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昌耀诗歌的文本气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昌耀是中国当代独树一帜的诗歌写作者。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中,昌耀经历了中国社会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他的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纠结在一起。昌耀的作品立足于对中国西部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景观的个人化体认,在趋之若鹜的创作风尚面前坚守了自己独立的精神家园和发声方式,让他的诗歌气质具有自我完成性。昌耀崇尚古典主义的美学旨趣,他的诗歌深度契合着他的生命体验,在从“政治流放者”到“精神流浪者”的身份蜕变过程中,他熟练地驾驭着自己的写作技艺,既抒发了个体对大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赞美,又表达他在新时期对生存问题的焦虑意识。
     本文致力于开掘昌耀诗歌的文本气质,借助于古希腊哲学中有关“水”、“土”、“火”和“气”四种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和物性法则等学说的启示,试图建立起四大元素与昌耀诗歌不同时期文本气质的精神联系。导言部分主要针对以往昌耀研究中尚未展开的若干沉潜命题进行分析,从生命体验、诗学功能和深层心理等几个方面提供一份基础性的研究纲要,依照四种物性法则对昌耀不同创作时期作品风貌内在的统摄关系,重新梳理出昌耀诗歌发展流变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谱系。具体来说,第一章以“水”的方法论为组织原则,力图在昌耀早期作品(1955-1967)中描绘出诗人精神世界中原初的四重欲望结构,其中包括指代乌托邦情结和共产主义美学的“圣恋”、求索自我意识和历史镜像的“自恋”、充满阴性创造力的“父恋”和渴望交往理性和两性情爱的“他恋”,这四重欲望结构为诗人在不同语境中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基础资源;经历了十年创作上的空白,昌耀的诗歌在“文革”结束后再次浮出水面,第二章主要在“土”的法则的关照下分析他流放归来后的1978-1984年间,在创作中经历的一次“建筑学转向”,诗人对进入他视野内的宏大空间形象进行了父亲般的讴歌和伦理重建,在民族和个体两个层次上遗留下的“创伤记忆”让他适时引进了一种写作上“回忆模式”,使其与宏大抒情高度密合;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更对昌耀的刺激是巨大的,以《斯人》的问世为标志,昌耀的诗歌在1985-1993年间开始主动放弃忧愤深广的抒情方式,代之以对日常生活微观体验的记录,“火”的意志开始进驻他这一阶段的深层创作理念,这种消解的力量常常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烘烤感和逃亡意识,并且在他失败的爱情经历中几乎将积极的生命成分焚烧殆尽,本文第三章试图就此厘清这条诗人走向虚无的精神苦旅;第四章容纳了“气”的生命隐喻对昌耀诗歌“呼吸”机制的深刻影响,并在语言学层面上创立了关照昌耀诗歌整体演化趋势的“双轴”理论,论证了晚期不分行文字的产生机理,阐释了昌耀作品的“狰狞之美”,这些文本的“呼吸”症候集中表现在诗人的“孔雀肺”上,本章力图通过这一意象来预言昌耀的诗歌写作和生命体验的终极宿命。
     本文在对昌耀诗歌文本精神气质的阐释基础上,努力探索由诗人的四重欲望结构召唤出的四重救赎机制:“圣恋”祈求乌托邦救赎,它试图回答“我向何处去”的问题,但最终导向了理想主义的破产和价值观的虚无;“自恋”祈求自我救赎,它试图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但终归导致了对自我的迷失和误认;“父恋”祈求空间救赎,它试图回答“我在哪里”的问题,但却难逃空间在时间中速朽的厄运;“他恋”祈求他者救赎,它试图回答“我与谁共在”的问题,但结果却迎来交往理性的崩溃和主体在世界中的逃遁。昌耀的生命经验证明,他在作品中梦想建立的四重救赎机制都逐一走向了失败,因此本文大胆猜测了一种诗人诉诸语言救赎的可能性,作为一种问题式的结论,本文以此呼吁更多研究者的反思。
Changyao is a particular poet in mordern China. In half a century of his writing time,Changyao experienced a huge changing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s own destiney related closely with the nation.The writing of Changyao stand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West and his own view on the society. He insists o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voice,making his poetry a self-achivement.Changyao admires the taste of classical aesthetics.His poetry is deeply being with his life experience. In the changing process from the political ejector to psychal wanderer, he does well in skill.In his poetry, he not only admires nature and ideal life, but also show his anxiety on existence problem in new times.
