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北朝集议制度考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集议是指臣下按照君主的旨意集中于某一议事场所,就某一特定的主题进行商议,拿出方案,供君主参考,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北魏集议的内容包括军事、礼制、授官和封爵、立帝、立后、立太子、迁都、重大的制度和律令等。军事和礼制是其中的重点议题,北魏前期集议偏重于军事,孝文帝迁都以后礼制开始受到重视。
     集议的地点分正殿、朝堂和其它场所三种。正殿用来举行大型朝会,集议比较重大的事情。朝堂是百官进行日常集议的地点,但直到孝文帝时,北魏皇帝才开始亲自参与在朝堂举行的公卿集议。除此以外,皇帝还多在他们生活起居的宫殿里召见大臣议事。
     集议的形式可以分为君臣共议、臣下受诏而议、宰辅召集议事、非常时期的集议等几种。在参与人员上则以皇帝为核心、以外朝公卿为主体、以内朝侍从为顾问、以临时召对为补充。宦官、外戚、宗王、保太后等特殊群体在集议中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集议的程序大致是由大臣或皇帝提出议题,然后群臣商议,结果交由皇帝批准,以诏书的方式发布。集议的过程中有时会辅以占卜。与此同时,北魏还十分注重集议中的保密问题、礼仪问题,在集议的过程中设置了监察人员和主持集议的议主。集议中的朝议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北魏集议中注重民主,它是鲜卑族部落时期的军事民主制之风的遗存,同时也是北魏欲树立封建正统的一种姿态。在集议中,许多人才凸显出来,成为其后的北魏政权的中坚力量。集议也有助于加快鲜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决策的优化。但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痼疾,北魏集议中也存在着臣僚阿旨顺从、仰目权贵、彼此推诿、结党营私、贿赂公行、议事久不能决、效率低下等弊病。
Group consultation is that ministers,under the sovereign's rule,gether somewhere to discuss a particular theme,thus bring out a proposal for the monarchs,which set a reference for the policy decision
     The contents of the Northern Wei consultations included military affairs, officiating system,official appointments,the throne,the queen and the crown prince appointments,law,and also some important systems,among which military affairs, officiating systems are the focus points.The early Northern Wei laid particular stress on military affairs,while the late on officiating system..
     The location of the consultations encluded three kinds that were the formal palace,the meeting court,and other palaces.The formal palace was used t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affairs and the meeting court was the place where ministers held their routine meetings.But not until the period of Emperor xiaowen did the emperors joined the meetings of ministers themselves.what's more,the emperors also summonned his ministers to have discussion in the court which he lived in.
     The forms of the Group consultation includes four kinds,they are the meetings of ministers together with their emperor,the meeting dominated by the emperor,the meetings which were summonned by the Prime Ministers,and the meeting in the unformal time.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the following:the emperors as the core,the ministers as the main parts,the court guards as the adviser,the officials temportarily summonned as the supplement.Some special groups such as eunuches,royal relatives,and princes also play different parts in the meetings.The procedure of the meeting includes nearly three steps,of which the first one was that the ministers or the emperor gave out the topic of the meeting,and then ministers discussed together,after that the result was handed in to the emperor who made the last decision in the form of decree,there was sometime an augur in the meeting.At the same time,the emperors also paid attention to the secret keeping and the meeting manners,they appointed some officials to supervise the meeting and a minister to host the meeting.The Chaoyi was a kind of authoritative group consultation
     There was a focus on democracy in the northern Wei group consultation,it was the relic of the military democracy which derived from the period of tribe and,at the same time,it domonstrated that the northern Wei had an eagerness to build up a fedual legitimism.Large numbers of talents appeared and thus became the elits of the latter period.Group consultation availed a lot to the fedualize of the Xianbei tribe and optimized the strateges.On the other hand,because of the stubbon sickness of the fedual system,there were also some defects in the Group consultation,for example, ministers frequently flattered in the meeting,they used to shift responsibility onto others,corruptions emerged while some affair could not be solved within a long period,thus led to a poor efficiency.
