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二战后台湾历史上,无论是对民主自由理念的推广,还是实际参与促进改革的社会政治运动,雷震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综观雷震的一生,从1940年代的“制宪运动家”,到1950年代的民主自由启蒙运动家,再到1960年代的“政党政治”运动家,雷震实为择善固执、舍身弃命于推展民主宪政的政治启蒙者和社会运动家。在战后台湾社会政治发展的脉络中,雷震扮演着承先启后的角色。雷震一手创办的《自由中国》,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提出建言,成为台湾社会民主运动发展的源头之一。雷震作为其倡导者和实践者,不仅开创了在当时的历史时空下,知识分子所扮演的推动社会变革角色的意义,而且他的思想和主张,与台湾社会民主运动后来的思想面及政治面的主张,有相当的承继关系。他所诉求的社会政治的目标,也成为日后台湾社会民主运动的重要主张。随着历史的推移,雷震的社会政治主张多获实现,这也正彰显出雷震在战后台湾社会政治运动发展脉络中的历史角色和意义。
     雷震在战后台湾史的重要性,主要呈现在思想和现实两个层面。而其中关于台湾民主宪政的主张和民主社会运动实践,在战后台湾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更居于关键的地位。因此,本文研究基本上偏重“思想史”的研究方式,对于雷震的社会思想在战后台湾的演变进行历史性的剖析。并基于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尤其是其“关联论”的考量,对于雷震的社会主张,更注重它们与当时台湾的历史时空条件的互动关系,并尝试放在战后台湾社会运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来定位其思想的历史地位。本研究中还采取了涂尔干视角,以社会变迁和政治变化为重要因素来分析雷震社会思想和社会实践演变及战后台湾社会运动发展,其中主要运用了梯利的政治过程理论、麦卡锡和左尔德为代表的资源动员理论、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等社会学理论作为文章论述的理论支撑。此研究以人物为中心,用历史文献分析法,重视以史料说话、结合背景分析、论从史出,以雷震个人与其著作、文章为主,旁及相关史料,以明了他与当时社会环境间的互动,并探讨雷震从宣扬民主宪政理念到组党实践理念的转变,即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掀起了扩及台湾全岛的民主社会运动,与筹组制衡国民党的反对党运动,从而评估和思考他在战后台湾社会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架构。
     第二章对战后台湾的社会背景,乃至可能在日后影响雷震社会主张和实践发展的因素进行介绍和讨论。其中包括台湾光复及社会裂痕的出现,以及“国府”迁台后形成的朝小野大的台湾社会,进而讨论国民党威权的重建并造成台湾社会积怨扩大的社会现实,因此台湾社会运动实践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三章介绍雷震并讨论其角色的转换。首先讨论雷震前半生求学经历和从政经历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雷震在1949年至1954年间,面临国民党大陆溃败和来台后国民党改造的政治变局,由身兼参政者和议政者角色,到转以议政者角色为重的选择过程。雷震从政治角色、权力核心转换为社会角色、社会核心。
     第四章阐明《自由中国》与雷震的社会思想。本章首先分析说明雷震主导的《自由中国》的宗旨和发展方向,进而主要从雷震对自由民主理念的阐扬、对社会政治结构的主张和关于基本人权的态度等方面的论述中阐明其社会思想,并分析其重视宪政下的人身、言论自由的思想特色,这是雷震在环境互动中反思的结果,也呈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批判性。
     第五章讨论雷震的社会运动实践及其代价。本章在论述雷震的反对党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说明雷震由思想上倡导反对党之外,如何身体力行筹组反对党,参与地方选举,以促成“竞争性寡头”政局,改变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可能,及化解省籍情结和地方主义的努力。因而最终带来了雷震牢狱之灾及《自由中国》的停刊。
     第六章论述雷震之后台湾社会运动方向的转变。本章首先说明雷震经过十年的牢狱之苦,晚年仍然关心民主宪政,提出建言,显示他一贯对民主宪政的坚持。接着探讨台湾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矛盾累积,故各种街头化的社会运动兴起。同时分析政治生态的演变,“党外势力”的崛起,又使得台湾社会运动呈多元化的趋势和组织化发展,雷震之后台湾社会运动表现出由理性运动向非理性运动的方向性的转变。
     第七章得出研究结论,雷震作为民主宪政思想的倡导者、实践者,民主运动的奠基者,在战后台湾社会运动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关键地位。
In the post-World WarⅡhistory of Taiwan, Lei Zhen played an indelible role either in spreading the thought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or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reform-promot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of his entire life finds him a persevering political enlightenment thinker and social activist devoted to promoting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from being "a constitutional activist" in 1940s, to being an enlightenment thinker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in 1950s, and to being an activist of "party politics" in 1960s. In the post-war development of social politics in Taiwan, Lei Zhen played a transitional role. Free China, established by Lei Zhen, passed judgment on political affairs and offering constructive proposals in the form of public forum, becoming one of the origins of democratic movements in Taiwan. As an advocate and practitioner, Lei Zhen initiated the significant role the intellectuals played in promoting social reform in that historical context. His social thoughts and political views shed light on the later democratic movements in Taiwan. The political goals he appealed for were taken as important propositions of the subsequent democratic movements in Taiwan. With time going by, most of his political views were accepted, which is the very evidence to prove his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war political movements in Taiwan.
     Lei Zhen's importance in the post-war history of Taiwan is reflected in both thought and practice. His propositions about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and his participation in democratic movements played an even more crucial role.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does the research by way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s", making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Lei Zhen's thoughts in post-war Taiwan. In addition, based on Mannheim's knowledge sociology, particularly his relationism,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more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ei Zhen's propositions an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Taiwan at that time, and attempts to define their position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vements in post-war Taiwan. Plus, this research adopts Durkeim viewpoint. It analyzes Lei Zhen's social thoughts and the evolution of his social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vements in post-war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And it mainly uses Tilly's political process model, McCarthy and Zald's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Kornhauser's mass society theory as supporting theories.This research is centered on an influential figure, adopts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and let the data speak for themselves, coupled with the analysis of social background. It mainly uses Lei Zhen's personal works and articles and other documents to explore his interaction with social context. It also explores his change from spreading his view of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to forming a party to implement it, which set off social movements across the whole island and Opposition movements to check Kuomintang, so as to consider and assess hi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n social movements in post-war Taiwa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is an introduction.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otive, current situ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this research.
     Chapter 2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ocial context of post-war Taiwan and the factors that would influence Lei Zhen's later social propositions and practice, including Taiwan's ambition to rise and the appearance of social fissure, and the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weak ruling party but strong non-ruling party" after Kuomintang retreated to Taiwan. 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Kuomintang's authority and the wide spread social complaints it caused, which made possibl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movements.
     Chapter 3 gives an account of Lei Zhen's life and discusses his switch of roles. It begin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 his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s had on him. And then it analyzes how he chose to switch from being a political participant and discusser to being mainly a political discusser, when faced with the political change in which Kuomintang was defeated and underwent a reformation after the party came to Taiwan between 1949 and 1954. In other words, Lei Zhen had changed from a core political figure into a core social figure.
     Chapter 4 expounds Free China and Lei Zhen's social thoughts. It firstly explains the ai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 Free China. Then it expounds his social thoughts from his propagation of the idea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his view of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his attitude toward basic human rights. It also analyzes his thoughts characterized by his emphasis on personal freedom and freedom of speech under constitutionalism. All these resulted from his reflections while interacting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demonstrated the critical spirits of intellectuals.
     Chapter 5 discusses Lei Zhen's social practice and the price he paid for it. By expound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his Opposition ideology, this chapter explains how he, besides advocating the Opposition in terms of ideology, started organizing the Opposition and participated in local voting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competing oligarchy" and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one-party dictatorship by Kuomintang, as well as his efforts to break down people's province complex and localism, which eventually sent him to prison and led to the closedown of Free China.
