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题画诗是因画而产生的,它介于诗歌与绘画之间,是诗画艺术融合的最典型体现。
     山水画自唐末五代发展成熟,到宋代更因其满足了文人士大夫“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需要而颇受欢迎,大放异彩。伴随着题画诗在宋代的发展成熟,题山水画诗成为宋代题画诗的主流。在如何观照题山水画诗方面,本文认为,题山水画诗将诗歌与山水画两种艺术联姻融合,将诗美与画美融于一身,它虽属于交叉学科,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诗体,但其本质是诗,文学性、诗性是其首要特点,因而它作为诗歌的文学性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具体说来,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中,诗人如何欣赏山水画,面对画图会生发怎样的情感反应,又是如何通过诗歌这一载体来抒写自己的观画感受的,以及同时代人在题山水画诗的艺术表现上体现出怎样的共同精神,跟前代相比,有哪些传承和新变,应是我们观照题山水画诗的要义,这也是贯穿本论文的理念所在。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内容分为五章。
     第一章:宋代题山水画诗概览。一、从数量统计来看,宋代题山水画诗在题画诗中所占比重之大,被题咏的当下画家之多,被题咏的画作形制之完备,尤其是纯粹审美意味的轴画题诗的大量出现,在在说明山水画在宋人艺术生活和精神安顿中的重要性,以及山水画及其题诗在画坛和题画诗中的主流地位。此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材料辅佐。二、根据所题咏的画作题材,宋代题山水画诗可分为题自然类山水画诗、题故实类山水画诗、题诗意图类山水画诗三类。诗人在观照题咏自然类山水画时,一般来说:有名山水因其特定的文化属性而使诗人情感指向趋于一致;而无名山水画图因其主题的不确定性,给人更多想象发挥的空间,因而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幅画作,感触往往不尽相同,甚至迥然相异。面对故实类山水画作,诗人们较少从审美的角度赏玩画趣,更多的是对画中人物行为或历史事件进行省思,进而表达对画作中人物典范的敬慕或历史故事的感慨。在欣赏诗意图类山水画时,诗人往往首先从画面图象体会其中的形式表现和情感表达,进而从诗意图里回溯诗歌原型,体悟与原诗相应的情和事,与自己的主体心灵相印证,使原诗主题得到开拓和升华。三、从创作机缘来看,宋代题山水画诗以画家自题与文人唱和现象最为突出。自题山水画是宋代画家兼诗人的首创之举,有题诗补画、题诗寄意、题诗送画、题诗唱和等多种情况。由于宋代唱和诗风的盛行和诗人群体活动的增多,题山水画诗之唱和现象十分突出,其中尤以宋初题馆阁翰院山水画诗唱和及元祐苏门汴京题山水画诗唱和最为典型。宋初题馆阁翰院山水画诗唱和诗人都位居朝廷要职,他们之间的题山水画诗唱和充分显示了宋代士大夫们对人文风雅气息的崇奉和浓厚兴趣。在公事之余借着赏画题咏,诗歌唱和,获得一种超于现实政治之外的闲适之乐,使自己那颗重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心灵得以减压和放松。而从元祐苏门汴京题山水画诗唱和,我们可以发现诗人们在诗歌唱和中反复高歌的是“归去”,可见当时党争环境下苏门文人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犹如一种精神的解压剂,赏画题诗给他们带来的是苦闷时的泄导和排遣,使他们暂时放弃沉重的现实关怀而沉入青山绿水的怀想,虽不能治本,但毕竟有效。
     第二章:宋代题山水画诗创作的社会环境。本文首先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宋代题画诗创作的社会氛围。一、在画之功用观上,绘画作为政教工具的观念在宋代已完全从历史的舞台退去,而形成了抒情言志、审美怡心的普遍共识,这使得绘画在人们心目中增添了情韵,也更容易牵惹出诗思。二、宫廷画院制度的完善使得画师地位提高,促进了文士与画家的交往;画院对画家文化修养的重视以及讲求“意思超拔”、“笔韵高简”的评画标准,也加强了院画中的文人画气息,极大地增进了诗画艺术的融合。三、帝王权贵对于绘事的爱好和参与客观上促进了绘画地位的提高,使得绘画在人们心目中不仅不再是只有画工才从事的贱役,而且成为高尚之士的雅玩。四、宋代文人画的勃兴及文人对绘画的参与,必然带来题画诗创作的繁荣。五、宋人热衷于画作的收藏和赏玩,这一方面作为严肃的庙堂生活之余的调剂,丰富了文人士大夫的艺术生活,另一方面赏玩之余富含研究的态度,又导引出众多的题画诗来。题山水画诗在整个宋代题画诗创作中的突显位置,除上述之因素外,必还有其特殊的文化归因。对此,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宋代吏隐之风的流行,促成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山水画的赏爱,赏玩之余,诗人们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题山水画诗于焉兴盛。其次,从山水画之角度而言,宋代山水画的广泛创作和流播,从客观上提供了丰富的可资题咏的对象;山水画的繁荣本身也说明了时人对山水画的普遍兴趣,因而赏玩题咏现象自然增多。再次,宋代文人与山水画家交往频繁,时请画家创作,也为画作题写,极大地刺激了题山水画诗的写作。
     第三章:宋代题山水画诗的内涵阐释。山水画和题山水画诗,是画家和诗人表达和寄托其情致思理的载体。宋人在题山水画诗中所表达的情致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归隐林泉之思,这在宋代题山水画诗中最为常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遥羡”——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喜好与倾羡;“惧隔”——画景与“我”之间的隔膜感,对自己欲归隐而不得之处境的清醒认识;“望引”——对置身于山水林泉的遐思,希望有“仙老”来引接自己进入仙境般的画境。二、以山水为纽带,山水画往往成为诗人羁旅和思乡之情的触媒:不管图画为何处山水,诗人在观看山水图画时,常会自然地由画中山水而联想到故乡山水,甚至自由任心地将画中景物位移,直接将画中图景设想为故乡山水,羁旅与思乡之情愁便如山泉汩汩流出。因而诗人在赏题山水画图时,极易产生“我身是客”的联想,并赋予画中意象以羁旅和乡思的主观色彩,使本无确切含义的画中意象具有特定的寓旨而进入题画诗中。三、对国运时局的关注及社会人生的思考。山水画广袤的视觉空间和想象空间为诗人精神的自由驰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题山水画诗中,诗人们或因画联想,或借题发挥,抒写爱国忧时的情怀,表达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咏叹,使题画诗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宋代题山水画诗的艺术阐释。本章从三个方面展开。一、诗人在欣赏题咏画图时,将自我直接出入于画境,表现出“画中有我”的意境参与意识,产生如入画境和欲入画境的出位之思。这种现象一方面源于画图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是诗人本身敏锐的审美感悟和浪漫情怀所致。透过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宋人以山水画作为精神乐园,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获得真山真水之趣;另一方面,在宋人陶醉于艺术赏玩的表象后面,依然跳动着一颗驿动不安的心灵:渴望摆脱世俗社会的喧嚣与烦杂,憧憬着高山流水的清新与宁静。二、诗人在题咏山水画时,善于根据所题咏画作的不同品类,使用不同的笔墨,使题诗与原画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保持和谐一致。具体说来,如果题咏的是巨幅或长卷的全景山水,诗人多用长篇歌行的形式,写得气势纵横,淋漓酣畅;若是小景画,则多用小诗体裁,写得淡雅高绝。如果题咏的是着色山水,则诗笔艳丽;若是水墨画,则诗笔清淡。这种题诗与原画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和谐一致,使诗与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宋人成熟精深的艺术眼光。三、在题山水画诗中,宋代诗人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文章从想象、象征、通感、错觉等方面择要进行了论述。指出:宋代诗人善于发扬诗歌驰骋想象的特长,化画境为诗情、诗境,对画面形象作创造性的补充、发挥、引申;在诗歌中将自然物象人文化的习惯,使宋人在观赏山水画图时容易由画中山水景物产生比兴联想,而山水画本身浓厚的人文精神又从客观上为他们的这种联想提供了前提条件,因而在题咏山水画图时,对于画面形象不作具体描绘,而偏重于画中山水景物的象征与比兴之义,成为宋代题山水画诗的一种常见手法;诗人在欣赏山水画时,常被眼前精美绝伦的画作吸引,产生误画为真的幻觉,又往往由视觉而生发,调动身体各方面的感觉,全身心地投入艺术的品赏之中,从而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享受,这样,表现在题画诗中,诗人常以通感和错觉的表现手法,以画为真,以虚就实,巧妙地传出绘画作品的生动性。画家为山水传神,诗人又为山水画图传神,将画山水又“还原”成有神的山水,题山水画诗可以看成是诗人和画家的共同创作。
     第五章:唐宋两代题山水画诗的传承与新变。唐代题画诗不仅从体例上确定了题画诗的样式,而且以其内容、写法上的成功开创,给后代题画诗创作以深远影响。如在题画诗中表达富有社会意义的思想感情以及评论绘画、阐发画理的传统就为宋代题画诗全盘继承,唐代诗人开创的以真写画及借题发挥、托画寄意的写法也为宋代题画诗树立了艺术表现的典范。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宋代题画诗又呈现出一些新变之势。本章着重讨论了宋代题画诗中的尚意诗观。尚意是宋代诗歌和绘画的理论核心。宋代题山水画诗逐渐摆脱了以真写画的传统,往往不重在“叙述”画面的景物,而在于“诠解”画家的用心,所谓“知君有幽意,细细为寻看”(苏轼《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所以说诗者,要在以意逆”(刘宰《观瀑布图》),希冀追求图象之外的意味和品鉴乐趣。宋代诗人在观照山水画图时所关注的“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审美原创者——画家的“意”,即画家在创作前的“立意”、“用意”,及其在画作中体现出的“意气”;二是审美客体——画作的“意”,即山水画中所展现出的“意象”、“意思”、“意境”和“生意”;三是审美主体——观者的“意”,崇尚观画者在品赏过程中的“忘形得意”,提出观赏山水画要寻求画作的“景外意”与“意外妙”。显然,“意”已取代“真”成为宋代诗人观照山水画时的品鉴原则,这与宋代勃兴的山水画写意之风相互影响而又两相呼应。
Brought by paintings and intervening between poems and paintings,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embodiment for synthesizing the art of poems and paintings.
     Landscape paintings maturated in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y gained popularities till to Song Dynasty for they could serve the need of“knowing about the world without getting out”among literati.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became to be the mainstream along with the maturation of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In enjoying in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this thesis proposes that although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which synthesizing the art and beauty of poems and paintings, it still belong to a kind of crossed subject, however, they are poems in nature, their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are literariness and poetics, so their literariness are our focus for attention. Specificall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aspects (which are also the standpoints of this article) in enjoying in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on the one hand, under such a specified era, how do poets enjoy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their feelings in facing with the paintings; how do the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enjoying the paintings through the carrier of poem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mon spirits in the represented art of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among cotemporaries, and the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compared with former dynasties.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w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An outline of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First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numeric statistics,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paintings in artistic life and spiritual enjoyment of people in So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dominant status of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poems could be testified by these points: the predominant percentage of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in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the large number of contemporary painters who have been chanted, the maturity of paintings, particularly, the abundant emergence of poems for the axial paintings. Second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thematic patterns, we could find the thinking rules of poets in Song Dynasty in enjoying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which containing a name would bring the poets’feelings consistently owing to their specif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nameless landscape paintings would deliver poets much more imagine exertion, so different people would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in facing with a painting. In facing with landscape paintings on the history, it is more likely that poets would ponder on the behaviours of characters or the historical matters than just to enjoy the paintings from an angle of aesthetic, thus they could express their admiration about these historical characters and their sensations about the historical matters. During enjoying a landscape painting on poetry, poets often realize the modal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s from paintings, then they could cast back the poetic prototype from the paintings, realize the affection and matt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iginal poems, and bring their realization to their own heart, thus the them of original poems could be expanded and sublimed. Third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creative chances, the most prominent phenomenon of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is painters’own writing and composing a poem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Self-writing landscape painting is the initiated application of painters who are also poets, and these paintings contain multiple circumstances, such as composing a poem to add the drawing, composing a poem to express affection, as well as composing a poem to send to others with the drawing, composing a poem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Owing to the popularity of composing a poem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poets’mass creativities, the phenomenon of composing a poem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in poem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became very prominent, among which, composing a poem in response to one received on landscape paintings in Palace in early Song Dynasty and among the scholars in the period of Yuanyou were the most prominent phenomena. The poets in early Song Dynasty occupied important posts, so their poems fully display their adoration and interests about humanistic elegance among literati in Song Dynasty. In spatial time, the poets free themselves from hustle and bustle by enjoying paintings, writing poems. However, from the poems of the scholars in the period of Yuanyou, we could find that poets often calling for“leaving”, thus the poets’spiritual stres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lannish competition could be seen. In enjoying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the poets could relax themselves. They could quit from the reality and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temporarily, thus enjoying the poems is an effective relaxation though it could not be a permanent cure.
     Chapter 2: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For one thing, this article would dissertate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poems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Firstly, in point of the functions of paintings, paintings became a method for expressing one’s feelings and enjoyment, not a political instrument any more. Thus, paintings became more sentiment, and they would bring a kind of poetic feeling to people. Secondly, the system of painting yard became consummate, which ameliorated the status for painters and also accelerat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literati and painters; In addition, the painting yar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painters’culture, and it stick to some standards to evaluate paintings, such as“eloquent”and“high-toned”, so as to reinforce literariness in paintings, and enhance the amalgamation between the art of poems and the art of paintings. Thirdly, dignitaries’fancy and participation to painting enhanced the status of paintings impersonally, so as to make painting becoming an elegant pleasure. Fourthly, the popularity of paintings of the literati and literati’s participation to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would bring creative prosperity to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Fifthly, people in Song Dynasty like to collect and delight themselves in paintings, on the one hand, to be a kind of relief, literati’s interests in paintings could enrich their life; on the other hand, literati also made some investigations in paintings which could also bring som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Apart from the above attributes, the salient position of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necessarily owing to their special cultural attributes.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will probe into three aspects: above all, the prevalence of ethos to hermit-ship promoted literati’s favour to landscape paintings. Poets als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in poems during enjoying in landscape paintings, thus to make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gaining their popularity. And then, from the viewpoint of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broad creation and propaganda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provided rich objects which could be intoned; the prosperity of landscape paintings testified the common interests to landscape paintings among peopl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inters and scholars also stimulat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oem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Chapter 3: Expatiation for the content of the poem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There are three main aspects of the emotional content, which expressed in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among people in Song Dynasty. Firstly, the most familiar emotion in the poems is the wish of hermit-ship, and 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the first layer—“adoration”, that’s to say, the poets adored and fancied to be buried alive, thought they knew it was not attainable; the second layer—“estrangement”,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I”and landscape, the poets clearly notified that they could not live a eremitic life; the third layer—“expectation”, the poets anticipated to live in the beautiful sceneries, and they wish that there would be someone guiding them to the fairyland. Secondly, taking landscape as a ligament,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often became an accelerant for poets’homesickness: whatever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poets enjoyed themselves in, they would associate to the landscape in their homeland, or even, they would assume the landscape in the paintings to be the landscape in their homeland, thus their homesickness would arise spontaneously. Therefore, during enjoying in landscape paintings, poets usually got the feeling that“I’m just a traveller”, and personally endow the paintings a feeling of homesickness, so the imago in the paintings have gained specified meanings. Thirdly, attention to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inking to social life, the broad visual and imaginary space in the paintings provide a wide stage for poets’imagination. Poets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to the nation and to the social life, thus to add profound idealistic content to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Chapter Four: the expression way of the poem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This chapter would be unfold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in enjoying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 poets brought themselves to the paintings, and they put up the sensation that“I am in the picture”,and then they arise the feeling of getting into the paintings and leave out the paintings. This phenomenon result from a kind of strong artistic communication in paintings, as well as poets’own aesthetic sentiment and romantic affection. From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t could be found that, in the Song Dynasty, people who are indulged in enjoying arts still have a free heart: they wish to abandon the hustle and bustle, and they are longing for the fresh and quiet life in the landscape. Second, the style of poems is in harmony with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paintings, that’s to say, if the paintings are large, the poems would be long; if the paintings are small, the poems would be short. And if the paintings are coloured, the poems would be showy, if the paintings are colourless, the poems would be light. This kind of harmony fully shows the artistic insight in people in Song Dynasty. Third, the poets in Song Dynasty are skilled in making use of various rhetorical devices. 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on some devices, such as imagination, symbolization, synesthesia, illusion and so on, it points out that poets in Song Dynasty are specialized in developing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poems could arise imagination, thus they turned the painting conception to poetic sensation and poetic conception, made creative complementation, exertion and explication to the images in paintings. It is a general habit to turn natural substances to cultural matters, so it is easy for people making comparisons and arising association in enjoying landscape paintings. Apart from this, the strong literary spirit in paintings provide the poets with a precondition for their imagination, so it is a common method that not concretely describing the images in the paintings in writing a poem for landscape paining, but lay emphasis on making symbolization and comparison to the scenery in landscape paintings. Poets often attracted by the beautiful scenery as they are enjoying in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so they might arise the illusion that the paintings were in the real world. To start with enjoying paintings by eyesight, poets would also use other senses, fully devoted themselves into the enjoyment for art, thus they could gain the omni-directional sensory enjoyment. Therefore, poets usually made use of synesthesia and illusion in representing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so they could turn imaginary things seeming to be real, thus the vitality of paintings could be conveyed skilfully. Painters made the landscape vivid, and poets in turn made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vivid, they revert the landscape to be immortal, thus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could be regard as the common creation for both poets and painters.
     Chapter 5: inherits and innovations for the poem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The poem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in Tang Dynasty brought profound influence to poems for after-world, not only in the style for the poems but also in the content and tone in writing. For example,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in Song Dynasty entirely inherited some traditions for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such as to express the idealistic sensation which contains social significance, to evaluate the paintings, as well as to clarify the senses for the paintings. Additionally, poets in Tang Dynasty created some tones of writing, such as composing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s and expressing sensation through paintings, which set artistic examples to the poems for th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poems in Song Dynasty also presented a trend for change. This chapter lays emphasis in discussing the poetic idea of adoring abstraction in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Adoring sentiment is the theoretic core for the poems and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generally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 to draw in the reality. The poets turned their attention from depicting sceneries to annotate painters’inner-heart, they wish to pursuit the significance and get enjoyment alongside the images in the paintings, as what is called“I know you have intention, so I look for it carefully”(in Su Shi) ,“Poets should seek the painters’sensation”(in Liu Zai). In enjoying the poems for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in“intention”which the poets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one is for the aesthetic originator—the painters’intention, that’s to say, the painters’“conception”and“intention”before drawing a painting, and the“sensation”during the painters drawing a painting; The second one is for the aesthetic object—the“intention”in the paintings, that’s to say,“symbol”,“meaning”,“conception”and“sensation”revealed in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The third one, the aesthetic subject—the“intention”for the spectators. The spectators forget the authentic sceneries in the paintings, and they are in the pursuit of“conception alongside sceneries”. Apparently, taking place of the“verisimilitude”,“abstraction”became an appreciating principle in enjoying landscape paintings. This trend interacted with adoring abstraction in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in Song Dynasty.
引文
1 衣若芬《北宋题人像画诗析论》,《观看 叙述 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第 141 页。
    2 主要依据《全宋诗》统计,参《声画集》、《历代题画诗类》及诗人别集。
    1 此前,虽已出现了诸如陈友琴《漫谈杜甫的题画诗》(《光明日报》1961 年 7 月 2 日)、徐明寿《奇思百出,使笔如画——谈杜甫题山水画诗》(《成都晚报》1963 年 2 月 20 日)等零星的研究论文,但都是学者偶一为之。
    2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年 4 月版。
    3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年 5 月版。
    1 岳麓书社,1995 年 12 月版。
    2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年 9 月版。
    3 西泠印社,1985 年 5 月版。
    4 安徽美术出版社,1989 年 4 月第 1 版,1996 年 5 月第 2 版。
    5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1 年 8 月版。
    6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
    7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2 年 6 月版。
    8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版。
    9 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 年 8 月版。
    10 附于其专著《诗与画之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93 年 3 月版。
    11 辽海出版社,1998 年 9 月版。
    12 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 年 7 月版。
    13 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 年 6 月版。
    14 西泠印社,1983 年 12 月版。
    15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年 2 月版。
    16《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 2 期,收入作者《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
    17《天津社会科学》1993 年第 4 期。
    1 复旦大学 2003 年博士论文,导师:王水照。
    2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导师:刘学锴、余恕诚、胡传志。
    3《常德师专学报》1982 年第 1 期。
    4《文学遗产》1988 年第 2 期。
    1 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 2 期,1996 年 9 月。
    2《古典文学研究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3 月版。
    3 台北学生书局,1994 年 7 月版,在其博士论文《宋题画诗研究》基础上成书。
    4 收入作者《观看 叙述 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
    5 收入王静芝、王初庆等著《千古风流:东坡逝世九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台湾洪叶文化事业公司2001 年版。
    6《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20 期,2002 年 3 月。
    7《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21 期,2002 年 9 月。
    8 收入李丰楙、刘苑如主编《空间、地理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的书写与阐释》,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 年版。
    9《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23 期,2003 年 9 月。
    1《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第 1 期。
    2《阴山学刊》2003 第 4 期。
    3《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第 8 期。
    4《苏轼诗词艺术论》,第 79-86 页。
    5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 年版,在其博士论文《苏轼题画文学研究》基础上成书。
    6《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
    7《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 年第 1 期。
    
