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祖先之荫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仪式具有象征性,对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族学、人类学对仪式象征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在西方一大批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仪式象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主导象征、仪式过程、象征结构、象征符号、文化阐释等重要的学术理论。亻革家人是我国尚待识别的少数民族群体,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重安江两岸。“哈戎”仪式系亻革家人大型的祭祖仪式,2005年被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集中展现亻革家历史、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载体。目前,学术界对亻革家人的研究多限于族源、历史、语言、文化、工艺美术等方面的概括性描述,这些研究成果不能全面反映出亻革家文化的深层含义。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亻革家人“哈戎”仪式为研究个案,从象征人类学的视域,运用仪式象征理论解读其“哈戎”仪式背后的深层意义,藉此反思仪式的象征理论。
     全文除了导言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民族志的角度对亻革家“哈戎”仪式的操演过程进行了描述;第二章以“祖鼓”这一特殊符号为重点,运用主导象征理论,阐释了“祖鼓”是亻革家人“哈戎”仪式中的主导象征。在这种主导象征架构下,“祖鼓”既是亻革家人的“祖先”的概括性象征,也是表达其“平安吉祥与生命之本、祖先记忆与家族认同”的阐发性象征;第三章运用仪式过程理论分析了“哈戎”仪式在阈限阶段的象征意义。“哈戎”仪式的过程就是“通过阈限”,在阈限期交融状态下,亻革家人表达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这些意义是以反结构的特征所呈现出来的。然而,在“哈戎”仪式的阈限期,亻革家人也具有“结构”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结构”——“反结构”套“结构”的一种新的“结构模式”,我将之称为“原结构”。在“原结构”模式的作用下,“哈戎”仪式象征含义通过“另类交融”得以表达;第四章解读了“哈戎”仪式场域中的象征结构与象征符号。“哈戎”仪式的象征结构主要有“二元、三元、五元”三种基本类型,这些结构都是一种深层次的“无意识”结构。支配性象征符号和工具性象征符号是“哈戎”仪式场域中两种主要的象征符号类型,这些象征符号具有“浓缩”和“多意”的结构属性,是仪式象征意义的“介质”和“载体”,承载着纷繁复杂的深层的文化意义。
     总体来看,全文是在对亻革家人“哈戎”仪式操演的民族志叙述的基础上,从“主导象征—过程象征—象征结构—象征符号”四个方面建构起了“哈戎”仪式的象征网络系统,通过对这一特殊的象征网络系统的研究,我们阐释出了亻革家人在“哈戎”仪式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Ritual has its symbol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ritual’s symbolic meaning is the academical issue in focus for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thropology and Ethnography has their peculiar research viewpoint on ritual symbols. With the efforts made by lots of western scholars together,the research on ritual symbols has gotten fruitful achievements, forming up with several vital academic theories, such as leading symbol,ritual process,symbol structure,symbols and cultural explanation. Ge people is one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ho is waiting for be distinguished in our country. They mainly inhabit a region along the Chongan River in south-east Qian State in Guizhou Province. Harong Ritual is the large-scale ritual used for offer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It is the very important carrier which concentrates on emerging Ge people’s history,culture,crafts as well as arts,and was incorpora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manual of Guizhou Provin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05.Nowadays,the study on Ge people limites most in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origin,history,language,culture,crafts and arts. It can not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deeply meaning of Ge people’s cultur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which is come from field work,this essay takes Ge people’s Harong Ritual as an example,from symbol anthropology’s viewpoint,using the symbol ritual theories to interpret the deeply meaning behind the Harong Ritual. At the same time, this essay has introspected the symbol theorie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tion,the whol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takes the point of ethnography to describe the drill process of Ge people’s Harong Ritual. The second section stresses on the specific symbol“ancestral drum”,using leading symbol theory expounds that“ancestral drum”is the leading symbol in Ge people’s Harong Ritual. Under this leading symbol structure,“ancestral drum”is not only the general symbol of Ge people’s ancestors, but also the elucidating symbol which stands for“the origin of safety,luck and life,the memories of ancesto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lan”. The third section uses ritual process theory to analyse the symbol of Harong Ritual in its limen stage. The process of Harong Ritual is“passing through the limen”. In the blending stage of limen, Ge people express luxuriant cultural symbol meanings. These meanings appear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unter-culture. However,during the limen stage of Harong Ritual, Ge people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structure”, and thus forming up a“special structure”—a new“structure mode”which contains both“counter-structure”and“struture”. I would like to call it“origin strucure”.With the action of“origin structure”mode, the symbole meaning of Harong Ritual is showed by an“unusual blending”. The forth section has explained the the symbol struture and symbols in Harong Ritual’s field. The symbol struture of Harong Ritual mainly includes“dual structure”,“ernary structure”.These types of strcture are the deeply“non-sense”struture. Dominant symbols and instrumental symbols are the two main kinds of symbols in Harong Ritual field. Those symbols contain the struture attributes of“concentration”and“different kinds of meanings”. They are the main“medium”and“carriers”of ritual’s smybol meaning, and carry lots of complicated cultural meaning.
