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环境治理的我国围填海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围填海高潮。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围海晒盐,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加速了岸滩的促淤;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围填海农业用地,其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使大面积的近岸滩涂消失;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的围填海养殖,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缩,许多地方加快了向海洋要地的步伐,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围填海高潮,主要用于工程用地、城市建设、交通用地等。虽然围填海使土地资源有所增加,带动了部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围填海长期采用粗放型的围填方式,部分沿海地区过度开发,盲目围填,再加上缺乏对围填海工程的评估、监管以及规范化管理等,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影响着海洋功能的发挥,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缓解围填海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引导围填海走向科学、合理发展的道路,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出台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避免围填海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在强大的利益诱惑下,这些政策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围填海的环境问题及政策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围填海政策演变的系统梳理,发现海洋环境治理下,围填海政策在制定及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正是由于围填海政策自身的不完善以及政策执行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才使得一系列的围填海政策没有对围填海引发的环境问题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具体从围填海政策自身、围填海政策相关方以及围填海政策的执行环境三个方面对政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首先,要想更好的规范围填海发展,单靠海域使用法或环境保护法里面相应的粗略规定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围填海的专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使围填海的发展有自己的细则可循,保证围填海政策的针对性,与此同时也提高围填海政策操作的可行性;其次,要重视围填海政策执行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重视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社会大众的配合,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转变围填海利益相关方只求经济利益的单一价值观;再次,围填海政策的有效实施还依赖于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健全相关制度等等。此外,文章强调政策的预防性作用,认为一旦进入环境的损失赔偿阶段,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因此要通过政策体系的完善,尽可能预防围填海过程中海洋环境的严重恶化。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式,搜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有关围填海的资料,为相关问题的论证提供了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对围填海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发展有所帮助,对缓解围填海的环境问题有所启发,从而为实现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为和谐海洋的构建提供借鉴意义。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clamation climaxes. The first was for the salt produc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Chinese fundation, its environmental problem was mainly accelerating the beach siltation; The second time was from the mid-60s to 70s of 20th century,reclamation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 was the disappearance of large areas of wetland; The third time was from the late 80s to early 90s of 20th century, reclamation for mariculturing.which brought much mo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After inter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and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tight, many areas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asking land from the ocean,which causes another reclamation climax in China, the reclamation land in this period is mainly used for project building, urban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so on. Although the reclam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land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me coastal areas, but because of the unreasonable manner of reclamation in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some areas developed reclamation blindly, plus the lack of evaluation,supervision and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to the reclamation projects,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marine function, but also causes enormous damagement to the society.
     Given this situation, to resolve the reclamation environmental problem,and guide the reclamation development to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ath, learning from the foreign experience, our country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olicies,including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system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atal destroy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but in the temptation of interests, these policies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This paper, i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rying to analyze the reclamation policies. when reorganizing the reclamation policies ,it is find that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ill exist.Because the reclamation policies’imperfections and the poor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olicies and so on, a series of reclamation policies have not played an effective role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policy failure from three respects,including the policy itself,the policy stakeholders and the policy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t the same time,proposing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clamation’s rational development.First,it is believed that, in order to make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 the reclamation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order to better regulate the reclamation development, only The Sea Area Management Law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re not enough,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pecialized research about the reclamation,in order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reclamation have its own rules to follow and ensure the feasibility of policy operations; Secondly,we should make the participants more mutiple,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olicie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public’s co-ordination; Thirdly,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lamation policy also depends on good policy environment,so we should improve the relevant systems,mechanisms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stresses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the policy. It is considered that once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s had happened, the effect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would be minimal, therefore,we should prevent the reclamation from damagement in the preventing stage,to avoid the serious deterioration.
     The paper collects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clamation by the way of literature review, statistics,analysis,and so on,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elated argument. Through this study,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elp the reclamation development much more reasonabl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economic, the sustainable use of the marine resources and the harmonious marine construction.
