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绘画时代。写实与写意的绘画理念交相辉映,宫廷、文士民间等不同绘画类型共生共存并相互影响。
     文人士大夫绘画是北宋画坛的重要支流。北宋文士在绘画的收藏鉴赏、品评著述甚至艺术创作领域中都演绎重要角色,业已建立一套崭新的审美品评体系,并且逐渐开始标举身份化的绘画立场,构建新颖的图像形式和风格内涵。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治政策下,北宋文人士大夫群体具有不同以往政治权力和文化语权,所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绘画风格不仅传播于业余画家内部,同时也对职业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带有文人士大夫阶层能量及身份特征的观念与风格在绘画领域渐趋泛化的态势是为北宋绘画的“文人化”。
     文章结构上,由于北宋文士绘画在名、实上都与明清文人画有所不同,所以本文第一章首先对“士人画”和“文人画”的相关词意与使用进行考辨,继而说明北宋绘画“文人化”的提出。第二章对北宋之前绘画理论及创作中已经出现的“文人化”作以考察,丛而厘清北宋时期哪些思想观念和图像表征是对于前代的继承演绎,哪些是北宋文士的新思新创。
     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
     第三章通过北宋时期史论著述和绘画品评的梳理,分析展现其中绘画史观和审美趣味上的文人化特征,特别是文士的介入及其前后变化。第四章是对北宋时期绘画创作文人化的观察研究。北宋文士画家逐渐建立起独立化、个性化的身份意识和绘画目的,在创作中以文化关联和个人喜好对原有的形制材料、题材内容等做出主观选择和内涵演绎,并在绘画款印题跋上做出发展和突破,这是北宋文士绘画创作中已经出现的文人化表征。但是北宋仍有很多文士画家保持着与职业画家几乎无异的专业化艺术水准和形式风格,所以北宋绘画创作尚处在“文人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文士绘画自身尚属发展不完整和不成熟的“文人画”形态转“化”,另一方面是对职业绘画产生影响的风格泛“化”。第一个“化”是过程性,第二个“化”是影响力。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such a colorful painting age. realistic painting shone: together with spiritual expression. The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the court painting, the: scholar-official painting, the folk painting, coexistence and influenced each other.
     Scholar-official paintings w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ainting. scholar-official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used to be the ruler of the society in appreciating, judging and creating.They had set up a new painting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gradually began to stress independent standard ideas, select new styles and image format.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of ruled by the " Emperor and scholar-officials, they had particular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ower, so their aesthetic taste and style of painting would affect on amateurs themselves, including professional painters. This kind of trend of painting concepts, forms and styles in identity was becoming generalization is painting " scholarly "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ecause scholar-official paint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different with literati painting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nature and name. I will verif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nd change of" Scholar-official painting" and "literati painting" in the first chapt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painting theories and creations befor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ould been examine " scholarly ",in order to clarify which was emerged and which was inherited for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apter Ⅲ, Chapter Ⅳ are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 scholar "aesthetic qualities in painting history writings and aesthetic tast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ill be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the involvement of the scholar-officials and the changes concerned in Chapter Ⅲ.
     The content of the fourth chapter is observational research on creation of painting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painting intentions of scholar-official exhibited independent and personalized sense of identity gradually.They made subjective choice in materials, shapes, subjects, signatures and seals, which painting chang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cholarl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scholar-official painters maintained almost same with the r professional artistic level and form of style, so "Scholar" paint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a relatively complex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Scholar-official paintings still developed incompletely and immaturely. on the one hand, their painting styles impacted on occupational paintings. The first is the process,the second is the influence.
