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文学体制建立的个案考察:汉文版《西藏文学》与西藏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布迪厄提出了“文学场”概念,文学场也就是文学生产体制,文学体制作为文学的生产机制,无处不在,渗透在文学与社会、创作与接受的全过程。在考察当代西藏文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西藏当代文学产生的“文学场”。在“文学场”中,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以在研究当代西藏文学时,也有必要对西藏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文学场”进行研究。
     当代西藏文学无论是在传播媒介、传播方式还是在使用的语言载体上已经与传统的西藏古典文学有了显著不同,因此,将当代西藏文学放在西藏现代传媒的大发展背景下进行考察,其目的是使对西藏当代文学的研究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开放的视野。西藏当代文学主要是用藏语和汉语两种文字进行创作的。而当代西藏文学的汉语写作,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期间所取得的长足发展就为八十年代的西藏文学的汉语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西藏文学的“文学场”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汉文版《西藏文学》的创刊和发展。汉文版《西藏文学》的创刊是与西藏当代文学汉语创作的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使西藏当代文学的汉语创作如虎添翼。正是由于汉文版《西藏文学》的出现,当代西藏文学的汉语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本文就试图选取汉文版《西藏文学》这份在西藏和藏族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区性文学杂志,通过对它的个案考察,勾勒出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以及西藏当代文学在新时期
Pierre Bourdieu advances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field" which in our case could be termed as the productive system of literature, penetrating into all processes of creation and reception of literature.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we cannot ignore the "literature field" that has given rise to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mass media and patterns of mass communi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many researche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literature field"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when we study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Media,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and linguistic carrier of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have remarkably been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Tibet. Consequently, we have to put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into a broader paradigm of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mass media of the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objective account of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As we know, there are two languages, the Tibetan and the Chinese, in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Th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ibet from 1950s to 1970s lai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the literature in 1980s.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1980s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ibet was the publication of Tibet literature: Chinese Version. The starting publication of Tibet literature: Chinese Version was not just an emergence
引文
①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4页
    ①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第8页
    ② 方汉奇《中国近现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第763页
    ① 闻华《从贵族到诗人——访藏族作家恰白·次旦平措》,载《西藏文艺》1983年2期56页
    ② [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161-162页,新华出版社,1984。威尔伯·施拉姆的新闻工具的“把关人”论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上的信息流通过程中的主要把关人中的一部分。在信息网络中到处设有把关人。”主要包括:记者、编辑、教员、作家等。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947年所写的《群体的生活渠道》中提出,“把关人”又可称为“守门人”。
    ③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34页。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媒介具有塑造和控制的作用。
    ① 色波主编《玛尼石藏地文丛·序》,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页
    ② 转引自(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页
    ① 对于文化散文,仅仅就篇幅而言就称为“大散文”,我以为不妥。汉语中的“大”实际上已经被赋予了较多的意义,就“大散文”之“大”,首先就意味着当有一个庞大的作家群的存在,而其中的代表性的作家,又当在艺术上有大成就。其次,大散文家须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视野开阔,思想通脱,不仅在散文中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个性,而且时代风格也异常地鲜明突出。而且还应该在语言出具有特别的创造力。但是被称为“大散文”的90年代,实在难以担当这个“大”字,所以还是称为“长篇文化散文”比较合适一些。
    ② 《拉萨回民》(1992年l期)讲述了拉萨回民的过去和现在,具有人类学价值,在具体的历史资料中勾勒了拉萨回民的发展历史,具有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正是他们的努力和精神状态,为拉萨的发展做出他们自己的贡献,因为也具有文化史的价值。语言平实自然,摒弃了主观随意性,因而呈现了一个客观的拉萨回民世界。
    ③ 《藏乡纪实》(1994年3期)记录了藏乡风俗人情和藏乡人的精神风貌,在朴实的文字中呈现出藏乡人的淳朴、宽容、风趣、以及对爱情的执著,勾勒出一副自足的藏乡生活图,同时也暗含了对藏族文化传统的思考。文风简洁朴实。
    ① 《走访牧村》(1995年5期)共十四节,是对牧村人家的走访和记录,具有人类学的客观,主观情绪的带入不多,也具有文化学的价值和社会学的价值。
    ② 《西藏的女儿》(《西藏文学》1995年4期)融人类学、诗学、文学和社会学于一体,将西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科学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我们了解藏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旧西藏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帮助。
