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儒学在西汉发生了明显的转折。后世学者对这一转折的理解、评价不一。董仲舒是这一转折的关键人物。本文试图通过解读董氏①的哲学来更准确地认识这一转折,将其解释为儒学针对自身在早期过高期待人性的倾向的一种自我调整。
     本文的引言通过回顾前人对董仲舒哲学的研究,认为人们对董氏推动儒学发生的转折的认识有所不足。针对前人过于强调董氏的“天”的人格性、先验性,提出“天”不需要经过人格化、先验化的中介也能成为价值基础。不预设“天”的人格性、先验性是解读董仲舒哲学的切入点。
     第一章概述董仲舒所面对的人性过度扩张问题。通过考证董氏的生年,得出西汉孝武朝是他的主要生活时代的结论。当时的“时代矛盾”是汉武帝的有为政治与西汉国家发展之间的矛盾。汉武帝的有为政治主要是人性扩张的内在倾向的体现。它引起的矛盾构成了董氏哲学思考的初始空间。
     第二章总论董仲舒哲学对早期儒学所作的转折——引进“自然主义”原则。中国古代的自然主义是与“人本主义”相对立的原则。它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认识。董氏引进自然主义的表现,是用“奉天”的原则,在儒家传统的“法古”原则之上,形成“奉天法古”学说。其实质是从早期儒学高扬人性,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作为自足的问题域的传统上有所后退。
     第三章分析董仲舒哲学的主要思想资源——《春秋》公羊学,认为董仲舒哲学的基础是继承早期儒学的人本主义传统,主要是孔子的《春秋》思想传统。他引入自然主义原则是丰富这一传统,而不是背离这一传统。
     第四章分析董仲舒哲学的概念基础——天,认为天字的基本所指是上天,在董氏之前被不同的思想家用作不同的含义。这些思想家对天本身并不做对象性的认识,只是在不同的意义上将它作为异己、非人原则的象征。而董氏的天的概念则以对天的认识为基础,指以上天为核心和标志的物质世界。
     第五章分析董仲舒哲学的知识背景——阴阳五行学,认为西汉中前期自然主义进入儒学的背景是阴阳五行学进入儒学。阴阳五行学是一个混合体系。它的核心是经验知识。董氏的阴阳五行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阴阳五行学化的人性论。他用阴阳五行学的方法对人性——人类自身——进行更加客观的认识,否定了早期儒学的基础——性善论。
     第六章分析董仲舒哲学的社会政治实质,认为物质世界中的人生价值、宗教信仰缺位社会中的人生目标是董氏的自然主义面对的实质性问题。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关系”在早期主要是指“君民关系”。董氏以天为基础确立天人关系,否定早期儒学关于人性、人类前景的乐观主义态度,认为人类自身不能自行为善。他强调对圣王的信仰,以代替宗教中的神灵、人本主义中的人性的作用,认为圣王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类只能依靠圣王的拯救,才有向善的前景。
Confucianism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esty. However the change was not well comprehended by the scholars afterwards. Dong zhongshu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who promoted the change. This essay attempts to make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hange by re-explaining Dong's works. The point is that the change is a self adjustment to the foundermental humanism of early Confucianism.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essay reviews current researches on Dong zhongshu, making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hange introduced into Confucianism by Dong was underestimated. Although there were scholars emphasizing that Dong's concept of Tian has a personality or is transcendental, the introduction argues that Tian could be the basis of human value without a medium of personification or transcendentalism. So the abandonment of the assumption that Dong's concept of Tian either has personality or is transcendental is the entr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ong's philosophy.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flict of Dong's time. It defin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expansionist policy of the Emperor Wu of Western Han Dynest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empire as the main conflict. It insists that the expansionist policy of Emperor Wu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his personality but of the tendency of human nature. This conflict consisted the space of Dong's philosophy.
     The 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change which Dong introduced into Confucianism-the principle of "naturalism". This principle manifested in Dong's philosophy as the doctrine of "Following the cosmos as well as the ancient law". The essence of Dong's philosophy is to retreat from the humanist tradition of early Confusianism, which overestimated the human nature and treated human society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s self-sufficiency problem domains. On the contrary, Dong regarded human society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s parts of the material worl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main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Dong's philosophy-Gongyang Study on Spring and Autumn. It is argued that Dong's introduction of naturalism is not a departure from Confucianism. The base of Dong's philosophy remained the humanist tradition of early Confucianism, mainly of Confucius's indeology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 of Dong's philosophy-Tian. Although Tian basically means sky, thinkers before Dong used it in various ways. Most of them had no interest in taking Tian for the object of knowledge but for a symbol of alienity, non-humanity in different senses. However, Dong's concerpt of Tian derived from objective knowledge. It means the cosmos, which is the material world with the sky as its core and symbol.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of Dong's philosophy,the theory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It is sta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naturalism into Confucianism in early Western Han dynesty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Yin-Yang school, of which the core is empirical knowledge. Confucianism shifted from humanism to naturalism, although humanism remained its principal part, because Chinese's empirical knowledge had been expanding.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Dong's Yin-Yang theory. He analyzed human nature more objectively with the method of Yin-Yang school, resulting in denying the doctrine of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which is the basis of early confucianism.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s the social political meaning of Dong's philosophy. It is argued that the real question Dong's naturalism facing is what is the human value in a material world and what is people's aim in a non-religion society. In early China thinking, the relation of Tian and human is actualy that of king and people. Dong took that sky as the dominant part in the relation of sky and human. He hold that human cannot improve theirselves indepently, thus denied Confucianism's optimism about human nature and improvement possibility. He emphasized the faith on Holly King, who is considered the agent of the cosmos on earth. Holly King is the counterpart of God in religion, and human nature in humanism. People have to turn to Holly King's salvation for their improvement.
