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初经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明初经学为研究对象,以朱元璋征召刘基、章溢、叶琛的1358年为上限,以发生靖难之役的1402年为下限。
     第一章主要介绍明代经学研究现状,总结了明代经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利弊得失。日本学者本田成之、中国学者皮锡瑞、周予同、刘师培、范文澜、马宗霍、钱基博、何耿镛、蒋伯潜、刘晓东、许道勋和徐洪兴、章权才等多从汉学立场评价明代经学,因而明代经学往往成为诸位先生批评的对象。文章举例比较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经学的评价的不同之处,并且指出经过150年的时间,随着经学观念的变化,前后两部《提要》对明代经学成就的评价也发生了改变。总体而言,诸学者大都批评了《五经大全》,同时将赞誉送给了几部可与清学相提并论的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明代经学研究尚处于比较粗糙的阶段,对它的研究也亟待加强。因为明代经学著作繁多,经学现象复杂,所以对明代经学的重估也需要从基础做起。明初经学作为明代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重新给予思考的。
     第二章论述洪武政治与经学的关系。洪武时期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学的复兴和发展,朱元璋也亲自参与到了经学讨论中,帝王对经学的崇尚使经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洪武政权对经学的根本要求是适用,基本原则是因时制宜,因此洪武政权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控制和对经学的改造。在因时制宜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组织学者对经书内容进行了改造,使其更符合政权要求。同时,朱元璋加强了对经学传播的干预,他组织学者翻译经书,精简经书,使经学思想在较低文化水平的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适用思想的指导下,洪武政权并不计较所谓的汉宋之别、真伪之别。洪武政治要求下的经学发展出现了汉学倾向,这与整体宋学潮流是有所区别的。
     第三章主要分析浙江籍学者的经学思想及主张。浙江籍学者以金华府的宋濂、刘基、王祎为主要代表,三人经学思想核心是经世致用。宋濂经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提出了大儒学观,扩大了儒学的外延。宋濂主张调和朱陆、融汇儒佛;倡导经史互助、为文宗经;其思想核心是不为空言,经世致用。宋濂的经学主张和特色显示了明初经学具有复杂性的一面。宋濂之辨伪学成就较高,其辨伪精神上承宋学,下启清代,具有重要意义。刘基不囿于成说,汉唐注疏与宋儒言论并重,其《春秋明经》意义丰富,华夷之辨是其书的重要思想内容,但并不是全部,《春秋明经》还包含着其它重要内涵。王祎主张博学多识、博览群书、学贵有得。王祎倡导《六经》与《四书》相互为用,对于汉学、宋学所依赖之经典文本都予以重视。另外,金华府尚有多位学者于经学有所发明,但影响不如上述三人。其中胡翰之复古思想、苏伯衡之不废小学、以文学视角研究经学的主张以及戴良的不迷信宋儒、融汇经史的主张是其中富有启发意义的经学主张。金华府籍学者之外,台州籍学者朱右最出名,他倡导以文衡经,体现出了经学文学化倾向。浙江籍学者中,尚有衢州府籍学者何初和徐兰,严州府籍学者徐尊生、张复、俞深,杭州府籍学者瞿右,嘉兴府籍学者鲍恂,宁波府籍学者景星、傅淳,这些学者的著作多已经亡佚,说明其经学成就不如金华府籍与台州府籍学者。
     第四章主要分析江西籍学者的经学成就和主张。抚州府籍学者危素主张调和朱陆、融汇经史、博学多识、随时适用、独立思考,这对于明初经学发展多有裨益。南昌府籍学者朱善不全迷信朱熹,开始从文学角度理解《诗经》,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吉安府籍学者萧岐、陈谟、周是修主张随时致用,不囿于一家之学。陈雅言则于科举经义多有发明,科举制度与经学之关系研究一直是经学史上的重要问题,顾炎武等学者给予科举制度以批评。但是,科举制度也有促进经学思想和书籍传播的作用。在明初,科举尚不废除古注疏,这在客观上对汉唐注疏的流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科举专用《五经大全》以后,经学发展就受到了阻碍。临江府籍学者梁寅致力于经学的传播,在朱子经学遇到接受的障碍之时梁寅努力完成经学的通俗化。梁寅之《周易》学多诠释参合程朱之意,但并不拘泥于程朱之学,梁氏尚多引他人之言以佐证己说,对经旨探讨亦有所发明。梁寅的《诗经》学成就最出色之处在于能够突破《诗经》的经学面目,在某些篇目的理解上能够从文学角度予以研究。
     第五章主要分析徽州籍学者的经学成就和主张。朱升主张为学须有为,倡导独立思考,打破慵懒学术思维,提倡博学多识。汪克宽不事科举,致力于有益之学。汪氏研读经书崇尚疑问,主张经学研究要明白易晓,其《春秋》学著作于胡传多所发明。赵汸之《春秋》学主张回归三传,具有复古色彩。他反对片面理解经书的性质,主张多视角多角度研究经学。赵氏还提出读经须求实理的主张,并践行此主张,所以他不拘泥于朱陆门户之见,指出两家始异而终同的著名观点。
     第六章主要分析游离于学术中心的福建、江苏籍学者的经学成就。福建张以宁的经学成就最高,张氏以史证经,《春秋王正月考》是其代表作,并取得了较高成就,对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对“春王正月”的疑问多有解答。江苏与广东籍学者的成就则不及福建。
     第七章主要分析明初经学的发展特征。首先,明初经学尚有笃实之风,诸多学者多以经世致用为经学研究终极目的。在政权的干预下,明初经学经过重构呈现了通俗化特征。其次,明初经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地域上说,南方经学占据学术主流,尤其以浙江、江苏、徽州的经学成就最高,而北方经学则呈现荒芜状态。靖难之役的发生使南方经学发展遭受挫折,北方成为政治中心以后促进了北方经学的复兴。从研究对象上分析,汉学所依赖的《五经》系统的经书得到了重视,《春秋》学研究的成就最高。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the early Ming Dynasty's study of the Classic. The dissertation choose 1358 as the upper limit, because Zhu yuan zhang had put forward a whole series of measures aimed at promoting study of the Classic.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 1402 as the lower limit.
     ChapterⅠdeals with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Ming Dynasty's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evaluate the gains and losses. The dissertation study several scholars'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ingBentian, Pixirui, Zhouyutong, Liushipei,Fanwenlan,Mazonghuo,Qianjibo,Hegengyong,Jiangboqian,Liuxiaodong,Xud aoxun and Xuhongxing, Zhangquancai. They based their academic points of view on the Annotated Catalog of The Emperor' s Four Treasuries.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Ming Dynasty has become the target of criticism. The scholars changed their minds until the Sequel to the Annotated Catalog of The Emperor' s Four Treasuries was been published after one hundred fifty years . Altogether, most of the scholars clung to the negative ideas about the Ming Dynasty'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y all consider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Five Classic as the outcome of plagiarizing. But ,the Ming Dynasty'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more complex ,the scholars lived Ming Dynasty wrote many books, the Ming Dynasty'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 showed complex phenomenon. Modern scholars of the study was crude. There is a need to re-examine academic. The dissertation is part of research to re-evalu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s academic.
