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语言中最简单、原始的一种结构关系即并列关系为对象,探讨了该结构在可联性、有序化、繁简互换、关系值的变化与维持、标记化等各种形式组织或意义组织方面的内在作用因素,尤其注意考察其中决定性常量和干涉性变量的分别以及它们内部或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通过对并列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揭示了其内部的自律、竞争、协调、优化等机制和作用规律,是“语言自组织理论”的一项有深度的专题性研究。
     以往对并列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缺少动态研究,而且系统性不强,不了解各种理论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更不完全清楚形成这诸如此类联系的动力是什么。不清楚这些联系及其成因,实际上也就不可能真正弄清并列结构各项特征的实质。
     语言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认为,语言系统任一因素的变化会引发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对并列结构的句法语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动态研究。围绕着四种类型的子系统:结构S,项目I,标记M,认知(包括经验、意志、理解、记忆等)C,得到从S出发或者到达S的六种重要向量,在这六种向量下,可列出“吸收、控制、值变、取配、外设、适应、组联、有序化”等作用关系,为了把篇幅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这里暂不深入涉及适应和取配,只讨论组联、有序化、值变、外设、标记化(吸收和控制)。全文分“绪论、组联、语序、值变、标记和结论”六部分,外设跟内设相对,几乎贯穿所有的作用领域,因此散见于组联、语序、值变、标记各部。
     “第1部分绪论”交代了以往在并列结构的研究方面所达到的理论水平,即在并列范围、并列项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标记之间的关系、结构与外部句法环境的关系诸方面的基本认识;交代了本文研究的任务;交代了自组织理论基础,尤其是它的动力系统(包括系统变量、系统动力学和自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并导出我们要加以探讨的组联、有序化等所有的作用关系。这部分还对并列结构作了界定,分析了并列结构的类型,得出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范畴和术语。
     “第2部分组联”从词并列入手,分析了项目联成并列结构所需的条件,得出在并列组联条件上,“紧联式严于松联式,无标式严于唯标式,内设式严于外设式”的三个基本结论,然后用词并列以上各层级的并列结构进行验证,同样得到了证实,表明这三个基本结论具有句法层级的超越性。在“紧联→松联”这个向量下,词义关系类型向并列结构的句法实现分别受到潜在句法关系、逻辑关系、语义特征和语音四重约束。在“无标→唯标”这个向量下,标记成分表现出致联力和竞争控制力,这也是所谓汉语以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之一的理论依据。在“内设→外设”这个向量下,对B级类下外设和偶选外设这两种外设并列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无论哪
    
