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商标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给他人商标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我国现行商标法规定了一些具体的商标侵权行为,但未就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作出明确的概括性规定。由于缺乏对商标侵权行为实质性要件的概括性规定,导致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和法律适用上的困惑;尤其上述商标侵权行为是针对当时较为突出的侵权行为类型作出的列举,在规范实践中出现的新行为时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认为,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应就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作出概括性规定。
     结合我国商标法已有规定、司法实践及学术探讨的成果,参考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域的经验,本文认为,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包括:(1)行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2)行为乃在商业过程中使用标志的行为;(3)行为乃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的行为;(4)使用行为导致混淆的可能性。本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商标侵权行为概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研究商标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此外,本文还结合商标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在相应章节中就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如涉外定牌加工、平行进口、竞价排名中的关键词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Trademark infringement refers to acts infringing upon the exclusive right to use registered trademark, and causing damages to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trademark owners. The current trademark law of China providing some specific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cts is devoid of general provision on the elements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which leads to the diversities of understanding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application of law, and which brings about such problems as“similar cases different results”while dealing with new types of infringe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explicit provisions on the elements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be added to the trademark law which is under its third amendment.
     Basing upon the current legal provisions, the judicial practices and academic research fruits, and by reference to relevant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believers that there should be the following elements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1) acts done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the trademark owner; (2) using signs in the course of trade; (3) using identical or similar signs in identical or similar goods or services; (4) acts causing the likelihood of confusion.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Chapter I is on an Introduction to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nd Chapter II to Chapter V discuss the four elements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respectively.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hot issues in practice, such as trademark infringement in OEMs, parallel imports, and keywords searches on the internet, in combination of the study on the elements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 in relevant chapters
引文
1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97页。
    2参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定)第15条第1款。
    3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第277页。
    4 WIPO,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ading Material, 2 ed.,1998,p.77.转引自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32页。
    5来小鹏:《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第299-302页。
    6孙海龙,姚建军:“商标侵权判定与例外抗辩”,载于《中华商标》,2010年第5期,第33页。
    7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97页。
    8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310页。
    9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502、516页。转引自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97页。
    10祝建军:“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准及考量因素——‘满汉楼’与‘湘巴佬’两件商标案之矛盾判决引发的思考”,载于《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第48页。
    11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72页。
    12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第125页。
    13张今:“商标法立法宗旨与侵权认定标准探讨”,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 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544。更新时间为2010年4月6日,最新查阅时间为2010年10月20日。
    14本书编写组:商标法律理解与适用(第二次修订版),中国工商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第17页。
    1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三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
    16参见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长中民三初字第0073号民事判决。
    17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6)沪一中民五(知)初第260号民事判决。
    18 C-173//98 SEBAGO案判决书第20-22段。转引自李明德,闫文君,黄晖,郃中林:《欧盟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第516页。
    19 C-414-6/99 DAVIDOFF案判决书第47、60段。转引自李明德,闫文君,黄晖,郃中林:《欧盟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第517页。
    20夏纪平,谈建俊:“商标权领域中的平行进口问题探析”,载于《当代法学》,2000年第2期,第25页。
    21谢甄珂:“商标权领域中的平行进口问题”,转引自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第95-96页。
    22欧共体第一号指令第5条第3款赋予商标权人制止任何第三人未经同意使用其商标进口商品的权利。
    23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第180页。
    24参见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1991)杨法经字第577号民事判决。转引自陈旭主编:《知识产权案例精选》,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第119-129页。
    25参见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长中民三初字第0073号民事判决。
    26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前言第1页。转引自祝建军:“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正确思路——米其林商标侵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载于《知识产权》,2009第6期,第62页。
    27在2009年9月召开的中国商标法律和司法实践高峰论坛上,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知识产权处的代表明确表示“平行进口是否侵权”是目前海关执法活动中的主要难点之一。参见“法官专家热议商标保护——中国商标法律和司法实践高峰论坛发言摘录”,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9月17日,第7版。
    28 See Article 9 (1) of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40/94 of 20 December 1993 on the Community Trade Mark.
    29 Jeremy Philips, Trade Mark Law: A Practical Anat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204.
    30转引自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75页。
    31 See Article 9 (2) of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40/94 of 20 December 1993 on the Community Trade Mark.