     ChapterⅡ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wu political and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ongwu Emperor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e brought academic advocate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was personally involved in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Hongwu regime was to appl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imely, so Hongwu regime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of intellectual and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some books were modified to make it more in line with government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emperor strengthene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by the school, he organized the book by scholars of translation, to streamline the book, so that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education thought to be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social. Under the guidance, Hongwu regime did not care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an Studies and Song Studies, and did not care ab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rue and false.
     ChapterⅢanalysis the scholars thinking and ideas .Zhejiang-native scholars was the mainstream , Song lian Liuji and wangyi were the most famous scholars in particular. The three scholars had common point of view that the academic must be useful to society. Song Lian gained high achievement, he reconcile Zhu and Lu, integrated the Buddhism and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He advocated the history and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can not be divided .And the literature must b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Song Lian had also gained achievement in forgery detection science. Liu Ji was not limited to the old conclusions, h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oth Han-Tang and Song Dynasty scholars. His Chunqiumingjing had rich contents, and the theme was not limited to ethnic contradiction. Wang Yi insisted the scholar should learned knowledge as much as he can. He initiated the scholar must learned <>and <>. There were many scholars in JinHua prefecture, but they did not gain achievement as the three scholars. But JinHua -native scholars had their feature. For example, HuHan had retrospective thinking. SuBoheng did not abandon the linguistics, he began to study the Classic as literature. Dailiang did not make a perfect fetish of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 Taizhou -native scholar Zhuyou insisted to measur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terms of literature. Except all above scholars, Hechu and Xulan in Quzhou,Xuzun Zhangfu and Yushen in Yanzhou,Quyou in Hangzhou,Baoxun inJiaxing,Jingxing and Fuchun in Ningbo were also famous scholars. Unfortunately, their works have been in extinction.
     ChapterⅣanalyse the Fuzhou -native scholars Weisu, insisted reconcile Zhu and Lu, integrate the history and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learn knowledge as much as he can , apply timely, think independently. Weisu's proposal was useful to academia the Early Ming Dynasty.Zhushan were not in complete superstition of Zhuxi. He began to apprehend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view of literature. Xiaoqi Chenmo and Zhoushixiu claimed to us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imely, and to be not limited statements of one School. Chenyayan was committed to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official test. Linjiang -native scholar was committed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ideas about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difficulty of spreading zhuxi's thinking. Liangyin's research on Zhouyi integrated Chengzi and zhuxi, but he did not limitted the thinkings of the two scholars. He also quoted other scholars' points of view. Liangyin's most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as break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view about The Book of Songs.
     ChapterⅤanalyzes the Huizhou -native scholars 'thinkings. Zhusheng insisted the scholars must be useful to the society, break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s, learn knowledge as much as he can .Wangkekuan did not like official test. He affirm that the scholars must be read books in doubt. And he insist the book should be exoteric. His study on Chunqiu develope Huanguo's points of view. Zhaofang insisted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in the study of Chunqi. He was against simplifying the Chunqiu. He put forward new ideas to achieve truth. He insisted to practice the knowledge, so he was not limi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Zhu and Lu. He insisted that the two scholars were same in the final conclusion.
     ChapterⅥanalyzes the scholars whose native was Fujian and Jiangsu. Zhangyining gained high achievements, whose native place was Fujian .He use history to investigate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two provinces' achievements was not as good as others.
     ChapterⅦ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ongwu regime,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had been on on the path of unity and universal. The scholars in Early Dynasty studied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ith the spirit of skepticism.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as in uneven development. From the region that the South academic developed to a high level, and the north region was inferior.From the view of the books,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n Early Ming Dynasty has based their points on the <>,which Han Studies was depended on. The ?Si Shu? which the Song Studies depended on become less important.
引文
[1]黄开国:《经学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27页。
    [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第9页。
    [4]黄开国:《经学辞典》,第427页。
    [1]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页。
    [1]本田成之:《经学史论》,江侠菴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01页。
    [2]本田成之:《经学史沦》,江侠菴译,第306页。
    [1]本田成之:《经学史沦》,江侠菴译,第299页。
    [2]本田成之:《经学史论》,江侠菴译,第301页。
    [3]本田成之:《经学史论》,江侠菴译,第301-302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0页。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99页。
    [6]本田成之:《经学史论》,江侠菴译,第303页。
    [1]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8页。
    [2]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3页。
    [3]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4页。
    [1]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9页。
    [2]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69-871页。
    [1]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页。
    [2]吴仰湘:《皮锡瑞〈经学历史〉并非经学史著作》,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第5页。
    [3]吴仰湘:《皮锡瑞〈经学历史〉并非经学史著作》,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第10页。
    [4]马少甫:《〈经学历史〉与皮锡瑞学术思想初探》,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第19页。
    [5]马少甫:《〈经学历史〉与皮锡瑞学术思想初探》,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第19页。
    [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页。
    [2]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6-87页。
    [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第113页。
    [1]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2]钱基博:《学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141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页。
    [1]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142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30页。
    [3]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175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98页。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98页。
    [6]顾炎武:《日知录》,见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89页。
    [1]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199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28页。
    [3]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199页。
    [4]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233页。
    [1]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273页。
    [2]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275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30页。
