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译新约《圣经》“白徐译本”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历史悠久,与基督宗教在不同时期进入中国的步伐相伴随。具体到天主教这一块,各修会传教士入华时问早、译经的历史久,译著的争议多,译文的影响大。清代康熙年间天主教传教士白日昇和中国四川文人徐若翰合译的《圣经》新约,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圣经》新约的中文译本,在汉译《圣经》史上占据了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但凡有关《圣经》中译的学术研究都无法回避这一点,但相关的研究专著却并不多见,它通常只是作为后世《圣经》汉译研究的一段小前奏出现。这表明,“白徐译本”在学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需要后学者投注更多精力深入文本本身,发掘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白日异是清初来华的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他在华十八载,于“礼仪之争”的中西文化碰撞中不断反省,探寻在华传播福音之路,同时还不得不小心应对天主教来华各修会间的派系争斗。在多重困境的挤压之下,白日异以极大的宗教热情翻译《圣经》新约,在《圣经》汉译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将武加大本《圣经》的《福音全书》、《使徒行传》、《保罗书信》从拉丁文译成文言文,并且留下了“福音单列本”和“福音合参本”两种不同版本,本文的研究将以现存四种不同的“白徐译本”稿本或抄本为基础展开。“白徐译本”对《圣经》新约的翻译虽因白日异的早逝而止于《希伯来书》第一章,但其内容及文风、文气通过注入新教《圣经》汉译本而留存至今,其对十九世纪新教来华后“二马译本”的翻译和出版之影响更是值得学界进一步追根溯源。
     1704年,白日异在四川为徐若翰付洗,此后的三年多里,后者协助他从事《圣经》汉译,并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表示对徐氏的尊重与肯定,本文将二人合作的《圣经》新约汉译本写作“白徐译本”。关于徐若翰其人的研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白日异在世仅有45年,却正值中西方两位名君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而他所在的修会也正处于草创之初,以归化亚非异教徒为己任,是罗马教廷在这些地区的忠实代言人和政策执行者。1659年教廷首创宗座代牧制,在中国仅设立了两个代牧区,而负责两区的宗座代牧就是外方传教会的创始人陆方济。1693年在“礼仪之争”中引发轩然大波的福建宗座代牧颜珰和教廷特使多罗枢机,都是该会中人。由是观之,虽然教宗曾将《圣经》的翻译权特别赋予耶稣会,也一度禁止过在华传教士翻译《圣经》,但若天假以年,白日异能将新约全书翻译成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汉译《圣经》的历史或将提早百余年。
     综上可知,《圣经》新约“白徐译本”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厘清《圣经》汉译历史,还是对于研究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均具有独特意义。
     笔者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拉丁文《圣经》福音合参本与“白徐译本”大英图书馆藏本的详细对照,首次确定白日异是采用了1535年巴黎出版的GOULLET四福音书合参本(Tetramonon Evangeliorum collectum8:adunatum,8°. Parilis)为底本完成的福音合编本的翻译,解决了之前法国、日本学者曾经有过的大英本究竟是白日异生前所作还是徐若翰于其身后自行改编的疑惑;并通过对四种不同版本的内容比照,确定了其先译“福音单列本”、后译“福音合参本”的翻译轨迹;此外,也经过对“白徐译本”与之前天主教士翻译《圣经》字句或片段的内容比照,梳理了天主教在圣经翻译中的历史传承;最后详细比对“白徐译本”之“福音合参本”与新教“二马译本”的异同,得出二马译本均来源于“白徐译本”的结论,厘清天主教到新教的《圣经》汉译脉络,并量化呈现各译本之间术语、名词的演变过程。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the Bible was first translated in China, accompanied with the entering of Christianity to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 Specific to the Catholic Church, the religious missionaries came to China and started to translate in a quite early time. They had a long history for the Bible translation while those translations were of great value, also quite controversial. Jean Basset and Jean Xu's joint translation "Bible" of the New Testament, is the earliest known "Bible" of Chinese translation in this field, occupies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nexus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all the other relevant studies cannot avoid it. However, it's rare to see many studies about the Bible of this version. It is usually just as generations Bible Translation Studies section of the small prelude to appear. This suggests that the Basset and Xu's Version in academia has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 need a great effort to dig into the text itself, to realize their intrinsic value.
     In Early Qing,Jean Basset came to China as a member of Missionary Overseas from Paris (M.E.P.). During the18years'living in China, he experienced the "Rites Controvers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olliding constantly and reflected on the spread of the Gospel in China to explore the road, and also had to be careful of the inter-factional fighting religiousgroups between different religious orders. Under the squeeze of multiple difficulties, with great religious fervor, he translated the Bible. In the " Bible " Translation history, for the first time, he translated systematically Latin " Bible " of the " four Gospels"," Acts","Paul's Epistles " into Chinese, and left two different versions. Recently, I have4different copies of the entire transcripts at hand. Basset and Xu's version of the Bible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only involves with the1st chapter of Hebrew Bible, due to Basset's premature death. Butits content, 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atmosphere was injected in the Protestant Bible afterwards,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Morrison and Mashmani's versions of Chinese Bible.
