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和合视域下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民族国家产生之前,既不存在跨境民族问题,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问题。主权国家出现后,国境线的人为划分把本属同源民族的边民分割于分属不同国家的国境线两侧,形成了“一坝两国,一村(寨)两国,一家两国”跨境而居的特殊地理格局。国境线的划分迫使原本具有同一原生形态文化与心理特质的民族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家,这势必会造成其国家认同模糊和游弋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国家认同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纽带和合法性基础,关系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发展。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所形成的巨大冲击,诸如地域主义、民族主义等问题对国家认同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尤其在跨境民族地区,由于地缘和政治的特殊性,该地区人们国家认同度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中学时期作为一个人国家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在认同感的形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阶段性价值和意义。对于跨境民族地区的中学生而言,其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具有跨境民族典型区位特征的云南德宏地区中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度较低;(2)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学生的国家认同度有逐步弱化的趋势;(3)在影响中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与国家认同呈正相关,且相关较为显著;(4)家庭影响因素中,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中学生的国家总体身份认同度越高;(5)社会影响因素中,经济差异、社会问题与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呈显著负相关。跨境民族地区与内地经济差异越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就越低,反之,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就越高;(6)学校因素中,课堂教学水平越高,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就会得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教育效果越好,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就高。调查结果显示,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大都具有最基本的国家认同,虽然认同度处于时强时弱的动态变化之中,但总的趋势是民族意识较为高涨,而国家认同则渐入弱化的危机境地。
     从历史溯源、现实原因两个层面对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失谐是造成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危机的核心症结。
     为探寻解决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危机的理路,对现有的理论观点和范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和合哲学。因为,和合哲学符合跨境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诉求,是化解跨境民族地区社会危机的“良方”,是跨境民族融突化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是整合跨境民族多元文化和实现世界和谐的“指南针”。以和合哲学为视域,在处理多民族国家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时主张“求同存异”,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平息冲突,在沟通和对话过程中实现和谐,这既是和合哲学思想的核心诉求,同时也是消解跨境民族中学生国家认同危机的理论基础和核心路径。
     在提升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国家认同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国家建构的“原动力”。以和合哲学为统领,本研究在教育学的视野中探讨了加强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路径。在厘清跨境民族、国家认同教育与和合哲学所具有的内在契合机理的基础上,审视和考量了当前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现实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和合视域的折射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应对策略和相应的保障体系。在和合视域下,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欲取得实效性的教育成果,要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构建出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和合教育网络体系,以实现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和谐共生。而教育应对策略的实现则需要理念、经费、政策、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保障。这一体系的形成,首先要和合理念作为理论引导和规范;其次要建立科学而合理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第三要倡导和制定以和合为价值导向的政策保障体系;第四要构建完备的法治保障体系。
There are no questions about cross-border ethnics and 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before modern ethnic countries appear. The boundary lines divide the identical people int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y, in turn, formulate some special geographical patterns like "one dam under two countries, one village under two countries and one family under two countries." Due to the boundary lines, people who have an identical culture and character will inevitably suffer from ambiguous national identity. However, as a fundamental typ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a link that is essential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national identity provides ideological assurance for the stability, uniqueness and consistency of a nation as a community and therefore directly contributes to the stableness and evolvement of a multi-ethnic nation. It has been proved b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that middle school time is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shaping of national ident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malleable group of citizens who are experiencing maturation. It is a requisite concern for the prospect and fate of our nation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s in cross-border ethnic area in Deh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is research adop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nsive interview and field observation. And the research reveals:(1)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s in this area is low;(2)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s will decrease as students grow;(3) among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have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4) as for family factor, if their parents have a better education,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s will possess a higher national identity;(5) as for society factor, economical disparity and social matters hav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tudents'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s in cross-border ethnic area. If the disparity between cross-border ethnic area and inland is greater, students'national identity is lower and vice versa;(6) about school factor, a better class teaching will achieve a better national identity and so will ideological education. As the founding shows, students in this area have basic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is changing alternatively and dynamically. But the whole trend is that students' ethnic consciousness of high schools in cross-border ethnic area in Deh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increasing whil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is decreasing into a crisis.
