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生,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人的生活、生计、生存与发展;民生观就是人们对于民生的基本观点与根本看法;民生与民生观都是历史性范畴,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民生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民生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关于民生及改善民生的思想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深层理论根源。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政治意义在于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人心、坚定理想、教育人民;其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有利于正确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破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民生难题。
     基于此,本文运用“整体性视野—结构分析”的分析框架,围绕“民生观基本问题的解答”这一核心线索来展开理论逻辑建构。一方面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历时性结构加以描述性分析,将之放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具体考察其形成与深化的思想与经验基础,演进的历史轨迹,厘清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理论建构所做的贡献,以此展现其形成与深化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共时性结构加以逻辑性分析,依据民生观基本问题的逻辑架构,深入挖掘、提炼、揭示出民生本质、民生价值、民生权利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结构要素与内容构成,并从各个层面分别对之进行深度理论阐释,以此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深层内容结构,展现其完整图景与内在逻辑架构,把握其理论精髓与精神实质。依据上述研究思路,全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是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学界对于本论题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简约评析了学界在这一问题研究上的主要缺失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最后还指出了本文力求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形成与深化。在该章,首先解析了民生、民生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内涵。接着,从整体上概括并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思想与经验基础,认为它包含着对古今中外民生思想精华的有益吸取,对改善民生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最后,具体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与深化的过程,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形成、深入发展、日趋成熟三个基本阶段。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本质的透视。对于“什么是民生”的认知与解答,关键是把握民生的本质。那么,民生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民主论”抑或是“民利论”?本章首先从学界对于民生本质的理论论争开始切入,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社会转型语境下民主与民生的关联性,具体表征为一种民主的民生化以及民生的民主化的双向同化互动运动。接着,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利益理论阐释了民生及改善民生的本质,认为民生的本质就是人的最直接的生活需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征为人的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最后,揭示了民生、民主、民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民生内含民主,其实质在于民利,而民主又是民生与民利的根本保障。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价值的追求。在该章,首先阐释了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民生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接着,深入剖析了以人为本与改善民生的内在关联,认为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本真精神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则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当我们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善民生之中时,民生及改善民生业已超越了其本身的内涵与意义,上升到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高度。最后,对三种民生价值观,即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封建主义的以民为本、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作了具体辨析,并从价值根源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与封建主义民生观、资本主义民生观辨别开来。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权利的保障。民生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权利的基本观点与其人权观相一致,基于此,本章首先对人权作了马克思主义解读,认为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社会性与阶级性、发展性与历史性、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接着,揭示了人权与民生权利的内在关系,认为人权作为一个权利体系,存在着权利位阶,不同种类的子权利在人权权利体系中地位不同,民生权利主要涉及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人权权利位阶中处于优先地位,因而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最后,深入阐释了民生权利的制度保障,认为民生权利的实现依赖于健全的制度体系,加强民生制度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基础建构民生权利的保障之网,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结语: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在这部分,首先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确立并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一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接着,阐明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意蕴,以及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重要价值。随后,具体阐述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路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跨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困境,关键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民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People's livelihood, from the general sense, refers to people's lives,livelihood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is that basic and fundamental views of people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re all historicalcategory,they hav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times andsocial conditions.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is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hineseCommunis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combined people's livelihood theory of Marxism with Chinarealiti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formed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viewpoin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on the livelihood and improvementof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an innovativ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Marxism in China,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deep theoretical roots of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deeplystudy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ly, it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 cohesion of thepeople,firm ideals and educate the people; theoretically, it is conducive tofurther deepen and expand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udy of Marxist theory; practically, it isconducive to properly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livelihood, solve the problems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process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is, here uses analysis framework of “holistic vision-the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around the core of “the answerns to the basicquestion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expands the construction oftheoretical logic. On the one hand, descriptively analyzes diachronicstructur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specifically investigates its basis of thought andexperience,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the evolution in a specifichistorical context, clarifi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shows the necessity andinevitability of the history of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hand, analyzes logicly the synchronic structure of the livelihood concept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logicalarchitecture of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deeply exploress, further refines, reveals the essence,the values and therights of people's livelihood,the basic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contentsconstitute of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gives deep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from all levels, and highlights the deep content structure of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ws its integral picture andthe internal logic architecture,and grasps its theoretical and spiritualessenc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ideas,here this paper is dividedinto a total of six parts,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s are asfollow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This section introduces the object ofstudy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s academicstudy for the topic and issues related to the status quo, briefly commentson the major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academic on the study, onthis basis, illustrates framework analysis and the basic idea of thisresearch, finally pointes out the innovation and inadequacies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the format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re, firstlyanalyse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the basicconnota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summarizes and expounds the basis of thoughtand experienc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verall, it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thebeneficial lesson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t all times and in allcountries, and the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Finally, investigates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 experiences a historical process fromimmature to mature, from imperfect to perfec, this process can be broadlydivided into preliminary formation, development,and maturit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ssence of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ow to understandand answer “what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key is to grasp theessenc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o, what is the nature of people'slivelihood?"Democracy" 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This chapterfirstly starts with the theoretical debate of the essence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in academia, on this basis, deepe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of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pecificly characterizes two-way interactivemovement for the democratiz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of democracy. Then, using Marxism People’sneeds and interests theory expounds the essenc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ts essense is the most immediate needsof life, in the real social life,it characterizes as the most direct,the mostconcern and the most realistic interests.Finally, reveals the internal logicof relations amo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democracy, people’s interest,people's livelihood includes democracy, and its essence lies in people’sinterest, moreover democracy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eople’s interest.