引文
1 《魏书》卷22,《废太子元恂传》,第589页。
    2 元朝有时也设尚书省,但旋置旋废,至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以后就不再设置。
    3 魏初(道武、明元时期)以尚书职而权重者仅只崔玄伯一人。但足即便是崔玄伯,恐怕也不是因为其吏部尚书的地位。《魏书》卷2《太祖纪》载:道武帝天兴元年十一月,“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董谧撰郊庙、社稷、朝觐、飨宴之仪;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吏部尚书崔玄伯总而裁之”。可见,崔玄伯总裁的身份源自于道武帝欲仿华夏礼俗,而崔恰恰为北方最高之文化门第之故。
    4 《魏书》卷91《周澹传》载:“周澹,京兆鄂人也。为人多方术,尤善医药,为太医令。太宗尝苦风头眩,澹治得愈,由此见宠,位至特进,赐爵成德侯。神瑞二年,京师饥,朝议将迁都于邺。澹与博士祭酒崔浩进计,论不可之意,太宗大然之,曰:‘唯此二人,与朕意同也。'”神瑞二年为公元415年,前一年即神瑞元年,明元帝已废尚书制,至太武帝初年复置。
    5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8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
    6 关于集议的地点,有专章叙述。
    7 文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 文载《南都学坛》,2006年第5期。
    2 文载《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仅百余字涉及朝议。
    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3期合刊。
    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5 文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
    7 《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8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2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 朱绍侯:《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10 秦海轩、卢路《中国皇帝制度》,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
    11 唐长孺:《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2页。
    1 军事民主制是由原始公社解体到国家产生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由于频繁的战争,军权显得尤为重要。但这种军权在氏族或者说部落内部是以一种相当民主的形态体现出来。见栾科军《试论中西军事民主制之差异》,文载《上海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2 《魏书》卷30,《王建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版,第710页。
    3 《魏书》卷29,《奚斤传》,第700页。
    4 《魏书》卷29,《奚斤传》,第700页。
    5 《魏书》卷19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第466页。
    6 《魏书》卷4,《世祖纪》下,第107页。
    1 《魏书》卷7,《高祖纪》下,第162页。
    2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第2036页。
    3 《魏书》卷113,《官氏志》,第2974页。
    4 《魏书》卷108之1,《礼志》,第2762页。
    5 《魏书》卷108之3,《礼志》,第2781页。
    1 《魏书》卷56,《郑羲传》,第1239页。
    2 《魏书》卷89,《羊祉传》,第1924页。
    3 《魏书》卷53,《李冲传》,第1180页。
    4 《魏书》卷54,《高闾传》,第1198页。
    5 《魏书》卷59,《萧宝夤传》,第1320页。
    6 《魏书》卷4,《世祖纪》,第105页。
    7 《魏书》卷21下,《元勰传》,第581页。
    8 这是根据帝纪统计的。《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1页,司马贞[索隐]曰:“纪者理也,统理众事, 系之年月,名之曰纪。”《魏书》列传中亦有许多关于集议律令的记载,但因多不载年月,不知其与纪中所记是否为一事,所以估且以帝纪为准作一粗略统计。
    1 《魏书》卷67,《崔光传》,第1501页。
    2 《魏书》卷55,《游明根传》,第1215页。
    3 《魏书》卷57,《崔挺传》,第1264页。
    4 《魏书》卷41,《源贺传》,第921页。
    5 《魏书》卷55,《刘僧利传》,第1231页。