     The paper is going to explore the temperament of the text. On the enlightment of the view that the world is formed by four element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old Greece and the theory of substance, the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our elements with the poetry of Changyao in different times.The part of introdoction analysed the latent things in the poetry that has not been refered before.It mainly showed a basical researching outline from the experience of life, the function of poetics and the deeply mentality. And also,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our elements and the works, the paper will show the mental pedigre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etry.
     The first chapter is going by the methodology of "water".From the early poetry of Changyao,it described the original four-desire, containing Eutopia complex and communism aesthetics,called saint complex, exploring self-awareness and the mirror image of history, called self complex, father complex full of female creatation and others complex with desiring of communication and sexual love.This four-desire supplied wit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oice of the poet in different situation. After the ten years revolution of culture,the poetry of Changyao appeared again.By the principle of "clay".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d the conversion of his poems in architecture from 1978-1984. The poet admired the grand visualize as a father and rebuilded it in ethic. The left scar of the nation and himself let him go into a writing mode of recalling, which fits for the grand lyricism.The speedingly changement in 1980s was a huge stimulation for Changyao.Si ren, as a token, showed that Changyao gave up the grand lyricism,coming to the record of daily life."fire" began to go into his deeply view on writing.The power is always expressed by the anxiety of real world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escape.He nearly burned out his positive life in his fail love experience.The third chapter tried to show the painful way that the poet went to nothingness.The forth chapter enclosed the two-line theory of the evolvement tendency in Changyao's poetry. It interprets why poems without verses appeared and made clear the horrible beauty in Changyao's works.The symptom of breath in these texts was mainly expressed by the "lung as pealfowl" of poet.By such a imago, the chapter foretold the ultimate foreordination of Changyao's poem writing and his life experience.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pretaion to the spiritual temperament of the poetry, the paper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four-salvation summoned by the four-desire.The saint complex impetrated the salvation of Eutopia and it tried to answer "where to go".But it led to the failure of idealism and the nihility of value view. Self complex wanted self-salvation and it tried to answer "who am I". But it led to the lost of oneself.Father complex hoped the salvation of space and it tried to answer" where am I". But it can't escape the doom of decay. Others complex yearned for others' salvation and it tried to answer "who is being with me".But it encountered the breakdown of sense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scape of ego in real world.The life experience of Changyao showed that his dream to get the four-salvation in poetry failed in the end. So the paper daringly guess a possibility to be saved for poets. It is language itself. As a conclusion still full of questions, the paper called on more researchers to reflect it.
引文
①转引自(美)苏珊·桑塔格:《<单向街>英文本导言》,《本雅明:作品与画像》,孙冰编,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②参阅(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陈永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①(意)但丁:《神曲》,王维克译,《但丁精选集》,吕同六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②本文引用的昌耀作品均出自《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本文采自北岛译文。参阅北岛:《策兰:是石头要开花的时候了》,《时间的玫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①参阅(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41页。
    ②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③参阅昌耀:《昌耀的诗·后记》,第419页。
    ①参阅昌耀:《艰难之思》,《昌耀诗文总集》,第403-405页。
    ②昌耀在1962年撰写的对自己“右派”问题复议的《甄别材料》中称:“我不愿参与社会活动,不愿过问旁人的事。我将生活划分为哪一种对我的创作是有利的,哪一种是无益的。比如:我觉得逛庙会,去草原对我的创作有好处,能启发我写作的灵感,而开会,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生活琐事似乎只对创作小说的积累素材有好处……我对政治与艺:术的理解是幼稚的。这也表现了我的不成熟。”参阅燎原:《昌耀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76页;章治萍:《雨酣之夜话昌耀》,《中国诗人》(季刊),2007年第1期。
    ③以上材料均可参阅燎原:《昌耀评传》,第339-344页;第467-468;第380页;第486-487页。
    ①耿占春:《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①(俄)曼德里施塔姆:《词与文化》,《时代的喧嚣——曼德里施塔姆文集》,刘文飞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②参阅Gerald L.Bruns,On the Anarchy of Poetry and Philosophy:A Guide for the Unruly,Fordham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6,pp49.