    ③ 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http://www.tibet-web.com/wenxue/malihua/tibetwx
    ① [加拿大]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②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③ [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④ [美]吉尔们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 丹尼斯·麦奎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③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① 阿英《晚晴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② 白润生《西藏最早的藏文报》,《西藏研究》1989年4期145页
    ③ 徐丽华《藏文白话报述要》,《中国藏学》1999年2期117页
    ① 徐丽华《藏文白话报述要》,《中国藏学》1999年2期117页
    ② 吴丰培编《联豫驻藏奏稿》卷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17页
    ③ 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在北京请示毛主席,说要办一张《西藏日报》,毛主席说:“在 少数民族地区办报,还是用少数民族文字为好。”报社先在拉萨成立,首任总编庄坤由《内蒙古日报》副总编任上调藏,新华社的严蒙任副总编,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也派官员任副总编。1956年春天,庄坤到罗布林卡见十四世达赖,传达毛主席指示,要办一份西藏报纸,报名请达赖定。据当时在场的翻译王鉴回忆,达赖说:“既然大部分省市报纸的名称和省市名称一样,就叫‘西藏日报’吧。”达赖当时还题写了藏文报头。因达赖后来出逃,实际上目前的《西藏日报》的藏文报头是阿沛·阿旺晋美题写的。1956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之际,毛泽东题写了“西藏日报”的汉文报头。
    ① 西藏信息中心网.www.tibetinfor.com
    ② 周润年《西藏佛教对藏区雕版印刷业的影响》,《西藏研究》1988年第二期72页
    ③ 周润年《西藏佛教对藏区雕版印刷业的影响》,《西藏研究》1988年第二期73页
    ④ 周润年《西藏佛教对藏区雕版印刷业的影响》,《西藏研究》1988年第二期75-78页
    ① 此外,据土丹旦达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前后》一文载:1949年秋,西藏噶厦设立了“西藏广播电台”,这无疑是英帝国主义一手策划和经达扎等亲帝势力允许为“西藏独立”制造舆论的行为,英间谍福克私人英语播音员就是明证。但是此广播电台专为临时反动宣传而设,和平解放后未见此台。(见《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33页。)
    ① 新华网《雪域青年用网络了解世界》http://www.tibetinfor.com.cn/meiti/meiti2002617113354.htm
    ① 关于西藏1952年以前的教育,有五本书介绍得较为详细,它们分别是:吴忠信《西藏纪要》1953年在台湾出版,丹增、张向明主编的《当代中国的西藏》,多杰才旦的《西藏的教育》、耿金声、王锡宏主编的《西藏教育研究》、朱解琳编著的《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从以上五本书介绍的情况来看,
    ② 西藏的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进行文化教育的场所。僧人落发入寺之后,便开始学习藏文、背诵经典,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便可进入班次学经,要想作后取得格西地位,还得精通《大殷若经》、《中观》、《戒》、《实相》、《墨论》等因明著作。(《西藏自治区概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184-185页)
    ③ 僧官学校的学员来自西藏各寺庙,多是大差巴户的子弟,也有少数平民子弟,在校人数经常只有十五名左右。学习课程主要是藏文文法、正字法、诗歌基本理论、词藻及各种应用公文,还学一些经典、算术、梵文等。毕业以后均可充任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大小贵族的子弟则不必进此学校学习,也可直接充任各级政府的僧官。
    ④ 俗官学校的学员须是大小贵族的子弟,学习课程与僧官学校相似。
    ⑤ 在一些城镇和农村的民办性质的私塾教育,由于受到规模的限制,学员一般有四五十人。学习课程主要是藏文、算术、正字法、文法及各种应用公文。教学方法上重视默诵和练习字体。
    ① 马戎《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2期157—158页
    ② 杨明、王岚《西藏教育史略》,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355页
    ③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6月,第3-16页。
    ④ 杨小峻《对西藏教育现代化的思考》,《西藏研究》2002年4期
    ①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6月第1版82页。
    ②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6月第1版83页
    ③ 陈崇凯《简论西藏教育体系创建的历史经验和完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8页,1998年2、3期
    ④ 马戎《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藏学》1998年2期10页
    ⑤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6月,第100页。
    ⑥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6月,第101页。
    ① 周润年《藏族教育》巴蜀书社2003年6月,第102页。
    ② 杨小峻《简论西藏教育体系创建的历史经验和完善》,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7页,1998年2、3期
    ③ 强俄巴·多吉欧珠《我所了解的西藏教育》,《中国西藏》1998年3期,37页
    ④ 马戎《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藏学》1998年2期10页
    ⑤ 强俄巴·多吉欧珠《我所了解的西藏教育》,《中国西藏》1998年3期,37页
    ⑥ 《从西藏公学筹建看中央对西藏现代教育的关注》,《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1期,西藏民院校史编写组(陈崇凯执笔)
    ① 张天路《西藏的人口和教育》,《中国西藏》2003年4期31页
    ② 张天路《西藏的人口和教育》,《中国西藏》2003年4期32页
    ① 陈崇凯《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创建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4期145页
    ② 陈崇凯《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创建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4期145页
    ③ 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4页。
    ①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3章,曾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
    ②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7页
    ①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见《史林》2003年第2期
    ②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3章,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
    ① 次仁央宗、加央西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提法。见次仁央宗《写在收获与播种之间——西藏新文学创作的回顾》(《西藏大学学报》2003年1期57页):加央西热在《西藏新文学》([N]《西藏日报》1999.10.16)
    ② 就西藏小说而言,色波、扎西达娃在《提交“中国当代文学首届上海国际讨论会”》上说到:“综观世界文学的发展史,没有哪一次新文学不是在同旧文学的对立中建立起来的。可是‘西藏小说’连这种对立都找不到。”(载《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3期第45页)
    ① 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http://www.tibet-web.com/wenxue/malihua/tibetwx/03-1.htm
    ① 马戎《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藏学》1998年2期19页
