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墓志文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来说,北朝墓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地位与意义。对现存数量庞大的北朝墓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是摆在我们文献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力求从文献学入手,对北朝墓志试图进行断代式深入的文献考察与研究。
     第一,对墓志进行溯源,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墓志起始说以及与墓志衍生相关物,着重考察了墓志名与物的演变,而且还涉及到北朝墓志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分期、北朝墓志文献研究的成果与问题、北朝墓志文献研究意义、目标及方法等诸多方面。同时,阐述了北朝墓志的形制问题,分北朝墓志的材料与制作、定型与异型、志石等级三个专题进行论述,探讨了北朝墓志形制的形成与意义。
     第二,条析北朝墓志的出土著录及研究情况,按清代以前、清代、民国时期、建国后四个时段,从墓志出土的地理分布以及著录与研究的重要学者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使之脉络清晰,认识全面。
     第三,围绕墓志文体、语言特色、墓志文作者、文学观念四个方面,就北朝墓志的文学特性展开论述。墓志文始终独自作为一个特殊文体存在,与其他文体有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北朝墓志文具有北朝文代表性,其志文结构初期形式多样,发展至北朝时已趋于规范化、模式化,其结构层次概括起来包括:首题、序、志传、志铭、尾记,由于志传与志铭在墓志文中放置的位置不同,北朝墓志的结构组成形式可以罗列为:“前志传+后志铭”型、“前志传+中间铭+后志传”型、“志传”型、“志铭”型。北朝墓志文使用的是中古时候的语言,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文学环境下,既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又显示出墓志文文学语言的魅力。
     第四,考究了北朝墓志文献的历史价值。运用王国维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将正史文献与地下出土石刻文献相结合,深入挖掘北朝墓志的文献资料,填补现有资料的不足与空白,以便做到无证不史,做到“释古”与“正古”。北朝时期大量的墓志材料多记载确凿的历史事实,就墓志志主而言可分两种情况:一是正史中有传的,但墓志记载的内容更加详实;二是正史中无传的,仅靠志文见其姓名事迹。整理北朝出土墓志的志主关系,更为完备地显现北朝帝王别宗、代姓贵族、汉族官僚的家族谱系。墓志还可以证史之误,墓志与《魏书》或《北史》所载有所不同,将这些互异的记载汇录对比,有助于断定正误。一般说来,墓志早于《魏书》与《北史》,为比较原始的资料,失误的可能性较小,具有以志证史之功,但也并非绝对正确,复杂的情况经考证后方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五,北朝墓志包含着众多社会民俗方面的信息,具有相当的社会文化学意义,如墓主年龄所反映的当时人口寿命,墓志尺寸所反映的性别地位差异,丧期习俗所反映的社会规范,婚姻选择所反映的民族融合状况,等等。以所收集到的北朝墓志671方作为统计样本,该样本对应的墓主为691人,其中具有明显男性特征或男性倾向的有494人,具有明显女性特征或女性倾向的有174人,另有性别不明者23人,而年龄不明者为208人。在北朝整个过程中,从抽样调查来看,人口的平均寿命为47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46岁,女性的平均寿命为50岁,女性的平均寿命略高于男性。这样一种平均寿命状况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相对是比较低的,也反映出当时生产力水平同样的相对较低,因为大多数人口是不能进入老年时期就夭折了。何况出土墓志的志主生前属于上流社会,其生活水平应该说大多超过当时社会的平均水平的,由此可以推论,当时人口寿命的平均值比目前统计的数值可能还要低一些,这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
     北朝墓志反映出男女性别地位。通过对男女职官、夫妻、家族墓志外形尺寸进行排列对比后,发现后妃女官墓志外形尺寸比同品级的男性官员低一级;夫妻墓志外形尺寸基本上是夫志大,妻志小、妾志更小:家族墓葬亦遵循此制,均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通过将确切记有卒、葬年月的北朝各个时期的墓志加以汇集统计,也可以看出男性墓主的葬期相较女性墓主为长,北魏时期女性墓主葬期大多在3个月以内,3个月以内葬期的女性墓主占到57.4%;而男性墓主葬期停丧1个月和1个月之内下葬的少,而2个月到8个月之间下葬的数量则为多数。女性墓主停丧时间较长的样本一般也不会超过2年,只有个别案例超长;而男性墓主停丧时间在2年以上者十分普遍,有的甚至可以至6年以上,北魏时期墓主葬期6年以上占总体比值为26.7%;北齐时期为25.4%;东魏时期为22.9%,皆不为少数。
     从北朝墓志反映出北朝的婚姻状况来看,北朝存在逆缘婚、同姓婚、再婚、门阀婚姻等现象,至于北朝实际结婚年龄,如果仅就墓志中的33位已婚者的结婚年龄来分析,14岁确是北朝女子的基本婚龄,但其整体平均婚龄却已到17岁,故可推测,北朝女子的实际婚龄应在17岁左右,也就是说,北朝女子的一般实际婚龄是要晚于社会规定的适婚年龄。值得注意的是14岁以前的成婚者多是皇室或贵族之家,普通百姓嫁娶年龄则高于14岁适婚线。
     第六,从文献载体的角度探讨北朝墓志的鉴定与保护,北朝墓志除了以原出土物方式收藏与传播之外,人们又创造出拓片形式予以保存与流传,这既有利于加大对于原出土墓志的传播,又为原出土墓志添加了些许附庸成分。但北朝墓志存在重刻、翻刻、伪刻现象,需要予以必要的辨伪与鉴定,并对珍贵的墓志刻石与拓片予以收藏与保护。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及较为鲜明的特色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而综合考察北朝墓志文献,建立起北朝墓志文献研究体系,填补了古典文献领域在北朝墓志方面研究的空缺,以丰富石刻文献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将墓志与史传等文献相结合,对北朝墓志形制,包括选材、制作、定型与异型、志石等级进行系统研究。尤对北朝墓志的发生、演变及定型以及墓志与拓片的鉴定、辨伪、收藏、保护,做出更为细致、切实的探讨。
     第三、从文学、历史、社会诸方面对北朝墓志进行全面考察,解读蕴藏在北朝墓志中的文化信息,填补北朝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
     第四、借鉴数理统计方法,对北朝墓志资料进行必要的分门别类的统计分析,开辟墓志计量文献学的新模式。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have very important literature value, high status and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classical bibliography research. It is an important and arduous mission for bibliographers and philologists to carry out an all-round systematic research on extant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This paper tries to deeply carry through the bibliographical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division style through philology and literature.
     Firstly,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schools of theories of origins of the epitaph and correlative ramification, emphatically inspects the evolution of epitaph word and epitaph stone, and also it refers to the stages of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the background of prosperity of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exploring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the significance and goal and method and so many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of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And it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and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of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from three parts that is material and manufacture, form taken and hetero-type and the tomb tablet ranks.
     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unearthed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It makes a clear and all-round research of the geography distributing and correlative writing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and the research of important scholars in the time sequence, before Q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Thir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from the aspects of epitaph writing styl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authors' intention and literature concept. The epitaph is a special literary styl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literary styles. In some sense,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hav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Northern Dynasties' articles. The contents of the epitaph were various in forms in initial stage and it became standardized and in a certain pattern. The topic, the foreword, the biography, the verse and the end are four parts of its structure. Because of the biography and the verse located in different place in epitaph, the formation styles of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tyles of "the front biography + the behind verse", "the front biography + the middle verse + the behind biography", "the biography" and "the verse". In that political, economical, social and especially literary environment,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were writte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which was put the brand of time and also shows the charm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Fourth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It employs the dual evidence method of Wang Guowei, which is combin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with the unearthed inscriptions, and excavates further information on the epitaph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fills in the deficiency and blank space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so as to testify to the history better and also to explain and rectify the history as well. The large amount of inscriptions on tomb tablet in the period of Northern Dynasties mainly accounts the authentic history facts. The persons who are inscribed on the tomb tablet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s that there is biography in the authorized historical documents with full and accurate contents in the epitaph; the other one is that there is no biography in the authorized history, with only epitaph revealing its name and life story. Sorting out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dead persons through the epitaphs on the tomb table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ill help to fully and clearly show the family trees among the emperors and aristocrats of Northern Dynasties and senior officials of Han Dynasty. Besides, the epitaphs can rectify the mistakes of the recordings in "Book of Wei Dynasties" and "History of North Dynast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making clear the truth or mistakes through mak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written record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pitaphs as original materials happen more early than "Book of Wei Dynasties" and "History of North Dynasties", and thus have smaller probability of making mistak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stifying the history, but not absolutely being true, with the conclusion to be obtained as a result of textual research with regard to complicated matters.
     Fifthly,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contain a large amount of social folk custom, have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culture. For example, the life-span of that time indicated through dead person's age, the gender disparity in position through the gravestone's dimension, social norm through the social custom during the funeral period, and the national amalgamation situation through marriage choices etc. let's take the 671 tomb tablet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s the statistical sample. The sample gravestone should contain 691 persons, among whom 494 has obvious male characteristics or male inclination, and 174 has obvious female characteristics or female inclination, and 23 has unclear sex inclination in addition, and 208 has unknown ag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from the sample investigation, the population average life-span is 47 years old, and the average life-span of male is 46, female being 50, with the female being a bit longer than male in average life-span. This average life-span situation can reflect that the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al,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is relatively very low at that time, and that the productivity power is correspondingly poor with a large majority of people being dead before entering old-age period. In addition, the dead persons with tomb tablets, most of who belong to the upper-class society, have higher living standard than the average level. Therefore we can infer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that the average life span of that time might be shorter than the statistical figure at present, which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reality of that society.
     The epitaph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reflect the male and female's sex status. By comparing with different shape and size of the gravestone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official, the husbands and wives, the family members, we can discover that gravestones of queens, imperial concubines and female officials are smaller in size than male officials; comparing husbands and wives' gravestone, husbands' are bigger, wives' are smaller and the concubines' are even less smaller. The clan gravestones also abided by this system, which proved a social reality that women are treated as inferiors to men. Through the statistics of the gravestones on which have definite mark of persons death and bury in Northern Dynasties, we also can make a judgment that burying period of male grave hosts are longer than female grave host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burying period of most of the female grave hosts is within 3 months, which take 57.4% of whole female grave hosts. However, few of male grave hosts were buried within one month or lay at home for only one month after their deaths, and most of them were buried within 2 to 8 months after their deaths. The longest burying period of female grave host sample is no more than two years and only few individual cases are extra-long. But it is very popular for male grave hosts lay at home for two years after their deaths, besides someone even lay at home for over 6 years. Accounting for overall ratio, it takes 26.7%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25.4% in the Northern Qi Dynasty, 22.9% in The Eastern Wei Dynasty.
     The epitaphs on the memorial tablet within a tomb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reflected the marriage situation in that era which consisted of marriage among a family, marriage between same-surname families, marriage between influential families and remarriage, etc. As to the actual marriage age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14-year old was the marriageable age for girls, which we can get from the analysis to the marriage age of 33 mentioned in an inscription on the tomb tablet, but the average marriage age as a whole was 17-year old, from this, we can infer that the actual marriageable age of female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should be around 17-year old, say,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female's real marriage age was generally older than that fixed by social conventions. It's worth noticing that most of women got married before 14-year old were from royalty and aristocracy, while the marriage age of common people was elder than 14-year old.
     Sixth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epitaph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 material, we can learn that tomb tablets were kept and disseminated, besides, human creatively adapt rubbings(Tapian) to keep and spread the epitaph which is favor for strengthen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original epitaphs and adding subordinate ingredients to them. But there were duplication, copy and forging epitaph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so they needed to be distinguished and evaluated, and the precious epitaph stones needed to be protected and kept.
     The innovation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ssertation are reflected through several factors. Firstly, doing research thoroughly and comprehensively o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to build up the research system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fills the omiss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in the field of ancient documents and extend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e epitaphs. Secondly, combining the epitaphs and the history records, we do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omb tablets, which includes choosing materials, making, finalizing the design, changing the design, carving the stone, keeping and protecting tomb tablets, testing and distinguishing inscriptions, especially making meticulous and real description on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finalization of the epitaph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irdly, making overall investigation o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literarily, historically and socially and analyzing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pitaphs fill the omissions in such fields a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literature, history and sociology. Fourthly, do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categories on the epitaph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by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pioneers a new method of the measure philology in the field of epitaph researches.
