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回族风俗习惯是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已久而形成的喜好、风尚和禁忌等,是回族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回族风俗习惯的保障是对回族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回族风俗习惯予以重视和保护,不但要在政策上予以重视,也理应上升到法律层面来予以保护。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对回族风俗习惯采取了比较连贯且相对丰富的政策和立法,本文对其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可为我国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借鉴。目前,我国在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方面有成就要总结,同时也面临着问题要解决,所以笔者对建国以来我国针对包括回族在内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立法及其实践状况作了整体的梳理及分析,并力图在相关制度建设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的内容共分四章,各部分要点分述如下: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回族风俗习惯概述。首先,介绍了回族的形成过程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其次,阐述了回族一些主要风俗习惯的内容,包括宗教信仰习惯、’饮食习惯、婚姻丧葬习惯及节日庆典习惯;第三,分析了伊斯兰教义、教法对回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在稳固回族风俗习惯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历代回族风俗习惯政策和立法的历史考察。主要对元代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回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和立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历史上看,不管是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统治者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都看到了回族的风俗习惯的特殊性,对回族问题都采取了一定的政策甚至通过相关立法来予以调整。当然,这些政策和立法有些是出于对回族风俗习惯保障的目的,有些是出于对回族风俗习惯的压制甚至是同化的目的。但从总体上来讲,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们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极有借鉴意义的。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建国60余年来针对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后,针对回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些专门的法规和规章或者是规范性文件,对回族风俗习惯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章对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针对回族风俗习惯的法律保障及其实践问题做了总结和梳理,褒扬成绩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发现目前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仍旧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的内容是对我国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的思考。主要是综合前面的分析和研究,对当前我国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体制的完善提出一些制度化的设想和合理性的建议。内容主要涉及加强回族风俗习惯的研究与宣传,消除“文化误读”现象问题、回族习惯法功能的发挥问题、回族风俗习惯和国家法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我们国家对回族风俗习惯保障体制的完善问题。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Hui nationality are in the form of preferences, habits and taboos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history of Hui.Those customs not only are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Hui nationality but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Hui'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Hui customs is an significant aspect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so we need to protec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i customs,not only in terms of policy, but also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law.
     Historically, the rulers had relatively taken the coherent policies and made many laws on Hui's customs,which is collat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is woul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t present, the success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Hui's customs should be sumed up, while the problem we facing should be solved too. so the author analyze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ustoms of Hui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inquiry int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main points of each part are as follows:
     1. This first chapter outlines the main contents of Hui's customs. Firstly, I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Hui. Secondly, introduce some of the major customs and their contents of the Hui, which includes religious belief, eating habits,ceremony of marriage and funeral the celebration of festivals.Thirdly, analyze these religious doctrines, laws and norms which had produce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Hui's customs, and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safeguarding the Hui people to follow their own customs.
     2. The main content of ChapterⅡis the history of policy and legislation on Hui's customs.The period is mainly from Yuan Dynasty to the Revolution Time.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the rulers had noticed the Hui's special customs and had made a certain policy or relevant legislation toward them 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rule of other peoples, there are many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he Hui's special legislation too. Of course, some of these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 are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Hui's customs, some are out of the suppression of Hui's customs and even with the purpose of assimilation.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Hui's custom is very useful for us to perfect our current customary law system.
     3.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Hui's customs and legal prote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for more than 60 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 had made a number of specializ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r normative documents from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whi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Hui's customs. So,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legal protection and it's practice scie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not only praise for the achievements, but also hope to found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we still face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Hui's customs.
     4.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intellectual inquiry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for Hui's customs in China.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Hui's custom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main issues of this chapter are as follows:How to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publicize the Hui's customs; how to eliminate the "cultural misreading" problem; how to make the Hui's customary law functioned; The adjustment between the Hui's customary law and national law; how to perfect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Hui's custom.
引文
①杨侯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47页.
    ①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13页.
    ②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135108.htm,2011-1-13访问.
    ①丁克家,马雪峰著.《世界视野中的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第2-3页.
    ①丁克家,马雪峰著.《世界视野中的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第7页.