    ③参阅(德)海德格尔:《诗人何为》,《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45页。
    ④(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53页。
    ①参阅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9页。
    ②参阅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上海文学》2001年1月号。
    ①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昌耀的诗集《昌耀的诗》,不知是审校疏忽还是作者故意为之,该书封面作者简介中称:“……已出版诗集《昌耀抒情诗集》、《情感历程》、《噩的结构》等。”而实际上后两部诗集皆因故未能出版问世。
    ②参阅(法)萨特:《波德莱尔》,施康强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③昌耀:《宿命授予诗人荆冠》,《昌耀诗文总集》,第589页。
    ①此处采自张隆溪译文。参阅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冯川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119页。
    ①参阅昌耀:《昌耀的诗·后记》,第416页。
    ①(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155页。
    ②(法)加斯东·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杜小真、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参阅敬文东:《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诗人昌耀论》,《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①参阅(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8-79页。
    ①(法)萨特:《波德莱尔》,第141页。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4页。
    ①参阅(日)金森修:《巴什拉:科学与诗》,武青艳、包国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②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①这里有关“神话”和“逻各斯”的论述请参阅叶秀山:《从Mythos到Logos》,《永恒的活火——古希腊哲学新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107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歌德的<亲和力>》,《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②(俄)曼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汪剑钊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①(德)威廉·狄尔泰:《诺瓦利斯》,《体验与诗》,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2页。
    ①(捷克)米兰·昆德拉:《慢》,马振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②臧棣:《记忆的诗歌叙事学——细读西渡的<一个钟表匠的记忆>》,《诗探索》,2002年Z1期。
    ①敬文东:《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诗人昌耀论》,《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论土地与静息》,转引自(法)达高涅:《理性与激情:加斯东·巴什拉传》,尚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②(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172页。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第18页。
    ①(法)雅克·拉康:《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3页。
    ①索绪尔指出:“能指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而且具有借自时间的特征:(a)它体现一个长度,(b)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参阅(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6页。
    ①郭小川:《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7-8页。
    ①(法)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伽塔里:《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节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5页。
    ②(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册)》,林之木,王永年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①详请可参阅昌耀“致SY21封”书信,《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0-852页;燎原:《昌耀评传》,第372-386页。
    ①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②(爱尔兰)希尼:《希尼诗文集》,吴德安等译,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①张枣:《春秋来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6页。
    ①此处采自冯至译文。参阅(奥)里尔克:《里尔克精选集》,第54页。
    ②昌耀诗歌中渗透了众多集体记忆,这里可以参照诗人对他的代表作《慈航》的理解加以佐证,他说:“《慈航》有自传的成分,但也不完全是自传。这里涉及我的生活,也有我周围的一些同难者,对他们被当地牧民善待的经历,我都把这些素材揉和到一起融进了这首诗里。所以诗里表现的生活是综合性的,基本上是以我为中心,写出了我对藏族群众的一种感激之情。”参阅昌耀:《答记者张晓颖问》,《昌耀诗文总集》,第782页。
    ①(美)布鲁斯·林肯:《死亡、战争与献祭》,晏可佳译,龚方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②本雅明从波德莱尔的诗歌《拾垃圾者的酒》中发现了文学家的“拾垃圾者”身影:“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模糊地反抗着社会,面对着飘忽不定的未来。在适当的时候,他能够与那些正在撼动这个社会根基的人产生共鸣。”参阅(德)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③此处引用了《山旅》的原始版本中的诗句,最初收入《昌耀抒情诗集》,但在其后出版的诗集中,这几行诗句被诗人删除,详情见下述。参阅昌耀:《昌耀抒情诗集》,第55页。
    ①(俄)曼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第134-135页。
    ①程光炜编选:《岁月的遗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②“土地”是艾青作品中一个重要的诗歌意象,如“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等。参阅艾青:《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艾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第57-60页,第92页。
    ①柏桦:《往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②“认知测绘”一语出自詹姆逊。参阅(美)詹姆逊:《认知的测绘》,《詹姆逊文集(1):新马克思主义》,王逢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307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在地面上浑圆/高大,如空气中的一个港口。/它统治每一处。/坛子灰暗而空虚。/它并不释放飞鸟或树丛,/不像田纳西别的事物。”参阅(美)华莱士·史蒂文斯:《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陈东飚、张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①(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8页。
    ①参阅(英)T.S.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页。
    ②转引自(英)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7页。
    ①(古雅典)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佚名译,《红烬:疼痛与忧伤·最美的悼词》,李晓琪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②昌耀:《一份“业务自传”》,《诗探索》,1997年第1期。
    ③昌耀在1985年创作的一则短文中以寓言的形式继续塑造了一个空间牺牲者形象,巴比伦少年发现国王加造的空中花园九层别馆底座出现裂隙,劝阻未遂,在最后时刻,毅然纵然飞起,将自己当作一颗铆钉铆进墙隙。“至今骆驼商旅途经王城废墟时还能在夕阳西照中看到少年的身子斜攀在残壁像一柄悬剑,他对王国的耿耿中介反倒给虚无主义的现代人留下了可为奚落的口实。”参阅昌耀:《巴比伦空中花园遗事》,《昌耀诗文总集》,第331页。
    ①唐湜:《唐湜诗卷》(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910页。
    ①这里指阿伦特在1933年完成的一部传记性作品《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德国犹太女人在浪漫主义时代的生活》。参阅(法)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67页。