引文
1 古埃及第18位法老王图坦卡蒙的陵墓上镌刻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2 袁仲一:《秦始皇陵西侧瓦文》,引自《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1980)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 始皇陵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第3期。
    2 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3 据程章灿:《墓志起源考》一文,考“杜子春”为杜子夏之讹。引自《石学论丛》,台北:台湾大安出版社,1999年版。
    4 (清)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5 《西京杂记》卷三,引自(明)程荣《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 (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 《蔡中郎集》中有碑铭诔文37篇。
    8 罗振玉:《辽居稿》卷二十,民国石印本。
    9 施蜇存:《金石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7页。
    1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9页。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陕北出土的东汉郭仲理、郭季妃石椁,分别刻有“故雁门阴馆丞西河圜阳郭仲理之椁”、“西河圜阳郭季妃之椁”。
    3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4页。
    4 (日)日比野丈夫:《墓誌起源》,引自《江上波夫教授古稀纪念论文集·民族·文化篇》,山川出版社,1977年版;赵超:《墓志溯源》一文中曾引用日比野丈夫观点,《文史》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页。
    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第292页。书后附有卒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七月《石鲜墓志》拓片图版,第383页。
    6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志第二·礼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158页。
    1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考古》1960年第5期,第10-12页;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第9期,第15-28页。
    1 王铺:《中国书法全集9·秦汉金文陶文》,北京:荣宝斋,1992年版,第18页。
    2 张政烺:《秦汉刑徒的考古资料》,《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8年第3期:黄士斌:《汉魏洛阳城刑徒坟场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6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东汉洛阳城南郊的刑徒墓地》,《考古》1972年第4期。
    3 棺外的套棺为椁;棺已盛尸为柩。
    4 迅冰:《四川汉代雕塑艺术》图版29,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9年版。
    5 《贾充妻郭槐柩铭》、《魏雏柩铭》、《徐夫人菅洛碑》分别见于赵万里:《集释》卷一,第2页。
    1 舒之梅:《从江陵凤凰山168号墓看汉初法家路线》,《考古》1976年第1期。
    2 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3 何介钧:《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4 扬州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5 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等:《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
    6 王黎琳等:《徐州发现东汉画像石》,《文物》1996年第4期,计33字。
    7 枣庄文物管理站:《山东枣庄画像石调查记》,《文物与文物》1983年第3期,计163字。
    8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
    9 卢芳玉:《新见汉代志墓刻铭研究札记》,《中国书法》2004年第11期,第40页,45页有图版。此墓石1982年发现于江苏徐州。镌刻范围高33厘米,宽38厘米,计235字。
    1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东汉姚孝经墓》,《考古》1992年第3期。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中国书法》2001年第4期。
    2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涂白奎:《<姚孝经砖文>性质简说》,《华夏考古》,2005年第1期,第87-88页。
    3 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出土南朝徐副买地券》,《湖南考古学辑刊》第一辑,1982年版。
    4 赵超:《墓志溯源》,《文史》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1 王镛:《中国书法全集9·秦汉金文陶文》,北京:荣宝斋,1992年版,第213-214页。
    2 摹本及录文见唐金裕:《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文物》1980年第1期:释文见陈直:《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考释》,《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3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年版;黄展岳:《早期墓志的一些问题》,《文物》1995年第12期。黄先生认为:“王窑村一带系东汉帝陵区,曾多次发现黄肠石和黄肠石刻,马姜墓石为黄肠石无疑,马姜墓应是黄肠石墓。此墓石原来很可能是嵌在墓室壁的明显部位。”
    4 李储森等:《山东发现东汉墓志一方》,《文物》1998年第6期:于令庵:《山东近年出土之东汉碑刻》,《书法》1988年第4期。
    5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1 (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八《郭太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2227页。
    2 赵超:《墓志溯源》,《文史》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页。
    3 邵茗生:《晋王浚妻华芳墓志》,《文物》1966年第2期,第41页。
    4 钟长发、宁笃学:《武威金沙公社出土前秦建元十二年墓表》,《文物》1981年第2期。
    5 李朝阳:《吕他墓表考述》,《文物》1997年第10期,第81-82页;路远:《<吕他墓表>与<吕宪墓表>》,《文博》2001年第5期,第62-65页。
    6 山西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第20页;殷宪:《北魏早期平城墓铭析》,《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1 《礼记·檀弓》,引自《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7页。
    3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赵超:《墓志溯源》,《文史》第2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 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第5期。
    5 泗水县文管所:《山东泗水南陈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95年第5期。
    1 始皇陵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文物》1982年第3期。
    2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4 (清) 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5 (清)叶昌炽:《语石》卷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 《南齐书》卷十《志第二·礼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158页。
    2 (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二列传三十二《文九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860页。
    3 (唐)李延寿:《南史》卷十四《宋宗室及诸王列传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400页。
    4 朱剑心:《金石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175页。
    5 《宁夏发现距今最早的墓志》,www.china.org.cn,2003年12月15日。
    6 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载西晋《南阳王妃墓志》一件,刻于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志石高36厘米,宽36.5厘米,行款整齐,首题为“晋故以左丞相都督诸军事南阳王妃墓志铭并序”。志文12行,满行19字,志石最后刻有颂文4行。又编载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425年)《靳英墓志》一件,并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北朝墓志,石高30厘米,宽29厘米,志文7行,满行13字,后刻颂文3行,首题为“魏故靳府君墓志铭”。这两块明言“墓志铭”的刻物形制规范,行款整齐,志文格式已经定型。若不为伪作,当早于“刘怀民墓志”,但现存疑。有学者证其为伪作。
    7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1 偃师县文管会:《偃师县南蔡庄乡汉肥致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9期。
    2 于书亭、李储森:《山东高密新发现汉孙仲隐墓志》,《书法》1991年第4期。
    3 曹汛:《北魏刘贤墓志》,《考古》1984年第7期。志称:“魏太武皇帝开定中原,并有秦陇,移秦大姓,散入燕齐。君先至营土,因遂家焉。”推测《刘贤墓志》可能是北魏早期石刻。
    4 (清)叶昌炽:《语石》卷二《江南四则》,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见后第三章“砖志”中详引。
    1 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七)拓片著录范例——汉代石刻画像》,第00099号,陈秀慧2004年6月30日修订,第63页。
    2 (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二《崔寔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1731页。
    3 (东汉)王符:《潜夫论·浮侈》,引自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 (东汉)王充:《论衡》卷第二十三《薄葬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52页。
    5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07页。
    6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大将军参军太原王伦卒,伦兄俊作《表德论》,以述伦遗美,云‘祗畏王典,不得为铭’,乃撰录行事,就刊于墓之阴云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07页。
    7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07页。
    8 (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十六《孙绰传》:“绰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547页。
    9 《宋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07页。
    10 《宋书》卷六十四《裴松之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699页。
    11 (唐)魏征:《隋书》卷八《志第三·礼仪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153页。
    12 (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二《太祖五王列传·安成康王秀传》载:(安成康王薨)“故吏夏侯直等表立墓碑,诏许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版,第345页:《南史》卷二十二《梁宗室下·安成康王秀》作“表立墓碑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290页。
    1 (北齐)魏收:《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列传·元干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543页。
    2 《魏书》卷二十一下《献文六王列传·元勰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583页。
    3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元澄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80页。
    4 参见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万绳楠整理,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100-107页。
    5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元澄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64页。
    6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列传·元禧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536页。
    7 《魏书》卷二十《文成五王列传·元谐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527页。
    8 《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78页。
    1 (清)叶昌炽:《语石》卷二《江南四则》,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见后第三章“砖志”中详引。
    2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华人德:《论东晋墓志——兼及“兰亭论辨”》,引自华人德、白谦慎《兰亭论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207页。
    3 《魏书》卷六十一《张谠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369页。
    4 《魏书》卷八十六《赵琰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882页。
    5 《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78页。
    1 《宁夏发现距今最早的墓志》,www.china.org.cn,2003年12月15日。
    2 田余庆:《拓拔史探·关于“猗卢之碑”残石拓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1页。
    3 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1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各魏第十》,引自《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806页。
    2 (唐)李延寿:《北史》卷一百《李产之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322页。
    3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十七《职官部三·司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37页。
    4 (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经济理论和方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5 转引自[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1 丁文隽:《书法精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1 (日)水野清一:《墓志》,《书道全集》第六眷,平凡社,1958年版;(日)中村圭尔:《刘岱墓志铭考——南朝的婚姻和社会阶层》,东洋学报61-3,1980年版;(日)中田勇次郎:《中国墓志》,《中田勇次郎著作集》,二玄社,1984年版。
    1 余扶危、张剑:《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4页。
    1 吕风林:《最早的墓志铭》,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5月19日。
    2 (清)皮锡瑞:《南学会讲义》(第七讲):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3 (元)葛逻禄迺贤:《河朔访古记》,记录并考订古遗址、古碑刻著作。书成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葛逻禄迺贤,字易之,色目人,生卒年月不详。其先世居金山之西一带,元初入仕中国,后随其兄官浙江,遂定居浙江鄞县,曾任浙东东湖书院山长,后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著成《河朔访古记》十六卷。此书明初收入《永乐大典》后,即佚而不传。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130余条,厘为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为二卷),由武英殿聚珍版印行。现存诸条中属常山郡的60条,属魏郡的43条,属河南郡的29条,共132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辑出134条)。此书突破了自宋代以来金石学家门考订铭刻文字的学风,注重遗址的实地调查,是中国考古学史上较重要的著作之一。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2 赵万里:《集释·序》,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3 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学》,《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62页。
    1 赵明诚:《金石录校证·金石录序》,金文明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 赵万里:《集释·序》,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2 郑樵:《通志·金石略·金石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43页。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六经部·诗类二《毛诗稽古编》册一,第323页。
    3 (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九《邵学士家传》。
    4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5 金石学著作据容媛《金石书录目》、金石学家据朱剑心《金石学》统计,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史研究(188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8页。
    6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引自《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55-756页。
    1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引自《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55页。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3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购碑第三》,引自《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59页。
    1 高湛墓志见于多家金石著述,有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阮元《山左金石志》、王昶《金石萃编》、洪颐煊《平津读碑记》、黄本骥《古志石华》、朱士端《宜禄堂金石记》、傅以礼《有万憙斋石刻跋》、李宗莲《怀岷精舍金石跋尾》、罗振玉《山左冢墓遗文》、赵万里《集释》等。高湛为高肇之次子。
    2 司马昞及妻孟敬训墓志铭,与昞的父亲绍(亦称司马元兴),还有司马的族人界的墓志铭一起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河南省孟县出土,史书上称“四司马墓志”。
    3 《鞠彦云墓志》见于汪鋆《十二砚金石过眼续录》、范寿铭《循园古冢遗文跋尾》、罗振玉《山左冢墓遗文》、吴鼎昌《慕汲轩志石文录续编》、赵万里《集释》等多种著述著录。
    1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缪荃孙序,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3 梁玉绳《志铭广例》二卷,王芑孙《碑版文广例》十卷,郭麡《金石例补》二卷,刘宝楠《汉石例》六卷,李富孙《金石学录》四卷,冯登府《金石综例》四卷。
    4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廿二卷,黄易《访碑图题记》一卷等。
    5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六卷,附录三卷,《安吴论书》一卷。
    1 漆水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194页。
    2 (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王鸣盛序》,引自《嘉定钱大昕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 (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五《郭允伯<金石史>序》,《潜研堂集》,第413页。
    2 (清)钱大昕:《金石文跋尾》王鸣盛序。
    3 (清)王昶:《金石萃编·序》,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影印本,第1页。
    4 (清)王昶:《金石萃编·序》,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影印本,第2页。
    5 顾燮光:《梦碧簃石言》,王其祎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1 (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二十九《北魏三·高植墓志》,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影印本,第1-2页。
    2 顾燮光:《梦碧簃石言》,王其祎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80页。
    3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自序,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 (清)叶昌炽:《语石·叙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1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代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简朴庄严。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9字,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
    1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 语石异同评》[考古学专刊丙种第四号],陈公柔、张明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42-243页。
    2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考古学专刊丙种第四号],陈公柔、张明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43-244页。
    1 (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 语石异同评》[考古学专刊丙种第四号],陈公柔、张明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44页。
    1 《篙里遗文目录》正十卷,补一卷,收入《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2 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唐折冲府考补拾遗》;谷霏光:《唐折冲府考校补》,均收人《二十五史补编》,北京:开明书店,1935年版。
    1 气贺泽保规:《复刻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明治大学东洋史资料丛刊2,东京: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版。
    2 侯旭东:《气贺泽保规教授<复刻本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简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
    1 杨殿殉:《石刻题跋索引·凡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5页。
    2 同氏:《跋尒朱敞父子墓志》,《图书季刊》[新]九卷1948年第1、2期。
    3 朱克卿、关百益、许平石等:《跋魏元显魏铅志》,《河南博物馆馆刊》1936年第2期。
    4 孙文青:《魏元怀墓志跋》,《河南博物馆馆刊》1937年第9期。
    1 侯鸿均:《洛阳西车站发现北魏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2期。
    2 石战军:《北魏董富妻郭氏墓》,《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第100-101页。
    3 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中国书法》2001年第4期,第49页。
    4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纱厂西路北魏HM555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9期。
    5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即将出版。
    6 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中国书法》2001年第4期,第49页。
    7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即将出版。
    8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图版第13页,录文及研究第199-200页。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8期。
    10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省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阳县文管会《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图版见上册430页,录文见下册399-400页。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图版第14页,录文及研究第200-201页:李献奇:《北魏六方墓志考释》,引自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画像砖石刻墓志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213页,收有染华墓志拓片的照片,并作了简短考证。
