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清代,以是否课以“徒”刑为分界,将其案件分为“自理词讼”和刑事案件。其中“自理词讼”是指由户籍、继承、婚姻、土地、水利、债务等问题引起的民事案件和因斗殴、轻伤、偷盜等行为处刑为笞杖或枷号的轻微刑事案件。而刑事案件是指人命、强盜、拐骗、邪教、私盐、光棍、窝赌、衙蠹等应判徒刑(包括徒刑)以上的重大和一般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在清代习惯上称之为“户婚田土钱债”案件,因多发生在州县基层,且属于民间的私事,因此被称为“民间细事”。
     作为民事纠纷的最后救济手段,当民众对民间力量无望时,他们希望官府能够为其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于是,在州县衙门主持下,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共同参与有关民事案件的审理,而在审理民事案件的程序中所形成的诉讼关系及所进行的诉讼活动的总和,即可通俗地理解为民事诉讼。
     本文以冕宁县清代档案为依据,结合判牍、官箴书等文献资料,运用对比与比较、历史考察及动静结合等方法,重新梳理有关清代民事诉讼的一系列程序问题,进而论及整个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与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法官判决的依据、民刑诉讼的区别以及有关我国古代民众的诉讼观等问题作一探讨。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序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写作的缘起、相关的学术成果、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所使用的基本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本部分从民事诉讼的起诉与受理;堂讯、堂断与执行;上控等几个阶段介绍了清代民事诉讼的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民事诉讼中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从思想行为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部分共包括五章:
     第一章:清代地方司法审判机构。本章主要介绍了清代地方司法审判机关及审级、民事诉讼管辖、清代县级机构和清代冕宁县机构。
     在清代地方政权中,并没有专门的司法机关,司法审判只是地方政权诸多政务中的一种。
     清代的地方政权机构主要有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四级。而其地方司法机构则为:院(督抚在清代官场中习称督院、部院);司(按察使司、布政使司);道:府、直隶厅州:厅州县。
     由于道、直隶厅州的设置,清代的地方审级也颇具特点,呈现出多样性:
     基本审级:院、司、府、县四级
     直隶厅、州的审级:院、司、道、直隶厅州四级
     直隶厅、州属县的审级:院、司、直隶厅州、县四级
     按照现代法律管辖的概念(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各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并结合清代的实际情况,清代的民事诉讼管辖,大致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身份管辖。
     在清代地方司法机构中,州县审判是全部司法审判的基础。知县是一县之内的最高司法官员。他拥有审理辖区内诉讼案的全权,即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判决权;刑事案件的审理和“拟判”权:并须对其判决负有法律责任。
     第二章:起诉与受理。起诉是当事人因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而向官府提起诉讼请求,要求官府依法予以保护的诉讼行为;官府对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予以接受的诉讼行为,称之为受理。
     作为起诉的标志,当事人要向州县衙门投递书状。书状要符合一定的格式,即状式。在清代各州县所统一印制的状纸上一般都印有关于状式的限制性要求,即“状式条例”。清代各地状式及“状式条例”略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其状式及“状式条例”也在不断的变化。状式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就会成为州县官拒绝受理的缘由之一。
     民事诉讼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受理,即每年的八月初一日到第二年的三月三十日。但即使是受理民词的放告期,也不是每天都受理民词。虽然清代也规定了一些例外,但总的来说,民事诉讼的受理在时间上是受到诸多的限制的。
     州县官接到呈词后,便根据案情及状式等拟写是否受理的批词。批词一般由幕友拟批于副状,官过目画押,然后墨笔幕友录于正状,之后过硃发榜。
     批词分为“准”、“不准”两类。受理称为“准”;拒绝受理的称为“不准”。
     第三章:堂讯、堂断与执行。本章介绍的内容主要有堂讯、堂断与执行;覆讯;冕宁县少数民族的民事诉讼问题。
     当官府决定受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后,就会传唤相关人证在指定的期日内到县衙接受堂讯。而有些当事人也会在此期间接受调处而和息并向官府提出和息销案的请求。一般说来,对于简单的民事案件,州县官当堂即可作出裁决又称堂断,之后,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人员都要作出是否接受法官判决的遵依,以此标志着案件的审理完结。对于判决的执行,既可当堂执行也可限期执行。
     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案件需要经过两次、三次甚至多次堂讯,这被称作覆讯。覆讯的程序与初审程序完全相同。
     对于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清代制定了承审限期、逾限之责任及展限等相关规定。并通过“循环簿”、州县对复杂民事案件的向上请示、民众的上控及例行的对州县官的监督考绩等,实现对州县民事审判的监督。
     冕宁县是一个汉彝杂居的地区,彝族民众又被称作“夷人”。无论是夷人还是夷汉之间,其案件都由冕宁县管辖并按汉族是审判程序进行,但是在法律的适用上却有所区别,即夷人之间的词讼适用夷例,刑事案件则适用《大清律例》;而夷汉之间则无论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则一律适用大清法律。
     第四章:上控。本章介绍了上控所应具备的条件、上控状式、上控案件的审理。并总结出上控案件的审理特点:1、上控案件一般多为书面审理;2、在审理过程中,维持原判决的很少,或多或少都要进行改判;3、无论是上控到府还是上控到省,上司官吏多直接批示由州县审理,或要求当事人直接到县投案,或批示由某县审理;4、受上司批示审理上控案件的下级机关要将审理的情况向其详报,而上级司法机关在接到下级机关的详报后也要对其作出批示,或赞同或部分、全部改判或指示其再重新审理等。5、同在县级的告状一样,上控案件也没有次数的限制。
     第五章:当事人及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思想行为。本章首先介绍了清代民事诉讼的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事人及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思想行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在清代民事诉讼逐渐增多、州县司法资源相对有限、民事诉讼费用的支出尤其是由于差役的勒索等而形成的“讼累”等,都使得小民百姓的民事诉讼面临着种种艰难。
     作为民间纠纷的最后救济手段,小民百姓不得不求助于官府。为了在不利的条件下使得
     其诉讼请求能为官府所受理,他们必须采取一些策略:强调自己起诉的被迫性;道德性语言及文字修辞的运用;法言法语的运用;夸大案情;屡控不休,缠讼不止;反控。
     而公务繁杂的州县官们,面对日益增多的民事案件,他们或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或消极对待百姓的诉讼请求。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在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论述了与民事诉讼相关的一些问题。诸如民刑诉讼的不同;民事诉讼的特点;如何看待清代民众的诉讼观及清代民事诉讼的法源等。
     其中,对于清代民众的诉讼观,笔者认为,无论是“好讼”还是“忌讼”都不足以对其进行概括。当纠纷发生时,民众是否选择诉讼既与诉讼环境有关,也与个体的差异有关。无论古今,虽然诉讼环境迥异,但人们是否选择诉讼的心理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清代民众的诉讼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有关清代的民事诉讼法源,一直是一个尚未定论且存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清代法官断案的依据主要为: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习惯;无习惯依情理,三者依次选择适用。但司法实践中,情理的适用频率最高。
In Qing Dynasty,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lawsuits under a magistrate's own jurisdiction and criminal cases by "penal servitude". In this category " lawsuits under a magistrate's own jurisdiction " means civil cases caused by household register, succession, marriage, land, water conservancy, debt etc. and slight cases caused by fight, flesh wound, theft etc which lead to beat or JIAHAO" punishment. On the other hand, criminal cases means important cases caused by human life, robbing, kidnap, superstition, private salt business, ruffian, gamble shelter, bribe etc which lead to penalty penal servitude (including penal servitude).