     Thi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source, actual reason and core crux, tries to study the reas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region of cross-border ethnic, finds out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cross-border nation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is one of key ethnic problems and that the disharmony of these two parts is the key crux of caus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in the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
     This research introspects and criticize current theoretical mode and puts forward a new theory——perspective of harmony and syncretism in the discussion to seek the theory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 It accords with actual dema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y and syncretism because it is an effective prescription in handling the social crisis in the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 is the lubricant in solving the ethnic problem and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s compass to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culture and the achievement of world harmony. This research advocates the belief "seeking common point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 subsiding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defusing contradiction and realizing harmonious situ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It is the core demanding of harmony and syncretism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re method to dismiss the national identically crisis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to intensify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 but among these factor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approache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se students in the realm of harmony and syncretism. We try to clarify the inner relation among cross-border ethnic people, edu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philosophy of harmony and syncretism. Next one is to survey and to examin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experience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ross-border ethnic region. Lastly, under the reflection of harmony and syncretism, we try to pertinently come up with some strategies and relating guarantee system. To sum up, we arrive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or the sake of obtaining practical achievement in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 these students and the harmonious and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have to be well dealt with and three-dimens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concerning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have to be constructed.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strategy demands the guarantee of concept, expenditure, system, policy and law, etc. Among these, educational laws are the most powerful one. Law guarantee that is capable of handl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school students is a huge system project, which requires reasonable guides, standards, scientific guarantee. of expenditure and formulation of policy system and complete law system.
引文
① [美]罗伯特·塞谬尔逊.全球化使美国经济依然保持活力[J].经济导报,2007(5).
    ① 国外的相关研究有Jahoda(1963,1964)、Tajfel(1970,1972)、Barrett(1997)、Mulle:-Peters (1998)、Zuo[佐斌] &Haster 1999a,1999b;国内的相关研究有: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33-36;佐斌,陈晶,周少慧.城市儿童对中国人的印象及其信息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8-191:陈晶,佐斌,周少慧.5-16岁中国儿童对中国人的评价与喜好研究,心理科学,2004;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
    ① 黄家瑶.和合思想:缓解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J].社会科学家,2011(5).
    ①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9.
    ② 徐中书.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199.
    ③ 徐中书.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573.
    ④ 陈奇猷.吕春秋校释·大乐(卷五)[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657.
    ⑤ 李鼎祚,等.周易集解·乾彖(卷一)[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3:2.
    ① 阮元校刻.礼记注疏·中庸(卷五十二)[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625.
    ② 如《礼记·乐记》云:“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史记·魏世家》云:“上下和合”;《循吏传》云:“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中的“和合”一词都有和睦、团结的涵义
    ③ 如《尚书大传·洛诰》云:“一统天下,合和四海”;《史记·五帝本纪》云:“合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云:“合和万国”中的“和合”一词都有大团结、大统一的涵义。
    ④ 如《周礼·地官·鼓人》郑注云:“音声,五声合和者”中的“和合”指的是音乐中五音的协调配合:《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孔疏云:“以时月须与他月和合,故言协”这时的“和合”特指时日的协调配合;孔疏引王肃云:“王者当助天和合其居所”,此处的“和合”指事成、办妥之意;《荀子·礼论》云:“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诡而有所至矣”,此处“和合”一词有办事顺当、顺利的意义。
    ⑤ 如《墨子·非攻中》云:“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此处,“和合”一词有“混合”的涵义;《周礼·地官·媒氏》贾疏云:“麴,和合得成酒”,此处“和合”一词有“调和”之意。
    ⑥ 如《吕氏春秋·有始》云:“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淮南子·天文训》云:“阴阳和合而万物生”,这里的“和合”一词兼有融合、和谐的意思。
    ⑦ 刘娜.和合文化与和谐文化[J].文化学刊,2007(4).
    ⑧ 周秀菊,丁利锐.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② 黄光成.略论中国西南地区跨界民族的民族类型及相关问题[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1).
    ①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②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53.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34.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
    ⑤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4.
    ⑥ Carla 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No.1),28-36.
    ⑦ [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当代西方宗教哲学[M].周伟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93.
    ① 庄锡吕.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5-48.
    ②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140.
    ③ 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275.
    ④ 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J].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社会科学),1999(3).
    ① 施正锋.族群与民族主义——集体认同的政治分析[M].台北:前卫出版社,2002:6-7.
    ② 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① 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46.
    ② 曹兴.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③ 刘稚.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6.
    ① 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
    ② 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58.
