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该经自“安史之乱”后,大部分陆续散佚,故《道藏》收录不全。敦煌道教遗书中已经发现《本际经》唐写本140余件,约占道经抄本总数的五分之一,数量超过《道德经》抄本,堪称之最。(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之统计)除第八卷《最胜品》外,其余各卷都可复原。
     《本际经》原不题撰人,唐武周时僧人玄嶷在《甄正论》中称:“至如《本际》五卷,乃是隋道士刘进喜造,道士李仲卿续成十卷”。现存敦煌遗书《本际经》各写卷尾记皆注明抄写于初、盛唐时,则可知十卷本《本际经》至迟应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已行于世。其写本数量反映了此经在唐代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甚为流行,唐代出现的各种道教类书及义学著作中多引用、继承发挥《本际经》的思想内容。
     通观十卷本《太玄真一本际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向法解、妙行、天皇真人、正一真人等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道教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以导入一乘,并阐释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唐高祖武德年间,刘进喜、李仲卿曾经积极响应了由太史令傅奕所发起的“排佛”之议,从其参予国家最高级别的三教论衡活动的史实看,他们应该位列当时道教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之序,其思想代表了同时代道教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些因素决定了“《本际经》是总结了隋唐之际佛道论争并从新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回应佛学挑战的道教作品”。南北朝末年、隋代,正是佛教三论宗流行之时,吉藏在《中观论疏》中的《本际品》里把老子学说判为“本际外道”,从思想史的因果逻辑推论,刘进喜造作《本际经》时应在吉藏此说之后。“本际”在唐初又曾经成为佛道论衡中的焦点议题之一,李仲卿作为当时道教思想界的代表,参加了以“本际”为议题的这场“庭辩”。这些也许就是促使他们“创作”本经的最初动因。佛教思想界之所以借“本际”问题发难,真正意图在于通过辨析“本际”的本源论思想内涵,把道家与道教哲学的核心范畴“自然”和“道”的本源性特征网罗入佛教“因果”论的辩证逻辑当中,攻讦“道法自然”命题之伪。既然“道法自然”,则自然是生道之因,道(果)因自然而有,故“既因他有,即是无常”。以此证明“自然”和“道”都是无常法,无常即是“无我”。那么据此可以推论出道与自然永恒长存的道教“神学”理论,乃荒诞不经之说。这也许就是促使刘进喜、李仲卿在经中进行“道体论”、“道性论”、“判教论”理论建构的动机。《本际经》的问世,是为了在新的思想及时代背景下,论证老子乃至道教哲学的合理性、合法性与神圣性。当然,不能否认这里面也暗含了为政治服务的需要。
     刘进喜、李仲卿的生平,此二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完成了《本际经》的哪些品目及内容和思想方面的接续等问题,由于历史资料缺失,已难考证。现今可见有关二人有限的点滴事迹,多载于佛教史传资料中。通过《本际经》及其作者在佛教史传资料中反复出现,并引起佛教思想界相当关注这一特殊历史文化现象,反映出它不仅是一部研究隋唐道教思想的重要典籍,而且是考量佛道论衡乃至这一时期中国哲学专题的珍贵思想资料。
     本文以华夏出版社新刊《中华道藏》中收录的,经王卡先生点校的敦煌写经录文为文本依据,通过哲学史、思想史的诠释视角对这部经典的思想内容,经中出现的概念、范畴、命题,进行分析、解读,期望揭示它独特的中国哲学思想价值。
     《本际经》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佛道论衡的思想成果,并在多大程度上回应、解决了来自佛教思想界的诘难;《本际经》的“道性论”和南北朝以来佛教涅槃佛性思想的关系;《本际经》与佛教“天台宗”思想、同著名的《大乘起信论》等典型的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之间的关系;《本际经》的核心思想是“将示重玄义,开发众妙门”,或“开演真一本际,示生死源,说究竟果,开真道性,显太玄宗。”“太玄宗”也就是重玄之道。同时代的佛教思想界对此道教哲学主题是如何回应的?《本际经》对南朝道教义学的传承,经中体现的南北道教交融的痕迹,该经与其前后出现的《升玄内教经》等其它道经、道书的关系;《本际经》在道教经教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本际经》对于同时代及此后的中国哲学,无论是在不同思想体系的内部亦或外部是否产生过影响、产生过哪些影响?在以往的学术成果中未见相关论述,这也是本文期待尝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时中国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体现为,儒家伦理对道教戒律、积功累德的修道观念等普世价值的潜移默化;道教的哲学转型一方面是通过重新诠释《老》《庄》经典,一方面借鉴、吸收佛教思想来完成的,这些都直接表现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出现的概念、范畴、命题的阐释中。由此反映出来的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之所以能够被道教哲学成功地“平移”、转化、利用,也证明了“中国佛教的根子在中国而不在印度”。通过这些也折射出,中国哲学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三教合一”的哲学基础,一个宗旨——重视内省体验,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两种认识论与方法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神不灭论”和借用西方哲学术语时必须加以特定说明的“本体论”。贯穿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的道体论、道性论、判教论,体现了该经在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
     第一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思想及时代背景》。《本际经》的时代背景至少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末期。北朝末年,周武帝曾废佛道二教,名为二教俱废,其实还是想对道教有所保留,只不过这种道教必须是“三教”会通之道教罢了。甄銮《笑道论》、道安《二教论》总结了南北朝时期佛道论衡的重要内容。佛道论衡促使道教学者通过反观老、庄经典汲取哲学营养,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创新,注疏《老子》、《庄子》蔚然成风。而此时道教也正处于各派学说兼收并蓄、南北道教融会贯通的阶段。同时中国佛教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从般若性空转入涅槃佛性之有的讨论。这标志着由魏晋玄学所开创的“本体”学说向纵深的发展。
     第二章“本际”义与《本际经》。“本际”原为印度吠檀多哲学表示世界本源的哲学范畴,原始佛教把吠檀多哲学探讨的诸如“本际”说,看做是不能明确认识和解说的“无记”说。中国佛教思想界把老子哲学视为和本际说同类的外道学派。在道教思想内部,“本际”成为联结“本体”说与“本源”说的工具,借本际可以探讨“道体”与“道性”的本体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本际经》的作者站在道教立场,对于“本际”的这种“反向格义”,也证明了“《本际经》是总结了隋唐之际佛道论争并从新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回应佛学挑战的道教作品”。
     第三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道体论渊源于道家哲学的“道本体”思维传统,是对《老子》之“道”本源-本体意蕴的继承、发挥。早期道教对“道”的实体化与神格化的“神学”诠释,构成了《本际经》道体论的理论基础。在《本际经》中元始天尊是“道”的化身,“道”的哲学内涵既是“无”、“无本”、“空”;又意味着“遍在”、中道、实有。然而,“道”的真实相状——“寂灭之相”却非世间语言所能言诠,只能借助中道观才能理解“通达无碍,犹如虚空”的道体实相。“一切法性,即是无性”,暗示了《本际经》的作者欲以“反向格义”的手段融摄佛教义理,达到既包容佛教又要凌驾于佛教之上的真实意图。《本际经》从“无本”道体说,到中道观的“毕竟空”的理论建构,其实都是为了回答道是“有因”还是“无因”的问题。在佛道论衡背景下,如何回应佛教思想界利用“因果”法对“道法自然”命题的诘难,《本际经》对“道”进行了重新诠释,赋予它以“空”的本质性内涵,并将自然解释为“自性”。《本际经》进一步把佛教“因果观”、“因缘说”通过道教义理的重新诠释,包装成了道教的“因果义”,突出“心”、“性”在世间因果体义中的作用,这也是联结“道性”和“众生性”的关键,故“道性”之说亦可称“心法”。道性为“因”众生性是“果”。对于来自佛教中人对元始天尊神圣性的质疑及元始天尊的“人性”与“神性”的吊诡,《本际经》在理论建树上以“法身”义回应。元始天尊是集“道”之“体”与“用”,法身为“本”诸分身为“迹”于一身的高度统一。中国佛教的“法身”理论、范畴之所以能够被道教哲学照搬、借鉴,至少说明中国佛学“法身”理论与道体论之间有玄通之处。对“神本”的探讨是由以法身为本的命题引出的,“神本”之说把道性与众生心性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和“心”褂搭,根本目的在于揭示修道的正途必须从“心”上入手修心返本。《本际经》的道体论及由此衍生出的法身论、神本说使人人都具有“道性”成为众生的本性;把“道”实体化为人格神,使之成为引导人们证得“道果”的精神力量,推动众生信仰的动力。
     第四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性论思想。本章论述的重点在于揭示如果没有“佛性论”的刺激、影响,道教自身能否“开出”道性论,“无识有道性”与佛教“无情有性”之间的关系,“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的《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式的哲学方法及此命题对玄学“自然与名教”、佛道论衡“自然与因果”主题的历史性终结。从道性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充分吸收《涅槃经》佛性观念,借鉴运用关河学派中观般若学乃至三论宗吉藏的哲学思辨方法,转化利用佛教中国化思想成果最全面的还是《本际经》。
     第五章《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十二法印”与道教经教系统“三洞”分类法及由“三洞”衍变而成的“三乘”教法观念的结合,构成了《本际经》判教思想体系。“十二法印”思想内容中蕴含了道教的“大我”及“常、乐、我、净”理论特质,而这又和中古时期的佛教中国化有关。同时,《本际经》的判教思想也反映出所传承的灵宝派经教思想特征及该经在中古道教经教体系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
     《本际经》突出强调对“重玄”之道的诠释是大乘道教的真理价值判断标准之一,代表了隋唐之际道教思想发展的一种理论诠释方向。
The Taixuan Zhenyi Benji Scripture (a literature on the original beginning), Benji Scripture in short, is a Taoist scripture written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fter the insurrection waged by An Lushan and Shi Siming, the majority of the scripture was missing in succession. For this reason, the Taoist Canon has not collected the full version of the works. More than 140 copies of the Benji Scripture written in the Tang Dynasty have been found among the Taoist works unearthed from the Dunhuang relics, roughly one fifth of the total Taoist scripture copies. The number exceeds that of Dao De Jing, and comes atop all the Taoist works (see Research on Taoist Literatures Unearthed in Dunhuang by Wang Ka for the data source). All the volumes can be reproduced, except for Volume Eight– Zui Sheng Pin.
     The Benji Scripture originally didn’t bear the name of the author. Xuan Yi, a monk in the Wuzhou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claimed in On Zhenzheng that“the current Benji Scripture, which originally has five volumes, was originally written by Liu Jinxi, a Taoist in the Sui Dynasty, and later was extended to ten volumes by Li another Taoist Zhongqing.”The existing Benji Sculpture unearthed in Dunhuang indicates that each volume was copied in the early and prime periods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postscript. This shows that the ten-volume version of the Benji Sculpture was already circulated in the society during Zhenguan period of Emperor Taizong’s reign in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latest. The number of its copies reflects this sculpture was highly valued by peopl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extensively popular. Most of the Taoist works and literatures had recited and inherited the thoughts and contents of the Benji Sculpture.
     In the ten-volume Taixuan Zhenyi Benji Sculpture, Yuanshi Tianzun (meaning the maker of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aishang Daojun (meaning the creator of the ultimate rule of the world) and Taishang Laojun (also known as Lao Zi) interpret the doctrine to their followers, including Fa Jie, Miao Xing, Tianhuang Zhenren, Zhengyi Zhenren (Zhenren means an immortal), promote the concept of chongxuan (twofold mystery) in Taoism, and thereby“create Zhenyi Benji school (Zhenyi Benji means exploring the way that the world runs).”The sculpture aims to publicize Taoism and interpret that the view of truth of Taoism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e laws. The sculpture involves the“theory of embodiment of the Tao”advocating“the Tao has no origin”; the“theory of nature of the Tao”holding that“the Taoist law lies in natu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shierfayin”and“sandong”; the“theory of panjiao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s)”combined with the thought of chongxuan; and the“Taoist practice theory”featuring the comeuppance, merit, moral and practice, religious discipline, order of practice and method of practice.
     In the Wude Period of Emperor Gaozu’s reign in the Tang Dynasty, Liu Jinxi and Li Zhongqing once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proposal by Fu Yi, the then supreme official in charge of historical records, to resist Buddhism. 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both participated in the debate about the three religions, they should be the pioneers in the then Taoist circle, and their thoughts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Taoist theory at that time. As a result, the Benji Sculpture is a Taoist literature that sums up the deba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responds to the challenges from Buddhism on a new level of theoretical thinking.”The lat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 Dynasty saw the popularity of the School of Three Treaties of Buddhism. Ji Zang pointed out in the Benji Probe (meaning a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of Commentary on Madhyamika-Shastra that the doctrine of Lao Zi did not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Inferred from the cause-and-effect logic of the thought history, Liu Jinxi should create the Benji Sculpture after Ji Zang put forward the opinion. "Benji”beca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deba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hen Taoist circle, Li Zhongqing participated in the“court debate”on "Benji”. This probably was the initial motive that caused them to create the sculpture. The Buddhist circle attacked Taoism on the issue of“Benji”with the aim to attribute the core domains“nature”and“Tao”of Taoism and Taoist philosophy, which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ltimate origin, to the dialectical logic of the "cause and effect theory”of Buddhism by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riginal thoughts, thereby proving the proposition“the Taoist law lies in nature”was false. Now that“the Taoist law lies in nature”, then nature would be the cause for Tao and Tao (the effect) should come from nature, so“Tao is the result of other cause, and thus changeable”. Based on this logic, the circle of Buddhist thoughts attempted to prove that“nature”and“Tao”were both changeable, and changeability would simply mean“no origin”. Further, Tao itself and the“divinity”theory of Taoism that would last with nature for ever would be absurd. The attack from the circle of Buddhist thoughts was possibly the reason why Liu Jinxi and Li Zhongqing form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composed of the“theory of embodiment of the Tao”, the“theory of nature of the Tao”and the“theory of panjiao”. The advent of the Benji Sculpture was intended to demonstrate the reasonableness, legality and divinity of the philosophy of Lao Zi and Taoism created by Lao Zi in the context of new thoughts and times. Of course, it can’t be denied that the sculpture also implied the need to serve the then politics.
     Due to the l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such problems as the profile of Liu Jinxi and Li Zhongq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what chapters of the Benji Sculpture completed by the two respectively, the succession between their contents and thoughts, etc. The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wo available now is mostly included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Buddhism. That the Benji Sculpture and the authors have been found frequently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Buddhism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Buddhist circle. This reflects that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Taoist thought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ut also the valuable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deba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even the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period.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Dunhuang version of the Benji Sculpture collected in the Collection of Chinese Taoist Literatures newly published by the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and proofread by Mr. Wang Ka,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thoughts, concepts, domains and propositions in this classical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n the hope of revealing its unique valu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ic thoughts.
     A number of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Benji Sculpture have not been covered by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y are the questions this article attempts and needs to resolve. These questions include: In what areas the Benji Sculpture reflects the results of thought from the deba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to what extent the sculpture responds to and resolves the attacks from the Buddhism thought circ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theory of nature of the Tao”of the Benji Sculpture and the nirvana concept under the Buddhist doctrine since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enji Sculpture and the Tiantai School thoughts of Buddhism, the famous Mahayana-shraddhotpada-shastra, and other typical results of though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the core thought of the Benji Sculpture is to“reveal the meaning of chongxuan to open the door to many skills" or“interpret the ultimate origin, reveal the source of birth and death, discuss cause and effect, promote the true nature and display the definition of the Taixuan sect,”namely, the way to chongxuan. Then how the Buddhist thought circle responded to this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of Taoism;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aoist doctrine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e Benji Sculpture, the sig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orthern Taoism and the Southern Taoism reflected in the sculp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nji Sculpture and other Taoist works and literatu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culpture;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Benji Sculpture in the Taoist doctrine system; whether the Benji Sculpture influenced the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same era or later, either inside or outside different thought systems, and if yes, what influences.
     At that time, the relations among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Benji Sculpture are reflected in such a way as the Confucian ethics created an osmosis on the mitzvah, the Taoist practice concept of accumulating merits and kind deeds and other universal values; and the philosophical transformation of Taoism was realized by interpreting the classical works as Lao Zi and Zhuang Zi, and also borrowing and absorbing the Buddhist thoughts. These are directly evidenced by the concepts, domains and propositions that appear in the Benji Sculpture. This reflects that the results of thought from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can be successfully borrowed, transformed and used by the Taoist philosophy, which proves“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is in China, but not in India.”These also reveal the base of“integration of three religions”in the mainstream ideological domain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y, the principle of the practical philosophy featuring stressing introspection and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two epistemologies and methodologies, namely, the“theory of spiritual imperishability”root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ontology”which needs particular definition when borrowing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terms. The theory of embodiment of the Tao, the theory of nature of the Tao and the theory of panjiao running through the Benji Sculpture showcases the unique values of the sculpture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thought.
引文
9《全唐文》卷三六、卷三一;第393页上、353页下,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10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233页,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2003年。
    11《大正藏》第52卷,2112,第569页。
    12《大正藏》第49册,2035,第362页。
    13《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81页、第382页。
    14《大正藏》第52册,2110,第489页。
    15《大正藏》第52册,2110,第525页。
    16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第288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7《中国重玄学》第221页,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18《道藏》第14册,第309页、340页。
    19《敦煌学津杂志》,台北,1991年。
    20《华学月刊》46,1975年。或《敦煌文物随笔》,台北,1979年。
    21《敦煌学译丛》第一辑,耿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85年。
    22《集刊东洋学》43,1980年。
    23《金谷治教授退官纪念论集》,1983年。
    24《东方宗教》61,1983年。
    25《敦煌讲座》4,《敦煌与中国道教》,东京,1983年。
    26《集刊东洋学》60,1988年。
    27《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
    28《日本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30,1994年。
    29《文化》57卷,第3、4号,1994年。
    30以上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均转引自《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和第十三辑,姜伯勤、万毅署名文章。
    31《敦煌研究》,1994年第三期。
    32《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1995年。
    33《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三联书店,1998年。
    34原文发表在《中国道教》现已收录于《中国重玄学》,见其第四章第一节。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35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36《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三期。
    37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8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年。
    39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籖》,第102页,中华书局,北京,2003年。
    40《道教和佛教》〈道佛的不同点——道教的特色〉,王元化主编:海外汉学丛书,(日)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徐远和等译耿欣校《道教〈第二卷〉》,第9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1贺麟王太庆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6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4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201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63年。
    43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206页,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
    44贺麟王太庆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64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45《佛学研究方法论》(上册),第94页,学生书局,台北,1996年。
    46《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跋),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50《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8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1《大正藏》第50册,2060,第631页。
    52《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53页。
    54《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54页。
    
