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历史演进,追随着国际环保浪潮,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历程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成长的一个缩影与见证。中国环境立法成就斐然,但实施绩效却捉襟见肘,中国正面临环境问题逼近安全底线的危机。在环境安全日益广受关注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存在被“安全化他者”的高风险性。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尽管中国环保事业立法先行、理念先进,力图避免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但总体上仍然重复了类似的道路。如何辩证看待并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法治与环保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而探求其提升之道,是从源头上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促进中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探求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尽管环境安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同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对环境法的影响程度相比,环境安全对环境法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地探讨和重视。环境安全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科学、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性质,环境安全是分析环境法治演进及趋势的有价值的概念工具。论文以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及趋势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建构的历程、特点及不足,从而探索其绩效提升之路径。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框架、结构安排和选题的使用材料来源,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一章探讨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建构主义的规范生命周期与规范扩散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理论、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从国内与国际互动沟通两个层面,综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个方面,将中国环境立法与环境安全的演变历程,融入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和论述。第三章在论述美、日、欧盟、印度、巴西、非洲等国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基础上,将美、日、欧盟的环境法治同中国进行比较,并从上述各国的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三方面,展开国际比较,阐述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第四章从分析环境安全与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法治着手,探讨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和不足、趋势及转型,并通过对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阐述中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策略及其展望。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进行探讨,阐明实现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研究认为,环境法是客观环境危机与人类主观制度文明应对的产物。环境安全是环境法律规范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根本动力,高绩效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保障同环境质量改善是高度相关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法正以一种结构性和嵌入性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法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为中国环境法的开创、成长、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国际推动力。世界环保潮流的影响势不可挡,但它必须通过中国内部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顺应国际环保浪潮、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环境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积极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和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应用于国内环保实践,政府自上而下建构的产物。与中国环境法是外发自觉建构、以外促内地生成路径不同,发达国家环境法是内生自发建构的产物,并向外传播、示范和扩散。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环境法制构建中,国家力量强而社会力量弱的现实。因而,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企业的环境责任,探索保障社会公众民主、有序参与环保的法律渠道,促进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之间的磨合与建构,实现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的兼容与同构,寻求环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环境治理困境,正是提升中国环境法治绩效的根本之道。中国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及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是国家改变自己、参与并影响世界的历程。随着中国崛起、加速融入世界,中国已从国际环境法治的初学者演变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球环境安全的危机状态与中国自身脆弱的资源环境国情,是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绩效提升并走向历史性转型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国际环境安全的整体性将推动环境法治的全球性趋同。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多重、独特的压力,但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水平上,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环境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代,中国理应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的环境安全压力远超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传递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权将与其国内环境法治的历史性转型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laws, follow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going hand in h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China resumed membership in the UN,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ve been a miniature and witness of China's growth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has achieved striking success,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has too many problems to deal with in the cart, and it face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pproaching the crisis of security baseline. Since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has been profoundly known today,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re will be high risk of "securitization of the other". Even though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legislation first and concept art, trying to avoid developed countries'old road of "treatment after pollution", the grim reality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situation says that overall it still repeats a similar path. How to make a dialectic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to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reer,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upgrading road have been a real and pressing issue to resolve "China's environmental threat" from the source, to promote China's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protect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to explore the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oad of China's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has been firmly established, but compare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ts impact on the birth,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the environment law, has not yet been sufficiently explored and paid attention.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s the multiple nature of scientific,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so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 a valuable conceptual tool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law norms. Based on the mainline of the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th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law,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orms'life cycle, and b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e paper is to study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today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way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ain content, ideas, frameworks,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and the topic of material source used, and possibly its innovation and lack.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law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Chapter Ⅱ elaborat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the four stages of the rise, popularity, internal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orms, using the theory of normative life cycle and constructivism norm diffusion, the security theory of the Copenhagen School,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from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and by two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rational choic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third chapt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law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the European Union, India, Brazil, Af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secondly compares environmental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EU with China, and thirdly expounds the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law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from three area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mong the above countries. The fourth chapter first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then explore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today and its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 and next through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game of climate negotiations in Copenhagen, describes China's strategy and the outlook for future climate negotiations. The conclusion part discusses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law, and clarifi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ategic objectives to achieve Chin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further research.
     Studies suggest that environmental law is an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human subjective responses from the civilization of institution.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the rise, popularity, internal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s, and high-performance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law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highly correlated.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s embedded in a structured way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ince the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in1972, the rise, popularity, internal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has provided an international impet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accompanied by the start,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mproved in this process.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tre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verwhelming, but it must be through the Chinese internal factors to play a role. Conforming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and actively with the world standards,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is a government top-down construction produ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the positive cognitive and stud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drawing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has been consciously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outward and generated outside China,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environmental law that is the product of spontaneous construction, and then to spread, demonstrate and diffuse. These fully reflect the realities of strong national power bur weak social fo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Therefore, to foster citizens'awareness of environment and to advocate enterprises'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to explore the democratic, legal and orderly channel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run and construction of legal migration and localiz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compatibility and isomorphism of foreign norms and local norms, and to seek the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fo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and to step out the plight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of the "low illegal costs, high compliance costs, enforcement costs even higher", are the fundamental ways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Generation, evolution and trend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along with China to integrate gradually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course of a nation to change themselves, to join and influence on the world. With the rise of China, and to accelerate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China has moved from beginner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nto a major player and promoter. The crisi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China's own fragile sta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an external pressure and endogenous motivation to promote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The integr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will promote the global conv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law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despite the unique pressure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with the multiple global environmental crisis intensified,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has provided suppor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safeguard of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by less than1,000U.S. dollars of China's GDP per capita level. As a large developing country of industrialization latecomer, in the contemporary of environmental crisis facing the world, China should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by its own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essure is far beyond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at had occurred in phases over the course of a century have emerged in China today concentrated during more than30years' rapid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f one-fif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hina, in it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to solve the coun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 of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s to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Olympics and Shanghai World Exposition's success has conveyed the idea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glob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the Chinese discours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ll simultaneously arise from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n it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le of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al law.
引文
① See P. W. Birnie, and A. 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5.
    ①1995年,美国的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观点,即:中国到2030年人口将增加到16亿多,进口粮食将达到3.78亿吨,而那时世界粮食的供给萎缩与中国的需求膨胀将发生激烈矛盾。人口、食品与环境是未来世界的三大问题,若解决不好将产生连锁反应。布朗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粮食供应带来冲击,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形成,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参见Lester. R.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up Call for a SmallPlanet, New York:W.W.Norton&Co,1995.另见Shun'ichi Teranishi,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sia 2005-2006, Springer, Japan Environmental Council, Tokyo,2005,p.186:无论中国是否加入世贸组织,市场上洪流般的中国商品、通货紧缩的根源、增长的能源需求、跨境污染、沙尘暴、全球变暖、军事化,包括许多其他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在国际新闻中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似乎中国一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就有一个“中国威胁”的怪物占据世界。这种威胁来自人们对中国规模和速度的表面感受,尽管世界公众常常并不准确了解产生这些数据的中国人的实际生计和生活方式的数目.另见Richard Sander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toection," in Richard Sanders, ed., Prospec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Asha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2, pp.13-17发达国家从舆论上希望将中国描绘成“世界污染大国”、“环境危机的制造者”、“不承担全球环境责任的重商主义者”等,迫使中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承担力所不能及的责任和义务。转引自于宏源、蒋晓燕:“全球环境治理的两重性与‘中国环境威胁论’”,《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2008年,第18-19页。
    ②国外学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参见Vaclav Smil, The Bad Earth: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 Armonk, N.Y.:M.E. Sharpe; London:Zed Press,1984; Vaclav Smil,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An Inquiry into the Limit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United States:M E SHARPE NY,1992; Marian A.L. Miller. Boulder, The Third World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Col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5; Geoffrey Murray, Green China:Seeking Ecological Alternatives,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2; Sangbum Shin, (2004) From Red to Green: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Indiana; Elizabeth C Economy , The River Runs Black: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 s Future, Ithaca, N 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Vaclav Smil, China's Past, China's Future:Energy, Food, Environment, New York:Routledge,2004; Alan Hunter and Liu Cheng, "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genda", Hans Gunter Brauch... [et al.]editors,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Reconceptualizing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Berlin; New York:Springer,2008.pp840-854; Peter Dauvergne, The Shadows of Consumption:Consequences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8.
    ①刘建国、加里德·戴蒙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李舒心、贺光明、王如松译),《世界环境》,2005年第4期,第46-56页。
    ① 意指含义宽泛的术语。
    ② 松下和夫:“论‘人的安全’与‘环境合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29-34页。
    ① 巴瑞·布赞:“‘人的安全’:一种‘还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误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7-8页。
    ① 郭延军:“东北亚环境安全研究”,《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7年。
    ①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14-128页。
    ②张玉林:“另一种不平等:环境战争与‘灾难’分配”,《绿叶》,2009年第4期,第28-43页。
    ③王小钢:“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
    ④参见钟筱红著:《维护环境安全:控制外国污染转移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①张强、薛惠锋:“基于WSR方法论的环境安全分析模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期,第165-174页。
    ②参见贺培育、杨畅等著:《中国生态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文传浩等著:《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预警理论与实践:以珠江上游流域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版;钟祥浩、王小丹、刘淑珍等著:《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修光利、侯丽敏编著:《能源与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研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杨家栋、秦兴方、单宜虎著:《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黄锡生著:《三峡库区环境安全法律问题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杨京平主编:《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李文华、王如松主编:《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年版;文军:“国家环境安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环境安全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第197-203页;张雷:“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8期,第26-30页。
    ①已有的相关研究,参见潘亚玲:“安全化/非安全化与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以艾滋病和气候变化为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2007年,第53-64页。
    ②环境安全研究,参见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第5期,第28-32页;张海滨:“有关世界环境与安全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第141-158页;阎静、刘静静:“环境安全:概念的演进与释义”,《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第3期,第97-100页;张勇、叶文虎:“国内外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第130-133页;余谋昌著:《生态安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张勇著:《环境安全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环境法方面的研究,参见Alexandre Charles Kis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Transnational Publishers; 1991; P. W. Birnie, and A. 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林灿铃等著:《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徐祥民、陈书全等著:《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耀芳著:《国际环境法缘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参见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参见薄燕主编:《环境问题与国际关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参见Sulan Chen, (2005) Instrumental and Induced Cooperation: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 Maryland另见郭延军:“东北亚环境安全研究”,《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7年。
    ⑥相关研究,参见Sangbum Shin, (2004) From Red to Green: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Indiana.
