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跨海知识分子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5年台湾光复后成立了行政长官公署。在陈仪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重编措施,其中重要的参与机构有宣传委员会、台湾省编译馆、国语推行委员会等,光复初期渡海来台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参与到战后台湾的新文化建设中,与行政长官公署之间既相互配合又有所分歧,这主要体现在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如关于“中国化”和“启蒙化”之间的关系,五四新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等,并由此引发了文化界一系列的论争,从而也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某些深层次思考,并孕育着台湾新文化发展的多种走向。在这一过程中,跨海知识分子的种种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许寿裳、黎烈文、台静农三位知识分子早年都曾与鲁迅有着密切的交往,在他们身上有着比较集中的五四新文化精神的体现,那就是关注现实、不断反抗威权体制、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文化精神。在共同的文化理想之外,由于他们个人背景、经历的不同,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尽管他们参与战后台湾新文学、文化建设的方式不同,但对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承传却是同样的。其中,许寿裳是具有着明显“广场型”知识分子特征的,在台湾担任编译馆馆长及台大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期间,除了配合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进行文化建设之外,许寿裳还积极宣传鲁迅,在他的推动下台湾兴起了宣传鲁迅的风潮;而黎烈文和台静农则选择了以大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在,埋头于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对于外界事务则很少关注,相对于此前在大陆时期的活动有着一定的转向。尽管两种方式有着很大差别,但却同样对台湾文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位知识分子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新文化精神的脉络在海峡对岸的承传之一种。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or's office was been set up in 1945, that was taken charge of Chen Yi and a series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were been carried out guided by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In this progress,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zations were propagation committee, translation and edition embassy and Chinese practice committee. A amount of intellectuals went to Taiwan and participated in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posr-ward period. They cooperated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meanwhile differ with it, which mainly embodied in their ideas on some problems, such as which kind of "enlightenment", the sense of "WuSi new cultural spirit", etc. These thinking caused a series of argument and also gestated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new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in this period, the Sea-crossed intellectuals' activities are very important.
     Xu shoushang, Tai jingnong and Li liewen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Luxun. From them we can see the "WuSi new cultural spirit" , which focuses on the attention of reality, continually resist to authority and seek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And beyond the common cultural ideals, their choices differ much most because of their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s. Xu shoushang had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the " guangchang" , which devote oneself to enlightenment to the people and intervene the reality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Luxun and "WuSi new cultural spirit". Tai jingnong and Li liewen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ir own station and disseminate through teaching,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s. From the district ruled by Kuomintang to post-war TaiWa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to their left life. The research of this clue maybe can help us to have more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ulture mentality of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引文
1 陈思和:《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展望》,《草心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51页。
    2 陈思和:《巴金的意义》,《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第141页。
    1 杨鹏:《台湾受降与“二·二八”事件》,《陈仪生平及被害内幕》,全国政协、浙江省政协、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组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6月,第87页。
    2 杨鹏:《台湾受降与“二·二八”事件》,《陈仪生平及被害内幕》,全国政协、浙江省政协、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组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6月,第87页。
    3 葛敬恩:《接收台湾纪略》,《陈仪生平及被害内幕》,全国政协、浙江省政协、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组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6月,第113页。
    4 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南京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95—96页。
    5 张良泽:《台湾生残日本语——“国语”教育论》,《中国语研究》第22号,采华书林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7页。
    6 吴守礼:《台湾人语言意识侧面观》,《新生报》(国语)第一期,1946年5月21日。
    7 陈仪:《检讨过去计划将来》,《陈长官治台言论集》第1辑,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5月,第15页。
    8 《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中国现代史料编丛第四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年6月,第109—115页。
    9 陈仪致陈立夫函,存于中央研究院。
    10 陈仪:《民国35年年度工作要领——34年除夕广播》,《陈长官治台言论集》第1辑,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5月,41—45页。
    11 夏涛声:《宣传委员会之使命》,《台湾一年之宣传》,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5月,第19页。
    12 《宣传委员会工作报告》,《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编,1946年12月,第276页。
    13 《宣传委员会工作报告》,《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编,1946年12月,第281页。
    14 《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中国现代史料编丛第四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年6月,第98页。
    15 《教育处工作报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编,1946年12月,第91页。
    16 陈仪:《民国三十五年度工作要领》,《陈长官治台湾言论集》第一辑,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编,第45页。
    17 许寿裳致陈仪函,《许寿裳往来书信选》,《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3期,第50页。
    18 郁达夫生前将年幼的儿子郁飞托付给他,陈仪便让女儿陈文瑛亲手抚养郁飞,视同己出。
    19 “二·二八”: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女烟贩林江迈被专卖局缉私人员殴打致死,群众到公署等地请愿要求处置缉私人员,但未得到回应,于是事态迅速扩大,最终演变成为全省范围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起义,而随后国民党从大陆调来军队进行镇压,使得流血事件不断升级。这就是具有着历史悲剧意味的“二·二八”。
    20 参见《二二八前的台湾文化界》,收于《台湾文学的困境》,叶石涛,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21 吴浊流:《无花果》,前卫出版社,1990年11月,第70页。
    22 叶荣钟:《台湾人物群像》,晨星出版社,2000年版,第443页。
