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日益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群不仅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而且也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经济总量的70-80%,而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只约占到全国的一半。因此,发展城市群对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培育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力量、提升国家竞争力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极为迫切。
     针对目前国内不少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城市群建设的现象,本文认为研究从城镇密集区向城市群演进的内在机理与规律,对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实现意义。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群的概念、特征、形成条件等问题,提出了研究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视角,并依次研究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和路径,总结了二战后国内外城市群演进的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论文在赞同姚士谋等(2006)最为全面的定义基础上,从更为注重城市群体效应的角度,将城市群界定为“在一定的城镇密集区内,具有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空间等内在联系,呈现出整体发展的关联性、协同化和一体化特征的城市集群”。进一步指出,内在联系和集群性是城市群的本质特征。从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历程比较、城市群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内容与形式相统一3个角度逐一分析相似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与城市群相近的概念存在区别和联系,但联系多于区别,可以通过综合城市群空间形态、功能范围以及动态变化三个方面将众多概念统一在城市群特征的不同层面。第二,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是否为单中心或多中心,即城镇体系、城市群及其更高级别的城市空间形态必然是多中心的,而都市区、都市圈、城市圈和城市经济圈等从中心与腹地关系来看都表现为单中心。此外,对城市群的特征、形成条件和范围界定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文通过总结空间经济学对研究内容的启示与不足,提出研究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个理论视角: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作用。其中,“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总体机制,影响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各种因素最终都通过集聚与扩散作用得以反映;而“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基础机制,相关因素首先通过市场与政府调控发生作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同作用”是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另一总体机制,它为中国城市群演进提供各个层面的基础和条件。
     论文以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角度,从总体和局部分别研究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并反思这一空间模式得出相应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中心-外围”的总体特征;既而按演进顺序具体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外部空间、城市群体空间的形态和扩展模式,认为城市群空间形态为等级化、网络化的多中心,扩展模式以网络扩展为主,同时仍有轴向扩展的交替作用。得出中国城市群空间模式的五点反思:第一,中国城市群演进大多还处于具有分散的多中心空间形态、以轴向扩展为主的空间扩展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城市群空间演进是一个渐进过程。第二,中国城市群空间外延式增长的弊端在显现。第三,应为中国城市群空间的轴向扩张创造条件,其中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是重要途径。第四,中国国城市群空间演进仍以集聚力量为主导。第五,中国城市群空间拓展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
     论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提出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其中,企业空间行为、居民空间行为是微观动力机制;产业集聚与扩散、区域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以及文化知识驱动是中观动力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是宏观动力机制。
     论文提出了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四个转变”路径。根据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视角,结合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充分考虑各种动力机制作用的发挥,认为中国城市群由于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演进路径表现为“四个转变”,即从“行政驱动”转向“市场主导、行政引导”;从“注重个体城市发展”转向“整体一体化发展”;从空间“粗放蔓延低效”扩展转向空间“合理紧凑高效”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并分别对四种路径的具体实现方式做了细致分析。
     论文在介绍中外城市群发展概况及演进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欧洲、北美、日本和我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次介绍了它们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群发展的7条经验:科学规划是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保障、建立协调治理机制对城市群良性发展至关重要、高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保障、一体化是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协调是城市群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民间力量是城市群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是推进城市群发展的临时之举。
     论文在分析中国城市群发展成效和不足之后,研究了未来促进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群集聚效应明显、功能定位日益清晰、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开始均衡和极核功能有所提升;但也存在城市群之间发展差异明显、极核功能仍总体不强、资源环境消耗较大、“大城市病”倾向加深、行政化力量作用较深、区域协调机制还不健全等弊端。而这与我们在城市群发展中理念存在偏颇、基础工作薄弱、制度保障不健全以及区域治理缺失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应在科学编制城市群规划、规范概念和统计标准数据、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健全协调治理机制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努力。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d rapidly and globalization advanced increasingly,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s not only to lead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basic geographic unit of the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t present, the total economic output of the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has accounted for70-80%of the country's total economic output, but the total economic output of top ten cities groups in China accounts for only half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not only significant but also very urgent for leading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stering the main force countries to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petition, and enhancing the natioanl competitive strength.
