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果单向度的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衡量这场文化革命的意义和影响,那么对于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的上演暴力革命、维新改良、实验性改革的中国近现代史而言,充其量不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的革命历史进程添加了一个微小的注脚和符号,但如果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维度来探究这场以文化革命为口号,全民族集体参与、建构的“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其影响和意义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进程中无法规避的存在。文革不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而且在整个世界史上都留下了一份关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精神证词,十年荒谬悲壮的文化实验与黑暗丑陋的人性颠覆,成为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一个怪异而复杂的时间段落和空间场域,其面目“模糊”而狰狞的精神遗产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意义上的悲凉压抑的精神内蕴,持续不断的震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其展现出来的惊人性和规模、影响与复杂性……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值得世世代代长期研究下去的历史课题。
     本论文将新时期以来(1978——2009)“文革题材”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文革题材”小说演进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线,以个案作家专题解读为点,以不同阶段所彰显的不同代际作家精神现象分析为面的结构来展开,将“文革题材”小说放置在1978——1984,1985——1992,1993——1999,2000——2009四个中国历史转型期的时间框架内和四个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历史、美学与精神现象学三个向度,对“五四”一代(即19世纪末生长,1920——1940年代进入社会文化角色的一代,这一代人中还有极少数成员尚在角色之中),“解放一代”(即1930——1940年代生长,1950——1960年代进入社会文化角色,至今尚未退出角色的一代),“四五”一代(即1940代末——1950年代末生长,1970——1980年代进入社会文化角色的一代),“游戏的一代”(即1960——1970年代生长,1990年代——21世纪初全面进入社会文化角色的一代)四代作家群体的“文革题材”小说的差异性书写进行考察和探究,以此来动态的把握“文革题材”小说的审美流变和话语变迁。
     在历史维度上。一方面,将“文革题材”小说放置在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20世纪文学的整体链条上进行审视,以此来探究五四文学——左翼文学——50—70年代文学——新时期文学之间内在的、恒定的、特质的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当代文学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相互纠结;另一方面,将“文革题材”小说创作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1978——1984:新时期民族国家主体话语的重建、对峙与分流;1985——1992:文学主体性、“向内转”与现代性的民族诉求;1993——1999:国家市场经济主体的确立和后现代历史语境的形成;2000——2009:告别20世纪与全球化、世俗化的历史语境,将“文革题材”小说放置在这四个历史转型期的时间构架中,以此来探究”文革题材”小说与具体历史语境和文学场域之间的迎合、疏离与悖论。
     在美学维度上。通过对四个历史阶段“文革题材”小说的主题话语、人物形象、语言修辞、叙事模式的总结和概括,来探求“文革题材”小说在美学上的常态与激变。但对于”文革题材”小说美学上的探求,并不是单向度的形式主义研究,而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亦即寻求说明这些美学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情境中成为可能的,它与意识形态构成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将新时期以来的“文革题材”小说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的框架内进行谱系学和知识考古学的分析,在五四文学——左翼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链条中寻找新时期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美学上的形式之“根”和基本话语类型在思想资源上的相对完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文革题材”小说在四个历史转型期阶段,在美学形式上经历了“象征”到“抒情”到“叙事”的变更,“象征”的美学形式是为了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重新建立,“抒情”是对当代知识分子个人主体重新确立的合法性的论证,“叙事”是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质疑和祛魅,这三种美学形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更迭和相互交织,显示了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
     在精神现象学维度上。当作为历史事实的文革进入到文本之中时,它就己经在当代作家主体意识的参与作用下演变成为了某种特定的精神现象,而体现在文学文本中的对于文革根源的持续追问,充分显示出了当代作家主体精神本身逐步生成与矛盾发展的整个过程。论文通过对当代不同代际作家对“文革题材”小说的差异性叙述,也即对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进行对比性研究,从面孔各异的殊相中梳理出当代中国作家精神形态不断变化的规律与原因,以寻找不同精神形态之间对话的可能。这些差异一方面体现着当代作家的某种选择,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是当代的问题,它们联系着20世纪以来和社会现实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它们往往显影为作家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特征,因此,从作家的精神结构、自我意识和创作心理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以此来勘察中国当代作家主体的生成、发展和流变,以及当代作家身份意识的嬗变和文化心态的更迭,中国当代转型期社会思想的变迁和分化,从而形成一种心理——文化批评的研究思路。在此问题的论述中我以现代知识分子启蒙思想在新时期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当代作家对启蒙思想的迎合、质疑、疏离与解构,来勘察中国当代作家身份认同的嬗变和文化心态的更迭,并寻找此问题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
     当代作家对于文革根源的持续追问遵循政治意识形态——人性的根本缺欠——文化之根的挖掘——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演进路向,由外及内地逐步走向内在的精神世界,并在这种不停的找寻中,在身份意识上形成了启蒙者——革命者——启蒙者——边缘人的身份认同,在文化心态上形成激情——反叛——虚无——理性的流变。论文通过对王蒙、苏童、毕飞宇、王小波等人的个案分析来验证,并试图勾勒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发展的一个总的格局和一个大致的轮廓。
Needless to say, to May 16, 1966,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litical Bureau and enlarged on by "516 notice", fully launching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October 18, 1976,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sued the "gangster , Zhang, Jiang Qing, Yao Wenyuan anti-Party Group of the notice ", to smash the" Gang of Four "counter-revolutionary groups as the end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political event. " If unidirectional up from time to measure the dimension of this "cultural r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and impact, then the Opium War of 1840 played continuously since the violent revolution, reform improved experimental reform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and words, at best, but for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adds a tiny footnote and symbols, but if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ideological dimension to explore this with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 slogan, the coll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whole nation, construction of "a touch people's souls Revolution", its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 can not avoid the existenc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not only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ut in the world have left a note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spirit of the testimony, absurd tragic decade experiment with the dark ugly cultural subversion of human nature, China and the world a strange and complex history of ideas of time and space paragraphs field, the face of "fuzzy" and ferocious spirit of heritage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oppressive sense of sadness the Spiritual Meaning, continu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human vibration.
     In 1978 - 1984 period,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main content and discourse resources, and literature as a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literature" in the collective nam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history. Although the "scar", "Reflection" fiction writer, creative spirit of the main point, the novel about the way the aesthetic style of the novel there are differences: part of the novel is history a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deology of "ideographic", part of the novel trying to repeat objectivit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history, attempts to outline some novel complex mental map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art of the novel is simpl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radical political complaints and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of catharsis. However, early in the new era of "scar", "reflection" named form of fiction abou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se historical "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lthough the memory has become the forgotten "a passion for years," but as a literary phenomenon Contemporary writers are constantly being told repeatedly and re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s explain, and constant re-interpretation, "the so-called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first