    ②参阅艾青:《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7-157页。
    ①(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艾青的“鱼化石”形象在他的作品中指代着1957年以来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群众,本文在此处将化石意义进一步深化,用以指代历史记忆在固化的空间形式中的反应和浓缩。参阅艾青:《归来的歌》,第12-13页。
    ③参阅(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①参阅(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第23页。
    ②敬文东:《面对让我消失的力量》,《写在学术边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①昌耀:《答记者张晓颖问》,《昌耀诗文总集》,第782页。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第190页。
    ①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页。
    ①(法)加斯东·巴什拉:《烛之火》,《火的精神分析》,第128页。
    ①“双生子佯谬”是狭义相对论中关于时间延缓的一个似是而非的疑难。按照狭义相对论,运动的时钟走得较慢是时间的性质,一切与时间有关的过程都因运动而变慢,变慢的效应是相对的。于是有人设想一次假想的宇宙航行,双生子甲乘高速飞船到远方宇宙空间去旅行,双生子乙则留在地球上,经过若干年飞船返回地球。按地球上的乙看来,甲处于运动之中,甲的生命过程进行得缓慢,则甲比乙年轻;而按飞船上的甲看来,乙是运动的,则乙比较年轻。重返相遇的比较,结果应该是唯一的,似乎狭义相对论遇到无法克服的难题。而实际上这个佯谬是不存在的,具体论证过程从略。以上资料参阅“百度百科”中的“双生子佯谬”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95855.htm?fr=a1a0_1_1,2010年3月5日访问。此处只拣该佯谬的前一种情形比喻昌耀在急转直下的现实世界中的一种极端的焦虑体验,不涉及科学方面的探讨。
    ②参阅(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66页。
    ①此处采用杜运燮译文。参阅《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袁可嘉等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0页.
    ②(美)爱伦·坡:《人群中的人》,《爱伦·坡作品精选》,曹明伦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①(法)乔治·巴塔耶:《<普遍经济论>:理论导言》,《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汪民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②参阅(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9页。
    ①参阅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参阅(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21页。
    ①参阅(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生食和熟食》,周昌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②欧阳江河:《事物的眼泪》,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147页。
    ①波德莱尔和保罗·策兰运用矛盾修辞法分别创造了“恶之花”和“黑牛奶”(《死亡赋格》)这两个意象。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①(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修订版),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②昌耀:《一份“业务自传”》,《诗探索》,1997年第1期。
    ①(瑞士)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5页。
    ②“以头撞墙”的生命姿态可以看做是昌耀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对社会体制、民生态势、感情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一种形象化的心理反应。昌耀越发显得与自身处境格格不入,性格越发孤独伤感。这种受虐体验让诗人在心理上积聚了大量难以释放的窒闷能量,在这种情况下,“以头撞墙”即是诗人企求宣泄、找回心理平衡的一种消极自救手段。
    ①(俄)舍斯托夫:《以头撞墙:舍斯托夫无根基生活集》,方珊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①转引自(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此语最初是瓦伦哈根对历史学家根茨的评价,阿伦特引用它来概括对海德尔格的看法。
    ②张志扬:《渎神的节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页。
    ①(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0页。
    ①(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双重火焰——爱与欲》,蒋显璟、真漫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②修篁是昌耀1992年结识的女友,其后两人关系时断时续,昌耀患病期间修篁一直承担照料工作,并缔结了证实二人事实婚姻关系的声明。参阅燎原:《昌耀评传》,第393-400页,第482-483页
    ③1991年1月21日昌耀致SY书信,《昌耀诗文总集》,第804页。
    ①(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②昌耀多次在致SY的信中流露出对其照片的珍视,如“SY,你能想象得出我自别后已在几番捧阅你的玉照”;“照片底板由我在此地又扩印了一次,效果较上海为佳,尤其是那张‘特写头像’,都显出了色彩层次,细部清晰无比,表情逼真,——我说的是其中的两张,我看作是自己比较成功地‘作品’,爱不释手,已将底版留了下来。我还想请你将那张在上海照相馆加扩的底版为棉软白纸包好邮寄给我保存,可以吗”;“作家林语堂就写有一篇《来台后二十四快事》,我似也可以仿此列举若干条,那第一条就该这样写:‘关起门来,正襟危坐,品读SHAYAR书信集,偷览SY照相册,如受幸宠漫游无忧国,不亦快哉”;“我已见到你在彼地的两帧留影,一帧忧郁一些(类似穆斯林妇女打扮),一帧昂奋-些,一种踌躇满志的样子。我所熟悉的是前一种状态,但我更愿祈祝你保持后一种状态。”参阅昌耀:《昌耀诗文总集》,第810页,第816页,第833页,第847页。
    ①(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第262页。
    ①参阅(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4页。
    ②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第3页。 学月刊》1956年4月号上。原诗全文可参阅燎原:《昌耀评传》,第260-261页。
    ①昌耀:《我的诗学观》,《昌耀诗文总集》,第323页。
    ①昌耀:《昌耀的诗·后记》,第423页。
    ①张枣:《春秋来信》,第97页。
    ①参阅(俄)罗曼·雅各布森:《语言学与诗学》,《符号学文学论文集》;赵毅衡编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②参阅(奥)弗洛伊德:《超越唯乐原则》,《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6-70页
    [1].昌耀:《昌耀抒情诗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昌耀:《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昌耀:《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C],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昌耀:《昌耀的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昌耀:《昌耀诗文总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燎原:《昌耀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燎原:《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A],《昌耀诗文总集》[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燎原:《天路上的苦行僧与圣徒》[N],《青海广播电视报》,2000年1月28日;
    [4].燎原:《高原精神的还原》[J],《诗探索》,1997年第1期;
    [5].燎原:《诗人昌耀最后的日子》[J],《神剑》,2007年第3期;
    [6].韩作荣:《诗人中的诗人》[A],《昌耀的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7].马海音,马丁:《昌耀诗歌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马丁:《梳理之一:昌耀的生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9].骆一禾,张玞:《太阳说:来,朝前走——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A],昌耀:《命运之书》[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风马:《漫话昌耀》[A],昌耀:《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C],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1].唐晓渡:《行者昌耀》[J],《作家》,1999年第1期;