    ① 周炜《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中国藏学》2001年4期21页
    ② 199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96761种,发行593372万册,杂志7011种;其中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3500种,发行5090万册,杂志173种。(国家统计局,1994:62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国家民委经济司,1994:372)
    ③ 胡坦《藏语科技术语的创制与标准化问题》,《术语标准化信息技术》1998年3期
    ④ 周炜《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中国藏学》2001年4期24页
    ① 白玛娜珍《我拥有的世界》,《西藏文学》2000年第4期
    ② 阿来《就这样日益丰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90-291页白玛娜珍《我拥有的世界》,《西藏文学》2000年第4期
    ① 马丽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97年4期4页
    ② 耿予方《西藏50年·文学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9页
    ③ 注:因为西藏作协于1981年10月6日正式成立,系中国作家协会团体会员,1981年10月,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宣告成立。在这个现代文文学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是汉文版《西藏文学》团结了一大批藏、汉、土家等各族作家和各界艺术家,为西藏文联和西藏作协这两个文化机构的成立作出了基本准备。
    ① 注:这个数字是笔者我在采访过程中,周艳炀谈及《西藏文学》发行量的时候提到的。具体数字现在无可考证。
    ① 修义忠《轨迹》,《西藏文学》1994年4期103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学》创刊时刊名是《西藏文艺》(汉文版),1984年1月1日更名为汉文版《西藏文学》后,藏文版的西藏当代文学杂志就称为《西藏文艺》(藏文版)。本文若如没有特别指出是藏文版《西藏文艺》的地方,所指的就是汉文版《西藏文艺》。
    ③ 据周艳炀的回忆:1975年下半年陈义根任主编后,曾三次发信到昌都要调周艳炀到《西藏文艺》编辑部,但周艳炀都不知到,后来陈义根亲自去信问周艳炀是怎么回事,周艳炀当时正在昌都县下放,丝毫不知有调动之事。然后周艳炀找到区组织部部长张正文,最后调动才成功,时间已经是1976年元月了。
    ④ 修义忠《轨迹》,《西藏文学》1994年4期103页
    ⑤ 修义忠《轨迹》,《西藏文学》1994年4期104页
    ⑥ 修义忠《轨迹》,《西藏文学》1994年4期104页
    ⑦ 修义忠《轨迹》,《西藏文学》1994年4期104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77年1期发刊词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1年5期,80页
    ① 《西藏文学》1985年10期46页
    ② 《西藏文学》1985年10期46页
    ③ 《西藏文学》1985年10期46页
    ④ 《西藏文学》1985年10期47页
    ⑤ 《西藏文学》1985年10期47页
    ⑥ 单超《中国西部文学纵横谈》,《西藏文学》1985年10期48页
    ① 吴亮《什么是西部精神》,《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第3期53页
    ② 昌耀、肖云儒、余斌《就西部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3期59页
    ③ 昌耀、肖云儒、余斌《就西部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3期59页
    ④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6页
    ⑤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6页
    ①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6页
    ②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6页
    ③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7页
    ④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7页
    ① 原文做‘状丽’,疑校对错误,故改为壮丽,笔者注
    ② 海岑的《西部文学与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6年2期60页
    ③ 海岑的《西部文学与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6年2期61页
    ④ 海岑的《西部文学与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6年2期61页
    ①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4页
    ②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4页。根据上下文,此处的“先贤”当为“祖先”,当是《西藏文学》的刊误。
    ③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4页
    ④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4页
    ⑤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5页
    ⑥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5页
    ⑦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6页
    ① 《“西部文学”和西藏文学七人谈》,《西藏文学》1986年4期,46页
    ② 周政保《答马丽华——关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的探讨》,《西藏文学》1997年4期109页
    ① 耿予方《藏族当代文学》,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版,第49页
    ② 唐展民的《西部——西部精神——西部文学——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85年11期57页
    ① 次仁央宗《写在收获与播种之间——西藏新文学创作的回顾》,《西藏大学学报》2003年1期57页
    ② 耿予方《西藏50年·文学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8页
    ③ 次仁班觉《藏族文学范畴管见》,《西藏研究》1999年第四期72页
    ④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2年2期35页
    ⑤ 次仁班觉《藏族文学范畴管见》,《西藏研究》1999年第四期73页
    ⑥ 德吉草《文化回归与阿来现象——阿来作品中的文化回归情愫》,《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3期58页
    ① 才旺瑙乳、旺秀才丹主编《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代前言《藏诗:追寻与回归》,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2页
    ② 张治维《略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西藏文学》1996年4期121页
    ①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4页
    ②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4页
    ③ 在采访色波的过程中我问及秦文玉时,从色波口中出现了“他是我的恩师”的语句让我很是感动了一番。
    ①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6页
    ②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7页
    ③ 修义忠《痛悼文玉》,《西藏文学》1995年1期70页
    ① 笔者采访周艳炀的过程中,周艳炀谈到了对藏族作者的培养问题。他认为:“《西藏文学》怎么能少了藏族作家呢?”因此他总是极力培养藏族作家。作家色波的原名徐明亮,“色波”的笔名也是周艳炀取的。扎西达娃的原名张念生,也是周艳炀建议他起用藏名“扎西达娃”作为笔名的。女诗人西绕拉姆也是周艳炀从印刷厂工人中发掘出来的。他还谈到德吉措姆,笑说当时德吉措姆不想写了,他们就“逼”着她写,劝说她不要放弃。这些事件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周艳炀在扶掖藏族作者的用心良苦。
    ②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8页
    ①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5页
    ② 汪承栋《迟到与早熟》,《西藏文学》1997年2期3页
    ③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5页
