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新中国电影中非常独特的一种“类型”,它一方面以边疆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丰富了新中国电影的影像表现区间,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重塑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从而成为构建新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数量和样式繁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以云南少数民族为表现区间和主要内容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无疑是这其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中国大陆生产的,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影像表现区间,且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主要或次主要角色的电影(故事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分析、史论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电影学、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理论,在梳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边疆想象、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分析其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叙事特征、美学风格,剖析各时期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场域”中的权力纠葛关系,力图探究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怎样建构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形象,解析少数民族电影与边疆少数民族想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本质和内涵。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阐明选题的缘起、意义和价值,并对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辨析,从而确立本研究的范围、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流变,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分为“十七年”(1949——1966)、“新时期”(1978——1989)、“90年代”(1990——2001)、“新世纪”(2002——2012)四个阶段,探讨了各阶段内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演变轨迹,指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各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
     第二章借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从“异域想象”、“风情想象”、“少数民族形象想象”三个方面,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问题,并进一步借用空间文化理论,指出云南边疆想象是想象“乌托邦”与现实“异托邦”的空间意义生产。
     第三章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建构机制,电影文本投射出了“政治文化”、“中原文化”、“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族群身份的建构和认同的影响,并反映出了族群身份从内隐到突显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第四章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内蕴的文化隐喻,从“疾病隐喻”、“社会性别隐喻”两大方面,分析了云南影像叙事文本在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中所起到的隐喻作用,从而阐明其文化建构意义。
     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扩展中国电影的文化地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为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身份起到了重要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与严格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相比,真正由云南少数民族创作者拍摄,真实反映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并具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云南少数民族电影”还没有出现。云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Among all types of films in post-1949China, films about minority groups aredistinct. On the one hand, these films take minority groups of China as subjects andcontribute to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in new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build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about frontier minorities and join in the process of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mmunity of China. And among them, filmsabout Yunnan's minority groups are extraordinar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dissertation looks at fiction films produced in mainland China from1949to2010,with minority groups of Yunnan as the major or secondary subjects. Drawing insightsfrom film studies, aesthetics, soci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masscommunication, this workcombines textual research,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historical theories with fieldwork investigation to reach the goal. Based upon a review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Yunnan's minority films, and setting three mainthemes, namely imagined frontier,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isdissertation attempts to1) analyze the different narrative and aesthetic styles ofYunnan's minority film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2)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politicalpolicy on minority films production across time and the political disputes behind thevaried cultural spaces;3) examine the role of Yunnan's minority films in constructingthe image of ethnic community;4)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ority filmsand the imagination about frontier minority groups;5) disclose the cultural essenceand intrinsic meanings of minority films about Yunnan.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parts:
     Introduction starts with the origin and value of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keyconcepts, and sets the scope, contents,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of thisdissertation.
     Chapter1traces the history of Yunnan's minority filmsin four historical periods:"the seventeen years"(1949-1966),"the new era"(1978-1989);"the1990s"(1990-2001),"the new century"(2002-2012).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examining how the film styles had been shaped by different soci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conomiccontexts.
     Drawing upon the point that "ethnicity is imagined community" by BenedictAnderson, Chapter2discusses about the "imagined frontier" in Yunnan's minorityfilms from the imaginations about "the exotic,""the customs" and "the other." Andwith the aid of spatial culture theories, this chapter argues that the imagination aboutYunnan is intrinsically the production of spatial meanings out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utopia in imagination and that in reality.
     Chapter3looks at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Yunnan'sminority films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studies. It argues that films reflect the impactof "political culture,""central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on ethnic identification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lso disclose the 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identity from the implicit to the explicit.
     Chapter4borrows methods from film narratives to examine the culturalmetaphor embedded in Yunnan's minority films. It analyzes the metaphorical role andmeanings of visual narratives about Yunnan in reconstructing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national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disease metaphor" and "gender metaphor."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Yunnan's minority films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development of film culture in China, and also contribute to the ethnic culturalconstruction of China's multiple as well as unified nationalities. The author points out,however, that the strict sense of Yunnan's minority films—namely produced byminority groups themselves, displaying the realities of minority groups' lives, andwith the minority groups as the cultural subjects—haven't yet really arrived, and stillawait great effort.
