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城农民工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其贡献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其在城市社会中的全面弱势状况。这种巨大的反差引起了我们对这一群体的关注。通过对农民工弱势状况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政府未针对农民工这个群体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农民工弱势的主要原因。那么,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应该做出怎样的制度安排,以什么理论为依据做出这种安排才能有助于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改变呢?这里,我们选择了通过对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管理来实现这种改变。
     我们对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在宏观的意义上进行的,因为就目前对农民工这个群体所需要进行的管理活动而言,不是某一个组织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国家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协调,它的管理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因此,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根据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制度框架包括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流动、配置和保障四个环节,具体体现为以下制度:工资制度、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制度、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等。从制度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政府管理农民工人力资源的目标在于:通过制度的适当安排,既能从内在使农民工自身具有改善其弱势状况的能力,又能从外在保障农民工获得的这种能力充分发挥作用而不受制度环境的约束。
Because of the system of census registering becoming less crowded, the peasants entered into the cities to work, therefore the peasant-workers emerged. These peasant-workers move into the citi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o are the major labor force in cities and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ide and cities. however, by comparison with their contribution, the peasant-workers are in the comprehensive vulnerable condition. This condition has initiated us int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ir vulnerable condition as well as changing their vulnerablity.
     Charpter I. Analysis of the Vulnerable Degree of Peasant-worker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Bodies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City
     This part firstly carries the review on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peasant -workers. Before reform and open, the population flowing, especially the population flowing from countryside to city, is not permitted outside of the pla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 the dual system separating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has changed,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the peasant-workers emerge.
     However, because the dual system only becomes less crowded and does not dispel completely, therefore, peasant-workers obtain the freedom of changing its professional status, but not obtain the freedom of changing its household registering status. This kind of condition has initiated the vulnerable status of peasant-workers in city.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condition contains four planes: Political plane, employment plane, income assignment and society plane.
     Obviously, from the degree of vulnerablity, the peasant-workers are stronger than other vulnerable groups in city, and in quantity, it already exceeds the total sum of other vulnerable groups. Therefore, we make such judgment that the peasant-workers already became one of main bodies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city.
     Chapter II.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Make th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The flaw and Unjustice of System
     This part analyses the factors the mak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The loosening of dual system has brought peasant-workers flowing. But because the system only becomes less crowded, and not has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namely function of this system still displays, and affects the management system concerned with peasant-workers. As the result, peasant-workers are vulnerable.
     So we think, the flaw and unjustice of system is the major reason of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namely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not formulated the system concerned with peasant-workers makes the group vulnerable. So we should think how the government manage peasant-workers, and based on which theory the government will change the vulnerble status of peasant-workers.
     Charpter III. Theory of Govern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vide a Theory Support to Change th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This part analyses theory that can change th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Several survey results have provided the basis for our theory choice. Firstly, the condition of city residents from other cities is better than the peasant-workers obviously. Secondly, the income of peasant-workers is related to their quality. These two phenomena show that enhancing the level of th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s will change their vulnerable status. But, the function of peasant-workers' human capital depends on several system factors. This is the third phenomenon we obtain.
     Based on these survey results, we think that, the pur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cannot chang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effectively, only when the circumstances are improved, peasant-workers with high human capital can be able to improve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position, integrate the city community, and become new city residents. The theory that takes the human capital enhancement as the core goal, as well as pays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s the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refore we have made such inference: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is effective to chang th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based on this theory, we can change peasant-workers' weak status.
     Charpter IV.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Questions We Need to Solve in Course of Changing the Peasant-workers' Weak Status
     This chapt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s. We find that, the peasant-workers have already became the important support strength for our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but as a group that produce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our social development, their status is vulnerable. Therefore, this chapter cites the system frame we construct in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questions that relates to the peasant-workers' weak status. Only discovering the question existing, we can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system consummation, and finally changes peasant laborer's vulnerable status through the system consummation.