     In1704, Basset baptized a fameless literari Jean Xu. Afterwards, Xu became a great help for his translating the Bible. As a token of respect and affirmation of Xu's work, this paper will consider their translation as "Basset and Xu's version". Actually, the study about Xu is also a topic deserves more concern. Basset only lived for45years, butlived in the time of two reputated Emperors Kangxi and Louis XIV in China and West. And the church he stayed was also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eligious grassroots to naturalize Asian and African pagans as their mission, was afaithful spokesperson and policy makers for the Roman authorities in these areas. In1659, the vaticariting systemfirst set up by the church, and two Vicariates were set up in China. The one that was responsible for two areas was Francois Pallu, the founder of M.E.P.. Charles Maigrot, Apostolic Vicar of Fujian, who caused the "Rites Controversy", and the special envoy Carlo Tommaso Maillard de Tournon, were both missinaries in M.E.P..From this perspective, although the Pope once had given the rights of Bible translation to Jesuit missionaries but also banned it in China. However, if Basset could finish his translation by more time, under historical conditions, China's first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Bible translation might be earlier for one hundred year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Latin Bible in17-18Century's Europe and the British Library version of Basset and Xu's version of the Bible, it assures that he used Tetramonon Evangeliorumcollectum8:adunatum,8°. Pariliis as a basis for translation,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whether it's by Basset when he was still alive or by Xu after Basset died; and then finds that he translated the Rome version earlier than the British Library version; also, after comparison of Basset and Xu's version with other Catholic missionaries'translations, the historical inherence of the Christianity becomes clear; furthermore, after comparison of Basset and Xu's verson with Morrison and Mashman's versions, it concludes that their versions were all from Basset and Xu's, therefore, the change from the Christianity to the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in the Bible's translation is cleared up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rms and the nouns is also shown up by qualititativ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引文
① 指分别藏于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的《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合编》的稿本和“斯隆抄本”。
    ② 新教传教士马士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和马礼逊分别于1822、1823年出版了最早的两本中文《圣经》全译本,因其时间相近、内容颇多相似,引起了《圣经》汉译史上的“二马之争”,其译本也常被并称为“二马译本”。
    ① 参看任东升《<圣经>汉译研究:述评与展望》,《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
    ① 有关贺清泰的研究,台湾学者李爽学在2013年3月第四十二期的《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发表了《近代白话文宗教启蒙耶稣会传统——试窥贺清泰及其所译<古新圣经>的语言问题》;2012年北京大学郑海娟和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硕丰的两篇博士论文也均以贺清泰及其《古新圣经》的翻译为题旨:2014年6月的《国际汉学》上即将刊发宋刚《“本意”与“土语”之间:清代耶稣会士贺清泰的<圣经>汉译及诠释》和赵晓阳的《天主教贺清泰圣经译本及遗存问题》。宋刚的《以耶稣会土艾儒略的<天主降生言行畧为中心>》则对艾儒略的《圣经》福音书的策略性选译进行了深入探讨。
    ① 北外海外汉学中心编《圣经汉译历史文件汇编》(待刊),页188-191。
    ② 同上书,页192-205。
    ③ 同上书,页,页206-231。
    ① 参看秦和平著《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李安德(1689-1774),原籍陕西汉中府,生于一个世代奉教家庭,自幼即从白日异等人学习拉丁文,并在“礼仪之争”中随同前往澳门继续修习。自1747年至1774年间,因为外籍教士难以进入中国内地,他独力支撑四川省教务17年直至去世。其间以拉丁文撰写日记并每年上交教务报告不辍。这些文字材料是研究“百年教难”期间的中国传教史以及中西关系史的重要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所《清史论丛》2008年号和2013年号分别刊载了阿德良·陆南撰,李华川译《李安德和他的日记》和《李安德日记节译》。感谢清史所吴伯娅主任惠赠。
    ① 有关白白日异和徐若翰的生平部分参考了Francois Barriquand纪念白日异去世300周年的论文Anniversaire des 300 ans de la mort de Jean Basset(1662~1707)et de la premiere tentative de traduction continue en chinois du Nouveau Testament par Jean Basset avec le concours du lettre Jean Xu,2007.在此表示感谢.