     Generally speaking,this essay makes up a Harong Ritual’s symbolic network system according to four aspects that“leading symbol—process symbol—symbol struture—symbols”basing on the description of ethnography of Ge people’s Harong Ritual’s demons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is specil symbolic network system,we express the symbol meaning contained in Ge people’s Haroong Ritual.
引文
1柏贵喜:《表象与隐义——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报告,2005年。
    2转引自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3 [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第141期,第44至58页。
    4 [英]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5 [法]E·涂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7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8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 [英]A.R.拉德克里夫·布朗《禁忌》,载史宗主编,金泽、宋立道、徐大建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11页。
    2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等译:《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4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5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6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7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8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至231页。
    1 [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 [英]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英]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99页。
    4 [英]维克多·特纳编,方永德等译:《庆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5 [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6 [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7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7页。
    1 [英]埃德蒙·利奇著,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瞿明安主编:《现代民学学》(下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3瞿明安主编:《现代民学学》(下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页。
    4史宗主编,金泽、宋立道、徐大建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22至223页。
    5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丙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丙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8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9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丙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10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84—534页。
    11参见:瞿明安主编:《现代民学学》(下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详见:[英]阿伯勒·科恩著,宋光宇译:《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台湾金枫出版社1987年版。
    12参见:梁永佳:《读罗德尼·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3张雯:《亲属制度作为文化象征体系——读大卫·施耐德的<美国的亲属制度>》,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第2期。
    14详见:[美]萨林斯著,李丙祥译:《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美]萨林斯著,王铭铭、胡宗泽译:《甜蜜的悲哀》,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色音:《论萨满教的巫仪》,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4宋军:《早期天地会结盟仪式及其象征意义》,载《清史研究》1995年第1期。
    5王铭铭:《圣神、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文化的理解》,载《象征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至312页。
    7何星亮:《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8李宁利:《自梳女的“婚嫁”象征》,载《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9曾少聪:《客家人生礼仪象征研究》,载《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第400至410页。
    10佘小云:《侗族萨崇拜仪式的象征及其历史文化积淀》,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李巍:《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朝阳社火文化的象征意义阐释》,载《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2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陈永邺,洪宜婷:《哈尼族长街宴象征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
    5张泽洪:《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6朱和双,李金莲:《生殖与象征:云南少数民族宗教节祭中的交媾仪式》,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7杨甫旺:《象征与仪式:彝族民间生殖巫术考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石开忠:《福泉阳戏的仪式与象征》,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9周金勇,张勇:《节日与社会:仡佬族“敬雀节”的文化象征》,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0安学斌:《白族本主祭祀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1昂自明:《大小凉山彝族杀年猪的祭祖仪式及象征意义》,载《思想战线》2001年第4期。
