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体诗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唐以来,一般都将近体的定型笼统归于沈、宋名下,这种观点不尽合理。有关律句范围的记载和研讨,历代颇为纷纭,而字声研究却相对阙如。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五律、五绝、七绝、七律的定型,并侧重分析了六言近体和仄韵近体的律句和篇式。下编为(平韵五、七言近体)律句与字声研究,它是前编写作的基础。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与诗律发生紧密相关的李白古律、折腰体、七言一韵歌行、五、七言转韵新体等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五律是近体声律中成熟最早的一种,其声律权舆于齐永明沈约、谢眺、王融等人创制的“永明体”,此后,历经梁、陈、隋、初唐太宗朝的发扬,至武后中宗朝的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杨炯等人宣告完成,费时二百二十余年。其间,声律的完善,经历了有非律句到无非律句,有失对、失粘到失对、失粘日趋减少,乃至无有的漫长过程。徐陵和王绩的声律水平是他们各自时代中的佼佼者。
     五、七绝、七律的声律发展和定型也大致经历了如上一个不断完善律句、对、粘的过程。所不同者,由于各体发展的不均衡,它们的声律进化(到后期主要是粘法)大多要迟到大历才臻于结束。绝句(包括五、七绝)体制可以分为新体绝句、律绝、古绝和拗绝四种。四种体制不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主流是律绝。崔颢、李白、杜甫的七律拗体,实质是古律,它是当时七律不彻底的古体改造造成的。七律得于定型,主要渊源于七言一韵新体,尤其是七言八句一韵新体自身的声律发展,而与七言转韵新体(初唐七言歌行)关系较远。六言近体的律句有六大类。五、七言仄韵近体的律句范围,除了平韵近体的之外,还包括以下三种:“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和“仄平仄仄平”(孤平)。此外,平韵近体对于“(?)仄平平平”、“(?)仄()?)仄仄”两种句式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仄韵近体则没有这种限制。
     五、七言平韵近体的律句,主要有21种,其中以“一不论”中的7种,外加“平平仄平仄”最为常用,其次是“三不论”中的5种,其余的8种如“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等,所占比例虽不大,但也是近体律句中的一部分。“(?)仄平平平”(三平)的使用有一个多用而趋罕用或者不用的过程。此外,“(?)仄平仄平”、“(?)仄(?)仄仄”(下句不救以平声者)两种,也不宜一概视为非律句。反之“仄平仄仄平”(孤平),则应该视为非律句。自元代方回以来,拗体之论颇为盛行,降及清代,诗律中有两种“拗”之说,一为不常见的律句,一为非律句,两种性质截然相反,今人多有不辨其中区分而致误者,一为以拗名律,一为拗律混谈。较为系统的字声研究,主要始于王力《汉语诗律学》中《声调的辨别》一节,本文除了订正王先生的个别讹误之外,另外还分析“阿”、“劳”等15个字的字声。
     齐永明到大历的新体创作(包括近体),本无平、仄韵之分,也无一韵到底与转韵之别,不但仄韵有新体、近体之作,转韵也有。附录中《五言转韵新体述论》、《释“歌行中律体”的体制特征》两文,正是试图证成其说之作。此外,附录中《折腰体新探》、《李白“以古行律”表微》、《南北朝至大历七言一韵歌行体制演变通论》等文,也与本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无论是绝句折腰,还是律诗折腰,基本上都是各自声律尚未进化完成的表现之一;李白众多“以古行律”之作,实为当时方兴未艾“古律”创作潮流中的一支;而南北朝到大历七言一韵歌行体制演变总的考察,可以说是本文探讨七绝、七律律化之路的先声。
It's not reasonable that scholars usually ascribed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modern-styled poetry to Shen and Song since Tang Dynasty. There are extensive records and researches of metrical verse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while the research of words tone is rarely mentioned. My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is the overall evolution of tone of modern-styled poetry with the aid of Wu Lv (new-styled poem and modern-styled poetry included). Part two is about the confirmation of several modern-styled poetries like Wu Jue, Qi Jue and Qi Lv, with emphasis on the sentences and passages of Liu Yan and Ze Yun poetry. Part three probes into the research of verses and words tone,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ormer two parts. And,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highly-relative Li Bai Poetry, Zhe Yao Style Poetry, Qiyanyiyungexing and Qiyanzhuanyunxinti. The details are as follow:
     As for the tone and meter of modern-styled poetry, Wu Lv was one of full-blown one. It originated form the "Yongming Style", which was created by Shen Yue, Xie Tiao and Wang Rong in the Yongming period in Qi Dynasty. It took over220years to go forward, then flourished in Liang, Chen, Sui and Early Tang Dynasties and was claimed to be completed by Shen Quanqi, Song Zhiwen, Du Shenyan, Li Jiao and Yang Jiong in WuHou Period of Tang Dynasty. Meanwhile, the perfection of tone and meter underwent long periods of the eliminating of irregular sentences and so it is with the case of "Shi Dui" and "Shi Nian". Among the poets Xu Ling and Wang Ji are the most eminent of their own time. Shangguan Yi's "Shu Dui" theory aimed at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Chen Ziang's restoration had been cleared of scorning, though it did impact on his composing of poetry.
