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共产主义理想论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果说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构想,那么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其现实表达,具有实践生成性;如果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民族、国家等已经消亡从而不存在意识形态,那么作为实践的共产主义理想就不可能不具有意识形态性。上述结论是我们阐释共产主义理想最根本的出发点。
     共产主义理想萌发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实践于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同时,共产主义理论也倍受诘难,共产主义实践也屡遭挫折。在我们以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为未来指向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亦尤为突出。如何对共产主义理想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阐释,使其理论魅力内化于心,实践效果外化于行,就显得及其必要和迫切。而这一工作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对共产主义理想逻辑上的严谨性作出科学性的表述,而这正是本文的主要目标。为此,除本文第1章绪论与最后的结论外,分三个章节进行了论证:
     第2章主要回顾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原理。首先,从信仰理想与信念的差别、共产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联、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辩证关系着手,厘清了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结合时代特点,总结了包括形上思维性、意识形态性与实践生成性在内的共产主义理想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最后,从经典著述与当今学者的阐释两个方面概括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内容。
     第3章主要阐释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首先,对共产主义实践的理论做了总体性的考察,指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其次,对共产主义理想在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相应经验教训的分析;最后,从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两个阶段论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分析其逻辑发展的脉络与制度建设的保证。
     第4章主要论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性。首先,对价值与价值共识做了总体性的考察;其次,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落的根源与现实挑战做了阐释;再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理想重建的若干路径。
     通过对共产主义知识论的梳理、实践论的考察和价值论的审视,阐释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当代价值,力求使共产主义理想达到科学性、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
If communism is the Marx's scientific conception of social system, then thecommunist ideal is its expression of the real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generative. If the social class, nationality, country, etc. is dead and there is noideology in communism, so as the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ideal is impossible tohave no ideology. This conclus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of our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munist ideal.
     Communist ideal germination in the classic theory of Marx and Engels, practice in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bove countries, with disapproval on theory andsetbacks on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in the future to communis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are serious.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interpret the communist ideal conform to thetimes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is job is to make a scientificstatement on the logicality of the communist ideal. This is the main goal of this article.So the articl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o argument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conclusion:
     Chapter2mainly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unist ideal. First of all, weclarifi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oncept. The second, summarizesthe communist ideal’s the basic attribute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ysics,ideology and practice. The last, summarized the basic content of communist ideal.
     Chapter3mainly illustrates the practice of communist ideal. First of all, we makean overall inspection to the communist theory of practice, pointing out the internalconsistency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the communist ideal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 second make a historic analysis and lessons learned to the practice of the SovietUnion and other socialist countries. The last,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Chinesesocialism and analysis of the logic and system guaranteed from modern tocontemporary.
     Chapter4mainly discusses the value of communist ideal. First of all, we make anoverall inspection of value and value system. The second explan the roots of thecommunism ideal lost and its challenges.Third puts forward some paths of thecommunist ideal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carding of the communism theory, the investigating of the communism practice,looking at the communism value, In order to make a unity of thecommunism scientificalness,value and truth.
引文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608.
    3(英)S﹒H﹒里格比.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M].吴英译,译林出版社,2012:2.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1993:137.
    2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96.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50.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9:4.
    5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09.
    1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39.
    1逢锦聚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
    2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J].哲学研究,2012(8):3.
    3张康之.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2.
    4逢锦聚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前言5.
    5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8):31.
    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02.
    1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人民出版社,2011:1.
    2叶险明.对“整体性”的批判性反思[J].哲学研究,2011(9):10.
    3韩喜平.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51.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0.
    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代序1.
    3(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1(法)鲍德里亚.生产之境[M].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
    2(法)鲍德里亚.生产之境[M].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9.
    3(英)罗纳尔多·蒙克.马克思在21世纪[M].张英魁、王亚栋、张长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15.
    4原文为:“We are still too close to a yet unfolding story to draw more than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big-C)Communism's demise.”参见Andrew Levine. The General Wi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3.
