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刘震云小说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般对于刘震云的熟知都是从1987年的《塔铺》这篇作品开始的,之后的刘震云以一系列所谓“新写实”引发了一股评论热潮。“新写实”是有意义的,因为传统现实主义视野下从来没人这么写,都像是在做梦,“新写实”是从梦中醒来了,在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的环境中给读者打开了一个观察生活的新视角。迄今为止对于刘震云的研究也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但所谓“新写实”固非刘震云创作的重点,也非他的起点。他的写作从发表处女作开始算起可以推到1979年的《瓜地一夜》这个点上,在《塔铺》、《新兵连》这些较为成熟的作品之前,刘震云已经有了将近10年的模仿期。这个时期的写作尽管幼稚,但其关注世界的着力点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感知,并且把刘震云模仿阶段写作与后来写作作整体观,可以感受到他与一般关注风情、风俗、风景、地域、时代的作家不同、也与社会批判型作家不同,刘震云是一个思想型作家,他一直在试图把握世界、人生、时代表象背后的本真。他写作的发展过程恰好反映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过程,并且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于时代和个体存在困境的体系性认知,尤其是他没有在解构传统与现代的过程把个体归入到一种虚无之境,而是寻找到一种超越困境的途径。尽管这种超越并非完美,但对于在困境中存在的个体来说,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此外,刘震云这种一直执着于对“理”探求的写作风格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整个当代文坛也是一副独特的风景。
     论文试图通过对刘震云写作发展过程的梳理来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尽量描绘出他的思想谱系;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当代文学史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
     第一章是对刘震云至2012年为止的创作过程进行梳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模拟期,从1979年的《瓜地一夜》开始至1987年前后。这个过程思想上还在传统的遮蔽之下,试图把握世界而又无能为力;叙事技巧方面则显得有意建构曲折的情节和建构意象的努力,但总体上显得幼稚,做作;第二阶段从1987年的《塔铺》开始,至2002年的《一腔废话》结束。本阶段的刘震云思想上开始挣脱传统的因袭,开始表达自己对于时代和世界的认识、开始思考时代背景下个体困境的本质,于是权力、伦理、历史、故乡、宗教、存在等先后成为他关注的焦点。叙事方面则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作了大量形式方面的试验,具体表现在语言狂欢、叙事结构、文体等方面,创作引发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争论;第三阶段则是从2003年的《手机》开始至今。此时思想上在达到了人存在的困境之后,他认为已经抵达人性的本真,并开始探索突破困境的出路;叙事方面经过第二阶段的形式狂欢重新又回到素朴状态,但第二阶段试验中的成功之处仍然在本阶段延续,其叙事结构的设置常常凸显形式的意味。
     第二章围绕刘震云作品中的权力书写进行论述,论述了权力引发人追逐的原因、获取权力的过程、权力运作的过程、权力对人的关系。权力成为个体确认自我价值的手段和途径,而这种认识本身便是在权力遮蔽下形成的,这种认识又反过来助推了权力的威力。人性因此在权力遮蔽下被异化,失去了人的完整性,因此这种试图通过权力获得实现自我确认的努力终将归于失败。第三章论述了刘作品中相关伦理书写。分别概括了作品中呈现的几种伦理,论述了伦理的尴尬与温情。指出伦理尽管最初是本诸于人性的,其中有温情的一面。但伦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被权力改造,成为权力的帮凶,个体的异化正是在权力与伦理的合谋中完成的。第四章论述了刘震云的书写“新历史”的努力,其中涵盖了历史的几种向度,重复性、偶然性、真相与表象;人被权力和伦理异化的过程正是在历史这个时间维度中完成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一种被遮蔽的历史;还论述了刘震云通过戏仿、庸俗化、游戏化等手法解构传统历史观的努力;第五章围绕故乡展开。阐述了故乡与怀旧的概念,又围绕时间还是空间、物还是人、想象与真实、故乡与个体四部分论述了故乡作为人个体怀旧的一个精神空间,所有权力的威慑,伦理的训导和温情都发生在其中,个体的异化正是在故乡这个空间中完成的。个体的故乡情结不过是一种在对当下不满基础上反顾,一种在想象过去中寻找慰藉的努力。第六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正是在人性的思考中刘震云认为他找到了切入世界的入口。本部分围绕人性的几种进行论述。论述了人性的几种,如懦弱、遗忘,恃强凌弱、习惯当下,从众心理向往公平等等互相共生又彼此矛盾的人性。这是人性的本真,有丑陋凶残的一面,也不乏温情的一面。这是导致个体存在困境的渊薮,也是摆脱这种困境个体必须直面的人性本真。第七章是宗教。本章辨析了宗教的作用及刘震云的宗教观。刘震云对对中西宗教作了思考,认为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在中国真正起到协调社会关系的不是宗教而是儒家伦理。中国所谓的宗教如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也都是在伦理的隐蔽下求生,共同给人提供生存超越的途径。但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传统伦理的崩溃,宗教的作用也完全消解。现代人陷入一种孤独和焦虑之中。第八章是刘震云近年《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中思考的核心,也是思想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他进入了关于存在的思考,并试图在对存在困境的直面中,依据人性的本然和渴求,探索一条超越困境的途径。
     结语中对前面几章内容作了一个梳理和归纳,把他思考的这个过程概括为“通向人性本真的途中”。论述了他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传统权力、伦理、历史、故乡的祛蔽和对个体超越生存困境的探索。其中权力是异化人性的罪魁祸首,伦理则被改造为为权力帮凶,这些人性遮蔽的历时性过程就构成了历史,而其发生的场地便是故乡;权力固然遮蔽了人性,而这种动机却仍然来自人性中欲望的膨胀。个体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孤独、困惑,希望超越,宗教和伦理就是人类找到的关于生存超越的一种途径,但因为其在当下的局限性,刘震云最终把眼光投向了存在的思考。在结语中还指出刘震云创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对其创作的成就和特色进行了尽量客观的文学史评价。
