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选择的是对新疆伊犁一汉族移民社区_园村的移民文化研究。在移民社会,文化来源的多样性和多元文化接触机会的增加,使得文化有了参照和比较的可能。在文化的调试过程中,不同群体的文化通过互动,为新样式的文化产生提供了可能。一种新样式文化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某种认同的出现。认同决定了一种文化接受什么、排斥什么,因而文化是有边界的。一种移民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移民们就某些关于“人”的问题“达成一致”。我们看到,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园村汉人移民群体都取得或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又由于年代的不同、具有相对优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响范围、程度不尽相同,因而,移民文化的认同也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例如,权力的介入并不导致所有场景下的国家与族群认同,知识和经验同样起作用。
     从移民文化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仪礼简约化。处于“过渡期”的移民社会,对移民保留自己“原有传统”持宽容态度,但对移民坚持“自己的传统”,拒绝与“他人的传统”进行协商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新家乡”的风俗、仪礼必须符合人们简约、实用的心理需求才有可能为移民们接受。只不过这种“文化元素”的拼接者一定层面地包括了移民本身。第二,多样性与变动性。园村居民来源的多样性为移民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双重故乡观念是对所对此作的最好的诠释。文化总是依赖一定群体的人们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又往往受制于时空的局限,所以,人的实践是有局限
    
    性的,只有跨文化的比较才能感知到这一点。在园村汉人移民的地方
    认同与发展中,毫无疑问应当包括那些关于本地的自然记忆和人文记
    忆,因为这些记忆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因而两者
    同构。第三,自我边缘化与自我中心化。当园村汉人移民认为自己是
     “本地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自我边缘化”了。但是,当文化
    回归“自我”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认同的回归“自我”,“自我”又成了
    文化建构的中心。“自我”当然包括认同“内地一国家一汉族”的划
    分及其隐喻意义。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为论文的缘起、理论背景和
    表述视角;第二章,为工作地点介绍、移民背景和社区生活的简要回
    顾;第三章,为婚姻家庭的组建模式和特点以及家居生活;第四章,
    从心理人类学的角度谈家庭与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人格发育形成的
    作用,反思汉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以及制约移民社会向心
    力和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人格因素,强调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的
    重要性;第五章,从礼物流动的角度讨论了该群体对于传统的“关系”、
    “面子”的遵从和利用,通过个人关系网络的实践性构建,展示了移
    民社会组织制度运行中的另类非正式的力量,以及“礼物文化”与本
    地一些穆斯林族群文化的互动过程;第六章,则重点回顾了移民群体
    的信仰实践过程,指出国家仪式对于人们信仰过程与实践的意义,强
    调传统民间信仰作为人们信仰的“底层”,是人们信仰实践的前提与
    基础,突出说明“汉”文化群体与“突厥一伊斯兰”文化群体在信仰
    层面存在对话的可能性;第七章,本文的结语部分。强调了形成中的、
    
    以及双重的故乡认同对于移民及移民社会的意义。其中,第三章、第
    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本文的主题部分
     就新疆这一区域而言,至今仍没有一部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
    有关汉人群体的民族志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至少汉人群体的
    存在的事实被一种话语掩盖了一种文化变迁的事实被忽略了。因此本
    文试图本着该学科所坚持的人文理念,主要采用田野工作法和跨文化
    比较法,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区域内的汉人群体的生活。
    本文将关注他们文化发生的缘由,与来源地(内地)文化关系如何?
    与国家力量及与异质文化的互动关系如何?以及他们的自我认同与
    发展等几个方面。
Culture is a process that people identity with each other and establish the same idea about things essentiall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orm culture that people identify with and exclusive from in this process. Culture is a developmental thing, and has its boundary. So, self-identity is as same as culture. Development is varieties and dynamic, and self-identity is also.
    The chance is increased greatly that the varieties of origin culture about emigration community contact with the diversiform culture. It makes culture can be consulted and compared. First of all, variance culture begin with culture "transition segment" . In this "transition segment" ,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kind of culture ,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the border of their culture relative to other one. Secondly, the similar cultural assemble easily at all time and form the misty state on boundary.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re is the more superposition and there are the more culture and society resource, which make the culture more strengthen than before.
    At last, I think the preponderant culture always influence on other culture's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The communion and spread between same style cultures can hold together and strengthen this cultural system. But in different type culture they will bring change on cultural Pattern. Think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Han nationalities present to YiLi in
    