    5原文为:“The idea of communism arose within radical and revolutionary currents in late-eighteenth-andearly-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politics. But its connection-or lack of it-with Communism has to do with theappropriation of that idea by Marx and Marxists after him. The too facile reason why the end of Communismhas nothing to do with communism is that Communism has nothing-or only very little-to do with thecommunism of Marxist theory.”参见Andrew Levine. The General Wi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6.
    1(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恩·布鲁德.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M].李宏昀、倪佳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377.
    2指苏联体制——引者注。
    3(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M].曹荣湘、孟鸣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7.
    4(法)雅克·朗西埃.共产主义:从现实性到非现实性.林晖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M].人民出版社,2010:105.
    5Paul M﹒Sweezy (eds.).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Auburn,2007.
    6Andrew Chitty&Martin Mclvor(eds). Karl Marx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Palgrave Macmillan,2009.
    7Amy E﹒Wendling. Karl Marx on Technology and Alienation. Palgrave Macmillan,2009.
    8Ralph Darlington. Syndicalism and the Transition to Communism.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8.
    9Bruno Bosteels. The Actuality of Communism. Verso,2011.
    10Roman Szporluk. Communism and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
    3参见段中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参见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及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下文将具体阐述,但毫无疑问,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摩罗.中国的疼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3.
    2摩罗.中国的疼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4.
    3摩罗.中国的疼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4.
    4秦晓.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4.
    5秦晓.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5.
    6秦晓.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5-36.
    7秦晓.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
    1李锐.《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与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韦正翔.《〈共产党宣言〉探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J].理论探讨,2008(6).
    4靳辉明.《共产党宣言》与现时代[J].科学社会主义,2008(1).
    5周雅难.论《共产党宣言》对现代性的历史把握[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6沈步珍、周太山.论《共产主义宣言》中的“两个彻底决裂”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
    7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增订版)[M].人民出版社,2011.
    8庞世伟.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9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10苗启明、林安云.马克思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1魏小萍.追寻马克思——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M].人民出版社,2005.
    12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人民出版社,2011.
    13黄树光.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M].江西人民出社,2011.
    14杨竞业、姜晓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当代论域[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刘建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阈中的人的全面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9.
    2王盛辉.“自由个性”历史生成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整体解读的新视角[M].人民出版社,2011.
    3刘芳.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新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5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
    6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对马克思存在论哲学思想的探析[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9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0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11宋清华.重建理想主义信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2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3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4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15另有四篇也以“共产主义”为题名,但其中一篇为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另外三篇分别研究中国境内的朝鲜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与本文所述问题关系较远,所以不列入探讨范围之内。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查阅时间为2013年2月10日。
    16刘芳.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7肖永辉.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观[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8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3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M].人民出版社,2004: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48.
    5对此的详细阐释,见1.2.2.1。
    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1.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译文出版社,1999:3.
    2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209.
    3贺照田.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1贺照田.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人民出版社,2008:359.
    1张雷声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2吴元梁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下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38.
    3吴元梁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下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40.
    4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1张一兵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9.
    2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修订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总序1.
    3徐崇温.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12:1.
    4徐崇温.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12:5.
    5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94.
    6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108.
    7李忠尚.第三条道路——“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M].人民出版社,2010:17.
    8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修订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总序1.
    1张一兵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1.
    2孔明安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研究——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
    3孔明安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研究——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5.
    4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129.
    1参见陈学明、俞可平等.用另一只眼睛观察当代资本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09:294-305.
    2参见臧秀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20-22.
    1(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4.
    2(德)石里克.普通认识论[M].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0:67.
    3(德)石里克.普通认识论[M].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0:45.
    4冯天策.信仰导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4.
    5参见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5;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0.
    6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18.
    1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11.
    2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37.
    3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9.
    4参见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引论.
    1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4.
    2这里只就作为语词的“共产主义理想”而言,作为思想的“共产主义理想”,毋庸讳言,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得到了深刻的阐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理解上不断得到深化。
    3引用文献中的字体加重均为原作者所加,下同。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30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37.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144.
    1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3: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14.
    3(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与影响[M].张慧芝、张露璐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64.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9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0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38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33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21.
    7庞雅莉.当代社会主义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
    1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179.