    ① 这一点从他来华后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也能看出。他给自己取得中国姓“白”源自他的家族姓氏Basset第一个音节的音译(后来他在翻译圣经人名时也常采用这种截取部分音节音译的方法,后文将会详述),而“异”字既与Basset的第二个音节音近,也和其名Jean相似。“白日异”三字组合一起,便会使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中“白日升天”的神话传说,与耶稣复活后升天的情节类似,表明自己耶稣门徒的身份,实在是匠心独运。
    ② 1660年,朗贝尔主教甫抵暹罗就曾遭到当地葡籍耶稣会士的强烈抵制。经过20年的努力与发展,1680年,教廷委任外方会士担任马来半岛3个宗座代牧区的宗座代牧,以打压葡萄牙在该地区的传教势力。
    ③ 参见Situ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of Asia,P765.Published by Encyclopedia Press,1913.白日昇在暹罗期间,应该是体验到了传教的“冰火两重天”,亲身感受到执政者态度对教务开展的巨大影响,所以他日后才不断致书总部,提请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教难做足准备,使得教务能在外籍传教士不能有效工作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开展。
    ④ 1669年7月4日,教宗克莱门特九世(Clement IX,1667~1669在位)委托新成立不久的巴黎外方传教会代管暹罗代牧区。1673~1696年间该会的Laneau神父首负其责,1700~1727年由Louis of Cice继任。但1685年,同属法国的耶稣会士也来到暹罗,使得局势再度剑拔弩张,外方会和耶稣会的争端远达凡尔赛宫和罗马教廷。路易十四和罗马教皇在这一问题上只得联手,促使同源法国的两会于1689年在巴黎签约,达成和解。
    ① 颜珰是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中国礼仪之争的重要当事人。1680年陆方济被教廷委派担任福建代牧区宗座代牧,颜珰作为随行修士一道来华。陆方济1684年秋过世,临终前指定颜珰负责教区的事务,3年后,他正式受命为继任福建宗座代牧。1693年3月,颜珰在福州长乐发布七条禁令,严禁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祭孔,次年又派人将所列的七条禁令上呈罗马。此举招致一贯在华采取“适应政策”并初见成效的耶稣会士的强烈不满,进而引发本来对教廷持友好往来态度的康熙皇帝与罗马教宗的对抗,严令在华传教士如果沿袭“利玛窦规矩”,“领票”宣誓永居中国,效忠清廷,不再回西方方能继续传教,否则一律驱逐出境。颜珰在中国期间主要活动于福建地区,因此他只能讲福建方言而不习官话,且对汉字的认识也有限。也正因此,后来他在担任教廷特使多罗的翻译之时,经康熙测试,连御殿上匾额所书四字都认不全,遭到皇帝的怒斥和驱逐。
    ② 颜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七项禁令”包括以下内容1.严禁用“天”和“上帝”代称“天主”:2.严禁悬挂刻有康熙皇帝御赐亲书“敬天”字样的牌匾:3.因教宗亚历山大七世1656年的敕谕所依据的材料有误,因此不得以之为凭祭祖祭孔;4.严禁从事或参与祭祖祭孔的行为;5.严禁在祖先牌位上书写“神主”、“神位”和“灵位”等字样;6.严禁传播误导众人、促进迷信的言论,诸如中国哲学原与天主教不相违背、“太极”即万物之原的真神、孔子敬鬼神之说的世俗性高于宗教性、《易经》乃集自然与道德教诲之大成的作品等均属此类;7.不得受古书中无神论和迷信内容的影响。
    Francois Barriquand. Anniversaire des 300 ans de la mort de Jean Basset (1662-1707) et de la premiere tentative de traduction continue en chinois du Nouveau Testament par Jean Basset avec le concours du lettre Jean Xu,2.
    ② 同上书,页3.
    ① 巴黎外方传教会根据天主教入传中国的历史,认为耶稣会的自上而下路线旨在迎合统治者的口味,往往经不起朝代更替和政府政策变化的考验,其结果是“在中国传教士的处境是多么地不稳定,教会的发展是多么的脆弱”。1665年,巴黎外方传教会创始人陆方济和郎贝尔在暹罗的阿瑜陀耶制定会士训令,要求“传教士确信其宣讲牢固地建立在十字架的德能上,不应在言行中流露出为宣讲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而感到脸红。为洗领者讲道理时,绝不能以听道者的软弱或不能接受为借口对主的受难避而不谈。”来华后,外方传教会指责法国耶稣会违背一神主义原则和曲解中国典籍,并指出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其祭祖祭孔的行为不只是单纯的习俗,实质是迷信的偶像崇拜,从而导致中国礼仪问题激化。
    ② 明清易代的战乱使得天府之国的社会民生饱受摧残,人口锐减。《明会要》卷五十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这一数据尚不含荫户、漏户及逃户,而嘉庆年间的《四川通志》则载,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川“通省之户口,总计仍不过一万八千九十余丁”。从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历经百余年才略见恢复。
    ③ 只是他当时可能还无法预见到有朝一日,一贯秉承传教宽容政策的康熙帝会怒斥颜珰为化外小人,胡说妄为,并收紧传教政策乃至于雍乾时期酿成“百年教难”,自己亦将成为“礼仪之争”的一名直接受害者被驱逐至广州且病故当地,甚至因此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将新约全部译完。早知如此,白日异当初的反抗是否会更激烈些呢?