     As for lots of pesent domestic phenomena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rough local government-led or Top-down, it proposes in this paper that the research on internal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from town concentrated areas to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o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ocuments, the paper explains issues like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t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research on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evolution; it makes a study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dynamic mechanisms and method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it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evolution of World War II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pproval of Yao Shimou (2006), who ha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e emphasis on the urban group effects,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is paper is defined as "In a certain town-intensive region, it is the city cluster, which possesses clos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space internal relations and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like association, coordination, integration of overall development". It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ner relations and the cluster ar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en 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hange, which its process, content and form are united. From the three ang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of similar related concepts relating to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t proposes in this paper that first, there exists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of the concepts similar to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whose connections are more than the difference. And th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spatial form, range of func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of integrated urban agglomeration to make numerous concepts united on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Second, the most essential difference is reflected in whether it is single-center or multi-center, which the urban system,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its higher-level form must be multi-center, while the metropolitan area, metropolis area, urban area and urban economic area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er and the hinterland are single-center. In addition, I propose in this thesis my own opinion on the problesms like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defined scope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thesis presents the perspective view of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By summarizing the inspiration and deficiency of Spatial Economics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theories. The first theory perspective is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alternating composite action; the second theory perspective is the common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the third theory perspective is the synergies of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cology. Among which "the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alternating composite action" is the overall mechanism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ventually will be reflected through the effect of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the common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the basis mechanism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play roles in first through the market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the synergies of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and ecology"is another general mechanism for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can provide the bases and conditions of all levels for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ombining the time and space, the paper make a study of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general and the part respectively, and reflect on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brought by the spatial patterns.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the "center-periphery". Subsequently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evolution, the paper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urban interior space, urban external space and the spatial form&mode of extension of the spatial urban groups. And it presents that the spatial form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multi-center as hierarchicalized and Internetized, its mode of expansion based on the networks expansion, and still its alternation effect of axial extension. By reflection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s, it can draw in this papaer five conclusions. First, the spatial evolution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mostly in the form of decentralized multi-center space and the spatial expansion phase giving priority to the axial expans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 Second, there appears the drawback of the space epitaxial growth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ird, we should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axial expansion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hich the traffic axial and network building are important works. Fourth, we should take the gathering strength as the leading i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Fifth,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ossesses the government-led features.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micro, meso and macro,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analyse the composite effects of the three mechanisms. Among them,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spatial behavior of residents and the free flow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micro-dynamic mechanisms.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region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ural urbanization and cultural knowledge-driven are the meso-dynamic mechanisms. Government macro-control is a macro-dynamic mechanism. In general we believe that the coupling and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levels of dynamic mechanisms are in line with seeking a joint force of the parallelogram law in physics, which can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ve works.
     The paper presents "four changes" path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paper combines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gives full consideration to a variety of dynamic mechanisms to role play. In the dual context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four changes" are the evolution path. And they are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drive" to "market dominant and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from "the focus on individual urban development" to "the overal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rom the space "extensive spread of inefficient" extension to "reasonably compact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from "the simple pursuit of economic effect" to "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four-in-one'".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progress, a detailed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ur paths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aking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Japan and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issertation in turn introduces their main approaches to develop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proposes seven experience for our references. Scientific planning is the primary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establishing coordinated governance mechanism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high-speed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he basis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inte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the non-governmental forces are the indispensable for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moderat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s a temporary mov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the obvious agglomeration effect, the increasingly clear functional positioning, the initially formed system, the initial balanced layout and the improved polar nucleus function. However, there are also defects like obvious differences of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weak polar nuclear functions in general, mor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deepening tendency of "big city disease", the profound influences of administrative powers and the imperfect 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ll these deficiencies are caused by factors like biased concepts, weak foundation work and protec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regional govern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we should take active efforts to scientifically make plans o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planning, specification concept&statistical standard data, play the role of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finances, improve the coordinated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25页。
