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动物地理问题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我国先秦时期若干动物种类的地理分布与变迁,同时兼及动物的自然史以及古代动物学史的有关问题。
     当前的历史动物地理研究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主要侧重于根据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来研究历史时期的动物地理分布情况,并进一步以某些现生动物分布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来直接推论古代同类动物分布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状况。这些研究成果较为广泛地挖掘和分析了古代文献中有关动物的各种信息,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文理交叉的跨学科视角,这就完全不同于古代学者那种单纯的名物训诂,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但就有关先秦时期动物地理的研究而言,已有的成果还存在2点局限:1、对于大量包含动物详细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信息的实物资料(包括动物的化石和遗骨,以及古代文物中的动物形象)尚缺乏深入探索,将这些动物的种类不加分析地一概目为现生种;2、在总结历史时期部分动物南迁的原因时常常表现出公式化、简单化的倾向(即往往陷入“气候转冷→动物南退”、“气候转暖→动物北进”的理想叙述模式),对于多种影响因子(尤其是人类活动)的综合考量尚显薄弱。
     有鉴于此,本文在论述中着力强调如下2个方面的内容:1、生存于我国历史时期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动物种类不一定是现生种,也有可能是某种灭绝于人类历史时期的化石种(如大象,可能属于古菱齿象或东方剑齿象类而不一定是亚洲象);2、造成我国历史时期某些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大幅度变迁甚至灭绝的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气候的冷暖变化,而应从人类的区域经济开发、逐利行为、地表水环境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入手来寻求更全面的解释。对于先秦时期动物种类属于灭绝种可能性的探讨、对于其分布变迁原因的全新认识,以及用于建立这种新认识的独特研究视角和方法,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
     本研究最主要的2个个案是历史时期的象类和犀类,尤其是先秦时期曾经生存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所谓“野象”和“野犀”;同时本文也论及一些古今分布差异非常显著、因而常被学界用于佐证历史气候变化的动物种类,例如竹鼠。
     现生的亚洲象只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然而在先秦时期我国北方是有“野象”生存的。由于学界从未考虑这些“野象”属于灭绝种的可能性,因此它们被无条件地视为亚洲象。但近来的相关研究显示,先秦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并未普遍被亚热带气候所控制。通过对相关化石(遗骨)、出土文物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重新梳理与分析,本文得出3点新认识:1、先秦时期生存在我国北方的“野象”很可能并不是亚洲象,而属于先前被学界认为久已灭绝的古菱齿象类;2、“象之南迁”与气候的转冷并不同步;3、这些“野象”之所以从北方地区消失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气候的变冷,而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压迫。
     与上述“野象”的问题类似,现生犀类也均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先秦时期在我国北方地区却同样曾经生存有“野犀”。这些“野犀”亦曾被学界默认为均属于现生种,从而被目为当时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的佐证。然而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很值得怀疑的。通过对相关化石(遗骨)、出土文物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重新梳理与分析,本文得出3点新认识:1、“野犀”的南迁不但与“象之南迁”并不同步,与气候的转冷亦不同步;2、这些“野犀”之所以从我国北方地区消失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气候的变冷,而是由于人类社会(尤其是军队)大量需求犀牛皮所导致的极端强度的猎杀行为;3、先秦时期生存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犀类未必均属现生种类。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瑞兽“麒麟”,其原型很有可能来自一种从更新世孑遗下来的远古化石犀类——板齿犀。
     在先秦时期曾经存在于我国北方,但后来其分布范围发生显著南退的动物,除犀、象外还有多种,例如水牛、水鹿、竹鼠以及多种水生动物。这些动物之所以从北方地区退出,也被认为主要是由气候的转冷导致的。但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造成上述多种动物南退的原因不尽相同,人类开发活动的加剧、地表水环境的变化、动物生境的破碎化等因素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以气候变冷这一个单一因子来作为解释先秦时期动物分布变迁的原因是不确切的。
     总之,本文有2个主要观点:1、我国历史时期的动物种类不一定都是现生种,也有可能是某种灭绝于人类历史时期的化石种;2、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对于动物分布变迁的影响不应被夸大,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The theme of this paper is the anim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pre-Qin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It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nimals and Zoology in ancient China.
     There are already a number of research books and articles studied som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Chinese Historical Zoo-geography. They mainly focused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 in historical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further, they discussed th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ancient animals' distribution area based on the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similar living species. These researches extensively considered and analysed of various information about animals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ir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fully embodies the combination of art-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So, these researche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ancient scholars' simply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books, but presented very important scientific valu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limitations we can find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se limitations are mainly embodied in2aspects as follows:1, All the animal species lived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of China are considered as living species. None has ever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o-called "fossil species" which might had once survived from the Old Stone Age (Pleistocene);2, The reason of the ancient animal distribution change (sharply southward) has often been attributed basically to the ancient climate change. The other factors have been neglected or despised obviously.