    ① 对中国环境安全的关注,参见Warren Christopher, "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l lenges of the 21 st Century, "Speech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pril 9. (1996) in Warren Christopher,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C. A:Stanford University,1998:pp.152-153.美国前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在1996年4月的一次谈话中讲到,进入21世纪,安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更为明确。但这种关系的本质、相关的政策及其领导职责还很不清晰。环境安全问题不是某些国家的事情,而是所有国家的事情。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应予以警惕。这个国家用占世界7%的淡水和耕地,3%的森林和2%的土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另见中外对话http://www.chinadialogue.cn/,2007年10月8日登录。中外对话网站发布于2006年7月3日,是世界上致力于环境问题的第一个完全双语网站,探讨正在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其应对。该网站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以伦敦、北京和旧金山为基地展开活动。网站在很多机构的资助下运作,这其中包括许多慈善基金会以及英国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http://www.chinadialogue.net/debate/show/7-Frontline-Earth环境安全阵线是该网站就环境安全问题专设的一项研究议程。
    ② 参见李佳鹏:“环境突发事件暴露生态安全软肋”,《经济参考报》,2006年1月9日,第006版;汪应洛、林宣雄:“中国环保到了预警时代”,《科学时报》,2007年10月19日,第A04版。
    ③ 2010年1-7月,环境保护部受理的突发环境事件达119起,涉及化学品污染的环境事件83起,占70%。其中,紫金矿业的福建上杭铜矿渗漏、大连储油库燃爆、吉林永吉县两家化工企业7000多个化学原料桶被洪水冲入松花江和南京塑料四厂拆迁导致丙烯泄漏引发爆炸,这4起均是特大化工安全事故。这些事故不仅直接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进而危及社会稳定。参见高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环境报》,2010年9月20日,第001版。
    ④ 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的标题直言“中国在接管世界之前是否会被自己排放的废水淹死?”日本、韩国等国的媒体经常拿“中国的环境污染”说事,极力把中国塑造成一个“肮脏的邻居”。参见漆菲:“中国崛起需跨越‘环保门’”,《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8月27日,第3版。
    ⑤ See Darold Kenji Higa, (2003) Applying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Scarcity and Inter-group Violenc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California; Daniel H. Deudney and Richard A. Matthew, edited, Contested Grounds:Security and Conflict in the New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
    ⑥ See Saleem H.Ali, Peace Park, Conserv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MIT Press,2007; Sulan Chen.(2005) Instrumental and Induced Cooperation: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 Maryland; Adil Najam, edite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Human Security:Perspectives from South Asia,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3; David Dabelko Geoffrey, (2003) Tactical Victories and Strategic Losses: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Maryland.
    ① See Richard A. Falk, This Endangered Planet:Prospects and Proposals for Human Survival,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1; Lester R. Brown, "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 Worldwatch paper, No.14, Washington: Worldwatch Institute, October 1977; Norman Myers,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No.74 (Spring, 1989), pp.23-41; Jessica LeAnn Urban, (2004) The Politics of "Blame":Nation, Imm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h.D. dissertation,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rizona.
    ② See Barry Buzan, People.States.and Fear: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Lynn Rienner Publishers,1991; Barry Buzan, Ole Waever, Jaap de Wilde, Security:A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Boulder and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8; Jessica Tuehman Mathews, "Redefining Security" Foreign Affairs, vol.68 (Spring) 1989, pp.162-177; Oran R. You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Causal Connections and Behavioral Mechanisms,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9; Oran R. Young, Leslie A. King, and Heike Schroeder.,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Principal Finding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8.
    ① 范·埃弗拉(Stephen Van Eevera)认为,博士论文可以归为四类范畴,分别是理论提出型、理论检验型、理论应用型和文献评估型。参见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① Alastair Irain Johnson, Social States: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1980-2000,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p.1社会化对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有重要意义,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偏好形成和演变、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规范产生、扩散以及内化、国际制度影响等相关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中,作为社会规范之一的环境法律规范的扩散、传播机制即社会化,分为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的社会化过程。
    ② 2004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③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终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①本文探讨与研究的“当代中国环境法治”,主要涉及1970年代以来的中国环境法治。
    ②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在其代表作《政治学》一书中,他认为法治应包含两方面要素:“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参见(古希腊)亚里上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③此处的战略指“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涉及到的环境、发展与安全密不可分。《我们共同的未来》认为,“通过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老办法来维护社会和生态的稳定将更增加不稳定。安全必须通过变革才能得到。”参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5页。《我们共同的未来》在第三篇“共同的努力”中,呼吁各国在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二是将“和平、安全、发展”与“环境”一并予以考虑;三是提出机构和立法的变革建议,以走向共同的未来。
    ① 袁清林编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② 袁清林编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① 参见林编著:《中国环境保护史话》,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5-9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③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页,第384页。
    ① 在伦敦,14世纪曾有一名男子由于燃烧煤烟而被绞死。在公元14世纪,杳尔斯六世(Charles Ⅵ)禁止在巴黎“散发臭味和令人厌恶的烟气”。转引自江劲:“论现代环境法的演变与形成”,《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第48-58页。
    ② (日)外山敏夫、香川顺合著:《在烟雾中生活》(燃化部化学工业设计院译),北京:燃料化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1-12页。
    ③ 杨解君主编:《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关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① 赵玉明编著:《清洁生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 书中描述道:“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那儿有无数的小鸟飞来,洁净而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然而现在,“鸟儿都到哪儿去了?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大。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鹣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它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出野、树木和沼地。”有机氯农药不仅危及了许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类自己。在谈到有机氯农药对人类自身的危害时,R·卡森说:“现在:一个人从胎儿未出生直到死亡,都注定要和危险的化学品接触。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参见(美)蕾切尔·卡森著:《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① 参见(美)丹尼斯·米都等著:《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十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08页。
    ② 参见(美)唐奈勒·H·梅多斯、丹尼斯·L·梅多斯、约恩·兰德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 展望可持续的未来》(赵旭、周欣华、张仁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③ (美)劳爱乐(Ernest Lowe)、耿勇编著:《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① 参见徐祥民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8页。
    ② 徐祥民、陈书全等著:《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前与,第iii页。
    ①参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0-409页。
    ②20世纪30至60年代,世界环境污染发展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其中最著名即“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发生于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1周内有60多人死亡。(2)“多诺拉事件”,1948年发生于美国多诺拉镇,由二氧化碳与金属尤累、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有毒物质,造成17人死亡。(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0年代初发生于美国洛杉矶市,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废气。如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在日光作用下形成毒雾,对人造成危害。(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发生于英国伦敦,主要是燃煤产生的烟雾毒气,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人。(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发生于日本四日市.由于工业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显著增加,其中1972年确认哮喘病患者817人,死亡10多人。(6)“水仅病事件”,1935-1956年发生于日本水俣市,主要由于甲基汞污染水域.汞在鱼体中积累.人食鱼而受害,死亡60多人。(7)“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发生在日本高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含镉废水污染水域.用污染的水灌出,居民饮用含镉的水和食用含镉的米而中毒,1963年以后死亡81人。(8)“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发生于日本北几州、爱知县,由十生产米糠油时用作脱臭的多氯联苯混入糠油中,居民食用后中毒.受害者1万多人,死亡16人。“八大公害”事件激发了反对公害、保护环境的群众运动,从而推动了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研究,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参见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4页。
    ① See Nancy K. Kubasek and Gary S. Silverman, Environmental Law (Fourth Edition), Prentice Hall,2002, p.115.
    ②吕忠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8页。
    ③程正康:《环境法概要》,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41-45页。
    ④金瑞林:《环境法——大自然的护卫者》,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⑤参见叶俊荣:“环境问题的制度因应”,载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42-147页。转引自杨解君主编:《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关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257页。
    ① 吕忠梅:“中国环境法的革命”,载韩德培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8页。
    ② 李艳芳、张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环境法”http://www.laweconomics.org/UploadFile/201011234855209.doc,2010年2月8日登录。
    ③ (美)William P. Cunningham, Barbara Woodworth Saigo编著:《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上册)》(戴树桂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4页。
    ② 赵景联主编:《环境科学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①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②以《中图法》为例,《中图法》是1975年由政府部门领导编制完成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陆续为全国大多数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所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采用的足英文字母和数字结合作为图书的分类号。其中,资源环境专业的分类表为: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包括: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环境综合研究、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和X9劳动保护科学(女全科学)。
    ③朱庚申主编:《环境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④董建辉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9页。
    ① 董建辉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0-21页。
    ② 参见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① 侯文蕙编著:《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50-60页。
    ② 参见刘湘溶编:《生态文明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214页。
    ③ 高国荣:“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5期,第102-112页。
    ④ 转引自胡戟主编:《高等教育学养丛书·史学名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6页。
    ⑤ 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52页。
    ①唐纳德·沃斯特著:《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侯文蕙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7页。
    ②唐纳德·沃斯特著:《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侯文蕙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6-317页。
    ③参见(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沙乡年鉴》(侯文蕙译),长春:在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④参见(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旧著:《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哦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部分。
    ⑤参见王正平著:《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0页。
    ① Roderick Frazier Nash, The Rights of Nature: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adison, W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p.5.
    ② 王正平著:《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③ 参见(澳)约翰·德赖洋克著:《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雪春、郭晨星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① 为了减少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影响,就必须把生产货物和商品所需的环境成本纳入其市场价格(环境成本内在化),而不是避开(环境成本外在化)。环境成本应包括开采、生产、运输、使用以及回收和处理商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费用。在商品价值中反映资源和环境的价值,不但有利于环境,还消除了贸易的壁垒。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局编:《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365页。
    ① 参见马中主编:《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1页。
    ①参见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另见何传启:“要现代化 也要生态现代化”,《光明日报》,2007年2月26日,http://www.gmw.cn/01gmrb/2007-02/26/content_558437.htm,2009年10月8且录。
    ②朱庚申主编:《环境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③参见(美)默里·布克金著:《自由生态学:等级制的出现与消解》(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有关环境安全的自发和自由的科学研究为环境科学家、右持续发展研究者、生态学家、资源学家、自然灾害学家等所关注,己成为研究热点领域。以国内研究为例,环境安全研究在当前国内学界正是炙手可热的研究议题。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环境安全为精确题名,时间段为1979年至2009年,勾选所有学科,跨库 检索,结果有1294项。分别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5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一世纪期刊(4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9):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80);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406);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64)。参见http://dlib3.edu.cnki.net/kns50/scdbsearch/cdbindex.aspx,2009年8月2日登录。
    ① 参见张勇著:《环境安全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另见吴舜洋[等]著:《国家环境安全评估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② 张勇、叶文虎:“国内外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第130-133页。
    ① 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上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①参见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5月版,序言,第2-5页。
    ②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5-156页。
    ③张志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及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2002年9月,第3页。
    ①参见http://assets.panda.org/downloads/living_planet_report_2008.pdf,2009年12月8日登录;另见“《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媒体综述http://www.wwfchina.org/aboutwwf/miniwebsite/2008LPR/medial.shtm,2009年12月8日登录。
    ①参见http://www.unep.org/geo/geo4/report/GEO-4_Report_Full_en.pdf,2009年11月1 11登录:另见“GEO-4给新闻记者的总结报告”http://www.unep.org/geo/geo4/media/media_briefs/chinese/ZH-Media_Briefs_GEO-4_Executive_Summary_Web.pdf,2009年11月1日登录。此外,UNEP将于2012年发表下一期《全球环境展望》(GEO-5报告)。《全球环境展望5》将以各项国家、区域和全球评估报告为基础,还将借鉴经专家审查的科学文献。
    ②参见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办公室组织编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2005年环境可持续性指数:为国家环境管理设立基准》,(耶鲁大学耶鲁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2005年)http://www.yale.edu/esi。转引自Nikhil Chandavarkar《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07年,第42-43页http://esa.un.org/techcoop/documents/SustDev_Chinese.pdf,2009年11月6日登录。
    ② Ken Conca, Green Planet Blues:Environmental Politics from Stockholm to Johannesburg,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4, p.281.