引文
1郎绍君、水天中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页67-73
    2阢璞《中国画史论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页102-164
    3万青力《文人画与文入画传统——对20世纪中国画史研究中一个概念的界定》,《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页140-144
    4徐建融《工匠和艺术家(上、下)》,《国画家》2006年第4、5期,页2-4,页2-5
    5徐建融《文人画和士人画》(上、下),《国画家》,2008年第1、2期,页9-12,页8-11
    6徐建融《士人与文人》,《国画家》,2011年第5期,页11-14
    7林木《论文人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页113
    8施建中《南唐绘画的文人化倾向及文入画“五代萌生说”初探》,《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页123-126
    9薛永年《蓦然回首—薛永年美术论评》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5月,页29
    10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页252-255
    11王逊《王逊美术史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页106-112
    12阮璞《苏轼的文人画观论辩》,《中国画史论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7月,128-129页
    13薛永年《蓦然回首—薛水年美术论评》,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页29-38
    14邓乔彬《论北宋文人画》,《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7卷第2期,页51-56
    15樊波《宋代文人画思潮和李公麟人物画的审美取向》,《荣宝斋》,2006年第4期,页52-63
    16王雪峰《北宋文入画思潮影响下的文人画形态的生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页32-37
    17[美]方闻著、李维琨译《超越与再现:8世纪至14世纪中国书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1版
    18[美]卜寿珊《北宋文人的绘画观》,《国立编译馆馆刊》,1982年11卷2期
    19[美]h寿珊《苏轼论画》,《湖北美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0衣若芬《谈苏轼对王维与吴道子绘画艺术的评价及其影响》,《国立编译馆馆刊》,1995年24卷1期
    21衣若芬《“宣和画谱”与苏轼绘画思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9年28卷2期
    22[美]高居翰《吴镇》,三联书店,1958年,页13
    23[美]卜寿珊(Susan Bush):The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Su Shih(1037-1101) to Tung Ch' i-Chang(1555-1636),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pp.1-3, p.90。
    24[美]谢伯轲《现身于宋代的“文人画”》,载《翰墨荟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25[美]李慧漱《宋代画风转变之契机——徽宗美术教育成功之实例(上、下)》,《故宫学术季刊》1984年1卷4期、1984年2卷1期
    26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7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28[美]伊沛霞《宫廷收藏对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
    29贺文荣《从品第走向分科:宋代绘画批评观念的一个重要转捩》,《美术研究》,2007年1期
    30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1界博士毕业论文
    31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8月第1版,639-640页
    32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4页
    33《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1356页
    4 苏轼在元丰(1068-1077)至元符(11098-1100)期间大约二十年中的杂说史论。
    35指唐代陆贽,德宗时曾出任两年宰相,正直敢言。
    36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宣和画谱》卷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32
    37[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13
    38韩刚《“士人画”与“文人画”观述评》,尚未发表
    39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页758。
    4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中国书店,1983年
    41[清]邹一桂《小山画谱》卷下,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八,上海人民出版社
    42[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
    43傅熹年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两宋绘画》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3-4
    44李公明、黄专等:《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页139
    4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丙寅条,中华书局,2004年版,392页
    46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4月,第125页
    47[元.明]陶宗仪《说郛》卷三九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48《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的内容与题目的对应问题多有争议。俞剑华认为两篇文字的名与文应当对调,金维诺先生认为《论画》应当包括《历代名画记》所载的《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两部分文字,前面是画评,后面是模写要法。
    49于安澜编《画品从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0
    50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8
    5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87-88
    52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12
    53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13
    54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6
    55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8
    5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于安澜《画史丛书》第一册,人民美术出版社,页1-126
    57衣若芬《晚唐五代题画诗的审美特质》,《世变与创化一汉唐、唐宋转换期之文艺现象》,“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2月,初版,页377-424。
    58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1021
    59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25
    60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26
    61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笔法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7-10
    62《洛神赋图》现存五卷宋代摹本。陈葆真新作《<洛神赋图>与中国古代故事画》是迄今关于《洛神赋图》最为完整细致的研究成果。
    6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5月第1版,页110
    64駮bo,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乌駮:毛色青白相杂。牸z1,雌性牲畜。
    6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5月第1版,第111页
    66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
    67于安澜编《画史从书》第二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102
    68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唐朝名画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80
    69历代文献中王维名下的画论有《画学秘诀》、《山水论》、《山水诀》和《石刻二则》四篇。《画学秘诀》共两篇,见陶宗仪《说郛》卷九十一。王世贞《画苑》取《画学秘诀》之一,名之《山水论》,内容上与詹景凤《画苑补益》中的黄庭坚《豫章先生论画山水赋》大致相同。詹景凤将王世贞未收的一篇收入《画苑补益》,以《画学秘诀》为书名,以《山水诀》为篇名。《石刻二则》见赵松谷《王右丞集笺注》卷二十八,前一则与《山水诀》略有出入,而赵松谷将《山 水论》、《山水诀》均定为伪作。《四库全书提要》亦称《画学秘诀》“句格皆似南宋人语”。
    70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20
    71于安澜编《画品从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88
    72于安澜编《画论丛刊》·《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88
    73施建中《南唐绘画的文人化及文入画“五代萌生说”初探》,《东南文艺》2011年第4期,页123-126
    74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40