    [4]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275页。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32页。
    [6]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47页。
    [7]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275页。
    [1]钱基博:《经学通志》,见《近百年湖南学风》(含《经学通志》),第287页。
    [1]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修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97-898页。
    [2]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修订版),第899页。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页。
    [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引论》,第1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6页。
    [2]陈勇:《国学宗师钱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1]张舜徽:《广校雠略》,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6-97页。
    [2]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4-195页。
    [1]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第217页。
    [2]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第217-218页。
    [1]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见《范文澜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84页。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79-80页。
    [3]胡戟:《试述陈寅恪先生对士族等问题的开拓性研究》,见中山大学历史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1]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第284-285页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74-375页。
    [3]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第285页。
    [1]范文澜:《经学史讲演录》,见《范文澜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24页。
    [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34页。
    [2]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134页
    [3]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134-135页。
    [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135页。
    [1]何耿镛:《经学概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2]何耿镛:《经学概说》,第113页。
    [1]何耿镛:《经学概说》,第115页。
    [2]蒋伯潜:《经学纂要》,长沙,岳簏书社,1990年,第146-147页。
    [1]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2]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3页。
    [1]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3-284页。
    [2]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4页。
    [3]黄宗義:《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0页。
    [1]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7页。
    [2]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7页。
    [3]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9页。
    [4]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9页。
    [5]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第289-290页。
    [1]张舜徽:《广校雠略》,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6-97页。
    [2]章权才:《宋明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0-281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页。
    [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页。
    [2]《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乐类》之《皇明乐律书》不著作者。
    [3]《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之《十三经古注》为两位作者同撰。
    [1]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49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1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3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627页。
    [5]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321页。
    [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323页。
    [1]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页。
    [2]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序》,第15-16页。
    [1]郭仁成:《论晚〈书〉二十五篇仍不可废》,见《尚书今古文全璧》,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8。
    [2]张富祥:<尚书概论>,见郑杰文先生,<经学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3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见《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李圣华:《重估明代学术价值建构‘明学'研究新体系-从竟陵派‘学殖浅陋'谈起》,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3页。
    [2]李圣华:《重估明代学术价值建构‘明学'研究新体系-从竟陵派‘学殖浅陋'谈起》,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4页。
    [1]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页。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3页。
    [1]陈鼓应、辛冠华、葛荣晋:《明清实学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84-90页。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18页。
    [3]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22页。
    [1]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导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页。
    [2]鲁迅:《随感录第48》,见《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52页。
    [3]鲁迅:《随便翻翻》,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142页。
    [1]孙正容:《朱元璋系年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5页。
    [2]朱元璋:《赐诚意伯刘基还乡》,见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1页。
    [3]朱元璋:《曲阜知县孔克(?)敕文》,见钱伯城:《全明文》,第36页。
    [4]朱元璋:《袭封衍圣公孔讷诰文》,见钱伯城:《全明文》,第39页。
    [1]朱元璋:《农桑学校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2-3页。
    [1]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5页。
    [2]张廷玉:《明史》,第1675页。
    [3]朱元璋:《国子祭酒诰》,见钱伯城:《全明文》,第47页。
    [4]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1-42页。
    [5]胡广:《明太祖实录》,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1655页。
    [6]胡广:《明太祖实录》,第3153-3154页。
    [1]王凯旋:《论明代社学与学校教育》,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37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44-845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203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1431页。
    [2]顾炎武:《日知录》,见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12-1313页。
    [3]张廷玉:《明史》,第1686页。
    [4]《明太祖宝训》,第82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1672-1673页。
    [2]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65-566页。
    [3]钱穆:《国史大纲》,第681-682页。
    [1]《明太祖宝训》,第82页。
    [2]张廷玉:《明史》,第3954-3955页。
    [1]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载《清华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83页。
    [1]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第142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1644页。
    [1]朱元璋:《道德经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188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7页。
    [3]赵翼:《廿二史札记》,见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38页。
    [1]赵翼:《廿二史札记》,见于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第837-838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487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526-527页。
    [1]吴乘权:《明鉴易知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598页。
    [2]张廷玉:《明史》,1974年版,第1598页。
    [3]纪昀:《四库全书总目》,第150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581页。
    [2]佚名:《北平录》,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192页。
    [4]吴乘权:《明鉴易知录》,第2596页。
    [5]《明太祖宝训》,第81页。
    [1]顾炎武:《日知录》,见黄汝成《日知录集释》,第1461-1462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278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290页。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98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01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657-2658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44-845页。
    [2]《明太祖宝训》,第125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45页。
    [2]何孟春:《余冬序录》,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625页。
    [3]查继佐:《罪惟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09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667-2668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3482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489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1819-1820页。
    [3]张廷玉:《明史》,第4115-4116页。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第66-67页。
    [2]张廷玉:《明史》,第3790-3791页。
    [1]郑杰文先生:《经学十二讲》,第45-461页。
    [2]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见《鲁迅全集》第7卷,第326页。
    [3]鲁迅:《知难行难》,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347页。
    [4]鲁迅:《谈皇帝》,见《鲁迅全集》第3卷,第269页。
    [1]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见《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局,1979年,第1363-1364页。
    [2]朱元璋:《谕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参政魏鉴瞿庄》.见钱伯城:《全明文》,第11页。
    [3]朱元璋:《翰林承旨宋濂诰》,见钱伯城:《全明文》,第30页。
    [1]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金报告三》,见《陈寅恪先生全集》,台湾,里仁书局,1979年,第1363-1364页。
    [1]吴乘权:《明鉴易知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584页。
    [2]《明太祖宝训》,第82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516-2517页。