    23 叶芸芸:《试论战后初期的台湾智识分子及其文学活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湾文学研究论文精选集》,前卫出版社,1989年8月,第63页。
    24 陈明通:《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新自然主义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25 社论《肃清思想毒素》,《台湾新生报》,1945年12月17日。
    26 沈云龙:《台湾青年的再教育问题》,台湾《现代周刊》创刊号,1945年12月10日。
    27 范寿康:《今后台湾的教育方向》,台湾《现代周刊》,1卷12期,1946年3月31日。
    28 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台湾《思与言》29卷490期,第184页。
    29 参见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台湾《思与言》29卷490期,第185页。
    30 王白渊:《所谓“奴化”问题》,《台湾新生报》,1946年1月8日。
    31 《民报》社论《台湾未尝“奴化”》,1946年4月7日。
    32 王白渊:《告外省人诸公》,台湾《政经报》,1946年1月25日。
    33 吴浊流:《夜明前台湾》,台北,学友书局,1947年版,第18页。
    34 社论《建设台湾新文化》,《台湾新生报》,1945年11月6日。
    35 参见《“国语国文”与国家观念》,台湾《民报》,1947年2月8日。
    36 杨逵:《“台湾文学”的问与答》,《台湾新生报·桥》1948年6月25日。
    37 黄得时:《谈台湾文化的前途》,台湾《新新》第7期,1946年10月,新新月报社,5—6页。
    38 王思翔:《论中国化》,台湾《和平日报》1946年5月2日。
    39 于思翔:《关于‘汉学’及其他》,台湾《和平日报·新世纪》,1946年6月1日。
    40 杨云萍:《促进文化方案》,台湾《民报》1946年2月3日。
    41 社论《类如二二八同样事件今后绝不容再有发生》,《台湾新生报》,1947年3月21日。
    42 参见台湾《公论报》,1948年1月10日。
    43 《省新文化运委会昨天开民众大会》,《台湾新生报》,1947年5月2日
    44 江默流:《造成文艺空气》,台湾《中华日报·文艺》,1947年7月12日。
    45 陈国祥、祝萍《台湾报业演进四十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10月第一版, 第35页。
    46 启事《欢迎本省作家投稿》,《新生报·桥》,1948年3月22日。
    47 叶芸芸:《证言2·28》,人间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17页。
    48 孙达人:《启事》,《台湾新生报·桥》,1948年3月3日。
    49 骆驼英:《论台湾文学诸论争》,《台湾新生报·桥》,1948年7月30日。
    50 杨逵:《台湾文学问答》,《台湾新生报·桥》,1948年6月25日。
    51 杜从:《以锣鼓声来凑热闹》,台湾《中华日报·海风》,1948年6月29日。
    52 杨逵:《如何建立台湾新文学——第二次作者茶会总报告》,《台湾新生报·桥》,1948年4月7日
    53 胡绍钟:《建设新台湾文学之路》,《台湾新生报·桥》,1948年5月24日。
    54 欧阳明:《台湾新文学的建设》,(1947—1949台湾文学问题论议集》,陈映真,曾健民主编,台湾人间出版社,1999第38页。
    55 许俊雅:《鸟瞰日治时期台湾报纸副刊——以<台湾新民报>系统为分析场域》,《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综论》,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1997年11月,第32—33页。
    56 赖明弘:《重见祖国之日——台湾文学今后的前进目标》,《新文学》1948年6月2日。
    57 楼宪、张禹:《一个开始·一个结束》,《新生报·桥》,1948年6月14日。
    58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1946年1月26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05页。
    59 许世玮:《父亲许寿裳生活杂忆》,《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主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4月,第398页。
    60 参见李东华《论陆志鸿治校风格与台大文学院》,台大历史学报第36期,2005年12月,第267—315页。
    61 陈仪致许寿裳函,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62 许寿裳致陈仪函,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63 许世玮:《父亲许寿裳生活杂忆》,《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4月,第399页。
    64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许寿裳日记》,1946年1月26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60页。
    65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许寿裳日记》,1946年1月26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60页。
    66 7月4日移居青田街五巷二号李季谷先生寓邸,11月移居潮州街十五号,1947年3月29日移居青田街六号。
    67 许寿裳致谢似颜函,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68 许世玮:《父亲许寿裳生活杂忆》,《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 年4月,第401—402页。
    69 许寿裳致谢似颜函,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70 许寿裳致章锐初信,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71 许寿裳致章锐初信,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72 袁珂:《悼忆许寿裳师》,《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4月,第591页。
    73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许寿裳日记》,1946年1月26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38页。
    74 许世玮:《父亲许寿裳生活杂忆》,《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4月,第402页。
    75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许寿裳日记》,1946年1月26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34页。
    76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文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36页。
    77 黎烈师致张介生信,参见《黎烈文评传》,康咏秋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78 巴金:《怀念烈文》,《随想录》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60页。
    79 家人语。
    80 台静农:《答林逸来书问以战后计者》,《台静农诗集》,许礼平编注,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第16页。
    81 舒芜:《忆台静农先生》,《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67页。
    82 台静农致林辰信,《回忆台静农》,陈子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312页。
    83 台静农致林辰信,《回忆台静农》,陈子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313页。
    84 黄秋芳:《龙坡丈室小歇脚——台静农先生红尘随缘》,《文讯》32期,1987年10月10日。
    85 台静农:《<龙坡杂文>序》,《龙坡杂文》,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3页。
    86 黄秋芳:《龙坡丈室小歇脚——台静农先生红尘随缘》,《文讯》32期,1987年10月10日,第193页。
    87 台殉:《无穷天地无穷感——忆兄长台静农》,《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109页。
    88 台静农:《<龙坡杂文>序》,《龙坡杂文》,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3页。
    89 台静农:《<龙坡杂文>序》,《龙坡杂文》,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4页。
    1 谢似颜:《白头犹如一婴儿》,《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604页。
    2 陈平原:《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3期,第55页。
    3 许世玮:《父亲许寿裳生活杂忆》,《《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09页。
    4 许世琛:《鲁迅与先父寿裳公》,《许寿裳纪念集》,绍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8页。
    5 梁启超:《咏平阳宋恕平子》,见《广诗中八贤歌》,收入《梁启超选集》,王籧常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371页。
    6 苏渊雷:《宋平子先生评传》,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第32页。
    7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3页。
    8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5页。
    9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5页。
    10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3页。
    11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5页。
    12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5页。
    13 宋恕:《六字课斋卑议》,《砭旧危言:唐才常、宋恕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14 参见苏渊雷:《宋平子先生评传》,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
    15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3页。
    16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3页。
    17 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62页。
    18 参见袁雯君:《晚清的一位狂狷学者——宋恕学行述略》,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
    19 参见苏渊雷:《宋平子先生评传》,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
    20 同上。
    21 参见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日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