引文
①周辅成:《论董仲舒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②金春峰:《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③韦政通:《董仲舒》,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
    ④周桂钿:《董学探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⑤周桂钿:《董仲舒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⑥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⑦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⑧李威雄:《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⑨范学辉、曾振羽:《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郑州:河南大学出出版社,1998年。
    ①黄朴民:《天人合一——董仲舒与汉代儒家思想》,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②邓红:《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③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④孙长祥:《董仲舒思想述评》,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84年。
    ⑤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⑥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⑦ Sarah A Queen:From chronicle to canon, The hermeneutics of theSpring and Autumn, according to Tung Chung-sh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⑧汉武帝与董仲舒等之间的策对是否存在及其发生的时间,是西汉政治史、学术史上众说纷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这次策对是否存在。本文认为它是存在的。在这个前提下,对它发生的具体时间,本文采信徐复观、周桂钿等的考证,认为是在《汉书·武帝纪》所记载的元光元年。参看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3-132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饮冰室文集类编》,上册,日本1905年版,第443页。转引自: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见《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5-527页。
    ③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⑤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学生书局,1975年。
    ⑥林剑鸣:《秦汉史》,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30页。
    ⑦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6期,《社说》,1905年。柳诒征:《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史地学报》创刊号,1921年。均转引自: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
    ⑧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90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3-115页。
    ②杨生民:《论汉武帝是否独尊儒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③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中国近现代儒学反思的一个基点性错误》,《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并见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新探——兼答管怀伦和晋文(张进)教授》,《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④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见《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5-527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9、182页。
    ⑥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2卷第3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①蒙文通:《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②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9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3-96页。
    ④王永祥:《董仲舒历史观再探》,《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参看王永祥:《董仲舒评传》的第九章《应天改制和应人制礼的进化历史观》。
    ⑤王保顶:《论董仲舒五德始终说的影响及终结》,《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⑥陈其泰:《董仲舒与今文公羊说体系的形成》,《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
    ⑦陈其泰:《春秋公羊学说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6期。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6页。
    ②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③刘国民:《“间距化”——论董仲舒对(春秋)、(公羊传)的解释》,《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参看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
    ④晁岳佩:《(公羊传)解经方法初探》,《山东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⑤参看池田知久:《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论——董仲舒的情况》,见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5-96页。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①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3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2-183页。
    ③李宗桂:《论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及其文化史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④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版。
    ⑤蒙文通:《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见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4、176页。
    ⑥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①《荀子·天论》。荀子对物质世界的态度更深刻地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理论中。他的“化性起伪”说认为尽管人性本恶,但是人类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平衡冲突,实现善治。这意味着人类生活与物质世界最终是相互独立的。
    ②人们往往强调魏晋思想中的道家成分。但是魏晋思想的主体仍然是儒学,“玄学”家仍然是探讨名教问题的儒生。人们也往往把服食矿物草木等的做法限定为“道教服食”。但是无论是老、庄道家,还是最早的道教,都没有涉及服食。服食的做法在魏晋之前已经存在。马王堆帛书《养生方》中即有服食云母“令人寿不老”的记载。服食风气在魏晋兴起应该说是社会认同物质世界的基础地位的反映。参看黄永锋:《道教服食的技术哲学意蕴》,《哲学动态》,2008年第1期。
    ①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35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65、2405页
    ③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④周桂锢:《董学探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42页。
    ⑤本文的“早期儒家(学)”概念与通行的“原始儒家(学)”或“先秦儒家(学)”概念有所不同。本文认为以董仲舒为界,其前与其后的儒家在基本的理论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将董氏前的儒家定义为早期儒家。早期儒家的比较重要的人物可以一直下溯到贾谊。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新版序,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第4页。
    ②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③蒙文通:《经学导言》,见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④蒙文通:《儒墨合流与<尸子>》,见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8页。
    ⑤程大昌:《春秋繁露书后》、黄震:《黄氏读书日抄》,转引自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194页。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页。
    ⑦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自然主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本文将其用于概括包含以下原则的哲学立场:1、承认并重视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存在;2、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认作物质世界的一部分;3、用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解释所有现象。详见本文第二章。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9页。
    ①现代物理学的定律普遍适用于整个宇宙,但却必然推导出“奇点(Singularity)”的存在。在奇点处一切定律都失效。这样,宇宙至少在源头和终结上迄今为止是无法理解的。物理学乃至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全部知识因此是不完全、不“客观”的。尽管人类对宇宙的各个局部都可以有并且大致已经有良好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建立在不完善的基础上,因而局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实用工具。参看[英]霍金:《宇宙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②即使在西方哲学中,也不是完全接受这些区分。例如苏格拉底有著名的“美德即知识”之说。但是总体而言,对这些区分接受与否,是中西哲学之间比较明显的和带有基础性的差别。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1页。龙文懋:《董仲舒法天思想探本——兼论天的性质》,《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详见本文第四章。
    ①众所周知,演绎不能增加知识。在哲学领域同样如此。哲学不能仅仅依靠概念推演来“定性”,而是也需要做出“定量”的判断。在综合基础上的独断是哲学必须采取的方法之一。
    ②《逸周书》传统上从不列入经部。本处是因其与《周书》的关系,将其列入此类。
    ③《春秋》经传传统上也不列入子部。这里这样归类,主要是强调它们并非史记的著述性质,强调它们的可信性主要是指它们真实反映了作者的思想。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古希腊哲学史有“鼎盛年”的概念,但是往往有指中年之意。此处则仅是就字面而言。董仲舒的学术活动盛于孝武朝,此时其已是老年。
    ③[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91页。
    ①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4-57页。
    ②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90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5页。
    ④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5-118页。
    ⑤章权才:《董仲舒生卒年考》,《社会科学评论》(西安),1986年,第2期。
    ①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②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6-57页。
    ①[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91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5页。
