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揭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标准,拓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领域,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改革创新提供依据,是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管理的需要。论文从高校廉政环境文化建设、高校廉政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和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四个大方面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并通过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找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行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确定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的内容框架。论文从廉政文化和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廉政理论,确定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原则、功能和意义,提出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构成和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指标体系的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指标体系的时间视角和空间视角,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提出了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专家调查法、参照单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对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论文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及发展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指标评价范围、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的配置及指标体系的实际运行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分析了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因,指出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为论文进一步展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基于专家调查法、参照单位分析法和AHP法建立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论文通过专家咨询和材料分析法初步提出选取的指标,从高校廉政环境文化建设、高校廉政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和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角度确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再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筛选主要通过专家调查法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专家的权威性,根据参照单位分析法对专家评分资料进行量化处理,然后修改初选指标,确定最终指标;根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求确定指标评价标准;依据AHP法确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权重值。论文根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制作了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调查表,根据此专家调查权重表进行调查,将专家反馈的数值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规则分层次进行了数值计算,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最后的一致性验证,确定了最终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来反映不同指标影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程度。
     对六所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状况进行实际调查。论文对北京市某高校、天津市某高校、上海市某高校、江苏省某高校、浙江省某高校、湖北省某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得到这六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总评对比分数和六所高校的廉政环境文化建设分数、廉政精神文化建设分数、廉政行为文化建设分数和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分数;将每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各选项的平均分进行排序,对比各高校排名前十五名的选项,找到六所高校前十五名选项中的共同选项,进而分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对比各高校排名后十五名的选项,找到六所高校后十五名选项中的共同选项,进而分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不足,针对找到的问题,提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 universities can reveal the value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expand the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in new areas of resear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innovation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The paper evaluated four aspects, including incorruptible environmental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ncorruptible spirit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incorruptible behavior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and incorruptible system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determined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levels of evaluation criteri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The paper propose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systems in universities with the combination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content and framework of incorruptness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Papers started from the content of incorruptness culture and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alyzed Marxist-Leninist theory of cheap government, determine the concept, principle, and function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The elements of the indexes system included evaluation objectives, evalu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evaluation of time space view,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determin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dexes, which included the positive and the passive indexes. The paper determined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indexes system, that is the method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the method of Radit and AHP.
     The paper analysed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part start from the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in universities proposed and development, determined the necessarily of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in universities,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nalyzed from index assessment scope, evaluation criteria, index weight configuration, index system operability and empirical index system. The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to effect incorrupt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in universities. Follow-up is expanded along the ideas of the college the ICAC culture construction index system problems.
     The paper i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AHP. Paper selected indicators through consulting and material analysis, then screened index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by method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analyze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authority of experts, quantized the information of expert score, then modified the primary index, finally determine the final index. That is to say, paper determine the index from incorruptible environmen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incorruptible spirit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incorruptible behavior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incorruptible system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of University culture according to AHP. Paper mad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es expert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index system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surveyed expert questionnaire, calculated expert feedback value according to AHP calculation rules respectively, tested for consistency and final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then determined the weight value of experts had determined, and then determined the two grade index weights and three grade index weights, to reflect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index influence the status, so that can prevent the practice of most of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had implied, which is the mean of distribution.
     The paper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 six universities. The paper surveyed to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 university in TianJin,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a university in ZheJiang, a university in HuBei, and had the contrast scores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six Universities, the scores of Incorruptible environment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scores of Incorruptible spiritu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scores of Incorruptible behavior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scores of Incorruptible system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Paper sort the66option average, contrast the top fifteen options of every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d advantage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Compare the after the fifteen option of every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d disadvantage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proposed the strategies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引文