    22 许寿裳:《章炳麟》,《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290页。
    23 陈平原:《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3期,第53页。
    24 参见章太炎:《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25 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68页。
    26 陈平原:《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3期,第52页。
    27 许寿裳:《章炳麟》,《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268页。
    28 陈平原:《作为著述家的许寿裳》,《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3期,第53页。
    29 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文录》,林辰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61页。
    30 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文录》,林辰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61页。
    31 许寿裳:《致姜琦》,《许寿裳文集》(下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920页。
    32 以上参见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页。
    33 许寿裳致潘公展信,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34 孙伏园:《许寿裳先生》,《新民报》,1948年3月4日。
    35 木瓜之役:1909年冬,原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督沈衡山离任,继任者夏震武行为引起敦职员的不愤,纷纷表示抗议,后来以夏氏去职结束。鲁迅和许寿裳也参加了抗议,并私下称夏氏为“木瓜”,故而这场抗议运动后来被两人戏称为“木瓜之役”。
    36 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读后记》,《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77页。
    37 许广平:《我所敬的许寿裳先生》,1948年3月《人世间》第二卷第四期。
    38 许广平:《我所敬的许寿裳先生》,1948年3月《人世间》第二卷第四期。
    39 参见许寿裳《许寿裳日记》,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
    40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序》,《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3页。
    41 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3页。
    42 张晓唯:《蔡元培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第30页。
    43 许世瑛:《先君许寿裳年谱》,《许寿裳文集》(下卷),倪墨炎、陈九英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078页。
    44 许寿裳:《蔡孑民先生的生活》,《许寿裳文集》(下卷),倪墨炎、陈九英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547页。
    45 参见《浙东史学再认识》,蔡克骄著,《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46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05页。
    47 参见《许寿裳年谱》,许世瑛编,《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8 许纪霖:《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85页。
    49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第15页。
    50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第15—16页。
    51 参见《许寿裳年谱》,许世瑛编,收入《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主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
    52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0页。
    53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9页。
    54 参见《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
    55 参见《许寿裳纪念集》,绍兴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56 女高师事件:1924年,许寿裳辞去国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一职,继任者为杨荫榆。1925年1月,女高师学潮开始,要求撤换杨氏。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职后,许寿裳与齐寿山发表了《反对教育总长章士钊之宣言》,亦被免职,于是发动护校行动,另觅址重新开学。1926年1月易培基继任校长,女高师事件告一段落。
    57 中山大学事件:1927年2月,许寿裳应聘至广州中山大学。同年4月15日,发生了广州大逮捕,鲁迅因营救被捕学生无效遂辞职,许寿裳亦随之辞职,后返回浙江嘉兴。
    58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9页。
    59 关于大学院设立和学区改制的设想,实际上是参照了法国的教育体制。法国全国分为16个大学区,每个学区内有一所国立大学,区内的教育事务全由校长负责,全国的教育行政则由大学院院长负责。
    60 蔡元培:《关于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的提案》,《晨报》1927年5月15日。
    61 陈平原:《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232页。
    62 陈平原:《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234页。
    63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年10月,第585页。
    64 孙常炜:《蔡元培先生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2月,第57页。
    65 林贤治:《人间鲁迅》(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563页。
    66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41页。
    67 陈思和:《简论抗战为文学史分界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第101页。
    68 江沛、纪亚光:《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意识形态管制分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151页。
    69 张学继、张雅蕙编:《陈立夫大传》,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第403页。
    70 《蒋介石禁止宣传抗日的密令》,《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98册。转引自《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意识管制分析》,江沛、纪亚光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51页。
    71 参见《陈立夫大传》,张学继、张雅蕙编,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
    72 胡风:《胡风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6月,第151页。
    73 参见《陈立夫大传》中“思想统制与组织控制”一节,张学继、张雅蕙编,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第403—412页。
    74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60页。
    75 许寿裳致蔡元培信,存于中央研究院。
    76 许寿裳致谢似颜信,存于中央研究院。
    77 许寿裳致谢似颜信,存于中央研究院。
    78 许寿裳致谢似颜信,存于中央研究院。
    79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69页。
    80 张启宗:《朴实淡雅 勤慎恒学——回忆姨父许寿裳先生》,《许寿裳纪念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72页。
    81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73页
    82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3页。
    83 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69页。
    84 袁珂:《悼忆许寿裳师》,《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588—589页。
    85 许寿裳:《宋平子先生评传》,《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85页。
    86 许寿裳:《宋师平子先生留别求是书院诸生的八首诗》,《许寿裳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97页。
    87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9页。
    88 参见《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中国现代史料编丛第四集,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年6月。
    89 《中华民国36年度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工作计划》,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编,1947年4月,第4页。
    90 陈仪致许寿裳私函,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91 陈仪致许寿裳私函,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92 参见黄英哲《台湾省编译馆研究(19468-1947.5)》,《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张炎宪、陈美蓉、杨雅慧编,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8年6月。
    93 《台湾年鉴》(1947)第12卷,台湾新生报社编,第85页。
    94 许寿裳:《<光复文库>编印的旨趣》,《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台湾书店,1947年,扉页。
    95 《台湾年鉴》(1947)第12卷,台湾新生报社编,第86页。