     This paper emphasizes2aspects as follows:1, Animals (such as elephants) lived in historical times of China are not necessarily belonged to the living species. There might be some extinct species lived to the so-called "historical times".2, Climate changes may not be the only main reason which caused the distribution of animals changed. Such factors 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profit-seeking behaviour and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change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These two research perspectiv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There are2most important reaearch cases of this paper:elephants and rhinoceros, especially the so-called "wild elephants" and "wild rhinoes" lived in pre-Qi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deals with some other animal species, who's distribution range has obviously changed during historical times, such as the bamboo rats.
     The E. maximus (Asian elephant) is on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today. But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re were still many "wild elephants" lived in North China. Because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never considered the possibility of extinct species, so all of these elephants were put into the species E. maximus. But as the recent studies of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show, in the pre-Qin period, North China was not controlled by the tropical or subtropical climate. Based on the related fossils (including bones and remains) and cultural relics, as well as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draws3new understandings:1, The so-called " wild elephants" once lived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should not belonged to the species Elephas maximus, but Palaeoloxodon sp..2, The "retreat to the south" of the "wild elephants" is not synchronized to the climate change.3,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se elephants from the northern region, seems mainly caused by the pressure of human activities.
     Similar to the elephant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about the rhinoceros, especially the so-called "wild rhinoes" once livd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Based on the related fossils (including bones and remains) and cultural relics, as well as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draws3new understandings:1, The "retreat to the south" of the "wild rhinoceros" is not synchronized to the climate change, and also not synchronized to the retreat of the mentioned elephants.2, The "retreat to the south" of the "wild rhinoceros" is not synchronized to the climate chang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se rhinoceros from the northern region, seems mainly caused by the hunting acts of human.3, The prototype of the famous deity animal "kylin" in ancient Chinese arts and myths, perhaps come from a kind of giant ancient fossil rhinoceros—Elasmotherian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about a few kinds of other animals, such as bamboo rats, whales and mussels.
     As a summary, this paper put forward2new view points as follow:1, There are some animals can not live in North China today, but they once could, in the historical times. The better explan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may be that the ancient ones belonged to the fossil species, not the living species, as the old view suggested.2,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se animals from North China, seems mainly caused by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terfer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not only by climate chang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引文
② 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7-92页。
    ③ 例如杨杰在《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刍议》一文中就评论说,徐中舒“根据西方考古地质学家桑志华1923 年在内蒙古、宁夏、华北等地的旧石器时代黄土地层中发现的犀、象等动物化石,认识到当时北方的自然环境适宜这些热带动物生存”。但这种表述是有偏差的,因为徐中舒原文中根本没有明确提出犀、象一定是热带动物,并且由桑志华等人首先发现的水洞沟、萨拉乌苏等古动物群的性质绝非热带动物群。见杨杰:《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刍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145页。
    ①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5页。
    ② 见文后附表之“本研究曾重点参考但正文中未加引用的部分文献”。
    ③ 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④ 文焕然等:《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思想战线》1979年第6期,第43-57页。
    ⑤ 文焕然:《再探历史时期的中国野象分布》,《思想战线》1990年第5期,第86-91页。
    ⑥ 文焕然,文榕生:《再探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变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第224-232页。
    ① 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与“殷人服象”的再探讨》,收入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467-489页。
    ② 高耀亭:《我国野象现状、历史分布和保护问题的探讨》,《兽类学报》1981年第1期,第19-26页。
    ③ 何业恒:《黄河下游古代的野象》,《湖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1期,第93-98页。
    ④ 文焕然等:《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0-60页。
    ⑤ 刘洪杰:《全新世的中国犀类及其地理分布》,《动物学杂志》1993年第6期,第37-42页。
    ⑥ 蓝勇:《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角分布的再探索》,《历史地理》第12辑,第54-56页。
    ⑦ 王振堂等:《犀牛在中国灭绝与人口压力关系的初步分析》,《生态学报》1997年第6期,第640-644页。
    ⑧ 王晖:《麒麟原型与中国古代犀牛活动南移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8年第2期,第12-22页。
    ⑨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
