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司设立瑕疵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国家普遍采用法律形式对公司设立进行干预,一方面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公司设立的要求和设立人的设立责任,另一方面又严格规定设立程序,加强法院或行政机关对设立公司的监督,以期保证参与经济活动的公司达到法律预设之标准,以最终实现保障市场交易安全之目标。但在公司设立实践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难免会出现不符合公司设立之预设法定要求的公司通过公司登记程序而取得法人资格。此即所谓公司设立瑕疵。公司设立瑕疵的存在,意味着公司的独立人格可能因此而实质上难以真正确立,但由于公司登记公示制度的设置,又使得公司即使存在有影响其独立人格的设立瑕疵,对外却依然显示其拥有法律赋予的独立人格。由此产生的瑕疵公司,一方面对交易安全构成事实的或潜在的威胁,但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采取否定瑕疵公司人格的简单态度,因为瑕疵公司运营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关联着众多的利害关系人,在处理公司设立瑕疵相关法律问题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乃至社会的动荡。
     本文以“公司设立瑕疵”这一存在于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围绕公司设立瑕疵相关法律问题展开研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寻求两大法系在公司设立瑕疵相关法律制度中的共性与差异,以期把握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对公司设立瑕疵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体系的一些思路。本文共计三万八千余字,除引言与结束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公司设立原则的历史变迁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公司设立瑕疵的界定、特征及具体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公司设立瑕疵与公司设立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指出,公司设立原则经历了从最初的自由设立到特许设立、核准设立,后转向准则设立,最终各国普遍采用严格准则设立主义的演变过程,而公司设立瑕疵就是伴随着现代公司设立条件和程序的日益复杂化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问题。公司设立瑕疵实际上是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落空的矛盾状态之一,是对公司设立之法定条件和程序的违反,因此其具体表现形式与公司设立之法定条件和程序的设置密切相关。
     第二部分从剖析两大法系公司法律制度对公司设立瑕疵的不同规制理念入手,探讨了公司设立瑕疵与瑕疵公司人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英美法
    
    系的瑕疵公司人格原则承认主义与大陆法系的瑕疵公司人格原则否认主义
    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两大法系之所以对瑕疵公司人格采取不同的法律态
    度,深层次原因在于两大法系的立法价值取向各有偏重:英美法系偏重于
    提高交易效率,而大陆法系则偏重于维护交易安全。不过在瑕疵公司人格
    问题上,尽管两大法系价值取向各有偏重,但殊途同归,都遵循着“促使
    商事交易便捷、安全进行”这一立法宗旨和理念来构建各自相对独立的法
    律体系,并通过各自的具体制度设置来实现这一立法宗旨。
     在对公司设立瑕疵的规制理念作了初步探讨之后,本部分研究了两大
    法系公司法律制度对公司设立瑕疵进行规制的具体制度安排。英美法系国
    家公司法律制度在对待瑕疵公司能否获得法律承认这一问题时,采用“结
    论性证书规则”给予了肯定回答,从而也就一般性地排除了利害关系人通
    过法律程序消灭瑕疵公司的可能性,但国家一般保留了对瑕疵公司的否定
    权,且通常是通过法院来行使瑕疵公司的否定权的。而大陆法系国家公司
    法律制度则允许利害关系人或国家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消灭瑕疵公司。
    因此,就公司设立瑕疵相关制度安排而言,大陆法系比英美法系复杂得多。
    大陆法系多数国家和地区公司法都规定了公司设立无效和撤销制度,以及
    相关具体规则。
     在本部分的最后,笔者总结了两大法系关于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的
    理念及制度安排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1)应明示对公司设立瑕疵及瑕疵
    公司的基本法律态度;(2)应构建公司设立瑕疵的具体法律规制制度;(3)
    应完善公司设立瑕疵的法律责任体系。
     第三部分从分析我国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制度的现状入手,重点探
    讨了如何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体系的问题。鉴于我国目前公司
    法律对于公司设立瑕疵所引发的诸多法律问题并未给予系统、全面的回答,
    而只是零散地作了些规定,因此,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体系既
    具现实性,又具迫切性。本文认为,完善我国公司设立瑕疵法律规制体系,
    可采取疏而不漏的立法原则,充分体现法律公正性与灵活性统一。首先,
    应从整体框架上构建公司设立瑕疵的私权救济和公权救济体系。一方面,
    允许公司设立瑕疵受害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设立瑕疵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宣
    告公司设立无效以撤销公司登记;另一方面,确定由国家有权机关讼司登
    记机关或法院)代表国家依职权对设立瑕疵进行处理,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交
    易安全。其次,应建立公司设立无效诉讼制度、公司设立撤销制度、公司
    