    55《笑道论》,见《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43页至152页。
    56《二教论》,见《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36页至143页。
    58王延“校三洞经图”始于建德三年(574),武帝主持编撰《无上秘要》事在建德末年(577),王延所校道书当为《无上秘要》的重要资料来源,故王延很可能也参予了编撰工作。王延所作《珠囊》今佚。
    59南梁、北魏中后期,南北道教日渐流通。南朝道教三洞经书不断北传,交接地点就在华山。然后,分作两支传播。一支自华山隐真陆景传陈宝炽,陈后隶籍楼观,并传授侯楷、李顺兴、王延,侯楷再传严达、于章,王延又自隐居华山的茅山道士焦旷处得到大量三洞经书;另一支自嵩山道士赵静通传韦节,韦后隐居华山,终亦隶籍楼观,其流传的经书由隋唐间道士田仕文传至唐初楼观观主尹文操。尹文操在唐高宗武后时,亦为楼观改名后的宗圣观观主,宗圣观(楼观道)遂与江南茅山(茅山宗)并列为当时两大道教宗派。另,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有道士王道义来到楼观,令门人购集真经万余卷。(参见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97至110页,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60《宋史·艺文志》著录《玄门大论》一卷,盖即本书。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引有《玄门论》,《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引有《玄门大论》,《道藏阙经目录》著录《玄门大论》二十卷。唐初道士孟安排在《玄门大义》的基础上又编篡了十卷《道教义枢》,他在《序》中称《义枢》是《玄门大义》之枢要。《玄门大义》后散佚,现《道藏》本《洞玄灵宝玄门大义》一卷,系《玄门大义》之残篇,或为唐人据残卷整理而成。
    61《唐会要》卷五十“观”条,《唐会要》第876页,中华书局,北京,1998年。
    62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五章第二节》〈楼观道与南北朝新道教的融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楼观考〉,中华书局,北京,1963年。
    63南北朝道教学者注疏《老》、《庄》名载史籍者,《隋书·经籍志》著录《老子序诀》一卷,葛仙公(按:葛玄)撰。今人研究其为假托,实出自南北朝时期。(卢国龙:《道教哲学》,第232页。)《宋史·艺文志》著录陆修静《老子道德经杂说》一卷,此书《隋书·经籍志》未载。顾欢撰《老子义疏》两种,各一卷。孟智周《老子义疏》五卷。北周道士韦处玄《老子义疏》四卷,戴诜《老子义疏》九卷、《庄子义疏》八卷,梁旷《老子注》四卷、《南华论》二十五卷。(以上见《隋书·经籍志》)另据唐沙门法琳《辩正论》卷八载,孟智周又曾撰《道德玄义》三十三卷。(《大正藏》第52册,2110,第546页。)唐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云,梁道士臧衿有《道德义疏》四卷;梁陈道士宋文明《道德义泉》(按:《道德义渊》,系避讳)五卷;北魏道士刘仁会《老子注》二卷。(见《道藏》第14册,第309页。)
    64《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道藏》第14册,第341页。
    66《出三藏记集》卷五〈喻疑第六〉,《大正藏》第55册,2145,第41页。
    67“常”即永恒性,说明佛身是常,指“法身”;“乐”亦称常乐,表达永恒的精神宁静,指“涅槃”;“我”又称“大我”,指“佛身”;“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大般涅槃经》卷二,《大正藏》第12册,374,第378页。)“云何复名为大涅槃?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正藏》第12册,374,第502页。)“净”又称“大净”,指佛法。
    68《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大正藏》第12册,374,第562页。
    69《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大正藏》第12册,374,第568页。
    