引文
①魏国彬:《民族电影的产业化——云南的历史、实践和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1页。
    ②周策纵:《原族》,载《读书》2003年02期。
    ①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载《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②转引自王晓华:《民主是一种绝对价值》,载《随笔》2004年02期。
    ③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④参见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4期。
    ⑤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第17页。
    ⑦[英]戴维·米勒:《论民族性》,刘曙辉译,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29页。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注意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版,第8页。
    ②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③参见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①参见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②转引自祁进玉:《国内近百年来民族和族群研究评述》,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③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④马戎:《少数民族问题去政治化》,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⑤潘蛟:《“族群”与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⑥王星:《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分析》,载《民族论坛》2009年10期。
    ⑦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①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20页。
    ②[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320页。
    ③[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320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2页。
    ②[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7月版,第176页。
    ④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⑤颜纯钧:《全球化和民族电影的文化战略》,载《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⑥史可扬:《全球化·后殖民·民族电影——对中国电影“大片”的拷问》,载《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②参见陈剑雨:《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
    ②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75页。
    ③魏国彬:《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载《艺术探索》2009年03期。
    ①魏国彬:《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载《艺术探索》2009年03期。
    ②黄荟、陈媛、戴庆瑄:《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性探析》,载《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06期。
    ①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70页。
    ②袁成亮:《电影<阿诗玛>诞生记》,载《百年潮》2006第3期;甘昭沛:《在历史、传奇与现实间寻找契合点——电影<彝海结盟>创作笔谈》,载《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4期。
    ③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④郝云华、王京友:《云南民族电影:身份、性别与文化主体的转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⑤吴坚:《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浅析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载《电影评介》2008年13期。
    ①郭净:《影视人类学在云南的实践》,载《民族艺术》1998年04期。
    ②张静红:《田野合作中的期待——怒江茶马古道上的一次影视纪录分析》,载《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③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④张宇丹、吴丽著:《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⑤张承宇著:《影像传播中的传承、变迁与融合》,齐鲁书社2009年11月版。
    ⑥魏国彬著:《民族电影的产业化——云南的历史、实践和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①魏国彬、郑先桃:《改革开放30年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主题抽样定量分析》,载《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②伍匡文整理:《红河电影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讨会》,载《电影艺术》2006年01期。
    ③雨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讨会”摘要》,载《电影艺术》2006年03期。
    ①周夏:《坚守与展望——“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10年09期。
    ②周夏:《立足民族,放眼世界——“中国民族电影高端论坛”综述》,载《当代电影》06期。
    ③张英进著:《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7月版,第174—234页。
    ④鲁晓鹏:《文化·镜像·诗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60—70页。
    ⑤Paul Clark: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1949.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7.
    ⑥Paul Clark: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Films: Cinema and the Exotic, East-west Film, Journal, No2.198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3页。
    ①[美]大卫·波德维尔:《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麦永雄等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0页。
    ③朱影:《西方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现状》,载《当代电影》2004年06期。
    ①[美]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麦永雄等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6页。
    ②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
    ③[法]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33页。
    ④[法]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55页。
    ⑤[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第141页。
    ①伍匡文:《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的回顾与思考》,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2月版,第373页。
    ③参见苏庆华编著:《滇影风云——南屏电影院的故事》,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
    ④葛洪保:《云南影视业再现生机》,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5年2月23日。
    ①李二仕:《十七年电影与少数民族题材》,载《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305-306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0页。
    ②毛泽东:《为赴少数民族地区访问的中央访问团所作题词》(1950年),转引自《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204页。
    ④参见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陆弘石、舒晓鸣著:《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12—113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393—394页。
    ③转引自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④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前言第4页。
    ⑤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载《当代电影》1999年05期。
    ①郑文森《评<内蒙人民的胜利>》,载《人民日报》1951年3月16日编者按。
    ②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5页。
    ③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④江平主编:《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①参见《1954—1957年电影故事片主题、题材提示草案(节录)》,选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361页。
    ②当代云南编辑委员会:《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①当代云南编辑委员会:《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①转引自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49页,原载《面对事实,克服缺点——有关讨论国产影片的几份资料》,《中国电影》1956年第3期。
    ②陈山:《红色的果实——“十七年”电影中的类型化倾向》,载《电影艺术》2003年05期。
    ①参见李尚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第37页。
    ①季康:《写在<五朵金花>重新上映的时候》,《云南日报》1978年10月15日。
    ②参见杨建宇、李跃云著:《不谢的金花》,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3月版。
    ①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45页。
    ①金炳镐主编:《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22—23页。
    ②徐庆云:《电影<阿诗玛>的解禁》,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第40期。
    ①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载《电影艺术》2005年01期。
    ①参见王丽娟:《新时期“电影民族化”讨论综述》,载《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②参见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载《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①参见伍匡文:《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的回顾与思考》,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2月版,第378页。
    ①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83页。
    ②张维:《不能把古代神话现代化——对影片<孔雀公主>的意见》,载《电影艺术》1983年06期。
    ①金炳镐主编:《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32页。
    ②《人民日报》,第1版,1999年9月30日。