    ③ 罗秉森,等.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4).
    ①[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0.
    ① 郑晓云.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J].云南社会科学,2002(6).
    ② 李忠,石文典.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3).
    ③ 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族群研究[.1].青海民族研究,2006(1).
    ① 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J].思想战线,2008(3).
    ②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
    ③ 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1).
    ④ 郝时远.加强跨国民族研究促进边疆稳定发展[J].中国民族,2005(1).
    ⑤ 李树燕.国家建构与跨境民族国家认同——基于云南跨境民族的实证研究[J].理论月刊,2011(6).
    ⑥ 龙耀,李娟.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国家认同——以广两大新县隘江村为例[J].民族研究,20()7(6).
    ① 罗慧翾.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J].理论视野,2009(8).
    ② 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基于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J].青海民族研究,2009(4).
    ③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
    ④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⑤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①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② J. Phinney.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J].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9(9).
    ③ 江宜桦.自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99.
    ④ 宠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⑤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⑥ 郝时远.民族认同危机还是民族主义宣示?——亨廷顿《我们是谁?》书中的族际政治理论困境[J].世界民族,2005(3).
    ① DeSnyder.Salgado.C.M.N.Lopez.A.M.Padilla.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mong the Offspring of Mexican Interethnic Marriages[J].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2(2).
    ① 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
    ② 评论员.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谈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N].光明日报,2000-2-14.
    ① 栗献忠.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J].学术论坛,2009(3).
    ② 葛公尚.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94-298.
    ③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7.
    ① 谷家荣.滇边跨境民族研究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J].学术探索,2012(4).
    ① 根据云南省边防总队德宏支队调查资料整理。
    ①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
    ① 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2004:179-183.
    ① 陈序经.猛族诸国初考[J].东南亚历史论丛,1979(1).
    ② 傈僳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以版社,1983:9.
    ③ 钟智翔.缅甸民族源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初探[J].东南亚,1998(3).
    ① 罗秉森,等.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② 方铁.先秦时期濮、越的民族关系[A].//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3辑)[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36.
    ① 贺圣达.列国志·缅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9.
    ① 俞正樑.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4.
    ①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3.
    ② Frederick L. Shiels, Ethnic Separatism and World Politics.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17.
    ③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7:152.
    ② 朱昭华.中缅边界划定问题的再考察[J].东南亚之窗,2008(12)
    ① 陈怡祥.中缅边界联合勘察杂忆[J].海内与海外,2003(12).
    ② 朱昭华.中缅边界划定问题的再考察[J].东南亚之窗,2008(12).
    ③ 主体民族和发达民族处于更大的社会中心。
    ①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361-362.
    ①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 1(4).
    ①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②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①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①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② 斯大林全集(第儿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6.
    ①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
    ② 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① [澳]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17.
    ② 李景治,林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③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① [英].奇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05.
    ② 陆海发,袁娥.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2010(4).
    ① [德].T.H.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M].王亚文,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20.
    ② [德].T.H.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M].王亚文,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46.
    ③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9.
    ①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① 周半.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② 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2008(6).
    ③ “五大原理”指的是合生原理、和处原理、合立原理、和达原理、和爱原理。
    ① 国语·郑语卷十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② 老子[M].第四十二章.
    ③ 论语·学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④ 论语·子路[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⑤ 孙波注释.管子·第八幼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0.
    ① 墨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② 孟子·公孙丑下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
    ③ 荀子·天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
    ④ 有始·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657.
    ⑤ 礼记注疏·中庸(卷五十二)[M].1625.
    ⑥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九)[M].676.
    ① 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7-35.
    ① 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构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0-106.
    ① 张立文.国学与和合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
    ① 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2008(6).
    ② 邓长江、吕清华.从“和合文化”看新时期中国外交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③ 孔子家浯·礼运.
    ① 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②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① 黄家瑶.和合思想:缓解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J].社会科学家,201 1(5).
    ② 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构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自序.
    ③ 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2008(6).
    ① 刘宝村.和合学:对世纪文化挑战的回应[J].社会科学家,2000(1).
    ② 黄家瑶.和合思想:缓解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J].社会科学家,2011(5).
    ①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74-377.
    ② 黄家瑶.和合思想:缓解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J].社会科学家,201(5).
    ③ 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2008(6).