     Charpter V . Analysing the Countermeasure That Government
     Managing th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s: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Changing the Peasant-workers' Weak Status
     In view of the questions discovered in fourth chapter, this chapter provid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The goal we want to realize through managing th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 is : through proper arrangement, from intrinsic side, enable peasant-workers to have ability to improve oneself and change its weak condition, and from external side, ensure this kind of ability peasant-workers get to fully display. Therefore, government should manag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 in such ways: improv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 level, guarantee peasant-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income division, promote th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s to flow freely and reasonably, construct a unified labor market and realize the human resources' reasonable disposition and fair employment, establish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that adapts the peasant-workers' characteristic, enhance organizational degree of peasant-workers, eliminate social repelling the peasant-workers face.
     In summary,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ment human resourc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to change the vulnerable status of peasant-workers.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the flaw and unjustice that makes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so government must change this condition through proper system arrange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system frame, by it the government manages the peasant-workers' human resources, and we hope through this frame we can finally change the peasant-workers' vulnerable status.
引文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70
    1 潘园:《民工就业遭遇素质门槛》,《中国青年报》,2002-02-21
    1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8
    1 现在农民工的主体来源于1975~1985年出生的人口,而这十年中出生的人口比1964~1974年减少了5584万,显然,这一阶段的劳动力供给在相对地减少。张建军:《“民工荒”为何突袭珠三角》,《经济日报》,2004-09-12
    2 李术峰、张景勇:《教育,能否为全面小康提供足够人力资本?》,新华网
    1 [美]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10
    2 转引自何景熙:《关注农民进城的无形“门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之我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3期,P14
    1 以下关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主要参见了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P7-12
    1 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P79-80;杨宏山:《珠江三角洲“民工潮”的调查与分析》,《人口研究》,1995年第2期,P53;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的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P126-128
    1 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的跨世纪调整——制度、结构与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P21
    2 孙立平:《中国农民工的流动》,《中国研究》,1997年第3期,P14
    3 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27
    4 周晓焱:《从农民工权益保护——谈我国社会政策的缺陷与完善》,中国社会学网
    5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P52
    1 刘祖云:《农民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特殊阶层》,《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P132
    2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254
    3 杨思远:《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载于鲁泽:《小城镇改革与发展》,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杨一介:《中国农地权基本问题》,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4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P45
    1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转引自孔祥智主编《聚焦“三农”》(中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P212-214
    2 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52
    3 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1996年第4期,P6
    4 关于农民工外出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社会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赵耀辉1997年在四川农村进行的抽样统计表明,外出劳动力人数是影响家庭收入的最重要变量,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力,可以使家庭纯收入增加55%。(参见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1997年第2期,P41-42)李强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农民工的汇款比例是很高的,占75.3%的城市农民工都往家中汇了钱,将自己收入的40%以上汇给家乡的人占城市农民工总数的50%,且这种汇款是持续性的,成为农村居民稳定的生活来源,汇款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平均值约为40%。(参见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P66)另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抽样调查,2002年,全国9400万外出打工的农民其一年的工资总额高达5500亿元,其中拿回农村的就有3200亿元。
    5 刘甲朋、尹兴宽、杨兵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P33
    6 段成荣:《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P50
    1 段成荣:《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西北人口》,1998年第3期,P3
    2 张以顺、崔成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养老问题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3期,P84
    3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122-142
    4 杨云彦等:《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P37
    5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P22
    1 马九杰、孟凡友:《城市农民工第二市场择业——关于深圳市的个案剖析》,《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P108
    2 张戈:《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浙江人大》,2005年第1期,P47
    3 肖云、郭峰:《农民工就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市1083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7期下,P80
    4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P99
    5 何道峰、萧延中:《异地就业:扶贫与人力资源开发》,《开放时代》,1997年第3期,P43
    6 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以四川、浙江为例》,《学习时报》,2006-01-18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702
    1 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P30
    2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P153
    3 肖耿:《如何善待农民工?》,《南方周末》,2006-09-01
    4 张德元:《农村“知识贫困”与教育资源配置》,《经济前沿》,2003年第10期,P40
    5 苗萌:《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P104
    6 但是,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因此没有对作为农民工问题的派生问题的子女教育问题进行过多的论述。
    1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P291,P293
    2 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学海》,2001年第5期,P181
    3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年
    4 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P46
    5 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P6
    1 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P28
    2 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年第5期,P53-54
    3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年
    4 石岩:《选择之惑》,《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第3期,P19
    5 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P11-12;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P120
    6 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63
    7 高书生:《关于搭建中国社会保障新平台的设想》,《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4期,P28-30
    8 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P35-37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313