    ④ 巴吕埃,巴黎外方传教会士,长期在川传教,在康熙禁教后离开四川,1715年2月秘密返回成都,11月在成都辞世。
    ⑤ 遣使会(Congregation of Priests of the Mission)又称拉匝禄会或味增爵会(Lazarites,Lazarists, Lazarians),由文生·德·保罗(St.Vincent de Paul,1580~1660)等六位神父于1625年4月17日在巴黎圣拉匝禄院(前身为嘛疯病院)创立,1633年1月12日教宗乌尔班八世批准。该会以培育圣职人员和救济穷人为宗旨。
    ⑥ 毕天祥,意大利北部Dogliani人,1687年加入遣使会。
    ⑦ 穆天尺,法国人。1715年由北京主教尹大仁祝圣任四川宗座代牧。
    ① 因为毕天祥和穆天尺是传信部最早派遣来华的两名遣使会士,该会在中国暂无教区,故应外方传教会之邀同赴四川。在重庆,来自不同修会的白日昇和毕天祥两位代理主教协商签订了一份教务地界协议。参见郭丽娜:《清代中叶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活动研究》附录3,学苑出版社,2012年。
    Ti-Tou-Kiai, Francois Barriquand, Anniversaire des 300 ans de da mort de Jean Basset (1662-1707) et de la premiere tentative de traduction continue en chinois du Nouveau Testament par Jean Basset avec le concours du lettr6 Jean Xu,2. Anniversaire des 300 ans de la mort de Jean Basset (1662-1707) et de la premiere tentative de traduction continue en chinois du Nouveau Testament par Jean Basset avec le concours du lettre Jean Xu,4.
    ③ 1701年白日昇、巴吕埃与遣使会同道入川,协议教务。由于白日昇和巴吕埃先后于1707、1715年早逝,教宗命令毕天祥和穆天尺等遣使会士从1715~1742年间代理四川教务,穆天尺受封主教后,一手把持四川教会,将他会传教士拒于门外。1734年才在教廷敕令和外方会士的苦苦哀求之下勉强让马青山(Joachimde Martiliat,1706~1755)和李安德两位外方会士进入四川。直至1742年穆天尺去世后,四川教务才重回巴黎外方传教会治下,但未几又遭乾隆帝严整川省天主教的传播,1746年禁令下达,时任云南、四川主教的马青山无奈离川,由巴黎外方传教会一手培育的李安德等华籍神父在教难期间勉力维持。大约也是出于这一原因,随梁弘仁避难澳门之后,徐若翰鼓励儿子徐天应(1693~1770?)改投穆天尺门下,加入遣使会而非其时蜀中无人的外方传教会,并于1726年由1711年潜回四川的穆天尺主持晋铎。
    ④ 在朝的法国耶稣会士曾在寄回欧洲的信件中抱怨说,他们在为入川的外方会士提供各种帮助之际,却没有得到应得的感激。可见虽然同属法国,但由于各自会籍的不同,在华传教士之间的隔阂和龃龉同样严重,并不能因同样事主的信仰和一纸协议而消弭分歧。而欧洲老牌修会方济各会在华传教在路线和利益等各方面与后来居上的耶稣会也是矛盾重重,愿意见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新生力量进入中国,与其一道抗衡耶稣会在华的势力。
    ⑤ 巴黎外方传教会批评耶稣会自上而下的传教路线一味迎合统治者,一旦朝代更替、政策变化便会前功尽
    弃。他们提出走下层传教路线,严格执行教会礼仪,排斥中国礼仪。白日昇接管四川教务时,尽管成都仍是传教士活动的中心,但传教对象已经转向下层民众。此外,教会开始有意逐渐离开这个政权控制力强大的大城市,转移向政权控制力薄弱的周边乡村。白日昇和巴吕埃到达成都初期,成都有5名基督徒,1名来自湖广,3名来自陕西,1名来自南京,均无官职。1703年4月,成都市内增加了5名慕道者和1名学习教理者。1704年,学习教理者增加到30人左右,白日昇为4名异教徒付洗。1705年以后,两名传教士的工作重心开始从成都转向川西各乡镇。1705,1706和1707年,白日昇做了几次穿省旅行,在雅州买了
    一处房子,开始建立龙湖浦,邛州、黄家沟、岷山、江油、新都、彭山、金堂等处的传教点。据白日异统计,1704年到1705年间,他在这些乡村传教点共付洗17人,听忏悔52次,领圣体39次,为1人涂临终圣油,接受47名听取教理讲解者;1705年到1706年,付洗成人17名、儿童8名,听忏悔62次,领圣体57人,听教理讲解者升至92人。参见郭丽娜、蓝燕《论清代中期下层传教路线在四川的确立和实践》,2002年第121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① 见Francois Barriquand文第16页,关于中国传教事业的建议第92段。
    ① 见Francois Barriquand文第16页,关于中国传教事业的建议第94段.
    ① 法国神学家Claude Fleury(1640~1723)曾应巴黎外方传教会之请专门为其编写了一本教理问答,白日异和徐若翰一起将该书译成中文。这本教理问答直到20世纪中叶还在四川教会中广泛使用。
    ① 关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学界已多有所论,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李天纲教授《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一书最早最具代表性。另参见《辅仁大学神学论集》第120号所载罗国辉著、翟凤玲译《利类思<弥撒经典>翻译始末》及《中国礼仪之争大事记》(http://www.tianzhujiao.org/view-60376-1-1.html)等文.