    一种偶选外设(包括赋值外设、赋格外设、赋核外设、赋类外设和赋式外设)的并列结构,都是因
    为在句中其他成分的选择限制下被赋予了可联性。
     “第3部分语序”在对语序进行了崭新分类的基础_L-,分析指出,感知度递降、由先至后这
    两种前于义序和外设序属贯通序,其他语序类型均属狭隘序,并进而探讨了语序势力范围形
    成的原因。这部分还分析了并列结构有序化原理,指出竞争、兼容、筛选、轮替、加权或优势抑制
    等是有序化过程中处理语序冲突或协调问题的方式,语序的自由度存在一条与“子句并列*
    语并列。词并列、语素并列”级别降等相对应的“自由一凝固”的连续统。
     “第4部分值变”着重论述了述谓性并列关系偏移和控变的轨迹、机制,证明了经验推论或
    项目均衡格局的破缺可导致它向承接、转折等非并列关系偏移,揭示了对偏移活动形成干扰
    的其他各种助成因素或约束因素。控变分析发现,并存并列和同时并列是基级并列关系,列举
    并列和交替并列等是次高级并列关系,筛选并列等是高级并列关系。高级或次高级并列关系
    合法地消去标记后,往往均可最终还原(reduce)为基级的并存并列或同时并列。
     “第5部分标记”从控制和吸收两方面,论证并揭示了关系标记跟句法结构的各种意义交
    互关系,指出标记的控制作用表现于句法、语义、语音等各个层次,其句法控制作用包括致联
    控制、语序活化、竞争控制等,语义、语音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优化控制(如语义优化和节律
    优化),论证了吸收机制的机制,具体包括渐变性语法化与突变性结构演化的关系、吸收方式
    和吸收条件。吸收方式有随控吸收和兼容吸收两种,随控吸收包括致联吸收和竞争吸收,兼容
    吸收包括全兼容吸收和半兼容吸收。语义灌注、语义共振和经验推论是吸收的两个条件。单标
    语法化有外变和内变两种方式,单标内变轨迹的有关研究验证了第4部分结构关系值变轨迹
    的有关结论,偶标的格式化讨论了偶标的类型、特征及获得格式资格的条件。
     “第6部分结论”对全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融合,从语言自组织这个更高的理论层次上进
    行了高度归纳和提炼,勾画出了并列结构的自组织动力系统。
     本文主要创新、意义和特色:
     1.在旧有理论粗浅涉猎过的领域(如“组联、语序、标记”展开了全新而具创意的细致分析,
    在旧有理论未曾涉猎过的领域(如“值变,’)展开开拓性研究,揭示
In this thesis, with coordinative relation, the simplest and the most original structural relation in language as object, the intrinsic factor of th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in various form or meaning organizations, such as combination, sequencing.transformation between complex forms and simple forms,change and maintenance of relation value, and marker.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decisive constant and intrusive variable is investigated observingly. Dependent on the study on the syntax and semantic of coordinate structu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action rule including self-discipline, competition, harmon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indicated, which is a deep special study about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coordinate structure is static previously. It is lack of dynamic study and systematism. Not only the essential 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theory contents hasn't been realized, but also what may be the power to form such relations is known incompletely. Therefore, the essential of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oordinate structure can't be made clear in nature.
    It is considered by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 linguistics that the variety of any factor may result in variety of the other related factors in language system. Base on the theory, the dynamic study on the syntax and semantic of coordinate structure is done systemically in the thesis. Circumfusing the four subsystems, structure(S), item(I), marker(M) and cognize(C)(including experience, purpose, comprehend and memory), six important vectors leaving from S or arriving S are achieved. Among the six vectors, the action relations may be listed as absorption, control, value variety, extraction and distribution , external enactment, accommodation, combination and sequencing.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length of the thesis, the discussion only about combination, sequencing, value variety, external enactment and marker(absorption and control) is shown. The thesis contains six part, introduction, combination, sequence, value variety, marker and conclusion. Opposite to internal enactment, external enactment runs thr
    ough all action fields, distributing over combination, sequence, value variety and marker.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has three major aspects. First, it explains the existing academic level of coordinat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ordinate scope, the
    
    
    relation among the coordinate item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and the coordinate mark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and the external syntax. Second, it explains the major task of the research in the thesis. Third, it explains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t especially explains its driv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ystem variables, the system driving theory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elf-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us, it educes the interacting relations such as combination, sequencing, etc. In this part,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is also demarcated and the types of it are analyzed. Besides, it brings forward some basic but important categories and terms.
    The second part "Combination" starts with word by word coordination, analyzing the required conditions for items joint to be a coordinate structure. Then, it comes to three basic conclusions in the condition of coordinate combination. First, the condition of close joint mode is stricter than the condition of loose joint mode. Second, the condition of unmarked mode is stricter than the condition of must-marked mode. Third, the condition of internal enactment mode is stricter than the condition of external enactment mode. Afterwards, it uses these three conclusions to prove the above different levels of word by word coordination and gets the confirmation. This shows the three basic conclusions has the overstepping property in the syntactic level. Under the vector "non-pause joint-paused joint", the syntactic realization of the coordinate structure from the acceptation relation mode is affined by four constraints
引文
阿诺尔德:《突变理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
    白硕:《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现》,科学出版社,1995年。
    毕永峨:《“也”在三个话语平面上的体现:多义性或抽象性》,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薄文泽:《佯(?)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蔡子宇:《简明葡萄牙语语法》,商务印书馆,P197,1998年。
    曹德明:《现代法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D.O.朝克:《鄂温克语研究》,民族出版社,1995年。
    陈爱文、于民:《并列双音词的字序》,载《中国语文》1979.2。
    陈复华:《汉语音的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
    陈康、巫达:《彝语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信德:《现代日本语实用语法》(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
    陈士林、边仕明,李秀清:《彝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载《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
    陈宗振、雷选春:《西部裕固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程适良主编:《突厥比较语言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
    (N.Chomskey):《生成文法意味論研究》(Studies on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日訳,东京:研究社,1976年。
    崔永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华书局,1994年。
    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Davis, A.R. and G. Papcun(1987): The Structure Underlying A Semantic Domain. In A. Manasterramer, Ed. Mathematics of Language. Amsterdam/Philade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载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1994年。
    戴庆厦等:《阿昌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戴庆厦,刘菊黄:《藏缅语族某些语言的音节搭配律》,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
    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语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词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戴庆厦等:《哈尼语概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戴庆厦:《彝语词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邓乔彬:《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丁邦新:《国语中双音节并列语两成分间的声调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湾)39本下册,1969年。
    丁邦新:《平仄新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湾)1975年,47本一分。
    丁邦新:《论语、孟子及诗经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声调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湾)1976年,42本一分。
    鄂巧玲:《再谈并列双音词的字序》,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Fillmore,C.J:《“格”辨》,中译,载《语言学译丛》(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p357-364。
    戈登·帕斯克、苏珊·卡冉:《电脑信息与人类》,中译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
    耿世民:《现代哈萨克语语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商务印书馆,1995年。
    顾宗英、龚坤佘:《匈牙利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
    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郭治安等:《协同学入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A.F.G.汉肯:《控制论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85年。
    《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何自然,冉永平主编:《语用与认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胡承佼:《儿童语言中的并列式复句》,载《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胡范铸:《20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复旦学报》1998年第6期。
    胡孟浩:《现代俄语句法研究》,上海泽文出版社,1980年。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胡振华:《柯尔克孜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胡壮鳞:《语篇的衔接与连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黄敏中等:《实用越南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黄雨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Jespersen,O.:《语法哲学》,中译本,徐州师范学院教材科,1985年。
    吉村公宏:《認知意味方法》,人文書院,1995年。
    蒋冀骋:《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蒋文钦、陈爱文:《关于并列结构固定词语的内部次序》,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
    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Krech等:《心理学纲要》,中译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
    Lyda E.Lapalombara:《转换生成语法简明教程》,中译本,黑龙江大学科研处,1983年。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
    黎锦熙:《论中华新韵及四声之超越性》,载《国语周刊》兰州版43期。
    黎锦熙等:《汉语复句新体系的理论》,载《中国语文》1957年8月号。
    李济中、姚锡远:《现代汉语专题》,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李金涛:《波兰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
    李思明:《中古汉语并列合成词中决定词素次序诸因素考察》,载《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1。
    李新魁:《汉语等韵学》,中华书局,1983年。
    