    ④ 注:原文为‘走’,疑为校对错误,改为‘起’。
    ① 范向东《这方土地 这方人》,《西藏文学》1997年2期9页
    ②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8页
    ③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6页
    ④ 范向东《往事漫忆》,《西藏文学》1994年1期106页但可惜的是,像这样的优良传统在《西藏文学》里没有得到延续,后期的编辑素质整体上有所滑坡,所谓的民主讨论的业务会也几乎难以得到坚持。因此从1998年后,《西藏文学》在创作和评论上都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尤其是评论,几乎已经很难找到优秀的评论文章了,如1998年有两期刊物还出现了只有创作没有评论的情况。
    ⑤ 但可惜的是,像这样的优良传统在《西藏文学》里没有得到延续,后期的编辑素质整体上有所滑坡,所谓的民主讨论的业务会也几乎难以得到坚持。因此从1998年后,《西藏文学》在创作和评论上都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尤其是评论,几乎已经很难找到优秀的评论文章了,如1998年有两期刊物还出现了只有创作没有评论的情况。
    ① 据周艳炀回忆,《西藏文学》的发行量最多的时候达3万册,而且哈佛大学图书馆也曾有过订单.但是由于《西藏文学》编辑部几经搬迁,也由于编辑不断地更换,更重要是的由于有部分编辑的档案意识不强,因此我在2004年7月去到编辑部后才发现有关发行的这方面的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不仅是《西藏文学》的损失,也是西藏文学的损失。
    ② 《西藏文学》1985年1期“魔幻小说特辑”。
    ① 作为副主编的色波谈到他当时的想法是:希望经过这个阶段的努力,首先在是文化上的稳固《西藏文学》,其次是在稳固的基础上,培养几个比80年代作家更厉害和更全面的作家。但这个企图却没有实现。
    ② 该小说发表于《西藏文学》1994年1期,写了一个极其真诚的少年在不断地向人陈述他杀了人,但他所在的城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因为他所在的城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杀人案件了,那是一个维持着表面的民风淳朴的城。他只有向一个年轻女游客说他的故事。然而女游客在城里人指责他的精神病人的时候已经在是否相信他的话是真实的情况下犹豫不决,最后少年为了让年轻女游客相信他的真实,只好杀死自己,并对女孩说:“这城里的人不配拥有奇迹,因为这种奇迹本身就是虚假的,我要给这个虚假一记耳光。”女孩为了这个死亡的代价,不停地点头。应该说这个句话象警句,很难说是否应该出自这少男之口,但这句话却是使小说主旨得以呈现,尽管这话更象出自一个老人之口。该小说有情景感,小说作者具有写小说的天赋,很难想象作者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真实与虚假之间,吴巧写出了少年努力求真的勇气和决绝的行动,也写出了女孩子“我”在真实与虚假的夹击中的种种心态。这样的存在状态正是现代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或生存处境的状写,使得该篇大有《狂人日记》之风。
    ③ 《谎花》(《西藏文学》1994年1期),该小说从小琪的儿童视角写了叔叔文开因为一个寡妇而杀害了父亲然后疯了、又去世了的凄美爱情故事。主要是叙述角度选的很好,使得这个爱情故事笼罩了一层阴郁的气氛。《枯河的不远处就是雪溪》(1994年4期)写的是一个女人与平淡的丈夫生活的平淡日子里,面对生活中的可以带来激情的机会又主动放弃时的淡淡的哀伤。这是一篇很写实的小说。
    ④ 《乞遇》(《西藏文学》1991年6期,该小说题材新颖,切入角度很好,结为也出人意料,而且显出 了人性美丽和伟大的一面,不失为一部好小说。小说讲述“我”因为一次意外而开始了乞讨生活,结识了两个伙伴,一男一女,三人结伴行乞,最后在川、滇、藏交界地,女乞丐“狗日的”为了救人自己被卷进了洪水中,人性美在行文中逐渐显露出来。从这篇文章中体现作者应该是比较有小说才能,但只此一篇,是为遗憾。
    ① 阿来在这一阶段的《西藏文学》先后发表小说有:《灵魂之舞》(《西藏文学》1992年1期)、《阿古顿巴》(《西藏文学》1990年4期)、《红狐》(《西藏文学》1994年1期)。
    ② 高旭帆《霜降》(《西藏文学》1994年1期)将一个暴力事件的后果写得荡气回肠,人性本能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在表面冷冷的文字中得以张扬。
    ③ 索朗仁称《净土》(《西藏文学》1992年1期)的前半部很好,但后半显然笔力不逮。《秋天的没落》(1994年4期)讲述一个小城画家阿清的爱情经过,有新写实之风。
    ④ 黄越越《峡谷·盲流》(《西藏文学》1994年4期)选自《动乱年代日记》,现实主义的写法,而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刻的人文关怀。《盲流》一篇更好,这样的奇遇应该写成一篇震撼性的小说。
    ⑤ 龙仁青《失去家园》(《西藏文学》1995年5期)写了几重错位:画家一方面失去爱情失去家园一方面对草原的广阔时的错位;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盲目耕作破坏环境,一方面只有靠打渔(而且是圣湖的鱼)为生;一方面牧民失去草原,一方面又热爱草原;一方面画家用汉语讲述自己的苦难,以为扎西不懂汉语,一方面扎西又在回忆自己的过去。该小说很是耐人寻味。
    ⑥ 有的编辑对一些抄袭之作未能进行很好的甄别,如有一篇小说《死信》,完全是抄袭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情节,书信方式、语言方式都一样,顶多是一个西藏版,茨威格的女主人公是因两夜情 生了孩子而作妓女。这位女主人公也是因两夜情而做暗娼,而且暗恋的方式都一样,吻男子拉过的门把手。《西藏文学》还有一些作品也有抄袭的现象存在。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77年1期发刊词
    ① 加央西热在《西藏新文学》,[N]《西藏日报》1999.10.16
    ② 加央西热在《西藏新文学》,[N]《西藏日报》1999.10.16
    ③ 汉文版《西藏文艺》1978年4期在头条重新编发刘克的《央金》,并在1979年1期刊发赵震对《央金》的评论《让倾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① 修义忠《轨迹》,《西藏文学》1994年4期104页
    ① 关于西藏作家群,马丽华曾经有这样的描述:“有两批成员的先后介入:70年代进藏大学生以秦文玉、范向东、马丽华为代表的一批,80年代进藏大学生以马原、刘伟、李启达、冯良为代表的一批。加上在藏多年的藏汉族作家益希单增、叶玉林、李佳俊、黄志龙、萧蒂岩等,尤其加上本土已长大成人的藏族年轻人和西藏汉族第二代的扎西达娃、色波、金志国、李双焰等人,各路人马齐集拉萨,盛况空前,蔚为壮观。”马丽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西藏文学>》1997年2期4页
    ① 马丽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西藏文学>》1997年2期5页
    ② 张治维《略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1996年4期123页
    ① 张治维《略论当代西藏文学的发展》1996年4期123—124页。引文中的“新现象”原文作“新现象”,根据上下文改为“新现象”,当是刊误。
    ① 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② 从文体看,其中诗歌3篇,占6.25%,散文1篇,占2%,而小说则占据了绝对优势,共39篇,占81.25%;
    ① 在我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才发现相对于我国文艺界对世界各国的翻译介绍来看,关于印度当代文学的介绍实在算不上多。然后才觉得《西藏文学》对印度近现代文学的介绍在整个翻译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② R·K纳拉扬是印度英语作家,他的全部作品都以虚构的印度南部大镇“摩尔古迪”为背景。“他有好几部享有盛誉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文学士》、《暗室》(1938)以及《英语教师》(1945)是属于他的一些最好的作品。当他描写南印度人陈腐生活的荒谬时,他感到无上的快乐。纳拉扬在他的长、短篇小说中特别注重描写英国化的印度人,写尽谈的自我分裂、自我欺骗以及荒谬绝伦。(见《印度现代文学》52页,黄宝生、周至宽、倪培根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③ 杰·伯勒萨德(1889—1937)基本上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短篇小说中也有着这种诗歌色彩的柔和的感情。伯勒萨德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特别着重描写感情化了的环境,从而使读者不能掌握故事线索顺乎自然地连贯下去,读者的心却陷入和徘徊于周围美丽的景色里。他有五个短篇小说集——《阴影》、《回声》、《天灯》、《风暴》和《幻术》。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不强,却更富有散文诗的特点。印地语中现代短篇小说的传统是从杰耶辛格尔·伯勒萨德的短篇小说《乡村》和普列姆昌德的短篇小说《五大神》开始和发展的。伯勒萨德的短篇小说于一九一一年刊登在《明月》杂志上,而普列姆昌德的短篇小说于一九一六年发表。