    96 陈仪致许寿裳信,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97 参见《台湾省编译馆工作概况》,《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台湾行政长官公署编,1947年。
    98 《台湾省编译馆工作报告》,《台湾年鉴》(1947),第110—111页。
    99 许寿裳:《招待新闻记者谈话稿——省编译馆的趣旨和工作》,1946年8月10日。
    100 《台湾文化的过去与未来的展望》,台湾省训练团团刊2卷4期,台湾省训练团,1946年10月,第244—245页。
    101 编译馆编审,原任教于台北帝国大学(后改为台湾大学)。
    102 参见国分直一:《战后台湾史学民族学界——主中国内地系学者动 》,《台湾考古民族志》,庆文社,1981年。
    103 黄英哲:《台湾省编译馆研究(19468-1947.5)——陈仪政府台湾文化重编机构研究之一》,《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张炎宪、陈美蓉、杨雅慧编,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8年6月,第112页。
    104 许寿裳致许广平信,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105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1947年5月5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49页。
    106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1947年5月17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50页。
    107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1947年6月25日,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54页。
    108 《台湾年鉴》12卷,台湾新生报社,1947年,第31—32页。
    109 钱歌川:《苦瓜散人自传》,《钱歌川文集》第四卷,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2月,第753页。
    110 钱歌川:《四十年前台湾零忆》,《钱歌川文集》第四卷,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2月,第933页。
    111 台湾大学中文系系藏史料。
    112 参见李东华:《论陆志鸿治校风格与台大文学院》,台大历史学报第36期,2005年12月。
    113 同上。
    114 同上。
    115 叶庆炳、陈诗礼:《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许老师》,《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629页。
    116 参见李何林:《提供许寿裳先生两年前在台被杀是政治性暗杀的种种事实》,《观察》6卷8期,转引自《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
    117 参见陈醒民:《许寿裳案的审判人对于李何林文的补充》,《观察》6卷10期,转引自《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
    118 许世玮:《读李陈关于我父亲许寿裳在台被杀是政治性暗杀二文后》,《观察》6卷12期,转引自《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39页。
    119 许世玮:《忆先父许寿裳》,《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85页。
    120 黄英哲:《许寿裳与台湾》,《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陈琰玉、胡慧玲编辑,二二八民间研究小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会、现代学术研究基金会1992年版。
    121 朱双一:《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鲁迅风潮——以<前锋>、<和平日报>、<台湾文化>等为例》,《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第85页。
    122 许寿裳:《鲁迅的精神》,收入《鲁迅的思想和生活》,《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3页。
    123 陈芳明:《鲁迅在台湾》,《台湾新文学与鲁迅》,中岛利郎编,邱振瑞译,2000年,第13页。
    124 许厂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读后记》,《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78页。
    125 许寿裳:《鲁迅和青年》,收入《鲁迅的思想和生活》,《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28页。
    126 许寿裳:《台湾需要一个新的五四运动》,《新生报》,1947年5月4日。
    127 游客:《中华民族之魂!》,《正气》第1卷第2期,1946年11月,正气出版社,3—4页
    128 许世玮:《忆先父许寿裳》,《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86页。
    129 许世玮:《忆先父许寿裳》,《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87页。
    130 《初小国语编辑大要》,《国语》第八册,台湾书店,1946年,前言页。
    131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41页。
    132 许寿裳致许世玮、许世瑾书信,1947年3月22日,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133 憬之:《追念许寿裳先生》,《许寿裳纪念集》,绍兴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32页。
    134 袁珂:《悼忆许寿裳师》,《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第591页。
    135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8页。
    136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第248页。
    137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7页。
    138 许寿裳:《怀亡友鲁迅》,《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53页。
    139 许寿裳:《鲁迅的精神》,《许寿裳文集》上卷,倪墨炎、陈九英编,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第13页。
    140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76页。
    141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7页。
    142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0页。
    1 《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29日。
    2 曹聚仁:《黎烈文与<自由谈>》,《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367页。
    3 茅盾:《多事而活跃的岁月》,《茅盾全集》第3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573页。
    4 唐弢:《谈谈<申报>的<自由谈>》,《申报自由谈》,张云初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页。
    5 黎烈文:《幕前致辞》,《申报·自由谈》,1932年12月1日。
    6 参见曹聚仁《“大众语”运动》,《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
    7 参见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9月。
    8 参见柴绍武:《文艺副刊编辑术》,1935年2月15日《黄钟》6卷2期。
    9 参见杨寿清:《中国出版界简史》,永祥印书馆,1946年8月。
    10 《上海杂志讲话》,《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年,第397—399页。
    11 参见茅盾:《最近出版界的大活跃》,《茅盾杂文集》,三联书店,1996年5月。
    12 章克标:《创造社四大金刚》,《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第374页。
    13 颜敏:《张资平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222页。
    14 曹清华:《发表左翼作品的四类刊物》,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第204页。
    15 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56页。
    16 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页。
    17 茅盾:《一九三四年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茅盾全集》第3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645页。
    18 参见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19 黎烈文:《创刊词》,《中流》,1936年9月5日。
    20 黎烈文:《创刊词》,《中流》,1936年9月5日
    21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14页。
    22 康咏秋:《黎烈文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20页。
    23 黎烈文:《一个不倦的工作者》,《中流》,1936年11月5日,第1卷第5期。
    24 参见《从文学读台湾》,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译,前卫出版社,1992年版。
    25 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8页。
    26 黎烈文:《一个不倦的文学工作者》,《中流》,1936年11月5日,第1卷第5期。
    27 巴金:《怀念烈文》,《随想录》第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58页。
    28 巴金:《怀念烈文》,《随想录》第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58页。
    29 鲁迅:《<花边文学>序言》,《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7页。
    30 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5页。
    31 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6页。
    32 黎烈文:《一个不倦的文学工作者》,《中流》,1936年11月5日,第1卷第5期。
    33 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5页。
    34 沈仲九:陈仪的妻舅,亦是陈仪最得力的助手,后来追随陈仪至台湾,对于陈仪的许多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35 曹聚仁:《我与黎烈文》,《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375页。
    36 邓家焕:《黎烈文在永安的七年》,《永安文史资料》第8辑,永安政协委员会编,1989年 10月,第16页。