    
    李英哲等:《实用汉语参考语法》,中译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
    李英哲:《汉语连词发展中的若干特点》,载李英哲:《汉语历史共时语法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永燧等:《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力提甫·托乎提:《维吾尔语及其他阿尔泰语言的生成句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梁敏:《毛难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年。
    梁敏等:《临高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梁晓鹏:《英语词汇的意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力提甫·脱乎提:《维吾尔语及其他阿尔泰语言的生成句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
    廖秋忠:《现代汉语并列名词性成分的顺序》,载《廖秋忠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又载《中国语文》,1992,(3)。
    A.M.列乌申娜:《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首届上海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2001)。
    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丹青、徐列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1998.4。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载《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刘光坤:《麻窝羌语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年。
    刘璐:《景颇族语言简志(景颇语)》,民族出版社,1984年。
    刘耀武:《日语语法研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
    陆丙甫、金立鑫:《试论偏正复句的等级分类》,载《教学与科研》1986年第2期。
    陆绍尊:《普米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3年。
    陆绍尊:《错那门巴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56年。
    罗世方:《梵语课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4年。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
    马静、吴永焕:《临沂方言志》,齐鲁书社,2003年。
    马清华:《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1988年。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马清华:《句法语义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P187。
    马清华等:《诗歌多维表义特征的内在关系》,载《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马清华:《强程度标记的叠加》,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
    马清华:《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载《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2]
    马清华:《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载《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3]
    马清华:《关联成分的语法化方式》,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4]
    马清华:《词汇语法化的动因》,载《汉语学习》2003年第2期。[5]
    马清华:《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科学出版社,2003年,p201。[6]
    马庆株:《顺序义对体词语法功能的影响》,载《中国语言学报》(4),商务印书馆,1991年。
    马庆株:《能愿动词的连用》,载《语言研究》 1988.1。
    马真:《说“也”》,载《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
    倪海曙序,载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
    欧阳觉亚:《珞巴族语言简志(崩尼-博嘎尔语)》,民族出版社,1985年。
    欧阳觉亚:《村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意味論》,曰訳,白水社,東京,1963年。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仁田义雄:《日语的语气和人称》,北京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97年。
    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
    邵敬敏:《说“又”》,载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语法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3期。
    沈家煊:《不对称性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1]
    沈家煊:《讯递和认知的相关性》,载何自然、冉永平主编《语用与认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2]
    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石安石等:《反义词聚的共性类别及不均衡性》,载杨升初等:《汉语语义学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史存直:《汉语语音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
    R.P.斯托克威尔:《句法理论基础》,中译本,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
    斯皮尔金:《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上抽象思维的形成》,载《言语思维意志及其他》,科学出版社1956年。
    斯钦朝克图:《康家语》,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Smith,N.&D.Wilson:《现代语言学》,中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
    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书院,1971年。
    宋玉柱:《提取句子的“公因子”》,载《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6期。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载《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4期。
    孙宏汗:《独龙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2年。
    孙宏汗等:《门巴、珞巴、僜人的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田德生:《土家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汪大年:《缅甸语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汪榕培,李冬:《实用英语词汇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逢鑫:《英语意念语法》,外文出版社,1999年。
    王辅世:《苗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
    王国璋:《论汉语并列结构的复杂性》,载《中国语文》1979.4。
    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王高基:《说并列,辨语病》,载《甘肃教育》1998.5。
    王日和:《文语口语对照日语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王锁瑛等:《葡萄牙语语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晓娜:《并列和辞格》,载《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学群:试论否定使用的前提条件,载《汉日语言研究文集》(二),北京出版社,1999年。
    王维贤《现代汉语复句新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志敬:《藏语拉萨口语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晓林:《瑞典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王涌:《将固定短语与主谓短语并列不妥》,载《安徽教育》1994年第11期。
    王兆强:《两大科学疑案:序和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王志敬:《藏语拉萨口语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吴宏伟:《图瓦语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吴启禄:《贵阳布依语》,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
    吴士文:《修辞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武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巴蜀书店,2001年。
    谢应光:《并列结构中各成分排列的顺序》,载《大学英语》1995年第2期。
    信德鳞、张会森、华劭:《俄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
    邢德波:《述宾联合短语与连动短语辨析》,载《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邢福义:《复句》,载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0年。
    熊肇勤:《属种概念不能并列使用》,载《编辑之友》1996.3。
    