    
    1《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4 第 1 期。
    2 四川大学 2003 年硕士论文,导师:黄宗贤。
    3《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第 2 期。
    1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卷五六七,第 10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6708页。说明:《全宋诗》72 册,1992-1998 年版,本文下引《全宋诗》只注卷次、册次、页码;《全宋诗》是当今学者依据最佳版本编撰而成,用力甚勤,可以信赖,间有讹误,本文略作辨析;为统一体例,本文所引用之宋诗均录自《全宋诗》(个别《全宋诗》未收者例外),不用诗人别集。
    2《全宋诗》卷一○七八,第 18 册,第 12281 页。
    
    1《全宋诗》卷一○九○,第 18 册,第 12362 页。
    2《全宋诗》卷一七四,第 3 册,第 1971 页。
    3《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第 284 页。
    1 有东晋说、初唐说等,甚至有学者追溯到《屈原》的《天问》。详参孔寿山《中国第一首题画诗》(《美育》1984 年第 4 期),殷杰《中国题画诗及其始创者》(《美育》1985 年第 4 期),温肇桐《浅谈题画诗》(《明清花鸟画题画诗选注·序》,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 版),高文、齐文榜《现存最早的一首题画诗》(《文学遗产》1992 年第 2 期),杨北、云峰《我国题画诗源于何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 年第 4 期),东方乔《题画诗源流考辨》(《河北学刊》2002 年第 4 期)。
    2《说诗晬语》卷下四八,《清诗话》本,第 551 页。
    3 参孔寿山《唐朝题画诗注》,第 105 页。
    4 方薰《山静居画论》卷上,第 2 页。
    5 学者统计:孔寿山《唐朝题画诗注》,232 首;杨学是《空廊屋漏画僧尽,梁上犹书天宝年——唐题画诗研究》,292 首;贺文荣《唐代题画诗研究》,260 首;衣若芬《写真与写意:从唐至北宋题画诗的发展论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264 首。
    6《剑溪说诗》卷下,《清诗话续编》本,第 1103 页。
    