     Civil cases were always named as "private cases" in Qing Dynasty because they often happened in grass-roots in counties and towns, and they were private affairs among the folks. Therefore so called "Folk Trifles".
     As the final remedy for civil dispute, when the people felt hopeless towards civil solutions, they would wish the government to pursue justice for them. Thus, the parties involved and other participants in proceedings would all participate in hearing and settling the cas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ommunity. All the legal relations and legal actions along with this proceeding sum up could be understood as civil procedure.
     This thesis is a re-arrangement of civil procedure issues in Qing Dynasty which based on files from Qing Dynasty in MianNing County, combining with Pandu and Guanzhenshu document and material, and then follows reference to the whole system of Qing Dynasty civil lawsuits. Also it gives an eye on issues like the rules for the judges to decide cases, differences between civil and criminal lawsuits, notion of ancient people towards lawsuits etc. which all related to civil lawsuit system in Qing Dynasty.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is the preface which presents the origin of this thesis, related academic achievement,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fundamental document and material and research approach of the thesis.
     Second is the core of the article. This part step by step presents civil procedure in Qing Dynasty from prosecution and acceptance, hearing, decid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case to appealing. On ground of this it also analyze the government attitude and civil strategy towards civil lawsuits.
     This part including five chapters:
     First chapter: local judicial organ in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local judicial organ and levels, civil jurisdiction, county institution and Mianning county organ in Qing Dynasty.
     In the local regime during Qing Dynasty, there was no specific judicial organ. Judicial trial was just one of the large quantities governmental affairs.
     Local regime mainly included Province, Dao, Prefectures, and County four levels. Whereas judicial organ were classified as Province, Si, Dao, Prefectures or Independent Sub prefecture, Department and County.
     Because of the settings of Dao and Independent Sub prefecture, Department, local judicial levels in Qing Dynasty turned out to be diverse:
     Basic level: Province, Si, Prefecture, County all together four.
     Independent Sub prefecture, Department level: Province, Si, Dao, Independent Sub prefecture, Department all together four.
     Independent Sub prefecture, Department County level: Province, Si, Independent Sub prefecture, Department County all together four.
     According to modern concept of jurisdiction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situation of Qing Dynasty, civil jurisdiction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hierarchy jurisdiction, region jurisdiction and status jurisdiction.
     In local judicial organs, County trial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judicial decisions. District magistrate is the highest level judicial official in the county. He owns all the power to decide cases falling in his territory, namely hearing and deciding civil cases, hearing and quisi-deciding criminal cases, and he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his decisions.
     The second chapter: prosecution and accepting a case. Prosecution is a legal action being taken to the feudal office for protection when one party's civil rights and benefits are invaded or controversial; the acceptance action from the feudal office if the case matches the conditions is called accepting a case.
     As the symbol of prosecution, the party needs to deliver documents to the feudal office. They must accord to certain style namely condescendence style. During Qing Dynasty every county has requirements on the printed out documents namely rules of style. 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documents style and rules, even in the same area they varied from time to time. The officer could refuse to hear the case if it did not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Civil lawsuits can only be heard during regular time, which was August 1st to 30th March the second year. However cases were not heard everyday even during this period. In all the acceptance of civil lawsuits had a number of limitations in time during Qing Dynasty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exceptions.
     After the County officer received the complaints, he would write endorsement whether the case was accepted 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condition. The endorsements were usually quisi written by the vice officer and then submitted to the officer in charge to sign it.
     The endorsements are categorized as allowed or not allowed. Acceptance is named as allowed, not allowed means rejection to hear the case.
     Chapter 3: Inquisition, judgment and execu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Inquisition, judgment and execution; retrial and minority people civil lawsuits as well.
