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现代文学的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报纸的文艺副刊既是一种报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学现象,这种交叉使它获得了特殊的性质和形态,发生了特殊的社会作用。现代传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组织生产、操作方式、文本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学思潮息息相关,从各种副刊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各种文艺力量、思潮和流派的消长斗争,也可以触摸住文艺思潮发展的脉搏。
     延安《解放日报》是20世纪40年代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机关报,其文艺栏和1942年4月1日改版后的综合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从中可以找到1941—1946年近6年的解放区的文艺历史,可以说是延安文艺政策的晴雨表、解放区文艺的档案馆、现代文学转型的历史见证。它不仅记载、反映、指导了延安的文艺运动,更通过自己的文学生产与组织传播直接推动了解放区甚至国统区文艺运动的发展与文学格局的建构。延安虽然先后创办了十多种报刊,但存在时间都很短,到1942年底,整个边区的大型文艺阵地就只剩下了《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再加上其作为党报副刊的权威性,对延安文坛的影响可想而知,从而也使解放区文学的种种矛盾呈现在了它的文学生产和传播之中。
     本论文试图从副刊文化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入手,运用传播学及政治文化学理论,结合丰富的文学史料,以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及改版后的综合副刊为中心,通过其改版前后的文学生产和传播面貌的研究,探析延安整风运动前后延安文艺界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话语、以陕北农民为主体的民间话语之间的内在龃龉与冲突,还原延安文学体制化生成和文学转型的历史过程,阐述延安文学如何在思想主题、人物塑造、叙述模式、语言形式等方面经历了从“五四”新文学传统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过渡,演化为日渐规范的体制文学,并成为共和国文学的奠基和雏形的历史过程,为延安及解放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考察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副刊生产与传播的历史语境与文学生态。指出文化中心的西移、延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民间的崛起与读者的变迁、延安文人的角色错置与文化尴尬等新旧交替的“里程碑”式的现实,构成了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副刊生产与传播的多元文化语境。在诸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延安文学开始了从五四新文学传统、左翼文学传统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转变。
     第二章,以改版前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为中心,分析其作为一种文艺阵地在延安及解放区文艺运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文艺栏呈现出了一种“众声喧哗”的繁荣景象,不仅在团结名作家、培养新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以其创作及批评实践引导着延安文艺的发展方向,具有新旧交替的文化特征和“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用:虽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以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但已经洋溢出了新的气息,不仅是政党、知识分子精英、工农兵多种文化力量对话的空间,也是种种文化冲突集中释放的阵地,各种话语交相错杂,体现出了延安文学生产体制化前夜的诸多特点。
     第三章,围绕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的全面改版,以1942年3月在文艺栏上蓬勃兴起的以揭露延安所谓“阴暗面”为主的“杂文风暴”为对象,分析在出版、编辑、创作与接受主体之间,就批评的对象和方式而言还存在着的“想象的错位”。文艺栏的改版是延安文艺整风的一部分,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前奏,由其引发的“歌颂”和“暴露”的问题成为了此后延安文学评价的主要标准,而延安文人的地位也由此发生了从“启蒙者”向“救赎者”的戏剧化转折。
     第四章,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的发表为中心,分析其接受过程及传播效果,指出延安文学体制化的生成是政党、编辑、作家、读者、传媒诸方面的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延安国家领导阶层对文学生产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以宏大、权威的话语出现,以改版后的延安《解放日报》综合副刊为阵地,号召全党办报、全民办报,通过编辑的把关、读者的监督、作家的思想改造,将异己话语排斥或整合进自己的话语系统,从而使改版后的综合副刊逐步从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变成了“完全”的党报副刊。
     第五章,结合文艺栏改版前后的文学生产,分析其在文学观念、思想主题、叙事模式、写作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以《讲话》思想为指导而发生的重要变化。延安文学是中国现代社会多种力量交互作用下的一个奇特产儿,既有总结性质,也有开创性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后的延安文学风格驳杂,明显处于剧烈的变化过程中,其转型在各方面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经历着从“五四”模式向“当代”模式的过渡,是时代转折的历史文化标本。
     第六章,从“民族新形式”创造的角度考察延安文学对五四新形式、民间形式的吸收与借鉴重新构建新中国文学形态的过程。结合副刊的创作及批评实践,分析《兄妹开荒》(“新秧歌剧”)、《白毛女》(“新歌剧”)、《王贵与李香香》(“民歌体叙事诗”)、《李有才板话》(“新评书体小说”)、《李勇大摆地雷阵》(新革命英雄传奇)等作品在副刊上的发表、评论、接受的过程及对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影响,从文人的民间化写作、对民间“原生态”创作的规训、改造说书人运动到赵树理方向的确立,在延安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力推进下,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在实用功利性的战争文化形态下被延安主流意识形态以实用政治文化观念为轴心急速地扭合、调适、整合生成了新的文学形态——工农兵文学,形式上也发生了“走向民间”的现代转型,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文学的雏形。