    1《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第 4314 页。
    2《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第 4332 页。
    1《宣和画谱》卷七,第 76 页。
    2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第 92 页。
    3 张纲《跋江贯道山水》,《华阳集》卷三十三。
    4 其中李思训 17,李昭道 6,卢鸿 3,王维 126,王洽 2,项容 2,张询 2,毕宏 1,张璪 6,荆浩 22,关仝 94,杜楷 1。(《宣和画谱》卷十,第 100-109 页)
    5《宣和画谱》卷十,第 102 页。
    1《画史》,第 8 页。
    1《历代名画记》卷三,第 38-53 页。
    2《全宋诗》卷一○八八,第 18 册,第 12351 页。
    3《宣和画谱》卷十六,第 190-191 页。
    4《续画品》,第 8 页。
    1《全宋诗》卷一二一○,第 21 册,第 13758 页。
    2《全宋诗》卷一二一○,第 21 册,第 13759 页。
    3《全宋诗》卷一二一○,第 21 册,第 13759 页。
    4《全宋诗》卷二七六九,第 52 册,第 32745 页。
    5《全宋诗》卷九八五,第 17 册,第 11366 页。
    6《画继》卷二,第 5 页。
    7 如庾信的《咏画屏风》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种优美画面,从画科来看,虽然这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山水画,但透过题画诗我们可以知道其中已有不少山水成分。
    8 如张九龄《题画山水障》,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江为《观山水障歌》,贯休《上冯使君山水障子》,齐己《谢重缘旧山水障子》。
    9 参王伯敏《唐画诗中看》,第 11 页。
    1《全宋诗》卷四八八,第 9 册,第 5911 页。
    2《全宋诗》卷二七六九,第 52 册,第 32744 页。
    3 也称枕障,是置于枕席前用以遮挡的屏风,属卧屏,因其特殊性而单独列出。
    4 从题画诗看来,仅见于李白《巫山枕障》。
    5《岁寒堂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本,第 464 页。
    1 诗前序曰:“滏阳张氏出此图,盖唐人画”,《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9 册,第 12512 页。
    2《杜诗详注》卷十五,第 1306 页。
    3 郭祥正《宣诏厅歌赠朱太守》:“胡生画手出前辈,素壁为写巫山图。”(《全宋诗》卷七四九,第 13 册,第 8736 页)
    4《全宋诗》卷二○三七,第 36 册,第 22861 页。
    5《全宋诗》卷二三五六,第 43 册,第 27051 页。
    6 参胡晓明《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文学遗产》1991 年第 2 期。
    7《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9 册,第 125123 页。《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二二首句作“巫山传美女”。
    8《全宋诗》卷一三四二,第 23 册,第 15318 页。
    1《全宋诗》卷一六二六,第 28 册,第 18245 页。
    2《全宋诗》卷二○九四,第 38 册,第 23623 页。
    3《全宋诗》卷二二五○,第 41 册,第 25826 页。此诗与《全宋诗》卷二○九四(第 38 册,第 23622页)韩元吉诗重出。据范成大《巫山高·序》云:“余旧尝用韩无咎韵题陈季陵巫山图”(《宋诗钞》第 2 册之《石湖诗钞》,第 1757 页),此诗应为范成大作,次上文所引韩元吉《题陈季陵家巫山图一首》韵。
    4《吴船录》卷下,第 22 页。
    1《历代名画记》卷十,第 117 页。
    2 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第 474 页。史弥宁《看李成画》亦云:岩壑蟠胸秦太虚,辋川一见病全苏。
    3《历代名画记》卷十,第 117 页。
    1《唐朝名画录·妙品上》王维条,第 80 页。
    2《宣和画谱》卷十,第 102 页。但《宣和画谱》未著录此画。
    3《题〈辋川图〉》,《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七。
    4《容斋三笔》卷六之《李卫公〈辋川图〉跋》,《容斋随笔》,第 497 页。
    5 此图为唐人摹本,参 www.wuys.com/chxs/ch1.asp。
    6《全宋诗》卷二七六,第 6 册,第 3518 页。
    7《论语·八佾第三》,《十三经注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466 页。
    8《全宋诗》卷三三七,第 6 册,第 4112 页。
    9《周易·大壮》,《十三经注疏》本,第 49 页。
    1《全宋诗》卷一三九二,第 24 册,第 15998 页。
    2《全宋诗》卷一八四九,第 32 册,第 20622 页。
    3《全宋诗》卷三五二八,第 67 册,第 42203 页。
    4《题吴熙老风云图》,《全宋诗》卷一一六三,第 20 册,第 13123 页。
    5《吴熙老所藏风雨图》,《全宋诗》卷一一八九,第 20 册,第 13433 页。
    1 徐建融《董源传世画作的真伪问题》,http://www.shw.cn/Article。
    2《历代诗话》本,第 411-412 页。
    3 同上,第 413 页。
    4《全宋诗》卷四九六,第 9 册,第 5991 页。
    5《全宋诗》卷七八○,第 13 册,第 9028 页。
    1《全宋诗》卷七八三,第 13 册,第 9076 页。
    2《石林诗话》卷上,《历代诗话》本,第 412 页。
    3 同上。
    4《全宋诗》卷九○八,第 16 册,第 10681 页。
    1《全宋诗》卷三六四四,第 69 册,第 43714 页。
    2《贵耳集》卷上,第 19 页。
    3《吹剑录》,第 33 页。
    4 参赵晓涛《游于艺途——宋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中相关部分之意见。
    5《全宋诗》卷二七○○,第 51 册,第 31816 页。
    1《吹剑录》,第 33 页。
    2《全宋诗》卷二八四一,第 54 册,第 33848 页。《永嘉四灵诗集》之《清苑斋诗集》分作二首各四句(第 247 页)。
    3《全宋诗》卷二七二三,第 51 册,第 32023 页。
    4《全宋诗》卷二七二五,第 51 册,第 32066 页。
    5《全宋诗》卷二二一八,第 40 册,第 25431 页。
    6《一犁春雨图》,《全宋诗》卷二一二七,第 38 册,第 24048 页。
    7《全宋诗》卷二九二四,第 56 册,第 34870 页。
    1《全宋诗》卷二七九一,第 53 册,第 33078 页。
    2《全宋诗》卷二七六九,第 52 册,第 32743 页。
    3《全宋诗》卷二七六九,第 52 册,第 32744 页。
    4《全宋诗》卷二八四九,第 54 册,第 33963 页。
    1《宣和画谱》卷十八,第 226 页。
    2《画继》卷三,第 18 页。
    3《南宋院画录》卷二,第 35 页。
    1《沈氏三先生文集·云巢集》卷七。
    2《全宋诗》卷一三六○,第 23 册,第 15581 页。
    3《全宋诗》卷一七八七,第 31 册,第 19929 页。
    4《全宋诗》卷一九○八,第 34 册,第 21312 页。
    5《全宋诗》卷三二二三,第 61 册,第 38468 页。
    6《全宋诗》卷三六二四,第 69 册,第 43393 页。
    7《全宋诗》卷三四○三,第 64 册,第 40483 页。
    1《全宋诗》卷三七四九,第 72 册,第 45216 页。
    2《全宋诗》卷一三八三,第 24 册,第 15873 页。
    3《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4 页。
    4《全宋诗》卷一六五九,第 29 册,第 18592 页。
    5《全宋诗》卷二三三四,第 43 册,第 26833 页。
    6《全宋诗》卷一三六八,第 24 册,第 15702 页。
    1 蔡絛《西清诗话》卷上,《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 190 页。
    2《避暑录话》卷下,第 74 页。
    3《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七,第 215 页。
    4《宣和画谱》卷十,第 101 页。
    5《铁围山丛谈》卷一,第 15 页、第 16 页。
    1 元·汤垕《画鉴·宋画》,《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193 页。
    2 同上。
    3《画史》,第 38 页
    4《画史》,第 52 页。
    5《避暑录话》卷下,第 74 页。
    6《全宋诗》卷一五五四,第 27 册,第 17646 页。
    7《宣和画谱》卷七,第 78 页。
    8《玉堂嘉话》卷三,第 28 页。
    
    
    1《全宋诗》卷二一六○,第 39 册,第 24391 页。
    2《全宋诗》卷三○五一,第 58 册,第 36396 页。
    3 衣若芬《观看叙述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第 19 页。
    1 赵晓涛《游于艺途——宋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
    2《宣和画谱》卷十六,第 180 页。
    3《宣和画谱》卷七,第 77、78 页。
    4 取杜甫“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着,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诗意,事见苏轼《题憩寂图诗》(《苏轼文集》卷六八,第 2138 页)。
    5 参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 156 页。
    6 画杜甫“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句意。参《中国山水画史》,第 230 页。
    7《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0 页。
    8 参《中国山水画史》,第 191 页。
    9《中国山水画史》,第 211 页。
    10《林泉高致·画意》,第 72 页。
    1 以下题画诗的分析参衣若芬《宋代题诗意图诗析论》。
    2 王维此诗原本也是题画诗,依据有二:作为唐宋题画诗结集的《声画集》,将王维此诗收入;宋方岳《深雪偶谈》亦云:“‘渭城朝雨挹轻尘……’此摩诘《送元二使安西》诗也。世传《阳关图》,亦出摩诘之手,遂成二妙”。这一点往往为后人所忽略。
    3 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此诗。
    4《宣和画谱》卷七(第 77 页)、《画继》卷三(第 13 页)李公麟条都有著录,苏轼《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诗载此图曾为林次中所得,《困学斋杂录》载济南张与可家有李伯时《阳关图》。
    5《全宋诗》卷一○六九,第 18 册,第 12162 页。
    1 张舜民《京兆安汾叟赴辟临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画阳关图并诗以送行浮休居士为继其后》,《全宋诗》卷八三三,第 14 册,第 9670 页。
    2《宣和画谱》卷七,第 75 页。
    3《集庵摩勒园观李伯时画阳关图以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为韵得人字赋六言》,《全宋诗》卷一三七六,第 24 册,第 15789 页。
    4《全宋诗》卷一三七八,第 24 册,第 15807 页。
    5《全宋诗》卷二五四二,第 47 册,第 29434 页。
    6《全宋诗》卷三一二九,第 59 册,第 37391 页。
    
    
    1《全宋诗》卷一三一八,第 22 册,第 14967 页。
    2《全宋诗》卷八三三,第 14 册,第 9670 页。
    3《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09 页。
    4《全宋诗》卷五二九,第 10 册,第 6401 页。
    5《全宋诗》卷八六四,第 15 册,第 10053 页。
    6《全宋诗》卷二一八三,第 40 册,第 24865 页。
    7《全宋诗》卷一四四一,第 25 册,第 16611 页。
    1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阐述。
    2 苏轼《跋退之送李愿序》引,《苏轼文集》卷六六,第 2057 页。
    3《宋景文公笔记》卷中,第 13 页。
    4《续墨客挥犀》卷二,第 434 页。
    5《陶渊明集校笺》卷五《集评》引,第 400 页。
    6《容斋随笔》卷三,第 32 页。
    7《宣和画谱》卷七,第 77 页。
    8《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24 页。
    9《南宋院画录》卷三,第 53 页。
    10 并记“千里画子昂书”,《佩文斋书画谱》卷九十八《历代鉴藏八》,第 379 页。
    11《石渠宝笈》卷之五,《故宫珍本丛刊》第 438 册,第 186 页。
    1 参衣若芬《观看 叙述 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第 275-282 页。
    2《宣和画谱》卷七,第 74-75 页。
    3《杉溪居士集》卷十,第 552 页。
    4《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九十七《历代鉴藏七》,第 342 页。
    5《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7 册,第 11571 页。
    6《全宋诗》卷一二八八,第 22 册,第 14610 页。
    7《全宋诗》卷一五三一,第 26 册,第 17390 页。
    1《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7 册,第 11571 页。
    2《全宋诗》卷一三六八,第 24 册,第 15702 页。
    3《全宋诗》卷二六一六,第 49 册,第 30393 页。
    4《全宋诗》卷一三一八,第 22 册,第 14967 页。
    5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说明:因钱选未曾仕元,我们将其诗作纳入宋诗研究范畴;而对于其画,则尊重画史习惯,将其纳入元画之列。
    6《题归去来图》,《全宋诗》卷三五八二,第 68 册,第 42805 页。
    
    
    1 吴企明《历代名画诗画对读集》之《山水卷》,第 25 页。
    2《野趣有声画·原序》,《四库全书》本,第 730 页。
    1 方薰《山静居画论》卷下,第 26 页。
    2《全宋诗》卷一九三四,第 34 册,第 21588 页。
    3《藏一话腴》卷上,《四库全书》本,第 540-541 页。
    4《全宋诗》卷一三一七,第 22 册,第 14958 页。
    5《全宋诗》卷一一四○,第 19 册,第 12883 页。
    6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三国志·徐邈传》:“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7《全宋诗》卷一九三二,第 34 册,第 21575。
    
    
    1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本,第 543 页。
    2《全宋诗》卷一○五二,第 18 册,第 12062 页。
    3《全宋诗》卷八四○,第 14 册,第 9735 页。
    4《全宋诗》卷一三一七,第 22 册,第 14958 页。
    5 诗见《全宋诗》卷一一三三,第 19 册,第 12843 页。
    6 诗见《全宋诗》卷一一四○,第 19 册,第 12883 页。
    1《全宋文》第 2 册,巴蜀书社,1988 年版,第 18 页。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第 1747 页。
    3 王若虚《滹南集》卷三九,第 249 页。
    4 苏轼《歧亭五首·序》,《全宋诗》卷八○六,第 14 册,第 9336 页。
    5 汪俊《两宋之交诗歌研究》,第 63 页。
    1《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63 页。
    2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第 91-92 页。
    3《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词翰书籍》之《玉堂拟瀛洲之象》,第 382 页。
    4《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55 页。
    5《全宋诗》卷七四○,第 13 册,第 8641 页。
    6《春明退朝录》卷上,第 10 页。
    7《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第 284 页。
    8 王珪《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诗(《全宋诗》卷四九四,第 9 册,第 5980 页)。
    9 刘敞《题度支厅事许道宁画松石呈彦猷邻几直孺》诗(《全宋诗》卷四六五,第 9 册,第 5636 页),梅尧臣《依韵和原甫厅壁许道宁山水云是富彦国作判官时画》诗(《全宋诗》卷二五四,第 5 册,第 3073 页)。
    10 王安石《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诗(《全宋诗》卷五五六,第 10 册,第 6619 页)。
    