    ①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②参见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页。
    ③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232页。
    ④赵实:《世纪之交:寻求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对策(代序)》,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①佳明:《五彩祥云——散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载《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②《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获奖主要情况》,载《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①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②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250页。
    ③托拉克:《感染力及<金沙水拍>的谋求》,《当代电影》1995年03期。
    ①参见甘沼沛:《在历史、传奇与现实间寻找契合点——电影<彝海结盟>创作笔谈》,载《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4期。
    ②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252页。
    ③远婴:《现代性文化批评和中国电影理论——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发展主潮》,载《电影艺术》1999年01期。
    ①王迪:《民俗:电影叙事话语——兼论影片<青春祭>、<云南故事>》,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92—193页。
    ②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①金炳镐主编:《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378页。
    ②金炳镐主编:《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384页。
    ①姜赟:《<云的南方>藏着朱文的情》,《浙江日报》,2004年10月27日。
    ②陈航、杨城:《<马背上的法庭>:力透平凡生活中的普世价值》,载《中国电影报》2006年8月10日,第3版。
    ①饶曙光等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14—315页。
    ①王敏:《少数民族电影路在何方?——从少数民族影片个案<怒江魂>谈起》,载《电影评介》2006年第13期。
    ①饶曙光:《别样的<别姬印象>》,载《电影》2007年第10期。
    ①任炳年:《<遥远的诺邓>荣获第十五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优秀故事片奖》,载《大理日报》2010年4月14日第A03版。
    ②参见陈默对电影《碧罗雪山》的讨论会上的发言,载《当代电影》2010年09期。
    ③唐宏峰:《<碧罗雪山>的美学困境》,载《中国报道》2011年05期。
    ①胡谱忠:《“母语电影”的来龙去脉》,载《中国民族》2012年Z1期。
    ①[苏]K·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薛菲译,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③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03页。
    ④范可:《“边疆发展”献疑》,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01期。
    ⑤参阅马曜主编:《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载《西域研究》2002年01期,第1—15页。
    ②《从边疆看中国》,载《文化纵横》2011年12期。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2页。
    ①吴野:《人和自然在作家意识中的交织——<南行记>研究一得》,载《当代文坛》1985年08期。
    ①[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51页。
    ①赵乐:《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②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曲子、舞曲选集》1983年版,第119页。
    ③杜亚雄编:《中国民歌精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2页。
    ④雷振邦:《谈电影音乐和歌曲创作》,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编,《中国电影音乐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页。
    ⑤赵乐:《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①葛炎、天逸:《阿诗玛,永不泯灭的回声》,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第85页。
    ①施维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96页。
    ①施维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232页。
    ①施维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202页。
    ②王秋:《云南“红河三部曲”叙事探究》,载《电影文学》2010年第21期。
    ③参见施维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221-222页。
    ②参见[法]保禄·维亚尔:《保禄·维亚尔文集——百年前的云南彝族》,黄建明、燕汉生编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①参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文献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参见杨放:《圭山撒尼人的叙事诗——阿斯玛》,赵德光主编,载《阿诗玛文献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杨知勇在《<阿诗玛>的诞生——搜集整理<阿诗玛>50年来的回顾》一文中的相关论述,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杨知勇:《<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源·阿诗玛专集》(内部资料),1979年版,第19页。
    ⑤熊黎明:《<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①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原始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②葛炎、天逸:《阿诗玛——永不泯灭的回声》,载《电影艺术》2000年01期。
    ①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②孙剑冰:《<阿诗玛>试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源·阿诗玛专集》(内部资料)1979年版,第116页。
    ③杨知勇:《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阿诗玛专集》(内部资料),1979年版,第24页。
    ④牟泽雄、杨华轲:《<阿诗玛>版本论》,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⑤参见李红昌、钱润光:《阿诗玛与阿黑关系探析》,赵德光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247页。
    ①刘绮:《50年后再忆<阿诗玛>长诗的搜集整理》,赵德光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②毕摩是彝语音译,在彝族人心中,他们是整个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负责文化的传播和维护,专门替人进行礼赞、祭祀、占卜等活动。
    ③葛炎、天逸:《阿诗玛——永不泯灭的回声》,载《电影艺术》2000年01期。
    ①许琦、天逸:《<阿诗玛>摄影谈》,载《电影艺术》2000年01期。
    ②许琦、天逸:《<阿诗玛>摄影谈》,载《电影艺术》2000年01期。
    ③参见黄建明著,《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99页。
    ①公刘:《有关<阿诗玛>的新材料》,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1986年2月版,第474页。
    ②参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原始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阿诗玛文献资料集,收入了现存所有的《阿诗玛》文本。
    ④仲林:《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对<阿诗玛>三类文本的解读与反思》,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2期。
    ①龙珊:《文学传播学视域中的<阿诗玛>》,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01期。
    ①龙珊:《文学传播学视域中的<阿诗玛>》,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01期。
    ①[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26页。
    ①[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89页。
    ②卡里斯马(charisma)原意是神圣的天赋,指具有感召力的神圣人物。参见厉震林:《戏剧人格:一种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写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③郭学勤:《<内蒙人民的胜利>开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之先河》,载《中国民族报》2010年10月1日。
    ④封植:《一部富有边疆色彩的影片——评<边寨烽火>》,载《中国电影》1958年09期。
    ①参阅干学伟:《影片<内蒙春光>的“复活”:记周总理关怀电影工作的一例》,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2期。
    ②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视点与主题》,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①季康:《写在<五朵金花>重新上映的时候》,载《云南日报》1978年10月15日。
    ②参见杨建宇、李跃云:《不谢的金花》,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③裴亚莉:《银幕空间和民族主体的显现》,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④周恩来:《在庆祝新片展览月招待会上的讲话》,载《人民电影》1978年第2、3期合刊。
    ①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毛泽东义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②段凌宇:《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首都师范大学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第75页。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8页。
    ②张维:《不能把古代神话现代化——对影片<孔雀公主>的意见》,载《电影艺术》1983年06期。
    ①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①张文燕:《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十七年”与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原生态情结比较研究》,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
    ①韩志军:《那一片神奇的“绿雪”——电影<大东巴的女儿>导演手记》,载《电影文学》2005年09期。
    ②[法]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新版序言(1986)》,刘怀玉译,张一兵主编,《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杰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1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②[法]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③[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⑤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⑥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P38.