    37 以上参见邓家焕:《黎烈文在永安的七年》,永安文史资料第8辑;薛晨曦,林素荣,《繁荣文化,推动抗战——关于改进出版社的调查》,永安文史资料第2辑。
    38 曹聚仁:《我与黎烈文》,《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375页。
    39 孟秋江:《访问陈仪先生》,《永安文史资料》第七辑,永安政协委员会编,1988年8月,第34页。
    40 关于《现代文艺》的创立,王西彦回忆道:“……黎烈文正在永安创办改进出版社和主编综合性半月刊《改进》。因为同在东南半壁,荃麟正和他发生联系,《改进》上已经发表过聂绀弩等同志的小说作品。这时候,荃麟就向黎烈文建议,由我去创办一个文艺刊物。黎烈文很爽快地同意了,马上给我发来了邀请电报。……一个纯文艺月刊很快就办起来了,它就是《现代文艺》。”(王西彦:《种子落到了泥土里——记和荃麟同志的一些交往》,《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
    41 邵荃麟:《邵荃麟致黎烈文、王西彦信》,《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邱文生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39页。
    42 王西彦:《种子落到了泥土里——记和荃麟同志的一些交往》,《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571页。
    43 王西彦:《种子落到了泥土里——记和荃麟同志的一些交往》,《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573页。
    44 《现代文艺》的创刊号上发表了邵荃麟的小说《英雄》,讽刺国民党拉壮丁抗日的行为,被国民党保安处处长以“妨碍役政”的名义告到陈仪那里,幸好黎烈文主张在本期刊登了一幅“蒋委员长抚慰伤病员”的木刻以掩饰刊物倾向,这才得以过关。参见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
    45 参见王西彦《种子落到了泥土里——记和荃麟同志的一些交往》,《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
    46 黎烈文:《我们的希望》,《改进》,1939年4月第1卷第1期。
    47 赵家欣:《黎烈文和改进出版社》,《风雨故人情》,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35页。
    48 黎烈文:《我们的希望》,《改进》,1939年4月第1卷第1期。
    49 同上。
    50 同上。
    51 同上。
    52 参见《永安文史资料》第7辑,永安政协委员会编,1988年8月。
    53 黎烈文:《我们的希望》,《改进》,1939年4月第1卷第1期。
    54 《改进社启事》,《现代文艺》3卷6期,转引自《永安文史资料》第2辑,永安政协委员 会编,1983年7月。
    55 参见程星龄:《刘建绪主闽的片断回忆》,《永安文史资料》第3辑,永安政协委员会编,1984年7月。
    56 黎烈师致张介生信,参见《黎烈文评传》,康咏秋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57 李瑞良:《抗日战争时期福建永安的进步出版活动》,第81页。
    58 萧传坤:《<现代文艺>在夹缝中求生》,《永安文史资料》第8辑,永安政协委员会编,1989年10月,第153页。
    59 参见《永安党史资料》第63期,中共永安党史资料征集编写委员会,1988年4月。
    60 参见唐破:《纪念一个友人》,《唐弢文集》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3月,第398页。
    61 赵家欣:《黎烈文与改进出版社》,《风雨故人情》,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39页。
    62 参见(德)克莉斯汀娜·雷丹:《观察“文学场域”——从出版事业的角度看台湾50年代的文学出版》,《叶石涛及其同时代作家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春晖出版社,2002年2月。
    63 叶芸芸:《试论战后初期的台湾智识分子及其文学活动》,《文季》2卷5期,第5页。
    64 参见祝萍、陈国祥:《台湾报业演进40年》,自立晚报社,1987年10月。
    65 《宣传委员会工作报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编,1946年12月。
    66 参见周梦江、王思翔:《台湾旧事》,叶芸芸编,时报出版社,1995年4月。
    67 《台湾新生报创刊词》,《台湾新生报》,1945年10月25日。
    68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14页。
    69 参见《二二八事件调查报告》,前卫出版社,2001年8月。
    70 黎烈文:《创刊词》,《中流》,1936年9月5日。
    71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37页。
    72 唐弢:《纪念一个友人》,《唐弢文集》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3月,第398页。
    73 颜元叔:《怀念黎烈文教授》,收入《冰岛渔夫》,志文出版社,1985年,第5页。
    74 黎烈师致张介生信。参见《黎烈文评传》,康咏秋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75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06页。
    76 参见颜元叔:《怀念黎烈文教授》,收入《冰岛渔夫》,志文出版社,1985年。
    77 黎烈文:《当代法国文豪莫里亚克》,《天才与环境——黎烈文艺文谈片》,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第174页。
    78 康咏秋:《黎烈文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91页。
    79 黎烈文:《<屋顶间的哲学家>序言》,《天才与环境——黎烈文艺文谈片》,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第181页。
    80 黎烈文:《<冰岛渔夫>再版赘言》,《冰岛渔夫》,台湾志文出版社,1985年2月,第19页。
    81 同上。
    82 同上,第20页。
    83 黎念之语,CCTV科技频道《大家》访谈。
    84 黎烈文:《<红与黑>后记》,文坛社,1966年版,第593页。
    85 黎烈文:《<冰岛渔夫>再版赘言》,《冰岛渔夫》,志文出版社,1985年2月,第20页。
    86 周作人:《胜业》,《知堂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2页。
    87 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77页。
    88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24页。
    89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23页。
    90 巴金:《怀念烈文》,《随想录》第2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61页。
    91 王文兴、陈若曦对谈,《联合报》2005年9月6日。
    92 余光中:《夏济安的背影》,《联合报》2003年6月21日。
    93 参见朱双一:《<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何寄澎主编《文化、认同、社会变迁:战后五十年台湾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2000年。
    94 颜元叔:《怀念黎烈文教授》,收入《冰岛渔夫》,罗狄著,黎烈文译,志文出版社,1985年,第5页。
    95 王文兴接受笔者采访时提及。
    96 颜元叔:《怀念黎烈文教授》,收入《冰岛渔夫》,罗狄著,黎烈文译,志文出版社,1985年,第6页。
    97 梭维斯特:《屋顶间的哲学家》,黎烈文译,志文出版社,1985年,第5页。
    98 黎烈文:《<屋顶间的哲学家>序言》,《天才与环境——黎烈文艺文谈片》,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第181页。
    99 黎烈文:《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理想社会》,《法国文学巡礼》,志文出版社,1973年9月版, 第245页。
    100 黎烈文:《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理想社会》,《法国文学巡礼》,志文出版社,1973年9月版,第208页。
    101 黎烈文:《<双重误会>译序》,志文出版社,1984年5月第二版,第1页。
    102 黎烈文:《<双重误会>泽序》,志文出版社,1984年5月第二版,第1页。
    103 黎念之语,CCTV科技频道《大家》访谈。
    104 黎烈文:《伟大的抗战》,《黎烈文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222页。
    105 黎烈文:《伟大的抗战》,《黎烈文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223页。
    106 黎烈文:《归来》,《黎烈文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18页。
    107 黎烈师:《怀念长兄黎烈文》,《源流》,1984年第5期,美国源流出版社。
    108 尉天聪:《黎烈文先生丧礼所见》,转引自巴金《随想录》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61页。
    109 曹聚仁:《我与黎烈文》,《我与我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376页。
    110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13页。
    111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727页。
    112 梭维斯特:《屋顶间的哲学家》,黎烈文译,志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第5页。
    1 柯庆明:《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211页。
    2 蒋勋:《夕阳无语——静悼台静农先生》,《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255页。
    3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4月版,第16页。
    4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4月版,第16页。
    5 台静农:《<地之子>后记》,《地之子 建塔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第117页。
    6 乐蘅军:《无言的悲情——读<台静农短篇小说集>中悲运故事》,乐蘅军,《中外文学》9卷2期,1980年7月,第12页。
    7 同上,第13页。
    8 启功:《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启功人生漫笔》,同心出版社,2002年7月,第56页。
    9 鲁迅:致曹靖华信,1931年10月27日,《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9页。
    10 黄秋芳:《龙坡丈室小歇脚——台静农先生红尘随缘》,《文讯》32期,1987年10月10日。
    11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5—16页。
    12 同上。
    13 同上,第29页。
    14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90页。
    15 罗家伦:《国立北京大学的精神》,参见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
    16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81页。
    17 同上。
    18 台静农:《忆常维钧与北大歌谣研究会》,《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230页。
