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2008年、2009年在西藏、新疆爆发的“3,14”、“7,5”事件为切入点,从发展传播学角度提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逻辑命题,从而使国家发展与民族团结成为本文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在西北民族社会发展与媒介变迁的时空中,用田野调查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理论思辨方法探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形塑的问题,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国家认同出现矛盾与和谐这一认知关系,围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媒介发展呈现出二元竞争格局、非均衡发展态势的核心问题进行论述:一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汉文媒体)和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民文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二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机关报、台主流媒体与专业报、对象报、台等非主流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格局,看似党报党台在起舆论导向作用,然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人们很容易忽略国家认同的最高追求,使娱乐消费成为生活的主流,而使国家认同甚或流于形式和偏失,形成国家所需的意识形态一手弱、市场经济放任自流的娱乐消费一手强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这种市场经济中社会生活趋于娱乐消费和国家认同趋于柔弱的矛盾制约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国家认同的健康发展。因此,消化、克服并使其朝向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发展就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关键。
     对此,本文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应建构、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利用媒介作为党和政府舆论工具和喉舌机关的“一翼”与媒介市场化生存的“一翼”并统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体”并将其和谐统一起来形成平衡机制,以此作为物质基础来负载国家认同,同时以公民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加以导向和强化,使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等相关认同向以国家认同为主导的方向转化和转型。
     本文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机制与国家认同方面有所新意或创新,认为应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基础,同时认为大众传播所负载的公民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的关键,国家在媒介市场化中力戒其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介造成的伤害。
This paper takes "3.14"."7.5" events, which were broke out in Tibet and Xinjia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ut forward the "news media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Northwest Minorities" logical propo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thnic unity ar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adopts field investigation,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argumentative approach, and probes the issu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Minorities and national image shap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Northwest Minorities developing and media evolving. According to the contradiction and unifi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thwest media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I deem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minority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resents a situation of binary competition pattern and non-balanced:1. the binary competition pattern of mainstream media (CPC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presen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minority language;2. the binary competition pattern of mainstream (CPC official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and non-mainstream (professional and target audience newspaper).Based on this competition pattern, it is seemingly that CPC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play the opinion guiding role, but the brutal market competition makes people easily to ignore the supreme pursuit of national identify and causes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becoming the main part of life, national identity is a mere formality, this binary competition pattern result in a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 that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caused by market economy overwhelm the national ideology. This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 restricts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minority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refore, eliminating and overcoming this problem and leading society to a harmonious and progressive direction are the keys to news dissemin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guide in China.
     To this point, I consider that northwest minority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one body two wings", an equilibrium mechanism. These two wings (media as the public opinion tool and mouthpiece; information industry market survival) are guided by the ope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tegration", in addition, two wings as the material basis to carry the national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civic education via mass communicatio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and religious identity could transform and transit to national identity.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aspect of northwest minority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 argue that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the "one body two wing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s the foundation to enhance national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 civic education cultivated by mass communication is the crux of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 should avoid the harmness to minority media during the process of media mercerization. The deficiencies of this paper may include:value relation between minority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validity, reliability of field research methods, your comment is highly appreciated.
引文
①[澳]罗·霍尔顿著倪峰译:《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11页。
    ②同上,第196页。
    ①徐桂权:《新闻:从意识形态宣传到公共知识——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研究及其理论意义》,《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第5页。
    ②《中国遭遇“光荣独立”》,《香港商报》2006年4月23日。
    ③黄晓钟:《中国“外宣”呼唤开放非官方传播资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第176页。
    ①彭伟步:《美国少数民族族群传媒关于族群和国家认同的研究》,《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10期第1页。
    ① Simon Cottle,Etheic Minorities and the Media:Changing Cultural Boundaries,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p.12.
    ② Louise A ·Cainkar,Homeland Insecuity:The Arab American and Muslin Ameican Experience after9/11,Russel Sage Foundation Poblication Janusry,P,3.
