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萨法维王朝对外交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波斯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上古、中古时期,波斯因其地处东西方文明交往的必经之地,积极参与了世界文明交往活动,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公元七世纪开始,波斯先后经历了阿拉伯人、蒙古人等异族的统治,在世界文明交往活动中逐渐沉寂下来。在地理大发现、世界历史进入前资本主义的重要时期,波斯人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萨法维王朝(1502-1736年),并发展成为当时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莫卧儿帝国并列的伊斯兰三大帝国之一,翻开了波斯对外交往的新篇章。
     萨法维王朝时期,波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国因为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冲突,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后经双边协定确立了两国间的边界。但是由于实力不济,波斯失去了至为重要的两河流域地区,政治中心从西部、北部逐渐东移。这为现代两伊战争的发生、以及困扰国际社会的库尔德问题埋下了伏笔。同时,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的长期战争,有力地支持了当时欧洲诸国反对土耳其的斗争。位居波斯东北部的乌兹别克汗国,曾数次威胁萨法维王朝的呼罗珊地区。萨法维王朝进行了有力回击,在中亚开展均衡外交,保持中亚的政治均势。但是,东西两边的长期战事,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社会不稳定,导致传统陆路贸易的衰落,波斯对外交往的通道逐渐转移到海路。对于东边的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虽然与之有关于坎大哈问题的小规模军事冲突.但是出于两国历史上的友好往来,以及对中亚汗国的共同防御政策,两国之间从总体上看始终保持交好。这一政策,促进了两国之间广泛的经济文化交往。对于入侵南方海域的葡萄牙帝国,以及以商业贸易公司打头阵的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主义者,萨法维波斯因军事力量的落后尤其是海军的缺乏,故以开放的姿态,利用它们彼此间的矛盾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积极发展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军事和贸易往来。尤其是利用生丝贸易这一重要外交手段,寻求军事上的联盟,抵制他国的非分之想。萨法维王朝的这些政策,促进了与西方各国的相互往来,加速了资本主义初期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又遏制了西方国家深入波斯内陆的任何企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为了统一民众意志,激发爱国热忱,共同抵御外辱,萨法维的统治者从建国之初即宣布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予以扶植。什叶派伊斯兰教是萨法维王朝对外交往的一面旗帜,在对外交往中什叶派伊斯兰教在波斯获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伊朗后来成为什叶派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萨法维王朝时期,波斯与东、西方国家展开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往,即使是与遥远的中国,亦有相互的经济文化往来.尽管萨法维王朝坚持什叶派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但对于其他非伊斯兰宗教保持了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对于丰富波斯文明、促进世界文明交往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也为西方教会势力的逐步深入创造了机会。
     萨法维王朝的对外交往是积极的、主动的、成功的。萨法维王朝时期文明交往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不同时期内部交往的状况,影响了萨法维王朝对外交往的水平;军事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影响萨法维王朝对外交往活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萨法维王朝的对外交往顺应了当时世界形势,为世界文明交往做出了新的贡献,同时也为后来伊朗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s one of the World's Ancient Civilizations, Persia established the first great empire crossing three continents of Europe, Asia and Africa in the world's history as early as the 6th century BC.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times, being the crucial hub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Persia took an active part in the world's cultural exchanges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world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Since the 7th century AD, Persia has successively bee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Arabs, Mongols and other alien races. Gradually, it began to be standstill in the world's cultural exchanges. While with the coming of the important period when the world history entered into the pre-capitalist times following the Discovery, the Persians reestablished their empire, Safavid Dynasty (1502-1736), which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three major Islamic empires together with Ottoman Turkey and Mughal Empire at that time. A new chapter in foreign relations of Persia was opened.
     During the Safavid Dynasty, Ottoman Turkey is the main rival of Persia. The wars between two countries lasted for as long as a century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religious conflicts. And the border was finally fixed after the bilateral agreement. Its lack of power, however, led to the lost of the vital region of Mesopotamia, which made its political center move from the west and norm to east gradually, foreshadowing the happening of the modern ban-Iraq war and the Kurdish problem bother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Meanwhile, the long-term war between the Safavid Dynasty and Ottoman Turkey became a great advantage for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o fight against Ottoman Turkey. As for Uzbek Khanate, northeast of Persia, threatening the Khorasan region of Safavi dynasty time and again, Safavi dynasty struck a forceful counterattack. It pursued equipoise in diplomacy,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politics in Middle Asia. The traditional trade by roadway fell into decay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wars in east and west and the instability in politics and economics as the sequelae of the war. Persia transferred their ways of foreign affairs into seaway. As for the Mughal Empire to the east, in spite of small-scale military conflicts between them because of control of Kandahar, Safavi dynasty and Mughal Empire led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in general, owing to their friendship in history and the mutual-defence policy among Middle Asian countries. This policy promoted the extensiv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For the Portugal Empire invading the southern waters, and the colonists from Netherlands, France and Britain who made their commercial trading companies spearhead the way, Persia, with an opening attitude, took the advantage of their conflicts and the shift in the balance of power to develop political,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intercourses. Particularly, they took the trades of raw silk as an important diplomacy to seek military alliances, resisting the inordinate ambitions of other countries. All the policies of Safavid Dynasty promoted the exchanges among western countries, acceler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 marke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apitalism, restricted the attemp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invade into the inland of Persia and maintained the national unity and independence. In order to unify and inspire people's patriotism and make joint effort to resist the outside insult, the rulers of Safavid announced that Shia Islam was the state religion and take forceful steps to support i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mpire. Shia Islam is a diplomatic banner of Safavid Dynasty, which got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affair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independent political power,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ran to be a Shia state in the later time. During the period of Safavid Dynasty, Persia carried out extensiv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cluding distant China. Even though Safavid Dynasty insisted on the status of Shia Islam as the state religion, it also maintained a permissive and open attitude to other non- Islamic religions, which enriched the civilization of Persia, promoted the exchanges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growth of the Western church forces.