    19 同上,第234页。
    20 陈子善:《<台静农散文集>编后记》,《台静农散文集》,陈子善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第198页。
    21 台静农:《我与书艺》,《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46页。
    22 台静农:《<台静农书艺集>序》,《联合报》副刊,1985年1月16日。
    23 (美)维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77页。
    24 李霁野:《鲁迅先生与未名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第8页。
    25 茅盾:《进一步退两步》,《茅盾全集》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45页。
    26 台静农:《<艺术见闻录>序》,《龙坡杂文》,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71页。
    27 蔡元培:《大学令》,《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213页。
    28 《北京大学研究所组织大纲提案》,《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484页。
    29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22年11月9—15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882页。
    30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326—327页。
    31 参见郑振铎:《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小说月报》第14卷1号。
    32 参见王伯祥:《国故的地位》,《小说月报》第14卷1号。
    33 参见《新史学宗师范文澜传》,董郁奎著,杭州出版社,2004年3月。
    34 台静农:《北平辅仁旧事》,《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10页。
    35 李何林:《我所了解的未名社》,《李何林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96页。
    36 厦门大学国学院于1926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所聘教授、干事、编辑等多为北大学人,除了沈兼士之外,还有林语堂、顾颉刚、陈万里、孙伏园等人,一切编制仿效北大国学门,俨然成为又一个国学新基地。参见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 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37 台静农:《忆常维钧与北大歌谣研究会》,《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232页。
    38 台静农:《<地之子 建塔者>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第203页。
    39 台静农:《井》,《地之子 建塔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第201—202页。
    40 李霁野致陈漱渝信,参见陈漱渝《可以击败的时光老人——悼霁野恩师》,《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8期,第59页。
    41 《<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言》,曹靖华,战前上海书店出版1951年1月三联(港)第一版,第1页。
    42 参见《新史学宗师范文澜传》,董郁奎著,杭州出版社,2004年3月。
    43 李霁野致陈漱渝信,见陈漱渝《可以击败的时光老人——悼霁野恩师》文章附录,第59页。
    44 秦贤次:《台静农先生的文学书艺历程》,《台静农先生纪念文集》,林文月编,台湾洪范书店,1991年11月,第9页。
    45 参见《新史学宗师范文澜传》,董郁奎著,杭州出版社,2004年3月。
    46 参见《战斗在北大的共产党人》,王效挺、黄文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
    47 刘小清:《红色狂飚——左联实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60页。
    48 陈沂:《记左联的两件事》,《五十年一瞬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484页。
    49 参见孔海珠《李霁野与孔另境交谊记》,《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3期。
    50 鲁迅致王志之信,1932年12月21日。《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3页。
    51 参见《江津县志》,江津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
    52 台静农:《老人的胡闹》,《我与老舍与酒》,陈子善、秦贤次编,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2年,第142页。
    53 韦文康、韦顺:《台静农传略》,《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第8页。
    54 李霁野致陈漱渝信,参见陈漱渝《可以击败的时光老人——悼霁野恩师》,《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8期,第59页。
    55 李霁野:《可以击败的时光老人——悼霁野恩师》,《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8期,第59页。
    56 参见陈万雄:《台静农与晚年的陈独秀》,《历史与文化的穿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7 参见吴铭能:《台静农先生珍藏陈独秀手札的文献价值》,《陈独秀研究》第二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58 台静农:《酒旗风暖少年狂》,《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224—225页。
    59 台静农:《酒旗风暖少年狂》,《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224页。
    60 后来由梁实秋在台湾印行出版,但并未注明是陈独秀所著。
    61 台静农:《酒旗风暖少年狂》,《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219页。
    62 台静农:《酒旗风暖少年狂》,《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223页。
    63 夏明钊:《台静农与陈独秀》,《历史月刊》,2002年6月号,第96页。
    64 传记文学出版社曾在1967年9月出版,但很快遭到查禁,1991年12月《传记文学》59卷6期广告,第88页。
    65 舒芜:《忆台静农先生》,《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53页。
    66 同上,第57页。
    67 同上,第60页。
    68 同上,第59页。
    69 参见《倪元璐传》,《明史》265卷,第6835—6841页。
    70 参见(明)黄道周《黄漳浦集·书品论》。
    71 台静农:《<台静农书艺集>序》,《联合报》副刊,1985年1月16日。
    72 台静农:《<台静农书艺集>》序,《联合报》副刊,1985年1月16日。
    73 台静农:《<静农书艺集>序》,《联合报》副刊,1985年1月16日。
    74 在陈独秀于1942~1943年写给台静农的信中,有10多封提到沈尹默,并请台静农代为转寄信件或探问沈近况等,由此可知台静农与沈尹默此时有较多的邮件往来。
    75 《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第113—114页。
    76 参见卢廷清《台静农书风渊源之探讨》,台湾《美育》,第96期,1998年6月。,
    77 刘仁庆,胡玉熹《我国古纸的初步研究》,《文物》,1976年5期,第78页。
    78 熊宜静:《摇笔擎觥人间道 捻毫飞觞天地游——台静农一生行谊》,《典藏古美术》,1990年第8期,第114页。在台湾,台静农与张大千过从甚密。后者曾分别于1968年、1982年再次赠送倪元璐《古盘吟》及其珍藏的最后一件倪元璐作品《题画诗轴》给台静农。
    79 台静农:《记波外翁》,《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73页。
    80 同上。
    81 同上,第74页。
    82 同上,第75页。
    83 同上,第77页。
    84 参见台静农:《中国文学系的使命》,《台静农先生辑存遗稿》,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 研究所筹备处编,1993年版。
    85 郑再发:《虽曰未学:怀静农师二三事》,《台静农先生百岁冥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77—388页。
    86 张淑香:《永远的心影——怀念静农师》,《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217页。
    87 台静农:《北平辅仁旧事》,《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07—108页。
    88 同上,第108页。
    89 柯庆明:《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1995年8月,第209页。
    90 同上,第210页
    91 同上,第209页。
    92 参见白先勇2005年11月27日在苏州大学的演讲,保存地址:http://unews.mzod.com/html/2006/01/25/276-0.htm
    93 杨佳娴:《对“新”的向往,对自由精神的保存:访陈万益教授的笔记》,征得杨佳娴同意,转引其个人blog地址:http://blog.roodo.com/chekhov/archives/cat_4098.html
    94 同上,第205页。
    95 杨佳娴:《对“新”的向往,对自由精神的保存:访陈万益教授的笔记。征得杨佳娴同意,转引其个人blog地址:http://blog.roodo.com/chekhov/archives/cat_4098.html
    96 柯庆明:《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1995年8月,第212页。
    97 笔者采访方瑜(台大中文系教授,亦是台静农的学生)。
    98 参见《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99 台静农:《<龙坡杂文>序》,《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4页。
    100 同上。
    101 林文月:《台先生和他的书房》,台北:《联合文学》,1985年9月,第11期。
    102 柯庆明:《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回忆台静农》,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212页。
    103 启功:《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香港《名家翰墨》第11期,1990年12月1日。
    104 台静农:《记波外翁》,《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78页。
    105 柯庆明:《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回忆台静农》,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212页。
    106 台静农:《<静农论文集>序》,《静农论文集》,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9年10月版。