     It was a continual perf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firmation of Wu Jue, Qi Jue, Qi Lv. Due to the im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meter and tone went forward until in the period of Tangdaizong Dali. Quatrains(including Wu Jue and Qi Jue) system consists of modern-styled quatrain system, Lv Jue system, Gu Jue system and Ao Jue system. Among which Lv Jue became the mainstream. Qi Lv of Cui Hao, Li Bai and Du Fu were virtually belong to ancient meter which owed to the incomplete renewal. The confirmation of Qi Lv, was remote from Qiyanzhuanyun xinti, attributed to the Qiyanyiyunxinti. Liu Yan modern-styled poetry wer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Besides Ping Yun modern-styled poetry, the range of the Wu Yan and Qi Yan consisted of "Ze Ze Ping Ze Ping","Ping Ze Ping Ze Ping" and "Ze Ping Ze Ze Ping". In addition, there are certain preconditions when applying "Ze Ze Ping Ping Ping" and "(?) Ze Pn Ze Ze" in Ping Yun modern-styled poetry, while Ze Yun style is not restricted.
     There are mainly21types of sentences in Wu Yan and Qi Yan Ping Yun modern-styled poetry, among which "Ping Ping Ze Ping Ze" prevails, next to it is another5types of "San Bu Lun". Sentences like "Ze Ping Ze Ping Ze","Ze Ping Ze Ze Ze" account for small proportion. The application of "Ze Ze Ping Ping Ping"(three Pings) faded away gradually."Ze Ze Ping Ze Ping","Ze Ze Pn Ze Ze" are not belong to irregular sentences. While "Ze Ping Ze Ze Ping"(Gu P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irregular sentence. The theory of "Ao Ti" prevailed since Fanghui in Yuan Dynasty, and faded in Qing Dynasty. There are two statements of "Ao", one is so-called "uncommon regular sentence", the other is "irregular sentence", which are completely the contrary. Systematical research of tone began with Wang Li's work of(). My thesis revises some errors of, besides, I also analyzes the tone of15characters, like "a" and "lao".
引文
① 惟王绩五律则取自《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计有36首,而比《全唐诗》所录多出30首。
    ① 李防《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18页。
    ① 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5、60页。
    ① 此诗第四句第二字“堪”,《全唐诗》误为“甚”。《全唐诗》(15册本),中华书局,第1067页。
    ① 请参见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相关卷目和诗歌的安排。
    ② 见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59页。
    ③ 钱木庵《唐音审体》,《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83页。
    ④ 董文涣《声调四谱》,广文书局1974年版,第479-481页。
    ⑤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1页。
    ⑥ 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与形成》,《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78页。
    ①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43-344页。
    ① 赵昌平《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4期。
    ②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①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③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06页。
    ① 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023页。
    ① 李汝襄《广声调谱》,《清诗话访佚初编》(十)本,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316-321页。.
