐蕃、黠嘎斯与中国之间的边境上。喀什噶尔的首领们往昔是葛逻禄人和样磨人。”(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是9世纪中期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的首都。但在汉文文献中不同时期对此地名有不同的翻译。如从汉代至宋代称疏勒,元代写成合失合儿、可失哈耳,清代译成喀什噶尔。其实都是“(?)”一名的不同翻译而已。在《拉失德史》、《伊米德史》、《安宁史》等著作专门设立章节介绍此地。如在《伊米德史》和《安宁史》中有关此城有这样的记载:“喀什噶尔是七城当中最繁荣、最著名的古城。对喀什噶尔人的性格来说,他们喜欢有学问和修养的人,也非常尊重这些人。他们的爱好是旅行和做侨民。虽然他们在伙伴关系和人际关系上明智、开朗和温和,但是他们相互不团结和不重视后果。喀什噶尔人的另一个特点是,该城市的学者们无论是在学问还是培养下一代方面是独一无二的。此外,喀什噶尔人纳天课、布施贫民、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是其他城市的人无法进行比较的。在学者的人数和学术活动的发展以及经商等领域被称为“第二个布哈拉城”。人口多地少,粮食供不应求。因此,每周驮两千头驴的粮食从叶尔羌运往喀什噶尔城。草原少,牲畜也不多。”(参见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得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40页)。
    于阗是西域古王国名。即今新疆和田。印度人称之为Kustana(屈丹),玄奘音译为瞿萨旦那,意译作地乳。西藏人则称离余国(Lih-yul)。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斡端。和阗城的又名。和阗居民也被称为“(?)”(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1卷第104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82页)。
    色勒库勒为清代地名。韩式之蒲犁国地,唐代为渴盘陀,《西域水道记》色勒库尔、沙尔忽尔,《西域图志》塞尔勒克。今为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全称之称呼(参见冯志文、吐尔迪纳斯尔,李春华,贺灵,石晓奇等编著:《西域地名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2页)。
    ⑥此处的维吾尔国指高昌回鹘汗国。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此地名:“(?)回鹤。一个国名。它有五座城市。据说,这些城市是祖勒凯尔乃因与突厥可汗议和之后修建的。…。这个国家有五座城市。当地居民是最凶恶的异教徒,也是最高明的射手。这五座城市是:(?)Sulmi——唆里迷,这个城市是祖勒凯尔乃因所建。(?)Κoqu——高昌,(?)qanbaliΚ——彰八里,(?)b(?)xbaliΚ、——别失八里,(?)yaηi baliΚ——仰吉八里”(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1卷第151、152、153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120、121、122页)。
    中亚各民族的文献中将西辽叫做喀喇契丹国。
    在文献中常常出现“喀什噶利亚”和“喀什噶尔”等不同的概念。前者对一个国家来说的,后者对一个城市来说的。此外,在《伊斯兰百科全书》等权威性著作中都有“喀什噶利亚”一词。指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王朝以及后来的叶尔羌王朝的管辖区。在外国还有以《喀什噶利亚》为名的考察报告和研究著作比较多。但都没有比较准确的定义和地理范围。如俄国人库罗巴特金的报告题为《喀什噶利亚:历史和地理概况、它的军事力量、工业和贸易》(1879年圣彼得堡出版)等。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重新进行历史地理学的考察。
    “(?)”波斯语,亦译为图兰。是中古时期的波斯语对中亚的称呼。本意为图尔人“Tur”的土地。在菲尔多斯的英雄史诗《列王纪》中提到有关图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信息。1991年《列王纪》由张鸿年译为汉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阿布都许库尔·穆罕穆德伊明和阿布都瓦立·哈力帕提将此书由乌兹别克文译成现代维吾尔文,1998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的拉丁文转写有两种:“Otrar”和“Utrar”,也叫做“Farab”。是一座坐落在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古代城市,地理位置相当于当代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的交汇处。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东南部。北靠俄罗斯,西部和西北部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相邻,南接伊朗,东濒里海。
    “(?)”也写成“(?)”和“(?)”,是指巴基斯坦的信德河。
    有关此地在维吾尔族文献中并没有较明确的描述。但在《世界境域志》的“库齐斯坦省及其诸城镇”中有记载。此书描述:“舒什是一个富饶的城,商人常来往之地;库齐斯坦的商业中心。该城产纺织品和珍贵的丝织头巾,香橡。先知达尼尔(Daniel)的棺材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可不里指现在的喀布尔,喀布尔在元代文献中写成“可不里”。《新元史·卷五一,志第一八》中说“可不里。城名。《大典图》在哥疾宁城东,货勒自弥属地”。《清史稿·卷五二九,列传三一六》中说:“道光六年,德司脱谟哈美德起兵喀布尔,统一阿富汗,爱哈摩特沙元孙希耶速的逃印度,求庇于英,十九年,英印度总督奥克兰德攻阿富汗,取乾陀罗、哥疾宁,遂陷喀布尔,立速的为阿富汗王”。可见,现在的喀布尔在元代文献中写成“可不里”,在清代文献中写成“喀布尔”(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第101页)。
    “(?)”是坐落在费尔干纳盆地的一个古老城市。在汉文中奥什,古称贰师、鄂什,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亦是奥什州的首府,位于吉尔吉斯南部,在费尔干纳盆地东南端,阿克布拉河出山口附近。据《世界境域志》的记载,鄂什是一个繁荣而美丽的地方,其居民好战。位于山坡上,山上布有斥候,以监视异教的突厥人(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第78页)。
    此地名最早出现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突厥语大词典》解释为“马秦”国之名。这个国家距秦有四个月的路程。秦原来分作三部分;第一,上秦,地处东方,被称之为(?)tav(?)aq(桃花石);第二,中秦,被称之为(?)hitaγ;第三,下秦,被称之为(?)barhan(巴尔罕)这就在喀什噶尔。但是,现在认为(?)就是‘马秦’,(?)就是“秦”。(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l卷第592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479页)。对于此地名地理范围学术界尚未获得一致的看法,仍待进一步的考察。②此概念在维吾尔文献中不常见,10世纪的地理著作《世界境域志》中有简短的记载。据此书,“库里”是属于呼罗珊的城镇,坐落在沙漠上,出产棉织品(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
    安集延在历史文献中有“安地毡”、“安地站”、“安地战”等诸种写法,“安集延”为清代历史文献的写法,为浩罕汗国的首付,现在为吉尔吉斯坦的安集延。(关于安集延的译法请参看《清史稿》,卷二一,本纪第二一)。
    ①在《伊米德史》、《安宁史》等著作中有专门介绍吐鲁番一名的来源,环境、风俗习惯、农业、商业方面的详细介绍,有意者可参见。
    ⑤乌什在《世界境域志》中这样被描述:“位于一个山上,其地约有二百人,最后被葛逻禄人所占据”(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第67页)。在《伊米德史》和《安宁史》中有关此城有这样的记载:“乌什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古代被称为“乌奇”或“巴尔巴尔城”。在满速儿汗统治时期,乌什人发难,满速儿汗派米尔扎·加帕尔·拜尔迪伯克率兵镇压暴动,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并将一部分人流放异地。后来从吐鲁番迁移了部分民众至此,以后鸟什的许多地名和吐鲁番的地名相似。乌什名称后加上“吐鲁番”因此乌什现在的名称被称为“乌奇吐鲁番”。可汗秦占领鸟什的第三年,乌什民众又一次发难,脱离了可汗秦的统治。可汗秦派大兵攻克乌什,再次进行了屠杀,随后将六城一部分居民移居至此以补充人口。所以这些迁移过来的人被称为“移民”(参见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得史》,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56页)。
    ①在中亚地区各民族文献中叶尔羌都称为“(?)”。但从汉文文献的记载看,此地名为清代地名。两汉时莎车国地,元代称为鸭儿看、押儿牵。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些名字都是“(?)”一名的不同翻译。在《伊米德史》 和《安宁史》中有关此城有这样的记载:“叶尔羌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人看似可怜,但是对自己处处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崇敬伊禅、海则莱提和先生们,并支持和帮助他们。在叶尔羌有印度、克什米尔、阿富汗、巴达赫尚等国的侨民。叶尔羌人不喜欢旅行,人口主要是从事农耕。这里十地肥沃且面积大,粮食生产除了供应本地需要外还外销。有广阔的草原,牧畜和毛牛很多;水果的种类和产量多。这是一座富饶的城市”(参见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得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40页)。
    (?)阿克苏为清代地名,汉为姑墨国地。在《伊米德史》和《安宁史》中有关此城有这样的记载:“阿克苏人的性格是:正直、朴素、老实、和蔼和虚心,但阿克苏人不团结,忧愁多,乱糟糟,做事不协商,散慢和敢冒险的人。城镇居民有每天从巴扎买馕吃的习惯,家里不存放这种食物,所以阿克苏的烤馕人开饭馆的人容易挣钱。手艺人少,农民较多,多产水果,自给自足,大米的质量好,运往各地。草原和牧畜多”(参见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得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49页)。