    ④ 普勒门德罗·米特罗(1905-1988)是“怒潮”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创作诗与小说。主要诗集有《第一个》1932、《逃兵》1948、《海上归来》1956、《河边》1981等。他的诗作注重人道主义思想内容,但在技巧与形式上缺乏创新。他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有《五支箭》1929、《无名的堡垒》1930、《玩偶与肖像》 1932、《无尽》1935等,他还创作有《泥土》1926、《行进》1933、《明天》1934、《土地》1939、《报复》1942等中长篇小说。(石海峻著《20世纪印度文学史》97页,青岛出版社1998年)
    ① 郎盖·拉克沃(1922—现已逝世)再现了莫亨卓达罗城市国家的生活。尽管作者具有渊博的知识,但这种再现有时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作家一方面小心翼翼地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细节;服装、家俱、食物、仪式等等,另一方面又充塞进现代的思想活动和社会斗争。这并不是小说家有意要歪曲历史,而是出于一种思想倾向,热切地想要说明某种特殊的社会发展理论(见《印度现代文学》97页,黄宝生、周至宽、倪培根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② 《西藏文学》译者附有介绍:《麝》原文为印度西部马拉蒂语,经作者自译成英文。他的小说曾发表在the malahat review《马拉哈特评论》,mundrs artium《蒙达艺术》,tri quarerly《特里季刊》及new writing in india《印度新作品》等刊物上,他的诗集A Kind of Silence《沉默》于1978年由加尔各答作家书屋出版。
    ③ 在石海峻的《20世纪印度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年,207页)中,该作家译名为拉金德尔·辛赫·贝迪(1915—1984)生于现属巴基斯坦国的西亚戈特地区的一个村庄里。1933年至1943年在拉合尔的一家邮局当职员。1943年至1946年在拉合尔的全印电台工作。1947年移居德里,曾在桑格姆出版公司工作。1977年妻子的病故以及儿子的死亡对他打击很大。他于1979年瘫痪在床直至1984年去世。贝迪的创作并不多,他主要写短篇小说,医生创作70个短篇小说,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月食》1942、《把你的痛苦给我》1965及《穆格迪·鲍德》1982等,此外还有中篇小说《不洁的盖头》1962及几部剧作。贝迪的小说注重普通人的生活,他常常以同情于温和的笔触描写日常生活故事,他尤其擅长家庭生活及婚后女人的描写。他笔下的妇女多是印度传统女性的化身:任劳任怨、真诚善良,同时也不乏激情,她们通过自己的苦难而使男人、家庭甚至整个世界充满欢乐。在对女人的心理刻画上,贝迪也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因此,他笔下的女性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发现事物的内在意义的写作习惯使贝迪在选词造句上注重暗示、象征、隐喻的意义,这与他的小说善于将神话与现实糅为一体的创作风格正相吻合。又《西藏文学》1984年11期63-64页译后记:作者拉真德拉·辛格·贝吉是印度当代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出生于1915年,曾在邮局任职多年,当过克什米尔广播电台台长。他的作品受契诃夫和莫泊桑影响极深。他的小说力的主人公都是劳动人民:工人、农民、小职员、小商贩和受压迫的妇女。
    ④ 阿默里达·普丽德姆是旁遮普语作家。在两个旁遮普省——也就是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和印度的旁遮普,阿默里达·普丽德姆是相当知名的文学家。她不是什么“进步主义”诗人,也不负有传达什么信息的使命。她写诗不是出于其他什么原因,而是感到自己非写不行。她并不是博学者,但她诗歌中的天真纯朴具有迷人的力量,弥补了思想内密的贫乏。她的大部分作品中含有民歌和民间传统的甜美曲调。有时由于刻意追求辞藻和节奏而离题,使得中心意思模糊不清。(见《印度脱代文学》217-218页,黄宝生、周至宽、倪培根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① “边区小说”是当时印度在“实验主义运动”——即探求个性的新的现代人道主义运动中,由于诗歌中出现“农村”倾向,这种对真实性的探求促进了边区性小说的产生。雷努和作家辛普纳特·辛赫、马尔根代耶、盖希沃普拉萨德·米希尔、希沃普拉萨德·辛赫等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不同地区的生活图画。“边区小说”有的研究者又称为“地区性小说”。雷努的《肮脏的地区》在这一类描写地区生活的长篇小说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② 纳姆沃尔·辛赫(Namvar Singh)在印度文学批评中以直言不讳而著称,是近50年来活跃于印度文学批评界的一个重要批评家。
    ③ 《虚假的事实》印地文原本最初发表在印度《黄金时代》周刊上,1960年又分上下卷出了单行本,是耶谢巴尔最长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虚假的事实》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以独立前后十年左右时间的印度历史为背景,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印巴分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城市中、小资产阶级人物中进步与保守、民主自由与传统束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它不仅告诫人们要牢记过去血的教训,而且还要鼓起勇气去迎接国家的未来。该小说出版后在印度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评论家为它写了书评,称它是“印度独立后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印地语小说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把它列为“世界十大文学巨著”之一。(见张德福《<虚假的事实>评介》,《外语研究》58页2002年5期)
    ④ 《印度现代文学研究》刘安武编选182—1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⑤ 《印度现代文学研究》刘安武编选3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⑥ 《印度现代文学研究》刘安武编选3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⑦ 转引自《印度现代文学研究》刘安武编选3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⑧ 《印度现代文学研究》刘安武编选3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① 桑德《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西藏研究》1994年2期124页
    ② 桑德《古印度梵语文化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西藏研究》1994年2期130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0年1期71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0年1期71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0年1期72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0年3期52页
    ③ 汉文版《西藏文学》1987年5期58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79年2期55-56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2年4期88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2年4期88页
    ① 汉文译名为《三姊妹》(汉文版《西藏文艺》1981年5期)讲述了西藏和平解放前大贵族伦珠专员的农奴鲧趋一家老少无口在三大领主残酷统治下的悲惨命运。大女儿潘朵被藏兵蹂躏,青梅竹马的列曲相救被打死,潘朵因此投河自尽。二女儿普赤被邻居贵族德吉林少爷骗取爱情被玩弄,直到少爷迎亲哪天才大梦初醒,疯疯癫癲地跑出了家门。三女儿仓姆决从小被送去当尼姑,结果被住持翁则送给了情夫老活佛,不料活佛过于迷恋仓姆决,翁则嫉妒心起,诬陷仓姆决头了银灯,打了五十鞭后被赶回了家。鲧曲死后,就只剩下老阿妈金宗和仓姆决悲痛欲绝。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刊发的汉文本《三姊妹》和《花园里的风波》也是当代藏文文学作品,只是出现在八十年代。本文从集中刊载当代藏文汉译开始讨论。
    ① 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http://www.tibet-web.com/wenxue/malihua/tibetwx
    ①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0页
    ① 扎西达娃的第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有以下作品,处女作《沉默》(《西藏文艺》1979年1期)、后来又有《朝佛》(1980年4期),《沉寂的正午》(1982年2期)、《导演与色珍》(1982年3期)、《江那边》(1982年5期)、《白杨林·花环·梦》(1982年6期)、《流》(1983年2期)、《星期天》(1983年3期)、《在河滩》(1984年1期)、《谜样的黄昏》(1984年6期)、《阳光下》(1984年11期)这些作品主要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不可否认的是,扎西达娃在第一阶段的作品中已经在尝试运用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技法。