is a" story "told by a different person" story ", a plot similar to the content Format details are changing all the different diagnosis and can lead to release of the 'story'. "With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in bankruptcy in the 1980s, China once again standing on the crossroads of history and turning decision, but rather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national ideology to shift in China'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cal, cultural geography has always in depression, rejection, negative state of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identified as the era of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missing "54" re-connecting the Enlightenment thinking. Literature of the New is in the "New Enlightenment" and "new" construct their own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e discourse space, and to "completely negat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egan his literary narrative of the heavy curtain. The national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s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the negative political practice of resettlement and the status of the heterogeneity, so that the reflect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new literature in the new clean-up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riteria of modern rational spirit to democracy, science, freedom of thought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ideas inherent in the new era of literature and learn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support. In this context, the New Literature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isaster of "self-reflection and critical,"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on a new round of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movement initiated by the formation of structure and practice with the spirit of the same, and to the kind of state of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completion of a successful practice.
     The late 80's, and particularly in 1989, the coordinates of time, atmosphere and spirit of the times thought to have undergone 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 questioning and reflection become a general trend towards generalization, people have from the state and society shelter to get out, to issue their own individual voices, it is a full individual ethos of the times, many writers back to the position of personal narrative, consciously resist the outside world to impose some sort of hint that he, the writer will own lives personal experience into a unique aesthetic form of expression at all with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ition. In this context of age, the writer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lso will tur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dividual words, especially in the pioneering writer and group of writers born in the sixtie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has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
     Early in the New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due to the qualitative state ideolog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o that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arrest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limited scope and limi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in this power struggle is also about the nature of was cover up. Into the 1990s, as China gradually the ideological divide, the disciplinary power of the national ideology gradually decline and abdication, in "Farewell to Revolution" of appeals and demands, the people of the new era wa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was reflection and challeng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 struggle for power within the CPC freak generated once again been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as in the literature there is also a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works on the right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in the struggle for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about: From the history of "grand politics" right to operate, 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micro-political" rights of intake; between top leaders from the party the right strategy, the intrigues between the ordinary little people; from the mainstream the right to change society, to change the rights of civil society; from political psychology, to human desires ... .... Cultural Revolutio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true connotation of totalitarian rule.
     Emerged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discourse" as the narrative cor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iction" has really captured the "sex" in the role of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give full play to the "Discourse" of critical func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of exile and the breakout, and to "high profit, rational plenty" of the revolution "more than passion, reason enough," state the reversal and subversion, that is, Xiaoming said: "the history of strong sexual pull into a (sexual) Carnival of the place. " Discourse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Wang Xiaobo Yan Lianke and literary writing is a model of meaning, both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absurd and playful burst of two dimensions on a "negative content" and " represents the nothingness of something. "
     Since the new China "Cultural Revolution narrative" 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writers have been building and per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a rich literary pedigree and rich like state, but can be retained long-term memory in people, and people thought to have a sustainable impact and shocking to those who freed themselves from the ideology is still the norm, beyond just limi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riticism of political discours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enetrate the soul of the individual textur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and the spirit of the individual space questioned and cross-examination, in order to activate the individual self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history effect" of self-examination and torture works. Since the new century emerged out several "Cultural Revolution fiction," It is in this dimen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emporary "narrative Cultural Revolution" was expanded and extended, showing a new face and nature of the upgrade: a kind of individual "Original Sin" ethos of reflection and repentance for the narrative setting in his works the core, and proliferation as a common generalization of the phenomenon. These novels are no longer a simple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iolent criticism and banter to the game of mind and attitude of the iron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fool, but through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numerous wild appearance, the individual soul The "privacy" to expose and dialysis, from the "physical" level to a "metaphysical"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soul's secret spy crack in the spirit of individual alie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istory and reality, reflection and repentance, sin and redemption, ethics and human nature, content in the novel constant repetition, and rose to the history of fundamental propositions, so as to contemporary "narrativ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open up new aesthetic space and the spirit of sight.