    2 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P30;马广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18
    3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P50
    4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P65
    1 Chiswick, Barry, "The Effects of Americanization on the Earnings of Foreign-born Me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o. 5, 1978, pp. 897-921; Borjas, George, "Self-selection and the Earning of Immigran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 4, 1987, pp. 531-553
    2 季文、应瑞瑶:《农民工流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P64-65
    3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72
    1 姚先国:《城市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及其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P18
    2 蔡昉、李培林等:《转轨时期民工流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95
    3 王东、秦伟:《农民工代际差异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9期,P52-53
    4 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P76
    5 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来自于2004~2005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3期,P47-48
    1 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四类人:下岗职工、“体制外”人员、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进城农民工。关于前三类人员的大体数量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字中获得: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城市下岗职工117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403万,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人员2232.8万人,加在一起约2800万左右,远远低于农民工1亿左右的数量。数据来源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新华网
    1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P88
    1 陆学艺、李培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284
    1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P27-32
    1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101
    1 朱力等:《社会问题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P457-458
    1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194
    2 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是按照权利的存在形态进行的划分。所谓应然权利即道德权利,是主体认为或被承认应当享有的权利,或者说足人之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法定权利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明确规定或通过立法纲领、法律原则加以宣布并以法律规范、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实有权利是指权利主体能够实际享有的应然权利和法定权利。唐鸣、杨正喜:《农民工权利缺损原因的法理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P72-75
    1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103
    2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99
    3 张兴华:《对外来工的政策歧视:效果评价与根源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11期,P45
    1 徐增阳:《终结“民工”: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2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7
    3 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中国社会学网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153-154
    2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P99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版,P115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待遇偏低直接酿出“民工荒”》,新华网
    3 “工作中的贫穷者”是1972年国际劳工组织描写肯尼亚非正规就业者状态的用语,用它来刻画我国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也是很贴切的。
    4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转引自孔祥智主编《聚焦“三农”》中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P212-214
    1 刘开明:《边缘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P152-158
    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116
    3 新华社记者:《72.5%的民工不能按时拿到工资》,新华网
    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待遇偏低直接酿出“民工荒”》,新华网
    5 宋晶:《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基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的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0期,P94
    1 《全总:1.2亿农民工遭遇不道德“双重劳动标准”》,《中国青年报》,2004-12-10
    1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P46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224-226
    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117
    3 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污名化(stigmatization)过程,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转引自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9。在我国城市中,对农民工的这种污名化过程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似乎天然正当地加在了农民工的身上。一旦在一个地方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总是首先将怀疑的对象指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污名化的过程,会反过来影响到农民工的自我认同和行为方式。
    1 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P127-129
    2 地位相悖是指个人在不同领域的地位高低层次不一致的情况。转引自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P257
    1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P47-48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P137
    2 周晓焱:《从农民工权益保护——谈我国社会政策的缺陷与完善》,中国社会学网
    3 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社会学》,2001年4期,P116
    1 蔡昉:《市场如何重新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2年
    1 周晓焱:《从农民工权益保护——谈我国社会政策的缺陷与完善》,中国社会学网
    2 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P18
    1 本章所讨论的造成农民工人力资本源头上弱势的教育制度,主要是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政府在农村实行的教育制度,因为只有这个时段的制度安排,才可能对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产生过影响。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农民们自己负担的,在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乡镇的负担则大部分转嫁给了农民。陈锡文:《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P246
    3 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论文,2003年
    1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获得工资的水平将直接决定其在再生产过程中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水平。农民工所获得的廉价工资决定了其在人力资本积累中投入较少甚至没有投入。
    2 [美]弗·斯卡皮蒂:《美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P80
    1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P31
    1 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39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297-301
    1 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P224-230
    2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其他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钱雪飞的研究显示,农民工收入与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苏群等对决定农民工收入的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培训情况、打工时间、性别、婚姻状况等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刘俊对外出就业的327人平均月收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的多少,主要与其业务和技术熟练程度有关,与劳动者素质有关。业务能力强、技术掌握程度较好者,劳动收入就高;劳动力素质高,就业面宽,劳动收入也就高;反之,劳动收入较低。而劳动力的素质及其业务和技术熟练程度,又与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钱雪飞:《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实证分析——基于南京市578名农民工的调查》,《南通师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P48;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江苏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P118;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7期,P68。
    1 根据舒尔茨的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远高于其他投资,在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从1919年到1957年38年间,美国的生产总值增长额中,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华夏出版社,贾湛、施伟等译,1990年版,P37
