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民众消费问题研究(1911-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的消费活动与人类的产生相伴而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古老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研究消费意义重大不言而喻。为了从历史的角度深化人们对民国年问云南民众消费问题的认识,本文试图探其源、认其程、析其因,辨其异,同时归纳出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最终勾勒出此阶段民众消费生活的整体面貌来,并希冀以此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基本情况及变化。
     本论文由上、下两篇组成。
     上篇包括第一、二、三章节,主要介绍各种消费资料的基本状况。其中衣食住是最基本的,每个个体为了生存,就必须消费这些生存性物质资料,除此之外,一般家庭还要有娱乐、教育、医疗消费等支出,特别是处于人生重要关口、体现社会伦理色彩的婚丧嫁娶消费支出更是不容小觑,同时在社会中还存在一定量的迷信和三毒(鸦片烟、赌博、娼妓)消费,这也需要关注。
     下篇包括第四、五、六章节,如果说上篇是基础,是铺垫,那么下篇就是在此之上的发挥与分析,是更深层次的探讨与揭示。第四章节对民国年间云南民众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行了测算,通过多指标多方面的考察,最终得出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食物支出占据消费总支出的绝大部分的结论,这是占云南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消费状况。除此之外,在两头还生存着由大官僚、军阀、地主、富商等组成的社会上层和由乡村少地无地农民或城镇贫民组成的社会底层,第五章节主要分析了他们之间的消费差异,一头是高消费模式,表现为消费过量,奢侈挥霍,追求各方面的享受;另一头是消费严重不足,维持最低的消费都很困难,时刻在与生存做斗争。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多样,既有天灾、兵患、匪盗等社会问题的推波助澜,更有各种税收的侵扰、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以及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民国又是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革旧布新,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第六章即是对消费变迁的分析。此章除了分析变迁的具体内容和和动力因素外,还探究了规律性和特点,即这种消费变迁具有从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传播的规律,经历了从省会——地方城市——四周乡镇辐射这样的模式,同时具有从上至下流动的趋势,其中社会上层对消费变迁起了导向作用,又由于民国年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鲜明转折点,因而社会上许多消费方式呈现出一种中西杂糅、新旧并存发展的多元态势。但是对于这种消费变迁,我们也不能看之太重和太过,因为它的区域范围和群体范围还是比较狭窄,不变的地方远远大于变化了的地方,不变的人群远远大于变化了的人群。
     综上所述,足见民国年间云南民众的消费生活不甚理想。作为社会构成领域中最有血肉的部分,作为透视时代背景的理想视窗,这样的消费状况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在那样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不高、战祸不乱、各种负担不断加重的时代,这种结果是必然的。
Human consumption activities goes hand in han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human, is the oldest social activity and social behavior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onsumer significant self-eviden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awareness of the peopl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Yunnan public spending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be its source recognized its process analysis due discern the differences, summarized some of the inherent laws and tre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al outline this stage public consumption overall outlook of life, and hope this reflects a basic social chang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e next two.
     Articles including first, second,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a variety of consumer information. Which is the most basic food, clothing and housing, each individual in order to survive, they must consume these survivability material consumption data,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 household but als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health care and consumer expenditure, especially at the most important juncture of his life, reflects society ethical weddings and funerals of the colors ceremony consumer spending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certain amount of superstition and poison (opium, gambling, narrow prostitutes) consumer society, which also need to concern.
     Next, including the fourth, fifth, sixth chapter. If the previous, bedding, and then the next is to play at the top of this analysis, explore and reveal deeper.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Republic of China Yunnan public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levels is estimated draw a lower level of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through Multiple Indicator multifaceted investigation, ultimately occupy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tot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expenditure on food conclusions, which accounted for a the Yunnan population of most ordinary people consumer. In addition, in two survival by a large bureaucracy, warlords, landlords, the wealthy upper class in society and less from rural to the bottom of society to farmers or the urban poor, the fifth chapter they consumption differences, a high consumption patterns, excessive, extravagant splurge, the pursuit of enjoyment in all aspects; another head is serious shortage of consumer, under the poverty line, and to maintain the lowest survival showed consumption is very difficult. This difference caused by diverse factors, fueled by both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ravages of war, banditry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more intrusive of all kinds of taxes, rent and usury, exploit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uneven. Republic is a speci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leathery old cloth new society as a whole lot has changed, Chapter VI Consumer changes.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changes specific content and dynamic factors, this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that such consumption changes from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to the propagation of backward areas,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provincial capital-the local cities-surrounded township radiation mode, with top-to-bottom flow trend, where the upper social strata of consumption changes played a role in guid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 sharp turning point in connecting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and thus many of the social consumption presented a the multivariate trend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ybridity, the old and the new coexist development. For such consumption changes, we can not see the too heavy and too, because of its regional scope and range of groups is still relatively narrow, the same place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changes in place, the same crowd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change the crowd.