    2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91.
    3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10.
    4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199-200.
    5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
    6Jean-Luc Nancy. Communism, the Word. Costas Douzinas&Slavoj i ek (eds).The Idea of Communism. Verso,2010:145.
    1Jean-Luc Nancy. Communism, the Word. Costas Douzinas&Slavoj i ek (eds).The Idea of Communism. Verso,2010:149.
    2Jean-Luc Nancy. Communism, the Word. Costas Douzinas&Slavoj i ek (eds).The Idea of Communism. Verso,2010:14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5-18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4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6.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5;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195;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6.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16.
    3卫兴华.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理论[J].前沿,2002(20):15.
    4王伟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6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1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06:76.
    2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06:270.
    3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06:270.
    4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06:282.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5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6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6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90.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67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672.
    1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4.
    2(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性[M].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12:31.
    3(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性[M].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12:4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9.
    1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2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阐释[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44.
    5(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2版)[M].孔兆政、将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8.
    6(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2版)[M].孔兆政、将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95.
    9(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2版)[M].孔兆政、将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
    10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1.
    1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阐释[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05.
    2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阐释[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62.
    3详见2.2.2的具体阐释。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5.
    5吴晓明.超感性世界的神话学及其末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18.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5.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9.
    3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5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0.原文为:“Mit einem Worte: Ihr koennt die Philosophienicht aufheben, ohne sie zu verwirklichen.”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0.原文为:“Sie glaubte, die Philosophie verwirklichen zukoennen, ohne sie anfzuheben.”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原文为:“Die Philosophie kann sich nicht Verwirklichenohnedie Aufhebungdes proletariats, das Proletariat kann sich nicht aufheben ohne die Verwirklichung derPhilosophie.”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2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38.
    3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43.
    4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43.
    5转引自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44.
    6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16.
    7(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24.
    8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0.
    1贺来.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形而上维度的拯救”[J].哲学研究,2009(10):9.
    2黄树光.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M].江西人民出社,2011:312.
    3黄树光.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M].江西人民出社,2011:314.
    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2003:7.
    1刘森林.实践的逻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1-53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2-53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3.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4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6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2.
    6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1.
    7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2.
    8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3.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67.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5.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561.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2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561-56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373.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31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92.
    3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10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57-25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人民出版社,1972:348.
    1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6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11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228.
    6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51.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106.
    2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40.
    3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775.
    4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77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3.
    1参见袁贵仁、杨耕、吴向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历史与现状(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参见袁贵仁、杨耕、吴向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历史与现状(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5、1987.
    4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7:437.
    5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7:437.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
    2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7:462.
    3黄树光.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M].江西人民出社,2011:138.
    4参见俞吾金.实践与自由[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2.
    5俞吾金.实践与自由[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02.
    7俞吾金.实践与自由[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80.
    8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3.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4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24-25.
    4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7:46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6王盛辉.“自由个性”及其历史生成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整体解读的新视角[M].人民出版社,2011:1-2.
    7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2(8):7.
    8参见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2(8):8-10.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50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9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87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87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300.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41.
    1对于传统形而上学在当代的延续与克服,参见吴晓明:《超感性世界神话学及其末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书中有清晰的分析与独到的见解。
    2即“渴望‘人的成熟’、渴望人的‘终极解放’之梦”——引者注。参见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6-67页。
    3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7.
    4参见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1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74:227-228.
    2孟鑫.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36.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2012:1.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6.
    3程玉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念的由来与演变的新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39.
    4虽然四个“国际”在性质、内容以及效果上存在巨大差别,但就其影响以及对于本文论述的主旨来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度,故此一并陈述。
    5相关内容参见“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communist-international/mia-chinese-communist-international-191903c.htm。查阅时间为2013年2月14日。
    1参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2012:182-184.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2012:182-184.
    3这里的“失败与局限”特指作为组织形式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与共产国际,其作为一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式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并不是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本身已经不复存在,相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崭新的存在方式继续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233.
    2即关于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引者注。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5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590.
    8共产国际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为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到1924年列宁逝世;第二阶段为1924年6月“国际”五大到1935年6月;第三阶段为1935年7月“国际”七大到1943年5月宣布解散。
    9《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2012:165.