    107 林文月:《台先生写字》,《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38页。
    108 台静农:《<夜宴图>与韩熙载》,《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2页。
    109 《联合报》评论,转引自《台静农散文集·编后记》,陈子善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第198页。
    110 台静农:《<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读后》,《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30页。
    111 台静农:《随园故事抄》,《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89页。
    112 同上,第195页。
    113 同上,第205页。
    114 同上,第206页。
    115 同上,第149页。
    116 蒋勋:《夕阳无语——静悼台静农先生》,台北:《中国时报》,1990年11月24日。
    117 启功:《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香港《名家翰墨》第11期,1990年12月1日。
    118 台静农:《<陶庵梦忆>序》,《龙坡杂文》增补本,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43页。
    119 周作人:《<陶庵梦忆>序》,《语丝》110期,1926年12月,后收入《泽泻集》。
    120 靳能法、钟继刚:《从<板桥杂记>看明遗民的文化创伤》,《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2月,第81页。
    121 台静农:《中国文学史》,何寄澎主编,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12月,第175页。
    122 台静农:《中国文学史》,何寄澎主编,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12月,第175页。
    123 廖肇亨:《从“烂熟伤雅”到“格调生新”——从台静农看晚明文化》,《故宫文物月刊》,第279期,第102—111页。
    124 参见卢廷清《台静农书风渊源之探讨》,台湾《美育》,第96期,1998年6月。
    125 冯幼衡:《大干居士赠宝记及其与台静农教授的翰墨缘》,香港,《大成》108期,1982年11期,第19页。
    126 廖肇亨:《从“烂熟伤雅”到“格调生新”——从台静农看晚明文化》,《故宫文物月刊》,第279期,第102—111页。
    127 台静农:《<台静农书艺集>序》,《联合报》副刊,1985年1月16日。
    128 蒋勋:《书法是生命的完成——谈台静农先生的书法美学》,香港《名家翰墨》11期,1990年12月1日。
    129 同上。
    130 启功:《读<静农书艺集>》,《启功人生漫笔》,北京:同心出版社,2002年7月,第62页。
    131 同上,第61页。
    132 蒋勋:《书法是生命的完成——谈台静农先生的书法美学》,香港《名家翰墨》11期,1990年12月1日
    133 台静农:《书道由唐入宋的枢纽人物杨凝式》,《静农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第293页。
    134 姜一涵:《被湮没了的“五四精神”——台静农先生“退藏于密”》,台湾《美育》,第95期,1998年5月,第25—26页
    135 台静农:《夕阳无语——静悼台静农先生》,台北:《中国时报》,1990年11月24日。
    136 姜一涵:《被湮没了的“五四精神”——台静农先生“退藏于密”》,台湾《美育》,第95期,1998年5月,第29页。
    137 蒋勋:《夕阳无语——静悼台静农先生》,台湾《中国时报》,1990年11月24日。
    138 同上。
    139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3页。
    1 参见中岛利郎《日治时期的台湾新文学与鲁迅——其接受的概观》,《台湾新文学与鲁迅》,中岛利郎编,前卫出版社,2000年5月。
    2 王诗琅:《哀悼鲁迅》,《台湾新文学》,1卷9号,第29页。
    3 黄得时:《大文豪鲁迅逝世》,第35页。
    4 下村作次郎:《从文学读台湾》,邱振瑞译,前卫出版社,1998年3月,第196页。
    5 黄英哲:《战后鲁迅思想在台湾的传播》,《台湾新文学与鲁迅》,中岛利郎编,前卫出版社,2000年5月。
    6 游弥坚,原名游阿碧,原是台湾人,很早就在大陆活动,曾在中央军校担任政治教官,曾跟随顾维钧在法国大使馆任职,后在财政部任职。光复初期,游弥坚先是以财政部台湾区财政金融特派员的身份返回台湾,后来任台北市市长,并任“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在文教界颇有影响力。
    7 游弥坚:《台湾文化协进会创立的宗旨》,《新生报》,1945年11月20日
    8 《台湾文化协进会章程》,《台湾文化》1卷1期,台湾文化协进会编,1946年9月,第28页。
    9 参见黄英哲:《“台湾文化协进会”研究》,《叶石涛及其同时代作家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春晖出版社,2002年2月。
    10 参见许寿裳:《鲁迅的思想与生活》封底,台湾文化协进会编,1947年6月。
    11 杨云萍:《纪念鲁迅》,《台湾文化》第1卷第2期,1946年11月,第21页。
    12 李翼中:《对当前台湾的文化运动的意见》,《台湾新生报》,1946年7月28日
    13 黄荣灿原是四川重庆人,长期从事木刻版画的创作与研究。1945年冬,他应聘为国民党教育部的赴台教师,随团抵达台湾。与黄荣灿儿乎同时来到台湾的木刻版画家为数不少,如杨漠因、朱鸣冈、荒烟、黄永玉、刘仑、陈庭诗等人,这与当时抗战胜利后大陆木刻版画艺术的停滞有关。他们在台湾的时间长短不等,经过后来一系列政治动荡后,除黄荣灿、陈庭诗留在台湾外,其他人纷纷离开。黄荣灿后来牵涉到吴乃光一案中,被认定来台湾后“假文化工作为名,而作反动宣传之实。”(《戒严时期台北地区政治案件口述历史》第三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版,1267—1278页)
    14 黄荣灿:《新兴木刻艺术在中国》,《台湾文化》第1卷第1期,台湾文化协进会编,1946年9月,第14页。
    15 黄荣灿:《版画家:凯绥·珂勒惠之(1867—1945)》,《台湾文化》第2卷第1期,第11页。
    16 陈烟桥:《鲁迅与木刻》,陈烟桥著,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出版,1944年7月,第2页。
    17 黄荣灿:《怎样利用假期》,《人民导报》“南虹”34期,1946年2月8日。
    18 参见黄英哲:《黄荣灿与战后台湾的鲁迅传播》,《台湾文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9 黄荣灿:《给艺术家以真正的自由——响应废止危害人民基本自由》(《人民导报》“南虹”29期,1946年1月31日。
    20 立石铁臣:《黄荣灿先生木刻艺术》,《人民导报》,1946年3月17日。
    21 黄荣灿:《中国木刻的保姆——鲁迅——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的》,《和平日报》“每周画刊”第7期,1946年10月20日
    22 黎烈文家人语。
    23 参见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王西彦文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
    24 此为笔者采访孙达人过程中得知。
    25 参见颜元叔:《怀念黎烈文教授》,收入《冰岛渔夫》,志文出版社,1984年。
    26 蒋勋:《书法是生命的完成——谈台静农先生的书法美学》,香港《名家翰墨》11期,1990年12月1日。
    27 梅家玲:《夏济安、<文学杂志>与台湾大学——兼论台湾‘学院派’文学杂志及其与‘文化场域’和‘教育空间’的互涉》,《国立台湾大学校刊》3期,第81页。
    28 陆志鸿,字筱海,浙江嘉兴人,1897年生,从事工程材料相关工作,任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曾随同罗宗洛接收台大。
    29 参见《文学院34年教务关系书类》,藏于台大图书馆校史资料室。
    30 钱歌川,湖南湘潭人,祖籍江苏常州,1903年生。曾留学日本、英国,赴台前任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专门委员。1947年4月任台大文学院院长一职。
    31 参见钱歌川《入台记》,《钱歌川文集》第四卷,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61—664 页。
    32 参见李东华:《论陆志鸿治校风格与台大文学院》,台大历史学报第36期,2005年12月。
    33 《文学院研究设备费书类》,第342页,藏于台大图书馆校史资料室。
    34 参见《文学院两年来工作概况》,台湾大学《校刊》第5期,1947年12月1日。
    35 参见《文学院动态》,台湾大学《校刊》第1期,1947年10月1日。
    36 同上。
    37 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北稻乡出版社,1996年版。
    38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五月四日在中国文艺协会会员大会讲演全文》,《文坛季刊》第二号,1958年6月1日,第10页。
    39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五月四日在中国文艺协会会员大会讲演全文》,《文坛季刊》第二号,1958年6月1日,第6页。
    40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五月四日在中国文艺协会会员大会讲演全文》,《文坛季刊》第二号,1958年6月1日,第10页。
    41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114页。
    42 《社论:跟着五四的脚步前进》,《自由中国》第18卷第9期。
    43 转自司徒卫《50年代自由中国的新文学》,《文讯月刊》9卷14期。
    44 参见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
    45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171页。
    46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113页。
    47 殷海光:《殷海光致何友晖函·第二封》,《明报月刊》47期,1969年11月,第82页。
    48 李敖:《我的殷海光》,《千秋评论》第5册,台北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第159页。
    49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113页。
    50 林毓生:《殷海光先生一生奋斗的永恒意义》,《殷海光全集》第18卷,第131页。
    51 笔者采访柯庆明。
    52 参见连战北大演讲全记录:http://218.75.27.131/xwxz/xyjs/200505/944.html。
    53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页。
    54 参见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77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51页。
    55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台湾文学界杂志社,1987年版,第88页。
    56 张新颖:《论台湾<文学杂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251—252页。
    57 参见白先勇:《蓦然回首》,《台湾作家创作谈》,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8 张新颖:《论台湾<文学杂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251页。
    59 柯庆明:《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1995年8月,第210—211页。
    60 同上,第211页。
    61 笔者采访王文兴所得。
    1.改进:1939年4月—1946年7月.永安:改进出版社.
