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外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的精神元素交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之普遍倾向与特征。它可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前者表现为一种类似集体无意识的社会文化心理,这主要体现为该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取向;而后者则表现为在大多数国民身上普遍具有且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等,这种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主要体现为国民组织社会生活、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道德行为和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格特征,而非心理的、认知意义上的性格特征。
     历史地看,十九世纪前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思想发轫时期的旅行家时代;思想演进时期的传教士时代和思想深化时期的思想家时代。第一个阶段,旅行家对中国人的描述大多停留在人种与一些文化特征等表象的层面;第二个阶段,由于传教士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的关注,故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初步深入到人性层面;第三个阶段,西方的中国热扩大到思想界,继而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国民性问题展开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且形成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即颂华派和贬华派。
     在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伦理型文化基本抱持肯定态度的基础上,以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为代表的颂华派思想家认为中国人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为重现世、轻来生的人本主义,重群体、轻个体的整体主义和重和平、轻扩张的和平主义;重笔塑造了代表中国人道德理想人格的孔子和政治理想人格的君王之性格特征,从中国人的器物、制度和思想,中国人对礼的遵从以及在处理人伦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等方面,推断出中国国民智慧、循礼(理)和守德的群体人格特征。在这些颂华派思想家看来,中国的开明君主制为国民形成良好的人格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而伦理型文化则对仁慈、智慧的君主和温文尔雅、节制、正义和守德的中国国民性形成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颂华派的观点在一些方面也能认识到中国国民的部分心理和人格特征,但是在更多的方面却呈现出过分美化的趋向。颂华派的中国国民性思想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占据着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主流,
     与颂华派观点相反,以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为代表的贬华派思想家在“东方专制主义制度”的否定话语基础上,对中国国民的价值取向、性格特征均持以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人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出的保守主义和权威主义导致了中华文明的停滞,而民族神话的匮乏则形成了他们功利性的信仰取向;由此,贬华派一方面对中国圣人与君王的理想人格特征进行贬斥,另一方面则将中国国民的一般精神定位于“奴性”精神,认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国民主要表现为抱残守缺、缺乏诚信和虚伪愚蠢等人格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于中国的专制制度,即制度的恶决定了人性的恶。贬华派的中国国民性思想代表了十八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主流观点。虽然,这些启蒙思想家大多出于自身的需要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无情地贬斥和批判,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揭示了中国国民的痼习和缺点,其思想发人深思。
     在梳理13—18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历史演变,点面结合地分析和论述颂华和贬华思想家中国国民性思想之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解释理论。本文认为,颂华派思想家从道德史观、唯理论的立场出发,阐述中国国民性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把中国人形象视为“道德的中国人”,目的在于为欧洲树立一个道德君王和道德国民之楷模;而贬华派则从进步史观和自由主义理论出发,批判和贬斥中国国民性,把中国人定位在“奴性的国民”、“道德堕落的中国人”,其动机是为了证明欧洲人在种族、文化和道德方面的优越性。因此,一方面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已经深入到制度、思想和人格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出中国国民的诸多劣根性,其思想具有敏锐性特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国民性之现实本体,进而改造国民性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褒扬和贬斥,其动机所包含的利用取向远远超过了研究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笔下的中国国民性并非是中国国民人格的真实反映,而是被刻意地想象和构造出来的。因而其思想又具有虚幻性和歧视性特征。启蒙思想家之中国人论对十九世纪中西方的中国国民性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改造国民性和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认真反躬自省,努力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同时,也都在研究其他国家如何看待自己,即通过研究第三只眼中看到的自己来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而这正是本文研究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之根本目的所在。
The national character is a social psychology and a social consciousness produced by the subject with interaction of outer substance and inner spirit in the period of long-term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t is has two exhibiting form, i.e.,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The inner form is a so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resembled to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the outer is a universal and repeated action manner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mostly subjects. In the eye of history, the discussion on Chinese nationality before the 19th century has three stages-the safari times in the beginning, the missionary times of thinking move forward in the middle, and the thinker times of thinking advancing in the end. In the first stage, the safari described the Chinese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race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missionar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Chinese humanity on the basic of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hilosophy. And in the third stage, the hot of China extended to the thinker community and the enlightened thinkers was divided to two groups, i.e., the Sinophilies and the Sinophobies.