     The diplomacy of Safavid Dynasty was positive, active and successful. The internal exchanges of different periods had impact on the level of external exchanges. As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military force was a crucial constraint influencing Safavid Dynasty's diplomatic activities. The diplomacy of Safavid Dynasty conformed to the world situation at that time, made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exchanges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later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ranian history.
引文
[1]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页。
    [1]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16页。
    [1]彭树智:《伊朗史中的文明交往与文明对话问题》,见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2]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2页。
    [1][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下册,叶奕良译,经济日报社出版1997年版,第90页。
    [1]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8页。
    [2]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第187页。
    [3]伊尔汗国(1258年-1353年)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西征后建立,其统治区域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
    [1]Qizelbash的音译,即“红头军”,因其佩戴饰有12只角的红色帽子而得名。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207.
    [3]帖木儿帝国(1370~150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1370年-1405年在位)开创的一个大帝国,1507年被乌兹别克人昔班尼汗所灭。其疆土以今天的乌兹别克为中心,东至印度河,西到幼发拉底河,北达高加索,南临波斯湾。
    [4]土库曼游牧部落在伊朗建立的封建王朝,因其旗帜分别饰以黑羊、白羊为标志,故名。黑羊王朝(1375-1468年)统治的区域在今阿塞拜疆、伊朗西北部和伊拉克地区,1468年为白羊王朝所灭。白羊王朝(1378~1502)统治的区域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北部一带,1502年为伊朗萨法维王朝所灭。
    [5][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蓝琪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90页。
    [1]七个土库曼部落是:鲁姆鲁(Rumlu)、沙姆鲁(Shamlu)、乌斯塔吉鲁(Ustajlu)、塔卡鲁(Takalu)、杜尔加迪尔(duighadir)、阿夫沙尔(Afshar)、卡加尔(Qajar)。属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土库曼语,分成多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1928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土库曼人的远祖可追溯为古代草原地区使用伊朗语的达赫-马萨格特人和萨尔马特-阿兰人,以及古代马尔基安纳、花拉子模等国的部分居民。5世纪前后来到里海沿岸草原地带的突厥人和9~11世纪迁来的乌古斯人(塞尔柱人),在土库曼人的民族形成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现在伊朗东部约有75万土库曼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的所谓土库曼草原地带,即:戈尔干湾、戈尔干草原以及北呼罗珊省的东北部地区。绝大部分人已由游牧、半游牧转向定居农业。伊朗西部的土库曼人约有7万,生活在伊朗西部的土库曼人原有白羊和黑羊两个部落联盟,现在已经没有部落概念,这部分土库曼人说土耳其语,住在西阿塞拜疆省和库尔德斯坦省。见:Richard Tapper:,Frontier Nomads of Ir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年,p.44.
    [2]“呼罗珊”是一个中古地理名词,大约出现在萨珊王朝时期,在波斯语中意为“太阳初升的地方”。古代的呼罗珊地区包括今天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各一部分地区。
    [3]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44页。
    [4][美]费希尔:《中东史》,姚梓良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6页。
    [5]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第196页。
    [6]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1]《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1]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1]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穆罕默德·昔班尼(1451年-1510年)于16世纪初期在中亚建立的一个汗国(1500-1598年),势力强盛时领土包括河中地区、呼罗珊和花剌子模在内。
    [2]阿尔布科克(1453-1515年,葡萄牙语:Afonso de Albuquerque,)为葡萄牙贵族、海军将领,有“葡萄牙战神”之称,其军事和政治活动形成了在印度洋的葡萄牙殖民帝国。
    [3]阿尔梅达为葡驻印度首任总督,其职务后为阿尔布科克接替。
    [4]霍尔木兹海峡介于阿曼的穆桑达姆半岛和伊朗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素有“海湾咽喉”之称。该海峡的得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峡中的霍尔木兹岛上建立了霍尔木兹王国,海峡由此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远在古希腊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派大将霍尔木兹雅率舰队出没于此,并在海峡中的一个无名岛上停泊。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舰队统帅,便把他的名字“霍尔木兹雅”作为海峡和那个无名岛的名字。以后,这个马其顿人的名字慢慢阿拉伯化,变成了今日的“霍尔木兹”。我国《元史》中称该海峡为“忽里摸子”,《明史》称“忽鲁模斯”,都是对海峡名“Hormuz”的不同音译。
    [5]John Foran,Fragile Resistance: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Iran from 1500 to the Revolution,Westview Press,1993,p.22.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343.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359.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234.
    [4]Richard Tapper,Frontier nomads of Iran:A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Shahsev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48.
    [5]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251.
    [6]Hafez F.Farmayan,The beginnings of modernization in Iran,the polities and reforms of shah Abbasl(1587-1629) ),salt lake city,1969,p.8.
    [1]“米尔扎”为波斯语尊称,意为“王子殿下”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p.46.
    [3]Maria Szuppe,Kinship ties between the Safavids and the Qizilbash amirs in late sixteen-century Ira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members of the Sharaf al-Din Oghli Tekelu family,see in "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edited by Chales Melville,London 1996,pp.81-82.