    ③ Arnold Wolfers: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2, p.150.
    ④ 吴舜泽[等]著:《国家环境安全评估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 Vogler John,Mark F. Imber, The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6, pp.18-37.
    ② Carsten F. Ronnfeldt, "Three Generations of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4, No.4 (Nov.,1997), pp.473-482.
    ③ 阎静、刘静静:“环境安全:概念的演进与释义”,《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第3期,第97页。
    ④ Daniel Deudney, "Environmental and Security:Muddled Thinking",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47, No.3,1991,pp.23-28.
    ① Gareth Porter, Janet Welsh Brown and Pamela S.Chasek,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3rd ed,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0, p.222.
    ② Alan Collins edited, Contemporay Security Studi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pp.186-189.
    ① 参见.(英)巴瑞。布赞等著:《新安全论》(朱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前言部分。
    ① Gareth Porter, Janet Welsh Brown and Pamela S. Chasek,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3rd ed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0,pp.201.222.
    ③ 参见巴瑞·布赞:“‘人的安全’:一种‘还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误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7页。
    ①参见Allenby Br, "Environmental Security: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21, No.1 (Jan.,2000), pp.5-21另见张海滨:“有关世界环境与安全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第141-158页。
    ②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③有代表性的文献,参见Inventory of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Policies and Practices(IESPP), October, 2006.http://www. envirosecurity,org/ges/inventory,2008年12月6日登录。2006年10月,荷兰海牙的环境安全研究学会(该学会是2002年于海牙创立的国际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该组织旨在增加对环境安全的政治关注,以保障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科学、外交、法律、金融和教育等途径提升全球环境安全。)出版了《环境与安全的政策和实践:对精选的政府、国际组织和政府间组织的战略和行动的概览》一书。该书介绍了11个国别概况(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德国、日本、荷兰、瑞典、英国、美国)和6个政府间组织概况(环境与安全倡议组织、欧盟、北约、经合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另见http://www.wilsoncenter.org/index.cfm?fuseaction=topics.home&topic id=1413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gram,2009年11月6日登录。美国威尔逊环境变化和安全研究项目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中国环境论坛,二是环境与安全,三是人口、健康与环境,四是水问题。威尔逊中心环境变化和安全项目从1995年开始出版环境变化和安全系列研究报告,探讨环境安全去(非)安全化的多路径应对,至2009年已出版13期。国内方面,参见解振华主编:《国家环境女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金南等著:《环境安全管理:评估与预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胡静著:《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序一,第1页。
    ②才惠莲主编:《比较环境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③江伟钰、陈方林主编:《资源环境法词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④江伟钰、陈方林主编:《资源环境法词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页。
    ⑤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第5期,第28-32页。
    ① 蔡守秋:“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5页。
    ② Allenby Br, "Environmental Security: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21, No.1 (Jan.,2000), pp.5-21.
    ①参见(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297页。
    ②(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另见Peter J.Katzenstein, "Introduction: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National Security", in Peter J.Katzenstein, eds,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Press, 1996,p.5; Nicholas GOnulf, World of Our Making, 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89, p.66.
    ③ Martha Finnemore and Kathryn Sikkink," 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s and the Political Change", in Katzenstein, Krasner, and Keohane, eds., The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pp.254-265.
    ①“第四个《环境法发展和定期审查方案》”UNEP/GC/25/INF/15http://www.unon.org/confss/doc/unep/unep_gc/gc_25/gc_25_inf_15/K0843108.pdf,2009年6月6日登录。
    ②“环境署的环境法活动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30年回顾”UNEP(DPDL)/GJS/1/3http://www.unep.org/law/Symposium/Documents/K0262051.c.doc,2009年8月3日登录。
    ③其他社会规范还有道德、宗教、习俗等,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要求。
    ① 王曦主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王曦主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 周训芳、李爱年主编:《环境法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2008年3月版,第16页。
    ① 佩在·威尔逊、邦迪·奥戈拉、劳尔·布拉涅斯和拉尔·库鲁库拉苏里亚:“发展中国家国家政府立法的发展趋势”,载孙林主编:《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沿着新道路前进》(王之佳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44页。
    ① 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② 参见(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国际环境法》(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序,第1页。
    ① 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① 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导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6页。
    ① 金瑞林、汀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计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② 王才芳:“中国与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知识》,2010年第2期,第12-14页。
    ③ 参见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①《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②《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① 郄建荣整理:“曲格平:中国环保起步定格在法律框架下”,《法制日报》,2008年12月9日,第001版。
    ② 参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研究文献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32-38页。
    ① 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环保改变他的命运[EB/OL].新华网,2004-11-08/2007-08-09.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4-11/08/content 2975877.htm.
    ② 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114页。
    ③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①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② 参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研究文献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32-38页。
    ①《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297页。
    ②《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③顾明:“周总理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奠基人”,载李琦主编《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回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334页。
    ①刘东:“周恩来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与实践”,载《北京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30页。
    ②曲格平:“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周恩来”,《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第84-88页。
    ③刘东:“周恩来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与实践”,载《北京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30页。
    ④“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环保改变他的命运”[EB/OL].新华网,2004-11-08/2007-08-09.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4-11/08/content_2975877.htm.
    ⑤郄建荣整理:“曲格平:中国环保起步定格在法律框架下”,《法制日报》,2008年12月9日,第001版。
    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黄勇:环境保护发展之外交篇“风云际会纵横捭阖”,《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第007版。
    ①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②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③ 参见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91页。
    ④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① 郄建荣整理:“曲格平:中国环保起步定格在法律框架下”,《法制日报》,2008年12月9日,第001版。
    ② 参见曲格平:“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周恩来”,《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第84-88页。
    ③ 参见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①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① 各类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标准有国家和地方(省一级政府颁布)两级标准。有地方标准的地区实行地方标准。法律规定,地方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及方法标准。法律规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凡违反这类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283页。
    ③ 曲格平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④《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334页。
    ①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这里所谓的“基本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包含某方面综合性政策、目标规定的整体性综合性法律,在中国,它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一般都对环境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它不对具体的环境保护事务规定具体的控制措施,有关具体的权利义务及其实施需要通过制定一些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来规定和完成,而在制定这些单行环境法律法规时也要依据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内容。因而,在整个环境法律体系中,综合性环境基本法起r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参见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②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298页。
    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1页。
    ② 郭薇:“曲格平讲述环境保护30年的发展轨迹大时代大事业大发展”,《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16日,第001版。
    ①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346页。
    ② 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147页。
    ①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298页。
    ②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1页。
    ③ 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第27页,第39页。
    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3页。
    ④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第55页,第116页。
    ⑤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第52页,第153贝。
    ①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第149页。
    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8页。
    ③直到2002年,该“规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清洁生产法》所替代为止。
    ④《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①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147页。
    ③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①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2》,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2年版,第2页。
    ②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③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① 郭薇:“中国环境政策思路的演变与发展——访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中国环境报》,2009年9月28日,第001版。
    ② 参见《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0》,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26-428页。
    ③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2》,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2年版,第581页。
    ④ 参见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7页。
    ①参见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2页。
    ②《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9页。
    ③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62页。
    ④曲格平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253页。
    ①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仕、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② 参见“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载《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2002)),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2年版,第207-217页。
    ① 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0页。
    ② 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前言,第1-2页。另见:曲格平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 版,第35-36页。
    ① 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② 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 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局编:《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前言,第1-2页。
    ①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8-319页。
    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环境政策全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2028页。
    ①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8-68页。
    ② 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③ 参见汪劲著:《地方立法的可持续发展评估:原则、制度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④ 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① 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② Warren Christopher, "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of the 21 st Century", Speech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pril 9. (1996) in Warren Christopher,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C. A:Stanford University,1998:pp.152-153.
    ③ 国家环境保护局编:《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综合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②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2003》,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3年版,第561页。
    ③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2003》,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3年版,第562页。
    ④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43页。
    ① 参见“199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载《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3》,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3年版,第59-64页。
    ② 参见“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载《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2002》,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2年版,第207-217页。
    ③ 参见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364页。
    ④ 5点主张即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①参见“关于印发《‘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5]131号,2005年11月28日。
    ②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参见黄勇:环境保护发展之外交篇“风云际会纵横捭阖”,《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第007版。
    ④参见“关于印发《‘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5]131号,2005年11月28日。
    ① 参见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28页。
    ① 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5页。
    ② 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8-29页。
    ① 查玮、张业亮:“防控篇走向决策源头控制”,《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1日,第002版。
    ② 参见郄建荣:“法治中国30年:环保职能部门完成四级跳”,《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24期,第59-62页。
    ③ 周生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在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环境经济》,2009年第1期,第16-25贞。
    ④ 参见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3期,第10-17页。
    ①常纪文:“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2-33页。
    ②由于污染的历史积累效应和目前环境治理滞后等原因,中国目前进入环境安全事故高发期。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以2004年为例,全年共发生事故总数1441起,其中特大事故25次,其直接经济损失占所有事故损失(36 365.7万元)的92.3%,各类事故共造成伤亡339人,其中死亡12人。参见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年鉴(2005)》,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5年版,第756-766页。
    ③常纪文:“抗震救灾与我国的环境应急法制建设”,《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3期,第122-123页。
    ④参见“中国环境立法将特别关注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EB/OL].新华网,2005-11-20/2008-08-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1/18/content_3801755.htm.
    ⑤参见“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载《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2009》,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9年版,第197-209页。
    ⑥周生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国环境报》,2008年1月28日,第001版。
    ① “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三: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EB/OL].国家统计局,2007-10-09/2008-08-19.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qd/t20071009_402436176.htm.
    ② “环保总局组建11个派出执法监督机构’'http://www.mep.gov.cn/gkml/hbb/qt/200910/t20091023_180013.htm,2010年2月3日登录。
    ③ “中国环境问题的过际压力正在加大——专访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EB/OL].新华网,2006-06-12/2007-08-09.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6/12/content_4681977.htm.