     On the basic of the supporting attitude to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ethical culture, the Sinophilies, represented by Leibniz and Voltaire, considers the Chinese is focus on rationalism of this life being prior to the otherworldliness, collectivism of community being prior to the unit and pacifisms of peace being prior to outspreading. They emphasize on introdu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us and some kings, the former is the cultural ideal personality and the latter are described to the political ideal personality. They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Chinese has a nationality of being intelligent, rationalism and virtuous from the Chinese instrument, system and thought and the obeying to Li and the words and action in eth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opinion of Sinophilies, the Chinese enlightened political system provides a loos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o shaping good personality and the ethical culture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managing a open-minded, merciful and wisdom king and refined and cultured, moderate, justice and virtuous nationality. But the Sinophilies grasps the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of Chinese correctly; they beautified the Chinese to some extent. The fact is that the Sinophilies holds the mainstream of thought about Chinese nationality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On the contrary, the Sinophobies represented by Montesquieu and Diderot, places the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nto a negative words about“oriental absolutism system”. They put a negative attitude to Chinese value tropism and characteristics. Also, they think Chinese conservatism and authoritarianism led to the stagnanc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lack of mythology shaped the Chinese utilitarian belief direction. Accordingly, they demote the ideal personality character of the sacred and the k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gard the Chinese common spirit as the nature of slave. They define the Chinese as conservative, be lacking good faith, hypocritical and stupid. These stamps are decided by the nature environment and racial descendiblity. The thought of Sinophobies composes the whole framework after the middle 18th century, even up to now. These enlightened thinkers demote and animadvert on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usually from their own benefit, but they indeed open out the inveterate habit and shortcoming of Chinese. Their opinion provides good food for thought.
     Besides clear up the evolvement of occidental thought on Chinese nationality from 13th to 18th centur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basic idea of groups of the Sinophilies and the Sinophobies both in point and sphere,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hought of enlightened thinker of 18th century, and evaluate these thought in general. From the Historical Notion of Moralism, the Sinophilies regarding the Chinese as virtuous aims at erecting a model to the king and the people. From the Historical Notion of Progressivism, the Sinophobies defining the Chinese as slavish and immoral under the dualistic principle aims at prov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west in race, thought and morality. So, in the motivation of occidental thinkers’words on Chinese nationality in 18th century, the part of utility exceeds the one of research although they had probed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into the system, thought and the humanity with the understanding covering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and offered a help to Chinese to know and rebuild theirselves towards modernization. To a great extent, the descriptions of Chinese nationality from the enlightened thinkers’pens are not authentic; they are constructed and fabricated designedly.
引文
①按:这种过程的具体描述请参见林被甸的《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研究》1999年2期。另:为行文方面,所有参考书目第一次征引依次列国别、著者、著作、译者、版本和页码,同一书目第二次以后出现均略去国别、著者、译者和版本,仅列著作及页码。
    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曹中德等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页。
    ②[美]西里尔·布莱克:《比较现代化》,纽约自由出版社,1976年,第148页。
    ①[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①按:由于篇幅有限,表格中仅仅罗列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神父和传教士。对于在17—18世纪间,来华的传教士的详细描述请参加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255页。
    ①[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刘北成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上卷第39页的地图:在欧洲东方-西方之间有问题的分界线。
    