    [1]Hafez F.Farmayan,The Foreign Policy of Iran-A Historical Analysis(559 B.C-A.D.1971),Salt Lake city,1971,pp.6-7.
    [2]即现今土耳其的布尔萨和伊兹密尔。
    [3][英]波特编:《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一卷,第528页。
    [4][美]希提:《阿拉伯通史》,第881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220,223.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9,40.
    [2]黄维民:《奥斯曼帝国》,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3]Roger Savor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40.
    [4][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第722页。
    [5][英]波特编:《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一卷,第538页
    [6]彭树智:《论帝国的历史、文明和文明交往--《世界帝国兴衰丛书》总序》,见: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8页。
    [7]一说塞利姆最初集结的军队达15万大军,6万只骆驼,萨法维集结的军队为8万名精锐骑兵,见黄维民:《奥斯曼帝国》,第128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元文琪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16页。
    [2][英]波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第412页。
    [3][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41页。
    [1]黄维民:《奥斯曼帝国》,第129页。
    [2][美]西提:《阿拉伯通史》,第844-845页。
    [1][英]波特:《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一卷,第554页。
    [2]大不里士是伊朗的第二大城市,历史名城,地处开阔的平原上,向西倾斜67.6公里直达乌尔米耶湖畔,海拔1402米,距阿塞拜疆共和国边界96.54公里,距土耳其边界160.9公里,在现代波斯语中意为“驱除发烧”,但从其巴列维语词根来看,意为“使之流动”,可能指城外山坡上冒出的很多矿泉水。大不里士处于从西北到东南、从北向南的交叉路口。1501年,萨法维朝的第一代君主伊斯马仪一世灭白羊王朝,占大不里士,1502年把首都从阿尔德比勒迁到大不里士,并强迫大不里士的居民改信什叶派。大不里士作为首都的最大缺陷是地处伊朗西北一隅,难控全国局势,又靠近奥斯曼土耳其边界,易受敌国兵锋侵扰。1514年8月,奥斯曼苏丹塞利姆打败伊斯马仪,攻占大不里士。撤离时,抢走很多王室财宝,掠走千名工匠。十四天之后,伊斯马仪返回首都。这次挫败让他垂头丧气。由于担心奥斯曼再次进攻,伊斯马仪的继承人塔赫马斯普一世1548年或1549年迁都于东南方402.25公里之外的加兹温。在萨法维朝大不里士最盛之时,人口15万、250座清真寺、300家商队旅馆,为棉织业中心,与土耳其、俄、印度、中亚有商业往来。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e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245-246.
    [2]加兹温,位于伊朗中央高原的西北角,地处厄尔布尔土山系和扎格罗斯山系的夹角中,海拔1310.64米,冬寒夏不热,出产葡萄。加兹温兴建于萨珊朝沙普尔一世执政时,意为“观注一个角”。据史书记载,11世纪中叶,城外有很多花园,花园无围墙和篱笆,任何人皆可自由出入。城市环以城墙,上建塔楼,地下水渠供水,制鞋业为主要手工业。历史上,加兹温一直为军事重镇。1548-1549年,塔赫马斯普一世把首都从大不里士迁到易守难攻、地形阻隔的军事重镇--加兹温。事实证明了塔赫马斯普一世的政治远见,大不里土后来几次落入敌手,而加兹温则安然无恙。加兹温升格为首都,享位达50年,这自然导致城市扩大,商业繁荣。塔赫马斯普一世筑七门宫殿及许多清真寺。阿拔斯一世(1587-1629年)扩建了加兹温的王宫,虽然在1598年迁都于伊斯法罕,但他及其以后历代国王并未完全放弃加兹温,每年有几个月仍住在该城。加兹温最盛时人口达10-20万,城周围11.263公里。参阅冀开运:《论伊朗萨法维朝定都和迁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24页。
    [2][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31-32页。
    [3]1571年10月7日,基督教国家的联合舰队和奥斯曼士耳其帝国舰队在地中海勒潘多海域展开的一场决战。在这次作战中,联合舰队共击毁土耳其舰队舰船113艘,俘获117艘,缴扶火炮274门以及无数金银财宝,击毙土军将士3万人,俘虏8000人,使土耳其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联合舰队只损失脱船12艘,被俘1艘,死伤1.5万人。勒潘多海战的胜利,打破了土耳其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基督教世界重新振作起来,然基督教国家的“神圣同盟”旋及分崩离析,没有扩大海上战果,土耳其人仍占据着塞浦路斯。
    [1][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48页。
    [1]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2]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一版,第179页。
    [3]1396年,由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罗马教皇、法国、威尼斯等国组成的十字军与奥斯曼土耳其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发发生的一次重大战役。奥斯曼人在不到3个小时内,就一举围歼了欧洲基督教十字军中最凶猛剽悍的骑兵,1万名基督教十字军骑士被生擒。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本人幸亏及时逃上了威尼斯军舰,才得以幸免。欧洲各国除了以巨额赔款赎回了300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大约3万名战俘几乎全部被奥斯曼人处死。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12.
    [2]庇护五世(1504年1月-1572年5月),原名Antonio Ghislieri,1518年起称Michele Ghislieri,1566年1月-1572年5月在位。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384.
    [4]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72-1585年在位),因其制定当今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或公历而闻名。1582年,他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了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e of Iran,Vol.6,oo.385.386.
    [2][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43页。
    [3][英]波特:《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一卷,第360页。
    [1]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2]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第101页
    [1]Perc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Macmillan and Co,limited,1951.p186.
    [2][美]查·爱·诺埃尔:《葡萄牙史》(上册),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翻译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8-130页。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426.