    ① 1742年本笃十四世颁《自从上主圣意》(Ex quo singulari)令,禁止传教士们再讨论中国礼俗仪式问题。但巴黎外方传教会1752年重新接管四川、云南、贵州教务后,总会长Z.Burgerieu与云南宗座代牧J.E.de Maritilat再次向教宗申请施行1615年的特准,又被拒绝。
    ② 参见Luo guohui,Adaptation of the Roman Canon of 1670,An Historical Study,Pontificium InstitutumLiturgicum,Rome 1985.
    ③ 关于白日异和徐若翰的生平,笔者手头至今只有法文的一些原始材料,中文的则罕见.香港大学宋刚教授对“白徐译本”的研究颇有建树,也惜于二人生平材料之匮乏,但对已见资料中显示出的白日昇的个人品格深表叹服。
    ① 感谢北外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主任Michele Ferrero教授热情帮助查找源本。
    ② 白日异因受“礼仪之争”影响流亡数月,期间急病而逝,尽管去世之前他还在持续工作,但《新约》书信部分的翻译还是止于希伯来书的第一章。
    ③ 蔡锦图先生曾提到,有3种以上抄本存世。
    ④ 白日异逝世于1734年,而估计一直由他亲自保存的合编本稿本必是在其身后流入了剑桥大学图书请。由此推断,霍治逊1837年在广州惊见的汉译《圣经》很可能就是“白徐译本”的福音合编本稿本。至于这一
    稿本后来是如何也为英人所得,并最终花落剑桥大学图书馆,具体时间和详细过程尚待确定,但与英国当时国力日强,加速海外扩张的国策以及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等口岸城市的影响定有极大关系。① 雷慕沙1811年曾提及在罗马有7卷本的汉译《圣经》新约译本,他可能是最早提到此一版本存在的汉学家。见Abel Remusat "Sur les traductions de la Bible en langue Chinoise' Melanges Asiatiques,1825及内田庆市《白日昇汉译圣经考》,2010.
    ① Biblioteca Casanatense建于1701年,其中文藏书均由Fattinelli神父捐赠.参阅梅涅根(Eugenio Menegon), "The Biblioteca Casanatense(Rome)and its China materials,a finding list",Sino-Western CulturaRelation Journal2000XXII,358.转引自张西平教授《<圣经>中译溯源研究》,见《西学东渐与东亚近代知识的形成与交流论文集》,页113。
    ① 公元前3世纪,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便召集犹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共同翻译了《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其后因罗马帝国势力的扩张,拉丁语的国际化,又以哲罗姆于公元382~405年受教宗之命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译本(Vulgate)为为教廷钦定的《圣经》官方通行本。
    ②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30~1384)翻译了第一本中古英语《圣经》;威廉.丁道尔(William Tyndale,约1494~1536)因翻译出版早期近代英语《圣经》于1536年被处火刑:因教宗拒绝其离婚申请而率英国改宗新教的英皇亨利八世(Henry Ⅷ,1491~1547)1539年授权翻译“The Great Bible”;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 of Scotland,1394~1437)1611年组织学者翻译并出版钦定本《圣经》(KJV)等;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1522年出版德语《圣经》)等.
    ③ 1545~1563年召开的特伦托会议(The Council of Trent)是罗马教廷为应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冲击而召开的天主教宗教改革会议,历时18年的会议决议内容包括重新肯定哲罗姆的武加大译本为《圣经》权威版本以及对《圣经》的翻译采取自由政策,对神职人员的教育和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伦托会议的这些改革措施使得16~17世纪欧洲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书籍,也包括各种版本的拉丁文《圣经》合编之作,对欧洲乃至亚洲、非洲和美洲。而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们正是在这样的宗教改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在中国的传教和译述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④ 如“魔鬼”一词就保留了希伯来文Satan的用法。
    ① 参看林悟殊:《西安景教碑研究述评》,《景教研究》2000年第1期。
    ② 参看业师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第204-358页。
    ③ 即便在欧洲,当时的神父也不是每人都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圣经》,关山万里梯航来华的传教士就更不可能做到。
    ① 李玲玲、李延林:《从哲罗姆翻译的<圣经>看翻译中的顺应倾向》,载《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刊。
    ② 参见朱磊、郑新民著《语用学应以宽广的认知、社会和文化视角来考察语言和语言使用——著名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教授访谈录》,载《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3期
    ① 据钟鸣旦考订,艾儒略其书是路多尔福斯(Ludolphus de Saxonia,1300~1378)1474年出版的《耶稣的生平》(Vita Jesu Christi e quatuorEvangeliis et scrintoribusorthodoxisconcinnata)的中文改变版,艾儒略。见《圣经在十七世纪的中国》,《世界汉学》第三期,页71。
    ① 这些词原本不是新词,在历代正史的外国志中常能见到,但对于中国普通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鲜感。
    ② 中国职官制度中自古便有征税的专司,如清代即将此行政职能归属户部,但未曾见过“税房”这一专名。
    ③ 意大利人在欧洲最早广泛使用香水,并因美第奇家族与法国王室的联姻而将香水热带到了法、英及欧洲其它国家。“白徐译本”中首次出现的“香水”一词,与白日异身为法国传教士不无关系。
    ④ 参见[美]利兰莱肯著、黄宗英译《圣经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页4-7.