    卡提克((?),Kitik)是否是怯台,暂时无法确定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在今天新疆且末县之哈迪勒克,一说是且末县之阿克塔孜,又一说是罗布怯台镇。据《拉失德史》,《喀什噶尔史》等维吾尔文献的记载,此城在14世纪别沙漠化,并被废弃,其居民散去四边。但在汉文文献中没有相关的记载,此城的地理位置到底何在,为何,何时被沙漠化等问题仍需要历史地理学的考察。
    (?)taxk(?)n什干。《词典》的注释:“察赤城的名称。原名为(?)tax k(?)d,意思是《石城》。(?)就是生长在这个城市里”。 (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1卷第577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468页)。
    (?)据《世界境域志》的记载,这也是呼罗珊沙漠边缘的城镇,用地下水渠引水。居民的财产主要是牲畜(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第70页)。
    ⑤也翻译成楚尔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此名“(?)qurqan楚尔羌。穆斯林的边境(市)之一在去秦的路上”。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1卷第567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459页。此地名是汉代地名,在汉籍文献中且末最早出现在《汉书》里,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志”。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且末情况带回内地。在《梁书》、《魏书》仍称且末;《大唐西域记》称折摩驮那,又作沮末。
    “(?)”在维吾尔族文献既是一个民族名,又是一个地名。指敦煌,甘肃等地的撒里维吾尔及其生活地带。据《拉失德史》和《喀什噶尔史》的记载,在元明时期,撒里维吾尔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时间正常发生矛盾,但也有相处融合的关系。
    (?)此地名在汉文中又译为“喀喇和卓”、“哈喇火者”、“哈喇火州”。清代城堡名。本属高昌故址。有关此地在《钦定西域同文志》有这样的记载:“哈喇和卓卷二,页七下。回语。哈喇和卓,人名,传有哈喇和卓旧居其地,故名。回字“(?)”。又河名,卷六,页八上。校注:哈喇,为“(?)”—xara,khara,=(?)—qara,kara音译,义为:高尚、神圣、黑、黑色、北方;和卓,为“(?)”xodju—qodju音译,此字原为汉语[高昌]之借词(请参阅 政大边研所年报第十二期拙著周书突厥传考注7)。合言之,哈喇和卓,为(?)—qara qotchu音译,义为:高尚的高昌、神圣的高昌、圣都高昌。因为此城为西州回鹊之都城所在,故用qara一词。另有(?)—xodja一字,漠译时亦尝读作xodju而音译作[和卓],此字郎常作为人名用,义为:伊斯兰教教长、教士、经师、老师、师傅、领主、绅土、先生、主人,本文郎误作此解释者。中国学者因不了解(?)—qotchu,(?)—xodja二字真正之语原,故对[和卓]混误不清而有各种不同之解释,作者尝讨论於以往诸种著作之中(如上注郎其—另如维吾尔研究、汉译突回语别失八里等),兹不赘”(参见《钦定两域同文志》,第23页)。
    “(?)”一名在在中亚文献中出现的很早,无论是写法或者读音都没有变化。10世纪的《世界境域志》中也有有关此地的解释。此书记载;“阿图什,是一个样磨的村庄,人口众多。但因为那里蛇特别多,故人民抛弃了这个村子”(参见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
    ②《西域地名词典》等工具书认为此地名是清代地名。笔者认为不然。因为虽然“英吉沙尔”一名出现在清代,但维吾尔文的“(?)”一名出现很早16世纪的《拉失德史》等著作中均可找到此地名。汉文中英噶萨尔、英杰萨尔、英吉沙尔等名称都是“(?)”一名的不同音译而已。
    此地名最早出现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词典》的注释:“(?)talas怛逻斯。以(?)tiraz而闻名的城市的名称。这个城有两座,一座叫(?)ulu(?) talas大恒逻斯,另一座位于穆斯林人的边境上,叫(?)k(?)mi talas小坦逻斯”(参见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维吾尔文,第1卷第475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第1卷第384页)。
    “(?)”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红,红色”。赫色勒是《钦定两域同文志》中的译法,是音译(可参见《钦定西域同文志》,第40页)。此地名在维吾尔文献中经常出现,据《喀什噶尔史》、《伊米德史》等文献的内容,此地名应该是今新疆库车县与拜城县之间的克孜尔。其实“克孜尔”也是“(?)”的译音。
    (?)指今天的叶城县。
    (?)“(?)”的原意为“金子”。指叶尔羌的著名麻扎阿尔屯麻扎。此地名在汉文中翻译为“阿尔屯”、“阿勒屯”、“金”等。均为“(?)”一词的不同译法而已。
    (?)在维吾尔语中“(?)”为“五”、“(?)”为“光棍”的意思。这两个单词合并就是“五个光棍”的意思。虽然暂时无法确定准确的地理位置,但从这种地名的特点可以看出西域地名特点和含义。
    ②裕勒都斯卷一,页二十八上。回语。星也。其地,泉眼如星,旧对音为朱尔都斯。校注:突回语。裕勒都斯,为(?)—jolduz,yolduz(?)—julduz,yulduz(土文)音译,义为:星星、星球、明星,星,星状物。因半元音j(y)之後跟随高元晋i(I),u,y时,则,(?)常吾转作(?),故(?)—julduz音转作(?)d(?)ulduz,遂音译作[朱尔都斯],故原文所述旧对晋亦不误(参见《钦定西域同文志》,第10页)。指今天的巴伦裕勒都斯,巴州境内。
    (?)指君主住的首都。在一般情况下指“别失八里”。
    《喀什噶尔史》,第12b页。
    参见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387、388、389、340页;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第204—211页;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第172—185页:魏良弢:《叶尔羌汗国的体制和官制》,《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明史》卷三二九,列传二一七。
    潘志平:《浩罕汗国与西域政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阿古柏(Mohammad Yaqub Beg,1820—1877年),名穆罕默德·雅霍甫,又写成穆罕默德·亚库甫。中亚浩罕汗国阿克麦吉特伯克。1820年,阿古柏出生于塔什十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他的族属一直都并不清楚,有人说其是乌兹别克人,有人说他是塔吉克人。其父伊斯迈特·乌拉,在村中负责替病人诵古兰经祈福,其角色类似于巫医。出生后不久,其父母离异,幼小的阿古柏跟随改嫁的母亲,其继父是村中的屠夫。数年之后,其母亲死去,阿古柏成为了孤儿,流落塔什干街头。少年阿古拍面容姣好,被街头艺人收留,学到了精湛的舞艺。大约10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一名“巴特恰”,也就是男扮女装的舞童。不久,一名路过塔什十的浩罕官吏看中了他,将其收为自己的娈童,带回首都浩罕城,并将其转送给穆罕默德·卡里姆·卡希卡,马达里汗的侍从官。1842年,马达里败于布哈拉汗国,战死沙场。布哈拉进占浩罕城,全国一片混乱。时任浩罕阿奇木伯克的卡希卡也加入对汗位的角逐中。很不幸,他失败了,而且丢掉了性命。已经长大成人的阿古柏随即回到家乡投奔塔什干伯克纳尔·穆罕默德·库什,并将美丽的同母妹妹献给了库什,这样,他获得了成为库什副官的机会。不久以后,库什派其出任五百人长,负责镇压塔什干境内的哈萨克人起义。阿古柏骁勇善战,屡立战功,1860年左右,晋升为阿克麦吉特伯克,成为拥有自己势力的一方诸侯。从此时起,人们尊称阿古柏为“雅霍甫伯克”1864年,新疆维吾尔族和回族起义爆发,库车、和阗、喀什、吐鲁番等地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与清兵互相攻伐,局势混乱。占据喀什旧城的柯尔克孜伯克司迪尔(思的克)自立为“帕夏”,为了树立威信,决定派手下金相印去浩罕城迎回大和卓曾孙,号称“圣裔”的布素鲁克,立为傀儡。1865年春,浩罕阿力木库尔汗派阿古柏率领50名骑兵护送布素鲁克去喀什。一到喀什,布素鲁克和阿古柏便组织兵变,将司迪尔逐出喀什。3月,司迪尔率7000余柯尔克孜兵回袭喀什。阿古柏此时显露出了超群的军事指挥能力,仅率100名骑兵夜袭敌军,击溃了司迪尔。接收了司迪尔势力的阿古柏迅速组建了数千名士兵的军队,4月11日攻克了英吉沙,并将司迪尔残部彻底逐出新疆。 在阿古柏扶持下,布素鲁克于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意即“七城汗国”,表明了一统南疆七大城(一般认为是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乌什)的野心。1867年,随着阿古柏的不断胜利,他觉得不再需要傀儡了,于是他宣布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立“洪福汗国”,自称“毕杜勒特”(即“洪福无量的人”)。5月,攻占库车、库尔勒,一统南疆。“洪福汗国”以伊斯兰教法典“沙里阿特”作为最高法律,在各地设立宗教法庭,强迫异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其所占各地分为设立伯克作为当地军政长官。该政权对农民采取重税政策。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湘军进入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开始。阿古柏突然于1877年5月死于喀拉沙尔。有关此人的详细资料可参见期表兄毛拉·穆罕穆德·尤努斯·江的《阿里姆·库尔传》(Mulla Muhammad Yunus Yjan Shighavul Dadkhah Tashkandi,The Life of Alimqul,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Timur K.Beisembiev,London,2003.)和Demeteius Chaeles Boulgee, The Life Yakoob Beg;Athalik Chazi, and Badaulet;Aameer of Kashgar, London,1878.