    ① 董文涣《声调四谱》,广文书局1984年版,第493、494页。
    ②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3页。
    ③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3-78页。
    ④ 黄征《六言诗初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① 刘继才《论唐代六言近体诗的形成及其影响》,《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
    ② 徐青《谈六言诗及其格律》,《语文月刊》,1988年第4期。
    ③ 林亦《论六言诗的格律》,《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
    ④ 周崇谦《六言格律诗的平仄格律》,《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1期。
    ① 林亦《论六言诗的格律》,《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
    ① 见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第73、75页。
    ② 李汝襄《广声调谱》,第318页。
    ①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15页。
    ②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③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7页。
    ④ 郭芹纳《诗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① 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卷十六,《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29页。
    ②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版,第143页。
    ① 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二十一,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② 元白集中,虽大致按古、今体分类,但偶也有近体误入古体,或古体误入近体等情况,这一点应该辨证地看。
    ③ 方回《瀛奎律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16页、第1416页。
    ④ 见谢天瑞《诗法》卷七、八、九,明复古斋刻本。
    ① 王维著,赵殿成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99页。标点为笔者新添。
    ② 费经虞《雅伦》卷十一,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③ 蔡钧《诗法指南》卷三,清乾隆刻本。
    ④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30页。
    ⑤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50页。
    ⑥ 同上,第51页。
    ① 徐青《唐代诗歌的仄韵律》,湖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② 韩成武《仄韵五律之声律和韵律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③ 刘志纲《试论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④ 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52页。
    ⑤ 王应奎《柳南随笔》“柳南续笔”卷四,清嘉庆借月山房汇钞本。
    ①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81页。
    ② 王先生还说“这一个平仄相间的规矩,中唐人已不能完全遵守(例如刘禹锡);到了晚唐,出句就索性一律用平脚,使它和对句的仄脚相对”,其实仅就仄韵五律而言,“不能完全遵守”的,并不始于中唐,初唐的李又已是如此,再者,晚唐虽有个别“一律用平脚”的例子,但主流还是用平、仄,或仄、平交替的形式出现。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页。
    ①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页。
    ② 费经虞《雅伦》卷十,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③ 陆志韦《试论杜甫律诗的格律》,《文学评论》1962年第4期。
    ④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页。
    ① 见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第326页。
    ① 王士祯《律诗定体》,《清诗话》本,第113页。
    ② 翟翬《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第363页。
    ①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五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15页.
    ① 此节内容详参上一章《近体律句考——以五律为中心》。
    ②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第32页。
    ③ 8种中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和“平仄平仄仄”4种,下句为“(?)平平仄平”。
    ① 赵执信:《声调谱》,见《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41页。
    (?)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07页。
    (?) 方回此卷序里所举许浑、杜甫、赵嘏三人5联诗,也可归入这一类,七言为五言的扩展,即它们的平仄
    ① 王士祯:《律诗定体》,见《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页。
    ② 这两种格式,赵氏以为下句须为“(?)平平仄平”。
    ③ 王力:《诗律余论》,见《诗词格律十讲》,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9页。
    ② 赵执信:《声调谱》,见《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28页。
    ③ 翁方纲;《赵秋谷所传声调谱》,见《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7页。
    ①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五引,第1112页。
    ② 同上,第1114页。
    ③ 赵执信:《声调谱》,第342-343页。
    ① 翟龄:《声调谱拾遗》,见《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65-370页。
    ② 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2000年,第40-42页。
    ①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第35页.