    ④ 梁丽萍:“中国环境保护:探索前进、喜中有忧的30年——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 干部论坛》,2008年第9期,第4-10页。
    ①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2003》,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2003年版,第213-214页。
    ①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② 吴舜泽[等]著:《国家环境安全评估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③ 解振华主编:《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9页。
    ① 参见(法)OECD编:《环境绩效评估.中国China》(曹东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1页。
    ② 参见周生贤:“全面加强环境政策法制工作 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2006年第24期,第8-14页。
    ① (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国际环境法》(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408页。
    ② 参见汪劲:“论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第32-42页。
    ① 张梓太、李传轩、陶蕾著:《环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② 参见廖红、(美)克里斯·郎革编著:《美国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朱坦所作的序言部分。
    ③ 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4页。
    ① (美)瓦伦·弗雷德曼著:《美国联邦环境保护法规》(曹叠云、杨延华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① 陆新元主编:《环境监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0-501页。
    ② 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451-453页。
    ③ 汪劲、严厚福、孙晓璞编译:《环境一义:丧钟为你而鸣:美国联邦法院环境诉讼经典判例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263页。
    ①陆新元主编:《环境监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7498页。
    ②参见王曦著:《美国环境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日)岩佐茂著:《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2页。
    ① (日)桥本道夫著:《日本环保行政亲历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② (日)原田尚彦著:《环境法》(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③ 指1955年发生在日本富市县的痛痛病事件、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事件、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196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市和爱知县的米糠油事件。
    ①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②杜群著:《环境法融合论:环境·资源·生态法律保护一体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224页。
    ③杜群著:《环境法融合论:环境·资源·生态法律保护一体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贝。
    ①吴卫星著:《环境权研究:公法学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②李冬:“日本的环境一国战略及其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2期,第6页。
    ③蔡守秋:“建设生态区的法制保障”,《河南省政法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48-52页。
    ④张春燕、李维:“环境教育立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31日,第004版。
    ⑤参见蔡守秋主编:《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129页。
    ① 参见肖主安、冯建中编著:《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66-91页。
    ① 参见(荷)布瑞汉特、(荷)弗兰科著:《城市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张明顺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250页。
    ② 参见蔡守秋、王欢欢:“欧盟环境法发展的历程与趋势”,《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2008年,第246-257页。
    ①王伟中主编:《从战略到行动:欧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参见张淑兰:“印度的环境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99-103页。
    ③参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82页。
    ④张海滨:“印度:一个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声有色的主角”,《世界环境》,2009年第1期,第30-33页。
    ⑤参见张雷:“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8期,第29页。
    ① 范纯:“印度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评析”,《亚非纵横》,2009年第5期,第40页。
    ② 参见沈国明主编:《国外环保概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7442页。
    ③ 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95页。
    ①参见谷德近、康思颖:“印度环境基本法及其实施的司法能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2-66页。
    ②参见杨翠柏主编:《印度环境法》,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3-28页。
    ③ AECEN,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and Enforcement in India:Rapid Assessment, Final Draft[Z], November2006.转引自谷德近、康思颖:“印度环境基本法及其实施的司法能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4页。
    ④沈国明主编:《国外环保概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2页。
    ① 参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policy/Cecofootprint.pdf,2009年8月6日登录。
    ② 参见张雷:“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8期,第29灭。
    ③ 西国土面积仅次十中国、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三大国,是有关气候变化问题77国集团+中国的主要成员国。
    ④徐庆华、陈亮主编:《环境保护出访报告选编:2005-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 徐庆华、陈亮主编:《环境保护出访报告选编:2005-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② 张春燕、李维:“环境教育立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31日,第004版。
    ①徐庆华、陈亮主编:《环境保护出访报告选编:2005-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徐庆华、陈亮主编:《环境保护出访报告选编:2005-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③参见沈国明主编:《国外环保概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2-370页。
    ④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①徐庆华、陈亮主编:《环境保护出访报告选编:2005-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4》(刘毅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2页。
    ③参见范纯:“非洲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评析”,《西亚非洲》,2009年第5期,第40-46页。
    ①唐纳德·卡尼亚鲁和查尔斯·奥·奥克迪:“行动中的伙伴关系:UNEP/UNDP非洲环境法联合项目”,载孙林主编:《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沿着新道路前进》(王之佳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181页。
    ②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① 詹世明:“承受恶劣影响首当其冲非洲要求公平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环境报》,2009年9月1日,第004版。
    ② 吴勇:“非洲环境法简析”,《西亚非洲》,2003年第5期,第62-65页。
    ③ 肖剑鸣、欧阳光明、林芳惠著:《比较环境法专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参见曲格平:“如何利用国际环境浪潮推动中国的环保工作(下)”,《环境保护》,1991年第7期,第2-4页。
    ②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第3页。
    ③童大焕:“环境威胁,内忧甚于‘外患’”,《商务时报》,2007年6月9日,第A02版。
    ④参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史》,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汇编.2006》,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美日两国公益诉讼案例的启示”[EB/OL].新民周刊,2009-08-05/2009-08-19.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05/094418369109_4.shtml.
    ②参见张庆彩、计秋枫:“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特色和经验”,《未来与发展》,2008第8期,第80-84页。
    ③参见姚忆江:“城市灰霾天年夺命三十万专家吁严防雾都劫难重演”,《南方周末》,2008年4月3日,第A01版:头版;王莉萍:“30年治理,100年思考——中国环保道路回眸”,《科学时报》,2008年12月11日,第A01版。
    ④参见崔存明:“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第68-72页;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14-128页:孙佑海著:《超越环境“风暴”: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曲参见张巧玲:“中国环保30年:症社执行不力”[EB/OL].环保频道—人民网·天津视窗2008-12-24/2008-12-30.http://www.022net.com/2008/12-24/444625343372733-2.html.
    ① 李启家:“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发展”,《上海法治报》,B05版:法学讲坛,2009年3月11日。
    ② 崔存明:“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第68-72页。
    ③ 参见(美)罗杰.W.芬德利、丹尼尔.A.法伯著:《环境法概要》(杨广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版,第13-20页。
    ①林灿铃等著:《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252页。
    ②参见“环境公益诉讼的‘中国式’困局”[EB/OL].新民周刊,2009-08-05/2009-08-19.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05/094418369109_3.shtml;《小康》研究中心:“中国环保知行两重天”,《小康》,2009年第6期,第18-20页;“公众环保意识行为不及格”,《中国环境报》,2008年1月8日,第001版。
    ③日本环境会议《亚洲环境情况报告》编辑委员会编著:《亚洲环境情况报告》(周北海,张坤民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④参见钱穆:《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8-55页。
    ⑤参见易先良:“环境保护基本法立法背景之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1988年第4期,第12-18页。
    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policy/Cecofootprint.pdf,2009年8月6日登录。
    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policy/Cecofootprint.pdf,2009年8月6日登录。
    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policy/Cecofootprint.pdf,2009年8月6日登录。
    ①王勤花、张志强:“国际重要国家环境职责的量化评价”,《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资源环境科学专辑)》第3期(总第80期),第1页,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08年2月1日。
    ①王勤花、张志强:“国际重要国家环境职责的量化评价”,《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资源环境科学专辑)》第3期(总第80期),第4-6页,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08年2月1日。
    ②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4页。
    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北京:科学出2010年版,第430页。
    ②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①张梓太、李传轩、陶蕾著:《环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②张梓太、李传轩、陶蕾著:《环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③汪劲著:《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310页。
    ①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②世界环境研究所编:《世界报告2005》(曹建海、谢玲、邓文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193页。
    ③ Dan Caldwell Caldwell, Williams Robert E. Dan, Seeking Security in an Insecure World,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6, p.169.
    ④ Ken Conca, Green Planet Blues:Environmental Politics from Stockholm to Johannesburg,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4, p.13.
    ⑤世界环境‘j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在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8页。
    ①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②(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国际环境法》(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408页。
    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司编:《国际环境公约选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i页。
    ④张梓太、李传轩、陶蕾著:《环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⑤曲格平:“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贝。
    ⑥此处意指人类对环境安全的追求将促进国际、地区和各国环境法的趋同。例如,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下,污染企业的跨国转移是一个由制度落差造成的无解之结,直至形成一个利益链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通过支持跨国公司的污染产业转移获得政绩和更稳定的执政能力;跨国公司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默许下获得降低环保成本后的超级利润;发达国家政府苦于国内货币的流动性过剩,更多的国外直接投资让其经济逐渐步入良性循环,且国内环境免于污染,国而放任其行为。遭受损害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而作为环境成本的最大承担者,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因缺乏表达渠道和影响政策的能力而无所作为,但又因生活窘迫而自愿充当这些污染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发展中国家应欢迎更强有力的国际监管、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环保标准以弥补其与发达国家环保制度的落差。只有全球采取共同的环境政策法规,才能促使各国政府各自承担其环保责任,以化解人类环境危机。参见唐吴:“跨国企业为何变脸?”,《中国环境报》,2010年3月19日,第006版。
    ① See Alexandre Charles Kis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Transnational Publishers; 1991.
    ②王曦著:《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页。
    ③软法指人们在处理国际社会关系时形成的、可以为各国共同接受的、灵活性较大、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准则。与传统的国际条约法相比,软法没有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是一种非传统的国际法渊源。软法是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能较好地解决在对待重大环境问题上的政治冲突和经济利益的矛盾,使其成为处理国际环境问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软法文件提出的许多国际环境法的原则,是对国际环境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过程中,软法常常是条约法形成的前奏。参见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④周训芳、李爱年主编:《环境法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342-346页。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0-436页。
    ③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8页。
    ④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7-319页。
    ①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360页。
    ② Regina S. Axelrod, David Leona edited, The Global Environment:Institutions, Law, and Policy 2nd ed., Washington:CQ Press,2005, p.17.
    ①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 “环境署的环境法活动 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30年回顾”UNEP(DPDL)/GJS/1/3http://www.unep.org/law/Symposium/Documents/K0262051.c.doc,2009年8月3日登录。
    ② “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 国际环境管理 执行主任的报告”http://www.unep.org/GC/GCSS-VII/Documents/K0200008.doc,2009年3月5日登录。
    ③ 孙林主编:《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沿着新道路前进》(王之佳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序,第Ⅲ页。
    ①“第四个《环境法发展和定期审查方案》”UNEP/GC/25/INF/15http://www.unon.org/confss/doc/uncp/unep_gc/gc_25/gc_25_inf_15/K0843108.pdf,2009年6月6日登录。
    ②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364页。
    ②佩在·威尔逊、邦迪·奥戈拉、劳尔·布拉涅斯和拉尔·库鲁库拉苏里亚:“发展中国家国家政府立法的发展趋势”,载孙林主编:《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沿着新道路前进》(王之佳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②“环境状况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应付重大环境挑战所做的贡献”UNEP/GC.23/3/Add.3http://www.unep.org/GC/GC23/documents/GC23-3-Add3-Chinese.doc,2009年7月6日登录。
    ①曲格平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8页。
    ②曲格平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③参见杰弗里·达贝尔科(Geoffrey D. Dabelko)“不寻常的和平之路:环境、发展与全球安全议程”(上)(朱斌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第58-61页。另见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④参见王曦主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王曦主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6页。
    ⑤周训芳、李爱年主编:《环境法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338页。
    ① 世界银行编著:《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155页。
    ② Ken Conca, Green Planet Blues:Environmental Politics from Stockholm to Johannesburg,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4, p.13.
    ③ 参见朱宁:“安全与非安全化——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第21-26页。
    ①孙成权、王天送、黄彦敏编译:《全球环境变化与城市化、制度因索、全球土地计划》,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77-84页。
    ① P. W. Birnie, and A. 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6-7.
    ②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148页。
    ③(美)路易斯·亨金著:《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张乃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j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④(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国际法与环境(第2版)》(那力、王彦志、王小钢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54页。
    ⑤蔺雪春:“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相互关系研究”,《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8年,第2页。
    ①(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国际法与环境(第2版)》(那力、王彦志、王小钢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52页
    "See Alastair Irain Johnson, Social States: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1980-2000 NJ·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p.l社会化是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有重要意义.是偏好形成和演变、国家身份建构、国际规范产生、扩散以及内化、国际制度影响等相关研究的核心议题。本义研究的作为社会规范之一的环境法律规范,其生命周期的兴起、传播、普及、扩散和内化机制即社会化。
    ①程又中:“对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阐释”,《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39-42页。
    ②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8页。
    ③参见“中国环境立法将特别关注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EB/OL].新华网,2005-11-20/2008-08-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1/18/content_3801755.htm.