    [1]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14页。
    [2]波斯语中称之为ghulams,音译为“格胡兰”,最初指的是来自外族的奴隶和战俘。后阿巴斯一世改革时大量征召的格胡兰,多为基督教律。
    [3]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I.B.Tauris & Co Ltd,1996,pp.84-85.
    [1]Perc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p.160.
    [2]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下》,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3][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191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235-239.
    [2]据《剑桥伊朗史》第六卷载,当时萨法维王朝的军队从波斯西部的大不里士行军到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需要大约两个月的时间。
    [1]坎大哈位于阿富汗南部。现为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它既是坎大哈省的省会,也是阿富汗南部主要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坎大哈在公元前4世纪时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建。1221年曾遭蒙古人破坏,14世纪又遭帖木儿破坏。16世纪之前,坎大哈为波斯伊尔汗王朝的后裔阿鲁浑家族所统治。16、17世纪时,这一地区又成为波斯萨法维王朝(1502-1722年)和印度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争斗角逐的战场。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26页
    [3][法]恰赫单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190页。
    [1]“胡马雍”意为“幸运者”。
    [2]此颗钻石价值极其昂贵,据说在当时相当于全世界两天半的花销。它本为胡马雍在迎接其父巴布尔进入德里时赠送给父亲的礼物,后来巴布尔又赠送给胡马雍作为对儿子的嘉奖。这颗钻石很可能就是库伊努尔(意为“光之山”,此名由纳迪尔沙所冠),现英国女王皇冠上最大的那颗钻石即此。见:[法国]瓦莱丽·贝兰斯坦:《莫卧儿统治下的印度帝国》,吉品、王菲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3][法国]瓦莱丽‘贝兰斯坦:《莫卧儿统治下的印度帝国》,第32页。
    [4][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26-27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38-39页。
    [2][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262-263页。
    [1]Rizvi,Saiyd Athar Abbas,Iran:royalty,religious and revolution,Canberra,1980,p.89.
    [2]Ahmad seyf:Despotism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Iranian economy,1500-1800,In:Essays o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edited by Elie Kedourie and Sylvia G.Haim London,1988,pp.2、3.
    [1]格什姆岛(Qishm),波斯语作Jazireh-e-Qeshm,阿拉伯语作泰维莱岛(Jazirat at-Tawilah),在霍尔木兹海峡北侧,波斯湾最大岛屿,隔克拉伦斯(Clarence)海峡与伊朗海岸相望,现属伊朗。岛形狭长,与大陆海岸平行伸展,中隔胡兰海峡。海岸线曲折,除西北部边缘的沙质海滩和淤泥滩外,一股都是岩岸。岛上几乎全是平顶丘陵,有些高达270米以上。东南岸有矿盐,并有多处石脑油泉。长112公里,宽11-32公里,面积1,3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06米。气候干燥,岛上土地贫瘠,生长谷物、蔬菜、甜瓜和椰枣。开采岩盐、赭石。有渔业和纺织业。扼波斯湾出口,又为伊朗阿巴斯港的天然屏障。
    [1][苏]米.谢·伊凡诺夫:《伊朗史纲》,李希泌、孙伟、汪德全译,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88页。
    [1]Laurence Lockhart,Persian Cities,Luzac & Company Ltd.1960.pp.18-28.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1980,p.80.
    [3][伊朗]穆罕穆德·礼萨·巴列维:《对历史的回答》,刘津坤、黄晓健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34页。
    [4]《马恩军事文集》第五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1]Richard Tapper,Frontier nomads of Iran:A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Shahsev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46.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365.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264-265.
    [1]L.S.Stavrianos,The world since 1500:A global history,New Jersy,1999,p.291.
    [2]即过去将王子派往地方作总督、另派土库曼贵族对其进行教育、培养的制度。
    [1]David Morgan,Medieval Persia(1040-1797),New York,1988,p.137
    [2]Roger Savor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82.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6,p.365
    [4]“提乌里(tiyul,即禄田)”制度和索犹加尔(suyulghal,即封地)制度,实际上都是早期伊克塔制度的变形。见:[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第100页。一说在萨法维王朝统治下的波斯,提乌里是代替薪水或者是以维持一支军队为条件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而索尤加尔则是一种在分配中不附件任何条件的永久性授地。见:[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279页。
    [5]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81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522-523.
    [2]David Morgan,Medieval Persia(1040-1797),p.136.
    [3]J.Foran,Fragile Resistance: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Iran from 1500 to the Revolution,Westview Press 1993.pp.44-45.
    [4][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元文琪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1页。
    [5]Sir Perc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Macmillan and co.,Ltd,1951,p.172.
    [6]徐松岩:《试论阿巴斯改革及其历史地位》,载《齐鲁学刊》,1992年第3期。
    [1][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蓝琪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9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267.
    [2][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第85页。
    [3]图曼(tuman),古波斯货币单位。17世纪初,1图曼大致相当于3英镑7先令;1815年相当于1英镑:1835年相当于15先令。参阅:[英]詹姆斯·莫利阿:《伊斯法罕的哈只巴巴》,任虹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译注。
    [4][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196页。
    [5]王治来:《中亚通史·近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5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308,309.
    [2]“焦土政策”(Scorched Eanh)指的是战争的一方撤退时把本方的建筑设施、物资资源等自行破坏,不留给敌方使用的措施。也称作“坚壁清野”。二战中苏联曾实行过”焦土政策”。后引申为一个经济学术语,指的是目标公司大量出售公司资产,或者破坏公司的特性,以挫败敌意收购人的收购意图。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262.