    2.和平日报.1946—1948年.台中:和平日报社.
    3.申报·自由谈:1932—1934年.上海:申报报社.
    4.台湾年鉴.1—6册.台北:海峡出版社覆刻.
    5.台湾文化.1946年9月15日—1950年12月1日.台北:传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覆刻.
    6.台湾月刊.1946年10月25日—1947年4月10日.台北:台湾月刊杂志社.
    7.台湾新生报.1946—1949年.台北:台湾新生报社.
    8.现代文艺:1940年4月—1942年12月.永安:改进出版社.
    9.译文:1934—1937年.上海:译文杂志社.
    10.中华日报.1946年—1948年.台南:中华日报社.
    11.中流:1936—1937年.上海:中流杂志社.
    12.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3.巴金.随想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4.北冈正子、秦贤次、黄英哲等.许寿裳日记[M].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3.
    15.巴尔扎克.乡下医生[M].黎烈文译.台北:志文出版社.
    16.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7.曹聚仁.文坛五十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18.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9.陈国祥、祝萍.台湾报业演进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7.
    20.陈鸣钟、陈兴唐.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21.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2.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陈漱渝.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M].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
    24.陈思和.草心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5.陈思和.犬耕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6.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7.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8.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29.陈仪生平及被害内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30.陈长官治台言论集第一辑[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
    31.陈子善编.回忆台静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32.福建永安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组编.永安文史资料1—10卷[M].1982—1991.
    33.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M].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34.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5.何容.台湾之国语运动[M].台北:台湾省教育厅.1948.
    36.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7.胡适.胡适日记全编[M](1922年11月9—15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8.胡适.来往书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9.胡伟希等.十字街头与塔——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0.黄俊杰.光复初期的台湾:思想与文化的转型[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
    41.黄英哲.台湾文化再构筑1945~1947光影 鲁迅思想受容行方[M].日本爱知大学国研丛书第3期第1册.东京:创土社.1999.
    42.黄源.黄源回忆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3.(美)杰罗姆·格里尔德.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4.康咏秋.黎烈文评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45.李霁野.鲁迅先生与未名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46.黎烈文.崇高的母性[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47.黎烈文.法国文学巡礼[M].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
    48.黎烈文.西洋文学史[M].台北:精华印书馆.1962.
    49.黎烈文.艺文谈片[M].台北:文艺书屋.1969.
    50.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51.唐才常、宋恕.砭旧危言:唐才常、宋恕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2.林辰.许寿裳文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3.林封良.当你说“我们”的时候.你究竟是谁——1945—1949思索主权的文化逻辑[D].台湾清华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54.林文月、郭豫伦.静农墨戏集[M].台北:洪展艺术中心.1995年.
    55.林文月.台静农先生纪念文集[M].台北:洪范书店.1991年.
    56.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57.刘登翰.台湾文学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58.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9.罗狄.冰岛渔夫[M].黎烈文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
    60.马越.北京大学中文系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1.茅盾.茅盾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2.梅里美.双重误会[M].黎烈文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
    63.倪墨炎、陈九英.许寿裳文集(上、下)[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64.倪平.黎烈文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65.欧阳哲生.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6.启功.启功人生漫笔.北京:同心出版社.2002.
    67.绍兴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许寿裳纪念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68.唐驶.唐弢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69.斯汤达尔.红与黑[M].黎烈文译.台北:文坛社.1966.
    70.苏渊雷.宋平子先生评传[M].上海:正中书局.1947.
    71.孙郁.百年苦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
    72.梭维斯特.屋顶间的哲学家[M].黎烈文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
    73.台静农.百种诗话类编[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
    74.台静农.<楚辞·天问>新笺[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2.
    75.台静农.地之子 建塔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6.台静农.关于鲁迅及其作品[M].北京:未名社出版部.1926.
    77.台静农.淮南民歌辑录M[].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
    78.台静农.静农论文集[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9.
    79.台静农.静农书艺集[M].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
    80.台静农.龙坡杂文(增补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2.
    81.台静农.台静农代表作[M].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82.台静农.台静农散文集[M].陈子善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83.台静农.台静农先生辑存遗稿[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3.
    84.台静农.我与老舍与酒[M].陈子善、秦贤次编.台北:联经出版社.1992.
    85.台静农.中国文学史(上、下)[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
    86.台静农先生珍藏书札.台静农先生遗稿辑小组.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
    87.叶石涛及其同时代作家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春晖出版 社.2002.
    88.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1946.
    89.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工作计划(1946)[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1946.
    90.台湾省广播词辑要[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处辑室.1946.
    91.台湾概况[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
    92.台湾一年以来之宣传[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委员会.1946.
    93.台湾行政工作概览[M].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
    94.台大“四六”事件考察——四六事件资料搜集小组总结报告[M].台北:台湾大学四六事件资料搜集小组.1997.
    95.台静农先生百岁冥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2001.
    96.台静农八十寿庆论文集[C].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
    97.民国三十六年度台湾年鉴[M].台湾新生报社丛书纂委员会.台湾新生报社1947.
    98.文学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04青年文学会议论文集[C].台南:台湾文学馆.2004.
    99.张新颖.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意识[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0.(美)维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M].李国英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01.王凤贤、丁国顺.浙东学派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02.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3.王籧常.梁启超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4.王诗琅.台湾社会运动史——文化运动[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5.
    105.王西彦.王西彦选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106.下村作次郎.从文学读台湾[M].邱振瑞译.台北:前卫出版社.1992.
    107.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8.许礼平.台静农诗集[M].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1.
    109.许寿裳.鲁迅的思想与生活[M].台北:台湾文化协进会.1947.
    110.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重庆:峨嵋出版社.1947.
    111.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12.许寿裳.章炳麟[M].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6.
    113.徐秀慧.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的考察(1945~1949)[D].台湾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114.叶石涛.台湾文学的悲情[M].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
    115.袁雯君.晚清的一位狂狷学者——宋恕学行述略[D].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
    116.袁亚忠.陈独秀的最后15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117.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118.张岱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19.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M].上海:上海书店.2003.
    120.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1.章太炎.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22.赵家欣.风雨故人情[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123.中岛利郎主编.台湾新文学与鲁迅[M].台北:前卫出版社.2000.
    124.中国论坛辑委员会主编.知识分子与台湾发展[D].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