    ①[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50页。
    ②[英]巴尔克:《民族性》,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五十八年,第165、169页。
    ③参见罗家伦:《民族与民族性》,《新中华》2卷5期,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十日。
    ①[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55页。
    ①参见周宁:《天朝遥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上卷第61—62页。
    ②[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王遵仲等译,中华书局,1995年,第1页。
    ③参见《天朝遥远》上卷第1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767页。
    ①[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0页。
    ②《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耿昇、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5年,第280页。
    ①[法]艾田蒲:《欧洲与中国》,许钧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②《天朝遥远》上卷第19页。
    
    ①《天朝遥远》上卷第2页。
    ②《天朝遥远》上卷第17页。
    ③《天朝遥远》上卷第71页。
    ④[法]艾田蒲:《欧洲与中国》许钧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①Ewa Domanska:The Orientalization of a European Orient:Turkquerie and Chinoiserie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Poland, Translated from Polish into English by Magdalena Zapedowska,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June 2004.
    ②参见《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第28-29页。
    ③《海屯行记·鄂多力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第64页。
    ④周宁编注:《契丹传奇》,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438页。
    ⑤《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①参见《契丹传奇》,第223页—324页。
    ②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页。
    ①[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江文君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①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0年,第71页。
    ②参见[英]C.R.博克舍编:《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年,导言第18-19页。
    ③参见《天朝遥远》上卷第50页。
    ①严建强:《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中国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①The Travels, Voyages, and Adventures of Ferdinand Mendez Pinto, trans. By Cogan, London, 1895, p.22.
    ①[法]安田朴、谢和耐等:《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耿昇译,巴蜀书社,1993年,第163页。
    
    ①周宁:《第二人类》,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②转引自陈台民:《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香港朝阳出版社,1985年,第131页。
    ①周宁:《大中华帝国》文选,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①[法]伏尔泰:《风俗论》前言,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Donald F. Lach: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1I,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p.814
    ③[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郭强等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①See Habermas, Jurgen: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pp.12-13.
    ②See Knud Lundbaek: The Image of Neo-Confucianism in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Discovering China: European Interpret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Julia Ching and Willard G. Oxtob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1992, pp.27-38.
    ①[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汪文君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①《天朝遥远》上卷第87页。
    ①J.B. Du Halde: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trans. By John Watts, VoI 1. p. 237, Antiquity and Extent of the Chinese Monarchy.
    ①W. Cillespie:The Land of Sinim, 1854,转引自[英]约·罗伯茨编著:《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6年,第143页。
    ①《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31页。
    ②[德]利奇温:《十八世纪欧洲与中国文化的接触》,朱杰勤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97页。
    ①《风俗论》第330页。
    ②《风俗论》第254页。
    ③[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06页。
    ④[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②郭清香:《耶儒伦理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年,第62页。
    ③《马可·波罗行记》第260页。
    
    ①[法]杜赫德:《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郑德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8页。
    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02页。
    
    ①《中国之欧洲》第148页。
    ②《大中国志》第107页。
    ①Quesnay: China, A Model for Europe, San Antonio, Texas, Paul Anderson Company, 1946. pp. 184
    ②[美]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1998年,第38页。
    ①[英]屠霍德:《中国史》第一卷,转引自[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南宇等译,1961年,第122页。
    ②[英]菲茨帕特里克:《中国礼仪之争——中国社会和天主教制度的比较研究》,摘自《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
    ①[法]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9页。
    ②[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陈爱政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①[法]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49页。
    ②《韩非子·五蠹篇》云:“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③[日]沟口雄三:《“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船山学刊》1999年第2期。
    ①转引自《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29页。
    ②《中国史》,转引自《人口原理》第122页。
    ③[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梅谦立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④[法]霍尔巴赫:《社会的体系》,转引自《天朝遥远》第218页。
    ⑤按:据杜赫德记载: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吴三桂宁可为了效忠朝廷而牺牲父亲。吴父对儿子的忠诚大为赞赏,在暴君的淫威面前凛然赴死。(《中华帝国通史》,《世纪中国潮》文选第214页)
    ①[法]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30页。
    ①转引自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12页。
    ②[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第102页。
    
    ①《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04页。
    ②《第二人类》文选第182页,
    ①《中国近事报道》第122页。
    ①《中国近事》第3页。
    ②《风俗论》第85页。
    ③周宁:《世纪中国潮》文选,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336页。
    ①《利玛窦中国札记》第268页。
    ②《第二人类》文选第192页。
    ③《中国近事》第2页。
    
    ①《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40页。
    ②《中国近事报道》第120页。
    ③《中国近事》第4页。
    ①《风俗论》)第247页。
    ②《中国近事》第2页。
    
    ①[法]古德诺:《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6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4页。
    ①《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第172页。
    
    ①[法]伏尔泰:《哲学辞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9页。
    ②《风俗论》第253页。
    ①《风俗论》第252页。
    ②以上所引内容皆选自沃尔夫的《中国的实践哲学》,转引自《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第151页。
    ③《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38页。
    ④《风俗论》第253页。
    ①转引自《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第92—93页。
    ②转引自范存忠:《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流行的中国思想》,载《文史哲季刊》,第一卷(1942年),第1期。
    