引文
1、[美]费正清:John Fairbank,China Watc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年版。
    2、[美]费修珊、劳德瑞著,刘裘蒂译,《见证的危机:文学·历史与心理分析》,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3、[匈]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张志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7、[意]波寇克著,《文化霸权》,田心喻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
    8、[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版。
    9、[德]舍勒:《舍勒选集》,刘小枫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国勇、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1、[美]莫里斯·梅斯那:《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2月版。
    12、[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13、[美]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85年版。
    14、[法]伊·库兹韦尔:《结构主义时代》,尹大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5、[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孟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法]索列尔:《暴力论》,刘光炎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2003年版。
    17、[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
    18、[德]汉娜·阿伦特:《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高宏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9、[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德]曼努埃尔·弗兰克:《空想的乌托邦思想》,高敏译,台北:河畔出版社,1966年版。
    21、[美]史景迁:《大汗的大陆》,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98年版。
    22、[美]朱瑟夫·克拉夫特:《中国的特质》,刘文飞译,纽约:星期六评论出版社,1972年版。
    23、[英]凯蒂·索铂:《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廖中自、扬清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4、[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5、[奥]恩斯特·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26、[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7、[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8、[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9、[法]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0、[美]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8月版。
    31、[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32、[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版。
    33、[德]尼采:《权利意志》,贺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邓尼斯·朗:《权力论》,陆震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常建、孙云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驤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版。
    37、[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9、[苏]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朱希渝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
    3、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序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6、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代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央戏剧出版社,2003年7月版。
    7、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0、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1、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3、孟繁华:《梦幻与宿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林贤治:《娜拉:出走或归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5、刘兴华、华章:《疯狂的岁月——文革酷刑实录》,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5月版。
    1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
    17、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5月版。
    18、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9、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0、[美]孙基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1、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2、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8月版。
    22、甘阳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4、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5、刘再复:《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26、尹昌龙:《重返自身的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思潮的话语类型考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余世谦等编著:《新时期文艺论争资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8、程文超:《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9、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版。
    30、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1、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2、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3、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6、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7、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39、王学泰:《<游民与中国社会》,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7月版。
    40、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7月版。
    42、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1月版。
    43、陈光兴主编:《Partha Chatterjee讲座·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主义》,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
    44、葛红兵:《直来直去》,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5、王德威:《中国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
    4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47、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谢有顺:《身体伦理的变迁》,《身体修辞》,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5月版。
    49、张景兰:《行走的历史》,台北: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08年7月版。
    50、金观涛、刘青峰着:《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杜,1993年版。
    51、季羡林:《牛棚杂忆》,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52、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53、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4、陈永发:《延安的阴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
    55、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6、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王年一:《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大动乱的年代》,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王希哲:《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香港:时代出版社,1981年版。
    59、宋永毅、孙大进:《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香港:田园书屋,1996年版。
    60、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61、刘青峰、王毅:《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当代作家评》2002年第4期。
    2、叶立文:《神话思想的消解:从“伤痕小说”到“意识流小说”》,《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6期。
    3、李锐:《文革是我终身要表达的命题》,《凤凰周刊》,2006年第35期。
    4、张景兰:《民间视野下的文革》,《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王蒙:《躲避高尚》,《读书》,1993年第1期。
    6、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7、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年10月26日。
    8、毕光明:《九死犹未悔:作为人格精神的“归来”作家群》,《琼舟大学学报》, 1994年第l期。
    9、贺桂梅:《新话语的诞生——重读〈班主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10、刘心武:《生活的创造者说:走这条路》,《文学评论》,1978年3期。
    11、[法]巴柔:《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4期。
    12、叶橹:《谈〈晚霞消失的时候〉创作上的得失》,《文艺报》,1982年第23期。
    13、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14、[美]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春季号。
    16、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17、阮铭:《时代与选择》,《新启蒙》,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8、孙长江:《我与真理标准讨论的开篇文章》,《百年潮》,1998年第3期。
    19、南帆:《双重的解读——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描述》,《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20、李发模:《我是怎样写<呼声>的》,《诗刊》,1979年第2期。