     The third chapter: the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chapter, firstly expoundsthat the human-oriented is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n China to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human-oriented value. Then, dives deep into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ofthe human-oriented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ndicates that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intrinsic demand of the true spirit ofpeople-oriented, and people-oriented is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when we put the people-oriented value intoimpro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have surpassed its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have rose to the height of value of thepeople's liberation and free all-round development.Finally, the threevalu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namely humanist of socialist, servingthe Community of feudalism, human-centred humanism of capitalism, aremade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tinguishes the concepts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feudalism andcapitalism from the source of value.
     The fourth chapter: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people right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eople'slivelihood right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rights, and also the most basic part, Marxist basic ideas about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is consistent with human rights, based on this, this chapterfirstly makes the 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rights,considers thathuman rights are the unity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he social andclas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 individual rights and collectivehuman rights, and then, reveal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rights and the rights of people’s the livelihood, believes that human rightsas a system of rights, there is a right rank, different rights have differentstatus in the rights’system of human rights,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mainly involves the person's right to survival and develop,ranks a priority in the rights of human rights,so it is the first basic humanrights.In the end explains deepenly the system guarantee of the rights ofthe people's livelihood. Here considers that to realize the rights of thepeople's livelihood, it depends on a sound system,and strengthens the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s securitysystem of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fundamentally ensure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Conclusion: establish and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socialistpeople's livelihood. In this section, firstly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s that,the most fundamental one is to establish an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people's livelihood of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socialist people'slivelihood, then clarifies its connotation as well as its important value.Subsequently, specifically elaborates that how can establish and adhereto th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socialist people's livelihood. Finally, drawsthe conclusion: to cross the obstacle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process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and adhere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socialist people's livelihood, and constantlypromote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livelihood.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郑流云:《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③龙佳解,罗泽荣:《论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三个理论特质》,《学术论坛》2008年第12期。
    ④康洪:《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回顾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⑤卢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版,第5~11页。
    ①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单孝虹:《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演进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5期。
    ①张秀阁,李炳亮:《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经验》,《党史文苑》2011年第9期。
    ②周国平,孙志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民生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党史文苑》2011年第8期。
    ③孙艺兵,孙志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经验》,《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张远新,庞超:《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②董一冰,程守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程及基本经验》,《理论探讨》2009年第4期。
    ①魏建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话语》,《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②庞超:《生存型、发展型、和谐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创新与完善》,《求实》2010年第1期。
    ③窦孟朔,苏献启:《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①刘强,韩太平:《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民生思想及理论贡献》,《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康洪:《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回顾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①张远新,庞超:《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②郭华茹,张菊香:《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③李楠,周建华:《90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学术论坛》2011年第5期。
    ④张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①窦孟朔,苏献启:《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②陈兰芝:《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刘良军:《论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④江洪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民生思想比较研究》,《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窦孟朔,苏献启:《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②王海:《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特点探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③郭华茹,蒋霞:《中国共产党90年改善民生的基本特点及启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④康琼:《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涵与特色》,《云梦学刊》2008年第2期。
    ⑤沙占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实践经验》,《理论导刊》2011年第9期。
    ①郑流云:《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②张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①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窦孟朔,苏献启:《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3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0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页。
    ③《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1页。
    ④《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⑤《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页。
    ①《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②《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241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⑤《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2页。
    ②《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8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1页。
    ③《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④《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6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8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1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3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8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487页。
    ①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教学参考数据》,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401页。
    ②杨伯峻、杨逢彬注:《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页。
    ③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23页。
    ④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85页。
    ①杨伯峻、杨逢彬注:《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3页。
    ②杨伯峻、杨逢彬注:《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5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2页。
    ①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4页。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0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5页。
    ④许嘉璐:《诸子集成》,墨家卷五《墨子·兼爱》,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①许嘉璐:《诸子集成》,墨家卷七《墨子非攻》,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②许嘉璐:《诸子集成》,墨家卷九《墨子节用》,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①石磊注译:《商君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5页。