    ⑩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 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
    12 何业恒:《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 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 杨杰:《中国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刍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147页。
    ② 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3-126页。
    ③ 表中论著名称前带*号者为林頫原表所未收录。本表没有统计以外文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动物地理的研究论著,朱公开出版的学位论文亦未列入。下同。
    ④ “大象”一词是长鼻目(象类)动物的统称。在本文的具体论述中,当同时涉及多种象类动物,或难以确定具体种属名称时,则采用这一词汇。
    ⑤ 由于年代较远,该文暂未见到原文,只查找到若干片段。据章鸿钊先生回忆录《六六自述》中说,当写作于1919年:但据徐中舒先生《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一文中转引信息,当发表于1926年。
    ① 见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三种·殷墟书契考释·文字·殷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2页。
    ① 据章鸿钊先生回忆,应为“《国学周刊》”,此处多一“门”字,或为印刷错误?全段见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② 全段见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384页。
    ① 章鸿钊:《六六自述》,(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⑨ 见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7-78页。
    ② 王将克,黄杰玲,吕烈丹:《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动物遗骸的鉴定》,收入《西汉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66-467页;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5-177页。
    ① 关于“齿脊频率”一词的定义及其在真象鉴定中的重要性,以及猛犸象类的“齿脊频率”特征,请参看周明镇、张玉萍合著之《中国的象化石》一书第42-43页、第59页以及第69页。
    ② 周明镇:《山东郯城及蒙阴第四纪象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4期,第364页。
    ③ 两幅图均转引自周明镇和张玉萍所著《中国的象化石》一书,其中图2-1的原图为该书第15页之图16,图22的原图为该书第54页之“表”的一部分。
    ① 参见周明镇和张玉萍:《中国的象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年,第63页;郝思德等:《海南“三亚人”遗址1992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117-125页;同号文和刘金毅:《更新世末期哺乳动物群中绝灭种的有关问题》,收入董为主编《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11-119页;同号文:《第四纪以来中国北方出现过的喜暖动物及其古环境意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第7期,第922-933页。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三亚人”遗址(或称为“三亚落笔洞遗址”)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为10642±207年,几乎恰好位于更新世-全新世的界线上。
    ① 李冀,侯甬坚:《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地球环境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7页。
    ② 主要根据《中国亚洲象研究》一书中相关内容归纳。见陈明勇:《中国亚洲象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 董建文等:《亚洲象冻伤的抢救与治疗》,《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第9期,第51页。
    ③ 严格说来,在亚热带北部冬季可以有降雪和结冰现象,但无法长期维持,也就是无法达到影响畏寒生物(包括畏寒植被在内)生存的程度。
    ④ 见胡厚宣:《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二文,皆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后又归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外一种)》(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⑥ 文焕然遗著、文榕生整理:《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95页、第112页。
    ① 见《董作宾先生全集乙编·殷历谱·日谱二(下编卷九)》,(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第717—722页。
    ② 张秉权:《商代卜辞中的气象记录之商榷》,《学术季刊》1958年第2期;张秉权:《殷代的农业与气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2本第2分(1970年)。
    ③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70页。
    ④ 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中国科学(B辑)》1993年第8期,第866-867页。
    ⑤ 见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收入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⑥ 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5-105页。
    ⑦ 满志敏亦注意到过这个悖论,指出“如果把阳原看做是野象活动的北界”则“只能得出野生亚洲象是暖温 带的动物,这个推论在资料上尚缺少有力的证据”。他提出野象偶发的短期长途迁移可能使其暂时散布至暖温带深处的一些地方,但他亦承认“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详细的研究,这里提出的仅是一种可能性”。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事实上并不成立,因为它等于否定了全新世前、中期华北北部地区有成规模的野象种群稳定分布,是回避而非解决了此悖论。必须指出,即使在某些夏季,气温条件本身并不妨碍亚洲象向北做长途迁移,但构成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某些特定植被是无法随之跟进的。这就意味着,即使亚洲象可以稍稍越过北亚热带北界活动,但它们必然无法脱离其赖以生存的亚热带林区达数千公里,而深入到暖温带北界附近。因此,“迁移说”实际上无法解释甘肃秦安大地湾、河北阳原丁家堡全新世地点的象化石分布,以及甲骨卜辞中多则商王田猎“获象”的记载。见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51页。
    ①施雅风等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一文中对此的解释是:“大暖期冬季大幅度增温与夏季的微弱增温大大缩小了年较差值,作为冬季风源地的西伯利亚高压大为削弱,寒潮几乎无力危害中国。这可能是现在栖身于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象、犀牛、貘在大暖期时北迁到34-41。N的重要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一解释并不完美:首先,在关于更新世内的数次气候冷暖波动与动物群分布变迁关系研究中找不到存在类似现象的例证,全新世的这次暖期对于动物分布范围带来的影响为何如此特殊?其次,就算上述推论可以解决大暖期鼎盛期“亚洲象”何以分布至暖温带北缘的疑惑,但目前已知全新世的前、中期并非一直如大暖期鼎盛期这样具有如此理想的温度条件——必须注意的是大暖期鼎盛期被认为出现在7.2-6.OkaBP,而河北阳原丁家堡的象遗存的年龄被认为是3.98-3.6kaBP前后,河南安阳殷墟的时代亦在3.3kaBP前后,这在时间上是很不吻合的(甲骨学者对于卜辞中气候信息的研究也体现不出商代气候仍具有“作为冬季风源地的西伯利亚高压大为削弱,寒潮几乎无力危害中国”的特征)。最后,就算温度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仍然难以想象亚洲象是如何分布到甘肃秦安大地湾这样不但偏北、并且偏西的位置的;尽管祁国琴等认为“大地湾一带曾经有过与江南桂林地区相似的生态环境”、“当时的气候温暖程度至少与我国目前秦岭以南甚至长江以南的情况相似”,但这一观点不但与前述施雅风等关于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期植被自然带分布的描述不符,也与秦安大地湾地点自身出土的植物遗存状况以及地层沉积情况不相吻合。关于秦安大地湾地点在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期的植被自然带及地层沉积类型,可参看《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植被气候变迁》(黄春长,《地理科学》1991年第4期)、《秦安大地湾高分辨率全新世植被演变与气候变迁初步研究》(夏敦胜等,《兰州大学学报(自)》1998年第1期)及《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探讨》(刘长江等,《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3篇论文。
    ① 见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① 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天津)国闻周报社,《国闻周报》1936年第1期。
    ② P.Teilhard de Chardin and C. C. Young. 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yang. Palaeontologia Sinica,1936, Series C, Volume Ⅻ, Fascicle 1,52-53.