    ⑤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36-40.
    ① 传说这70位学者分头翻译,最后一起协商定稿之时竟然发现各人所译内容完全一致,愈发证明《圣经》经文得自神授。
    ② 也有部分使用的是亚兰文,因其为当时犹太人的母语。
    ③ 1546年的特利腾大公会议(Council of Trent,1545~1563)将其命名为Vulgate本,即通俗本,并确 立绝对权威,规定对该书的任何抄行、印刷或翻译都需获得教会许可,因为对《圣经》的解释权只掌握在教会手中。故而以后欧洲各民族语言《圣经》译本均据其为蓝本。Vulgate拉丁文《圣经》仪在1592年、1979年由罗马教廷颁布过两次修订本。
    ① 英文《圣经》较早的版本主要有Wycliffe's Bible1382(第一本完整版英文《圣经》:Tyndale’s Bible。1534(《大圣经》译者William Tyndale的较早译本)Coverdale Bible.1535(第一本印刷版《圣经》):The Great Bible.1539(第一本英语钦定版《圣经》)The Geneva Bible.1560(英国清教徒为逃避血腥玛丽的迫害在日内瓦所作,第一次为句子标注数字);The King James Version(KJV),1611(詹姆斯国王钦定版,第一本英文通行本《圣经》)Revised Version.1881(根据19世纪的英文而作的修订版)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ASV),1901(对Revised Version版本的再修订,为美国信众而作)。
    ② 聂斯脱利所处教派即保禄书信中提到的“安提阿辈”,因在5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主持的以弗所会议中受排挤而被定罪。狄奥多西二世的祖父即著名的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l,346-395)于393年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后,因皇帝395年身故前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交由儿子统治,长子Flavius Arcadius(377~408)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年仅11岁的次子Flavius Honorius(384~423)统治西罗马帝国。
    ① 关于景教的研究,参见江文汉的《中国古代基督教及开封犹太人》(知识出版社,1982年)《中国天主教》1994年第1期黄夏年的《(中国景教)简介》、孙景尧:《解读唐代景教文献的启示》(《上海大学学报》,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期)及《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6期所载杨晓春的《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景教研究综述(1982—2002)》等著述。
    ① 参见韩国磐《隋唐五代史大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页289。
    ① 参见《几何原本》序。
    ② 参看P.Tacchi Venturi,Opere Storiche:Le Lettre dalla China,Macerata,1913,页283.
    ③ 费赖之.杜鼎克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一册,页87。
    ① [比]钟鸣旦:《圣经》在十七世纪的中国,《世界汉学》第3期,页71。
    ① [比]钟鸣旦:《圣经》在十七世纪的中国,《世界汉学》第3期,第70页。
    ② 由于此前阳玛诺的《圣经直解》译经采用了古雅的“尚书谟诰体”文言(见北京大学郑海娟2012年博士论文《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无论是主译的白日昇,抑或执笔的徐若翰,自然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许,唯恐在文辞的庄重典雅上逊于前人,所以在翻译意义上没有疑难的句子之时,有时会故意选用冷僻的古字。
    ③ 龙华民、高一志等在华日久的会士对此均颇有微词
    ① 有关二马圣经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可参看本文导论中提到的赵晓阳《二马圣经译本与白日升圣经译本关系考辨》和谭树林的《近代中文<圣经>翻译史上的“二马译本”》等相关论文。
    参看前文中提到过的内田庆市《汉译圣经考》一文
    ① 见秦和平《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一书,页5,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罗马卡萨纳特图书馆藏福音单列本稿本
    剑桥大学图书馆藏福音合编本稿本
    大英图书馆藏斯隆抄本
    香港大学图书馆藏马礼逊抄本
    艾儒略,《天主降生引义》,Jap.Sin.177, Archivum Romanum Societas lesu, Rome.