    [1][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叶奕良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737-738页。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272-273.
    [3][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第738-739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93-94页。
    [2]赵伟民:《两伊冲突的由来与发展》,见杨灏城、朱克柔主编:《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31页
    [3]朱克柔:《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问题》,参见杨灏城、朱克柔主编:《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第88-89页。
    [1][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中亚文明史》,第217页。
    [2]彭树智:《阿富汗史》,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27页。
    [2]“suba”的音译,即“大省区”。喀布尔苏巴由克什米尔和坎大哈两个彼此独立的省组成,分别由彼此独立的总督统治。
    [1][法国]瓦莱丽·贝兰斯坦:《莫卧儿统治下的印度帝国》,吉晶、王菲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88页。
    [1]“罗沙尼特运动”,是旁遮普人巴亚济德·安萨尔于16世纪60年代所领导的一次农民反对部落贵族和穆斯林上层的社会政治运动,一直持续到1638年,莫卧儿帝国用了半个多世纪来镇压这场时断时续的运动;“胡什哈尔·哈塔克起义”,足阿富汗哈塔克部落领袖胡什哈尔于17世纪70年代组织发动的反对莫卧尔帝国的起义,1683年被镇压。详见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4-107页。
    [2][苏]安东诺娃等主编:《印度近代史》第45页,莫斯科1961年版。转引自李文业:《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p.113,114.
    [1][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第737页。
    [2][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第740-741页。
    [3]阿巴斯港(Bandar Abbas)为伊朗南部海港市,霍尔木兹甘省首府,主要海军基地。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北岸,扼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人口约17.5万。城市海拔6米,地势低平。南有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屏障。夏季湿热,冬季温和。平均气温:1月19℃,7月35℃。极端最高气温45℃。年降水量约20毫米。建有棉纺厂和鱼罐头厂等。市郊有国际机场。公路通伊朗内地和波斯湾沿岸城市。原称霍尔木兹港,葡萄牙侵占后,改名为古姆勃隆。1623年阿巴斯一世扩建为伊朗主要港口,改今名。在城西南8千米处新辟军民合用人工深水港,成为伊朗最大海军基地和南方主要外贸港口。伊朗海军司令部驻此。
    [1]格什姆岛Qeshm,亦作Qishm,在霍尔木兹海峡北侧,伊朗波斯湾最大岛屿,隔克拉伦斯(ciarence)海峡与伊朗海岸相望。岛形狭长,与大陆海岸平行伸展。海岸线曲折,除西北部边缘的沙质海滩和淤泥滩外,一般都是岩岸。岛上几乎全是平顶丘陵,有些高达270米以上。长112公里,宽11-32公里,面积1,3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06米。气候干燥,岛上土地贫瘠,生长谷物、蔬菜、甜瓜和椰枣。开采岩盐、赭石。有渔业和纺织业。扼波斯湾出口,又为伊朗阿巴斯港的天然屏障。人口约9,682(1986)。
    [2]1620年双方交战时英国舰队也受到了损失,舰队司令度林舰长(Captain Shilling)也不幸在战斗中阵亡。
    [3]当时,英国国王为了敛取钱财,设立名目繁多的“特许证”、“专利权”、“垄断权”,甚至将同一种商品的专卖权同时授予几个人,或者把某一地区的贸易垄断权同时交由多人使用。不仅如此,一旦不能实现自己的要求,就要向商人们施加各种压力。例如:1622年东印度公司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霍尔木兹岛之后,获得大量的战利品,送给白金汉伯爵2000磅。但他并不满足,向公司暗示他应得到战利品的10%;并威胁说,公司如不满足他的要求·就要向高等海事法庭起诉这次行动为海盗行径。1624年,他不仅为自己勒索到1万磅,而且也为国王勒索了1万磅。1604-1624年这段时间,英国在外交上不仅没有同西班牙这个天然的敌人进行斗争,甚至为了讨好西班牙而对那些过分积极的殖民者采取惩罚的手段。更有甚者,王室还计划与西班牙联姻(詹姆士一世让威尔士亲王与西班牙公主订婚)。详见: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05页。
    [4]Perc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Macmillan and co.,Ltd,1951,p.192.
    [1][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提扬尼:《伊朗通史》,第743页。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109页,115-118页。
    [1]李文业:《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建立到印度独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2][英]波特编:《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一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3][法]昂里·马塞:《伊斯兰教简史》,王怀德、周祯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04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52-54页。
    [2]Perc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p.175.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55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65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84页。
    [1][美]庞龙:《荷兰共和国兴衰史》,施诚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89-90页。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96页。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99页。
    [3]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19.
    [1]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2]方济各会(也译称为方济会,或译称为法兰西斯会)(德文:Franziskaner,英文:Franciscan,意大利文:Ordine francescano)是天主教托钵修会派别之一。其会士着灰色会服,故亦称“灰衣修士”。拉丁语是小兄弟会的意思。方济各会提倡过清贫生活,互称“小兄弟”。方济会重视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反对异端,为传扬福音而到处游方。于1209年由意大利圣方济各·亚西西得教宗依诺森三世的批准成立。1223年教宗洪诺留三世批准其会规。初创时,会内不置产业,靠双手工作为生,有需要时则行乞,故为托钵派。及后,内部因意见不一,从而分裂为守规派、住院派、嘉布遗派三支派。其中,守规派进行改革,在16世纪时通过传教向外发展。方济的同乡佳兰(加辣,嘉勒)创建的女修会,倡导隐修,称方济第二会(又称佳兰会)。方济亦为在俗人士设立了第三会,入会者不必出家,只须在修会指导下过福音生活。其会士孟高维诺于1289年(元朝)时来华,受罗马教廷派遣前往中国。经海路,于1294年抵达元朝京城人都(今北京),是为最早期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之一。
    [3]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第108页。
    [1][苏]伊凡诺犬:《伊朗史纲》,第94页。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78.