    ③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
    ①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
    ②孙景坛:《董仲舒非儒家论》,《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
    ③孙景坛先生还曾提出宋明理学非儒家(见《宋明理学非儒家论》,《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因此他的所谓“非儒家”最多只能被理解为是指非“醇儒”或者非早期儒家。
    ①董仲舒:《士不遇赋》,见《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史记·儒林列传》
    ④同上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①周桂钿:《董仲舒哲学与西汉政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参看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6页。
    ②秦虽然一统天下,但是它并没有彻底消灭六国势力,而且在统一后延续军国政策,以暴政治国,国家并不稳固,最终二世而亡,可以认为只是这两大特征的一个短暂的例外。
    ①《史记·平准书》
    ②《史记·武帝本纪》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④《孟子·告子下》
    ⑤事见《汉书·武帝纪》等。
    ⑥《史记·武帝本纪》
    ⑦《汉书·昭帝纪》
    ①汉宣帝是戾太子刘据之孙,靠汉武帝的亲信霍光拥立。他的这份诏书当然有争取汉武帝嫡系势力支持的政治用意。但是在昭、宣两朝,对汉武帝功过的争论是公开的。汉宣帝诏书中对汉武帝的称颂当时就遭到了夏侯胜的反对。因此汉宣帝也没有必要过度夸大汉武帝的功业。他的诏书中对汉武帝事迹的描述应该是反映了当时人的共识。夏侯胜等人的反对也是针对诏书中的评价,对其叙述的事迹则没有异议。参看杨生民:《汉武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5-439页。
    ②《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③《史记·平准书》
    ④《史记·西南夷列传》
    ①《史记·平准书》
    ②《汉书·昭帝纪》
    ③《淮南子·主术训》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⑤《汉书·武帝纪》
    ⑥《汉书·武帝纪》
    ⑦《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①参看杨生民:《汉武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7-342页。
    ②《史记·孝文本纪》,《汉书·文帝纪》。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6-106页。
    ④西周时间较长,因此将昭、穆、宣王都认为是这里所说的有为之君。
    ①《史记·孝武本纪》
    ②《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③对比汉武帝和清高宗,尽管同为身处盛世的有为之君,但是后者面临的内外压力远比前者小,造成后者的作为也远小于前者。清高宗的“十全武功”在汉武帝的勋业面前不值一提。
    ①《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离娄上》。
    ②《荀子·天论》
    ③必须强调,中国古代思想的具体情况要比本文的简单概括复杂得多。关于对物质世界的“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的表述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根据这一表述,中国古人对代表物质世界的“六合”,并不是一概“存而不论”。而对道德政治问题,也可以“议而不辩”。尽管如此,这一表述仍然很好地表现了古人思考关注重心的渐变序列。总体而言,古人专注道德政治领域、对物质世界“存而不论”,还是很清楚的。
    ④本文第六章将提出周礼的非宗教性乃至其后整个中国文化的非宗教性并不是天定必然,而是来源于周人统治者的世俗性,及其取代商人的宗教政权后巩固统治的需要。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0页。参看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267页。
    ②徐复观:《原人文》,见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06页,原载于《华侨日报·人文双周刊》一九七○年六月七日。
    ③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366页。
    ①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366页。
    ②章太炎:《原儒》,《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原儒》最初发表于1909年11月20日《国粹学报》。
    ③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
    ④白川静:《中国古代文化》,文津出版社,1983年。转引自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⑤傅剑平:《儒家起源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7期,1994年。转引自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①《淮南子·要略》
    ②《汉书·艺文志》
    ③钱穆:《古史辨》第四册《钱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④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2-113页。
    ⑤《墨子·非儒下》
    ①章太炎:《原儒》,《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4-105页。
    ②胡适:《说儒》,《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13-679页。
    ③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4-419页。
    ④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342、329页。
    ①《论语·八佾》
    ②《礼记·礼运》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为政》
    ⑥《礼记·表记》
    ⑦孙贻让:《周礼正义》,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⑧《论语·八佾》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1页。
    ②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3-454页。
    ③关于周公是否曾经称王,参看刘起釪:《由周初诸<诰>的作者论“周公称王”的问题》,《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①李泽厚:《孔子再评价》,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
    ②吉德炜:《从考古器物看中国思维世界的形成》,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8年辑),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484-485页。
    ③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④《礼记》的成书年代去孔子不远。《儒行》与《荀子·哀公》可以相互印证,即使并非完全实录孔子言论,也是很早就存在的孔子传说。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子罕》
    ③《论语·子张》
    ④《论语·八侑》中孔子承认自己对夏、商两代的知识缺乏依据:“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⑤《论语·八佾》
    ⑥《汉书·艺文志》
    ①《论语·学而》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姜广辉:《重新认识儒家经典——从世界经典现象看儒家经典的内在依据》,见《经学今诠续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15页。
    ④朱子曾经说:“老子心最毒”。见[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37,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66页。
    ①《论语·学而》
    ②《论语·八佾》
    ③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88-290页。
    ④杜维明:《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⑤参看[美]赫伯特·芬格莱尔:《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15页。
    ①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北,学生书局,1974年,第379-381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第一部《综论》,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第6页。
    ③《论语·微子》
    ④《论语·述而》
    ①《论语·子罕》
    ②李泽厚:《秦汉思想简议》,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③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94-295页。
    ④[美]理查德·罗蒂:《协同性还是客观性?》,见理查德·罗蒂著、李幼蒸译:《哲学和自然之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37--456页。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对此似可比照现代“文化大革命”。“文革”号称“十年浩劫”,虽然不曾全面焚书,但是在知识分子中形成深刻的分裂,也是对学术思想界的沉重打击。但是它并没有真正阻断思想文化传统。事后不出十年,思想文化活动便大体得到恢复。就此而言,秦代以政权力量统一、禁制思想文化活动的效果同样也是有限的。
    ④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9-61页。
    ⑤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①傅斯年:《战国子家叙论》,见《傅斯年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②《汉书·儒林传》
    ③《史记·曹相国世家》
    ④《汉书·儒林传》
    ⑤《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汉书·郦陆殊刘叔孙传》
    ②《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③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见《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7页。
    ④《汉书·楚元王传》
    ⑤转引自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见《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7页。参看杨海文:《(孟子)传记博士问题的学术史考察》,《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⑥《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⑦《史记·留侯世家》
    ⑧《汉书·惠帝纪》
    ⑨《汉书·高后纪》
    ⑩《史记·孝文本纪》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汉书·食货志》
    ③《十六经·顺道》
    ④《十六经·本伐》
    ⑤《经法·四度》
    ⑥《经法·君正》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庄子·天下》
    ③《史记·儒林列传》
    ④《史记·外戚世家》
    ⑤《汉书·元帝纪》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滕文公下》
    ③参看本文第五章第三节关于董氏的人性论的段落中关于孟子的“禽兽论”的讨论。
    ④庞朴:《原始儒家的“天”(提纲)》,见《庞朴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①《孟子·尽心下》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参看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20-142页。陈著对贾谊与荀子思想的连续性有详细阐述,实际是说明了贾谊属于早期儒家。但是陈著又认为董仲舒继承孟子思想,似难成立。
    ①《汉书·元帝纪》
    ②韦政通:《董仲舒》,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38页。
    ③《春秋繁露·楚庄王》
    ①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②参看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1-192页。
    ③《春秋繁露·楚庄王》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春秋繁露·王道》
    ④《春秋繁露·玉英》、《春秋繁露·二端》
    ①《春秋繁露·二端》
    ②韦政通:《董仲舒》,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39页。
    ①《公羊传·隐公元年》
    ②参看蒋庆:《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61-362页。关于《春秋》用周历也有一些争议,但是三统三正说是董仲舒的创造,并非《春秋》自有,因此《春秋》中的正月并非寅月,“王正月”并非素王孔子的正月,这还是很清楚的。