    ④参见顾明:“周总理是中国环保事业的奠基人”,载李琦主编《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回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337页;刘东:“周恩来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与实践”,《北京党史》,1996年第3期,第28-30页;曹春玲:“中国环保‘以外促内’12年引资10亿美元”,《绿叶》,2005年第1期,第34-35页;黄勇、步雪琳:“中外携手共同推进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13日,第001版。
    ①(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页。
    ②参见郄建荣整理:“曲格平:中国环保起步定格在法律框架下”,《法制日报》,2008年12月9日,第001版。
    ③ Lester Ross and Mitchell A. Silk,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Quorum Books,1987), p.3.
    ④(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页。
    ① 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1996年。
    ② 黄勇:环境保护发展之外交篇“风云际会 纵横捭阖”,《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第007版。
    ① 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2006年。
    ② 参见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336页。
    ① 周文颖:“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举行张力军出席并讲话”,《中国环境报》,2010年9月17日,第001版。
    ② 黄淼:“‘相互帮助 协力推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环境保护》,2008年5期,第68-71页。
    ① (法)OECD编:《环境绩效评估.中国China》(曹东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① 参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132页。
    ② 参见梁丽萍:“中国环境保护:探索前进、喜中有忧的30年——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十部论坛》,2008年第9期,第4-10贝:发改委:“中国为经济增长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EB/OL].环保-人民网2007-03-20/2007-07-06 http://env.people.com.cn/GB/5491990.html梁江涛:“‘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彰显大国责任”[EB/OL].环保频道—人民网2007-12-24/2007-12-30.
    ① 王金南是中国环境规划院(环保部的官方智囊机构,2001年由中国环境科学院规划所扩充组建)总工程师、研究员。作为从事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的学者,他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10年流变。参见http://www.21 cbh.com/HTML/2010-4-19/zOMDAwMDE3MzIzOQ.html,2010年4月26日登录。
    ② 张巧玲:“中国环保30年:症在执行不力”[EB/OL].环保频道一人民网·天津视窗2008-12-24/2008-12-30.http://www.022net.com/2008/12-24/444625343372733-2.html.
    ③ “中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EB/OL].新华网,2006-12-13/2008-08-10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tent_5478736.htm.
    ① 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导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回顾与思考(代总序),第2页。
    ② 王立新、张仁志、孔繁德编著:《中国工业环境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Ⅲ-Ⅴ页。
    ③ 正曦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作为学者,他曾多次参与国家和地方的一些环境立法活动。其著作《美国环境法概论》曾在《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或修订中用作立法参考资料。他和他的研究组曾经为有关部门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早期草稿。
    ④ 曹俊、李成思、贾燕妮:“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三:未来发展,我们期待变革”,《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3日,第003版。
    ⑤ 蔡守秋教授足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原所长,长期从事环境资源法律和政策、国际环境资源法律和政策、可持续发展法和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参加《环境保护法》等10多项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立法起学研究工作。
    ① 曹俊、李成思、贾燕妮:“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三:未来发展,我们期待变革”,《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3日,第003版。
    ② “中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EB/OL].新华网,2006-12-13/2008-08-10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 tent 5478736.htm.
    ③ 汪劲是北京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环境法知名学者。
    ①汪劲:“中国环保法律实施面临的问题:国家司法机关T作人员的认识对30个省份法院和检察院万人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第735-747页。
    ②周训芳:“论环境立法中的法律移植问题”,《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20卷第6期,第334-337页。
    ③参见孙秀艳:“在林石化分公司被罚100万元”,《人民日报》2007年1月25日,第06版。
    ④参见“46亿美元美国电力公司创美环保诉讼罚金新高”,《南方日报》2007年10月11日。
    ⑤参见王新友:“用环境法为地球代言”,《检察日报》2007年11月2日,第5版。
    ⑥王灿发是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教授。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环保英雄”, 《时代周刊》称赞他创立的“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推动了中国环境法治的健全与完善。王灿发2008年被人民网评为“改革开放30年环保人物”,2010年获选“2009年度中国正义人物”。
    ①王灿发:“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EB/OL].环保频道一人民网,2008-12-14/2008-12-30.http://env.people.com.cn/GB/8514590.html.
    ②曹俊、李成思、贾燕妮:“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三:未来发展,我们期待变革”,《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3日,第003版。
    ③吕忠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环境法学教授,学者兼法官。
    ④查玮、张俊:“环境损害赔偿国何立法?”,《中国环境报》,2010年3月11日,第003版。
    ⑤张巧玲:“中国环保30年:症在执行不力”[EB/OL].环保频道—人民网·天津视窗2008-12-24/2008-12-30.http://www.022net.com/2008/12-24/444625343372733-2.html.
    ①孙佑海:“择时出立 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中国环境报》,2009年1月1日,第003版。
    ②曹俊、李成思、赵晓:“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二:前行路上,我们一起守望”,《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2日,第003版。
    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给中国政府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建议》,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189页。
    ①吴舜泽[等]著:《国家环境安全评估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页、365页。
    ②第六次中国环保大会召开背景: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并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而未来15年中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问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229页。另见解振华主编:《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逐步积累、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呈现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
    ③参见王金南等著:《环境安全管理:评估与预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④参见闫艳、李玉芳、高杰:“江苏环境公益诉讼破冰: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审结检察机关担任诉讼人”,《中国环境报》,2009年6月26日,第003版:“江苏企业污染致村民生病案为环境公益诉讼破冰”[EB/OL].新民周刊,2009-08-05/2009-08-19.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05/094418369109.shtml;夏光:“全面增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环境保护》2009年第12期,第20-22页。
    ①陈媛媛:“环保民间组织提出警示环境健康进入‘发病期’”,《中国环境报》,2010年3月31日,第003版。
    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依法办事,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③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将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④建设生态文明,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⑤本报评论员:“应该从污染事件中警醒了”,《中国环境报》,2009年9月9日,第001版。
    ⑥郫晓军、刘晓飞:“首任环保局长:环保指标25年来从未完全完成过”,《新京报》,2006年4月13日,第A02版。
    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取向”,《改革》,2010年第2期,第5-13页。
    ②汀劲:“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9页。
    ③张巧玲:“中国环保30年:症在执行不力”[EB/OL].环保频道一人民网·天津视窗2008-12-24/2008-12-30.http://www.022net.com/2008/12-24/444625343372733-2.html.
    ④夏光:“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7日,第002版。
    ⑤参见孙佑海著:《超越环境“风暴”: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序二,第1-5页。
    ①参见“关于印发《‘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5]131号,2005年11月28日。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_中国人大网2009-12-26/2010-3-26.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09-12/26/content_1538193.htm.
    ②参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创新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82页。
    ①参见自然之友编;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②周生贤:“打好决胜战谋划新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在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报》,2010年1月29日,第001版。
    ③民间环保力量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层次上的力量,其深层基础是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其凝聚机制足民间环保组织、社区和大众传媒,其作用形式则体现为敦促和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另外,作为民间组织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特别足环保企业,也可以通过其技术、产品和财富等来推动环境保护,这种力量也是民间环保力量之重要组成部分。参见洪大用著:《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参见洪大用著:《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80页。
    ① 曹俊:“参与见证进步民意影响决策”,《中国环境报》,2010年2月22日,第003版。
    ② 例如:一个工厂一天排放污水十几万吨,一吨污水处理费需1.2~2.0元。如果要处理达标,每天治理费用要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如果它不处理,偷排且被环保局发现,最多罚20万元。许多企业宁愿交罚款。
    ③ 王灿发:“我国环境法治的转型”,《学习时报》,2007年3月12日,第005版。
    ④ 张梓太、李传轩、陶蕾著:《环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⑤ 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352页。
    ①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人民日报》,2008年10月30日,第015版。
    ② 参见赵承、田帆、韦冬洋:“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5日,第01版。
    ① “世行报告称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资金存在缺口”[EB/OL].环保—人民网2009-11-11/2009-12-06http://env.people.com.cn/GB/10354485.html.
    ① 参见张庆彩、徐桂红:“博弈、信息、制度‘与商业诚信”,《理论界》,2008年第9期,第186-187页。
    ① 邹骥、王克、王海芹、傅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报道之综述篇 哥本哈根悬而未决”,《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22日,第004版。
    ① 庄贵阳:“哥本哈根气候博弈与中国角色的再认识”,《外交评论》,2009年第6期,第13-21页。
    ② 胡鞍钢:“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全球减排路线图”,《当代亚太》,2008年第6期,第22-38页。
    ①张磊:“全球减排路线图的正义性——对胡鞍钢教授的全球减排路线图的评价与修正”,《当代亚太》,2009年第6期,第48-70页。
    ②“2010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 慨述’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EXTWDR2010INCHI/Resources/wdr2010_Overview_zh.pdf,2010年2月3日登录。
    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EB/OL].新华网,2005-12-22/2008-07-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 3954937.htm.
    ② 邓正来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2页。
    ③ 郑永年:“环保经济可助中国赢得国际话语权”,《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日,第16版。
    ④ 汪应洛、林宣雄:“中国环保到了预警时代”,《科学时报》,2007年10月19日,第A04版。
    ⑤ 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2006年。
    ①此处意指:西方在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中,对所需的大量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可以轻易的、廉价的从广大不发达国家获得,它们可以实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而不顾忌资源和环境后果。但是,这种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目前,世界各国可获得的自然资源和所拥有的环境容量,与越来越扩大的需求相比,变得越来越紧缺了。西方工业化国家正千方百计节约使用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虽然它们在温室气体排放上表现并不佳。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早已不具备西方国家早期那种对资源环境挥霍浪费的条件,不可能拿到廉价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中国必须付出更大的经济社会代价才能修补环境污染破坏。参见曲格平:“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页。另见姜文来:“积极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第7期,第57-59页;金灿荣:“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与应对”,《绿叶》,2009年第5期,第63-70页。
    ②参见“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徐匡迪对话布郎”[EB/OL].《新华月报(天下)》,2005-10-26/2008-08-09.http://qkzz.net/magazine/1001-666XA/2005/10/261678.htm.
    ③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称,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达到“初等发达水平”,但按照以往经验来衡量,在21世纪末中国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为4%。《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是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年来的第10本报告成果。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教授认为,中国现代化是后发型、追赶型,比先行国家大约晚了100年,2006年中国的现代化世界排名为70名,已经从欠发达国家晋级为初等发达国家。何传启把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分为发达、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阶段,其中后三者统称为发展中国家。其排名的分布是:全球前20名为发达国家;21-45名为中等发达水平;46-80名为初等发达水平,其余则属于欠发达水平。中国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比预期提前十年。到21世纪末,中国实现现代化,有可能赶上美国的概率是4%。中国现代化将遇到三个挑战:一是发展不均衡。在发达国家,这种差距一般维持在一到两倍左右,而在中国,这一差距已经达到了五到十倍。二是自然环境和资源压力。发达国家的10亿人口用了300年实现现代化,已经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而未来的中国,将有13亿一15亿人争取在100年内实现现代化,它带来的资源需求的强度将史无前例。即便扣除知识经济对物质资源的替代效应,中国的资源需求仍然大得惊人。因而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是美国的4倍。三是制度的瓶颈。从洋务运动以来,中国采取的是工业化优先的发展模式,强调物质和技术,却忽视了制度和观念的变革。制度的短板可能会成为一个决定成败的因素。参见韩永、王家敏:“中国‘发达’几率缘何这样小?”,《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6期,第22-23页。
    ④ See Peter Dauvergne, The Shadows of Consumption:Consequences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8, p.227.