    75于安澜编《画史从书》第二册《宣和画谱》卷十七,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213
    76[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53
    77徐建融《宋元水墨花鸟》,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页2
    78黄专、严善錞《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页101
    79[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5月第1版,页1-2
    80[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5月第1版,页53
    8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09148
    82[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5
    83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下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页30
    84[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1
    85书中所录史料不少都反映出写作完成的时间不止于此,如记载蒲永异之时引用的材料就是苏轼在1080年年末写的。阮璞《画学丛证》中也收录了一篇《<图画见闻志>的限断之年并非成书之年》考证文章。
    86[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66-67
    87[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109
    88李福顺编著《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页57
    89[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14-15
    90[美]卜寿珊《北宋文人的绘画观》,《国立编译馆馆刊》,1982年11卷2期,页160
    91[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102
    92[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3
    93[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4
    94李福顺编著《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页91
    95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卷上《魏公题跋》,台北: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14
    96李福顺编著《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页87
    97张安治等编著《历代画家评传·宋》,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9年11月,页26
    98[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 页10
    99[宋]王之道《相山集》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集部,上海人民出版社。王之道(1093-1169),字彦猷,庐州濡须人。善诗文南宋高宗时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居相山近二十年。
    100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孙绍远《声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页679
    101[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45
    102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孙绍远《声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页685
    103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认为此图诗真而画伪。谢稚柳和徐邦达均认为此画为真迹无疑,但是徐邦达认为卷后苏、王诗跋是伪作,而谢稚柳则认为书画并为真笔,后来锺银兰也持此观点,本文从谢、锺二位之论。
    104王耀庭主编《开创典范: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七月,页583-584
    105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声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页641
    106《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占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页4655
    107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176
    108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204
    109[北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二十八《诗话一卷》,中华书局,2001年3月
    ①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无咎题跋》卷三,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255
    111《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页2415
    112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页100
    113[美]卜寿珊《苏轼论画》,《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4[南宋]邓椿《画继》卷三·宋子房,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5
    115李福顺编著《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页39
    116翁方纲《米海岳年谱》等载:“黻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秘书省校书郎。“魏平柱《米芾年谱简编》:”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年),恩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当在本年。”
    117[北宋]米芾《画史》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电子版)
    118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1
    119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4
    120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8
    12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德隅斋画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65-166
    122[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5
    123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页323
    124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44
    125[北宋]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人民出版社(电子版)
    126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页324
    127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121
    128[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卷二:“陈用志,亦攻山水。画祥源观东位壁,磊落峭拔,布千里之景。以庆历中火,今无有矣。”评:“陈用志笔虽放旷,每得自然之意。”《图画见闻志》卷四:“陈用智,颖川郾城人,天圣中为图画院祇候。未久,罢归乡里。工画佛道、人马、山川、林木,精详巧赡,难跨伊人。但意务周勤,格乏清致。有《功德》、《蕃马》、故事人物等图传于世(用智居小窑镇,多谓之小窑陈)。
    129屈鼎,仁宗朝图画院祗候,工画山水,存世作品《夏山图》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30[宋]晃说之《景迂生集》卷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上海人民出版社(电子版)
    131[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24
    132[宋]邓椿《画继》卷九,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14-115
    133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从书》初集第九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页565-566
    134“宣和装”是徽宗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又称“宋代裱”。“宣和装”有严格的形制:尺头用绫,前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纸、加上画本身,一共五段,并在规定的位置上加盖“宣和七玺”:“御书”(葫芦形印)、“双龙”(方印)或“双龙”(圆印)、“宣和”(连珠印)、“政和”、“宣和”、“政和”(连珠印),拖尾部分并另钤“内府图书之印”合称为“宣和七玺”
    135张其凤《宋徽宗与文人画》,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136邓白《赵估》,《中国历代画家大观一宋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页236
    137[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冯惠民、沈锡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6
    138《宣和画谱》使用于安澜《画史从书》第二册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页1-259,后文所引不另脚注。
    139阮璞《苏轼的文人画观论辩》,《中国画史论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页138