    ③《史记·秦本纪》、《史记·孝文本纪》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春秋繁露·玉英》
    ③《春秋繁露·玉英》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⑤《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封禅书》
    ①《史记·历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封禅书》、《史记·孝文本纪》
    ②《春秋繁露·楚庄王》
    ③《春秋繁露·楚庄王》
    ④《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①《春秋繁露·楚庄王》
    ②《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③《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对应一统,五帝、九皇都只是一位(家)。
    ① P.F.Strawson:Skepticism and naturalism,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5, P.1
    ②参看[日]柳父章:《翻译的思想——“自然”与NATURE》(平凡社,1977年7月)、《翻译文字的情况》(岩波书店,1982年4月),转引自[日]池田知久:《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见[日]沟口雄一、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37页.
    ①参看[德]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32页
    ②陈世骧:《中国诗歌中的自然》,见《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7页。
    ③《庄子·齐物论》
    ④《庄子·秋水》
    ⑤《庄子·逍遥游》
    ⑥《庄子·齐物论》
    ⑦《庄子·齐物论》
    ⑧《庄子·马蹄》
    ①[英]李约瑟原著,罗南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②李迪:《中国数学简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38页。
    ③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⑤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①庞朴:《原始儒家的“天”(提纲)》,见《庞朴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①《春秋繁露·重政》
    ②[德]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见《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8页。
    ③[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页。
    ④[德]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见《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70-171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70—71、78页。
    ②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78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37,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66页。
    ④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三册,《訄书·儒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页。
    ⑤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2-13页。
    ①参看晁天义:《关于(春秋)性质的再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②参看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3—14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18-520页。
    ②参看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③王国维:《释史》,见《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274页。
    ④淄博市文物局:《山东桓台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11期。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7-139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3、142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③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69-270,317页。
    ①《国语·晋语七》说:“羊舌胖习于春秋。”韦昭注:“春秋,记人事之善恶而目以天时,谓之春秋,周史之法也。时孔子未作《春秋》。”《国语·楚语上》中,申叔时论傅太子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此处的“春秋”被认为是指楚之春秋。《墨子·明鬼》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的说法。孙贻让《墨子间诂》收录的《墨子》佚文有“吾见百国春秋”之说。唐朝刘知几甚至认为三代时的史记就叫“春秋”,其《史通·六家》说:“《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按《汲冢璅语》,记太丁时事,目为《殷夏春秋》”,因此“知《春秋》始作,与《尚书》同时。”
    ②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44页。
    ③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赵伯雄:《春秋学史》,第一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④《孟子·滕文公下》
    ①《史记·孔子世家》
    ②《孟子·离娄下》
    ③参看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④参看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59-160页。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邓红:《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①崔适:《春秋复始》。转引自吕思勉:《辩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7页。
    ②吕思勉:《辩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见《古史辨》第五册,第367页。
    ③汉桓谭:《桓子新论》,引自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2页。
    ④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4-65页。
    ⑤《史记·梁孝王世家》。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1页。
    ②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179-180页。
    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②[清]唐宴:《两汉三国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3-444页。
    ③参看韦政通:《董仲舒》,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49-56页。
    ④《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公羊传·隐公元年》
    ②同上,《桓公二年》
    ③同上,《哀公十四年》
    ④《春秋繁露·楚庄王》
    ①有后人认为《春秋》三传中,《左传》不承认也不解释《春秋》中的“义”。如晋代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说:“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诫。其余则皆即用旧史。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不必改也。”但是《左传·成公十四年》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应该也是主张《春秋》有隐晦含义的。
    ②《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春秋繁露·玉杯》
    ④《春秋繁露·玉杯》
    ①《春秋繁露·精华》
    ②《春秋繁露·竹林》
    ③《春秋繁露·精华》
    ④《春秋繁露·玉杯》
    ①《春秋繁露·符瑞》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关于《孔子家语》的年代,参看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④[汉]贾逵:《<春秋>序》,引自[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疏文,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8页。
    ⑤[汉]郑玄:《六艺论》,引自[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疏文,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8页。
    ⑥《春秋繁露·俞序》。此段大致可解,但也有多处不通。有学者认为“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应为“上探天端,正王公之位”,“见王公”应为“见王心”或“刺王公”。参看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8-159页。本文认为“万民”上可能也有一个脱字。
    ①《春秋繁露·俞序》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参看王维堤、唐叔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6-469页。
    ④《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①《春秋繁露·王道》
    ②《春秋繁露·奉本》
    ③[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08页。
    ④[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80页。
    ①陈其泰:《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的理论体系》,见《经学今诠续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①参看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61页。
    ②[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96-397页。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81页。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参看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61页。
    ③[意]阿马萨里:《中国古代文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④[汉]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1、第498页。
    ①[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①季旭异:《说文新证》,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第1页。
    ②宣璇:《甲骨文人系汉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第55页。
    ①潘志锋:《近20年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②[英]葛瑞汉:《论道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第19页。
    ③[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④[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尚书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转引自朱玉周:《汉代谶纬天论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⑤这种困难主要在于否认天上有主宰者就无法论证天理的能动性和天命的意志性。在朱熹的理解中,天理是“先天”的,不管世界是否存在,天理都是既有的。因此相对于世界,天理是静态的、独立的。如果否认有主宰者,那么天理就无法能动地作用于世界。另外世间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性、随意性,只能归结为天命的意志性。对此也必须要以主宰者的存在为基础。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页。
    ②冯友兰: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66.