    1 王宏昌、林少宫编择:《诺贝尔经济学资金获得者演讲集》(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P44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华夏出版社,贾湛、施伟等译,1990年版,P35
    3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华夏出版社,贾湛、施伟等译,1990年版,P31
    4 曾旭晖:《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P37
    5 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偏低新解》,《河北学刊》,2001年第3期,P35
    1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15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94
    1 吴忠民:《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4期,P30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在2007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上的发言,新华网
    1 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5
    1 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P5
    1 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有的学者将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视为公务员管理,但作者认为,公务员管理应属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它是政府作为一个组织对其内部成员进行的一种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个体的公务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务员行为与组织目标和具体工作职位的适应性。而本文所使用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是从宏观的角度切入的,是指政府对一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进行的整体规划与协调活动,其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而不是个体的人力资源。
    2 关于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设置,参考了姚裕群主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中的相关内容。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77-112
    1 王家宠:《国际劳动公约概要》,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P64-66
    1 张永和:《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P79-94
    2 黄平:《寻求生存的冲动:从微观角度看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根源》,转引自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85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7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7
    1 国家统计局2006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从文化程度上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总数的2.57%、12.74%、52.04%、26.67%和5.98%,绝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而且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24
    2 关于三个人群受教育年限的数据来源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的抽样数据;关于其受教育水平的数据来源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3 潘圆:《民工就业遭遇素质门槛》,《中国青年报》,2002-02-21
    1 徐增阳、王洪江:《弱者的权利: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调研世界》,2003年第2期,P40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75。另有数据显示,近三成的农民工拥有专业技术证书,其中,拥有初级证书的占59.43%,拥有中级证书的占34.45%,拥有高级证书的占6.12%。有50.20%的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而且文化程度越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越多,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中有74.02%的人都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中只有18.6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虽然这一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整体技能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工业化的要求仍相距甚远。《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24
    1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地例证。虽然说对农民工权益的漠视是产生“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但结构性缺工也是“民工荒”的成因之一。目前,珠三角不少地区的农民工短缺,相当一部分表现为技工严重缺少,普工并不缺乏。“民工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用工素质提高,而农民工素质跟不上的反映。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P323
    1 杨思远:《试析农民工的廉价工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P34
    2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24
    1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P244
    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92
    3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12
    4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P2-13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533-53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38
    3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1 陈晓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P12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69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69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P374
    1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313
    1 这一功能正逐渐被产权、文凭等制度取代。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财产集中程度有所降低,民间财产的数量和形式均发生重大改变。这样一来,财产所有权制度逐渐上升为维持秩序的首要制度。文凭、学历和教育证书作为社会屏蔽和筛选的功能也越来越突出。但这种屏蔽作用与户籍制度的屏蔽作用有着性质上的不同。户籍管理是一种根据人们的先天因素确定地位的制度选择,而产权、文凭等却是根据人们的后天发展确定地位的标识。所以从原则上讲,强调后天努力的新制度要比原有的制度更具公平性。虽然说在新制度下,农民工也会被排斥而处于弱势,但是这种排斥已经从制度对于农民工的排斥变为根据每一个人的后天努力、表现而进行的排斥,从“整体”排斥变成了“个体”排斥。个体排斥突出了个人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个人多方面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人力资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 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P201
    3 杜益龙:《社会需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均衡点分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P26
    1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P 558
    2 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P94-97
    1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P116。另外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已有半数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68.27%,签订无吲定期限合同的占10.53%,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1.20%。但是合同期一般都很短,平均签订合同期限仅为一年,其中,75.68%的农民工签订了9-12月的合同,7.91%的农民工签订了1-2年的合同,只有10%左右的农民工签订的合同时间超过两年。《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24
    1 目前,仅仅在工伤保险方面这种状况有所改进。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6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农民工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相关事宜作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这一项目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6-10-24
    3 蔡志海:《制度变迁中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命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P17
    4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8
    1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P67
    2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P51
    3 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P148
    1 赵树凯:《从流动农民工犯罪看城市公共管理创新》,《东方文化》,2001年第5期,P35—39
    2 马皑:《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P133
    1 赵东辉、吴亮:《进城农民何时变为市民——聚焦沿海“新产业工人”群体》,《半月谈》,2003年第3期,P33
    1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P2-13
    2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P88
    1 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看到了有关部门可贵的努力:2006年10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普法宣传活动仪式”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表示,所有地区(除西藏外)都要在今年内实施最低小时工资制度。《我国年内全面实施最低小时工资制》,《工人日报》,2006年10月19日
    1 本届政府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006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2007年,中央政府又提出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负担普遍减轻。《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新华网