    ① 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构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
    ② [罗].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9.
    ③ [俄],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9.
    ④ [俄J.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
    ①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
    ②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③ 张寶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①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l.贵州民族研究,2010(3).
    ②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③ 黄岩.浅析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④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78.
    ③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① Marx Weber. The Ethnic Group, In Parsons and Shils Etal (eds), Theories of Society, Vol.1 [M]. The Free Press,1961.306.
    ② 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J].前沿,2010(10).
    ③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④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① [英]休·希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00.
    ② [英]休·希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00.
    ③ [加]威尔·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④ WASP是"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缩写。
    ⑤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1.
    ⑥ Samuel P·Huntington.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ldentity.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4.
    ① [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M].王琼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8.
    ② 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11(4).
    ③ [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M].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16.
    ① 郭艳.伞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
    ② 戴晓东.浅析族裔民族主义与公民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2(12).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血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1-13.
    ④ 刘海涛.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⑤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
    ⑥ 刘海涛.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① 董小川.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1).
    ② 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11(4).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33.
    ④ 常士訚.超越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反思[J].世界民族,2008(4).
    ⑤ [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M].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
    ⑥ [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M].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
    ① [英].C·W·沃特森著.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6.
    ② 王希恩.多元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J].科学社会主义,2010(2).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5.
    ② 张立文.和合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83.
    ③ 《中庸》第三十章。
    ① 马文琴.伞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② 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J].前沿,2007(11).
    ③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6.
    ④ 本研究认为,跨境民族的核心问题是国家认同问题,国家认同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
    ① 袁振国.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② 向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和谐教育[J].江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① 刘巧梅.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价值认同[J].法制与社会,2007(1).
    ② 刘巧梅.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价值认同[J].法制与社会,2007(1).
    ① 鲁迅.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8.
    ② 龚自珍.古史钩沈论//定续集(卷二)[M].四部从刊初编集.
    ③ 李传印.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5).
    ①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金明馆从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52.
    ②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十论文,2011:58
    ① 柳翔浩.武警院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o(11).
    ① 柳翔浩.武警院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价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0(11).
    ② 金东海.王爱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6).
    ① 冯玺,李磊.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现状及对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① 陈立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J].民族研究,2008(5).
    ①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 200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 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④ 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① 张建英.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论坛,2012(5).
    ② 李赐平法治之法:30年来教育法制建设的进展与局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① 张建英.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论坛,2012(5).
    ① 李海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43.
    ② 王继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76.
    ① 马文琴.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① 苏德,王渊博.国家认同教育:云南省边境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2(5).
    ① 王继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28.
    ② 周艳,巨生良.和谐社会:三种机制协调运作的系统社会[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① 廖金香.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特质的重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①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7.
    ① 何跃,高红.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①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0.
    ② 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③ 胡锦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J].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2006(9).
    ① 吴玉军,吴玉玲.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
    ① 樊红敏.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汶川地震后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① 张孝宣.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87.
    ② 张学敏,柳翔浩.贫困与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60.
    ①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3.
    ②张学敏,柳翔浩.贫困与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61.
    ③ 王继辉.伞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53-55.
    ① 张文显.化时代的东亚和谐与和谐法治[C].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8年会论文集,2008:2.
    ② 宁林.论“和合”思想指导下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9(1).
    ① 杨鹍飞,田振江.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现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② 肖宵,李红雁.论和谐社会背景下教育公平的法制保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③ 王鉴.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踌越式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① 孙绵涛.教育行政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3-84.
    ② 王金霞,智学.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③ 成有信.教育政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204-206.
    ④ 王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J].民族研究,2003(6).
    ① 沈常钟.堵住教育资源浪费的“黑洞”——关丁提高教育资源利川效益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1998(5).
    ② 干鉴,安富海.论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山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① census of population 2000 advance data release[EB/OL].[2008-12-2].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opn/ c2000adr/cop2000adr.pdf.
    ② 杨艳,张鸿燕.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特色及对香港教育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7).
    ① SINGAPORE 1993. published by Publicity Division Min-istryof Information and the Arts.pp.223-224.
    ②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Desired Outcomes of Education [EB/OL].[2008-12-2].http:// www.moe.gov.sg/education/desired- outcomes/.
    ① 张千帆.法官选总统——从美国大选看法治的力量[N].法制日报,2001-1-14.