     综上所述,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在不断收紧的政治意识形态作用下,“外来文化”经过与“政治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结合,最终形成了具有延安特色的新文化。在延安文学体制化生成、现代文学转型和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获得的过程中,作为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展示了延安主流意识形态对传媒逐步控制的过程,而且以其具体实践成为了沟通两个不同文学时代的过渡的“中间形态”,在当代文学的发生上具有标本示范的意义。从延安开始到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中国文学逐渐走向了一条“一体化”的“工农兵文学”的发展道路,由《解放日报》所开创的媒体的“中央控制”模式也成为了建国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等刊物的前奏。由于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学生产、传播及监督机制在时空发生变化后非但没有及时地得到调整,反而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在全国推广并加以巩固,所以也极大地限制了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和党报宣传理念的沿革,其贡献与局限对后人来讲均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Literature supplement of newspapers were both press phenomenon and literaturephenomenon.The multiple functions made them had special property and appearance,alsobrought special social function.Modem media had great influence to the writingsorganization,operation method and text effec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It was alsovitally related to each literature campaign and literature thought in every history period.Fromvarious supplement,we descried various conflicts in literature potence,thought and genres,aswell as recognized development the literature thought.
     Yan'an Liberation Daily was an organization newspaper of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and the CCP Northwest Bureau in the 1940's.As the CCP literature battlefield,its' LiteratureColumn and comprehensive supplement which changed versions on April 1,1942 were themost in report-send,publishing scale and the longest duration newspapers within countrywide.These newspapers can be treated as not only literature files museum of the Chinese LiberationArea,but also weatherglass of Yan'an literature policy and history witness for people canfound the Liberation Area history from 1941 to 1946.It not only recorded and directedliterature campaign in Yan'an and the Liberation Area,but also promoted to the campaign,helped the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system in the Liberation Area.Although Yan'an successivelyoriginated more than 10 various newspapers,at the end of 1942 only the Liberation Dailyliterature supplement was reserved.With authority as the CCP organization newspapersupplement,it had unimaginable influence to the Yan'an literary domain and presentedvarious conflicts of the Liberation Area literature.W
     ith spread and political-cultural theory,also considered abundant literary historicaldata from the Liberation Daily Literature supplement and its' changed version,this thesiscompletely researched the thought conditions,political opinions,mainstream catchwords andconflict to the Shanxi North farmers' thinking of litterateurs in Yan'an during theIdeology-Changing Campaign.In this thesis,histories of the literature system and their stylechanging were presented,also how the intergradation of the Yan'an literatures,including theirideologies,roles descriptions,story modes,language styles,changed from modem literaturetradition in the 54 Event to socialism's realism literatures.After the changing,the Yan'anliteratures became more and more canonical and finally formed the PRC literatures.Thethesis expressed with six chapters as follows:
     In chapter 1,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literature ecosystem in the Yan'an Liberation Daily and its supplement were investigated.Multiform ideologies in the Yan'an Liberation Daily and its supplement came from culturalcenter west moving,main political ideology affection,roles confusion or culture discomfitureof litterateurs,pullulation of non- mainstream culture and readers' transformation.Under theresultant forces,the Yan'an literatures began to transit step by step from new culturaltraditions in the 54 period to the socialism's realism literature traditions.