    6 《魏书》卷24,《邓渊传》,第637页。
    7 《魏书》卷57,《崔孝炜传》,第1270页。
    8 北魏建尚书台之初即置吏部,典选举。但前期吏部职微,“其职位殊不为崇”。职权多掌于鲜卑贵族手中。孝文帝后吏部权始重。
    9 《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78页。
    1 《魏书》卷41,《源贺传》,第921页。
    2 有关献文帝禅位记载又分别见于《魏书》卷19中《任城王传》、卷41《陆敌传》、卷48《高允传》、卷94,《赵黑传》。
    3 《魏书》卷3,《显祖纪》,第132页。
    4 这种情况的造成一是由于汉族观念的影响随着北魏汉化程度的加深而扩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最高统治者自身的努力。如明元帝以太子拓跋焘为监国,即是一种突破鲜卑君位继承旧俗的努力。李凭先生对此有所论及,见其《北魏平城时代》第二章《太子监国》,第7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 《魏书》卷13,《道武皇后慕容氏传》,第325页。
    6 《魏书》卷47,《卢渊传》,第1047页。
    7 《魏书》卷22,《废太子恂传》,第588页。
    1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08页。
    2 《魏书》卷14,《元丕传》,第306页。
    3 《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65页。
    4 《魏书》卷48,《高允传》,第1078页。
    5 《魏书》卷19上,《广平王传》,第453页。
    6 《魏书》卷58,《杨播传》,第1284页。
    7 元愉为宣武帝弟,永平元年反。见《魏书》卷22,《元愉传》,590页。
    8 《魏书》卷19上,《广平王传》,第456页。
    9 《魏书》卷111,《刑罚志》,第2886页。
    10 南北朝宫城分为三重,其最内一重为禁中。其范围包括后妃宫殿,王宫和门下内省。参见祝总斌先生《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258至26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 《魏书》卷3,《明元帝纪》,第49页。
    1 《魏书》卷48,《高允传》,第1073页。
    2 刘庆柱先生认为,前殿为秦汉时的大朝正殿,见其著《汉长安城》,第5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出版。北魏洛阳宫城建筑仿汉魏旧制,所谓前殿当然也指的是正殿。
    3 对于太华殿为正殿的判断基于以下原因:1)孝文帝即位于太华前殿,见《魏书》卷7上,《高祖纪》,第135页。如前所述,秦汉魏晋南北朝多以前殿作为正殿,而且皇帝多即位于正殿,以显示皇位的正统性。2)后来明确作为正殿的太极殿是在太华殿的基础上所建成。见《魏书》卷7下,《高祖纪》,第169页。
    4 《魏书》卷91,《蒋少游传》,第1971页。
    5 《魏书》卷7下,《高祖纪》,第169页。
    6 曹魏起,太极殿即被作为正殿。至隋唐太极殿的正殿地位仍得以保持,见《唐代正殿小考》,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4期。《初学记》有“历代殿名,或革或沿,唯魏以降,自晋以降,正殿皆名之”之语,见卷24《殿》,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可见历代王朝均有太极殿建造。北魏太极殿建成于太和十六年,太和十七年议迁都,十九年正式迁至洛阳。孝文帝在迁都前不顾群臣的反对而坚持建造,一年后又决意迁都,在洛阳重建太极殿,这其间似乎有些不可解。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孝文帝建太极殿已反映其有强烈的汉化之心,但并无迁都之意。后来发现平城实在不宜作为首都,于是决定迁至洛阳。当然,此为作者臆猜,确凿与否,俟后考证。
    7 《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359页。
    8 《魏书》卷8,《宣武帝纪》,第193页。
    9 《魏书》卷10,《孝庄帝纪》,第258页。
    1 《魏书》卷3,《太宗纪》,第51页。
    2 《魏书》卷8,《宣武帝纪》,第214页。
    3 《魏书》卷7,《高祖纪》,第172页。
    4 《魏书》卷13,《皇后传》,第338页。
    5 程大昌《演繁露》云:“驺唱者,驺从之传呼也。”简单的说,就是达官贵人出行时,侍从的骑卒在前传呼喝道。见《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五编,第863页,新兴书局(台北),1978年出版。
    6 《魏书》卷64,《郭祚传》,第1423页。
    7 祝总斌先生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中以为南朝朝堂是尚书朝堂,而北朝则“似已分为二地”。
    8 崔玄伯坐朝堂理事时已非吏部尚书,而是白马侯身份。《魏书》卷24《崔玄伯传》载:“尚书职罢,赐玄伯爵白马侯。”见第621页。
    9 《魏书》卷31,《于忠传》,742页。