    140阮璞《宣和书画谱谈艺多暗剽苏轼语意》,《画学续证》,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第1版,323页。
    141《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春渚记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页2424
    142[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62-63
    143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第1版,页146
    144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第1版,页147
    145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第1版,页129
    146语出《图画见闻志》卷四“燕贵”条,《图画见闻志》中未见燕文贵之记载。俞剑华和陈高华都以为二人所指同一本文认同此说。
    147谢稚柳《论李成<茂林远岫图>》,《鉴余杂稿》(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114页。
    148伊沛霞《宫廷收藏对于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页105-160
    149伍蠡甫《文人画艺术风格初探》,《文艺理论研究》,]982年第5期,页55-75
    15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294-295
    151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宣和画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76
    152[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8
    153[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17
    154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图绘宝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46
    155[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9
    156于安澜编《面品丛书》·《云烟过眼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340
    157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德隅斋画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65
    158[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0
    159杨家骆《宋人题跋》上册,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338-339
    160钱穆‘读文选》,《新亚学报》第三卷第二期,1958年。
    161[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66
    162[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62-63
    163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上册,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132
    164黄宾虹、邓实主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页566
    165此句可见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和张丑《清河书画舫》,但是未见于文同文集。
    166唐代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后因为毛笔的代称。宋刘克庄《念奴娇》词:“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唐韩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楮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此文将笔、墨、砚、纸拟人化,称纸为楮先生,后遂以楮先生为纸的别称。
    167[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2
    168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200
    169长广敏雄《什么是美术样式》,《美术研究》,1980年第4期,页61-63
    170小川裕充《院中の名画》,《中国绘画史论集:铃木敬先生还暦纪念》,东京:吉川弘文馆1981年版,页23-85
    171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页9
    172详见《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中的僧楚安传
    173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29
    174[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22
    175[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58
    176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页46-47
    177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初集第九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页565
    178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206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古代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200年11月第1版,页85-102
    180即廉布,山阳(江苏淮安)人,宋徽宗宣和出进士,为画学博士。南迁之后因为张邦昌之婿而不得任用,后绝仕念,居于绍兴,以诗画自娱,能画山水,枯木竹石师法苏轼。
    181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质疑,石恪在后蜀统治下图中题款却用北宋乾德年号,难以置信。所以此图是否是石恪所画尚有争议。但是即便是仿作也是与石恪画风,所以可以作为图像参考。
    182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页21。
    183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上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页253
    184黄涌泉《杭州府学李公麟圣贤像石刻》,《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12期,页59-61
    185[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96
    186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页678
    187《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88[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5
    189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418
    190[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24
    191衣若芬《晚唐五代题画诗的审美特质》,《世变与创化—汉唐、唐宋转换期之文艺现象》,“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2月,初版,页379-380。
    192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图画见闻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99
    193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山水纯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44
    194 Kenneth Clark.Landscape into Art (New York:Icon 1979),p.ⅸ转引自方闻、李维琨《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的中国书画》,浙江大学出版社,页55
    195[宋]邓椿《画继》卷三《轩冕才贤》,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1
    196[南宋]邓椿《画继》卷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1
    197方闻、李维琨《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的中国书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页131
    198于安澜主编《画品丛书》上卷·《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84
    199于安澜主编《画品丛书》上卷·《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71
    200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上,米芾《海岳题跋》,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338
    20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卷·《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77
    202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卷·《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77
    203[南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16-117
    204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卷·《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41
    205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247
