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战以后,台湾地区在国民党当局的领导下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在岛内外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取消了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开放党禁、报禁,实行民主改革,威权体制开始向民主体制过渡。
     广义上的民主转型应该包括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过渡,直至民主体制最终确立、巩固的整个过程。单就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过渡来看,台湾的民主转型比较顺利,被誉为“宁静的革命”,台湾民众在民主化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但就建立的民主体制及其运作来看,台湾地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般认为,它受到了民粹主义的困扰和冲击。
     早期的台湾民粹主义是对国民党威权体制的反叛,包含着民主的合理内核。但在政治人物的操弄下,台湾民粹主义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反专制变成了反对外省人,反国民党变成了反对“中华民国”。随着政治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分殊化,台湾民粹主义已经沦为政治人物获得政治利益的廉价工具。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政治人物是民粹主义的主要推动者,他们直接诉诸占人口多数的本省人,以民意来挟持其他政治力量,利用省籍问题,煽动选民的情绪,激化了省籍矛盾和族群冲突,造成了台湾社会的泛政治化和严重对抗,形成了台湾的“政治乱象”。在刚刚开始民主化、政治理性不足、公民社会缺失的台湾,在历史的“悲情”中成长的台湾民众长期渴望“出头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民粹主义的参与者或支持者,他们强烈响应和支持“本土化”、“爱台湾”等“政治论述”。台湾民粹主义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本土人统治的正当性,因而带有一定的地域情结和族群情结,它使台湾的民主转型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从根本上说,民主政治建立在公民身份认同的基础上,而在政治人物的民粹主义操弄下,台湾的民主转型却滑向了以省籍身份认同为基础的路径。
     第一章先讲了两个基本概念:民粹主义与民主转型,并对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进行明确定位。然后分析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不足,紧接着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最后是基本思路和理论框架。
     第二章主要探讨民主转型本身促发民粹主义的因素或条件,主要从利益分析的视角探讨转型期民粹主义的利益驱动因素。民主转型期过程中往往形成普力夺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为了获取政治权力而展开政治博弈,而民粹主义因为是一种有效的政治策略而被政治人物所采用。民主转型促发民粹主义的其它因素还有政治制度的设计、直接民主的陷阱和“选举主义谬误”。
     第三章主要分析民主转型中的情境问题,即民主转型是所处的特定社会与历史背景对于民粹主义产生的影响。本章分析了台湾民主转型时所处的特定社会与历史:移民社会与族群政治、历史悲情与国家认同困境、国民党的威权统治经历、外部环境(中国大陆因素与美国因素)的影响等,并认为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台湾民粹主义的特质:以政治议题或族群议题为诉求内容,以本土人为诉求对象,以“爱台湾”、“台湾意识”为诉求口号。这些特质与拉丁美洲的庇隆主义形成鲜明对照。
     第四章主要讲了李登辉时代民粹主义和陈水扁时代民粹主义的生成过程及其表现,认为这些民粹主义都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利益博弈的结果,通过民粹主义,政治人物获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并建立了某种形式的“民粹威权”。2005年之后,民粹主义有式微的迹象。
     第五章主要讲民粹主义对民主转型和民主体制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最后,本文认为,民主转型存在着民粹主义的潜在冲动,处于民主转型中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更容易产生民粹主义,但民粹主义的特质取决于该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特定历史和社会基础。
     本文用利益分析法分析民主转型中民粹主义的利益驱动机制,认为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的实质是利益问题,即它是政客获得政治利益或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或策略。民主转型可谓向多元政治力量提供了一个参与或执掌政权的契机,在刚刚建立的脆弱的民主体制下,选民的公民意识不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缺失或难以建立,政治主体在获取政权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政客基于选举利益的考量甚至不择手段,选举已经让他们忘却了恐惧和廉耻,民粹主义也就这样成为他们获取利益的一种工具。
     本文用历史分析法探讨民主转型中民粹主义的特质。本文对台湾民粹主义的考察不仅仅局限在民主转型时期,而是将其放入到整个台湾的发展历史中,放在世界政治发展的背景之下,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特点以及对于台湾民主转型的影响,从而认为民粹主义的特质是由民主转型中台湾特定的社会历史决定的。民粹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离不开它自身的历史环境。
On the close of 1980's, Taiwan began to reform her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opened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the public. Parties and political powers increased rapidly.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ition was quite peaceful,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of democracy. Populism is thought of as the biggest problem. Some politicians want to use the power of people to defeat their political opponents. This paper is suppose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populism.