     Chapter 6 deals with the change of direction in social movements after Lei Zhen. It firstly points out Lei Zhen was still concerned about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tinued to put forward proposals in his late years after ten-year suffering in prison, which shows his constant insistence on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Then it examin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onflicts in Taiwan which resulted in the boom of various street movements. In addition, it analyses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rise of "extra-party power", which made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diversified and develop in an organized way. In a word, the post-Lei Zhen period witnessed a change from rational to irrational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Chapter 7 reaches a conclusion:as an advocate and practitioner of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and a starter of democratic movements, Lei Zhen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ost-war history of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引文
①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第711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涉及台湾当局的所谓“国家”、“中央”、“全国”等机构均应加引号。
    ①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第786页。
    ②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第711-722页。
    ③萧铮,吴家昌.复兴基地台湾之土地改革台北:正中书局1987,第7页。
    ④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79页。
    ⑤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76页
    ⑥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82页
    ⑦台湾新生报,1945年5月19日
    ①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82页。
    ②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82、86页。
    ③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92页。
    ④《自由中国》半月刊自1949年11月20日创刊,到1960年9月1日发行最后一期为止,一共发行了将近11年。1960年9月4日,.雷震及傅正等人被捕,《自由中国》旋被停刊:《自由中国》发行的最后一期为23卷5期。
    ①薛化元在《(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一文中得出五期:交融期:1949年11月-1951年5月;摩擦期:1951年6月-1954年12月;紧张期:1955年1月-1956年9月;破裂期:1956年10月-1958年12月;对抗期:1959年1月-1960年9月。
    ①此处的理论脉络的划分借鉴了N.克罗斯利(NickCrossley)的成果,参见Crossley,Nick,2002,第10页。
    ①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也有一些社会运动的研究者,如萧新煌、何明修、王甫昌、张茂桂、王振寰等。
    ②傅正主讲,中国民主运动发展史(二)——台湾部分(1946-81)座谈会Ⅲ<自由中国>与中国民主党,第24页。
    ③傅正主编,雷震全集,册1-47(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1990年)。
    ①参见:黄俊杰,思想史方法论的两个侧面,史学方法论业(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第191—192页。
    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22页。
    ②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22页。
    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23页。
    ②郑梓:《战后台湾的接收与重建》,台北新华图书公司,1994年版,第207页。
    ③陈鸣钟等:《台湾光复和台湾光复后五年省情》,下册,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页。
    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23—224页。
    ②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24页。
    ①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②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③黄富三:《“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二二八事件》,载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1993年。
    ①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北东华书局,1977年版,第711页。
    ②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1979年版,第786页。
    ③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北东华书局,1977年版,第711-712页。
    ④李宗仁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香港南粤出版社,第621页。
    ⑤参见司徒雷登:《司徒雷登回忆录(在中国五十年)》,第286页。
    ①陈鉴波:《中华民国春秋(中国现代史)》,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9月版,934页。
    ②吴克:《台湾的政治现代化历程(1945-1972)》,载《近代的台湾》,第226页。
    ①参见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版,第79—124页。
    ②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29页。
    ①茅家琦:《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16页。
    ②郭正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台湾大学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版,第31页。
    ①秦孝仪:《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2页。
    ②茅家琦:《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5-6页。
    ①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11月版,第178页。
    ②美国援助希腊的杜鲁门原则,被外交史学者视为冷战围堵政策应用的开始。
    ③ Ralph Clough,Island China (Massachusa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p.7
    ①李元平:《平凡平淡平实的蒋经国先生》,台湾中国出版公司,1978年5月版,第14页。
    ①萧铮、吴家昌:《复兴基地台湾之土地改革》,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版,第7页。
    ①《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载《“中华民国”年鉴》,“中华民国”年鉴社编印,第17页。
    ②《问题说明白》,台湾青年战士报社出版,1980年6月版,第94页。
    ③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76页;《公论报》,1949年3月1日。
    ④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82页。
    ①《中央日报》,1949年5月1日(社论)。
    ②《台湾新生报》,1949年5月19日。
    ③史为鉴著:《禁》,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265页。
    ④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82页;《公论报》,1949年5月24日。
    ⑤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86页;《中央日报》,1949年6月9日。
    ⑥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92页;《中央日报》,1949年8月30日、9月2日;《公论报》,1949年8月31日。
    ⑦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11月版,第182页。
    ⑧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11月版,第183页。
    ⑨江南:《蒋经国传》,(台北)李敖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326页。
    ①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8页。
    ②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32页。
    ③江南:《蒋经国传》,(台北)李敖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271页。
    ④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11月版,第202页。
    ⑤白团是1949年由日本冈村宁次与中国曹士瀓共同商定建立的。以同年11月富田直亮(白鸿亮)赴重庆指导南川作战为工作的开始。1950年成立圆山军官训练团负责干部训练,1952年成立实践学社负责国民党军队干部军事教育,并规划后备军人动员系统。直到1968年底白团才解散。参见林照真,《覆面部队——日本白团在台秘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5、18页。
    ①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11月版,第203-204页。
    ②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第20页。
    ③“威权体制的伞状结构”为威权体制形似伞状的立体结构。以统治者作为伞的机纽,在政党的主轴上,撑起控制统治社会、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的三只伞柄,而张开威权体制的伞。参见胡佛:<威权体制的伞状结构>,《二十一世纪》,第8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1年12月,第36页。
    ④依恃主义(Clientism或中译为侍从主义)简言之,即是存在于二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它是二元联盟关系,在既存的社会经济结构下,较高地位的恩庇者(Patron)运用个人影响力和所掌握的资源,对较低地位的侍从者(Client),提供保护、利益或两者兼有,侍从者则对恩庇者回以包括个人服务的普遍性支持与协助。Nai-Teh Wu,(吴乃德),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H.D Dissertation,1987)p.14.
    ①殷海光:<剖析国民党>,《殷海光全集12:政治与社会(下)》,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153页。
    ②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32页。
    ③戴国辉,《台湾总体相》,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29页。
    ④ II.Boorman(ed.)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Vol.Ⅲ,pp.438-9。而La Guardia 则是曾任美国纽约市长的著名政治家。
    ①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第100页;《中央日报》,1949年12月16日。
    ②雷震:1949年12月2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391-392页。陈诚报告11月3日台湾美总领事指出,若台湾能改革政治、经济,美国可以援助,故决定自动改组省府,以使美国有转暖机会,并请吴国桢担任主席。
    ③参见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篇》,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年版,第83页。
    ④《吴国桢、蒋经国、蒋介石》,转引自《蒋经国传》第218页。
    ⑤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33页。
    ①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辑:《中国国民党八十年大事年表》,台北1974年8月版,第407页。