Generally speaking, Liu Zhenyun has been widely known as an author since his debut novel Tapu in1987.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a series of the so-called "neo-realist novels," Liu began to gamer a rising tide of literary criticism."Neo-realism" is meaningful for the reason that no one has never written like this befo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realism."Neo-realism" wakes up from the dream, and gives the reader a new perspective to observe life. Up to now,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Liu Zhenyun started from this point. But the so-called "neo-realism" is neither his key point nor his starting point. Liu's writing bega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One Night in Melonfield in1979. Before his success in his mature works like Tapu and New recruits, Liu has had a long practicing period. Even though his writing in this period is relatively immature, we can still clearly know his way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And if we view imitation stage of Liu Zhenyun's writing and later writing as a whole, We can also know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writers who pay much attention to customs, landscapes, regions, and times, and from those social critical writers as well. Liu Zhenyun is a writer with thought, and tries to grasp the authenticity behind world, life and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writing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his thinking from superficial to profound, from outside to inside, from phenomenon to essential. During this process, Liu has developed his own systematic cognition towards his time and individual existence dilemma. He does not try to ascribe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 and modem to a nihilistic situation, he tries to find a way of going beyond the dilemma. Though this kind of beyond is not perfect, it is thought-provoking for the individual in trouble. Besides, Liu Zhenyun's writing style on insistent exploration of thought and his accomplishment are peculiar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arena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comb the process of Liu Zhenyun's writing,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mation of his thought, delineate the system of his thought, and locate hi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Part one:Chapter One is a carding of Liu's writing process up to2012. It includes three phases:the first phase is mimesis from1979to1987. In this process, he was still in the shadow of tradition, and tried to grasp the world but incapable of doing so. His narrative techniques deliberately constructed complicated plot and image, but it was naive and artificial on the whole. The second phase began with1987to2002. Liu Zhenyun started to shake off the conventions and traditions, and to articulate his own thinking of his time and world, and think the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 under his times. Thus, power, ethics, history, homeland, religion and existence became his foci. Basing on the narrative technique in the first phase, Liu adopted plenty of formal experiments in language carnival,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style. His writing aroused attentions and arguments as well. In the third phase is from2003up to now. At this moment, he has arrived the dilemma of existence of being. He thinks that his ideas have already arrived the authenticity of human nature. After his narrative experiments in the third phases, he came back to a simpler narrative method. Meanwhile, his successful experiments in the second phase were kept in this phase. The arrangement of his narrative structure always highlights the meaning of his form.