    10 《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第11页。
    11 《梁书》卷6,《敬帝纪》,第143页。
    1 太极前殿多用来举行重大的活动,如大朝会,大集议,皇帝登位等。如宣武帝死后,孝明帝夜中登基,群臣将孝明帝由东宫迎至显阳殿,“哭踊久之”,然后移至太极殿登基。见《魏书》卷108之4,《礼志》,第2806页。
    2 《魏书》卷2,《太祖纪》,第42页。选朝臣也是集议的内容之一,即所谓朝议的内容。《魏书》卷7下《高祖纪》:“六品以下,尚书重问。五品以上,朕将亲与公卿论其善恶。”可见皇帝选官实际上君臣共议。
    3 《魏书》卷16,《清河王绍传》,第390页。
    4 《魏书》卷3,《太宗纪》,第51页。
    5 献文帝禅位孝文帝后,“徙御崇光宫”,“国之大事,咸以闻”,代替了原西宫的作用。见《魏书》卷6,《显祖纪》,第132页。
    6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3页。
    7 《魏书》卷19下,《南安王传》,第494页。
    8 《魏书》卷54,《高闾传》,1203页。
    9 《魏书》卷108之1,《礼志》,第2741页。
    10 “东堂”两字前冠以“太极”,是因为东堂为太极殿的一部分。孝文帝迁都后仿汉魏旧制建太极殿,亦建东、西两堂。关于南朝的东西堂,可参刘敦桢《六朝时期之东西堂》,第149页,载氏著《刘敦桢建筑史论著选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出版。
    1 宣光殿是灵太后的生活场所,如孝明帝即生于此;刘腾废太后,也幽禁于此。
    2 《魏书》卷103,《蠕蠕传》,第2297页。
    3 《魏书》卷66,《李崇传》,第1473页。
    4 华林园也多见于南朝。可参看李文才先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林园》,文载其著《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出版
    5 《魏书》卷22,《废太子元恂传》,第589页。
    6 由此也可理解为什么南北朝皇帝所信任的官吏多加侍中、黄门、散骑等衔。
    1 《魏书》卷89,《高遵传》,第1921页。
    2 《魏书》卷59,《萧宝夤传》,第1319页。
    3 《魏书》卷11,《前废帝纪》,第277页。
    4 《魏书》卷72,《阳尼传》,第1604页。
    5 《魏书》卷21上,《成阳王禧传》,第538页。
    6 《魏书》卷78,《张惠普传》,第1737页。
    7 《魏书》卷12《孝静帝纪》,第305页。
    1 “公卿”一语倒底泛指群臣百官,还是专指品级比较高的官员?笔者以为应该是后者为是。《魏书》卷2《太祖纪》载皇始二年(397年)北魏灭慕容贺麟,“其所署公卿、尚书、将吏、士卒降者二万余人”。这里即是将公卿与将吏等分开提到。又《魏书》中多有“公卿以下”之语,可见公卿不是一种泛称,它虽不一定实指“三公九卿”,但至少指的是品级比较高的官吏。
    2 《魏书》卷99,《沮渠牧犍传》,第2207页。
    3 《魏书》卷60,《韩显宗传》,第1344页。
    4 《魏书》卷108之4,《礼志》,第2814页。
    5 《魏书》卷56,《郑道昭传》,第1240页。
    6 《魏书》卷77,《高谦之传》,第1712页。
    1 《魏书》卷111,《刑罚志》,第2887页。
    2 学界关于北魏宰相有门下说和尚书说,甚至有三公说,但一般以尚书说较盛。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王素《三省制略论稿》即持此观点。《三省制略论稿》,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
    3 《魏书》卷94,《宗爱传》,第2012页。
    4 《魏书》卷84,《儒林传》,第1853页。
    5 《魏书》卷84,《儒林传》,第1853页中载“弹事遂寝”后,下一段为“世宗即位之后,(张普惠)仍在左右敷训经典”。按文章行文来看这次集议的时间或为孝文帝初崩,宣武帝尚未即位之时。
    6 “六辅”为:太尉元禧、司空元详、尚书令王肃、尚书左仆射元嘉、尚书右仆射元澄、吏部尚书宋弁。
    7 《魏书》卷31,《于烈传》,第739页。
    8 秦海轩,卢路:《中国皇帝制度》,第13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
    1 《魏书》卷94,《宗爱传》,第2012页。
    2 魏晋南北朝为门阀盛行的时代,这是学界通说。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其中最著者为田余庆先生,他认为:真正的门阀制度仅存于东晋一朝。见其著《东晋门阀政治》中的《自序》部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 李凭先生《北魏平城时代》第二章《太子监国》有关于太子监国政治背景的分析。
    4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4页。
    1 漥添庆文先生以为,北魏太子监国时皇帝与太子职权分明,而并不是在皇帝外出征伐或是病重时的全权代表。见《关于北魏的太子监国制度》,《文史哲》2002年第1期。但他认为职权的分别在军事与内政两方面。本文则以为两者主要区别应在于皇帝握有大政方针的决策权而监国则主要决策具体事务。