    11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图版见第12页,录文及研究见第198-199页。
    12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碑志选刊》,《书法丛刊》1996年第2期:马志强:《<皮演墓志>略论》,《北朝研究》1997年第4期。
    13 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8期。
    14 张乃翥《北魏王温纪史沟沉》,《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
    1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画像砖石刻墓志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206页。
    2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图版见第10页,录文见第202页。
    3 孟津考古队:《洛阳孟津邙山西晋北魏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
    4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即将出版。
    5 尚振明:《孟县出土北魏司马悦墓志》,《文物》1981年第12期。
    6 郭世军、刘心健:《开封发现北魏郑胡墓志砖》,《文物》1998年第11期。
    7 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图版见上册第321页,录文见下册第329-330页。
    8 山房:《齐太尉中郎元府君墓志》,《书法》2002年第1期。文称此志2000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与墓志所载葬于邺城野马岗不合;或是迁葬,但无相关记载。暂放此处。
    9 周到:《河南安阳琪村发现隋志》,《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
    10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11 安阳县文教局:《河南安阳县清理一座北齐墓》,《考古》1973年第2期。
    12 李秀平、于古:《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图版见上册430页,录文见下册399-400页。
    13 邓叶君、杨春富:《安阳出土十六国后赵鲁潜墓志》,《中国文物报》1998年第50期。
    14 周到:《河南濮阳北齐李云墓出土的瓷器和墓志》,《考古》1964年第9期。
    15 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图版见上册62页,录文见下册48页。
    1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封魔奴墓志》是河北景县封氏墓群中年代最早者,不仅可补正史,而且对研究北朝历史,特别是渤海封氏家族的兴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 李金波:《就考古发现谈赵郡李氏家族》,《文物春秋》1991年第2期。
    3 李建丽、李振奇:《临城李氏墓志考》,《文物》1991年第8期。与《李祖牧墓志》同墓出土的,还有《李祖牧妻宋灵媛墓志》,相邻的北齐墓还出土了李祖牧的第三子《李君颖墓志》。据《临城李氏墓志考》一文,这片北齐墓地有墓四座,其中2号墓是李祖牧夫妇合葬墓,4号是李君颖墓。1号是李祖牧的母亲宋氏之墓,而3号是李君颖的哥哥李君明之墓。李君明与父母及弟同日营葬,3号也应有墓志。清理中尚未见到。李祖牧的母亲宋氏下葬较早,不知是否有墓志。李祖牧正史缺载,其为赵郡李氏。李祖牧的祖父《李宪墓志》于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出土于赵州,拓片图版收入赵万里《集释》卷六,第62页,录文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28-332页。
    4 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第36页。盖称“魏故郡君祖氏墓志铭”,志石边长60.3厘米。
    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志小组:《封孝琰及其妻崔氏墓志》,《文物春秋》1990年第4期。
    6 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7 张平一:《河北吴桥县发现东魏墓》,《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第42页,图版11。
    1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第399-400页,有图。
    2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3 汤池:《河北磁县出土北魏昌乐王元诞墓志》,《文物资料丛刊》第1期,有图并录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191页。
    4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5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6 张利亚:《磁县出土济南愍悼王妃李尼墓志述略》,《北朝研究》1996年第3期;殷宪:《济南愍悼王妃李尼墓志的书法价值》,《北朝研究》1996年第3期。
    7 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3期,第33页,有图无录文。
    8 郑绍宗:《北魏司马兴龙墓志铭跋》,《文物》1979年第9期。司马兴龙,字兴龙,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司马氏宗室后裔。起家拜鲁阳太守,太和十四年(490年)正月八日卒于朔州(今山西朔县)城内,年40,诏赠使持节、司徒公、都督定瀛沧幽殷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十一月十七日改葬于邺城西北十五里滏阳城西南。
    9 孟昭林:《无极甄氏诸墓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文物》1959年第1期。
    10 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第382—388页,有图。
    11 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第382-388页,有图。
    12 刘恒:《北朝墓志题跋二则》,《书法丛刊》2002年第2期,第2-9页。
    13 丛文俊:《新出土北朝小楷墓砖墨迹(墨书未刻)<魏广陵王元羽妻郑太妃墓志>考》,《中国书法》2005年第9期,第24-26页。
    14 刘恒:《新出土石刻题跋二则》,《书法丛刊》2000年第3期。
    15 孟昭林:《记后魏邢伟墓出土物及邢峦墓的发现》,《考古》1959年第4期,第209-210页。
    16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曲阳发现北魏墓》,《考古》1972年第5期。
    17 王志斌、张长发:《河北盐山出土北齐□忝墓志》,《文物》1997年第7期。
    1 李子春、刘学梓:《河北迁安县发现北魏墓志》,《文物》1998年第11期,第84页。
    2 李俊卿:《北魏<赵谧墓志铭>跋》,《文物春秋》2003年第6期;许万顺:《新出土<大魏赵谧墓志>》,《中国书法》2004年第7期,第37页。
    3 甄家斌:《<北魏镇远将军崔景播墓志铭>简介》,《中国书法》1993年第2期。
    4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第11期;洛阳古代石刻艺术馆:《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北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李建丽:《崔昂墓志考》,《书法丛刊》2001年第2期。
    5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89-390页。
    6 丛文俊:《北魏崔宣默、崔宣靖墓志考》,《中国书法》2001年第11期;刘恒:《北朝墓志题跋二则》,《书法丛刊》2002年第2期。
    7 山西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第20-32页;杨泓:《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 ——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第13-21页:宋馨:《司马金龙墓葬的重新评估》,《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61-581页。
    8 陶正刚:《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文物》1975年第4期。
    9 王银田:《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文物》1989年第8期。
    10 大同市博物馆:《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文物》1989年第8期,第57页。
    11 马玉基:《大同市小站村花圪塔台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8期。
    12 殷宪:《北魏早期平城墓铭析》,《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1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第19-51页;张庆捷:《北魏宋绍祖墓两处铭记析》,《文物》2001年第7期;刘锁祥:《神奇的墓铭砖书法——大同出土北魏宋绍祖墓铭砖书法简叙》,《中国书法》2003年第4期,第71-72页:张志忠:《北魏宋绍祖墓石椁的相关问题》,《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00-506页。宋绍祖墓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的北魏平城时期墓葬。
    2 殷宪:《<叱干渴侯墓砖>考略》,《中国书法》2006年第9期,第84-86页。
    3 殷宪:《<太和十四年屈突隆业墓砖>考略》,《书法丛刊》2005年第3期,第17-19页。
    4 殷宪:《北魏早期平城墓铭析》,《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5 殷宪:《北魏早期平城墓铭析》,《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
    6 山西省博物馆:《太原圹坡北齐张肃[俗]墓文物图录》,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图版22页。典型的贫民墓志。
    7 王玉山:《太原市南郊清理北齐墓一座》,《文物》1963年第6期。
    8 代尊德:《太原北魏辛祥墓》,《考古学集刊》第1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报告》,《文物》1983年第10期,第1页。娄叡是北齐神武帝高欢妻子神明皇后的侄子,为北齐丞相,其墓的发掘是十分重要的北朝墓葬发现,墓中的240余平方米精彩壁画是古代美术史上的珍贵宝物。墓志为该墓及墓中壁画提供了确切的时代证据。研究者曾根据娄叡的身份与他和朝廷的密切关系,推测这些壁画是当时朝廷专用的著名画师所作。
    10 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82年发掘,资料待发。
    11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库狄业墓》,《文物》2003年第3期。
    12 常一民:《太原市神堂沟北齐贺娄悦墓清理简报》,《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渠川福:《北齐<贺娄悦墓志铭>释考》,《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
    13 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
    14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贺拔昌墓志》,《文物》2003年第3期。
    15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狄湛墓志》,《文物》2003年第3期。
    16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年6月清理,资料待发。
    1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18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年发掘,资料待发。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开化村北齐洞室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第7页。
    2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年4月清理,资料待发。
    3 李学文:《山西襄汾出土东魏天平二年裴良墓志》,《文物》1990年第12期;周铮:《裴良墓志考》,《北朝研究》 1994年第1期。
    4 王克林:《北齐库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5页。
    5 2002年发现,晋中文物局渠全增先生存有墓志拓片。
    6 陶正刚:《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文物》1975年第4期,第64页。
    7 杨明珠、杨高云:《北齐裴子诞兄弟三人墓志略探》,《北朝研究》1993年第3期:运城地区河东博物馆:《晋南发现北齐裴子诞兄弟墓志》,《考古》1994年第4期。此文又被收入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晋南的裴氏世族,在北朝与隋唐时期是著名大姓。裴子诞的两个弟弟子通、子休葬于隋代。
    8 李百勤等:《河东出土墓志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 杨富斗:《山西曲沃县秦村发现的北魏墓》,《考古》1959年第1期。
    10 秦公:《释北魏高道悦墓志》,《文物》1970年第9期。墓主高道悦是太子中庶子。由于当时高姓的族望在渤海郡蓨县,所以归葬在原蓨县所在山东德州。
    1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区文管所:《临淄北朝崔氏墓地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5年第3期。
    1 舟子:《羊祉与石门铭初考三题》,《文博》1989年第3期;周郢:《新发现的羊氏家族墓志考略》,引自《周郢文史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0页。
    2 常明:《东魏<羊令君妻崔夫人墓志铭>考》,《书法丛刊》2003年第2期;周郢:《新发现的羊氏家族墓志考略》,引自《周郢文史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0页。
    3 王尹成:《新泰文化大观》,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版。
    4 李开岭、刘金亭:《山东乐陵出土北齐墓志》,《考古》1987年第10期。
    5 张光明:《山东淄博市发现傅竖眼墓志》,《考古》1987年第2期。
    6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文物》2002年第4期;临朐县博物馆:《北齐崔芬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进中的十年》,引自《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7 山东省博物馆文物组:《山东高唐东魏房悦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978年第2期,第107-109页,有图。
    8 寿光县博物馆:《山东寿光北朝贾思伯墓》,《文物》1992年第8期,第15页,均有图无录文。
    9 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02-306页。
    10 王建浩、蒋宝庚:《济南市东郊发现东魏墓》,《文物》1966年第4期。崔令姿亦为清河崔氏宗支后人。令姿夫邓恭伯,北魏初名臣邓渊之曾孙。夫妇俩生前信崇佛教,曾流下不少崇教拜佛的遗迹。《续修历城县志》载济南市历山黄石崖有孝昌二年帝主元氏法义三十五人造像记:“大魏孝昌二年九月丁酉朔八日甲辰,帝主元氏法义卅五人,敬造弥勒像一驱。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愿值弥勒。都维那比丘静志……邓恭伯、崔令姿、鱼小姬……。”此造像记至1955年尚存数字。《崔令姿墓志》的出土地点,杨震方《碑帖叙录》误作“1965年1月在河南洛阳市东郊出土”,应予以正之。
    11 韩明祥:《释北齐宜阳国太妃傅华墓志铭》,《文物》1985年第10期,第55页。
    12 韩明祥:《济南历代墓志铭》,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1 房道国、李铭:《济南发现北齐陈三墓》,《中国文物报》1998年第50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进中的十年》,引自《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在济南市八里洼清理了3座石室墓:1986年清理的两墓为陈三、陈苏父子墓,1987年在前两墓附近又清理一墓,这里似为陈氏家茔。
    2 杜保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3 《杨范墓志》、《杨胤墓志》见于赵万里:《集释》,图210、图211,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4 《杨播墓志》、《杨阿难墓志》、《杨颖墓志》、《杨泰墓志》、《杨泰妻元氏墓志》、《杨胤季女墓志》6方墓志见于杜保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5 崔汉林、夏振英:《陕西华阴北魏杨舒墓发掘简报》,《文博》1985年第2期。
    6 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张江:《华山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拓片图版见第14页,录文第238-239页。
    7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15页,录文第239页。
    8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9页,无录文。
    9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13页,录文第239页。
    10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22页。
    11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16页,录文第240-241页。杨顺妻吕氏墓志拓片图版见《华山碑石》第12页,无录文。
    12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12页,无录文。
    1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20页,录文第243-244页。
    2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18页,录文第241-242页。
    3 《华山碑石》著录,拓片图版见第17页,录文第241页。
    4 《华山碑石》首次著录,拓片图版见第22页。
    5 张伯龄:《北朝墓志英华》,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6 高峡:《碑志集评》,《碑林集刊》第四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页。
    7 张伯龄:《北朝墓志英华》,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8 周伟洲:《周书·王士良传补证》,《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又见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129页。
    9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123-125页。
    10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57-59页:又见《咸阳碑刻》图10、第388页。
    11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72-75页。
    12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89-92页。
    13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101-104页。
    14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107-108页。
    15 刘晓华:《北周贺兰祥墓志及其相关问题》,《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6卷,2001年第5期;拓片图版及参考录文见《咸阳碑石》第5-8页以及《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上册第21页,下册第17-18页。
    16 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31-34页:瞿安全:《<叱罗协墓志>考释》,《碑林集刊》第八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8页。
    17 刘卫鹏:《咸阳西魏谢婆仁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1期。
    1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1 李朝阳:《咸阳市郊北周独孤浑贞墓志考述》,《文物》1997年第5期;又见《咸阳碑刻》图8,第385-386页。
    2 马先登:《北周武德皇后墓志》,《文物天地》1995年第2期;曹发展:《北周武帝陵志、后志、后玺考》,《中国文物报》1996年8月11日;《大陆杂志》第93卷第5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侯养民、穆渭生:《北周武帝孝陵三题》,《文博》2000年第6期;《咸阳碑刻》图13、390页。
    3 孙德润、时瑞宝:《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图版及录文,又可见《咸阳碑石》第1-2页以及《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上册第19页、下册第16页。
    4 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清理记》,《文物》1993年第11期;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5-8页;牟发松:《<拓跋虎墓志>释考》,引自《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8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任家口M229号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6 高峡:《碑志集评》,《碑林集刊》第四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145页。
    7 高峡:《碑志集评》,《碑林集刊》第四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页。
    8 高峡:《碑志集评》,《碑林集刊》第四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页。
    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志》,《文物》2001年第1期;又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3页。
    10 程林泉等:《西安北郊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4日第1版。
    11 程林泉等:《陕西西安发现北周婆罗门后裔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21日第1版;程林泉等:《谈谈对北周李诞墓的几点认识》,《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21日第7版。
    12 祥生:《长安发现北魏献文皇帝之孙墓志》,《碑林集刊》第四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62-63页。
    13 宋英、赵小宁:《北周<宇文瓘墓志>考释》,《碑林集刊》第八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6页。
    14 戴应新:《韦孝宽墓志》,《文博》1991年第5期。
    15 周伟洲、贾麦明、穆小军:《新出土的四方北朝韦氏墓志考释》,《文博》2000年第2期。
    1 任平、宋镇:《北周<郑术墓志>考略》,《文博》2003年第6期。
    2 赵力光、李文英:《中国古代碑刻研究综述》,《碑林集刊》第十一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因未见原志拓片,因此两志刻志时间均空。
    3 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中国书法》2001年第4期,第49页。
    4 李春风:《北周叱罗氏墓志考》,《泾渭稽古》1996年第1期。
    5 陈跃进:《陕西彬县发现北周乞伏龙(王衮)墓志石》,《碑林集刊》第九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164页。
    6 阮新正:《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西魏纪年墓》,《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第13页。
    7 王庆卫、王炫:《隋代华阴杨氏考述——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第十一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70页。文中记载《杨钧墓志》、《杨宜成墓志》、《杨操墓志》、《杨戾墓志》、《杨俭墓志》、《杨俭夫人罗氏墓志》均为千唐志斋博物馆藏石;《杨孝邕墓志》、《杨褒墓志》据陈根远先生所藏拓片墓志;《杨遵智墓志》、《杨叔元墓志》、《杨幼才墓志》三志拓片见于西安古旧书店书肆。
    8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市发现的几座北魏墓》,《辽海文物月刊》1995年第1期。
    9 《朝阳十二台营子发现后燕崔通墓志》,《辽宁文物》1980年第1期;陈火为、李宇峰:《辽宁朝阳后燕崔通墓的发现》,《考古》1982年第3期,第27-30页。
    10 秦明智、任步云:《甘肃张家川发现“大赵神平二年”墓》,《文物》1975年第6期。这件墓志不仅展示了西陲地区也在使用墓志的现象,还填补了历史文献中阕载的一段陇上地方历史,恢复了万俟丑奴使用的国号与年号。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顾铁符:《关于李贤氏姓、门望、民族的一些看法》、罗丰:《李贤夫妇墓志考略》、王卫明:《北周李贤夫妇墓若干问题初探》,《美术研究》1985年第4期;韩兆民:《北周李贤墓志铭考释》,《宁夏文史》第五辑;韩兆民:《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发掘的主要收获》、何继英、杜玉冰:《浅谈固原北周李贤墓的学术价值》,《宁夏文物》1986年第1期:宿白:《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札记》,《宁夏文物》1989年第3期。李贤夫妇合葬墓志的出土,为确定该墓的时代提供了明确的证据,从而为北朝晚期墓葬的编年研究提供了一个墓主明确,时间清楚的标尺。墓葬还保存了大量壁画,借助墓志可以知道他们绘制的具体时间,对于了解北周绘画技艺以及考察隋唐壁画的源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宁夏考古所:《固原北周宇文猛墓发掘简报》,引自《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罗丰:《北周大利稽氏墓砖》,《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4期。
    4 原州联合考古队:《北周田弘墓》,日本勉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57-58页。
    5 杨宁国:《宁夏彭阳出土北魏员标墓志砖》,《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罗丰:《北魏员标墓志》,引自《桃李成蹊——庆祝安志敏八十寿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2 王壮弘:《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书法》1995年第3期。
    3 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4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即将出版。