     Part Two:Chapter One dwells on the writing of power on Liu Zhenyun's work and the reason why people pursue power, the process of the working of power, the influence that power exerts on human being. Power becomes the method for the self-formation of the individual. This recognition itself is formed in the shadow of power, and it enhances the power instead. Human nature is alienated under the cover of power, and loses his wholeness. Thus, this attempt of self-affirmation through power is doomed to failure.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ethic aspects in Liu's work, which includes several types of ethics and elaborates the dilemma and tenderness of ethics. Liu points out that ethics comes from the human nature and has its tender side, but it has been reconstructed by power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become an accomplice to the power. The alien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s completed in the conspiracy of power and ethics. Chapter Three elaborates on the efforts of Liu Zhenyun's writing on "new history," which includes several dimensions of history:repetition, contingency, truth and presenta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 by power and ethics is completed in the dimension of time so that the history we read is a covered history.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Liu's efforts of d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 view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parody, kirsch, play. Chapter Four is about homeland. It expands on the concepts of homeland and nostalgia.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ime or space, thing or man, imagination or truth and homeland or individual, it discusses the homeland as a spiritual space for the nostalgic individual, in which all the power threatening and tenderness are included and the alien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s completed. The homeland complex is merely a reflection of the discomfort contemporary, an effort to find comfort in an imaginary past. Chapter Five, the essential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at through his thinking on human nature, Liu Zhenyun assumes that he has found a way to the world. This part discusses several kinds of human nature:cowardness, forgetfulness, bully, getting use to the present, group psychology and desiring for equality and etc.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is that it has its ugly part and its gentle part as well. This leads to the dilemma of the individual, but it is the human nature the individual in trouble has to face.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and Liu Zhenyun's view on religion. After Liu's thinking on China and Western religion, he thinks that there is no religion in the Western sense in China. In China, the real force that harmonizes the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 is not religion but Confucian ethics. The religions in China, such as Buddhism from India or local Taoism, all struggle to survive in the shadow of ethics, and provide people a way to go beyond survive. But in modern times, the effects of religion has been completed dissol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llapse of traditional ethics. Modern people fall into a state of loneness and anxiety. Chapter Seven is on Liu Zhenyun's recent works One Sentence Worth Thousands and I'm Not Pan Jinlian. He entered into a thinking on existence,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a way to go beyond the predicament through facing up to it and follow the desire of the human nature.
     Conclusion generalizes the main points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s, and terms this process as "on the road to the authenticity of human nature." It discusses his creative attitude on realism and his effort of reconstruct a new ethical status by discarding traditional power, ethics, history and homeland. It also points out several problems in Liu Zhenyun's writing, and tries to make neutral evaluation towards his writing accomplish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by comparion.
引文
①前能查找到最早的一篇专门研究刘震云的文献是王必胜的《躁动的灵魂和艰难的人生——刘震云小说主题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5期。
    ②白雨:《“官场”人生,别样滋味——读刘震云的<官场>》,《小说评论》,1989年第4期。
    ③卢焱:《权利意识:刘震云小说的精髓》,《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④毕新伟:《漫说“权力哲学”——刘震云小说论》,文艺评论,1998年第4期。
    ⑤摩罗、杨帆:《奴隶的痛苦与耻辱》,《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①姚晓雷:《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的主题解读》,《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②王维强:《权力文化意识:刘震云小说中人性异化的根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③李扬:《文化:作为意志的表象》,《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3期。
    ④张新颖:《乱语讲史,俗眼看世——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漫评》,《小说评论》,1994年4期。
    ⑤董之林:《向故事“蜕变”的历史》,《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1期。
    ①贺仲明:《放逐与逃亡——论刘震云创作的意义及其精神困境》,《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②陈晓明:《故乡面与后现代的恶之花》,《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③梁鸿:《论刘震云小说的思维背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王光华:《刘震云小说中故乡情结解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贺仲明:《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论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当代文坛》,1996年第2期。