    2 《魏书》卷4,《世祖纪》,第108页。
    3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版。
    4 《魏书》卷1,《序记》,第12页。
    5 《魏书》卷13,《皇后传》,第329页。
    6 《魏书》卷24,《张白泽传》,第616页。
    7 《魏书》卷19下,《南安王传》,第494页。
    8 《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75页。
    9 《魏书》卷31,《于忠传》,第743页。
    1 灵太后出令,多称“朕”,文明太后则不见。见《魏书》卷13,《皇后传》,第337页。
    2 《魏书》卷2,《太祖记》,第28页。
    3 道武帝建国初的用人思想可通过天兴三年(400年)十二月的这道诏书表现出来:“上古之治,尚德下名,有任而无爵,易治而事序,故邪谋息而不起,奸慝绝而不作。周姬之末,下凌上替,以号自定,以位制禄,卿世其官,大夫遂事,阳德不畅,议发家陪,故衅由此起,兵由此作。秦、汉之弊,舍德崇侈,能否混杂,贤愚相乱,庶官失序,任非其人。于是,忠义之道寝,廉耻之节废,退让之风绝,毁誉之议兴,莫不由乎贵尚名位,而祸败及之矣。古置三公,职大忧重,故曰“待罪宰相”,将委任责成,非虚宠禄也。而今世俗,佥以台辅为荣贵,企慕而求之。夫此职司,在人主之所任耳,用之则重,舍之则轻。然则官无常名,而任有定分。是则所贵者至矣,何取于鼎司之虚称也?夫桀、纣之南面,虽高而可薄;姬旦之为下,虽卑而可尊。一官可以效智,荜门可以垂范。苟以道德为实,贤于覆餗蔀家矣。故量己者,令终而义全;昧利者,身陷而名灭。利之与名,毁誉之疵竞;道之与德,神识之家宝。是故,道义治之本,名爵治之末。名不本于道,不可以为宜;爵无补于时,不可以为用。用而不禁,为病深矣。能通其变,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来者诚思成败之理,察治乱之由,鉴殷、周之失,革秦、汉之弊,则几于治矣。”
    4 《魏书》卷2,《太祖纪》,第27页。
    5 彝其先前为慕容垂骠骑长史,带昌黎太守。见《魏书》卷33,《贾彝传》,第792页。
    6 《魏书》卷2,《太祖纪》,第27页。
    7 《魏书》卷113,《官氏志》,第2977页。
    1 《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644页。
    2 《魏书》卷23,《古弼传》,692页。
    3 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18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
    4 《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66页。
    5 《魏书》卷74,《尔朱荣传》,第1649页。
    6 《魏书》卷34,《鲁元传》,801页。
    7 如东阳王丕为太尉、侍中、司徒,赵郡公陈建为司徒、侍中、尚书右仆射,淮南王元他为侍中、司徒等。
    8 《魏书》卷108,《礼志》,第2777页。
    9 宣武帝以后,三师、三公则以入居尚书、门下等方得有实际的政务权利。如宣武帝崩,太师、高阳王元雍入居西柏堂(据后面,可知其居西柏堂为录尚书事),与尚书令元澄总摄朝政。
    10 行礼乃是三公的职责之一。如太尉一职,太武帝太子拓跋晃死后,由太尉张黎“即柩赐谥”,见《魏书》卷4,《世祖纪》,第109页。又,孝文帝即位,“太尉源贺持节奉皇帝玺绶”,见《魏书》卷6,《显祖纪》,第131页。此例繁多,兹不一一例举。
    11 创始期为道武帝皇始元年至明元帝初,中废期为明元帝神瑞元年至太武帝初,重建发展期为太武帝初至 孝文帝改制前,定型期为孝文帝改制后。具体见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载《历史语言所集刊》第18本,255-257页,商务印书馆,1948年。
    1 殿中曹为尚书列曹之一,给事中为其属官。
    2 《魏书》卷21,《广陵王传》,第548页。
    3 《魏书》卷21,《彭城王传》,第578页。
    4 北魏尚书八座沿袭南朝。大抵为一令二仆五尚书,或一令一仆六尚书。由于尚书省分部在孝文帝时期才定型,因此八座之称大体也是在孝文帝时才固定下来。
    5 《魏书》卷68,《甄琛传》,第1512页。
    1 《魏书》卷108,《礼志》,第2814页。
    2 《魏书》卷113,《官氏志》,第2994页。
    3 中书省官员如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时常受皇帝临时委派担任特殊任务,如吊慰宿老、慰劳臣下(第2299页)、安抚军队(第1110页)、出使外国、宣诏(第2297页)等。
    4 《魏书》卷48,《高允传》,第1077页。
    5 《魏书》卷111,《刑罚志》,第2878页。
    6 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9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7 《魏书》卷111,《刑罚志》,第2877页。
    8 《魏书》卷83,《杜元宝传》,第1815页。
    1 《魏书》卷53,《李冲传》,第1180页。
    2 《魏书》卷16,《元叉传》,第407页。