引文
①龚文平,王道儒:《河南省临高县调楼乡黄龙港北侧围填海工程的自然条件可行性分析》,《海岸工程》,1995年第3期,第36-41页。
    ②付元宾,曹可,王飞等:《围填海强度与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初探》,《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1期,第27-30页。
    ③刘修德:《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福清湾》,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第136-137页。
    ④罗章仁:《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地理学报》,1997年第5期,第220-226页。
    ⑤陈彬,王金坑,张玉生等:《泉州湾围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台湾海峡》,2004年第5期,第192-198页
    ①彭本荣,洪华生,陈伟琪等:《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9期,第714-726页。
    ②王勇智,鲍献文,王曙光:《我国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初探——以温州灵霓北堤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为例》,《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2期,第139-144页。
    ③郭伟,朱大奎:《深圳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年第5期,第286-296页。
    ④刘育,龚凤梅,夏北成:《关注填海造陆的生态危害》,《环境科学动态》,2003年第4期,第25-27页。
    ⑤兰香:《围填海开发对海洋产业的影响分析》,《中国水运》,2009年第5期,第88-89页。
    ①高文斌,刘修泽,段有洋等:《围填海工程对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②石谦:《依法管海,大有必要——以厦门市建立海域使用制度为例》,《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年第3期,第28-29页。
    ③于青松:《不断完善海域论证管理制度》,《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7期,第7-10页。
    ④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⑤李京梅,刘铁鹰,周罡:《我国围填海造地价值补偿现状及对策探讨》,《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7期,第12-16页。
    ①刘霜,张继民,唐伟:《浅议我国填海工程海域使用管理中亟须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11期,第34-37页。
    ②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③陈书全:《关于加强我国围填海工程环境管理的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9期,第22-26页。
    ④孙丽:《中外围海造地管理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第59-61页。
    ⑤李荣军:《荷兰围海造地的启示》,《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3期,第31-34页。
    ①[德]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①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968年,第1244页。
    ②转引自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①杨鸣,夏东兴,谷东起:《全球变化影响下青岛海岸带地理环境的演变》,《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第289-296页。
    ②贾怡然:《填海造地对胶州湾环境容量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第3页。
    ①刘修德:《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福清湾》.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第69-70页。
    ②刘伟,刘百桥:《我国围填海现状、问题及调控对策》,《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第6期,第26-30页。
    ③左玉辉,林桂兰等:《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④《胶州湾破坏严重:面积缩小1/3,海洋生物迅速减少》,青岛日报,2005-02-03。
    ①刘修德:《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福清湾》.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第71-72页。
    ①贾怡然:《填海造地对胶州湾环境容量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第12页。
    ①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②崔凤:《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6页。
    ①周达军,崔旺来:《海洋公共政策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①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47页。
    ②转引自徐祥民,王光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法理论与实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①左玉辉,林桂兰等:《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①[英]戴维·休谟:《人性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148页。
    ①饶爱杰:《我国明年对围填海实行总量控制》,中国海洋报,2009-12-04。
    ②张一玲:《破解围填海冲动下的管理难题》,中国海洋报,2010-05-18。
    ③邓玉歧,韩美霞,韩爱香等:《“环湾保护”是“拥湾发展”的前提——浅谈青岛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10期,第93-95页。
    [1][美]盖伊·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转引自聂华森,高新才,杨建国.发展生存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关涛.海岸带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4][德]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约翰·R·克拉克.海岸带管理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
    [6]王文革.环境资源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刘修德.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福清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
    [8]转引自徐祥民,王光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法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9][英]戴维·休谟.人性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
    [10]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
    [11]韩立民,陈艳.海域使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卢周来.穷人经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13]周达军,崔旺来.海洋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
    [14]丁丽燕.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生态文明进程中温州地域文化打得传承与转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
    [15]宁凌.海洋综合管理与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孙丽:中外围海造地管理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7]贾怡然:填海造地对胶州湾环境容量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兰香:围填海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路径探讨——以环渤海地区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9]孙志霞: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0]张一玲.破解围填海冲动下的管理难题[N].中国海洋报,2010-05-18
    [21]饶爱杰.我国明年对围填海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9-12-04
    [22]邢建芬等.韩国围填海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演变[N].中国海洋报,2010-1-19
    [23]胶州湾破坏严重:面积缩小1/3,海洋生物迅速减少[N].青岛日报,2005-02-03
    [24]佚名.围海造地乱象亟须治理[Z].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 http://dof.hainan.gov.cn/hyjj/detail.asp?gid=4603,2010-12-20.
    [25]佚名.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的通知[Z].中国海域使用论证网, http://www.hysylz.gov.cn/guanlifagui/guiding/201003/t20100303_6830.htm,2010-11-22.
    [26]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
    [27]Katrine Soma,Arild Vatn.Local democracy implications for coastal zone management-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Norway,Land Use Policy,2009
    [28]F.vander Meulen,H.A.Udo de Haes.Nature conservation and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n Europe:present and futur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6
    [29]Jwan-Paul Ducrotoy,Sian Pullen.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commitments and developments from an International,European,and United Kingdom perspective,Ocean &Coastal Management,1999
    [30]Wenzhi Gao,Ming H.Wong.Current Status of Coastal Zone issues and management in China:A Review,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7
    [31]付元宾,曹可,王飞等.围填海强度与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1期
    [32]罗章仁.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第5期
    [33]陈彬,王金坑,张玉生等.泉州湾围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4年第5期
    [34]彭本荣,洪华生,陈伟琪等.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9期
    [35]王勇智,鲍献文,王曙光.我国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初探——以温州灵霓北堤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第2期
    [36]郭伟,朱大奎.深圳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年第5期
    [37]刘育,龚凤梅,夏北成.关注填海造陆的生态危害[J].环境科学动态,2003年第4期
    [38]兰香.围填海开发对海洋产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2009年第5期
    [39]高文斌,刘修泽,段有洋等.围填海工程对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第5期
    [40]石谦,依法管海,大有必要——以厦门市建立海域使用制度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年第3期
    [41]于青松.不断完善海域论证管理制度[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7期
    [42]李京梅,刘铁鹰,周罡.我国围填海造地价值补偿现状及对策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7期
    [43]刘霜,张继民,唐伟.浅议我国填海工程海域使用管理中亟须引入生态补偿机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11期
    [44]陈书全.关于加强我国围填海工程环境管理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9期
    [45]李荣军.荷兰围海造地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3期
    [46]赵明利,施平,伍业锋.基于管治理念的区域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探究[J].海洋通报,2006年第3期
    [47]鹿守本.海岸带管理模式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年第1期
    [48]刘福森.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兼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第11期
    [49]邓玉歧,韩美霞,韩爱香等.“环湾保护”是“拥湾发展”的前提——浅谈青岛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10期
    [50]转引自刘福森,郭玲玲.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论代价[J].人文杂志,2005年第4期
    [51]孙丽,刘洪滨,杨义菊等.中外围填海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52]娄成武,常爱连.我国围填海管制政策的反思及其改进措施[J].广州环境科学,201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