    12汪晓云:《仪式及其象征的发生学研究:以酒神祭祀仪式为例》,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3张琪亚:《隐喻的力量——论民间巫术信仰的重要象征形式》,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4张昀:《试论哈萨克族传统婚礼的象征性》,载《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5红峰,阿拉腾其其格:《柴达木蒙古族婚礼仪式与象征》,载《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6胡全柱:《奥运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载《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1王海洲:《政治仪式的权力策略——基于象征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学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2周文:《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3覃娜娜:《仪式象征意义的言语行为建构——湘西土家族婚礼中口头论辩的象征人类学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4吴凤玲:《辽东满族的仪式与象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专业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5王翼祥:《仪式与象征——双柏彝族“三笙”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6杨路明:《佛教放生仪式中的观念表达》,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7梁正海:《傩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黔东北思南傩仪度关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梁正海,柏贵喜:《傩仪“过关"的象征表达——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三》,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9周显宝:《皖南巫风古傩与仪式的象征意义》,载《傩苑——中国梵净中国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第88至107页。
    10陈玉平:《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陈玉平:《冲寿傩:土家族老年人的生命通过仪式》,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陈玉平,龚德全:《土家族“收神疯”傩仪的象征人类学解读》,载《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11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以贵池傩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2杨兰,张业强:《岑巩的喜傩神仪式及仪式象征》,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3张业强,杨兰:《土家族冲寿傩及仪式象征》,载《池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1小鸣:《巫术禁制与傩除仪式象征之分析——兼作古傩、今傩与跨文化事例比较》,载《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2小鸣:《绝地天通:作为“圣域”象征的祈请仪式──以贵州傩仪“开坛迎圣”为例的仪式研究》,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3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秩序——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2页。
    4参见王铭铭:《灵验的“遗产”——围绕一个村神及其仪式的考察》,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参见罗红光:《围绕历史资源的非线性实践——从黑龙潭人的仪礼活动看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参见翁乃群:《溯源与顺流——对纳日村民祭拜白蒂拉姆女神仪式的文化解读》,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索端智:《仪式与象征——年都乎岁末傩疫活动的人类学研究》,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8马健雄:《社会文化现象的象征意义及解读——以木戛拉祜纳年节仪式的分析为例》,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9闵学勤:《仪式的实践理性与文化理性——对瓯镇寿礼仪式的人类学考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0石开忠:《宗教象征的来源、形成与祭祀仪式——以侗族对“萨”崇拜为例》,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1谷家荣:《仪式与象征——下古陈村瑶族师公跳盘王的人类学解读》,载《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2文忠祥:《仪式象征与实践建构——以民和三川土族纳顿体系为例》,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3梁永佳:《大理白族火把节的生育象征》,载《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冯智明:《客家人食物献祭仪式的展演与分类象征——以贺州市白花村为例》,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3期。
    2黄龙光:《彝族民间“咪嘎哈”仪式象征解读——以峨山彝族自治县塔甸村为个案》,载《长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李永祥:《环境适应与宗教的象征意义——彝族尼苏人咪卡哈仪式中的神树、寨门、祭品和祭祀过程》,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潘怿晗:《盘村祭社仪式及其象征意义的变迁》,载《前沿》2009年第9期。
    5刘锦春:《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5至122页。
    6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03年博士论文。
    7陈永邺:《红河南岸的圣宴——哈尼族长街宴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8张珍:《鸡足山白族本主“平安头”祭祀仪式的象征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孙红:《在悲泣与歌舞的陪伴下回归祖先故里——哈尼族丧葬仪式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和功能》,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0龙胜阳:《游动的“端”——凤羽人过端仪式象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罗彩娟:《家族超度仪式与象征意义——以大化县定皇屯为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2龚德全:《贵州六枝布依族丧葬仪式的象征意义分析》,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瞿明安:《中国少数民族婚礼驱邪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载《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详见:秦莹:《舞动的菜——南涧彝族“跳菜”的象征符号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秦莹:《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象征分析》,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3期。
    5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以贵池傩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05年博士论文,第1页。