     After county government decided to accept party's prosecution, relative witnesses would be summoned to appear before the magistrat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also some parties accepting mediation and bring together to an agreement. Usually, as regards to simple civil cases, county magistrates could reach judgments just in courtroom, then all the parties need to commit themselves to follow the trial which meant and end to the case. But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case, it could be taken out both in court or in a limited period.
     For various reasons some cases need to go through more than two inquisition which was called retrial. The procedure of retrial was the same as the first trial.
     In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time limitations for hearing the case and the magistrates were supervised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counseling, appealing from people and job reviewing.
     Chapter 4: Appeal.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requirements, styling papers and inquisition of appealing cases. There are five features for appealing cases in conclusion here follows: 1) appealing cases are often trialed by written documents. 2) There are few affirm the original judgment, but change the original sentence more or less. 3) No matter appealing to Fu or Province, the superior always comments the county to retrial it or requires the party straightly prosecute to the county for protection.4) the lower governments need to report the final judgment in detail and the superior also need to give detailed comments on it including agreement, partly agreement or retrial etc. 5) As the same with county prosecution, appealing cases had no limitation in frequency.
     Chapter 5: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parties and judges in civil lawsuits. This chapt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background of civil lawsuits in Qing Dynasty, and then based on this make expounding and analysis in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parties and judges in civil lawsuits.
     With more and more civil lawsuits coming out, there were only limited county courts and the expenses especially the blackmail by the batmen lead to difficulties for citizens to claim their rights.
     As the final remedy for civil disputes, citizens had to ask the government for help. In order the cases to be accepted by the government, they must take some actions to emphasis that they were forced to do so. Moral words and legal jargons usually appear in the prosecution and exaggerating the cases. The only result was that no ends to cases.
     And to the busy magistrates, when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coming cases, some positively helped out but some only negatively treated the whole affairs.
     The third part is the peroration. In this part, some relative questions are discussed of civil lawsuits, such as difference between civil and criminal lawsuits, the features of civil lawsuits and how to look on the attitude of Qing Dynasty and legal resources of law etc.
     The attitude to lawsuits could not be concluded only by pro or con lawsuits. When disputes happened, the legal environment had much influence on the people whether to take legal actions and difference of single people as well. No matter now or before, people's mental status towards law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Therefore nothing can be concluded just in one word.
     Considering about the legal resources of civil law in Qing Dynasty, there are disputes existing all the time. As far as I know, the main basis are: obeying the law if there is law, obeying the customs if there is no law, obeying the reasons if there is no customs, as in turns. Actually reasons are often referred to in practice.
引文
[1](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3]易平:《日美学者关于清代民事审判制度的论争》,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3期
    [1]以上著作、文章及论文,其出处详见本论文的参考文献目录
    [1]《论语·卫灵公》,宋·朱熹集注 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85页
    [2][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潘汉典、米健、高鸿钧等译:《比较法总论》“德文第二版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潘汉典、米健、高鸿钧等译:《比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瞿同祖著:《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页
    [3]瞿同祖著:《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4]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页
    [1]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事讼案研究》,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徐忠明:《清代民事审判与‘第三领域'及其他--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评议》,载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07页
    [3]参阅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事讼案研究》,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1]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2]刘子扬编著:《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7、90页(其中,台湾三府,一州、十一县未载入)。又瞿同祖在《清代地方政府》一书中,根据《清会典》统计光绪朝清代各地方机构数量如下:府:185,直隶州:72,直隶厅45,散州:145,散厅:75,县:1303。之所以出现数字上的差役,主要在于统计截止的时间及记入地区不同。
    [1]本部分内容主要参阅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3年第二次印刷第90-94页
    [2](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9页
    [3]高潮、马建石主编:《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0页
    [4]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
    [1](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卷4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53页。而“贵州直隶普安州一应命盗重案,径行招解臬司(即按察司),毋庸解道审转”
    [1]《清朝通典》卷34,职官12,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209页
    [1]《清会典事例》卷122,《吏部·处分例·外省承审事件》,转引自吴吉远著:《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职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8页
    [2]《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1]《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4,卷号178-31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21-65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6,卷号202-69
    [5]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页
    [1]顺天府全宗28,目录3,卷164,号104,见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7,卷号91-1
    [1]顺天府全宗28、目录4、卷186、号088、089,见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2]《清会典》卷一.宗人府,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版第7页
    [3][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4]上述内容参阅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3年第二次印刷第30- 311页
    [1]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3年第二次印刷第306页
    [2](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55页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7,《刑律·断狱下·有司决囚等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89页
    [4](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页
    [5]《户部则例》卷100,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
    [6]《户部则例》卷100,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
    [7](清)薛允升着,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05页
    [1]旗员,指八旗驻防协领、佐领、理事厅管界官员等,其职责只应是管理旗箱册档、旗产买卖和维持治安,而不能过问民刑案件.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军民约会词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页
    [3](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4](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59页
    [5]《刑案汇览》卷59,断狱,有司决囚等第;档案《兴京县公署全宗》26385号,辽宁省档案馆藏.见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7--68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军民约会词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1页
    [2]《大清律例会通新纂》,第3035-3036页,转引自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卷号59-2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5-2
    [2]本部分内容主要参阅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91-99页
    [3]《理藩院则例》卷首
    [4]《清会典》卷68,理藩院,理刑司,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版第630页
    [5]《理藩院则例》卷61,《西藏通制》,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3页
    [1]西南各省改土归流后,清代统治者认为金川、苗疆在内地已没有边界问题,因而也没有制定单行法规的必要.应统一适用国家律例.