     In summary,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Yunnan's consumer life is less than ideal. As most part of the flesh and blood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omposition, as the ideal window of perspectiv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consumer situation reflects the basic outlook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in that on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s a whole is not high, the scourge of war chaos, various burden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period, such an outcome is inevitable.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1页。
    ②注:文中所提到的专家学者都直称名字,不是不尊敬,而是为了行文的方便,请谅解。
    ③庞卓恒:《让马克思主义史学弘扬于国际史坛—访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希尔顿》,《史学理论》,1987年第3期。
    ④王家范:《从难切入,在“变”字上做文章》,《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①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①何辉:《宋代消费史: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②魏华仙:《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③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
    ④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7页。
    ⑤张东刚:《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⑥胡一雅:《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等级的消费》,《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⑦温乐平:《秦汉时期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⑧吴晓亮:《略论宋代城市消费》,《思想战线》,1999年第5期。
    ①王玉茹,李进霞:《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②王玉茹,李进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消费结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③潘桂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生活状况的探讨——以收入、支出、债务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④潘桂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生活贫困的原因探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6期。
    ⑤关永强:《近代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与消费差异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⑥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述——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⑦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二》,(《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
    ⑧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①马学强:《清代江南物价与居民生活:对上海地区的考察》,(《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②黄敬斌:《民生与家计:清初至民国时期江南居民的消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基于陈翰笙无锡锡调查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6页。
    ⑤傅建成:《二十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家庭生活费用分配结构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⑥乔志强、张平:《近代华北农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⑦徐浩:《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⑧侯建新:《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⑨夏明方:《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①袁钰:《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历史考察(1895-1936)》,《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5期。
    ②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③朱汉国,王印焕:《华北农村的社会问题(1928至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④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⑤蒋建国:《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800-1911)》,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⑥陈伟明:《清代澳门社会生活消费研究(16441911)》,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⑦谯珊:《抗日战争时期成都市民消费生活水平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汪辉秀:《抗战初期川东南农家生活消费述评》,《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⑧王广义:《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①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李学昌:《20世纪南汇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⑤谯珊:《近代城市消费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其特点》,《中华文化论坛》(成都),2001年第2期。
    ⑥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⑦陈志伟:《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韩志远:《关于元代社会风尚的几个问题》,《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3期。
    ②朱瑞熙:《宋代社会风尚概述》,《抚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③刘和惠:《论晚明社会风尚》,《安徽史学》,1990年第3期。
    ④胡大泽:《论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胡维革:《对民初社会风尚变化的考察与反思》,《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4期。王晓曼:《从清末民初着装风格透视当时社会风尚》,《艺术科技》,2012年第4期。邓娟:《试论民国时期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第9期。
    ⑤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史林》,1999年第1期。罗玲:《民国时期南京的社会风尚》,《民国档案》,1997年第3期。张笃勤:《汉口商业发展与社会风尚演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赵先明、冯静、陆铭宁、邱梅:《试述民国四川社会风尚变化的特点》,《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车辚:《清末民初昆明的城市消费变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②谢溶:《清末民初昆明的社会生活》,《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③何斯民:《试论抗日战争对昆明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④李丽:《抗战时期的物价与教授生活——以昆明为例》,《作家杂志》,2007年12月。
    ①谢本书,李江主编:《近代昆明城市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李圭:《云南近代经济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③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以滇西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罗群:《近代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盛美真:《近代云南社会风尚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⑥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⑦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周俊利:《1912年——1945年云南地区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马平:《龙云主政时期的云南地方经济政策》,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③谭敏:《从滇越铁路看云南的铁路通道经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1页。
    ①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4页
    ②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9、1150页。
    ③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四),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7页。
    ④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南华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9页。
    ⑤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页。
    ②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0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6、117页。
    ②黄敬斌:《民生与家计:清初至民国时期江南居民的消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③(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4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②(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4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⑤(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4页。
    ⑥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③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⑥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540页。
    ⑦黄敬斌:《民生与家计:清初至民国时期江南居民的消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⑧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①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②(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4页。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41页。
    ④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6页。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⑥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A61页。
    ⑦(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4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258-262页。
    ①方国瑜:《云南史料从刊》卷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②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六),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5、1697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113页。
    ②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113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④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6页。
    ⑤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南华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9页。
    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7页。
    ⑦(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③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72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⑤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8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②(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七,1934年铅印,第10页。
    ③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8页。
    ④聂晓静:(20世纪30年代冀中农民物质生活状况研究—以清苑县4村为例》,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9页。
    ⑤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113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77-14-3145。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③郭之瑗:《滇味琐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④江应梁:《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云南大学藏本,第170页。
    ①萧铮主编:《民国二十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52),(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台湾)成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77年版.第26601页。
    ②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J91页。
    ③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1942年,第29页。
    ①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75页。
    ②江应梁:《摆彝的生活文化》,云南大学藏本,1950年版,第169页。
    ③《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2、13页。
    ④江应梁:《摆彝的生活文化》,云南大学藏本,1950年版,第169页。
    ⑤杨大庆:《红河州轻工业志》,红河州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出版,1991年版,第169、118页。
    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篡:《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二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页。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77-5-123。
    ⑧《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2、13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A68页。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③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72页。
    ④江应梁:《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云南大学藏本,第169页。
    ⑤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1942年,第28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②(英)戴维斯著,李安泰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③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39年版,第13页。
    ④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6。
    ③(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4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6。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⑦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楚雄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380页。
    ⑧《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3页。