    [1]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史》(明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23页。
    [1]张廷玉:《明史》,第2318页。
    [1]钱穆:《国史大纲》,第668-669页。
    [1]朱元璋:《答太师李善长等表请御正殿制》,见钱伯城:《全明文》,第26页。
    [2]朱元璋:《光禄卿徐兴祖诰》,见钱伯城:《全明文》,第30页。
    [3]朱元璋:《安庆侯仇成诰文》,见钱伯城:《全明文》,第34页。
    [4]朱元璋:《翰林承旨诰》,见钱伯城:《全明文》,第47贞。
    [1]朱元璋:《谕战真人张正常嗣子宇初敕》,见钱伯城:《全明文》,第99页。
    [2]朱元璋:《敕问文学之士》,见钱伯城:《全明文》,第140页。
    [3]朱元璋:《奉天殿试举人策》,见钱伯城:《全明文》,第492页。
    [4]赵翼:《廿二史札记》,见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第737页。
    [1]朱元璋:《告天下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395页。
    [2]朱元璋:《布告天下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439页。
    [3]朱元璋:《阅江楼记》,见钱伯城:《全明文》,第173页。
    [4]朱元璋:《孝慈录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191-192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1502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73页。
    [1]《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2]张廷玉:《明史》,第1686页。
    [3]《明太祖宝训》,第82页。
    [1]朱元璋:《即位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2页。
    [2]朱元璋:《西安卫都指挥使叶昇林济峰诰》,见钱伯城《全明文》,第27页。
    [3]朱元璋:《谕元幼主书》,见钱伯城《全明文》,第55页。
    [4]朱元璋:《中都告祭天地祝文》,见钱伯城《全明文》,第257页。
    [1]朱元璋:《祭元幼主文》,见钱伯城《全明文》,第263页。
    [2]宋濂:《春秋本末序》,见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72页。
    [3]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0页。
    [1]杨士奇:《东里集续编》,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1页。
    [2]宋濂:《春秋本末序》,见罗月霞:《宋濂全集》,第1472页。
    [1]郑杰文先生:《经学十二讲》,第3页。
    [1]彭林:《论经学的性质、学科地位与学术特点》,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1-12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1249页。
    [2]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312页。
    [1]郑楷:《精诚录后序》,见程敏政:《明文衡》,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4页。
    [1]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页。
    [1]顾炎武:《日知录》,见黄汝成《日知录集释》,第1389-1390页。
    [1]刘三吾:《书传会选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下。
    [2]刘三吾:《书传会选》,第1-2页。
    [3]刘三吾:《书传会选》,第4页上。
    [4]蔡沈:《书经集传》,天津,天津古籍书店,第1页。
    [5]刘三吾:《书传会选》,第10页上。
    [1]刘三吾:《书传会选》,第11页。
    [2]刘三吾:《书传会选》,第10页。
    [3]唐玄度:《九经字样》,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98页上。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8-页上。
    [2]刘三吾:《书传会选》,第10页。
    [1]朱元璋:《建言格式序》,见钱伯城《全明文》,第193-194页。
    [2]吴乘权:《明鉴易知录》,第2596页。
    [3]《明太祖宝训》,第81页。
    [4]胡广:《明太祖实录》,第308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431-432页。
    [2]查继佐:《罪惟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09页
    [1]朱彝尊:《经义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49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782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1920-1921页。
    [3]张廷玉:《明史》第7320页。
    [4]郑晓:《今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4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页。
    [1]蔡方鹿:《论汉学、宋学经典诠释之不同》,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64页。
    [2]束景南、王晓华:《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第76页。
    [3]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894页。
    [1]胡广:《明实录》,第345页。
    [1]胡广:《明实录》,第801-802页。
    [2]胡广:《明实录》,第804页。
    [3]董仲舒:《春秋繁露》,见苏舆撰,钟哲校点,《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59页。
    [4]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290页
    [5]周淑萍:《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第89页。
    [1]张廷玉:《明史》,第1296页。
    [2]张廷玉:《明史》,第3982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667-2668页。
    [4]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58页。
    [1]杨海文:《〈孟子节文〉的文化省思》,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第112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496页。
    [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2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576页。
    [2]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8页。
    [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65页。
    [4]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45页。
    [5]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20页。
    [6]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第243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44-845页。
    [2]周振甫:《诗经译注》,第264页。
    [3]周振甫:《诗经译注》,第265页。
    [4]方玉润:《诗经原始》,第360页。
    [5]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4页。
    [6]佚名:《北平录》,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1]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第95页。
    [2]孔颖达:<尚书正义》,见阮元刊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1页。
    [3]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第94页。
    [4]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78-179页。
    [1]鲁迅:《知难行难》,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347页。
    [2]鲁迅:《谈皇帝》,见《鲁迅全集》第3卷,第269页。
    [1]陈寒鸣:《明代朱学述论》,载《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第95页。
    [2]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页。
    [3]董刚:《元末明初浙东士大夫群体研究》(博士论文),2004年,未发表。
    [1]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01页。
    [1]宋濂:《七儒解》,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70-71页。
    [1]宋濂:《华川书舍记》,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56页。
    [1]宋濂:《经畲堂记》,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670-1671页。
    [2]宋濂:《白牛生传》,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80页。
    [3]宋濂:《跋新刻孝经集注后》,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2092页。
    [1]宋濂:《河图洛书说》,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43页。
    [2]宋濂:《送慧日师入下竺灵山教寺受经序》,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60页。
    [3]宋濂:《华川书舍记》,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56-57页。
    [1]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辭》,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2137页。
    [2]宋濂:《元隐君子东阳陈公先生鹿皮子墓志铭》,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400页。
    [3]宋濂:《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636页。
    [1]宋濂:《题李伯时画孝经图后》,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088页。
    [2]宋濂:《赵诜仲墓志铭》,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216页。
    [3]宋濂:《故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行状》,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296页。
    [4]宋濂:《白牛生传》,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80-81页。
    [1]宋濂:《文原》,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403-1404页。
    [2]宋濂:《文原》,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404页。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页。
    [1]李道进:《宋濂的佛教观》,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3期,第85页。
    [2]宋濂:《夹辅教编序》,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939-941页。
    [1]宋濂:《六经论》,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71-72页。
    [2]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10页。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第374-375页。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第420页。
    [3]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4]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卷),第74-76页。
    [1]宋濂:《文原》,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403-1404页。
    [2]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13页。
    [1]宋濂:《文原》,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406页。
    [2]宋濂:《春秋属辞序》,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891页。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第418-420页。
    [2]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第244页。
    [3]董恩林:《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20页。
    [4]司马朝军:《文献辨伪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5-27页。
    [1]宋濂:《诸子辨》,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49页。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65-66页
    [1]顾颉刚:《诸子辨序》,见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69页。
    [1]刘基:《刘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38页。
    [2]张廷玉:《明史》,第3777-3782页。
    [3]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90页。
    [4]全祖望:《宋元学案,第1691页。
    [1]周群:《刘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4页。
    [2]刘基:《刘基集》,第92-93页。
    [3]周群:《刘基评传》.第151页。
    [1]刘基:《刘基集》,第680页。
    [2]周群:《刘基儒学思想刍议》,载《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6页。
    [3]章太炎:《诚意伯集序》,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00页。
    [1]章太炎:《诚意伯集序》,第499页。
    [2]章太炎:《诚意伯集序》,第499页。