    [1]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8页。
    [2]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v of 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320.
    [2]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第219页。
    [3]Roger Savor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p.249。
    [1]卡尔穆克人(Kalmucks),是位于里海和阿拉斯河之间的蒙古人的一支。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元文琪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1-112页。
    [3]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第218页。
    [1]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6,pp.402-403.
    [2]#12
    [3][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李希泌等译,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110页。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20.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20.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115-116页。
    [2][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第104页。
    [1]赵伟民:《近代伊朗》,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吴春秋编著:《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3-16页。
    [2]格鲁吉亚:今天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位于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个黑海沿岸、库拉河中游和库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临黑海,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和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毗邻。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前4-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6-10世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之下。公元6-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8-9世纪初形成了三个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17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争夺对象。1801-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
    [3]达吉斯坦:突厥语意为“山国”。达吉斯坦州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州,隶属于高加索总督区,包括今日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成立于1860年。面积29,350平方公里,1897年人口571,154人。在北高加索东北部,东临里海。民族构成复杂,有阿瓦尔人、达尔金人、列兹金人、拉克人、突厥人和伊朗人等。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114页。
    [1]赵伟民:《近代伊朗》,第31页。
    [2]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1]彭树智:《论人类的文明交往》,见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2]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3]Malcolm,The History of Persia from the Most Early Period to the Present Time v.2,London,1815,p.430.转引自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蓝琪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82页。
    [1]Ahmad seyf:Despotism andthe Disintegration of Iranian economy,1500-1800,In:Elie Kedourie and Sylvia G.Haim(ed.),Essays o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1988,p.4.
    [2]Sir perr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Macmillan and co.,Ltd,1951,p.177.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412.
    [1]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1980,pp.111-112.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30.
    [2]德维纳河(又称“北德维纳河”,Northern Dvina)是位于俄罗斯北部的一条河流,流经沃洛格达州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最终注入白海德维纳湾,全长462英里。北德维纳河沿岸的主要城市有:大乌斯秋格、科特拉斯、新德文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北德文斯克。
    [1]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Atlanta,Scholars Press,1999,p.32.
    [2]克拉维约,西班牙人,生年不详,卒于1412年。1403年出使撒马尔罕,1405年归国著《克拉维约东使记》一书,尽述出使途中见闻,记载详尽,颇具史料价值。1943年3月,中国回族学者杨兆钧复据土耳其文本转译成汉文,并将汉文记载中涉及中亚史地之考证,择重要者附记于各章之后,有关中国部分详加注释,1944年6月出版:1957年11月商务印书馆再版时译者又作了某些修改,1985年5月,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出版。
    [3]“苏丹尼耶”(Sultaniyya,意为“至高无上”),伊朗历史文化古城,一度为伊尔汗王朝国王完者都的首都,在今天伊朗赞詹省,位于赞詹市的东南,喀兹温市的西北,距德黑兰市西南240公里,200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413,414.
    [2]#12
    [3]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摩洛哥大旅行家。1304年,白图泰出生于摩洛哥丹吉尔的一个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时,他出发去麦加朝圣,从此开始,他踏上了一条长达75,000英里的旅途,经过了现在44个国家的国土,曾到过中国。回到丹吉尔之后,摩洛哥苏丹派了一位学者调查白图泰,这位学者记录下了白图泰的叙述,将其命名为《伊本·白图泰游记》。
    [4]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416,417.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36.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34.
    [1]L.S.Stavrianos,The world since 1500:A global history,New Jersy,the eighth edition,1999,p.292.
    [2]Ahmad seyf,Despotism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Iranian economy,1500-1800,In:Essays o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p.4.
    [3]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1980,pp.200,201.
    [1]阿斯特拉罕位于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区,分布在有运河和小溪相连的11个岛屿上。建于十三世纪。1460-1556年为阿斯特拉罕汗国都城。1558年,伊凡四世的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阿斯特拉罕,将其纳入到莫斯科公国的版图。同年,新的阿斯特拉罕城在河的左岸奠基。
    [2]阿尔汉格尔斯克(Archangel的俄语名称),俄罗斯北部港口城市,位于北德维纳河河口附近,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首府。历史上是俄罗斯重要的港口,18世纪后因圣彼得堡开蜱而逐渐衰落。19世纪连接莫斯科的铁路落成,成为木材出口中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盟国物资进入俄国的口岸。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74,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51.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e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447,448.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75.
    [4]俾路支人:南亚和西亚地区的穆斯林民族之一。自称“巴鲁奇人”(即游牧民)。人口约432万(1985)。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斯坦省和信德省,占总人口的2/3强,其余约120万人居住在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分东北和西南两大方言。俾路支人文化受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影响较深,许多部落名称都来自阿拉伯语。俾路支人一直是一个游牧民族,主要饲养牛、羊、骆驼。在信德地区,他们多从事灌溉农业,种植小麦、大麦、玉米和豆类。11世纪,1986,传入俾路支地区,由于传统祆教及其他原始宗教残余的影响,伊斯兰教的传播很缓慢。一小部分俾路支人中仍保留神鬼观念。现在95%的俾路支人归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属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只有托姆布卡部落中的少数穆斯林属什叶派。在俾路支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有原始宗教残余的影响。俾路支人严守伊斯兰教教法规定,妇女出门时必须穿戴有“网眼”面罩及肥大长衫。 参见:周戎:《俾路支斯坦:一片民族融合的热土》,《光明日报》2007年6月16日。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75.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55.