    5 在湖南省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铭刻文物展”中展出,照片及拓片图版,发表于为该展览而出版的《中国古代铭刻文物》一书中,该书还提供了录文及简短考证。
    6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7 周铮:《北魏侯忻墓志考释》,《北朝研究》1997年第3期。
    8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即将出版。
    9 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壹》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10 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壹》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11 贺云翱:《<齐故平南将军太中大夫金乡县开国侯赵君墓志铭序>及其考释》,《南方文物》1999年第2期。
    12 沈淑玲、唐俊玲:《刘宾与妻王氏墓志考释》,《中原文物》1997年第2期。刘宾郡望是彭城丛亭里刘氏,刘芳之曾孙,祖父刘廒、父刘骘。
    13 罗新:《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5-183页。文载:“2000年夏,我有机会见到三合北齐墓志,现场作了录文和拓片。根据墓志志文,这三合墓志应当都出土于河北省临漳县与河南省安阳市之间的地带,现收藏在河南省许昌市民间。”
    14 罗新:《跋北齐<可朱浑孝裕墓志>》,《北大史学》第八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151页。
    15 刘合心、呼林贵:《北周徒何纶志史地考》,《文博》2002年第2期。
    16 李献奇、周铮:《北周隋五方杨氏家族墓志综考》,《碑林集刊》第七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6、59页;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84页。
    1 岑仲勉:《贞石证史》,选自岑仲勉著作集《金石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页。
    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6页。
    1 (德)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6页。
    2 李健民:《论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及相关问题》,《中国书法》2000年第10期,第18-20页。文载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文化时期,经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约四千六百年至四千年左右,大体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3 (韩国)高光仪:《四——七世纪高句丽壁画墓墨书铭书法研究》,《中国书法》2000年第5期,第53-58页。高氏言目前所发现的高句丽时期壁画墓约95座,墨书墓约有17座。
    1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1990页。
    2 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桂林:广西师范学出版社,1993年。
    3 侯燥、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
    4 殷宪:《近年所见北魏书迹二则》,《书法丛刊》2005年第3期,第14页。
    5 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下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35页。
    6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始平公造像题记》记书者朱义章:北魏景明二年《元澄妃李氏墓志》记书者茹仲敬:北魏永平元年《元淑墓志》记书者魏洽;北魏正光五年《比丘尼统慈庆墓志》记书者为李宁民:北魏孝昌三年刊立《龙门石窟碑》记书者为王实:北魏武泰元年《元湛妻薛慧命墓志》署“门师释僧泽正书”,等等。
    7 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下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36页。
    8 启功:《从河南洛阳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引自《启功丛稿·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1 《晋书》卷四十六《李重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310页。
    2 对于刻工这一劳动者群体,古今学者们是作过关注的,自清末以来,曾有清叶昌炽《语石》第六卷、黄锡蕃《刻碑姓名录》:民国阚铎《金石考工录》、曾毅公《石刻考工录》;当代学者路远《西安碑林藏石所见历代刻工名录》等文。
    1 启功:《从河南洛阳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引自《启功丛稿·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2 《石门颂》全称《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十月刻,在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22行,计622字。1967年国家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时,将“石门十三品”摩崖刻石从崖壁中凿出,于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
    3 沈曾植:《海日楼论书》,引自《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922页。
    1 (清)石韫玉:《独学庐二稿》,清乾嘉间刻本。
    2 李发林:《略谈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及分期》,《考古》1965年第4期,第199页。
    1 (明)周应愿:《印说》,引自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1 马先登:《北周武德皇后墓志》,《文物天地》1995年第2期;曹发展:《北周武帝陵志、后志、后玺考》,《中国文物报》1996年8月11日;《大陆杂志》第93卷第5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侯养民、穆渭生:《北周武帝孝陵三题》,《文博》2000年第6期;《咸阳碑刻》图13、第390页。
    1 《北周武德皇后墓志》云“谥日武德皇后”,志盖亦称“武德皇后”,由此可知《北史》卷一四称她为“武成皇后”误。
    2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3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岜撰文并书。唐开元八年(720年)立于今陕西境内。《金石萃编》卷七十二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已残缺。
    4 《真赏斋贴》刻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无锡华夏把家藏钟繇《荐季直表》、王羲之《袁生帖》、唐王方庆进《万岁通天帖》墨迹编次成《真赏斋帖》三卷。此帖由书画家文徵明父子勾摹,章简甫镌刻。由于摹勒、镌刻都是当时名手。被誉为明刻帖第一。刻成不久遭倭乱,石毁于火。复刻稍逊,故有火前本与火后本之别。火前本的袁泰跋第十行与第十一行刻时颠倒位置,重刻时纠正过来,于是成为前后两本显著区别之一。世重火前本,然传世希少。故宫博物院藏《真赏斋帖》一册,44页,每页纵27.4厘米,横15厘米,托裱,蝉翼拓,拓工装潢极精细。此为火前本,淡墨精拓,不差纤毫,可谓“纸如黄绢,墨如蝉翼”。容庚《丛帖目》著录。
    1 (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引自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21页。
    2 沈曾植:《海日楼论书》,引自《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921-922页。
    3 《隋书·经籍志》载,晋与南朝尚有释正度《杂体书》九卷、萧子政《古今篆隶杂字体》一卷、《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以及《古今文等书》一卷、《篆隶杂体书》二卷等。可见当时各种书体已经形成,不仅研究者试图将各种书体综合研究,书法实践者亦有将各种书体混杂使用的现象;启功先生称杂糅字体“不过是掉书袋习气而已”,引自《古代字体论稿》;华德人在《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糅现象》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其出现足和宗教有关,而绝非买弄学问的一种习气。”王元军在《六朝书法与文化》中认为:“碑刻中杂体书的出现,应该与当时的‘参和古意,颁布六书’是同步的,都是复古之风的反映与体现。”
    1 杨克炎:《北魏墓志中的同志异刻现象》,《书法研究》1995年第1期,第80-81页。
    1 李文采:《中国书法史图说》,引自《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西冷印社,2000年版,第10页。
    1 根据元颐的母亲、元同的祖母《李太妃墓志》云:“太妃李氏,顿丘卫国人也,魏故使持节大将军阳平幽王之妃,使持节卫大将军青定二州刺史阳平惠王之母。”元颐的谥号应当是“惠”,与《魏书》元颐谥“庄”的记载有异。
    2 安旗:《二(?)论》,《中国书法》1994年第4期。
    3 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4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版。
    1 施安昌:《“北魏邙山体”书迹目录》,《书法丛刊》第45辑,1996年版。
    2 (东汉)王充:《论衡》卷第二十四《辨祟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3页。
    3 (东汉)王充:《论衡》卷第二十四《讥日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5页。
    4 游学华:《中国古代铭刻文物》,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号展品。是书为湖南省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办展览之图录,共收录两馆珍藏商周至唐宋的铭刻文物80项,除铸刻文字外,还有书写在各类器物上的文字资料。该墓志拓片又见《书法丛刊》2002年第3期。
    1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263页。
    2 罗振玉:《金石文字跋尾》卷三,引自《永丰乡人稿》,民国上虞罗氏贻安堂凝清室刊本丙稿。
    1 (清)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2 夏鼐:《武威唐代吐骨浑慕容氏墓志》,引自《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07页。
    3 董淑燕:《隋唐墓志四神十二辰纹述论》,《碑林集刊》(十二),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3-112页。
    4 张蕴:《西安地区隋唐墓志纹饰中的十二生肖图案》,《唐研究》第八卷,2002年,第395-432页。
    5 贺梓城、张鸿修:《唐墓志刻饰》,《文博》1988年第5期,第55-60页。
    6 徐殿魁:《洛阳地区唐代墓志花纹的内涵与分期》,《唐研究》第四卷,1998年,第415-460页。
    7 施安昌:《北魏冯邕妻元氏墓志纹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2期,第73页。
    8 施安昌:《北魏笱景墓志及纹蚀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2期,第21页。
    1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1 董淑燕:《隋唐墓志四神十二辰纹述论》,《碑林集刊》(十二),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引《晋书》石季龙载记下附石鉴:“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亦欲诛闵等。”指出:“可见胡天乃是西域之神,亦即是火妖教。”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陈垣:《火妖教入中国考》,1923年《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又见《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 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2 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1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2 《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裴子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第867页。
    3 阮国林:《南京梁桂阳王萧融夫妇合葬墓》,《文物》1981年第12期。
    1 《老子·道德经》上篇,引自《诸子集成》第四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2 式是古代数术家占验时日的一种工具,或称式盘、占盘,皆非古代名称。
    3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馆:《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4 甘肃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
    5 田中华:《隋马稚墓志铭释读》,《碑林集刊》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6页。
    6 原田淑人、田泽金吾:《乐浪:五官掾王盱坟墓》,东京:东京刀江书院,1930年版。
    1 严敦杰:《跋六壬式盘》,《文物参考资料》1985年第7期。
    2 马新宇:《试论北朝墓志题铭的文化蕴涵及书体的装饰性问题》,引自《中国当代书法理论家著作论丛·北方书法论丛》,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3 《魏书》卷一百八《礼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735页。
    4 《魏书》卷一百八《礼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736页。
    5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引自《诸子集成》第十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6 王称:《东都事略》卷二,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
    7 (清)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8 赵万里:《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9 《内蒙古发现大夏国纪年墓志铭》,《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摘自《内蒙古日报》1992年12月25日第1版);《内蒙古首次发现大夏国墓群》,《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上海博物馆:《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刊登了墓志铭拓片;(日)三崎良章:《“大夏纪年墓志铭”见“大夏二年”意味》,《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研究纪要》第20号,2002年3月。“大夏二年”迄今存在两种说法:一是公元408年。《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采用此说法;另一种是公元420年。《内蒙古发现大夏国纪年墓志铭》、《内蒙古首次发现大夏国墓群》、《“大夏纪年墓志铭”见“大夏二年”意味》采用这种说法。笔者同意公元420年之说。
    1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吕家山东晋李氏家族墓》,《文物》2000年第7期;王志高、胡舜庆:《南京出土东晋李氏家族墓志》附有拓片图版和录文,《书法丛刊》2000年第4期。
    2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3 刘凤君:《南北朝石刻墓志形制探源》,《中原文物》1998年第2期。
    1 (清)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2 (清)叶吕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1 黄明兰:《西晋裴祗和北魏元暐两墓拾零》,《文物》1982年第1期,第70-71页,有图。
    2 新出原石、初拓,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石。
    3 河南省文物工作二队:《洛阳晋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陈直:《晋徐美人墓石考释》,《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1期。
    4 胡新立:《西晋刘宝墓志》,《书法艺术报》1994年12月16日第三版;佟柱臣:《喜见中国出土的第一块乌丸石刻》,《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5 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戚家山东晋谢鲲墓简报》,《文物》1965年第6期;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6 邹厚本:《东晋张镇墓碑志考释》,《文博通讯》1979年第27期;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图版13-2。
    7 新疆博物馆:《新疆出土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图52;周伟洲:《试论吐鲁番阿斯塔那且渠封戴墓出土文物》,《考古与文物》(创刊号)1980年第1期;侯燥:《人凉且渠封戴墓表考释》,《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11期;侯燥、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上册,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3页。
    1 赵万里:《集释》,元偃墓志考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清)缪荃孙:《丙寅稿》,奚智墓志考释。
    1 (清)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2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三年来广州市古墓葬的清理和发现》,《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5期,第21、23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东汉洛阳城南郊的徒刑墓地》,《考古》1972年第4期,第6页;黄士斌:《汉魏洛阳城坟场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6期,第42-43页;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韶关市郊古墓发掘报告》,《考古》1961年第8期,第436页: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盖县九垅地发现东汉纪年砖墓》,《文物》1977年第9期,第93页:许玉林:《辽宁盖县东汉墓》,《文物》1993年第4期,第54页;周口地区文物工作队、淮阳县博物馆:《河南淮阳北关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4期,第36页。
    3 (清)叶昌炽:《语石》卷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4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人台山东晋兴之夫妇墓发掘报告》,《文物》1965年第6期。
    5 南京市博物馆:《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文物》2001年第3期,第4-40页。
    6 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第10期: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6,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1期:南京博物院:《江苏溧阳果园东晋墓》,《考古》1973年第4期。
    7 南京市博物馆、雨花台文化局:《南京南郊六朝谢珫墓》,《文物》1998年第5期。
    1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2 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廆墓清理简报》有拓片图版,《文物》1995年第6期。
    1 据(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记载“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20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我们的祖先在观念上崇拜龟长寿,绝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探索,依据许多事实证明后形成的。《诗经名物解》言“龟蛇伏气,首皆向东。龟咽日气而长寿,故养生者服日华。”葛洪《抱朴子》一书,对于龟不饮、不食、不死以及人效龟长寿等作了许多调查、观察和研究,并有详细记载。如1978年广东省梅州市重修城南梅江畔上之观澜亭,在建筑过程中,人民搬动原来柱基千斤巨石时,发现柱基下有一只活龟,重3.5千克,还在微微颤动。这只龟体大而扁平,背上还清晰地看到压在巨石下的痕迹。据《嘉应州志》记载,此观澜亭建于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64年。建亭时,知州王者辅命人在一根石柱下压一只活龟,以保佑他运气好,升官,发财,长寿。
    2 这一点已经被仰韶、大汶口、龙山、大墩子、马家浜等文化遗址随葬龟甲情况及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龟甲情况所证明。而1987年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中出土的玉龟和玉版,更是重要的证据,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3 唐人《酉阳杂俎》书中已清楚地称驮碑龟为“龟趺”。龟的负重能力来源于神话中巨龟背负海上神山的传说。
    4 王建舜:《北魏云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云冈石窟中期工程,开始于献文帝皇兴年间(467-470年),止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约用了23年时间,开凿了第5至第13窟、第1和第 2窟,共计11个大洞窟。
    1 梁白泉:《国宝大观》,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
    2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3 赵超:《试谈北魏墓志的等级制度》,《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1 《魏书》卷一《序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页。
    2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779页。
    3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版,第743页。
    4 (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第四《文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1页。
    2 (梁)萧统:《昭明文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26页。
    3 丛文俊:《中国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书法研究》2001年第6期,第4页。
    4 (梁)刘勰:《文心雕龙》,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 李安宅:《巫术与语言》,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第13页。
    2 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3 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1 刘师培:《<文心雕龙>讲录二种》,引自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1 出土墓志中多题“墓志铭”,而《元羽墓志》首题“侍中司徒公广陵王墓铭志”,此为特例。
    2 杨文虎:《文学:从元素到观念》,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40页。
    1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1页。
    2 Good friends, for Jesus's sake forbear To dig the dust enclosed here Blest be the man that spares these stones Cursed be he that moves my bones
    3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第十一章《语言和文学》,陆卓元译,陆志伟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9页。
    1 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引自《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
    1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历世垂光”,传世陶集皆作“历世重光”,见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版,第27页。
    2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3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0页。
    4 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篇》“庾道季诧谢公”条,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晋隆和中,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今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844页。《世说新语·文学篇》“裴郎作《语林》”条:“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亦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裴启《语林》采集古今“言语应对之可称者”,遂成《世说新语》之前驱。《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小说家类收《语林》辑本二卷,马国翰序谓“刘义庆作《世说新语》,取之甚多”。
    5 (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所载《甘泉赋》“翠玉树之青葱兮”句下,颜师古注曰:“玉树者,武帝所作,集众宝为之,用供神也;非谓自然生之。”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固传》载《两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句下,李贤注引《汉武故事》曰:“武帝起神堂,植玉树,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
    1 《曾巩集》卷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 《魏书》卷四《帝纪·世祖太武帝》记载,北魏始光二年“初造新字千余,……颁下远近,永为楷式”。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70页。
    2 《魏书》卷九十一《江式传》记:“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俗学鄙习,复加虚巧,谈辩之士,又以意说,煊惑于时,难以厘改。”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963页。