    ①周洪钧、丁成耀、司平平.《国际公约与惯例》(国际公法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第2页.
    ②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2页.
    ③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13页.
    ①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13页.
    ②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56页.
    ③参见:杨侯第主编.《世界民族约法总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第535~538页.
    ④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426页.
    ①[明]何乔远.《闽书》.转引自:李健彪.《西安回族与清真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第2页.
    ②“大食”一词有两种解释:1.波斯语Tazi的音译,是波斯人对阿拉伯人的称呼,唐人从之;2.阿拉伯语Tajir的音译,意为商人,因唐代来华的阿拉伯人多为商人,故名——转引自:《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7页.
    ①李健彪.《西安回族与清真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第6页.
    ②李松茂.《“回回”一词和伊斯兰教》.载李松茂.《回族伊斯兰教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第45~63页.
    ③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第19页.
    ④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第12页.
    ①《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21页.
    ②《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21-122页.
    ③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3页.
    ①《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2页.
    ②参见王正伟.《回族民俗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①杨启辰、杨华.《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第405页.
    ②吴云贵.《伊斯兰教法及其改革》.载《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①王正伟.《回族民俗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第29~33页.
    ①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112页.
    ①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21页.
    ②刘智.《天方典礼》.卷十六.
    ③王根明.《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渊源与继承》.载《回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④马坚译.《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8页.
    ①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241页.
    ①《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二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2000.第166-167页.
    ②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76页.
    ③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88页.
    ④刘智.《天方典礼》.卷十六.
    ⑤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24页.
    ⑥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8、106页。
    ①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54~55页.
    ②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第302页.
    ③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第302页.
    ①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57~58页.
    ②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234页.
    ③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第106页.
    ①王岱舆.《正教真诠》.“风水章”.载《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估计资料汇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②刘智.《天方典礼择要解》.卷二十·丧葬篇.
    ①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115页.
    ②马坚.《古兰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42页.
    ③马坚.《古兰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34页.
    ④[清]金天柱.《清真释疑·丧葬》
    ⑤王岱舆.《正教真诠》.“生死章”.载《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古籍资料汇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①杨启辰、杨华.《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第364页.
    ②拜学英.《回族习俗探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82页.
    ①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9页.
    ②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9页.
    ③拜学英.《回族习俗探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7页.
    ①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60页.
    ②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54页.
    ①马宗保.《论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载《第十三届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1.
    ①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46页.
    ②《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47页.
    ③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0页.
    ④刘成友.《地位上升而又明确附儒的元代伊斯兰教》.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⑤民族问题研究会.《回回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第96~113页.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第29页.
    ②《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99页.
    ③《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99页.
    ④《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99页.
    ①《元代白话碑集录》.第5、27页.转引自: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44~50页.
    ②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18页.
    ③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第76页.
    ④《元典章》.卷十八.
    ⑤《寻甸府治》.卷上.
    ⑥《续通典·礼典》
    ①转引自: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31页.
    ②转引自: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44~50页.
    ③参见:《伟嘎耶教法经解》.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第231页.
    ④参见:《多桑蒙古史》汉译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158页.
    ⑤《元史》卷十,“本纪”七。
    ①《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卷五十七.刑部十九.
    ②转引自: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44~50页.
    ③《明太祖实录》.卷30.“洪武元年二月壬子”.
    ①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载《东方杂志》,第25卷第1号.转引自: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第361页.
    ②王岱舆.《正教真诠·群书集考》.
    ③余振贵.《中国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30页.
    ①余振贵.《中国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28页.
    ②余振贵.《中国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28~129页.
    ③金天柱.唐晋后补.《清真释疑补辑》.
    ①《天方至圣实录》.卷二十二.
    ②《明实录》.卷一百八十二.《武宗实录》.
    ③郎维伟、马俊峰.《明代对回政策与回族民族特征的形成》.载《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④《大明律·礼律》中就明文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杖一百。”
    ⑤李贽.《续焚书》.卷四.
    ①王岱舆.《正教真诠·群书集考》
    ②《大明律》.卷六.《蒙古色目人婚姻条》
    ③邱树森.《中国回族史》(上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373~377页.