    ①《慎子·威德》
    ①《诗经·大雅·云汉》
    ②卜辞中经常出现“王族”一词。张光直认为它是商代统治族子组的一个次族,商王选自于它。贝塚茂树则认为它是一个贞人组织。本文仅用其表示“王的家族”的宽泛概念。参看张光直:《商文明》,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3页。
    ③《尚书·周书·召诰》
    ④《尚书·周书·多士》
    ⑤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见《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尚书·周书·召诰》
    ②《诗经·大雅·文王》
    ③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④《史记·齐太公世家》
    ⑤《史记·封禅书》
    ⑥《史记·封禅书》
    ①《论语·八佾》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2页。
    ③蒙默:《蒙文通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24页。
    ④《论语·微子》
    ⑤《论语·雍也》
    ⑥《论语·述而》
    ⑦《论语·泰伯》
    ⑧《论语·阳货》
    ⑨《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正面确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后,“五十知天命”意味着知道并接受界限。
    ②《论语·季氏》
    ③《论语·卫灵公》
    ④《论语·颜渊》
    ⑤《论语·子罕》
    ⑥《论语·八佾》
    ⑦《论语·雍也》
    ⑧《论语·先进》
    ①《庄子·渔父》
    ②[日]池田知久:《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见沟口雄三、小岛毅等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③对“道”的含义及来源的研究难以计数。本文倾向于认为它们与道家创始人对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察有一定关系。
    ④《老子》第二十五章
    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⑥《老子》第七、三十二章
    ①《老子》第七十三、七十七、八十一章
    ②《庄子·秋水》
    ③《庄子·山木》
    ④《荀子·解蔽》
    ⑤《庄子·秋水》
    ⑥《庄子·知北游》
    ⑦《庄子·渔父》
    ⑧《庄子·天地》
    ①《庄子·大宗师》
    ②《庄子·大宗师》
    ③《孟子·万章上》
    ④《孟子·梁惠王下》
    ⑤《孟子·告子上》
    ⑥《孟子·万章上》
    ⑦《孟子·公孙丑下》
    ⑧《孟子·离娄上》
    ①《孟子·公孙丑下》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万章上》
    ④《孟子·万章下》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礼论》
    ③《荀子·天论》
    ④《荀子·王制》
    ⑤《荀子·解蔽》
    ⑥《荀子·天论》
    ⑦《荀子·天论》
    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88页。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天论》
    ③《荀子·天论》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9页。参看本文《引言》。
    ⑤英语Positive既有“肯定性的”之义,又有“实证性的”之义。本文所谓的“肯定性”大体上也是指“实证性”。之所以使用“肯定性”,一是因为前文已将董仲舒之前思想家对天的论说的特点概括为“否定性”,这里需要对应;二是为了强调董仲舒的天的概念、天的论说的内容较前人丰富,体系化水平更高。
    ①参看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9-90页。
    ②本文英文提要中用Sky和Cosmos翻译上天和(物质之)天。这一用法与本章第一节所引冯友兰对Heaven和Nature的使用基本相同。前者指人自下向上望见之苍穹、星空,后者指整个物质世界。之所以用Sky代替Heaven,是为了强调上天在董仲舒哲学中的物质含义,回避Heaven或有的天庭、神界之义。即使把董氏的天理解为神,这个神也只是单数。董氏有“众神之大君”的提法,但是基本上是作修辞用,颂扬天之崇高。之所以用Cosmos代替Nature,一是因为董氏较多地强调天是一个按规律运行的整体,Cosmos有此义而Nature没有;二是因为董氏之天侧重于上天,有高远之义,Cosmos更接近此义,而Nature则统称整个物质世界,有包围之义。
    ③《春秋繁露·郊义》
    ④《春秋繁露·王道》
    ①《春秋繁露·郊语》
    ②参看:《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第49-68页。
    ①《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②参看龙文懋:《董仲舒法天思想探本——兼析天的性质》,《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
    ③参看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第819页。
    ④《春秋繁露·郊祭》
    ⑤《论衡·谴告篇》
    ①《论衡·死伪篇》
    ②[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转引自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0页。
    ③[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8-69页
    ④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序》第4页。
    ②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引自《文史传统与思想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192页。
    ③同上书,第187-192页。
    ①《春秋繁露·玉英》,并见于《重政》。这条材料是董仲舒“本体论”问题讨论的基本依据。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③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④曾振宇、范学辉:《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51页。
    ⑤韦政通:《董仲舒》,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第46页。
    ⑥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⑦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俞先生认为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主干。但是至少从17世纪“本体论”被正式提出以来,它在英美哲学中的地位不及在欧陆哲学中突出。因此说它是欧陆哲学的特有形态似更准确。
    ⑧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导论第2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8-9页。
    ②《春秋繁露·精华》
    ③《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④《春秋繁露·五行顺逆》
    ⑤《春秋繁露·观德》
    ⑥《春秋繁露·顺命》
    ⑦《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⑧《春秋繁露·立元神》
    ①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②《春秋繁露·玉英》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75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页。既然这里可能有讹漏,因此本文引用时对“不得与天元本天元命而共违其所为也”不作点断。
    ⑤参看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68页。
    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①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68页。
    ②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3-96页。
    ③《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④《春秋繁露·奉本》
    ⑤《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⑥《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①《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②《雨雹对》
    ③《春秋繁露·阴阳终始》,参看本节以下关于“董氏天论的肯定性”的讨论中关于他的阴阳运行图式的解释。
    ④《春秋繁露·天容》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②参看龙文懋:《董仲舒法天思想探本——兼析天的性质》,《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第503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⑤龙文懋:《董仲舒法天思想探本——兼论天的性质》,《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
    ①《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②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01页。
    ③《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①参看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63-264页。
    ②关于式盘和式图,参看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9-176页。
    ①《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①《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②《春秋繁露·阴阳义》
    ③《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④《春秋繁露·五行对》
    ⑤《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汉书·董仲舒传》。这当然是一个循环论证。因为“大夏”之所以“生育养长”乃是阳居之的结果,“大冬”之所以成为“空虚不用之处”乃是阴主导的结果。并不是先有生育养长的大夏、空虚不用的大冬,分别安排阳、阴居之。这就是古人思维复杂性的体现。
    ②《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③《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④《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③《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④《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⑥《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①《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春秋繁露·暖燠孰多》
    ③《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454页。
    ②同上,第575页。
    ①参看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对《诗经》中阴阳的用法已有统计,彭文更准确。
    ②范文澜:《与颉刚论五行说的起源》,《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40-641页。
    ③[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北京、上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02页。
    ④参看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⑤严健民:《中国医学起源新论》,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83-91页。
    ①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35页。
    ②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10页。
    ③《尚书》中排列在《洪范》前的《夏书·大禹谟》将“水、火、金、木、土、谷”连称,《甘誓》有“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之语。但是前者是伪书,后者的时代争议极大,且其“五行”所指不明。因此本文仍以《洪范》的有关文字作为对五行的较早表述。