    Chapter 1 is mainly about the reasons of choosing the topic, the two basic concepts: populism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
    Chapter 2 tries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on populism's occurrence. That is to say, what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make populism possible.
    Chapter 3 mainly talks about the speciality of populism, thinks the speciality of populism depends on special history and society of a country.
    Chapter 4 pays attention to what populism looks like in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Chapter 5 is supposed to find out how populism influences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t last, conclusions from above are that the transition of democracy has many reasons to cause populism, however , the speciality of populism relies on the special history and society in the country when it begins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引文
1 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R].台北: “国安组”,2004:
    2 [俄]波斯别诺夫著,彭卓吾译.苏联共产党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3:12.
    3 林子明.“民粹”误解何其多[J].书屋,2004,(6):
    4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
    5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0.
    7 Laclau, Ernesto.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M]. Thetford, Norfolk: Lowe & Brydone Printers Limited, 1977: 145.
    8 [英]戴维·米勒等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36-637.
    9 Canovan, Margaret. Populism [M]. London: Junction, 1981: 104-177.
    10 Canovan, Margaret. Populism [M]. London: Junction, 1981: 264.
    11 Shils, E.. The Torment of Secracy: The Background and Consg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 [M]. Glencoe, IL: Free Press, 1956: 101.
    12 Kornhauser, W..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M] .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9:103.
    13 吴俊刚.台湾民粹主义的伪化[N].联合早报,2004,5(14):
    14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
    15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1.
    16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1-22.
    17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2.
    18 邓志松.民主社会中的民粹运动:一个理论面的探讨[A].见:台湾政治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跨越2000年的政治学研究:两岸学者讨论”研究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政治学会,2000:
    19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20 Paul, Taggart. Populism [M].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4.
    21 Paul, Taggart. Populism [M].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3-4.
    22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23 Carl J. Fredrick &Zbigniew Brzeziski [M] .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apter Two.
    24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25 孙关宏等主编.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1.
    26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5-396.
    27 [美]罗伯特·达尔,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44.
    28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11-312.
    29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12.
    30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
    31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9-52.亨廷顿将民主化的国家政权变迁类型分为五类:轮回型、二次尝试型、间隔民主型、直接过渡型、非殖民化型。
    32 周阳山.自由与权威[M].台北:三民书局,2000:167-168.
    33 周阳山.自由与权威[M].台北:三民书局,2000:168.
    34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8.
    35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
    36 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文中将台湾民主转型过程分为前威权时期和后威权时期。前威权时期包括古典威权时期(蒋介石威权统治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几乎没有社会自主空间)、改革威权时期(从70年代蒋经国开始主政到1987年解严,政治上逐步自由化)、改革威权到民粹威权的过渡时期(从1987年到1993年)、民粹威权时期(1993年李登辉主政到2000年“政党轮替”),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则属于后威权时期。
    37 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
    38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5-26.第一波民主化浪潮是从1828年到1926年,肇始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动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英国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西方盟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和主要大陆帝国的相应解体。随后在1922-1942年,民主化出现局部性回潮,不少新兴的民主体制又退回到威权体制或极权体制。第二次民主化浪潮从1843年到1962年,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动因是政治和军事的不断胜利,同盟国在占领区积极推广和扶持民主体制。但在1958-1975年,民主化又出现回潮。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始于1974年,以当时葡萄牙旨在结束独裁政权的“尉官运动”为标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次民主化浪潮是前二十年经济成长的产物。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62-263.
    40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19-324.
    41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20.
    42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
    43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3-64.
    44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45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
    46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4.