    6周星:《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吴正彪:《“区域性板块”结构中的活动仪式链接与符号系统——从贵州岜沙苗族芦笙节的文化象征意义谈起》,载《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8袁同凯:《穆斯林饮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中国新疆哈萨克游牧民为例》,载《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9张琪亚:《论民间巫术信仰的符号象征》,载《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0唐仲山:《仪式、仪式过程及民俗物的关系——基于象征理论的“於菟”仪式解析》,载《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1梁正海:《傩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黔东北思南傩仪度关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6至39页。
    12龙胜阳:《游动的“端”——凤羽人过端仪式象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6至61页。
    1郝楠:《合肥市婚礼仪式中象征符号的文化解读》,安徽大学人类学专业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梁莉莉:《“家西番”地区祭灶神习俗的象征符号思考》,载《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冯智明,倪水雄:《贺州客家人祭祀饮食符号的象征隐喻——以莲塘镇白花村为个案》,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
    4张晓光,刘希仁:《满族萨满响器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5柏贵喜:《表象与隐义——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报告,2005年。
    6杨树喆:《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至76页。
    7转引:朱爱东:《过渡礼仪:云南巍山坝区汉族丧葬习俗研究》,载《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8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9吴凤玲:《辽东满族仪式与象征研究》,载何星亮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至334页。
    10黄娟:《意义之网:对一个农村社区“七月半”节日的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1朱爱东:《过渡礼仪:云南巍山坝区汉族丧葬习俗研究》,载《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2翁玲玲:《从外人到自己人:通过仪式的转换性意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沈海梅:《白族社会“绕三灵”中性的阈限》,载《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2杜靖:《作为一种集体表象和过渡仪式的鲁南春节秧歌》,载《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3陈玉平:《冲寿傩:土家族老年人的生命通过仪式》,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
    4邵翠玲:《通过阈限,化蛹成蝶——从通过仪式看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黄娟:《“接姑娘客”与身份的转换——对特纳“仪式过程”理论的反思》,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曾少聪:《客家人生礼仪象征研究》,载《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第408页。
    7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8柏贵喜:《摆手祭:土家族社会结构的象征表达——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一》,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9柏贵喜:《神话中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吴凤玲:《辽东满族仪式与象征研究》,载何星亮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至369页。
    2梁正海:《傩仪“过关”的象征结构》,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蔡磊:《仪式中的象征与结构——以周城诞生礼为例》,载《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4梁福兴,陆发焕:《壮族丧葬仪式结构及其文化象征意义解读(一)——以榕垌村壮族新丧首次葬仪式结构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分析为例》,载《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少数中的少数》收录在费孝通先生1951年《兄弟民族在贵州》一书中。详见费孝通:《兄弟民族在贵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版,第76至88页。
    6马贤伦,廖男:《黄平县亻革家阴阳两系结构实地考辨》,载《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第4期。
    7高国璋:《亻革家的历史与风俗习惯》,载《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3期。
    8张兆和:《科摩》,载《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编:《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第50至53页。
    9转引:张兆和:《黔东南亻革家身份认同的表述与商议》,载《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编:《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第56至59页。
    1刘芝凤:《头顶射日的亻革家人》,载《中国民族》2002年第7期。
    2刘芝凤:《头顶射日的亻革家妇女》,载《中国妇女》(英文版)2003年第1期。
    3刘芝凤:《寻找羿的后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廖朝隆、廖尚刚和罗朝荣等:载《头戴太阳帽的土民——黄平亻革家》,黎平主编:《漫步且兰黄平》,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至461页。
    5参见蜗牛制造:《蜗牛制造深度旅游——黔东南行知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至215页。
    6雍德:《亻革家妇女服饰》,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7龙初凡:《飒爽英姿“古戎装”、红弓白箭“射太阳”——亻革家服饰文化内涵考》,载《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5期。
    8韦拉:《黔东南苗族服装服饰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载《艺术探索》2008年第2期。
    9童健:《试析贵州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0杨晓辉:《贵州民间蜡染概述》,载《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1吴乔明:《亻革家蜡染》,载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第129至160页。
    12李技文:《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以枫香寨为例》,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2007年学士学位论文。
    13李技文:《亻革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表达——以枫香寨为例》,载《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兰如阳:《文化诠释力:人的意义存在的伦理学视角——亻革家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贵州大学伦理学专业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李琼:《民族血脉传承的民俗投影——贵州亻革家“想竹姆”仪式歌舞的考察与论析》,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编:《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