    ⑤漆菲:“中国崛起需跨越‘环保门’”,《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8月27日,第3版。
    ⑥解振华主编:《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研中心国际所:“全球和区域环境战略”,内部研究报告,2008年3月。转引自俞海:“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际环境合作”,《国际问题论坛》,2008年夏季号,第37-38页。
    ②解振华主编:《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ⅰ-ⅲ页。
    ③曲格平:“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贝。
    ④“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http://www.china-sds.org/kcxfzbg/kcxbg/2010/wq.pdf,2010年4月8日登录。
    ① 夏光:“全面增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环境保护》2009年第12期,第20-22页。
    ② 夏光:“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7日,第002版。
    ③ 方芳、郑娥:“国际舆论公正评价北京环保成果中国比你想像的史绿色”,2008年8月15日,《中国环境报》,第005版。
    ①蔡新华、吴婧君:“‘绿色世博’正从图纸变为现实”,《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5日,第001版。
    ②奚爱玲:“绿色世博让生活更美好——访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中国环境报》,2010年4月1日,第007版。
    ③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透露说,“在中国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量、非正常上访量、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下降的情况下,环境信访和群体事件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上升”。在当前社会矛盾突发,群体性事件不断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成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参见漆菲:“中国崛起需跨越‘环保门’”,《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8月27日,第3版。
    ① 附录一资料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环境法规全书:1982-200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497-50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网站、中国环境报。
    ①附录二资料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环境法规全书:1982-200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环境政策全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0》,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1-2009》,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2-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网站、中国环境报。
    ①附录三资料来源: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缔结和签署的国际环境条约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501-505页:中国环境报。
    ① 附录四资料来源:李耀芳著:《国际环境法缘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381页;徐再荣著:《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247页;杨德红、杨本勇、李慧等编著:《绿色化学》,郑州市: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中国环境报。
    Ali, Saleem H, Peace Park, Conserv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MIT Press,2007.
    Anand, Ruchi,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Justice:A North-South Dimension,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4.
    Beyer, Stefanie,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6), Vol.5, No.1, pp.185-211.
    Birnie, P. W. and A. E.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Boulder, Marian A.L. Miller, The Third World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Col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5.
    Brown, A., "Environmental Security: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21, No.1 (Jan.,2000), pp.5-21.
    Brown, Lester.R., "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 Worldwatch paper. No.14, Washington: Worldwatch Institute, October 1977.
    Brown, Lester.R.,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up Call for a SmallPlanet, New York: W.W.Norton&Co,1995.
    Buzan, B., From International World Society: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Buzan, B., Ole Waever, Jaap de Wilde, Security:A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Boulder and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8.
    Buzan, B., People,States,and Fear: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Lynn Rienner Publishers,1991.
    Caldwell,Dan C., Williams Robert E. Dan, Seeking Security in an Insecure Worl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6.
    Checkel, Jeffrey T.,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Domestic Politics:Bridging the Rationalist-Constructivist Divid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3, No.4,1997, pp.473-495.
    Checkel,Jeffrey 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ization in Europe:Introduction and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9, No.4, Fall 2005, pp.801-822.
    Chen Sulan, (2005) Instrumental and Induced Cooperation: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 Maryland.
    Christopher, Warren, "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Speech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pril 9. (1996) in Warren Christopher,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1998: pp.152-153.
    Collins, A. edited, Contemporay Security Studi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Conca, Ken, Green Planet Blues:Environmental Politics from Stockholm to Johannesburg,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2004.
    Dauvergne, Peter edited., Handbook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Cheltenham,UK; Northampton, MA:E. Elgar,2005.
    Dauvergne, Peter, The Shadows of Consumption:Consequences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8.
    DeBardeleben, Joan,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nd Quality after Communism: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Successor States,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5.
    Deudney, D. and Richard A. Matthew. edited, Contested Grounds:Security and Conflict in the New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
    Deudney, D., "Environmental and Security:Muddled Thinking",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47, No.3,1991,pp.23-28.
    Dyer, Hugh C, Moral Order/World Order:the Role of Normative Theory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cmillan,1997.
    Economy, Elizabeth C., The River Runs Black: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 Ithaca, N Y:Cornell UniversityPress,2004.
    Falk, Richard A., This Endangered Planet:Prospects and Proposals for Human Survival,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1.
    Finnemore, Martha and Kathryn Sikkink, "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 (Winter 1998), pp.887-917.
    Finnemore, Matha,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Gary,Lee Scott, (1999) A Treatise on the Emergence of an 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 A Study on Reinventing Government: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 D.A. dissertation, Idah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Idaho. Geoffrey, David Dabelko,(2003) Tactical Victories and Strategic Losses: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Securit,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Maryland.
    Haas, Peter M., Robert O.Keohane, and Marc A. Levy edited, Institutions for the Earth:Sources of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3.
    Harding, A. edited, Access to Environmental Justice:A Comparative Study,Leiden, The Netherlands; Bost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2007.
    Heggelund, Gerild (?)E Ellen Bruzelius Backer, "China and UN Environmental Policy:Institutional Growth, Learn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t Environ Agreements, (2007) 7:pp.415-438.
    Henkin, Louis, International Law:Politics and Value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Higa, Darold Kenji.,(2003) Applying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Scarcity and Inter-group Violence,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 California.
    Homer-Dixon, Thomas F., "Environmental Scarcities and Violent Conflict:Evidence from Cas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1 (Summer,1994), pp.5-40.
    Huber, Joseph, "Pioneer Countries and the Global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Thes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Theor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8 (2008), pp.360-367.
    Hunter, A. and Liu Cheng, "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genda", Hans Gunter Brauch... [et al.]editors,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Reconceptualizing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Berlin; New York:Springer,2008, pp840-854.
    Independent Commission on Disarmament and Security Issues, Common Security:A Blue-print for Survival.New York:Si mon andSchuster,1982.
    John,V., Mark F. Imber, The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96.
    Johnson,A.I., Social States: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1980-2000,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Kegley, Charles W. and Jr.Eugene R.Wittkopf, The Global Agenda:Issues And Perspective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1.
    King, Marcus Dubois, (2008) Factor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sues into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 Assessments:The Case of Global Warming, Ph.D. dissertation,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Tuft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Massachusetts.
    Kiss, A. C.,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Transnational Publishers; 1991.
    Levy, Marc A., "Is the Environment 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International Security,1995, p.61.
    Levy, Mart A., "Time for a Third Wave of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Scholarship?",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ject,No.1,1995, pp.44-46.
    Lipschutz, Ronnie D,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Power,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 CQ Press, 2004.
    Litfin, Karen T., The Greening of Sovereignty in World Politics, Mass.MITPress,1998,.
    Mathews, Jessica Tuehman, "Redefining Security", Foreign Affairs, vol.68 (Spring) 1989, pp.162-177.
    McSweeney, B., "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 No.4 (Dec.,2000), pp.995-996.
    Mento, John Mark Di.,(2007) Beyond the Water's Edge: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Ocean Environment, Ph.D. dissertation,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Tuft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Massachusetts.
    Murray,G., Green China:Seeking Ecological Alternatives,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 2002.
    Myers, Norman,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No.74 (Spring,1989), pp.23-41.
    Najam, A. Edite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Human Security:Perspectives from South Asia,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3.
    Nash, Roderick Frazier, The Rights of Nature:A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Onulf, Nicholas G., World of Our Making, 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9.
    Paterson, Matthew Basingstoke, Understand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Domination, Accumulation, Resistance, Hampshire:Macmillan Press Ltd.;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2000. Porter, 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as 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Cument History, May 1995, pp.218-222.
    Porter,G., Janet Welsh Brown and Pamela S. Chasek,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3rd ed.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2000.
    Ronnfeldt, Carsten F., "Three Generations of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4, No.4 (Nov.,1997), pp.473-482.
    Ross, Lester and Mitchell A. Silk,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Quorum Books,1987.
    Sanders, Rich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toection," in Richard Sanders, ed., Prospec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Asha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2.
    Sands, Philippe, "Enforc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The Challenges of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inter 1993, pp.367-390.
    Shin, Sangbum, (2004) From Red to Green: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Indiana.
    Shun'ichi Teranishi,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n Asia 2005-2006, Springer, Japan Environmental Council, Tokyo,2005.
    Singer, Peter, One World:the Ethics of Globaliz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Smil,Vaclav,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An Inquiry into the Limit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United States:M E SHARPE NY,1992.
    Smil,Vaclav, China's Past, China's Future:Energy, Food, Environment, New York:Routledge, 2004.
    Smil,Vaclav, The Bad Earth: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 Armonk, N.Y.:M.E. Sharpe; London:Zed Press,1984.
    Stalley, Phillip, (2006) A Double-edged Sword:Foreign Firms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District of Columbia.
    Sunstein, Cass R., Risk and Reason:Safety, Law,and the Environ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Susan, Park, "Norm Diffusion With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 Case Study of the World Ban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Vol.8,No.2,June 2005, pp.111-143.
    Urban, Jessica LeAnn, (2004) The Politics of "Blame":Nation, Imm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h.D. dissertation,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Arizona.
    Wolfers, Arnold,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2.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Worldwatch Institute 2005:State of the World 2005 Redefining Global Security, Washington, D.C.: Worldwatch Institute,2006.
    Young, Oran R., Leslie A. King, and Heike Schroeder., 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Principal Finding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8.
    Young, Oran R.,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Causal Connections and Behavioral Mechanisms,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9.