    设立瑕疵补正规则等具体制度,以确保法律的可操作性。最后,应完善公
    司设立瑕疵的法律责任体系。一方面明确设立瑕疵违法行为主体对利害关
    系人的民事法
Nowadays, it's a common phenomenon to intervene in the incorporation by law: on the one hand, rigid rules are set up to clarify the requirements of incorporation and sponsors' responsi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usiness, strict procedures are adopted so that the court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 will monitor the company's economical behavior. However, th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have led to a new legal problem: th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between the ideal design of law and the practicing failure of law.
    Under the main study subject of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this thesis did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relative legal problems of th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Through comparing the Common Law system with the Civil Law system, we learned the generality and diversity between them in the legal institution of company law related to th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and we also obtained some general regulation theories for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Furthermore, after the meaningfu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we brought forward to some thoughts on the perfection of our country's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regulation system. This thesis, which totals about 38,000 words,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n the first part, with the threshold of the changing history about the doctrine of incorpora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s and practical forms of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A further study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unding of a new company and the defect in it was also made. As a result, we understood that the defect incorporation violates its law 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so its practical forms have a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law requirements and procedures.
    Secondly,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theory between the two law systems in founding a new company,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and its character, and then dealt with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s of th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in the two law systems. In the end, the author got some hints from the research that may be useful to our country: 1)
    
    
    
    the legislation should clarify its attitude towards the defects in founding a new company and th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2) practical rules on the defective company should be made; 3)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n the defective company should also be perfected.
    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presente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law concerning the defective company, and focused on how to improve our law system on the regulation of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In the author's opinion, a proper attitude is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law's justice and agility. 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set up the relief system by both private rights and public rights to regulate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as a whole. Subsequently, we could create the institution of invalidating incorporation by litigation, the institution of withdrawing defective company, and the institution of correcting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etc. And at last, it's also indispensable to perfect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defective incorporation, especially to perfect the civil responsibility system.
引文
1.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江平主编:《中国公司法原理与实务》,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版。
    3.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工(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5.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蒋大兴著:《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漆多俊主编:《市场经济企业立法观:企业、市场、国家与法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范健、蒋大兴著:《公司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虞政平著:《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冯果:《现代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郭锋、王坚主编:《公司法修改纵横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周林彬著:《比较商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王保树主编:《中国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
    14.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5.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6.毛亚敏著:《公司法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7.徐燕著:《公司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8.石少侠主编:《公司法教程》(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著,李存捧译:《公司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加拿大]柴芬斯(Brian R·Cheffins)著,林华伟,魏旻译:《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1.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2.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韩]李哲松著,吴日焕译:《韩国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4.刘俊海译:《欧盟公司法指令全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5.赵秉志总编:《澳门商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1-7卷,法律出版社。
    26.王保树:“商事法的理念与理念上的商事法”,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7.范健:“设立中公司及法律责任”,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8.崔勤之:“关于公司设立规则的修改建议——从公司设立的现行规定谈起”,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五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9.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中的公司法面临的转变”,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0.张民安:“公司设立制度研究”,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1.刘武俊:“可诉性:法律文本的脉搏——兼论公司法的立法完善”,《法制日报》(京),2000年6月28日第7版。
    32.王泰铨:“欧洲公司法导论”,《台大法学论丛》第25卷第1期。
    33.乔新生、周明、李启雄:“论公司成立无效制度”,《河北法学》,1999年第2期;
    34.张子胜:“公司设立无效初探”,《法学与实践》,1996年第4期。
    35.刘志文:“论公司章程”,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六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