    3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1 《魏书》卷三十九《李宝附李仲尚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893页。
    2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裴诹之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466-467页。
    1 《魏书》卷八十三《元熙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820页。
    2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传上·元昭业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448页。
    1 (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1877年刻本。
    2 见《陈书》卷十八《刘仲威传》。
    3 见《北齐书》卷四十五《文苑传》。
    4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 《北史》卷一百《序传》,注十八“即日自名劳之”,张森楷云‘劳’疑当作‘荣’。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347页。
    6 《北史》卷一百《李产之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322页。
    1 南京博物院:《梁朝桂阳王萧象墓》,《文物》1990年第8期,第33-40页。
    1 (唐)姚思廉:《陈书》卷二十五《孙瑒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321页。
    2 《魏书》卷四十二《寇讚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946页。
    3 《魏书》卷五十六《郑羲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238页。
    4 王瑶:《拟古与作伪》,引自《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4-225页。
    1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引自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2 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3 刘师培:《〈文心雕龙〉讲录二种》,引自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1 (德)威克纳格:《诗学·修辞学·风格学》,引自《文学风格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1 《魏书》卷八十《侯渊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788页。
    2 《魏书》卷六十六《崔光韶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484页。
    3 《魏书》卷八十《侯渊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第1788页。
    1 (德)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转引自段德智:《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页。
    2 蒋述卓:《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广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第4-9页。
    1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 唐代曾用氏族、宗属代之。《唐会要》设有“氏族”一卷,其中有贞观氏族志的记载。其实,宗族、氏族、宗属三个词的概念是同一的。
    1 赵万里:《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有关“世祖”、“世孙”的排列,诸志说法不一。本文世系排列一概不计本世在内。
    3 参见赵万里:《集释》元龙墓志考证后附《辽居乙稿》部分内容,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4 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48年。经孙望、郁贤皓、陶敏先生整理,与《元和姓纂》原文合并为《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四,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版,第430页。
    1 赵万里:《集释》元珍墓志考证后附《雪堂金石文字跋尾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赵万里:《集释》元孟辉墓志考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3 《魏书》卷十《孝庄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65页。
    1 罗振玉:《松翁近稿》,1925年铅字本。
    2 以昭成子孙传和元侔志阴互证,知晖乃常山王遵之曾孙,常山康王素连之孙,河简公或简公德之子。《魏书》称晖为忠子,《北史》则称晖为悝弟,德之子。据志知《北史》是。又忠子寿兴,《魏书·寿兴传》记“其从兄侍中晖深害其能,因谮之于帝”语,既称晖为从兄,则非忠之子甚明。又,《魏书·元昭传》载“世宗时,昭从弟晖亲宠用事,稍迁左丞”语,知昭与晖同辈。墓志记晖为昭成帝什翼犍六世孙有误,应为什翼犍之五世孙。
    3 洪颐煊:《平津读碑续记一》。
    1 赵万里:《集释》元弼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赵万里:《集释》元仁宗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3 昭成帝共有九子,第七子为地干。昭成子孙中得封武邑公的,为第八子力真的子孙受洛。《北史》卷一十五《魏诸宗室传》:“辽西公意烈,力真之子也。……子拔干,……子受洛袭,进爵武邑公。卒。子叱奴,武川镇将。”可见元睿的六世祖,不是地干,而是力真。推测昭成帝的庶长子寔君因为背叛而被解夺身份,逐出宗室,因此昭成诸子的排列中也就没有了他,本为第八子的力真遂被任列为第七子。墓志中之“受拔”即传中“受洛”;“奴瑰”即为“叱奴”。
    4 端方:《陶齐斋石记十五》。
    5 赵万里:《集释》元英暨妻崔麝香墓志并盖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 赵万里:《集释》元显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 赵万里:《集释》元广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赵万里:《集释》元维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3 《元开墓志》:“……祖尚书南平安王,父敦煌镇将。”按《魏书》卷十六,南平安王即拓跋霄,元倪死后赠敦煌镇将,即元开之父。参见赵万里《集释》七十五引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三》。
    1 《魏书》卷十八《太武五王列传》中记嘉子为深。诸本及《北史》卷十六“深”字都作“渊”。今据元湛墓志更勘正《魏书》中“元深”实为“元渊”。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北史》卷十六《元渊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618-619页。
    1 见《魏书》卷四《世祖纪》附《恭宗纪》记载,拓跋晃未曾称帝,太武时曾为太了监国多年,后被太武帝所杀。其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魏书》卷二十《河间王若传》:“河间王若,字叔儒。年十六,未封而薨,追封河间,谥曰孝。诏京兆康王子太安为后。太安于若为从弟,非相后之义,废之,以齐郡王子琛继。”太安为子推第四子元定。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29页。
    1 赵万里:《集释》元馗墓志考证所述。志之太保即杨椿,司空则椿弟津,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 赵万里:《集释》元英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赵万里:《集释》元诱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 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二》,1920年永丰乡人稿刻本。
    1 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三》,1920年永丰乡人稿刻本。
    2 吴士鉴:《九钟精舍金石跋尾乙编》。
    1 《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11-212页。
    2 《魏书》卷二十《文成五王列传·齐郡王简》记齐郡王简,字叔亮,太和五年封。后迁太保。妻常氏,燕郡公常喜女,文明太后以赐简。简薨子祐袭爵。“子祐,字伯授”(墓志中称祐字伯援,应以志为正)袭。母常氏,高祖以纳不以礼,不许其为妃。世宗以母从子贵,诏特拜为齐国太妃。又见元简妃常氏墓志盖题“太保齐郡顺王常妃志铭”,与传相合。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28页。
    1 参见《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006页。
    1 张金龙:《北魏孝文帝时期统治阶级结构试探》,选自《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2 《宋书》卷八十八《沈文秀传》提到“虏蜀郡公拔式”,拔式即长孙陵。据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一书中考证,长孙氏本作拔拔氏,或省作拔式。《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引北魏献文帝诏书,提到“羽直(羽真)征东将军北平公拔敦”,拔敦即长孙陵之兄子长孙敦。由此可知当时北魏官方文书中,拔拔氏已省作拔氏。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周书》卷二十六《长孙绍远传》附载其弟士亮事实较略,亮封县侯及子嵘嗣爵二事,《周书》俱不及。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
    2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
    1 《魏书》卷二十五《长孙道生传》“世宗时,侯刚子渊,稚之女婿”,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647页。
    1 《魏书》卷二十九《奚斤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魏书》卷二十九《叔孙建传》,第706页。《魏书》卷二十八《奚牧传》中之奚牧于道武帝时被杀,与《叔孙建传》中之凉州镇(太武时设)副将奚牧并非一人。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3 《吊比干墓碑》在汲县,《金石萃编》卷二十七著录。
    1 赵万里:《集释》穆彦墓志考证所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 参见《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006页。
    3 《魏书》卷二十七《穆崇传》:J.Holmgren.Wei-Shu Records the Bestowal of Imperial Princesses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Australia),1983-27(March).在文中他揭示,北魏一代共有四十九位贵族官僚子弟尚公主,其中自太宗至高祖五朝(409-499年)有穆氏子弟十一人尚公主,占22.5%,其他贵族子弟难以望其项背。
    1 《北史》卷二十三《于栗磾传》及《魏书》卷三十一《于栗磾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魏书》卷四十一《源贺附源怀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926页。
    3 北魏墓志中有两个于纂,分见赵万里:《集释》图版255、259。据志知,图版255之于纂为于祚之子,柞传见《魏书》卷三十一。而图版259之于纂,张金龙先生推测应为图版255之于纂之父,即《魏书》中之于柞。见张金龙:《北魏迁都后官贵之家在洛阳的居住里坊考》,《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第32页,注释内容,存疑。
    1 《魏书》卷四十二《寇赞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946-947页。
    1 《魏书》卷九十三《侯刚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006页。
    1 “其先西域商胡”一语,为后代学者所重视,有些学者遂以为和士开家族乃西域商胡。如吕思勉、万绳南、周一良。持怀疑态度的有姚薇元、陈连庆、王仲荦。罗新持反对意见,见《北朝墓志丛札(一)》一文考证。
    2 (宋)刘恕:《通鉴外纪》十卷。
    1 (清)顾炎武:《日知录·杂论·氏族》。
    2 《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三百八十一。
    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4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
    5 《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181页。
    6 《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187页。
    7 张金龙:《陇西李氏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8 刘雯:《陇西李氏家族研究》,《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2期。
    1 《魏书》卷二十一《献文六王列传·彭城王勰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83页。
    2 《北史》避唐讳,将清渊县侯改为清泉县侯。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张金龙:《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 《北齐书》卷四《文宣高洋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43页。
    2 《北齐书》卷九《文宣李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125页。
    1 《北齐书》卷五《废帝高殷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76页。
    1 《北史》卷三十三《李顺附李孝贞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18页。
    1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6页。
    2 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士民》,选自《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 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35页。
    1 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载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2-122页;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载《原学》第一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175页。
    1 《魏书》卷二十四《崔宽附崔且出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624-638页。
    1 《魏书》卷五十三《李孝伯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177页。
    2 《魏书》卷五十六《崔辩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52页。
    1 《魏书》卷六十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403-1407页。
    1 《魏书》卷六十三《王肃传附王诩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413页。
    1 孟昭林:《记后魏邢伟墓出土物及邢峦墓的发现》,《考古》1959年第4期,第209-210页。
    2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第2346页。
    3 据唐长孺先生研究,北魏弘农杨氏并非汉代“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汝南)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之后裔,而是攀附弘农杨氏的马渚诸杨。参见:《〈魏书·杨播传〉自云弘农华阴人辩》,引自《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五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4 据《魏书·地形志下》,太和十一年(487年)以前属泰州,同年分立华山郡,隶华州。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杜保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王庆卫、王炫:《隋代华阴杨氏考述——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第十一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70页;王庆卫、王炫:《隋代弘农杨氏续考——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第十二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22页。
    1 《魏书》卷五十八《杨播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94-1295页。
    1 拓片及参考录文见《潼关碑石》第4、97-98页: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26-527页。
    2 拓片图版及参考录文见《潼关碑石》第5、98-100页:又见《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壹)上册第25页、下册第21-23页;姚双年:《隋杨素墓志初考》,《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2期;周铮:《〈杨素墓志初考〉补证》,《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2期;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19-522页;《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3册第8页有拓片图版。
    3 拓片图版及参考录文见《潼关碑石》第6、101页;又见《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壹)上册第23页、下册第19-20页;《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3册第6页有拓片图版。
    4 《隋书》卷四十八《杨素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第1282页:又同书卷七十九《独孤陁传》亦记“杨素妻郑氏”。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第1790页。
    5 西魏废帝为魏前,恭帝为魏后。
    1 《杨约墓志》见于吴钢:《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463页。
    2 隋代诸志,如杨宏、杨实、杨异、杨勰、杨□、杨休、杨文思、杨纪、杨文愻、杨孝谟、杨孝偡均见王庆卫、王炫:《隋代华阴杨氏考述——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第十一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70页;王庆卫、王炫:《隋代弘农杨氏续考——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第十二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22页;据文称《隋代墓志铭汇考》亦有收录。
    3 李献奇、周铮:《北周隋五方杨氏家族墓志综考》,《碑林集刊》第七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07-608页。
    1 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64页。
    2 赵万里:《集释》高植墓志考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3 赵万里:《集释》高湛墓志考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 有碑传世,现藏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
    2 《魏书》卷三十八《外戚·高肇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30页。
    1 见民国时期编《德县志》。
    2 见民国时期编《德县志》。
    1 《广韵》卷一上平声二十文部。
    2 罗振玉:《石交录》卷三。
    3 《魏书》卷七《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72页。
    1 《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12页。
    2 《魏书》卷八《肃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41页。
    1 周一良:《论宇文周之种族》,选自《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1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30页。
    2 应劭曰:“旧言秀才,避光武讳茂才。异等者,超等秩群不与凡同也。”师古曰:“茂,美也。”
    3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阎先生认为,在西汉时,丞相可以岁举秀才一人,这大约始于武帝元狩六年;光禄勋在岁举四行一人同时似乎又举秀才,但无法认定为岁举;州刺史有较大可能有岁举秀才之责,其制约定于成帝之时。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诏,便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形成的。
    1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页。
    2 《魏书》卷六十《韩显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339页。
    3 《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79页。
    4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260页、第300页。据阎先生研究结果列表以示。
    1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行政制度史》下卷第八章,“州郡察举”。
    1 《周书》卷十五《李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242页。
    2 《魏书》卷五十七《崔挺传》、七十二《李叔虎·李长仁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3 《魏书》卷六十《韩麒麟·韩显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338页。
    4 《魏书》卷八十五《裴敬宪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先是,辟召贤良,而州郡多逼遣之。诏曰:……诸召人皆当以礼申谕,任其进退,何逼遣之有也!”。《魏书》卷五十三《李孝伯·李祥传》:“世祖诏州郡举贤良,祥应贡。对策合旨,除中书博上。”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史学年报》第二卷第1期。邓先生认为,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投考,这就是科举与察举的根本区别。
    3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35页。
    1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1页。
    2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5页。
    3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1-322页。
    4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40页。
    5 《宋书》卷四十一《后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69页。
    6 《宋书》卷四十一《后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69页。
    7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6页。
    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年版;徐传武:《左思左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2 《魏书》卷一百五十三《天象志三》,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398页。
    3 《魏书》卷十三《后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35页。
    4 《宋书》卷四十一《后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69页。
    5 《魏书》卷二十二《孝文五王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87页。
    6 《魏书》卷四十五《韦阆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012页。
    7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37页。
    8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40页。
    9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93页。
    1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37页。
    2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40页。
    3 《魏书》卷八十二《阉官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021页。
    1 《魏书》卷六《显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7页。
    1 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严耀中在第八章中认为“羽真为领民酋长”;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北魏冯熙与敦煌写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在该书中饶先生持有羽真官职就是《南齐书·魏虏传》所记拓跋职官“乌矮真”这一观点。
    2 1987年,山西灵丘县文管所在本县俗称“御射台”之处,发现了北魏文成帝拓跋浚于和平二年刻立的《皇帝南巡之颂》碑,简称《南巡碑》。该碑阴刻载着随从文成帝南巡的大臣的姓氏官爵,有鲜卑拓跋的,也有汉族的。已有文章介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匠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
    1 亦见胡守为、杨廷福:《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页。
    2 《初学记》卷二十四《都邑》。
    3 毛汉光:《北魏东魏北齐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引自《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98页。据毛汉光先生统计: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至北齐承光元年(577年)的43个实足年数之中,高氏执政者共穿梭37次,驻在晋阳的时间约29年,在邺都的时间约14年,在晋阳时间为在邺都时间之倍,所有的高齐皇帝皆在晋阳即位,如果继承者原不在晋阳,亦趋赴晋阳登基。