    70《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1853,第41页。
    71《大正藏》第52卷,2110,第525页。
    72《中国大乘佛学》,第23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行,台北,1991年。
    
    73见《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74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第10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5《诸子集成》第八册,《淮南子注》,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76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7、324、325、326、327页,中华书局,1985年。
    77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第211页,中华书局,2008年。
    78《中华道藏》第6册,第86页。
    79《道藏》第四册,第311页。
    80参见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第65、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81见王宗昱著《〈道教义枢〉研究》,附录《道教义枢》校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82《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5册,1509,第258页。
    83《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正藏》第25册,1509,第321页。
    84 (汉)高诱注(清)毕沅补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8册,第53、54页,岳麓书社,1996年。
    85《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6见《<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杨曾文杜斗成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87《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89页。
    88卢国龙先生认为,“李荣所立‘本际义’,盖据刘进喜、李仲卿二人所造作的《本际经》。《本际经》主要阐述道本体问题,其说以为道非有非无、亦动亦寂、能本能迹,道为宇宙众生之本,但本于无本,众生修行虽曰返本,但实则无本可返,所以道与众生、自然的关系,是即一而二的,这就是道与众生自然的‘本际义’。根据这个意义,李荣认为道与本际可互为本元,这也是唐初道教重玄学的基本义之一。”(《道教哲学》第223页,华夏出版社,北京,2007年。)
    
    89 (汉)荀悦著吴道传校:《申鉴》,《诸子集成》第9册,岳麓书社,1996年。
    90《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大正藏》第14册,475,第554页。
    91“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末期”或“吠陀的终结”,此时的婆罗门哲学家总结和发展了吠陀和梵书的原人和梵的哲学,创立了以“梵-我”为最高精神范畴的奥义书哲学体系,其精髓是“梵-我”同一的原理。(见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北京,2000年。)
    92安荼是梵语音译,字意为“卵”。安荼论师或安陀师,亦称本生计、本际计,主张“卵”是生成万物的原始。(《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四》第1741页,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台湾,1994年。)
    93《大正藏》第32册,1640,第158页。
    94如在《歌者奥义书》中也说:“太初之际,此界为无,其后为有,有复发展,化为一卵,孵育一年,卵壳裂开,分成两片;一片为银,一片为金。银者作地,金者作天;表为群山,里为云雾;脉为河流,液为海洋。”(转引自巫白慧《印度哲学》第174页,东方出版社,北京,2000年。)巫先生认为此说是在吠陀的胎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梨俱吠陀·造一切者赞》“┅┅彼乃我等,生身父母,是此世界,创造之主;我等所在,及诸有情,彼全知晓。彼乃唯一,诸天神祗,由他赐名;其余众生,超前询问。┅┅”应该视为该说的源头。(见巫白慧:《印度哲学》,第44页,东方出版社,北京,2000年。)
    95“无记”是梵语音译,指对于超越感性与知性的范围不在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无法叙述或说明。杜继文先生研究认为“(原始佛教)理论上留下的‘无记’,到了大乘佛教,就成了重点发挥的巨大空间,并形成庞杂的佛身论,包括法身、应身、化身以及对‘如来’的种种定义”。(《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卷》,第17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96见《大正藏》第2册,99,第245页。
    98《大乘义章》云:“所言难者,执邪征正,目之为难。亦可邪执碍于圣道,能与出世为留难,故名之为难。难别不同宣说十四。”(《大乘义章》卷六,十四难义,《大正藏》第44册,1851,第594页。)同样,南传巴利语大藏经是这样叙述的:“对于色┅┅对于受┅┅对于想┅┅对于行┅┅对于识不离贪者、不离欲者、不离爱情者、不离渴者、不离热恼者、不离爱者,始有‘┅┅’。此为如来所不记说之因、之缘。”(见《汉译南传大藏经》第17册,相应部经典五,第十无记说相应,台湾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99见《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中的论述。《大正藏》第1册,21,第88—94页。
    100见《佛说箭喻经》,《大正藏》第1册,93,第917—918页。
    101《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大正藏》第2册,99,第245页。
    102它的对立学说就是佛教独创的“缘起论”,“缘起”同时也意味着“缘灭”。因为事物的产生、存在依赖与事物有关的主、客观条件,如果离开这些条件,事物便不复存在。事物的主体(本身)不存在,那么“我”自然也就不成立了。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所以,任何执著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限制的事物中存在有一个永恒的主体(我),都是邪见。正确的观点应该是“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佛教哲学反对“常见”,实质是为了树立它的“三法印”、“十二因缘”及“四谛”理论,这也是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主要指通过分析、发现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是运动不息缘生缘灭的,所以说是“无常”。而客观世界的物质现象(个体“我”),又由于是物质成分与精神因素的组合而显得无主体性,故称“无我”。以缘起的道理,从佛教哲学的立场来说明人存在的状态,就是“十二因缘说”。人生的过程是受互为因果关系的十二个环节支配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见《长阿含经》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正藏》第1卷,1,第60页。)十二个环节周而复始循环运动,没有一个环节能够独立存在,同样是无常、无我。十二因缘的流转是在说明,执迷的生存现实是基于苦、集、灭、道(四谛)的普遍性成立的。因缘的生起为苦集谛,根源在于第一个环节“无明”。因缘的还灭是灭、道谛,只有消灭无明,其余的十一个环节就会连锁消失,消灭无明的最终目的就是“涅槃寂静”。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涅槃经》卷下,《大正藏》第1卷,7,第204页。)但是,十二因缘说中包含的“业”、“轮回”的思想,实际源于《奥义书》的精髓,原始佛教吸纳了它们,创立了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理论。佛教的轮回思想独特之处在于,它否认轮回的主体,以轮回为方便说。但是既讲轮回又否认轮回的主体,造成很大的理论发挥空间。所以,后来的部派佛教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经量部主“胜义补特伽罗”,犊子部立“不可说补特伽罗”等等,等于承认“补特伽罗”(轮回主体)实有。
    103“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不生有老死。若先有老死,而后有生者。是则为无因,不生有老死。生及于老死,不得一时共。生时则有死,是二俱无因。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燃者。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诸所有因果,相及可相法。受及受者等,所有一切法。非但于生死,本际不可得。如是一切法,本际皆亦无。”(《龙树六论》第18页,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年。)
    104《中观论颂讲记》第209页,正闻出版社,台湾,2000年。
    105《大正藏》第31册,1585,第3页。
    106意思是说,如果有事物能生起其它事物,那该事物必定不是始终不变的。而一切非始终不变的事物,必定不是普遍存在的。一切普遍存在的事物,必定没有真正实在的主体。如果有事物存在真实不变的主体,就不可能生起其它事物。如果它能生起其它事物,它就不具有真实不变的主体,它本身也应是由其它事物产生。既然“大自在天”的主体是始终不变、普遍存在,并具备一切功能,那他应在一切时间、地点顿时生起一切事物。如果要依赖愿望或条件才能生起其它事物,那就违背了“大自在天”是生起一切事物的唯一原因的论点。或者说,愿望和条件也应是顿时生起的,因为“大自在天”作为因,是始终存在的。通过破“大自在天”外道的观点,其余的学派执著存在一大梵、时间、方位、混沌、自然、虚空、神我等,始终不变的存在,实有主体,具有一切功能,能生起一切事物,都可例同以上所论加以破除。(见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7《大正藏》第1册,26,第487页。
    108《杂阿含经》卷六亦云:“众生无明所盖,爱系我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去本际。”(《大正藏》第2册,99,第41页。)这里的“本际”,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109《大正藏》第17册,842,第913页。
    110此处“本际”中村元先生解作“根本究极之真实”。(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第1261页。)
    111《大正藏》第12册,353,第222页。
    112《大正藏》第8册,222,第170页。
    113《大正藏》第9册,263,第72页。
    114《大正藏》第13册,401,第533页。
    115《大正藏》第42册,1824,第100页。
    116《大正藏》第42册,1824,第100页。
    117此为综合王中江及詹剑锋先生的观点。(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第108—109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138—141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2006年。)
    118熊铁基马怀良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第2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2005年。
    
    120楼宇烈:《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北京,1999年。
    121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98页,中华书局,北京,1999年。
    122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探微》,第48页,四川巴蜀书社,2001年。
    12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51页,人民出版社,1955年。
    124刘笑敢:《老子古今》,第44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北京,2006年。
    125上述释义皆引自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相关章节注释,各章大义基本采用詹剑锋先生的观点。(见《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北京,2003年;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133—138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2006年。)
    
