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运用实地研究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城北区作为实地研究地点,把该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的BL中学和HD中学两所学校作为实地个案,将文化变迁作为课程与教学发生的背景,把课程与教学纳入文化的视角加以考察,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问题进行了实地研究。
     本论文从“何为”与“何以为”两个角度剖析了南京市城北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发生的课程与教学问题。“何为”关乎价值取向,分析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何以为”关乎过程与手段,分析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何为”研究了城北区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认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不利学校群体,是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被薄弱”的学校,“薄弱学校”是不平等的社会层级观在教育上的表现。“优质学校”是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造成的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这种不平等越来越表现为生源不平等和文化不平等。“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承担着同样的培养合格公民具备的基础素质的责任。“薄弱学校”的责任担当者是各级政府而不是学校自身,更不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薄弱学校”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政府的政策、社会文化的因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进而认为,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基于每一位学生合格的底线发展;义务教育学校不应选择生源,不具有“筛选淘汰”的功能。
     “课程与教学何以为”研究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变革问题和课程与教学的均衡与公平问题。“实践者的行动”从学校层面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发生的“何以为”问题的探究,认为课程与教学变革是适度发生的;“均衡与公平”结合当代城市“极化”社会的现状,从社会文化变迁的层面对基础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择校问题、学校间的竞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基于儿童个体发展的有差异的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优质发展策略。
This thesis selects BL Middle school and HD Middle school in Chengbei depart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field research method. Field research was used in two cases. We aimed at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We consider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as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which formed the problems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 problems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merged in the cultural changes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two following issues, that is, "what and why" and "how". "Why" mainly involves the problem of value guide,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wh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begin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 mainly involves the problem of process and method,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transform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balance and fair in the school development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Why to improv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ays attention to "quality school" and "weak scho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eak school" mainly refers to the unfavorable school in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t is the weakened school. "Quality school" aims not at the ceiling of student development, but at the bottom development of every student. "Quality school" owns the advantageou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ulture. It should accommodate all the students, and implement the different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results equality. "Weak school" and "quality school"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stering the qualified citizens with the basic capabilities. It is the government in all levels not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school who shoul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weak school development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form of weak school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evaluation systems of education staff and the continuing changes of social culture.
     "How to improv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action of the reformer" and "balance and fair"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action of the reformer"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the school level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appropriate change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t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the social cultural level, explains the problem of school choice, the problem of school survival and competi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and balance development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offers the idea of differen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air, and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culture on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view of modern city polarization.
引文
1费孝通.费教通文集[A].亦谈社会调查(第五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422.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文集[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74.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2.
    3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15-19;[日]人冢丰.实地调查的含义——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个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7,5,1-6;吴仁安.历史研究与实地历史考察[J].史学理论研究.2000,1,42-45
    1[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9.
    2[英]爱德华·们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美]鲁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版,11.
    4[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M].北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
    5[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M].北塔,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3.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1.
    2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1,1-14.
    3[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5.
    1费孝通.江村经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A].费孝通文集(第二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2.
    2[英]怀特海著.观念的冒险[M].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8.
    1郑世兴.梁启超教育思想[M].台北: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民国六十九年七月,53.
    2张之洞.劝学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3.
    3郑世兴.梁启超教育思想[Ml.台北: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民国六十九年七月,56.
    4费孝通.乡土中国[A].费孝通文集(第五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322.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6.
    1[英]布·马林诺夫斯基.江村经济》序[A].费孝通文集《(第二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214.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
    1[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72.
    1中共南京市城北区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南京市城北区地方史[M].E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2.
    1“有教无类”是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给黄质夫先生栖霞乡村施教的题词。
    2陶行知.中国教育的改造[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成都:西川教育出版社,1991,7.
    1黄飞.黄质夫先生年谱[A]黄质夫教育文选[C].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12.
    2黄质夫著.和乡村教师的谈话[A].黄质夫教育文选[C].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12.
    3黄质夫著.栖霞乡师推广事业概要[A].黄质夫教育文选[C].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26.
    4黄质夫者.栖霞乡村师范服务社会之实况[A].黄质夫教育文选[C].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35.
    1后来又史名为“中国水泥厂中学”,1985年,学校开始创办的职业教育。1999年,学校初中剥离,更名为南京市龙潭职业高级中学。
    2“劳山”,亦写作“老山”,这是由于在南京栖霞方言里,“劳”“老”读音不分。陶行知先生在《小庄晓》一诗序中写道:“晓庄原名小庄,后面有老山,亦拟改为劳山,以寓在劳力上劳心之意”。
    3南京市城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城北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959.
    4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5.