    ④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39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洪武元年二月任子条.
    ①《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57页.
    ②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回族历史、文化、发展论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14页.
    ③《大清律令会通新编》.转引自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第188页.
    ①参见王东平《<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载《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美]乔纳森·李普曼(王建平译).《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①参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十二辑》.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一日.陈世倌奏折.
    ②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卷三十
    ③李兴华.《清政府对伊斯兰教(回教)的政策》.载《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①《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162-163页.
    ②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87页.
    ③《固原史地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第227页.
    ④[清]王士祯.《居易录》.卷十二
    ⑤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182页.
    ①转引自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修订本).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第96页.
    ②王正伟.《回族民族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第95页.
    ③参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三辑》.雍正二年九月十二日.陈世倌奏折.
    ④《清世宗实录》.卷八.
    ①《(甘肃省)隆德县志》.卷一
    ①转引自: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284页.
    ②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91页.
    ①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287、292页.
    ②《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238页.
    ③这种表面认可和维护在国民党的个别文件中有所体现。比如在1939年4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的《推进边疆教育方案》第三条规定:“边疆教育得适应当地特殊环境及其生活习惯,设法推进,但其他语言生活习惯相同之边民,如汉、回子弟所如之学校,除学校设备得酌量适应宗教生活外,其余均照内地普通学校办理”。
    ①转引自:余振贵.《中国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314~315页.
    ②杨淑玲、李文治.《回族的习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第2页.
    ①以下内容参照了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323~329页;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7-8页的相关内容。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辑).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②《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244~245页.
    ③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452页.
    ④马惠兰.《回族在中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参照作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⑤杨淑玲、李文治.《回族的习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第13-14页。
    ①《<重走长征路之二十九>红军三过单家集》.海峡之声网http://www.vos.com.cn/2006/08/30_79720.htm.2010-12-30访问.
    ②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453页.
    ③转引自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第17~18页.
    ①《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248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向第二节边区参议会报告与建议书》.刊《陕甘宁边区民族宗教史料汇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134页.
    ①余振贵著.《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452页.
    ②该提纲载于一九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共产党人》,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基本上经中央书记处批准。
    ③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第459页.
    ①吴宗金、张晓辉.《中国民族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第369页.
    ①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4页.
    ①吴宗金、张晓辉.《中国民族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第371页.
    ①宋才发、王红曼、熊坤新等.《中国民族法学体系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454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1~22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5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6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52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54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55页.
    ④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21/content_23 63181.htm,2011-02-20访问。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93~95页.
    ①数据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7)》.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877~884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95~97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03~110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29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23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30~133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38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53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64页.
    ④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42页.
    ⑤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42页.
    ⑥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第142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52贝.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4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4页.
    ④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6页.
    ⑤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8页.
    ⑥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8页.
    ⑦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9~242页.
    ⑧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6页.
    ⑨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49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9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64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607页.
    ④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34页.
    ⑤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80页.
    ⑥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88页.
    ⑦参见:2011年铁路春运工作圆满结束.来源:铁道部网站http://www.china-mor.gov.cn/xwzx/rdzt/cyzt/cydt/20 1102/t20110228_8571.html2011-3-12访问.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95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60~162、166~168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17页.
    ④李鸣.《新中国民族法制史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第83页.
    ⑤转引自: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17~218页.
    ①参见:《关于企业回族职工伙食补助费的规定》.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1abour.com/lawcenter/lawsho w-17287.html.2010-12-23访问.
    ①《关于中央国家机关行政经费的开支暂行标准》中规定: “信仰伊期兰教的工作人员,如机关内对他们的伙食没有设立专灶,又因路远不能回家用饭,必须在外边买吃的每人每月补助伙食费三元八角。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218页.
    ①《商业部、国家民委关于回汉通婚后汉族一方及其了女愿随回族生活的,按回族标准供应副食品问题的通知》(节录).厦门图书馆网站http://sjk.xmlib.net/CRFDHTML/r200606009/r200606009.19766d9.html,2011-03-20访问。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335页.