    206[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64-65
    207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200
    208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松斋梅谱》,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页253
    209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上,德洪《石门题跋》卷一,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420-421
    210[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页102-103
    21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4
    212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138
    213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下,人民美术出版社,]960年2月第1版,页479-480
    214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457-458
    215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图绘宝鉴》序,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1
    216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5
    217诗塘有王诜题:“瞬瞬西由,打失心修。尔我谁道。骑牛觅牛。君可养慎。子也方收。立脊吐眼。胆直魂勾。木难牝迸。洒乐心沤。我我无我。历历悠悠。晋卿。”钤印“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陇西□”
    218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初集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页476-477
    219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初集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页566
    220[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49
    22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云烟过眼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22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版,页123
    223方闻《宋元绘画中的文字与图像》,《美术》,1992年第8期,页84
    224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页3
    22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页509510
    226洪再新《<十咏图>及其对宋元吴兴文化圈的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1期,页32
    227吴熊和《张先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页6
    228目前存世的《草堂十志图》是宋代摹本,庄申对其流传作过详尽考证,详见《唐卢鸿<草堂十志图>考》,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0本下。
    229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云烟过眼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338
    230[美]班宗华(Richard M.Barnhart), "Li Kung-lin's Hsiao Ching t'u,Illustrions of the Class of Filial Piety" (Ph.D. dissert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67)p.116
    231方闻、李维琨《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的中国书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页37
    232石守谦《中国古代绘画名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页43
    233万青力《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卷>补议》,《美术》,1988年第8期,页58
    234[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48
    235[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59
    236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上卷《山水纯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46
    237[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58
    238[南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14
    239[南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2
    240[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21-122
    241[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88
    242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孙绍远《声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页661
    243谢稚柳《李成考》,收入《鉴余杂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102-110
    244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上·《无咎题跋》,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356
    245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德隅斋画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58
    246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416
    247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圣朝名画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19
    248于安澜编《画品丛书》·《广川画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297
    249《诸子集成》,中华书局,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页279。
    250张先因其词“娇柔懒起,帘月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云破月来花弄影”而有“张三影”的别号。轶事详见《苕溪渔隐丛话》。
    251李福顺 编著《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页107
    25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页291
    253陈池瑜学术讲座:“文人画的源流与特征——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的艺术史价值”,中国美术美术馆,2012年2月25日
    254[北宋]慧洪《石门文字禅》卷六、卷十九
    255李福顺编著《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页70
    256《净因院画记》的时间有几种说法: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中记为“元丰三年(1080)端阳月八日眉山苏轼于净因院方丈书”,应误,文同元丰二年正月二十已卒于陈州。
    257苏轼《谢王内翰启》中有句:“奇文高论,大或出于绳检;比声协句,小亦合于方圆。”
    258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上,晁补之《无咎题跋》,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354
    259[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12
    260[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米芾》,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页13123-13124
    261于安澜编《画品丛书》·《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6
    262于安澜编《画品从事》·《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199
    263林京海《米芾<自面像>石刻及其有关问题的考识》,《东南文化》.1991年05期.页134-137
    264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72
    265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下·《山静居画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446
    266[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24
    267[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第1版,页49
    268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云烟过眼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页331
    269谢稚柳《鉴于杂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页190-191