    ①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2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八,1934年铅印本,第36页。
    ⑤昆明市政府秘书处:《昆明市市政统计》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度,1936年出版,新新石印馆,第23页。
    ⑥《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5、16、17、18页。
    ⑦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0页。
    ①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②林泉:《重返老昆明》(上),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③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0页。
    ④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南华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9页。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 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191页。
    ②(近)纳汝珍,蒋世芳:《镇康县志初稿》第四册,1936年版,第25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5页。
    ⑤向尚:《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第196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③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④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52页。
    ⑤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⑥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3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6。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191页。
    ②《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24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④(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191页。
    ①《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32、33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6。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②(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5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近)纳汝珍,蒋世芳:(《镇康县志初稿》第四册,1936年版,第27页。
    ⑤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72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②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8页。
    ③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2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⑧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72页。
    ⑨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8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97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①(美)罗斯著,公茂虹、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②黄敬斌:《民生与家计:清初至民国时期江南居民的消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④(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七,1934年铅印,第36页。
    ①向尚:《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第180页。
    ②《云南民国日报》,1936年11月10日。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④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9页。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⑥《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下卷,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发行,1933年出版,第68页。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①(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八,1934年铅印,第36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64-5-94。
    ③《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下卷,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发行,1933年出版,第68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0。
    ⑤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A49页。
    ①(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七,1934年铅印,第13页。
    ①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2页。
    ①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4页。
    ②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④向尚:《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第192页。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页。
    ①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4页。
    ②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4页。
    ③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8页。
    ④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②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7页。
    ③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6页。
    ①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38页。
    ②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2003年版,第267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195页。
    ④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②《旅滇指南》食宿游乐,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4页。
    ③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五华区委员会编:《五华文史资料》第一辑,1988年版,第62页。
    ②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③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④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⑤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1996年版,第176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②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③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1996年版,第183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75页。
    ⑤《旅滇指南》食宿游乐,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5页。
    ⑥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88、95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③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4页。
    ④(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1页。
    ⑤(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5、6、7页。
    ⑥(近)倪惟钦修,陈荣昌,顾视高纂:《续修昆明县志》卷三,1943年铅印,第3页。
    ①(近)刘润畴:《陆良县志稿》卷一,1915年石印本,第1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④(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8页。
    ⑤(近)刘润畴:《陆良县志稿》卷一,1915年石印本,第1页。
    ⑥(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6页。
    ⑦(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⑧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4页。
    ⑨(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6页。
    ⑩(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7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②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楚雄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6、1077、1078页。
    ③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楚雄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7、1078页。
    ④(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8页。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⑥(近)马标,杨中润:《路南县志》卷一,1917年云南官印局印,第41页。
    ⑦(近)纳汝珍,蒋世芳:《镇康县志初稿》第四册,1936年版,第27页。
    ⑨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4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②(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第16页。
    ③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④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①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南华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4页。
    ②李孝友:《昆明风物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14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④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⑤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卷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
    ⑥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39年版,第9页。
    ⑦郑子健:《滇游一月记》,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发行,第69页。
    ①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②潘恩霖:《西南全貌》,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9年,第217-247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④林泉:《重返老昆明》(下),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⑤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①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39年版,第13页。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③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62页。
    ④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1页。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⑥(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80页。
    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8页。
    ②(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78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①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⑤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④(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晓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⑥(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1页。
    ①《云南行政纪实》第一编,社会教育,第28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52页。
    ③(英)戴维斯著,李安泰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①郭桓:《云南省经济问题》,正中书局,1940年版,第12页。
    ②郭桓:《云南省经济问题》,正中书局,1940年版,第12、13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E33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102、103页。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E33页。
    ④詹念祖:《云南省》,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版,第15页。
    ⑤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E33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E33-40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94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149页。
    ②《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十一号,1922年10月1日发行。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149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15页。
    ⑤《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八号,1922年7月16日发行。
    ⑥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149页。
    ⑦《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一号,1922年4月1日发行。
    ①《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十一号,1922年10月1日发行。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20、222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95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00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00页。
    ②《云南教育杂志》第十卷第六号,1921年8月10日发行。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00页。
    ④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①《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八号,1922年7月16日发行。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72页。
    ②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95页。
    ③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中华出版社,1937年版,第23页。
    ①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96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197页。
    ③《云南日报》,1936年5月1日。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②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南华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页。
    ③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3页。