    21、贺桂梅:《挪用与重构——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上海文学》,2004年第5期。
    22、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诗探索》,1995年第2辑。
    23、季红真:《论新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甘阳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始末》,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5、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6、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重返80年代文学之四》,《南方文坛》,2005年第5期。
    27、朱光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28、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29、邢贲思:《怎样识别人道主义》,《百科知识》,1980年第1期。
    30、黄万盛、尹继佐:《试论革命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复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第1期。
    31、汝信:《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对人道主义的再认识》,《人民日报》,1980年8月15日。
    32、王若水:《关于人道主义》,《新港》,1981年第1期。
    33、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4、詹艾斌:《李泽厚的主体思想要论》,《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35、贺桂梅:《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http://www.eduww.com
    36、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37、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
    38、严复:《天演论》,《严复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清议报》,1901年6月第78号。
    40、梁启超:《国民心理学与教育之关系》,《新民丛报》,1903年3月第25号。
    42、钱中文:《新启蒙:理性精神下的文论话语》,《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43、季红真:《愚昧与文明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4期。
    44、季红真:《同一历史主题的两个时代乐章——赵树理与高晓声创作特征的比较》,《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5、高晓声:《纪念鲁迅所想起的》,《文艺报》,1996年12月20日。
    46、瞿秋白:《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瞿秋白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47、[德]康德:《何谓启蒙?》,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8、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9、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探索》,1993年第1期。
    50、高岱:《“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考释》,《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1、福柯:《无名者的生活》,李猛译,《社会理论论坛》,1998年第6期。
    52、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3、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
    54、[美]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历史创伤》,《中国研究》,1998年9月号。
    55、[法]德里达:《弗洛伊德与书写场景》,《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56、王蒙、潘凯雄:《先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今日先锋》,1994年第1期。
    57、史铁生:《新的角度和新的心灵》,《钟山》,1993年第5期。
    58、吴亮:《一个臆想世界的诞生》,《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
    59、[美]罗兰·詹森《残雪的疯狂冲击》,残雪、太初译,萧元主编:《圣殿的倾圯——残雪之谜》,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0、[日]近藤直子:《吃苹果的特权》,《残雪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5月版。
    61、戴锦华:《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北京文学》1989年第7期。
    62、陈晓明:《晚生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流向》,《山花》1995年第1期。
    63、葛红兵:《世纪末中国的审美处境——晚生代写作论纲》,《小说评论》1999年4期。
    64、赵柏田:《出生于六十年代》,《书屋》,1998年第3期。
    65、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学评论》,1995年3期。
    66、梁鸿:《理性的乌托邦与中产阶级的审美化——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美学思想的整体考察》,《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
    67、张德明:《关于苦难时空的现时回访——评何顿长篇小说<我们像葵花>》,《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6期。
    68、汪政、晓华:《智性的写作——韩东的小说方式》,《文艺争鸣》,1994年第6期。
    69、林舟:《清醒的文学梦——韩东访谈录》,《花城》,1996年第6期。
    70、迟子建:《<一条狗的涅>后记》,《钟山》,2003年第2期。
    71、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迟子建访谈录》,《花城》,1998年第l期。
    72、汪树东:《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论》,《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
    73、迟子建:《时远时近的光》,《小说选刊》,2002年第6期。
    74、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75、陈思和:《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九十年代初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76、汪政、晓华:《论王安忆》,《钟山》,2000年第4期。
    77、郭冰茹:《日常的风景:论王安忆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78、韩东:《写作者绝不是明星》,《新京报》,2004年4月18日。
    79、傅艳霞:《讲一个无根的故事——评韩东的<扎根>》,《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80、汪跃华:《复写之书:韩东<扎根>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81、丁帆、王彬彬、费振钟:《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子证人》,《文艺争鸣》,1997年第1期。
    82、[美]马尔库塞:《新感性》,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3、陈晓明:《身体穿过历史的荒诞现场——评东西的长篇<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84、郜元宝:《可笑的智慧——读东西长篇新作<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85、叶兆言、王尧:《作家永远是通过写作在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
    86、叶兆言、陆勇平:《寻找个人和历史的秘密通道》,《南方都市报》,2003年8月12日。
    87、黄子平:《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文学评论》,1984年第5期。
    88、柯云路:《我想写出中国的文革史》,《文化时报》,2000年7月14日。
    89、延艺云:《在归去来兮间的吁嗟——柯云路小说创作变化分析》,《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
    90、李运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个人言说与历史浮现》,《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91、祁春风:《文革记忆与后现代叙事——毕飞宇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2期。
    92、宋文坛:《启蒙与权力的黑色书写——毕飞宇小说解读》,《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93、杨小滨:《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上海文化》,2009年第6期。
    94、《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95、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96、张志忠:《从狂欢到救赎:世纪之交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97、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98、崔卫平:《狂欢·诅咒·再生》,李银河主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版。
    99、艾晓明:《革命时期的心理分析》,《浪漫骑士》,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洪子诚:《文学“转向”和精神“溃败”》,《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
    101、铁凝、王尧:《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102、张志忠:《艺术还是人生: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103、张清华:《天堂的哀歌——苏童论》,《钟山》,2001年第1期。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15页。
    ②姚新勇:《主体的塑造——中国知青文学新论(1977——1995)》,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③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④董之林:《走出历史的雾霭》,西安: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⑤黄子平:《幸存者的文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版。
    ⑥刘江:《论“文革题材”小说的嬗变》,《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⑦郑忠民:《历史的失语症——”文革题材”创作论》,《小说评论》,1995年第5期。
    ⑧张志忠:《从狂欢到救赎:世纪之交的文革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⑨李遇春:《走出文革叙事的迷茫》,《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①[美]费正清:John Fairbank ,China Watc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年版,第158页。
    ②文革虽然发生在中国大陆,但对中国的文革研究却在西方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并逐渐形成“文革学派”,西方对于文革的研究几乎与文革的发生同步,自1966年9月,美国的《共产主义问题》杂志第五期刊登《毛主义是什么?》起,直到当下,对于文革的研究几乎没有中断,对文革期间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状况、时代精神、群众运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③[美]费修珊、劳德瑞:《见证的危机:文学·历史与心理分析》,刘裘蒂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99页。
    ④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第379——385页。
    ⑤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2页。
    ①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序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2页。
    ③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15页。
    ①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版社,1983年7月版,第113——11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③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学》(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178页。
    