    ② Huntington, Samuel P.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①《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及捻军的来历:这些人大都是1814年白莲教叛乱失败后的余众,分散在安徽和河南的交界处,成了强盗和土匪,当地人将这些“一小伙、一小伙”的人称之为“捻”。
    ①参见雷震:《我得母亲》,《雷震全集》第8册,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98—99页、第188—189页。
    ②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雷震个人挡案”,D.40,《中华民国制宪史》,(第一节注释Ⅰ)。
    ③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5月版,第15页。
    ①雷震:《我的母亲》,《雷震全集》第8册,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38页。
    ②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1册,第58—59页。
    ③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2册,第290页。
    ①参见雷震:《我的母亲》,《雷震全集》第8册,第184—189页。
    ②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10册,第401页。
    ③参见雷震:《我的母亲》,《雷震全集》第8册,第189页。
    ④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10册,第404页。
    ⑤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17页。
    ①参见雷震:《我的学生时代》,《雷震全集》第10册,第407页。
    ②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17页。
    ①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10册,第414页。
    ②雷震:《我的学生时代》,《雷震全集》第10册,第416页。
    ③雷震:《我的学生时代》,《雷震全集》第10册,第419页。
    ①参见雷震:《我的学生时代》,《雷震全集》第10册,第419—427页。
    ②雷震:《我的学生时代》,《雷震全集》第10册,第428—429页。
    ①雷震:《八高三年》,《雷震全集》第9册,第49页。
    ②“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是基督教的别派,与普通宗教不同,内部组织完全仿效军队,着重于社会运动,由英国人布思(William Booth)于1877年正式创建成立。自称为上帝的军队,不仅图精神改造,尤其注重对于贫民、失业者、堕落者等的救济。除设立贫民学校、廉价旅馆与廉价食堂、劳动介绍所和自办工场外,并设有出狱者救济所、饮酒感化院、育儿院、保育所、妇女寄宿舍、妊妇收容所、病院、村落银行和贫民社会传道部等,对于社会救济事业,贡献很大。(参见《雷震全集》第9册,第109页)
    ③参见雷震:《八高三年》,《雷震全集》第9册,第96—107页。
    ④参见雷震:《京都帝大三年半》,《雷震全集》第9册,第143—144页。
    ①雷震:《京都帝大三年半》,《雷震全集》第10册,第284页。
    ②家永三郎:《日本近代宪法思想史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67年版,第176—177页。
    ③李鸿禧,《雷震之宪法学者像素描》,收录于澄社主编,《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纪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16页。
    ①雷震:《京都帝大三年半》,《雷震全集》第9册,第166页。
    ②雷震:《京都帝大三年半》,《雷震全集》第9册,第167页。
    ③雷震:《京都帝大三年半》,《雷震全集》第9册,第234页。
    ④事件叙述参见雷震:《京都帝大三年半》,《雷震全集》第9册,第233页;第10册,第274—276页。
    ⑤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22—23页。
    ①参见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第8页。
    ②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第10页。
    ①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74页。
    ①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28页。
    ②参见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第11页。马之骗认为,此三大因素是雷震能与蒋介石建立政治关系的原因。
    ①“政治系”原指1916年由部分国民党右翼分子及进步党分子组成的政治集团——政学会的通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该系一部分人与蒋介石接近,又成为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一,其主要成员有黄鄢、杨永泰、张群、熊式辉等人。
    ②参见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78页。
    ①陆锵:《雷震——记者之友》,《雷震全集》第2册,第257页。
    ②雷震,1949年5月2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220页。
    ①雷震:<拥护民族领袖并正告日人>,原载于1935年7月《中国新论》,收录于《雷震全集》第18册,第34页。
    ②雷震:<党国当局应有之觉悟——为国民党三中全会开幕而作>,原载于1932年12月18日《时代公论》,收录于《雷震全集》第18册,第93页。
    ③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德发展》,第53页。
    ④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第25页。
    ①雷震,1948年12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99页。
    ②参见雷震,1949年4月1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81页。
    ③雷震,1949年6月24、2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247、 248—249页。
    ④雷震,1949年7月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261页。
    ①雷震,1949年4月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74页。
    ②马之骗:《雷震与蒋介石》,第72页。
    ①许冠三:<儆寰先生辞世十一年祭),收录于《雷震全集》第2册,第252页。
    ②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第29页。
    ③雷震,1950年6月23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31页。
    ①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第115页。
    ②胡适:<自由中国的宗旨>,《自由中国》创刊号,1949年11月22日。《雷震全集》第1册,第7页。
    ①参见张淑雅:<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第470—471页,第484—485页。
    ①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61—62页。
    ②雷震:《雷震回忆录》,第361—362页。
    ③雷震:《雷震全集》第14册,第57页。
    ④雷震,1949年7月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261页。
    ⑤雷震,1949年7月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262页。
    ⑥张忠栋:<雷震与国民党分手的开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第73—75页。雷震在1950年1月的日记中,均记有国民党内部对改造讨论情形的记录。
    ①雷震,1950年12月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240—241页。
    ②雷震,1950年1月13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5页。
    ③雷震,1950年12月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241页,附傅正注。
    ④雷震,1950年1月13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5页。
    ⑤雷震,1950年7月23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50页。
    ①雷震,1950年7月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54页。
    ②参见雷震,1950年10月6、9、1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98、199、201、203页。
    ③雷震,1950年10月22、29日日记附注,《雷震全集》第32册,第209—210、210页。
    ④雷震,1951年1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21页。
    ①雷震,1951年3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70页。
    ②雷震,1951年4月1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81页。
    ③雷震,1951年4月1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82页。
    ①雷震,1951年9月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153页。
    ②雷震,1951年9月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154页。
    ③社论,<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1951年10月1日),第3页。
    ④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一)——民主政治就是舆论政治>,《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1951年10月1日),第5—8页。
    ⑤雷震,1951年10月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171页。
    ⑥雷震,1951年10月1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177页。
    ⑦雷震,1952年1月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4册,第3页。
    ⑧社论,<堵防时代思潮中的一股逆流>,《自由中国》第6卷第10期(1952年5月16日),第3页。
    ⑨雷震,1952年8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4册,第106页。
    ⑩徐复观:<青年反共救国团的健全发展的商榷>,《自由中国》第7卷第8期(1952年10月16 日),第10—11页。
    ①雷震,1952年10月10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4册,第137页。
    ②雷震,1952年10月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4册,第146页。
    ③雷震,1952年11月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4册,第151页。
    ④雷震,1952年11月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4册,第153页。
    ⑤社论,<再期望于国民党者——读了七全大会宣言以后>,《自由中国》第7卷第9期(1952年11月1日),第4页。
    ⑥雷震,1953年3月1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5册,第46页。
    ①社论,<敬以诤言庆祝蒋总统当选连任>,《自由中国》第10卷第7期(1954年4月1日),第3—4页。
    ②雷震,1954年4月1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5册,第264页。
    ①雷震:<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自由中国》第10卷第10期社论(1954年5月16日)。
    ②雷震:<一份祝寿的心仪>,《自由中国》第11卷第11期社论(1954年12月1日)。雷震,1954年11月2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5册,第367页。
    ①参见《自由中国》第15卷第9期(1956年11月1日),社论。
    ②雷震,1957年1月3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5页。
    ③雷震:<我们的态度>,《自由中国》第15卷第10期(1956年11月16日)。
    ④社论,<我们的答辩>,《自由中国》第16卷第2期(1957年1月16日)。
    ⑤雷震,1957年1月19、2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6、21页。
    ①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5月版,第165页。
    ②社论,<出版法修正案仍以撤回为妥>,《自由中国》第18卷第9期(1958年5月1日),第6页。
    ③社论,<期望中的忧虑——进言于新任行政院长陈诚氏>,《自由中国》第19卷第2期(1958年7月16日),第4页。
    ①雷震,1955年11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8册,第178—179页。
    ②雷震,1957年8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41页。