    ④参看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①徐复观:《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8页。
    ②刘起釪:《五行原始意义及其纷歧蜕变大要》,引自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33-160页。
    ③庞朴:《阴阳五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④沈建华:《从殷代祭星郊礼论五行起源》,引自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00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13页。
    ②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3页。
    ③徐复观:《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6页。
    ①《荀子·非十二子》
    ②参看[日]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郭店楚简与儒学研究专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③《春秋繁露·五行对》
    ④《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⑤《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①[日]井上聪:《先秦阴阳五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②参看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前言第1页,正文第2页。
    ③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4页。
    ④[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65页。
    ⑤[英]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①[英]葛瑞汉:《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引自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②[英]葛瑞汉:《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引自艾兰、汪涛、范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③《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参看[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56-262页。
    ②在此本文顺带地提及:语言推演或者所谓“概念思辨”的本质也是类比和猜测,离开知识内容的概念体系不可能有坚实性。因此思辨并不是哲学研究的可靠方法。
    ③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175页,
    ①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②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80页。
    ①[英]李约瑟原著,罗南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②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①关于《墨子》这两条材料的讨论参看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49-153页。
    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③[英]李约瑟原著,罗南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①参看白奚:《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①《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
    ②《史记·儒林列传》
    ③《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47-148页。
    ②参看张政娘:《殷虚甲骨文中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第24辑,1985年;张亚初、刘雨:《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考古》,1981年第2期。
    ③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④李学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79页。
    ⑤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254-260页。
    ⑥李学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79页。
    ⑦参看邢文:《卦序与易学的起源——易类简帛的卦序意义》,见《经学今铨续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0-70页。
    ①李尚信:《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②李学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03、305页。
    ③[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14页。
    ④《汉书·儒林传》
    ①白如祥:《泰山方术与道教的产生》,《中国道教》2007年第5期。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9页。
    ③《淮南子·孟春纪》
    ①《春秋繁露·奉本》
    ②《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③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①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②《春秋繁露·观德》
    ③《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①《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②《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③苏舆以副数、副类为:“小节、大节、五藏、四肢之属,副数也。视、瞑、刚、柔、哀、乐、计、虑之属,副类也”,遗漏了首圆足方等形态特征。这些特征也是不可数的,它们与天的对应关系也应归为副类系列。参看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7页。
    ④关于人的头颅所对应的天,也有学者认为是对应天体,如葛瑞汉认为“对古代中国人而言,旋转发光体的‘天’像人的头颅是圆的”。但是古代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天体是“旋转发光体”的认识是难以成立的。而天穹呈拱形则是一目了然的感性现象。因此头颅所象之天应为天球无疑。参看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88页。
    ①《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董仲舒在其中列举的人体组织、器官的所指大都一目了然,唯有他说“胸中达知,象神明也”,似乎是把心脏认为是人的认识器官。
    ②《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③《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④《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①《淮南子·精神训》
    ②《大戴礼记》托名公元前一世纪的戴德所著,已在董仲舒之后;又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实际成书年代可能更晚,所反映的思想在董仲舒身后无疑。
    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④《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⑤《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①《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②《春秋繁露·王者通三》
    ③参看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孟子·离娄下》
    ③《孟子·滕文公下》
    ④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关于人本主义困难的段落中的相关讨论。
    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春秋繁露·实性》
    ①《春秋繁露·竹林》
    ②《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⑤《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⑥《论衡·本性》
    ①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的人性三分论与后世韩愈提出的“性三品”论非常接近,因此直接将董氏的理论称为性三品论。(参看王永祥:《董仲舒评传》,第七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本文认为董氏与韩氏的理论可能确实有思想史上的联系,但是韩氏的三品之性都是实有其性,董氏的“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则更接近于否定性概念,指人性的善恶极端。两者有重要的差别。因此董氏的理论以称“人性三分论”为妥。
    ②《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③《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④《春秋繁露·执贽》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08页。
    ②《春秋繁露·玉杯》
    ③《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春秋繁露·实性》
    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参看王永祥:《董仲舒评传》,第七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①[日]日原利国:《中国思想词典》,研文出版,1984年。转引自:[日]沟口雄一、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②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自序,第3页。
    ③就此而言,正如本文不认为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单一、共同的天论源流,本文也不认为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单一、共同的天人关系论题。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题是抽象的,但不是普遍的。它的抽象性在于随着古人思想的发展,它一是日益隐藏了它的社会关系的实质,二是观点结论不再直接取决于它的社会关系基础。但是在不同哲学家的天人关系理论仍然往往是不同的。
    ④张光直:《青铜挥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04页。
    ⑤本文支持商代没有天字的观点(见第四章)。但是商代无疑有天人关系的观念。因此本章对商代也使用“天人观”、“天人沟通”等术语。
    ①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年,第563页。参看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①《吕氏春秋·顺民》
    ②《尸子》
    ③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年,第1603页,第11006片,正面。参看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④郭沫若:《驳(说儒)》,见《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9—100页。
    ⑤《史记·殷本纪》
    ①关于商代王位的继承方式,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有大量专业的研究。如张光直将其归为一套包含六条规则的“乙一丁制”,董作宾将其归为“新”、“旧”两派交替为王。但是正如张光直本人所承认的,类似的规则“已知的证据并不充分,且容易出现不同的解释”(见张光直:《商文明》,第164—178页)。
    ②《论语·泰伯》
    ③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84页。
    ④如在《高宗肜日》片中的说法。