    ②石磊注译:《商君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8页。
    ③石磊注译:《商君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页。
    ①参见雷国珍:《民生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②参见雷国珍:《民生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③参见雷国珍:《民生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2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9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40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0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2~46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9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4页。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20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92页。
    ①《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①《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①《圣西门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9页。
    ①《圣西门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1页。
    ②《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6页。
    ①《圣西门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页。
    ②《圣西门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3页。
    ①《傅里叶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页。
    ②冯志亮:《和谐社会建设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①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36页。
    ②参见雷国珍、肖万春:《民生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5页。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
    ①郭德宏:《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历程》第3卷,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442页。
    ②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①瞿晓琳:《新时期邓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②卢继元:《民生问题摧垮了苏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2日。
    ①卢继元:《民生问题摧垮了苏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2日。
    ①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①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31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④王淑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1期。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53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1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2~54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6~507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9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366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6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②胡锦涛:《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8年第1期。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647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12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75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①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8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0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①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①王国发:《把握民生本质真正改善民生》,《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②王太高:《民生问题解决机制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黎映桃:《民生的问题化与政府创新》,《学术探索》2007年第3期。
    ④费凡:《对改善民生的本质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①胡建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②李培林:《当代中国民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①王太高:《民生问题解决机制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韩庆祥:《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英]莱恩·多亚尔著,汪淳波译:《人的需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页。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页。
    ②李景鹏:《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跨越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9页。
    ②《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
    ①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②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跨越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③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④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⑤邓伟志:《民生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0、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①《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6页。
    ②《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73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2~513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1~292页。
    ③《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0页。
    ①施光跃:《民生思想与实践价值追求的人学关照》,《学术界》2010年第8期。
    ②钱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价值取向》,《理论前沿》2009年第1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1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①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3页。
    ①吴向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1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4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
    ④《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③参见喻权域:《人权问题的来龙去脉》,《党建研究》1999年第7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献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11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①权宁星:《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4期。
    ②林来梵:《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①权宁星:《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4期。
    ②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③关今华:《权利冲突的制约、均衡和言论自由优先配置质疑》,《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①[美]E·博登海默:《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①李君如:《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美]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译:《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29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徐显明:《法理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7页。
    ①科斯著,胡庄君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②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③程恩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制度经济理论比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①李君如:《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
    ①邓伟志:《民生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②刘铁明:《民生学研究纲要》,《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8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文集(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毛泽东文集(6-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2]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1、2003.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
    [2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秦刚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2]秦刚.秦刚论文选[C].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李庆山.新中国百姓生活60年(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蔡昉.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郑杭生.走向民生为重的社会:现阶段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赵振华.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8]陈洪泉.改善民生与科学发展[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9]王杰.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10]田志杰.陈云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陈晓卿,朱乐贤,姚友霞,阎敦平主编.甲子记忆图说中国六十年民生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12]武文胜,艾琳主编.中国民生60年与共和国风雨兼程[M].北京:五海传播出版社,2009.
    [13]罗平汉,高志中.新中国民生60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14]李培林.当代中国民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报告民生201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孙学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7]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8]雷国珍,肖万春主编.民生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9]瞿晓琳.新时期邓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0]董四代.民生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1]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2]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3]伍鸿亮.情系民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初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4]陆学艺,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5]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青连斌.民生大于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8]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9]韩庆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30]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1]韩庆祥.韩庆祥论文选[C].北京:中华书局,2011.