    3 北魏有子贵母死之制,同时又有尊母的习俗,保太后乃是这两种特殊情况催生的产物。
    4 《北魏》卷35,《崔浩传》,第817页。
    5 《魏书》卷27载:“世祖谓寿曰:‘蠕蠕吴提与牧犍连和,今闻朕征凉州,必来犯塞。若伏兵漠南,殄之为易。朕故留壮兵肥马,使卿辅佐太子。收田既讫,便可分伏要害,以待虏至,引使深入,然后击之,擒之必矣。凉州路远,朕不得救。卿若违朕指授,为虏侵害,朕还斩卿。崔浩、李顺为证,非虚言也。'寿顿首受诏。”
    6 《魏书》卷13《皇后传》载:“太安二年,太后令依故事,令后具条记在南兄弟及引所结宗兄洪之,悉以付托。”李凭先生有专论,见《北魏平城时代》。
    7 皇太后和保太后就其权利性质来说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故本文列皇太后于“皇帝核心”节,保太后于“公卿为主”一节。
    8 北魏女子地位比较高。子贵母死的规定对女子地位的并无影响。
    9 黎虎先生以内朝权力显然是居于外朝之上,以权力核心,这一说法至少是相对前期来说有误,有关材料仅只此一条,孤证不信。太祖时多选拔内侍人员为外朝大人,说明其正如奴隶社会中家宰外臣化的倾向。此期内朝大臣或有权,但不可视为权力核心。
    10 内行官通常在官职前加“内”或“内行”,如内侍长,内尚书,内博士等,又称为“内朝”。而外庭门下系统则是指侍中、散骑、黄门等。见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第63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除此以外,笔者还以为,外庭的侍从系统除门下官员外,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也有此趋势。如前举中书侍郎、舍人等常衔命出使。灵太后与侍臣议处理元叉之事,中书舍人韩子熙亦得参与。《魏书》卷63《王肃传》载:孝文帝太和二十年,久旱不雨,百僚诣阙集议,“引在中书省”,孝文帝在崇虚楼,不亲至,遣舍人与群臣答对。又,孝文帝时,邢峦转迁中书侍郎,“甚见顾遇,常参座席”。这都显示出中书侍郎、 中书舍人等有一定的侍从之责,虽然不一定有侍从之名。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笔者这里并不是想否认“内行官”在北魏前期的重要作用,只是想说明,在实际议事中,内行官是以“顾问”的角色发挥作用,与外朝诸官直接参与外庭集议有所区别。
    1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09页。
    2 《魏书》卷84,《陈奇传》,第1846页。
    3 内行官表现优异多擢拔为外朝官员,和跋,“为国附臣,跋以才辩知名,太祖擢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智算”,见《魏书》卷28《和跋传》,第681页。同书卷113《官氏志》载,“自侍中已下,中散已上,皆统之外朝大人,无常员。主受诏命,外使,出入禁中,国有大丧大礼皆与参知,随所典焉”。
    4 可比较《魏书》卷113《官氏志》所载的《太和前职令》和《太和后职令》
    5 《魏书》卷93,《王睿传》,第1988页。
    6 《魏书》卷38,《王遵业传》,第879页。
    7 此话本为元禧所说,见《魏书》卷31,《于烈传》,第739页。但元雍是献文帝之子,与孝文帝同辈,故亦可称之。
    1 《魏书》卷56,《崔逸传》,第1251页。
    2 《魏书》卷29,《奚斤传》,第700页。
    3 《魏书》卷48,《高允传》,第1089页。
    4 《魏书》卷91,《蒋少游传》,第1971页。
    5 《魏书》卷82,《常景传》,第1803页。
    6 《魏书》卷82,《李琰之传》,第1798页。
    7 议曹为掌言职之机构。北朝地方上设有议曹,《魏书》卷113《职官志》有司州议曹从事史一职。司徒府也设有议曹,李辅曾经为议曹掾,见《魏书》卷39,《李宝传》,第893页。颜推之《颜氏家训·风操》中有“前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之语。《颜氏家训》,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2003年。
    1 《魏书》卷94,《赵黑传》,第2016页。
    2 《魏书》卷94,《张宗之传》,第2018页。
    3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出版。
    4 《魏书》卷94,《仇洛齐传》,第2014页。
    5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5页。
    6 《魏书》卷94,《赵黑传》,第2016页。
    7 不可否认,在部落联盟时代,拓跋部落为了稳固和发展,与很多其它部落都以联姻的形式进行联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戚势力的强大,因为这种情况下,往往所谓的外戚就是与之相敌的部落,在联合的同时,防遏也是不可少的。这一点观道武帝对待贺兰部的态度就可知。另外一个与之看似矛盾的情况是拓跋部母后地位的崇高,这一点也同样可以部落之间的利害关系作为解释。
    1 北魏三师为荣誉职衔。
    2 《魏书》卷83《冯熙传》载其“号为贪纵”,见第1819页。
    3 《魏书》卷108之2,《礼志》,第2762页。