    ①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参看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②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见《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参看王平原:《回望故园,从(山海经)看“绝地天通”的法史意义》,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②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4页。
    ③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①张光直把“绝地天通”之前的状况表述为“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巫的帮助与天相通”,应该是委婉地否定了“家为巫史”的真实性。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借助巫的帮助与天相通”往往比“自己直接与天相通更困难”,同样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情况。
    ②黄玉顺:《绝地天通——天地人神的原始本真关系的蜕变》,《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④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①不少学者认为“圣王”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桓公六年》:“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一语(参看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第441页)。本文对《左传》性质存疑,故不采用此说。
    ②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29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92页。
    ④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287页。
    ⑤同上。
    ⑥[日]渲田忍:《中国先秦儒家圣人观探讨》,第52页。漥田忍在文中论证“聖”之“口”部乃是一种通神或祭神器具时,列举了“占”、“祝”、“器”、“右”、“君”等属于巫术、宗教领域的字,认为其中的“口”都不能解释为“嘴口”的“口”,而是代指通神或祭神的器具。
    ①顾颉刚、刘起舒著:《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29页。
    ②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34页。
    ③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33页。
    ④转引自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⑤《孟子·万章下》
    ①《史记·陈涉世家》
    ②[美]史华兹:《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见许纪霖、宋宏编:《史华兹论中国》,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5-26页。
    ③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1-442页。
    ④《荀子·正论》
    ⑤《荀子·君子》
    ⑥《春秋繁露·玉杯》
    ①[日]池田知久:《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论——董仲舒的情况》,引自[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②《春秋繁露·楚庄王》
    ③《春秋繁露·楚庄王》
    ④《春秋繁露·竹林》
    ⑤《春秋繁露·玉杯》
    ⑥《春秋繁露·玉杯》
    ⑦《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①《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②《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③《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①《诗经·邶风·凯风》
    ②《诗经·小雅·正月》
    ③《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⑤《尚书·周书·秦誓》
    ⑥《诗经·小雅·小曼》
    ⑦《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⑧《春秋繁露·奉天》
    ⑨《春秋繁露·顺命》
    ①《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②《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春秋繁露·符瑞》
    ④《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⑤[清]赵翼:《廿二史箭记》卷二《汉儒言灾异》,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页23
    ①《国语·周语》
    ②《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③《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④《吕氏春秋·孟春纪·本生》
    ⑤《春秋繁露·王者通三》
    ①《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韦政通:《董仲舒》,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168页。
    ③《孟子·滕文公下》
    ①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87-388页。
    ②《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春秋繁露·实性》
    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③《春秋繁露·实性》
    ④《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⑤《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⑥《春秋繁露·精华》
    ⑦《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①《荀子·礼论》
    ②《荀子·正名》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性恶》
    ①《荀子·性恶》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正名》
    ④《荀子·性恶》
    ⑤《春秋繁露·天道施》
    ①《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春秋繁露·度制》
    ③《春秋繁露·保位权》
    ④《汉书·董仲舒传》
    ①《论语·子路》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春秋繁露·王道》,在《天人三策》的第二策中也有类似的对上古完美社会的描绘。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礼记·礼运》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汉书·食货志》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⑥《汉书·食货志》
    ⑦《汉书·董仲舒传》
    ①《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阳货》
    ④该图式的描述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本文第四章讨论天的规律性时曾引用。
    ⑤《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⑥《春秋繁露·俞序》
    ①《春秋繁露·竹林》
    ②《春秋繁露·竹林》
    ③《春秋繁露·竹林》
    ④《论语·为政》
    ⑤《孟子·离娄上》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
    ②《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②《韩非子·显学》
    ③《韩非子·不二》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8页。
    ⑥参看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26页。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董子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袁长江主编:《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钟兆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汉]戴德撰,高明注译:《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南北朝]范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陈其遒:《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年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王维堤、唐书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邬国义等:《国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意]阿马萨里:《中国古代文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艾兰、汪涛、毓周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安作璋、刘德增:《汉武帝大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白奚:《稷下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陈卫平:《孔子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崔大华:《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戴黍:《(淮南子>之道思想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邓红:《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北京:工人出版社,2001年
    丁原明:《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杜维明:《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段熙仲:《春秋公羊学讲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芬格莱尔:《孔子:即凡而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增补第3版,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
    冯友兰: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6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
    [德]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顾颉刚、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葛瑞汉:《论道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韩星:《早期儒法源流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美]郝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金景芳:《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江晓原、钮卫星:《天文西学东渐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
    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邝芷人:《阴阳五行及其体系》,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汉三:《先秦两汉之阴阳五行学说》,台北:维新书局,1968年
    李开元:《汉帝国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李学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廖名春选编:《荀子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蔚华、苗润田:《稷下学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罗义俊:《汉武帝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马勇:《秦汉学术: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探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蒙文通:《儒学五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