    10转引自顾明裕.共产国际中期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1):96.
    1《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1: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9:2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4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8-53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68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64:180.
    1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5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6.
    3高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大变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133
    1丁宁.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27.
    2周新城.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
    3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91.
    1(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
    2转引自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出版社,1995:58.
    3参见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60-64.
    4参见丁宁.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32-139.
    1无论是个人、政党亦或民族,都可以称其为拥有“共产主义理想”。但如果仅就政党或政党成员而言,如果在意识形态层面要求其具有坚定性,则称之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比较符合语法规范,而这即是属于政治信仰的一种。
    2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3.
    3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3-67.
    4王正泉.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2.
    5参见王正泉.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1-48.
    1参见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266-268.
    2原文为:“它是‘歪打’:它之所以以这种形式实现,是因为在那样的国家爆发了那样的革命并且取得了那样的胜利——尽管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由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但它绝不是马克思当初所‘设想’的那种革命,也不是他当初‘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那种革命发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发展’的‘不可遏制’的‘趋向’是共产主义;而它不是,它发生于落后的或曰‘发展中’的前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很低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的‘不可遏制’的‘趋向’也不是共产主义,而恰恰是资本主义本身。那种社会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且‘脱胎’与资本主义社会;而它不是,它没有建立在此基础上而是以此基础为其奋斗目标;它也没有‘脱胎’于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的母亲,即前资本主义社会。就此而论,它与资本主义并非‘母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但这种‘歪打’恰恰‘正着’了:在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恰恰需要国家本身来扮演资本家的角色,来完成它的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尽管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而是‘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于是,此‘设想’就由此‘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而得以实现。而它得以实现之后的积极效应又反过来证明它并非‘歪打’,而是货真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社会主义的两大教条由此而得到巩固。”参见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49页。
    1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27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602.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修订版)[M].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04.
    1(法)洛克莫尔.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M].孟丹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
    2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以列宁、毛泽东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3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6:526.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09:29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1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146.
    4(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3版)[M].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5(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M].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7.
    6意识形态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思想的歪曲,但也不意味着必然会忠实于本来的马克思,这里只是指出其生成过程的事实并进行了简要的考察,对其价值论上的判断于此不做探讨。
    7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
    8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3.
    1孙正聿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414.
    2孙正聿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417.
    3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3.
    4萧前、杨耕等.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5参见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7:474.
    6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7:474.
    1参见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139.
    2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3.
    3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233.
    4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257.
    5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227.
    6郝立新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66.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6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11.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5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5-186.
    1(美)罗伯特·查尔斯·塔克.马克思主义革命观[M].高岸起译,人民出版社,2012:4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7.
    3参见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07:213.
    1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07:213.
    2(法)高宣扬.当代政治哲学(下卷)[M].人民出版社,2010:876.
    3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4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5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
    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36.
    2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价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80.
    4参见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62-67.
    1(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22.
    2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价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2.
    2(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第三版).李洪润等译,法律出版社,2010:820.
    7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490.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490.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491.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107.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164.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375.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402.
    8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0.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79.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下)[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05.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下)[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64.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08.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16.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37.
    7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35.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08-109.
    2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1.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7.
    4诚如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为国人接受之时,正值国人的现实生活发生重大危机之时,甚至是处于民族存亡之紧急关头。当此之时,现实生活所要求于哲学理论的,不可能是别的,而只能首先是如何解决现实危机的方法,而于人生境界这类话题,则只能将其视为过于奢侈的东西。”王南湜:《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9页。
    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93.
    6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关于阶级斗争最大化、绝对化的论述,其理论‘结晶’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以及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其集中表现是所谓‘五七指示’的空想社会主义模式”(郭建宁:《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片面性”主要以“穷社会主义”、“军事共产主义”、“平均社会主义”和“空想
    社会主义”为特征;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哲学根源则在于没有正确了处理好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矛盾面的“结合”与“设置”、矛盾的“分”和“合”、矛盾运动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参见郭建宁:《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229页。
    1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重庆出版集团,2011:1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63.