    ①《中国之欧洲》第317页。
    ②[法]伏尔泰:《哲学辞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22页。
    ③《十八世纪中国热》第87页。
    ①《中国近事报道》第85页。
    ②《中国之欧洲》第315页。
    ③《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02页。
    ④《十八世纪中国热》第87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47页。
    ②《天朝遥远》第26页。
    ①[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258页。
    ②《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第108页。
    ③《大中华帝国志》,转引自《世纪中国潮》文选第386页。
    
    ①转引自沈定平:《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文明的影响》,《历史教学》1983年第11期。
    ②[法]魁奈:《经济和政治文选》,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13页。
    ①《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第165页。
    
    ①《马可·波罗行记》第260页。
    ②《中国近事》第3页。
    ①参见《大中华帝国志》,转引自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284—285页。
    ①《中国近事报道》第69页。
    
    ①《马可·波罗行记》第261页。
    ②《世纪中国潮》文选第245页。
    ①《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第164页。
    ①《第二人类》文选第302页。
    ②《中国近事》第32页。
    ③《哲学辞典》第218页。
    ④[葡]费尔南·门德斯·平托:《平托东游录》,转引自周宁编著:《世纪中国潮》文选第386页,学苑出版社, 2004年。
    ①《哲学辞典》第323页。
    ②《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第164页。
    
    ①[法]毕诺:《中国与法国哲学思想的形成》,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2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①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①《中国之欧洲》第128页。
    ②《大中华帝国》文选第208页。
    ③《大中国志》第117页。
    ④《风俗论》第249页。
    ①《风俗论》第249页。
    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32页。
    ③[英]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86页。
    ①[美]明恩博:《中国人的气质》,佚名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1页。
    ②《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第36页。
    ③[德]谢林:《神话哲学》,转引自[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98页。
    ④金隆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①《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88页。
    ②[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等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②《风俗论》第249页。
    ③《历史哲学》第128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75页。
    ②参见[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5页。
    ③文崇一:《从价值取向谈中国国民性》,选自李亦园等编《中国人的性格》,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出版,1974年6月。
    ①《中国近事》第11页。
    ②《哲学史讲演录》第120页。
    ③《哲学史讲演录》第122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74页。
    ②[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③《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第80页。
    ④《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0页。
    ⑤《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0页。
    ①《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144页。
    ②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By J.-B DU Halde, trans. By John Watts, London, 1736, Vol.third, pp.264-265,转引自周宁《天朝遥远》下卷第304页。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
    ①《风俗论》第246页。
    ②[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403页。
    ③参见《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第36—37页。
    
    ①《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226页。
    ②《哲学史讲演录》第125页。
    ①参见《历史哲学》第156-157。
    ②《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303页。
    ③《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88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76页。
    ②吾淳:《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中华书局,2007年,第288页。
    ③按:该小节所引内容皆为[德]谢林《中国——神话哲学》中的内容,转引自[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135—174页,所以不再一一标注。
    ④《历史哲学》第227页。
    ①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454页。
    ②《历史哲学》第136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91页。
    ②[法]维吉尔·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52页。
    ①《中国印象》第236页。
    ②《历史哲学》第137页。
    ③参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张作成编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2—113。
    ④《历史哲学》第137页。
    ①《历史哲学》第137页。
    ②《论法的精神》第30页。
    ③[法]尼古拉·布朗杰:《东方专制制度的起源》,转引自《天朝遥远》第588页。
    ①《论法的精神》第127页。
    ②《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第281页。
    ①《历史哲学》第170、171页。
    ①《论法的精神》第151页。
    
    ①《论法的精神》第179页。
    ②[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48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6页。
    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71页。
    ③[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南宇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3页。
    ④[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0页。
    ⑤《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6页。
    ①[英]乔治·斯当东:《使馆报告》,转引自[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第18页。
    ②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4页。
    ③《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27页。
    ④《人口原理》第120页。
    ⑤《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6页。
    ⑥[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6页。
    
    ①《第二人类》文选第189页。
    ②《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3页。
    ③[西]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志》,转引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308页。
    