    ④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复旦大学学位博士论文,2003年,第9页。
    ①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云南杂志选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90页。
    ①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④(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⑤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210页。
    ⑥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353页。
    ①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8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231页。
    ③《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一号,1922年4月1日发行。
    ①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②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③《云南教育杂志》第十一卷第一号,1922年4月1日发行。
    ①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②《云南民国日报》,1936年11月2日。
    ③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④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383页。
    ①《曙滇》期刊,1923-1924年第1卷第2期。
    ①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②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2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0页。
    ②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编;《大理从书·方志篇》(九),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③陈鹂:《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00页。
    ④(近)张维翰、童振藻篡:《昆明市志》上册,1924年版,第69页。
    ①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3页。
    ②(近)刘润畴:《陆良县志稿》卷一,1915年石印本,第1页。
    ③陈鹂:《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4页。
    ④(近)黄元直,刘达开;《元江志稿》卷十一,1922年铅印,第5页。
    ⑤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编:《大理丛书·方志篇》(九),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⑥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①刘兆吉:《西南采风录》,商务印书馆发行,1946年版,第183页。
    ②陈鹂:《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4页。
    ③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禄丰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④(近)倪惟钦:《续修昆明县志》卷三,1943年铅印本。
    ⑤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3页。
    ⑥(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4页。
    ⑦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3页。
    ①(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出版,2000年版,第266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6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①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①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四库全书本。
    ①(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八,1934年铅印,第9页。
    ②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③(近)张维翰修,童振藻纂:《昆明市志》,1924年版,第45页。
    ④林泉:《重返老昆明》(上),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⑤(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⑥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⑦林泉:《重返老昆明》(上),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⑧(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③纽方图、杨柄呈:咸丰《邓川州志》卷四,1853年刻本,第3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428页。
    ⑤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⑥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⑦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⑧(近)刘润畴:《陆良县志稿》卷一,1915年石印本,第1页。
    ⑨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5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133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③(近)黄元直,刘达开:《元江志稿》卷十一,1922年铅印,第6页。
    ④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⑤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⑥(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12页。
    ⑦(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4页。
    ⑧(近)朱伟修,罗凤章纂:《罗平县志》第一册,1933年石印本,第76页。
    ⑨(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八,1934年铅印,第14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③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9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③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④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②阮元修,王崧纂:道光《云南通志》,卷一百五十八,人物志七之二,列女二,道光十五年刻本。
    ③刘文征:《滇志》三十三卷,清抄本。
    ④张毓碧修,谢俨修纂:康熙《云南府志》卷之二,地理志七。
    ⑤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76、133页。
    ⑥(近)黄元直,刘达开:《元江志稿》卷十一,1922年铅印,第6页。
    ①倪惟钦:《续修昆明县志》卷三,风俗志,
    ②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册,1924年版,第66页。
    ③(美)明恩溥,陈午晴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④张毓碧修,谢俨修纂:康熙《云南府志》卷二,地理志七。
    ⑤(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12页。
    ⑥(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第2页。
    ⑦赵国兴:《云南省地质》思茅县,云南学会征刊,1921年版,第16页。
    ⑧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4页。
    ①(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李文海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页。
    ②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李文海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⑧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⑨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①(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②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⑤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李文海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7页。
    ①(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22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⑤(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14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⑨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⑩(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⑨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⑩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六),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1763、1764页。
    ①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二),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99页。
    ②(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④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③(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66、67页。
    ④昆明市盘龙区政协编:《盘龙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版,第24页。
    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37、148、158页。
    ②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11页。
    ①(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②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4页。
    ③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5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①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74页
    ③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336页
    ④李圭:《云南近代经济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11-56。
    ⑥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⑦李圭:《云南近代经济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43页。
    ②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五),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56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5、397页。
    ⑤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86页。
    ⑥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82页。
    ⑦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集,2002年版,第58页。
    ⑧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5页。
    ⑨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⑩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56页。
    11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55页。
    ②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133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56页。
    ④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⑤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⑥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⑦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56页。
    ①文史精华编辑部编:《中国近代烟毒写真》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6、467版。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445页。
    ③江应楔:《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云南大学藏本,第114页。
    ④刘春音:《晋宁教育及其环境》,《云南半月刊》创刊号。
    ⑤谢本书:《云南辛亥革命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页。
    ⑥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77页。
    ②(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七,1934年铅印,第37页。
    ③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8页。
    ④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⑤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3页。
    ⑥《曙滇》,1923-1924第一卷第二期,1923年6月发行,第26页。
    ⑦《曙滇》,1923-1924第一卷第二期,1923年6月发行,第26页。
    ⑧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54页。
    ⑨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7页。
    ②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31页。
    ③(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4、269页。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⑤向尚:《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第187页。
    ⑥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7页。
    ⑦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⑧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7页。
    ⑨剑阁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剑阁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83年版,第136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③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0、397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①剑阁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剑阁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83年版,第136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82页。
    ③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8页。
    ④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⑤江应樑:《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云南大学藏本,第191页。
    ⑥(美)罗斯著,公茂虹、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⑦(美)罗斯著,公茂虹、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7页。
    ③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页。
    ③江应樑:《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云南大学藏本,第206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⑤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⑥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⑦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31页。
    ①(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20、21页。
    ②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05页。
    ③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④《革新》第八期,云南革新社编辑出版,1926年3月发行,第9页。