    ② 杨鹍飞,田振江.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现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① 宁林.论“和合”思想指导下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9(1)
    ① 张维平.教育法基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100.
    ① 高如峰.国外教育法制发展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J].教育研究,1998(7).
    :① 王建娥.民族分离主义的解读与治理——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分离困窘的一个思路[J].民族研究,2010(2).
    [美]阿奎拉,等.决战信息时代[M].宋正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美]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M].王亚文,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
    [美]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英]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
    曹兴.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的区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0(3).
    查火云,郑航.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分析:国家认同的视角[J].教育学报2010(6).
    常安.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建设[N].中国民族报,2009-10-30(6).
    常培育.文化进入最重要的时代,如何释放“中国价值”[N].人民日报.2010-09-13.
    常庆.中亚国家如何解决民族问题[J].中国民族,2005(3).
    常士訚.超越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反思[J].世界民族,2008(4).
    常永才,John W. Berry.从文化认同与涵化视角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深化——基于文化互动心理研究的初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6).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陈达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陈宏.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5).
    陈洪涛.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全球教育展望,2004(8).
    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5).
    陈晶,佐斌,周少慧.5-16岁中国儿童对中国人的评价与喜好研究[J].心理科学,2004.
    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陈立鹏,孔瑛.美国、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4).
    陈立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J].民族研究,2008(5).
    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J].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社会科学),1999(3).
    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11(4).
    陈茂荣.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认同[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陈晓婧.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
    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4(6).
    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和中国社会发展[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
    戴晓东.浅析族裔民族主义与公民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2(12).
    邓长江、吕清华.从“和合文化”看新时期中国外交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2008(6).
    董立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中国软实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9).
    董强.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界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董小川.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1).
    段丽萍.云南边境地区民族问题与和谐社会[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
    [美]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樊红敏.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范碧鸿,陈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岭南学刊,2009(2).
    方铁.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5).
    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冯广兰.19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历史特征[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冯润民.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冯玺,李磊.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现状及对策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英]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干春松.“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9(3).
    甘开鹏,等.历史记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云南河口县岔河难民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5).
    高峰.美国人公民意识的演进[J].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9(3).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2).
    高永久.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3(3).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属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葛公尚.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葛公尚.当代政治与民族[M].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J].民族研究,1999(6).
    葛荃,韩玲梅.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J].政治学研究,2003(1).
    葛新斌.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桂芳玲,罗琼芳.构建和谐中缅边境民族关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顾成敏.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J].郑州大学学报,2011(7).
    谷禾.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研究——以云南跨境民族为例[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08.
    谷禾,谭庆莉.学校教育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云南社会科学,2008(1).
    谷禾,谭庆莉.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谷家荣.地域、身份与认同[J].青海民族研究,2009(4).
    谷家荣.滇边跨境民族研究八十年的回顾与前瞻[J].学术探索,2012(4).
    格桑顿珠.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初探[J].中国民族,2002(2).
    关凯,牛锐.公民意识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如何使用民族团结意识根植各族青少年学生心中[N].中国民族报,2010-03—19.
    郭梅花.中亚地缘政治及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西部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3).
    郭艳.全球化语境的国家认同[D].北京:中央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
    [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韩家炳.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关于多元主义的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6(4).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1).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
    郝时远.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J].民族研究,2000(1).
    何博.传统与选择: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研究[J].思想战线,2009(6).
    何明.国家认同的建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4).
    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何平.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9(3).
    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J].内蒙占大学学报,2001(1).
    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何跃.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学术探索,2009(6).
    何跃,高红.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何跃,高红.云南跨境民族教育的软实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和少英,刀洁.守望国境线上的家園: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黄仲盈.从构建“和谐社会”到共建“和谐世界”——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研究之五[J].广西民族研究,2011(2).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美]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胡兆义.国家统一视域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J].云南社会科学,2012(4).
    黄光成.略论中国西南地区跨界民族的民族类型及相关问题[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1).
    黄惠焜.云南跨境民族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1).
    黄家瑶.和合思想:缓解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J].社会科学家,2011(5).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黄岩.试论全球化与国家认同J].前沿,2007(11).
    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澳]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霍利婷,黄河清.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新加坡“教育合作伙伴”概念引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8(12).
    [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88.
    江宜桦,等.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M].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解永强.党的民族政策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民族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0(7).