    ③苗袆:《传统人格理想的消隐与重建——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④吴丽芳:《崇高的消解——试析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⑤姚晓雷:《刘震云早期小说文本的再解读》,《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⑥姚晓雷:《刘震云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①张均:《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小说评论》,1997年第1期。
    ②宫东红《反思与突围——读刘震云的<故乡面与花朵>》,《当代文坛》,2000年第2期。
    ③吕永林:《刘震云小说叙事的向“黑”现象》,《青年文学》,2001年第1期。
    ④西元、雪冰《“文革反思”写作中的存在上义影响—刘震云长篇小说的政治一历史阐释》,《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⑤陈振华:《异化·沉沦·荒谬——刘震云小说“存在”主题阐释》《晋阳学刊》,2005年第4期。
    ⑥万海洋:《荒诞境遇下的存在状态——刘震云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名作欣赏》,2009年第10期。
    ①李敬泽:《通往故乡的路》,《南方文坛》,1999年第3期。
    ①王必胜:《躁动的灵魂和艰难的人生——刘震云小说主题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5期。
    ①金惠敏:《走向永恒的黑暗——刘震云小说历程》,《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②白烨:《生活流、文化病、平民意识——刘震云论》,《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③文淑慧:《刘震云中篇小说评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④杨士斌:《论道家文化在刘震云小说中的渗透》,《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⑤梁鸿:《刘震云作品中的闹剧冲动》,《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6期。
    ⑥陈思和、李振声、郜元宝、张新颖:《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第10期。
    ①沈梦瀛:《论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多面性》,《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②曹书文:《刘震云小说创作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③赵鹏:《习以为常和迷惑不解处见丑恶与悲惨——论刘震云小说中的鲁迅因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5期。
    ④胡河清:《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张利嘴》,《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
    ①摩罗:《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期。
    ①陈晓明:《漫评刘震云的小说》,《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②张冠夫:《刘震云的反讽叙事特征》,《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③陈旭光、翁志鸿:《视角、语体、模式与作家心态——刘震云小说文本叙事批评》,《当代文坛》,《小说评论》,1992年第5期。
    ④叶木:《论刘震云的小说视角——兼及“新写实”小说论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①郑春:《刘震云小说的文体形态》,《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②陶敏:《刘震云小说的言语修辞透视》,《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③李杰虎:《论刘震云小说的结构特点》,《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④党艺峰:《小说的叙事空间及文化意味》,《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⑤徐彦利、李哲:《1990年代刘震云的另类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⑥董之林:《回到文本:刘震云小说的“双声话语”及其它》,《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
    ⑦上春林:《围绕“语”言展开的中国乡村叙事——评刘震云长篇小说<一句顶—万句>》,《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①张业松:《写实内外——说刘震云》,《上海文学》,1992年第3期。
    ②卢焱:《略论刘震云小说的审美指向》,《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③姚小亭:《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影响——兼论刘震云的“触电”与“媚俗”》,《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④姚小亭:《“触电”极为成功的当代小说家——文化消费时代的刘震云及其《手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①周立琼:《文学共鸣的心理机制》,《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李书磊:《刘震云的勾当》,《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②人民网,http://book.people.com.cn/GB/108221/6781550.html。
    ①刘震云:《刘震云文集》,《向往羞愧》自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①李书磊:《刘震云的勾当》,《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①徐梅、刘震云访谈《谁同我结伴去汴梁》,《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2月1日。
    ②[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①[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4页。
    ①郭宝亮:《诗性消解:主体隐匿和人的沉沦》,http://wenvixue.bnu.edu.cn/html/iiaoshouwenii/guobaoliang/2006/0925/296.html。
    ②姚晓雷:《刘震云早期小说文本的再解读》,《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③刘震云:《头人》,《青年文学》,1989年第1期。
    ①周罡、刘震云:《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3期。
    ②参见关正文等著《通往故乡的道路),华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11页和第102—103页。
    ①王谦:《废话刘震云》,《三月风》,2005年6期。
    ②梁鸿:《论刘震云小说的思维背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第10期。
    ②徐梅、刘震云:《谁同我结伴去汴粱》,《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2月1口。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全集》(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83页。
    ②陈思和、李振声、郜元宝、张新颖:《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10期。
    ①王彬彬:《“残酷”的意义——关于最近几年的一种小说现象》,《文艺争鸣》,1989年第2期。
    ②[美]J·K·加尔布雷斯《权力的分析》,中文版,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①米歇尔·福柯:《性史》,史文版,张廷深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②[英]伯特兰·罗素:《权力:一种新的社会分析》、英文版,纽约,W·W·诺顿,1988年版,第2页。
    ③[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④[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⑤[英]罗得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4页。
    ⑥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3页。
    ⑦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页。
    ①[英]罗素:《权力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4页。
    ②[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86页。
    ③王爱冬:《政治权力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一12页。
    ①陈晓明:《漫评刘震云的小说》,《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②[美]J·K·加尔布雷斯:《权力的分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页。
    ①[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101-102页。
    ②[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页。
    ①刘震云:《.草木、人及官》,《中篇小说选刊》,1989年第2期。
    ①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口常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②[英]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邹海燕等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页。
    ②[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4页。
    ①姚晓雷:《刘震云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②刘震云:《头人》,《向往羞愧》(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0页。
    ①[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22页。