    ① 此段文字的翻译主要参考了下列文献:周明镇、张玉萍合著之《中国的象化石》一书;张席褆所撰《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一文:张玉萍、宗冠福所撰之《中国的古菱齿象属》(《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3年第4期)一文。承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审阅译文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谨表谢意。
    ② 此人名未详。
    ③ “L”即著名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法的创立者林奈的姓氏缩写。
    ④ 即日本学者松本彦七郎之姓氏“松本”的英译。
    ⑤ 即英国古生物学家胡步伍(A. Tindell.Hopwood).他著有《中国象类化石》一书(“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九号”,1935年)。
    ⑥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① 见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74页:周明镇,张玉萍:《中国的象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年,第62-65页。
    ② 张席提曾指出:“真象科Elephantidae的化石,除剑齿象(Stegodontinae)以外,从林奈(Linne,1735)起,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个主要分布在更新世的种类繁多的象类化石,从前的古生物学家一般都归入于Elephas这一属。但是这种包括极为广泛的象化石,无论从头骨或牙齿的构造形态上来看,都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是属于不同的分类系统,它所代表的地层层位也不同。因此,统归入于Elephas这一个属里,显然是不合理的。但这也是科学研究历史上所很难避免的。”见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71页。
    ③ 见周明镇:《山东郯城及蒙阴第四纪象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4期,第364页;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72页。
    ① 笔者按:已知的第四纪真象科动物一共只有5个属,即剑齿象属、猛犸象属、古菱齿象属、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过去一般认为,前3个属均灭绝于更新世晚期,而没有延续到全新世。但最近不但在我国南方发现了全新世的东方剑齿象遗存,在国外亦发现了延续到全新世的猛犸象遗存;以此类推,古菱齿象属的最后生存时间是否还是必须确定在更新世末,就很值得怀疑了。
    ② 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74页。
    ① 文焕然先生已注意到“襄汾的一个标本特征介于纳玛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之间”,见文焕然遗稿《再探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变迁》一文中“表1”的说明文字(原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现收入《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一书)。
    ② 见裴文中等:《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51-52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③ 应注意此句论述的学术史背景,即《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发表于1958年,而周明镇、张玉萍的专著《中国的象化石》一书要到1974年才出版。
    ① 裴文中等:《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59页。
    ② 周明镇:《山东郯城及蒙阴第四纪象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4期,第364页;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71-274页。
    ③ 见贾兰坡,卫奇:《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第4期,第330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① 并请参看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74页;周明镇,张玉萍:《中国的象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年,第64-65页;李冀,侯甬坚:《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地球环境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9页;Ji Li, et al. The latest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 (Palaeoloxodon)?"wild elephants" lived 3,000 years ago in Nor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2,281,84-88.
    ② 贾兰坡,卫奇:《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第4期,第331页。
    ① 见祁国琴,林钟雨,安家瑗:《大地湾遗址动物遗存鉴定报告》,收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73页。
    ② 一般认为,“躯体部分的骨骼在长鼻类的进化过程中没有起很明显的大的变化,加以材料的积累和研究方面的不足,所以一般不易作为鉴定种的根据”。见周明镇,张玉萍:《中国的象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年,第40页。
    ③限于篇幅,本文对于如何区别青铜器中的神话动物与写实动物不做专章探讨,主要参考考古学界、先秦史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很显然,大象是实际存在的动物,并非像“饕餮”、“凤凰”、“龙”等具有强烈的神话想象色彩。
    ④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⑤ Ji Li, et al. The latest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 (Palaeoloxodon)?"wild elephants " lived 3,000 years ago in Nor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2,281,84-88.
    ① 寿振黄主编:《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第418页。
    ② 出土于湖南醴陵的一件商代象尊,其鼻端具1指突,符合亚洲象形象。然而该地位于长江以南。
    ③ Ji Li, et al. The latest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 (Palaeoloxodon)?"wild elephants" lived 3,000 years ago in Nor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2,281,84-88.