    47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4.
    48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弋、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
    49 纪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三周年——殷海光逝世以后的台湾比主发展[N].中国时报,2002,9(19):
    50 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R].台北:“国安组”,2004:
    51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57-358.
    52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39.
    53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6.
    54 邓志松.民主社会中的民粹运动:一个理论面的探讨[A].见:台湾政治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跨越2000年的政治学研究:两岸学者讨论”研究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政治学会,2000:
    55 夏立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91。
    56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1.
    57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2.
    58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3.
    59 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06.
    60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37.
    61 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4.
    62 [英]帕特里克·敦利威著,越成根主编,张庆东译.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解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5.
    63 甘峰.公共选择理论文献综述[EB/OL].:http://www.cnobel.com/ReadNews.asp?NewsID=808
    64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1.
    65 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15-118.
    66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3.
    1 [美]罗伯特·萨特著,杨立宪译.美国对台政策:目前进退两难的处境[J].台湾研究集刊,1994(2):
    2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46-48.
    3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7.
    4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7.
    5 台湾经济发展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15.htm
    6 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6-7.
    7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经建会).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M]. Taipei: CEPD, 1999: 279.
    8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1.
    9 《蒋经国先生全集》第20册,台北:“行政院”新闻局,1991年11月,第36-37.
    10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5-26.
    11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42.
    12 Scott Mainwarning.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Issues [A]. In: Scott Mainwarning, Gwillermo O'Donnel and J. Samuel Valezuela eds..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mparaticve Perspective [C].:University of Nostra Dame Press, 1992: 322.
    13 Juan Linz. Crisis, Breakdown and Reequilibration [A]. In: Juan Linz Alfred Stepan eds.. The breakdown of Democratic Regimes, Baltimore [C].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35.
    14 任明、昌明译注.吕氏春秋[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169.
    15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80.
    16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78.
    17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80.
    18 范雷.阿根廷学者Torcuato Di Tella访问拉美所(综述)[EB/OL].上海社科院拉美所,http://ilas.cass.cn/xueshu_dt/xsjl/20051123/105700.htm,2005:2005年10月19日,阿根廷学者多尔瓜多·迪特加(Torcuato djTella)访问上海社科院拉美所时对于庇隆主义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基本认为,庇隆主义的产生是庇隆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所采取的一种政治策略。
    19 阿根廷50年民粹主义影响的纠结[EB/OL].:http://www.guxiang.com/lishi/shihua/mingjia/200307/200307150032.htm, 2003:
    20 A. Downs. An EconomicTheory of Democracy [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57: 295-296.
    21 吴俊刚.台湾民粹主义的伪化[EB/OL].:联合早报网,2004,5(14):
    22 菲力普·施密特.有关民主之巩固的一些基本假设[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9.
    23 周阳山.自由与权威[M].台北:三民书局,2000:167.
    24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63.
    25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51-152.
    26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7.
    27 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
    28 周玉蔻.李登辉的一千天:1988-1992[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4-5.由于蒋经国生前并未明确指定“接班人”,因而对于接班人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时任行政院长孙运璇、副院长林洋港(本省籍)、副总统谢东闵等都是蒋经国刻意栽培的接班人,蒋经国之所以没有明确谁是接班人,可能在于他在这些人之间难以取舍。
    29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83.
    30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84.
    31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51.
    32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74.
    33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63.
    34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73.
    35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93.
    36 周玉蔻:《李登辉的一千天:1988-1992》,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3年03月第1版,第23.
    37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81.
    38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74.
    39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
    40 [英]戴维·米勒等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33.
    41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4.
    42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4.
    43 王业立.选举制度的政治影响:另一项台湾经验[A].见:陈文俊主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M].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20.
    44 王业立.选举制度的政治影响:另一项台湾经验[A].见:陈文俊主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M].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19.
    45 王业立.选举制度的政治影响:另一项台湾经验[A].见:陈文俊主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M].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27-28.
    46 [英]戴维·米勒等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16.
    47 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0.
    48 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0.