    1 《北史》卷七《孝昭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67页。
    2 周双林:《北齐并省官考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9期,第34-35页。
    3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第二章至第十二章;张鹤泉:《北魏都督诸州军事试探》,《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 《魏书》卷二十八《莫题传》记莫题在道武帝时被任命为司州的七郡都督;《魏书》卷五十一《封敕文传》载封敕文祖父封敕豆在道武帝时被任命为都督冀青二州诸军事。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5 《魏书》卷二十一《献文六王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43页。
    6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B,第439-447页。
    7 张鹤泉:《北魏都督诸州军事试探》,《北朝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0页,
    1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B,第518页。
    2 《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记载“行台省,魏晋有之。魏晋末晋文帝讨诸葛诞,散骑常侍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以行台从。至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随,是也”。自汉朝以来,朝廷中三公的权利逐渐被转移到尚书省。尚书省又称作台阁。
    3 熙平元年(516年)梁朝军队进攻西硖石城,威胁寿阳,淮北形势骤然紧张。北魏派扬州刺史李崇、定州刺史崔亮、镇东将军萧宝夤等几路军队前去御敌,但“诸将乖角,不相顺赴”。前线形势不利。为了节度诸军协调行动,北魏朝廷“以吏部尚书李平为镇东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讨硖石诸军”。终于收复两硖石城,取得了胜利。
    4 《魏书》卷十《孝庄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5 《魏书》卷十一《后废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魏书》卷十一《出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 乡男是北魏最低的一等爵位,在县男与散男之下,是“无可降授者”。所以笔者认为顺序应为“散男、乡男”。
    1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上士、中士、下大夫、下士凡五等也。”《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孙奭疏:“孟子所言则周制,而《王制》所言则夏商之制也。”
    2 《魏书》卷二《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0页。
    3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73页。
    4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75页。
    5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76页。
    6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7 (日)川本芳昭:《北魏的封爵制》,《东方学》第57辑;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第八章《别具一格的爵制》。
    8 张维训:《试论北魏的食邑制度》,《厦门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但严耀中先生在《北魏前期政治制度》一书中持有这样的观点“北魏前期爵位虽是虚封,但并非没有经济利益。封爵的实利不是如汉晋传统那样在于赋税的获得,而是在于劳动力的直接占有”。
    1 张维训:《略谈北魏后期的实封与虚封》,《述学月刊》1984年第2期。
    2 高敏:《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时期的封爵制探索》,《北朝研究》1991年第4期。
    3 《魏书》卷十九《元嵩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86-488页。
    4 《魏书》卷六十六《李崇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467页。
    5 如《魏书》卷四十一《源贺附源子恭传》、《魏书》卷四十五《杜铨附杜顒传》、《魏书》卷七十一《夏侯道迁传》、《魏书》卷七十四《尒朱荣传》、《魏书》卷八十八《窦瑗传》。《北史》卷二十二《长孙道生·长孙承业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魏书》卷二十一《献文六王列传·彭城王勰·元子正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84-585页。
    1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95页:《隋书》卷二十七《百官志中》,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第765页。
    2 《魏书》卷十九《济阴王小新成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47页。
    1 《魏书》卷七上《孝文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47页。
    2 《魏书》卷三十四《陈建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803页。
    3 《魏书》卷三十四《陈念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804页。
    1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2 《魏书》卷二十五《长孙道生附长孙观传》载“时异姓诸王,袭爵多降为公,帝以祖道生佐命先朝,故特不降”。即使特例,也仅限于长孙观一世,后其“子冀归,六岁袭爵,降为公”。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魏书》卷六十一《常珍奇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365-1366页。
    1 张乃翥:《北魏王温墓志纪史勾沉》,《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1 《魏书》卷四十一《源子雍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930页。
    2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8页。
    3 《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44-249页。
    4 《北史》卷六十二《尉迟迥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211、第2209页。
    5 《北史》卷六十四《韦孝宽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263页。
    1 《北齐书》卷一十七《斛律金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221页。
    2 《周书》卷四十三《陈忻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778页。
    3 分见《周书》卷三《孝闵帝本纪》、同书卷二《文帝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7、35页。
    4 (清)叶昌炽:《语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5 (清)武亿:《授堂金石跋》,高敏、袁祖亮校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1 张自成、钱冶:《复活的文明:一百年中国伟大考古报告》,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142页。
    2 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就拓跋国家形成的问题,学者们各述己见,说法不一。
    3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33页。马长寿先生在《乌桓与鲜卑》一书中认为“北魏国家是以拓跋部为中心形成诸部族联合态势”。
    4 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5 本段内容详见《魏书》卷一《序纪》、卷二十三《刘库仁传》、卷二十四《燕风传》、卷九十五《铁弗刘虎附刘卫辰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6 (日)松下宪一:《北魏代人集团考略》,引自《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14页。
    1 《魏书》卷三十一《于烈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738页。
    2 蔡先金:《说商》,《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第70-73页。
    3 何德章:《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何文举证甚多。
    4 (日)松下宪一:《北魏国号“大代”“大魏”》,《史学杂忠》113编6号,2004年版。
    1 张轸:《中华古国古都》,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729页。
    2 《魏书》卷一《烈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1页。
    3 《魏书》卷一《昭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页。
    4 北魏平城时代,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建置朔州,云中(今托克托)为镇,见《魏书·地形志上》及其《校勘记》。云中之置朔州,见于史传者最早在太武帝时,司马楚之任“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魏书·本传》)。朔州之设,与司州地域的压缩不无关系。
    5 云中:《北魏金陵小考》,选自《中国文物报》,1992年2月26日第3版。
    6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四。
    7 张轸:《中华古国古都》,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731页。
    1 《魏书》卷二《太祖纪》天兴元年十二月条载,“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于代都”:又《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载有《代都略记》三卷。可见,无论当时还是稍后均曾将平城称为代都。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3 大同市博物馆:《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文物》1989年第8期。
    4 《魏书》卷九十三《恩幸王叡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990页。
    5 司马金龙夫人为太武帝妹武威公主,其子司马悦为北魏宣武帝之岳丈,司马悦第三女司马显姿正始初年,成为宣武帝的贵华夫人,不久成了第一贵嫔夫人。
    6 人民网太原2002年11月21日,记者罗盘报道: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齐家坡村东南方向发现大型北魏墓葬群,已发掘清理墓葬90余座,出土文物600余件。据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俊喜称,这个墓群是迄今为止大同市发现的第二大北魏墓群,规模仅次于1992年在该市电焊器材厂发现的大型墓群,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更加翔实的实物资料和依据。
    7 《史记》卷八《汉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
    1 大同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
    2 《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5页。
    3 李健人:《洛阳古今谈》,洛阳:史学研究社,1936年版,第311-312页。
    1 余扶危、张剑:《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赵万里:《集释》第一册,第30页,元显魏墓志考释中载:“志云‘孝昌元年十月廿六日葬于金陵’,而志石则出邙洛。金陵者,长陵也。孝文迁洛,子孙不得恒代,自后长陵遂袭用云中金陵旧名。元彦墓志亦云‘葬于金陵’,知熙平间已有此称,不自孝昌始矣。”
    2 郭建邦:《洛阳北魏长陵遗址调查》,《考古》1966年第3期。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墓志材料,论证了孝文帝长陵所在位置的正确性:牛亮等:《洛阳北魏孝文帝长陵调查钻探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7日,此文结论是:首次在中原地区发现较为完整的北魏帝陵陵园遗址。
    3 《魏书》卷八《世宗宣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15页。
    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续记》稿本。
    2 黄明兰:《北魏洛阳景陵位置的确定和静陵位置的推测》,《文物》1978年第7期。
    3 《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魏书》卷十三《宣武灵皇后胡氏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49页。
    4 陈长安:《洛阳邙山北魏定陵终宁陵考》,《中原文物》1987年特刊。
    5 《魏书》卷十《敬宗孝庄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68页。
    1 洛阳博物馆:《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第233-242页。
    2 黄明兰:《北魏洛阳景陵位置的确定和静陵位置的推测》,《文物》1978年第7期。
    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年版。
    2 陈长安:《洛阳邙山东汉陵试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3 《北史》卷五《东魏孝静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96页。
    4 《魏书》载:“兴和三年卒”与志相符。《北史》第189页载:“兴和二年六月壬子大司马华山王薨”与志不符。卷十五《高涼王传元孤付鸷传》言鸷死于兴和三年,与志相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元均死于公元529年,杜氏死于公元535年,妻死后,夫妇合葬邺西僖王之茔次。
    2 张子亚、张利亚:《东魏皇陵考》,《邯郸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1 茹茹公主墓附近确有两座高大的墓冢,即位于申庄乡大冢营村西的“大冢”和“二冢”。大冢位于南侧,东距茹茹公主墓约300米,应即高欢的义平陵。而位于大冢北侧约200米的二冢,应为文襄皇帝高澄的峻成陵。义平陵的位置正处在高翻和高盛墓的北部稍偏东。这种长辈在南、晚辈在北的陵墓配置,与东魏元氏皇陵区相同,应是磁县东魏北齐皇陵区的特点。
    2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3 马忠理:《磁县北朝墓群——东魏北齐陵墓兆域考》,《文物》1994年11期。此文认为在今磁县县城西、北郊,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西岗一带分布着东魏、北齐的皇陵和众多陪陵性质的异姓勋贵小墓群。并初步探明了各茔地的范围及埋葬顺序,并收集了57座墓志。
    1 从现己出土的北周陵墓来看,此论有失偏颇。如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宇文猛、田弘墓各有5-6米高的圆冢。咸阳机场发掘后有明确墓主的8座北周墓,原有五个冢,其中一个高约20米,称“大冢”,是叱罗协墓的封土。在尉迟运墓室深土层中发现石人、石羊、石虎共7件。孝陵当初应有封土,以为阿史那氏是在武帝死后的第五年卒葬的,如陵上无封土或标志,便无法合葬。即使当初无封土,合葬皇后时,文帝杨坚必然会令起封土。因为文帝即位后,给他造的泰陵就如孝陵式的覆斗式多天井墓。
    2 《魏书》卷三十《娥清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720-721页。
    1 见《周书》卷三十五《郑孝穆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610页;《庾子山集》卷十五《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第985页。
    2 赵明诚:《金石录》跋尾十二。
    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1页。
    2 赵明诚:《金石录》跋尾十二。
    3 王仲荦:《山昔华山馆丛稿续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4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页。
    5 牟发松:《〈拓跋虎墓志〉释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8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北史》卷五《西魏文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0页。
    7 《北史》卷九《太祖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9页。
    1 《北史》卷十七《元子孝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631页。
    2 《陈书》卷四《废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68页。
    3 《隋书》卷五十四《伊娄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第1363页。
    4 均见《北史》和《周书》各氏人物传。
    5 《周书》卷二十末《校勘记》四,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
    6 陈仲安:《李贤墓志申论》,引自国家文物研究局古文献研究室《出土文献研究续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7 《北史》卷五《西魏恭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8 据《宇文俭墓志》载“女适显武公叱罗金刚”。又《叱罗协墓志》言“世子金刚”。叱罗协之世子叱罗金刚的妻子是太祖宇文泰的孙女、谯王宇文俭之女。
    1 《周书》卷八《静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135页。
    2 《周书》卷二十九《李和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498页。
    3 《庾子山集注》卷一十五《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第946-949页。
    4 《金石录校证》卷二十三《唐相州刺史侯莫陈肃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5 《周书》卷一十七《刘亮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285页。
    1 《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北史》卷五《魏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荀子》卷六《富国篇》,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第115页。
    2 《荀子》卷五《王制篇》,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第101页。
    1 陆明君:《北魏华阴杨氏墓志及相关问题》,《中国书法》2002年第5期,第55页。
    1 《后汉书》卷十上《章德窦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第415页。
    2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第2页。
    3 《晋书》卷四十九《稽康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369页。
    4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6-62页。
    1 《魏书》卷七《高祖孝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63页。
    2 《魏书》卷二十一《献文六王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35页。
    3 《周书》卷九《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147页。
    4 《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074页。
    1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文物》1978年第7期。
    1 《魏书》卷八十六《吴悉达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85页。
    1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中《〈魏书〉札记》晚有子条。
    2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3 谢宝富:《北朝婚龄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4 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
    1 该墓志虽未明确提及颜玉光的出嫁年龄,但其在武平七年(576年)时年47岁,其出生时间则为530年,天保元年(550年)征为西朝嫔,即21岁嫁人。
    2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06页。
    1 据《北史》记载:“大统初,蠕蠕屡犯北边,文帝乃与约,通好结婚,扶风王孚受使奉迎。……四年正月,至京师,立为皇后,时年十四。”如此可推算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初嫁时约10岁。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刑罚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874页。
    3 《北史》卷五《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79页。
    4 《北史》卷十《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59页。
    5 《北齐书》卷八《后主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第296-297页。
    6 《魏书》卷九十九《吐谷浑传》;《周书》卷五十《吐谷浑传》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7 《三国志·魏书》卷三十《乌丸传》注引王沈《魏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
    1 柏贵喜:《四一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2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5-349页,
    3 《魏书》卷一百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234页。
    4 《魏书》卷四十四《乙瑗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992页。
    5 《魏书》卷四十七《卢玄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060页。
    6 《魏书》卷二十《文成五王列传·元琛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29页。
    7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元义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03页。
    8 《魏书》卷九十二《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984页。
    9 《魏书》卷二十二《孝文五王传·京兆王愉传附元义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05页。
    10 《晋书》卷一百二《刘聪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660、2667页。
    11 《魏书》卷十三《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7页。
    1 《魏书》卷七《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53页。
    2 《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006页。
    3 《北史》卷二十二《长孙道生传附长孙绍远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826页。
    1 《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318页。
    2 易图强:《试析两晋南朝世族门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3 《魏书》卷五《高宗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2页。
    4 《魏书》卷五《高宗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2页。
    1 《魏书》卷七《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45页。
    2 《魏书》卷五《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73页。
    3 据逯耀东:《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婚姻关系》一文记载:“根据《魏书》、《北史》传纪并参以墓志所得统计,分析五十一个驸马都尉的家世,拓跋氏公主下嫁代北部落酋长家族者二十一人,下嫁投降北魏的南方宗室大族者十一人,下嫁归附部落者四人,因姻亲关系下嫁后族与中原士族者十五人。”引自《从平城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1页。
    4 牟润孙:《敦煌唐写姓氏录参卷考证》,引自《注史斋丛稿》,香港:香港新业研究所民国48年印行。
    5 《魏书》卷二十一《献文六王列传·咸阳王禧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35页。
    1 《魏书》卷三十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854-858页;参阅《司马金龙墓志》、《司马悦墓志》、《司马显姿墓志》。
    2 周世猷:《南北史表·世系表》,载《廿五史补编》。
    3 卢道裕尚乐浪公主,卢道虔尚济南长公主,卢元聿尚义阳公主。
    4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孝明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40页。
    1 《魏书》卷二十二《崔浩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827页。
    2 《魏书》卷三十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877页。
    1 《魏书》卷二十二《孝文五王列传·废太子恂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589页。
    1 《魏书》卷三十八《卢玄附卢渊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050页。
    2 潘、杨世亲,典《文选》卷五十六潘安仁《杨仲武诔并序》。
    1 《魏书》卷九十七《海夷冯文通传》“以季女充掖庭”,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128页。《魏书》卷十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8页。《魏书》卷八十三《冯熙传》“熙姑先入掖庭,为世祖左昭仪。妹为高宗文成帝后,即文明太后也”,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19页。