    ④ 植被自然带分布情况据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一文中“图1”内容绘制。
    ① 图片来源于《中国青铜器全集》第4册第126页,引号内文字描述来源于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二十九条。
    ② 图片来源于《中国青铜器全集》第4册第128页,引号内文字描述来源于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三十一条。
    ③ 图片来源于《中国青铜器全集》第6册第166页,引号内描述文字来源于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七十一条。
    ① 参看《中国青铜器全集》第5册第180页图片,以及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八十八条。
    ② 曹玮主编:《周原出土青铜器》(全10册),(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③ 图2-10至图2-14中的器物名称均遵从《周原出土青铜器》丛书中的命名。
    ① 参看《中国青铜器全集》第11册第133页图片,以及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四十二条。
    ① 又称“妇好铜方尊”,见:http://www.ayyx.com/vouch/gallery_view.asp?types=paste&id=152(安阳殷墟博物院网站)。
    ② 参看《中国青铜器全集》第3册第111-113页图片,以及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一十至一百一十二条。
    ① 参看《中国青铜器全集》第5册第119页图片,以及该书图版说明第一百二十四、第一百二十五条。
    ① 文焕然:《再探历史时期的中国野象分布》,《思想战线》1990年第5期,第88页。
    ① 见安阳殷墟博物苑网站:http://www.ayyx.com/vouch/gallery_view.asp?types=paste&id=87.
    ② 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三种·增订殷墟书契考释·文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04页。
    ③ 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① 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与“殷人服象”的再探讨》,收入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467-489页。
    ② 见本文附录一中的《“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辨》一文(未发表)。
    ③ 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与“殷人服象”的再探讨》,收入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480页。
    ① 《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长鼻目》(高耀亭执笔)中说:“(象)四肢粗壮,非洲象各具5趾,亚洲象前肢5趾,后肢4趾”,见寿振黄主编:《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第418页;但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宋延龄研究员描述,“亚洲象的前足有五个趾头,后足有四个趾头,非洲象的前足与亚洲象一样有五个趾头,但它的后足只有三个趾头”,见宋延龄:《亚洲象与非洲象》,《大自然》1994年第4期,第4页。虽然2种说法有所出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亚洲象后蹄一定具4趾;反之,则不是亚洲象。
    ②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① (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37页。
    ② 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收入《少数民族史论文选集》(一),(南宁)广西民族研究所资料所,1964年,第46-47页。
    ③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④ 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5-356页。
    ⑤ 李修松:《先秦史探研》,(合肥)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⑥ 段玮璋,曹淑琴:《中国远古暨三代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3页。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
    ②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③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
    ④ 杨朝明:《周公东征史实诠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第19-25页。
    ⑤ 栾丰实:《论“夷”和“东夷”》,《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第16-20页。
    ① 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长沙)岳簏书社,2009年,第119页。
    ② 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③ 许倬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66-74页。
    ① 朱右曾,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② 高亨说:“周公灭商,取其象而教之舞,配以人之歌舞,故名《象》舞。其后北方无象,当以人饰象,如今狮子舞之例也”;见高亨:《周颂考释(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8-90页。
    ③ 张国安:《从<武>、<三象>至<大武>看周公制礼作乐》,《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第87页;姚小鸥:《<周颂·三象>舞容与周代前期礼乐文化之嬗变》,《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102-107页。
    ④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争发展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① 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11-213页。
    ② 李冀,侯甬坚:《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地球环境学报》2010第2期,第114121页。
    ③ 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11-213页。
    ① 文焕然:《再探历史时期的中国野象分布》,《思想战线》1990年第5期,第88页。
    ① 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与“殷人服象”的再探讨》,收入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485页。
    ① 张平辙:《从“安州所献六器铭文”谈到<诗经>中的“周道”、“周行”》,《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79-82页;丁岩:《岐丰“周道”及相关问题》,《文博》2003年第4期,第7-16页。
    ② 东湖:《说<诗经>所咏的“周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第40页。
    ③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7-90、203-205、253-262页。
    ① 5种犀牛分别属于“双角犀亚科”和“单角犀亚科”二个亚科。
    ② 周本雄:《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年第1期,第47-59页。