    49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
    50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
    51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8-89.
    52 [美]汉密尔顿、麦迪逊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5.
    53 [美]汉密尔顿、麦迪逊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8-49.
    54 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6-98.
    55 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近义,还是反义?[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
    56 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8.
    57 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问接民主:近义,还是反义?[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
    58 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5-96.
    59 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4.
    60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5-396.
    61 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3.
    62 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3.
    63 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5.
    64 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3-424.
    65 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4.
    66 拉里·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93.
    67 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A].见: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5.
    68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9.
    69 章念驰.迷失中的两岸关系[J].中国评论,2004,(3):
    70 郭中军.选票至上:台湾民主政治的乱源[J].中国评论,2005,(5):
    71 街头的民主[N].中国时报,2004,12(6):A2版短评.
    72 南方朔.如果政治都变成了市场[N].中国时报,2004,6(28):A2版.
    73 纪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三周年——殷海光逝世以后的台湾民主发展[N].中国时报,2002,9(19):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62-263.
    2 周仛、魏大业.台湾大事纪要[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9.
    3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0.
    4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0.
    5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7.
    6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1-2.
    7 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主行动联盟,2004:147.
    8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1.
    9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209-210.
    10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3.
    11 陈文俊.台湾的族群政治[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5.
    12 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81.
    13 在与一些台湾人士的交流中,有人持这种观点。
    14 陈文俊.台湾的族群政治[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
    15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7.
    16 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主行动联盟,2004:145.
    17 周任、魏大业.台湾大事纪要[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9.
    18 周任、魏大业.台湾大事纪要[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29.
    19 黄静嘉.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15.
    20 黄静嘉.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11.
    21 杨开煌.困局——论陆台香濠[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0:214.
    22 杨开煌.困局——论陆台香濠[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0:216.
    23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69.
    24 汤子炳.台湾史纲[M].台北:台湾印刷纸业公司,1946:174-202.
    25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63-64.
    26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67.
    27 汤子炳.台湾史纲[M].台北:台湾印刷纸业公司,1946:171-172.
    28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64.
    29 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主行动联盟,2004:149.
    30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A].见: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台北:中华书局,1985:67.
    31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A].见: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台北:中华书局,1985:67.
    32 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119.
    33 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119.
    34 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120.
    35 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126.
    36 王兆刚.国民党训政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
    37 谢晓鹏.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J].史学月刊,1994,(2):
    38 陈峰强、范玉周.陈水扁与台湾民进党[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5.
    39 陈峰强、范玉周.陈水扁与台湾民进党[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6.
    40 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主行动联盟,2004:97.
    41 侯坤宏.国史馆藏二二八档案史料(上册)[M].台北:“国史馆”,1997:26.
    42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2-53.
    43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15.
    44 石亚洲、金炳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中华民族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45 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50.
    46 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268.
    47 李筱峰.台湾战后初期的民意代表[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6:184.
    48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9-50.
    49 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40年[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7:112-113.
    50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2.
    51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2.
    52 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9.
    53 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下)[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68.
    54 洪明、李厚刚.略论国民党在台湾的民族精神教育[J].台湾研究·文化教育,2002,(3):
    55 褚静涛.台湾光复初期台籍精英的参政诉求[J].江海学刊,2002,(6):
    56 石亚洲、金炳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中华民族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3):
    57 石亚洲、金炳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中华民族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3):
    58 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3.
    59 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R].台北:“国安组”,2004:
    60 李世安.1945年至1954年间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61 李世安.1945年至1954年间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62 李世安.1945年至1954年间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63 [美]罗伯特·萨特著,杨立宪译.美国对台政策:目前进退两难的处境[J].台湾研究集刊,1994,(2):
    64 周阳山.自由与权威[M].台北:三民书局,2000:169.
    1 小彼得·J.穆迪.东亚:自上而下的民主[A].见:[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榕远译.民主与民主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0.
    2 蔡子民.现代台湾的历程——(四)转型期的台湾[J].台声杂志,1994,(5):
    3 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
    4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78.
    5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77.