    1 原诗今已不存,据下述梅尧臣诗可见刘敞题咏过此画当是可以肯定之事。
    2 汪俊《两宋之交诗歌研究》,第 79 页。
    1《苏轼选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第 4 页。
    2 参郦波《从二苏题画诗看元祐文人心态》。
    3 本节“苏门”概念较为宽泛,如王诜,虽与苏轼交好,但严格说来不能将之归入苏门,而本节亦将其诗作纳入考察范围。
    4《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22 页。
    5《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54 页。
    6《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22 页。
    7《山谷题跋》卷八,第 236 页。
    8《全宋诗》卷八六三,第 15 册,第 10031 页。
    1《全宋诗》卷八一一,第 14 册,第 9393 页。
    2《全宋诗》卷九八五,第 17 册,第 11366 页。
    3 如王之道《追和东坡郭熙秋山示王觉民》、楼钥《郭熙秋山平远用东坡韵》、陈文蔚《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楼黄子京携至求同作》,皆用苏诗原韵。
    4《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09 页。
    5《全宋诗》卷八一二,第 14 册,第 9398 页。
    1《全宋诗》卷八六三,第 15 册,第 10032 页。
    2《全宋诗》卷一○四二,第 18 册,第 11937 页。
    3《全宋诗》卷一一七五,第 20 册,第 13265 页。
    4 晁补之《鸡肋集》卷二十《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洞庭木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欲指吴松何处是,一行征雁海山头”,与张耒诗唯个别字词不同。就诗中所抒写的对“吴”地的乡思之情及以“南人”自指来看,此诗当为张耒所作,张耒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而晁补之为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因而不大可能写此诗,出现在《鸡肋集》中当是由版本流传之误所致。另外,关于《秋山平远》画的所有者及收藏者问题,略作说明。此图当是郭熙为文彦博所作。史载郭熙曾为文彦博作秋山平远、一望松等图,深得文彦博赏识。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题后有作者自注“文潞公为跋尾”,也就是说在诸家题咏之前文彦博已看过此画,这与画图乃郭熙为文彦博所作之情况吻合。而后之题画诗诗题:毕仲游作“文周翰”,张耒作“周文翰”,《鸡肋集》中录为晁补之诗时题为“文侍郎周翰”,所说不一,应以文周翰为是。文周翰是文彦博之子(名及甫,又名及,字周翰),在文彦博致仕后,权工部侍郎,与张耒等为友,故诗题记画的主人为文周翰。苏轼等人看到的即是文家收藏之画。(参赵晓涛《游于艺途——宋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
    5 苏轼《宝绘堂记》,《苏轼文集》卷一一,第 357 页。
    6《全宋诗》卷八五五,第 15 册,第 9908 页。
    7《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3、134 页。
    1《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11 页。
    2《全宋诗》卷八七四,第 15 册,第 10169 页。
    3 诗如下: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旗前。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嫮夸连娟思浜斡?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11 页)
     1 王诜《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郑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诗如下:忆从南涧北山边,惯见岭云和野烟。山深路僻空吊影,梦惊松竹风萧然。杖藜芒屩谢尘境,已甘老去栖林泉。春篮采朮问康伯,夜灶养丹陪稚川。渔樵每笑坐争席,鸥鹭无机驯我前。一朝忽作长安梦,此生犹欲更问天。归来未央拜天子,枯荄敢自期春妍。造物潜移真幻影,感时未用惊桑田。醉来却画山中景,水墨想象追当年。玉堂故人相与厚,意使嫫母齐联娟。岂知忧患耗心力,读书懒去但欲眠。屠龙学就本无用,只堪投老依金仙。更得新诗写珠玉,劝我不作区中缘。佩服忠言匪论报,短章重次木瓜篇。(《全宋诗》卷八七四,第 15 册,第 10170 页)
    2 诗如下:瓜州东望西津山,山平水阔生寒烟。海门日出江雾破,沿江山色寒苍然。五州京岘穹隆隐辚尚不见,况乃鹿跑马迹点滴之微泉。中泠之南古浮玉,钟鼓下震蛟龙川。楼台明灭彩翠合,海市仙山当目前。兴来赤脚踏鳌背,挥弄白日摩青天。原松芊芊雪欲尽,野气郁郁春逾妍。三更潮生月西落,寒金万斛流琼田。江山佳处心自省,画图忽见犹当年。有如远作美人别,耿耿独记长眉娟。双瓶买鱼晚渡立,孤篷听雨春滩眠。翰林东坡知此乐,至今舟上渔子谈苏仙。玉堂椽蜡照清夜,苇间幽梦来延缘。山川信羡归未得,送行看尽且作公子思归篇。《全宋诗》卷一二○五,第 20 册,第 13657 页)
    3 诗如下:虬须英武喧天渊,当时功臣画凌烟。汉家骁骑才三万,北攻稽落书燕然。勋名鼎鼎磨星斗,百年衰落归黄泉。人间万事都如梦,不如挂冠神武寻山川。我昔曾登会稽顶,逍遥疑在羲皇前。下观涛江卷飞雪,旁看秦望森摩天。祖龙定是同鲍臭,鸱夷却得携妖妍。悠然会意不复出,倚锄便欲耕春田。君不见渊明归去传图画。伯时妙手垂千年。我藏东绢今拂拭,正欲写此春江浩渺山连娟。更要元龙湖海士,百尺楼中相对眠。玉京蓬岛置勿问,人间今是地行仙。岷江寥寥三峡远,此心欲往知何缘。烦君断取来方丈,径入东坡迭嶂篇。(《全宋诗》卷一七九四,第 31册,第 20002 页)
    4《全宋诗》卷二六四六,第 50 册,第 31002 页。
    5《全宋诗》卷三五○四,第 66 册,第 41807 页。
    6《历代诗话》本,第 387 页。
    1 除下文将要提到的八首外,还有一首是《题王晋卿画后》,诗曰: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参孔凡礼《苏轼年谱》,第 994 页)
    2《全宋诗》卷八六四,第 15 册,第 10047 页。
    3《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3 页。
    4《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3 页。
    5 此四图见录于《画继》卷二王诜条,第 9 页。
    6《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3 页。
     1《全宋诗》卷八六五,第 15 册,第 10059 页。
    1 参考黄仁生《唐宋题画诗简论(一)》、祝振玉《略论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几个原因》、衣若芬《也谈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几个原因》之论见。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第 5370 页。
    3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第 29 页。
    4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国画论类编》上卷,第 10 页。
    5 谢赫《古画品录》,第 1 页。
    6《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引,第 2 页。
    7《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引,第 2 页。
    1 宗炳《画山水序》,《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15 页。
    2 王微《叙画》,《中国绘画美学史》,第 80-81 页。
    3《贞观公私画史·序》,《画品丛书》本,第 27 页。
    4《唐朝名画录·序》,第 68 页。
    5《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第 1、2 页。
    6《历代名画记》卷六,第 80 页。
    1《笔法记》,《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49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4-65 页。
    3《图画见闻志·序》,第 1 页。
    4《画继·序》,第 3 页。
    5《宣和画谱》卷一《道、释叙论》,第 1 页。
    6《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14 页。
    7《宣和画谱》卷七,第 75 页。
    8《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29 页。
    9《图画见闻志》卷六《恩赐种放》,第 83 页。
    10《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第 9 页。
    11《书朱象先画后》,《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1 页。
    1《雪堂记》,《苏轼文集》卷一二,第 410-412 页。
    2《中国画论类编》下卷,第 684 页。
    3《全宋诗》第 13 册,卷七四○,第 8641 页。
    4《广川画跋》卷五,第 297 页。
    5 苏轼《题刘壮舆文编后》,《苏轼文集》卷六六,第 2074 页。
    6 苏轼《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苏轼文集》卷六七,第 2091 页。
    7《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第 474 页。史弥宁《看李成画》诗中亦有“岩壑蟠胸秦太虚,辋川一见病全苏”(《全宋诗》第 57 册,卷三○二六,第 36057 页)之语。
    1《宋会要辑稿 职官》36 之 106,第 3124 页。
    2《图画见闻志》卷三,第 39 页。
    3《事物纪原》卷七《图画局》,第 245 页。
    4 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第 5354 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36 之 106-107,第 3124-3125 页。
    6《宋会要辑稿·职官》36 之 107,第 3125 页。
    1《南宋馆阁续录》卷三,第 175 页。
    2《南宋馆阁录》卷三高宗绍兴十三年诏,第 22 页。
    3《南宋院画录》卷一引《钱塘县旧志》,第 2 页。
    4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中,第 22 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36 之 110,第 3126 页。
    6《圣朝名画评》卷一,第 125 页。
    7 参蔡罕《北宋“翰林图画院”职官制度初探》。
    8《画继》卷十《论近》,第 77 页。
    1《画继》卷十《论近》,第 77 页。
    2《画继》卷三,第 17 页。
    3《文献通考》卷三五《选举考八》,第 337 页。
    4《画继》卷一,第 3 页。
    5《画继》卷一,第 3-4 页。
    6《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第 3688 页。
    7《画继》卷一,第 3 页。
    8《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第 3688 页。
    9 同上。
    10 同上。
    11 俞成《萤雪丛说》卷一《试画工形容诗题》,第 7 页。
    1《画继》卷一,第 3 页。
    2《画继》卷六,第 50 页。
    3 陈善《扪虱新话》卷九《画工善体诗人之意》,第 305 页。
    4 俞成《萤雪丛说》卷一《试画工形容诗题》,第 5-6 页。《南宋院画录》卷二引《绘事微言》中亦有相似记载:“政和中徽宗立画院,召诸名工,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众皆向酒家上著工夫,惟李唐但于桥头竹外挂一酒帘,上喜其得锁字意。”(第 7-8 页)
    5 王微《叙画》,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第 80 页。
    6 参《中国绘画美学史》,第 63 页。
    7《颜氏家训集解》本,第 578 页。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第十九》:“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吾家尝有梁元帝手画蝉雀白团扇及马图,亦难及也。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萧贲、刘孝先、刘灵,并文学以外,复佳此法。玩阅古今,特可宝爱。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吴县顾士端出身湘东王国侍郎,后为镇南府刑狱参军,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彭城刘岳,橐之子也,仕为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才学快士,而画绝伦。后随武陵王入蜀,下牢之败,遂为陆護军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巧杂处。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岂见此耻乎?”
    1《宣和画谱》:“初,唐太宗与侍臣泛舟春苑池,见异鸟容与波上,喜见颜色,诏坐者赋诗,召阎立本写焉。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时立本已为主爵郎中,俯伏池左,研吮丹粉,顾视坐者,愧与汗下。归戒其子曰:‘吾少读书,文辞不减侪辈,今独以画见名,遂与厕役等,若曹慎毋习!’然性所好,欲罢不能也。”(卷一,第 8 页)
    2《书朱象先画后》:松陵人朱君象先,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曰:“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昔阎立本始以文学进身,卒蒙画师之耻。或者以是为君病,余以谓不然。谢安石欲使王子敬书太极殿榜,以韦仲将事讽之。子敬曰:“仲将,魏之大臣,理必不尔。若然者,有以知魏德之不长也。”使立本如子敬之高,其谁敢以画师使之。阮千里善弹琴,无贵贱长幼皆为弹,神气冲和,不知向人所在。内兄潘岳使弹,终日达夜无忤色,识者知其不可荣辱也。使立本如千里之达,其谁能以画师辱之。(《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1 页)
    3《中国画学全史》,第 203 页。
    4《林泉高致·画格拾遗》,第 78 页。
    5 事见《图画见闻志》卷六《恩赐种放》,第 83 页。
    1《图画见闻志》卷三,第 33 页。
    2 米芾《画史》,第 23 页。
    3《画继》卷十《论近》,第 76 页。
    4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第 5-6 页。
    5 以上三处均引自《画继》卷一,第 1 页。
    6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七《艺文赏鉴》,第 280 页。
    7 庄肃《画继补遗》卷上,第 1 页。
    8 据《画继补遗》卷上记载,赵伯驹“尝与士友画一扇头,偶流入厢士之手,适为中官张太尉所见,奏呈高宗。时高宗虽天下俶扰,犹孜孜于书画间,一见大喜。访画人姓名,则千里也。上怜其为太祖诸孙,幸逃北迁之难,遂并其弟晞远召见”(第 3 页)。
    9《画继补遗》卷上,第 4 页。
    10 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马和之条,第 95 页。
    
    1《画继》卷一,第 1 页。
    2《山静居画论》卷下,第 26 页。
    1 参《南宋馆阁续录》卷三《储藏》,《南宋馆阁录 续录》,第 179-180 页。
    2《南宋院画录》卷二引《南阳名画表》,第 13 页。
    3 据此诗原注:“赐贵妃”,可见此诗应是光宗题于画上并赠贵妃。
    4 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第 299 页。
    5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七,《四库全书》本,第 264 页。
    1《中国山水画史》,第 215 页。
    2 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题诗曰:“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并有“赐王提举”字样。
    3 诗四首,如下: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石楠叶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扇行。倚日绿云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谁知默鼓无弦曲,时向珠宫舞幻仙。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枝声。(《全宋诗》卷二七七九,第 53 册,第 32893 页)
    4《南宋院画录》卷三,第 50 页。
    5《图画见闻志》卷三,第 33 页。
    6《画继》卷二,第 5 页;卷三,第 11 页;卷四,第 23 页。
    7《画继》卷二,第 8 页。
    8《宣和画谱》卷十九,第 236 页。
    1《宣和画谱》卷十九,第 237 页。
    2《宣和画谱》卷二十,第 254 页。
    3《宣和画谱》卷二十,第 257 页。《图画见闻志》卷三(第 37 页)亦说其“善画草虫,……颇有图轴传于世。”
    4《宣和画谱》卷二十,第 258 页。
    5《图绘宝鉴》卷三,第 58 页、第 60 页。
    6《图画见闻志》卷六《董羽壁》,第 87 页。
    1《画禅室随笔》卷二,第 124 页。
    2《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6 页。
    3《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全宋诗》卷八一二,第 14 册,第 9395 页。
    4《净因院画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 367 页。
    5《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09 页。
    6 张安治《论中国文人画》,第 124 页。转引自戴丽珠《诗与画之研究》,此书第 17-20 页列举了十条近人对文人画的界定,可参看。
    1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 142 页。
    2 邓乔彬《有声画与无声诗》,第 118 页。
    3《鉴画》,《欧阳修全集》卷一三○,第 1976 页。
    4《全宋诗》卷二八七,第 6 册,第 3637 页。
    5《画继》卷九《论远》,第 69 页。
    6《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一,第 1106 页。
    7《苏轼文集》卷十二,第 408 页。
    8《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0-2211 页。 《9文与可尝云老僧墨竹一派近在湖州吾竹虽不及石似过之此一卷公案不可无鲁直正句因次韵》,《全宋诗》卷一○二七,第 17 册,第 11737 页。
    1《题杨子元琪所藏东坡古木》,《全宋诗》卷二五四○,第 47 册,第 29392 页。
    2《石苍舒醉墨堂》,《全宋诗》卷七八九,第 14 册,第 9137 页。
    3 如黄庭坚《题子瞻枯木》:“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何薳《春渚纪闻》卷六:“先生戏笔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自我作古”;朱熹《跋张以道家藏东坡枯木怪石》:“苏公此纸出于一时滑稽诙笑之余,初不经意,而其傲风霆、阅古今之气,犹足以想见其人也。”
    4 参衣若芬《苏轼题画文学研究》之《作画抒怀》。
    5《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七。
    6《画继》卷九《论远》,第 70 页。
    7 许总《宋诗史》,第 278 页。
    8《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一,第 1106 页。
    9《画枕屏》,《全宋诗》卷八六一,第 15 册,第 9995 页。
    10《画继》卷三,第 16 页。
    11《画继》卷三,第 15 页。
    12《画继》卷四,第 27 页。
    13《题明发高轩过图》,《全宋诗》卷一一一九,第 19 册,第 12739 页。
    1 陆游作《詹仲信以山水二轴为寿固辞不可乃各作一绝句谢之》,诗见《全宋诗》卷二二一七,第40 册,第 25415 页。
    2 陆游题诗分别见《全宋诗》卷二二一八,第 40 册,第 25431 页;卷二二二四,第 41 册,第 25515页。
    3《全宋诗》卷二二五九,第 41 册,第 25921 页引。
    4 见本文第一章题巫山图诗部分。
    5《全宋诗》卷二三八七,第 44 册,第 27552 页。
    6《全宋诗》卷二五五一,第 47 册,第 29572 页。
    7《答黄庭坚书》,《苏辙集·栾城集》卷二十二,第 392 页。
    1《王国维遗书》第五册,第 75 页。
    2《洞天清禄集·序》,第 1 页。
    3《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文学遗产》1991 年第 2 期。
    4《画继》卷二,第 5 页。
    5《宣和画谱》卷二十,第 250 页。
    6《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5 页。
    1《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6 页。
    2《画品丛书》之作者《书评》,第 152 页。
    3《图画见闻志》卷六《丁晋公》,第 86 页。
    4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第 357 页。
    5《图画见闻志·序》,第 1 页。
    6《图画见闻志》卷六《苏氏图画》,第 82 页。
    7《图画见闻志》卷六《王氏图画》,第 82 页。
    8《石氏画苑记》,《苏轼文集》卷一一,第 364、365 页。
    9《记刘景文诗》,《苏轼文集》卷六八,第 2153 页。
    10《庵中晨起书触目》自注,《全宋诗》卷二一九一,第 40 册,第 2453 页。
    1《画继》卷二,第 8-9 页。
    2 米芾崇尚晋人书法,元丰五年(1082)开始,潜心魏晋,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宝晋斋”是他得到晋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日帖》墨迹后自题的书斋名。
    3 吴则礼《过宝晋斋赠元晖并序》,《北湖集》卷四,第 210 页。
    4《宋史》卷二八三《丁谓传》,第 9570 页。
    5《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4 页。
    6《王诜都尉宝绘堂词》,《全宋诗》卷八五五,第 15 册,第 9908 页。
    7《图画见闻志·序》,第 1 页。
    8《墨君堂》,《全宋诗》卷四三五,第 8 册,第 5332 页。
    9《曝旧画》,《全宋诗》卷二二三四,第 41 册,第 25665 页。
    10《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第 28 页):“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餐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昔桓玄爱重图书,每示宾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餐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玄惋惜移时。自后每出法书,辄令洗手。人家要置一平安床褥,拂拭舒展观之,大卷轴宜造一架,观则悬之。凡书画时时舒展,即免蠹湿。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弊衣,减粝食。妻子僮仆,切切嗤笑。或曰:终日为无益之事,竟何补哉!既而叹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
     1《王国维遗书》第五册,第 75 页。
    1《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传》,第 13149 页。
    2《宋史》卷四五七《种放传》,第 13423 页。
    3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高逸》,第 45 页。
    4《宋史》卷四五七《林逋传》,第 13432 页。
    5 参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第 204 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第 758 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四,第 758 页。
    8《宋史》卷四五七《魏野传》,第 13430 页。
    1 参杨朝云《淡泊与宁静:宋初隐逸文化的特质》。
    2 关于“吏隐”一词究竟始于何时,蒋寅先生在《古典诗歌中的“吏隐”》一文中说:“从现有文献看,它在唐初已开始使用。……唐代以后,吏隐一词便成常语,为官人所津津乐道。”张玉璞先生发表了《“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一文,本文参阅。
    3 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第 332 页。
    4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第 204 页。
    5 契嵩《西山移文》,《镡津集》卷八。
    6 张玉璞《“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
    1《朝簪》,《全宋诗》卷六六,第 2 册,第 756 页。
    2《睡》,《全宋诗》卷六四,第 2 册,第 723 页。
    3《宋史》卷三○五《杨亿传》,第 10083 页。
    4《武夷新集》卷十八,第 581 页。
    5 张宏生《宋诗:融通与开拓》,第 214 页。
    