    ①[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包亚明主编,陆杨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②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③[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包亚明主编,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见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⑤[法]M·福柯:《另类空间》,王喆译,载《世界哲学》2006年06期。
    ⑥[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见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①[法]M·福柯:《另类空间》,王喆译,载《世界哲学》2006年06期。
    ①许琦,天逸:《<阿诗玛>摄影谈》,载《电影艺术》2000年01期。
    ②在《阿诗玛》的民间传说和叙事长诗中,阿着底是阿诗玛的故乡。下文将有章节专门谈论到该问题,此处不再累述。
    ③谢婉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音乐》,载《艺术评论》2011年03期。
    ④赵乐:《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①杨凌:《谈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运用》,载《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①饶曙光:《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情”与“歌”》,载《大众电影》2007年,第20期。
    ②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载《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③周文虎:《<黑面人>为何不感人》,载《电影评介》1980年04期。
    ①伍匡文:《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的回顾与思考》,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77页。
    ②赵实:《世纪之交:寻求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对策》,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①M·福柯:《另类空间》,王喆译,载《世界哲学》2006年06期。
    ②李道新:《民族电影的空间感与生态意识》,载《中国民族》2011年01期。
    ①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邵培仁,杨丽萍:《电影地理论:电影作为影像空间与景观的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①陈犀禾、李淼:《中国电影中的“云南想象”》,载《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①[意]伊塔罗·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王志弘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②[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王付欣,易连云:《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载《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②[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3页。
    ③转引自张英进:From Minority Film to Minority Discourse: Negotiating Nationhood, Ethnicity, and History,Screening China, Publish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2, P163.
    ④戴锦华:《黄土地上的文化苦旅》,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话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①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②邹华芬:《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表述》,载《电影文学》2008年07期。
    ①季康、公浦:《摩雅傣》(电影文学剧本),载《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
    ①段凌宇:《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①韩煜:《少数民族电影中的领土表达(1949-1966)》,载《当代文坛》2012年03期。
    ①韩煜:《少数民族电影中的领土表达(1949-1966)》,载《当代文坛》2012年03期。
    ①[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①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②《中国电影研究资料》(中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③季康:《写在<五朵金花>重新上映的时候》,载《云南日报》1978年10月15日。
    ④余纪:《说不尽的<五朵金花>》,载《电影艺术》2011年04期。
    ①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①张英进:《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当代文化研究网, www.cul-studies.com。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年04期。
    ③李杭育:《理一理我们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年09期。
    ⑤金昌庆:《论新时期寻根电影思潮的发展历程》,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①[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4页。
    ①王迪:《民俗:电影叙事话语——兼论影片<青春祭>、<云南故事>》,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②[美]路易莎·沙因:《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载《社会性別与发展译文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1页。
    ①方克强:《八十年代文化寻根思潮再探》,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1期。
    ①彭慧媛:《试论民族心理素质的恒定性与变异性》,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①包亚明:《全球化、地域性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载《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10页。
    ①转引自张英进:From Minority Film to Minority Discourse: Negotiating Nationhood, Ethnicity, and History,Screening China, Publish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2, P163.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③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4.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392页。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392页。
    ①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化、研究与想象》,李存山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02期。
    ①范可:《“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民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开放时代》2005年02期。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③孙绍谊:《跨地域性与“无地域空间”: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商业电影》,载《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④包亚明:《全球化、地域性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载《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第36-37页。
    ①参见胡克在电影《别姬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裴旖旎:《“走出去”并“请进来”开拓少数民族电影新领域——电影<别姬印象>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07年04期。
    ①参见吴冠平在电影《别姬印象》研讨会上的发言。裴旖旎:《“走出去”并“请进来”开拓少数民族电影新领域——电影<别姬印象>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07年04期。
    ②陈航、杨城:《<马背上的法庭>:力透平凡生活中的普世价值》,载《中国电影报》2006年8月10日第003版。
    ①皇甫宜川:《安静的凝视——刘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2月版,第235页。
    ②胡谱忠:《2010年民族题材电影回顾》,载《中国民族》2011年01期。
    ①唐宏峰:《<碧罗雪山>的美学困境》,载《中国报道》2011年05期。
    ①[美]路易莎·沙因:《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载《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1-102页。
    ②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①李春:《功能诉求转向与少数民族电影的变迁》,载《现代传播》2011年10期。
    ②李春:《功能诉求转向与少数民族电影的变迁》,载《现代传播》2011年10期。
    ③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载《电影艺术》2005年01期。
    ①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郦苏元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②张英进:《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2月号,总第11期。
    ③《史记·司马相如传·索引》说:“按,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汉官仪》云,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见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第3050页。
    ④[明]严从简:《云南百夷篇》,载《云南史料从刊》第四卷,第579页。
    ①邹华芬:《自我、他者与国家——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表述》,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②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66页。
    ①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37页。
    ①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2页。
    ②转引自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第41页。Homi Bhabha, Anxious Nations,Nervous States, in Joan Copject,ed, Supposing the Subject,London:Verso,1994,P.203-205.