    126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第88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7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第8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8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173、221、196页。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129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81页。
    130这一点,如同王弼所云:“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能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方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行丑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如无仪,故道相法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者,主也。”(《道德真经集注》卷四,《道藏》第十三册,第37页。)
    131这场辩论的直接原因,李唐立国为确立政治法权以老子为祖上,加之曾为北周通道观学士、隋代曾为道士的太史令傅奕,于唐初首倡排佛之议,高祖遂诏令“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将道教置于儒、佛之先。沙门虽“当时莫敢酬抗”,但心中不悦,故借机攻讦《老子》。翌年(626)初,傅奕又七次上疏请除佛法,刘进喜作《显正论》、李仲卿作《十异九迷论》抨击佛教互相唱和。出于论辩的需要,法琳撰写了《辩正论》。今人考证《辩正论》完稿当在贞观七年(633)之后。(刘学智:《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第105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辩正论》中引录道书约八十余种,指责其抄袭佛经之谬包括《本际经》,“《太玄真一本际经》〈护国品卷第二〉:‘是时,元始天尊成就五方国土,度一切人。’君子曰:‘若天尊出世度一切人者,必应动地放光天人云集,何为书策不载,今古莫传,九州岛岛之中无一见者?其为诈妄皆此类焉。’〈圣行品〉有三达、五眼、六度、四等、五浊、六通,等语,亦有未度令度、未安令安、未脱令脱、化引三乘入一乘道、一念了达三世。〈道性品〉有正定、七小劫、三有、四魔、四趣、五道、六根、六尘、六识、三途,等语。复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四摄、四辩、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之说。君子曰:‘如前所列法门名字,并偷佛经为其伪典,一一寻检部部括穷。备取《涅槃》、《般若》之文,或偷《法华》、《维摩》之说。”(《辩正论·卷八》,《大正藏》第52卷,2110,第544页。)说明,十卷本《本际经》面世时间下限当在贞观七年(633)。
    132《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89页。
    133《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2104,第584页。
    134《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89页。
    135《道德真经集注》卷四,《道藏》第十三册,第37页。
    136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103页,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13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8《道德真经集注》卷四,《道藏》第十三册,第37页。
    139“《想尔注》部分取自河上”。“《想尔注》为张陵(或张鲁)作,盖曾见河上公《注》,则河上《注》成书,明在张陵立教之前。《想尔注》之作,乃于河上外,别树教义,故间有取河上以为说”。“河上仍兼顾老子哲理,及其文义上之贯通。《想尔》则自立道诫,自表道真,于老子哲理几至放弃不谈,即文理训诂,亦多曲解”。(见饶宗颐著《老子想尔注校证》,第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0王明编《太平经合校》,第472页,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141见饶宗颐著《老子想尔注校证》,第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2《广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87页。
    143《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21页。
    144《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3页。
    145《广弘明集·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54页。
    146《广弘明集·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56页。
    147《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43页。
    148见《道藏源流考》第206页,中华书局,北京,1963年。
    149见姜伯勤先生《<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150《中华道藏》第4册,第120页。
    151《中华道藏》第4册,第121页。
    152《道藏》第九册,第872页。
    153《中华道藏》第4册,第122页。
    154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中华书局,北京,1960年。
    
    155《道藏》第6册,第883-884页。
    156《三报论》、《明报应论》、《形尽神不灭论》见《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2102。
    157《中华道藏》第4册,第122、124页。
    158《中华道藏》第4册,第124、119、120页。
    159《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大正藏》第12册,375,第781页。
    160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72页,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161《道藏》第6册,第156页。
    162这也许如吉藏所云:“此是以论疑经,以经疑论,又以经疑经。”(见《中观论疏·卷第六末》〈本际品第十一〉,《大正藏》第42册,1824,第100页。)
    163汤用彤先生研究认为(此论)“《佑录》、《长房录》、《内典录》、《隋志》、两《唐志》均未著录。六朝章疏未言及。至《通志略》与《宋史·艺文志》始列入,决为伪托。”“似此论为中唐以后,妄人取当时流行禅宗及道教理论凑成,托名僧肇。而所谓肇公之《老子注》,同是伪书也。”(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4《宝藏论·卷一》〈本际虚玄品第三〉,《大正藏》第45册,1857,第148页。
    165隽雪艳陈捷等译《道家思想与佛教》,第7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年。
    166“《宗镜录》是延寿的主要著作,它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了此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佛教在五代宋初演变的基本轨迹。《宗镜录》的主旨,是要在肯定唐代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发扬光大,并把这种融合思想的原则推及所有佛教宗派。”(潘桂明董群麻天祥:《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第2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67《宗镜录·卷六十八》,《大正藏》第48册,2106,第799页。
    168《宗镜录·卷七十八》,《大正藏》第48册,2106,第845页。
    169《宗镜录·卷八十二》,《大正藏》第48册,2106,第871页。
    170《宗镜录·卷九十六》,《大正藏》第48册,2106,第933页。
    171《宗镜录·卷九十八》,《大正藏》第48册,2106,第945页。
    172见《仙苑珠编》卷下引《楼观传·严达》,《三洞群仙录》卷八、卷十一引《高道传·严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严达传》。转引自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435页。
    174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241页,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175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16页,《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第五十六章注。巴蜀书社,2001年。
    176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24—132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177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33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178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48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79转引自俞宣孟:《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的哲学》第3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80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50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1转引自(德)莱因哈德·梅依著张志强译:《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第67—8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183《周易正义》卷七,第七十一页。《十三经注疏》上册第83页,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
    184钱穆:《论十翼非孔子作》,《古史辨》第三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85《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几点意见》,见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一辑《反向格义与全球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7年。
    186《老子指归》见,王德有:《老子指归译注》,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
    187王德有:《老子指归译注》第14页,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
    188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195、196页,中华书局,北京,1999年。
    189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624页,中华书局,北京,1999年。
    190《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第63、64页,中华书局,北京,1999年。
    191李大华:《生命存在与境界超越》第23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192转引自李养正:《道教概说》第216页,中华书局,2001年。
    193贺麟王太庆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64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194《道教与中国社会》第2页,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北京,1989年。
    195《全后汉文》卷三二,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第32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7年。
    196见洪适《隶释》卷三,《四部丛刊》本;《全后汉文》卷六二,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第596页。
    19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6页、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98黄晖:《论衡校释》第334页,中华书局,北京,2006年。
    19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第7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7年。
    200《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引,《道藏》第24册,第725页。
    201关于《老子圣母碑》、《老子铭》、《老子变化经》的历史考察和思想史相关论述,可以参阅,刘屺:《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301页—423页,中华书局,2005年。
    20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101页,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203高诱:《淮南子注》第105页,《诸子集成》第八册,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204王符:《潜夫论》第192页,《诸子集成》第九册,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205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8、254页。王明先生认为,《太平经》问世与《潜夫论》的年代大致相当,它利用当代流行的元气说的思想材料,从自己的理论系统出发,创作出原始道教独特的宇宙生成论。(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下编,《论〈太平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
    206王明:《无能子校注》,第15页,中华书局,北京,1981年。
    207《藏外道书》第9册,第509页,巴蜀书社,1992年。
    208《道藏》第24册,第857页。
    209《中华道藏》第5册,第98页。
    210陶弘景:《真诰·甄命授》。《道藏》第20册,第516页。
    211《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84页。
    212《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91页。
    213玉帝:即元始天尊。《云笈七签》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代天尊亦有十号:第一曰自然,二曰无极,三曰大道,四曰至真,五曰太上,六曰道君,七曰高皇,八曰天尊,九曰玉帝,十曰陛下。”高皇:《无上秘要》卷一九〈天帝众真仪驾品〉:“东海水帝神王,常以立春、春分之日,乘碧辇飞龙,上诣高皇玉帝,削罪简,注仙箓,列言上帝之前。……右出《洞真飞行羽经》。”高皇、玉帝:法琳《辩正论》称:“道有十号”,《辩正论》卷二引道经《宝玄经》称“道”“自然应化,有十种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三号大道,四号至真,五号太上,六号老君,七号高皇,八号天尊,九号玉帝,十号陛下。统领一切立君臣之道。”(《大正藏》第52卷,2110,第498页。)《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四亦称元始天尊自然应化,“相应生十号,讬迹诸天:一号自然,是物根本;二号无极,莫知所穷;三号大道,普包滋育;四号至真,真是至纯;五号太上,极大穷高;六号老君,历代应接;七号高皇,光明极上;八号天尊,天中宗尊;九号玉帝,玉美尊主;十号陛下,诸天上帝,高上莫过。天中之尊位,称陛下。”(《道藏》第33册,第742页。)
    214据日本学者福永光司研究“元始天尊”一名出现于六世纪。(见《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与元始天尊━儒教的最高神与道教的最高神》,东京大学《中哲文学会报》第2号,1976年。据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82页之介绍。转引自王惠民《<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264页,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另外,小林正美注意到“元始”二字在《淮南子》、《抱朴子》等书中就已出现。而“天尊”二前缀先出现于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和西晋法立、法矩译的《佛说诸德福田经》等佛典中。“元始天尊”一词五世纪晚期才出现于南齐(479—501年)严东注《度人经》中。(严东注《度人经》卷二:“元始符命,时克升迁”句注云:“东曰: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命召十方无极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云:“东曰:元始者,天尊也。”这里用“天尊”疏解“元始”,说明尚未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称。六世纪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尊列为道教的最高神,从此,“元始天尊”概念才逐渐流行。(见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65—167页。转引自王惠民《<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264页,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称:“道君复告普济曰:‘我本师大圣元始天尊,禀虚无自然妙道化身”。(《道藏》第6册,第130页。)即言元始天尊是道之化身。只不过元始天尊有时亦被称作“元始天王”。《清微斋法》卷上云:“元始天王,元始者实为至道之高称,万道之根本也。”(《道藏》第4册,第282页。)
    218《宗玄先生玄纲论》,《道藏》第23册,第676页。
    219《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三十二、卷十九,《道藏》第14册,第472、402页。
    220《道藏》第23册,第602页。
    221《道藏》第22册,第911页。
    22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第46—47页,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年。
    223何晏:《无为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第39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7年。
    224转引自,王德有:《老子指归译注》,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
    225《道行般若经》卷三,《大正藏》第8册,224,第439页。
    226《道行般若经》卷三,《大正藏》第8册,224,第440页、第441页。
    227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四章第二节,《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
    228《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卷,2103,第139页。
    229《道藏》第34册,第620页。
    230《宗玄先生玄纲论》,《道藏》第23册,第674页。
    23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6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32《道藏》第十一册,第493页。
    233《道藏》第十一册,第501、504页。
    234《西升经集注》卷一,《道藏》第十四册,第572页。
    