    [12].林贤治:《“溺水者”昌耀》[J],《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13].叶舟:《昌耀先生》[J],《诗探索》,1997年第1期;
    [14].肖黛:《诗人残泪如血》[J],《绿风》,2005年第2期;
    [15].朱增泉:《寻找昌耀》[J],《诗刊》,2003年23期;
    [16].叶橹:《杜鹃啼血与精卫填海》[J],《诗刊》,1988年第7期;
    [17].叶橹:《<慈航>解读》[J],《名作欣赏》,1991年第3期;
    [18].金元浦:《神的故乡鹰在言语》[J],《诗探索》,2003年第3-4期;
    [19].卢文丽:《怀念昌耀老师》[J],《绿风》,2003年第2期;
    [20].李万庆:《“内陆高迥”——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1期;
    [21].耿占春:《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J],《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22].李春艳:《昌耀后期诗歌中的焦虑体验》[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3].王昌忠:《论昌耀诗歌生命意象“力”的特质及其成因》[M],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敬文东:《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诗人昌耀论》[J],《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25].敬文东:《昌耀的英雄观与在诗中的实现》[J],《绿洲》,1993年第2期;
    [26].易彬:《“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长诗<哈拉库图>与诗人昌耀的精神历程》[J],《新诗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辑;
    [27].向卫国:《极地徘徊——论昌耀早期诗歌的意义》[J],《当代文坛》,2002年第3期;
    [28].沈苇:《大荒中的苦吟与圣咏——纪念昌耀先生》[J],《诗歌月刊》, 2007年第9期;
    [29].赖振寅:《解读昌耀》[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0].章治萍:《雨酣之夜话昌耀》[J],《中国诗人》(季刊),2007年第1期;
    [31].尔雅:《斯人昌耀》[J],《敦煌》,2002年第1期;
    [32].马丁:《昌耀的悲剧》[Z],中国艺术批评网http://www.zgyspp.com/Article/y6/y53/2009/1223/20850.html;
    [33].何瀚:《昌耀:最后一个神话》[Z],诗家园网,http://sjycn.2008red.com/sjycn/article_269_4711_1.shtml;
    [34].燎原、章治萍等主编:《最初的传承——昌耀诞辰70周年祭》[C],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版;
    [35].章治萍主编:《最轻之重——“昌耀论坛”五周年选集》[C],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7年版。
    [1].《老子》;
    [2].《圣经》;
    [3].《五十奥义书》;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M],刘小枫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 版社,2001年版;
    [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德)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修订本)[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3].(德)斯蒂芬·茨威格:《与魔鬼作斗争》[M],徐畅译,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5].(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德)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8].(德)威廉·狄尔泰:《体验与诗》[C],胡其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9].(德)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M],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1].(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自述》[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2].(法)罗兰·巴特:《批评与真实》[M],温晋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M],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C],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5].(法)乔治·巴塔耶:《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C],汪民安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M],王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27].(法)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生食和熟食》[M],周昌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法)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M],刘成富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9].(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C],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0].(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31].(法)加斯东·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M],杜小真、顾嘉琛译,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32].(法)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M],顾嘉琛译,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33].(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34].(法)萨特:《词语》[M],潘培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5].(法)萨特:《波德莱尔》[M],施康强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3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城、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37].(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8].(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39].(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C],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0].(法)达高涅:《理性与激情——加斯东·巴什拉传》[M],尚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英)T.S.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C],王恩衷编译,樊心民校,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42].(英)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M],周邦宪等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43].(英)理查德·休斯:《牙买加飓风》[M],姜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44].(爱尔兰)希尼:《希尼诗文集》[C],吴德安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45].(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M],郭乙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修订版)[M],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7].(美)爱德华·萨义德:《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M],彭淮栋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48].(美)苏珊·桑塔格:《沉默的美学——苏珊·桑塔格论文选》[C],黄梅等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年版;
    [49].(美)苏珊·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C],姚君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1].(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82年版;