    [32]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3]王伟光.社会生活方式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34]洪远朋主编.利益关系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5]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6]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7]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8]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9]王孝哲.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4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1]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2]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3]杨金海.人的生存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4]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5]李君如主编.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6]董文虎.人权基本文献要览[M].北京: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7]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8]刘凤岐.利益分配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49]张国钧.邓小平的利益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50]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5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2]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9.
    [5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4]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5]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6]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7]张一兵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中、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5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0]顾海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1]秦宣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2]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4]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5]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6]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7]任映红,戴海东.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丹麦]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著,杨刚译.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英国]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著,汪淳波,张宝莹译.人的需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4][美国]约翰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法国]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美国]塞繆尔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美国]塞繆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8][美国]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英国]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李雪,吴玉鑫等译.布莱克威尔政治社会学指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0][美国]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英国]基思福克斯著,陈崎,耿喜梅,肖咏梅译.政治社会学—批判性的介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2][德国]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13][澳大利亚]菲利普佩迪特著,刘训练译.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4][俄国]尼伊·雷日科夫著,徐昌翰等译.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5][德国]克劳斯奥菲著,郭忠华等译.福利国家的矛盾[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6][英国]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7][德国]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著,周晓亮等译.现时代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8][法国]让·保罗·萨特著,周熙良等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9][美国]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张峰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0][美国]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1][英国]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2]叶琛.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吴少进.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2.
    [4]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
    [5]张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7]卢伟.中国共产东民生思想探析[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8]杨燕妮.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9]李瑞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
    [10]窦孟朔,苏献启,张瑞,范拥军.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1(2).
    [11]窦孟朔,苏献启,范拥军,陈聚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2]窦孟朔等.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9(4).
    [13]刘勇.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建设及基本经验[J].政治学研究,2011(6).
    [14]邹智贤.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2010(12).
    [15]张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初步形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6).
    [16]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7]李湘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8]瞿晓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9]赵凌云.民生发展时代的改革逻辑与改革框架[J].甘肃理论学刊,2011(1).
    [20]施光跃.民生思想与实践价值追求的人学观照[J].学术界,2010(8).
    [21]朱建婷.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22]陈明明.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政治发展战略[J].江苏社会科学,2012(2).
    [23]刘勇.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回归[J].社会科学,2012(5).
    [24]许蓉.列宁农村民生思想及当代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2(5).
    [25]韩文乾.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6]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27]施光跃.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的若干民生问题刍议[J].科学社会主义,2012(5).
    [28]吕青.建党九十年的经验总结: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J].青海社会科学,2011(3).
    [29]张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几个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30]青连斌.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及其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1(3).
    [31]邓伟志,卜佳慧.民生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2]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3]韩琳,高九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的民生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
    [34]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
    [35]李江陵.列宁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
    [36]单孝虹.中国共产党民生观演进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5).
    [37]李湘敏.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8]张远新,庞超.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4).
    [39]郭华茹,张菊香.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J].社会主义,2009(6).
    [40]贾建芳.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及现实走向[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41]贾建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42]牛先锋.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利益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6).
    [43]刘景泉,张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和基本经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4]卢继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民生问题与改善[J].理论学刊,2012(1).
    [45]郑流云.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J].兰州学刊,2010(3).
    [46]郭先登.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认识[J].河北学刊,2008(6).
    [47]龙佳解,罗泽荣.论社会主义民生观的三个理论特质[J].学术论坛,2008(12).
    [48]龙佳解,蒋晓东.构建民生理论的价值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49]刘鑫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旨趣[J].学术论坛,2011(5).
    [50]蒋淑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生取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1]杨军.民生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课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52]蒋淑晴.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民生意蕴[J].求实,2010(7).
    [53]罗建文.构建民生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4]罗建文,王霞.中国特色的民生伦理论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5]夏东民,金朝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
    [56]黄建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4).
    [57]吴若飞,牛磊.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
    [58]张桥.民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59]严书翰.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J].党的文献,2011(2).
    [60]曹达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生理论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61]吴宏洛,徐子清.发展民生谋求名利执政为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2]祝福恩.改善民生:改革开放30年的科学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
    [63]董一冰,郝志新.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与农村民生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64]胡映兰.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浅议[J].社会主义研究,2010(6).