    [3]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p.137.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202.
    [2]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第90页。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p.137-139.
    [2]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第107-108页。
    [1][美]查·爱·诺埃尔:《葡萄牙史》,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翻译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5页。
    [2][美]查·爱·诺埃尔:《葡萄牙史》,第152-155页。
    [3][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267页。
    [4]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20.
    [1]Foran,Fragile Resistance: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Iran from 1500 to the Revolution,Boulder,1993,p.35.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著,元文琪译:《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3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p.450,451.
    [2][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第89-90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49.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58.
    [3][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105页
    [1]Niels Steensgard,The Asian trade revolut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the East India companie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aravan trade,Chicago,1973,p.369.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97.
    [3]Ina Baghdiantz Me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p.2.
    [1]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第154页。
    [2]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第65页。
    [3][苏]伊凡诺夫:《伊朗史纲》,第90页。
    [4]查尔丁(Sir John Chardin):1643年生于法国,是一个珠宝商,两次游览波斯。返回法国后,因他是胡格诺教徒,又被迫离法,1681年到英国避难,英王查理二世命他为宫廷珠宝商,后授予他骑士称号,1682年称为皇家学会会员,
    [1]Wii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I.B.Tauris & Co Ltd,1996,pp.337-339.
    [2]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3]Wil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350.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97.
    [2]Mauro,Merchant Communities,1350-1750.p.270.In:J.D.Tracy,The Rise of Merchant Empires,Cambridge 1990,转引自[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282页。
    [3]利伏诺(Ljvorno),意大利西部港口城市。
    [4]Wil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l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lslamic Society,,p.343.
    [5]黎世留(1585-1642),红衣主教,法国首相(1624-1642),航海和商业总监,封布列塔尼公爵,政治家,外交 家。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曾任希龙修道院院长,1607年任吕松主教,1614年作为普瓦图的教士代表出席三级会议,1616年受到摄政王太后M.de.梅迪契的赏识,担任王太后家庭总监,1617年被国王路易十三放逐,后又受到路易十三重用,1622年任枢机主教,1624年进入枢密院,同年为首席枢密大臣,从此在法国政策中具有控制性影响力。黎塞留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奠基人,运用高明的外交策略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哈布斯堡王朝,奠定了法国今后的大陆霸权,也彻底粉碎了华伦斯坦统一德意志的梦想(基辛格认为他使德国统一推迟近三百年),他的内政也很值得称道。
    [1]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p.28.
    [2]Wii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323.
    [3]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p.122.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43.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442.
    [1]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p.136.
    [2]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与荷兰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发生的三次战争,分别发生于1652-1654,1665-1667年、1672-1674年。通过三次战争,英国进一步建立了海上优势,维护了海上利益,而荷兰的经济和海军实力却都受到了削弱。
    [1]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第108页。
    [2]Brenner,R:merchants and Revolution:Commercial Change,Political Conflict and London's overseas Traders 1550-1653,p.42.转引自赵秀荣:0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第108页。
    [3]赵秀荣:《1500一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第111页。
    [4]Wil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326.
    [1]Wil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343.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98.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99.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p.198,199.
    [3]巴达维亚(Batavia),印尼首都和最大商港雅加达的旧名。
    [1]Wil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p.352,353.
    [2]Willem Fl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354.
    [1][美]房龙:《荷兰共和国兴衰史》,施诚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Willem Fioor,The Dutch and the persian silk trade.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pp.357,358.
    [2]马陵:《疆界的终结一全球化》,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2]彭树智:《论人类的文明交往》,载《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一期。
    [3]王字洁:《伊朗伊斯兰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51页。
    [4]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1]蒋国维主编:《新编中世界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2]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第192页。
    [3]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第51页。
    [4]陈彤:《“正统”观念与伊朗什叶派--从蒙古入侵到萨法维王朝建立》(博士论文)
    [1]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36页。
    [2]于卫青:《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麦瓦利”指自愿或被迫改奉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们穆斯林。
    [4]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5]Moojan Momen,An Introduction to Shi'i Islam: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Twelver Shi'ism,p.89
    [1]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78页。
    [2]金宜久:《伊斯兰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页。
    [3]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第53-56页。
    [1]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第54-73页。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1980,pp.185-186.
    [1][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提扬尼:《伊朗通史》,叶弈良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745页。
    [2]Laurence Lockhart,Persian cities.Luzac & Company Ltd,1960,P.36.
    [3]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第192-193页。
    [4]杨灏城、朱克柔主编:《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宗教与世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12.
    [2]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Atlanta,Scholars Press,1999,P.61.
    [1]主显节(英文Epiphany,东正教俗称为洗礼节)是天主教及基督教的重要节庆日,以纪念及庆祝耶稣在降生为人后首次显露给外邦人(指东方三贤士)。主显节为每年的1月6日,但不同的宗教而有不同的庆日。
    [2]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pp.89,90
    [3]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p.175,217.
    [4]R.D.McChesney,"Barrier of Heterodoxy"?:Rethinking the ties between Iran and central Asia in the 17~(th) century.In: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I.B.Tauris & Co Ltd,1996,pp.236,243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387.