    ③李道新:《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27页。
    ④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①李道新:《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32页。
    ①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01页。
    ②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③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35页。
    ①[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页。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①于云玲、杨一博:《哲学视角中的隐喻——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载《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2006年12月。
    ②参见[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④参见尹爱华:《意识形态·民族·民间——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中央民族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第40—43页。
    ①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一一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载《书屋》2005年01期。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366页。
    ②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358页。
    ①转引自[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①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②关于肺结核的相关资料,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5.htm
    ③[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④[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查日新、汤黎:《浅析桑塔格对疾病隐喻的文化解读》,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7期。
    ①赵桅:《“琵琶鬼”与他者想象——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②赵桅:《“琵琶鬼”与他者想象——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7—45页。
    ①石川:《<白毛女>: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载《当代电影》2005年05期。
    ①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②查日新、汤黎:《浅析桑塔格对疾病隐喻的文化解读》,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7期。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②[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③覃慧宁:《如何揭示被“隐喻”遮蔽的真实——评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①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3页。
    ①王宇:《百年文学民族身份认同中的性别隐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②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7页。
    ①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②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③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赵岚:《性别与文化自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11期。
    ②邹华芬:《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新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①杜磊:《在中国表现民族性》,转引自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5页。
    ②[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5页。
    ③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④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①邹华芬:《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②赵岚:《性别与文化自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11期。
    ①赵岚:《性别与文化自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11期。
    ②魏时煜:《百年银幕女性和女性电影传统的擅变》,见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494页。
    ③万安伦:《凤凰涅槃:生命的完成与超越一影片<太阳鸟>有感》载5电影文学61998第7期
    ①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②Homi Bhabha,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P46.
    ③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第61页。
    ①王宇:《百年文学民族身份认同中的性别隐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①王宇:《百年文学民族身份认同中的性别隐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②王宇:《百年文学民族身份认同中的性别隐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①[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②陈旭光、胡云:《文化想像、身份追寻与“差异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价值与路向》,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①于坚:《云南这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②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一235页。
    ①林铁、张建永:《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认同路径》,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①刘汉文、魏红霞:《政策创新与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01页。
    ①聂伟:《“原生态”主题在民族电影中的凸显》,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
    ②李道新:《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31页。
    ①参见陈旭光在《赛德克·巴莱》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王淳整理,《<赛德克·巴莱>学术研讨暨导演专家对话会综述》,载《电影艺术》2012年04期。
    【1】 Chris Beny, Mary Farquhar: 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2006.
    【2】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
    【3】 Homi K.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4.
    【4】 Homi K.Bhabha: Nation and Narration,London,Routledge,1995.
    【5】 Mette Hjort,Scott Mackenzie, Cinema and N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6】 Paul Clark: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1949.New York: CambrigeUniversity Press,1987.