    ①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③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5页。
    ④[匈]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张志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页。
    ①[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03月版,第36页。
    ①许子东:《刘心武的小说与新时期文学》,《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②转引自贺桂梅:《新话语的诞生——重读〈班主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①刘心武:《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3页。
    
    ①[意]波寇克:《文化霸权》,田心喻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②[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03月版,第36页。
    ①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二卷),第47—49页。
    
    ①刘心武:《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②[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11月版,第22页。
    ①刘心武:《生活的创造者说:走这条路》,《文学评论》,1978年5月。
    ②刘心武:《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①原文出自《整顿三风二十二个文件》,上述内容在收入《毛泽东选集》时已被删除,题目更改为《整顿党的作风》。
    ②胡乔木:《教条与裤子》,《胡乔木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①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79页。
    ②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③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④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47页。
    ②[法]巴柔:《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4期。
    ①[德]舍勒:《舍勒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31页。
    ①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①转引自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②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①王蒙:《如歌的行板》,《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09页。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叶橹:《谈〈晚霞消失的时候〉创作上的得失》,《文艺报》,1982年第23期。
    ④[美]海登·怀特:《讲故事:历史与意识形态》,《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345页。
    ①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②王蒙:《我在寻找什么?》,《王蒙文存》(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87页。
    
    ①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②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美]莫里斯·梅斯那:《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233页。
    ②[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①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闻捷:《种花姑娘》,《天山牧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②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页。
    