    ①具体参见:《关于认真做好伊斯兰教民族人员用餐工作的通知》.国家民委网站.协调民族关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库http://www.seac.gov.cn/lsnsjg/jiandujiancha/2010-07-01/1277858116067390.htm.2011-01-20访问.
    ②具体参见:《关于民航飞机供应清真食品的通知》.国家民委网站.协调民族关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库http://www.seac.gov.cn/lsnsjg/jiandujiancha/2010-07-01/1277858116065255.htm.2011-01-20访问.
    ①具体参见:《关于做好对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伙食供应的通知》.国家民委网站.协调民族关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库http://www.seac.gov.cn/lsnsjg/jiandujiancha/2010-07-01/1277858116063062.htm2011-01-20访问.
    ②具体参见:《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清真食堂、清真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安在线http://www.anhuine ws.com/zhuyeguanli/system/2010/11/17/003470499.shtml.2011-02-10访问.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88页.
    ②具体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cn.china gate.cn/aboutchina/2009-04/02/content_17541482.htm.2011-01-20访问.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335页.
    ②具体参见:《民政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不要强迫回族实行火葬问题的通知》.人民网http://www. 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79/213131197901.html.2011-01-20访问.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335页.
    ①具体参见:《为加强对涉及伊斯兰教的出版物的管理国家做了哪些规定》.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 b.com.cn/html/report/125978-1.htm.2011-01-20访问.
    ①马继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载《中国民族》,2001年第3期.
    ①王允武.《试论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载《云南法学》,1997年第2期.
    ②《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北京》.北京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dfrkpcgb/t200203 31 15431.htm.2010-10-20访问.
    ③真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851~4855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10~1114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860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928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871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875页.
    ④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058页.
    ⑤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17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098页.
    ②《南京市回族等少数民族殡葬管理规定》.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45~1149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89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955~4958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89页.
    ①马振坤,尹广恩.《华北油田纠正招工不要回民的错误》.载《中国民族》,1980年第7期.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984~4987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71~1172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082~1083页.
    ③《鞍山市回族殡葬管理暂行规定》.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31~1132页.
    ④《昆明市回族等少数民族殡葬管理办法》.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1176~1179页.
    ①《临夏回族自治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515~4518页.
    ②《孟村回族自治县清真食品管理办法》.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507~4510页.
    ③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3378~3381页.
    ④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3386~3390页.
    ①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510~4512页.
    ②具体参见: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第4512~4515页.
    ①《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http://www.sara.gov.cn/zcfg/bps/2222.htm,2010-12-20访问。
    ②《中国的伊斯兰教》.看中国网站http://www.showchina.org/zgwhxl/zgyslj/05/200703/t108776.htm,2010-12-20访问。
    ①《中国13000余名朝觐人员启程赴沙特》.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http://sara.gov.cn/gb/xwzx/ztbd/ysljcj/201 01101-02-9e81-1122-iume-931sgfsgdfgbbla.html,2010-12-20访问。
    ②吴海鹰.《简明伊斯兰教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299~300页.
    ①铁国玺.《提高民族素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中国宗教》,1999年第3期.
    ②平克军.《(奇异的性婚俗)案一审判决》.《中国穆斯林》,1996年第3期.
    ①王树理.《散杂居民族工作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第3页.
    ②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14页.
    ①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14页.
    ②拜学英.《回族习俗探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3-4页.
    ①[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第163页.
    ②梁治平.《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的法律多元格局》.载《中国文化研究》,第15、16期.
    ③[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第235页.
    ④“圣训”是对《古兰经》中的法律规定予以具体解释,并类推出新的法律原则,从而填补其中的某些法律空隙,增强伊斯兰法的可操作性。
    ①类比是法学家比照《古兰经》和“圣训”的规则解释和发展法律,来处理类似的情况和问题。
    ②公议是指穆罕默德的直传弟子或权威法学家针对某些疑难法律问题发表的一致意见。
    ③阿伊莎(614~678):穆罕默德的妻子,是伊斯兰教早期著名的“圣训”传述家。
    ④马贤. 《圣训珠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第486页.