    (?)详情参见Kadir TUG,DOGU TURKISTAN'DA HOCAUR DONEMI, BISKEK,2004,p.27-31.
    详情参见Turkish Studies:International Periodical For the Language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Turkish or Turkic. Turkey, Vol 3/7 Fall 2008,p.512-513.
    Ho-dong Kim,Holy War in China: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1864-187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王柯:《日本的近现代新疆地区历史研究》,《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
    (?)A.M.莫吉诺夫编:《亚洲民族研究所收藏维吾尔手稿目录》,莫斯科,1962年,第33页。
    Mathnavi有写成Masnavi。阿拉伯、波斯、突厥、乌尔都语的民族常用的一种行数比较长的形式。一般情况每一篇Mathnavi最少由八行或10行组成,长度不限制。它的对联形式aa/bb/cc。
    ②毛拉纳.贾拉里丁.穆罕默德.鲁米(波斯语:(?),1207年9月30日—1273年12月17日),常简称鲁米,伊斯兰教苏菲派神秘主义诗人、教法学家,生活于13世纪塞尔柱帝国统治下的波斯。鲁米出生于呼罗珊境内的巴尔赫,逝世于今日十耳其境内的孔亚。他一生主要以波斯语写作,也有少量以阿拉伯语、希腊语写出的作品。他的作品拥有广泛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诗集《玛斯纳维》突破语言的障碍而流传于世界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7年为“国际鲁米年”,以纪念其出生800周年;哈菲兹(1315年-1390年)(波斯语:(?)),哈菲兹为其笔名,为最有名的波斯歌词诗人,常被誉为“诗人的诗人”。他生于波斯设拉子。后葬于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花园。他一生诗作共有五千首左右,其诗集为《诗颂集》(Divan)。哈菲兹的作品在波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8—40页。
    卡非尔(Kafir, Atheism, Infidel)是阿拉伯语,意为“隐昧者”、“异教徒”。伊斯兰传教初期对怀有敌意的异教徒的称谓,后通称非穆斯林。关于该概念的详细介绍,请参见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Ⅳ), Leiden,1997,p.407。
    ②今新疆温宿县东北之喀拉玉尔衮(参见冯志文、吐尔迪纳斯尔,李春华,贺灵,石晓奇等编著:《西域地名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从15世纪起在新疆兴起了“和卓”崇拜热。毛拉纳·阿尔西邓的麻扎是新疆维吾尔族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三位和卓(毛拉纳·阿尔西邓,穆罕穆德·谢里甫,阿帕克和卓)的麻扎之一。毛拉纳·阿尔两邓家族史最早以和卓名义来新疆传教的著名伊禅之一。14世纪中叶,他中亚布哈拉来到新疆进行传教活动。1350年阿尔西邓子承父志,感召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在阿里麻里(今伊犁霍城)使16万部众皈依伊斯兰教。他还在库车组织教团深入各地进行大规模传教活动,使伊斯兰教很快就传布到新疆各地,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宗教。此后,库车成为伊斯兰教的重地,阿尔西邓和卓的家族也享有伊斯兰教世袭教长特权200多年,他去世以后,其位于库车的麻扎成为当地的重要圣地(见热依拉·达吾提的《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
    (?)麻扎是阿拉伯文Mazarr的意译,愿意“圣地”、“圣徒墓”。是穆斯林对圣裔、显贵和头领之墓的称谓,一贯被视为神圣和朝拜的地方。维吾尔族的麻扎,按照墓主的身份、性别即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与伊斯兰教有关的麻扎和与伊斯兰教无关的麻扎。其中第一种类型的麻扎又分为5种类型:(1)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穆斯兰可汗马扎;(2)“舍希德”麻扎。凡为伊斯兰事业牺牲或因信仰原因被迫害致死的穆斯林都称“舍希德”;(3)伊斯兰教苏菲派首领及圣裔、显贵的麻扎;(4)著名穆斯林学者的麻扎;(5)其他各种麻扎;第二种类型的麻扎又分为(1)著名学者的麻扎;(2)著名英雄人物的麻扎;(3)具有民间专项技艺者的麻扎:(4)女性专属的麻扎:(5)由佛教圣地转换的麻扎;(6)以动物或其他自然物命名的麻扎。有关麻扎的研究情况,请参见热依拉·达吾提的《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
    艾再勒(ghazal或写成ghazal)。源于阿拉伯的一种诗体。有关该概念的介绍,请参见E.J.Brill,The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 Ⅱ), Leiden,1991, p.1028。
    (?)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8页。
    和卓(Khodja,又写成Khwadja)是波斯语的音译,《元史》、《明史》译成“火者”,清代史籍多译为“和卓”又译“和加”、“华者”、“华哲”、“虎者”、“霍加”、“呼加”、“霍查”等。从14至19世纪,和卓家族在新疆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较深的影响。有关该概念的介绍及其新疆的发展情况,请参见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ⅩⅡ), Leiden,2004,p.522刘正寅、魏良弢:《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韩中义:《西域苏非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夏合(Shah, Shahan shah),在波斯语种具有皇帝,王中之王(king of kings)之意。有关此概念的介绍请参见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 Ⅸ), Leiden,1997.p.190。
    (?)埃密尔(Amir),又译为异密。这一称号原为阿拉伯语,意为“首领”、“统治者”、“国王”。有关该概念的介绍,请参见E.J.Brill,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 Ⅰ), Leiden,1986,p.438。
    ③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90页。
    (?)准格尔史编写组:《准格尔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据《清实录》(准噶尔资料摘编)记载:噶尔丹策零“9月份病故”。
    (?)准格尔史编写组:《准格尔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1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94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42页。此处的页码均以该版本的页码为准。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得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84、86、87、89、650页。
    有关此人及其历史著作,请详见N.K.Singh·A.Samiuddin, Encyclopaedic Historiography of the Muslim World,lndia,2003,p.649,892,959.
    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7页。
    有关此书,请详见Muhammad bin Khavendshah bin Mahmud, The Rauzat-us-Safa,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Persian by E.Rehatsek,London, 1891。
    ①参见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编写组:《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John Murray. An Arab Philosophy of History,The Darwin Press, USA,1986.
    V.V.巴尔托德著、张锡彤、张广达译:《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2页。
    关于此书,请参见N.K.Singh·A.Samiuddin, Encyclopaedic Historiography of the Muslim World,India,2003, p.147—154。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Richard N.Frye,The History of Bukhara,The Mediaeval Academy of America,Massachusetts,1954.