    ③薛化元曾统计从1957年1月至1960年9月止,《自由中国》共刊登了80多篇关于呼吁反对党的文章。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第149页注295。
    ④社论,<蒋总统不会做错了决定吧!>,《自由中国》第20卷第12期(1959年6月16日),第3—4页。
    ⑤社论,<这样的地方选举能算“公平合法”吗?>,《自由中国》第22卷第9期(1960年5月1日),第7—8页。
    ①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170页。
    ②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9页。
    ①胡适:《<自由中国>杂志三周年纪念会上致词》,《雷震全集》第13册,第132页。
    ②雷震,1949年3月2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66页。
    ③雷震,1949年3月2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66—167页。
    ①胡适:《自由中国》创刊号,1949年11月20日。
    ②傅正:<《自由中国》的时代意义>,《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11月版,第351页。
    ③参见<再期望于国民党者>,《自由中国》第7卷第9期(1952年11月1日)社论,第3页。
    ④胡适:<《自由中国》杂志三周年纪念会上致词>,《雷震全集》第13册,第133页。
    ①雷震,1950年1月1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14页。
    ②社论,<把握、把握、把握住人心>,《自由中国》第2卷第9期(1950年5月1日),第2页。
    ③社论,<政府不可诱民入罪>,《自由中国》第4卷第11期(1951年6月1日),第4页。
    ①吴惠林:《<自由中国>的经济思想》,《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11月版,第280页。
    ②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36页。
    ③社论,<行宪与民主>,《自由中国》第10卷第6期(1954年3月16日),第3页。
    ①雷震:<谈民主自由>,《雷震全集》第17册,第2页。
    ②雷震:<谈民主自由>,《雷震全集》第17册,第3页。
    ③雷震:<谈民主自由>,《雷震全集》第17册,第4页。
    ①参见雷震在1949日记中对此问题的讨论,尤其是2月20日的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40页。
    ②雷震,1949年2月1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37页。
    ③雷震,1949年3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150页。
    ④参见雷震1948年日记中有关于此问题的记载,尤其是1948年11月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93页。
    ⑤黄中:<历史的坦途只有一条——论自由与平等相互涵蕴的关系>,《自由中国》第2卷第1期(1950年1月1日),第20页。
    ⑥萧仲泉、杨欣泉(记录),<自由中国社第二次座谈会记录>,《自由中国》第2卷第7期(1950年4月1日),第21页。
    ①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自由中国》第11卷第10期(1954年11月16日),第9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60页。
    ②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自由中国》第11卷第10期(1954年11月16日),第9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60—61页。
    ③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自由中国》第11卷第10期(1954年11月16日),第9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61页。
    ①雷震:<《自由中国》三周年的回顾与自省>,《雷震全集》第13册,第32页。
    ②雷震:<《自由中国》三周年的回顾与自省>,《雷震全集》第13册,第32页。
    ③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篇》,(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年版,第81—82页。
    ④社论,<有容乃大>,《自由中国》第5卷第4期(1951年8月16日),第3页。
    ⑤雷震:<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1951年10月1日),第3页;《雷震全集》第17册,第115页。
    ⑥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223页。
    ①社论,<自由日谈真自由>,《自由中国》第10卷第3期(1954年2月1日),第2页。
    ②社论,<国家应为个人利益而存在——美英联合宣言是人类良心的发言>,《自由中国》第14卷第4期(1956年2月16日),第3页。
    ③社论,<个人为国家之本>,《自由中国》第14卷第5期(1956年3月1日),第5—6页。
    ④雷震:<对构陷与诬蔑的抗议——从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说起>,《自由中国》第16卷第4期(1957年2月16日)社论,第4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99页。
    ⑤雷震:<对构陷与诬蔑的抗议——从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说起>,《自由中国》第16卷第4期(1957年2月16日)社论,第4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101—102页。
    ①雷震:<对构陷与诬蔑的抗议——从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说起>,《自由中国》第16卷第4期(1957年2月16日)社论,第4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100页。
    ②雷震:<对构陷与诬蔑的抗议——从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说起>,《自由中国》第16卷第4期(1957年2月16日)社论,第4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101页。
    ③雷震:<对构陷与诬蔑的抗议——从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说起>,《自由中国》第16卷第4期(1957年2月16日)社论,第4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102—103页。
    ④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版,第224页注释。
    ⑤雷震:<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1951年10月1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7册,第115—116页。
    ①雷震:<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1951年10月1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7册,第116—117页。
    ②雷震:<言论自由的认识及其基本条件>,《自由中国》第5卷第7期(1951年10月1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7册,第118页。
    ③参见雷震:1951年10月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3册,第171页。
    ④戴杜衡:<权力欲与民主政治>,《自由中国》第6卷第4期(1952年2月16日),第7页。
    ⑤戴杜衡:<权力欲与民主政治>,《自由中国》第6卷第4期(1952年2月16日),第8页。
    ①社论,<行宪与民主>,《自由中国》第10卷第6期(1954年3月16日),第3页。
    ②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3页。
    ③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3页。
    ④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4页。
    ⑤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5页。
    ①雷震:<法律与自由>,《雷震全集》第17册,第32-33页。
    ②雷震:<法律与自由>,《雷震全集》第17册,第33页。
    ③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8页。
    ④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6页。
    ⑤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9页。
    ⑥雷震:<法律与自由>,《雷震全集》第17册,第33页。
    ⑦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8页。
    ⑧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28页。
    ⑨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30页。
    ①雷震:<法治国家的真谛>,《雷震全集》第17册,第30页。
    ②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雷震全集》第13册,第50—51页。
    ③雷震:<建立现代化的制度>,《雷震全集》第20册,第317页。
    ④雷震:<建立现代化的制度>,《雷震全集》第20册,第317页。
    ⑤雷震:<建立现代化的制度>,《雷震全集》第20册,第317页。
    ⑥雷震:<建立现代化的制度>,《雷震全集》第20册,第316页。
    ①参见雷震:<建立现代化的制度>,《雷震全集》第20册,第317—318页。
    ②雷震:<《自由中国》创刊第三年的开始>,《雷震全集》第13册,第23页。
    ③参见雷震:<希望政府切实实行陈院长在检讨会的指陈>,《雷震全集》第15册,第177—178页。
    ④雷震:<希望政府切实实行陈院长在检讨会的指陈>,《雷震全集》第15册,第178页。
    ⑤雷震:<希望政府切实实行陈院长在检讨会的指陈>,《雷震全集》第15册,第179页。
    ①荆知仁:《中国立宪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4月版,第423页。
    ②荆知仁:《中国立宪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4月版,第424页。
    ①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第114页。
    ①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21—22页。
    ②参见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16—18页。
    ③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25页。
    ①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15-16页。
    ②参见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16页。
    ③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9页。
    ④参见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9页。
    ①雷震:<给立法院几点意见——兼释立法院在现制上之地位>,《雷震全集》第16册,第203-204页。
    ②参见雷震:<给立法院几点意见>,《自由中国》第6卷第6期、第7期(1952年4月1日、16日);《雷震全集》第16册,第204—228页。
    ③雷震:<论立委三年成法(官)(律)师>,《雷震全集》第16册,第253页。
    ①雷震:<国民大会要走到哪里去?>,《雷震全集》第15册,第84页。
    ②参见雷震:<国民大会要走到哪里去?>,《雷震全集》第15册,第113—114页。
    ③参见雷震:<国民大会要走到哪里去?>,《雷震全集》第15册,第84—87页。
    ④参见雷震:<国民大会要走到哪里去?>,《雷震全集》第15册,第91—93页。
    ⑤雷震:<国民大会要走到哪里去?>,《雷震全集》第15册,第103页。
    ①参见雷震:<国民大会要走到哪里去?>,《雷震全集》第15册,第105—108页。
    ②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67—68页。
    ①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68—70页。
    ②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2页。
    ③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33—147页。
    ④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3页。
    ①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64—165页。
    ②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59—168页。
    ③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64页。
    ④参见雷震:<谨献对于国防制度之意见>,《自由中国》第15卷第9期(1956年10月31日)。
    ⑤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65页。
    ⑥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66—67页。
    ①雷震:<怎样挽救当前的危局>,《自由中国》第16卷12期(1957年6月16日)社论。
    ②参见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68—69页。
    ③参见雷震:<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第21—22页。