    ③此节曾以南长森、南冕署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视域及其拓新领域》在《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发表过。
    ④傅宁:《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白润生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⑤李秀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全景记录——读<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上下册)》,《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⑥段京肃:《探索构筑“天路”历程的默默耕耘——读周德仓教授<西藏新闻传播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120页。
    ①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研究述评》,《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0页。
    ①花永兰:《国外学者关于当代民族主义研究综述》,《国际数据信息》2004年第8期第12页。
    ②埃里克·霍布斯保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第11页,第21页。
    ①安东尼·斯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4页。
    ②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③罗·霍尔顿著倪峰译:《全球化与民族国家》,2006年6月第1版第27页。
    ①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③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6期。
    ①白润生:《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第13页。
    ①周德仓、袁爱中、曾洁:《“第二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综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27页。
    ①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0页。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编:《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版第20页。
    ③《旧唐书·回纥传》卷一二0。
    ①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②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对比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2页。
    ①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5页。
    ①《后汉书·西羌传》。
    ② kamal karpat,political and social thought in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east,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1968,pp.89-90.
    ③羽田亨:《西域文明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65页。
    ①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8页。
    ②[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33页。
    ①刘祖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69页。
    ②[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页。
    ③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德弗勒著,刘海龙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4页。
    ①白瑞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6页。
    ②同上,第35页。
    ③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42页。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1页。
    ⑤白瑞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32页。
    ⑥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74页。
    ①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41页。
    ②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1页。
    ③同上,第5页。
    ①顾媛婷硕士论文:《<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研究》,2009年,第5页。
    ②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5页。
    ③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正中立的面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61页。
    ①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628页。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9520.htm
    ①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42页。
    ②于文书:《宣传美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页。
    ③程世寿、刘洁:《现代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76页。
    ①南长森:《新闻思维与主体运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01页,
    ②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4页。
    ③同上,第14页。
    ④ Encyclopedia Brvtannica,Chicago:Encyclopedia Brvtannica Inc.,1983,V,15,P3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①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①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版第270页。
    ②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17页。
    ③南长森:《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当代传播》2006年第6期第23页。
    ①赵星耀:《西北欠发达地区报业市场化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80页。
    ①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第102页。
    ①《中国新闻年鉴》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第1版第20页。
    ①赵星耀:《西北欠发达地区报业市场化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72页。
    ②赵五星:《民族新闻网站的现状及发展》,《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第62页。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72页。
    ①李克:《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第4页。
    ②赵星耀:《西北欠发达地区报业市场化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81页。
    ③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72页。
    ④笑蜀:《市场化媒体是公民社会的主心骨》,http://media.nfdaily.cn/cmy/17/11/content/2009-04/22content_5089631_2.htm。
    ①姜帆:《从“风险社会”视角读中国传媒社会功能的扩展》,《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31页。
    ①韩强:《民族特征与新闻选择偏好》,《当代传播》2000年第1期。
    ②张允:《新疆蒙古族受众调查分析》,《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第51页。
    ①李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广播电视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8期第6页。
    ②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85页。
    ③冯建伟:《信息新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0页。
    ④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47页。
    ①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石义彬、彭彪译:《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254页。
    ②同上,第19页。
    ③南长森、李传芝、郭小良:《对新闻媒体涉农信息传播的调查分析—以西安周边县区果农为例》,《当代传播》,2009年第4期第117页。
    ①李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广播电视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8期第6页。
    ①方晓红:《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57页。
    ②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59页。
    ①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33页。
    ②丁柏栓:《新闻理论探索》,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57页。
    ①牛丽红:《新闻报道中西北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9页。
    ②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7/26/nw.D110000renmrb_20110726_2-01.htm
    ①陈力丹:《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页。
    ①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85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29页。
    ① Tom W. Smith and Seokho Kim "National Pride in Comarative:1995/96and2003/04,Interational joural of public opinon Research,vol,18,no12006,pp.127-136.
    ②陈卫星:《关于发展传播理论的范式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09页。
    ③ Daniel Lener,Toward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odernization:A Set of Considerations,The press and Effect of Mass Communication,Revised Edition,By Wilhur Schramn and Donald F.Rober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sss,Fourth Printing,1977,P864.
    ①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51页。
    ②同上,第53页。
    ③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47页。
    ④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第版第29、30页。
    ①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130-179页。
    ② Wang Gungwu,Joing the Modern World:Inside and Outside China(London and Singapore:Singapore Uervsitsity Prsss world Seintific,2000).