    ⑤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⑥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①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93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④《云南行政纪实》第一编,社会教育,第28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82页。
    ⑥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6页。
    ⑦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1页。
    ⑧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页。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③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⑤(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4页。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②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六),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1794页。
    ③(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5页。
    ④(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304页。
    ⑤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①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51页。
    ②李根源:《永昌府文征》(一),云南美术出版社,第373、469、383页。
    ①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②鲍祖宣:《娼妓问题》,上海女子书店,1935年版,第20页。
    ③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88页。
    ④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87页。
    ①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0页。
    ②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娟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1页。
    ③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9页。
    ①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2页。
    ②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96页。
    ③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2页。
    ④卢卫东,孙美蓉:《云南历史上的暗娼野妓及解放初期的收容改造工作》,《云南史志》,1997年第4期。
    ①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6页。
    ②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304页。
    ③(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9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3页、424页。
    ①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44-47页。
    ②昆明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9集,2003年版,第261页
    ③刘兆吉:《西南采风录》,商务印书馆发行,1946年版,第184页。
    ④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禄丰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⑤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2页。
    ⑥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2页。
    ①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10页。
    ②(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70、271页。
    ③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39页。
    ④《曙滇》1923-1924第一卷第二期,1923年6月版,第12页。
    ⑤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编:《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下卷,1933年版,第97页。
    ⑥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⑦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7页。
    ①(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20、21页。
    ②《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下卷,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1933年版,第97页。
    ③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1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7页。
    ①云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编:《云南近代兵工史简编》(1856-1949),军事工业史办公室印,1991年,第11页。
    ②《昆明市声》第一卷第三期,昆明市政公所秘书处出版,1927年10月31日发行。
    ③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第8页。
    ①文启湘:《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①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4页。
    ②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3页。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F2页。
    ④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244页。
    ⑤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9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⑦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⑨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①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31页。
    ①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0页。
    ②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22页。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F2页。
    ④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2页。
    ①文启湘:《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昆明县乡土教材》,1937年编,第89、90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②(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37、234页。
    ③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4页。
    ④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③《云南旅外学生数额减少问题》,《革新》杂志,第四期,1925年12月1日发行。
    ①姜彩芬:《消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②田晖:《消费经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③文启湘:《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④田晖:《消费经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①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姚安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4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④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李文海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8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8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①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②傅建成:《二十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家庭生活费用分配结构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③袁钰:《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历史考察(1895-1936)》,《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5期。
    ④侯建新:《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研究》,《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⑤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①聂晓静:《20世纪30年代冀中农民物质生活状况研究—以清苑县4村为例》,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页。
    ②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基于陈翰笙无锡调查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
    ③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④陈业新:《民国时期民生状况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⑤黄潇凯:《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民生活水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2页。
    ①关永强:《近代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与消费差异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②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①黄潇凯:《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民生活水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2页。
    ①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9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③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版,第394页。
    ④盛美真:《近代云南社会风尚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第149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二,1984年版,第297页。
    ⑥万湘澄:《云南对外贸易概观》,新云南业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63页。
    ⑦萧铮主编:《民国二十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52),(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台湾)成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77年版.第26600页。
    ①萧铮主编:《民国二十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52),(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台湾)成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77年版.第26600页。
    ②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73页。
    ③江应梁:《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第117页。
    ④(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4页。
    ⑤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⑥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477页。
    ⑦(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4页。
    ⑧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150页。
    ⑨陈嘉庚:《南侨回忆录》,南洋印刷社,1946年出版,第201页。
    ⑩(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8页。
    ①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72、73页。
    ②(民国)《广南县志》第6册,1965年版,云大图书馆藏抄本,第49页。
    ③李根源:《永昌府文征》(二)诗录,卷四十九,云南美术出版社,第1827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⑤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⑥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29页。
    ⑦江应梁:《摆彝的生活文化》,1950年版,第117页。
    ⑧王稼句:《昆明梦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115、116页。
    ②郑子健:《滇游一月记》,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发行,第80页。
    ③(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④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⑤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1984年版,第9页。
    ②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02页。
    ①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2002年版,第219页。
    ②(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③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1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441页。
    ⑤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5页。
    ⑥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18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115、116页。
    ④(近)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卷七,1934年铅印,第8页。
    ⑤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45页。
    ①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②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45-152页。
    ①(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71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72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73页。
    ①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19页。
    ②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21页。
    ③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李文海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77-9-1197。
    ②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③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F9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F9页。
    ②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49页。
    ④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A86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46页。
    ⑥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A86页。
    ⑦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50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K15页。
    ②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③萧铮主编:《民国二十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52),(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台湾)成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77年版,第26608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页。