    3指马克思——引者注。
    4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09.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5:9.
    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严复(1854-1921),其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页)。严复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在其所著《原强》中对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介绍和对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其译为《天演论》)的翻译。这里有两点需要指明:首先,严复之所以没有翻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而选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原因在于,《物种起源》只是一部自然科学的著作,而《进化论与伦理学》则把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社会联系起来,这对于当时中国的现状更具有启示作用与现实意义;其次,严复的《天演论》并不是《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作者自己的发挥,在这个意义上,将《天演论》称为对《进化论与伦理学》的“评介”更为妥当。参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6页;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页。
    6邓剑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M].人民出版社,2009:135.
    1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2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3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228页。
    4针对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实行的一系列的反右斗争,有学者认为:“‘反右斗争’不是‘左右之争’,而是‘上下之争’,它突破了左右共谋社会福利与自由的底线,‘反右斗争’的结果是主义对知识的流放,是高高在上的国家对生机勃勃的社会的清算,是政府在没收资本之后继续没收知识”(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如是,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后来解放思想的重要动因,也是进行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1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6.
    1在邓小平关于改革的设最初想中,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一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甚至应当先于经济体制改革。如认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160、177页)。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也曾一度提到最为敏感的“制度”改革层面。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社版第333、348页。但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原因,考虑到“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固暂时放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而将经济体制改革放在了首位。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对此有学者总结道:“经济改革大胆突破,政治改革多方设限当政治改革的呼求高涨,可能引发动荡的时候,不惜放缓甚至暂停政治改革,以保障经济发展顺利进行,这是邓小平思想的特点”(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从其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以苏东剧变为代表,致使其社会主义制度崩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政治体制改革先于经济体制改革,致使社会产生的动荡超出了可控范围。这充分凸显了邓小平审慎长远的政治眼光。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政治体制改革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层面,并在“行政审批”、“干部人事”等方面言及制度改革,这均是邓小平关于政治改革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8、52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1991:9.
    1冯群力.理想与现实:在“离经叛道”中演化的社会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3.
    2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219.
    3参见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10.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53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
    6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1.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8.
    8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9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1俞可平.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读《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5.
    1(美)唐纳德·帕尔马.西方哲学导论:中心保持不变吗?[M]杨洋、曹洪洋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5.
    2(法)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迎塔利.什么是哲学?[M].张祖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220.
    3(法)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迎塔利.什么是哲学?[M].张祖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223.
    4(德)石里克.普通认识论[M].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0:67.
    5参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5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4.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4李德顺、孙伟平、赵剑英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86.
    5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0.
    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05.
    7李德顺、孙伟平、赵剑英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19.
    1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28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
    3李德顺、孙伟平、赵剑英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27.
    4价值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前者就整个价值形态的世界而言;后者就人类所构造的上层建筑而言。狭义的价值体系就是竖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和与现实基础相适应的“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参见陈新汉、邱仁富:《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思考》,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42-43页。本文所指的即是作为狭义的价值体系。
    5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73.
    2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
    3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
    4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
    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7.
    6参见(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3-164.
    7“George Ritzer. Sociology: 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 Allyn&Bacon,1975:7”,转引自周晓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1(6):7.
    1参见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历史命运[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79.
    2孙伟平.价值哲学方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9.
    3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4.
    4(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M],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
    5(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M],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
    1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1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0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01.
    1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2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价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
    4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
    6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8.
    1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2(英)罗伯特·A﹒西格尔.神话理论[M].刘象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77.
    3(英)罗伯特·A﹒西格尔.神话理论[M].刘象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76.
    1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177-178.
    2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人民出版社,2008:264.
    3参见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95-196.
    4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1.
    1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97-198.
    2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00.
    3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05.
    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18.
    6(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15.
    1(美)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18.
    2(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2.
    3参见韩庆祥.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93.
    4参见孙正聿.人生哲学读本[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52-155.
    5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2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4-35.
    1(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23.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0.
    2(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80.
    3(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81.
    4(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98.
    5(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285.
    1许恒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危害及其批判[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1.