    ①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②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③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②王蒙:《蝴蝶》,《王蒙文存》(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①[美]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方晓光译,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85年版,第271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4页。
    ①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第21—22页。
    ②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10月版,第4页。
    ③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5页。
    ①毛泽东在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
    ②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第69页。
    ③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修订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7页。
    
    ①参见《人民日报》,1968年6月3日。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7年7月21日。
    ①叶剑英:《把“四人帮”颠倒了的路线是非纠正过来》,《叶剑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78页。
    ①李之琏:《不该发生的事——丁玲问题经过》,《原上草》,牛汉、邓九平主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
    ②[美]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①林贤治:《娜拉:出走或归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②胡月伟、杨鑫基:《疯狂的节日》,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版。
    ①[法]伊·库兹韦尔著:《结构主义时代》,尹大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
    ②[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孟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③世卫组织编著:《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唐晓煌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④[法]索列尔:《暴力论》,刘光炎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2003年版,8页。
    ①[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511—513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
    ③《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1页。
    ④[俄]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88页。
    ⑤[德]汉娜·阿伦特:《关于暴力的思考》,《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高宏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1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
    ②《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封信(1966)》,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著:《“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176页。
    ③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版,第391页。
    ④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春季号。
    
    ①《五四与现代中国·总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①阮铭:《时代与选择》,《新启蒙》,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②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5月版,第70页。
    ③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44页。
    ①孙长江:《我与真理标准讨论的开篇文章》,《百年潮》,1998年第3期。
    ②南帆:《双重的解读——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描述》,《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③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序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①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版,第76页。
    ②戴厚英:《<人啊,人!>·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①李发模:《我是怎样写<呼声>的》,《诗刊》,1979年第2期。
    ②[德]曼努埃尔·弗兰克:《空想的乌托邦思想》,李大洲译,河畔出版社,1966年版,第31页。
    ①史景迁:《大汗的大陆》,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46页。
    ②[美]朱瑟夫·克拉夫特:《中国的特质》,纽约:星期六评论出版社,1972年版,第77页。
    ①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49页。
    ②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49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子路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第76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颜渊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12月版,第71页。
    ①[美]孙基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99页。
    ②胡月伟:《疯狂的上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月版。
    ①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6页。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②贺桂梅:《挪用与重构——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上海文学》,2004年第5期。
    ③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8月版,第288页。
    ①《致读者》,《今天》创刊号,参见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诗探索》,1995年第2辑。
    ②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46页。
    ③季红真:《论新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甘阳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①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始末》,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1-46页。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6页。
    ②《论语·颜渊》。
    ③《孟子·离娄上》。
    ④《孟子·尽心下》。
    ⑤吴虞:《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二卷)。
    ⑥参见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⑦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①刘再复:《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②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重返80年代文学之四》,《南方文坛》,2005年第5期。
    ③朱光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④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①许永佑:《两种对立的人性观——与朱光潜同志商榷》,《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②毛星:《人性问题》,《文学评论》,1982年第2期。
    ③胡义成:《人、人性、人情》,《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④王永昌:《浅谈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⑤顾骧:《人性与阶级性》,《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⑥程代熙:《人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⑦邢贲思:《怎样识别人道主义》,《百科知识》,1980年第1期。
    ⑧黄万盛、尹继佐:《试论革命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复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第1期。
    ⑨汝信:《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对人道主义的再认识》,《人民日报》,1980年8月15日。
    ⑩王若水:《关于人道主义》,《新港》,1981年第1期。
    
    ①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②詹艾斌:《李泽厚的主体思想要论》,《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③贺桂梅:《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http://www.eduww.com。
    ④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①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②《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
    ③《读书》,1985年第2、3期。
    ④尹昌龙:《重返自身的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思潮的话语类型考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⑤余世谦等编著:《新时期文艺论争资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⑥《解放军报》理论学习处编:《<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问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①[美]爱德华·赛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②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版,第285页。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①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48页。
    ②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③[美]罗恩·西尔维:《红色的响箭——与中国最重要的女作家张洁谈话》,《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张洁专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
    ①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②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3页。
    ①[美]保罗·库尔兹:《保卫世俗人道主义·前言》,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页。
    ②[美]保罗·库尔兹:《保卫世俗人道主义·前言》,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61页。
    ⑤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版,第170页。
    ①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51页。
    ②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
    ③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57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57页。)
    ②王安忆的“三恋”:《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在新时期不断的引起文学批评界的争鸣,尤其是文本中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肆无忌惮的展露成为争论的中心。具体情况可参见张散、马明仁编选的《有争议的性爱描写》,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奥]恩斯特·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④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302页。
    ①王安忆:《岗上的世纪》,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2月版。
    ①[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81页。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3页。
    ②阿城:《棋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7月版。
    ①严复:《天演论》,《严复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清议报》,1901年6月第78号。
    ③梁启超:《国民心理学与教育之关系》,《新民丛报》,1903年3月第25号。
    ④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①王瑶:《<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序》,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钱中文:《新启蒙:理性精神下的文论话语》,《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②姚鹤明:《在历史的秋千架上——中国新时期文学回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6页。
    ③季红真:《愚昧与文明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4期。
    ④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①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始末》,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1页。
    ①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8页。
    ③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④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⑤季红真:《同一历史主题的两个时代乐章——赵树理与高晓声创作特征的比较》,《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⑥高晓声:《纪念鲁迅所想起的》,《文艺报》,1996年12月20日。
    ①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1页。
    ②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始末》,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45页。
    