    ②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3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89页。
    ②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①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②[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7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年版,第178页。
    ②[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页。
    ②[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8页。
    ①白雨:《“官场”人生,别样滋味——读刘震云的<官场>》,《小说评论》,1989年第4期。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页。
    ①刘震云:《官场》《刘震云文集》之《向往羞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18页。
    ②[美]亚瑟·斯密斯:《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①刘震云:《<塔铺>余话》,《中篇小说选刊》,1987年第6期。
    ②毕新伟《漫说“权力哲学”——刘震云小说论》,《文艺评论》,1998年第4期。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页。
    ②《老子》,十九章。
    ③洪治纲:《从想象停滞的地方出发——读余华的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④韦政通:《人文主义的力量》,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4页。
    ⑤[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6-17页。
    ①吴俊:《质疑“公共知识分子”》,《文学的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②边赫、赵亮:《刘震云的低度情感》,《英才》,2001年第8期。
    ①边赫、赵亮:《刘震云的低度情感》,《英才》,2001年第8期。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12页。
    ②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③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④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0页。
    ①[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47-148页。
    ②[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85页。
    ③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页。
    ①刘震云:《整体的故乡和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3卷,中央编译局,1972年版,第54页。
    ①[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译者序,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①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9页。
    ②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①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3-96页。
    ②张英:《刘震云“废话”说完,“手机”响起》,《南方周末》,2004年2月5日。
    ①[美]海登·怀特:《前言:历史的诗学》,《元历史: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①弗雷德里克·詹姆森:《马克思上义与历史上义》,《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②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③贺仲明《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论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当代文坛》.1996年第2期。
    ①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出自《二心集》,《鲁迅全集》(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陶敏:《刘震云小说的言语修辞透视》,《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②[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页。
    ③[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8页。
    ④刘震云:《单位》,刘震云文集《一地鸡毛》,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①参看王彬彬:《沈定一的向右转与瞿杨之结合》,《并未远去的背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学术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①补野平:《霍克斯小说西方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16页
    ②谷野平:《霍克斯小说西方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17页。
    ①[法]菲利普·汤姆森:《论怪诞》,孙乃修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①[英]阿瑟·波拉德:《论讽刺》,谢谦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43页。
    ①[法]菲利普·汤姆森:《论怪诞》,孙乃修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①刘震云:《手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法]菲利普·汤姆森:《论怪诞》,孙乃修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①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等:《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10期。
    ①宾得:《荷尔德林诗中“故乡”的含义与形态》,载于刘小枫、陈少明主编:《荷尔德林的新神话》,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①[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闸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页。
    ②[美国]斯维特兰娜.博伊姆著,杨德友译:《怀旧的未来》,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③赵静蓉:《怀旧一一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4页。
    ④周宪:赵静蓉《怀旧——水恒的文化乡愁》序言,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⑤[美国]斯维特兰娜.博伊姆著,杨德友译:《怀旧的未来》,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①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①孙丽:《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正月里的对话》,《南方周末》,2002年2月28日。
    ②张洁:《刘震云:手机的“语速”》,《人民论坛》,2004年第3期。
    ①[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上册),齐世荣、田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页。
    ②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见《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③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2期。
    ①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4期。
    ①贺仲明:《放逐与逃亡——论刘震云创作的意义及其精神困境》,《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①转引自赵静蓉:《怀旧——水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6-27页。
    ②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第73页。
    ①《战国策·秦—》,卷三。
    ②张均:《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小说评论》,1997年第1期。
    ①葛胜华:《沉重的轻佻泣血的玩耍——评刘震云长篇写作《故乡相处流传》,《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长出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2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4),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7页。
    ①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8-19页。
    ②刘震云:《读鲁迅小说有感:学习和贴近鲁迅》,《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
    ③贺仲明:《放逐与逃亡——论刘震云创作的意义及其精神困境》,《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④姚晓雷:《刘震云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①胡河清:《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张利嘴》(《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