    
    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徐琳、赵衍荪:《白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年。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悉艰、徐桂珍:《景颇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年。
    徐智儿:《德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杨伯峻等:《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
    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顺禧:《罗马尼亚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
    杨燕杰:《保加利亚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尹产良等,《简明阿尔巴尼亚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余健萍:《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载《语法论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57年。
    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2。
    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斌.胡裕树:《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P125。
    张博:《古代汉语词汇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拱贵:《汉语音韵中的字音和字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载《语言问题的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挟之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
    张均如:《水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年。
    张黎:《文化的深层选择》,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张俐:《句首多项状语的类别及顺序》,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张每涓:《谈并列》,载《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张敏:《认知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
    
    
    张世禄、杨剑桥:《音韵学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张雄武:《西班牙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96年。
    张彦群、辛长顺:《并列结构组成成分排序原则及原因初探》,载《天中学刊》2002.4。
    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
    张怡春:《并列结构中并列项的句法结构和序列》,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章培智:《斯瓦希里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年。
    照那斯图:《土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1年。
    赵诚:《甲骨文虚词探索》,载《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
    赵明鸣:《〈突厥语词典〉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
    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周法高:《论平仄》,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湾),1948年,13本。
    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周荐:《并列结构内词语的顺序问题》,1986年第5期。
    周植志:《佤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年。
    周祖谟:汉语骈列的词语和四声,《北京大学学报》1985.3。
    朱川:《实验语音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
    朱林清等:《现代汉语格式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朱伟华:《捷克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朱晓亚:《并列短语的句法作用》,载《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祝鸿熹:《文言虚词语法作用的内部联系》,载《祝鸿熹汉语论集》,中华书局,2003年。
    邹哲承《并列结构的误用》,载《语文建设》2000年第1期。
    
    
    《词源》,商务印书馆,1982年。
    《德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法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广州方言词典》(白宛如),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海口方言词典》(陈鸿迈),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汉法词典》(徐继曾等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
    《汉语新词新义词典》(闵家骥、韩敬体、李志江、刘向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汉语新语词词典》(韩明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
    《甲骨金文字典》,方述鑫等编,巴蜀书社,1993年。
    《甲骨文简明词典》,赵诚,中华书局,1988年。
    《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
    《简明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缅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汉语词典》(萧鼎章等),商务印书馆,1997年。
    《实用汉语印尼语词典》(黄元焕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苏州方言词典》(叶祥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乌克兰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
    《武汉方言词典》(朱建颂),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武柏索等),商务印书馆,1988年,p38。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大学中文系),商务印书馆,1982年,P452。
    《新捷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
    《新满汉大词典》(胡增益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新日汉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新印度尼西亚语汉语词典》(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商务印书馆,1997年。
    
    
    《英华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84年。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R.R.K.哈特曼&F.C.斯托克),上海辞书出版社,1902年,p116。
    《中古虚词语法例释》(董志翘、蔡镜浩),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