    ①《第二人类》文选第190页。
    ②《论法的精神》第132页。
    ③《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187页。
    ①《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第37页。
    ①《伦理学体系》第577页。
    ②《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6页。
    ③《第二人类》文选第185页。
    ④《历史哲学》第138页。
    ①《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6页。
    ②《大中国志》第31页。
    ③《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第287页。
    ④《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92页。
    ⑤《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161页。
    ⑥《第二人类》文选第186页。
    ⑦《论法的精神》第279页。
    
    ①《第二人类》文选第185页。
    ②参见《论法的精神》第309、316页。
    ③[法]卢梭:《新哀洛漪丝》,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95页。
    ①参见[美]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黄纯燕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②《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第104页。
    
    ①《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158页。
    ②《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162页。
    ③《十八世纪中国人热》第186页。
    
    ①《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9页。
    ②《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第161页。
    ③《第二人类》文选第189页。
    ④《历史哲学》第109页。
    
    ①[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页。
    ②《十八世纪中国热》第201页。
    ③《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9页。
    ④《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90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9页。
    ②《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77页。
    ③《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88页。
    ①参见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5—87页。
    ②[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89页。
    ③参见《历史哲学》第171-172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88页。
    ②Daniel Defoe, 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ChapterⅪ,See http: //www.online-literature.com /defoe/crusoe2
    ③《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6页。
    ④[英]格尔巴特:《中国人的祸根》,转引自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第133页。
    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代的英国》第50页。
    ②《中国文化在启蒙时代的英国》第50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4页。
    
    ①[英]爱德华·赫伯特:《论真理》,周玄毅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②《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33页。
    ①《天朝遥远》第8页。
    ①Le Comte, , p.215.
    ①《天朝遥远》第59页。
    ①《中国之欧洲》第273页。
    ①D.Dakin, Turgot and the Ancien Regime in France (New York,1972),转引自《欧洲史》第616页。
    ①《天朝遥远》第438页。
    ②根据周宁,第一阶段是挑战基督教历史观,建立现代世俗的历史观念。见《天朝遥远》第434页。
    ③[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即使》,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①Roy Porter: Libertinism and Promiscuity, in Miller, The Don Giovanni Book, p.19,转引自《欧洲史》第36页。
    ①参见[英]李约瑟:《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李约瑟文集》,潘吉星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266页。
    ②参见[德]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34-63页。
    ①《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第48、67页。
    ②[美]理查德·罗蒂:《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①《启蒙哲学》第3页。
    ②《启蒙哲学》第11页。
    ③[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吕文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①[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上册第79页。
    
    ①[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3页。
    ②《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第495页
    ①《历史哲学》第87页。
    ①《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94页
    ②参见《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第29、52、36页。
    ③《人口原理》第26页。
    ④《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第189页。
    
    ①《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69、78页。
    ②《论法的精神》第313页。
    ①[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220页。
    
    ①《中国人之欧洲》第183页。
    ②《天朝遥远》第150页。
    ①《哲学家游记》,转引自《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第83页。
    ①《天朝遥远》第712页。
    ①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6-7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③参见《天朝遥远》第454—458页。
    ④《东方学》第10页。
    
    ①《天朝遥远》第714页。
    ②张芝联:《中英通史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①[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98页。
    ②《天朝遥远》第580页。
    ①Selected Writings on Democracy, Revolution and Society, J. Stone and S. Menell(eds.),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0, p.144,转引自周宁《天朝遥远》下卷第472页。
    ①参见顾晓鸣:《对礼的文化机制本身的批判》,《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①庞朴:《孺家辨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第33页。
    ①参见郭洪纪:《儒家的华夏中心观与文化民族主义》,《河北学刊》,1994年第5期。
    ①《天朝遥远》第88页。
    ①[美] M.G.马森:《西方的中华帝国观》,杨德山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②[美]亚瑟·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杨德山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6页。
    ③[英]亨廷顿:《自然淘汰与中华民族性》,潘光旦译,新月书店,1929年,第29、93页。
    ④《解析中国》第14页。
    ①[英]约·罗伯茨编著:《十九世纪西方眼中的中国》,蒋重跃等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150页。
    ①《文化的类同与文化的利用》第217页。
    ②《第二人类》第144页。
    