    阳玛诺(1998),圣经直解。载《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1998年第4册。台北:学生书局。
    阳玛诺(2009),《天主耶稣圣迹》,载《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2009年第22册。台北:利氏学社。
    谭树林(2004),《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秦和平(2006),《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台北:中华书局,1958年,第一版。
    朱维之(1941),《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上海书店。
    吴经熊(1946),《圣咏译义初稿》。上海:商务印书馆。
    陈垣(1963),《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
    何兆武(1983),《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
    戴震海(1986),《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方豪(1988),《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下卷)。北京:中华书局。
    汤因比(Toynbee,Arnold J.)、杨自俭(1988),《文明经受着考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陈玉刚(1989),《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温保禄(1989),《天主恩宠的福音》,辅大神学丛书之二十六,台北:光启出版社。
    文庸(1992),《圣经蠡测》。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王冶心(1993),《中国基督教史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赵维本(1993):《译经溯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
    费赖之(1995),《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
    林煌天(1997),《中国翻译辞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马西尼(1997):《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一版。
    李天纲(1998),《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谢天振(1999),《译介学》,上海外语出版社,第一版。
    吴义雄(2000),《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苏精(2000),《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晏可佳(2001),《中国天主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英]汤森(2002),《马礼逊——在华传教士的先驱》,吴相译。郑州:大象出版社。
    尤思德(Jost,Oliver Zetzsche)(2002),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蔡锦图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
    顾为民(2003),《基督教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李炽昌、游斌(2003),《生命言说与社群认同:希伯来圣经五小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邹爱莲、吴小新(2003),《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2003):《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
    顾卫民(2003),《基督教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张西平(2005):《传教士汉学研究》,大象出版社。
    斯当东(2005),《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书店出版社。
    任东升(2007)《圣经汉译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张庆熊、徐以骅(编)(2008),《基督教学术[第六辑]》。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
    黄兴涛(编)(2009),《新史学》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北京:中华书局。
    荣振华、方立中、热拉尔·穆赛、布里吉特·阿帕乌(编)(2010),《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作人(1921),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921(1)。
    冯瓒璋(1947),北平北堂图书馆暂编中文善本书目,《上智编译馆馆刊》第二卷。
    罗光(1975),圣经的爱与儒家之仁,《神学论集》。
    徐明德(1986),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施礼康、羽离子(1990),明清西方传教士的藏书楼及西书流传考述,《史林》1990年01期。
    林金水(1993),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欧多恒(1993),论西方基督教士在中国传教的目的和传教的方法,《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邹振环(1996),《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沙百里(1998),《中国基督徒史》,耿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秦和平(1999),清代四川天主教传教史拾遗(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严锡禹(2000),历史中的启示——对神学思想建设中圣经观的点滴思考,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编),《中国基督教圣经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社。
    李炽昌、李天刚(2000),关于严复翻译的《马可福音》,《中华文史论丛》(64):51-75。
    金东昭(2001),东洋文库藏现存满文圣经稿本介绍,《满语研究》2001年第3期。
    马乐梅(2001),《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赵殿红(2002),“康熙历狱”中被拘押传教士在广州的活动:1662—1671。广州:暨南大学。
    陈义海(2002),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苏州:苏州大学。
    陈恒(2002),中国当建立自己的圣经学——汉译圣经之考察,《世纪中国》,2002年1月5日。
    任东升(2002),《圣经汉译的文学化趋向》。天津:南开大学。
    孔慧怡(2002),重写翻译史,《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2(6):46-54。
    伊爱莲(Ebe‘Irene)(2003),中文圣经的翻译、反响和挪用。载伊爱莲(编),《圣经与近代中国》。香港: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
    汤开建(2003),清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兴衰,《国际汉学》第9辑。
    蒋晓华(2003),圣经汉译及其对汉译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第4期:301-305。
    黄河清(2003),利玛窦对汉语的贡献,《语文建设通讯》第74期。
    黄兴涛(2003),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李顺春(2004),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10卷第3期。
    宋志平、杨颖(2004),从适应性理论看翻译研究的语用取向,《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吴伯娅(2004),乾嘉时期清廷的西方文化政策,《暨南史学》2004年第1期。
    朱志瑜(2004),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
    任东升(2005),圣经诗歌翻译的文学化,《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84-88。
    廖晶、施红梅(2005),语用顺应论下的翻译过程,《求索》2005年第6期。
    孙邦华(2006),入乡随俗:明清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及其现代意义,《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郭丽娜(2006),巴黎外方传教会与天主教的中国本土化历程,《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游斌(2007),被遗忘的译者:中国士人与中文《圣经》翻译,《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年7月。
    冯天瑜、余来明(2007),历史文化语义学:从概念史到文化史,《中华读书报》。
    滕琪(2008),经典的认同:从《圣经》翻译看《圣经》在中文语境内的经典化,《威真学刊》2008年第2期。
    张振国(2008),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济南:山东大学。
    查常平(2008),汉语学界圣经(新约)研究三十年(1976~2006)——现状及评估。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根春(2008),新约福音书中的《创世纪》回响。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黄根春(2010),天国概念的演变——从耶稣到保罗。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四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方维规(2009),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载黄兴涛(编),《新史学》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郭丽娜(2009),清代中期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培养华籍神职人员活动述评,《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曾庆豹(2009),《神天圣书》与圣经汉译相关问题之辨证。载《台湾中原大学第 四届“宗教、文化与诠释”会议论文集》。88-113。
    马衡(2010),晚明福音书汉语译介的若干特点。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四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丽娜(2010),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影响,《汕头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刘芳(2010),明清时期湖广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广州:暨南大学。
    许序雅、许璐斌(2010),17世纪天主教修会对远东传教权的争夺,《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02期。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圣经》早期汉译-相关研究资料与文献,2010.