    ② 莫砺锋:《老去诗篇浑漫与——论杜甫晚期今体诗的特点及其对宋人的影响》,见程千帆,莫砺锋,张宏生:《被开拓的诗世界》,《程千帆全集》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③ 金启华:《论杜甫的拗体七律》,《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① 刘文误为“白云山青万余里”。
    ② “醒”字有平声一读,此句平仄为“仄平仄仄平平仄”,为前人所说的“正格”,刘文误。
    ③ 此句平仄却为“大拗“,但刘文断“缥缈之飞楼”为“五个平声字”显然不妥,“缥缈”两字当读仄声。
    ④ 刘明华:《完善与破弃——对杜甫“拗体”的思考》,《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① 五言的三平尾,只能属于下一种,即“(?)仄平平平”。圆圈“O”表示可平可仄
    ①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3-328页。
    ① 董文涣《声调四谱》,广文书局1984年版,第432页。
    ② 翟氏书中所列“七言律诗”一目,所谈实皆为七言拗体,七言拗体声律本在古律之间,不妨视为古体。
    ③ 翟翚《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54-371页。
    ① 董氏身处李、翟之后,而在谈近体平仄时,将三平重新泛化了,虽然这种程度还没有完全回到赵执信那时候的样子。
    ② 详见本编第一章相关论述。
    ① 翟翚《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62页。
    ② 董文涣《声调四谱》,广文书局1984年版,第434页。
    ③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④ 王力《诗律余论》,见《诗词格律十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1页。
    ①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5页。
    ② 李汝襄《广声调谱》,《清诗话访佚初编》(十),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261-287页。
    ①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4页。
    ② 请参本篇第一章、第二章相关论述。
    ① 其中《皇帝上礼抚事述怀》“恭己忘自逸,因人体至公”平仄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 其中《哭蒋詹事俨》有“仄仄平仄平”和“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③ 其中《初至犍为作》首联平仄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第五句“醉眼轻白发”,“眼”当为“眠”之讹,可参寥立《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页。《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第三句“眼看春光老”,“光”一作“色”,兹依后者。《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第七句“思想”一作“相思”,兹依后者。
    ① 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09页。
    ② 李汝襄《广声调谱》,《清诗话访佚初编》(十),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268、269页。
    ③ 翟翚《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62页。
    ① 王士祯《律诗定体》,《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②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4页。
    ① 翟翚《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63页。
    ② 李汝襄《广声调谱》,《清诗话访佚初编》(十),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281页。
    ① 董文涣《声调四谱》,广文书局1984年版,第434页。
    ②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27页。
    ③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页。
    ④ 请参本编第一章《近体律句考》。
    ⑤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 参考本篇第一章《近体律句考》第一部分相关论述。
    ② 同上。
    ③ 翟翚《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63页
    ①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8页。
    ②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7页。
    ① 见李汝襄《广声调谱》,《清诗话访佚初编》(十),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260-285页。
    ② 何文汇《近体诗“孤平”杂说》,见于《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1950-2000)》,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02页。
    ③ 何文汇《近体诗“孤平”杂说》,见于《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1950-2000)》,第605页。
    (?) 兰小云《杜甫律诗孤平例不只一首》,《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 赵克刚《关于犯孤平》,《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① 相关内容见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142页。
    ② 翟翠:《声调谱拾遗》,《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63页。
    ③ 王力先生曾在《汉语诗律学》序里说道:“十年以前,我认为它是未定稿,想再作更深入的研究,并博访通人,然后敢拿来和广大的读者见面……但是解放后,前辈和朋友们都忙起来了,博访通人成了虚愿。现在变了一个主意:就拿这一本未定稿印出来给广大的读者批评吧。”
    ④ 见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42页。
    ① 习惯上,古人通常将它们归为近体或拗体。
    ② 陆时雍《唐诗镜》卷十一盛唐第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句读为笔者所添。
    ③ 陈仅《竹林答问》,《诗问四种》本,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16页。
    ④ 胡应麟《诗薮》外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①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90页。
    ②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① 此中李白“牛渚西江夜”误为“牛渚青天夜”,引文径改。陈仅《竹林答问》,《诗问四种》本,第316页。