    2邹诗鹏.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6-2(7).
    3刘贵祥.历史唯物主义何以超越虚无主义?——从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谈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11):3.
    4许恒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危害及其批判[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1.
    5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09.
    6王淼.“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马克思对资本的存在论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9):49.
    7梅荣政、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40.
    1梅荣政、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42.
    2参见本文2.2.3和3.2.2的相关论述。
    3(法)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03):59.
    4刘森林.资本与虚无: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41.
    5刘森林.资本与虚无: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43.
    6刘森林.资本与虚无: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45.
    7参见尹新新.论“普世价值”的兴起原因与内在悖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59-62.
    8参见崔永和.生成论视域下价值生成研究——兼对需要价值论的一点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0):46-56.
    9尹新新.论“普世价值”的兴起原因与内在悖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61.
    1参见崔永和.生成论视域下价值生成研究——兼对需要价值论的一点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0):55.
    3参加何光沪.从“普适价值”到“普世价值”[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9):17-18.
    1崔永和.生成论视域下价值生成研究——兼对需要价值论的一点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0):56.
    2崔永和.生成论视域下价值生成研究——兼对需要价值论的一点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0):56.
    3由于前述笔者已经得出“普世价值”与“普适价值”基本同义的结论,加之在此所述的问题关涉的本质在于“普世价值”与“普适价值”所共同存在的意识形态性,故将“普适价值”纳入到“普世价值”之中,统称为“普世价值”。对此学者也是赞同的,如有学者认为:“普世价值亦称普遍价值或普适价值,是指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或大多数人都普遍使用、能够为人们普遍认同和普遍共享的价值。”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第5页。
    1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19.
    2汪亭友.“普世价值”评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8.
    3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35.
    4胡敏中.论价值共识[J].哲学研究,2008(7):96.
    1参见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2):108-110.
    2沈湘平.反思价值共识的前提[J].学术研究,2011(3):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9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63.
    5孙正聿.寻找“意义”:哲学的生活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16.
    6孙正聿.寻找“意义”:哲学的生活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17.
    1杨国荣.何为意义——论意义的意义[J].文史哲,2010(2):1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9.
    3孙正聿.寻找“意义”:哲学的生活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6(3):12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7.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30.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32-33.
    2王炯华等编.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7.
    3此种例子不胜枚举,主要以经传诸子的语选为代表。
    4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48.
    1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人民出版社,2009:9.
    2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M].人民出版社,2007:14.
    3萧诗美.和谐哲学的三种诠释模式[J].哲学研究,2007(10):38.
    4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人民出版社,2009:324.
    2杨国荣.道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5.
    3参见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36.
    4当然并不能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直接应用到处理带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中来,具体的阐释参见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67-71页。
    5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人民出版社,1998:5.
    6冯友兰.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绪3.
    7参见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人民出版社,1998:388-391.
    1参见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M].人民出版社,2007:279-281.
    2庞井君.社会价值主体分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7(2):33.
    3吕世荣.价值主体与核心价值体系合理性研究[J].哲学动态,2009(7):13.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50.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50.
    1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89.
    2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49-50.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3(2).
    4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2009:10-11.
    5王东、刘军著.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72.
    1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2:18.
    2参见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2:39-46.
    3参见戴木才.凝练核心价值观要站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N].光明日报,2012-4-28(11).
    1参加侯惠勤.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5-7(A07).
    2左亚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时机还不成熟[J].学习月刊,2012(8上):2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31-32.
    1参见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6-41.
    2参见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2(3):31-32.
    3参见萧功秦.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J].人民论坛,2010(11上):68-69.
    4参见韩喜平.“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6)26-27.
    5于金富.“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80.
    1参见于金富.“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80
    1(德)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M].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前言3.
    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10.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6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人民出版社,197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人民出版社,1972.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79.
    [18]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9]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0]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1]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
    [22]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
    [23]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5]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
    [26]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
    [27]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9.
    [3]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4]逢锦聚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康之.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6]逢锦聚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演进逻辑[M].人民出版社,2011.