    ③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53页。
    ①汪辉:《东西之间“西藏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第1版第53页。
    ②对外传播中心舆情室:《近年国际涉藏舆论特点与走向》,《对外传播》,2009年第3期第28页。
    ③“蝴蝶效应”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指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调节,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相反,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引导,就会产生好的效应。
    ①“涟漪效应”亦称为“模仿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Kounit)提出的。涟漪效应是指由一个出发点引发周围的点持续性震动,震动会慢慢减退,但如果没有任何阻力,震动会波及很远距离的点。特指在社会上有某些现象引起的社会波动,如不受舆论的制止,将会波及很远的人群,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②林凌:《“7.5”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及引导策略》,《当代传播》,2009年第5期第48页。
    ①[加]文森特·莫斯可著、黄典林译:《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9页。
    ②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1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2页。
    ②[英]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1页。
    ③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56—57页。
    ④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4月第1版第207页。
    ①陈德成:《全球化与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3页。
    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6.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第1版第9-15页。
    ③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第6页。
    ④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5页。
    ⑤同上,第185页。
    ⑥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额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150页。
    ①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第202页。
    ②[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6页。
    ③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1页。
    ④[加]文森特·莫斯可著,黄典林译:《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利与赛博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8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第1版第14页。
    ②王逢振:《全球化、市民社会、民族主义》,《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第12页。
    ①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95页。
    ②[德]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全球化:概念与基本设想》,联邦德国议会周刊副刊,政治与现代史,1997年。
    ③[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页。
    ④[美]丹尼·罗德里克著,廖丽华译:《全球化的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7页。
    ①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103页。
    ①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349页。
    ②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80页。
    ①罗以澄:《新闻传媒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第218页。
    ①张大伟:《数字出版即全媒体出版论》《新闻大学》2010年第1期第113页。
    ②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探索》2003年第1期第38页。
    ③水越伸著,冉华、于小川译:《数字媒介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41页。
    ④[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25页。
    ①张大伟:《数字出版即全媒体出版论》,《新闻大学》2010年第1期第113页。
    ①水越伸著,冉华、于小川译:《数字媒介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21页。
    ②[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443页。
    ③[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129页。
    ④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载于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6月第1版第61页。
    ①水越伸著,冉华、于小川译:《数字媒介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05页。
    ①罗以澄:《新闻传媒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218页。
    ②栾轶玫:《异化理论与媒介批判》,《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5期第60页。
    ③郑恩、徐莎莎、龚瑶:《新媒体技术的异化与深层生态学治理:基于“GIFT”社会的个案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年12期第30页。
    ④白瑞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41页。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第9页。
    ①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世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8版第14页。
    ②同上,第106页。
    ①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页。
    ①吴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第33页。
    ②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3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理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第1版第15页。
    ②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0页。
    ①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1页。
    ②李仲先:《少数民族近现代化社会转型研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少数民族社会转型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71页。
    ①周述实:《重建西北经济的支撑点》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7页。
    ②邹东涛:《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68页。
    ②刘中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300页。
    ③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页。
    ①《中国统计年鉴2009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52页。
    ①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4页——455页。
    ①林凌:《“7.5”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及引导策略》,2009年第5期第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页。
    ①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94页。
    ②南长森:《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①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第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①熊坤新:《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1页。
    ②同上,第196页。
    ③于鹏杰,陈昌文:《对西部地区宗教认同状况的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60页。
    ④[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第62页。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6。
    ②时汉生,伍期胜:《我国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2期第62页。
    ③ A·kroeber and C·kluckhohn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3, P83.
    ④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25页。
    ①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大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第18页。
    ②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339页.
    ③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95页。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第36页。
    ②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版第3页。
    ③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3页。
    ①欧潮泉:《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65页。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版第6页。
    ①[美]安东尼·斯密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版第141页。
    ②同上,第14页。
    ③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思想战线》2010年第5期第225页。
    ④朱伦:《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在中国的应用错位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⑤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45-48页。
    ①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28页。
    ①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9页。
    ①刘忠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②姜鹏:《民族主义与民族、民族国家——对欧洲现代民族主义的考察《欧洲》,2000年第3期第70页。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第第131页。
    ④同上,第181页。
    ①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80-181页。
    ②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即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年第1期第107页。
    ①[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第174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71页。
    ①陈壁生:《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9期(上),第22页。
    ②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8页。
    ③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9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6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页。
    ⑥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学术界》2011年第4期第58页。
    ① James Harrison,Modern Chinese Nationliism (Hunter Colleg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Research Institue on Modern Asia,New york,1969).
    ②李云龙:《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6期。
    ③瞿炼:《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西方世界的困惑》,《欧洲》1989年第1期。
    ①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22页。
    ②同上,第1版第32页。
    ③埃里克·霍布斯保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第174页。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第7页。
    ②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7页。
    ③郑红娥,宋冉冉:《风险社会的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第144页.