    
    Xinjiang province vertically, every large-scale migration is due to official's action. So, Han nationalities in YiLi represent the state power. But a nationality identifying with each other does not depend on state power absolutely but on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bserving the migration culture we can conclude three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etiquette is simple. Migration community in transition will hold up to inhering their tradition, but cannot accept the action that their tradition mixes together with other tradition. Migration can accept the simple and applied custom in "new hometown" .The second characteristic is variety and mobility. The verities of origin resident in YuanCun supply various choices for forming the migration culture. The mobility of migration culture is owing to the different area that the age and better culture influence on. Culture depends on people's practice, and people's practice is enslaved to spatio-temporal localization. Therefore, the practice is limited. If we want to know it, we must compare the different culture. The third characteristic is ego-verge and ego-center. When Han nationalities in YuanCun thought themselves as native, they have been ego verging. But when culture regress ego, it means that self-identify regress ego. Ego becomes the center of cultural configuration.
    As a result, self-identity in nationalities is not only a kind of resource that to be used changeable, but also a changeable scene concept,
    
    a human life's dimensionality, and a process of cultural building.Talking about Xinjiang province, there is no a Han nationalities ethnography of Ethnology or Anthropology. It is a pity, and it is indicate that we ignore the Han nationalities' cultural change. In this text I adopt the means including fieldwork and different culture compare, try to describe the life of Han nationalities in an area from case study. This text will focus on the reason of their cultural change, the relation with origin place, the mutual 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power and heterogeneity culture and several aspects about self-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引文
1 吴泽霖: 《人类学词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年
    3,林耀华(主编), 《民族学通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年
    4,林耀华: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三联书店, 2000年
    5,林耀华:《民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庄孔韶(主编), 《人类学通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
    7,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与文化变迁》 三联书店, 2000年。
    8,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9.费孝通:《乡土中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费孝通:《文化随笔》 群言出版社, 2000年。
    12,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和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三联书店, 1997年。
    16,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7,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石奕龙:《应用人类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21,《人类学论丛》,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
    22,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
    2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香港)集贤社,1985年。
    24,周大鸣(主编), 《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2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
    26,许娘光:《美国人与中国人》 彭凯平等译, 华夏出版社, 1989年
    2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 社会科学与文献出版社, 2000年
    28,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9,麻国庆: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
    30,纳日毕力戈等:《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1,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2,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3,谭明华:《民族与发展》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3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36,郑振满: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37,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38,彭兆荣 等:《文化特例》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3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40,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制度-资源、权利与交换》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1,申友良:《中国北方民族及其政权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42,周振鹤(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43,王宏印:《跨文化心理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4,葛荣晋主编,《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45,徐大明等:《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6,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
    47,阎云翔:《The Flow ofGifts))(礼物的流动),英文版,yang yun-xiang 1996,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李放春、 刘瑜译。
    48,戴维.波普诺(美):《社会学》(第十版) 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9,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
    50,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l,(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52,(美)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53,(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54,(美)尼尔.J.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55,(美)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56,(美)本.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
    57,(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58,(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年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59,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60,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 黄剑波等译,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6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王明福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6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纳日碧力戈译,2000年。
    63,(英)乔治.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 三联书店,1998年
    6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纳日毕力戈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
    66,(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 吕叔湘译三联书店,1992年。
    67,(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
    68, (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9,(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
    70,(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的美德》 刘开华等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1,(俄)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2,(苏)D,B,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 李振锡刘宇端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73,(以)沙米·史穆哈《以色列国阿拉伯民族的东方化和政治化》,海法大学,1984年。
    74,李亦园,“传统中国宇宙观与现代企业行为”,选自乔健 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75,乔健,“关系刍议”,选自《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年版。
    76,金耀基,“‘面子’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77,高丙中,“现代化与时空观念及其设置的较型”载《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乔健主编,天津人民版社1995年。
    78,胡鸿保,“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自《人类学通论》庄孔韶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79,王建民,“心理人类学”,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80,孙秋云,“宗教人类学”庄孔韶主编,《人类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81,张海洋《民族——西方的概念与中国的事实》、《人类学记事》6.7合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内刊)。
    82,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印行。
    83,李亦园:《民间信仰仪式之检讨:讨论的框架和重点》,中国民族学会编,《民间信仰仪式之检讨研究会论文集》,1985年
    84,白振声,“文化的概念”,《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85,纳日碧力戈,“族群形式和族群内容返观”,选自《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周大鸣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
    86,张继焦,“洛村汉族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载于《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87,高宣扬, “论后殖民人类学的理论特质”(讲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2003年6月。
    88,(德)德特里夫·穆勒:“文化对话”,《跨文化对话》1999年第2期,上海文化出版社。
    89,Peter Blau:“cul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北京大学《跨文化对话》学术报告会发言,1998年6月。
    90,黄剑波:《“四人堂”纪事》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91,张有春:《空间的故事》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92,徐鲁亚:《神话与传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93,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
    94,王晓丽,“多元文化的多链条现象”, 北京大学 “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
    