    Young,Oran 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Building Regimes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澳)约翰·德赖泽克著:《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蔺雪春、郭晨星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OECD编:《环境绩效评估.中国China》(曹东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国际环境法》(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古希腊)亚里十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William P. Cunningham, Barbara Woodworth Saigo编著:《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上下册)》(戴树桂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爱蒂丝·布朗·魏伊丝著:《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汪劲、于方、王鑫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美)笆笆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戴斯·贾J‘斯著:《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丹尼斯·米都等著:《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钟斌、朱又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著:《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劳爱乐(Ernest Lowe)、耿勇编著:《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美)蕾切尔·卡森著:《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美)路易斯·亨金著:《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张乃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戴星翼、黄文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杰.W.芬德利、丹尼尔.A.法伯著:《环境法概要》(杨广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版。
    (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楼邦彦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著:《超越国界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韩召颖、孙英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默里·布克金著:《自由生态学:等级制的出现与消解》(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诺曼·迈尔斯著:《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王正平、金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美)唐奈勒·H·梅多斯、丹尼斯·L·梅多斯、约恩·兰德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赵旭、周欣华、张仁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瑟夫·A·凯米莱里、在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瓦伦·弗雷德曼著:《美国联邦环境保护法规》(曹叠云、杨延华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温都尔卡·库芭科娃、尼古拉斯·奥鲁夫、保罗·科维特主编:《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肖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希拉里·弗伦奇著:《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李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刘小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挪威)克里德约夫·南森研究所编:《绿色全球年鉴2001—200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2002年版。
    (日)桥本道夫著:《日本环保行政亲历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日)外山敏夫、香川顺合著:《在烟雾中生活》(燃化部化学工业设计院译),北京:燃料化学出版社,1973年版。
    (日)岩佐茂著:《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日)原田尚彦著:《环境法》(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印)萨拉·萨卡著:《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张淑兰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安德鲁·多布森著:《绿色政治思想》(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克莱夫·庞廷著:《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帕特莎·波尼、埃伦·波义尔著:《国际法与环境(第2版)》(那力、王彦志、王小钢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英)瓦尔·卡尔松、(圭)什里达特·兰法尔:《天涯成比邻——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报告》(赵仲强、李正凌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0》,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环境年鉴1991—2009),北京:中国环境年鉴社,1992—2009年版。
    薄燕主编:《环境问题与国际关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薄燕著:《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美国与<京都议定书>谈判的实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才惠莲主编:《比较环境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蔡守秋主编:《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曾建平著:《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济南:出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邓正来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董建辉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杜群著:《环境法融合论:环境·资源·生态法律保护一体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家伟著:《欧洲环境法》,北京:工商出版社,2000年版。
    顾明:“周总理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奠基人”,载李琦主编《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回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337页。
    国家环境保护局编:《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局编:《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中国生态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环境保护专题调研报告汇编.2006》,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综合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司编:《国际环境公约选辑》,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缔结和签署的国际环境条约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环境法规全书:1982-200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环境政策全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贺培育、杨畅等著:《中国生态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2月版。
    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洪大用著:《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侯文蕙编著:《征服的挽歌:美国环境意识的变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川静著:《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2010》,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江伟钰、陈方林主编,《资源环境法词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蒋正华、米红著:《人口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解振华主编:《国家环境安全战略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金瑞林、汀劲编著:《中国环境与自然资源立法若干问题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瑞林、汪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金瑞林:《环境法——大自然的护卫者》,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
    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黎莲卿、玛利亚·索科罗·Z.曼圭亚特主编:《亚太地区第二代环境法展望》(邵方、曹明德、李兆玉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亚洲开发银行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李文华、王如松主编:《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年版。
    李耀芳著:《国际环境法缘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3:过去、现在和未来》(刘毅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4》(刘毅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0》(张世钢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为了地球上的生命》(张世纲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廖红、(美)克里斯·郎革编著:《美国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林灿铃等著:《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林灿铃著:《国际环境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吕忠梅、[美]王立德主编:《环境公益诉讼:中美之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中主编:《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玛莎·费丽莫著:《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梅雪芹著:《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办公室组织编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穆:《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曲格平主编:《环境保护知识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导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曲格平主编:《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曲格平著:《关注中国生态安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曲格平著:《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未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日本环境会议《亚洲环境情况报告》编辑委员会编著:《亚洲环境情况报告》(周北海、张坤民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沈国明主编:《国外环保概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环境研究所编:《世界报告.2005》(曹建海、谢玲、邓文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项目组编:《中国:空气、士地和水——新千年的环境优先战略》(余岚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世界银行编著:《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苏长和著:《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孙成权、林海、曲建升主编:《全球变化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
    孙成权、王天送、黄彦敏编译:《全球环境变化与城市化、制度因素、全球土地计划》,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年版。
    孙林主编:《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沿着新道路前进》(王之佳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孙佑海著:《超越环境“风暴”: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年版。
    唐纳德·沃斯特著:《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侯文蕙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汀劲、严厚福、孙晓璞编译:《环境正义:丧钟为你而鸣:美国联邦法院环境诉讼经典判例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汪劲著:《环境法律的解释:问题与方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汪劲著:《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金南等著:《环境安全管理:评估与预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军、但兴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王立新、张仁志、孔繁德编著:《中国工业环境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伟中主编:《从战略到行动:欧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王伟中主编:《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2008)》,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王曦主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王曦主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王曦著:《美国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正平著:《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文传浩等著:《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预警理论与实践:以珠江上游流域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舜泽[等]著:《国家环境安全评估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肖剑鸣、欧阳光明、林芳惠著:《比较环境法专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肖主安、冯建中编著:《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
    修光利、侯丽敏编著:《能源与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研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徐庆华、陈亮主编:《环境保护出访报告选编:2005-2007》,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徐祥民、陈书全等著:《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祥民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徐再荣著:《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计秋枫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郇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郇庆治著:《环境政治国际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翠柏主编:《印度环境法》,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
    杨解君主编:《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关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杨京平主编:《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于庆泰、何建坤、王曦等:《世界气候外交与中国的应对》,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余谋昌著:《生态安全》,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著:《非传统安全概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海滨著:《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凯编著:《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山东省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勇著:《环境安全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梓太、李传轩、陶蕾著:《环境法法典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国青主编:《外国环境法选编(第一辑上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赵磊著:《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赵玉明编著:《清洁生产》,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文集》,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研究文献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编:《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创新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战略转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0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世界环境法汇编.美国卷.Volume ofU.S..Volume of U.S.》1一5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钟祥浩、王小丹、刘淑珍等著:《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钟筱红著:《维护环境安全:控制外国污染转移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4月版。
    周杰、张梓太著:《WTO体系下贸易与环境的法律协调:发展中国家视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训芳、李爱年主编:《环境法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
    朱庚申主编:《环境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庄贵阳、陈迎著:《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自然之友编;梁从诫主编:《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自然之友编;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自然之友编;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自然之友编;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郭延军:“东北亚环境安全研究”,《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7年。
    蔺雪春:“全球环境话语与联合国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相互关系研究”,《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8年。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中国博十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7年。
    王小钢:“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
    王彦智:“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8年。
    杨守明:“中国和平崛起要论”,《中国博士论文学位全文数据库》,2007年。
    尹志军:“美国环境法史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周方银:“国际规范的演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美)埃里森·莫尔、阿德里亚·沃尔:“中国环保公众参与中的法律倡导”(张东昌、高华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5期,第64-70页。
    《小康》研究中心:“中国环保知行两重天”,《小康》,2009年第6期,第18-20页。
    巴瑞·布赞:“‘人的安全’:一种‘还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误导”,《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7页。
    蔡守秋:“环境正义与环境安全——二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5页。
    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第5期,第28-32页。
    曹春玲:“中国环保‘以外促内’12年引资10亿美元”,《绿叶》,2005年第1期,第34-35页。
    常纪文:“抗震救灾与我国的环境应急法制建设”,《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3期,第122-123页。
    常纪文:“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28-42页。
    程又中:“对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阐释,《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37-42页。
    崔存明:“中国环保体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第68-72页。
    杜群:“日本环境基本法的发展及我国对其的借鉴”,《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4期,第55-64 页。
    范纯:“印度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评析”,《亚非纵横》,2009年第5期,第40-46页。
    冯象:“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读书》,2008年第9期,第20-28页。
    傅聪:“试论欧盟环境法律与政策机制的演变”,《欧洲研究》,2007年第4期,第53-67页。
    高国荣:“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5期,第102-112页。
    谷德近、康思颖:“印度环境基本法及其实施的司法能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2-66页。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3期,第10-17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取向”,《改革》,2010年第2期,第5-13页。
    何艳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环境保护》,2002年第12期,第10-12页。
    胡鞍钢:“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全球减排路线图”,《当代亚太》,2008年第6期,第22-38页。
    环境保护部:“开创中国特色环境保护事业的探索与实践——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30年”,《环境保护》,2008年第15期,第24-27页。