    4罗义贵,罗义华编著:《亻革家典籍与民族源流》2008年。
    1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2页。
    2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2页。
    3柏贵喜:《表象与隐义——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报告,2005年。
    4 Van Gennep, A.,The Rites of Passage (1909),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1965. P.1.
    1 [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第141期,第51页。
    2 [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第141期,第50页。
    3 [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58页。
    4 [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62页
    5 [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9至310页。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286页。
    2 [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页。
    3 [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页。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321页。
    1《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第232页。
    1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0至214页。
    2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3页。
    1《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编:《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第136页。
    1黎平主编:《漫步且兰黄平》,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02页。
    1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5页。
    1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4至205页。
    2何星亮:《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3注:“更我”、“加吧”系亻革语,指的是黄平县今天的“牛场”与“加巴”村寨。
    4参见[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4至506页。
    1参见[法]E·涂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8页。
    1许烺光著,王芃、徐隆德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09页。
    2许烺光著,彭凯平、刘文静等译:《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页。
    3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5页
    4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07页。
    1 [美]谢丽·B·奥特纳著,倪伪国译:《关键的象征》,载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3页。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的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4页。
    1参见枫香寨廖氏亻革家《迁徙词》,详见:《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编:《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第198至208页。
    1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2 [法]范·根内普著,张举文译:《过渡礼仪》,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 Van Gennep, A.,The Rites of Passage (1909),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1965. P.1.
    4曾令健:《纠纷解决仪式的象征之维———评维克多·特纳的<象征之林>》,载于《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2 [法]范·根内普著,张举文译:《过渡礼仪》,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页。
    1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2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1李技文:《读研——研究生的一次“通过仪式”》,载《三峡论坛》2010年第5期。
    1王建民:《维克多·特纳与象征和仪式研究(代译序)》,载(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页。
    2交融,即拉丁文“communitas”,在英文中为“community”一词,因而“交融”被又被译为“公共域”、“共同体”或“融合”等。详见王建民:《维克多·特纳与象征和仪式研究(代译序)》,载[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4 [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5 [英]维多克·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6 [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7 [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8 [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1 [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2 [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3 [英]维多克·特纳著:《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1闹寨,亻革家语称之为“醍尤”或“嘎旺”,是指由阴系组织中的“牙埂牙亚”和“牙哈牙先”组成的队伍到全寨各家各户去讨要酒肉、糖果、瓜子等的一种仪式活动。
    2 [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姜建国校:《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47页。
    3 [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姜建国校:《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48页。
    4 [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姜建国校:《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48页。
    1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2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3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4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4页。
    5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6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页。
    7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页。
    1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至186页。
    2注:在这里,“污垢”和“肮脏物”已经具有其特殊的神秘性和象征意义了。
    1[英]杰克·特里锡德著,石毅、刘珩译:《象征之旅:符号及其意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 [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第141期,第49页。
    1金泽:《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2 [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至180页。
    1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2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3 [法]保罗·里克尔著,公车译:《恶的象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注:“重则绑住手脚,投河处死”这条严厉的惩罚规则今天已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物质和经济处罚。
    2 [法]保罗·里克尔著,公车译:《恶的象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3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1陈炳辉:《福柯的权力观》,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3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4 [法]米歇尔·福柯著,钱翰译:《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5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1陈炳辉:《福柯的权力观》,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注:“我们家”,即亻革家人的自称,即亻革家本族群的意思。
    1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2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3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2页。
    4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5 [美]彼特·布劳著,王春光、谢圣赞译:《不平等与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
    70页。