    ⑤伊本.欧麦尔(Ibn'Umar,613-692):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圣门弟子,“圣训”传述家。
    ⑥陈克礼.圣训经(中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达瓦研究院,第7页.
    ①[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第11页.
    ①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14页.
    ②伊斯兰教宣教的一种方式。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劝导”、“训诫”、“教诲”、“讲道”、“说教”。
    ③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72页.
    ①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40页.
    ①[法]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幕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557页.
    ①马克林.《民族法制建设中的宗教性因素》.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②马坚.《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54~55页.
    ①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145页.
    ①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第512~513页。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马坚译:《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二版。
    2.《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2000年版。
    3.[埃及]纳.阿·曼苏尔编,陈克礼译:《“圣训”经》(全集),1998年合订本。
    4.[埃及]穆·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宝文安、买买提·赛来译:《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埃及]艾哈迈德·艾敏著,纳忠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6.[沙特]穆.阿·萨布尼著,赵连合译:《伊斯兰教法研究》,民间刊印。
    7.《伟嘎耶教法经解》,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多桑蒙古史》汉译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9.《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10.《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
    11.《元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12.(清)王岱舆:《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余振贵、铁大钧译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清)刘智:《天方典礼》,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4.(清)马注:《清真指南》,余振贵标点,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清)马德新:《四典会要》,杨永昌、马继祖标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清)金天柱:《清真释疑》,海正忠点校,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回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18.《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古籍资料汇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中国伊斯兰教大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20.《昌吉回族自治州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化隆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门源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焉耆回族自治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孟村回族自治县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中国回族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律法规全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编:《第一届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文件资料汇编(1954-2003)》,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0.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3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3.[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34.洪寅生主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法规规章汇编2005-2007》,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5.洪寅生主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法规规章汇编2001-2004》,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康有玺译:《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37.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上、下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38.毛公宁,田联刚主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司编:《国内外清真食品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39.杨侯第,杨一星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法规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0.杨侯第,沈林编:《散杂居民族工作政策法规选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41.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42.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白寿彝:《回回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年版。
    2.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丁克家,马雪峰著:《世界视野中的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方慧主编:《少数民族地区习俗与法律的调适——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中心的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公丕祥:《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11.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高秀峰主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法治大观》,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龚学增:《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4.葛忠兴:《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理论与对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5.胡振华主编:《中国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7.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8.金宜久主编:《当代伊斯兰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9.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教探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20.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1.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金泽:《宗教禁忌》,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23.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24.刘广安:《中国古代民族自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刘广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李鸣:《中国民族法制史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李鸣:《新中国民族法制史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28.李健彪:《西安回族与清真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29.李松茂:《回族伊斯兰教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0.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31.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和国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赖存理:《回族商业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版。