    235《西升经集注》卷四,《道藏》第十四册,第586页。
    236参见,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103—109页,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237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01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38《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8页。
    239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二章第四节《六家七宗》。
    240《不真空论》,《肇论》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8,第152页。
    241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第26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同时参见,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367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2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150页,中华书局,1998年。
    243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41页。疏:“群生愚迷,滞是滞非。今论乃欲反彼世情,破兹迷执,故假且说无是无非,则用为真道。是故复言相与为类,此则遣于无是无非也。既而遣之又遣,方至重玄也。”
    244上述引文皆出自《南华真经注疏》,《大宗师》郭象注。
    245《老子疑问反讯》,《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20页。
    246《老聃非大贤论》,《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20页。
    247直至隋代以吉藏为代表的佛教思想界仍然不承认,道教的理论思维已经达到“理超四句”的水平。如《三论玄义》中说:“牟尼之道,道称无相。理源既一,则万流并同。什肇抑扬,乃谄于佛(此王弼旧疏,以无为为道体)。答:‘伯阳之道,道指虚无;牟尼之道,道超四句。浅深既悬,体何由一?盖是子佞于道,非余谄佛。’问:‘牟尼之道,道为真谛,而体绝百非;伯阳之道,道曰杳冥,理超四句。弥验体一,奚有浅深?’(此梁武帝新义,用佛经以真空为道体)。答:‘九流统摄,《七略》该含,唯辨有无,未明绝四。若言老教亦辨双非,盖以砂糅金,同盗牛之论’(周弘政、张机并斥老有双非之义也)。〈《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卷,1852,第2页。〉吉藏认为中国传统的诸如九流、七略等各种学问,都仅停留在思辨有、无的层次,并没有达到“理超四句”的程度,如果说道教中有辨识非空、非有的思维模式,那也是从佛教中剽窃来的。
    248参见,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第26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9《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8页。
    250《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9页。
    251《大智度论》卷四十六《释摩诃衍品第十八》,《大正藏》第25册,1509,第393页。
    252《金刚三昧经》卷一《入实际品第五》,《大正藏》第9册,273,第369页。
    253 (汉)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注》第119页,《诸子集成》第8册,岳麓书社,1996年。
    254《抱朴子内篇校释》第4页,中华书局,北京,1985年。
    255见姜伯勤先生的《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56《大正藏》第9册,278,第468页。
    257《摩诃止观》卷三,《大正藏》第46册,1911,第27页。
    258《龙树六论》第35页,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年。
    259《龙树六论》第36页,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年。
    260保罗·L·史万森著史文罗同兵译《天台哲学的基础——二谛论在中国佛教中的成熟》,第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61《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大正藏》第33册,1716,第705页。
    262《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2102,第41页。
    263《南齐书》第496页,二十四史简体字本,中华书局,1999年。
    264详见吉藏在《中观论疏》和《二谛义》中分别诠释论述有周颙的“三宗论”。(《中观论疏》卷二,《大正藏》第42册;《二谛义》卷三,《大正藏》第45册。)
    265《二谛义》卷三,《大正藏》第45册,1854,第108页。
    266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第160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7《道藏》第5册,第890—893页。
    268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第53页,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270《大正藏》第52册,2110,第546页。
    271《甄正论》卷二,《大正藏》第52册,2112,第563页。
    272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附录,《道教义枢》校勘,《道教义枢·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73华方田:《出入有无之际——简析庐山慧远法身观的理论矛盾》,见《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274《大乘义章》卷十九,《大正藏》第44册,1851,第837页。
    275《佛说内藏百宝经》卷一,《大正藏》第17册,807,第753页。
    276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375——383页,《支谦译经中的“佛身”思想》。
    277《佛说如来兴显经》卷一,《大正藏》第10册,291,第592页。
    278《度世品经》卷六,《大正藏》第10册,292,第653页。
    279见《无言童子经》卷二,《大正藏》第13册,401,第533页。
    280《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二,《大正藏》第15册,638,第543页。
    281《出三藏记集》卷七,《大正藏》第55卷,2145,第48页。
    282参加,方广锠:《道安评传》第181——182页,昆仑出版社,北京,2004年。
    283《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2102,第2页,《牟子理惑论》。
    284《弘明集》卷三,《大正藏》第52册,2102,第16页。
    285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55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86《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第三》,《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0页。
    287《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6,第125页。
    288《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第五》,《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1页。
    289《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27页。
    29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23页。
    291《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34页。
    292《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29页。
    29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6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94《弘明集》卷二,《明佛论》,《大正藏》第52册,2102,第10页。
    295《弘明集》卷三,《答何衡阳难释白黑论》,《大正藏》第52册,2102,第21页。
    296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700页。
    29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98《大般涅槃经》卷四,《大正藏》第12册,374,第390页。
    299《大般涅槃经》卷二,《大正藏》第12册,374,第378页。
    300《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正藏》第12册,374,第502页。
    301《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大正藏》第12册,374,第562页。
    302《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大正藏》第12册,374,第568页。
    303《出三藏记集》卷五〈喻疑第六〉,《大正藏》第55册,2145,第41页。
    304《大智度论》第三十一卷,《大正藏》第25册,1509,第290页。
    305《大智度论》第三十五卷,《大正藏》第25册,1509,第319页。
    306《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1564,第24页。
    307《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三,《大正藏》第15册,586,第52页。
    308《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二,《大正藏》第15册,642,第637页。
    309《出三藏记集》卷八,《小品经序》,《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4页。
    310《出三藏记集》卷十,《大智释论序》,《大正藏》第55册,2145,第74页。
    311《出三藏记集》卷八,《法华经后序》,《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7页。
    312“远乃于精舍无量寿像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乃令刘遗民著其文曰:‘惟岁在摄提秋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据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称:“岁次在东晋安帝元年,公元402年。”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7页。)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宿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花敬荐而誓焉。”(《高僧传》卷六,《释慧远传》)文中再次表达了神不灭的观点,“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何津?”神虽然无迹可求,但能通过感应而得知其存在。由于神的存在,轮回果报就有了主宰。在此思想基础上,他们所理解、期冀的西方净土世界,与道教神仙妙境必然有相通之处,“其有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全于幽谷;先进之与后升,勉思策征之道。然复妙观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太息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弘哉?”西方净土即云峤之“神界”,修行以“太息”为目的,既“缅谢”三途轮回,又“长辞”天宫之乐。而通过彼时庐山中人留存至今的两首玄言诗中,成仙的情愫就昭然若揭了,《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云:“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驰步乘长岩,不觉质有轻。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端坐运虚论,转彼玄中经。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谋始创大业,问道叩玄篇。妙唱发幽蒙,观化悟自然。观化化已及,寻化无间然。生皆由化化,化化更相缠。宛转随化流,漂浪入化渊。五道化为海,孰为知化仙。万化同归尽,离化化乃玄。悲哉化中客,焉识化表年。”(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086、1087页,中华书局,1983年。)
    313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第25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14《世说新语·文学》说:“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说明南渡之后,清淡的中心论题是承接中朝的原有论题,凡江左所谈论题,中朝早已全部涉及。其中,除“逍遥”一义更出新意之外,其它论题实沿中朝旧习。《世说新语·文学》载:“《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315《广弘明集》卷十八,《答安成侯姚嵩表》,《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30页。
    316《广弘明集》卷十八,《通三世论》,《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28页。
    317《广弘明集》卷十八,《什法师答》,《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28页。
    318《肇论》卷一、《涅槃无名论》,《大正藏》第45册,1858,第157页。
    319《中华道藏》第5册,第102页。
    320《道藏》第33册,第731页。
    32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280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322《道藏》第28册,第413页。
    323《道藏》第6册,第624页。
    324《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道藏》第24册,第787页。
    
    325《道藏》第24册,第790页。
    326《道藏》第24册,第721页。
    327《道藏》第24册,第791页。
    328见《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29见《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30《道藏》第24册,第722页。
    
    331《大乘义章》卷十九,《大正藏》第44册,1851,第840页。
    332《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正藏》第34册,1718,第129页。
    
    333《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正藏》第34册,1718,第128页。
    334《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正藏》第34册,1718,第129页。
    335《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九下,《大正藏》第34册,1718,第129页。
    336《道藏》第24册,第721页。
    337《道藏》第24册,第792页。
    338《道藏》第24册,第721页。
    339王卡先生认为《正统道藏》中,洞真部本文类收入《元始洞真决疑经》,又名《太上决疑经》,是《本际经》卷二改编本。(《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第1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而王宗昱先生认为,《太上决疑经》(《元始洞真决疑经》)曾经被《本际经》之后的《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和《一切道经妙门由起》以及唐开元年间成书的《初学记》称引,说明《太上决疑经》是一篇独立的道经。《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没有提到《本际经》,但是《一切道经妙门由起》的作者见到过《本际经》,却仍然从《太上决疑经》中摘引,说明他们认为它早于《本际经》。“《道藏提要》认为《元始洞真决疑经》是隋唐之际出世的。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出于《本际经》之前的。”(见王宗昱著《<道教义枢>研究》,第2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4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20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341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第74、75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42《南华真经注疏》第2页,中华书局,1998年。
    343成玄英:《道德经义疏》卷上,见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6页,巴蜀书社,2001年。
    344成玄英:《道德经义疏》卷上,见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403页,巴蜀书社,2001年。
    345《道藏》第14册,第308页。
    346《道藏》第11册,第750页。
    347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第1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48余敦康:《魏晋玄学史》第1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9《注维摩诘经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27页。
    350《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82页。
    351《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27页。
    352《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33页。
    353《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40页。
    354《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43页。
    355《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402页。
    356《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1775,第405页。
    357《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二,《大正藏》第37册,1763,第384页。
    358《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五,《大正藏》第37册,1763,第397页。
    359《维摩经玄疏》卷四,《大正藏》第38册,1777,第545页。
    360《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七,《大正藏》第33册,1716,第764页。以下所引同。
    361据董恩林先生研究统计,“道”的概念在《庄子》中出现了三百二十多次,“理”的概念出现五十多次;“理”在《韩非子·解老》中出现近四十次。《庄子·缮性》称:“非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庄子·秋水》:“知道者必达于理。”《韩非子·解老》更是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也。”等等。(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第2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62《诸子集成》第六册,第200页,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36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8页、第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64《道教义枢·道德义》,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附录《道教义枢》校勘。
    365《答张融书并问张》,《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9页。
    366《重与周书并答所问》《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9页。
    367金岳霖:《论道·绪论》第12、15、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8《道德经义疏》卷十六,《道藏》第13册,第499页。
    369《道德经义疏》卷上,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67页,巴蜀书社,成都,2001年。
    370《道德经义疏》卷三,《道藏》第13册,第380页。
    371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藏》第17册,第183页。
    372王明:《太平经合校》第53页、288页,中华书局,北京,1994年。
    37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0页、第19页、第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74《中华道藏》第5册,第97页、第100页。
    375《无上秘要》卷四,《道藏要辑选刊》第10册第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76王沐:《悟真外篇浅解·石桥歌》,《悟真篇浅解》第172页,中华书局,1997年。
    377《管子校正》卷四《枢言》第十二,《诸子集成》第6册第76页,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378《养性延命录》卷下,《服气疗病篇第四》引《玄示》、《服气经》,《道藏》第18册第481页。
    
