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 Study of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作者:王伦信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教育史
  • 学位年度:2001
  • 导师:孙培青
  • 学科代码:040103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1-04-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中学教育发展过程的考察,从整体上理清20世纪前半期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核心问题。为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分别从制度、课程、训育等中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入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论述。而后试图在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归整分析的基础上,以量化形式描述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动态发展。
     西方中学的发展存在贵族性的“下构型”路线和平民性的“上构型”路线,现代中学制度在两条发展路径的沟通中逐渐成形。沟通过程中这种由社会性矛盾所引起的中学目标、功能、结构上的矛盾在西方自然发展的中学制度中逐渐得到调整。而我国现代中学制度的产生是在向西方借鉴和模仿的基础上骤然、成套出台的,所移植的制度中包含的中学目标、功能、结构上的意义并不与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需要有一个调适的过程。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学教育目标定位上一直纠缠于升学准备、充实普通知识以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生活和职业预备三种取向的分离与结合,在中学制度模式上长期存在单轨制与多轨制、分段制与一贯制、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文理分组与并组等方面的争论,正表明了这种调适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在理论上虽已深受西方各种课程观念的影响,但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则一直以科目本位和学科中心课程为主导,即使在20年代儿童中心主义盛行的时候也没有完全偏离这一中心。20世纪前半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文化主义的教育哲学逐渐被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所取代,教育心理观念上的形式教育说逐渐让位于实质教育说,作为这种变化在课程上的反映,是非学术性的技能性科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逐渐增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课程的演变大体反映了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工具类课程比重减少,文体技能类课程比重的增加。
     训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从人自身出发的教育内涵分解逐渐演化为学校内部工作职能划分的结果。清末民国中学训育从指导原则看,经历了清末的专制权威、民国初年的人格感化、五四时期的学生自治和个性主义,到国民政府时期强调体和纪律的训练等阶段,明显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节律变动对学生行为观念的要求。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发展,艰难地承受着中国社会变革所赋予的使命,不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内部结构上也逐渐能反映现代社会的要求。如学生来源的阶层分布日益广阔,中学教育平民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女子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主体的多样性,师生比例、教职员比重的渐趋合理化,办学效率的不断改善等。
     清末民国的中学教育已成历史,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中学教育问题中却有历史的影子。在对中学教育的历史过程进行认真思考总结之后,我们将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The thesis attempts to clear up some basic lines and core problem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y examining it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subjects of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study such as systems,courses and discipline,the author plants to handle a discussion in the form of monographic study to achieve the union of history and logic. Then,on the basis of inductive,analysis of some relative statistical data,the author attempts to adopt the approach of quantization to describe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For those high schools in the West,there are following two types of development ways:downward structure of the aristocracy and upward structure of the populace. And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two development ways that the modern high school systems gradually take shape. Meanwhile,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purpose,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high schools emerging in the high school systems of the West are accordingly adjusted step by step. However,the sudden and full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high school systems of our country is 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ence borrowed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urpose,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 school systems does not sui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t that time. It needs a process of adjustment. Actually,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the high schools in this period is constantly confined to the separation and union of the following three trends:the preparation for further study,the enrichment
     of common senses to enhance people's quality and the reparation for future life and career. Regarding the mode of the high school systems,people frequently argue about the following problems,single track or dual track,grading fragment or consistent systems,function integrated or decentralized,separation or combination of art and science. In short,all of this displays the permanence and complication of the adjustment.
    Theoretically,the high school course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een much influenced by various western ideas about courses. Yet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provision and enforcement,the subject orientation and the core courses always occupy the leading position. It remains the same until the 1920s when the children orientation prevails for a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duc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isplays the following changes: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ulturalism i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at of pragmatism;the formal education yields to the material one. Accordingly,as the reflection of the above changes,more and more non-academic courses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closely connected to daily life emerge. And the change of the high school courses in this period also roughly reflects the trend of the time by the means of reducing the number of instrumental courses and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skill courses of recreation and sports,
    In this period,discipline start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which is the outcome of the school interior function division developed from the resol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oriented to human beings since modern times. And discipline of this time observes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in different periods:despotism in the Qing Dynasty,personality reform edu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elf-rule and personalism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group work and discipline emphasized in the Kuomintang period. All the above reflect the requirement on the students' behavior and perception raised by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 modern times in China.
    Virtually,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velops along a tortuous way in the unstable and changeable social environme
引文
《学部官报》,学部图书局编缉发行,1906年创刊。
    《教育公报》,教育部编审处编辑发行,1914年创刊。
    《大学院公报》,大学院公报编辑处编辑发行,1928年创刊。
    《教育部公报》,教育部总务司编辑发行,1929年创刊。
    《教育杂志》(上海),《教育杂志》编辑部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1909年创刊。
    《新教育》,新教育共进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主编,1919年创刊。
    《教育通讯》,正中书局发行,1938年创刊。
    《教育丛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主编,1919年创刊。
    《中华教育界》,中华书局发行,1912年创刊。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协进社主编,1921年创刊。
    《中等教育》,福建省政府教育主编,1942年创刊。
    《中等教育》,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主编,1942年创刊。
    《申报》,上海申报馆。
    教育部编:《第—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
    教育部编:《第二次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教育部普通教育司编:《全国中等教育概况(中华民国十八年度)》,南京大陆印书馆,1932年版。
    教育部统计室编:《全国中等教育统计(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上海市教育统计(1932—1933)》,1934年上海市教育局发行,第68页。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教育部编:《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报告》,编者刊,1939年版。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印:《全国教育会议报告》,1928年版。
    邰爽秋等选编:《中学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版。
    《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二辑上册、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987年、1990年版。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有(王献),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制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钱钟书主编:《万国公报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宋荐戈:《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教育事典》(中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廖世承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雷沛鸿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经亨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页。
    《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159页。
    《孟宪承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四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国联教育考察:《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杏坛忆旧》,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廖世承主编:《施行新学制后之东大附中》,1924年版。
    周维城、黄炎培、秦之衔:《美利坚之中学》,江苏省教育会1917年8月发行。
    [意]艾儒略原著,谢方校释:《职方外纪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版。
    廖世承:《中学教育》,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张文昌:《中等教育》,中华书局1938年版。
    曾作忠:《初级中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1924年版。
    袁伯樵:《中等教育》,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
    谢文全:《中等教育》,台湾文景出版社1985年版。
    施良方主编:《中学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叶上雄主编:《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叶健馨:《抗战前中国中等教育之研究(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版。
    陈纪哲:《如何实施导师制》,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陈启天:《中学训练问题》中华书局1922年版。
    张文昌:《中学教务研究》,上海民智书局1933年版,第12—13页。
    杨同芳:《中学训育》,世界书局1941年版。
    吕达:《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熊明安主编:《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杨玉厚主编:《中国课程变革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牧野笃等著:《当代日本中等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杨孔炽、徐宣安著:《美国公立中学发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王炳照主编,吴霓、胡艳著:《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翟作君、蒋志彦:《中国学生运动史》,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共七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1—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1993年陆续出版。
    滕大春主编:《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近五十年来之中国教育》,台湾)复兴书局1977年版。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版)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比较史纲》(三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林祥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金林祥:《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1995年版。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承绪、顾明远主编:《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英]罗德里克·弗拉德著、王小宽译:《计量史学方法导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贾秀岩、陆满平著:《民国价格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
    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近代史两种》,《陈旭麓文集》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Paul Monroe: Principles of Secondary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 1914.
    Ellwood P. Cubherley:Puh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ted State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9.
    Alexander Inglis: Principles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8.
    George Ransom Twiss: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 Shanghal, China 19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