    ①雷震:<今天的行政院>,《雷震全集》第15册,第165—173页。
    ②参见雷震:<今天的行政院>,《雷震全集》第15册,第172—173页。
    ③雷震:<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6册,第231页。
    ④雷震:<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6册,第231页。
    ①雷震:<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6册,第232页。
    ②雷震:<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6册,第237页。
    ③参见雷震:<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6册,第237-245页。
    ④雷震:<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6册,第245—246页。
    ①雷震:<我对宪法上之自治通则与自治法的看法>,《雷震全集》第16册,第304—305页。
    ②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42页。
    ③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42页。
    ④参见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42—143页。
    ⑤参见雷震:<我对宪法上之自治通则与自治法的看法>,《雷震全集》第16册,第305—306页。
    ①雷震:<我对宪法上之自治通则与自治法的看法>,《雷震全集》第16册,第306页。
    ②参见雷震:<我对宪法上之自治通则与自治法的看法>,《雷震全集》第16册,第307—308页。
    ③雷震:<我们要以工作对付工作>,《雷震全集》第20册,第235-248页。
    ④雷震:《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第144页。
    ⑤参见雷震:<我对宪法上之自治通则与自治法的看法>,《雷震全集》第16册,第310页。
    ①参见雷震:<我对宪法上之自治通则与自治法的看法>,《雷震全集》第16册,第301—303页。
    ②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18页。
    ③雷震:<竞选活动应看作政治教育>,《自由中国》第8卷第2期(1953年1月16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6册,第321页。
    ①参见雷震:<竞选活动应看作政治教育>,《自由中国》第8卷第2期(1953年1月16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6册,第323—324页。
    ②参见雷震:<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自由中国》第10卷第10期(1954年5月16日),第4—5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70页。
    ③参见雷震:<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自由中国》第10卷第10期(1954年5月16日),第4—5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71页。
    ④雷震:<这是国民党反省的时候>,《自由中国》第10卷第10期(1954年5月16日),第4—5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71页。
    ⑤社论,<如何纠正台湾选举的弊端——选举应由政党提名候选人>,《自由中国》第15卷第12 期(1956年12月16日),第3页。
    ①社论,<如何纠正台湾选举的弊端——选举应由政党提名候选人>,《自由中国》第15卷第12期(1956年12月16日),第3页。
    ②雷震:<今日的司法>,《雷震全集》第17册,第135页。
    ③雷震:<今日的司法>,《雷震全集》第17册,第127页。
    ④雷震:<今日的司法>,《自由中国》第17卷第1期(1957年7月1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7册,第127—128页。
    ⑤雷震:<今日的司法>,《雷震全集》第17册,第131页。
    ①雷震:<今日的司法>,《雷震全集》第17册,第126页。
    ②雷震:<今日的司法>,《雷震全集》第17册,第135—136页。
    ③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36页。
    ④雷震:<写在《台湾地方自治与选举的检讨》之前>,《雷震全集》第16册,第317页。
    ⑤雷震:<写在《台湾地方自治与选举的检讨》之前>,《雷震全集》第16册,第319—320页。
    ①雷震:<写在《台湾地方自治与选举的检讨》之前>,《雷震全集》第16册,第320页。
    ②参见雷震:<在野党及无党无派人士对于本届地方选举向国民党及政府提出的十五点要求>,《雷震全集》第16册,第313—316页。
    ③参见社论,<这样的地方选举能算“公平合法”吗?>,《自由中国》第22卷第9期(1960年5月1日),第8页。
    ④社论,<这样的地方选举能算“公平合法”吗?>,《自由中国》第22卷第9期(1960年5月1日),第8页。
    ⑤<在野党及无党无派人士举行本届地方选举检讨会记录摘要>,《自由中国》第22卷第11期(1960年6月1日),第20—24页。
    ①刘庆瑞:《中华民国宪法要义》,第58页。
    ①参见雷震:<从宪法保障人民身体自由说到取缔流氓办法>,《雷震全集》第17册,第70-73页。
    ②参见雷震:(军法与普通司法的划分>,《雷震全集》第17册,第41-46页。
    ①雷震:<军法与普通司法的划分>,《雷震全集》第17册,第47页。
    ②参见雷震:<军法与普通司法的划分),《雷震全集》第17册,第46-47页。
    ③雷震:行宪六年>,《自由中国》,第10卷第4期(1954年2月16日)社论。
    ④雷震:<创设《自由中国》的意旨),《自由中国》第16卷第6期(1957年3月16日)。
    ⑤《台湾省戒严时期取缔流氓办法》,系1952年4月29日由台湾省政府和台湾省保安司令部 会衔公布的。参见《雷震全集》第17册,第83—85页,附录。
    ①雷震:<从宪法保障人民身体自由说到取缔流氓办法>,《自由中国》第19卷第12期(1958年12月16日)社论。收录于《雷震全集》第17册,第70—71页。
    ②参见雷震:<从宪法保障人民身体自由说到取缔流氓办法),《自由中国》第19卷第12期(1958年12月16日)社论。收录于《雷震全集》第17册,第71—78页。
    ③雷震:<从宪法保障人民身体自由说到取缔流氓办法>,《自由中国》第19卷第12期(1958年12月16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7册,第80页。
    ④雷震:<从宪法保障人民身体自由说到取缔流氓办法>,《自由中国》第19卷第12期(1958年12月16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7册,第78页。
    ⑤参见雷震:<从宪法保障人民身体自由说到取缔流氓办法>,《自由中国》第19卷第12期(1958年12月16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7册,第82页。
    ①参见雷震:<警总不应根据盛世才挟嫌诬告而滥行捕人>,《雷震全集》第17册,第67页。
    ②参见雷震:<冤狱赔偿制度之建立不容再缓了!>,《自由中国》,第20卷第5期社论,1959年3月1日。《雷震全集》第17册,第87-93页。
    ③雷震:<冤狱赔偿制度之建立不容再缓了!>,《自由中国》,第20卷第5期(1959年3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7册,第94页。
    ④参见雷震:<冤狱赔偿制度之建立不容再缓了!>,《自由中国》,第20卷第5期(1959年3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7册,第97页。
    ①夏道平:<开倒车—走私案移送军法审判>,《自由中国》第21卷第11期(1959年12月1日)社论,第3页。
    ②社论:<警总不应根据盛世才挟嫌诬告而滥行捕人),《自由中国》第22卷第11期(1960年6月1日)。《雷震全集》第17册,第63—67页。
    ③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4页。
    ④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4页。
    ①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6-8页。
    ②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5页。
    ③参见雷震,<论舆论之本质>,《雷震全集》第21册,第116页。无庸恐惧的自由,即免于恐惧的自由,从二次大战时罗斯福总统提出后,在《世界人权宣言》也再次获得确认,成为人类诸自由权之一。
    ④参见雷震,<论舆论之本质),《雷震全集》第21册,第116-117页。
    ⑤参见雷震,(论舆论之本质>,《雷震全集》第21册,第117页。
    ⑥参见雷震:<论舆论之本质),《雷震全集》第21册,第117页。
    ①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23页。
    ②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32-35页。
    ③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29-30页。
    ④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30-31页。
    ⑤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39页。
    ⑥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42页。
    ①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42-44页。
    ②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47页。
    ③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47-57页。
    ④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1页。
    ⑤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57页。
    ⑥雷震说明健全舆论形成的要件:1、舆论界自身的责任;2、评议要有公道精神和正确见解;3、评论要注意问题的现实性;4、评论者要设身处地考虑问题;5、评论不可杂有幸灾乐祸的心理;6、评论要用负责的态度;7、内幕新闻不能造成健全舆论;8、批评和建议要根据事实;9、评论应只限于公共问题;10、处理社会新闻要谨严审慎。详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61-75页。
    ⑦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77页。
    ①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77-78页。
    ②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78页。
    ③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81-82页。
    ④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85页。
    ⑤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85页。
    ⑥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册,第86-87页。
    ⑦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96-100页。
    ①参见雷震:《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第105-110页。
    ②雷震:1950年4月13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2册,第83页。
    ①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雷震全集》第13册,第45页。
    ②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雷震全集》第13册,第44页。
    ③雷震:<我们的态度>和<重申我们说话的态度>,《雷震全集》第13册,第74-75页和第123页。
    ④雷震:<重申我们说话的态度>,《雷震全集》第13册,第123页。<论舆论之本质>,《雷震全集》第21册,第142页。
    ⑤雷震:<我们的态度>,《雷震全集》第13册,第75页。
    ①时事述评,<关于书刊审查>,《自由中国》第4卷第10期(1951年5月16日),第4页。
    ②社论,<对文化界清洁运动的两项意见>,《自由中国》第11卷第4期(1954年8月16日),第4—5页。
    ③<对盲目检扣书报的抗议>,《自由中国》第17卷第3期(1957年8月1日),第26页。
    ①社论,<“今日的问题”之(十一):我们的新闻自由>,《自由中国》第17卷第12期(1957年12月16日),第4页。
    ②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268-273页。
    ③在面临1958年讨论《出版法》修正案时,《自由中国》在第18卷第9期(1958年5月1日)社论<出版法修正案仍以撤回为妥>中,还曾提出:“中华民国四十一年公布的现行《出版法》……人民确享有相当高度的新闻自由”,明显地表示出对《出版法》尚为认可的态度。
    ④社论,<出版法修正案仍以撤回为妥),《自由中国》第18卷第9期(1958年5月1日),第5—6页。
    ①社论,(出版法修正案仍以撤回为妥),《自由中国》第18卷第9期(1958年5月1日),第6页。
    ②社论,<国民党当局应负的责任和我们应有的努力),《自由中国》第19卷第1期(1958年7月1日),第5页。
    ③社论,<国民党当局应负的责任和我们应有的努力>,《自由中国》第19卷第1期(1958年7月1日),第5页。
    ④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雷震全集》第13册,第64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3页。
    ①陈独秀:《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香港:自由中国社出版部,1949年版,第19、26页。雷震:<反对党之自由及如何确保),《雷震全集》第14册,第1—3页。
    ②陈独秀:《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香港:自由中国社出版部,1949年版,第11页。雷震:<反对党之自由及如何确保),《雷震全集》第14册,第3页。