    6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7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1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 [英]维多克·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1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1页。
    2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1 [德]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1注:这种“特许”是阴族长通过在外族成员身上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来完成的。
    2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1页。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4罗义贵、罗德华:《亻革家典籍与民族源流》(内部资料)2008年印,第31至224页。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3 [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张海洋校:《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1 [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姜建国校:《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62页。
    2 [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姜建国校:《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362页。
    1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5页。
    2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5页。
    3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8页。
    4何星亮:《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5何星亮:《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6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1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2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
    3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至230页。
    4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5 Rodney Needham,Symbolic Classification,p.58.转引自:何星亮:《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6参见Rodney Needham,Symbolic Classification,pp.7-15.转引自:《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7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8详见:柏贵喜:《摆手祭:土家族社会结构的象征表达——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一》,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柏贵喜:《神话中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 [东汉]班固:《白虎通》卷八。
    2 [北宋]杨维德:《六壬神定经》卷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 [北宋]杨维德:《六壬神定经》卷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4《黄帝内经·素问》卷四。
    5 [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第141期,第49至50页。
    6 [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第141期,第52页。
    1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汪培基校:《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至313页。
    2严汝娴主编:《民族妇女:传统与发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3金少萍:《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4 [英]埃德蒙·利奇著,王庆仁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9页。
    1 [英]埃德蒙·利奇著,王庆仁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9至31页。
    2 [英]埃德蒙·利奇著,王庆仁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1至32页。
    3 [英]埃德蒙·利奇著,王庆仁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至25页。
    4梁正海:《傩仪“过关”的象征结构》,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陈伯霖:《东北亚古代民族白色崇尚初探》,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1期。
    3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 [德]汉斯·比德曼著,刘玉红等译:《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5 [美]W·爱伯哈德著,陈建宪译:《中国文化象征词典》,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31页。
    6檀明山主编:《象征学全书》,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582页。
    7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8至70页。
    8 [德]汉斯·比德曼著,刘玉红等译:《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1 [北宋]杨维德:《六壬神定经》卷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9年版,第3至5页。
    2 [北宋]杨维德:《六壬神定经》卷一,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3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2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3乌仁其其格:《象征人类学:意义的探求与解释》,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页。
    5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页。
    6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至29页。
    7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9页。
    1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9页。
    2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4页。
    3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7至28页。
    4查义查娅,系亻革语,指古代亻革家人的两个创世祖先。
    5系亻革语,指古代亻革家先民,善射。
    1《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第194至195页。
    1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4页。
    2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1页。
    3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8页。
    4 [英]维多克·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1至32页。
    1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1 [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陈瑞铧?骸独裎铩糯缁嶂薪换坏男问接肜碛伞罚虾#荷虾3霭嫔? 2002年版,第73页。
    2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3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4 [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陈瑞铧?骸独裎铩糯缁嶂薪换坏男问接肜碛伞罚虾#荷虾3霭嫔? 2002年版,第194页。
    1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
    2罗义贵,罗义华编著:《亻革家典籍与民族源流》2008年,第221页。
    1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年第207页。
    1 [瑞]卡尔·荣格等著,张举文、荣文库译,陆梁校:《人类及其象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2 [瑞]卡尔·荣格等著,张举文、荣文库译,陆梁校:《人类及其象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3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1、[法]E·涂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版。
    6、[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结构人类学》(1~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版。
    7、[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版。
    8、[法]范·根内普著,张举文译:《过渡礼仪》,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9、[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0、[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法]米歇尔·福柯著,钱翰译:《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5、[法]保罗·克里尔著,公车译:《恶的象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等译:《洁净与危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7、[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8、[英]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汪培基校:《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0、[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英]阿伯勒·科恩著,宋光宇译:《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台湾金枫出版社1987年版。