     In chapter 2,the importance of the Liberation Daily·Literature (before version changed), as a literature battlefield in Yan'an and the Liberation Area,was analyzed.During culturaltransformation,the Literature Column presented a kind of culture flourish as to clamor.It notonly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solidarity famous writers and new writers training,alsoguided the direction of the Yan'an literature with its practice of creations and critique.It hadthe characteristic of alternation between new and old cultures,also presented ahistory-connecting effect.Although it based the so-called new culture traditions in the 5·4periods,new connotation came into being.It not only provided all kinds of cultures discussion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scholars,workers,farmers and soldiers,also became concentratedreleases location to various cultural conflicts.With various ideologies expression in theLiterature Column,it had more and more overnight characteristic of production systematismfor the Yan'an literature.
     In chapter 3,from completely version changing of the Liberation Daily on April 1,1942,also based on“Essay Storm”in March,1942 on the Literature Column,which flourish andmainly uncover so-called "Seamy Side" in Yan'an,“Imagination confusion”,as to criticalobjects and quomodos,was analyzed between its publication,edition,writing and readers.The version changing of the Literature Column was not only one part in theIdeology-Changing Campaign in Yan'an,also the prelude of the Yan'an LiteratureSymposium.Quomodo of“praise" and "exposure" from the Literature Column becameevaluation standard to later literatures in Yan'an,and it also became a milestone that status ofthe litterateurs in Yan'an changed from" torchbearers "to "propitiators".
     In chapter 4,focused on the opening of the Yan'an Literature Symposium and theLiterature Indication from chairman Mao,their accepted process and spread effect wereanalyzed.The 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system in Yan'an came from resultant forces whichincluding political ideology,editors,readers,litterateurs,workers,farmers,soldiers anddemotic spread.With very high fervor,the national leaders in Yan'an call the whole Party andevery common people on run newspapers,and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Liberation DailySynthetical Supplement,different viewpoints should be excluded or introjected by editors'examination,readers' surveillance and ideologies changing of the litterateurs.Thus theversion changed Synthetical Supplement transformed from a free cultural space to acompletely supplement of the Party's organization newspaper.
     In chapter 5,with literatures in the Literature Column before and after its' versionchanging,important changes,including literary conceptions,ideology topics,story modes,writing methods,and verbal application which all directed by the Literature Indication,wereanalyzed.The Yan'an literature was an anomalism caused by resultant forces came fromChinese modem society,with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ummarization and creation.The Yan'anliterature styles were very complex and tempestuously protean before and after the LiteratureIndication.With intergrade from the 54 styles to modem styles,the changes were the historycultural specimen of that era milestone,with brands in many society aspects.
     In chapter 6,from the point view of modern-nationality form,referenced function of the5 4 new styles and the civilian styles to the Yan'an literature,as well as re-creation process ofChinese literature modality,were reviewed.With creation and criticism practice in the supplement,processes of publishing,review and accepting of several writings,as well as theiraffection to the Liberation Area literature,were analyzed.Those writings included the Brotherand Sister Open up Wasteland (new style harvest song play),the White Hair Girl (new styleopera),the Wang Gui and Li Xiangxiang (folk song style epic poetry),the Li Youcai Patter(new paragraphic novel) and the Li Dayong Lays Land Mines (new revolutionary legend),also presented a process from folklore writing of the litterateurs,original writing of populaceand story tellers transform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Zhao Shuli's literatures style.With strongaffec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hero culture and civilian culture were strongly adjusted to anew literature style - the Workers-Farmers-soldiers literature because of pragmatismrequirement from wars.Correspondingly,the Liberation Area literature inwardly changed toFor-folks modern style:praising workers,farmers and soldiers in content;advocatingnationality and folklore in form - thus basically established the new literature system.