    6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89.
    7 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88.
    8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89.
    9 徐博东.透析台湾民进党[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3:2-3.
    10 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0.
    11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85.
    12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88.
    13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88.
    14 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88.
    15 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有学者将 1993年李登辉主政时代划为“民粹威权”时期。
    16 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6.
    17 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
    18 [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39.
    19 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9,(4):
    20 杨立宪.台湾“宪政改革”再透视[J].台湾研究·政治,1994,(3):
    21 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9,(4):
    22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201.
    23 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9,(4):
    24 彭怀恩等人编著.透视李连体制[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3:65.
    25 钮汉章、李锦春.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劣质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1):
    26 夏立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94-295.
    27 李家泉.欲把台湾人民引向何方?——评李登辉与司马辽太郎对话[J].台声杂志,1994,(7):
    28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201.
    29 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1.
    30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201-202.
    31 李文.东亚社会变革[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1.
    32 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9,(4):
    33 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1.
    34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238.
    35 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6.
    36 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85-86.
    37 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85-86.
    38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9.
    39 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春):
    40 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春):
    41 黄德福.政党竞争与政治民主化:台湾地区政党体系的新挑战[J].选举研究,2000,(2):208.
    42 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春):
    43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65.
    44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66.
    45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68-69.
    46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13.
    47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8-9.
    48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第82.
    49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3.
    50 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春):
    51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8.
    52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5.
    53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7.
    54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39-40.
    55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7-8.
    56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第9.
    57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165.
    58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76.
    59 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159.
    60 孙秀蕙.选民的传播形态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以1996年总统大选为例[J].选举研究,3(2):71-72.
    61 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59.
    62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194-195.
    63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197.
    64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198.
    65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200-204.
    66 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81.
    67 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主行动联盟,2004:34-35.
    68 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主行动联盟,2004:35-36.
    69 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57.
    70 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53.
    71 政治病毒[N].自由时报,2004,4(20):第2版.
    72 请释出“爱台湾”的专利权[N].联合报,2004,4(18):A14.
    73 [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
    74 卢美松、陈龙.闽台先民文化探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09.
    75 张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159.
    76 去年景气好,痛苦指数却达6.06创新高[N].联合报,2005,8(7):
    77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0.
    78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
    79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0.
    80 所谓“三合一”选举,即除台北市、高雄市外,台湾选民选出21县市及金门、连江(马祖)两县的县市长、21县市及金门、连江(马祖)的县市议员、319个乡镇(226个乡、61个镇以及32个县辖市)的乡镇市长。
    81 选后最新民调政党支持信任度国民党第一[N].中央日报,2005,12(17):
    1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6-57.
    2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译本,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10月第1版,第324-332.
    3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7.
    4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8.
    5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21.
    6 周阳山.制度化与民主化概念的省思[A].见:陈文俊主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M].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11-12.
    7 陈清洁、苏军.权力制约的三种设计:德治、民粹与分权制衡[J].社会科学论坛,2005,(1):
    8 邓志松.民主社会中的民粹运动:一个理论面的探讨[A].见:台湾政治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跨越2000年的政治学研究:两岸学者讨论”研究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政治学会,2000:
    9 阿根廷50年民粹主义影响的纠结[EB/OL].:http://www.guxiang.com/lishi/shihua/mingjia/200307/200307150032.htm, 2003:
    10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8.
    11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8.
    12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34.
    13 陈文俊.台湾的族群政治[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12.
    14 钮汉章、李锦春.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劣质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1):
    15 [美]罗伯特·达尔,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
    16 “总统”不可藉“政治法庭”以几句“形容词”治天下[N].联合报,2004,4(27):A2.
    17 一爱解千愁?[N].联合报,2004,4(19):A2
    18 自由主义的空前危机[N].中国时报,2004,4(20):
    19 “总统”不可藉“政治法庭”以几句“形容词”治天下[N].联合报,2004,4(27):A2.
    20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等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2.
    21 以中道声音,维系社会公与义——新世纪人文再造研讨会专题[N].中国时报,2004,6(28):A10.