    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金春子.中国的跨界民族[J].民族团结,1995(5).
    金东海,王爱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6).
    靳志高.全球化背景下的认同危机与公民认同教育[J].教育探索,2005(6).
    [加]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加]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加]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M].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靳淑梅.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9(1).
    [美]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劳凯声.教育法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雷勇.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理论与现实[J].贵州民族研究,2005(5).
    李传印.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5).
    李海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李怀宇.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困惑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04(6).
    李景治、林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李若青.云南边境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新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
    李树燕.国家建构与跨境民族国家认同——基于云南跨境民族的实证研究[J].理论月刊,2011(6).
    李图强,李家福.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1(5).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博士许文论文,2005.
    李禹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2).
    栗献忠.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J].学术论坛,2009(3).
    廖金香.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特质的重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廖元昌.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及面临的挑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刘宝村.和合学:对世纪文化挑战的回应[J].社会科学家,2000(1).
    刘芳.模糊、明晰、淡化——中缅边民的国家认同过程及启示[J].保山学院学报,2012(6).
    刘海涛.论“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刘建红,张京玲.“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8(2).
    刘君,徐怀伦,分成梁.努力构建全民国防教育立体平台[J].国防,2002(10).
    刘娜.和合文化与和谐文化[J].文化学刊,2007(4).
    刘巧梅.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价值认同[J].法制与社会,2007(1).
    刘兴旺.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特色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龙庆华,段全武.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云南边疆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科纵横,2011(7).
    陆海发,袁娥.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2010(4).
    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罗秉森,杨斌,等.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罗嘉福.认真做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J].中国民族教育,2009(1).
    罗树杰,徐杰舜.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马太江.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崭新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马文琴.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宁林.论“和合”思想指导下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09(1).
    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欧阳常青,苏德.学校教育视域中的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5).
    潘亚玲.“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彭庆军.现代政治认同与和谐社会[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5).
    彭泽平.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发展观——“和谐教育”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彭兆荣.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评论员文章.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谈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N].光明日报,2000-2-14.
    祁进玉.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实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
    祁进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8(6).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2).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陈剩勇.全球化、族群认同与历史教育[J].新华文摘,2004(5).
    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任勇.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J].理论与改革,2012(1).
    塞谬尔逊.全球化使美国经济依然保持活力[J].经济导报,2007(5).
    中旭,刘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沈常钟.堵住教育资源浪费的“黑洞”——关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1998(5).
    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施正锋.族群与民族主义——集体认同的政治分析[M].台北:前卫出版社,2002.
    石火学.教育政策认同的意义、障碍与对策分析——教育政策执行视域[J].重庆大学学报,2012(1).
    石茂生,程雪阳.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石培玲.民族意识与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谐[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澳]斯奈德.当代安全与战略[M].徐纬地,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宋改敏,等.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西部民族教育的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3).
    宋明顺.新加坡青年的意识结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苏德,王渊博.国家认同教育:云南省边境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2(5).
    苏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J].民族论坛,2010(8).
    苏守波.公民意识教育:现代教育的重要维度[J].东岳论丛,2009(11).
    苏守波.现代化、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孙绵涛.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1(3).
    孙秀玲,马丽萍.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0(12).
    檀传宝.通过公民生活,实现公民教育[J].生活教育,2006(1).
    唐克军,陈华洲.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中有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论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4).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4).
    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域的理论构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教育研究,2002(5).
    万玉琴.浅谈在和谐社会中加强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与思考[J].德育,2011(10)(中旬刊)
    汪金国.中国与中亚国家跨国民族关系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3(3).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
    王东褫.公民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8).
    王继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9.
    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初探[J].民族研究,2011(1).
    王建娥.民族分裂主义的解读与治理——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分离困窘的一个思路[J].民族研究,2010(2).
    王鉴,安富海.论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王鉴.实施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思考[J].教育研究,2003(3).
    王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J].民族研究,2003(6).
    王鉴.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踌越式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王鉴.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政策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王鉴.西部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战略[J].民族研究,2002(6).
    王金霞,智学.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历史研究,2003(4).
    王楠,马佳宏.论发展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及其实施[J].民族教育研究,2003(2).
    王签,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4(2).
    王文光.从同源走向异流的越南百越系民族[J].世界民族.2008(4).