    [2]《苗防备览》卷13,部复屯田章程;《西南野人山归流记》,下册.转引自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3]《户部则例》卷4《户口四》,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4]即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法,其效力已得到清朝统治者的确认.
    [5]另一方面也是想把苗族人民驱赶圈禁到山险水恶的“保留地”里.
    [1]上述所引见《户部则例》卷4《户口四》,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172页
    [2]刘子扬编著:《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2006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110页
    [3]吴逢辰编著:《千年县衙--浮粱县署及衙门文化趣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241页
    [1]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110,《选举五》:“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205页
    [2]《清朝通典》卷34.职官12,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版第2211页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47,吏部,书吏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46,吏部,书吏,承充、役满条
    [1]以上内容参阅吴逢辰编著:《千年县衙--浮梁县署及衙门文化趣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2]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122页
    [1]顺天府全宗,宝坻县档案,见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2]《冕宁县清代档案》,见四川省档案馆
    [3]《吏部处分则例》卷8,离任,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页
    [4]《吏部处分则例》卷8,离任,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页
    [1]刘衡:《劝谕书吏告示》.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9页
    [2]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1]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03页
    [2]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3]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5页
    [1]汪辉祖:《佐治药言》办事勿分畛域,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22页
    [2](清)王又槐撰:《办案要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70页
    [3]汪辉祖:《佐治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17页
    [1]汪辉祖:《续佐治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29页
    [2]汪辉祖:《佐治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19页
    [3]蔡申之著:《清代州县故事》,门房.稿案签押.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20、30页
    [4]判决表述之所以被称为“看语”,是因为州县官假定自己不能作出判决,因而仅仅就他所看到的案情适用哪些律例提出建议并呈请批准.
    [5]上述内容参阅瞿同祖著,范忠倌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167页
    [1]吴逢辰编著:《千年县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4页
    [1]以下内容参阅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2]以下参阅李林:《清代的县官职掌与作用》,载《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3]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3-4
    [2](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86页
    [1]上述三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38-40、38、39
    [1]《冕宁县志》卷二,舆地志,沿革《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01页
    [2]《冕宁县志》.卷九,风俗志,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1004-1006页
    [3]《冕宁县志》卷三,食货,户口,《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23-924页
    [1]《冕宁县志》卷六,官制,《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66页
    [2]《冕宁县志》卷六.武秩《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67页
    [3]《冕宁县志》卷十,边防《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1012页
    [4]《冕宁县志》卷十,边防志.土职,《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1015-1016页
    [1]《冕宁县志》,卷三 食货经费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25-926页
    [2]《冕宁县志》,卷五 建置志 公署,《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53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2](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2页
    [1]以上书状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23-59、58、55、54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2]李渔:《论一切词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6页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诬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5]李渔:《论一切词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6页
    [6](清)吴宏《纸上经纶》卷5,《词讼条约》.郭成伟、田涛点校整理:《明清公牍密本五种》,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219-210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7页
    [1]所谓“告状不准”或称“状式条例”等,即为书写状式时应注意的事项和立案规则,以及有关证人、证据、惩罚条款等,有些类似于告状和立案的程序性规定.
    [2]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7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7页
    [2]王钰饮、周绍泉主编:《徽州千年契约文书》,转引自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41页
    [3](清)吴宏《纸上经纶》卷5,《词讼条约》,郭成伟、田涛点校整理:《明清公牍密本五种》,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219 - 210页
    [3]王植:《受词》,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6页
    [1]上述两份状式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4-52、37
    [1]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乾隆卷),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1]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1,卷号262-87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8,卷号352-50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2]黄六鸿认为,其歇家非包揽官司之人,即希图赚打官司入钱之人.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5页
    [3]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1]田涛:《前言》.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9,卷号366-87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2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7-5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案卷号392-3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诬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1页
    [3]雍正十二年巡抚都察院加一级纪录四次鄂通饬所属告示,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6-21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4,卷号49-28
    [2]雍正十二年巡抚都察院下发宁远府冕宁县告示,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6-21
    [3]上述两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5-102:轴号19,卷号242-15
    [1]其它州县“状式条例”的规定,见附录.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诬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诬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
    [3]代告,按《集解》之意即今之抱告也。(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2页
    [4]《大清律例会通新纂》“越诉条”,第2923页,转引自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5]《六部成语注解·刑部成语》,见杨家骆主编:《中国法制史料》第二辑第四册,台湾鼎文书局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初版第2807页
    [6]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见禁囚不得告举他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
    [1]王宏治:《黄岩诉讼档案简介》,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8.《户律·户役·脱产漏口》,“隐漏自己成丁(十六岁以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3]为严禁妇女出头告状以端风化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1-50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3.卷号165-6
    [5]《冕宁县清代档案》
    [6](清)吴宏《纸上经纶》卷5,《词讼条约》,郭成伟、田涛点校整理;《明清公牍密本五种》,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219-210页
    [1]为严禁妇女出头告状以端风化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1-50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1-69、70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7,《刑律·断狱下·妇人犯罪》,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00页
    [4]袁守定:《听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3页
    [5]李志敏:《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09页
    [7]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290页
    [8]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官吏词讼家人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3页
    [1]所谓“生监”,是指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或由捐纳而取得监生身份的未得功名而欲入仕者.为其充当抱告者主要为“本人之工”、“本人之子”及“本人之亲”等。
    [2]应考府州县学生员的考生,称为童生
    [3]王宏治:《黄岩诉讼档案简介》,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1页
    [4]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见禁囚不得告举他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
    [5]为严禁妇女出头告状以端风化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1-50
    [6]裕谦:《戒讼说》,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4页
    [7]汪辉祖:《佐治药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19页
    [1](清)薛允升着,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7页
    [2]上述三点参阅曹培:《清代州县民事诉讼初探》,载《中国法学》.1984年第2期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4]《大清律例会通新纂》第2923页,转引自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40页