    2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丁任重.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57页。
    5《列宁全集》第19卷,第262-26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26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0,322和30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0,322,30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3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8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3页。
    13《资本论》第1卷,第39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2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36页。
    17王放.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2004(3)。
    18[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15。
    19 Geddes P. Cities in evolution [M].London:Williams & Norgate,1915。
    20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1林先扬 陈忠暖 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3)。
    22杨宏山.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区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中州学刊,2005(1)。
    23罗海明 张媛明.美国大都市区划分指标体系的百年演变[J].国际城市规划,2007(9)。
    24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6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7于峰 张小星.“大都市连绵区”与“城乡互动区”——关于戈特曼与麦吉城市理论的比较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28薛凤旋蔡建明.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J].地理研究,2003,22(5)。
    29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30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31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32 《Geography:the Study of Locati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JohnF.Kolars, JohnD.Nystoen,1974。
    33裘丽岚.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观察,2011(5)。
    34不少学者将大都市带带也称作大都市连绵区、大城市连绵区等,本文认为这些名称并没有内涵上的实质性区别,本文这里采用“大都市带”这一名称。
    35由于难以获得文献原本面貌,这一段落主要参考: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J].经济地理,1996(3)。
    36裘丽岚.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观察,2011(5)。
    37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8 Zhou Yixing. 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 in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 by N. Ginsburg et a.l,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12-126.
    39杜德斌宁越敏.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协调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40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1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42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1-226。
    43邹军张京样胡丽娅.城镇体系规划[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4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前沿,2003(21)。
    45刘静玉.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
    46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
    47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5。
    48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49苗长虹.中国城市群发育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0。
    50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29。
    51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J].改革,2009(4)。
    5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一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3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1995(3)。
    54张京样.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
    55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6)。
    56宋迎昌.中国城镇密集区发展特征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05(4)。
    57沈立人.为上海构造都市圈[J].世界经济文汇,1993(5)。
    58胡序威.对城市化研究中某些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3(4)。
    59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3(5)。
    60刘君德陈占彪.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3(6)。
    61孟晓晨马亮.“都市区”概念辨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9)。
    62高汝熹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J].科技导报,1990(4)。
    63高汝熹罗明义.世界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998(10)。
    64饶会林.城市区域新说及其意义[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1)。
    65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6饶会林.王晓玲.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建设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67邹军张京祥胡丽娅.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8杨涛杨绍峰.强化南京的交通中心地位促进南京都市圈生长发育[J].现代城市研究,2002(1)。
    69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J].经济地理,1996(3)。
    70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城市规划汇刊,2002(4)。
    71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
    72冯垚.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J].理论探索,2006(3)。
    74朱英明.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
    75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76李浩.生态学视角的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7陈柳钦.以城市群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8姚士谋 陈振光 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79苗长虹.中国城市群发育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0董青等.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6)。
    81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J].城市规划,2003(9)。
    82方创琳 宋吉涛 张啬.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5)
    83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84陈群元 喻定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9(2)。
    85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J].城市问题,1992(1)。
    86肖金成 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87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J].改革,2009(4)。
    88欧阳慧.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J].北方经济,2007(2)。
    89吴传清 李浩.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J].世界经济,2003(3)。
    90王乃静.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模式与验借鉴—兼论山东半岛城市群双阶段发展战略[J].经济学动态,2005(12)。
    91陈秀山 张若.国外沿海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领导之友,2007(3)。
    92祁林德.国外城市群发展的规律及其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93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
    94裘丽岚.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观察,2011(5)。
    95裘丽岚.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观察,2011(5)。
    96肖金成 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7朱政 郑伯红 贺清云.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11(3)。
    98赵瑞霞 胡黎明 刘友金.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3)。
    99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0姚士谋 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12)。
    101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2薛东前 姚士谋 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11)。
    103赵璟 党兴华 王修来.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9(4)。
    104王珺 周均清.基于多核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3)。
    105陈黎 徐梦洁 侯为义 林庶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106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1(4)。
    107孟祥林.城市化进程研究——时空背景下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2006。
    108张亚斌 黄吉林 曾铮.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109乔彬 李国平.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J].城市经济管理,2006(11)。
    110景建军.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D].2007
    111刘静玉 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
    112庞晶 叶裕民.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8(5)。
    113薛东前 姚士谋、张红.城市群形成演化的背景条件分析--以关中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
    114郑元凯.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期
    115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16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市规划,2006(1)。
    117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118李光勤.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2007年4月。
    119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J].改革,2009(4)。
    120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J].改革,2009(4)。
    121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城市群形成演化的背景条件分析--以关中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
    122王珺 周均清.基于多核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华中 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3)。
    123郑春勇.论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协同演化—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124欧阳慧.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J].北方经济,2007(2)。
    5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126王旭.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127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1页。
    128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99页。
    129(美)保罗·克鲁格曼(著);蔡荣译.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40页。
    0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1此处主要参照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此处主要参照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此处主要参照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一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22页。
    135方创琳 姚士谋 刘盛和等.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11年4月第一版,86-87页。
    136庞海峰.建国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基于空间分析方法[D]南京:南京大学,2006.