    ②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2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九,1984年版,第342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九,1984年版,第342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18页。
    ④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95页。
    ⑤萧铮主编:《民国二十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52),(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台湾)成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77年版,第26762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二,1984年版,第371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云南人民出版社,第108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59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59页。
    ①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09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54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54页。
    ①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75页。
    ②《昆明县乡土教材》,1937年版,第89、90页。
    ③郑子健:《滇游一月记》,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发行,第93页。
    ④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⑤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33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401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412页。
    ③(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化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02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401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90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91页。
    ⑤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401页。
    ⑥西南军阀史研究会编:《西南军阀研究丛刊》第一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3页。
    ①(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12页。
    ③谢西南军阀史研究会编:《西南军阀研究丛刊》第一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页。
    ④(英)贝思飞著,徐有威译:《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②(加)宗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一,1984年版,第109页。
    ①(美)萨缪尔森著,萧琛译:《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7页。
    ①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①《旅滇指南》地理篇,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4页。
    ②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二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③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④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31、3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页。
    ⑥谢本书:《云南近代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⑦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⑧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第2页。
    ⑨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4页。
    ⑩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11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4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412页。
    ②《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3页。
    ③(法)奥古斯特·弗朗索瓦著,罗顺江,胡宗荣译:《晚清纪事——一个法国外交官的手记(1886-1904)》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283页。
    ④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412、413页。
    ⑤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二,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⑥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⑦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六,1984年版,第412页。
    ⑧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⑧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二,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⑩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0页。
    11(美)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4页。
    ①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38页。
    ②《云南日报》,1935年11月14日。
    ③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535页。
    ④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1页。
    ⑤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88、95页。
    ⑥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5页。
    ⑦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云南省图书馆藏本,卷三。
    ⑧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5页。
    ①《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3页。
    ②《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3页。
    ③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④《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13页。
    ⑤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38页。
    ⑥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8页。
    ⑦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5页。
    ⑧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⑨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二,1984年版,第297页。
    ⑩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11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40页。
    ①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5页。
    ②《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46页。
    ③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④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二,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⑤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⑥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1页。
    ⑦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40页。
    ⑧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商业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⑨《旅滇指南》食宿游乐篇,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2页。
    ⑩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①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64页。
    ②汪秀英:《奢侈消费的经济学界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①(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0页。
    ②(德)维尔纳·桑巴特著,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6页。
    ③(美)贝里著,江红译:《奢侈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④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①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O页。
    ②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82页。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5。
    ④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①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以滇西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2006年版,第166页。
    ①陈伟明:《清代澳门社会生活消费研究(1644——1911)》,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1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页。
    ③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④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7页。
    ⑤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7页。
    ⑥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71页。
    ⑦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⑧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⑨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二,1984年版,第297页。
    ⑩(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142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二,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④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47页。
    ⑤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⑥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79页。
    ⑦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⑧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105页。
    ①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2页。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④黄丽生、葛墨盒:《昆明导游》,中国旅行社印行,1944年版,第201页。
    ⑤《昆明市声》第一卷第三期,昆明市政公所秘书处出版,1927年10月31日发行,第9页。
    ⑥《中央日报》(昆明版),1939年10月21日。
    ⑦黄丽生、葛墨盒:《昆明导游》,中国旅行社印行,1944年版,第201页。
    ①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1992年版,第161页。
    ②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38页。
    ④《云南民国日报》,1936年11月2日。
    ⑤昆明市盘龙区文化局编:《昆明市盘龙区文化艺术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⑥汪曾祺:《蒲桥集》,作家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61页。
    ⑦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1989年版,第116页。
    ①《旅滇指南》食宿游乐,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4页。
    ②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2002年版,第125页。
    ③向尚:《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第198页。
    ④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⑤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⑥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⑦昆叨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70页。
    ⑧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⑨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⑩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11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39年版,第89页。
    12(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265页。
    ①昆明市盘龙区政协编:《盘龙文史资料》第2辑,1987年版,第120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28页。
    ③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④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⑤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①(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②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39年版,第8页。
    ③《云南教育杂志》第九卷第七号,1920年发行。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第七辑,云南人民出版社,第221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897页。
    ③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59页。
    ①向尚:《西南旅行杂写》,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版,第198页。
    ②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117页。
    ③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9页。
    ④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选:《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⑤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书局印行,1924年出版,第117页。
    ⑥《旅滇指南》工商业,云南省教育会出版,1923年版,第21页。
    ⑦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2002年版,第33页。
    ⑧(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144页。
    ⑨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选:《云南文史集粹》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⑩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①《云南民国日报》,1936年11月2日。
    ②《云南民国日报》,1936年11月23日。
    ③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2002年版,第35页。
    ④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2002年版,第41、42页。
    ⑤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⑥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9页。
    ①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86页。