    ①《第二人类》第146页。
    ②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①《人的现代化》第42页。
    ②按:中国学者对于五·四运动的批判详见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6—190页。
    ①参见[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附录,孙志民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刘象愚杨恒达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②参见《世界史》第22-23页。
    1.[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2.[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郭强等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
    3.[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梅谦立译,大象出版社,2005年。
    4.[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5.[葡]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6.[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8.[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郑德弟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年。
    9.[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第四卷,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0.[英]C.R.博克舍编:《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90年。
    11. [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1645-1941)》,沈保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3.[意]柏朗嘉宾、鲁布鲁克:《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耿昇、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5年。
    14.[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15.[法]戈岱司:《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耿昇译,中华书局,1987年。
    16.[法]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7.[法]伏尔泰:《哲学词典》,王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8.[法]伏尔泰:《中国孤儿》,张若谷译,商务印书馆,1944年。
    19.[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陆秉慧等译,译林出版社,1991年。
    20.[法]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21.[法]安田朴、谢和耐等:《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耿昇译,巴蜀书社,1993年。
    22.[英]丹尼尔·笛福:《鲁宾逊漂流记》,黄杲炘译,上篟胛某霭嫔纾?997年。
    23.[葡]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王锁英译,澳门文化司署·海南出版社,1998年。
    24.海屯、鄂多力克、沙哈鲁:《海屯行记·鄂多力克东游录·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1年。
    25.[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6.[法]卢梭:《新哀洛漪丝》,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27.[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8.[意]马斯泰罗内·萨尔沃:《欧洲政治思想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9.[苏]阿·符·古留加:《赫尔德》,侯鸿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0.[美]孟德卫:《莱布尼茨和儒学》,张学智译,三联书店,1998年。
    31.[英]休谟著:《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32.[英]休谟著:《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33.[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上册第79页。
    3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35.[法]杜尔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36.[法]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何兆武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
    37.[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姚仁权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
    39.[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南宇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
    40.[德]亨斯·斯多倍:《遗传学史》,赵寿元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
    41.[英]罗伯特·夏克尔顿:《孟德斯鸠评传》,刘明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42.[英]理查德·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94。
    43.[法]爱弥尔·涂尔干著:《孟德斯鸠与卢梭》,李鲁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4.[美]明恩博著:《中国人的气质》,佚名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45.[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郭方、刘北成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46.[英]爱德华·赫伯特:《论真理》,周玄毅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曹中德等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8.[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9.[美]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黄纯燕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50.[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象》,吕文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1.[苏]维·彼·沃尔金:《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发展》,杨穆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52.[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53.[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54.[英]巴尔克:《民族性》,王世宪译,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五十八年。
    55.[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王遵仲等译,中华书局,1995年。
    56.[法]古德诺:《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商务印书馆,2007年,
    57.[美]孟德卫:《1500—1800年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汪文君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
    58.[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陈爱政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59.[法]亨利·柯蒂埃:《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唐玉清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60.[日]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法》,徐复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1.[法]昂德勒·希格斐:《西方民族性》,李学纯译,华国出版社印行,1950年。
    62.[德]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朱杰勤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63.[法]维吉尔·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64.[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5.[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
    66.[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
    67.[美]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译,三联书店,1998年。
    6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69.[美]魏夫特:《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70.[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光明日报社,1998年。
    71.[英]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孟庆龙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72.[英]冯克:《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利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7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
    7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孙志民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75.[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77.[美] M.G·马森:《西方人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杨德山译,中华书局, 2006年。
    78.[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等译,中华书局, 2006年。
    79.[美] M.G.·马森:《西方的中华帝国观》,杨德山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
    80.[英]伯特兰·罗素:《中国人的性格》,王正平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
    81.[美] 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公茂虹译,中华书局, 2006年。
    82.[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等译,时事出版社, 1999年。
    83.[英]亨廷顿:《自然淘汰与中华民族性》潘光旦译,新月书店,1933年。
    84.[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许钧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5.[美]斯蒂芬·杰·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田洺译,三联书店,1997年。
    86.[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赵复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7.[美]哈·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于闽海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8.[英]李约瑟:《李约瑟文集》,陈养正等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89.[德]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90.[美]理查德·罗蒂:《真理与进步》,杨玉成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91.[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缪青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2.[美]威廉·莱德勒,尤金·伯迪克著:《丑陋的美国人》,朱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93.[美]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94.[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