    ①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②[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63页。
    ①王永炳:《公民与道德教育——世纪之交的伦理话题》,新加坡:SNP综合出版私人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62-163页。
    ①赵星耀:《中国欠发达地区报业双轨制思考》,《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
    ①魏杰、张宁:《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第44页。
    ②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①齐良书:《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②同上,第292页.
    ③[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62页。
    ④赵星耀:《政府扶持是中国欠发达地区报业市场化发展必需的助推力》,《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第60页。
    ①张军:《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第1页。
    ②[美]门罗·E·普莱斯著,麻争旗译:《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1页。
    ①[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力: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彭伟步:《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族群传媒权益维护与族群认同的影响》,《世界民族》,2008年第5期第26页。
    ③[美]赫斯特·阿特休尔:《权利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116页。
    ① Judith·Shklar, American citizenship,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1.
    ①顾成敏:“《西方公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36页。
    ②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构架》,《中国社会科学学刊》(香港),1993年第5期。
    ③《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④[英]布莱恩·特纳:《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第1版,第8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4页。
    ② Derek Heather.what is citizenship, conelon:polity press,1999,page 53。、
    ③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①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6页。
    ②[英]莫里斯·罗:《.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月第1版第1页。
    ③郭忠:《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63页。
    ①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32页。
    ②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时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1页。
    ③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9页。
    ④刘阿荣:《多元文化与公民社会》,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版,第262页。
    ①[美]门罗·E·普莱斯:《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主权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27-28页。
    ①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27页。
    ②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年。
    ③同上,2002年。
    ④[美]赫百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39页。
    ①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77页。
    ①同上,第34、35页。
    ②陈力丹:《论新闻与宣传》,《新闻传播》2011年第4期第7页。
    ①http://www.sina.com.cn,2012年05月09日11:1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①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1页。
    ②斯图尔特·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356-368页。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00页。
    ②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54页。
    ③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156页。
    ①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64页。
    ①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编:《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禁忌》,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6页。
    ②http://www.china.com.cn/chinese/feature/611584.htm
    ①同上,第1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37卷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5]《列宁选集》第4卷
    [6]《孙中山全集》第8卷
    [7]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版
    [8]班固:《汉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
    [9]《旧唐书·回纥传》
    [10]《后汉书·西羌传》
    [11]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岳麓书社1994年版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编:《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13]《中国社会年鉴》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14]《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15]《中国新闻年鉴》2007,中国新闻年鉴社,2007年9月第1版
    [16]《中国新闻年鉴》2008,中国新闻年鉴社,2008年8月第1版
    [17]《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8]《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19][澳]罗·霍尔顿著倪峰译:《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0]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1]徐桂权:《新闻:从意识形态宣传到公共知识——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研究及其理论意义》,《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
    [22]安东尼·史密斯着,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映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3]埃里克·霍布斯保姆着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
    [24]安东尼·斯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5]海斯:《现代民主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27页
    [26]安德鲁·海伍德着、张立鹏译:《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27]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28]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民族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29]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30]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对比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31]王正伟:《回族民俗学——宗教信仰与禁忌习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32]羽田亨:《西域文明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2月第1版
    [33]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34][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35]刘祖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36][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37]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德弗勒著,刘海龙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38]白瑞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3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40]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41]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42][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43]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44]肖小穗:《传媒批评——揭开公正中立的面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5]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6]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47]白润生:《族报刊研究文案》,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年版
    [48]于文书:《宣传美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1版
    [49]程世寿、刘洁:《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50]南长森:《新闻思维与主体运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51]吴忠民、刘祖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2]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53]刘宏:《中国传媒市场对策》,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54]赵星耀:《西北欠发达地区报业市场化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55]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 版
    [56]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57]冯建伟:《信息新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58]孙聚成:《信息力一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59]简宁斯·布莱恩特、道尔夫·兹尔曼主编,石义彬、彭彪译:《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60]方晓红:《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61]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62]丁柏栓:《新闻理论探索》,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63]牛丽红:《新闻报道中西北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64]陈力丹:《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65]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66][加]文森特·莫斯可著黄典林译:《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67]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68][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69]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70][英]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1]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版