    ② 详见拙文《近体律句考——以唐五律为中心》(将刊于《文学遗产》2013年第3期)。
    ③ 其中“绮席空兰芬”三平。
    ④ 其中“西下峨眉峰”三平。
    ⑤ 陈师《禅寄笔谈》卷五,明万历二十一年自刻本。
    ⑥ 杨慎著,王仲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①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4页。
    ①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页。
    ② 方弘静《千一录》卷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1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①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第1、74页,长沙,岳麓书社,1998。
    ② 王力:《汉语诗律学》,第44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③ 王力:《诗词格律》,第6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④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第3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① 高棵:《唐诗品汇》卷一至卷十八,第54-2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② 本文所引唐诗均见十五册版《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9。以下不再——胪列。
    ③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第14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④ 翁方纲:《王文简古诗平仄论》,《清诗话》本,第23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① 林昌彝著,王镇远,林虞生标点:《射鹰楼诗话》卷十四,第32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① 王力:《汉语诗律学》,第361页。
    ② 徐青:《唐代诗歌的转韵律》,载《湖州师专学报》,1988(2)。
    ① 王力:《汉语诗律学》,第361页。
    ② 徐青:《唐代诗歌的转韵律》,第50页。
    ③ 徐青:《唐代诗歌的转韵律》,第51页。
    ④ 本文所引唐前诗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以下不再——注出。
    ①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29页。
    ②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7页。
    ③ 刘熙载《艺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2页。
    ④ 本文所论七言一韵歌行,不包括句句押韵的。
    ⑤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05页。
    ⑥ 同上,第107页。
    ⑦ 同上,第82页。
    ① 董文涣《声调四谱》卷七,广文书局1984年版,第279页。
    ②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① 崔颗《黄鹤楼》、李白《鹦鹉洲》、杜甫《白帝》等拗体之所以会同七律相混,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在诗的中间一联(通常在颈联)或几联还保持着对偶,这是它与新体歌行或七言近体共通的地方。相反,古体歌行和拗体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它在诗的中央多以散代骈,甚至全部是散句。绝句本不要求对偶,故而不设“拗体”一项。
    ② 董文涣《声调四谱》卷十二,广文书局1984年版,第475页。
    ① 第四句“座中醉客不得意”声律格式为“(?)平圆仄(?)仄仄”。
    ② 第三句“年年到客不到舍”声律格式为“(?)平圆仄(?)仄仄”。
    ③ 杜甫拗体篇目,见拙文《杜甫拗体新论》(未刊)。
    ④ 见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五之末,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18-824页。
    ⑤ 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① 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五,第158页。
    ① 《全唐诗》所录大历七绝多有重出误收者,兹谨据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一书相关部分略予去取,大致情况如下,刘长卿不计《赠微上人》和《舟中送李十八》2首。李嘉祐不计《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1首。钱起不计《暮春归故山草堂》、《晚归严明府题门》、《过故洛城》3首,中间1首为其七律《送李九贬南阳》后四句。韩翎不计《宿石邑山中》。李端不计《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戴叔伦不计《旅次寄湖南张郎中》、《题友人山居》、《赠鹤林上人》、《题稚川山水》、《过柳溪道院》、《荔枝》、《忆原上人》、《兰溪棹歌》、《苏溪亭》9首。卢纶不计《裴给事宅白牡丹》。李益不计《汉宫词》、《江南曲》、《寄赠衡州杨使君》、《途中寄李二》、《失题》,《回军行》暂归王昌龄作,《寄许炼师》暂归戎昱作。刘商不计《题潘师房》。于鹄不计《襄阳寒食》、《泛舟入后溪》2首。陈羽不计《赠人》。戎昱不计《途中寄李二》。张继不计《留别》、《邮亭》2首。皇甫冉不计《夜发沅江寄李颖川刘侍郎》、《浪淘沙二首》3首。秦系不计《晓鸡》。严维不计《重送新安刘员外》。
    ① 陆时雍《诗镜总论》,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7页。
    ① 魏征等《隋书.文学传序》,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② 参见本文上编第二章第四节相关论述。
    ③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第50页。
    ① 王运熙:《唐人的诗体分类》,《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9页。
    ②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③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6页。
    ① 胡应麟:《诗蔹》内编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1页。
    ②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42页。
    ① “常调”一词,由薛天纬先生针对馆臣“别调”之论首先提出。大致相当于本文所说的“律体歌行”。见薛天纬:《唐代歌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94页。
    ② 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一百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722页。
    ③ 刘熙载:《艺概》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2页.