    ①[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②王学泰:《<游民与中国社会>绪论》(上册),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页。
    
    ①瞿秋白:《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瞿秋白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②王学泰:《<游民与中国社会>绪论》(上册),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页。
    ③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①康德:《何谓启蒙?》,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②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③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①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7月版,第5页。
    ②[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探索》,1993年第1期。
    ④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10页。
    
    ①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②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144页。
    
    ①[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①[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605页。
    ②陈光兴主编:《Partha Chatterjee讲座·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主义》,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年版,第37页。
    ③高岱:《“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考释》,《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福柯:《无名者的生活》,李猛译,《社会理论论坛》,第6期。
    
    ①毛泽东:《<伦理学原理>批语》,第48页。
    ②福柯:《疯癫与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4页。
    ③葛红兵:《直来直去》,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35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34页。
    ②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①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38页。
    ③[美]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历史创伤》,《中国研究》,1998年9月号。
    ①[法]德里达:《弗洛伊德与书写场景》,《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3页。
    ①[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转引自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历史创伤》,《中国研究》,1998年9月号。
    ①王蒙、潘凯雄:《先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今日先锋》,1994年第1期。
    ②史铁生:《新的角度和新的心灵》,《钟山》,1993年第5期。
    ③[英]夏洛特·英尼斯:《<苍老的浮云>英文版中篇集前言》,萧元主编:《圣殿的倾圯——残雪之谜》,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④吴亮:《一个臆想世界的诞生》,《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4期。
    ①残雪:《黄泥街》,《残雪文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5月版。
    ①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408页。
    ②[美]罗兰·詹森《残雪的疯狂冲击》,残雪、太初译,萧元主编:《圣殿的倾圯——残雪之谜》,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91页。
    ②[日]近藤直子:《吃苹果的特权》,《残雪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74页。134
    
    ①[美]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8月版。
    ②[美]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历史创伤》,《中国研究》,1998年9月号。
    ③余华:《虚伪的作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
    ④余华:《虚伪的作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①余华:《一九八六》,《余华作品集》(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王德威:《中国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第134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36页。
    ①戴锦华:《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北京文学》,1989年第7期。
    ②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26页。
    
    ①余华:《往事与刑罚》,《余华作品集》(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①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76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第109页。
    ②陈晓明:《晚生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流向》,《山花》1995年第1期。
    ①葛红兵:《世纪末中国的审美处境——晚生代写作论纲》,《小说评论》1999年4期。
    ②李皖:《一代人的肖像》,转引自赵柏田:《出生于六十年代》,《书屋》,1998年第3期。
    ③郜元宝:《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①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②梁鸿:《理性的乌托邦与中产阶级的审美化——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美学思想的整体考察》, 《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
    ③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①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余华作品集》(第4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①苏童:《苏童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②张学昕:《南方想象的诗学——论苏童的当代唯美写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第67页。
    ①苏童:《刺青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版。
    ①苏童:《苏童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①卫慧:《纸戒指》,《“七十年代以后”小说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98页。
    ①[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32页。
    ②张德明:《关于苦难时空的现时回访——评何顿长篇小说<我们像葵花>》,《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6期。
    ①何顿:《我们像葵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版,第122页。
    ②韩东:《韩东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311页。
    
    ①汪政、晓华:《智性的写作——韩东的小说方式》,《文艺争鸣》,1994年第6期。
    ②韩东:《田园》,《明亮的疤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657页。
    ②林舟:《清醒的文学梦——韩东访谈录》,《花城》,1996年第6期。
    ③迟子建:《微风入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①迟子建:《<一条狗的涅>后记》,《钟山》,2003年第2期。
    ②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迟子建访谈录》,《花城》1998年第l期。
    