    [5]为严禁妇女出头告状以端风化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1-50
    [6]《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4.卷号183-52
    [1](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4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教唆词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0-491页
    [3](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4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257页
    [5]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7页
    [6]裕谦《再谕各代书牌》.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8页
    [7]方大湜:《平平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639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3,卷号157-46
    [2]裕谦:《再谕各代书牌》,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8页
    [3]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257页
    [5]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8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6,卷号207-39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33-14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2,卷号276-56
    无参考文献内容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257页
    [2]参阅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1]以上所引见本文附录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刑律·诉讼·诬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3]见本论文附录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大清律例·刑律·诉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案卷号5-38、40
    [3]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4页
    [1](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84-685页
    [2]陈宏谋:《申明农忙分别停讼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9页
    [3]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4页
    [4]以上所引二条律例见《大清律续纂条例》卷2,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66页
    [1]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10月第一版,2003年8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第一册第36、27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十一日的书状
    [3]郭成伟、田涛点校整理:《明清公牍密本五种》.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234页
    [4]《大清律续纂条例》卷2,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66页
    [5]《大清律例》卷37,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66页
    [6]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7](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第397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8页
    [2]田文镜:《州县事宜》,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666页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4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4-335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3]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1]王凤生:《放告审呈》: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2页
    [2]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3]陈庆门:《仕学一贯录》,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5页
    [4]顺天府全宗,全宗28、目录4、卷186、号076--082,见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
    [5]白如珍:《论批呈词》.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97页
    [1]朱:《少准勤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1页
    [2]王凤生;《放告审呈》,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2页
    [3]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8页
    [4]朱:《当堂定谳》,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1页
    [5]朱;《少准勤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1页
    [6]方大湜:《平平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641页
    [1]何士祁:《词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1-402页
    [1]王有孚:《一得偶谈》,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96页
    [2]白如珍:《论批呈词》,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96-397页
    [3]上述五点参见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2]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房廷桢:《严反坐》,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6页
    [3]黄六鸿;《福惠全书》,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2页
    [4]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8-89页
    [5]王元曦:《禁滥准词讼》,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7页
    [6]袁守定:《听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9页
    [7]田文镜:《州县事宜》,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683页
    [8]田文镜:《州县事宜》,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666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页
    [2]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3]《冕宁县清代档案》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4-40、41
    [2]《冕宁县清代档案》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7,卷号344-87
    [3]这类案件审理后也不准调处,一定要判决、杖责或枷号,然后交乡保等保回管束。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2]陈庆门:《仕学一贯录》,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5页
    [3]白如珍:《论批呈词》.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97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29页
    [5]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0页
    [6]何士祁:《词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2页
    [1]以上有关挂号的介绍参阅(清)蔡申之著:《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47-51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0-331页
    [2](清)蔡申之著:《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51页
    [1]《州县事宜》,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667页
    [2]刘衡:《不用差役传案票稿》.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0页
    [3]袁守定:《图民录》.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36页
    [1]刘衡:《禀严束书役革除蠹弊由》,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7-408页
    [2]汪辉祖;《治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5页
    [3]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2,卷号274-59
    [2]《巴县档案》.全宗6.目录7,卷号1918,四川省档案馆藏
    [3]顺天府全宗28、目录2、卷95、号099.见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6,卷号80-70
    [1]在清代,由于无民、刑之分,也就没有民事当事人和刑事案件人犯之分,一经到官都可以把他们称为犯,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律例和当时习惯都是如此。
    [2]汪辉祖:《佐治药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20页
    [3]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0页
    [4]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卷号55-13
    [2]刘衡:《劝谕书吏告示》,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9页
    [3]刘衡:《禀严束书役革除蠧弊由》,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7-408页
    [4]汪辉祖:《治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5页
    [1]刘衡:《禀严束书役革除蠹弊由》,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7-408页
    [2]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0页
    [3]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2页
    [4]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8页
    [5]高廷遥;《宦游纪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六册第18页
    [6]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32页
    [1]白如珍:《论批呈词》.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98页
    [2]卧票:该于限期之内或事完之日,缴销的差票,而不缴销.是为卧票.(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3]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8页
    [4]《冕宁县清代档案》
    [5](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6]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8页
    [7]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2页
    [8]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2页
    [9]《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4.卷号302-15
    [10](清)蔡申之著:《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33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1-45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8-22
    [1]万枫江:《幕学举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9页
    [2]汪辉祖:《佐治药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19页
    [3]袁守定:《听讼》,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3页
    [1]以上四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0,卷号370-11、13,10、15
    [2]朱臣或朱成应为同一人.因为“臣”与“成”在发音上非常相近.在冕宁县档案中.这种同一个人而在不同甚至是同一书状中其音同或音近而写法不同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在宝坻县档案中也时有发生。这一方面说明当时对书状中当事人名字的要求不是很严;另一方面也许是当事人为获准而故意改变其名字.