    22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
    23 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34.30-31页
    24 胡安·林兹、阿尔弗雷德·斯特潘.走向巩固的民主制[A].见:[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72.
    25 以中道声音,维系社会公与义——新世纪人文再造研讨会专题[N].中国时报,2004,6(28):A10.
    26 南方朔.为何全球都不信任领袖[N].中国时报,2004,11(29):A4.
    27 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92-93.
    28 政客撕裂族群,假爱台真害台[N].中央日报,2004,8(22):9.
    29 选举季节,社会充满仇恨[N].中央日报,2004,12(4):9.
    30 八成台人抱怨政局不稳[N].明报,2005,1(1):B9.
    31 泛蓝过半,两党政治态势形成[N].中央日报,2004,12(12):14.
    32 选举就是……永远的青春期[N].联合报,2004,12(9):A15.
    33 纪欣.从立委选举的冷选情谈民意转向[J].海峡评论,2004,(168):
    34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
    1.[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美]约瑟夫·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美]罗伯特·达尔,李柏光、林猛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美]罗伯特·达尔,谭君久、刘惠荣译.多头政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美]塞缪尔·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7.[法]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英]帕特里克·敦利威著,越成根主编,张庆东译.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解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9.[美]格林,沙皮罗著,徐湘林、袁瑞军译.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等著,罗飞、张丽梅等译.比较政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1.[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编,林猛译.变动中的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2.[英]戴维·米勒等主编,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3.[美]汉密尔顿、麦迪逊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4.[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5.[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榕远译.民主与民主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等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7.[美]布坎南、塔洛克著,陈光金译.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周阳山.自由与权威[M].台北:三民书局,2000:
    19.黄智贤.颤栗的未来——解构台湾新独裁[M].台北:民土行动联盟,2004:
    20.陈癸淼.论台湾——为台湾把脉[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
    21.黄光国.民粹亡台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
    22.杨开煌.困局——论陆台香濠[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0:
    23.汤子炳.台湾史纲[M].台北:台湾印刷纸业公司,1946:
    24.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5.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夏立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7.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8.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9.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0.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1.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2.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3.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4.孙庆余.民进党现象[M].台北:日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
    35.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6.刘红.民进党执政状况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7.严安林、黄中平.民进党对外关系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8.张文生、王茹.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
    39.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40.杨毅周.民进党组织派系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1.王建民.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2.王建民.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43.彭付芝编著.台湾政治与经济[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
    44.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45.徐博东.透析台湾民进党[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3:
    46.蒋经国.蒋经国先生全集(第20册)[M].台北:“行政院”新闻局,1991:
    47.周玉蔻.李登辉的一千天:1988-1992[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8.芮力.台湾新“总统”——李登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49.邹景雯、李登辉.李登辉执政报告实录[M].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
    50.彭怀恩等人编著.透视李连体制[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3:
    51.陈文俊主编.台湾的民主化:回顾、检讨、展望[M].高雄: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