    牟仲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钱穆:《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年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唐晏:《两汉三国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汤志钧等:《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王葆玄:《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继训:《汉代诸子与经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
    [日]小野泽精一等:《气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许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新一版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杨生民:《汉武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向奎:《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清]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曾振宇、范学辉:《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周桂钿:《董学探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祝瑞开:《两汉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S. A. Queen:From chronicle to canon, The hermeneutics of theSpring and Autumn, according to Tung Chung-sh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 F. Strawson:Skepticism and naturalism,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5
    白奚:《(黄帝四经)与百家之学》,《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边家珍:《汉代经学吸纳阴阳五行说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蔡方鹿:《蒙文通对晚清公羊学及董仲舒的批评》,《孔子研究》,2006第5期
    晁天义:《关于<春秋>性质的再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陈翠芳:《试论董仲舒思想对儒学的双重意义》,《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陈其泰:《今文公羊学说的独具风格和历史命运》,《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陈其泰:《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的理论体系》,《经学今诠续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世骧:《中国诗歌中的自然》,见《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陈桐生:《<史记>与春秋公羊学》,《文史哲》,2002年第5期
    [日]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郭店楚简与儒学研究专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崔涛:《董仲舒政治哲学发微》,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丁原明:《汉初儒家对原始儒学的综合与拓展》,《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
    冯禹:《“天道”考释》,《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
    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哲学研究》,2001年第1期
    管怀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何乃川:《董仲舒的元始阴阳观》,《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
    侯艳芳:《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荀子之“天”概念新解》,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黄开国:《儒家性品级说的开端》,《哲学研究》,2000年第9期
    黄开国:《董仲舒<公羊>学方法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黄开国:《公羊学的大一统》,《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黄开国:《“公羊学”的历史哲学》,《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黄永锋:《道教服食的技术哲学意蕴》,《哲学动态》,2008年第1期
    金春峰:《论黄老帛书的主要思想》,《求索》,1986年第2期
    寇养厚:《汉武帝为何重视<公羊传>》,《文史哲》,1999年第4期
    雷健坤:《<淮南子>与<春秋繁露>的思想比较》,《晋阳学刊》,2002年第6期
    李定生:《董仲舒与黄老之学——儒学之创新》,《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
    李瑞兰:《汉初人才问题与汉武帝隆儒之策》,《历史教学》,1994年第7期
    李尚信:《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李申:《秦汉以降的宗教气氛》,《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
    李宗桂:《评海峡两岸的董仲舒研究》,《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
    李宗桂:《论董仲舒对封建制度文化的整合》,《学术研究》,1994年第1期
    梁宗华:《西汉初期儒学的发展演变》,《哲学研究》,1994年第7期
    林永光:《简论董仲舒对儒学的齐学化》,《文史哲》,1997年第5期
    刘宝村:《秦汉间的儒法合流及其影响》,《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刘国民:《董仲舒之元的重新解释》,《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刘伟杰:《汉武帝独尊儒术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反思》,《历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刘笑敢:《庄子后学中的黄老学派》,《哲学研究》,1985年第6期
    马振铎、金佩毅:《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和燕齐方术》,《河北学刊》,1999年第1期
    潘志锋:《近20年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庞天佑:《略论秦汉时期的历史循环思想》,《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钱逊:《董仲舒与先秦百家争鸣的终结》,《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中国哲学》,1980年第2期
    沈骅:《论分封制与汉初学术繁荣》,《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沈铭贤:《从“天人感应”到“人天感应”》,《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施炎平:《假如历史选择了墨家》,《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2期
    唐眉江:《汉代公羊学“大一统”概念辨析》,《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苏永利:《关于八卦与五行结合的根据》,《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
    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孙景坛:《董仲舒非儒家论》,《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
    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新探——兼答管怀伦和晋文(张进)教授》,《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王保顶:《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王德有:《中国古代哲学的分水岭,兼论<黄帝四经>的法家归属》,《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
    王帆:《董仲舒思想的易学底蕴》,《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
    王鹏:《荀子“圣王”观念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翁银陶:《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S1期
    解成、王永祥:《建国以来的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载《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熊铁基:《论汉代新儒家》,《南都学坛》,2006第4期
    徐复观:《原人文》,见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宣璇:《甲骨文人系汉字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许家鹏:《“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论汉代国家意识形态之确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许抗生:《略说黄老学派的产生和演变》,《文史哲》,1979年第3期
    杨生民:《论汉武帝是否独尊儒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杨生民:《汉宣帝时“霸王道杂之”与“纯任德教”之争考论》,《文史哲》,2004年第6期
    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余汉英:《董仲舒“独尊儒术”说探析》,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章启群:《两汉经学观念与占星学思想——邹衍学说的思想史意义探幽》,《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张春波:《论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哲学研究》,1979年
    张岱年、严北溟:《董仲舒的地位及其研究方法》,《河北学刊》,1987年第1期
    张国华:《从(天人三策>到<春秋繁露>——简论董仲舒与“黄老之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3期
    张进:《也谈“汉武帝尊儒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张强:《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
    张文英:《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张亚初、刘雨:《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考古》,1981年第2期
    张玉书、杨晓青:《“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管子学刊》,2001年第3期
    张政娘:《殷虚甲骨文中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第24辑,1985年
    赵世超:《巫术盛衰与西汉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周桂钿:《董仲舒哲学与西汉政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周桂钿:《汉武帝是否独尊儒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周桂钿:《董仲舒论祭祀——简论儒家论天的宗教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周桂钿:《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大一统论》,《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周绍华:《董仲舒君主观念研究》,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朱子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质疑》,《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