    曾阳晴:《白日昇<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合编>之编辑原则研究》32-57
    蔡锦图:《白日昇的中文圣经抄本及其对早期新教中文译经的影响》58-87
    卓新平(2011),圣经文学在现代中国的意义。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五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保罗(2011),大国学视野中的汉语圣经文学。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五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谢大卫(2011),圣经、读者、批评家。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五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戴德理(2011),圣经汉译时的问题:God的译名。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五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蔡锦图(2011),中文圣经翻译的历史回顾和研究。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五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方维规(2011),语言与思辨,《学术研究》2011年第4期。
    张振国(2011),明末清初天主教对中国民间祭祖习俗的文化批判与适应改造,《社会科学家》2011年10期。
    李庆(2011),传信部与中国礼仪之争(1610-1742)。杭州:浙江大学。
    郭丽娜、蓝燕(2012),论清代中期下层传教路线在四川的确立和实践,《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钟志邦(2012),中国学术界的“圣经学”:回顾与展望。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六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梁工(编)(2013),载梁工(编)《圣经文学研究》第七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圣经》早期汉译-相关研究资料与文献,2010.
    Bishop Schereschewsky (A.P.E.M):Translation of The Scriptures into Chinese.188-191
    Wherry, John. Historical Summary of the Versions of Scriptures.192-205.
    Menegon, Eugenio. The Biblioteca Casanatense(Roma) and its China Materials.A Finding List.206-231.
    Schmidt, H. (1931) Die ErzaehlungvomParadies und Suendenfall. Tuebingen.
    Louis AloysPfister (1932), Notices biographiques et bibliographiquessur les Jesuites de L'ancienne mission de China,1552-1773. Shanghai:Impri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A. J.Garnier (1934),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Shanghai,
    Marshall Broomhall, Shanghai, The Bible in Chinese
    Bernward H. Willeke (1945), "The Chinese Manuscript in the British Museum," Catholic Bible Quarterly, VII
    Moule, A. C. (1949). A Manuscript Chinese Ver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ritish Museum, Sloane 3509),"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ish and Ireland, Annee 1949 complete, London.
    Grant, Frederick Clifton (1957). The Gospels:Their Origins and Their Growth. London:Faber and Faber.
    Herder. (1960) "Das Werden des chinesischen katholischen Bible," Neue Zeitschrift fur Mission swissen schaft
    Ford, L.S. (1962) The Love of God. Fortress Press.
    Von Balthasar, Hans Urs(1963).Glaubhaftistnur die Liebe. Einsiedeln:Johannes Verlag.
    Cerfaux, L. (1965) The Four Gospels. Westminster:Newman.
    Dingermann, F. (1965) "Uebel."LThK, vol.10. Freiburg:Herder,
    Bruce, V. (1967) The Four Gospels:An Introduction. New York:Doubleday,
    Church, A. (1970) The Theology of the Word of God. Cork:The Mercier Press.
    Weger, K.H.(1970). Theologie der Erbsuende. Eds. H. Fries and R. Schnackenburg.QuaestionesDisputatae, vol.44. Freiburg:
    Spillett, Hubert (1973)W..A Catalogue of Scriptures in the Language of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London: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
    Segundo, J. L (1973) Grace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New York:Orbis Books.
    George Macartney(1978) An Embassy to China:Being the Journal Kept by Lord MacartneyDuring his Embassy to the Emperor Chien-lung (1793-1794). London: Longmans.
    Kelley, Louis G. (1979).The True Interpreter: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 Oxford:Basil Blackwell.
    Strandenaes, Thor.(1987). Principles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 as Expressed in Five Selected Versions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Exemplified by Mt.5:1-12 and Col. 1 [M]. Stockholm:Almqvist&Wiksell International
    Lefevere, Andre(1988)Translating, 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Routledge.
    Jabusch, Willard (1990).The Spoken Christ:Reading and Preachingthe Transforming Word. New York:Crossroad.
    Hardt, M. (1990) "Erbsuende-Was heisst das eigentlich? " Stimmen der Zeit 208.
    Peyrefitte, Alain (1992). The Immobile Empire. New York:Alfred A. Knopf.
    Tober, L. M. and F. St. Lusby. (1992) "Heaven and Hell."Eliade, vol.6.
    Barnstone, Willis. (1993)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History, Theory, Practic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Baker, Mona. (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比]Verschueren,Jef,《语用学新解》(第一版),北京:外语研究与教育出版社,1999(英文影印)
    Eugenio Menegon(2000), "The Biblioteca Casanatense (Rome) and its China materials, a finding list", Sino-Western CulturaRelation Journal, XXII,358.
    Frangois Barriquand(2007), Anniversaire des 300 ans de la mort de Jean Basset (1662-1707) et de la premiere tentative de traduction continue en chinois du Nouveau Testament par Jean Basset avec le concours du lettre Jean Xu.
    Wright, Conathan (2008). The Suppression and Restoration. In Thomas Worcest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Jesui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内田庆市、汉訳圣书—新しく凳见■訳新
    约圣书稿本」、『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第5号、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