    4 《魏书》卷19上,《阳城王传》载:“时世宗委政于肇,朝廷倾惮,唯匡与肇抗衡。”
    5 袁方《略论北魏的宗王政策》,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6 《魏书》卷4,《世祖纪》,第87页。
    7 《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643页。
    8 《魏书》卷29,《奚斤传》,第697页。
    9 田余庆先生对“从王”一句有过精到的分析,见其《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
    1 《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80页。
    2 《魏书》卷22,《元悦传》,第593页。
    3 特殊情况下,原本诏集的议事活动可能被取消,如皇帝驾崩、遇大型战事等。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4 《魏书》卷64,《郭祚传》,第1426页。
    1 《魏书》卷42,《韩秀传》,第953页。
    2 《魏书》卷74《尔朱荣传》载尔朱荣向庄帝启“北人为河南诸州,庄帝未许”,“(尔朱)天穆入见,面启曰:‘天柱既有大功,若请普代天下官属,恐陛下亦不得违之,如何启数人为州,便停不用!'帝正色曰:‘天柱若不为人臣,朕亦须代;如其犹存臣节,无代天下百官理。此事复何足论。'荣闻所启不允,大为恚恨,曰:‘天子由谁得立?今乃不用我语。'”
    3 《魏书》卷30,《安同传》,第713页。
    4 《魏书》卷47,《卢渊传》,第1047页。
    5 《魏书》卷78,《张普惠传》,第1734页。
    6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07页。
    1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6页。
    2 《魏书》卷27,《穆亮传》,第669页。
    3 《魏书》卷58,《杨逸传》,第1301页。
    4 《魏书》卷78,《张普惠传》,第1730页。
    5 《魏书》卷16,《元继传》,第402页。
    6 《魏书》卷55,《游肇传》,第1218页。
    7 《魏书》卷24,《张白伦传》,第617页。
    1 《魏书》卷67,《崔光传》,第1490页。
    2 《魏书》卷55,《刘思祖传》,第1229页。
    3 《魏书》卷28,《古弼传》,第691页。
    4 《魏书》卷61,《毕众敬传》,第1363页。
    1 《魏书》卷14,《素延传》,第347页。
    2 《魏书》卷64,《张彝传》,1428页。
    3 《魏书》卷78,《孙绍传》,第1726页。
    4 《魏书》卷71,《裴植传》,第1570页。
    5 《魏书》卷82,《常景传》,第1805页。
    6 《魏书》卷55,《刘芳传》,第1222页。
    7 《魏书》卷69,《袁翻传》第1536页。
    1 唐长孺:《拓跋族的汉化过程》,《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21页。
    3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5页。
    1 《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255页。
    2 《魏书》卷30,《王建传》,第710页。
    3 《魏书》卷7上,《高祖纪》,第154页。
    4 《魏书》卷59,《刘昶传》,第1311页。
    5 《魏书》卷21上,《广陵王羽传》,第549页。
    6 《魏书》卷36,《李冏传》,第842页。
    1 《魏书》卷88,《明亮传》,第1904页。
    2 《魏书》卷9,《肃宗纪》,第239页。
    3 《魏书》卷49,《李宣茂传》,第1102页。
    4 《魏书》卷69,《裴延俊传》,第1529页。
    5 《魏书》卷32,《封伟伯传》,第776页。
    1 《魏书》卷77,《辛雄传》,第1693页。
    2 《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9页。
    3 《魏书》卷7下,《高祖纪》,第186页。
    4 《魏书》卷60,《韩熙传》,第1335页。
    5 元叉为灵太后妹夫,孝明帝姨父。
    6 《魏书》卷16,《元叉传》,第408页。
    7 周恩源教授在2004年11月12号中央电视台十套主讲的《百家讲坛》中以为,献文帝传位于京兆王子推是想阻拦冯太后的干政之心。不知其所据为何,估留此存疑。
    8 《魏书》卷94,《赵黑传》,第2016页。
    1 《魏书》卷21,《元雍传》,第555页。
    2 元叉专权,虽有大臣上奏其有“无君之心”,而实际上其权力是通过“曲尽佞媚,以承上旨”而得到的,见《魏书》卷16,《元叉传》,第404页。又,尔朱荣、高欢等人的专权是北魏末年王朝即将倾覆之时,这种情况为历代通则,当不属所议范围之内。
    3 《魏书》卷71,《李苗传》,第1596页。
    4 《魏书》卷77,《辛雄传》,第1698页。
    5 《魏书》卷103,《蠕蠕传》,第2300页。
    1 《魏书》卷91,《蒋少游传》,第1971页。
    2 《魏书》卷107上,《律历志》上,第2659页。