    [53].(美)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4].(美)爱伦·坡:《爱伦·坡作品精选》[C],曹明伦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55].(美)布鲁斯·林肯:《死亡、战争与献祭》[M],晏可佳译,龚方震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6].(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M],邓晓菁、王笑红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57].(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8].(美)华莱士·史蒂文斯:《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C],陈东飚、张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1):新马克思主义》[C],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俄)爱伦堡:《人·岁月·生活》[M],冯南江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
    [61].(俄)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C],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2].(俄)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集》[C],张杰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63].(俄)茨维塔耶娃:《茨维塔耶娃文集》(诗歌卷、书信卷)[C],汪剑钊主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64].(俄)布罗茨基:《文明的孩子》[C],刘文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5].(俄)曼德里施塔姆:《时代的喧嚣——曼德里施塔姆文集》[C],刘文飞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俄)曼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C],汪剑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67].(俄)舍斯托夫:《以头撞墙:舍斯托夫无根基生活集》[C],方珊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奥)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C],冯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69].(奥)里尔克:《马尔特手记》[M],曹元勇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70].(奥)里尔克:《里尔克精选集》[C],李永平编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71].(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丹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72].(奥)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C],常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73].(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C],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74].(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75].(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76].(瑞士)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C],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7].(比)乔治·布莱:《批评意识》[M],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捷克)米兰·昆德拉:《慢》[M],马振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79].(意)但丁:《神曲》[A],王维克译,《但丁精选集》[C],吕同六编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
    [80].(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M],王天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1].(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 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2].(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双重火焰——爱与欲》[M],蒋显璟、真漫亚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83].(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册)》[C],林之木、王永年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4].Gerald L.Bruns,On the Anarchy of Poetry and Philosophy:A Guide for the Unruly [M],Fordham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6;
    [85].艾青:《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艾青》[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艾青:《归来的歌》[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7].北岛:《时间的玫瑰》[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88].柏桦:《往事》[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9].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90].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欧阳江河诗选》[C],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91].欧阳江河:《事物的眼泪》[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92].张枣:《春秋来信》[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9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2)》[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4].张志扬:《渎神的节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95].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6].耿占春:《隐喻》[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7].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0].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M],济南:山东文艺 出版社,1986年版;
    [101].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M],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2].张柠:《土地的黄昏——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03].敬文东:《写在学术边上》[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4].敬文东:《中国当代诗歌的精神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105].臧棣:《记忆的诗歌叙事学——细读西渡的<一个钟表匠的记忆>》[J],《诗探索》,2002年Z1期;
    [106].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J],《上海文学》,2001年1月号;
    [107].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8].程光炜编选:《岁月的遗照》[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09].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0].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1].李晓琪编:《红烬:疼痛与忧伤·最美的悼词》[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12].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13].孙冰编:《本雅明:作品与画像》[C],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114].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5].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7年版;
    [116].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