    
    1《苏轼文集》卷一一,第 369 页。
    2 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之《张功甫豪奢》,第 374 页。
    3《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4-65 页。
    1《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 277 页。
    2《宋代之金石学》,《王国维遗书》第五册,第 70 页。
    3 康有为《万木草堂所藏中国画目·宋画》,《康有为诗文选》,马自毅选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01 页。
    4《图画见闻志》卷一《论古今优劣》,第 14 页。
    5《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4 页。
    1《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4-65 页。
    2 参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 2 页。
    3《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第 16 页。
    4 元·汤垕《画鉴·五代画》引米芾语,《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182 页。
    5《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5 页。
    6《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5-66 页。
    1 参邓乔彬《有声画与无声诗》,第 34-35 页。
    2 李成《山水诀·画法》,《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61 页。
    3《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七,第 214 页。
    4《图画见闻志》卷一《论三家山水》,第 12 页。
    5《南宋院画录》卷一引王世贞《艺苑卮言》,第 4 页。
    1《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8-139 页。
    2 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 16 页。
    3 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苏轼文集》卷二一,第 614 页。
    4《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14 页。
    5《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3 页。
    6《画继》卷三,第 12 页。
    7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亦朋友忠爱之义也》,《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11页。
    8《全宋诗》卷五一○,第 9 册,第 6201 页。
    9《试院求李唐臣画》,《全宋诗》卷一一二七,第 19 册,第 12799 页。
    10《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全宋诗》卷一一二七,第 19 册,第 12799 页。
    1《画继》卷五,第 36 页。
    2《题花光画》,《全宋诗》卷九九七,第 17 册,第 11439 页。
    3《题花光画山水》,《全宋诗》卷九九七,第 17 册,第 11439 页。
    4 黄庭坚《跋郭熙画山水》,《山谷题跋》卷八,第 236 页。
    5《林泉高致·画格拾遗》,第 78 页。
    6 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第 19 页。
    7《吹剑录》,第 33 页。
    8《侯鲭录》卷七,第 181 页。
    9《宝晋英光集》补遗《西园雅集图记》,第 76 页。
    10《山谷题跋》补编,第 291 页。
    11《避暑录话》卷下,第 66 页。
    1《全宋诗》卷一二一○,第 21 册,第 13758 页。
    2《求刘忱明复龙图为画山水》,《全宋诗》卷七四○,第 13 册,第 8641 页。
    3《大年观察许作从驾出南熏门雪霁图因以诗督之》,《全宋诗》卷九二一,第 16 册,第 10799 页。
    4 释德洪《仁老以墨梅远景见寄作此谢之二首》,《全宋诗》卷一三二七,第 23 册,第 15061 页。
    5《全宋诗》卷一二三五,第 21 册,第 13958 页。
    6 方回《题郎川纪胜图》,《全宋诗》卷三五○七,第 66 册,第 41862 页。
    1《全宋诗》卷三五二八,第 67 册,第 42210 页。
    2《全宋诗》卷一一三三,第 19 册,第 12843 页。
    3《全宋诗》卷一一四○,第 19 册,第 12883 页。
    4《全宋诗》卷一三一七,第 22 册,第 14958 页。
    5《全宋诗》卷一二六四,第 21 册,第 14247 页。
    6《全宋诗》卷一二六四,第 21 册,第 14247 页。
    7《全宋诗》卷一○六九,第 18 册,第 12162 页。
    8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第 97 页。
     1 范仲淹《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全宋诗》卷一六七,第 3 册,第 1906 页。
    1 恽正叔《南田论画》,《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331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8 页。
    3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饶节“早有大志,既不遇,纵酒自晦,或数日不醒。醉时往往登屋危坐,浩歌恸哭,达旦乃下。又尝醉赴汴水,适遇客舟,救之获免”(第 20 页),后竟落发为僧。
    4 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三引,《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 34 页。
    1《避暑录话》卷下,第 89 页。
    2 关于园林山水之乐,本文第二章已阐述,可参阅。
    3《陆游集·渭南文集》卷十七,第 2130 页。
    4《杜诗详注》卷四,第 278 页。
    5《杜诗详注》卷十一,第 930 页。
    1《杜诗详注》卷十四,第 1197 页、第 1198 页。
    2《全宋诗》卷七九四,第 14 册,第 9191 页。
    3《全宋诗》卷七九七,第 14 册,第 9230 页。
    4《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3 页。
    5《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4 页。
    1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四,第 481 页。
    2《杜诗详注》卷十四,第 1197-1198 页。
    3《杜诗详注》卷十四,第 1197 页。
    4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朋友忠爱之义也》,《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11 页。
    5《题王晋卿画》,《苏轼诗集·增补》,第 2790 页。
    6《全宋诗》卷七九九,第 14 册,第 9248 页。
    
    
    1《全宋诗》卷二七四三,第 52 册,第 32296 页。
    2《全宋诗》卷五,第 1 册,第 76 页。
    3《全宋诗》卷八八四,第 15 册,第 10313 页。
    4《全宋诗》卷一四三四,第 25 册,第 16519 页。
    5《全宋诗》卷二六八二,第 50 册,第 31545 页。
    1《全宋诗》卷三五五六,第 67 册,第 42504 页。
    2《全宋诗》卷二五一七,第 47 册,第 29086 页。
    3 王禹偁《扬州池亭即事》,《全宋诗》卷六二,第 2 册,第 683 页。
    4《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全宋诗》卷九九五,第 17 册,第 11425 页。
    5《全宋诗》卷一四四○,第 25 册,第 16593 页。
    
    
    1《全宋诗》卷三三七,第 6 册,第 4112 页。
    2《全宋诗》卷三四八五,第 66 册,第 41508 页。
    1《全宋诗》卷九四八,第 16 册,第 11126 页。
    2《全宋诗》卷一五六八,第 27 册,第 17798 页。
    3《全宋诗》卷一七三九,第 31 册,第 19499 页。
    4《全宋诗》卷一八○六,第 31 册,第 20119 页。
    5《全宋诗》卷二六九八,第 51 册,第 31797 页。
    6《全宋诗》卷四九三,第 9 册,第 5968 页。
    7《全宋诗》卷二二二八,第 41 册,第 25578 页。
    8《全宋诗》卷一八○五,第 31 册,第 20105 页。
    
    
    1《全宋诗》卷三三二九,第 63 册,第 39709 页。
    2《全宋诗》卷二五九,第 5 册,第 3266 页。
    3《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5 页。
    4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 第 259 页。
    1 当然,画论与山水画创作和鉴赏的因果关系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于此即是:正因为山水画可以代替真山水以满足出仕者的向往林泉之心,所以郭熙提出了山水画要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景。这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
    2 黄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一, 《全宋诗》卷一○一七,第 17 册,第 11597 页。
    3 蔡戡《王东卿惠墨戏副之以诗因次韵谢之》,《全宋诗》卷二五八八,第 48 册,第 30073 页。
    4《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全宋诗》卷一○一七,第 17 册,第 11597 页。
    5《全宋诗》卷一八五八,第 33 册,第 20759 页。
    
    
    1《全宋诗》卷一七五六,第 31 册,第 19566 页。
    2《全宋诗》卷一五三七,第 27 册,第 17444 页。
    3《全宋诗》卷一○六二,第 18 册,第 12118 页。
    4《全宋诗》卷二三四五,第 43 册,第 26949 页。
    
    1《虔州八境图八首》其二,《全宋诗》卷七九九,第 14 册,第 9248 页。
    2《全宋诗》卷一○八八,第 18 册,第 12351 页。
    3《全宋诗》卷一四四一,第 25 册,第 16611 页。
     1《全宋诗》卷三六一一,第 68 册,第 43244 页。
    1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七,刘衡如点校,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566 页。
    2 宋代芦雁图极多,其所属画科处于山水与花鸟之间,本节将之一并纳入考察。
    3 朱松《题芦雁屏》,《全宋诗》卷一八五四(第 33 册,第 20704 页)。此诗《全宋诗》卷二一二二(第 38 册,第 23993 页)又作洪迈诗。查《全宋诗》卷一八五四与卷二一二二所录数十首诗大同小异,前者以《四部丛刊续编》之朱松《韦斋集》为底本,后者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之《两宋名贤小集·野处类稿》为底本,孰是,待考。
    4《全宋诗》卷三九二,第 7 册,第 4831 页。
    1《全宋诗》卷四九四,第 9 册,第 5980 页。
    2《全宋诗》卷一三二七,第 23 册,第 15064 页。
    3《全宋诗》卷一五四八,第 27 册,第 17577 页。
    4《全宋诗》卷七三一,第 13 册,第 8549 页。
    5《全宋诗》卷三六八三,第 70 册,第 44229 页。
    6《全宋诗》卷二三六八,第 43 册,第 27197 页。
    7《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 年修订本,第 3534 页。
    1《全宋诗》卷一三一八,第 22 册,第 14967 页。
    2 陈某《赵仲瑜小景》其一,《全宋诗》卷三六○一,第 68 册,第 43133 页。
    3《汉书·苏武传》载:汉与匈奴和亲,汉室要招还苏武,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见武,于是汉使诈称汉天子射猎上林,得雁,足系有帛书,言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不得不遣还苏武等。从此,“上林雁”、“鸿雁传书”进入文学领域,“雁足”亦成了书信或信使的代称。
    4《全宋诗》卷九八五,第 17 册,第 11366 页。
    5《全宋诗》卷九八五,第 17 册,第 11366 页。
    6《题惠崇着色四时景物》,《全宋诗》卷二五四三,第 47 册,第 29447 页。
    7《全宋诗》卷一一七五,第 20 册,第 13265 页。
    8《全宋诗》卷二六七一,第 50 册,第 31395 页。
    
    
    1《全宋诗》卷三七○九,第 71 册,第 44560 页。
    2《全宋诗》卷三一六八,第 60 册,第 38037 页。
    1《全宋诗》卷七五二,第 13 册,第 8767 页。
    2《全宋诗》卷一六二六,第 28 册,第 18245 页。
    3《全宋诗》卷二一五八,第 39 册,第 24356 页。
    4《全宋诗》卷二五四五,第 47 册,第 29474 页。
    5《全宋诗》卷二七六,第 6 册,第 3518 页。
    6《全宋诗》卷二四○八,第 45 册,第 27802 页。
    1《全宋诗》卷二五三九,第 47 册,第 29381 页。
    2《陕西图》与下文所引之《幽州图》、《江南形势图》严格来说当属地理图、形势图之类,但古代此类图画的制作与现在不同,其中有很多真山真水的描绘,具备引发诗人情致的山水形象,可视为艺术作品,不同于当今地图,故本文采取宽泛的山水画界定,将之一并纳入考察范围。
    3《全宋诗》卷四八一,第 9 册,第 5821 页。
    4《全宋诗》卷四八六,第 9 册,第 5896 页。
    