    1南京市城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城北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964
    1南京市城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城北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357
    1冯骥才.乡土文化[M].作家出版社,2011,1.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A].费孝通文集(第五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16.
    2费孝通著.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A].费孝通文集(第四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76.
    3[荷兰]约翰.赫伊哈津.游戏的人[M].中国美术出版社,1996,4.
    4[荷兰]约翰.赫伊哈津.游戏的人[M].中国美术出版社,1996,53.
    1晏阳初.定县实验意义及其成功的条件[A].晏阳初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4
    1在学校剥离划转交接会议上的讲话,BI.中学学校工作文件稿.
    1在高前学校安排一个教室晚上不息灯,供需要在晚上看书的学生使用。我两年前在一所省示范高中教书的时候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管理措施。
    2陆有铃.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十问题[J].教育学报,2008,8,3-6.
    1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86.
    3中庸.
    4论语·里仁.
    5闫广芬、李忠.试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J.教育研究,2003,8,73-77
    1吴全华.义务教育学校重点班制度应该废止——兼析因材施教的误用及后果[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5-8
    1周文海.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大事记[J].江苏教育研究,2009,8C,7-8
    1 Polansky.Johnson(1999).Reducing Class Size:What Do We Know?.http://www.wested.org/policy.
    2黄宝兴、庞红卫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小班化教育发展述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1,92-95
    1礼记·学记.
    2[法]爱弥尔·涂尔十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19.
    1杨启亮.家教: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Jl.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42-46
    2杨启亮.家教: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42-46
    1陈敬朴.为教育共同发展作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9-112,132-137.
    2陈敬朴.让孩了享受优质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4.
    3《扬子晚报》上的文章引用了两位外地重点中学校长的话,现摘录如下。“南京高考考不过外地,家长很心急,我的看法是南京的校长、老师要改变观念,不能以为乡下高中考得好是应试教育搞出来的,而对自身没考好感到不以为然。这是不对的,作为校长、老师,要从家长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是自己孩子参加高考,我们还能这样无动十衷吗?”“外地老师把高考视为荣誉,带的学生没考好,觉得对不起家长和校长,因此,带学生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南京则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景。”
    1BL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09,9—2012,09)
    12009年7月3日杨启亮教授在城北区燕了矶中心小学调研时的讲话记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www.jyb.c南京2010,07,29
    3杨启亮教授在南京市城北区的义务阶段基础教育学校调研中的一次讲话记录。
    1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1.
    1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19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J].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05.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J].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49.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
    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2杨启亮.“薄弱学校”: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
    1杨启亮.“薄弱学校”: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7.
    1杨启亮著.合格即优秀:义务教育的一种评价观[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0,1
    2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十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1[美]西奥多·威廉·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A],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2.
    Parsons,T. The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VOL.29, NO.4,1959
    1[瑞典]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2.
    1杨启亮著.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取向[J].教育研究,2006,11,11-17
    1[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C]李其龙主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9.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1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4
    3[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日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2
    1杨启亮.基础教育改造中几个基础性问题的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7).3-5
    2[英]怀特海.教育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59
    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1
    1杨启亮.误解与辨析:选择底线评价的几个实践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1,7—11
    2吴康宁.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J].教育研究2007,12,21-25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索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9
    1[英]阿尔弗雷德·诺尔司·怀特海.思维方式[M].黄龙保、芦晓华等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1为了使当时中小学的民办教帅学历达标,上世纪九十年代未我国大多数省市进行了“全员学历培训”的教育,通过全员培训,大多数“民师”的学历达标了。
    1[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2.
    2[法]爱弥尔·涂尔十.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
    1甘阳.古今中西之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53.
    2任剑涛.启蒙的自我澄清[J].读书,2010,11,24-30.
    1杨启亮.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取向[J].教育研究,2003,9,69-74.
    2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十化[J].教育研究,2007,9,23-28.
    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1[苏]马卡年柯.马卡年柯教育文集[c].吴式颖,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8.
    1[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1.
    3[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3.
    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8.
    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9.
    1杨启亮.论理想的课程与教学的可能性[J].教育研究,2009,12,47-52.
    2顾泠沅,易凌峰,聂必凯.寻找“中间地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1.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笔著认为,“中间地带”的实现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向相运动,而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涵化过程,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消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1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取向[J].教育研究,2006,11,11-17.
    1吴亮奎.差异均衡:基础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合理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0-3-3,教育科学.
    1康健.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石[N].中国青年报,2010,10,25.
    2[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5.
    1[英]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M].尤卫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01.
    1[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3,386.
    1[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www.jyb.2010,07,29.