    22、[英]埃德蒙·利奇著,王庆仁译:《列维-斯特劳斯》,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23、[英]埃德蒙·利奇著,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6、[英]马凌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著,孙尚扬译:《原始宗教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8、[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9、[英]E. E.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覃俐俐译:《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0、[英]杰克·特里锡德著,石毅、刘珩译:《象征之旅:符号及其意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1、[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姜建国校:《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32、[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安达曼岛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4、[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5、[英]布赖恩·莫里斯著,周国黎译:《宗教人类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36、[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丙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美]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0、[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科学的实验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1、[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2、[美]W·爱伯哈德著,陈建宪译:《中国文化象征词典》,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3、[美]维克多·特纳编,方永德等译:《庆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4、[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45、[美]彼特·布劳著,王春光、谢圣赞译:《不平等与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6、[美]萨林斯著,李丙祥译:《文化与实践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萨林斯著,王铭铭、胡宗泽译:《甜蜜的悲哀》,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8、[美]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0、[日]石田英一郎等著,金少萍译:《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1、[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年版。
    52、[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等著,高丙中等译《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3、[瑞]卡尔·荣格等著,张举文、荣文库译,陆梁校:《人类及其象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4、[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55、[德]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德]汉斯·比德曼著,刘玉红等译:《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
    57、许烺光著,王芃、徐隆德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年版。
    58、许烺光著,彭凯平、刘文静等译:《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9、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0、费孝通:《兄弟民族在贵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版。
    61、杨美惠著,赵旭东、孙珉合译:《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阎云翔著,李放春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3、史宗主编,金泽、宋立道、徐大建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64、宋光宇:《当代学术巨擘大系.人类学.蛮荒的访客:马凌诺斯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65、纳日碧力戈等著:《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6、金泽著:《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67、金泽:《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8、金少萍:《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9、戴裔煊:《西方民族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0、吴泽霖:《人类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71、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4、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5、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77、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8、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1、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2、周光大主编:《现代民族学》(上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3、瞿明安主编:《现代民族学》(下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85、瞿明安主编:《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6、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7、严汝娴主编:《民族妇女:传统与发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8、梁永佳:《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89、鲍江:《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90、居阅时、瞿明安主编:《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1、瞿明安、郑萍:《沟通人神:中国祭祀文化象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2、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94、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96、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秩序——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7、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98、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
    99、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周星:《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1、何星亮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0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4、刘芝凤:《寻找羿的后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5、黎平主编:《漫步且兰黄平》,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106、《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编委会编:《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2006年编印。
    107、罗义贵,罗义华编著:《亻革家典籍与民族源流》2008年编印。
    108、Douglas,Mary(1970)Natural Symbols.Harmondsworth:Penguin.
    109、Lincoln,Bruce(1991)Emerging from the Chrysalis:Rituals of Women’s Initiation. NewRor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0、Turner,Victor(1968)The Drums of Afflictiom.Oxford:Clarendon Press;London: The International African Institute.
    111、Wilson,Byan(1975)Magic and the Millennium.Stabans:Paladin, Grenada Publishing.
    112、Rappaport,R.A(1974)Ecolory,Meaning and Relibion.Richmond, Calif:North Atlantic Books.
    113、Van Gennep, A (1908)The Rites of Passage.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
    114、Needham,Rodney(1972) Belief, Language and Experience.Oxford:Blackwell.