① 龚晨:《构建我国公办高校预防腐败机制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①王亦虹:《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①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美]国家风险国际指南(ICRG),由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报告集团编制,每月发表一次,共分为政治、金融及经济三个部分,分数高表示风险低;反之亦然。
    ③[瑞士]自1979年以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这一指数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稳定性等12个竞争力因素。
    ④[美]蔡秋生等译:《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① 李红权:《我国廉政评估体系的构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4-21页。
    ① 李红权:《我国廉政评估体系的构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② 黄书田、才树祥:《廉政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北京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③ 陈顺余:《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行风评价中的应用》,《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四期。
    ④ 倪星:《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王传利:《给腐败号脉——新中国腐败频度与控制强度相关性研究》,《群众出版社》,2012年版。
    ① 胡鞍钢:《中国腐败的经济成本测算》,《决策与信息》,2011年第11期。
    ② 胡鞍钢:《腐败黑洞:公开披露各类腐败的经济损失》,《民主与科学》,2004年。
    ③ 任建明:《我国干部选拔任用腐败行为原因的研究》,《学术界》,2006年第5期。
    ④ 王金华,夏锦文等:《我国1987-2000年腐败现象特点和规律量化研究》,《中国检察》,2001年18期。
    ⑤ 李成言:《东城区党风廉政建设政策研究》,合作单位是北京市东城区纪录检查委员会,为东城区提高党风廉政政策的 制定能力和执行能力提供政策参考。
    ⑥ 马建斌:《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现状、理论分析与指标体系构建》,《桂海论从》,2008年第3期,21-24页。
    ⑦ 季伟,翁赵力:《杭州建立廉政预情机制全面监测反腐动态》,《杭州日报》,2003年12月25日。
    ⑧ 唐慧卿,梅初成:《镇海区首次发布“廉情指数”》,《宁波日报》,2006年2月9日。
    ⑨ 胡杨:《怎样建产科学的廉政评价体系》,《中国检察》,2009年11期,35页。
    ① 马娟:《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9月第3期。
    ② 刘小冰:《交通廉政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③ 课题组:《高等院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调研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42-44页。
    ① 宋波:《高校廉政文化内容体系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0-36页。
    ② 毛维军: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期。
    ① 陈刘明:《近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传承(中旬刊)》,2011年第2期。
    ② 宋波:《高校廉政文化内容体系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0-36页。
    ③ 王文升:《廉政文化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刘小冰:《交通廉政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① 张国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 张国臣:《浅谈高校廉洁文化体系的构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② 唐重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麻承照:《廉政文化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12月。
    ① 《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358-361页。
    ② 《选举中的舞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646-64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半,第438页。
    ④ 《为马克思所著<法兰西内战>缩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27页。
    ⑤ 《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全集》第42卷,第196-197页。
    ⑥ 《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② 《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斯大林全集》第10卷,第273-274页。
    ③ 《中国人民解放军序言》,《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8页。
    ① 《必须主义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125页。
    ② 《邓小回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404页。
    ③ 《邓小回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④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① 《胡锦涛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2月20日。
    ② 魏银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第94-97页。
    ① 刘能星:《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 赖林涛等:《试论廉政文化的内涵、结构及价值》,《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
    ① 刘能星:《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 历树奎:《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吉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 刘小冰:《交通廉政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① 金玉婷:《绿色校园文化评价体系》,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 王亦虹:《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 常娟:《军队医院文化评价研究》,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 T. L. Saaty;"Decision-making with the AHP:why is the principaleigenvector necessar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45, no.1, pp.85-91, Jan.2003.
    ② 王素艳:《基于BSC和KPI的企业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 王志龙:《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6期,第83-85页。
    ① 唐文,盛彤彤等:《发挥网络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年第2期,第13-14页。
    ① 武松,叶冬青:《多组单向有序资料的Ridit分析在SPSS中的实现》,《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12月第6期,第554页。
    ① 蒋小可:《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研究》,《教书育人》,2009年第12期。
    ① 孙瑰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 陈文斌,邹丽梅:《论高校十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8期,第104-106页。
    [1]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58-361.
    [2]选举中的舞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646-64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8.
    [4]为马克思所著<法兰西内战>缩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27.
    [5]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6-197.
    [6]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5.
    [7]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9.
    [8]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73-274.
    [9]中国人民解放军序言,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38.
    [10]必须主义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125.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3-404.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13]龚晨,构建我国公办高校预防腐败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王志龙,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6:83-85.
    [15]李红权,我国廉政评估体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4-21.
    [16]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7]宋波,高校廉政文化内容体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30-36.
    [18]王文升,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5.
    [19]刘小冰,交通廉政文化[M].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9.
    [20]刘能星,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张国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5.
    [22]唐重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3]孙瑰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4]魏银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94-97.
    [25]曾记兵,蒲怡,高校廉政网站建设的思考和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4.
    [26]汪咏波,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运行过程初探[D].湖北省某高校硕士学位论文,2004,33-34.
    [27]陈耀玲,学校文化评价_一个新的研究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31-34.
    [28]王亦虹,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9]金玉婷,绿色校园文化评价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0]常娟,军队医院文化评价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1]王培兰,陈丽萍,反腐败与廉政法制建设[J].理论学刊,2002,5:174-75.
    [32]历树奎,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3]邓兴明,姚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惩防体系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72-75.
    [34]冯碧元,论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5]王朝阳,我国大学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
    [36]张霞燕,刘自力,傅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制度建设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67-69.
    [37]刘小冰,宋伶俐,邱萍,交通廉政生态: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景[J].唯实,2007,11.