    [3]章太炎:《诚意伯集序》,第500页。
    [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99页。
    [1]刘基:《诸暨州重修州学记》,见《刘基集》,第120-121页。
    [2]刘基:《养志斋记》,见《刘基集》,第114页。
    [3]刘基:《大勇斋记》,见《刘基集》,第128-129页。
    [4]杨伯峻:《孟子译注》,第179页。
    [5]杨伯峻:《孟子译注》,第61页。
    [1]刘基:《养海宁州贾希贤义塾诗序》,见《刘基集》,第67页。
    [2]刘基:《季氏湖山义塾记》,见《刘基集》,第67页。
    [3]刘基:《全婴堂序》,见《刘基集》,第73页。
    [4]刘基:《照玄上人诗集序》,见《刘基集》,第74页。
    [1]刘基:《送谢教授序》,见《刘基集》,第89页。
    [2]刘基:《赠宣使王民则诗序》,见《刘基集》,第97页。
    [3]刘基:《送高生序》,见《刘基集》,第65页。
    [4]刘基:《郁离子·螇螰第七》,见《刘基集》,第30页。
    [5]刘基:《苏平仲文集序》,见《刘基集》,第88页。
    [1]郑杰文师:《经学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4页。
    [2]刘基:《送章三益之龙泉序》,见《刘基集》,第82页。
    [3]《诗·大雅·烝民》,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68页。
    [4]朱熹:《诗集传》,第214页。
    [5]《诗·大雅·崧高》,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65页。
    [6]朱熹:《诗集传》,第212页。
    [7]刘基:《棣萼轩记》,第113页。
    [8]《诗·小雅·常棣》,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07页。
    [9]朱熹:《诗集传》,第102页。
    [1]刘基:《送张山长序》,第76页。
    [2]刘基:《送熊文彦归江西序》,见《刘基集》,第74页。
    [3]刘基:《尚节亭记》,见《刘基集》,第116页。
    [4]刘基:《郁离子·麋虎》,见《刘基集》,第57页。
    [5]刘基:《郁离子·九难》,见《刘基集》,第51页。
    [1]朱鸿林:《刘基〈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问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6卷,第4期,第4页。
    [2]刘基:《春秋明经》,见《刘基集》第582页。
    [3]刘基:《春秋明经》,见《刘基集》第615页。
    [4]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1]朱鸿林:《刘基〈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问题》,载《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6卷,第4期,第12页。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0页。
    [1]庄大钧:《〈春秋〉及其三传》,见郑杰文先生:《经学十二讲》,第207页。
    [2]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257页。
    [3]刘基:《春秋明经》,见《刘基集》第615页。
    [1]容肈祖:《明代思想史》,岳阳,开明书局,1941年,第9-10页。
    [2]陈寒鸣:《论王祎的儒学思想》,载《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第77-83页。
    [3]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黄山书社,2002年,第88-107页。
    [4]王忠阁:《元明之际的学风》,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第37-42页。
    [5]张廷玉:《明史》,第7414-7415页。
    [1]王祎:《王忠文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81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85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84页。
    [4]王祎:《王忠文集》,第66页。
    [5]王祎:《王忠文集》,第153-154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197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381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66-67页。
    [4]王祎:《王忠文集》,第157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067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162-163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141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146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66-67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84-85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153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184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114-115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115-116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145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140页。
    [1]章权才:《宋代退五经尊四书的过程与本质》,载《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第67页。
    [2]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80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68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68-69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89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103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105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79页。
    [2]林希元:《易经存疑》,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8-569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9页。
    [1]胡渭:《洪范正论》,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602-603页。
    [3]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第258页。
    [4]孔颖达:《尚书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7页。
    [5]孔颖达:《尚书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7页。
    [1]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第258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270页。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7-98页。
    [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8-19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96页。
    [2]王祎:《王忠文集》,第96-97页。
    [3]王祎:《王忠文集》,第96页。
    [1]王祎:《王忠文集》,第210页。
    [2]张廷玉:《明史》,第3953-3954。
    [1]宋濂:《宋濂全集》,第1027页。
    [2]张廷玉:《明史》,第3960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69页。
    [2]程敏政:《明文衡》,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35-636页。
    [3]胡翰:《胡仲子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年,122页。
    [1]胡翰:《胡仲子集》,第78页。
    [2]丁鼎:《三礼概说》,见郑杰文师主编《经学十二讲》,第175-176页。
    [1]许谦:《读书丛说》,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1页。
    [2]《周礼·地官·司徒》,见阮元刊刻《十三经注疏》,第740-741页。
    [3]《周礼·冬官·考工记》,见阮元刊刻《十三经注疏》,第931页。
    [4]胡翰:《胡仲子集》,第7-8页。
    [5]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35页。
    [1]苏伯衡:《苏平仲文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6-597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775-776页。
    [2]苏伯衡:《苏平仲文集》,第710页。
    [1]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43页。
    [1]苏伯衡:《苏平仲文集》,第603-604页。
    [2]苏伯衡:《苏平仲文集》,第595-596页。
    [1]苏伯衡:《苏平仲文集》,第718-719页。
    [1]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6-7页。
    [2]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32页。
    [3]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第32页。
    [1]郑杰文师:《经学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版,第42页。
    [2]苏伯衡:《苏平仲文集》,第525页。
    [3]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6-268页。
    [1]张廷玉:《明史》,第7320页。
    [2]宋濂:《理学纂言序》,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1450页。
    [3]宋濂:《宋濂全集》,第1450页。
    [1]吴培德:《〈朱子语类〉论〈诗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月第31卷第2期,第63页。
    [2]鲁迅:《选本》,《鲁迅全集》第7卷,2005年,第138-139页。
    [1]张廷玉:《明史》,第7312页。
    [1]戴良:《九灵山房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22页。
    [1]戴良:《九灵山房集》,第310页。
    [2]戴良:《九灵山房集》,第382-383页。
    [1]戴良:《九灵山房集》,第315页。
    [2]戴良:《九灵山房集》,第507页。
    [1]戴良:《九灵山房集》,第481页。
    [2]戴良:《九灵山房集》,第404页。
    [1]戴良:《九灵山房集》,第390-391页。
    [2]戴良:《九灵山房集》,第382页。
    [1]戴良:《九灵山房集》,第382-383页。
    [2]戴良:《九灵山房集》,第552页。
    [1]张廷玉:《明史》,第7320页。
    [2]胡广:《明太祖实录》,第1824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548页。
    [1]张廷玉:《明史》,第3947-3948页
    [2]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312页。
    [3]陈桐生:《<国语>的性质与文学价值》,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第4-5页。
    [1]张廷玉:《明史》,第3789-3791页。
    [1]张廷玉:《明史》,第7223页。
    [2]沈佳:《明儒言行录》,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7页。
    [3]沈佳:《明儒言行录》,第597-598页。
    [1]张廷玉:《明史》,第7223-7224页。
    [1]朱右:《白云稿》,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25页。
    [2]朱右:《白云稿》,第60页。
    [1]朱右:《白云稿》,第25页。
    [2]朱右:《白云稿》,第60页。
    [3]刘起釪:《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89页。
    [1]朱右:《白云稿》,第38页。
    [2]朱右:《白云稿》,第39页。
    [3]宋濂:《白云稿序》,见罗月霞编,《宋濂全集》,第494-495页。
    [1]朱右:《白云稿》,第57-58页。
    [1]朱右:《白云稿》,第27-28页。
    [2]朱右:《白云稿》,第35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270页。
    [2]凌迪知:《万姓统谱》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5页。
    [3]黄虞稷:《千顷常书目》,第20页。
    [4]朱彝尊:《经义考》,第479页。
    [1]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73页。
    [2]凌迪知:《万姓统谱》,第547页。
    [3]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20页。
    [4]朱彝尊:《经义考》,第1009页。
    [5]朱彝尊:《经义考》,第1392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272页。
    [2]都穆:《都公谭纂》,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1947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1289页。
    [1]周建华:《宋明理学是“江西之学”》,载《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7月第33卷第3期,第135页。
    [1]张廷玉:《明史》,第7314-7315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29页。
    [3]危素:《说学斋稿》,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3页。
    [4]危素:《说学斋稿》,第669页。
    [1]危素:《说学斋稿》,第710-711页。
    [2]危素:《说学斋稿》,第665-666页。
    [3]危素:《说学斋稿》,第652-653页。
    [1]危素:《说学斋稿》,第657页。
    [2]胡青、桑志军:《危素学术思想探析》,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第35页。
    [3]朱彝尊:《经义考》,第597页。
    [1]危素:《说学斋稿》,第712-713页。
    [2]危素:《说学斋稿》,第715页。
    [1]危素:《说学斋稿》,第702-703页。
    [2]危素:《说学斋稿》,第704页。
    [1]陈寅恪:《论语疏证序》,见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页。