    1《全宋诗》卷二一五七,第 39 册,第 24336 页。
    2《全宋诗》卷二一五八,第 39 册,第 24363 页。
    3《全宋诗》卷二一八三,第 40 册,第 24865 页。
    4《全宋诗》卷二一九六,第 40 册,第 25077 页。
    5《全宋诗》卷一四五二,第 25 册,第 16726 页。
    
    
    1《全宋诗》卷三四四八,第 65 册,第 41083 页。
    2《全宋诗》卷三四九五,第 66 册,第 41662 页。
    3《全宋诗》卷一四五二,第 25 册,第 16726 页。
    4《全宋诗》卷三一六八,第 60 册,第 38039 页。
    5《全宋诗》卷二二四二,第 41 册,第 25752 页。
    6《全宋诗》卷三六二八,第 69 册,第 43449 页。
    
    1《全宋诗》卷二七二四,第 51 册,第 32037 页。
    2《全宋诗》卷二四五八,第 46 册,第 28430 页。
    3《中州集》卷八。
    4《全宋诗》卷八○三,第 14 册,第 9299 页。
    
    
    1《全宋诗》卷二三六○,第 43 册,第 27092 页。
    2《姜斋诗话》,《清诗话》本,第 18 页。
    3《全宋诗》卷九八七,第 17 册,第 11381 页。
    4《全宋诗》卷八六四,第 15 册,第 10047 页。
    5《全宋诗》卷八一六,第 14 册,第 9443 页。
    
    
    1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三十三。
    2《全宋诗》卷八六三,第 15 册,第 10031 页。
    3《全宋诗》卷一二○二,第 20 册,第 13601 页。
    1《全宋诗》卷二二五五,第 41 册,第 25873 页。
    2《全宋诗》卷二一九六,第 40 册,第 25086 页。
    3《全宋诗》卷五六七,第 10 册,第 6706 页。
    4《全宋诗》卷七四七,第 13 册,第 8700 页。
    5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张国星校点,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70 页。
    6 诗如下:“木落山空九月秋,画时应欲遣人愁。因思梦泽经由处,二十年间若转头。”(《全宋诗》卷一○四二,第 18 册,第 11937 页)
    1《全宋诗》卷一一一四,第 19 册,第 12646 页。
    2《厅壁山水》,《全宋诗》卷三九五,第 7 册,第 4852 页。
    3《题东山玩月图》,《全宋诗》卷三六三七,第 69 册,第 43593 页。
    4《全宋诗》卷一二六四,第 21 册,第 14247 页。
    5《全宋诗》卷二一六八,第 39 册,第 24584 页。
    6《全宋诗》卷一六八七,第 30 册,第 18943 页。
    7《全宋诗》卷三六三七,第 69 册,第 43593 页。
    
    
    1《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7 册,第 11571 页。
    2《全宋诗》卷一二六九,第 21 册,第 14331 页。
    3《全宋诗》卷一二三六,第 21 册,第 13969 页。
    4《全宋诗》卷二二五一,第 41 册,第 25835 页。
    1《全宋诗》卷二○四四,第 37 册,第 22972 页。
    2《全宋诗》卷二三七○,第 44 册,第 27216 页。
    3《全宋诗》卷二九二九,第 56 册,第 34911 页。
    4 明胡应麟《诗薮》中说:“程邵好谈理,而为理缚,理障也”(《诗薮》,第 39 页),贬斥程颢、程颐、邵雍这些道学家的诗歌只有空洞的说理而无美的形象。
    1《全宋诗》卷一三二八,第 23 册,第 15072 页。
    2《全宋诗》卷二五三七,第 47 册,第 29354 页。
    3《全宋诗》卷二九三一,第 56 册,第 34932 页。
    4 同上。
    5《题萧照山水》其四,《全宋诗》卷三四四三,第 65 册,第 41013 页。
    6《全宋诗》卷三五一五,第 67 册,第 41975 页。
    7《全宋诗》卷三七二四,第 71 册,第 44797 页。
    
    1《全宋诗》卷九八五,第 17 册,第 11366 页。
    2《全宋诗》卷四二○,第 8 册,第 5151 页。
    
    
    1《全宋诗》卷一四二六,第 25 册,第 16444 页。
    2《全宋诗》卷二二一七,第 40 册,第 25415 页。
    3《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雪景图》,《全宋诗》卷二七五,第 6 册,第 3510 页。
    4《蔡师直画山水研屏二首》其二,《全宋诗》卷一三七六,第 24 册,第 15792 页。
    5《题毕叔文所藏赵祖文画》《全宋诗》卷二六三九,第 49 册,第 30876 页。
    6《全宋诗》卷四七九,第 9 册,第 5805 页。
    7《全宋诗》卷一二二一,第 21 册,第 13877 页。《两宋名贤小集》卷六七作晁说之诗。
    1《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5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8 页。
    3《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制作楷模》,第 6 页。
    4《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65 页。
    5《宣和画谱》卷十,第 107 页。
    6《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11 页。
    7《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17 页。
    8《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25 页。
    9《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7 页。
    10《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9 页。
    
    
    1《全宋诗》卷五,第 1 册,第 76 页。
    2《全宋诗》卷六一六,第 11 册,第 7312 页。
    3《全宋诗》卷三三八八,第 64 册,第 40317 页。
    4《全宋诗》卷二五四○,第 47 册,第 29399 页。
    5《全宋诗》卷三四八五,第 66 册,第 41508 页。
    6《全宋诗》卷二二八二,第 42 册,第 26178 页。
    
    1《全宋诗》卷三四三六,第 65 册,第 40911 页。
    2《贵耳集》卷上,第 20 页。
    3《全宋诗》卷一○六二,第 18 册,第 12118 页。
    4《全宋诗》卷一一一四,第 19 册,第 12646 页。
    
    
    1《全宋诗》卷二五四九,第 47 册,第 29561 页。
    2《全宋诗》卷二三三六,第 43 册,第 26862 页。
     1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71 页。
     1《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11 页。
    1《诗薮》,第 212 页。
    2《全宋诗》卷三五○四,第 66 册,第 41807 页。诗人自注:“《东坡大全集》第十七卷《为王诜晋卿都尉赋烟江叠嶂图十四韵》,晋卿和之,东坡赏其奇丽。盖画与诗俱奇丽也。古杭东衢王君,效晋卿着色山水,翠峰碧涧、丹楼粉墙,极一时之美,而自题之诗亦佳,岂果晋卿后身欤。惜乎所遇之老夫,不能如玉堂苏公也。”
    3《全宋诗》卷三○三○,第 57 册,第 36090 页。
     1 参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第 205 页。
    
    1《宣和画谱》卷二十《墨竹叙论》,第 247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5 页。。
    1《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61 页。
    2《画继》卷二,第 9 页。
    3《画继》卷三,第 21 页。
    4《画继》卷二,第 8 页。
    5《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53 页。
    6 以上四条分别见《画继》卷五,第 38 页;卷五,第 42 页;卷六,第 53 页,卷七,第 57 页。
    7 以上三条分别见《画继补遗》卷下第 11 页,第 12 页,第 14 页。
    8 参《中国山水画史》,第 189 页。
    9《南宋院画录》卷四引《珊蝴网》,第 68 页。
    10《画继》卷二,第 8 页。
    11《全宋诗》卷三一二九,第 59 册,第 37394 页。
    
    1《全宋诗》卷二一一四,第 38 册,第 23883 页。
    2 李廌《德隅斋画品》之《赵令穰画》,第 165 页。《画继》卷二赵令穰条沿用此说。
    1 同上。
    2《宣和画谱》卷二十,第 250 页。
    3《全宋诗》卷六八六,第 12 册,第 8015 页。
    4《全宋诗》卷二三一三,第 42 册,第 26611 页。
    5《全宋诗》卷二五八八,第 48 册,第 30073 页。
    6《全宋诗》卷八三六,第 14 册,第 9693 页。
    7《全宋诗》卷八三六,第 14 册,第 9693 页。
    8《全宋诗》卷一○一七,第 17 册,第 11597 页。
    9《全宋诗》卷一四三七,第 25 册,第 16557 页。
    10《全宋诗》卷三二四一,第 61 册,第 38683 页。
    11《全宋诗》卷三四四三,第 65 册,第 41021 页。
    1《全宋诗》卷三六九九,第 70 册,第 44394 页。
    2《画史》,第 41 页。
    3《宣和画谱》卷二十,第 250 页。
    4《画继》卷二,第 5 页。
    5《画禅室随笔》卷二,第 110 页。
    1 《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61 页。
    2 《全宋诗》卷三四四三,第 65 册,第 41021 页。
    3 《全宋诗》卷九七三,第 17 册,第 11282 页。
    4 《全宋诗》卷一二六九,第 21 册,第 14324 页。
    5 《全宋诗》卷二四五五,第 46 册,第 28400 页。
    6 《全宋诗》卷一三九三,第 24 册,第 16012 页。
    7 《全宋诗》卷一五六八,第 27 册,第 17798 页。
    1《全宋诗》卷三五五六,第 67 册,第 42504 页。
    2《全宋诗》卷八一四,第 14 册,第 9416 页。
    3《全宋诗》卷一○三九,第 18 册,第 11888 页。
    4《全宋诗》卷一一一九,第 19 册,第 12746 页。
    5《全宋诗》卷一一九二,第 20 册,第 13479 页(据吕祖谦《宋文鉴》卷二十)。按:此诗《全宋诗》卷二○四四(第 37 册,第 22969 页)又作林之奇诗(据《拙斋文集》卷三)。
    6《全宋诗》卷三五○四,第 66 册,第 41815 页。
    7《全宋诗》卷三五○四,第 66 册,第 41815 页。
    1 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中国画论类编》上卷,第 347 页。
    2 荆浩《笔法记》,《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49 页。
    3《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郑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全宋诗》卷八七四,第15 册,第 10170 页。
    4《巧艺》第二十一,《世说新语汇校集注》,第 605 页。
    5 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叔伦语,《司马表圣文集》卷三。
    6《全宋诗》卷一三二七,第 23 册,第 15064 页。
    1《全宋诗》卷二二五一,第 41 册,第 25835 页。
    2《全宋诗》卷二○五九,第 37 册,第 23225 页。
    3《全宋诗》卷二三八四,第 44 册,第 27492 页。
    4《全宋诗》卷二七四三,第 52 册,第 32308 页。
    5《全宋诗》卷二七七八,第 53 册,第 32884 页。
    6《全宋诗》卷三○三九,第 58 册,第 36235 页。
    7《全宋诗》卷三六一一,第 68 册,第 43244 页。
    8《全宋诗》卷三七二四,第 71 册,第 44799 页。
    1《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全宋诗》卷一一二六,第 19 册,第 2787 页。
    2《全宋诗》卷八○○,第 14 册,第 9265 页。
    3《全宋诗》卷二五四五,第 47 册,第 29474 页。
    4《云天瑞所藏李唐风雨图》,《全宋诗》卷二七九四,第 53 册,第 33146 页。
    1《关仝骤雨图》,《全宋诗》卷三○三九,第 58 册,第 36236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8 页。
    3《历代诗话续编》本,第 148 页。
    4 胡晓明《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
    5《宋代诗学通论》,巴蜀书社,1997 年版。
     1《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7 页。
    1《林泉高致·画诀》,第 73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70 页。
    3《画史》,第 41 页。
    4《跋张以道家藏东坡枯木怪石》,《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八四,第 3971 页。
    5《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二,《全宋诗》卷八○○,第 14 册,第 9271 页。
    6 陈基《夷白斋稿》卷三十二《书赵冀公墨梅后》。
    7《笔法记》,《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49 页。
    8《笔法记》,《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50 页。
    9《笔法记》,《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51 页。
    1《全宋诗》卷一六八五,第 29 册,第 18908 页。
    2《全宋诗》卷三六三二,第 69 册,第 43507 页。按:此诗与《全宋诗》卷三七七六(第 72 册,第45572 页)林景清诗重出。
    3《全宋诗》卷八○九,第 14 册,第 9374 页。
    4《中州集》卷五。
    1《全宋诗》卷一二六四,第 21 册,第 14248 页。
    2《全宋诗》卷二八○七,第 53 册,第 33369 页。
    3《全宋诗》卷三五二一,第 67 册,第 42052 页。
    4《全宋诗》卷二四五八,第 46 册,第 28432 页。
    5《全宋诗》卷二九二九,第 56 册,第 34911 页。
    6《全宋诗》卷二九二九,第 56 册,第 34911 页。
    7《全宋诗》卷二六二五,第 49 册,第 30568 页。
    8《全宋诗》卷三六一二,第 68 册,第 43264 页。
     1《全宋诗》卷一一四○,第 19 册,第 12884 页。
    
    
    1《全宋诗》卷一三三四,第 23 册,第 15163 页。
    2《全宋诗》卷四二○,第 8 册,第 5151 页。
    3《全宋诗》卷二二五一,第 41 册,第 25835 页。
    
    1《全宋诗》卷三七二四,第 71 册,第 44782 页。
    2《全宋诗》卷四七三,第 9 册,第 5734 页。
    3《全宋诗》卷四四九,第 8 册,第 5452 页。
    
    
    1《全宋诗》卷二二四三,第 41 册,第 25761 页。
    2《全宋诗》卷三○三九,第 58 册,第 36235 页。
    
    1《题郑防画夹五首》,《全宋诗》卷九八五,第 17 册,第 11366 页。
    2《全宋诗》卷二五九,第 5 册,第 3266 页。
    
    1《全宋诗》卷一一六三,第 20 册,第 13123 页。
    2《全宋诗》卷一三八五,第 24 册,第 15905 页。
    3《全宋诗》卷一一八九,第 20 册,第 13433 页。
    