    ②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6页
    ① 马玉琛《现代小说创作中的时间运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1期76页
    ② 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南方文坛》36页,2004年2期
    ① 在扎西达娃的长篇小说《骚动的香巴拉》也有梅朵飞升的情节,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百年孤独》中的俏姑娘雷梅苔丝。雷梅苔丝也是美的象征,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真正的美是永远不容于现实的,雷梅苔丝从小就与现实格格不入,最后只得以扯着被单飞升的形式逃离现实。梅朵从她遥远的国度来探索这片雪域佛教圣都,其本意也是参与到现实中来,寻找美好的现实,但她最终落寞地飞离了这块土地,表明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深深失望和逃避。
    ① 陈众议《拉美当代小说流派》[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②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0—441页
    ③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1页
    ①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1—442页
    ②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42页
    ① 吴炫《穿越个性的写作——中国当代文学批判》[M],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② 吴炫《穿越个性的写作——中国当代文学批判》[M],学林出版社,0001年,第210页
    ③ 《西藏文联通讯》1993年3期17页
    ① 就寻根文学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而言,目前还很少,已经出现的论文和著作不能深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见邓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建构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比较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2期)
    ① 《西藏新小说》在编后中“本书的倡议者和始终的工作者色波外,还有秦文玉等人。”实质上,主要的编选工作由色波完成的,冯良是责编。
    ②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443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444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④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444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 马丽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西藏文学>》1997年2期6页
    ② 徐明旭在《发现发展危机——<西藏文学>1984年小说漫评》中对西藏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尝试的作品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两篇小说都采用了现代派的手法。作者都竭力退出作品,用纯客观的态度记录人物的言行。这样作的好处是使小说的内涵变得含蓄多义,为读者的想像留下了广阔的余地。但是作者的目的并非叫人不着边际的遐想,因此他又用某个贯穿始终、渗透一切的象征性事物作灯塔,把航行在冥思之中的读者的意念之舟引导到预定的港口中去,这就是象征主义的特殊功能。诚然,这两篇小说所提供的生活画面都是具体、真实而精细的,丝毫不比现实主义小说逊色。但这种描述不是为了再现现实生活,更不是为了刻划人物个性(《永恒的山》中的“他”连姓名都没有,也不知什么职业与身份),它们只是作者的观念的演绎过程与对应物。看惯现实主义小说的读者起初会觉得吃力与别扭,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方法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它能将哲理与诗意融入小说中,使读者在绞尽脑汁之后获得彻悟般的快乐。在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西藏文坛上,给某些现代主义的手法以一席之地,我想会是有益于西藏文坛的繁荣的。”(《西藏文学》1985年6期55页)
    ① 扶木(唐晋中)《顺行与颠覆——西藏新小说的思考》,《西藏文学》1995年1期116页
    ② 陈桂林《西藏寻奇小说的得与失》,《西藏文学》1991年2期110页,
    ① 陈桂林《西藏寻奇小说的得与失》,《西藏文学》1991年2期111页,
    ① 色波《玛尼石藏地文丛·序言》,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② 色波《玛尼石藏地文丛·序言》,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③ 色波《玛尼石藏地文丛·序言》,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 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37页
    ②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95页
    ③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0页
    ④ 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8页
    ⑤ 洪峰《重返校园话文学》,《作家》1999年第3期
    ① 吴亮的《马原的叙事圈套》,张国义编《生存游戏的水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218页
    ②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0页
    ①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1页
    ② 马原的处女作电影《死亡的诗意》已经在成都杀青,见2004年12月20日成都商报《马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成都杀青》http://www.sc.xinhuanet.com
    ①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②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① 正如扎西达娃读完《在这里上船》后说:读6千字的东西,跟读1万字的作品差不多。
    ① 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6页
    ② 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6页
    ① 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7—128页
    ② 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8页
    ③ 王珂《为“色波的企图”一辩——兼与黄惠清商榷》,《西藏文联通讯》1992年4期36页
    ④ 王珂《为“色波的企图”一辩——兼与黄惠清商榷》,《西藏文联通讯》1992年4期37页
    ① “整个叙述就如同这钓鱼,耐心而有节制,但决非漫不经心、无所顾及;表层话语层面如流水,无所系缚,随物赋形,但深层情感却早有所属。”见张军《在水一方——评金志国的<两个位置>》(《西藏文学》1989年6期99页)
    ② 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4页
    ① 《西藏文学》1988年2期6页
    ② 《西藏文学》1988年2期6页
    ③ 《西藏文学》1988年2期6页
    ① 夏冰《乞遇》(1991年6期)题材新颖,切入角度很好,结为也出人意料,而且显出了人性美丽和伟大的一面,不失为一部好小说。小说讲述“我”因为一次意外而开始了乞讨生活,结识了两个伙伴,一男一女,三人结伴行乞,最后在川、滇、藏交界地,女乞丐“狗日的”为了救人自己被卷进了洪水中,人性美在行文中逐渐显露出来。从这篇文章中体现作者应该是比较有小说才能,但只此一篇,是为遗憾。
    ② 吴巧《谋杀》(1994年1期)该小说有情景感,小说作者具有写小说的天赋,很难想象作者竞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在真实与虚假之间,吴巧写出了少年努力求真的勇气和决绝的行动,也写出了女孩子“我”在真实与虚假的夹击中的种种心态。这样的存在状态正是现代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或生存处境的状写,使得读者阅读时有类似阅读《狂人日记》之感。
    ③ 《<西藏文学>九四年度获奖作品名单及颁奖词》,见《西藏文学》1995年2期128页