    [1]焦竑:《献征录》,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90-391。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28页。
    [3]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635页。
    [4]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657-2658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28页。
    [2]朱善:《诗解颐》,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册,台北,台湾向务印书馆,1986年,第192页。
    [1]周中孚:《郑堂读书志》,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7页转引于刘毓庆:《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4页。
    [2]刘毓庆:《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0页。
    [3]朱善:《诗解颐》,第299页。
    [1]刘毓庆:《明代诗经学史论》,第57页。
    [2]刘毓庆:《明代诗经学史论》,第49页。
    [3]胡俨:《颐庵文选》,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8-599页。
    [1]周是修:《刍荛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第51页。
    [2]张廷玉:《明史》,第3984页。
    [3]周是修:《刍荛集》,第52页。
    [4]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81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1250页。
    [2]周是修:《刍荛集》,第53页。
    [3]周是修:《刍荛集》,第54页。
    [4]周是修:《刍荛集》,第53页。
    [1]张廷玉:《明史》,第7227页。
    [2]沈佳:《明儒言行录》,第603页。
    [3]陈谟:《海桑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5页。
    [1]陈谟:《海桑集》,第583页。
    [2]陈谟:《海桑集》,第594页。
    [3]陈谟:《海桑集》,第603页。
    [1]陈谟:《海桑集》,第568-569页。
    [2]陈谟:《海桑集》,第576页。
    [3]程敏政:《明文衡》,第395页。
    [1]周是修:《刍荛集》,第119页。
    [2]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5页。
    [3]周是修:《刍荛集》,第120页。
    [4]周是修:《刍荛集》,第120-121页。
    [1]周是修:《刍荛集》,第121页。
    [2]周是修:《刍荛集》,第121页。
    [3]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7-128页。
    [4]周是修:《刍荛集》,第134页。
    [1]程敏政:《明文衡》,第724-725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08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510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2979页。
    [2]程敏政:《明文衡》,第27页。
    [3]谢旻等:《江西通志》(三),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2页。
    [4]沈佳:《明儒言行录》,第607-608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6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269-270页。
    [1]刘毓庆:《从经学到义学-明代<诗经>学史论》,第41-44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7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478页。
    [2]梁寅:《诗演义自述》,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页。
    [3]梁寅:《诗演义自述》,第3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28页。
    [5]朱彝尊:《经义考》,第669页。
    [6]朱彝尊:《经义考》,第755页。
    [7]朱彝尊:《经义考》,第872页。
    [8]朱彝尊:《经义考》,第1020页。
    [1]梁寅:《诗演义凡例》,第3页。
    [2]刘起釪:《尚书学史》,第300页。
    [1]谢旻等:《江西通志》(三),第504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271页。
    [3]朱彝尊:《经义考》,第271页。
    [1]谢旻等:《江西通志》(三),第473页。
    [2]谢旻等:《江西通志》(三),第874页。
    [3]谢旻等:《江西通志》(三),第873页。
    [1]陆容:《菽园杂记》,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300页。
    [2]朱国帧:《涌幢小品》,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3662页。
    [3]何孟春:《余冬序录》,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640页。
    [4]刘仕义:《新知录摘抄》,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1693页。
    [1]张廷玉:《明史》,第3929页。
    [1]程敏政:《新安文献志》,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8-269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478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843页。
    [1]张廷玉:《明史》,第7225页
    [2]程敏政:《新安文献志》,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页。
    [3]沈佳:《明儒言行录》,第601页。
    [1]汪克宽:《环谷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4页。
    [2]沈佳:《明儒言行录》,第601-602页。
    [3]汪克宽:《环谷集》,第688页。
    [4]汪克宽:《环谷集》,第699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709-710页。
    [1]汪克宽:《环谷集》,第708页。
    [2]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29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29页。
    [2]胡安国:《春秋胡氏传》,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页。
    [3]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第36页。
    [1]张廷玉:《明史》,第7226-7227页
    [1]沈佳:《明儒言行录》,第598页。
    [2]赵汸:《春秋师说附录》,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4-315页。
    [3]金居敬:《春秋属辞后序》,见赵汸《春秋师说题跋》,第324页。
    [4]赵汸:《春秋师说》,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88页。
    [5]沈佳:《明儒言行录》,第599页。
    [1]赵汸:《春秋师说》,第272页。
    [2]赵汸:《春秋师说》,第272页。
    [3]赵汸:《春秋左氏传补注原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28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28页。
    [1]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86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14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10页。
    [1]沈佳:《明儒言行录》,第598页。
    [2]沈佳:《明儒言行录》,第599页。
    [1]周晓光:《论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赵汸》,载《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第79页。
    [1]沈佳:《明儒言行录》,598-599页。
    [2]汪仲鲁:《东山存稿原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0页。
    [3]赵汸:《东山存稿》,第188页。
    [4]赵汸:《东山存稿》,第191页。
    [5]赵汸:《东山存稿》,第191页。
    [1]赵汸:《东山存稿》,第192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7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7页。
    [1]凌迪知:《万姓统谱》,第709页。
    [1]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66页。
    [2]刘耘:《明初闽诗人张以宁、林鸿论略》,载《福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5期。
    [3]张廷玉:《明史》,第7315-7316页。
    [1]胡广:《明太祖实录》,第809页。
    [2]《明太祖宝训》,第86页。
    [3]万斯同:《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27册,第352页。
    [4]陈琏:《翠屏集序》,见张以宁《翠屏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20页。
    [1]万斯刚:《明史》,第261页
    [2]张廷玉:《明史》,第2362-2363页。
    [3]法式善.:《陶庐杂录》,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4654页。
    [4]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16页。
    [5]纪昀:《四库全书总目》,第229页。
    [6]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第4117页。
    [7]王鸿绪:《明史·艺文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8页。
    [8]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8页。
    [1]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3-84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1022页。
    [3]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第171卷,第507册,第22页。
    [4]张以宁:《春秋王正月考》,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3页。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31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65页。
    [3]朱彝尊:《经义考》,第1079页。
    [4]张以宁:《春秋王正月考》,第783页。
    [5]张以宁:《春秋王正月考》,第783页。
    [6]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83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55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43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33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页。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8页。
    [6]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29页。
    [1]朱彝尊:《经义考》,第1012页。
    [2]张以宁:《翠屏集》,第585页
    [3]朱彝尊:《经义考》,第1011页。
    [4]朱彝尊:《经义考》,第1079页。
    [5]今本《尚书》为伪书的研究近年多有新收获。详细请参考郑杰文先生主编的《经学十二讲》的“今本《尚书》及其辨伪问题”中华书局,2007年10月出版;另外可参考郭仁成著《尚书今古文全璧》中“论晚《书》二十五篇仍不可废”岳麓书社,2006年3月版。
    [1]张以宁:《翠屏集》,第585-586页。
    [2]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第425页。
    [3]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第820页。
    [1]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第491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805页。
    [3]朱彝尊:《经义考》,第805页。
    [4]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550页。
    [5]朱彝尊:《经义考》,第479页。
    [1]鲁曾煜等,《广东通志》(三),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9页。
    [2]朱彝尊:《经义考》,第479页。
    [1]苏天爵:《滋溪文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29页。
    [2]陈于陛:《意见》,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3385页。
    [1]王锜:《寓圃杂记》,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2]王锜:《寓圃杂记》,第140页。
    [1]张廷玉:《明史》,1974年版,第4115-4116页。
    [1]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45页。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77页。
    [1]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550页。
    [2]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页。
    [1]《明太祖宗训》,第81页。
    [2]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第81页。
    [1]仇兆鳌:《明儒学案序》,第5页。
    [1]顾炎武:《日知录》,第1312-1314页。
    [1]方孝孺:《逊志斋集》,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页。
    [2]黄宗羲:《明儒学案》,第1042页。
    [3]方孝孺:《逊志斋集》,第56页。
    [4]方孝孺:《逊志斋集》,第71页。
    [1]方孝孺:《逊志斋集》,第122页。
    [2]方孝孺:《逊志斋集》,第120页。
    [3]方孝孺:《逊志斋集》,第118页。
    [4]方孝孺:《逊志斋集》,第186页。
    [1]黄宗羲:《明儒学案》,第1042页。
    [2]张廷玉:《明史》,第4053-4054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第1480页。
    [1]黄宗羲:《明儒学案》,第1页。
    [1]黄开国.经学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427.