    ②王彬彬:《“残酷”的意义——关于最近几年的一种小说现象》,《文艺争鸣》,1989年第2期。
    ③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④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80页。
    ⑤葛晨虹:《人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①刘震云:《头人》,《刘震云文集》之《向往羞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②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①赫斯:转引自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②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页。
    ①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花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5页。
    ②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文集》之《温故流传》,江苏文芝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页。
    ①王彬彬:《为一只蝎子喝彩》,《为批评正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②[日]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崔相录、上生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①[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89页。
    ①刘震云:《官场》《刘震云文集》之《向往羞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①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①刘震云:《一腔废话》,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页。
    ①《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①刘震云:《阿克曼、外祖母和德累斯顿》,《散文选刊》,2011年第11期。
    ①张英:《刘震云“废话”说完,“手机”想起》,《南方周末》,2004年2月5日。
    ①[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②[美]路易斯·P·波伊曼:《宗教的哲学》,黄瑞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葛晨虹:《人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日]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崔相录、王生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②[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0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9页。
    ①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①林存阳、刘中建:《中国之伦理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①[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上义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4-35页。
    ②摩罗:《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上小波谈起》,《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期。
    ③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①王春林:《围绕“语”言展开的中国乡村叙事——评刘震云长篇小说<—句顶—万句>》,《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①[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7-198页。
    ①刘震云:《我对世界所知甚少》,《时代》,1998年第5期。
    ②[法]萨特:《论存在的无奈》,《超越生命的选择》,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①陈振华、刘学峰:《刘震云的意义及局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②程文超:《意义的诱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③据2012年10月27号采访刘震云录音整理。
    ①这种亲缘关系的详详细分析见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7年和郑家栋《“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读书》,2003年第6期。
    ①[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宜良等译,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755页。
    ①[法]萨特:《外界限制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超越生命的选择》,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②[法]萨特:《他人就是地狱》,《超越生命的选择》,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摩罗:《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期。
    ②陈思和、郜元宝等:《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第10期。
    ③陈思和、郜元宝等:《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第10期。
    ④摩罗、杨帆:《奴隶的痛苦与耻辱》,《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①郑春:《试论刘震云小说的文体形态》,《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5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4页。
    ②[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页。
    ①摩罗:《刘震云:中国生活的批评家》,《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4期。
    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①文淑慧:《刘震云中篇小说评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①刘震云:《读鲁迅小说有感:学习和贴近鲁迅》,《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
    ①鲁枢元:《超越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①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为批评止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①王彬彬:《再谈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及其他》,《为批评止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①曲春景:《艺术的主体与表达》,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236页。
    ①黄发有:《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
    ②吴俊:《发现被遮蔽的东西》,《文学的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 《瓜地一夜》1979年11月于北京大学《未名湖》。
    2. 《被水卷去的酒帘》,1982年2月于北京大学。
    3. 《月夜》,《奔流》1982,第4期。
    4. 《江上》,《安徽文学》,1983年第3期。
    5. 《村长和万元户》,《雨花》,1983年第11期。
    6. 《河中的星星》,《北京文学》,1983年11期。
    7. 《模糊的月亮》,《文学》,1984年4期。
    8. 《栽花的小楼》,《青年文学》1985年第4期。
    9.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文学》,1984年第11期。
    10.《大庙上的风铃》,《奔流》,1984年第4期。
    11.《栽花的小楼》,《青年文学》,1985年第4期。
    12.《罪人》,《青年文学》,1986年第10期。
    13.《乡村变奏》,《青年文学》,1986年第8期。
    14.《塔铺》, 原载《人民文学》,1987年第7期,后被选入《小说月报》1987年第10期,《中篇小说选刊》,1987年第6期。
    15.《新兵连》,原载《青年文学》,1988年第1期,后选入《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
    16.《爹有病》,《星火》,1988年第2期。
    17.《乡村变奏之二》,《天津文学》,1989年第3期。
    18.《头人》,《青年文学》,1989年第1期。
    19.《老师和上级》,《长江》,1989年第5期。
    20.《官场》,《人民文学》,1989年第4期。
    21.《爱情的故事》,《作家》,1989年第6期。
    22.《单位》,《北京文学》1989年2期。
    23.《故乡天下黄花》,《钟山》1991年第1、2期。
    24.《一地鸡毛》,《小说家》,1991年第1期。
    25.《官人》《青年文学》1991年4期,结稿与1991年2月。
    26.《故乡相处流传》,《钟山》1992年第2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7.《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克莱德曼》,《芳草》,1992年第11期。
    28.《新闻》,《长城》,1993年第6期。
    29.《温故1942》,结稿于1993年12月。
    30.《故乡面和花朵》(4卷),分别发表于《钟山》,1998年第1、2、4期;《花城》,1998年第1期;《江南》,1998年第1期;《青年文学》,1998年第1期。