    ③雷震:1949年12月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1册,第394页。
    ①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50页。
    ②雷震:<反对党之自由及如何确保>,《自由中国》第2卷第7期(1950年4月1日),第15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4页。
    ③雷震:<反对党之自由及如何确保>,《自由中国》第2卷第7期(1950年4月1日),第15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6-7页。
    ④雷震:<对国民党七全大会的期望>,《自由中国》第7卷第7期(1952年10月1日),社论。《雷震全集》第14册,第65—66页。
    ①社论,<行宪与民主),《自由中国》第10卷第6期(1954年3月16日),第3页。
    ②参见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53—354页。
    ③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自由中国》第11卷第10期(1954年11月16日),第8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54页。
    ④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自由中国》第11卷第10期(1954年11月16日),第8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54-55页。
    ⑤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自由中国》第11卷第10期(1954年11月16日),第8页。《雷震全集》第13册,第57页。
    ①参见雷震:1955年11月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8册,第168页。
    ②雷震:1955年11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8册,第178—179页。
    ③参见雷震:1955年1月10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8册,第10-11.页。
    ①牟力非:<略论反对党问题的症结>,《自由中国》第16卷第3期(1957年2月1日),第11页。
    ②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358页。
    ③朱伴耘:<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自由中国》第16卷第7期(1957年4月1日),第8页。
    ④参见朱伴耘:<自序),《七论反对党》,(台北)前卫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⑤雷震:1957年8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41页。
    ①雷震:(今日的立法院),《自由中国》第17卷11期(1957年12月1日)社论,第14页。《雷震全集》第16册,第246页。
    ②雷震:<反对党问题),《自由中国》第18卷第4期(1958年2月16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87页。
    ③参见雷震:(反对党问题),《自由中国》第18卷第4期(1958年2月16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88—94页。
    ①参见雷震:<反对党问题),《自由中国》第18卷第4期(1958年2月16日)社论,第3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91—93页。
    ①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1999年5月版,第247—248页。
    ①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1999年5月版,第249-250页。雷震致王纪五函,1957年1月4日,收录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②雷震:1957年4月2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74页。
    ③雷震:1957年9月1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61页。详见胡适致雷震的信函, 收录于《雷震全集》第30册,第359-362页。
    ①雷震:1957年10月2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82页。
    ②雷震曾指出八点应由胡适担任新党领导者的原因。参见雷震,1957年9月1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64-165页。
    ③参见雷震:1957年9月19日日记傅正注,《雷震全集》第39册,第165页。
    ④雷震:(国民党应如何领导从政党员>,《雷震全集》第14册,第82页。
    ⑤参见雷震:<我们五年来工作的重点>,《雷震全集》第13册,第55页。
    ⑥参见雷震:1957年8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141页。
    ⑦参见雷震:1958年11月2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406页。
    ①雷震:1957年5月1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94-95页。
    ②参见雷震:1957年5月1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94页。
    ③雷震:1958年8月2日、1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346页,第352页。
    ④参见朱文伯:<为中国地方自治研究会再说几句话>,《自由中国》第20卷第2期(1959年1月16日)。
    ⑤参见雷震:1958年4月9日、2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263、273页。
    ①雷震:1958年5月1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287页。
    ②雷震:1958年5月30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299页。
    ③雷震:1958年6月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304页。
    ④雷震:1958年7月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324页。
    ⑤雷震:1958年8月2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346页。
    ①参见雷震:1958年10月8日,1959年1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39册,第380页;第40册,第17页。
    ②参见雷震:1959年2月5日、24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21—22,34页。
    ③雷震:1960年3月1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270页。
    ④参见雷震:1960年4月29日、30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298页。
    ①参见雷震:1960年4月18日、24日、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292、295-296、297页。
    ②雷震:1960年4月1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292页。
    ③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7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101页。
    ④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8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104页。
    ①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9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106页。
    ②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9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107页。
    ③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10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108页。
    ④雷震:<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自由中国》第22卷第10期(1960年5月16日),第10页。《雷震全集》第14册,第108—109页。
    ①雷震:1960年4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298页。
    ② <在野党及无党无派人士举行本届地方选举检讨会记录摘要>,《自由中国》第22卷第11期(1960年6月1日),第24页。
    ③参见雷震:1960年6月6日,8月10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23,367页。
    ④参见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第99-105页。
    ⑤雷震:1960年5月2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15—316页。
    ①参见雷震:1960年5月1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10-311页。
    ②参见雷震:1960年6月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25页。
    ③ (选举改进座谈会的声明>,《自由中国》第22卷第12期(1960年6月16日)。
    ④雷震:1960年6月1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30页。
    ⑤雷震:1960年6月1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32页。
    ①李万居:<李万居先生在选举改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致开会辞全文),《自由中国》第23卷第1期(1960年7月1日)。
    ②雷震:1960年6月25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35页。
    ③<选举改进座谈会郑重要求内政部长连震东公开答复>,《自由中国》第23卷第1期(1960年7月1日)。
    ④雷震:1960年8月28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0册,第389页。
    ⑤雷震:(驳斥党报官报的谬论和诬蔑>,《自由中国》第23卷第4期(1960年8月16日)。《雷震全集》第14册,第131页。
    ⑥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三联书店,2002年10月版,第203页。
    ①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1999年5月版,第269页。
    ②1960年9月5日,台湾《征信新闻报》(今《中国时报》前身)。
    ①1960年9月5日,台湾《联合报》。
    ②1960年9月15日,台湾《中央日报》。
    ③1960年9月27日,台湾《中央日报》。
    ④1960年10月9日,台湾《中央日报》。
    ⑤1960年11月24日,台湾《中央日报》。
    ⑥1961年1月11日,台湾《联合日报》。
    ①1960年9月14日,台湾《征信新闻报》和《联合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6-7页。
    ②1960年10月2日,台湾《征信新闻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18-23页。
    ③1960年9月20日,香港《星岛日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403-404页。
    ④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26页。《胡适书信集》第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雷震全集》第6册,第394-395页。
    ①《雷震全集》第6册,第114-117页。
    ②1960年9月23日,台湾《公论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10页。
    ③1960年10月2日,台湾《公论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27页。
    ④1960年9月8日,台湾《公论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5页。
    ⑤1960年10月11日,台湾《公论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34页。1960年9月6日,台湾《公论报》。《雷震全集》第6册,第44页。
    ①陶百川:《困勉强狷八十年》,第220页。《雷震全集》第6册,第12—14页。
    ①参见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1999年5月版,第292页。
    ②夏道平、殷海光、宋文明:《《自由中国》言论撰稿人共同声明》,收录于夏道平,《我在《自由中国》》,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48页。
    ①李敖:(关于“雷案”的一些秘辛>,收录于李敖,《雷震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①参见魏诚:《自由中国半月刊内容演变与政治主张》,第127页。
    ②详见王甫昌:<台湾反对运动的共识动员:1979至1989年两次挑战高峰的比较>,《台湾政治学刊》,第1期,第155—158页。
    ① Durkheim, Emile.1951. Suicide. Glencoe,Ⅱ.:Free Press.