    黄超:“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国际规范扩散”,《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9-65页。
    黄淼:“‘相互帮助协力推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环境保护》,2008年5期,第68-71页。
    姜文来:“积极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第7期,第57-59页。
    杰弗里·达贝尔科(Geoffrey D. Dabelko):“不寻常的和平之路:环境、发展与全球安全议程”(上)(朱斌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第58-61页。
    金灿荣:“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与应对”,《绿叶》,2009年第5期,第63-70页。
    李冬:“日本的环境立国战略及其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第2期,第6-9页。
    李杰豪:“试析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的复合依赖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0期,第49-55页。
    梁丽萍:“中国环境保护:探索前进、喜中有忧的30年——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9期,第4-10页。
    刘东:“周恩来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与实践”,《北京党史》,1996年第3期,第28-30页。
    刘建国、加里德·戴蒙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李舒心、贺光明、王如松译),《世界环境》,2005年第4期,第46-56页。
    潘亚玲:“安全化、国际合作与国际规范的动态发展”,《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51-59页。
    潘亚玲:“安全化/非安全化与国际规范的生命周期——以艾滋病和气候变化为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2007年,第53-64页。
    郄建荣:“法治中国30年:环保职能部门完成四级跳”,《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24期,第59-62页。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10-15页。
    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3页。
    曲格平:“如何利用国际环境浪潮推动我国的环保工作(下)”,《环境保护》,1991年第7期,第2-4页。
    曲格平:“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周恩来”,《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第84-88页。
    松下和夫:“论‘人的安全’与‘环境合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29-34页。
    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第5-10页。
    田享华:“王灿发:环境维权民间法律援助第一人”,《南风窗》,2006年第2期,第56-59页。
    汪劲:“论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第32-42页。
    汪劲:“论现代环境法的演变与形成”,《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第48-58页。
    汪劲:“中国环保法律实施面临的问题: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认识对30个省份法院和
    检察院万人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第735-747页。
    汪劲:“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9页。
    王才芳:“中国与世界气象组织”,《气象知识》,2010年第2期,第12-14页。
    王勤花、张志强:“国际重要国家环境职责的量化评价”,《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资源环境科学专辑)》第3期(总第80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08年2月1日。
    夏光:“全面增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环境保护》2009年第12期,第20-22页。
    徐进:“国家何以建构国际规范:一项研究议程”,《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第7-12页。
    苟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14-128页。
    阎静、刘静静:“环境安全:概念的演进与释义”,《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第3期,第97-100页。
    杨翠柏:“印度宪政视角下的环境保护”,《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第151-155页。
    杨文利:“周恩来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起步”,《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21-26 页。
    易先良:“环境保护基本法立法背景之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1988年第4期,第12-18页。
    于宏源、蒋晓燕:“全球环境治理的两重性与‘中国环境威胁论’”,《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2008年,第12-22页。
    张海滨:“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3期,第145-150页。
    张海滨:“有关世界环境与安全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第141-158页。
    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第1-7页。
    张雷:“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国际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8期,第26-30页。
    张磊:“全球减排路线图的正义性——对胡鞍钢教授的全球减排路线图的评价与修正”,《当代亚太》,2009年第6期,第48-70页。
    张连辉、赵凌云:“1953—2003年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63-72页。
    张强、薛惠锋:“基于WSR方法论的环境安全分析模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期,第165-174页。
    张庆彩、计秋枫:“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特色和经验”,《未来与发展》,2008第8期,第80-84页。
    张庆彩、徐桂红:“博弈、信息、制度与商业诚信”,《理论界》,2008年第9期,第186-187页。
    张淑兰:“印度的环境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第99-105页。
    张勇、叶文虎:“国内外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第130-133页。
    张玉林:“另一种不平等:环境战争与‘灾难’分配”,《绿叶》,2009年第4期,第28-43页。
    张志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及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2002年9月,第1-26页。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4-19页。
    钟龙彪:“国家社会化:国际关系的一项研究议程”,《欧洲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5-137 页。
    周生贤:“全面加强环境政策法制工作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2006年第24期,第8-14页。
    周生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在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环境经济》,2009年第1期,第16-25页。
    周训芳:“论环境立法中的法律移植问题”,《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20卷第6期,第334-337页。
    朱宁:“安全与非安全化——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第21-26页。
    庄贵阳:“哥本哈根气候博弈与中国角色的再认识”,《外交评论》,2009年第6期,第13-21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1996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自皮书),2006年。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EB/OL].新华网,2005-12-22/2008-07-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htm
    2010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概述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EXTWDR2010INCHI/Resources/wdr2010_Overview_zh.pdf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http://www.china-sds.org/kcxfzbg/kcxbg/2010/wq.pdf
    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徐匡迪对话布郎[EB/OL].《新华月报(天下)》,2005-10-26/2008-08-09.http://qkzz.net/magazine/1001-666XA/2005/10/261678.htm
    GEO-4给新闻记者的总结报告http://www.unep.org/geo/geo4/media/media_briefs/chinese/ZH-Media_Briefs_GEO-4_Executive_Summary_Web.pdf
    点评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http://www.greengo.cn/upload/File/2008/20090316_ArxYAvDYrla4.pdf
    发改委:中国为经济增长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EB/OL].环保一人民网2007-03-20/2007-07-06 http://env.people.com.cn/GB/5491990.html
    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三: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EB/OL].国家统计局,2007-10-09/2008-08-19.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qd/t20071009_402436176.htm
    环保总局组建11个派出执法监督机构http://www.mep.gov.cn/gkml/hbb/qt/200910/t20091023_180013.htm
    环境公益诉讼的“中国式”困局[EB/OL].新民周刊,2009-08-05/2009-08-19.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05/094418369109_3.shtml
    江苏企业污染致村民生病案为环境公益诉讼破冰[EB/OL].新民周刊,2009-08-05/2009-08-19.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05/094418369109.shtml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阿尔·戈尔先生 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表示祝贺http://new.unep.org/chinese/documents/Nobel_Peace_Prize_oct_2007.pdf
    联合国系统内环境治理的管理审查http://www.unjiu.org/data/reports/2008/ch2008_03.pdf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发展和定期审查方案》(蒙得维的亚方案四)http://www.unep.org/law/About_prog/montevideo_progⅣ.asp
    梁江涛:“‘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彰显大国责任”[EB/OL].环保频道一人民网2007-12-24/2007-12-30. http://env.people.com.cn/GB/6688307.html
    美日两国公益诉讼案例的启示[EB/OL].新民周刊,2009-08-05/2009-08-19.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8-05/094418369109_4.shtml
    潘基文秘书长呼吁中国在抵御气候变化方面担当全世界的榜样http://www.unep.org/chinese/documents/Ban_china_lead_09jul.pdf
    曲格平:中国环境保护30年的同顾与展望[EB/OL].人民网,2008-12-14/2008-12-16.http://env.people.com.cn/GB/8514268.html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_中国人大网2009-12-26/2010-3-26.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09-12/26/content_1538193.htm
    全球环境展望Ahttp://www.unep.org/geo/geo4/report/GEO-4_Report_Full_CH.pdf
    世行报告称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资金存在缺口[EB/OL].环保一人民网2009-11-11/2009-12-06http://env.people.com.cn/GB/10354485.html
    王灿发:“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EB/OL].环保频道—人民网,2008-12-14/2008-12-30. http://env.people.com.cn/GB/8514590.html
    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EB/OL].新华网2006-12-13/2008-08-10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tent_5478736.htm
    我国环境立法将特别关注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EB/OL].新华网,2005-11-18/2008-08-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1/18/content_3801755.htm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www.zhb.gov.cn/plan/zkgb/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1998-2009年工作报告http://news.cupl.edu.cn/simg/2009-11/nc_091109163745.pdf,2009年12月6日登录。
    张巧玲:“中国环保30年:症在执行不力”[EB/OL].环保频道—人民网·大津视窗2008-12-24/2008-12-30. http://www.022net.com/2008/12-24/444625343372733-2.html
    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环保改变他的命运[EB/OL].新华网,2004-11-08/2007-08-09.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4-11/08/content_2975877.htm
    中国环境问题的国际压力正在加大——专访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EB/OL].
    新华网,2006-06-12/2007-08-09.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6/12/content_4681977.htm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policy/Cecofootprint.pdf
    Inventory of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 Policies and Practices(IESPP).October,2006.http://www. envirosecurity,org/ges/inventory.
    http://www.zhb.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http://www.zhb.gov.cn/law/index.htm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
    http://www.unep.org/law/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网站
    http://www.epa.gov/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http://www.eea.eu.int:European Environmental Agency.欧洲环境署
    http://www.chinadialogue.cn/中外对话网站发布于2006年7月3日,是世界上致力于环境问题的第一个完全双语网站,探讨正在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其应对。
    http://assets.panda.org/downloads/living_planet_report_2008.pdf
    http://www.chinadialogue.net/debate/show/7-Frontline-Earth环境安全阵线
    http://www.chinatransparency.org/透明中国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index.aspx中国环保网
    http://www.ep.net.cn/cgi-bin/dbfg/list.cgi中国环境保护法规
    http://www.greenlaw.org.cn/blog/—环境法公众研究网-关注中国环境法律进程汇聚公众力量
    http://www.fon.org.cn/自然之友
    http://www.greengo.cn中国环境NGO在线名录
    http://www.wilsoncenter.org/index.cfm?fuseaction=topics.home&topic_id=1413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ecurity Program威尔逊中心环境变化和安全项目从1995年开始出版环境变化和安全系列研究报告,至2009年出版13期。
    http://www.wilsoncenter.org/index.cfm?fuseaction=topics.home&topic_id=1421 China Environmental Forum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从1997年开始出版中国环境系列研究报告,至2009年出版10期。
    http://www.envirosecurity.org/index.php 2002年在海牙成立的环境安全研究学会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其代表来自布鲁塞尔、伦敦、贝鲁特、加利福尼亚、纽约、多伦多和华盛顿特区。该学会建立的“知识和行动网络”,将环境安全作为一种提高政治关注的手段,以有助于防止冲突、动乱和不稳定。该学会的使命是:“促进全球环境安全,提升维系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再生能力”。其研究集成了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科学、外交、法律、金融和教育。该组织的活动旨在给决策者提供一种及时解决环境安全风险的方法, 以维护保障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曹俊、李成思、贾燕妮:“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三:未来发展,我们期待变革”,《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3日,第003版。
    曹俊、李成思、赵晓:“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二:前行路上,我们一起守望”,《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2日,第003版。
    查玮、张业亮:“防控篇走向决策源头控制”,《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1日,第002版。
    常纪文:“完善的法律是应急的重要依据——从抗震救灾看我国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中国环境报》,2008年6月23日,第003版。
    陈媛媛、张俊:“环境立法30年系列报道之一:那些事情,我们共同经历”,《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30日,第001版。
    陈媛媛:“环保民间组织提出警示环境健康进入‘发病期’”,《中国环境报》,2010年3月31日,第003版。
    陈媛媛:“中美环境公益诉讼都不容易:美国环境信息公开和证明责任等方面值得借鉴”,《中国环境报》,2007年11月13日,第003版。
    高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环境报》,2010年9月20日,第001版。
    郭薇:“曲格平讲述环境保护30年的发展轨迹 大时代大事业大发展”,《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16日,第001版。
    郭薇:环境保护发展之外交篇“中国环境政策思路的演变与发展——访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中国环境报》,2009年9月28日,第001版。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人民日报》,2008年10月30.日,第015版。
    黄勇、步雪琳:“中外携手共同推进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13日,第001版。
    黄勇:环境保护发展之外交篇“风云际会纵横捭阖”,《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第007版。
    李佳鹏:“环境突发事件暴露生态安全软肋”,《经济参考报》,2006年1月9日,第006版。
    李启家:“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发展”,《上海法治报》,B05版:法学讲坛,2009年3月11日。
    梁文道:“以明朗的面目对应新版中国威胁论”,《南方周末》,2008年1月10日,第E30版。
    刘东峰、张巧玲:“马凯三组数据驳中国‘环境威胁论’”,《科学时报》,2007年6月5日,第A01版。
    欧阳康:“在激荡疾变的世界格局中提升‘中国自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5日,第003版。
    漆菲:“中国崛起需跨越‘环保门’”,《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8月27日,第3版。
    郄建荣:“环境公益诉讼扳倒洛城头号污染源”,《法制日报》,2009年3月13日,第011版。
    孙秀艳:“吉林石化分公司被罚100万元”,《人民日报》2007年1月25日,第06版。
    孙佑海:“择时而立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 《中国环境报》,2009年1月1日,第003版。
    唐昊:“跨国企业为何变脸?”,《中国环境报》,2010年3月19日,第006版。
    童大焕:“环境威胁,内忧甚于‘外患’”,《商务时报》,2007年6月9日,第A02版。
    汪应洛、林宣雄:“中国环保到了预警时代”,《科学时报》,2007年10月19日,第A04版。
    郄建荣整理:“曲格平:中国环保起步定格在法律框架下”,《法制日报》,2008年12月9日,第001版。
    王莉萍:“30年治理,100年思考——中国环保道路回眸”,《科学时报》,2008年12月11日,第A01版。
    于新友:“用环境法为地球代言”,《检察日报》2007年11月2日,第5版。
    夏光:“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7日,第002版。
    徐盈雁:“保护环境是国家大事”,《中国环境报》,2009年9月5日,第004版。
    闫艳、李玉芳、高杰:“江苏环境公益诉讼破冰: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审结检察机关担任诉讼人”,《中国环境报》,2009年6月26日,第003版。
    姚忆江:“城市灰霾天年夺命三十万专家吁严防雾都劫难重演”,《南方周末》,2008年4月3日,第A01版:头版。
    张俊:“环境保护发展之公众篇在决策中体现民意”,《中国环境报》,2008年12月16日,第008版。
    张巧玲:“《食品安全法》明确问责制”,《科学时报》,2009年3月3日,第A01版。
    赵承、田帆、韦冬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5日,第01版。
    郑永年:“环保经济可助中国赢得国际话语权”,《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日,第16版。
    周生贤:“打好决胜战谋划新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在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报》,2010年1月29日,第001版。
    周生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国环境报》,2008年1月28日,第001版。
    周文颖:“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举行张力军出席并讲话”,《中国环境报》,2010年9月17日,第001版。
    周文颖:“张力军在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30日,第001版。
    邹骥、王克、王海芹、傅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报道之综述篇 哥本哈根悬而未决”,《中国环境报》,2009年12月22日,第004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