    ① 马茂元:《唐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4页。
    ②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第51页。
    ① 沈德潜:《说诗啐语》,《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36页。
    ② 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7页。
    ③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442页。
    ① 沈德潜:《说诗啐语》,《清诗话》本,第536页。
    ① 董乃斌,赵昌平,陈尚君《史料.视角.方法—关于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的对话》,《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
    ① 这里所说“引文错讹”,已经事先除去不同版本的异文问题。
    ② 冯延巳此诗收在中华书局1960版《全唐诗》第10158页,周文误为第10758页。
    ① 文中所引卢纶诗,有讹字、漏字,“马层”应为“马怯”,“断”字前漏一“望”字。见唐爱霞《古代六言诗研究》,浙江大学,2009年,第47页。又书中第62页引此诗不误。
    ② 说卢诗“有几个拗格”这一点,应是作者照搬刘继才先生所说“即使王力先生所标举的《送万臣》也有几处拗格”。见刘继才《论唐代六言近体诗的形成及期影响》,《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第65页。
    ③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① 此诗当为顾况所作。
    ② 见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4页。
    ③ 唐文所引刘继才先生文有漏字。如“所以只要看两字脚就了”原文为“所以只要看两字脚就可以了”。见刘继才《论唐代六言近体诗的形成及期影响》,《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第65页。
    ① 启功《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5页。
    ② 其实,启先生的论述中根本不存在这个理论。已如前述。
    ③ 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9页。
    ④ 钱木庵《唐音审体》,《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83页.
    ⑤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
    ① 许学夷《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
    ② 详参附录《南北朝至大历七言一韵歌行体制演变通论》。
    ③ 三者定义,参见徐青《古典诗律史》第三章第三、四、五节并《南北朝诗律述要》一文,见徐青《古典诗律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87页。又徐青《南北朝诗律述要》,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三者两个既定的前提,详见上编第一章第三部分《永明体声律模式与界定》。
    ①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93页。
    ② 本文所说的“绝句”和“律诗”,如无特别说明,都略相当于五、七言诗的四句和八句,非通常所谓的近体绝句与近体律诗。
    ③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② 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① 饶少平《折腰体新解》,《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① 同上。其实,按照饶先生的“新解”,才会把折腰体与拗体混为一谈。
    ② 王勃《送卢主簿》三、四联失粘,宋之问《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二联失粘,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一、二联失粘,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二、三联失粘,且三、四联亦失粘,《使至塞上》一、二联失粘,其余诸诗亦非折腰体,前已叙及,此处不赘。所列诸诗,请见饶少平《折腰体薪解》,《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又饶少平《杂体诗歌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页。
    ③ 依施先生此篇文章下面的行文,即“七言律诗的第三句应当和第二句平仄同,第五句应当和第四句平仄同,第七句应当和第六句平仄同。如果不是这样,也是折腰体了.”这里漏了个“第七句”,而且“两处腰的平仄”应改为“三处腰”,不然则有前后矛盾之嫌。详见施蜇存《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5页。
    ④ 其实,施先生的这种理论,与其后面所云“在七言律诗中,一般只许折腰一次”也是相矛盾的。既有三处腰,何以就“只许折腰一次”呢?见施蜇存《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5页。
    ⑤ 傅璇琮、许逸民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9页。
    ① 不然的话,如果一首诗的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话, 照作者之意,这就应该是一首近体绝句。
    ② 如果是首句押韵的话,第四句的平仄则与第一句的平仄相同(此是针对最严格的四种基本句式组成的绝句而言)。
    ③ 此诗非折腰体,前已叙及。
    ④ 傅璇琮、许逸民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2页。
    ⑤ 施先生这个观点,实不妥当,依本文下面的论述,七言句的“腰”当在一句中的第四字,因为下文所论与诗句之腰无涉,故于此略为说明。
    ⑥ 施蜇存《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第285页。
    0饶少平《折腰体新解》,《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⑦ 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5页。
    ① 惠洪实际上说的是“折腰体”,勿与所谓“折腰句”相混。
    ② 惠洪《日本宽文版天厨禁脔》,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③ 魏庆之《诗人玉屑》(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4页。
    ④ 冯班著,何焯评《钝吟杂录》,王云五主编《钝吟杂录.论学三说》,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2页。
    ⑤ 钱良择《唐音审体》,《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83页。
    ① 但冯班“如绝句”云云,似乎律诗也在其例。
    ② 傅璇琮、许逸民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2页。
    ③ 冯班著,何焯评《钝吟杂录》,王云五主编《钝吟杂录.论学三说》,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2页。
    ① 赵执信《声调谱》,《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39页.