    1、[法]R.赫尔兹著,吴凤玲译:《右手的优越:一项关于宗教极性的研究》,何星亮主编:《民族学通讯》第141期,中国民族学学会,2005年。
    2、何星亮:《象征的类型》,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3、何星亮:《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系》,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柏贵喜《:摆手祭:土家族社会结构的象征表达——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一》,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柏贵喜:《神话中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7、王铭铭:《象征的秩序》,载《读书》1998年第2期。
    8、乌丙安:《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9、乌仁其其格:《象征人类学:意义的探求与解释》,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1、王铭铭:《圣神、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文化的理解》,载《象征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瞿明安:《中国少数民族婚礼驱邪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载《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3、陈炳辉:《福柯的权力观》,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4、梁正海,柏贵喜:《傩仪“过关"的象征表达——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三》,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5、梁正海:《傩仪“过关”的象征结构》,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6、梁永佳:《读罗德尼·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7、梁永佳:《大理白族火把节的生育象征》,载《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8、李达梁:《符号、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载《读书》2001年第5期。
    19、张泽洪:《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20、杨甫旺:《象征与仪式:彝族民间生殖巫术考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1、李宁利:《自梳女的“婚嫁”象征》,载《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22、冯智明,倪水雄:《贺州客家人祭祀饮食符号的象征隐喻——以莲塘镇白花村为个案》,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
    23、红峰、阿拉腾其其格:《柴达木蒙古族婚礼仪式与象征》,载《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24、昂自明:《大小凉山彝族杀年猪的祭祖仪式及象征意义》,载《思想战线》2001年第4期。
    25、王海洲:《政治仪式的权力策略——基于象征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学分析》,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26、马健雄:《社会文化现象的象征意义及解读——以木戛拉祜纳年节仪式的分析为例》,载《思想战线》2004年第6期。
    27、闵学勤:《仪式的实践理性与文化理性——对瓯镇寿礼仪式的人类学考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28、谷家荣:《仪式与象征——下古陈村瑶族师公跳盘王的人类学解读》,载《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9、安学斌:《白族本主祭祀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0、翁玲玲:《从外人到自己人:通过仪式的转换性意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1、沈海梅:《白族社会“绕三灵”中性的阈限》,载《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32、陈永邺、洪宜婷:《哈尼族长街宴象征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3、陈玉平:《冲寿傩:土家族老年人的生命通过仪式》,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
    34、秦莹:《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象征分析》,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35、罗彩娟:《家族超度仪式与象征意义——以大化县定皇屯为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36、马贤伦、廖男:《黄平县亻革家阴阳两系结构实地考辨》,载《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第4期。
    37、雍德:《亻革家妇女服饰》,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38、吴乔明:《亻革家蜡染》,载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39、李技文:《祖鼓:亻革家人“哈戎”仪式的主导象征——以黔东南州黄平县枫香寨为例》,载《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0、李技文:《亻革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表达——以枫香寨为例》,载《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41、李技文:《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柏贵喜:《表象与隐义——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报告,2005年。
    2、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以贵池傩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刘锦春:《仪式、象征与秩序——对民俗活动“旺火”的研究》,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陈永邺:《红河南岸的圣宴——哈尼族长街宴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秦莹:《舞动的菜——南涧彝族“跳菜”的象征符号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论文,2008年。
    6、吴凤玲:《辽东满族的仪式与象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7、黄娟:《意义之网:对一个农村社区“七月半”节日的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硕士论文,2005年。
    8、王翼祥:《仪式与象征——双柏彝族“三笙”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梁正海:《傩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黔东北思南傩仪度关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郝楠:《合肥市婚礼仪式中象征符号的文化解读》,安徽大学人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李技文:《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以枫香寨为例》,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学位论文,2007。
    12、邵翠玲:《通过阈限,化蛹成蝶——从通过仪式看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孙红:《在悲泣与歌舞的陪伴下回归祖先故里——哈尼族丧葬仪式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和功能》,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4、兰如阳:《文化诠释力:人的意义存在的伦理学视角——亻革家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贵州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李琼:《民族血脉传承的民俗投影——贵州亻革家“想竹姆”仪式歌舞的考察与论析》,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6、张珍:《鸡足山白族本主“平安头”祭祀仪式的象征研究》,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7、龙胜阳:《游动的“端”——凤羽人过端仪式象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