    [72]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7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4月第1版第
    [74]陈德成:《全球化与现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7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第1版
    [77]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额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78]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79][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2年2月第1版
    [80][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 版
    [81][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1版
    [82]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83][加]文森特·莫斯可著,黄典林译:《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利与赛博空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84]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85][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86][美]丹尼·罗德里克著,廖丽华译:《全球化的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87]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88]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89]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90]罗以澄:《新闻传媒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91][日]水越伸著,冉华、于小川译:《数字媒介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92][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93][英]安德鲁·查德威克著任孟山译:《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94]许纪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6月第1版
    [95]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世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8版
    [96]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97]李育红《西北少数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98]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99]周述实:《重建西北经济的支撑点》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00]邹东涛:《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102]刘中民:《民族与宗教的互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103]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04]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5]熊坤新:《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106][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107]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108]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09][澳]马克·吉布森著,王加为译:《文化与权力:文化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110][加]D.保罗·谢弗著:《文化引导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11]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12][加]D.保罗·谢弗著:《文化引导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13]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大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114][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红,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第1版
    [115][美]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116]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17]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118]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1版
    [119]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20]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121]欧潮泉:《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122]林志钧:《饮冰室合集》文集第5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
    [12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
    [12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第1版
    [125][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著,周伟驰等译:《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6]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127]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128]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129][美]J.赫百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130]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13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
    [132][德]威廉·洪堡:《论国家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133]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134][美]门罗·E·普莱斯诺著,麻争旗等译:《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135]王永炳:《公民与道德教育——世纪之交的伦理话题》,新加坡:SNP综合出版私人有限公司,2000年版
    [13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7]齐良书,《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138][美]门罗·E·普莱斯著,麻争旗译《媒介与主权——全球信息革命及其对国家权力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139]龙小农:《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140][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力: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41][美]赫斯特·阿特休尔:《权利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42][英]彼得·德怀尔著蒋晓阳译:《理解社会公民身份:政策与实践的主题和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43]顾成敏:《西方公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4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5][英]布莱恩·特纳:《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第1版
    [14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47]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48]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10月第1版
    [149]刘阿荣:《多元文化与公民社会》,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版
    [150]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151]王益民:《系统理论新闻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版
    [152]姚福申:《新时期新闻传播评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53]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154]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155]斯图尔特·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5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57]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58]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159][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60]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编:《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禁忌》,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161]詹庆生:《欲望与禁忌——电影娱乐的社会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1]陈卫星:《关于发展传播理论的范式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构架》,《中国社会科学学刊》(香港),1993年第5期
    [3]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年
    [4]郑红娥,宋冉冉:《风险社会的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5]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6]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思想战线》2010年第5期
    [7]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理解麦克卢汉的新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8]彭伟步:《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族群传媒权益维护与族群认同的影响》,《世界民族》,2008年第5期
    [9]黄晓钟:《中国“外宣”呼唤开放非官方传播资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10]彭伟步:《美国少数民族族群传媒关于族群和国家认同的研究》,《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10期
    [11]傅宁:《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白润生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12]李秀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全景记录——读<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上下册)》,《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
