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的落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截止到2007年,中国经济高增长已达29年,按不变价格计算,1979-2007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为9.79%,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58%,属于典型的“高位——平稳”型经济体。但我们的普遍感受是,在社会结构上没有像日本、亚洲四小龙那样发生质的变革,即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之间发生了错位。本文正是以此为目标展开分析,在广泛参考相关研究与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试图找寻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金融危机背景下,来审视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
     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很少有人进行这样的综合研究。由于各个研究重点的不同,他们只是分析了国民福利的某个方面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而且本文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还把中国在高增长阶段的国民福利指标与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进行比较,以便从源头上探寻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的变化轨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是本文的一大突破。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民福利内涵的相关文献,然后又回顾了在经济高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相关的文献,这些相关研究都是本文思想的源泉,本文正是从这些文献中提炼出分析框架的。
     本文的逻辑顺序为:首先用数据证明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高增长经济体;然后阐述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来源和特点,得出中国是典型的“三高”型经济体;接着说明中国经济高增长所依赖的条件:自然资源、资本、以及外汇的价格扭曲是中国选择“三高”的主要推动力。在说明经济高增长过程中国民福利的变化情况时,采取了相关指标的国际对比,主要与日本、亚洲四小龙等成功转型的经济体比较,具体从消费率较低、政府公共产品提供水平较低、要素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等方面进行解释。
     在政策建议上,本文提出了首先要推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是处于新时期国家安全和经济平稳的需要,更是经济效率的体现;完善和调整要素分配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大力培植中小企业;适当降低增长率获得调整的机会等,这些政策建议对提高国民福利和经济平稳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As of 2007, China's high economic growth has lasted 29 years, according to constant prices, from 1979 to 2007 , China's GDP growth rate of 9.79 percent annually, GDP per capita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8.58%.That is a typical "high—stable "economies. However, we feel that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hina has not qualitative change like Japan or other the four Asian four dragons. That is, economic growth and national well-being of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In this paper ,we will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y referring to a wide range of relevant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It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look at this issue at the backgrounds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global recession.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rowth and national well-being is very complex, but not too much people have had such a comprehensive study .Because of all the different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they analyzed only one aspect of national well-being in terms of economic growth changes. This article compares China's national well-being indicators of the high growth phase with Japan and the four Asian four dragons, to explore from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changes in national welfare trajectory to targeted to recommendation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ational welfare, and then reviewed the high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national well-being , these studies are a source of ideas of this article.
     In this paper, first with data to prove that China is a typical high-growth economies; then elaborate China's high economic growth on the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economy is a typical "three highs"-type economy; and then explain the conditions that China's economy dependent on for high-growth: natural resources, capital, and the distortion of prices of foreign exchange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In explaining the high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s in national welfare ,with comparison of relevant indicators about countries had successful economy transition like Japan and the Asian four dragons and interpret from the lower consump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to provide public goods , the distribution of essential elements, income gap,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etc.
     In term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irst, promoting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prices, not only for national security and steady economic needs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completely policy of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 policy of fiscal expenditure; nurtur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reducing growth rate to appropriate adjustment. Thes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national welfare and steady economic growth have a significant meaning.
引文
2 请参见 Spence Michael,2007a,"Wealth of Nations:Why China Grows So Fast",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New York,Jan23,2007.pg.A.19.
    3 摘自《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8》,下同。
    7 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69/49170/3855304.html
    8 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纵横,2007年第8期。
    9 许昌生:什么样的GDP才算创造了财富,经济学消息报,2009-1-30。
    11 医生网:http://www.doctorsky.cn/health/20080707/16553.html
    12 周明华:医卫投入与公平应两翼并举,《成都晚报》,2008年10月15日。
    13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5年11月。
    [1]Song Byung Nak.The Rise of the Korean Economy.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Kuznets Simon.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Vol.45,No.1,pp.1-28.
    [3]Spence Michael,2007a,"Wealth of Nations:Why China Grows So Fast",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New York,Jan23,2007.pg.A.19.
    [4]Spence Michael,2007b,"Weath of Nations:What Drives High Growth Rates?",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New York,Jan24,2007.pg.A.13.
    [5]Lawrence J.lau等: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6]郭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不平衡与外部不平衡,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7]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8]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9]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0]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11]刘树成、张晓晶: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12]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13]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14]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15]贝多广、朱晓莉:试析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6]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17]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
    [18]沈利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19]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0]姚洋、张晔: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第2期.
    [21]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7月第二卷第4期.
    [22]王小鲁: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几点讨论,经济学(季刊),2002.04.
    [23]王弟海、龚六堂: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
    [24]李扬、殷剑峰、陈洪波: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财贸经济,2007年第1期.
    [25]曾秋根: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财经研究,2005年第5期.
    [26]岳意定、张璇: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27]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
    [28]杨缅昆:国民福利:诺德豪斯—托宾核算模式评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
    [29]方雯:生态足迹视角下的中印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性比较,现代财经,2008年第9期.
    [30]金芳: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内在矛盾及其走向,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31]陈向东、王娜: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国能耗—环境成本问题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3期.
    [32][澳]罗斯·加诺特;崔存明、王报换摘译: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6期.
    [33]李海海、曹阳:外汇占款的通货膨胀效应,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34]杨英杰:中国工资引领型经济增长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8月第10卷第 4期.
    [35]胡巍: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13期.
    [36]陈燕:一种视角转换:福利经济学的伦理解读,哲学动态,2004年第5期.
    [37]陈志武:中国经济挑战制度经济学,思想战线,2004年第5期.
    [38]许光:从福利主义到非福利主义的转折—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带来的困惑与拓展,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3期.
    [39]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40]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41]刘国光、李京文:中国经济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林伯强:未来30年:我们有足够的能源吗,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14413.
    [43]叶卉、孙锡丽:进口铁矿石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金属矿山,2008年第9期.
    [44]杰弗里·萨克斯:如何破解增长的极限,南方周末,2008.06.26,C18版.
    [45]赵丽霞、魏巍贤: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预测,1998年第6期.
    [46]刘懿、罗希:外汇占款造成通胀压力的渠道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3月中旬刊.
    [47]郭树清:稳定的变迁,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5.
    [4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电子版).
    [49]马昌博:绿色GDP“退隐”幕后,南方周末,2008年10月16.
    [50]姚明霞:福利经济学中非福利主义的兴起,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51]唐学鹏:中国贸易利益同样被全球化,被其它经济体分享,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8月22日.
    [52]王庆一: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参考资料—2008能源数据(电子版),由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能源基金会联合发布.
    [5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
    [54]冒天启:转型国家不同制度安排与价值取向,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55]周明华:医卫投入与公平应两翼并举,成都晚报,2008年10月15日.
    [56]黄莹莹、张明之: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与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世界经济与政 治论坛,2008年第1期.
    [57]许昌生:什么样的GDP才算创造了财富,经济学消息报,2009-1-30.
    [58]张卓元: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纵横,2007年第8期.
    [59]孙钢: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税务研究,2007年第11期.
    [60]孔祥敏:实施内需主导发展战略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3期.
    [61]耿明斋:把调整结构纳入到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布局中来,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省领导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专家发言提纲汇编,2008年12月.
    [62]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63]Pigou,Arthur C.the Economics of Welfare,London:Macmillan,1932.
    [64]Lionel,Robbins.An Essay on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London:Macmillan,1932.
    [65]Sen,Amartya K.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Holden-Day,Inc.1970.
    [66]Samuelson,Paul A.(1977),Reaffirming the Existence of Reasonable Bergson Samuelso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s,Economica.
    [67]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5年1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