    [1]第比利斯(Tiflis),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大高加索与小高加索之间,地处外高加索的战略要冲,海拔406至522米,面积348.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120万,年平均气温12.8℃。第比利斯是外高加索地区著名古都。6世纪,第比利斯被波斯人占据,7世纪又被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占领。1122年,第比利斯被大卫二世收复,定为格鲁吉亚国都。1234年被蒙古人攻陷,1386年遭帖木儿洗劫,之后数次被土耳其人攻占。1795年波斯人纵火焚城,把第比利斯变成一片焦土。1801-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也随之被俄国兼并。1921年前苏联把它定为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共和国宣布独立,第比利斯为首都。
    [1]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20.
    [2][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页。
    [1]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386,
    [2]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394.
    [1]李文业:《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2]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p.206,208
    [1]张鸿年:《波斯文学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页。
    [2]Roger Savou,Iran under the Safavids,P.205
    [3][法国]瓦莱丽·贝兰斯坦:《莫卧儿统治下的印度帝国》,吉晶、王菲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1][法国]瓦莱丽·贝兰斯坦:《莫卧儿统治下的印度帝国》,第35页,60页。
    [1][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蓝琪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70-474页。
    [2]波斯国王阿巴斯二世于1647年建立的一座王宫,坐落于一个花园之中,占地67000平方米。
    [1]邢秉顺:《伊朗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2]冀开运:《略论伊朗的智力引进》,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Ina Baghdiantz McCabc,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India(1530-1750),Scholars Press,1999.pp.1,2.
    [2]王治来:《中亚通史.近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79-80页。
    [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ol.6,p.594.
    [1]Roger Savor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45.
    [2]Roger Savory,Iran under the Safavids,p.176.
    [3][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第539-540页。
    [4]《谢赫·苏非·丁·阿尔达比里陵墓的中国瓷器》,http://www.chinaembassy.ir/chn/.culture/t225853.htm(中国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网页)
    [1]王治来:《中亚通史·近代卷》,第79-80页。
    [2]丁明俊:《十七世纪伊朗伊斯兰哲学思想东传及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载《回族研究》199 9年第四期。
    [3]余振贵:《十七世纪伊朗与中国伊斯兰文化复兴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穆拉·萨德拉与王岱舆》,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四期。
    [1]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34页。
    [1]彭树智:《中东史卷首叙意》,《中东研究》1999年总第35期,第3页。
    1、Chales Melville(ed.),Safavid Persia: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n Islamic Society,I.B.Tauris & Co Ltd,1996.
    2、David Morgan,Medieval Persia.1040-1797,New York,1988.
    3、Elie Kedourie and Sylvia G.Haim(ed.),Essays o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London,1988.
    4、Hafez F.Farmayan,THE BEGINNINGS OF MODERNIZATION IN IRAN:The Policy and Reforms of Shah A bbas I(1587-1629),Salt Lake City,1969.
    5、Hafez F.Farmayan,The Foreign Policy of Iran-A Historical Analysis(559B.C-A.D.19 71),Salt Lake city,1971.
    6、John Foran,Fragile Resistance: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Iran from 1500 to the Revolution,Westview Press,1993.
    7、Laurence Lockhart,Persian cities,Luzac & Company Ltd,1960.
    8、L.S.Stavrianos,The world since 1500:A global history,New Jersy,1999.
    9、Ina Baghdiantz McCabe,The shah's silk for Europe's silver:The Eurasian trade of the Julfa Armenians in Safavid Iran and lndia(1530-1750),Scholars Press,1999.
    10、Moojan Momen,An Introduction to Shi'I Islam:The History and Doctrines of Twelver Shi' ism,Yale Univercity Press,1985.
    11、Niels Steensgard,The Asian trade revolut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the East India companie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aravan trade,Chicago,1973.
    12、Percy Sykes,A history of Persia,Macmillan and co.,Ltd,1951.
    13、Peter Jackson and Laurence Lockhar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v.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4、Richard Tapper,Frontier nomads of Iran:A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Shahsev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5、Rizvi,Saiyd Athar Abbas,Iran:royalty,religious and revolution,Canberra,1980.
    16、Roger Savoy,Iran under the Safavi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1、[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元文琪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提扬尼:《伊朗通史》,叶弈良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3、[苏]米·谢·伊凡诺夫:《伊朗史纲》,李希泌等译,三联书店1973年版。
    4、[美]希提:《阿拉伯通史》上下册,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美]费希尔:《中东史》,姚梓良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7、[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8、[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王大庆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9、彭树智主编:《阿富汗史》,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
    10、彭树智主编:《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进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4、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邢秉顺:《伊朗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18、赵伟民:《近代伊朗》,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年版。
    19、[美]房龙:《荷兰共和国兴衰史》,施诚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法国]瓦莱丽·贝兰斯坦:《莫卧儿统治下的印度帝国》,吉晶、王菲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英]波特编:《新编剑桥近代史》第一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法]恰赫里亚尔·阿德尔等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蓝琪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
    23、王治来:《中亚通史·近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赵秀荣:《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5、黄维民:《奥斯曼帝国》,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26、[巴基斯坦]拉希德:《巴基斯坦简史》(第三卷),四川大学外语系翻译组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7、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8、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9、蒋国维主编:《新编中世界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0、王锋、陈冬梅:《波斯历史文化与伊朗穆斯林风情礼仪》,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1、[法]昂里·马塞:《伊斯兰教简史》,王怀德、周祯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2、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3、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34、杨灏城、朱克柔主编:《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5、王宇洁:《伊朗伊斯兰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马明良:《简明伊斯兰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38、哈全安:《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美]查·爱·诺埃尔:《葡萄牙史》,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翻译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0、张鸿年:《波斯文学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
    41、李文业:《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