    王希恩.多元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J].科学社会主义,2010(2).
    王希恩.国家起源与民族聚合[J].民族研究,1997(2).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新加坡为个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
    王颖.公民身份与公民人格——和谐社会的身份基础与教育诉求[J].中国德育,2007(12).
    王有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研究,2005(5).
    王仲孚.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J].中国文化研究,1999(9).
    韦伯著,李强泽.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张英魁.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J].广西民族研究,2005(1).
    [英]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M].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吴开松,解志苹.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吴礼昌.“我是新加坡人”——新加坡中小学的“国家意识”教育[J].国外中小学教育,2009(4).
    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吴霞.中小学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吴玉军,吴玉玲.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
    吴玉敏.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吴晓林.加强国家认同在民族政治整合中的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1.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夏桂霞.应重视多民族国家青少年的国家意识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4).
    向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和谐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肖霄,李红雁.论和谐社会背景下教育公平的法制保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谢俊春.中华民族认同: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7).
    徐洁.宪法爱国主义——公民凝聚力和政治忠诚的再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徐杰舜,吴政富.试论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徐杰舜,吴政富.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考察报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J].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5(6).
    许可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与民族教育政策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美]雅诺斯基.公民身份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杨海萍.新疆大学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调查与路径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杨鹍飞,田振江.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现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杨顺富.国家认同多重面向之分析[J].中山学报,2001(6).
    杨艳,张鸿燕.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特色及对香港教育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7).
    杨志娟,塔娜.角色理论视角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2(5).
    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J].中国学术(第1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尹鸿伟.边境线上的教育竞争[J].南风窗,2003(6).
    于海涛.试论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特点[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4).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郁建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跨境教育质量监管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5-12-16.
    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际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俞正棵.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袁娥.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云南沧源佤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袁振国.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J].学海,2005(2).
    曾水兵.加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张建英.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族论坛,2012(5).
    张立军,曲铁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族认同及其教育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张立文.国学与和合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
    张立文.和合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构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张乔贵.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张诗亚.华夏民族认同的教育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张诗亚.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张维平,马立武.美国教育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张维平.教育法学基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张维平.平衡与制约——20世纪的教育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张文显.化时代的东亚和谐与和谐法治[C].亚法哲学大会暨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8年会论文集,2008.
    张孝宣.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张新平.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亚民族关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张新平.教育政策概念的规范化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张学强,许可峰.论“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与我国民族教育的出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张艳军.非传统安全与中国的新安全观[J].社会科学论坛,2008(8).
    张一夫,王泰.新形势下加强跨境民族问题研究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健君.论我国民族团结政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
    赵靖如.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凝聚与经济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11(1).
    赵科,等.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赵廷光.关于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的综合研究[J].民族研究,1993(2).
    赵廷光.云南跨境民族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郑航.社会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演进——兼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郑晓云.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中西文化研究,2009(上半年刊).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郑志发,常娟娟.和谐社会视域中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论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钟启泉.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J].上海教育科研,2010(7).
    钟智翔.缅甸民族源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初探[J].东南亚,1998(3).
    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周光辉,彭斌.理解公民:关于和谐社会成员身份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6).
    周建新.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周建新.跨国民族类型与和平跨居模式讨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4).
    周建新.缅甸各民族及中缅跨界民族[J].世界民族,2007(4).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周秀菊,丁利锐.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周玉琴.宋鑫华.论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的运行与维护——从乌鲁木齐7·5事件谈起[J].求实,2010(2).
    周艳,巨生良.和谐社会:三种机制协调运作的系统社会[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1).
    朱默军.体验新加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
    BANKS, J A.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found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 Assachusetts:Allyn & Bacon,2001.
    BERRY. Immigrant youth in cultural transition: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cross nations [M].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BLOOM W.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CARLA 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1).
    DITTMER L, KIM S.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M].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Frederick L.S. Ethnic Separatism and World Politics [M]. 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4.
    HALL S.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J]. Jonathan Rutherford(ed), Identity: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awrence & Wishart,1990(3).
    HINNEY J. 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9(9).
    HUNTINGTON S P.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M].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2004.
    JANICEL,eds.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Thousandoaks, Calif:SAGE ublications, 2004.
    WEBER M. The Ethnic Group. In Theories of Society Parsons and Shils Etal (eds) [M]. Gleercol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