    [1]以上三例分别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6-44、卷号16-41、卷号16-37
    [1]上述所引分别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23-58、卷号23-55、卷号23-54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6-71、36- 72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3-30、13-31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3-1、卷号3-2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5-7
    [1]王凤生:《编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4页
    [1](清)蔡申之著:《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23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33-40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8-54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39-13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3]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4]王凤生:《编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4页
    [5]张晋藩主编:《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04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06,“凡祖父母、父母及夫若家长,为人所杀,而子孙妻妾奴婢雇工人私和者,杖一百徒三年;期亲尊长被杀,而卑幼私和者,杖八十徒二年;大功以下,各递减一等。其卑幼被杀,而尊长私和者,各(依服制)减卑幼一等……常人(为他人)私和人命者,杖六十。”
    [3]《大清会典事例》,卷818
    [4](清)万维翰:《幕学举要》,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2页
    [5]汪辉祖:《学治臆说》,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278页
    [6]《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5,卷号198-101、102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2]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乾隆卷),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8.卷号354-52
    [4]汪辉祖:《佐治药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17页
    [1]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9页
    [2]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3]《清会典》卷55,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91年第509页
    [4]《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四十七
    [5]汪辉祖:《佐治药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317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听讼回避》,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
    [2]《大清律例会通新纂》.第2949页,转引自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3]《清会典》卷55.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91年第509页
    [4]《清会典》.卷55,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91年第509页
    [5](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35页
    [1]以下参阅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119页
    [2](清)万维翰:《幕学举要》,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3页
    [3]王凤生:《编审》,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4页
    [4]即从一开始就经办此案的差役。清代州县认为,每一个案件从访察、拘传开始到最后结案,只固定派遣一两个差役经办为好,称为原差,中途不可换差,以免推脱骚扰的弊端。
    [5]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23页
    [1]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29页
    [2](清)万维翰:《幕学举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2页
    [3]汪辉祖:《亲民》,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4页
    [1]那思陆著:《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2]王士俊:《命案》,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23页
    [3]袁守定:《图民录》,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27页
    [4]汪辉祖:《亲民》,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4页
    [5]王凤生:《亲民在勤》,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3页
    [6]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7页
    [1]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33页
    [2]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3]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7、384页
    [5]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4,《名例律·五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6]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7]叶镇:《作吏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5页
    [1]何耿绳:《囚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7页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83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4.《名例律·八议·应议者犯罪》,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4]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7.《刑律·断狱·妇人犯罪》,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99页
    [5]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7,《刑律·断狱·决罚不如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94页
    [1]叶镇:《作吏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5页
    [2]熊宏备:《居官格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2页
    [3]严如煜:《慎刑》,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0页
    [4]朱:《作吏管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4页
    [5]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4页
    [6]王凤生:《治尚明通》,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4页
    [1]叶镇:《作吏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15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冕宁县清代档案》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7,卷号344-122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7,《刑律·断狱·吏典代写招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02页
    [3]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29页
    [4](清)万维翰:《幕学举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2页
    [1](清)王又槐:《办案要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76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7,卷号342-87
    [1]顺天府全宗28,目录3,卷163,号162.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2](清)万维翰:《幕学举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1页
    [1](清)王又槐:《办案要略》,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75-776页
    [2]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3](清)万维翰:《幕学举要》.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四册第731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5]本部分内容参阅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125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47页
    [1]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7页
    [2]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9-390页
    [3]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7页
    [1]汪世荣著:《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2,卷号149-18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8,卷号348-35
    [4]陈宏谋:《伤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7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7,卷号344-1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7-13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2,卷号152-65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7-13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8,卷号348-110
    [2]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3]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4]高潮、马建石主编:《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6页
    [5]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39页
    [6]《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0,卷号251-15
    [7]《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0,卷号123-42
    [8]叶镇:《作吏要言》,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1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7-11
    [2]上述内容参阅汪世荣著:《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2页
    [3]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0页
    [4]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7页
    [5]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9-390页
    [6]汪辉祖:《学治臆说》,《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279页
    [7]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56、357页
    [1]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7页
    [2]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第29页
    [1]上述例一二三分别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卷号62-2 轴号27,卷号338-72;轴号19,卷号241-55
    [2]上述三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9,卷号240-11;轴号22.卷号279-10;轴号2,卷号22-9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诬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页
    [1]上述三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2,卷号149-19、20、21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3]陈宏谋:《饬各属办案条件檄》,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7-378页
    [4]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58页
    [1]黄六鸿:《福惠全书》,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三册第358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7,《吏律·公式·弃毁制书印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3]上述两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4,卷号183-37;轴号16,卷号211-9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5-30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41-10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41-11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1-22
    [1](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15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9,卷号240-11-17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5-22、20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6-61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8-16-25
    [2]参阅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9页
    [3]《大清会典事例》,卷836
    [4]高潮、马建石主编:《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5页
    [5]刘衡:《理讼十条》,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89页
    [6]《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4,卷号183-187之间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480页
    [2]王志强著:《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清代国家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1]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50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42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36
    [4]《大清律续纂条例》卷2,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66页
    [5]《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8,卷号357-2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2,卷号274-6、5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479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4-25、26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页
    [3](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85页
    [4]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
    [1](清)包世臣 潘竟翰点校《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页
    [2]《大清律续纂条例》卷2.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66页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17,第5页
    [4](清)包世臣 潘竟翰点校《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1页
    [5](清)包世臣 潘竟翰点校《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1页
    [1](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4页
    [2](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页
    [1]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79-82页
    [1]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26页
    [2]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35页
    [3]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94-96页
    [4]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63页
    [1]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71-272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页
    [3](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2、89页
    [1]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20页
    [2](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33页
    [3](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1页
    [4](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1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全宗号1.案卷号55-44、46
    [2]《钦定大清会典》卷11.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9页
    [1]以上参阅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6,全宗号1,案卷号81-56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0,卷号124-4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4,卷号174-10
    [1]《冕宁县清代档案》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4-37
    [3]即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法,其效力已得到清朝统治者的确认。
    [1]上述三例甘结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6-12;轴号3,卷号32-35;轴号10,卷号125-67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3,卷号158-58
    [1](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9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大清律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2](清)沈之奇撰,怀效锋、李俊点校:《大清律辑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98页
    [3](清)沈之奇撰,怀效锋、李俊点校:《大清律辑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98页
    [4](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页
    [5]《吏部处分则例》卷47
    [6]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1](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2](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页
    [3](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页
    [4](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9页
    [5](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80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诉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3]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30,《刑律·诉讼·越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4](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页
    [5](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卷号55-23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6,卷号332-30
    [1]陈宏谋:《越告》,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5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2,卷号274-6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2,卷号274-5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2,卷号274-1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9-9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5-65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9-58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9-67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卷号55-23
    [1]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9、199、113、126页
    [1]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73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9,卷号362-100
    [1]以上三例见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9、437、182页
    [1]以上三例见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79、137、49-51页
    [2](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4、196、210页
    [3]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4
    [2]实际上,在自理词讼册中.出于各种原因,各州县都尽量不报或少报案件.所以自理词讼册并不能反映各州县每月所审理案件的真实数量.对此,樊增祥曾指出:“各属月报册大抵三两案居多,本司是过来人,岂不知某州某县每月当有若干案?”