    52.陈文俊.台湾的族群政治[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3.范进学.权利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54.[美]科恩著,聂崇信等译.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5.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6.周仛、魏大业.台湾大事纪要[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2:
    57.姜殿铭、邢魁山、蒋孝文主编.当代台湾大事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58.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59.卢美松、陈龙.闽台先民文化探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60.黄静嘉.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其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台北:中华书局,1985:
    62.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
    63.孙中山著,孟庆鹏编.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64.王兆刚.国民党训政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5.陈峰强、范玉周.陈水扁与台湾民进党[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66.侯坤宏.国史馆藏二二八档案史料(上册)[M].台北:“国史馆”,1997:
    67.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下册)[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68.李筱峰.台湾战后初期的民意代表[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6:
    69.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40年[M].台北:自立晚报社,1987:
    70.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1.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72.李文.东亚社会变革[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73.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构:比较政治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4.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75.[英]吉姆·麦克盖要著,桂万先译.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6.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7.[日]森口繁浩著,刘光华译.选举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78.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9.任明、昌明译注.吕氏春秋[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80.章念驰.求真务实——2004年的东亚所[C].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2004:
    81.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R].台北:“国安组”,2004:
    82.[俄]波斯别诺夫著,彭卓吾译.苏联共产党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3:
    83.林子明.“民粹”误解何其多[J].书屋,2004,(6):
    84.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85.石亚洲、金炳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中华民族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3,(3):
    86.王茹.李登辉的权威人格与台湾的新强人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9,(4):
    87.杨立宪.台湾“宪政改革”再透视[J].台湾研究·政治,1994,(3):
    88.蔡子民.现代台湾的历程——(四)转型期的台湾[J].台声杂志,1994,(5):
    89.林佳龙.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春):
    90.黄德福.政党竞争与政治民主化:台湾地区政党体系的新挑战[J].选举研究,2000,(2):
    91.孙秀蕙.选民的传播形态对政治行为的影响:以1996年总统大选为例[J].选举研究,3(2):
    92.吴俊刚.台湾民粹主义的伪化[EB/OL].:联合早报网,2004,5(14):
    93.邓志松.民主社会中的民粹运动:一个理论面的探讨[A].见:台湾政治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跨越2000年的政治学研究:两岸学者讨论”研究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政治学会,2000:
    94.孙关宏等主编.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5.台社编委会.迈向公共化、超克后威权——民主左派论述的初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3,(10):
    96.纪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三周年——殷海光逝世以后的台湾民主发展[N].中国时报,2002,9(19):
    97.甘峰.公共选择理论文献综述[EB/OL].:http://www.cnobel.com/ReadNews.asp?NewsID=808
    98.[美]罗伯特·萨特著,杨立宪译.美国对台政策:目前进退两难的处境[J].台湾研究集刊,1994,(2):
    99.纪欣.从立委选举的冷选情谈民意转向[J].海峡评论,2004,(168):
    100.谢晓鹏.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J].史学月刊,1994,(2):
    101.章念驰.迷失中的两岸关系[J].中国评论,2004,(3):
    102.郭中军.选票至上:台湾民主政治的乱源[J].中国评论,2005,(5):
    103.街头的民主[N].中国时报,2004,12(6):A2.
    104.政治病毒[N].自由时报,2004,4(20):2.
    105.请释出“爱台湾”的专利权[N].联合报,2004,4(18):A14.
    106.政客撕裂族群,假爱台真害台[N].中央日报,2004,8(22):9.
    107.选举季节,社会充满仇恨[N].中央日报,2004,12(4):9.
    108.八成台人抱怨政局不稳[N].明报,2005,1(1):B9.
    109.泛蓝过半,两党政治态势形成[N].中央日报,2004,12(12):14.
    110.选举就是……永远的青春期[N].联合报,2004,12(9):A15.
    111.以中道声音,维系社会公与义——新世纪人文再造研讨会专题[N].中国时报,2004,6(28):A10.
    112.去年景气好,痛苦指数却达6.06创新高[N].联合报,2005,8(7):
    113.南方朔.如果政治都变成了市场[N].中国时报,2004,6(28):A2.
    114.南方朔.为何全球都不信任领袖[N].中国时报,2004,11(29):A4.
    115.“总统”不可藉“政治法庭”以几句“形容词”治天下[N].联合报,2004,4(27):A2.