    95.[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96.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杨国荣著:《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8.倪素襄著:《伦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99.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0.唐凯麟著:《伦理大思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1.朱贻庭著:《中国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2.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3.陈少峰著:《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4.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5.肖群忠著:《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6.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7.马列教研室主编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108.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9.郭松义著:《伦理与生活》,商务印书馆,2000年。
    110.郭清香著:《耶儒伦理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1.张立文著:《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2.庞朴著:《孺家辨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113.任剑涛著:《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4.叶舒宪等著:《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5.朱义禄著:《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6.张岂之、陈国庆著:《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117.朱学勤著:《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三联书店,2003年。
    118.[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19.[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20.[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1.吾淳:《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中华书局,2007年。
    122.周宁编注:《大中华帝国》,学苑出版社,2004年。
    123.周宁编注:《第二人类》,学苑出版社,2004年。
    124.周宁编注:《世纪中国潮》,学苑出版社,2004年。
    125.周宁编注:《契丹传奇》,学苑出版社,2004年。
    126.周宁著:《天朝遥远》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27.周宁著:《天朝遥远》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28.周宁著:《想象中国》,中华书局, 2004年。
    129.阎吉达著:《休谟思想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130.高全喜著:《休谟的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1.许明龙著:《孟德斯鸠与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132.卿文光著:《论黑格尔的中国文化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33.许明龙著:《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34.严建强著:《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135.张国刚著:《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6.李文潮H·波塞尔编:《莱布尼茨与中国——<中国近事>发表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7.安文涛等编译:《莱布尼茨和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8.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139.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0.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141.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0年。
    142.沈益洪编:《罗素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143.吕超:《外国人的中国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4.张芝联主编:《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5.孙晶:《文化霸权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46.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147.《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何兆武杨卸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8.林语堂:《吾国吾民》,学林出版社,1994年。
    149.莎莲香:《中国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0年。
    150.周宁编注:《2000年西方看中国》2册,团结出版社,1999年。
    151.王宁:《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2.莎莲香:《外国人看中国人一百年》,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3.张功臣:《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1840—1949》,新华出版社,2000年。
    154.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5.乐黛云主编:《莱布尼茨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6.乐黛云主编:《白瑞德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7.潘乃谷潘乃和选编:《潘光旦选集》,光明日报出版,1999年。
    158.陈台民:《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香港朝阳出版社,1985年。
    15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0年。
    160.张世安:《各国民族性》,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
    16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2.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63.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
    164.王勤庞井君:《中国国民素质考察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5.龚群:《自由与潇洒:中国人的性情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6.李麟等主编:《东方人与西方人:各国国民性格管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167.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6.莎莲香等:《中国人素质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8.傅剑仁:《第三只眼看历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9.刘象愚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0.庄泽宣:《民族卫生与民族教育》,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
    171.金隆基著:《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2.刘象愚杨恒达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3.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4.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学林出版社,1991年。
    175.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
    176.姜义华等主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77.高令印等:《辜鸿铭与中西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年。
    178.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等译,海南出版社, 2007年。
    179.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1986年。
    180.叶舒宪:《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8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2.陈若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
    183.[埃]萨米尔·阿明:《自由主义病毒》,王麟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84.[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85.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6.王齐彦:《儒家群己观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87.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8.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189.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90.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1.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齐鲁书社,2004年。
    192.[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193.Quesnay: China, A Model for Europe, San Antonio, Texas, Paul Anderson Company, 1946.
    194.Le Comte: A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Empire of China, London:Methuen, 1991.
    195.Daniel Defoe: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ChapterⅪ,See 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defoe/crusoe2
    196.Divid Miller:Philosophy and Ideology in Hume’s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97.Donald F. 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Vo1I,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968,
    198.Knud Lundbaek:The Image of Neo-Confucianism in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Discovering China European Interpretations in the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Julia Ching and Willard G. Oxtob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1992.
    199.J.B. Du Halde: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trans. By John Watts, VoI 1. p. 237, Antiquity and Extent of the Chinese Monarchy.
    200.Denis Diderot:Political Writting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ohn Hope Mason and Robert Wokler,Politcs and Law Press of China, 2003.
    201.Ewa Domanska:The Orientalization of a European Orient:Turkquerie and Chinoiserie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Poland, Translated from Polish into English by Magdalena Zapedowska,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June 2004.
    202 . Habermas Jurge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e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 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