    ②毛拉·伊斯迈托拉·穆吉孜著、安尼瓦尔·巴依图尔、哈米提·铁木尔整理:《乐师传》,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65页。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John Murray, An Arab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Darwin Press.USA,1986。
    王欣:《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札与吐峪沟宗教文化》,《欧亚学刊》(第七辑),中华书局,2007年第95页。
    王欣:《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札与吐峪沟宗教文化》,《欧亚学刊》(第七辑),中华书局,2007年第107页。
    (?)(日)森正夫:《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以中国史研究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参见《新疆图志》实业二,第16页。
    周新国:《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64-167页。“大汗”意为权利大的统治者,在此指清朝皇帝。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同治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十三册(同治二年),1998年,第146,241页。
    (?)法格佛尔(Fagfor,(?)),在波斯文中指“中国皇帝”、“天子”(参见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波斯语教研室编:《波斯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28页)。
    毛拉·穆沙 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1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4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6页。
    ④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370页。
    起义的自身经历者,著名学者毛拉比拉里对此起义的原因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起义的原因完全是为了以求生存。清朝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疲于应付,根本顾不上西部边陲。清政府派驻伊犁的官员趁机各自为政,自行其是,随意增派粮款,增加人民的负担,加重对人民的盘削。饱受相同压迫和剥削的毛拉比拉里和哥哥贾拉里一起投入起义者的队伍,拿起武器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起义的胜利被地方封建统治者们夺取,他非常愤怒,但比周围的人更加清晰的看着一切,一心一意地从事创作活动。他以农民起义为素材,于1875年创作了《秦德圣战》(《中国土地上的圣战》)。188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一部分参加过伊犁农民起义的农民担心清政府报复,被迫向七河迁徙。毛拉比拉里却没有迁走被迫交纳1864年至1882年之间八年的粮税,在此后的困苦岁月里,过度的脑力劳动使他双目失明了,清政府的屠杀又使他失去了亲朋好友,在这种暗无天日的情况下,在又一次的迁徙的大潮中,他
    含泪抛弃了家园,迁往牙尔十,1899年离开了人世。他所创造的史诗也是研究当时新疆的社会状况方面的重要资料。
    (?)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1页。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二册,第92页。
    (?)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札永彬:《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师评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第386页。
    吴怀祺:《史学思想和史学史研究》,《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
    在莎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中没有记载穆罕穆德·伊明巴依·阿克萨卡里·达德哈·比尼·穆罕穆德·阿力穆巴依·乌如古拉的名字,只是说“有些知心朋友让我写库车和卓起义的原因,阿帕克政权的衰落过程。”但在《安宁史》中记载:“学者的朋友、贫民的拯救者、公平的使者穆罕穆德·伊明巴依·阿克萨卡里·达德哈·比尼·穆罕穆德·阿力穆巴依·马如古拉……”。看来此人是个有学识的学者,非常注重祖先之事,受群众的爱戴的人。莎依然米开始撰写《安宁史》至1917年回塞拉姆乡之前生活在阿克苏。与此可见,此人也是阿克苏生活的人。但他到底是否本地人这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6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②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42页。
    吴怀祺:《史学思想和史学史研究》,载《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
    ②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81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37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24页。
    《安宁史》全书共37章(含结尾语)
    (1)热西丁和卓的传纪(2)萨依德·赫提甫和卓及之子哈米丁和卓传记(3)马赫穆丁和卓传记(4)哈布卜拉哈吉传记(5)穆罕穆德哈孜传记(6)赫克穆罕土冉传记(7)别克库里和卓传记(8)尼亚孜·阿克木别克传记(9)阿古柏传记(10)莎依然米传记。
    (1)阿古柏传记(2)尼亚孜·阿克木别克传记(3)别克库里和卓传记(4)热西丁和卓的传纪(5)哈布卜拉哈吉传记(6)赫克穆罕十冉传记。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8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32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420页。
    (?)高鸿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430页。
    “罗马”一词在“伊米得史”和“安宁史”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古时期文献中所出现的此地名究竟指何处,仍待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68页。
    (?)毛拉一词来自阿拉伯文中的‘'Mawla",当代在国际学术界统一用“Molla"。有关该词的解释,请参见Richard C.Martin, Encyclopedia of Islamand the Muslim World, Macillan Reference. USA,2003,p.473.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60—700页。说明:对此处的大概内容进行了摘译。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240页。
    其实,布素鲁克汗只是名义上的君长,没有实际权力。阿里姆·库尔召见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汗,宣告说:“我任命您为喀什噶尔的君长——汗,但是一切国政、财政经济收支、死刑之判决、官吏之任免等一切事权,均有阿古柏执掌,他人不得干预。您只应满足于‘汗’、‘君长’的名义,在宴游欢乐中度过您的年华,绝勿背离阿古柏之指点”。(见《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所以阿古柏以布素鲁克汗的名义为伪造一封信。新的内容如下:“我们来到喀什噶尔地区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朝拜扎甫尔·萨迪克麻扎,所以我希望您让我路过。也希望顺便参拜舅舅”。阿古柏没有等到哈布卜拉哈吉的回复,已经到达了于阗的边疆。实际上,这封信完全是阴谋的一部分而已。
    指民丰县的一个著名的麻扎。伊玛目扎甫尔·萨迪克于公元702年在麦地那出生,于765年在此地逝世。但新疆的有些朝拜者认为他在民丰县圣战逝世,并朝拜以他名义为建造的麻扎。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72页。
    有关阿古柏入侵和田,并杀害和田王一事,在沙敖(Robert Shaw)的Visits to High Tartar, Yarkand,and Kashghar(London,1871,p.6)也有一些记载。但此书作者没有提到被杀害者的名字。从时间上看,沙敖所说的被害者和莎依然米所说的被杀害者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哈布卜拉哈吉。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85页。
    ②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25页。
    毛拉·穆沙·沙依然米:《安宁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93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16页。
    (?)霸杜来提(Badolat)也译为“毕条勒特汗”,意为“洪福无量的人”,指阿古柏,根据阿古柏政治势力和统治方式的改变,在群众中对其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称呼。如牙库甫苾克、阿提力克阿吉、图然木、霸杜来提等。
    (?)萨拉(Salla)指阿訇戴的缠巾。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00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02页。
    (?)图然木有时指一种官号,有时指对方的尊敬,相当于陛下。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15页。
    (?)Du'a在中文中译成兜阿,此词来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祈祷”、“祈求”、“呼求”。于礼拜后,在伊玛目或其他人的带领下,祈求绕奴自己、双亲、老式、男女穆斯林以及所有死去和活着的人。有关该词的解释,请参见Richard C. Martin, Encyclopedia of Islamand the Muslim World, Macillan Reference, USA,2003, p.185.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14页。
    包罗杰:《阿古柏伯克传》,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72页。
    (?)高鸿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61页。
    关于阿古柏之死有不同的看法,一说被人毒死,如莎依然米在其著作说“阿古柏被尼亚孜·阿克木别克毒死”;另一种说法是说,阿古柏服毒自杀,主要是汉文资料,如《清实录》说:“阿古柏在库尔勒服毒自毙”。(见《清通鉴》,第356页)。
    关于尼亚孜·阿克木伯克和阿古柏之间关系的资料,请参见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546—562页。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②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64-167页。
    ③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同治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十三册(同治二年),1998年,第146,241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4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6页。
    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370页。
    ①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1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08—313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8页。
    (?)杜永彬:《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师评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第311页。
    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1页。
    安尼瓦·巴依图尔:《毛拉穆沙·莎依然米和<伊米德史>》,《民族研究》,1983年,第三期。
    参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边疆史地论著索引》,人民出版社,1988年;马汝珩:《清代边疆民族政策浅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8年,第4期,第34—35页;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张力均:《政治文化视野: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60—63页。
    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张力均:《政治文化视野: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60—63页。
    本文所引用的《伊米德史》的抄本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于1957年发现的版本。此版本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文中的「……」为表示抄本页码,(……)为表示行位;此处的页码均为《西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所收入版本的页码为准。
    “可汗秦”是一种政治概念,指历代中原王朝,它又是一种地理概念。“可汗秦”与“秦可汗”常常互相换用。“秦可汗”一词最初指秦始皇建立的秦国。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地里因素,广泛使用于指中原王朝。但在具体时间也有具体的意义,在此作者指清朝。
    毛拉·穆萨·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手抄本,第70页。
    (?)在《伊米德史》中关于董大人的记载共出现三处(P278、303、306),给我们提供重要的三条信息。第一条信息,董大人击破呢牙斯的返清阴谋;第二条信息,据莎依然米记载,伊斯兰历1294年(公元1877年),刘锦棠收复喀什噶尔时,董大人也跟刘锦棠一起率军进入喀什噶尔;第三条信息就是上面所引用的资料。这三条信息中,第二条信息最为重要。如果没有第二条信息,无法考证“董大人”的真实情况。1877年,清廷收复新疆时,按照左宗棠的作战方案,刘锦棠、张曜、徐占彪等人分三路进入南疆。其中刘锦棠的军队 中董福祥为首的“董字三营”为先锋。他随刘锦棠收复喀什噶尔、和田、叶尔羌、乌市等城市。遂被清廷叙头等军功,任阿克苏总兵,1890年升喀什噶尔提督。此外,关于董大人和呢牙斯之间的历史事件也能提供足够的佐证。(参见《伊米德史》,P.278)因此,认为《伊米德史》记载的“董大人”指在西北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作用的功臣董福祥。
    (?)色勒库尔指今塔什库尔干县。阿力甫伯克是色勒库尔的阿奇木((?))。他多次击败艾克木汗吐热为首的阿古柏残余势力,但后来被清朝官员打死。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06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06、307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03、304页
    马汝珩:《清代边疆民族政策浅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8年第4期,第34页。
    (?)汗昂帮为清朝时期新疆的一种的官职称谓。当时在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设立的参赞大臣以及在叶尔羌、库车、焉耆、吐鲁番、于阗设立的“办事大臣”都被称为“汗昂帮”。莎依然米此处所说的“汗昂帮”指参赞大臣。管守新在其《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一书中认为,清代在新疆共有四个参赞大臣,即天山北路伊犁参赞大臣和塔城参赞大臣,天山南路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乌鲁木齐参赞大臣等。(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60页。)美国学者费正清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汉文译本中说:“新疆驻军还分别伊犁的新固勒扎和新疆西部的塔尔巴哈台设参赞大臣;在喀什噶尔也设参赞大臣,东突厥斯坦人称之为‘汗昂帮’”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上册,第64页)。此外,俄国学者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的《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一书的汉文译本中提到“明昂帮”一概念。他说:“为了直接管理那些在将军管辖之下的各少数民族,还设有一种特殊的官吏,满语叫明昂帮,汉语叫领队大臣” (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第103页)。“汗昂帮”与“明昂帮”是否同一个概念,仍待探讨。但从它们的职务以及权利范围上分析,应该是同名异称。
    苏德毕力格:《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的政策研究》,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18页。此书中所见相关内地王朝或内地政权的资料均为来源于库尔班·阿里·哈力德的《东方五史》一书中。《东方五史》的后面部分专门介绍了内地历代王朝的皇帝、年号、即位时间等在少数民族文献中比较罕见的珍贵资料。(参见《东方五史》,手抄本,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收藏。)。莎依然米在其《伊米德史》中也提到此书以及资料的出处。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81页。
    《清史稿·职官志》,列传115.