    379见《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80见《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928页,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381《汉语大词典》第921页、141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4年
    382见《汉语大词典》第七册,第18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4年。
    383见邱凤侠《抱朴子内篇注译》,第99-1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84《大乘义章》卷三,《大正藏》第44卷,1851,第529页。
    385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40页,中华书局,1987年。
    
    386陈伯君:《阮籍集校注》第185页,中华书局,1987年。
    387《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2102,第54页。
    388《广弘明集》卷二十,《大正藏》第52册,2102,第242页。
    389《注解大品经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7册,第70页。
    390参见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第324—32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第194、1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91《净业赋》,《广弘明集》卷二九,《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36页。以下引文同。
    392《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第五》,《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1页。
    393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第1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94《涅槃宗要》卷一,《大正藏》第38册,1769,第249页。
    395《大乘玄论》卷七,《大正藏》第46册,784,第601页。
    396《注维摩诘经》卷三,《大正藏》第38册,1775,第354页。
    397《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二十,《大正藏》第37册,1763,第460页;《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三二,第488页;《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五三,第538页;《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五四,第547页。
    398《道德真经注疏》卷一,《道藏》第13册,第282页。参见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159页,巴蜀书社,2001年。
    
    399《弘明集》卷二,《大正藏》第52册,2102,第11页。
    400《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25页。
    401《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26页。
    402《广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52册,2103,第179页。
    403《广弘明集》卷二七,《大正藏》第52册,2103,第309页。
    404《广弘明集》卷二七,《大正藏》第52册,2103,第320页。
    405《缁门警训》卷十,“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大正藏》第48册,2023,第1095页。
    407王靖:《答难〈神灭论〉》,《弘明集》卷十。
    408《答与王公朝贵书》,《弘明集》卷十。
    409《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大正藏》第52册,2104,第387页。
    410《广弘明集》卷二十二,《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54页。
    411《弘明集》卷二,《大正藏》第52册,2102,第12页。
    412《玄门大论》已佚,《正统道藏》所收的《道藏阙经目录》中著录有“《玄门大论》二十卷”。北宋《云笈七签》卷四十九《秘要诀法》中有《玄门大论·三一诀》引文。
    413参见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南北朝末期道教的“三一”新论》,《敦煌研究》2007年第二期;《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玄门大论三一诀〉》,《敦煌研究》2007年第四期。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55—67页。
    41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26页,中华书局,2003年。
    
    415见《道德真经注》,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68页,中华书局,2003年。
    416见《大正藏》第52册,2102,第53页。
    417参见姜伯勤先生《<本际经>与敦煌道教》,《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第283页,甘肃文化出版社。
    41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77页,中华书局,2003年。
    419《中国道教史》上卷,第2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20卢国龙:《道教哲学》第205页,华夏出版社,北京,2007年。
    421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282、283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423《道藏》第22册,第883页。
    424《南华真经注疏》第398页,成玄英疏:“夫自然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自然耳,不为也,岂是能有之哉!若谓所有,则非自然也。故知自然者,性也,非人有之矣。”
    425《南华真经注疏》,第26页、第28页。
    426汤一介先生研究认为,“自然”范畴在郭象的哲学体系中至少有五点相互联系的涵义,其中最重要的是,既有“必然”又有“偶然”的意思。(《郭象与魏晋玄学》第237—2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27《道藏》第24册,第721页。
    428《道藏》第22册,第884页。
    429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一,《成象第六》,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430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09页,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431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北京,2007年。
    432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33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34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46、1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35见《道藏》第6册《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道藏》第24册。
    436《道藏》第6册,883-884页。
    437《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52册,第88页。
    438《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藏》第14册,第538页。
    439《无上秘要》卷四十二引,《道藏》第25册,第140页。
    440《道藏》第6册,第497页。
    441《大道论·分别章》,《道藏》第22册,第899页。
    442《三论元旨》,《道藏》第22册,第909页。
    443《玄珠录》卷下,《道藏》第23册,第629页。
    444《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十,《道藏》第14册,第566页。
    445《坐忘论·收心》,《道藏》第22册,第892——893页。
    446陈鼓应:《老庄新论》第2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47〈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第1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
    448《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第24册,第599页。
    449《洞渊集》卷一,《道藏》第23册,第835页。
    450严遵:《老子指归》卷六,第99页,中华书局,北京,1994年。
    451《西升经》卷下《我命章》,《道藏》第11册,第507页。
    45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第40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453《老子·第四十九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07页。
    454《老子·第六十三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24页。
    455《老子·第七十五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35页。
    456姜伯勤:《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57《老子·第四十四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03页。
    458《老子·第七十二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232页。
    459《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正藏》第46册,1924,第641页。
    460《老子·第五十五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489页。
    461《老子·第五十章》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630页。
    462《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得道之人,损情去欲,五内清净,至于虚极”(六十章);“治身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十一章);“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就能无所不施,无所不为”(四十八章);“除情去欲,守中和,就是知道要之门户”(一章)。
    463《大正藏》第52册,2112,第569页。
    464另据陈国苻先生指出,“按《道藏阙经目录》卷上著录《洞玄灵宝妙本清净沐浴身心经》,又《云笈七籖》卷四十一引《沐浴身心经》,洗疑当作沐,或即此书。”(《道藏源流考》上册,207页,中华书局,北京,1963年。)
    465《中华道藏》第六册,第86、87页。
    
    466《西升经集注》卷一,《道藏》第14册,568页。
    467《西升经集注》卷四,《道藏》第14册,570、572、573、586页。
    468《中华道藏》第六册,第86、87页。
    469王明先生认为《老子河上公章句》出现之时“盖当后汉桓灵之际”。(见《老子河上公章句考》,《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第297页,中国社科出版社,北京,1984年。)饶宗颐先生根据敦煌天宝十载写本所记“系师定河上真人《章句》”,认为《河上公注》东汉已经流传,《想尔注》部分取自《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校证》第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姜伯勤先生亦认定,《想尔注》产生在《河上公注》之后,并受到它的影响。(见姜伯勤先生《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70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46、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71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第24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47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26页,中华书局,1985年。
    473日本学者吉冈义丰先生谓此经与《洞渊神咒经》有关,亦六朝时道书。(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14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474《道藏》第五册,第851页。
    475《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1853,第40、42页。
    476法融:《绝观论》。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36册,第91、9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477参见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第295—309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320—32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8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760、76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9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第30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480《道藏》第五册,第853页。
    481《中华道藏》第5册,第521页。
    482这句话出自陶弘景《真诰》卷五《甄命授第一》,后面还有一句:“性与道之体,体好至道,道使之然也。”文末陶弘景有注云:“此说人体自然,与道气合。所谓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修道谓教。今以道教使性成真,则同于道矣。”〈(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第1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83《中华道藏》第5册,第521、522页。
    
    484《中华道藏》第5册,第85、94页。
    485《中华道藏》第5册,第91、110页。
    486《大般涅槃经》第二十七卷,《大正藏》第12册,374,第523、525页。
    487《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七卷,《大正藏》第12册,374,第581页。
    488《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第310、311页,中华书局,1986年。
    489《大正藏》第45册,1857,第149页。
    490《大正藏》第48册,2016,第612页。
    491《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大正藏》第46册,1937,第890页。
    492吉藏虽然在《大乘玄论》卷三《佛性义》中明确提出草木也有佛性说,但其立“通”、“别”二门,于别门中又否定了通门里佛性寓于草木的观点。故此不能认为吉藏将草木有佛性说贯彻到底。
    493《中华道藏》第5册,第98页。
    494参见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序》第31页。
    
    495《道藏》第22册,第884页。
    496梁译本《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藏》第32册,1666,第576页。
    497梁译本《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藏》第32册,1666,第575页。
    498梁译本《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藏》第32册,1666,第580页。
    499梁译本《大乘起信论》卷一,《大正藏》第32册,1666,第576页。
    500“真识之心,为彼无始恶习所熏,生无明地。所生无明,不离真心,共为神本,名为本识,此亦名为阿梨耶识。”(《大乘义章》卷三,《大正藏》第44册,1851,第529页。)
    