    32 See 15 U.S.C.A§1114.
    33朱玲:“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认定:以法律解释学为视角”,载于福建法院网, http://fj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3684 ,更新时间:2009年5月8日,最新查阅时间:2010年10月20日。
    34魏小毛:“商标侵权判定标准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报”,转载于中国广告网http://www.cnad.com/autonews/shanbiaofalv/200510249564043686.htm,更新时间:2005年10月21日,最新查阅时间:2010年10月20日。
    35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一中民初字第1544号民事判决。
    36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4)高民终字第1152号民事判决。
    37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初字第11351号民事判决。
    38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高民终字第1686号民事判决。
    39杨德嘉:“‘爱国者’索赔3400万商标侵权案一审宣判”,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 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572,更新时间:2010年4月12日,最新查阅时间2010年10月20日。
    40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知识产权审判分类案件综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第71-72页。
    41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0)一中知初字第11号民事判决。
    42佚名:“法官专家热议商标保护——中国商标法律和司法实践高峰论坛发言摘录”,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9月17日,第7版。
    4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对照表》。
    44 See Lockheed Martin Corp. v. Network Solutions, Inc. C. D. Cal., 1997.
    45 See Intermatic, Inc. v. Toeppen, N. D. III., 1996.。
    46参见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深中法知产初字第55号民事判决。
    47参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浙民三终字第284号民事判决。
    48参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粤高法行终字第22号行政判决。
    49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8)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317号民事判决。
    50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民事判决。
    51福建高院民三庭:“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的认定”载于福建法院网, http://fj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3684,更新时间:2009年3月13日,最新查阅时间:2010年10月20日。
    52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55页。
    53陈晓俊:“竞价排名商标侵权认定的新思路——商标间接侵权原则的应用”,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4期,第58页。
    54郑建滨:“竞价排名关键词与商标侵权判定”,载于《知识经济》,2010年第2期,第13-14页。
    55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47号民事判决。
    56参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穗中法民三初字第119号民事判决。
    57郑建滨:“竞价排名关键词与商标侵权判定”,载于《知识经济》,2010年第2期,第13-14页。
    58陈晓俊:“竞价排名商标侵权认定的新思路——商标间接侵权原则的应用”,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4期,第58页。
    59参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穗中法民三初字第119号民事判决。
    60邓宏光,易建雄:“竞价排名的关键词何以侵害商标权——建平我国竞价排名商标侵权纠纷案”,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8期。
    61胡刚:“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商标权保护”,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9月10日,第8版。
    6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对照表》。
    63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32页。
    64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38页。
    65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知识产权审判分类案件综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第75页。
    66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专利商标案件审理中的若干问题”,载于《中国专利与商标》,2007年第3期,第7-8页。
    6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三终字第5号民事判决。
    68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1页。
    69参见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三监字第37-1号民事裁定。
    70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知识产权审判分类案件综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第74页。
    71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231页。
    72 WIPO,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ading Material,2 ed.,1998,p.77.
    73参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3)二中民初字第06997号民事判决。
    74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3)高民终字第1005号民事判决。
    75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高民抗终字第562号民事判决。
    76参见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长中民三初字第272号民事判决。
    77参见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湘法民三终字第34号民事判决。
    78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商标确权行政审判疑难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第91页。
    79 Nuno Pires de Carvalho, The TRIPs Regime of Trademarks and Design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p.262.转引自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59页。
    80其原文为“is likely to cause confusion, or to cause mistake, or to deceive”, See 15 U.S.C.A§1114.