    [1]张晋藩主编:《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76页
    [2]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粱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1]方大湜:《平平言》卷3,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675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0,卷号370-9
    [2]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做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 -- 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0,卷号370-8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9,卷号366-24
    [3]顺天府全宗28,目录3,卷163.号158,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4-52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6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34-73
    [3]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 -- 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5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1.卷号263-118
    [2]《冕宁县清代档案》
    [3]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第43页
    [1]雍正十二年巡抚都察院下发宁远府冕宁县告示,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6-21
    [2](日)滋贺秀三:《清代州县衙门诉讼的若干研究心得》,《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2页
    [3]以上三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5-102;轴号28,卷号352-49:轴号29,卷号260-80
    [4]以上两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3-1;轴号16.卷号201-143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4-86
    [2]《冕宁县消代档案》,轴号29.卷号366-24、26、27、28、29、30
    [1]以上两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0,卷号133-12、8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8-21、22、23、24、25
    [1]雍正十二年巡抚都察院下发宁远府冕宁县告示,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6-21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5-31
    [3]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第44页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2.卷号149-23
    [5]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1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4-40与41之间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9,卷号238-13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5,卷号198-40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1,卷号139-29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5-53、60、62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4,卷号300-1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1,卷号262-87
    [3]徐栋辑:《牧令书》自序,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6页
    [4]王云武总编:《清通典》卷三十四,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211页
    [1]《大清律例》卷7《吏律》,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1]汪辉祖:《律例不可不读》.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71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9,卷号105-53、60、62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3-30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5,卷号200-12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36-72
    [1]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做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 -- 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8-89页
    [1]上述两批词见《冕宁县清代档案》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卷号29-16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4-8
    [2]以上两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2-7、3-30
    [3]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4](清)蓝鼎元撰:《鹿洲公案》,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5]《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卷号4
    [1]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2]参阅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3]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195页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4,卷号41-16
    [1]上述四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4-51;轴号4,卷号41-16;轴号28,卷号349-40、41
    [2]《大清律例》卷37,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91页
    [1]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第44页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23-59、卷号15-7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7-11
    [2]《冕宁县清代档案》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4-25
    [2]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8页
    [1]裕谦:《戒讼说》,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3页
    [2]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3]裕谦:《戒讼说》.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4页
    [4]裕谦:《戒讼说》,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4页
    [1]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2]裕谦:《戒讼说》,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394页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400-54
    [4](清)武穆滴:《劝息讼说》,《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101,转引自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9页
    [5]“凡有呈状,皆令其照本人情词,据实謄写,呈后登记代书姓名,该衙门验明.方许收受。如无代书姓名,即严行查究,其有救唆增减者.照律治罪”。见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0-491页
    [6]《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0,卷号249-6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400-54
    [2]《冕宁县志》,卷三食货经费,《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⑥,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第925-926页
    [1]瞿同祖蓍,范忠倌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2](清)汪辉祖:《学治续说·陋规不宜遽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296
    [3]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上述两例见《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4,卷号301-2,轴号29,卷号359-10
    [1]吕小鲜、王光越主编:《北京审判制度研究档案资料选编》(清代部分)第八册,1999年内部刊印,第1105、1108页,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藏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2-42
    [1]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174页
    [1]汪辉祖:《勤怠之分》,见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七册第400页
    [2]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23-58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2,卷号15-7
    [2]《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5,卷号61-6
    [3]《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16,卷号201-141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9-69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9--69;389-74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9-72
    [1](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1]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1,卷号389 -69:轴号9,卷号104 -- 40、41之间:轴号29,卷号366-87
    [2]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20页
    [1]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168页
    [2]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6页
    [3]参阅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 -- 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4]《冕宁县清代档案》.轴号32,卷号397-13
    [1]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上述两例见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3、181页
    [3]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19页
    [1]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第171页
    [2]参阅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72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5月第5版第1458页
    [3](清)汪辉祖:《学治臆说·初任须体问风俗》,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五册第274页
    [4]粱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5]梁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1]梁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2]张晋藩著:《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3]梁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130页
    [4]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5]参阅梁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133页
    [1]《冕宁县清代档案》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七日
    [2]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4、402页
    [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1]樊增祥:《樊山判牍》卷1,《批齐有模报呈》
    [1]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320页
    [2]徐忠明著:《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3]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4](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2-53页