    ②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7、68页。
    ③(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70页。
    ④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86页。
    ⑥甘汝棠:《昆明向导》,昆明云领书店出版社,1940年版,第4、5页。
    ⑦甘汝棠:《昆明向导》,昆明云领书店出版社,1940年版,第5页。
    ①《云南日报》,1911年2月5日。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6页。
    ③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132页。
    ④《云南民国日报》,1936年11月23口。
    ⑤黄丽生、葛墨盒:《昆明导游》,中国旅行社,1944年印行,第24页。
    ①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76页。
    ②(清)戴纲孙:道光《昆明县志》卷二,光绪二十七刻本,第2页。
    ③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④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133页。
    ⑤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166页。
    ⑥《云南省教育年会年鉴》,1924年,第153、154页。
    ⑦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三,1984年版,第283页。
    ⑧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①京滇公路通览筹备会云南分会编:《云南概览》,1937年版,第80页。
    ②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2页。
    ①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九,1984年版,第140页。
    ①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②(近)陈权修,顾琳纂:《阿迷州志》(二),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影印本,第512页。
    ③(近)朱伟修,罗风章纂:《罗平县志》第一册,1933年石印本,第76页。
    ④(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3、4页。
    ⑤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楚雄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0页。
    ⑥(近)丁国樑修,梁家荣纂:续修《建水县志》卷二,1933年汉口道新印书馆铅印本,第37、42页。
    ⑦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3页。
    ⑧(近)黄元直,刘达开:《元江志稿》卷十一,1922年开智印刷有限公司印,第5页。
    ⑨(近)张培爵修,周宗麟纂:《大理县志稿》卷六,1917年铅印本。
    ①(近)张鉴安修,寸开泰纂:《龙陵县志》卷三,1965年云南大学传抄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②(近)吴永立、王志高修,马太元纂:《新平县志》卷五,1933年石印本。
    ③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④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⑤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⑥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7页。
    ⑦(近)吴永立、王志高修,马太元纂:《新平县志》卷五,1933年石印本。
    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⑨(近)卢金锡:《昭通县志稿》卷六,礼俗,1937年铅印本。
    ⑩云南省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1936年版,第1页。
    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页。
    ②王了一:《龙虫并雕斋琐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③(近)张培爵修,周宗麟纂:《大理县志稿》卷三,1917年铅印本。
    ④(近)卢金锡:《昭通县志稿》卷六·礼俗,1937年铅印本。
    ⑤(近)陈权修,顾琳纂:《阿迷州志》(二),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影印本,第512、514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⑦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39年版,第85页。
    ①《云南日报》,1935年12月20日。
    ②(近)丘廷和:《缅宁县志稿》卷十七,1948年稿本,第15页。
    ③(近)陆崇仁修、汤祚纂:《巧家县志稿》卷八,1942年铅印本。
    ④(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12页。
    ①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②(美)罗斯著,公茂虹、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③(美)明恩溥,陈午晴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6页。
    ④(近)陈权修,顾琳纂:《阿迷州志》(二),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影印本,第521页。
    ⑤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牟定卷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⑥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⑦江应棵:《思普沿边开发方案》,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编印,1944年,第2页。
    ⑧《云南日报》,1936年3月13日。
    ⑨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3月。
    ①(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4页。
    ②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明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九,1984年版,第140页。
    ③(近)张自明:《马关县志》卷二,1932年石印本,第3、4页。
    ④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82页。
    ⑤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⑥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
    ⑦童振海:《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杜会课印,1926年版,第20页。
    ①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6页。
    ②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17页。
    ③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卷三,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①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2页。
    ②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页。
    ③甘汝棠:《昆明向导》,昆明云领书店出版社,1940年版,第4、5页。
    ④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第199页。
    ⑤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第2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②京滇公路通览筹备云南分会编:《云南概览》,1937年印行,第65页。
    ①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第017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383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393页。
    ②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十二,1984年版,第277页。
    ①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的进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1985年版,第947页。
    ③万湘澄:《云南对外贸易概观》,新云南业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7、18页。
    ①周钟岳,龙云:《新纂云南通志》卷144,1949年铅印,第7页。
    ②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339页。
    ③万湘澄:《云南对外贸易概观》,新云南业书社出版,1946年版,第164页。
    ④李埏:《不自小斋文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页。
    ⑤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九,1984年版,第94页。
    ⑥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卷七,1984年版,第36页。
    ⑦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1985年版,第574页。
    ①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33页。
    ②云南旅平学会编:《云南旅平学会会刊》第七期,1933年发行,第10页。
    ③(近)张培爵修,周宗麟纂:《大理县志稿》卷六,1916年铅印本,第81页。
    ④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以滇西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⑤《云南日报》,1937年4月3日。
    ⑥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出版,1962版,第1106、1107页。
    ⑦童振海编,杜会课印:《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第66页。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②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51页。
    ③(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66页。
    ④郑子健:《滇游一月记》,中华书局印行,1937年发行,第51页。
    ⑤(近)张维翰,童振藻:《昆明市志》上,1924年版,第43页。
    ⑥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41页。
    ①曾毓秀:《滇越铁路纪要》,1919年出版,第66页。
    ②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1982年版,第12页。
    ③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④《抗战时期西南的交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4页。
    ⑤骆毅:《昆明市历代人口的变迁》,《云南地方志通讯》,1986年第2期。
    ⑥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四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①云南蒙自县文化局、蒙自师专、蒙自南湖诗社编:《西南联大在蒙自》,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②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
    ③(美)杰夫瑞·B·格林著,徐帆译:《飞虎的咆哮》,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7页。
    ④《云南教育杂志》第三十一卷第一期,1941年1月10日发行。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77-5-194。
    ①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298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1-855。
    ③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1-855。
    ④(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①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②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③(近)李景泰修,杨思诚纂:《嵩明县志》卷十九,1935年铅印本,第268页。
    ④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1-855。
    去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1-856。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93。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4。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5。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6。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8。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19。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0。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1。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2。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3。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4。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5。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8-126。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11-11-56。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44-1-203。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64-5-94。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77-5-194。
    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卷宗号77-14-3145。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
    萧铮主编:《民国二十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美国)中文资料中心、(台湾)成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77年版。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长编》,1984年版。
    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续云南通志长编》,1985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云南省编辑组编: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少数民族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文史集粹》,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编:《昭通旧志汇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编:《大理丛书·方志篇》,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
    昆明市盘龙区政协编:《盘龙文史资料》。
    昆明市五华区政协编:《五华文史资料》。
    阮元修,王崧纂:道光《云南通志》,道光十五年(1836)刻本。
    岑毓英修,陈灿纂:光绪《云南通志》,光绪二十年(1895)刻本。
    王文韶修,唐炯纂:本光绪《绪云南通志稿》,光绪二十七年(1902),四川岳池县刻本。
    戴纲孙:道光《昆明县志》,光绪二十七年(1902)刻本。
    刘润畴修,俞庚唐纂:《陆良县志稿》,1915年石印本。
    马标编订,杨中润辑:《路南州志》,1917年铅印本。
    张培爵修,周宗麟纂:《大理县志稿》,1917年铅印本。
    李春曦修,梁友檍纂:《蒙化志稿》,1920年铅印本。
    王槐荣修,许宝纂:《宜良县志稿》,1921年云南官印局铅印本。
    黄元直修、刘达武纂:《元江志稿》,1922年铅印本。
    周汝钊修,侯应中纂:《景东县志稿》,1922年石印本。
    张维翰,童振藻篡:《昆明市志》,1924年版。
    李景泰修,王沂渊纂:《嵩明县志》,1926年铅印本。
    周宗麟,石君撰:《大理乡土志》,1926年铅印本。
    全奂泽,许宝纂:《禄劝县志》,1928年铅印本.
    张自明:《马关县志》,1932年石印本。
    朱伟修,罗凤章纂:《罗平县志》,1933年石印本。
    吴永立,王志高修,马太元纂:《新平县志》,1933年石印本。
    丁国樑修,梁家荣纂:续修《建水县志》,1933年汉口道新印书馆铅印本。
    王钧国修,缪果章纂:《宣威县志稿》,1934年铅印本。
    佚名:《广南县志》,1965年云南大学传抄云南省图书馆藏1934年稿本。
    符廷铨纂:《昭通志稿》,1937年铅印本。
    《昆明县乡土教材》,1937年版。
    卢金锡修,杨履乾纂:《昭通县志稿》,1937年铅印本。
    袁嘉谷纂:《石屏县志》,1938年铅印本。
    赵思治修纂:《镇越县志》,1938年油印本。
    由云龙纂:《高峣志》,1939年铅印本。
    陆崇仁修,汤祚纂:《巧家县志稿》,1942年铅印本。
    倪惟钦修,陈荣昌、顾视高纂:《续修昆明县志》,1943年铅印本。
    陈钟书修,邓昌麟纂:《麻栗坡地志资料》,1946年云南大学复钞云南省图书馆藏传抄本。
    霍士廉修,由云龙纂:《姚安县志》,1948年铅印本。
    丘廷和纂修:《缅宁县志稿》,抄本四册,1948年稿本。
    龙云修,周锺岳纂:《新纂云南通志》,1949年版。
    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63年传抄云南省图书馆藏稿本。
    张鉴安修,寸开泰纂:《龙陵县志》,1965年云南大学传抄云南省图书馆藏本。
    陈权修,顾琳纂:《阿迷州(二)》,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影印本。
    柯绩丞:《普思沿边志略》,普思沿边行政总局,1916年版。
    云南省教育会编:《旅滇指南》,1923年版。
    《曙滇》,1923-1924第一卷第二期,1923年版。