    81 See Articles 8, 9 of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40/94 of 20 December 1993 on the Community Trade Mark.。
    82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民事判决。
    83祝建军:“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准及考量因素——‘满汉楼’与‘湘巴佬’两件商标案之矛盾判决引发的思考”,载于《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第48页。
    84 Elizabeth F. Judge, Daniel Gerva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Law in Canada, Thomson Carswell, p.257.转引自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58页。
    85曹建明:“正确实施知识产权法律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暨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颁奖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司法保护网,http://www.chinaiprlaw.cn/file/20021017999.html,更新时间:2002年10月17日,最新查阅时间:2010年10月20日。
    86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第125页。
    87张今:“商标法立法宗旨与侵权认定标准探讨”,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544。更新时间2010年4月6日。
    88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1页。
    89 See C-48/05 Opel案判决书第24、37段。
    90参见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深中法民三初字第695号民事判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粤高法民三终字第91号民事判决。
    91祝建军:“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准及考量因素——‘满汉楼’与‘湘巴佬’两件商标案之矛盾判决引发的思考”,载于《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第49页。
    92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315页。
    93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257页。
    94李明德,闫文君,黄晖,郃中林:《欧盟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第491页。
    9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8条。
    96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13页
    97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第187页。
    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2.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3.来小鹏著:《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4.吴汉东等著:《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5.黄晖著:《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6.本书编写组:《商标法律理解与适用》(第二次修订版),中国工商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7.冯晓青主编:《商标侵权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8.孔祥俊著:《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9.李国光主编:《知识产权诉讼》,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10.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11.罗东川,马来客主编:《知识产权名案评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12.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编著:《知识产权审判分类案件综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1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编著:《商标确权行政审判疑难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14.潘福仁主编:《知识产权审判案件评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15.唐善新,林广海主编:《最新知识产权典型疑难案例判解》,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16.陈旭主编:《知识产权案例精选:中、英文对照》,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17.田力普主编:《影响中国的100个知识产权案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18.李明德,闫文君,黄晖,郃中林著:《欧盟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19.曹中强主编:《中国商标报告》1-9卷,中信出版社,2003-2009年出版。
    20. Beverly W. Pattishall, David Craig Hilliard, Joseph Nye Welch II.: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4th ed., 1998.
    21. WIPO, THE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 CASE BOOK. 2nd Edition-2008.
    1.孙海龙,姚建军:“商标侵权判定与例外抗辩”,载于《中华商标》,2010年第5期。
    2.祝建军:“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正确思路——米其林商标侵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载于《知识产权》,2009第6期。
    3.祝建军:“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准及考量因素——‘满汉楼’与‘湘巴佬’两件商标案之矛盾判决引发的思考”,载于《知识产权》,2010年第4期。
    4.陈晓俊:“竞价排名商标侵权认定的新思路——商标间接侵权原则的应用”,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4期。
    5.邓宏光,易建雄:“竞价排名的关键词何以侵害商标权——兼评我国竞价排名商标侵权纠纷案”,载于《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第8期。
    6.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专利商标案件审理中的若干问题”,载于《中国专利与商标》,2007年第3期。
    7.郑建滨:“竞价排名关键词与商标侵权判定”,载于《知识经济》,2010年第2期。
    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6.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40/94 of 20 December 1993 on the Community trade mark
    7. TRADEMARK ACT OF 1946 OF USA
    1.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三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
    2.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三终字第5号民事判决。
    3.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三监字第37-1号民事裁定。
    4.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3)高民终字第1005号民事判决。
    5.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4)高民终字第1152号民事判决。
    6.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高民抗终字第562号民事判决。
    7.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高民终字第1686号民事判决。
    8.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0)一中知初字第11号民事判决。
    9.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一中民初字第1544号民事判决。
    10.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初字第11351号民事判决。
    11.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3)二中民初字第06997号民事判决。
    12.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民事判决。
    13.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6)沪一中民五(知)初第260号民事判决。
    14.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7)沪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47号民事判决。
    15.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1991)杨法经字第577号民事判决。
    16.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湘法民三终字第34号民事判决。
    17.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长中民三初字第272号民事判决。
    18.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长中民三初字第0073号民事判决。
    19.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粤高法民三终字第91号民事判决。
    20.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粤高法行终字第22号行政判决。
    21.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深中法民三初字第695号民事判决。
    22.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穗中法民三初字第119号民事判决。
    1.张今:“商标法立法宗旨与侵权认定标准探讨”,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网址为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544,更新时间为2010年4月6日。
    2.福建高院民三庭:“涉外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的认定”,载于福建法院网, http://fj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3684 ,更新时间为2009年3月13日。
    3.朱玲:“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认定:以法律解释学为视角”载于福建法院网, http://fj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3684,更新时间为2009年5月8日。
    4.魏小毛:“商标侵权判定标准解读”,转载于中国广告网,http://www.cnad.com/autonews/shanbiaofalv/200510249564043686.htm,更新时间为2005年10月21日。
    5.杨德嘉:“‘爱国者’索赔3400万商标侵权案一审宣判”,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资讯网,http://www.cipnews.com.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572,更新时间:2010年4月1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