    ① 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9页。
    ② 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即前607年。初,宋相华元与郑人作战被俘,后逃归。不久,华元巡视宋国一处筑城工地,筑城者作歌讽刺他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意思是你丢盔弃甲逃回来,自己不觉得丢人么?华元使其随从答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意思是有这么多的牛和犀兕,不就丢几副盔甲有什么大不了?筑城役人又歌曰:“纵其有皮,丹漆若何?”,意为涂抹盔甲的丹漆可不便宜,华元等遂无话可答。笔者按,既然宋人认为牛皮、犀兕皮易得,远不如丹漆昂贵,则宋国境内当有犀牛出产。
    ① 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哺乳动物群补遗》,《考古学报》1949年第4期,第145-153页。
    ① 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3-54页。
    ② 文焕然,何业恒:《中国野犀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野生动物》1981年第1期,第2-5页。
    ③ 刘洪杰:《全新世的中国犀类及其地理分布》,《动物学杂志》1993年第6期,第37-42页。
    ④ 王振堂,许凤,孙刚:《犀牛在中国灭绝与人口压力关系的初步分析》,《生态学报》1997年第6期,第640-644
    ① 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35页。
    ② (清)王闿运撰,黄巽斋校点:《尔雅集解》,(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307-308页。
    ③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96页。
    ④ 吉林周家油坊第二地点亦有全新世披毛犀化石出土,但本节讨论暂不涉及东北地区,故未收录。
    ① 文焕然,何业恒:《中国野犀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野生动物》1981年第1期,第3页。
    ② 本表参考了《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一文中“现在亚洲野犀的常用特征简表”的内容和格式。
    ① 暂时尚未能找到此说法的确切出处。
    ② 邓涛,郑敏:《泥河湾发现的板齿犀肢骨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年第2期,第110-121页。
    ③ 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9页。
    ① 周本雄:《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年第1期,第47-59页。
    ② 曹克清:《上海地区的脊椎动物化石》,《上海地质》1982年第3期,第53页。
    ③ 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7-59页。
    ① 据文焕然等转引《太平寰宇记》中的描述,广西郁林的苏门犀在冬季有“掘地藏身而出鼻”的习性。文焕然等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寒潮侵袭,野犀被迫如此过冬。笔者认为,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以犀牛的智力及其简单的“社会”组织结构而言,它们既无可能有如此高的应变能力能够自我“发明”这样一种类似于冬眠的越冬办法,亦无可能向其他动物“学习”如何冬眠;最有可能的还是它们从其曾经生存于北方的祖先处以遗传基因的方式继承了冬眠的本能,一旦寒潮来临,这种能力就会被激活。参看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60页。
    ② (法国)雷焕章(Jean A. Lefeuvre)著,葛人译:《商代晚期黄河以北地区的犀牛和水牛——从甲骨文中的和兕字谈起》,《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150-160页。原作者雷焕章曾长期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从事学术研究,为甲骨文、金文领域专家。
    ③ 张之杰:《艺术中的科学密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32-141页。作者为中央研究院(台北)科学技术史专家。其名有时亦被人写作“张之僳”,本文一律用简化字写作“张之杰”。
    ① 石璋如:《河南安阳小屯殷墓中的动物遗骸》,《文史哲学报》(台北)1953年第3期,第7-9页。
    ① 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71-73页。
    ② 王永波:《试论麒麟崇拜的性质及其渊源》,《四川文物》1992年第5期,第3-8页。
    ③ 郭郛:《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3-65页。
    ④ 常任侠:《明初孟加拉国贡麒麟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3期,第14-17页。
    ⑤ 张之杰:《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383-391页。
    ⑥ 王晖:《麒麟原型与中国古代犀牛活动南移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12-22页。
    ⑦ 王晖:《古文字中“”字与麒麟原型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4-75页。
    ①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印度犀“鳞甲”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实际上与鱼类、爬行类的“鳞甲”差别很大,但外观上确有类似之处。
    ② 孙机,阎德发:《长颈鹿和麒麟》,《化石》1984年第2期,第4页。
    ③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71页。
    ④ 王晖:《古文字中“”字与麒麟原型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6-67页。
    ① 徐元诰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2-204页。
    ① 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1页。
    ② 陈明勇主编:《中国野象》,(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③ 句邑县博物馆提供资料。
    ④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⑤ 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17页。
    ① 王晖:《古文字中“”字与麒麟原型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74页。
    ② N.G. Noskova. Elasmotherians-Evolu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The World of Elephant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Rome 2001,126-128.
    ③ 对于一种食草动物而言,走路时一点也不踩到脚下的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先秦文献中所谓的“草”与我们今日所说的“灌木”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必须注意,“折”这个动词是无法用在那些十分柔软的草本植物上的,尤其当它还是“生草”的情况下。
    ④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7页;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17页。
    ① N.G. Noskova. Elasmotherians-Evolu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The World of Elephant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Rome 2001,126-128.