    玉资伯克是清代回疆官职之一,即百户长。玉资又做玉兹、羽滋、玉孜,均为突厥语yuz之音译,意为“百”。新疆省建立以后这种官职被废止。
    (?)伊玛目(al-imam)伊斯兰教教职称谓,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领袖”、“站在前列着”、“表率”和思想、理论界的“权威”等。有多种用法:一、逊尼派用以指早期的伊斯兰教国家的政、教首领,与哈里发通用。二、什叶派及其各支派用以专指他们的精神领袖和教权代表。三、指清真寺内率穆斯林群众举行拜功的宗教师,亦称之为伊玛目。四、指教义学、教法学、圣训学、经注学、哲学等领域和各教派、学派的思想、理论奠基人和权威人物。(参见Richard C. Martin, Encyclopedia of Islamand the Muslim World,Macillan Reference,USA,2003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60页;金宜久: 《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第531页;余太山、陈高华主编:《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43页)。
    (?)穆安津,系伊斯兰教职称谓,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宣礼员”。又译为“鸣教”、“玛津”。即清真寺每天按时呼唤穆斯林做礼拜的人。中国伊斯兰教的穆安津,在明代以前多为世袭制,清代以来演变为义务制,多由清真寺学习的毛拉(满拉)兼任。(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380页;金宜久: 《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第532页)。
    (?)阿克萨哈勒的本意为“胡子变白的,白胡子”。有不同的用法:一、指喜欢管闲事的人。二、旧时在乡村里多指年龄高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的人。一般均为男人,女人不称为“阿克萨哈勒”。三、现在此词仍用,
    多指村长。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13、314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16页。
    《伊米德史》中记载的“七城”为喀什噶尔、于阗、吐鲁番、库车、叶尔羌、乌市、阿克苏。此书最后部分主要介绍了“七城”的人文地理、气候、货币、产物、贸易、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给学术界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料。
    (?)在手稿中没有提到第五种事情,只提到了以上四种事情。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72、73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73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74、75页。
    由于在手抄本上此字并不是很清楚,无法写出它。但跟此字前后的字意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来看,此字的意思为“杂税”。请参看此书手抄本的第75页,第一行,第三个字。
    长毛子((?))指太平天国军队。“长毛子”本来就是一个汉语借词,19世纪的毛拉·比拉里也借用 此词写过长篇诗歌《长毛子玉素甫汗》,塑造成了利用人们的信任专门诈骗农们财钱的大骗子的想象。由于边疆民族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并非很了解,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莎依然米也引用此词,称呼太平天国军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流传到边疆地区时,常常用“长毛子”来称呼太平天国军队。
    ②库柏((?))一词在此书中共出现6处。均写为“(?)”。柯尔克孜族学者安尼瓦·巴依图尔在《伊米德史》的现代维吾尔文转写版本上,把此词解释为“内地之外的区域之意”(参见《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此概念在察合台文献里面不多见。根据整个文本的意思,“库柏”指南疆地区。此外,从语境中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突厥语。对于此词的词源、确切的含义仍待于进一步考证。——“库柏”可能相当于汉文中的“回部”,该词在清朝的同期文献中专指南疆地区。当然这还需要有语言学方面的证据,以及相应的转写和音译规则加以证明。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76、77页。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04、305页。
    “(?)”, “(?)”在波斯文里面有“任何、或”等意思。但在此此字并无“任何、或”之意义。“(?)”与“(?)”在察合台文文献中常常联用,指“保证书,收据”。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08页。
    在此出现的“(?)”均为中文借词。两词都与丈量土地有关。“(?)”意为“尺子”,“(?)”意为“分、亩”。除此之外,本文中所出现的“(?)”(办事大臣)、 “(?)”(将军)、 “(?)”(总督)、 “(?)”(买卖、交易)等词汇均为中文借词。
    参见厉声著《新疆对苏(俄)贸易:1600—1990))(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魏永理主编《中国近代西北开发史》(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华立的《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 版社,1997年版);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1999年);蔡家艺著《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李清凌著《西北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周伟洲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王东平、郭红霞:《清代回疆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1期,第26—45页。
    参见齐清顺:《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6年第3期;董琳:《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作用与教训》,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李敏: 《论清代新疆屯田的重大历史作用》, 《西域研究》,2001年第3期。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17、318页。
    (?)罗新:《可汗号之性质》,《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据上下内容以及语境来分析,莎依然米在此所说的“例规则”应该是“则例”。“则例”是清朝处理西北民族事务的主要法律依据。因为嘉庆二十年(1815年)清廷正式发布了专门处理新疆南疆民族事务的“回疆则例”。参见王欣:《<回疆则例>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第30-39页;王东平:《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典章的研究与注释》,《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第93—11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蒙古律例·回疆则例》,199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钦定回疆则例》,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本文所引用的资料能够给我的提供《回疆则例》的颁布、实行以及普通百姓的认知程度等珍贵的信息。目前所能看到的边疆民族文献中关于“则例”的记载只见此书。
    《伊米德史》手抄本,第319、320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3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3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7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8、39、40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77页。
    T.L.Sultanov,Authors and Authorship in Persian and Turkish Historical Writings,Manuscript Orientalia.Vol.5 No.1 March 1999.
    《幸福天堂》又叫做《花剌子模史》,作者为穆尼斯(Munis)和他侄子阿噶依(Agahi)此书用察合台文写成,完成于公元1839年。是研究16至19世纪中亚历史,尤其是研究花剌子模当时的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1988年,尤里·布列格利(Yuri Bregel)在纽约出版。
    ③Shajara-i Turk在中文译为《突厥世系》或《突厥人世系》。作者为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Abu'l-Ghazi Khan ibn Yadigar Khan)。伊斯兰历1014年(公元1605年,8月),他出生在乌尔根奇(Urgench,位于土库曼斯坦的西北部、阿母河的南面)。1643年,他即位希瓦汗。伊斯兰历1074年(公元1664年)去世。他不仅是一个统治者,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历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著名的历史著作《突厥世系》(Shajara-i Turk)。此书的内容很丰富,记录了蒙古人祖先传说一直到17世纪的中亚历史,偏重于16、17世纪的突厥斯坦、河中地区以及花剌子模的历史。著名的俄国东方学学者瓦·弗·巴托尔德(V.V.Bartold)在其《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也大量引用此书。乌兹别克斯坦学者B.A.艾哈迈多夫的《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一书中对此书也有较完整的介绍。2005年,此书已被罗贤佑先生译成中文,由中华书局出版。
    《教诲录》(Qabus nama or Qabus nameh; (?))作者为昂苏尔玛阿里(Amir Unsur al-Mo'ali Keikavus ibn Iskandar ibn Qabus ibn Wushmgir ibn al-Ziyar),是十一世纪波斯文学家,又是伊朗兹亚尔(Ziyarid)王朝的统 治者。此书写成于约1080年,献给自己的儿子葛兰沙赫(Gilan-Shah)。此书已有中文译本。
    ①《伊斯兰教徒列传》或《腊布霍孜列传》(Qisas al-anbiya)。作者为伊斯麻亦·本·卡兹尔(英文Ismail ibn Kathir阿拉伯文:(?)),全名为阿布·阿里·法迪·伊麻迪·阿迪·丁·伊斯麻亦·本·乌麦尔·本·卡兹尔·阿里·库热西·阿里·布斯拉乌(Abu Al-Fida'Imad Ad-Din Isma'il bin'Umarbin Kathir Al-Qurashi Al-Busrawi),是著名的伊斯兰学者。
    (?)贾米(jami)是十五世纪中亚地区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公元1414年出生于赫拉特附近的Jam,并以出生地Jam著称于世,1492年逝世。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作品,如Diwan、Yusuf and Zulaikhan、Heft-Aurang等。
    (?)纳瓦依(Mir'Ali Shir),公元1441年出生在呼罗珊汗国的首都赫拉特。1501年,他在赫拉特逝世,享年60岁。他是15、16世纪中亚地区最伟大的维吾尔族思想家。
    参见Yuri Bregel, Firdaws al-iqbal, Leiden,1988,p.3。
    (?)韩儒林:《中国西北民族纪年杂谈》,《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南京大学学报专辑),1982年第6期。
    (?)以上书写体参考了陈进惠的《阿拉伯文书法简明教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牛汝极的《维吾尔古文献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但在书写体的拉丁文转写有所不同。因此,以《伊斯兰百科全书》第13卷(p.228、442、533)的写法为准,以便对照和查找。图片均来自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lamie_calligraphy.