    33.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马平:《简明中国伊斯兰教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6.勉维霖主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7.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云南回族历史、文化、发展论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9.彭谦:《中国民族政策法律化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上、下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4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3.苏钦:《中国民族法制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44.孙力:《伊斯兰生态文化与西北回族社会可持续发展》,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田成有:《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6.王正伟:《回族民俗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7.王正伟:《回族民俗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王志强:《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清代国家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吴大华,吴宗金主编:《中国的民族法学研究概览》,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50.吴大华:《民族法律文化散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1.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2.吴宗金,敖俊德主编:《中国民族立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3.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4.徐晓光:《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55.徐中起:《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谢晖,陈金钊主持:《民间法》第1-8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009年。
    57.熊文钊:《大国地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8.熊文钊:《中国民族法制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9.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版。
    60.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杨启辰、杨华主编:《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杨华,杨启辰:《回族文化新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杨启辰,杨华:《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64.杨启辰主编:《古兰经哲学思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5.杨华:《回族伦理及其在当代的变迁》,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6.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朱越利主编:《当代中国宗教禁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8.张冠梓:《论法的成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9.张晓辉主编:《中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0.张文山:《突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1.周瑞海:《清真食品管理概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72.曾宪义:《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法制建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3.[英]阿克巴·阿赫美德(Akbar S. Ahmed)著,蔡百铨译:今日的伊斯兰:穆斯林世界导论,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74.[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5.[美]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美]布莱克著,郭星华等译:《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7.[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8.[美]霍贝尔著, 严存生译:《初民的法律:法的动态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9.[英]库尔森著;吴云贵译:《伊斯兰教法律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80.[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8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原江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2.[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3.[美]庞德著,余履雪、封丽霞等译:《法理学》(1-4),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4.[美]庞德著,沈宗灵、董事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5.[日]千叶正士著,强世功等译:《法律多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6.[德]萨维尼著,许章润译:《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7.[日]穗积陈重著,黄遵三等译:《法律进化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8.[法]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毕发认:《回族穆斯林的婚姻习俗》,载《今日民族》,2008年第5期。
    2.毕发认:《回族清真饮食习俗的文化内涵》,载《今日民族》,2008年第6期。
    3.柏贵喜:《都市回族社区及其对回汉关系的影响——关于武汉市的个案研究》,载《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
    4.陈红梅:《民国时期回族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丁玲玲:《清净寺与泉州市区回族习俗的传承》,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高占福:《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上、中、下),载《回族研究》,1997年第1、2、3期。
    7.国家民委政法司:《对美国HALAL食品的考察与思考》,载《中国民族》,2005年第04期。
    8.关明:《清真饮食禁忌是文明饮食的典范》,载《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8年第03期。
    9.冯迎福:《回族禁忌习俗及其社会功能》,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0.华热.多杰:《伊斯兰法对青海穆斯林社会的影响》,载《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02期。
    11.胡云生:《论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载《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12.韩小兵:《从清真食品立法看宗教信仰自由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保护》,载《中国宗教》,2003年第12期。
    13.韩中义:《试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及特色》,载《中国穆斯林》,1997年第02期。
    14.姜歆:《试论回族婚姻制度及其社会现实意义》,载《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
    15.龙群:《和谐社会视阈下伊斯兰教对新疆回族的影响》,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李保平:《习惯法类型与回族习惯法》,载《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年3期。
    17.李保平:《回族法文化的秩序意义与当代价值》,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8.李健彪:《建国五十年来回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载《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19.李丕祺:《雍、乾时期处理回族事务的法律原则》,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6期。
    20.李丕祺:《从<清实录>看乾隆朝对回民案件的处断》,载《西北民族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1.李丕祺:《试析乾隆朝关涉回族的特别法令》,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
    22.李膺,高永久:《回族文化变迁的理解与认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3.刘淑媛:《回族习惯法探究》,载《回族研究》,2000年第1期。
    24.刘涛:《论清真饮食规定及其特色》,载《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年第01期。
    25.良警宇:《从封闭到开放: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变迁模式》,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6.罗凉昭:《四川回族丧葬习俗的特点》,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
    27.骆桂花:《社会变迁中的回族文化环境》,载《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28.骆桂花:《社会转型与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念之嬗变》,载《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9.马克林,杨荣:《从宗教与法律的关系看伊斯兰法文化对回族的影响》,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0.马娟:《元代回回法与汉法的冲突与调适》,载《回族研究》,2004年第3期。