    1 李会娟:《从人力资本投资看我国农民工受教育问题》,《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P36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P107-108
    1 赵延东等:《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P12
    1 [美]盖尔·约翰逊:《中国农业调整:问题和前景》,《经济学家》,1999年第6期,P62
    1 [英]克莱尔·肖特:《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第4期,P52
    1 刘敏、张巍:《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P102-107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3卷、第42卷、第46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69年版
    1、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2、蔡昉、李培林等:《转轨时期民工流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4、陈成文:《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 2003年版
    5、陈明立:《人力资源通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陈曦:《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经济增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7、陈锡文:《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年版
    8、[美]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9、[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赵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0、[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1、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年版
    12、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13、杜润生:《国家发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4、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5、21世纪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1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17、[美]弗·斯卡皮蒂:《美国社会问题》,刘泰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
    18、[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
    19、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20、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 1998年版
    21、辜胜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22、郭庆松等:《中国城乡就业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2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版
    24、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25、[美]赫伯特·S·帕纳斯:《人力资源》,张明清等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26、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27、纪宝成:《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8、[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29、[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30、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1、景天魁等:《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32、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33、孔祥智:《聚焦“三农”》,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34、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5、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6、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年版
    37、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38、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39、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 2000年版
    40、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41、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2、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4、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4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46、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47、刘开明:《边缘人》,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48、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9、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版
    50、陆学艺、李培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5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52、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53、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年
    54、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5、[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56、孟昕、白南生:《结构变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57、闵维方、王蓉:《2005-200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8、潘金云:《中国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机械工 业出版社1991年版
    59、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秦晖:《天平集》,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61、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农民工研究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
    63、沈荣华:《第一资源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64、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65、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7、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68、[美]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9、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0、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1、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72、王宏昌、林少宫:《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演讲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3、王家宠:《国际劳动公约概要》,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74、王涤等:《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6、王郁昭、邓鸿勋:《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王章辉:《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8、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贾湛、施伟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80、谢建杜:《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82、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3、鲁泽等:《小城镇改革与发展》,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84、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杨一介:《中国农地权基本问题》,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86、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7、姚洋:《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袁亚愚:《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9、张成福、王俊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版
    90、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9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92、张志鸿等:《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版
    93、张文贤、晏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4、张永和:《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95、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96、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7、郑功成、郑宇硕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98、郑杭生等:《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1、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周振华:《政府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3、朱力等:《社会问题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Borjas, George, "Self-selection and the Earning of Immigran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4, 1987
    2、蔡防:《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3、蔡防、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4、蔡防:《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配置的跨世纪调整——制度、结构与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5、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6、蔡昉:《市场如何重新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2年
    7、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8、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9、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1996年第4期