    [65]刘洪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和启迪[J].探索,2009(2).
    [66]彭中礼.从民生救过到民生治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6).
    [67]邓学源,沈其新.建国六十年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递度演进及实践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68]张静如.中共历史是想法设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历史[J].新视野,2011(5).
    [69]高汝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路的三大转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70]戴安良.十六大以来我党关注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J].理论探讨,2008(6).
    [71]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72]庞超.生存型·发展型·和谐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创新与完善[J].求实,2010(1).
    [73]邬旭东,施光跃.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74]高汝伟.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J].求索,2009(11).
    [75]胡建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76]李亚彬.论民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
    [77]柳礼泉,肖冬梅.论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与文化民生的活动关联和协调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
    [78]卫灵.“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
    [79]刘卫琴.浅议民生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80]王太高.民生问题解决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4).
    [81]陈洪泉.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意蕴及其意义[J].东岳论丛2010(9).
    [82]蒋锦洪,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83]郭华茹.论人的需要与改善民生[J].学术论坛,2008(2).
    [84]房宁,周少来.民主民生共促和谐发展的制度之路[J].政治学研究,2010(5).
    [85]王侃.民主与民生关系的政治学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2).
    [86]俞可平.善治与幸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2).
    [87]张贤明,高光辉.民生的政治属性、价值意蕴与政府责任[J].理论探讨,2011(6).
    [88]曹文宏.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J].社会主义研究,2007(6).
    [89]程又中,李增元.“民生、民权、民主”及其在当代社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90]王浦劬.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91]宋煜萍,陈进华.论改善民生中的公民参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
    [92]杨升祥,杨睿.加强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研究[J].理论月刊,2010(12).
    [93]王涛.论民生保障的法制措施[J].山东社会科学,2010(5).
    [94]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新视野,2011(6).
    [95]黄晓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特点与完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9).
    [96]林来梵,张卓明.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97]冯颜利.马克思主义人权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7).
    [98]段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形成、经验与内容[J].科学社会主义,2012(3).
    [99]孙立,张煜.伟大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1(3).
    [100]张兴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101]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102]唐洪森.制度和谐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03]谭培文.以改善民生为利益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
    [104]罗建文.民生幸福与制度选择的哲学探索[J].哲学动态,2010(1).
    [105]林卡.“福利社会”:社会理念还是政策模式?[J].党的文献,2010(4).
    [106]王太高,邹焕聪.民生保障、民营化与国家责任的变迁[J].江海学刊,2011(1).
    [107]张兴国.民生幸福: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J].学术研究,2008(8).
    [108]杨楹.马克思哲学的最高价值诉求:“人民的现实幸福”[J].哲学研究,2012(2).
    [109]田心铭.论“以人为本”[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8).
    [110]张晓东.关注什么样的“民生”—基于唯物史观的实践理性省察[J].学术研究,2011(12).
    [111]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12]竭长光.论“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民生”底蕴[J].理论学刊,2010(12).
    [113]吴向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114]朱有志,邹智贤.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民生问题[J].求索,2011(1).
    [115]张云飞.试论列宁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5).
    [116]汪盛玉,王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及其当代民生导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117]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118]肖冬梅,陈湘舸.解决中国民生问题:邓小平理论矢志不移的目标追求[J].探索,2009(4).
    [119]障爱武.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
    [120]徐之顺,曹达全.论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生[J].浙江社会科学,2010(3).
    [121]任映红.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正义: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解读[J].浙江学刊,2009(4).
    [122]居继清,何旗.试论胡锦涛同志改善民生思想的鲜明特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6).
    [123]单孝虹.朱德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3).
    [124]詹真荣,刘阳.论刘少奇的社会建设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
    [125]宋学勤.陈云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126]霍益辉.论毛泽东的民生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127]瞿晓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城市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128]李忠,涂微微.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执政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2(1).
    [129]于慧颖.先秦诸子民生思想研究[J].史学集刊,2011(3).
    [130]吴必康.英国执政党与民生问题:从济贫法到建立福利国家[J].江海学刊,2011(1).
    [131]罗会德.国外执政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1).
    [132]程恩富,丁军.苏联剧变和解体深层次主要原因的系统分析—兼评其它五个主要原因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6).
    [133]陈金龙.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1(1).
    [134]蒋大椿.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