    ④ 为此,我采访色波谈及《悠悠神话岁月》(该小说的责编是当时《西藏文学》的副主编色波)时,色波回忆到:“这小说我编了三个月,头一个半月看和想,后一个半月动手改,稿纸上改不了,又让作者打在电脑里,那里他还不会用电脑,是花钱请人打的。我本来是想复苏一下西藏的魔幻现实主义,振兴西藏现代小说。结果在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种强烈的西藏新小说的终结的预感,觉得它其实是我们80年代西藏新小说辉煌阶段的句号,我始终是以这种忧愁来编完这部小说的,就是想到它可能是终结。这篇作品也终结了我自己的创作直到今天,其中痛楚……”
    ① 在我的采访中,色波、刘伟(子文)都深情地回忆了西藏新小说的辉煌时代,谈及西藏新小说的终结都不免黯然。作为西藏新小说的实践者和见证人的色波,为了不让西藏新小说的文学实践不被时间所逐渐淡忘,在1989年编选了《西藏新小说》之后,2002年又主编了《玛尼石藏地文丛》之短篇小说卷和中篇小说卷(该套丛书还有散文卷和诗歌卷),为那个时代留下文献资料以备研究。
    ① 周政保《答马丽华——关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的探讨》,《西藏文学》1997年4期114页
    ② 姚新勇《西部与小说“叙事革命”》,《暨南学报》2004年1期68页
    ③ 姚新勇《西部与小说“叙事革命”》,《暨南学报》2004年1期69页
    ① 周政保《答马丽华——关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的探讨》,《西藏文学》1997年4期114页
    ② 《马原:在理想年代一鸣惊人》,《新京报》2005年月14日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756735.htm
    ③ 周政保《答马丽华——关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的探讨》,《西藏文学》1997年4期114页
    ④ 周政保《答马丽华——关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的探讨》,《西藏文学》1997年4期114页
    ① 马丽华《新时期文学中的<西藏文学>》,《西藏文学》1997年2期5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3年3期31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3年3期32页
    ③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3年3期33页
    ①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3年3期36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3年3期36页
    ① “西部诗”是指中国西部诗群所创作的诗歌。中国西部诗群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崛起,有一个从自发逐渐走向自觉与形成的过程。最初,他们中的先行者如新疆的克里木·霍加、杨树、郭维东、东虹、杨眉,西藏的杨星火、汪承栋,甘肃的高平(原在西藏)、罗洛,宁夏的吴淮生、高深,青海的昌耀、桑格多杰,云南的白桦、周良沛、饶阶巴桑、晓雪,巴蜀的高缨、梁上泉、王志杰,贵州的廖公弦、程显谟等,尤其是作为新起主力军的新疆的杨牧、周涛、章德益、李瑜、曲近、谷润等,甘肃的林染、何来、李老乡(甘肃),李云鹏、姚学礼等,青海的昌耀、白渔,西藏的马丽华、魏志远,宁夏的萧川、刘国尧,陕西的和谷、梅绍静、闻频、子页、渭水、商子秦、杨争光、沈奇、耿翔等,巴蜀的张新泉、鄢家发、傅天琳、骆耕野、杨然、吉狄马加等,云南的米思及、李霁宇、于坚,贵州的黄邦君、周嘉堤、李发模等,他们并非先有一种群体歌唱的意识,也并没有以某种形式显示出一个诗歌群体的形象。他们只是以各自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从80年代新时期一开始,就不约而同地唱出了富有西部特色和个性特色的时代的浩歌。正如林染在答一位读者问时所说的:他们“无意于追求表面化的西部特色,只愿把人生和西部地域在我心灵的真实投影,真实地揭示出来”(《林染抒情诗选(编后记)》[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他们特别关注西部世界和西部生活,抒发了对西部土地的挚爱和西部人的追求,展示了一种坚韧不拔、拼搏进取的精神,形成了凝重深厚、豪迈雄放和昂扬向上的西部诗歌的风采.这些西部诗人的抒情格调,的确既与那群新崛起的“朦胧诗人”不同,也与唱“归来之歌”的一批诗人(如艾青、公刘、流沙河、邵燕祥、曾卓、梁南、牛汉、放运燮、陈敬容、黄永玉、蔡其矫们)不同,更与80年代中期聒噪而起的“第三代诗人”所标榜的“现代主义诗潮”不同。他们所唱的,乃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即中国特色和与时代气息的,既苍凉悲壮,又色彩斑斓、昂扬奋进的歌声。从文学传统的角度看,作为“西部诗群”的排头兵的“新边塞诗群”的崛起,还受到汉、唐以来的古“边塞诗人”的创作以及现代前辈诗人有关创作的启发。(何休《略论中国西部诗群的崛起及其审美追求》,见《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
    ① 《西藏文学》1988年1期2页
    ② 《西藏文学》1988年2期14页
    ③ 《西藏文学》1988年2期17页
    ① 《西藏文学》1988年2期17页
    ② 《西藏文学》1988年2期18页
    ③ 《西藏文学》1988年3期7页
    ④ 《西藏文学》1988年3期7页
    ① 骆一禾、张玦的《太阳说:来,朝前走——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西藏文学》1988年5期57页
    ② 骆一禾、张玦的《太阳说:来,朝前走——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西藏文学》1988年5期59页
    ③ 韩作荣:《美与语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① 《西藏文学》1991年3期48页
    ① 《西藏文学》1990年4期48页
    ① 《西藏文学》1995年2期128页
    ①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555页
    ① 《非非主义宣言》,《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第35页
    ①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558页
    ① 如田文的《文学批评同样是艰难的创造性劳动》(《西藏文学》1985年4期)、程朝富《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西藏文学》1984年7期)、于默《漫谈评论者的修养》(《西藏文学》1984年9期)、葛桑喇的《关于文学评论的“评论”》(《西藏文学》1989年6期)
    ① 色波《得与失》(1988年5期),刘伟的《<拉萨河女神>别具一格》(《西藏文学》1985年1期)、《一曲深情的牧歌》(汉文版《西藏文学》1982年5期)、《写出魂儿来》(《西藏文学》1984年8期)、启达《色波的企图——小说的可能性》(《西藏文学》1990年4期)
    ① 《西藏文学》1994年1期97—98页
    ① 主要是指在汉文版《西藏文学》上刊登出评奖启事和评奖结果的这一类文学评奖,
    ① 色波在1983年4期的《西藏文艺》上就发表了《传向远方》。该小说出现在1983年的汉文版《西藏文 艺》简直可以说是奇迹。色波在该小说中对传统故事中的孤独进行了一定的升华处理,使其上升为人类的深层孤独——原孤独,并企图由此完成地域和时代的跨越。而小说的想象则又是超常规的。
    ①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② 彼得·比格尔:《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①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年1998年,第19页
    ①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196页
    ② 孟繁华《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164页,第三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196页
    ② 汉文版《西藏文艺》1980年5期3页
    ③ 这是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的全国性的思想批判运动“清除精神污染”的响应。
    ①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18页
    ②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20页
    ① 由于《西藏文学》的档案资料的缺乏,因此,关于读者群的调查暂时没有条件继续下去。
    ② 这样的举措在90年代后几乎就不再有了。这和通讯方式的改变有关,也和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有关。
    ① 参见(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页
    ① 《西藏文学》2000年4期