    116.一爱解千愁?[N].联合报,2004,4(19):A2
    117.自由主义的空前危机[N].中国时报,2004,4(20):
    118.选后最新民调政党支持信任度国民党第一[N].中央日报,2005,12(17):
    119.陈清洁、苏军.权力制约的三种设计:德治、民粹与分权制衡[J].社会科学论坛,2005,(1):
    120.李家泉.欲把台湾人民引向何方?——评李登辉与司马辽太郎对话[J].台声杂志,1994,(7):
    121.洪明、李厚刚.略论国民党在台湾的民族精神教育[J].台湾研究·文化教育,2002,(3):
    122.褚静涛.台湾光复初期台籍精英的参政诉求[J].江海学刊,2002,(6):
    123.钮汉章、李锦春.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劣质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1):
    124.石亚洲、金炳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中华民族政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3):
    125.李世安.1945年至1954年间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126.范雷.阿根廷学者Torcuato Di Tella访问拉美所(综述)[EB/OL].上海社科院拉美所,http://ilas.eass.cn/xueshu_dt/xsjl/20051123/105700.htm, 2005:
    127.阿根廷50年民粹主义影响的纠结[EB/OL].:http://www.guxiang.com/lishi/shihua/mingjia/200307/200307150032.htm, 2003:
    128.台湾经济发展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815.htm, 2003:
    1. Paul, Taggart. Populism [M].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Carl J. Fredrick &Zbigniew Brzezi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 A. Downs. An EconomicTheory of Democracy [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57:
    4. Jonn F.Copper. Taiwan's mid-1990s elections: taking the final steps to democracy [M]. London: Westport Connectiact, 1998:
    5. Steven Tsang and Hung-mao Tien.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China [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Joseph Wong. Healthy democracies: welfare politie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M]. Cornell Univeristy Press, 2004:
    7. Keith Maguire. The Rise of Modern Taiwan [M].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8:
    8. Christian Aspalter. Understanding Modern Taiwan: essays in economics, politics and social policy [M].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1:
    9. Laclan, Ernesto. 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M]. Thetford, Norfolk: Lowe & Brydone Printers Limited, 1977:
    10. Canovan, Margaret. Populism [M]. London: Junction, 1981:
    11. Shils, E.. The Torment of Secracy: The Background and Consg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 [M]. Glencoe, IL: Free Press, 1956:
    12. Kornhanser, W..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9:
    13. Carl J. Fredrick &Zbigniew Brzeziski [M].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14.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经建会).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M]. Taipei: CEPD, 1999:
    15. Scott Mainwarning.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Issues [A]. In: Scott Mainwarning, Gwillermo O'Donnel and J. Samuel Valezuela eds..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mparaticve Perspective [C].: University of Nostra Dame Press, 1992:
    16. Juan Linz. Crisis, Breakdown and Reequilibration [A]. In: Juan Linz Alfred Stepan eds.. The breakdown of Democratic Regimes, Baltimore [C].: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
    17. Burnham. W.D.. Critical Elections and the mainsprings of American Politics [M]. New York: W.W. Norton, 1970:
    18. Conniff, M.L.. populism in Latin America [M]. Tuscaloosa: Univeristy of Alabama Press.
    19. Conway, J. F.. Popu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anada: Explaining the roots of Canada's third parties, [J]. Canadian Journal Political Science, 1978, (11): 99-124
    20. Di Tella, T. S.. Populism and reform in Latin America [A]. In: C. Veliz(cd.) . Obstacles to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1. Goodwyn, L.. Democratic Promise:The Populist Movement in America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22. Hayward. J. The Populist challenge to elitist democracy in Europe [A]. In: J. Hayward. (ed.). Elitism, populism, and European Politics [M]. Oxford: Clarendon, 1996:
    23. Hicks J. D.. The Populist Revolt: A History of the Farmers Alliance and the People's Party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1:
    24. Kitching, G..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opulism, Nationalism and Industrialization [M]. Revedn, 1989:
    25. Meny, Y.. The People, the Elites and the Populist and the populist Challenge [A]. In: Jean Monnet Chair papers. [C]. Florence: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1998:
    26. Mouzelis, N.. On the concept of populism: populist and clientlistmodes of incorporation in semi-peripheral politics [J]. Politics & Society, 1985, (14):
    27. Worsley, P.. The concept of populism [A]. In: G.Ionescu and E. Gellner. Populism: Its Meannig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28.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29. Larry Diamond. Is the Third Wave Over? [J]. Journal of Democracy, 1996, 7(7):
    30. Leslie H. Gelb. The Free Elections Trap [N]. New York Times, 1991, 5(29): A23.
    31. Samule P. Huntington. After Twenty Years: 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 [J]. Journal of Democracy, 1997, 8(4): 3-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