    【7】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8】 Zhang Yingjin: From Minority Film to Minority Discourse: Negotiating Nationhood,Ethnicity, and History, Screening China, Published b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2
    【9】[澳]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社会实践》,高红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0】[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杰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3】[法]保禄·维亚尔:《保禄·维亚尔文集——百年前的云南彝族》,黄建明、燕汉生编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6】[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9】[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20】[加]戈德罗、[法]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版。
    【21】[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包亚明主编,陆杨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2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注意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版。
    【24】[美]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6】[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7】[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8】[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美]路易莎·沙因:《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载《社会性別与发展译文集》,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第二版),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3】[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健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版。
    【34】[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5】[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36】[苏]K·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薛菲译,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37】[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8】[意]伊塔罗·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王志弘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39】[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转引自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40】[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41】[英]安·格雷:《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4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4】[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版。
    【45】[英]戴维·米勒:《论民族性》,刘曙辉译,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46】[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7】[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50】[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
    【52】[英]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艾晓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l月版。
    【53】[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54】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5】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6】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8月版。
    【58】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9】陈犀禾、吴小丽(编著):《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60】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5月版。
    【61】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版。
    【62】陈犀禾:《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63】陈犀禾、彭吉象(主编):《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64】陈犀禾、聂伟(主编):《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版。
    【65】陈犀禾、聂伟(主编):《华语电影研究系列: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和多元向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
    【66】当代云南编辑委员会:《当代云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67】戴锦华:《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68】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一1998)(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69】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70】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3月版。
    【71】杜亚雄(编):《中国民歌精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2】方国瑜:《滇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3】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5】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76】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7】何成洲(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8】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79】胡克、张卫等(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80】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81】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82】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版。
    【8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84】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5】江平(主编):《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86】金炳镐(主编):《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87】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88】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89】金丹元:《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90】金丹元:《影视审美与文化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91】金冠军(主编):《华语电影:跨地交往与身份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
    【92】雷振邦:《谈电影音乐和歌曲创作》,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编,《中国电影音乐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93】厉震林:《戏剧人格:一种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写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94】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1986年2月版。
    【95】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6】李红昌、钱润光:《阿诗玛与阿黑关系探析》,载《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97】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上下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98】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版。
    【99】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当代传播》2005年第5期。
    【100】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0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02】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3】郦苏元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04】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05】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林勇、赵海风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06】刘纪惠(主编):《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1年3月版。
    【107】刘绮:《50年后再忆<阿诗玛>长诗的搜集整理》,载《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08】刘现成(编):《拾掇散落的光影—华语电影的历史、作者与文化再现》,台北市中国电影史料研究会、亚太图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109】刘宇清(编译):《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110】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11】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12】鲁晓鹏:《文化·镜像·诗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13】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4】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15】马曜(主编):《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6】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17】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18】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119】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20】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会的人类学对比研究》,社会文献出版社2008年l月版。
    【121】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22】饶曙光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4月版。
    【12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24】施维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25】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26】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3年1月版。