    ①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40页。
    ②阚红柳:《清初私家修史研究——以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人民出版社,2008年,14页。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8、29页。
    米尔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第350页。
    (?)阿迪力:维吾尔史学发展研究(8世纪——17世纪),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德史》,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6页。
    (?)汪受宽、屈直敏:《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阿吉努尔·阿吉.叶尔羌汗国简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2]阿亚孜·希开斯塔.世事记[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3]阿合买提著.真理的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4]巴布尔.巴布尔传[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5]巴布尔.巴布尔传[M].抄本(复印本),察合台文.
    [6](伊朗)菲尔多西.列王纪选[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7]耿世民、涂尔逊·阿尤甫.乌古斯可汗传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8]海热提江·乌斯满.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与《突厥语大词典》研究著作、论文索引
    (1914—1996)[C].新疆大学中文系维吾尔文学教研室打印稿,1996.
    [9]贾马尔·喀尔施.苏拉赫词典[M].美国: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收藏,抄本.
    [10]库尔班外力·哈力丁.东方五史[M].抄本(新疆社会科学院藏)
    [11](俄)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利亚[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12]克由木霍加、吐尔逊阿尤甫、斯拉菲尔等编译:古代维吾尔文献选,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13]腊布霍孜.伊斯兰教徒列传[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99.
    [14]毛拉·阿吉.布格拉汗列王传[M].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
    [15]毛拉·米尔萨里·喀什噶里.成吉思汗传[M].新疆:喀什维吾尔出版社,1986.
    [16]毛拉穆沙·莎依然米.伊米得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17]毛拉穆沙·莎依然米.安宁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18]毛拉穆沙·莎依然米.安宁史[M].抄本,喀山,1905.
    [19]毛拉·米尔萨里·喀什噶里.喀什噶尔史[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6.
    [20]穆罕穆德·萨迪克·喀什噶尔.和卓传[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
    [21]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
    [22]毛拉·米日沙力赫·喀什噶里.成吉思汗传[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5.
    [23]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24]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M].美国:哈佛大学版社,波斯文,1996.
    [25]毛拉·毕拉勒.中国土地上的圣战[M].抄本(复印本)
    [26]沙·马黑麻·楚刺思.编年史[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
    [27]夏·马赫穆德·朱拉斯.维吾尔赛义德亚汗国历史资料[M].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
    [28](土)特肯.鄂尔浑碑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9]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0]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31]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维也纳抄本)[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32]毛拉·伊斯迈托拉·穆吉孜著、安尼瓦尔·巴依图尔、哈米提·铁木尔整理:乐师传[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33](伊朗)雅孜迪.胜利之书[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4](伊朗)雅孜迪.胜利之书[M].波斯文,抄本(复印本).
    [35](伊朗)雅孜迪.帖木儿传[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36]扎日甫·杜拉提.新疆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37]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M].第二遍,第四辑,第一二、三卷.伊米得史、安宁史、和卓传的抄本.
    [38](苏)A.伯恩什达姆著,杨讷译.6至8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39]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0]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
    [41]阿合买提.真理的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42][乌]艾哈万多夫著、陈远光译.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3][印度]巴布尔、王治来译.巴布尔回忆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4]苪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5]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6]白寿彝.史学概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47]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9.
    [48]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9]白兴华.赵翼史学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0](俄)彼·彼·谢苗诺夫.天山游记[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51](英)包罗杰.阿古柏伯克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2](俄)巴尔托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3]拜合提亚尔·沙吾尔.维汉词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54]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5]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6]陈中耀.阿拉伯哲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7]陈国灿、刘安志.吐鲁番文书总目[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8]陈慧生主编.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59]陈进惠.阿拉伯文书法简明教程[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60]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1]杜永彬.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人文主义先驱更敦群培大师评传[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62](美)丹尼斯·塞诺.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C].北京:中华书局,2006.
    [63](德)德罗伊森著,胡昌智译.历史知识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64]冯家异,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65]冯程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6]冯志文、吐尔迪纳斯尔,李春华,贺灵,石晓奇等编著.西域地名词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67]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8]范达人,易孟醇.比较史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
    [69](英)F.P托马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0](伊朗)菲尔多西.列王纪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71](苏)G费琅辑注、耿异、穆根来译.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2]贡纳尔·雅林著、催延虎、郭颖杰译.重返喀什噶尔[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73]高鸿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4]管守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75]葛剑雄.吕思勉讲思想史[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
    [7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7]耿世民.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哈密写本)研究[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78]耿世民.新疆文史论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79]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80]耿世民.弥勒会见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81]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
    [82]郭平梁、刘戈.回鹘史指南[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83]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C].北京:清华大学,2001.
    [84]何兆武.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5]胡振华、黄润华整理:《高昌馆杂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4.
    [86]韩儒林.穹庐集[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87]剑野.钦定西域同文志[M].吉林出版集团,2007.
    [88](法)J.R.哈密顿著、耿异译.五代回鹘史料[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89]金宜久.伊斯兰教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90](苏)克里亚什托尔内著,李佩娟译.古代突厥鲁尼文碑铭---中亚细亚史原始文献[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91](英)卡莱尔著,何欣译.英雄与英雄崇拜[M].辽宁:辽宁加油出版社,1976.
    [92][波斯]拉施特.史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3]李清凌著.西北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4]李振宏.历史与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5]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枝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96]刘志霄.维吾尔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上编,198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编,1996.
    [97]刘美崧.两唐书回纥传回鹘传疏证[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98]刘维新主编.西北民族词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99]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0]刘正寅、魏良弢.西域和卓家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1]刘维新.西北民族词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102](法)路易·巴赞著、耿升译.突厥历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3][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04]厉声著.新疆对苏(俄)贸易:1600—1990[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105](英)罗素著、何兆武、肖巍、张文杰译.论历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
    [106]罗念生、王焕文、陈洪文、冯文华译.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
    [107]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著、王治来校注.拉失德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108](法)米噶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9](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6.
    [110]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1]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12]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13]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1999.
    [114](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
    [115]潘志平.浩罕汗国与西域政治[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16]漆侠.历史研究法[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117]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18]瞿林东.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9]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120]任冠.李贽史学思想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1]任一飞、雅森吾守尔著.维吾尔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122]何根海、江高鑫.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23]荣新江.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4]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5]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126]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2001.
    [127]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8]深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记[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29]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30]尚衍斌:元代畏兀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31]苏德毕力格.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和西藏的政策研究[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132](蒙)沙格达尔·比拉著、陈弘法译.蒙古史学史[M].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 社,1988.
    [133]佚名作者、王治来译.世界境域志[M].新疆社会科学院,1983.
    [134]王记录.钱大昕史学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36]汪荣祖.陈寅恪评传[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137]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8]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139]魏永理主编.中国近代西北开发史[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140]魏光焘.勘定新疆记[M].中国史学会主编《回民起义》第四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141]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译.西北历史资料——清代研究选辑(C).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刊印,北京,2006.
    [142]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准噶尔史略编写组.清实录(准噶尔史料摘编)[G].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143]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4]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简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
    [145]徐浩福、陈鹏编译.国外突厥学研究概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46]许序雅.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147]杨福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48]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49]余振贵、杨杯中编.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150]余太山、陈高华主编.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51]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152]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153]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钦定回疆则例[M].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
    [15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同治朝上谕档[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十三册(同治二年),1998.