    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年六月。
    9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96,《社会学研究》1999年合订本。
    97,香港《亚洲周刊》2003年5月
    98,香港《镜报》月刊,2003年1月。
    99,肖·格里姆斯:“信任是人之本性”,(英)《新科学家》周刊,载《参考消息》2003年8月11日。
    100,《新疆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101,《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2,《新疆图志》王树楠编。
    103,《清高宗实录》。
    104,《左宗棠全集》.
    105,《新疆识略》。
    106,《西域图志》。
    107,《伊江汇览》.
    108,《伊犁风物志》伊犁地方志办公室,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9,《新疆文史资料选编》第1-6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0,《伊宁市志》,伊宁市地方志编筹委员会,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1,《霍城县志》,霍城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2,《关于接待安置湖北、江苏、安徽、三省支边青壮年工作情况的介绍》伊犁州劳动调配委员会办公室。1960年12月26日,伊犁州档案馆提供。
    113,《新疆人事工作报告》新疆自治区人事厅提供
    114,《伊犁通》,姜崇伦主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
    115,《伊犁日报》2003年合订本.
    116,《伊犁晚报》2003年合订本。
    117,杨政等著:《新疆人口发展趋势》 新疆人民出版社,
    118,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9,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0,潘志平主编,《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1,方英楷: 《新疆屯垦史》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
    122,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3,白振声(主编):《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24,阿拉腾奧其尔:《清代伊犁将军论搞》 民族出版社,1995年
    125,马曼丽(主编),《中亚研究》 民族出版社,1995年。
    126,黄建华:《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7,马曼丽等著,《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8,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兰溪出版社,1980年。
    129,包尔汗:《新疆五十年》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130,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131,尼·维·鲍戈亚连夫斯基(俄):《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32,兹拉特金(俄):《准噶尔汗国史》莫斯科出版社,1964年。
    133,包罗杰:《阿古柏伯克传》商务印书馆,1976年。
    
    
    134,拉提摩尔(英),“亚洲腹地之商路”。选自《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135,勒柯克(德),“吐鲁番旅游探险”,载于《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136,吉平、高丙中:《新疆维、汉民族交融诸因素的理化分析》 自《边区开发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7,张锋,“去大西北:1949年以来的新疆移民”,载自《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
    138,王建民,“新疆民族族称与族群认同”,自《中国的族群与族群认同》周大鸣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9,李建新,“新疆维汉关系的调查研究”,自《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
    140,尹筑光等:《新疆民族关系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1,靳薇,“新疆维汉民族的关系” 自《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周大鸣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2,李晓霞,“论新疆汉族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自《民族研究》1998年。
    143,蒋丽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144,周泓:《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145,赖洪波,“伊犁历代移民开发与世居民族的形成” ,《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一期
    146,“三区革命的军事斗争”,载于《西域研究》2001年2期
    147,贺灵,“近代俄罗斯文化对锡伯族的影响” 《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
    148,《文化与民族进步研讨会发言摘要》载《新疆日报》1989年合订本。
    149, Park, Robert, Emest purgessand Roderick Mmckenlie(1967) the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0, Gordon, M.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Qxford University Dress 1964o
    151, M ·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University Society, Fukien and Kwagtung, 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52, Maurice Freedman, 1979,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in William Skinner ed,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P380-397。
    153, Robert Redfield: 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0。
    154, Fei Hsiao-tung, 1939, Peasant Life in China: 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tze Valley, London: Roufledge & kegan paul。
    155,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6, G. W. Allport: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New York, 1958。
    157, Walder, Andrew, 1986,Comamunist Nee-traditionalism : Word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8, Marshall sahlins,1972 stone Age Economics. New York : Aldine de Gruyter, p 186
    urton Pasternak, 1972 kinship and Community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 159.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1(1):38-50.
    160, Helen Siu, 1989,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Accmplices in Rurdl Revoo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61, Yang Mayfair Mei - hai, 1994, Gifts,Favors,Banguets: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 in China cornel University press,P295-305.
    162, Pierre Boride: Structures, Habitués, Power. In Nicholas B.Dirks, et al Eds: Culture/Power/Histor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163, Maurice Freedman, "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rthur wolfed. 1974,PP 19-41.
    164, Brian Morris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5, Emily Martin Ahern, 1981,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6, Arthur Wolf: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年
    167, Stephan Thernstron, Editor: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The Bei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8, Barth Fredrik, Ed: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P-50.
    169, 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Harper & Row, 1958 (1871), P1.
    170, Franz Boas: Anthropology, in E. R. A. Seligman, ed,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 The Macmillan, vol, 21930, P79.
    171, Clifford-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acks, 1973, P89o
    172, Hill Gates, 1987, "Money for the gods", Modern China ,13 卷1期。
    173, P.Steven Sangren: History and The Rhetoric of Legitimacy, in Arthur Wolf: Rel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74, Forbes,Andrew D.W.,Warlords and Muslims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Politic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Sinking 1911- 1949,Cambridge Univercity Press, 1985.
    175, D.C.-5 P46-47,
    176, 1887
    177,
    179, 1997,
    178, 自1997年8期
    179,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