    ② Tilly, Charles.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①田弘茂(著),李晴晖、丁连财(译):《大转型——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20页。
    ②黄嘉树:《国民党在台湾(1945—1988)》,第405页。
    ①林正杰:(以民进党的成立纪念雷震先生),收录于《雷震全集》第1册,第171页。
    ①《雷震全集》第28册,第325—330页。
    ②所谓双重保人,是指具有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出面作保,一种是直系亲属,另一种为社会政治人士。当时为雷震作保的直系亲属为:女婿陈襄夫,时任台湾中央信托局高级主管;侄女婿毛富宽,时任台湾铁路局运务处主管;内姨侄程积宽,原《自由中国》社职员。为雷震作保的政治社会的人士是:老友王云五,时任国民大会代表,曾任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青年党领袖陈启天,时任青年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国民党高干古正纲,时任“大陆救济总会”理事长。参见《雷震全集》第27册,第105页。
    ①雷震:1970年8月25、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4册,第279页。
    ②雷震:<雷震回忆录>,《雷震全集》第12册,第267-269页。
    ③雷震:1972年5月2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5册,第211页。
    ④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①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3—74页。
    ②雷震:1971年10月27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5册,第123页。
    ③雷震:1971年11月10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5册,第126页。
    ④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3页。
    ①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3—120页。1972年1月1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5册,第139-140页。
    ②雷震:1971年7月19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5册,第87页。《雷震全集》第28册,第29页。
    ③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6-77页。
    ④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6-77页。
    ⑤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8-82页。
    ①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79-82页。
    ②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83-85页。
    ①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112-117页。
    ②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88-102页。
    ③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103页。
    ①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109-111页。
    ②参见雷震:<救亡图存献议>,《雷震全集》第27册,第85-87页。
    ③参见雷震:1972年1月1日、2月26日日记,《雷震全集》第45册,第141、163页。
    ①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158页。
    ②参见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40-242页。
    ①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参见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页。
    ②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亨延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②参见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思华:《革新中的暗潮》,(台北)七十年代杂志社,1976年版,第122页。
    ②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参见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①曾宗伟:《台湾劳工运动的探讨》,《台省》,1988年第2期。
    ②参见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47页。
    ①参见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邱垂亮:<1983年台湾党外路线斗争>,《七十年代》,1983年3月号,第28页;转引自《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
    ②Stone, Lawrence.1969. "literacy and Education in English,1640-1990. " Past and Present 42.
    ①林玉体:<党化教育与校园运动>,载于《台湾新兴社会运动》,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175页。
    ①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②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60页。
    ①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的分析》,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版,第345-346页。
    ②茅家琦:《台湾三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8页。
    ③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王振寰:《资本,劳工与国家机器》,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1993年版,第44页。
    ②参见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①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的分析》,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版,第227页。
    ② Kornhauser, William.1959.The Political of Mass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
    ③曾祥铎:《解冻的时刻》,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1月版,第282页。
    ①黄年:《台湾政治发烧》,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11月版,第410页。
    ①姚嘉文、陈菊编著:《党外文选》,台湾姚嘉文律师事务所发行,1979年5月版,第3页。
    ②姚嘉文、陈菊编著:《党外文选》,台湾姚嘉文律师事务所发行,1979年5月版,第1页。
    ③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310页。
    ①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309页。
    ②陈若曦:<台湾党外的再出发>,《七十年代》,1982年第1期,第56页;转引自《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第24页。
    ① McCarthy, John D,and Mayer N.Zald.1973.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
    ②参见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7-43页。
    ①李水旺:<论国民党当局的“政治革新”>,载《台湾研究》,1988年第1期;转引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263页。
    ②傅正:<我愿表示最高的歉意并请给予最大的宽恕——写在“雷震全集”编后>,第214页。
    ①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页。
    ①参见傅正主编:《雷震全集》第9册,第148—149页,第160页。
    ①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出版,1999年5月版,第316页。
    ①在民进党成立之前,台湾虽然早有民社党和青年党,但这两党均是1949年随着国民党退台,实为国民党的附庸,并未发挥任何制衡作用,从这个比较意义上讲,民进党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在野反对党”。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页注释。
    ②殷海光:<我看雷震和新党>,收录于《雷震全集》,第6册,第60页。
    [1]雷震,《雷震与我(一)》,《雷震全集》第1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雷震,《雷震与我(二)》,《雷震全集》第2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雷震,《雷震风波—雷案始末(一)》,《雷震全集》第3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4]雷震,《雷震风波—雷案始末(二)》,《雷震全集》第4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5]雷震,《雷震风波—雷案始末(三)》,《雷震全集》第5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6]雷震,《雷震风波—雷案震惊海内外》,《雷震全集》第6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7]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雷震全集》第8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8]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学生时代(一)》,《雷震全集》第9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9]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学生时代(二)》,《雷震全集》第10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0]雷震,《雷震回忆录—雷震回忆(一)》,《雷震全集》第11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1]雷震,《雷震回忆录—雷震回忆(二)》,《雷震全集》第12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2]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自由中国》,《雷震全集》第13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3]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政党政治》,《雷震全集》第14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4]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民主宪政(一)》,《雷震全集》第15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5]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民主宪政(二)》,《雷震全集》第16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6]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自由人权》,《雷震全集》第17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7]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抗日救国》,《雷震全集》第18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8]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政治反攻(一)》,《雷震全集》第19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19]雷震,《雷震文选—雷震与政治反攻(二)》,《雷震全集》第20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0]雷震,《雷震专论集—舆论与民主政治》,《雷震全集》第21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1]雷震,《雷震专论集—监察院之将来》,《雷震全集》第22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2]雷震,《雷震专论集—制宪述要》,《雷震全集》第23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3]雷震,《雷氏特稿—给蒋氏父子的建议与抗议》,《雷震全集》第27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4]雷震,《雷氏特稿—与王云五的笔墨官司》,《雷震全集》第28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5]雷震,《雷震书信集—狱中家书》,《雷震全集》第29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6]雷震,《雷震书信集—雷震秘藏书信选》,《雷震全集》第30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7]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一)》,《雷震全集》第31册,桂冠图 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8]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二)》,《雷震全集》第32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29]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三)》,《雷震全集》第33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0]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四)》,《雷震全集》第34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1]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五)》,《雷震全集》第35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2]雷震,《雷震日记—狱中十年(一)》,《雷震全集》第36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3]雷震,《雷震日记—狱中十年(二)》,《雷震全集》第37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4]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六)》,《雷震全集》第38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5]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七)》,《雷震全集》第39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6]雷震,《雷震日记—第一个10年(八)》,《雷震全集》第40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7]雷震,《雷震日记—狱中十年(三)》,《雷震全集》第41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8]雷震,《雷震日记—狱中十年(四)》,《雷震全集》第42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39]雷震,《雷震日记—狱中十年(五)》,《雷震全集》第43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40]雷震,《雷震日记—狱中十年(六)》,《雷震全集》第44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41]雷震,《雷震日记—最后十年(一)》,《雷震全集》第45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42]雷震,《雷震日记—最后十年(二)》,《雷震全集》第46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43]雷震,《雷震日记—最后十年(三)》,《雷震全集》第47册,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版。
    [44]《自由中国》半月刊(1949—1960),1—23卷。
    [45]王诗琅,《台湾社会运动史》,台北:稻乡出版社,1988年5月版。
    [46]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
    [47]茅家琦,《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
    [48]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版。
    [49](英)杰拉德·德兰迪等主编,李霞、李恭忠译,《历史社会学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0]李敖,《雷震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5月版。
    [51]张忠栋,《胡适·雷震·殷海光——自由主义人物画像》,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12月版。
    [52]李敖,《民进党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8月版。
    [53]马之骕,《雷震与蒋介石》,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版。
    [54]雷德全,《我的母亲宋英》,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6年版。
    [55]苏瑞锵,《“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之研究》,台北:师大史研所硕士论文,1995年版。
    [56]苏瑞锵,《傅正与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台北:前卫出版社,2008年1月版。
    [57]《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11月版。