    10、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3期
    11、Chiswick, Barry, "The Effects of Americanization on the Earnings of Foreign-bom Me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o.5, 1978
    12、段成荣:《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西北人口》1998年第3期
    13、段成荣:《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14、国际劳工组织:《就业、收入和平等:肯尼亚提高生产型就业的战略》,1972年,日内瓦
    15、高书生:《关于搭建中国社会保障新平台的设想》,《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4期
    16、[美]盖尔·约翰逊:《中国农业调整:问题和前景》,《经济学家》1999年第6期
    17、何道峰、萧延中:《异地就业:扶贫与人力资源开发》,《开放时代》1997年第3期
    18、何景熙:《关注农民进城的无形“门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之我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3期
    19、季文、应瑞瑶:《农民工流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2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1、[英]克莱尔·肖特:《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第4期
    22、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7期
    23、刘敏、张巍:《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4、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以四川、浙江为例》,《学习时报》,2006-01-18
    25、刘祖云:《农民工: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特殊阶层》,《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26、李德志:《我国政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责任与对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7、李会娟:《从人力资本投资看我国农民工受教育问题》,《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
    28、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9、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30、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31、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2、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
    33、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年第8期
    34、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的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35、李术峰、张景勇:《教育,能否为全面小康提供足够人力资本?》,新华网
    36、李雅儒等:《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37、卢乃贵、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8、卢跃东:《浙中地区进城务工青年需求状况调查及服务体系构建》,《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9、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3期
    40、陆益龙:《社会需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均衡点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1、吕炜等:《中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解析》,《中国财经报》,2005-03-08
    4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待遇偏低直接酿出“民工荒”》,新华网
    4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新华网
    44、马广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45、马皑:《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46、马九杰、孟凡友:《城市农民工第二市场择业——关于深圳市的个案剖析》,《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47、孟凡军:《农村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第3期
    48、苗萌:《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49、潘圆:《民工就业遭遇素质门槛》,《中国青年报》,2002-02-21
    50、潘泽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51、彭向刚、袁明旭:《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2、钱雪飞:《进城农民工收入的实证分析——基于南京市578名农民工的调查》,《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53、青连斌:《教育公平是合理社会流动的保证》,《学习时报》,2005-03-23
    54、《全总:1.2亿农民工遭遇不道德“双重劳动标准”》,《中国青年报》,2004-12-10
    55、石岩:《选择之惑》,《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第3期
    56、宋晶:《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基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的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0期
    57、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58、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江苏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59、孙立平:《中国农民工的流动》,《中国研究》1997年第3期
    60、孙立平:《教育与社会流动的机制》,《经济观察报》,2004-04-05
    61、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
    62、唐鸣、杨正喜:《农民工权利缺损原因的法理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63、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64、“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65、王春光:《农民工的国民待遇与社会公正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7、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6、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中国社会学网
    67、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6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
    69、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新华网
    70、项开来:《农民工为何能转化为产业工人》,《经理日报》,2004-09-11
    71、肖耿:《如何善待农民工?》,《南方周末》,2006-09-08
    72、肖云、郭峰:《农民工就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市1083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7期(下)
    73、谢扬:《2002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与投入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74、新华社记者:《72.5%的民工不能按时拿到工资》,新华网
    75、徐增阳:《终结“民工”: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76、徐增阳、王洪江:《弱者的权利: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调研世界》2003年第2期
    77、杨宏山:《珠江三角洲“民工潮”的调查与分析》,《人口研究》1995年第2期
    78、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 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9、杨思远:《试析农民工的廉价工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80、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81、杨云彦等:《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82、姚先国:《城市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及其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83、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84、张德元:《农村“知识贫困”与教育资源配置》,《经济前沿》2003年第10期
    85、张戈:《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浙江人大》2005年第1期
    86、张建军:《“民工荒”为何突袭珠三角》,《经济日报》,2004-09-12
    87、张劲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国家的义务》,《新视野》2004年第5期
    88、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
    89、张兴华: 《对外来工的政策歧视:效果评价与根源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11期
    90、张以顺、崔成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养老问题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3期
    91、赵东辉、吴亮:《进城农民何时变为市民——聚焦沿海“新产业工人”群体》,《半月谈》2003年第3期
    92、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1997年第2期
    93、赵延东等:《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94、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95、曾旭晖:《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96、曾一昕:《论二元劳动力市场下农民工人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困境》,《江汉论坛》2007年第1期
    97、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9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
    99、周晓焱:《从农民工权益保护——谈我国社会政策的缺陷与完善》,中国社会学网
    100、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10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年版
    3、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7-2004)》,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版
    5、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年版
    6、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1995-1997劳动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2005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