    [13]段京肃《探索构筑“天路”历程的默默耕耘——读周德仓教授<西藏新闻传播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4]花永兰:《国外学者关于当代民族主义研究综述》,《国际数据信息》2004年第8期
    [15]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研究述评》,《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6]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17]纪小春:《青海新闻发展史研究的源流及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积聚》,《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19]赵五星:《民族新闻网站的现状及发展》,《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20]姜帆:《“风险社会”视角读中国传媒社会功能的扩展》,《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1]韩强:《民族特征与新闻选择偏好—乌鲁木齐地区第二次民族受众调查(下)》《当代传播》2000年第1期。
    [22]张允:《新疆蒙古族受众调查分析》,《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3]李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广播电视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8期
    [24]对外传播中心舆情室:近年国际涉藏舆论特点与走向》,《对外传播》,2009年第3期
    [25]林凌:“7.5”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及引导策略》,《当代传播》,2009年第5期
    [26]陈力丹《论新闻与宣传》,《新闻传播》2011年第4期
    [27]费孝通:《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0年11月7日
    [28]吴素梅:《十年来国内全球化研究综述》,《东方论坛》,2001年第1期
    [29]王逢振:《全球化、市民社会、民族主义》,《哲学研究》,1999年第12期
    [30]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探索》2003年第1期
    [31]张大伟:《数字出版即全媒体出版论》,《新闻大学》2010年第1期
    [32]南长森、朱尉:《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出版科学》2011年第6期
    [33]栾轶玫:《异化理论与媒介批判》《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5期
    [34]郑恩、徐莎莎、龚瑶:《新媒体技术的异化与深层生态学治理:基于“GIFT”社会的个案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年12期
    [35]吴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36]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37]吴忠民《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世纪分析》,《学海》2003年第3期
    [38]李仲先:《少数民族近现代化社会转型研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少数民族社会转型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9]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说》《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40]南长森,《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41]董军:《“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开题会综述》,《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42]时汉生,伍期胜:《我国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1991年第2期
    [43]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期
    [44]朱伦:《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在中国的应用错位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45]李智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论》,《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46]李元书:《国家的特征、本质、定义》,《理论探讨》,1990年第2期
    [47]姜鹏:《民族主义与民族、民族国家——对欧洲现代民族主义的考察《欧洲》,2000年第3期
    [48]陈壁生:《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9期(上)
    [49]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0]张建军:《民族国家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1]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学术界》2011年第4期
    [52]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解述评》,《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53]李云龙:《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6期。
    [54]瞿炼:《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西方世界的困惑》,《欧洲》1989年第1期
    [55]魏杰、张宁:《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第44页。
    [56]清华大学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实现长治久安》,《领导者》2010年第4月总第33期
    [57]张军:《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8]郭忠华:《变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概念、内涵及变迁机制的解析》,《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59]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60][英]莫里斯·罗:《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月第1版
    [61]彭伟步:《新马华文报文化、族群和国家认同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3]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时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64]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Wang Gungwu,Joing the Modern World:Inside and Outside China(London and Singapore:Singapore Uervsitsity Prsss world Seintific,2000).
    [2]Daniel Lener,Toward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Modernization:A Set of Considerations,The press and Effect of Mass Communication,Revised Edition,By Wilhur Schramn and Donald F.Rober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sss,Fourth Printing,1977,P.864.
    [3]Tom W. Smith and Seokho Kim"National Pride in Comarative:1995/96and2003/04,Interational joural of public opinon Research,vol,18,no12006,pp.127-136.
    [4]Robert E·Park. The Immigreat press and Los Control, New York:Harpo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 1982, pp.449.467-468.
    [5]Derek Heather.what is citizenship, conelon:polity press,1999,page 53.
    [6]Judith·Shklar, American citizenship,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1.
    [7]Simon Cottle,Etheic Minorities and the Media:Changing Cultural Boundaries,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p.12.
    [8]Louise A·Cainkar,Homeland Insecuity:The Arab American and Muslin Ameican Experience after9/11,Russel Sage Foundation Poblication Janusry,P,3.
    [9]James Harrison,Modern Chinese Nationliism (Hunter Colleg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Research Institue on Modern Asia,New york,1969).
    [10]Carla J·Reginald J,Re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ournal of Mi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 26(2):98-108.
    [11]Max weber "The ethnic group", J·persons,Theory of society,p306.
    [12]EdwardT·hall, The science language, New York: Anchor press/Doubleday,1973. p20.
    [13]A·kroeber and C·kluckhohn 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3, P83.
    [14]David L·Sills Editor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ume7,Copyright(c) 1968 by Crowell collier and Macmillan. INC.
    [15]Peter Straffon & Nicky Hages "A student's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Edward Arnold,1988.
    [16]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6.
    [17]Anthony Giddths,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P.63.
    [18]Geremie R. Barme, "to Screw Foreigners is Patriotic:China's Avant-Garde Nationdists",Jonathan Ungered.ChineseNationalism;Armonk, N. Y.;M. E. sharpe, fortheoming 1996, pp.183-208.
    [19]Edward Friedm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in socialist China",Jonathan Ungered.,Chinese Nationalism;Armonk,N. Y.,M. E. sharpe,forthcoming,1996. Pp.169-182.
    [20]kamal karpat,political and social thought in the contemporary middle east,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1968,pp.89~90.
    [21]Encyclopedia Brvtannica,Chicago:Encyclopedia Brvtannica Inc.,1983,V,15,P36.
    [1]张学标博士论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2010年
    [2]顾媛婷硕士论文《<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研究》,2009年
    [3]苏丽燕·阿依拜克硕士论文《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维汉交际的障碍研——新疆伊宁市个案研究》2012年
    [1]新浪:http://www. china.com.cn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3]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n
    [4]中国西部网:http//www.chianwestnews.net
    [5]中国国际网www//cnradio.com
    [6]中国报业协会:http//wwwcinic.org.cn
    [7]中华传媒网:http//www.mediachina.net
    [8]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