    2 《魏书》卷十三《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8页。
    3 《魏书》卷八十三《冯熙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19页。
    4 《魏书》卷八十三《冯诞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21页。
    5 《魏书》卷八十三《冯穆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22页。
    1 《魏书》卷八十三《冯聿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23页。
    2 《魏书》卷六十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407页。
    1 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载《原学》第一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175页。
    1 《北史》卷五十四《窦泰传》。《北齐书·窦泰传》缺,系以《北史》补之。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 《北齐书》卷十五《段荣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07页。
    3 《北史》卷六《齐本纪·齐高祖神武皇帝纪》。《北齐书·神武帝纪》缺,系以《北史·神武纪》补之。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4 《北齐书·外戚·娄毅传》、《北史·娄昭传附兄子叡传》亦载之,唯语句稍异。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周书》卷十六《独孤信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267页。
    2 《周书》卷二《文帝本纪下》,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7页:《北齐书》卷二十一《高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3页。
    1 《魏书》卷八十三《贺讷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12页。
    2 《魏书》卷十九《任城王云传附元澄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464页。
    1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张衡作《应闲》,李贤注引《帝王纪》曰:“少昊字清阳。”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03页。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阳市文管会编:《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 《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649页。
    3 《晋书》卷一百八《慕容廆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803页。
    4 《晋书》卷一百一十二《苻洪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867页。
    5 《晋书》卷一百一十六《姚弋仲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959页。
    6 《晋书》卷一百二十二《吕光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053页。
    7 《晋书》卷一百三十《赫连勃勃载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06页。
    1 关于宇文氏之族属,采用周一良先生《论宇文周之种族》一文的研究,引自《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 《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第1页。
    3 渠传福:《徐显秀墓与北齐晋阳》,《文物》2003年第10期。
    4 见《魏书》各人本传。
    1 《新唐书》卷七十四下《宰相世系表四下》狄氏条。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
    1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94页。
    2 高欢北魏末起于北镇,且“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北史》卷六《神武纪》),但自称渤海蓨人,在史书存在可以稽考的世系。而这一世系存在疑点,被指为伪造,或疑高欢本出高丽,诸家观点详见缪钺先生《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人之冲突》,引自《读史存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李培栋:《高欢族属家世辨疑》,引自刘心长、马忠理《邺城暨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此文对史籍中的高氏世系加以肯定。
    1 王万盈:《试论民族意识》,《西北大学报》1998年第4期。
    2 施光明:《〈魏书〉所见北魏公主婚姻关系研究》,《民族研究》1989年第5期;施光明:《〈魏书〉所见鲜卑拓跋部妇女婚姻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谢宝富:《北朝魏齐周宗室女性的通婚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34页。
    4 所谓“民族通婚”指北方各胡人部族或部落联盟问之婚姻关系,非今日“民族”概念。皇婚、多妻、再娶和续嫁等婚姻现象虽然影响到某些计量指标的分布,但并不影响民族通婚计量分析的结果,故与其他婚例一并统计。
    1 《魏书》卷三《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64页。
    2 《魏书》卷四《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71页、第104页。
    3 《魏书》卷七《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87页。
    1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林干:《突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 《周书》卷五十《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908页。
    3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第三章第一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突厥文《阙特勤碑》,是公元732年突厥汗国的复兴君主毗伽可汗为纪念其亡弟阙特勤的功勋而建立的。高333厘米,东西两面上宽122厘米,下宽132厘米,南北两面较窄,宽约44-46厘米。《毗伽可汗碑》的每面都比《阙特勤碑》宽出数厘米。两碑都是四面刻字,分突厥文和汉文两个部分:正面(东面)及左右(南北)二侧是突厥文,背面(西面)是汉文。据测算,《阙特勤碑》东面有40行,南北两面各13行,东面上方有一符号,是为可汗的徽识;《毗伽可汗碑》东面41行,南北两面各15行。据记载,两碑的突厥文碑文是阙特勤和毗伽可汗的外甥特勤撰写。关于此碑的建立和唐朝派人参加建立此碑的经过,新、旧《唐书》均有著录。自1889年为俄国雅德林采夫(N·Yardrinzeff)在蒙古草原鄂尔浑河河畔和硕柴达木湖旁发现两碑后,曾由俄国、荷兰等学者译为法文、德文。我国史学工作者初由德文、英文译为中文者,为韩儒林《突厥文阙特勤碑译注》,载于1935年版《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第六卷、第六期。韩氏又著《突厥文毗伽可汗碑译释》,载于1936年《禹贡》半月刊第六卷、第六期。其中尚有若干处未曾译出,或译辞尚须斟酌。岑仲勉《跋突厥文阙特勤碑》,载于1937年版《辅仁学志》第六卷,第一、二合期,对于韩氏译注多有补正。1940年,日本小野川秀美,参考我国及欧洲各国已发表关于突厥碑文之文献,发表了《突厥文译注》,载于《满蒙史论丛》第四期。五十年代,马长寿《突厥人和突厥汗国》一书,吸收了前人译注及补正之精华,又作译文。1977年,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在《古代突厥文献选读》(第一分册)中,刊发了耿世民教授直接从古突厥文原文译出的《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及另一名碑《暾欲谷碑》的汉译文。王大方:《突厥〈阙特勤碑〉与〈毗伽可汗碑〉踏察记》,《碑林集刊》第八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263页。
    2 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3 罗振玉:《丙寅稿》,自刻本。
    1 《魏书》卷一百三《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307页。
    2 《新唐书·回鹘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北史·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3 《北史》卷九十八《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73页。
    4 北魏所设六镇在平城以北,阴山南北,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幂、柔然、怀荒。
    5 《北史》卷九十八《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3271-3272页。
    6 《北齐书》卷一、二《齐神武帝上、下》,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2214页;《三国史记》卷十三《高句丽本纪·始祖东明圣王纪》。
    2 《魏书》卷七《高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35页。
    1 《魏书》卷四《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02页。
    1 《北史》卷五《西魏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78页。
    2 张广达于2001年7月为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一书作序中之观点。
    1 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文物》2002年第6期。
    2 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张庆捷:《虞弘墓志考释》,《唐研究》第7卷;林海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周伟洲:《隋虞弘墓志释证》,引自荣新江、李孝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57页。
    3 程林泉、张翔宇:《西安北郊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4日第1版;孟西安:《西安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证实:千年前长安已是国际性都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1月15日第7版。
    4 程林泉、张翔宇:《西安北郊再次发现北周粟特人墓葬》,《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4日第1版。
    1 程林泉:《陕西西安发现北周婆罗门后裔墓葬》、《谈谈对北周李诞墓的几点认识》,分见《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21日第1版、第7版。
    2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南北朝时期全国地图来看,罽宾位于今克什米尔地区,地跨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其治所菩见城位于今印度实际控制区。
    3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1 唐代窦臮著《述书赋》。
    1 (清)叶昌炽《语石》谓其“非李斯以下所能作,自是成周古刻,海内石刻,当奉此为鼻祖”,《石鼓文》是中现存的最早文字石刻,有“刻石之祖”称号,同时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帝王纪事刻石,因文字刻在十个鼓形石上而得名。《石鼓文》唐以前从未见过著录,系唐初发现于陕西雍县(前为陈仓县,今陕西凤翔县)南10公里处的三畴原。《石鼓文》也由此称为《陈仓十碣》、《陈仓刻石》。又因其记载秦国君游猎之事,故亦称《猎碣》。
    2 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出土。参见张树东等:《简明中华印刷通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5页。
    3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第258页。
    4 (北宋)钱易:《南部新书》十卷,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5 (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引自《全唐诗》卷222,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6 (唐)韦应物:《石鼓歌》,引自《全唐诗》卷194,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7 《温泉铭》,唐太宗李世民撰并书,石久佚,仅一唐揭孤本传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道土王元籙在敦煌鸣沙山千佛洞发现,旋为法国人伯希和易去。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
    8 响拓是用一种上过蜡的透明纸,映着窗户处的光线,用极细的笔锋,钩摹墨迹的轮廓,然后用墨笔填满笔画。
    1 启功:《中国法帖全集·序》,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 马宝山:《书画碑帖见闻录》,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3 王壮弘:《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1 杨鲁安:《北魏刁遵墓志初拓本跋》,《书法丛刊》2003年第1期,第48页。
    2 据杨鲁安记载李铁桥、赵世骏本皆为只存志阳的父雍本,拓时虽早,却纸墨不佳。
    3 据杨鲁安记载朱鼎荣所藏初拓整纸本两轴,志阳、志阴确属原配,志阳十二行“便以女妻焉”之“妻”字可见,拓墨则逊于杨张二本。
    4 杨鲁安:《北魏刁遵墓志初拓本跋》一文中曾记载:“寒济早年收得《刁遵墓志》新旧拓本十数种,内有一本渤海王氏旧藏初拓,志阳志阴俱全的剪装本。虽经‘十年动乱’劫洗,幸喜初拓本尚存,彝字未损本和王国均精拓本也各留其一。”《书法丛刊》2003年第1期,第51页。
    5 据杨鲁安记载三十年代上海出版用珂版精印的夏同宪珍藏《刁遵墓志》初拓简装本,存泐处悉与杨本相同。
    6 杨鲁安所藏《刁遵墓志》由文物出版社影印。影印本为“蝴蝶式”简装,拓本计十一开。
    1 方若:《拓墨鉴题稿本》,1954年辑。
    2 张彦生:《善本碑帖录》,考古学专刊第十九种,北京:中华书局,1884年版。
    3 王昶:《金石萃编》,卷二十七,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版。
    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出版,1941年版,第36页。
    1 王昶:《金石萃编》卷三十,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版。
    1 孙启治:《关于新发现的两种珍贵北魏墓志拓本》,1999年11月4日黑老虎工作室网上报道。
    1 参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前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6-61页;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 (清)叶昌炽:《语石》卷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1 何绍基:《何绍基诗文集》文钞卷九《何蝯叟乙未归藏湘日记》。
    1 粱思成,中国古建筑权威。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1 《鲁迅日记》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1 刘运峰:《鲁迅佚文全集》上,北京: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
    2 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版。
    1 杨守敬将所收集的历代石刻拓本编辑为《寰宇贞石图》一书,于光绪八年(1882年)在日本印书局石印出版。该书初版收入周、秦、汉、唐、金等朝代及高丽、日本等地碑刻共300余种。宣统元年(1909年)在上海重印,1940年,藤原秀水在初版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些石刻品种,删去了少量伪刻,使之增加到470余种,并且对所有石刻均选用精拓重新摄影印制,成《增订寰宇贞石图》一书。《寰宇贞石图》是中国第一部以影印方法出版的石刻图录,为石刻的保存传播开创了新的途径。1985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影印出版。
    2 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雪堂丛刻本,1915年。
    3 王壮弘:《历代碑刻外流考》。
    4 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 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北京:天地出版社,1989年版。
    1 黄明兰:《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0页。
    2 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术研究》,东京:美术出版社,1969年版,第182-224页,图版17-28、43-56。
    3 黄明兰:《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9页。
    4 芝加哥美术馆所藏资料,未发表。
    5 据马子云:《碑帖鉴定·石刻见闻录》,此石原为山东临淄西桐村居民垒于墙间,后归潍县陈介祺所得。1921年,由上海来远公司经手,陈介祺将石售于法国巴黎博物馆。
    6 王壮弘:《历代碑刻外流考》。
    7 见于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记载。
    8 此刻石1926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碑帖鉴定·石刻见闻录》谓其“出土不久,古董商售于英国某人”;《历代碑刻外流考》云“郭玉堂谓在日本”。现究竟藏于海外何处不详。
    9 据《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云,此石1933年前发现后运至上海,仅拓十数份,即被售于海外,现藏何国不详。
    10 据《中国书法大辞典》、《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此石1913年前发现后运至上海,当时“仅拓十数份,石即售诸海外”,现藏何处不详。
    1 王壮弘:《历代碑刻外流考》。
    2 据《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记载,此石1931年前发现,后运至上海,当时“仅拓十数份,原石即流出国外”,现藏何处不详。
    3 据《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云,此石原在河南偃师城西义井铺北,后流往国外,现藏何处不详。
    1 朱关田:《关于〈司马迁妾随清娱墓志〉的几句话》,《中国书法》2003年第7期,第21页。
    1 徐森玉:《西汉石刻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第5期。
    2 拓本现藏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1 金其桢:《中国碑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198页。
    1 鲁才全:《北魏〈元伯阳墓志〉辨伪》,武汉大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1997年版。
    1 史学界使用该墓志的志文资料以考证史实,如李万全《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就以此志文资料考证侯景家族姓氏与地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1页),并引发一番争论。出版界大量出版该墓志拓片,如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北魏显祖侯骨氏墓志北魏元延明墓志——北魏皇家墓志选编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蒋文光编著《珍稀墨迹·拓本碑帖系列丛书(北朝系列)》中列有《显祖嫔侯骨氏墓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戚书玉、许宝驯、王壮弘选辑《北朝墓志百种》拓片中辑有该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版)。
    2 署名为王河松作者发表关于新出《北魏侯夫人墓志铭》的介绍文章,并配发该墓志全部拓片图版(参见《书法》2002年第3期)。
    3 参见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一)》,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4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年版。
    5 赵万里:《集释》卷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6页。
    6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1 北齐《库狄洛夫人斛律昭男墓志》载“郡君讳昭男,朔州怀朔人也。第一领民酋长左光禄大夫广汉公可知陵之女”:《叱列延庆妻尒朱元静墓志》首题称“魏故使持节骠骑大将军都督云朔恒定燕州诸军事恒定二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大行台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特进司徒公第一领民酋长永宁县开国侯北海郡开国公合食邑三千户叱列延庆妻阳平长郡君尒朱氏”;《刘悦墓志》记“祖折,领民酋长”。
    2 《韩裔墓志》载“好出奇兵,以功除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帐中领民正都督秦州武阳县伯”;后“迁三角领民正都督”:《吴迁墓志》载“天保元年中,除领民正都督。”。可见有“领民正都督”一职。
    3 北齐《封子绘墓志》记“中兴初,除左将军散骑常侍,在通直,领中书舍人”。
    4 姚氏亦云:“近人有因齐神武为第三镇人酋长,而证怀朔镇为自西第三镇者(见禹贡半月刊第一卷八期北魏的六镇)。盖不知“镇人”为“领民”之改窜,而望文生义也。”(参见姚徽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内入诸姓·侯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6-87页。)
    1 参见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85-98页。
    2 《宋书》卷四十一《后妃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第1269页。
    1 王河松:《北魏侯夫人墓志铭》,《书法》2002年第3期,第45-52页。
    1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55页。
    2 王河松:《北魏侯夫人墓志铭》,《书法》2002年第3期,第45页。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9.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0.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3.令狐德芬:《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4.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5.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6.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7.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8.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9.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0.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1.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22.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23.《西京杂记》,引自程荣《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4.《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仪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毛诗正义》,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庄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
    29.《荀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
    30.《昭明文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31.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32.庾子山:《庾子山集注》,倪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4.张华:《博物志》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5.王充:《论衡校释》,黄晖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6.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37.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8.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9.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四部丛刊全集本四部备要·集部本,1936年。
    40.赵明诚:《金石录校证》,金文明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陈思:《宝刻丛编》,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42.赵崡:《石墨镌华》,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1936年。
    43.《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4.潘昂霄:《金石例》,雅雨堂金石三例本。
    45.王行:《墓铭举例》,雅雨堂金石三例本。
    46.黄宗羲:《金石要例》,雅雨堂金石三例本。
    47.梁玉绳:《志铭广例》,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
    48.李富孙:《汉魏六朝墓志纂例》,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
    49.吴镐:《汉魏六朝金石例》,学后知不足斋丛书本。
    50.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影印本。
    51.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希古楼刻本。
    52.赵翼:《廿二史札记》,广州局本。
    53.端方:《陶斋藏石记》,宣统元年石印本。
    54.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自刻本。
    55.罗振玉:《广陵冢墓遗文》,自刻本。
    56.罗振玉:《邺下冢墓遗文》,自刻本。
    57.罗振玉:《吴中冢墓遗文》,自刻本。
    58.罗振玉:《山左冢墓遗文》,自刻本。
    59.罗振玉:《襄阳冢墓遗文》,自刻本。
    60.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自刻本。