    137牛凤端 潘家华 刘治彦.中国城市发展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第145-171页。
    138方创琳 姚士谋 刘盛和.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9方创琳 姚士谋 刘盛和.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40景体华 陈孟平.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41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91页。
    142刘友金 王玮.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43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144邓丽君 张平宇 李平.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J]·中国科字阮研究生院学报,2010(3)。
    145刘巍巍 李荣 黄深钢.长三角城市群离世界级还有多远[N].文汇报,2010年5月26日。
    5肖金成 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110页。
    7李澜.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概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37页。
    148黄征学.京津冀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7(11)。
    149李澜.中国城市经济研究概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第41页。
    0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2006。
    151肖金成 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272页。
    152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5)。
    153长三角区域规划公布避免恶性竞争25城分工确定[N].中国经济网,2010年6月23日。
    154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城市群战略六大新模式[N].2007年6月第22期。
    155高铁网编织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缩城市间距[N].经济参考报,2010年3月23日。
    156行政区划再调整为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开路[N].南方日报,2010年7月14日。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德)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1986
    6.(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7.(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英)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美)彼得·尼茨坎普(PETER NIJKAMP)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卷,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0.(美)埃德温·S.米尔斯(EDWIN S.MILLS)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1.(英)彼得·霍尔凯西·佩恩.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美)理查德·弗罗里达.你属哪座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美)克鲁格曼著.蔡荣译.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丁任重.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5.陆大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6.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7.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8.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9.姚士谋 陈振光 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2006
    20.邹军 张京样 胡丽娅.城镇体系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1.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2.周伟林 严冀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3.谢文蕙 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4.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5.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6.胡欣江小群.城市经济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7.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8.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9.栾贵勤.城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0.王雅莉.城市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31.张琦.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2.项英辉.城市经济学[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11
    33.孟晓晨.西方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4.藤田昌久 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梁琦主译)
    35.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6.安虎森.空间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7.彭翀 顾朝林.城市化进程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运行及其机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8.郑长德 钟海燕.现代西方城市经济理论[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9.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0.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1.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2.苗长虹.中国城市群发育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3.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4.李浩.生态学视角的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5.肖金成 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6.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in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world, http://www.princeton. edu/pkrugman/deardorff.pdf.
    47.Krugman P. 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14 (2):7-17
    48.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1)
    49.潘峰华 贺灿飞.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对话[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
    50.刘安国 杨开忠 谢燮.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10).