    [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9.
    [3]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M]∥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5,7-8,894,290,6-7.
    [4]本田成之.经学史论[M].江侠菴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301,306,299,301-303.
    [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5:30,99,2,98,128,230,232,247,1,141,143,1627,782,1063,29,1469,775-775,548,229,108,6,27,214,210,1466,14,31,65,255,243,33,28,1550,1447,1480.
    [6]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278,283,284,289.
    [7]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69-871,897-898,899,257.
    [8]吴仰湘.皮锡瑞经学历史并非经学史著作[J].史学月刊,2007(3):5-10.
    [9]马少甫.经学历史与皮锡瑞学术思想初探[J].北方论丛,2006(4):19.
    [10]刘师培.经学教科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86-87,113.
    [11]钱基博.经学通志[M]∥近百年湖南学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5,14l,142,175,199,199,233,273,275,275,275,287.
    [12]顾炎武.日知录[M]∥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389,1312-1314,1461-1462,1312-1313,1389-1390.
    [1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
    [1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
    [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6:6,65-66.
    [16]陈勇.国学宗师钱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5.
    [17]张舜徽.广校雠略[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97.
    [18]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4-195,217,217-218.
    [19]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M]∥范文澜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84,284-285,
    [2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9-80.
    [21]胡戟.试述陈寅恪先生对士族等问题的开拓性研究[C]∥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3.
    [2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74-375,403,418,420.
    [23]范文澜.经学史讲演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24.
    [24]马宗霍.中国经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134,134-135.
    [25]何耿镛.经学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111,113,115.
    [26]蒋伯潜.经学纂要[M].长沙:岳麓书社,1990:146-147.
    [27]刘晓东先生.经学源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0,283-284,287,289,289-290.
    [28]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0.
    [29]张舜徽.广校雠略[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97.
    [30]章权才.宋明经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80-281.
    [3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北京:中华书局,1993:1,321,323.
    [32]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48-49.
    [33]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15-16.
    [34]郭仁成.论晚书二十五篇仍不可废[M]∥尚书今古文全璧.长沙:岳麓书社,2006:8.
    [35]张富祥.尚书概论[M]∥郑杰文师.经学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113.
    [36]鲁迅.且介亭杂文[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3.
    [37]李圣华.重估计明代学术价值建构明学研究新体系-从竟陵学殖浅陋谈起[J].郑州大学学报,2005(5):113,114.
    [38]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9-10.
    [39]陈鼓应,辛冠华,葛荣晋.明清实学简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4-90.
    [40]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222,1675,1686,3954-3955,1644,1598,4115-4116,3790-3791,2318,1686,7320,1296,3982,7414-7415,3953-3954,3960,7320,7312,3847-3848,3789-3791,7223-7227,7314-7316,3984,3929,2362-2363,4053-4054.
    [41]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导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
    [42]鲁迅.热风·随感录第48[M]∥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52.
    [43]鲁迅.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40.
    [44]孙正容.朱元璋系年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65.
    [45]朱元璋.赐诚意伯刘基还乡[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1.
    [46]朱元璋.曲阜知县孔克(?) 敕文[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6.
    [47]朱元璋.袭封衍圣公孔讷诰文[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9.
    [48]朱元璋.农桑学校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3.
    [49]朱元璋.国子祭酒诰[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7.
    [50]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41-42.
    [51]胡广.明太祖实录[M].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655,3153-3154,844-845,2203,1431,1672,1673,581,2192,2278,2290,801,2657-2658,844-845,2667-2668,3482,4892,1819.1820,2516-2517,1502,873,308,431-432,1920-192l,345,801-802,804,2667-2668,496,576,3777-3782,602-603,1824,2653,2657-2658,2979,809.
    [52]王凯旋.论明代社学与学校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7.
    [53]明太祖宝训[M].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83,81,125,82,86.
    [5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65-566,681-682,668-669.
    [55]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1995(2):8.
    [56]吴晗.朱元璋传[M].北京:三联书店,1965:142.
    [57]朱元璋.道德经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88.
    [58]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787.
    [59]赵翼.廿二史札记[M]∥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738,837-838,737.
    [60]吴乘权.明鉴易知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2598,2596,2584,
    [6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5:150,229.
    [6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198,66-67.
    [63]何孟春.余冬序录[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625,640.
    [64]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509.
    [65]郑杰文师.经学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45-46,3,42.
    [66]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26.
    [67]鲁迅.知难行难[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47.
    [68]鲁迅.谈皇帝[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69.
    [69]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M]∥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局,1979:1363-1364.
    [70]朱元璋.渝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参政魏鉴瞿庄[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
    [71]朱元璋.翰林承旨宋濂诰[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0.
    [72]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史(明代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23,69,88-107.
    [73]朱元璋.答太师李善长等表请御正殿制[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6.
    [74]朱元璋.光禄卿徐兴祖诰[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0.
    [75]朱元璋.安庆侯仇成诰文[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4.
    [76]朱元璋.翰林承旨诰[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7
    [77]朱元璋.谕故真人张正常嗣子宇初敕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9.
    [78]朱元璋.敕问文学之士[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40.
    [79]朱元璋.奉天殿试举人策[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92.
    [80]朱元璋.告天下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95.
    [81]朱元璋.布告天下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39.
    [82]朱元璋.阅江楼记[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73.
    [83]朱元璋.孝慈录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91-192.
    [84]胡广.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M].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85]朱元璋.即位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
    [86]朱元璋.西安卫都指挥使叶界林济峰诰[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7.
    [87]朱元璋.谕元幼主书[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5
    [88]朱元璋.中都告祭天地祝文[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57.
    [89]朱元璋.祭元幼主文[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63.
    [90]宋濂.宋濂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472,1027.
    [91]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0,312,20,73,81.
    [92]杨士奇.东里集续编[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81.
    [93]彭林.论经学的性质、学科地位与学术特点[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1-12.
    [94]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1249,270,479,1109,1392,272,1289,597,1250,510,269-270,478,669,755,872,1020,271,843,709-710,1022,1079,1011,1012,1079,805,407.
    [95]郑楷.精诚录后序[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44.
    [96]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9.
    [97]刘三吾.书传会选序[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1-2,4,10,11.
    [98]蔡沈.书经集传[M].天津:天津古籍书店,1.
    [99]唐玄度.九经字样[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98.
    [10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101]朱元璋.建言格式序[M]∥钱伯城.全明文: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93-194.
    [102]郑晓.今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4.
    [103]蔡方鹿.论汉学、宋学经典诠释之不同[J].哲学研究,2008(1):64.
    [104]束景南,王晓华.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J].历史研究,2007(5):76.