    ② 孙长初:《汉画像石麒麟图像考略》,《东南文化》2011年第5期,第76-81页。
    ③ Mr. Jerome Cook在给笔者的信件中告知这一情况并提供图片。
    ① 文焕然,何业恒,高耀亭:《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7页。
    ① 谢成侠:《中国养牛羊史(附养鹿简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30-31页。
    ② 例如,胡厚宣就提出:“知牛之即为水牛,及卜辞中牛之繁多,则殷代北方水牛之普遍,即可以想见。而近日中国之水牛,皆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则殷代北方气候,不与今日相同可知也”。见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外一种)》(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86页。
    ③ 本小节的写作参考了如下论著中的有关内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高等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编写的《中国脊椎动物化石手册(哺乳动物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刘莉等撰:《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考古学报》2006年第2期,第141-178页;胡松梅等撰:《陕西近年出土的水牛遗存及中国本土水牛的进化》,《华夏考古》2007年第4期,第137-145页。
    ① 关于野生的该种水牛与我国东南稻作区的家养水牛究竟是否是同一个种,学界尚有分歧。
    ② 同号文,刘金毅:《更新世末期哺乳动物群中灭绝种的有关问题》,收入《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11-119页。
    ③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20页。
    ④ P.Teilhard de Chardin and C. C. Young. 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yang. Palaeontologia Sinica,1936, Series C, Volume Ⅻ, Fascicle 1,13-15.;祁国琴,林钟雨,安家瑗:《大地湾遗址动物遗存鉴定报告》,收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63页。
    ⑤ 欧阳新举:《中华竹鼠的初步观察》,《动物学杂志》1960年第5期,第200页。
    ① 贾兰坡,卫奇:《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第4期,第332页。
    ② 山东大学生物系鱼类学教研组:《山东南四湖底栖动物初步调查》,《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60年第4期,第21-30页。
    ③ 谢祚浑,周一兵:《中国北方盐碱水域中的底栖动物》,《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176-186页。
    ④ 山东大学生物系鱼类学教研组:《山东南四湖底栖动物初步调查》,《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60年第4期,第21-30页。
    ① 祁国琴,林钟雨,安家瑗:《大地湾遗址动物遗存鉴定报告》,收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65页。
    ② 林振涛,刘月英:《白洋淀的蚌类》,《动物学报》1963年第2期,第243-252页。
    ③ 周晏敏,强建华,王庆忠等:《嫩江—齐齐哈尔江段几种蚌类重金属残毒水平》,《干旱环境监测》1995年第1期,第44-47页。
    ④ 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天津)国闻周报社,《国闻周报》1936年第1期。
    ⑤ P.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C. C. Young. 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yang. Palaeontologia Sinica,1936, Series C, Volume Ⅻ, Fascicle 1,12.
    ⑥ 高安利,周开亚:《关于江豚的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兽类学报》1993年第3期,第223-234页。本小节的写作较多地参考了该文的内容。
    ① 高安利,周开亚:《关于江豚的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兽类学报》1993年第3期,第223-234页。
    ② 何业恒编著:《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5-155页。
    ① 同号文,刘金毅:《更新世末期哺乳动物群中灭绝种的有关问题》,收入董为主编:《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11-119页。
    1、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左丘明撰,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5、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6、朱右曾,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7、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8、王闿运撰,黄巽斋校点:《尔雅集解》,(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9、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0、徐元诰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2、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3、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15、裴文中等:《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16、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全16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17、曹玮主编:《周原出土青铜器》(全10册),(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18、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20、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21、章鸿钊:《六六自述》,(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7年。
    22、杨宝成著《殷墟文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4、周明镇,张玉萍:《中国的象化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年。
    25、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陈明勇:《中国亚洲象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27、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8、文焕然遗著、文榕生整理:《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29、董作宾:《董作宾先生全集乙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
    30、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31、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32、寿振黄主编:《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年。
    3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34、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5、李修松:《先秦史探研》,(合肥)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段玮璋,曹淑琴:《中国远古暨三代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7、许倬云:《西周史》(增补二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38、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9、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争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0、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41、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42、戴吾三:《考工记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43、张之杰:《艺术中的科学密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44、郭郛:《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45、陈明勇主编:《中国野象》,(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46、谢成侠:《中国养牛羊史(附养鹿简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4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高等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编:《中国脊椎动物化石手册(哺乳动物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48、何业恒编著:《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9、吴新智:《德日进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创建时期》,《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4期,第362-365页。
    50、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天津)国闻周报社,《国闻周报》1936年第1期。
    51、P.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C. C. Young. 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yang. Palaeontologia Sinica,1936, Series C, Volume Ⅻ,Fascicle 1.
    52、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与“殷人服象”的再探讨》,收入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3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467-489页。
    53、王将克等:《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动物遗骸的鉴定》,收入《西汉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66-467页。
    54、周明镇:《山东郯城及蒙阴第四纪象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第4期,第364页。
    55、郝思德等:《海南“三亚人”遗址1992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117-125页。
    56、同号文:《第四纪以来中国北方出现过的喜暖动物及其古环境意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第7期,第922-933页。
    57、同号文和刘金毅:《更新世末期哺乳动物群中绝灭种的有关问题》,收入董为主编《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11-119页。
    58、李冀,侯甬坚:《先秦时期中国北方野象种类探讨》,《地球环境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7页。
    59、董建文等:《亚洲象冻伤的抢救与治疗》,《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第9期,第51页。
    60、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6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70页。
    62、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中国科学(B辑)》1993年第8期,第866-867页。
    63、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收入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3页。
    64、黄春长:《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植被气候变迁》,《地理科学》1991年第4期,第328-335页。
    65、夏敦胜等:《秦安大地湾高分辨率全新世植被演变与气候变迁初步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19-127页。
    66、刘长江等:《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探讨》,《中原文物》2004年第4期,第26-30页。
    67、张席褆:《中国纳玛象化石新材料的研究及纳玛象系统分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3期,第269-275页。
    68、张玉萍,宗冠福:《中国的古菱齿象属》,《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3年第4期,第301-312页。
    69、贾兰坡,卫奇:《桑干河阳原县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第4期,第327-333页。
    70、Ji Li, et al. The latest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 (Palaeoloxodon)?"wild elephants "lived 3,000 years ago in Nor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2, 281,84-88.