    3 《魏书》卷32,《封回传》,第762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2.[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3.[北齐]颜推之:《颜氏家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4.[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5.[唐]姚思谦:《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6.[唐]姚思谦:《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
    7.[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8.[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9.[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10.[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1.[清]万斯同:《后魏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84年。
    12.[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
    1.王素:《三省制略论稿》,齐鲁书社,1986年。
    2.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杜士铎:《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5.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刘敦桢:《刘敦桢建筑史论著选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7.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8.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9.秦汉轩、卢路:《中国皇帝制度》,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
    13.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14.李振宏:《四库群经名言名典》,沈阳出版社,2005年。
    1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李文才:《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1.严耕望:《北魏尚书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8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
    2.荣远大:《汉晋集议制度初探》,《南充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
    3.魏向东:《试论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3期合刊。
    4.季平:宋王朝集议国事考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5.栾科军:《试论中西军事民主制之差异》,《上海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6.吴以宁:《宋代朝省集议制度述论》,《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
    7.张仁玺:《宋代集议制度考略》,《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02期。
    8.刘太祥:《秦汉中央行政决策体制研究》,《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9.屈文军,《元代的百官集议》,《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02期。
    10.侯东阳:《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漥添庆文:《关于北魏的太子监国制度》,《文史哲》2002年第1期。
    12.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3.赵贞:《唐代正殿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4期。
    14.袁方:《略论北魏的宗王政策》,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5.赵凯:《汉代官方舆论收集机制》,《南都学坛》,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