    1.《塔铺》,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
    2.《刘震云文集》(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故乡天下黄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4..《故乡相处流传》,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5.《故乡面和花朵》,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
    6.《一腔废话》,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7.《手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我叫刘跃进》,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9.《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0.《我不是潘金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11.《温故一九四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英]?阿瑟·波拉德:《论讽刺》,谢谦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波兰]埃娃·多曼斯卡:《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包亚明:《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骏涛:《精神之旅—当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启能、倪为国主编: 《书写历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陈晓明:《审美的激变》,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程文超:《意义的诱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2010年版。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
    [法]菲利普·汤姆森:《论怪诞》,孙乃修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 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葛晨虹:《人性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郭宝亮:《洞透人生与历史的迷雾——刘震云的小说世界》,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海登·怀特:《前言:历史的诗学》,《元历史: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责任与判断》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胡大平:《崇高的暖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发有:《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黄发有:《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发有:《想象的代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小说与重复》,王宏图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J·K·加尔布雷斯《权力的分析》,中文版,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姜广平:《经过与。穿越一一与当代著名作家对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日]今道友信:《存在主义美学》,崔相录、王生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李洱:《老子》,饶尚宽注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李宏图:《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三联出版社,2003版。
    李晓虹编:《2010年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11年版。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1984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版。
    [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第197-198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加]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林存阳、刘中建《中国之伦理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年版。
    鲁枢元:《超越语言》,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美]路易斯·P·波伊曼:《宗教的哲学》,黄瑞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罗得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论语译注》(第3版),杨伯峻注译,中华书局,2009年版。
    [英]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学术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南帆:《文学的维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瑞士]皮亚杰:《解构主义》, 商务印书馆,2010。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0年。
    秦林芳:《丁玲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曲春景:《艺术的主体与表达》,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法]让·佛洛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让·佛洛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第16-17页,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版。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1987年版。
    [法]萨特:《超越生命的选择》,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沈卫威:《胡适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沈卫威:《情僧苦行:吴宓传》,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沈卫威:《无地自由:胡适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沈卫威:《茅盾:1896-1981》(第3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沈卫威:《大学之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光明出版社,2009年版。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齐世荣、田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著,杨德友译:《怀旧的未来》,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王爱冬:《政治权力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安忆:《故事和讲故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彬彬:《为批评正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王彬彬:《城墙下的夜游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彬彬:《文坛三户》,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王彬彬:《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彬彬:《一嘘三叹论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王彬彬:《并未远去的背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韦恩·布斯:《修辞的复兴》,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第34—35页,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俄]维谢洛夫司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韦政通:《人文主义的力量》,中华书局,2011年版。
    吴俊:《鲁迅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1992年版。
    吴俊:《文学的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俊:《遮蔽与发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吴俊:《国家文学的想象与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吴俊:《向着无穷之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奥地利]西格蒙德·佛罗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许纪霖:《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法]雅克·里纳尔:《小说的政治阅读》,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美]亚瑟·斯密斯:《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余华:《文学:想象、记忆与经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版。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凯克斯:《为保守主义辩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谱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张光芒:《混沌的现代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周宪:《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等:《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2003年版。