    [155]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边疆史地论著索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6]周伟洲.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57]周新国.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8]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9]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0]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1]张海惠.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分布及学术研究成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62]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63]章开沅.清通鉴[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0.
    [164]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5][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6]郑勉之.伊斯兰教简明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67]阿地力.维吾尔史学发展研究(八世纪——十七世纪)[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8]阿布都鲁甫·甫拉提.察合台维吾尔文及其主要文献[J].民族语文,2006,(4).
    [169]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米尔咱·海答儿史学思想[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0]安尼瓦·巴依图尔.毛拉穆沙·莎依然米和.伊米德史[J].民族研究,1983,(3).
    [171]安尼瓦·巴依图尔.察合台文与察合台文献[J].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1982.
    [172]艾尚连.回鹘南迁初探[J].民族研究,1982,(4).
    [173]艾力·吾甫尔.关于佚名作者<喀什噶尔史>的几个问题[J].西域研究,2009,(2)
    [174](日)滨田正美.十九世纪维吾尔族历史文献导言[J].民族译丛,1985,(6)
    [175](日)滨田正美.关于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札的研究[J].西域研究,1996,(1).
    [176]包尔汉.论阿古柏政权[J].历史研究,1958,(3)
    [177]布阿依夏木·阿吉.察合台文献《布格拉汗传》中的新疆伊斯兰教史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2008.
    [178]蔡克骄.叶适史学思想初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2)
    [179](日)森正夫.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80]程郁.试论司马迁史学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3)
    [181]陈光前.史学方法的意义和内容[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5)
    [182]陈高华.元代内迁畏兀儿人与佛教[J].中国史研究,2011,(1)
    [183]董琳.清代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作用与教训[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1).
    [184]郭久琪.阿古柏[J].历史教学,1983,(9)
    [185]高石钢.傅斯年史学思想评述[J].宁夏大学学报,1998,(1)
    [186]高自厚.《回纥史》与维吾尔族源问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2)
    [187]耿世民.古代维吾尔族的书写文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88]耿世民.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木板印刷品[J].吐鲁番学研究,2004,(1)
    [189]龚书铎、瞿林东.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思想和治学道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1)
    [190]韩儒林.中国西北民族纪年杂谈[J].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南京大学学报专辑),1982,(6).
    [191]华涛.贾马尔·喀尔施和他的《苏拉赫词典补编》[J].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南京大学学报专辑),1986、1987,(10、11)
    [192]胡振华、耿世民.《突厥语大词典》及其作者[J].新疆文学,1962,(5)
    [193]胡振华、黄润华.《高昌馆课》介绍[J].新疆大学学报,1978,(2)
    [194]黄英肾.评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与史学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1)
    [195]金久红.从《史记》采撰特点看司马迁的史学思想[J].北方论丛,2006,(4).
    [196]卡哈尔·巴拉提.多罗郭德回鹘文碑的初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1982,(4).
    [197]刘迎胜、刘正寅.沙·马合木·楚拉思<寻求真理者之友>(节选)译注(上)[J].西北民族研究,1993,(2).
    [198]刘志霄.1864年库车维吾尔农民起义及其阿古柏匪帮的斗争[J].西域研究,1996,(3)
    [199](澳)刘莉著、星灿译.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J].南方文物,2006,(3).
    [200]刘再聪.隋唐时期河西地区内迁的回鹘—兼论甘州回鹘的渊源[J].敦煌研究,1998,(3).
    [201]罗炳良.略谈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史料范围[J].郑州大学学报,2008,(1).
    [202]罗新.可汗号之性质[J].复旦学报》,2005,(2).
    [203]连山.包罗杰与他的《阿古柏伯克传》[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0,(3)
    [204]李文芬.阿古柏新疆始末[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
    [205]李文芬.试论阿古柏统治的欺骗性与反动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5)
    [206]李虹.《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问题的探索[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07]李文博.论《拉失德史》对元明西域史研究的重要价值[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08]李锐强.察合台文献《农业守则》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09]李传印.论戴名世的史学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3)
    [210]李敏.论清代新疆屯田的重大历史作用[J].西域研究,2001, (3)
    [211]林芊.试探希罗多德《历史》中的史学方法[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3).
    [212]林红.察合台文献《和卓传》与维吾尔苏非主义[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3]瑾嵩.《伊米德史》的史料价值[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3,(3-4)、1994,(1-2).
    [214]穆罕穆德·萨迪克·喀什噶里.和卓传[J].民族史译文集,1980,(8)
    [215]苗普生.伯克制度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2).
    [216]苗普生.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维吾尔族的形成与发展[J].西域研究,2005,(4).
    [217]苗普生.塔兰奇史评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18]苗天宝.古突厥史学初探[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19]马晓军、方立军.试析阿古柏侵略政权解体的内在原因[J].新疆大学学报,2006,(3)
    [220]马汝珩.清代边疆民族政策浅谈[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8,(4)
    [221]梅村坦、杨富学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藏回鹘文写本[J].西北民族研究,1993,(2).
    [222]倪宏鸣.古回鹘文献《占卜书》及其内涵[J].民族文学研究,2005,(2)
    [223]牛汝极.瑞典的维吾尔文献资料及维吾尔研究[J].新疆文物,1994,(1).
    [224]牛汝极.英国和土耳其所收藏维吾尔文献及其研究[J].新疆文物,1995,(3).
    [225]牛汝极.回鹘文《牟羽可汗入教记》残片译释[J].语言与翻译,1987,(2)
    [226]牛汝极.察合台文历史文献《热夏提王传》注译——兼论“阿克苏”地名的来源及含义[J].新疆大学学报,1987,(4)
    [227]潘志平.中亚浩罕汗国与清关系的有关史料及其研究概况[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3)
    [228]潘志平.中世纪以来的中亚历史地理文献[J].中亚研究,1987,(3、4)
    [229]瞿林东.史学传统与人文精神[J].求是学刊,2001,(4)
    [230]瞿林东.白寿彝史学思想浅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2,(2).
    [231]屈直敏.近百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理论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3).
    [232]齐清顺.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233]石沧金.英国、沙俄与后期阿古柏政权的关系[J].西域研究,2006,(6)
    [234]石沧金.沙皇俄国与阿古柏的关系[J].史学集刊,2006,(5)
    [235]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J].历史研究,2008,(4)
    [236]孙娟.《史记》神话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37]塔伊尔江.《突厥语大词典》研究论著、论文题录[J].新疆社会科学情报,1997,(5)
    [238]塔伊尔江·穆罕默德.《突厥语大词典》研究综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7,(5).
    [239]斯拉菲尔·玉素甫、多鲁坤·阚白尔、克由木·霍加.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二章简介[J].新疆社会科学,1982,(4)
    [240]吴怀祺.史学思想和史学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1986,(2)
    [241]吴怀祺.郑樵的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1983,(2)
    [242]吴光超.维吾尔族的一本重要的近代史著作——评《伊米德史》[J].新疆社科论坛,1999,(2)
    [243]吴梅.比较史学方法在中国晚清史研究中的运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44]汪高鑫.史学思想史学科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45]汪高鑫.董仲舒与汉代史学思潮[J].史学史研究,2003,(4)
    [246]汪受宽与屈直敏合著.建立全民族的中国史学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47]王柯.日本的近现代新疆地区历史研究[J].民族研究,1991,(2).
    [248]王欣.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札与吐峪沟宗教文化[J].欧亚学刊(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
    [249]王欣.回疆则例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
    [250]王东平.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典章的研究与注释[J].西北民族研究,1998,(2)
    [251]王东平、郭红霞.清代回疆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1)
    [252]王成军.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J].人文杂志,1996,(2)
    [253]王旭东.郑樵史学思想探析[J].史学理论研究,2002,(2)
    [254]王爽.察合台文献《皮革业手册》[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55]魏良弢.维吾尔族族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J].民族研究,1999,(4)
    [256]魏良弢.关于喀喇汗王朝起源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0,(4).
    [257]魏良弢.把喀喇汗王朝写进中国通史[J].史学史研究,1982,(1).
    [258]魏良弢.叶尔羌汗国的体制和官制[J].民族研究,1992,(2).
    [259]魏良弢.新出《拉失德史》俄译本[J].西域研究,1998,(3)
    [260]魏良弢.喀喇汗王朝世系与在位年代表[J].新疆大学学报,2007,(6)
    [261]王治来.从《巴布尔回忆录》看《拉失德史》[J].西域研究,1999,(2)
    [262]魏良弢.沙·马合木·楚拉思<编年史>[J].民族研究,1987,(1).
    [263]吾斯曼江·亚库甫.维吾尔族历史记述的体裁与风格[J].史学史研究,2008,(3).