    【127】苏庆华(编著):《滇影风云——南屏电影院的故事》,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28】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9】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0】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2】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3】王海龙:《人类学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34】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
    【135】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36】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37】王志敏(主编):《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38】王志敏、陈晓云(主编):《理论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139】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40】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41】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
    【142】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3】魏国彬:《民族电影的产业化——云南的历史、实践和理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144】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145】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146】颜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7】杨建宇、李跃云:《不谢的金花》,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3月版。
    【148】杨放:《圭山撒尼人的叙事诗——阿斯玛》,赵德光主编,载《阿诗玛文献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49】杨光海:《民族影志田野集录》,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版。
    【150】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1】颜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52】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3】尹鸿、凌燕(主编):《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
    【154】于坚:《云南这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5】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56】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原始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57】赵德光(主编):《阿诗玛文献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58】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9】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60】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1】张承宇:《影像传播中的传承、变迁与融合》,齐鲁书社2009年11月版。
    【162】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3】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64】张维:《电影民族学论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165】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166】张一兵:《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67】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68】张宇丹、吴丽著:《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69】章柏青、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70】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71】周星(编):《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7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3】左玉堂、芮增瑞、郭思九、陶学良编著:《彝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74】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75】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17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177】《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78】《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 Chris Berry:”Race”(民族):Chinese Film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CinemaJournal31,No.2,Winter1992.
    【2】 Nimrod Baranovitch: Between Alterity and Identity: New Voices of Minority People inChina, Modern China, No.27,2001.
    【3】 Paul Clark: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Films: Cinema and the Exotic, East-west FilmJournal, No2.1987。
    【4】 M·福柯:《另类空间》,王喆译,载《世界哲学》2006年06期。
    【5】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化、研究与想象》,李存山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02期。
    【6】包亚明:《全球化、地域性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载《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陈山:《红色的果实——“十七年”电影中的类型化倾向》,载《电影艺术》2003年05期。
    【8】陈航、杨城:《<马背上的法庭>:力透平凡生活中的普世价值》,载《中国电影报》2006年8月10日,第3版。
    【9】陈旭光、胡云:《文化想像、身份追寻与“差异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价值与路向》,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祁进玉:《国内近百年来民族和族群研究评述》,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11】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载《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2】戴锦华:《黄土地上的文化苦旅》,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话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段凌宇:《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首都师范大学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
    【14】于云玲、杨一博:《哲学视角中的隐喻——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载《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2006年12月。
    【15】[法]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封植:《一部富有边疆色彩的影片——评<边寨烽火>》,载《中国电影》1958年09期。
    【18】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19】方克强:《八十年代文化寻根思潮再探》,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1期。
    【20】范可:《“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民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开放时代》2005年02期。
    【21】范可:《“边疆发展”献疑》,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01期。
    【22】尕藏加洋:《藏族题材电影和藏族电影中的文化反思》,载《西藏艺术研究》2007年02期。
    【23】干学伟:《影片<内蒙春光>的“复活”:记周总理关怀电影工作的一例》,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2期。
    【24】甘昭沛:《在历史、传奇与现实间寻找契合点——电影<彝海结盟>创作笔谈》,载《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04期。
    【25】葛洪保:《云南影视业再现生机》,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5年2月23日。
    【26】葛炎、天逸:《阿诗玛——永不泯灭的回声》,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27】公刘:《有关<阿诗玛>的新材料》,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1986年2月版。
    【28】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载《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29】郭净:《影视人类学在云南的实践》,载《民族艺术》1998年04期。
    【30】郭学勤:《<内蒙人民的胜利>开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之先河》,载《中国民族报》2010年10月1日。
    【31】韩少功:《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年04期。
    【32】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载《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33】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载《当代电影》1999年05期。
    【34】皇甫宜川:《安静的凝视——刘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载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2月版。
    【35】韩志军:《那一片神奇的“绿雪”——电影<大东巴的女儿>导演手记》,载《电影文学》2005年09期。
    【36】黄荟、陈媛、戴庆瑄:《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性探析》,载《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06期。
    【37】郝云华、王京友:《云南民族电影:身份、性别与文化主体的转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8】胡谱忠:《2010年民族题材电影回顾》,载《中国民族》2011年01期。
    【39】胡谱忠:《“母语电影”的来龙去脉》,载《中国民族》2012年Z1期。
    【40】韩煜:《少数民族电影与新中国的民族想象(1949-1966)》,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41】韩煜:《少数民族电影中的领土表达(1949-1966)》,载《当代文坛》2012年03期。
    【42】季康、公浦:《摩雅傣》(电影文学剧本),载《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
    【43】季康:《写在<五朵金花>重新上映的时候》,《云南日报》1978年10月15日。
    【44】金昌庆:《论新时期寻根电影思潮的发展历程》,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5】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4期。
    【46】佳明:《五彩祥云——散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载《中国民族》2001年12期。
    【47】姜赟:《<云的南方>藏着朱文的情》,《浙江日报》,2004年10月27日。
    【48】龙珊:《文学传播学视域中的<阿诗玛>》,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01期。
    【49】李道新:《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50】李道新:《民族电影的空间感与生态意识》,载《中国民族》2011年01期。
    【51】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52】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3】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54】李二仕:《十七年电影与少数民族题材》,载《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55】李春:《功能诉求转向与少数民族电影的变迁》,载《现代传播》2011年10期。
    【56】李杭育:《理一理我们文学的“根”》,载《作家》1985年09期。
    【57】李尚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