    270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山水纯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8月第1版,页49
    27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4月第1版,第596、591页。
    272[北宋]蔡倏《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页6
    273杨家骆主编《宋人题跋》·《山谷题跋》,世界书局,2009年10月第2版,页212
    274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8月第1版,页16
    275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林泉高致》,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8月第1版,页17
    6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宣和画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114
    277《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页4656
    278令狐彪《宋代画院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页59-60
    279《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页3980
    280《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占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页2431
    281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宣和画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第1版,页74-75
    282[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一一册,中华书局,1985年6月第1版,页3688
    283[美]方闻《两张董元:早期中国山水画“状物形”与“表吾意”两种范式的建立》,载《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页126
    284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画旨》,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72
    285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上卷·《林泉高致》,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2月第1版,页27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黄苗子点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冈村繁译注、俞慰刚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于安澜《画史丛书》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于安澜《画史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于安澜《画论丛刊》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
    [北宋]《宣和画谱》,于安澜《画史丛书》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北宋]米芾《画史》,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982年
    [北宋]李廌《德隅斋画品》,《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北宋]李廌《德隅斋画品》,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宋]《画继·画继补遗》,黄苗子/点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8月
    [宋]庄肃《画继补遗》,《中国书画全书》第2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南宋]杨王休《中兴馆阁图画储藏题记》,黄宾虹、邓实主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元]汤垕《画鉴》,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于安澜《画史丛书》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明]董其昌《画旨》,于安澜《画品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年
    [明]董其昌《容台集》,齐鲁书社,1997年
    [明]朱谋:《画事备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百一十四
    [清]王毓贤《画史会要》,于安澜《画史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清]钱杜:《松壶画忆》,《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顾复:《平生壮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吴其贞:《书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清]徐沁:《明画录》,于安澜《画史丛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邹一桂:《小山画谱》,《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
    [北宋]梅尧臣《宛陵先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欧阳修《归田路》,中华书局,1981年
    [北宋]文同《丹渊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王松龄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北宋]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
    [北宋]苏轼《苏轼诗集》,(清)工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
    [北宋]《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北宋]苏辙《栾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蔡絛《铁围山从谈》,冯惠民、沈锡麟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黄宾虹、邓实主编《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986年
    [北宋]工辟之《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北宋]黄庭坚《黄文节公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秦观《淮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米芾《海岳名言》,《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八百一十三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
    [北宋]晃补之《鸡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李萍点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
    [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983年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笔记小说大观》(三),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南宋]岳珂《桯史》,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97年
    [清]周城撰,单远慕点校:《宋东京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潘永因:《宋稗类钞》,《笔记小说大观》
    [清]厉鹗:《宋诗纪事》,《四库全书·集部》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9月
    [北宋]李防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2月
    [北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月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北宋文人与党争》,沈松勤,人民出版社,1998年
    《禅宗与道家》,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邓以蛰全集》,邓以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法常禅画艺术》,徐建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傅熹年书画鉴定集》,傅熹年,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改订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徐邦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古书画鉴定法》,王以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画学续证》,阮璞,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画学丛证》,阮璞,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横看成岭侧成峰》,薛永年,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黄筌画派》,孔六庆,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
    《开创典范一北宋的艺术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王耀庭主编,台湾“故宫博物院”,2008年
    《理学影响下的宋代绘画观念》,徐习文,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历代画家评传·宋》,张安治等编著,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9年