    501《中华道藏》第九册,第415页。
    502《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第281页,中华书局,1986年。
    503《中华道藏》第五册,第101页。
    504《道德经义疏》,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5页、434页、502页、509页。
    505参见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第254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506《道德经注》,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607页、648页。
    507《道藏》第24册,第858、871页。
    508《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道藏》第24册,786页。
    509《玄珠录》卷上,《道藏》第23册,第621、622页。
    510《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中华道藏》第9册,第406页、411页。
    511《道藏》第24册,第721页。
    512《道藏》第22册,第884页。
    513参见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第46、47、50页,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514见方立天《天台判教论·序》,巴蜀书社,成都,2005年。
    515所谓“二教”,即:“顿教”、“渐教”。“渐教”又分“五时”,即:三乘别教、三乘通教、抑扬教、同归教、常住教。(见韩廷杰《三论玄义校释·序言》,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516《妙莲法华经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卷,1716,第682页;《妙莲法华经玄义》卷十,第800页。
    517《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卷,1852,第10页。
    518《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卷,1852,第7页。
    519《大正藏》第38册,1780,第858页。
    520《大正藏》第33册,1707,第315页。
    521《大正藏》第38册,1768,第232页。
    522《大正藏》第34册,1722,第637页。
    523《中观论疏》卷十,《大正藏》第42卷,1824,第160页。
    524《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八(上),《大正藏》第33册,1716,第780页。
    526《维摩经玄疏》卷六,《大正藏》第38册,1777,第555页。
    527《摩诃止观》卷五(下),《大正藏》第46卷,1911,第68页。
    528《摩诃止观》卷十〈上〉,《大正藏》第46卷,1911,第134页。
    529《摩诃止观》卷三〈下〉,《大正藏》第46卷,1911,第32页。
    530吉藏说:“罗什昔闻三玄与九部同极,伯阳与牟尼抗行,乃喟然叹曰:‘老庄入玄,故应易惑耳目,凡夫之智、孟浪之言,言之似极,而未始诣也;推之似尽,而未谁至也。”(《三论玄义》卷一)可见,智顗和罗什都对“二教”之间可以会通的观点持反对意见。
    531《摩诃止观》卷十〈上〉,《大正藏》第46卷,1911,第135页。
    532潘桂明先生认为根据智顗的圆融哲学,他认为佛、道有融合的基础,在他的止观修习中,也吸收了道教的一些修行方法。(参见《智顗评传》第451—45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本文认为综合考察智顗的思想,确实存在这样的“自相矛盾”,他的圆融哲学使其思想具有鲜明的佛教中国化色彩而他的判教观却又善于标新立异卓尔不群。
    533《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卷,1852,第1、2页。
    534需要指出说明的是,“分别”教法并非《本际经》孤明先发,道教经教体系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素有“杂而多端”的特点。南朝梁刘勰在《灭惑论》中说到道教的内容之广“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西汉时的道家就被认为是一个包容兼蓄诸家学术为特色的学派,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时曾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东晋问世的《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就曾经对道教自身所存在的这种现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说:“经语与世书语相似者,此非世流俗之常辞也。皆敷演玄真,寂畅自然,披散太上蔚罗天尊,理赜希微,涤滞清神,……道之至渊,道体虚无,弘之由人。”(《太极左仙公请问经》卷下,《中华道藏》第4册,第125页。)显然,《本际经》继承、发挥了这种思想。
    535《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第5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536《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藏》第12册,374,第523页。
    537《法华义疏》卷六,《大正藏》第34册,1721,第541页。
    538《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五,《大正藏》第33册,1716。
    539《维摩诘玄疏》卷六,《大正藏》第38册,1777,第554页。
    540《妙法莲华经玄义》卷八,《大正藏》第33册,1716,第779页。
    541《大智度论》卷五,《大正藏》第25册,1509,第99页。
    542《大智度论》卷十,《大正藏》第25册,1509,第128页。
    543《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藏》第25册,1509,第190页。
    544《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1509,第207、213页。
    545《大智度论》卷三九,《大正藏》第25册,1509,第346页。
    546《大智度论》卷九九,《大正藏》第25册,1509,第746页。
    547《中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1564,第1页。
    548《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1564,第33页。
    549《大宝积经》卷五十,《大正藏》第11册,310,第294页。
    550《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大正藏》第12册,375,第746页。
    551《大般涅槃经》卷二,《大正藏》第12册,374,第378页。
    552《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大正藏》第12册,374,第562页。
    553《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大正藏》第12册,374,第568页。
    554《摄大乘论释》卷三,《大正藏》第31册,1595,第173页。
    555《南华真经注疏》第615页,中华书局,1998年。
    55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1—200卷〈卷四〉,《大正藏》第5册,220,第17页。
    557《中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1564,第1页。
    558《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1564,第33页。
    559《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1564,第23页。
    560《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1564,第19页。
    561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第2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62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第1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563《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8页。
    564《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2页。
    565《中观论疏》卷二,《大正藏》第42册,1824,第29页。
    566《出三藏记集》卷十,《大正藏》第55册,2145,第75、76页。
    567《佛祖统纪》卷二六注:“(《丧服经》)当是《礼记》‘小记’、‘大记’、‘四制’等篇。”慧远逝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庐山记》卷三中犹记慧远弟子雷次宗在刘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曾应诏“每自华林园东林,入延贤堂,为太子诸王讲《丧服经》。”(《大正藏》第51册,2095,第1039页。)可见讲习《丧服经》是庐山莲社的学术传统。
    568《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第四》,《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2102,第31页。
    569《广弘明集》卷二七,《大正藏》第52册,2103,第304页。
    570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73页,中华书局,1979年。
    571《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三十,《大正藏》第29册,1558,第156、157页。
    572《阿毗昙心论》卷一,《大正藏》第28册,1550,第810页。
    57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66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574《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册,1761,第685页。
    575《摩诃止观》卷五,《大正藏》第46册,1911。
    576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第3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77《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7页。
    578《喻疑》,《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2145,第43页。
    579《喻疑》,《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2145,第43页。
    580《喻疑》,《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第55册,2145,第42页。
    581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4页,中华书局,1979年。
    582《阿毗昙心序》,《出三藏记集》卷十,《大正藏》第55册,2145,第72页。
    58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4页,中华书局,1985年。
    584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3页,中华书局,1997年。
    585蒋锡昌:《老子校诂》第11页,成都古籍书店出版社,1988年。
    586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第186页,中华书局,1997年。
    587成玄英首次走人历史的具体年代是贞观五年(631)。见强昱:《成玄英评传》第一章第三节〈成玄英的简略传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8《道德经义疏》第一章,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7页,巴蜀书社,2001年。
    589《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道藏》第14册,第341页。
    590《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道藏》第14册,第344页。
    591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150页,中华书局,1998年。
    592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41页,《齐物论》郭象注。
    593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150页,《大宗师》郭象注。
    594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41页,《齐物论》郭象注。中华书局,1998年。
    
    595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第150页,《大宗师》郭象注。中华书局,1998年。
    596《加达默尔论柏拉图》,第52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597参见《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逍遥游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98《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2145,第55页。以下引文同。
    
    599《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29页。
    600《大正藏》第65册,2255,第94页。
    601《肇论》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8,第152页。
    602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8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03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04《道藏》第23册,第716页。
    605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第253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境界》第3页、第23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607《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1564,第23页。
    608《答刘遗民书》,《肇论》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8,第156页。
    609《涅槃无名论》,《大正藏》第45册,1858,第159、160页。
    610《广弘明集》卷二三,《大正藏》第52册,2103,第264页。
    611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成都,2001年。同时参见,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道藏》第13册。
    612《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道藏》第14册,第341页。
    613《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论敦煌本〈本际经〉的道性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14蒙文通:《古学甄微》第323页《道教史琐谈》,巴蜀书社,成都,1987年。
    615汤用彤先生说僧肇《老子注》是伪书,(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但是没有提及鸠摩罗什是否曾注《老子》。
    616《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2,第1页。
    617《吉藏般若思想之实相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卷四五,第351页,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618《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2,第10页。
    619《大乘玄论》卷五,《大正藏》第45册,1853,第71页。
    620《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2,第13、14页。
    621《大乘玄论》卷四,《大正藏》第45册,1853,第61页。
    622《大乘玄论》卷四,《大正藏》第45册,1853,第62页。
    623《中观论疏》卷二,《大正藏》第42册,1824,第24页。
    624《三论玄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2,第7页。
    625《二谛义》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54,第91页。
    626《三论玄义》卷三,《大正藏》第45册,1852,第36页、37页。
    627《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藏》第12册,374,第523页、524页。
    628《中观论疏》卷十,《大正藏》第42册,1824,第160页。
    629龙树仅讲过“若诸法尽、毕竟空、无生无灭,是名诸法实相者”,“诸法实相性空故。不应于如来灭后思惟若有、若无、若有无。如来从本已来毕竟空,何况灭后”的意思。(《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1564,第23页;《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1564,第30页。)
    630《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1853,第37页。
    631董群:《中国三论宗通史》第286页,凤凰出版社,南京,2008年。
    632《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1853,第42页。
    633《中论》卷三,《大正藏》第30册,1564,第21、23、24页。
    634《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1564,第34、35、36页。
    635《中论》卷四,《大正藏》第30册,1564,第30页。
    636《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藏》第12册,374,第523页。
    
    637《涅槃经游意》卷一,《大正藏》第38册,1768,第234页。
    638《涅槃经游意》卷一,《大正藏》第38册,1768,第234页。
    
    640成玄英:《道德经义疏》第一章。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8页,巴蜀书社,2001年。
    641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第7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642《广弘明集》卷二八,《大正藏》第52册,2103,第330页。
    643《甄正论》卷二,《大正藏》第52册,2112,第566页。
    