    [58]黄嘉树,《国民党和台湾》,台北:大秦出版社,1994年版。
    [59]郭仁孚,《<自由中国>半月刊中关于宪政论述的历史分析》,台北:行政院国科会专题研究报告,1994年。
    [60]陈鸣钟,《台湾光复和台湾光复后五年省情》,下册,南京出版社,1989 年出版。
    [61]黄富三,《“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二二八事件》,载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1993年。
    [62]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北东华书局,1997年版。
    [63]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要》,香港中文大学,1979年版。
    [64]李宗仁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香港南粤出版社。
    [65]陈鉴波,《中华民国春秋(中国现代史)》,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9月版。
    [66]秦孝仪,《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版。
    [67]江南,《蒋经国传》,美国论坛报,1984年11月版。
    [68]李元平,《平凡平淡平实的蒋经国先生》,台湾中国出版公司,1978年5月版。
    [69]萧铮、吴家昌,《复兴基地台湾之土地改革》,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版。
    [70]《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载《“中华民国”年鉴》,“中华民国”年鉴社编印。
    [71]薛化元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公论报》,1949年3月1日。
    [72]史为鉴,《禁》,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
    [73]戴国辉,《台湾总体相》,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
    [74]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辑,《中国国民党八十年大事年表》,台北1974年8月版。
    [75]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雷震个人挡案”,D.40,《中华民国制宪史》,(第一节注释Ⅰ)。
    [76]任育德:《雷震与台湾民主宪政的发展》,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5月版。
    [77]家永三郎,《日本近代宪法思想史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67年版。
    [78]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79]江南,《蒋经国传》,台北:李敖出版社,1993年版。
    [80]参见许福明,《中国国民党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版。
    [81]郭正亮,《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台湾大学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版。
    [82]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乡出版社,1995年7月版。
    [83]雷震,《雷震回忆录:我的母亲续篇》,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年版。
    [84]雷震,《雷震回忆录之新党运动黑皮书》,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版。
    [85]荆知仁,《中国立宪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4月版,。
    [86]薛化元,《《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台湾:稻香出版社,1996年7月版。
    [87]陈独秀,《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香港:自由中国社会出版部,1949年版。
    [88]朱伴耘,<自序>,《七论反对党》,台北:前卫出版社,1991年版。
    [89]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三联书店,2002年10月版。
    [90]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91]《胡适书信集》第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92]陶百川,《困勉强狷八十年》,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
    [93]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94]亨延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5]思华,《革新中的暗潮》,台北:七十年代杂志社,1976年版。
    [96]彭怀恩,《“中华民国”政治体系的分析》,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版。
    [97]王振寰,《资本,劳工与国家机器》,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1993年版。
    [98]曾祥铎,《解冻的时刻》,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1月版。
    [99]黄年,《台湾政治发烧》,台湾: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11月版。
    [100]姚嘉文、陈菊编著,《党外文选》,台湾姚嘉文律师事务所发行,1979年5月版。
    [101]谢汉儒,《早期台湾民主运动与雷震纪事》,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版。
    [102]韦政通著,《立足台湾,关怀大陆》,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月版。
    [10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04]汪幸福,《胡适与《自由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05]何卓恩,《《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主义思潮》,台北:水牛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殷海光:<剖析国民党>,《殷海光全集12:政治与社会(下)》,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2]萧仲泉、杨欣泉(记录),<自由中国社第二次座谈会记录>,《自由中国》第2卷第7期(1950年4月1日)。
    [3]戴杜衡:<权力欲与民主政治>,《自由中国》第6卷第4期(1952年2月16日)。
    [4]胡佛:<威权体制的伞状结构>,《二十一世纪》,第8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1年12月。
    [5]张淑雅:<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
    [6]牟力非,<略论反对党问题的症结>,《自由中国》第16卷第3期,1957年2月1日。
    [7]朱伴耘,(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自由中国》第16卷第7期, 1957年4月1日。
    [8]朱文伯,<为中国地方自治研究会再说几句话>,《自由中国》第20卷第2期,1959年1月16日。
    [9]<在野党及无党派人士举行本届地方选举检讨会记录摘要>,《自由中国》第22卷,第11期,1960年6月1日。
    [10]<选举改进座谈会的声明>,《自由中国》第22卷第12期,1960年6月16日。
    [11]李万居,<李万居先生在选举改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致开会辞全文),《自由中国》第23卷第1期,1960年7月1日。
    [12]王甫昌,<台湾反对运动的共识动员:1979至1989年两次挑战高峰的比较),《台湾政治学刊》,第1期。
    [13]邱垂亮,<1983年台湾党外路线斗争>,《七十年代》,1983年3月号;转引自《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
    [14]林玉体,<党化教育与校园运动>,载于《台湾新兴社会运动》,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版。
    [15]陈若曦,<台湾党外的再出发>,《七十年代》,1982年第1期,转引自《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第24页。
    [16]李水旺,<论国民党当局的“政治革新”>,载《台湾研究》,1988年第1期。
    [17]钱永祥,《自由主义与政治秩序——对<自由中国>经验的反省》,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12月。
    [18]范泓,《雷震案:政治构陷的悲情》,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4期。
    [19]方一戈,《雷震在国民参政会》,钟山风雨,2005年第4期。
    [20]何卓恩,《“修宪”与打护宪”:1950年代前后雷震的“宪政”思想》,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1期。
    [21]何卓恩,《朝鲜战争爆发与大陆迁台自由派学人言论方向的转变——以《自由中国》半月刊为中心》,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1月。
    [22]张忠平,《胡适与雷震案件》,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3]王仲,《1950年代台湾自由主义者政治理念——以《自由中国》杂志为 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4]宋晓飞,《从<自由中国>到“中国民主党”》(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3年。
    [25]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6]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27]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8]刘业伟,《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9]傅正,(《自由中国》的时代意义>,《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版。
    [30]吴惠林,(《自由中国》的经济思想>,《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版。
    [31]韦政通,<雷震在台湾民主运动史上的地位>、《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版。
    [32]李鸿禧,<雷震之宪法学者像素描>,《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论文集),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版。
    [33]夏道平、殷海光、宋文明,(《自由中国》言论撰稿人共同声明>,收录于夏道平,《我在’《自由中国》》,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
    [34]曾宗伟,<台湾劳工运动的探讨>,《台省》,1988年第2期。
    [1]LeBon, Gustave.1979. Gustave LeBon, the Man and His Work. Edited by Alice Widener. Indianapolis:Liberty Press.
    [2]Castells, Manuel.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Malden, Mass:Blackwell.
    [3]Davies, James C.1962. " 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5-19.
    [4]Durkheim, Emile.1951. Suicide. Glencoe, II.:Free Press.
    [5]Goldstone, Jack A.1991. Revolution and Rebellion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Gurr, Ted.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Huntington, Samuel P.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8]Johnson, Chalmers A.1962.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1937-1945. Stanford, Cali: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Lane,Theodore H.1987. The World Revolution of Westernization:The Twentiethy Century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McNeill, WilliamH,1976. Plagues and Peoples. 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Books.
    [11]Stone, Lawrence.1969. " Literacy and'Education in English,1640-1990. " Past and Present 42.
    [12]Wolf, Eric R.1971. " Peasant Rebellion and Revolution. " Pp.48-67, in National Liberation Revolution in the Third World. Editde by Norman Miller and Roderick Aya. New York:Free Press.
    [13]Ralph Clough.Island China (Massachusa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4]Crossley, Nick,2002, Making Sense of Social Movement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15]Eisinger, Peterk.,1973, The Conditionsofprotestin American Cities,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7, No.1.
    [16]Klandermans, Bert,1997,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test,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17]Kornhauser, William,1959,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
    [18]McAdam, Doug,1999,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Melucci, Alberto,1996, Challenging codes: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Moore, Barrington.1966.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oston:Beacon Press.
    [21]Oberschall, Anthony.1973. Social Conflicy and Social Move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22]Paige, Jeffrey M.1975. Agrarian Revolution:Social Movements and Export Agriculture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New York: Free Press.
    [23]Goodwin, Jeff and James M. Jasper, eds.2004. Rethinking Social Movements:Structure, Meaning, and Emotion. 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24]Gurr, Ted.1970. Why Men Rebe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5]McAdam, Doug.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6]McAdam, Doug.,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eds.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197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n: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Morristown, N. J.: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
    [28]Could, Roger V.1991. "Multiple Networks and Mobilization in the Paris Commune,1871.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716-729.
    [29]McCarthy, John D.1996. "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in Adopting, Adapting, and Inventing. " Pp.141-151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Michels,Robert.1962.Political Parities. New York:Collier Books.
    [31]Moore, Barrington.1966.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oston:Beacon Press.
    [32]Oberschall, Anthony,1973, Social Conflict and Social Move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33]Offe, Claus,1985. New Social Movements:Challenging the Boundariesoflnstitutional Politics, in Social Research, Vol.52, No.4.
    [34]Tilly, Charles,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Mass: Adiison-Wesely.
    [35]Touraine, Alain,1977, The Self-production of Socie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36]Touraine, Alain,1981, The Voice and the Eye: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