    【58】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载《电影创作》1997年01期。
    【59】刘杰、郑洞天、陈默、赵小青、侯维雅:《碧罗雪山》,载《当代电影》2010年09期。
    【60】刘汉文、魏红霞:《政策创新与少数民族电影发展》,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301页。
    【61】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载《电影艺术》1981年10、11期。
    【62】[美]大卫·波德维尔:《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麦永雄等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63】马戎:《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64】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载《西域研究》2002年01期。
    【65】马戎:《少数民族问题去政治化》,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
    【66】毛泽东:《为赴少数民族地区访问的中央访问团所作题词》(1950年),转引自《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6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
    【68】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毛泽东义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9】牟泽雄、杨华轲:《<阿诗玛>版本论》,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2月版。
    【70】聂伟:《“原生态”主题在民族电影中的凸显》,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208页。
    【71】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载《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2】潘蛟:《“族群”与民族概念的互补还是颠覆》,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3】彭慧媛:《试论民族心理素质的恒定性与变异性》,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74】裴亚莉:《银幕空间和民族主体的显现》,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75】裴旖旎:《“走出去”并“请进来”开拓少数民族电影新领域——电影<别姬印象>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07年04期。
    【76】覃慧宁:《如何揭示被“隐喻”遮蔽的真实——评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77】饶曙光:《别样的<别姬印象>》,载《电影》2007年第10期。
    【78】饶曙光:《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情”与“歌”》,载《大众电影》2007年,第20期。
    【79】饶曙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0】任炳年:《<遥远的诺邓>荣获第十五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优秀故事片奖》,载《大理日报》2010年4月14日第A03版。
    【81】邵牧君:《电影美学随想纪要》,载《电影艺术》1984年11期。
    【82】邵培仁,杨丽萍:《电影地理论:电影作为影像空间与景观的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3】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84】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载《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85】石川:《<白毛女>: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载《当代电影》2005年05期。
    【86】史可扬:《全球化·后殖民·民族电影——对中国电影“大片”的拷问》,载《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87】宋杰、崔文苑:《身体疾病: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政治隐喻——以鲁迅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为例》,载《名作欣赏》2009年02期。
    【88】孙剑冰:《<阿诗玛>试论》,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源·阿诗玛专集》(内部资料),1979年版。
    【89】孙绍谊:《跨地域性与“无地域空间”: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商业电影》,载《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0】唐宏峰:《<碧罗雪山>的美学困境》,载《中国报道》2011年05期。
    【91】托拉克:《感染力及<金沙水拍>的谋求》,《当代电影》1995年03期。
    【92】王淳整理:《<赛德克·巴莱>学术研讨暨导演专家对话会综述》,载《电影艺术》2012年04期。
    【93】王迪:《民俗:电影叙事话语——兼论影片<青春祭>、<云南故事>》,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1月。
    【94】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5】王付欣,易连云:《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载《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96】王珏:《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叙事初探》,载《北京电影学报》2008年05期。
    【97】王丽娟:《新时期“电影民族化”讨论综述》,《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8】王敏:《少数民族电影路在何方?——从少数民族影片个案<怒江魂>谈起》,载《电影评介》2006年第13期。
    【99】王秋:《云南“红河三部曲”叙事探究》,载《电影文学》2010年第21期。
    【100】王星:《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分析》,载《民族论坛》2009年10期。
    【101】王晓华:《民主是一种绝对价值》,载《随笔》,2004年02期。
    【102】王宇:《百年文学民族身份认同中的性别隐喻》,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3】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问题》,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104】万安伦:《凤凰涅槃:生命的完成与超越一影片<太阳鸟>有感》载《电影文学》1998年第7期。
    【105】吴铮:《十七年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06】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一一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载《书屋》2005年01期。
    【107】吴野:《人和自然在作家意识中的交织——<南行记>研究一得》,载《当代文坛》1985年08期。
    【108】吴坚:《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浅析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载《电影评介》2008年13期。
    【109】魏国彬、吴运优:《民族电影语境下的“内蒙古电影模式”》,载《艺术探索》2008年03期。
    【110】魏国彬:《少数民族电影概念的再探讨》,载《艺术探索》2009年03期。
    【111】魏国彬、郑先桃:《改革开放30年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主题抽样定量分析》,载《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112】魏德圣、吴冠平:《骄傲的赛德克·巴莱——魏德圣访谈》,载《电影艺术》2012年03期。
    【113】魏时煜:《百年银幕女性和女性电影传统的擅变》,见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114】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115】伍匡文整理:《红河电影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讨会》,载《电影艺术》2006年01期。
    【116】伍匡文:《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发展的回顾与思考》,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17】许琦,天逸:《<阿诗玛>摄影谈》,载《电影艺术》2000年01期。
    【118】徐庆云:《电影<阿诗玛>的解禁》,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第40期。
    【119】谢婉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音乐》,载《艺术评论》2011年03期。
    【120】熊黎明:《<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21】杨知勇:《<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源·阿诗玛专集》(内部资料),1979年版。
    【122】杨凌:《谈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运用》,载《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23】雨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讨会”摘要》,载《电影艺术》2006年03期。
    【124】尹爱华:《意识形态·民族·民间——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25】余纪:《说不尽的<五朵金花>》,载《电影艺术》2011年04期。
    【126】袁成亮:《电影<阿诗玛>诞生记》,载《百年潮》2006第3期。
    【127】远婴:《现代性文化批评和中国电影理论——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发展主潮》,载《电影艺术》1999年01期。
    【128】查日新、汤黎:《浅析桑塔格对疾病隐喻的文化解读》,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7期。
    【129】赵实:《世纪之交:寻求少数民族电影发展对策(代序)》,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130】赵乐:《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1期。
    【131】赵岚:《性别与文化自觉——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11期。
    【132】赵桅:《“琵琶鬼”与他者想象——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33】张维:《不能把古代神话现代化——对影片<孔雀公主>的意见》,载《电影艺术》1983年06期。
    【134】张静红:《田野合作中的期待——怒江茶马古道上的一次影视纪录分析》,载《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135】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载《世界电影》2004年05期。
    【136】张文燕:《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十七年”与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原生态情结比较研究》,牛颂、饶曙光主编,《全球化与民族电影——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137】张方方、高君扬:《<赛德克·巴莱>与台湾历史上的雾社事件》,载《世界知识》2012年12期。
    【138】郑文森《评<内蒙人民的胜利>》,载《人民日报》1951年3月16日编者按。
    【139】仲林:《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对<阿诗玛>三类文本的解读与反思》,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2期。
    【140】周恩来:《在庆祝新片展览月招待会上的讲话》,载《人民电影》1978年第2、3期合刊。
    【141】周文虎:《<黑面人>为何不感人》,载《电影评介》1980年04期。
    【142】周策纵:《原族》,载《读书》,2003年02期。
    【143】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144】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载《民族艺术》2009年01期。
    【145】周夏:《坚守与展望——“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10年09期。
    【146】周夏:《立足民族,放眼世界——“中国民族电影高端论坛”综述》,载《当代电影》2011年06期。
    【147】朱影:《西方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现状》,载《当代电影》2004年06期。
    【148】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149】邹华芬:《自我、他者与国家——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身份表述》,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150】邹华芬:《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表述》,载《电影文学》2008年07期。
    【151】邹华芬:《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新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152】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