    《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徐邦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李后主和他的时代:南唐艺术与历史》,陈葆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略谈宋学》,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蓦然回首:薛永年美术论评》,薛永年,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千年丹青—细读中日藏唐宋元绘画珍品》,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S:
    《盛世繁华:宋代江南城市文化的繁荣与交往》,刘方,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世变与创化—汉唐、唐宋转换期之文艺现象》,衣若芬,“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
    《书画史论丛稿》,薛永年,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
    《书画书录解题》,余绍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宋代画院研究》,令狐彪,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宋代绘画史》,徐书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宋代绘画研究》,邓乔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宋代绘画研究十论》,徐建融,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代经济史》,漆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
    《宋代名画藻鉴》,徐建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沈松勤,商务印书馆,2010年
    《宋辽金画家史料》,陈高华,文物出版社,1984年
    《宋徽宗与文人画》,张其凤,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余英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宋学的发展与演变》,漆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表》,刘九庵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宋人题跋》上、下册,杨家骆主编,台北: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苏轼书画文献集》,李福顺,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隋唐画家史料》,陈高华,文物出版社,1987年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刘方,学林出版社,2009年
    《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宁欣,商务印书馆,2009年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系列丛书,中华书局版
    《滕固美术史论著三种》,滕固,商务印书馆,2011年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美)贾志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
    《童书业绘画史论集》(全二册),童书业,中华书局,2008年
    《王逊美术史论集》,王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五代北宋的绘画》,高木森,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9月
    《溪山清远-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历史与趣味转型》,吕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熙画派》,孔六庆,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
    《杨仁恺书画鉴定集》,杨仁恺,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徐吉军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画论研究》,王世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中国画史论辩》,阮璞,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中国画学书目表》,曾堉,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80年初印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傅抱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国绘画材料史》,蒋玄怡,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葛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中国绘画批评史略》,温肇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中国绘画史》,俞剑华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绘画史》,(日)铃木敬,“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
    《中国宫廷绘画史》,华彬,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赵权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李一,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
    《中国画学著作考录》,谢巍,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中国画题款类编》,陆家衡,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中国美术史论集》,金维诺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三联书店,2008年
    《中国墓室绘画研究》,汪小洋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中国书画》,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书画鉴定》,谢稚柳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中国书画美术史纲》,樊波,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薄松年:《宋徽宗传世的墨笔花鸟画》,《中国书画》,2003年12期
    蔡秋来:《宋代院派与非院派风格之探研》,《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7年10卷12期
    单国强:《为百花传神—介绍宋人百花图卷》,《美术》,1978年第2期
    蔡秋来:《宋代画学简试与文学化的因缘》,《文艺复兴》,1979年101期
    徐邦达:《宋徽宗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1期
    薄松年:《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美术活动》,《美术研究》,1981年第2期
    卜寿珊著姜一涵等译:《北宋文人的绘画观》,《国立编译馆馆刊》,1982年11卷2期
    李慧漱:《宋代画风转变之契机——徽宗美术教育成功之实例(上、下)》,《故宫学术季刊》1984年1卷4期、1984年2卷1期
    薛永年《荆浩<笔法记>的理论成就》,《美术研究》,1984年3期
    铃木敬:《试论李唐南渡后重入画院及其画风之演变》,《新美术》,1989年第4期
    陈葆真:《宋徽宗绘画的美学特质——兼论其渊源和影响》,《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993年40期
    李沛:《文人画在宋元昌盛的原因》,《复兴岗学报》1994年53期
    衣若芬:《谈苏轼对王维与吴道子绘画艺术的评价及其影响》,《国立编译馆馆刊》1995年24卷1期
    王耀庭:《宋册页绘画研究》,《故宫文物月刊》1996年13卷11期
    薄松年:《寄兴写意高雅情怀--宋元之际文人写意花卉的兴起》,《紫禁城》,1998年2期
    衣若芬《“宣和画谱”与苏轼绘画思想》,《国立编译馆馆刊》1999年28卷2期
    王正华《传统中国绘画与其政治意蕴》,《朵云》57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薄松年:《宋徽宗墨笔花鸟画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3期
    伊沛霞《宫廷收藏对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3月
    王季华:《关于院体画衰落的思考》,《美术研究》,2006年第1期
    贺文荣:《从品第走向分科:宋代绘画批评观念的一个重要转捩》,《美术研究》,2007年1期
    陈谷香:《宋代新兴金石学对宋以来画学的影响》,《艺术百家》,2009年第2期
    嵇若昕:《宋代书案上的文房用具》,“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研讨会”,2010年
    宫岐法子:《南宋宫廷绘画中的文人意识》,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研讨会,2010年
    魏文妮:《流行时尚语汇—南宋扇面画的文字和意象游戏》,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研讨会,2010年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4界博士论文
    彭慧萍:《两宋宫廷书画储藏制度之变---以秘阁为核心的鉴藏机制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5界博士论文
    韩刚:《北宋翰林院制度渊源考论》,中央美术学院2007界博士论文
    寿勤泽:《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浙江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故宫书画图目》,故宫博物院,1989年
    《故宫博物院藏宋画花鸟册页》高仿印制,北京汲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林树中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宋画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宋徽宗赵佶全集》,谢稚柳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
    《中国美术全集·两宋绘画》,傅熹年主编,文物出版社,198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