    [5](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1](美)本杰明·卡多佐著,苏力译:《司法过程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4页,转引自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由于档案的破损等,笔者仅就那些比较清楚,能够明确判定为民事纠纷的案件进行了统计,这虽然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朝代民事案件的数量。但由于标准统一,相对各朝民事案件数量对比的变化来说,却是相对准确的。
    [1]以下参阅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清),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1]以下参阅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清),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5-1202,1203-1228页
    [1]参阅张晋藩著:《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2页
    [1]《清会典》卷17,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版第140页
    [2]上述内容参阅张晋藩主编:《中国民法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36-950页
    [1]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页
    [2]上述内容参阅张晋藩主编:《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巴蜀书社1990年版,《导言》第1-12页
    1、《清会典》,中华书局影印1991年版。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3、《钦定吏部则例》,成文出版社印行,中华民国五十五年初版。
    4、《清朝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
    6、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王云五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10月第一版,2003年8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9、郭成伟、田涛点校整理:《明清公牍密本五种》,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
    10、程树德著:《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
    11、高潮、马建石主编:《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张友渔、高潮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四川大学历史系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上、下),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乾隆卷),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15、田涛、许传玺、王宏治主编:《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6、胡旭晟等点校:《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
    18、(清)沈之奇撰,怀效锋、李俊点校:《大清律辑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9、(清)吴坛著,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清)薛允升著,胡星桥、邓又天主编:《读例存疑点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清)蔡申之著:《清代州县故事》,文海出版社印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辑》)
    22、(清)蓝鼎元撰:《鹿洲公案》,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23、(清)祝庆祺、鲍书芸、潘文舫、何维楷编著:《〈刑案汇览〉三编》,北京古 籍出版社2004年版。
    24、(清)包世臣著,潘竟翰点校:《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版。
    25、(清)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
    26、杨一凡、徐立志主编:《历代判例判牍》(12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陈全伦、毕可娟、吕晓东主编:《徐公谳词》,齐鲁书社2001年版。
    28、《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6],巴蜀书社1992年8月第一版
    29、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1、张晋藩主编:《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巴蜀书社1990年版。
    32、张晋藩主编:《中国民法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张晋藩主编:《清朝法制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
    34、张晋藩著:《清代民法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张兆凯主编:《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岳麓书社2005年版。
    36、李交发著:《中国诉讼法史》,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7、徐朝阳:《中国诉讼法溯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38、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9、朱勇著:《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0、刘广安:《中华法系的再认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1、瞿同祖著:《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3、郑秦著:《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4、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那思陆著:《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那思陆著:《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8、李志敏:《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49、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编著:《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0、叶孝信主编:《中国民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陈光中、沈国峰:《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
    52、苏亦工著:《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赵晓华:《晚清讼狱制度的社会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韩秀桃著:《明清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梁启超原著,范忠信选编:《梁启超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版。
    57、刘子扬编著:《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2006年1月第二次印刷。
    58、吴吉远著:《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职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吴逢辰编著:《千年县衙--浮梁县署及衙门文化趣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柏华著:《明清州县官群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1、汪世荣著:《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李鸣主编:《青蓝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3、屈超立著:《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审判职能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
    64、徐忠明著:《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王志强著:《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清代国家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马小红著:《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林端著:《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68、梁治平著:《法意与人情》,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9、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梁治平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高其才著:《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马作武著:《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陈刚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7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76、(英)斯普林克尔著,张守东译:《清代法制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7、(美)D·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8、(美)本杰明·卡多佐著,苏力译:《司法过程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9、(日)滋贺秀三著,张建国、李力译:《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80、(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王亚新等译:《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1、(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2、张晋藩、汪世荣、何敏:《论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5期。
    83、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书诉讼制度通论》,《法制与社会》1996年第3期。
    84、瞿同祖:《清律的继承和变化》,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85、易平:《日美学者关于清代民事审判制度的论争》,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3期。
    86、曹培:《清代州县民事诉讼初探》,载《中国法学》,1984年第2期。
    87、吴泽勇:《诉讼程序与法律自治:中国古代民事诉讼程序与古罗马民事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中外法学》,2003年第3期。
    88、张小也:《从“自理”到“宪律”对清代“民法”与“民事诉讼”的考察--以〈刑案汇览〉中的坟山争讼为中心》,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89、刘婷婷:《浅议清代的调节制度》,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6期。
    90、邓建鹏:《讼师秘本与清代诉状的风格--以“黄岩诉讼档案”为考察中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91、徐忠明:《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节的法庭纪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6期。
    92、徐忠明:《清代民事审判与‘第三领域'及其他--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评议》,载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1版。
    93、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
    94、冯光明:《平息讼争、适丛习惯--晚清广州县的诉讼解决之道》,载《法制与经济》,2003年第5期。
    95、高寿仙:《帝制中国晚期的民事法律、审判与调解》,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96、李林:《清代的县官职掌与作用》,载《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97、吴仁安:《清代的州县官》,载《历史教学》,1986年第5期。
    98、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节制度解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9、程宗璋:《中国传统社会“无讼观”再认识》,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00、张晓蓓:《从诉讼限制看清代司法档案的法价值》,载《理性与社会:中国传统法律再探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二○○七年学术年会文集》
    101、邓建鹏:《纠纷、诉讼与裁判--黄岩、徽州及陕西的民诉案研究》(1874--1911),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102、王静:《清代州县官的民事审判--一个法律文化视角的考察》,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03、胡谦:《清代民事纠纷的民间调处》,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04、王雪松:《清代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论略》,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05、胡婷:《论清朝州县审判制度》,安徽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