    [38]虞满华,当前高校腐败现象及防治对策[J].广西教育,2009,2:17-18.
    [39]王宜勤,对高校近年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2):90-94.
    [40]林体排,对高校物资采购腐败现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46-247.
    [41]平光英,张拴刚,高校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月:18-19.
    [42]朱迪高,校教师学术腐败问题的心理学探析[J].高教论坛,2008,3:82-84.
    [43]陈津,孙世媛,高校仪器设备采购招标制度与廉政建设[J].实验室科学,2007,3:164-167.
    [44]刘克辉,高校主要存在三类腐败现象[J].中国监察,2009,6:36.
    [45]汪思明,新时期高校腐败成因及对策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2:20-22.
    [46]倪星,王立京,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J].江汉论坛,2003,10:18-21.
    [47]过勇,国际反腐败策略及反腐败成绩评估标准与实施[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0:152-159.
    [48]韩江舟,葛世伦,透明国际及其对中国腐败形势的评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25-29.
    [49]何增科,腐败与治理状况的测量评估诊断和预警初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11.
    [50]王显,国有企业腐败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107-108.
    [51]刘峰岩,建立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系统论略[J].天津社会科学,1996,2:5-10.
    [52]陈建新,建构中国特色廉政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J].桂海论丛,2004,6:37-41.
    [53]郭强华,国家的构建公职人员腐败预警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4:61-62.
    [54]许磊,中国廉政制度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示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
    [55]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6]蔡晓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7]欧阳康,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98-99.
    [58]罗布江村,赵心愚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方法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53.
    [59]曾联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教育方法探析[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8,8:72-73.
    [60]唐慧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1:54-57.
    [61]虞满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新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史志,2009,12:125-126.
    [62]王茂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进展及其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1:39-42.
    [63]范晓清,胡宗明,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42-45.
    [64]周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J].学习与实践,2006,12:99-103.
    [65]刘晓双,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5.
    [66]邵莉莉,王茂胜,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J].兰州学刊,2003,5:181-182.
    [67]孙梦云,杨国辉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研究状况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59.
    [68]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9]陈晓明,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网络信息技术化的特点[J].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54):58-59.
    [70]熊钰,秦文臻,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浅谈[J].科教文汇,2008,10:56.
    [71]王茂胜,邵莉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2,11.
    [72]肖鸣政,人才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73]唐文,盛彤彤等.发挥网络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13-14.
    [74]李素红,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75]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76]刘树枫,袁海林,环境预警系统的层次分析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131-134.
    [77]陈文帅,木质建筑材料层次分析模型与优选综合评价[J].建筑材料学报,2009,4:190-196.
    [78]李成言,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9]李成言,谷雪等,廉政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0]李成言,刘庄振,廉政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1]任建明,杜治洲,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和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2]过勇,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83]李喻生,关于完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方法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8:169-171.
    [84]符安轼,李永莉,崔璞,坚持高校校务公开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70-72.
    [85]赵文正,范晓清等,关于构建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探讨[J].孝感学院学报,2006,7:42-45.
    [86]宋发军,论中国转型社会的廉政建设[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63-6421.
    [87]董东明,高校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探讨[J].科教文汇,2008,9:273-276.
    [88]李娜,高校廉政教育基本内容探讨[J].消费导刊,2008,5:151.
    [89]任兵,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视域中的廉洁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4.
    [90]张春泉,张东川,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8:255.
    [91]刘云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79-81.
    [92]陶风华,邓美英等,关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7,5:166-168.
    [93]王微,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07,7:178.
    [94]张珍秀,侯敏,论高校廉政文化体系的构建[J].大家谈,2007,8:54-55.
    [95]王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D].武汉理工大学教育学硕士论文,2007.
    [96]陈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7]王成碧,游俊,浅议高校廉政思想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5:156-157.
    [98]邓联繁,从廉政法制到廉政法治[J].湖湘论坛,2007,4:63-65.
    [99]黄淑玲,关于健全我国廉政法制的构想[J].中国监察,2006.6:49.
    [100]杨兴培,关于制定《国家廉政法》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1:93-100.
    [101]吴兴鹏,何峻,国外廉政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唯实,2003,2:61-65.
    [102][美]Diane Haet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译著:《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3]George F.Madaus et al.,Evaluation Models,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Boston,1983.
    [104]Ronald A. Berk,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ology,,1981.
    [105]Nicholas Emler, How Can Ee Edcide Ehether Moral Education Works? Jorunal of Moral Education, No.1,1996.
    [106]Eerbert J.Walber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Pergamon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