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人民陪审制在当前中国之不可行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陪审制度是公民参与司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当今的陪审制度主要分为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度两种。我国历史上没有陪审制度,现今所实行的人民陪审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在大陆法系参审制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多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陪审制的正常运作,而且其中一些问题还是难以克服的,因为它们固化于我国的传统诉讼文化与诉讼体制当中。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对于陪审制的引进难说成功。基于此,本文从诉讼文化、诉讼制度的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分析,试图论证人民陪审制在当前中国的不可行性。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陪审制度的起源、陪审制度的意义与功能,并对陪审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说。由分析陪审制度曾一度风靡世界的原因入手,引出文章主题,并提出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二部分:两大法系陪审制度考察。本部分对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历史上及现今的陪审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大法系陪审制度运作效果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陪审制度与英美法系诉讼文化具有同质性,与大陆法系诉讼文化具有异质性的文化特征。为下文论证陪审制度与中国整体诉讼制度的文化冲突进行了铺垫。
     第三部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考察。首先对人民陪审制的历史沿革作了介绍,继而提出了我国人民陪审制具有陪审员相对固定化等特点。本部分的主体则是对人民陪审制的存废进行的思考,提出了保障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等支持人民陪审制的理由与象征意义大于实在意义、法律文化存在冲突等废除人民陪审制的理由。
     第四部分:结论。权衡人民陪审制所产生的微弱的积极意义与维持其运行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必须支付的巨大代价,提出了放弃人民陪审制的主张。
Jury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the people's judicature. In today's world, the jury system includes two forms: system of jury in Anglo - American law system and system of participating trail in Continental law system. In China, there was no jury system in ancient times, today's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is created based on system of participating trail of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fter the liberation.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problems have appeared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y conditioned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seriously, however, some of the problems are can not be covered, because they are fixed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experience we have got, it's hard to say the introduction of jury system was successful.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nd prove the infeasibility of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in current China from the lawsuit culture and judicial system's angle, through a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one: Introduction. In this section introduced the origin and functions of jury system, and then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jury 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why the system once was popular in the world, raised the main idea and thought of writing of this
    paper.
    ?
    
    
    Part tw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wo law systems. In this section, introduced jury system of the Anglo - American law system and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in detail, both in history and today. On this basis, analyzed the reasons why there was so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jury system of the two law system, then raised the point which jury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glo - American law system' s law culture but in conflict with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s law culture, prepared to discuss and prove the culture conflict between jury system and the Chinese judicial system.
    Part three: The investigation of people's jurors system. At first, introduced the history of people's jurors system, raised some characters of the system. Then, talked about whether abolish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or not, raised the reasons both support and protest the system.
    Part four: Conclusion. Compare the little avail produced by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with the large difficulty we should face to and the large cost we should pay for its running, raised the point that we should abolish system of people's jurors.
引文
一、著作类
    1.[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美]伦斯特洛姆编:《美国法律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6.[法]邦雅曼·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大陆法系》,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8.[苏]亚·德·柳勃林斯卡娅等著:《法国史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版。
    9.[法]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0.宋冰编:《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诉讼法》编写组编:《刑事诉讼法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2.[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罗斯科·庞德著:《普通法的精神》,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4.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8.陈光中主编:《依法治国司法公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9.[英]埃德蒙·柏克著:《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熊先觉著:《中国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1.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2.顾准著:《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7.[德]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8.[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9.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0.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31.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美]埃尔曼著:《比较法律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二、论文类
    1.熊秋红著:《司法公正与公民的参与》,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2.王利明著:《我国陪审制度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3.赵宇红著:《陪审团审判在美国和香港的运作》,载《法学家》1998年第6期。
    4.孙斌著:《英国陪审制度今昔》,载《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4期。
    5.张卫平著:《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下)》,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5期。
    6.左卫民、周云帆著:《国外陪审制度的比较与评析》,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
    7.王敏远著:《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8.John Langbein著:《非职业法官与陪审团》,载宋冰编:《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张卫平著:《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4期。
    10.许睿、郑志华、姚明铭著:《陪审制在美国的运作》,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
    11.程雷著:《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及思考》,载《人民司法》1997年第5期。
    12.蒋安著:《论我国的陪审制度与司法改革》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6期。
    13.蒋安著:《香港与内地陪审制度之比较与完善》,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
    
    
    14.陈瑞华著:《陪审团制度与俄罗斯的司法改革》,载《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
    15.刘艺工、李拥军著:《关于人民陪审制难以执行根源的探讨》,载《甘肃政法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6.肖光辉著:《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现象的关联考察——兼论我国法的本土化问题》,载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蒋德海著:《从陪审制度看裁判制约》,载《探索》199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