    [9]段中桥主编.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摩罗.中国的疼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2]秦晓.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李锐.《共产党宣言》的创作与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4]韦正翔.《〈共产党宣言〉探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5]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增订版)[M].人民出版社,2011.
    [16]庞世伟.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7]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18]苗启明、林安云.马克思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9]魏小萍.追寻马克思——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M].人民出版社,2005.
    [20]黄树光.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M].江西人民出社,2011.
    [21]杨竞业、姜晓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当代论域[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2]刘建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阈中的人的全面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9.
    [23]王盛辉.“自由个性”历史生成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整体解读的新视角[M].人民出版社,2011.
    [24]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5]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6]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7]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8]宋清华.重建理想主义信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9]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0]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M].人民出版社,2004.
    [31]贺照田.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2]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人民出版社,2008.
    [33]张雷声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4]吴元梁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下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5]张一兵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上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6]李忠尚.第三条道路——“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M].人民出版社,2010.
    [37]衣俊卿等.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修订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8]孔明安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研究——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9]徐崇温.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12.
    [40]陶德麟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2.
    [41]陈学明、俞可平等.用另一只眼睛观察当代资本主义[M].重庆出版集团,2009.
    [42]臧秀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43]冯天策.信仰导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44]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5]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46]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
    [4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3.
    [48]庞雅莉.当代社会主义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9]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0]王伟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51]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06.
    [52]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3]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阐释[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54]吴晓明.超感性世界的神话学及其末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5]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12.
    [56]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7]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8]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2003.
    [59]刘森林.实践的逻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0]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1]袁贵仁、杨耕、吴向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历史与现状(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2]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M].人民出版社,1985.
    [63]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7.
    [64]俞吾金.实践与自由[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5]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6]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2012.
    [68]《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1.
    [69]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0]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修订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1]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出版社1995.
    [72]周新城.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3]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4]王正泉.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5]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6.
    [7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7]孙正聿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78]萧前、杨耕等.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9]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7.
    [80]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1]郝立新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2]石敦国.亦近亦远马克思——马克思、现代性与当代中国[M].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
    [83]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人民出版社,2007.
    [84](法)高宣扬.当代政治哲学(下卷)[M].人民出版社,2010.
    [85]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6]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7]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价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下)[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89]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9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1]郭建宁.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2]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重庆出版集团,2011.
    [9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5.
    [94]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M].人民出版社,2007.
    [96]邓剑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M].人民出版社,2009.
    [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1991:9.
    [98]冯群力.理想与现实:在“离经叛道”中演化的社会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9]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M].新星出版社,2011.
    [10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0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2]李德顺、孙伟平、赵剑英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3]陈新汉、邱仁富.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思考[M].东方出版中心,2011.
    [104]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
    [105]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106]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7]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8]孙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09]王南湜.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0]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1]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112]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3]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14]孙正聿.人生哲学读本[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115]汪亭友.“普世价值”评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6]张志扬.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在绝对与虚无之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7]王炯华等编.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19]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人民出版社,2009.
    [120]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M].人民出版社,2007.
    [121]杨国荣.道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23]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人民出版社,1998.
    [124]冯友兰.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2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2009.
    [126]王东、刘军著.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27]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2.
    [1](英) S﹒H﹒里格比.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M].吴英译,译林出版社,2012:2.
    [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法)鲍德里亚.生产之境[M].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英)罗纳尔多·蒙克.马克思在21世纪[M].张英魁、王亚栋、张长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5](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恩·布鲁德.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M].李宏昀、倪佳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6](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M].曹荣湘、孟鸣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法)雅克·朗西埃.共产主义:从现实性到非现实性.林晖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M].人民出版社,2010.
    [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译文出版社,1999.
    [9](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德)石里克.普通认识论[M].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0.
    [11](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与影响[M].张慧芝、张露璐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12](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性[M].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12:31
    [13](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第2版)[M].孔兆政、将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4](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5](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修订版)[M].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7](法)洛克莫尔.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M].孟丹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3版)[M].李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9](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M].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美)罗伯特·查尔斯·塔克.马克思主义革命观[M].高岸起译,人民出版社,2012.