    31.马尚林:《四川回族的饮食习俗述略》,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
    32.马宇峰:《回族习俗中的法理学探微》,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3.马健君:《浅谈西安回族穆斯林传统婚丧习俗》,载《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6期。
    34.马健君:《回族婚俗的传统与现代流变——以西安回族婚姻民俗文化为个案研究》,载《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
    35.马启成:《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宗教属性》,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02期
    36.马启成:《论中国伊斯兰的大文化属性》,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06期。
    37.马维汉:《试论穆斯林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载《中国穆斯林》,2001年第02期。
    38.马文涛:《大厂回族来源考》,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9.马红艳:《回族禁忌的社会功能探析》,载《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02期。
    40.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载《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
    41.马霞:《近十年来伊斯兰法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第2期。
    42.马雪峰,苏敏:《北京的回族人口:1259-2000》,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43.马健君:《回族穆斯林生活中的宗教礼俗》,载《中国宗教》,2010年第6期。
    44.马敬:《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研究》,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5.马明贤,缪新森:《回族传统法文化在地方治理中的现实价值》,载《民族法学评论》,2008年第6卷。
    46.马海云,刘婷:《论回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调适——以云南巍山回辉登村为例》,载《回族研究》,2009年第1期。
    47.敏敬:《伊斯兰法浅识及其现实意义》,载《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02期。
    48.敏政:《回族族称和回族族源考述》,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9.邱双成,崔华华:《论伊斯兰哲学生死观对回族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9期。
    50.束锡红,刘光宁:《回族社区变迁与回族社会现代化实践》,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1.孙九霞:《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 族为例》,载《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52.孙俊平:《试论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载《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53.赛生发:《关于饮食与屠宰的教法答问》,载《中国穆斯林》,1994年第04期。
    54.童莹,沈再新:《散杂居回族葬俗变迁研究——以河南郑州、山东青州几个回族社区为例》,载《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55.王东平:《中国穆斯林社会法律文化研究》[博士后报告],北京师范大学,1999。
    56.王东平:《明清时代汉文译注与回族穆斯林宗教法律文化的传布》,载《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2期。
    57.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载《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58.王东平,郭红霞:《清代回疆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1期。
    59.王东平:《清代回疆的司法制度》,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4期。
    60.王东平:《元代关涉回回立法初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61.王东平:《<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载《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62.王东平:《唐宋穆斯林史实杂考》,载《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
    63.王冬梅:《维吾尔族饮食禁忌文化浅析》,载《新疆艺术》(汉文版)2000年第02期。
    64.王根明:《浅谈回族饮食习俗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02期
    65.王根明:《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渊源与传承》,载《回族研究》,2006年第一期。
    66.王瑞聚:《伊斯兰教关于饮食禁忌的思想认识根源》,载《阿拉伯世界研究》,1989年第04期。
    67.王瑞聚:《伊斯兰教饮食禁忌探源》,载《东方论坛》,1998年第02期。
    68.王银:《回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与刑法的协调保护》,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69.王宏缨,郑家奎:《回族地区法制建设的现实思路——从习俗的视角》,载《社科纵横》,2003年第2期。
    70.王延明:《现代化冲击下的西北地区回族传统文化变迁》,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1.熊坤新,张少云:《试论回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因素》,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2.杨文炯:《城市界面下的回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载《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
    73.杨经德:《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形成》,载《思想战线》,2003年第06期。
    74.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功能》,载《回族研究》,2003年第02期。
    75.杨忠东:《伊斯兰教的饮食观与生态保护》,载《中国穆斯林》,1998年第06期。
    76.杨忠国,马守途:《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回族政策的内容及对民族工作的启示》,载《回族研究》,2009年第1期。
    77.闫国芳:《改革开放30年来回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载《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8.易军:《宁夏回族村落习惯法的当代变迁》,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4期。
    79.张中复:《都市回族问题研究定位的再思考——从“社区”与“现代化的互动观点谈起》,载《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3年。
    80.周传斌,马东平:《回族婚俗文化论》,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81.周传斌:《论回族文化的源与流》,载《回族研究》,2003年第3期。
    82.周传斌,杨文笔:《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宗教适应机制探讨——以中国都市回族伊斯兰教为例》,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3.周传斌,马雪峰:《都市回族社会结构的范式问题探讨——以北京回族社 区的结构变迁为例》,载《回族研究》,2004年第3期。
    84.赵国军:《论西北回族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载《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 Anderson. Norman:Law Reform in the Muslim world. 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1976.
    2. Coulson. Noel J.:A History of Islamic Law,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4.
    3. Hookei. M. B.:Islamic Law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4. Schacht. Joseph:An Introduction to Islamic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Lawrence Rosen:Law as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6. Ronald Dworkin:Taking Right Seriousl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7. Arabi, Oussama:Studies in Modern Islamic Law and Jurisprudenc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
    8. Pearl, David:A Textbook on Muslim Law, Croom Helm, London,1979.
    9. Schacht, Joseph, The Origins of Muhammadan Jurispru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10. Gibb, A. R., Modern Trends in Islam, New York,1978.
    11.Dru C. Gladney,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r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Orlando, 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