    51.汤学兵.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演进与实证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9(2)
    52.谢燮 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3)
    53.王放.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2004(3)
    54.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3)
    55.杨宏山.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区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中州学刊,2005(1)
    56.罗海明张媛明.美国大都市区划分指标体系的百年演变[J].国际城市规划,2007(9)
    57.于峰 张小星.“大都市连绵区”与“城乡互动区”——关于戈特曼与麦吉城市理论的比较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58.薛凤旋 蔡建明.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J].地理研究,2003,22(5)
    59.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60.裘丽岚.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观察,2011(5)
    61.杜德斌 宁越敏.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协调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62.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前沿,2003(21)
    63.刘静玉.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
    64.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
    65.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2006
    66.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J].改革,2009(4)
    67.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1995(3)
    68.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6)
    69.宋迎昌.中国城镇密集区发展特征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05(4)
    70.沈立人.为上海构造都市圈[J].世界经济文汇,1993(5)
    71.胡序威.对城市化研究中某些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3(4)
    72.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3(5)
    73.刘君德 陈占彪.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3(6)
    74.孟晓晨 马亮.“都市区”概念辨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9)
    75.高汝熹 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J].科技导报,1990(4)
    76.高汝熹 罗明义.世界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1998(10)
    77.饶会林.城市区域新说及其意义[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1)
    78.饶会林王晓玲.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建设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9.邹军 张京祥 胡丽娅.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0.杨涛 杨绍峰.强化南京的交通中心地位促进南京都市圈生长发育[J].现代城市研究,2002(1)
    81.史育龙 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J].经济地理,1996(3)
    82.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城市规划汇刊,2002(4)
    83.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
    84.冯垚.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J].理论探索,2006(3)
    85.陈美玲.城市群相关概念的研究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3)
    86.朱英明.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
    87.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88.陈柳钦.以城市群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89.董青等.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6)
    90.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J].城市规划,2003(9)
    91.方创琳 宋吉涛 张啬.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5)
    92.陈群元 喻定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9(2)
    93.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J].城市问题,1992(1)
    94.欧阳慧.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J].北方经济,2007(2)
    95.吴传清 李浩.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J].世界经济,2003(3)
    96.王乃静.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模式与验借鉴一兼论山东半岛城市群双阶段发展战略[J].经济学动态,2005(12)
    97.陈秀山 张若.国外沿海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领导之友,2007(3)
    98.祁林德.国外城市群发展的规律及其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99.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
    100.朱政 郑伯红 贺清云.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11(3)
    101.赵瑞霞 胡黎明 刘友金.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3)
    102.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 版
    103.姚士谋 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8(12)
    104.薛东前 姚士谋 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11)
    105.赵璟 党兴华 王修来.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9(4)
    106.孟祥林.城市化进程研究——时空背景下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2006
    107.王珺 周均清.基于多核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3)
    108.陈黎 徐梦洁 侯为义 林庶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109.曾鹏 黄图毅 阙菲菲.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1(4)
    110.张亚斌 黄吉林 曾铮.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111.乔彬 李国平.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J].城市经济管理,2006(11)
    112.景建军.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D].2007
    113.刘静玉 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
    114.庞晶 叶裕民.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08(5)
    115.薛东前 姚士谋、张红.城市群形成演化的背景条件分析--以关中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
    116.郑元凯.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1)
    117.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城市规划,2006(1)
    118.李光勤.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2007
    119.王珺 周均清.基于多核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3)
    120.郑春勇.论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协同演化—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3)
    121.张勇.改革下一站:城乡等值化—破解“竞争性”城市化的思考[J].中国市场,总第644期
    122.张伟 马彦琳.国外城市集群发展动力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11(8)
    123.朱俊成.基于多中心与区域共生的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
    124.殷广卫 薄文广.基于县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11(8)
    125.陈建军 黄洁.集聚视角下中国的产业、城市和区域—国内空间经济学最新进展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126.孟可强 陆铭.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J].南方经济,2011(2)
    127.曹广忠 刘涛.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J].中国软科学,2010(9)
    128.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9)
    129.唐茂华.城市化演进的多元型式及其借鉴:基于历史和跨国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1(1)
    130.郑秉文.拉美城市化的教训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过度城市化”与“浅度城市化”的比较[J].国外理论动态,2011(7)
    131.高丽娜 蒋伏心.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分异与融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32.张广威 赵曦.论新型二元经济战略下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安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133.禚金吉 魏守华 刘小静.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2)
    134.曹广忠 郜晓雯 刘涛.都市区与非都市区的城镇用地增长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5)
    135.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
    136.吴垠.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视与思考—后工业化经济试验区的前瞻性探索[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
    137.白永秀赵勇.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J].领导之友,2011(9)
    138.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139.陈明星陆大道刘慧.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12)
    140.李力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