    1《全宋诗》卷二五六四,第 48 册,第 29762 页。
    2《全宋诗》卷三○二七,第 57 册,第 36065 页。
    3《全宋诗》卷三三三二,第 63 册,第 39748 页。
    1《历代名画记》卷十张璪语,第 121 页。
    2《绝句四首》其三,《杜诗详注》卷十三,第 1143 页。
    3《游龙门奉先寺》,《杜诗详注》卷一,第 1 页。
    4《山静居画论》卷上,第 2 页。
    5《说诗晬语》卷下第四八条,《清诗话》本,第 551 页。
    6《杜诗镜铨》,清·杨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年版,第 113 页。
    1《历代诗话》本,第 387 页。
    2 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版,第 36-37 页。
    3 陆时雍《唐诗镜》卷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 532 页。
    4《蔡宽夫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第 143 页。
    5 苏轼《王定国诗集叙》,《苏轼文集》卷十,第 318 页。
    6 周紫芝《乱后并得陶杜二集》,《全宋诗》卷一五○五,第 26 册,第 17167 页。
    7 黄庭坚《答王观复书三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
    8《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四,第 880 页。
    9《书唐氏六家书后》,《苏轼文集》卷六九,第 2206 页。
    10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三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
    1 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第 68 页。
    2《韩愈论》,《淮海集笺注》卷二十二,第 751-752 页。
    3《岁寒堂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本,第 465 页。
    4《宋都曹屡寄诗且督和答作此示之》,《全宋诗》卷二二三二,第 41 册,第 25631 页。
    5《韵语阳秋》卷一,《历代诗话》本,第 486 页。
    6 敖陶孙《臞翁诗评》,《诗人玉屑》卷二引,第 19 页。
    7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8《宣和画谱》卷十九,第 243 页。
    9《宣和画谱》卷七,第 74-75 页。
    10 关于唐代题画诗的解读,本文主要参考孔寿山先生《唐朝题画诗注》及陶文鹏先生《唐诗与绘画》二书,谨致谢意。
    
    1《杜诗详注》卷一,第 19 页。
    2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一,第 337 页。
    3《全宋诗》卷九八七,第 17 册,第 11381 页。
    
    1 陶文鹏《唐诗与绘画》,第 54 页。
    2《全宋诗》卷二八七,第 6 册,第 3637 页。
    3《全宋诗》卷三七八,第 7 册,第 4653 页。
    1《全宋诗》卷八一二,第 14 册,第 9395 页。
    2《中国山水画史》,第 142 页。
    3 如程伯安《苏轼题画诗跋所表现的绘画理论》,《咸宁师专学报》1984 年第 1 期。
    4《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全宋诗》卷一一二六,第 19 册,第 2787 页。
    5《全唐诗》卷九九,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4 册,第 1068 页。
    
    
    1《容斋随笔》卷十六《真假皆妄》,第 216-217 页。
    2《全宋诗》卷五五六,第 10 册,第 6619 页。
    
    1《李白集校注》卷二十四,第 1421 页。
    2《说诗晬语》卷下第四八条,《清诗话》本,第 551 页。
    3《杜诗详注》卷十一,第 924 页。
    1 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第 82 页。
    2《全宋诗》卷八六四,第 15 册,第 10047 页。“意”的概念很复杂。
    3 “意”的概念十分复杂。本文不拟在概念上作过多纠缠。本文所提之“尚意”是由山水画及其题诗提出:唐代山水画多写实,宋代多写意;唐代题山水画诗多以真写画,宋代题山水画诗多追索画中所蕴含的画家之意或画作之意、画外之意。因此,本文所谓“意”,既涵括山水画中表现的山水景物之精神、生意,也指画家在创作前的立意及通过山水画表达的个人情感意兴,以及观画者在品赏过程中“忘形得意”而于画作之外寻求的“景外意”与“意外妙”。
    4《狱中与诸甥侄书·序》,《宋书》卷六九《范晔传》,第 1830 页。
    5《戏为六绝句》其一,《杜诗详注》卷十一,第 898 页。
    6《诗式》之《重意诗例》,《历代诗话》本,第 31 页。所谓两重意,指作品表层意思之外,尚有言外之意。
    7《与极浦书》,《司马表圣文集》卷三。
    1《与李生论诗书》,《司马表圣文集》卷二。
    2 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历代诗话》本,第 267 页。
    3《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卷七二,第 1046 页。
    4《书吴道子画后》,《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0-2211 页。
    5《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文集》卷六七,第 2124 页。
    6《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第 319 页。
    7《岁寒堂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本,第 450 页。
    8《石林诗话》卷上,《历代诗话》本,第 406 页。
    9 胡晓明《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
    10 杨慎《升庵诗话》卷八之《唐诗主情》,《历代诗话续编》本,第 799 页。
    11 王士祯《师友诗传续录》,《清诗话》本,第 152 页。
    12《艺概》卷二《诗概》,第 68 页。
    13 吴之振《宋诗钞·序》,第 3 页。
    14 钱钟书《谈艺录》,第 2 页。
    15 缪钺《论宋诗》,《诗词散论》,第 36 页。
    1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第 82 页。
    2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第 212 页。
    3 胡应麟《诗薮》,第 234 页。
    4 钱钟书《谈艺录》,第 3-4 页。
    5 缪钺《论宋诗》,《诗词散论》,第 36 页。
    6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第 192-193 页。按:此段为引者概述。
    7 蒋士铨《辨诗》,《忠雅堂诗集》卷十三,《忠雅堂集校笺》,第 986 页。
    1《静居绪言》,《清诗话续编》本,第 1646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7 页。
    3《题薛公期画》,《欧阳修全集》卷七三,第 1058 页。
    4《鉴画》,《欧阳修全集》卷一三○,第 1976 页。
    5《传神记》,《苏轼文集》卷十二,第 401 页。
    6《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全宋诗》卷八一二,第 14 册,第 9395 页。
    7《又跋汉杰画山》,《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6 页。
    8《图画见闻志》卷二,第 32 页。
    9《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60 页。
    10《画继》卷二,第 8 页。
    11《画继》卷三,第 20 页。
    12《画继》卷四,第 24 页。
    13《圣朝名画评》卷三,第 140 页。
    14《宣和画谱》卷十五,第 167 页。
    15《宣和画谱》卷十六,第 186 页。
    16《画史》,第 14 页、第 15 页、第 22-23 页。
    1 如《历代名画记》卷八(第 101 页)用唐沙门彦悰之语评江志画“模山拟石,妙得其真”;卷十王维条(第 117 页)说:“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复务细巧,翻更失真”。
    2《有声画与无声诗》,第 101 页。
    3《有声画与无声诗》,第 174-175 页。
    4 赵晓涛《游于艺途——宋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
    5《全宋诗》卷七八九,第 14 册,第 9143 页。
    6《杜诗详注》卷九,第 757-758 页。
    1《说诗晬语》卷下第四八条,《清诗话》本,第 551 页。
    2《杜诗详注》卷十一,第 924 页。
    3《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版,第 152 页。
    4 苏轼《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全宋诗卷八○○,第 14 册,第 9271 页。
    1 刘宰《观瀑布图》,《全宋诗》卷二八○九,第 53 册,第 33414 页。
    2《唐朝名画录·神品下》李思训条,第 78 页。
    3《历代名画记》卷十,第 122 页。
    4 由此以下连续引《历代名画记》十一处,分别见卷十,第 117 页;卷六,第 82 页;卷七,第 86页;卷七,第 87 页;卷九,第 109 页;卷十,第 123 页;卷十,第 124 页;卷二,第 27 页;卷一,第 16 页;卷九,第 109 页;卷九,第 109 页。
    5《画史》,第 39 页。
    6《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第 23 页。
    1《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第 15 页。
    2《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第 16、17 页。
    3《历代名画记》卷九,第 109 页。
    4《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第 22 页。
    5《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第 23 页。
    6《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第 23 页。
    7《历代名画记》卷十,第 117 页。
    1《历代名画记》卷十,第 121 页。
    2 符载《江陵陆侍御宅宴集观张员外画松石序》,《唐文粹》卷九七,第 6 页。
    3《宣和画谱》卷十,第 104 页。
    4《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51 页。
    5《小米画》,《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
    1 “六要”指气、韵、思、景、笔、墨,荆浩《笔法记》,《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 49 页。
    2《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4-65 页。
    3《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24 页。
    4《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29 页。
    5《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1-132 页。
    
    1《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2 页。
    2《宣和画谱》卷十二,第 137 页。
    3《画史》,第 42 页、第 41 页。
    4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之《古画辩》,第 26 页。
    5《中国画论类编》下卷,第 684 页。
    6《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第 9 页。
    7《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第 107 页。
    1《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7 册,第 11571 页。
    2《全宋诗》卷二六○一,第 48 册,第 30217 页。
    3《全宋诗》卷八○六,第 14 册,第 9342 页。
    4《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第 15 页。
    5《韩氏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病》,第 8 页。
    6《全宋诗》卷九五八,第 17 册,第 11197 页。
    7《全宋诗》卷二一六九,第 39 册,第 24600 页。
    
    
    1《全宋诗》卷二六三八,第 49 册,第 30860 页。
    2《全宋诗》卷三五○六,第 66 册,第 41845 页。
    3《全宋诗》卷三六二○,第 69 册,第 43349 页。
    1《全宋诗》卷一三二七,第 23 册,第 15061 页。
    2《全宋诗》卷二七九四,第 53 册,第 33146 页。
    3《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第 10 页。
    4《全宋诗》卷九二○,第 16 册,第 10794 页。
    5《全宋诗》卷一七四,第 3 册,第 1971 页。
    6《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第 284 页。
    1《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7 册,第 11570 页。
    2《全宋诗》卷一三九二,第 24 册,第 15998 页。
    3《图画见闻志》卷二,第 32 页。
    4《图画见闻志》卷四,第 58 页。
    5《画继》卷四,第 28 页
    6《画继》卷六,第 51 页。
    7《画继》卷七,第 56 页。
    8《画继》卷七,第 56 页。
    9《画继》卷七,第 56 页。
    10《画继》卷四,第 29 页。
    11《圣朝名画评》卷三,第 140 页。
    12《宣和画谱》卷十五,第 167 页。
    13《宣和画谱》卷十六,第 186 页。
    1 上引五条依次见《画继补遗》卷上第 2 页、第 7 页,卷下第 11 页、第 12 页、第 17 页。
    2《画史》,第 14 页、第 15 页。
    3《画继》卷四,第 24 页。
    4《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9 页。
    5《广川画跋》卷三之《书徐熙画牡丹图》,第 270-271 页。
    6《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第 23 页。
    1《益州名画录》之《品目》,第 3 页。
    2《益州名画录·序》,第 2 页。
    3《宣和画谱》卷十一,第 117 页。
    4《广川画跋》卷六之《书李成画后》,第 306 页。
    5《宣和画谱》卷十八,第 221 页。
    6《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8 页。
    7 李澄叟《画山水诀》,《中国画论类编》上卷,第 623 页。
    8《中国画论类编》下卷,第 1072 页。
    1《全宋诗》卷二八七,第 6 册,第 3637 页。
    2《全宋诗》卷二五七,第 5 册,第 3203 页。
    1《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第 107-108 页。
    2《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第 107 页。
    3《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第 107 页。
    4《全宋诗》卷八一二,第 14 册,第 9395 页。
    5《又跋汉杰画山》,《苏轼文集》卷七十,第 2216 页。
    6《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七。
    7 参邓乔彬《有声画与无声诗》,第 130-131 页。
    8《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5 页。
    1《韩氏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第 10 页。
    2《韩氏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第 10 页。
    3《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第 112 页。
    4《全宋诗》卷二八○九,第 53 册,第 33414 页。
    
    1《林泉高致·山水训》,第 68 页。
    2《古画品录》第一品张墨荀勖条,第 3-4 页。
    3《唐朝名画录·妙品上》王宰条,第 81 页。
    1《画史》,第 69 页。
    2《西清诗话》卷上,《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 190 页。
    3《唐薛稷书》,《欧阳修全集》卷一三八,第 2196 页。
    4《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全宋诗》卷一一二六,第 19 册,第 2787 页。
    5《全宋诗》卷八○九,第 14 册,第 9374 页。
    6《全宋诗》卷八一三,第 14 册,第 9409 页。
    1《全宋诗》卷八六四,第 15 册,第 10053 页。
    2《全宋诗》卷一○一三,第 17 册,第 11571 页。
    3《宣和画谱》卷七,第 75 页。
    4 本节参考过衣若芬《晚唐五代题画诗的审美特质》及《写真与写意:从唐至北宋题画诗的发展论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收入作者《观看 叙述 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一书,谨致谢意。
    《宋书》 南朝梁·沈约 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李焘 中华书局 1979-1993 年版
    《文献通考》 宋·马端临 中华书局 1986 年影印本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李心传 中华书局 1988 年版
    《宋史》 元·脱脱等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宋会要辑稿》 清·徐松辑 中华书局 1957 年影印本
    《世说新语汇校集注》 南朝宋·刘义庆 梁刘孝标注 朱铸禹汇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 北齐·颜之推 王利器集解 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宋景文公笔记》 宋·宋祁 《丛书集成初编》本
    《春明退朝录》 宋·宋敏求 《丛书集成初编》本
    《渑水燕谈录》 宋·王辟之 吕友仁点校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梦溪笔谈》 宋·沈括 《丛书集成初编》本
    《侯鲭录 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宋·赵令畤、彭□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避暑录话》 宋·叶梦得 《丛书集成初编》本
    《邵氏闻见后录》 宋·邵博 刘德权、李剑雄点校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宋朝事实类苑》 宋·江少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铁围山丛谈》 宋·蔡絛 冯惠民、沈锡麟点校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墨庄漫录》 宋·张邦基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容斋随笔》 宋·洪迈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老学庵笔记》 宋·陆游 李剑雄、刘德权点校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南宋馆阁录 续录》 宋·陈骙、佚名 张富祥点校 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扪虱新话》 宋·陈善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洞天清禄集》 宋·赵希鹄 《丛书集成初编》本
    《萤雪丛说》 宋·俞成 《丛书集成初编》本
    《贵耳集》 宋·张端义 《丛书集成初编》本
    《藏一话腴》 宋·陈郁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事物纪原》 宋·高承 《丛书集成初编》本
    《吹剑录》 宋·俞文豹 《丛书集成初编》本
    《齐东野语》 宋·周密 张茂鹏点校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玉堂嘉话》 元·王恽 《丛书集成初编》本
    《西湖游览志余》 明·田汝成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宋人轶事汇编》 丁传靖编 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2001 年版
    