    ② 这里指近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
    ③ 比如谢朓《铜雀悲》“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穗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王融《咏池上梨花》“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疏萍。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等。
    ④ 傅璇琮、许逸民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9页。又见傅璇琮、许逸民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2页。其实,在此之前,施蜇存先生就有把折腰体当作“律诗的变体”,认为“在天宝至大历年间,诗人们已注意到律诗的这一种变化,给它定了名称”类似的做法和想法了.见施蜇存《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5页。
    ⑤ 参见王力先生对“变格”的解释.王力《诗律余论》,载于《诗词格律十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1页。
    [1](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3](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7](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唐)魏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9](后晋)刘煦.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清)王闿运.八代诗选.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宋)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清)彭定求.全唐诗(简体横排15册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清)彭定求.全唐诗(繁体竖排25册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见: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北周)庾信撰,(清)倪瑶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梁)徐陵撰,许逸民校注.徐陵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唐)王绩撰,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唐)王绩撰,王国安注.王绩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3](唐)卢照邻、杨炯撰.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唐)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15](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
    [16](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17](唐)李白撰,(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
    [18](唐)杜甫撰,(清)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唐)杜甫撰,(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
    [21](唐)岑参撰.寥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22](唐)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23](唐)刘禹锡撰,陶敏、陶虹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
    [24](唐)白居易撰,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25](唐)元稹撰,周相录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6](唐)韦庄撰,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日)弘法大师编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宋)惠洪.日本宽文版天厨禁脔.见: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7](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明)真空撰.新编篇韵贯珠集.大明正德乙亥本。
    [9](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
    [10](明)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2](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清)费经虞《雅伦》卷十,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14](清)赵翼撰,胡主佑、霍松林校点.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5](清)王士祯.律诗定体.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6](清)赵执信.声调谱.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7](清)翟翚.声调谱拾遗.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8](清)翁方纲.赵秋谷所传声调谱.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9](清)钱良择唐音审体.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0](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见:丁福保编.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1](清)冯班著,何焯评.钝吟杂录.见:王云五主编.钝吟杂录.论学三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2](清)董文涣.声调四谱.台北:广文书局,1984.
    [23](清)李汝襄.广声调谱.见:清诗话访佚初编(十),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
    [24](清)吴绍澯.声调谱说.见:清诗话访佚初编(十),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
    [25](清)吴镇.声调谱.见吴镇.松花庵全集.清宣统二年刻本。
    [26](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7](宋)陈彭年.宋本广韵.北京:中国书店,1982.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启功.诗文声律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徐青.古典诗律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
    [4]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施蜇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韩理洲.陈子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沈玉成、曹道衡.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何伟棠.永明体到近体.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9]邝健行.诗赋与律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0]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1]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
    [12]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3]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4]吴小平.中古五言诗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5]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8]郑临川.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9]程千帆、莫砺锋、张宏生.被开拓的诗世界.见:程千帆全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2002.
    [20]赵昌平.赵昌平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2]郭芹纳.诗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5]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郑先朴.声调谱阐说.中国学报,1913,(9).
    [2]陆志韦.试论杜甫律诗的格律.文学评论,1962,(4).
    [3]刘宝和.律诗不完成于沈宋.中州学刊,1984,(3).
    [4]赵昌平.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中华文史论丛,1986,(4).
    [5]吴小平.论“齐梁体”及其与五言声律形式的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87,(2).
    [6]徐青.唐代诗歌的仄韵律.湖州师专学报,1988,(1).
    [7]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6).
    [8]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唐研究(第二卷),1996.
    [9]何文汇.近体诗“孤平”杂说.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8,(7).
    [10]葛晓音.论初盛唐绝句的发展——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文学评论,1999,(1).
    [11]陈铁民.论律诗定型于初唐诸学士.文学遗产,20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