    [105]董仲舒.春秋繁露[M]∥苏舆撰,钟哲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259.
    [106]周淑萍.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J].史学月刊,2007(8):89.
    [107]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58:658.
    [108]杨海文.<孟子节文>的文化省思[J].中国哲学史,2002(2):112.
    [10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2,179,61.
    [100]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298,264,265.
    [111]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665.
    [112]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M].长沙:岳麓书社,2006:245,243,95,94,258.
    [11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520.
    [114]方玉润.诗经原始[M].:360.
    [115]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4,214,212.
    [116]佚名.北平录[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14.
    [117]孔颖达.尚书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61,227.
    [118]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0:178-179.
    [119]陈寒鸣.明代朱学述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1(4):95.
    [120]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43,1042.
    [121]董刚.元末明初浙东士大夫群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1994.
    [122]全祖望.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01,1690,1691.
    [123]宋濂.七儒解[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70-71.
    [124]宋濂.华川书舍记[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56,56-57.
    [125]宋濂.经畲堂记[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670-1671.
    [126]宋濂.白牛生传[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80,80-81.
    [127]宋濂.跋新刻孝经集注后[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092.
    [128]宋濂.河图洛书说[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42.
    [129]宋濂.送慧日师入下竺灵山教寺受经序[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60.
    [130]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辭[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137.
    [131]宋濂.元隐君子东阳陈公先生鹿皮子墓志铭[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400.
    [132]宋濂.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636.
    [133]宋濂.题李伯时画孝经图后[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088.
    [134]宋濂.赵诜仲墓志铭[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16.
    [135]宋濂.故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行状[M]∥罗月霞.宋濂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296.
    [136]宋濂.文原[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043,1043-1044,1406.
    [13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0:8.
    [138]李道进.宋濂的佛教观[J].浙江学刊,1995(3):85.
    [139]宋濂.夹辅教编序[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939-941.
    [140]宋濂.六经论[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71-72.
    [141]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5,74-76,89.
    [142]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13.
    [143]宋濂.春秋属辞序[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891.
    [144]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244.
    [145]董恩林.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0.
    [146]司马朝军.文献辨伪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5-27.
    [147]刘基.刘基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638,92-93,680,120-121,114,128-129,67,73,74,89,97,65,30,88,82,113,76,74,116,57,51,582,615.
    [148]周群.刘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4,151.
    [149]周群.刘基儒学思想刍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6.
    [150]章太炎.诚意伯集序[M]∥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00,499.
    [151]诗·大雅·烝民[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568,565,407.
    [152]朱鸿林.刘基<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问题[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4(4):4,12.
    [15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0.
    [154]庄大钧.春秋及其三传[M]∥郑杰文师.经学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207.
    [155]陈寒鸣.论王神的儒学思想[J].孔子研究,1994(3):77-83.
    [156]王忠阁.元明之际的学风[J].史学月刊,2005(5):37-42.
    [157]王祎.王忠文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81,85,84,66,153-153,197,66-67,157,162-163,144,146,184,114-116,145,140,68-69,89,103,105,79,270,96-97,210.
    [158]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2:180.
    [159]章权才.宋代退五经尊四书的过程与本质[J].学术研究,1996(2):67.
    [160]林希元.易经存疑[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68-569.
    [161]胡渭.洪范正论[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1.
    [16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7-98.
    [163]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18-19.
    [164]程敏政.明文衡[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35-636,395,724-725.
    [165]胡翰.胡仲子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22,78,7-8.
    [166]丁鼎.三礼概说[M]∥郑杰文师.经学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175-176.
    [167]许谦.读书丛说[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81.
    [168]周礼.[M]∥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740-741,931.
    [169]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35.
    [170]苏伯衡.苏平仲文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96-597,710,603-604,718-719,525.
    [171]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J].历史研究,2002(2):32.
    [172]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66-288.
    [173]宋濂.理学纂言序[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450.
    [174]吴培德.朱子语类论诗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63.
    [175]鲁迅.选本[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8-139.
    [176]戴良.九灵山房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22,310,382-383,315,507,481,404,390-391,552.
    [177]陈桐生.<国语>的性质与文学价值[J].文学遗产,2007(4):4-5.
    [178]沈佳.明儒言行录[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97-598,601-603,607-6085,99.
    [179]朱右.白云稿[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4-25,60,38,39-57,58,27-28,35.
    [180]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289,300.
    [181]宋濂.白云稿序[M]∥罗月霞.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494-495.
    [182]凌迪知.万姓统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45,547,709.
    [183]都穆.都公谭纂[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1947.
    [184]周建华.宋明理学是江西之学[J].南昌大学学报,2002(3):135.
    [185]危素.说学斋稿[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33,669,710-711,665-666,652-653, 657,712-713715702-704.
    [186]胡青,桑志军.危素学术思想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5):35.
    [187]陈寅恪.论语疏证序[M]∥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
    [188]焦竑.献征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6:390-391.
    [189]朱善.诗解颐[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92,299.
    [190]刘毓庆.明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0,54,57,49,41-44.
    [191]胡俨.颐庵文选[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98-599.
    [192]周是修.刍荛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1-54,120-121,134.
    [193]陈谟.海桑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85,583,594,603,568-569,576,119.
    [194]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45.
    [195]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27-128.
    [196]谢旻.江西通志(三)[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42,504,473,873,874.
    [197]梁寅.周易参义[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梁寅.诗演义自述[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3,.
    [199]陆容.菽园杂记[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300.
    [200]朱国帧.涌幢小品[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3662.
    [201]刘仕义.新知录摘抄[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1693.
    [202]程敏政.新安文献志[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37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68-268,23.
    [203]汪克宽.环谷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74,688,699,708.
    [204]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36.
    [205]胡安国.春秋胡氏传[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4.
    [206]赵汸.春秋师说[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14-315,324,288,272,328.
    [207]赵伯雄.春秋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586.
    [208]周晓光.论元术明初新安理学家赵汸[J].孔子研究,2000(2):79.
    [209]汪仲鲁.东山存稿原序[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60.
    [210]赵汸.东山存稿[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88,191,192.
    [211]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序[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425,820,491.
    [212]刘耘.明初闽诗人张以宁、林鸿论略[J].福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9(5).
    [213]万斯同.明史[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352,261.
    [214]张以宁.翠屏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20,585-586.
    [215]法式善.陶庐杂录[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4654.
    [216]焦竑.玉堂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
    [217]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M].台北:新兴书局,1965:4117.
    [218]王鸿绪.明史·艺文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
    [219]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63:38.
    [220]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83-84.
    [221]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第171卷),(第507册)[M].22.
    [222]张以宁.春秋王正月考[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53,783.
    [223]鲁曾煜.广东通志(三)[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99.
    [224]苏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129.
    [225]陈于陛.意见[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3385.
    [226]王锜.寓圃杂记[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140.
    [227]李东阳.怀麓堂诗话[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45.
    [228]仇兆鳌.明儒学案序[M]∥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5.
    [229]方孝孺.逊志斋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0,56,71,122,120,118,1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