    644《新华严经论》卷四,《大正藏》第36册,1739,第741、742、745页。
    645《新华严经论》卷五,《大正藏》第36册,1739,第746、751页。
    646《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大正藏》第36册,1736,第2、7、8页。
    647《宗镜录》卷二十二,《大正藏》第48册,2106,第535页。
    648《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六十四,《大正藏》第36册,1736,第513页。
    649《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四,《大正藏》第36册,1736,第105页。
    650《华严原人论》卷一,《大正藏》第45册,1886,第710页。
    651根据《抱朴子内篇·遐览》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已有道书约六百七十卷、符图五百余卷,合计约一千二百卷。陆修静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471)上呈编撰的《三洞经书目录》云:“道家经书,并方药、符图等,总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北朝周武帝天和五年(570),玄都观道士上《玄都经目》,收道书六千三百六十三卷。后经王延校三洞经图,作《珠囊》七卷,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奏贮于通道观。(参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105—112页;朱越利:《道经总论》125—135页。)
    652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附录,《道教义枢》校勘,《三洞义·第五》,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相同意思见于,(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第一册,第86—87页,中华书局,北京,2003年。
    653《淮南子注》第232页,《诸子集成》第八册,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654王明:《太平经合校》上册,第87、258页。
    655王明:《太平经合校》上册,第2页。
    656《道藏要籍选刊》第十册,第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57《太平经》有云:“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夫物,始于元气”。(王明:《太平经合校》,第
    78、254页。)“天宝”、“灵宝”、“神宝”之称亦源于《太平经》,它们都与原始道教神秘之“气”有关。(分别见于《太平经》卷九十二,《太平经合校》下册第375页;卷七十三,《太平经合校》上册第303页;卷七十二,《太平经合校》上册第292页。)
    658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225页,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659《中华道藏》第4册,第124、125页。
    660《中华道藏》第4册,第120页。
    661《道藏》第9册,第873页。
    662《中华道藏》第4册,第119页。
    663朱越利:《道经总论》第17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7年。
    665《道藏》第24册,第667页。
    666《道藏》第9册,第839页。
    667《道藏》第9册,第873页。
    669《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第142页。
    670南朝上清经《洞真太上仓元上录》曰:“法有三乘,乘十二事,事在经中,上、中、下品。三洞应运,递互出焉。或时同现,摄一切文,一切文图皆属三洞。三洞、三清即是三乘,三乘经戒各十二焉,合为三十六部。”“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也;三径(经)者,洞真上清也,洞玄灵宝也,洞神三皇也。”“上洞为大乘,中洞为中乘,下洞为小乘”。(《道藏》第33册,第584、585页。)
    671灵宝经通常以上士、中士、下士之说表达“三乘”之义。如前引敦煌道经S1351号《太极左仙公请问经》把上士所奉教法称为大乘,那么中士、下士所奉自然就是中乘和小乘了。《太上玄一真人说劝诫法轮妙经》称:“上士勤尚,广开法门,先人后身,救度国王,损口拯乏,裸形衣寒,仁及鸟兽,惠逮众生,……情和气柔,人神并欢。如此之行,一灭一生,志不退转,克成上仙。”“中士笃好,志慕在玄,开度一切,度厄解患,施功布德,建立福田,君亲忠孝,柔智怀仁,愿乐三宝。”“下士修身,断情忍色,服御养神,远弃荣丽,栖憩幽林。”(《道藏》第6册,第175—176页。)《洞玄灵宝千真科》云:“小乘之人,隐处山林,自调自爱”;“中乘之人,德泽弘深,后能兼济度物”;“大乘之人,忘功绝私,发弘誓愿。”(《道藏》第34册,第375页。)道教“三士”之称来自《太平经》“上士因是乃至度世,中士至于无为,下士至于平平。”(《太平经合校》下册,第381页。)
    672《道藏》第9册,第873页。
    673《甄正论》卷上,《大正藏》第52卷,2112,第561页。
    674〔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第38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
    675《全唐文》第四册卷三百四十,中华书局,北京,1982年。
    676《道藏》第34册,第372页。
    677《道藏》第24册,第740页。
    679《道藏》第32册,第193页。
    680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之《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巴蜀书社,2001年。
    681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之《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巴蜀书社,2001年。
    682朱越利:《道经总论》第18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7年。
    683《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第1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84《道藏》第9册,第869页。
    685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第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
    686《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卷,2103,第141页。
    687据日本学者石井昌子统计。(见《敦煌与中国道教》之《灵宝经类》,《敦煌讲座》四,第162页,大东出版社,东京,1984。亦见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49页,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
    688《隋书·经籍志》称:“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其所以讲经,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隋书》卷三十五,第四册第1094页,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1973年。)
    
    689杜光庭:《太上洞元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序》,《全唐文》卷九三二。
    690《道藏》第1册,第744页。
    691《中华道藏》第4册,第120页。
    692《道藏》第9册,第870页。
    693《道藏》第10册。
    694《云笈七籖》卷六《三洞品格》有云“元始天王告西王母曰:太上紫微宫中金格玉书灵宝真文篇目,有十部妙经,合三十六卷,是灵宝君所出,高上大圣所撰。具如《灵宝疏释》,有二十一卷以现于世,十五卷未出。孟法师云,高玄大法师夏禹师仙公所撰十卷,及修行要卷五卷,足为三十六,合为六卷,即今世所行。其后分为《内教》十卷,即是《升玄》之文,亦世所行也。”明确指出后出的《升玄内教经》十卷,是从灵宝经中后分出来的。另外,《升玄内教经》中屡见“救拔生死,济度人天”的“度人”思想,无疑受到《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影响。而该经在宋文明《通门论》所引的陆修静《灵宝经目》中已有著录。经中出现的诸如轮回报应、因果祸福、修善积功等思想观念,都有灵宝派经教影响的痕迹。这也证明了万毅的观点,该经是由北周时期的道士从当时流行的受到南朝灵宝派经典影响的升玄系列经典中改造合编而来。(《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286页,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
    695《中华道藏》第五册,87、93、112页。
    
    69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第5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697《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卷,2103,第139页。
    698《道藏》第5册,第889、890页。
    
    699《太平广记》第3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700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51页,中华书局,1985年。
    701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702转引自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44页,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
    703《道藏》第23册,第651页。
    704《全唐文》卷一八六,中华书局,北京,1982年。
    705 (法)索安著吕鹏志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第26页,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706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707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第13页,(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
    
    709 (汉)荀悦著吴道传校《申鉴》第15页,《诸子集成》第9册,岳麓书社,1996年。
    710见《长阿含经》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正藏》第1卷,1,第60页。
    711《大般涅槃经》卷下,《大正藏》第1卷,7,第204页。
    712特别是《庄子》之学和以“新道家”著称的魏晋玄学。
    (一)《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1.《道德真经广圣义》
    2《道德真经集注》
    3《玄纲论》
    4《道体论》
    5《太上九要心印妙经》
    6《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7《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8《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9《本行宿缘经》
    10《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11《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12《太上妙法本相经》
    13《三天内解经》
    14《真灵位业图》
    15《登真隐诀》
    16《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17《宗玄先生玄纲论》
    18《三论元旨》
    19《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
    20《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
    21《西升经》
    22《西升经集注》
    23《玄珠录》
    24《坐忘论》
    (二)《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北京,2004年。
    1《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
    2《升玄内教经》
    3《太极左仙公请问经》
    4《道德义渊》
    5《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注》
    6《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三)《藏外道书》巴蜀书社,1992年。
    1《性命圭旨》
    (四)《道藏要辑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无上秘要》
    1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籖》,中华书局,北京,2003年。
    2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2001年。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4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北京,1960年。
    5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
    6王明《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北京,1981年。
    7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北京,1997年。
    8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9王德有《老子指归译注》,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
    10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中华书局,2008年。
    12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
    13邱凤侠《抱朴子内篇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一)《大正藏》
    1《长阿含经》
    2《杂阿含经》
    3《道行般若经》
    4《出三藏记集》
    5《弘明集》
    6《广弘明集》
    7《高僧传》
    8《肇论》
    9《大般涅槃经》
    10《大般涅槃经集解》
    11《涅槃宗要》
    12《维摩诘所说经》
    13《注维摩诘经》
    14《维摩经玄疏》
    15《金刚三昧经》
    16《佛说内藏百宝经》
    17《佛说如来兴显经》
    18《度世品经》
    19《佛说超日明三昧经》
    20《外道小乘涅槃论》
    21《大智度论》
    22《成唯识论》
    23《大乘玄论》
    24《中观论疏》
    25《三论玄义》
    26《二谛义》
    27《大乘止观法门》
    28《妙法莲华经文句》
    29《摩诃止观》
    30《妙法莲华经玄义》
    31《甄正论》
    32《辩正论》
    33《集古今佛道论衡》
    34《大乘大义章》
    35《大乘义章》
    36《大乘起信论》
    37《宝藏论》
    38《宗镜录》
    (二)《汉译南传大藏经》台湾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三)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1《龙树六论》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年。
    2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世说新语》
    2《全唐文》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3《唐会要》中华书局,北京,1998年。
    4《太平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二十四史(简体字本)》中华书局,北京,2000年。
    6《诸子集成·淮南子注》,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7《诸子集成·吕氏春秋》,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8《诸子集成·申鉴》,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9《诸子集成·潜夫论》,岳麓书社,长沙,1996年。
    10《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
    11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北京,2006年。
    1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13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7年。
    1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15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北京,1999年。
    17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
    1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三次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台湾,1994年。
    3潘桂明董群麻天祥《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刘学智《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朱越利《道经总论》,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7年。
    7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8《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9《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1994年。
    1钱穆《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蒙文通《古学甄微》,巴蜀书社,成都,1987年。
    3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98年。
    4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年。
    9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
    11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潘桂明《智顗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董群《中国三论宗通史》,凤凰出版社,南京,2008年。
    17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
    18金岳霖《论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2001年。
    20李养正《道教与中国社会》,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北京,1989年。
    21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北京,1963年。
    22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3叶贵良《敦煌道经写本与词汇研究》,巴蜀书社,成都,2007年。
    24汤用彤《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99年。
    25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2003年。
    26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北京,2007年。
    27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28强昱《成玄英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
    30刘屺《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中华书局,2005年。
    31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32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3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2006年。
    3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北京,2003年。
    35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7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古籍书店出版社,1988年。
    38熊铁基马怀良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2005年。
    39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40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科出版社,北京,2006年。
    41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7年。
    42李大华《生命存在与境界超越》,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43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探微》,四川巴蜀书社,2001年。
    44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45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6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
    48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境界》,人民出版社,1991年。
    49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0方广锠《道安评传》,昆仑出版社,北京,2004年。
    51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日)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徐远和等译耿欣校《道教〈第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辛冠洁等译《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6年。
    3莱因哈德·梅依著张志强译《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4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保罗·L·史万森著史文罗同兵译《天台哲学的基础——二谛论在中国佛教中的成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蜂屋邦夫著隽雪艳陈捷等译《道家思想与佛教》,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年。
    7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
    8索安著吕鹏志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1贺麟王太庆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201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63年。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
    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年。
    5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6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北京,2000年。
    1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学生书局,台北,1996年。
    2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行,台北,1991年。
    3印顺《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湾,2000年。
    4唐君毅《吉藏般若思想之实相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卷四五,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姜伯勤《<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杨曾文杜斗成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2姜伯勤《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1995年。
    3万毅《敦煌道教文献<本际经>录文及解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三联书店,1998年。
    4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南北朝末期道教的“三一”新论》,《敦煌研究》2007年,第二期。
    5万毅《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玄门大论三一诀〉》,《敦煌研究》2007年,第四期。
    6强昱《<本际经>的重玄学思想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三期。
    7华方田《出入有无之际——简析庐山慧远法身观的理论矛盾》,《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