    朱水涌:《叙事与对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晓进:《历史转换期文化启示录:文化视角与鲁迅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杨洪承:《文学边缘的整合:文学与文化研究初探》,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杨洪承:《废墟上的精灵: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理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白烨:《生活流、文化病、平民意识——刘震云论》,《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白雨:《“官场”人生,别样滋味——读刘震云的<官场>》,《小说评论》,1989年第4期。
    毕新伟:《漫说“权力哲学”——刘震云小说论》,文艺评论,1998年第4期。
    边赫、赵亮:《刘震云的低度情感》,《英才》,2001年第8期。
    曹书文:《刘震云小说创作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陈思和、李振声、郜元宝、张新颖:《刘震云:当代小说中讽刺精神能到底能坚持多久》,《作家》,1994年第10期。
    陈振华、刘学峰:《刘震云的意义及局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陈晓明:《漫评刘震云的小说》,《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陈旭光、翁志鸿:《视角、语体、模式与作家心态——刘震云小说文本叙事批评》,《当代文坛》,《小说评论》,1992年第5期。
    程光炜:《在故乡的神话坍塌之后—论刘展云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党艺峰:《小说的叙事空间及文化意味》,《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董之林:《回到文本:刘震云小说的“双声话语”及其它》,《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
    葛胜华:《沉重的轻佻泣血的玩耍——评刘震云长篇写作《故乡相处流传》,《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贺仲明:《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论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当代文坛》,1996年第2期。
    贺仲明:《放逐与逃亡——论刘震云创作的意义及其精神困境》,《中州学刊》,1997年第3期。
    洪治纲:《从想象停滞的地方出发——读余华的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胡河清:《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利嘴》,《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
    黄发有:《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
    金惠敏:《走向永恒的黑暗——刘震云小说历程》,《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李杰虎:《论刘震云小说的结构特点》,《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李敬泽:《通往故乡的路》,《南方文坛》,1999年第3期。
    [美]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李书磊:《刘震云的勾当》,《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1期。
    李扬:《文化:作为意志的表象》,《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3期。
    梁鸿:《试论刘震云小说的闹剧冲动》,《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梁鸿:《论刘震云小说的思维背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刘震云:《塔铺余话》,《中篇小说选刊》,1986年第6期。
    刘震云:《草木、人及官》,《中篇小说选刊》,1989年第2期。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一地鸡毛)创作谈》,《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刘震云:《读鲁迅小说有感:学习和贴近鲁迅》,《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
    刘震云:《整体的故乡与故乡的具体》,《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刘震云:《我对世界所知甚少》,《时代》,1998年第5期。
    卢焱:《权利意识:刘震云小说的精髓》,《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卢焱:《略论刘震云小说的审美指向》,《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孟繁华:《“说话”是生活的政治》,《文艺争鸣》,2009年第8期。
    苗祎:《传统人格理想的消隐与重建——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摩罗:《刘震云:中国生活的批评家》,《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4期。
    摩罗、杨帆:《为奴隶的痛苦和耻辱》,《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摩罗:《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期。
    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2期。
    沈浩波:《刘震云访谈》,《东方艺术》,1992年第2期。
    沈梦瀛:《论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多面性》,《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陶敏:《刘震云小说的言语修辞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王必胜的《躁动的灵魂和艰难的人生——刘震云小说主题论》,《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5期。
    王彬彬:《“残酷”的意义——关于最近几年的一种小说现象》,《文艺争鸣》,1989年第2期。
    文淑慧:《刘震云中篇小说评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王谦:《废话刘震云》,《三月风》,2005年第6期。
    吴丽芳:《崇高的消解——试析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王光华:《刘震云小说中故乡情结解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王春林:《围绕“语”言展开的中国乡村叙事——评刘震云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徐彦利、李哲:《1990年代刘震云的另类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杨士斌:《论道家文化在刘震云小说中的渗透》,《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姚晓雷的《故乡寓言中的权力质询——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的主题解读》,《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叶木:《论刘震云的小说视角——兼及“新写实”小说论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姚晓雷:《刘震云早期小说文本的再解读》,《齐鲁学刊》,2005年第第2期。
    王春林《围绕“语”言展开的中国乡村叙事——评刘震云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姚晓雷:《刘震云论》,《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张业松:《写实内外——说刘震云》,《上海文学》,1992年第3期。
    张均:《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小说评论》,1997年第1期。
    张英:《写作向彼岸靠近—刘震云访谈录》,《作家》,1998年第6期。
    张冠夫:《刘震云的反讽叙事特征》,《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赵鹏:《习以为常和迷惑不解处见丑恶与悲惨——论刘震云小说中的鲁迅因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郑春:《刘震云小说的文体形态》,《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郑家栋:《“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读书》2003年第6期。
    周罡、刘震云:《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3期。
    姜卫红:《<手机>之争的价值困境》,《解放日报》,2004年2月17日。
    卢焱:《刘震云小说的批判意识》,文艺报,2005年9月8日。
    孙丽:《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正月里的对话》,《南方周末》,2002年2月28日。
    王蒙:《<手机>微言大义》,《福州晚报》,2004年02月11日。
    吴小曼:《作家刘震云的喜剧精神》,《华夏时报》,2002年4月15日。
    吴菲:《刘震云谈<手机>:拧巴的世界变坦了的心》,《北京青年报》,2003年12月09日。
    解玺璋:《飘在空中的写作——<一腔废话>三题》,《北京日报》,2002年01月/13日。
    徐梅、刘震云访谈:《谁同我结伴去汴梁》,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2月1日。
    张洁:《刘震云:手机的“语速”》,《人民论坛》,2004年第3期。
    张英:《刘震云“废话”说完,“手机”想起》《南方周末》,2004年2月5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