    71、祁国琴等:《大地湾遗址动物遗存鉴定报告》,收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61-910页。
    72、文焕然:《再探历史时期的中国野象分布》,《思想战线》1990年第5期,第88页。
    73、宋延龄:《亚洲象与非洲象》,《大自然》1994年第4期,第4页。
    74、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收入《少数民族史论文选集》(一),(南宁)广西民族研究所资料所,1964年,第46-47页。.
    75、杨朝明:《周公东征史实诠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第19-25页。
    76、栾丰实:《论“夷”和“东夷”》,《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第16-20页。
    77、高亨:《周颂考释(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8-90页。
    78、张国安:《从<武>、<三象>至<大武>看周公制礼作乐》,《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第87页。
    79、姚小鸥:《<周颂·三象>舞容与周代前期礼乐文化之嬗变》,《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102-107页。
    80、张平辙:《从“安州所献六器铭文”谈到<诗经>中的“周道”、“周行”》,《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79-82页。
    81、丁岩:《岐丰“周道”及相关问题》,《文博》2003年第4期,第7-16页。
    82、东湖:《说<诗经>所咏的“周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第40页。
    83、周本雄:《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年第1期,第47-59页。
    84、文焕然等:《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武汉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59页。
    85、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哺乳动物群补遗》,《考古学报》1949年第4期,第145-153页。
    86、刘洪杰:《全新世的中国犀类及其地理分布》,《动物学杂志》1993年第6期,第37-42页。
    87、王振堂等:《犀牛在中国灭绝与人口压力关系的初步分析》,《生态学报》1997年第6期,第640-644页。
    88、文焕然,何业恒:《中国野犀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野生动物》1981年第1期,第3页。
    89、邓涛,郑敏:《泥河湾发现的板齿犀肢骨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年第2期,第110-121页。
    90、曹克清:《上海地区的脊椎动物化石》,《上海地质》1982年第3期,第53页。
    91、(法国)雷焕章(Jean A. Lefeuvre)撰,葛人译:《商代晚期黄河以北地区的犀牛和水牛——从甲骨文中的和兕字谈起》,《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150-160页。
    92、石璋如:《河南安阳小屯殷墓中的动物遗骸》,《文史哲学报》(台北)1953 年第3期,第7-9页。
    93、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71-73页。
    94、王永波:《试论麒麟崇拜的性质及其渊源》,《四川文物》1992年第5期,第3-8页。
    95、常任侠:《明初孟加拉国贡麒麟图》,《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3期,第14-17页。
    96、张之杰:《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383-391页。
    97、王晖:《麒麟原型与中国古代犀牛活动南移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第12-22页。
    98、王晖:《古文字中“”字与麒麟原型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64-75页。
    99、孙机,阎德发:《长颈鹿和麒麟》,《化石》1984年第2期,第4页。
    100、 N.G. Noskova. Elasmotherians-Evolu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The World of Elephant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Rome 2001,126-128.
    101、孙长初:《汉画像石麒麟图像考略》,《东南文化》2011年第5期,第76-81页。
    102、邢台地区狗头泉考察小组:《邢台地区发现的披毛犀—古菱齿象动物群》,《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第1期,第73-75页。
    103、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外一种)》(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86页。
    104、刘莉等:《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考古学报》2006年第2期,第141-178页。
    105、胡松梅等:《陕西近年出土的水牛遗存及中国本土水牛的进化》,《华夏考古》2007年第4期,第137-145页。
    106、胡刚等:《昆明动物园圈养水鹿、梅花鹿的饲养及行为观察》,《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73-76页。
    107、欧阳新举:《中华竹鼠的初步观察》,《动物学杂志》1960年第5期,第200页。
    108、山东大学生物系鱼类学教研组:《山东南四湖底栖动物初步调查》,《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60年第4期,第21-30页。
    109、谢祚浑,周一兵:《中国北方盐碱水域中的底栖动物》,《大连水产学院学 报》2002年第3期,第176-186页。
    110、林振涛,刘月英:《白洋淀的蚌类》,《动物学报》1963年第2期,第243-252页。
    111、周晏敏等:《嫩江—齐齐哈尔江段几种蚌类重金属残毒水平》,《干旱环境监测》1995年第1期,第44-47页。
    112、高安利,周开亚:《关于江豚的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兽类学报》1993年第3期,第223-23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