    [264]吾斯曼江·亚库甫.回鹘碑文的史学价值[J].史学史研究,2009,(4).
    [265]吾斯曼江·亚库甫.察合台文史学名著《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J].兰州学刊,2009,(6).
    [266]吾斯曼江·亚库甫.莎依然米的史学思想[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67]徐百永.阿古柏入侵时期喀什噶尔与俄国的商业贸易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J].西域研究,2004,(1)
    [268]徐国利.胡适的史学研究再认识[J].合肥学院学报,2006,(2)
    [269]许殿才.白寿彝教授史学思想座谈会侧记[J].史学史研究,1994,(4)
    [270]薛宗正.回鹘南迁考[J].西域研究,1997,(4).
    [271]杨俊明、李枫.关于希罗多德史学方法评价的两个问题[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4)
    [272]杨富学、牛汝极.牟羽可汗与摩尼教[J].敦煌学辑刊,1987,(2).
    [273]杨富学.回鹘景教研究百年回顾[J].敦煌研究,2001,(2)
    [274]杨富学.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古代历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4)
    [275]杨富学.维吾尔族历法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1988,(2).
    [276]周文玖.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J].民族研究,2009,(1).
    [277]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3).
    [278]赵英.试论司马迁的史学目的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2)
    [279]赵江民.察合台文献《成吉思汗传》中的蒙古人名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5, (5).
    [280]郑万耕.杨雄的史学思想[J].史学史研究,1998,(2)
    [281]郑先兴.班固的史学思想[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282]张桂萍.司马迁与中国史学的良史思想传统[J].学术研究,2004,(3)
    [283]张铁山.国外收藏刊布的回鹘佛教文献及其研究[J].西域研究,1991,(1)
    [284]张铁山、 赵永红.古代突厥文《占卜书》译释[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285]张广达.关于马合木提·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2).
    [286]张力均.政治文化视野: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
    [287]张健.察合台文献《哈密麻扎引到书》[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88]O.F.Akimushkin. the library-workshop(kitabkhana)of Baysunghur-Mirza in Heart. Manuscripta Orientalia, VOL.3, No.1,March 1997.
    [289]O.F.Akimushkin.On The Date Of Al-Ajamiyya's Composition. Manuscripta Orientalia, VOL.3, No.2,June1997.
    [290]T.I.Sultanov. Medieval Historiography in Manuscripts from East. Turkestan.Manuscripts Orientalia, VOL.2, No.1, March 1996.
    [291]T.I.Sultanov,Turkic Versuins of the Tarikh-i-Rashidi in the Manuscript Collection of the St.Petersburg Branch of the 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 Manuscript Orientalia,VOL. 3,No 4,1997.
    [292]T.L.Sultanov,Authors and Authorship in Persian and Turkish Historical Writings,Manuscript Orientalia, Vol.5, No.1, March 1999.
    [293]堀直The Maize in Eastern Turkistan(《东洋史研究》52(2),p.102-121,1989),日文.
    [294]堀直Some Problems on the Ching Rule over Hui-chiang:Based on a document about Yarkand in the 19th Century(《史学杂志》88(3),p.273-308),日文.
    [295]菅原睦A study on Tazkira-yi awliya in the Uyghur script:comparison with the original Persian text》(《语学研究所论集》(10), p.1-14,2005),日文.
    [296]菅原睦Uses of the Passive Forms of Verbs in "Babur-Nama"--Their Stylistic Function(《东洋学报》76(1-2),p.031-052,iv 1994),日文.
    [297]菅原睦Non-Karluk For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gatay Turkic(《亚洲和非洲语言文化研究》(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41, p.91-100,1991),日文.
    [298]滨田正美.十九世纪维吾尔历史文献序说.东方学报55号,1983,日文.
    [299]A.M.莫吉诺夫.亚洲民族研究所收藏维吾尔手稿目录,莫斯科,俄文,1962.
    [300]O.F.阿基穆什金.编年史,莫斯科,俄文,1976.
    [301]Mirza Haydar Dughlat,The Tarikh-i-Rashidi of Mizra Muhammad Haydar,Dughlat:A History of the Mughols of Central Asia, an English Version by N.Elias,The Tranlation by E. Denison Ross,London,1895.
    [302]Mirza Haydar Dughat, Tarikh-i-Rashidi,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by W.M.Thackston,Harvard university,1996.
    [303]Muhammad bin Khavendshah bin Mahmud, The Rauzat-us-Safa,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persian by E.Rehatsek,London,1891.
    [304]C.A.Storey,Persian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VOL Ⅰ,Part Ⅱ,London,1953.
    [305]E.J. Brill,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 (Volume Ⅰ-ⅩⅡ).Leiden.
    [306]Richard C. Martin, Encyclopedia of Islamand the Muslim World, Macillan Reference, USA,2003.
    [307]F.L.Abdullaeva, A Turkish Prose Version of Firdawsis Shah-Nama in the Manuscript Collection of the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Manuscript Orientalia,Vol.3,No.2,1997.
    [308]Charles Rieu, Catalogue The Turkish Manuscripts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1888.
    [309]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Development in contrast, VOL.5, UNESCO,2003.
    [310]Charles Rieu, 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British Museum,VOL.1,London,1879.
    [311]H.F.Hofman,Turkish Literature:A Bio-Bibliographical Survey,Sectioniii,Utrecht,1969.
    [312]British Museum,List of Additons to the Manuscripts in the British Museum,London,1843.
    [313]A. Sprengek, A Catalogue of the Arabic, Persian and Hindustani Manuscript, of the Ibraries of the King of Oudh. Baptist Misstion,1854.
    [314]Edward G.Sbrowne, M.A., M.B. A 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libe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irdge, Cambirdge,1896.
    [315]Ph.d.Sachau and H.Ethe,Catalogue of the Persian,Turkish,Hindustani and Pushtu Manuscripts in the Bodleian Library.part1,Oxford,1889.
    [316]A.F.L.Beeston, 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Turkish, Hindustani, and Pushtu Manuscrupts in the Bodleian library:Additional Persian Manuscripts,1954.
    [317]Hermann Ethe, Catalogue of the Persian in the library of the India Office, Oxford,1903.
    [318]A.V.Williams Jackson, A Catalogue of a collection of Presian Manuscripts, 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 VOL.1,1914.
    [319]Captian Henry Trotter, R.E.Account of the Surve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Mission to Yarkand and Kashghar in 1873-74,Calcutta,1875.
    [320]P.T.Etherton, Across The Roof of The World, New York,1911.
    [321]Zahiru'd-din Muhammad Babur Padshah Ghazi, Babur-Nama,New Delhi,1922/1979.
    [322]T.D.Forsyth,Report a Msstion to Yarkund in 1873,Calcutta,1875.
    [323]C.E.Bosworth,M.S.Asimov.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Vol.Ⅳ, Paris; UNESCO,2000.
    [324]J.W.Kaye,Mr.Forsyth's Misstion to Yarkand. India Office,1871.
    [325]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Oxford,1972.
    [326]Janos Eckmann,Chagatay Manual.Indiana University,USA,1997.
    [327]Robert Show, Visits to High Tartary, Yarkand,and Kashghar,London,1871.
    [328]Muhammad Bin Khavendshah Bin Mahmud, The Rauzat-Us-Safa;or,Garden of Purity.E.Rehatsek,London,1891.
    [329]Maulana Sharfuddin 'Ali of Yazd, The Zafar Namah,Calkutta,1887.
    [330]Al-Tabari,The History of al-Tabari.Michael Fishbein,New York,1997.
    [331]Ibn Khaldun, An Philosophy of History.Charlis Issawi,USA,1986.
    [332]V.V.Barthold,Four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London,1958.
    [333]Narshakhi, The History of Bukhara.Richard N. Frye,Cambridge,1954.
    [334]V.V.Barthold, Turkestan 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Translated by H.A.R.GIBB,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8.
    [335]N.K.Sigh·A.Samiuddin, Encyclopeadic Historiography of the Muslim World,India,2003.
    [336]Jwaideh, Wadie,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s of Yaqut's Mu'jam al-Buldan.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Leiden,1959.
    [337]Hermann Ethe, Catalogue of Persian Manuscripts in the Library of the India Officey VOL.1,Oxford,1903.
    [338]Kadir TVG,DOGU TURKISTAN'DA HOCALAR DONEMI, BISHKEK,2004.
    [339]Ho-dong Kim,Holy War in China: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1864-187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40]Gunnar Jaaring, Literary Texts From Kashghar,Lund,1982.
    [341]John Murray, An Arab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Darwin Press,USA,1986.
    [342]Turkish Studies:International Periodical For the Language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Turkish or Turkic. Turkey, Volume 3/7 Fall,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