    61.罗振玉:《恒农冢墓遗文》,永慕园双钩石印本。
    62.罗振玉:《蒿里遗文目录》,东方学会铅印本。
    63.罗振玉:《辽居稿》,民国石印本。
    64.罗振玉:《松翁近稿》,1925年铅印本。
    65.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永丰乡人稿刻本。
    66.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雪堂丛刻本,1915年。
    67.罗振玉:《寰宇访碑录》,商务印书馆,1935年。
    68.罗振玉:《补寰宇访碑录》,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1898年。
    69.罗振玉:《再续寰宇访碑录》,精舍石印本,1893年。
    70.罗振玉:《六朝墓志菁英》,上虞罗氏影印本,1917年。
    71.吴士签:《九钟精舍金石跋尾》,自刻本。
    72.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洛阳:大华书报供应社,1941年。
    73.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续记》,稿本。
    74.狄楚青:《六朝墓志精华》,北京:正书局石印本,1920年。
    75.叶昌炽:《语石》,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76.武亿:《授堂金石跋》,高敏、袁祖亮校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77.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78.顾炎武:《日知录》,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79.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亭林先生遗书本,1906年。
    80.陈介祺:《簋斋金石文字考释》,云窗丛刻本,1914年。
    81.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家刻本。
    82.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引自《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26册,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2版。
    83.翁方纲:《复初斋文集》,1877年刻本。
    84.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引自《嘉定钱大昕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85.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6.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十八卷,清光绪三十二年刻本徐乃昌批补。
    87.缪禄保:《艺风堂续藏金石文字目》五卷,徐氏绩学齐抄本。
    88.方若:《校碑随笔》,光绪年间石印本。
    89.方若:《拓墨鉴题稿本》,1954年辑。
    90.张彦生:《善本碑帖录》,考古学专刊第十九种,北京:中华书局,1884年。
    91.李健人:《洛阳古今谈》,洛阳:史学研究社,1936年
    92.程荣:《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9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引自《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9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95.柯昌泗:《汉晋石刻略录》,双沟石印本,1925年。
    96.黄本骥:《古志石华》,三长物斋丛书本,1928年。
    97.张钫:《千唐志斋藏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年。
    98.石韫玉:《独学庐二稿》,清乾嘉间刻本。
    99.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100.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01.李安宅:《巫术与语言》,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
    102.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0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
    104.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万绳楠整理,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10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07.刘师培:《中古文学论三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8.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09.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0.黄侃:《广韵校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11.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引自《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2.施蜇存:《金石丛话》,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1年。
    113.姚徽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1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1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17.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8.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9.田余庆:《拓拔史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20.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2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24.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5.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6.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27.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8.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9.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30.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31.徐传武:《左思左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132.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133.赵超:《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134.赵超:《古代石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35.袁仲一:《秦始皇陵西侧瓦文》,引自《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1980)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136.袁仲一:《秦代陶文》,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137.金其祯:《中国碑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
    138.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139.朱剑心:《金石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140.陆和九:《中国金石学讲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41.岑仲勉:《金石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42.鲁讯:《鲁讯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143.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
    144.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
    145.丁文隽:《书法精论》,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
    146.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47.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8.杨文虎:《文学:从元素到观念》,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
    149.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50.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51.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5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史研究(188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53.马宝山:《书画碑帖见闻录》,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154.刘运峰:《鲁迅佚文全集》上,北京: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
    155.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北京:天地出版社,1989年。
    156.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157.黄明兰:《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158.启功:《从河南洛阳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启功丛稿·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59.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60.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161.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162.梁白泉:《国宝大观》,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163.臧云浦等:《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64.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5.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166.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67.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68.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169.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170.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71.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72.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73.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174.刘驰:《六朝士族探析》,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5.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76.张轸:《中华古国古都》,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77.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78.高文:《汉碑集释》,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9.仁井田陞:《唐令拾遗》,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年。
    180.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81.孔令纪等:《中国历代官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182.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天津:百化文艺出版社,2005年。
    183.陶新华:《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184.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5.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186.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187.齐如山:《中国的科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8.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89.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0.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91.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192.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3.姜书阁:《骈文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94.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95.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蕴》,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6.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97.童庆炳:《文体与文体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8.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9.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200.许辉:《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201.张同印:《隋唐墓志书迹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202.王鹤鸣:《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03.章义和、陈春雷:《贞节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204.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205.杨际平:《五一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
    206.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07.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8.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9.赵沛:《两汉宗族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0.柏贵喜:《四一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21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212.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13.陈炳应:《古代民族》,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214.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古代民族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15.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216.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217.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18.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19.王镛:《中国书法全集9·秦汉金文陶文》,北京:荣宝斋,1992年。
    220.刘涛:《中国书法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1.张啸东:《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论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22.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23.于明诠:《墓志十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24.蒋文光、张菊英:《中国碑帖艺术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
    225.洛阳市文物局:《汉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6.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2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28.毛汉光:《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4—1994年。
    229.毛汉光:《历代墓志铭拓片目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
    230.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231.路远、裴建平:《历代碑刻琐谈》,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232.周佩珠:《传拓技艺概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33.雷志雄:《日本金石举要》,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8年。
    23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考古四十年——1992年洛阳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6年。
    235.殷宪:《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36.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237.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北朝研究》第四辑,郑州:中 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238.赵万里:《汉魏六朝冢墓遗文图录》,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石印本,1936年。
    239.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240.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1.荣丽华编辑,王世民校订:《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42.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43.王壮弘:《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24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千唐志斋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4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246.《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贰》
    247.《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
    248.《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贰》
    249.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50.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新获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51.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文物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252.洛阳古代石刻艺术馆:《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253.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254.北京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255.图书馆金石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256.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257.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5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59.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60.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出土墓志目录》(内部印行),1964年。
    26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262.徐自强、王翼文、冀亚平:《北京图书馆藏墓志拓片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63.徐自强、王翼文、冀亚平:《北京图书馆藏北京石刻拓片目录(三国——南北朝石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264.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65.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66.吴钢:《全唐文补遗》,西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0年。
    267.余扶危、张剑:《洛阳出土墓志卒葬地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268.黄文弼:《高昌砖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269.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270.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271.李百勤:《河东出土墓志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3.谭棣华等:《广东碑刻集》,广州:广东高校教育出版社,2001年。
    274.韩明祥:《济南历代墓志铭》,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
    275.张江涛:《华山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276.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77.张鸿杰:《咸阳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278.张沛:《昭陵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
    279.负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280.李根源:《曲石精庐藏唐志》,济南:齐鲁书社出版,1984年。
    281.许宝驯、王壮弘:《北魏墓志百种》,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
    282.赵力光:《鸳鸯七志斋藏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283.《碑林集刊》第一辑——第14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2006年。
    284.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85.《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86年。
    286.《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2年。
    287.《中国美术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9年。
    28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66》,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289.文物编辑部:《文物500期总目索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2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91.《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292.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29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294.爱德华·萨丕尔:《语言和文学》,陆卓元译,引自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95.沃伦、韦勒克:《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296.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经济理论和方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7.威克纳格:《诗学·修辞学·风格学》,引自《文学风格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298.段德智:《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99.(日)二玄社·成濑映山:《北魏墓志铭》,金涛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300.(法)谢阁兰等:《中国西部考古记吐火罗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