    《陶渊明集校笺》 晋·陶潜 龚斌校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李白集校注》 唐·李白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杜诗详注》 唐·杜甫 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司马表圣文集》 唐·司空图 《四部丛刊初编》本
    《武夷新集》 宋·杨亿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先集编年校注》 宋·张先 吴熊和、沈松勤校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欧阳修全集》 宋·欧阳修 李逸安点校 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镡津集》 宋·释契嵩 《四部丛刊三编》本
    《文同集编年校注》 宋·文同 胡问涛、罗琴校注 巴蜀书社 1999 年版
    《曾巩集》 宋·曾巩 陈杏珍、晁继周点校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临川先生文集》 宋·王安石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 年版
    《沈氏三先生文集·云巢集》宋·沈辽 《四部丛刊三编》本
    《郭祥正集》 宋·郭祥正 孔凡礼点校 黄山书社 1995 年版
    《苏轼诗集》 宋·苏轼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苏轼文集》 宋·苏轼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苏辙集》 宋·苏辙 陈宏天、高秀芳点校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黄庭坚诗集注》 宋·黄庭坚 任渊等注 刘尚荣点校 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豫章黄先生文集》 宋·黄庭坚 《四部丛刊初编》本
    《山谷题跋》 宋·黄庭坚 屠友祥校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年版
    《淮海集笺注》 宋·秦观 徐培均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宝晋英光集》 宋·米芾 《丛书集成初编》本
    《后山诗注补笺》 宋·陈师道 任渊注 冒广生补笺 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济北晁先生鸡肋集》 宋·晁补之 《四部丛刊初编》本
    《张耒集》 宋·张耒 李逸安等点校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
    《北湖集》 宋·吴则礼 《丛书集成续编》本
    《太仓稊米集》 宋·周紫芝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华阳集》 宋·张纲 《四部丛刊三编》本
    《东莱诗词集》 宋·吕本中 沈晖点校 黄山书社 1991 年版
    《杉溪居士集》 宋·刘才邵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与义集》 宋·陈与义 吴书荫、金德厚点校 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芦川归来集》 宋·张元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王十朋全集》 宋·王十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剑南诗稿校注》 宋·陆游 钱仲联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陆游集》 宋·陆游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
    《石湖居士诗集》 宋·范成大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吴船录》 宋·范成大 《丛书集成初编》本
    《诚斋集》 宋·杨万里 《四部丛刊初编》本
    《朱子全书》 宋·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张孝祥诗文集》 宋·张孝祥 彭国忠点校 黄山书社 2001 年版
    《永嘉四灵诗集》 陈增杰点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后村先生大全集》 宋·刘克庄 《四部丛刊初编》本
    《秋崖诗词校注》 宋·方岳 秦效成校注 黄山书社 1998 年版
    《郑思肖集》 宋·郑思肖 陈福康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滹南集》 金·王若虚 《丛书集成初编》本
    《翰苑英华中州集》 金·元好问编 《四部丛刊初编》本
    《夷白斋稿》 元·陈基 《四部丛刊三编》本
    《忠雅堂集校笺》 清·蒋士铨 邵海清校 李梦生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
    《唐文粹》 宋·姚铉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全宋诗》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1998 年版
    《宋诗钞》 吴之振等选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宋诗精华录》 陈衍评选 曹旭校点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历代诗话》 清·何文焕辑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 张伯伟编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清诗话》 丁福保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清诗话续编》 郭绍虞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诗式》 唐·皎然 《历代诗话》本
    《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历代诗话》本
    《冷斋夜话》 宋·释惠洪《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本
    《石林诗话》 宋·叶梦得 《历代诗话》本
    《彦周诗话》 宋·许顗 《历代诗话》本
    《西清诗话》 宋·蔡絛 《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本
    《韵语阳秋》 宋·葛立方 《历代诗话》本
    《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 宋·胡仔《丛书集成初编》本
    《岁寒堂诗话》 宋·张戒 《历代诗话续编》本
    《诚斋诗话》 宋·杨万里 《历代诗话续编》本
    《诗人玉屑》 宋·魏庆之编 王仲闻校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宋诗话全编》 吴文治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梅磵诗话》 元·韦居安 《历代诗话续编》本
    《升庵诗话》 明·杨慎 《历代诗话续编》本
    《诗薮》 明·胡应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姜斋诗话》 清·王夫之 《清诗话》本
    《师友诗传续录》 清·王士祯 《清诗话》本
    《说诗晬语》 清·沈德潜 《清诗话》本
    《读杜心解》 清·浦起龙 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剑溪说诗》 清·乔亿 《清诗话续编》本
    《静居绪言》 清·阙名 《清诗话续编》本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 清·王文诰 巴蜀书社 1985 年版
    《艺概》 清·刘熙载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声画集》 宋·孙绍远编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清·陈邦彦编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
    《历代名画诗画对读集》 吴企明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历代题画诗选注》 洪丕谟选注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3 年版
    《古今题画诗赏析》 丁炳启选注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年版
    《题画诗一百首》 洪丕谟选注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年版
    《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周积寅、史金城选注 西泠印社 1985 年版
    《题画诗类编》 任世杰编 安徽美术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 张晨编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2 年版
    《古代题画诗分类选编》 于风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1 年版
    《唐朝题画诗注》 孔寿山注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苏轼题画诗汇编》 陈才智编 http://www.literature.org.cn
    
    《画史丛书》 于安澜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年版
    《画品丛书》 于安澜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 年版
    《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沈子丞编 文物出版社 1982 年版
    《中国画论类编》 俞剑华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年版
    《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 《丛书集成初编》本
    《续画品》 南朝陈·姚最 《丛书集成初编》本
    《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 《画史丛书》本
    《唐朝名画录》 唐·朱景玄 《画品丛书》本
    《益州名画录》 宋·黄休复 《画史丛书》本
    《圣朝名画评》 宋·刘道醇 《画品丛书》本
    《林泉高致》 宋·郭熙 《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本
    《图画见闻志》 宋·郭若虚 《画史丛书》本
    《画史》 宋·米芾 《丛书集成初编》本
    《德隅斋画品》 宋·李廌 《画品丛书》本
    《宣和画谱》 宋·不著撰人 《画史丛书》本
    《韩氏山水纯全集》 宋·韩拙 《丛书集成初编》本
    《广川画跋》 宋·董逌 《画品丛书》本
    《画继》 宋·邓椿 《画史丛书》本
    《画继补遗》 元·庄肃 《画继 画继补遗》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年版
    《图绘宝鉴》 元·夏文彦 《画史丛书》本
    《书史会要》 明·陶宗仪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4 年版
    《画禅室随笔》 明·董其昌 屠友祥校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年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清·孙岳颁等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南宋院画录》 清·厉鹗 《画史丛书》本
    《山静居画论》 清·方薰 《丛书集成初编》本
    《石渠宝笈》 《故宫珍本丛刊》本 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 刘永凌编 济南出版社 2003 年版
    《中国山水名画全集》 杨飞、姚小华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 年版
    《中国名画全集》 韩清华、邱科平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年版
    
    《有声画与无声诗》 邓乔彬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年版
    《唐诗与绘画》 陶文鹏 漓江出版社 1996 年版
    《题画诗说》 周桂峰 漓江出版社
    《李白杜甫论画诗散记》 王伯敏 西泠印社 1983 年版
    《苏轼题画文学研究》 衣若芬 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9 年版
    《赤壁漫游与西园雅集——苏轼研究论集》 衣若芬 北京线装书局 2001 年版
    《观看 叙述 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衣若芬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4 年版
    《中国诗画》 曾景初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 年版
    《唐画诗中看》 王伯敏 东大图书公司 1993 年版
    《诗与画之研究》 戴丽珠 台湾学海出版社 1993 年版
    《两宋题画诗论》 李栖 台湾学生书局 1994 年版
    《题画诗散论》 李栖 台湾华正书局有限公司 1993 年版
    
    《中国山水画史》 陈传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 年版
    《宋元绘画》 周林生主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中国绘画美学史》 陈传席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北宋翰林图画院及其院画研究》 蔡罕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中国山水画史略》 徐英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 吕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山水画谈》 王克文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 年版
    《精神的折射——中国山水画与隐逸文化》 陈传席、刘庆华 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中国绘画艺术论》 彭修银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国山水诗史》 陶文鹏、韦凤娟主编 凤凰出版社 2004 年版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葛晓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中国山水文学研究》 章尚正 学林出版社 1997 年版
    《中国山水文化》 李文初等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 胡晓明 三联书店 1992 年版
    《山水与美学》 伍蠡甫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
    《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 谢凝高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古代五大山水诗人论》 曾明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
    《山水清音》 朱晓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六朝山水诗史》 王玫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北宋文化史述论》 陈植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 刘方 巴蜀书社 2004 年版
    《宋代的隐士与文学》 刘文刚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宋代文史考论》 诸葛忆兵 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 萧庆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张海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宋代文学通论》 王水照主编 高雄复文出版社 2000 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 张毅 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两宋文学史》 程千帆、吴新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宋代文学史》 孙望、常国武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 2 期) 张高评主编 台湾高雄丽文文化事业公司 1996 年版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宋代诗学通论》 周裕锴 巴蜀书社 1997 年版
    《宋代诗学》 张思齐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宋诗:融通与开拓》 张宏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推陈出新的宋诗》 莫砺锋 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5 年版
    《宋诗史》 许总 重庆出版社 1997 年版
    《宋诗特色研究》 张高评 长春出版社 2002 年版
    《宋诗体派论》 吕肖奂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年版
    《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 陶文鹏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 张文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两宋之交诗歌研究》 汪俊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宋元诗社研究丛稿》 欧阳光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苏轼年谱》 孔凡礼编撰 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苏轼诗词艺术论》 陶文鹏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张立伟 三联书店 1995 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张伯伟 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中国古代曲学史》 李昌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诗词散论》 缪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中国诗学》 叶维廉 三联书店 1992 年版
    《王国维遗书》 王国维 上海古籍书店 1983 年版
    《谈艺录》 钱钟书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七缀集》 钱钟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 陈寅恪 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 陈寅恪 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版
    《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 蒋孔阳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黄仁生《唐宋题画诗简论(一)》,《常德师专学报》1982 年第 1 期
    祝振玉《略论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几个原因》,《文学遗产》1988 年第 2 期
    胡晓明《尚意的诗学与宋代人文精神》,《文学遗产》1991 年第 2 期
    韩经太《论宋人诗画参融的艺术观》,《天津社会科学》1993 年第 4 期
    钟圣生《黄山谷与他的题画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4 年第 1 期
    吴企明《论赵佶题画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渊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 2 期
    衣若芬《也谈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几个原因》,《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 2 期,1996 年 9 月
    林翠华《形神论对北宋题画诗的影响》,《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 2 期,1996 年 9 月
    蔡罕《北宋“翰林图画院”职官制度初探》,《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3 期
    薛和《诗化的山水精神——兼谈山水题画诗的审美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4 期
    杨朝云《淡泊与宁静:宋初隐逸文化的特质》,《北京大学学报》2000 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专刊
    衣若芬《阅读风景:苏轼与“潇湘八景图”的兴起》,王静芝、王初庆等著《千古风流:
    东坡逝世九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台湾洪叶文化事业公司 2001 年版
    杨学是《诗画的晤对与璧和——论题画诗》,《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第 4 期
    杨学是《李白题画诗管窥——兼与杜甫题山水画诗之比较》,《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 4 期
    成杰《古代山水画及其题画诗的美学审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 3 期
    顾平《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诗画合璧》,《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3 期
    郦波《从二苏题画诗看元祐文人心态》,《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 1 期
    衣若芬《“潇湘”山水画之文学意象情境探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20 期,2002年 3 月
    衣若芬《漂流与回归——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之抒情底蕴》,《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21 期,2002 年 9 月
    衣若芬《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的地理概念、空间表述与心理意识》,李丰楙、刘苑
    如主编《空间、地理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的书写与阐释》,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2002 年版
    赵晓涛《游于艺途——宋代诗与画之相关性研究》,复旦大学 2003 年博士论文,导师:王水照
    薛颖《元祐文人集团汴京题画诗唱和》,《阴山学刊》2003 年第 4 期
    余永健《简论小景与宋汀渚水鸟画的意境关系》,《艺术探索》2003 年第 4 期
    翁晓瑜《黄庭坚题画诗研究》,四川大学 2003 年硕士论文,导师:黄宗贤
    衣若芬《“江山如画”与“画里江山”——宋元题“潇湘”山水画诗之比较》,《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 23 期,2003 年 9 月
    蒋寅《古典诗歌中的“吏隐”》,《苏州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傅怡静《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关系论》,安徽师范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导师:刘学锴、余恕诚、胡传志
    贺文荣《唐代题画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导师:李乃龙
    陈熙熙《唐代题画诗略论》,陕西师范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导师:曾志华
    陈才智《苏轼题画诗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
    张玉璞《“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文史哲》2005 年第 3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