    ①汪树东:《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论》,《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
    ②迟子建:《时远时近的光》,《小说选刊》,2002年第6期。
    ①陈思和:《<逼近世纪末小说选>序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①[意]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②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③邱华栋:《<城市的面具:新人类的部族与肖像>自序》,甘肃:敦煌文艺出版,1997年版,第1页。
    
    ①[英]弗吉尼亚·吴尔夫:《岁月》,蒲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页。
    ②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
    
    ①王安忆:《流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
    ②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155页。
    ①陈思和:《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九十年代初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②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41页。
    ①汪政、晓华:《论王安忆》,《钟山》,2000年,第4期。
    
    ①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②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①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41页。
    ②郭冰茹:《日常的风景:论王安忆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③韩东:《写作者绝不是明星》,《新京报》,2004年4月18日。
    
    ①傅艳霞:《讲一个无根的故事——评韩东的<扎根>》,《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②汪跃华:《复写之书:韩东<扎根>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③谢有顺:《身体伦理的变迁》,《身体修辞》,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8页。
    ①丁帆、王彬彬、费振钟:《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子证人》,《文艺争鸣》,1997年第1期。
    ②[美]马尔库塞:《新感性》,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964页。
    ①陈晓明:《身体穿过历史的荒诞现场——评东西的长篇<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①东西:《后悔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②郜元宝:《可笑的智慧——读东西长篇新作<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①陈晓明:《身体穿过历史的荒诞现场——评东西的长篇<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②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③叶兆言、王尧:《作家永远是通过写作在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
    ①叶兆言、陆勇平:《寻找个人和历史的秘密通道》,《南方都市报》,2003年8月12日。
    
    ①魏微:《流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②[德]尼采:《权利意志》,贺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①[美]洛厄尔-迪特默:《刘少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4月版。
    ②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①黄子平:《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文学评论》,1984年第5期。
    ②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408页。
    ③张景兰:《行走的历史》,台北: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08年7月版,第191页。
    
    ①柯云路:《我想写出中国的文革史》,《文化时报》2000年7月14日。
    ②延艺云:《在归去来兮间的吁嗟——柯云路小说创作变化分析》,《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
    ③柯云路:《<芙蓉国>后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873页。
    ①[美]邓尼斯·朗:《权力论》,陆震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论》,常建、孙云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柯云路:《芙蓉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驤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版,第596页。
    ①李运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个人言说与历史浮现》,《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①《商君书?去强》。
    ②《商君书·修权篇》。
    ③柯云路:《黑山堡纲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毕飞宇:《我们身上的鬼》,《沿途的秘密》,苏州:昆山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②王彬彬:《城墙下的夜游者》,《祖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97页。
    
    ①毕飞宇:《玉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②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文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①宋文坛:《启蒙与权力的黑色书写——毕飞宇小说解读》,《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①毕飞宇:《平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②毕飞宇:《<平原>后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①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66页。
    ②[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①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2月版,第469页。
    ②Slavoj ? i? ek:《The Plague of Fantasies》,London: Verso,1997年版,第81页转引自杨小滨:《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上海文化》, 2009年第6期。
    ③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①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②阎连科:《坚硬如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①阎连科:《坚硬如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②[美]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③[美]萨利·贝恩斯:《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先锋派表演和欢乐的身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5页。
    ①杨小滨:《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上海文化》,2009年第6期。
    
    ①阎连科:《坚硬如水》,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1月版。
    ②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①张志忠:《从狂欢到救赎:世纪之交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①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①王小波、王锋:《我希望善良,更希望聪明》,《浪漫骑士》,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①王小波:《黄金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版。
    ①王小波:《黄金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版。
    ①崔卫平:《狂欢·诅咒·再生》,李银河主编:《王小波十年祭》,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34页。
    ②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③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艾晓明:《革命时期的心理分析》,《浪漫骑士》,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
    ①[法]卢梭:《忏悔录》,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15页。
    ②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版。
    ③艾晓明:《革命时期的心理分析》,《浪漫骑士》,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①洪子诚:《文学“转向”和精神“溃败”》,《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
    ①刘宗坤:《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②铁凝、王尧:《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①[德]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②陈晓明:《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81页。
    ①铁凝:《大浴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①潘靓:《抒情年华》,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②张志忠:《艺术还是人生: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①张清华:《天堂的哀歌——苏童论》,《钟山》,2001年,第1期。
    ②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①苏童:《河岸》,《收获》,2009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