    云南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云南省行政统计简报》,1924年版。
    童振海,杜会课:《云南风俗改良会会刊》,1926年版。
    昆明市政府秘书处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度《昆明市市政统计》,新新石印馆印行,1926年版。
    谢彬:《云南游记》,上海中华局印行,1926年版。
    昆明市政公所秘书处编:《昆明市声》第一卷第三期,1927年版。
    云南旅平学会编:《云南旅平学会会刊》,1930年版。
    铁道部财务司调查科编:《粤滇线云贵段经济调查总报告书》,1932年版。
    《云南边地问题研究》,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出版,1933年版。
    云南旅平学会编:《云南旅平学会会刊》第七期,1933年版。
    行政院农村复兴社编:《云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王造时:《中国问题的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詹念祖:《云南省》,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版。
    《云南民国日报》,1935、1936、1937年份。
    京滇公路通览筹备会云南分会编:《云南概览》,1937年版。
    京滇公路通览筹备会云南分会编:《云南概览》,1937年版。
    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中华出版社,1937年版。
    郑子键:《滇游一月记》,中华出版社,1937年版。
    潘恩霖:《西南全貌》,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9年版。
    《中央日报》(昆明版),1939年份。
    胡嘉:《滇越游记》,商务印书馆发行,1940年版。
    甘汝棠:《昆明向导》,昆明云岭书社出版社,1940年版。
    李霖灿:《黔滇道上》,重庆大公报馆,1940年版。
    郭垣:《云南省经济问题》,中正书局印行,1940年版。
    张肖梅:《云南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1942年版。
    张印堂:《滇西经济地理》,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1943年版。
    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1943年版。
    黄丽生,葛墨盒:《昆明导游》,中国旅行社印行,1944年版。
    蒋君章:《西地经济地理》,商务印书馆印行,1945年版。
    马子华:《滇南散记》,云南丛书社出版,1946年版。
    万湘澄:《云南对外贸易概观》,新云南业书社出版,1946年版。
    刘兆吉:《西南采风录》,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南洋印刷社,1946年版。
    江应樑:《摆彝的生活文化》,中华出版社,1950年版。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云南杂志选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民政厅编:《云南民政概况》,云南大学图书馆藏本。
    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云南省图书馆藏本,未刊行。
    《云南教育杂志》,第10、11、31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方国瑜:《云南地方史讲义》,云南广播电视大学,1983年版。
    厉以宁:《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罗正齐,袁培树:《消费经济》,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杨聪:《大理经济发展史稿》,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张怀渝:《云南省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严昌洪:《西俗东渐记: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陆复初:《云南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谢本书:《云南近代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李圭:《云南近代经济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彭华民:《消费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展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谢本书,李江:《近代昆明城市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万揆一:《昆明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董福荣:《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于琨奇:《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道生:《云南社会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埏:《不自小斋文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龙东林:《昆明旧照:我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昌:《20世纪南汇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蔡寿福:《云南教育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谢本书:《昆明史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东刚:《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养儒:《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田晖:《消费经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2年版。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王稼句:《昆明梦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罗纲、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周伟:《变迁——101年中国社会生活全印象》,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林泉:《重返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罗群:《近代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汉国,王印焕:《华北农村的社会问题(1928至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李金铮:《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探微》,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云南省档案馆编:《清末民初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文启湘:《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明伟:《清末明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少兵:民国百姓生活文化丛书《衣食住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杨树群:《老昆明风情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蒋建国:《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800-1911)》,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魏华仙:《宋代四类物品的生产和消费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智生:《商人与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社会——以滇西北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邵雍:《中国近代社会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黄敬斌:《民生与家计:清初至民国时期江南居民的消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姜彩芬:《消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雁南:《唐代消费经济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版。
    陈伟明:《清代澳门社会生活消费研究(16441911)》,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何辉:《宋代消费史: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中华书局,2010年版。
    宋立中:《闲雅与浮华——明清江南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版。
    王广义:《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周笑冰:《消费文化及其当代重构》,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陈明远:《18401949百年生活巨变》,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汪效驷:《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基于陈翰笙无锡调查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萍:《消费经济学理论溯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盛美真:《近代云南社会风尚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
    (美)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美)萨缪尔森著,萧琛译:《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明恩溥著,陈午晴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
    (美)罗斯著,公茂虹译:《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美)凯恩斯著,徐毓木丹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英)戴维斯著,李安泰译.《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出版,2000年版。
    (法)亨利·奥尔良著,龙云译:《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奥古斯特·弗朗索瓦著,罗顺江,胡宗荣译:《晚清纪事—一个法国外交官的手记(1886-1904)》,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法)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彭慕兰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维尔纳·桑巴特著,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美)贝里著,江红译:《奢侈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著,何天强译:《旧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的社区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德)齐美尔著,朱桂琴译:《货币哲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庞卓恒:《让马克思主义史学弘扬于国际史坛—访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希尔顿》,《史学理论》,1987年第3期。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述——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二》,《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
    张笃勤:《汉口商业发展与社会风尚演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刘和惠:《论晚明社会风尚》,《安徽史学》,1990年第3期。
    胡维革:《对民初社会风尚变化的考察与反思》,《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4期。
    朱瑞熙:《宋代社会风尚概述》,《抚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韩志远:《关于元代社会风尚的几个问题》,《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3期。
    胡一雅:《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等级的消费》,《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王家范:《从难切入,在“变”字上做文章》,《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乔志强、张平:《近代华北农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傅建成:《二十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家庭生活费用分配结构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3期。
    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浙江学刊》,1995年3月。
    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罗玲:《民国时期南京的社会风尚》,《民国档案》,1997年第3期。
    徐浩:《清代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史林》,1999年第1期。
    吴晓亮:《略论宋代城市消费》,《思想战线》,1999年第5期。
    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侯建新:《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袁钰:《华北农民生活消费的历史考察(1895—1936)》,《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5期。
    饶明奇:《论近代华北农村物质生活的变迁》,《中州学刊》,2001第1期。
    谯珊:《近代城市消费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其特点》,《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2期。
    周剑云:《论十七世纪法国社会消费及特征——兼论它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夏明方:《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谯珊:《抗日战争时期成都市民消费生活水平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彭慕兰:《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郑军:《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北方论从》,2003年第5期。
    马学强:《清代江南物价与居民生活:对上海地区的考察》,《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赵先明、冯静、陆铭宁、邱梅:《试述民国四川社会风尚变化的特点》,《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吴晓亮:《从城市生活变化看唐宋社会的消费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张研:《18世纪前后清代农家生活消费的研究》,《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杨天宇:《西方社会学消费理论的经济学评析》,《消费经济》,2006年第1期。
    汪辉秀:《抗战初期川东南农家生活消费述评》,《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温乐平:《秦汉时期生活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2期。
    张剑光,张洁:《唐代城市消费的方式、水平和结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胡大泽:《论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王奎、张驰:《20世纪初我国农民生活贫困之原因探讨》,《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车辚:《清末民初昆明的城市消费变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王玉茹,李进霞:《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消费结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小尉:《1912-1937年北京居民的工资收入与生活状况》,《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王克霞、郭谦:《民国年间山东农民物质消费水平初探》,《山东经济》,2007年第4 期。
    何斯民:《试论抗日战争对昆明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廖建夏:《旧桂系时期广西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李丽:《抗战时期的物价与教授生活——以昆明为例》,《作家杂志》,2007年第12期。
    王玉茹,李进霞:《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陈业新:《民国时期民生状况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邓娟:《试论民国时期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第9期。
    谢溶:《清末民初昆明的社会生活》,《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
    关永强:《近代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与消费差异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潘桂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生活状况的探讨——以收入、支出、债务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潘桂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生活贫困的原因探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6期。
    谷婧雯:《消费理论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9期。
    朱高林、郭学勤:《19491956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总体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
    王晓曼:《从清末民初着装风格透视当时社会风尚》,《艺术科技》,2012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