    3辛涛,黄宁著.教育公平的终极日标:教育结果公平——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新定义[J].教育研究,2009,8,24-27.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
    1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4.
    2黄怡著.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06.
    3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2.
    1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2.
    1对外来工了女三同教育宁工小学受到全国表彰http://www.chinaedunet.com/xzpd/news/shownews.asp?id=7139
    1陶行知.知行诗歌集[c].陶行知全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0-41.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A]陶行知全集[C](第一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
    3许嘉璐.卸下镣铐跳舞——中国哲学需要一场革命[J].文史哲,2009,5,5-12.
    1陶行知著.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C](第二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35.
    2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61.
    3[美]塞缪尔·享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360.
    1转引自高培华.培养“人中人”不做“人上人”[J].生活教育.2002,2,22-24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中共南京市城北区地方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4]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城北区志.
    [6]城北年鉴(2005).
    [7]城北年鉴(2006).
    [8]城北年鉴(2007).
    [1]老子.
    [2]论语.
    [3]孟子.
    [4]礼记.
    [5]四书集注.
    [6]张之洞.劝学篇[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9.
    [8]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一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9]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二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0]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三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四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五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4]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下)[C].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15]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1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1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五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7]黄质夫.黄质夫教育文选[C].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
    [28]晏阳初.晏阳初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9]梁漱冥.梁漱冥全集(第一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0]梁漱冥.梁漱冥全集(第二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1]殷海光.中国文化展望[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3]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35]孙立平.断裂——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6]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7]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8]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9]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40]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41]罗慧燕.教育与社会发展——中国贵州省的一个个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2]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3]甘阳.古今中西之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5]郑世兴.梁启超教育思想[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0.7
    [46]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7]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8]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9]陈敬朴.为教育共同发展作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0]陈敬朴.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1]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5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54]石中英[M].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6]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199.
    [57]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58]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9]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6.
    [60]周洪宇.教育公平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62]汪丁丁.跨学科教育文集[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4]课程教材研究所[M].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5]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6][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文集[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7][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8][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69][法]维克多·埃尔.文化的概念[M].康新文、晓文译.北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0][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71][法]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M].黄建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2][美]鲁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3][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面面观[M].北塔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74][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5][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76][英]怀特海.观念的冒险[M].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77][英]阿尔弗雷德·诺尔司·怀特海.思维方式[M].黄龙保、芦晓华等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78][美]塞缪尔·享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79][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0][法]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1][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2][英]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M].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3][意]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宫维明译.北京出版社,2010.
    [84][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5][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6][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7][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8][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9][苏]马卡年柯.马卡年柯教育文集[C].吴式颖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0][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91][苏]凯洛夫.教育学[M].沈颖、南致善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0[M].
    [92][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C].(教育学卷第一卷),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3][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C].(教育学卷第二卷),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5][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和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凤凰传媒集团,2007.
    [96][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97][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8][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99][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1.
    [100]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3]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4][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105][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6][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7][荷兰]约翰·赫伊哈津.游戏的人[M].多人译.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1996.
    [108][英]怀特海著.教育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09][英]伯特兰·罗素.教育论[M].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
    [110][美]约翰·I·古德阳莱德.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胡玲、陈建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日]大冢丰.实地调查的含义——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个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7,5.
    [112]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1.
    [113]吴仁安.历史研究与实地历史考察[J].史学理论研究,2000,1.
    [114]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115]陈侠.课程论的学科位置和它同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87,3.
    [116]刘要悟.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4.
    [117]廖哲勋.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7,11.
    [118]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19]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120]杨启亮.家教: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121]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取向[J].教育研究,2006,11.
    [122]杨启亮.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取向[J].教育研究,2003,9.
    [123]杨启亮.基础教育改造中几个基础性问题的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7.
    [124]杨启亮.教学实践与课程理论的“对话”[J].当代教育科学,2004,1.
    [125]杨启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践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5.
    [126]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学报,2008,8.
    [127]杨小微.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
    [128]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
    [129]杨小微.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130]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31]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132]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2008,12
    [133]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134]吴永军.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创新之基础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5.
    [135]许嘉璐.卸下镣铐跳舞——中国哲学需要一场革命[J].文史哲,2009,5.
    [136]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1.
    [137]张武升.论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J].教育研究,2009,11.
    [138]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139]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40]徐继存.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教育研究,2008,4.
    [141]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42]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143]燕国材.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J].探索与争鸣,2006,3.
    [144]黄济.中国近百年教育思想回眸[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
    [145]辛涛,黄宁.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教育结果公平——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新定义[J].教育研究,2009,8.
    [146]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7]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148]李令永.论教学合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