    [2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
    [22](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3](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第三版).李洪润等译,法律出版社,2010.
    [24](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M].计秋枫、朱庆葆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25](美)唐纳德·帕尔马.西方哲学导论:中心保持不变吗?[M]杨洋、曹洪洋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6](法)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迎塔利.什么是哲学?[M].张祖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7](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8](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M],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9](英)罗伯特·A﹒西格尔.神话理论[M].刘象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0](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
    [31](美)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
    [32](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
    [33](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
    [34](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35](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36](德)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M].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7](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
    [1] Paul M﹒Sweezy (eds.).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Ludwig vonMises Institute Auburn,2007.
    [2] Andrew Chitty&Martin Mclvor(eds). Karl Marx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Palgrave Macmillan,2009.
    [3] Amy E﹒Wendling. Karl Marx on Technology and Alienation. Palgrave Macmillan,2009.
    [4] Ralph Darlington. Syndicalism and the Transition to Communism. AshgatePublishing Limited,2008.
    [5] Bruno Bosteels. The Actuality of Communism. Verso,2011.
    [6] Roman Szporluk. Communism and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7] Costas Douzinas&Slavoj i ek (Eds). The Idea of Communism. Verso,2010.
    [1]韩庆祥、邱耕田、王虎学.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J].哲学研究,2012(8).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8).
    [3]叶险明.对“整体性”的批判性反思[J].哲学研究,2011(9).
    [4]韩喜平.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5]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J].理论探讨,2008(6).
    [6]靳辉明.《共产党宣言》与现时代[J].科学社会主义,2008(1).
    [7]周雅难.论《共产党宣言》对现代性的历史把握[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8]沈步珍、周太山.论《共产主义宣言》中的“两个彻底决裂”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
    [9]卫兴华.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理论[J].前沿,2002(20).
    [10]贺来.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形而上维度的拯救”[J].哲学研究,2009(10).
    [11]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2(8).
    [12]孟鑫.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
    [13]程玉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念的由来与演变的新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1).
    [14]顾明裕.共产国际中期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1).
    [15]高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大变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
    [16]俞可平.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读《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17]周晓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1(6).
    [18]许恒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危害及其批判[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19]刘贵祥.历史唯物主义何以超越虚无主义?——从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谈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11).
    [20]王淼.“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马克思对资本的存在论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9).
    [21]梅荣政、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
    [22](法)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丁耘摘译.哲学译丛,2001(03).
    [23]刘森林.资本与虚无: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24]尹新新.论“普世价值”的兴起原因与内在悖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5]崔永和.生成论视域下价值生成研究——兼对需要价值论的一点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0).
    [26]何光沪.从“普适价值”到“普世价值”[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9).
    [27]胡敏中.论价值共识[J].哲学研究,2008(7).
    [28]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2).
    [29]沈湘平.反思价值共识的前提[J].学术研究,2011(3).
    [30]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J].学术研究,2009(11):5.
    [31]孙正聿.寻找“意义”:哲学的生活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6(3).
    [32]杨国荣.何为意义——论意义的意义[J].文史哲,2010(2).
    [33]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2007(2).
    [34]庞井君.社会价值主体分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7(2).
    [35]吕世荣.价值主体与核心价值体系合理性研究[J].哲学动态,2009(7).
    [36]萧诗美.和谐哲学的三种诠释模式[J].哲学研究,2007(10).
    [37]左亚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时机还不成熟[J].学习月刊,2012(8上).
    [38]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2(3).
    [39]萧功秦.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J].人民论坛,2010(11上).
    [40]韩喜平.“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6).
    [41]于金富.“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
    [1]刘芳.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新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
    [4]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对马克思存在论哲学思想的探析[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9]肖永辉.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观[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丁宁.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4]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5]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历史命运[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6]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2]“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index.html).
    [3]“人民出版社网”(http://www.ccpph.com.cn/).报纸文献:
    [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3]邹诗鹏.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成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6-2(7).
    [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3(2).
    [5]戴木才.凝练核心价值观要站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N].光明日报,2012-4-28(11).
    [6]侯惠勤.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5-7(A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