    1.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3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4.杨岭多吉、何盛明主编《四川藏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5.桑杰坚赞著《米拉日巴传》、刘立千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6.聂作平著《画说西藏:抚摩隐秘岁月》,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7.(法)戴密微著《吐蕃僧诤记》,耿昇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8.于乃昌著《西藏审美文化》,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9.李子贤主编《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10.陈立明著《走入喜玛拉雅丛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11.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12.《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维色著《西藏笔记》,花城出版社2003年1月第版
    14.阿来著《就这样日益丰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5.降边嘉措著《格桑梅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16.益希单增著《幸存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17.益希单增著《迷茫的大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18.秦文玉著《女活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19.《西藏短篇小说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20.罗布江村、蒋永志著《雪域文化与新世纪》,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1.《阿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2.马丽华著《走过西藏》,作家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3版
    23.色波主编《玛尼石藏地文丛》,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4.才旺瑙乳、旺秀才丹主编《藏族当代诗人诗选》(汉文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25.黄宾堂选编《聆听西藏:以散文的方式》,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26.龙冬选编《聆听西藏:以小说的方式》,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27.马原著《喜马拉雅古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8.徐其超、罗布江村主编《种族记忆与多元创造》,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9.耿予方著《西藏50年·文学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30.黄颢、刘洪记著《西藏50年·历史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31.王尧、王启龙、邓小咏著《中国藏学史(1949年前)》,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2.杨学政、箫霁虹著《心灵的火焰:苯教文化之旅》,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3.姜安著《藏传佛教:雪域高原独特神秘的文化现象》,海南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34.《阿古顿巴的故事》扎西卓玛整理,西藏人民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3月版
    35.《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36.《西藏自治区概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37.杨明、王岚《西藏教育史略》,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38.吴重阳著《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39.《藏族文学史》中央民族学院《藏族文学史》编写组编著,四川民族出版 社1985年9月第1版
    40.丁守璞著《历史的足迹——论民族文学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41.丹珠昂奔著《佛教与藏族文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42.李永宪著《西藏原始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43.特·赛音巴雅尔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4.(加拿大)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45.《民族哲学论文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46.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47.阿拉坦、孙青、华辛芝、齐小平著《论民族》,民族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48.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49.王光明著《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
    50.陈晓明著《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51.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泽文出版社1987年版
    52.(苏)尼·切博克萨罗夫、伊·切博克萨罗娃著《民族·种族·文化》,赵俊智、金天明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53.(美)丹尼斯·K.姆贝著《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陶庆、薛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4.(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5.(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6.(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7.(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 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58.(德)哈拉尔德·米勒著《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59.(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6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61.(美)C·恩伯、M·恩伯著《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62.(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63.(美)麦克洛斯基等著《社会科学的措辞》,许宝强、刘健芝、罗永生、伍志雄等编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64.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第1版
    65.陈嘉明等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66.(法)海瑟·噶尔美著《早期汉藏艺术》,熊文彬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67.(美)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之书》,郑振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68.(加)埃里克·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1版
    69.(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
    71.佛克马、蚁布思著《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
    72.罗兰·巴特著《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73.刘安武编选《印度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74.石海峻著《20世纪印度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