     In summary,after the Yan'an Literature Symposium,with more and more tense politicalideology,combining external culture with political and civilian cultures,new culture withcharacteristic of Yan'an was constructed.Comparing to the more and more active roles inculture from workers and farmers,litterateurs in Yan'an became less important,theirmastership consciousness and mettled criticism also died down.The liberation literature styles,centered Yan'an,changed stage by stage to modern style from the 5·4 critical realism tosocialism's realism,also changed from new literature style with Europe characteristic toChinese style which was favored to the civilians.On the series processes of the Yan'anliterature system formation,modern literature transform and culture hegemony whichobtained by socialism,the Liberation Daily literature supplement,as the Party's organizationnewspaper,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s.The Workers-Farmers-Soldiers literature tide andmanagement method to the Party's organization newspaper from the supplement established abasic system of the PRC literature and press.At the same time,the system about theliteratures production,spread and surveillance in that special circumstance extremelyrestricted expansion of the PRC literature domain and evolution of drumbeating thought to theParty's organization newspaper.Both contribution and encumbrance were worth to deeplyresearch.
引文
①参见杨劼:《延安:“五四”之后现代文学的又一转型》,参见“数字中国”网站,2008年10月11日。
    ②参见宋绍香:《在异质文化中探寻“自我”——国外汉学家中国解放区文学译介、研究管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第29页。
    ①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版。转引自谭云明:《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6月,第1页。
    ②参见谭云明:《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6月,第1页。
    ③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④朱光潜:《谈报章文学》,《民国日报·文艺周刊》,1948年2月2日,转引自陈平原著:《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28页。
    ⑤沈从文:《新废邮存底·22》,见: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⑥沈从文:《怎样办一份好报纸》,《上海文化》第8期,1946年9月,见《沈从文全集》14卷242页,转引自陈平原著:《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29页。
    ⑦萧乾:《中国报纸的副刊·序言》,见王文彬编:《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1-2页。
    ①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见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63-164页。
    ②周海波,杨庆东著:《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6页。
    ③参见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564页。
    ④参见《延安〈解放日报〉》合订本第1册“影印者说明”,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新华书店发行,1954年。
    ⑤参见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58页。
    ⑥参见王敬等:《延安〈解放日报〉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314页;冯并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471-472页。
    ①参见王敬等:《延安〈解放日报〉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314页。
    ②戴婧:《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解放日报〉改版》,转引自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83页。
    ①李良荣:《新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210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第1、2、4版。
    ①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51页。
    ②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140-142页。
    ③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51-52页。
    ①参见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88页。
    ②参见程中原著:《张闻天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483-484页,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64页。
    ③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49-56页。
    ④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见《张闻天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252-256页,原载《解放》,1940年4月10日,第103期。
    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义主义的文化》,首先在延安《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1940年2月15日),1940年2月20日在《解放》杂志上第二次发表,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此文的重视程度。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易名为《新民主主义论》。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53-54页。
    ②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信》,《毛泽东文集》第3卷,转引自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55页。
    ③参见程中原著:《张闻天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50-67页。
    ④洛甫(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解放》第103期,1940年4月10日。转引自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7月,第89页。
    ①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166-167页;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46-50页。
    ②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44页。
    ③毛泽东:《整顿党风、学风、文风》,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④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7月,第85页。
    ⑤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59页。
    ⑥朱晓进著:《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208-209页。
    ①[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转引自朱晓进著:《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209页。
    ②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转引自朱晓进著:《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208-209页。
    ③万国庆:《走向民间——论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76页。
    ④萧军:《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延安《解放日报》综合副刊,1942年5月14日第4版。
    ⑤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2页。
    ⑥[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⑦根据笔者对原延安《解放日报》编辑黎辛先生的采访,北京红庙北里寓所,2007年7月17日。
    ⑧程秀山:《我们需要“文化投资”》,延安《解放日报·中国工人栏》,1941年11月19日,第4版。
    ①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29-230页。
    ②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67页。
    ③杨兹举:《贴近与契合中创造的奇观——〈小二黑结婚〉的传播学透视》,《名作欣赏》,2007年第18期,第51页。
    ④杨兹举:《贴近与契合中创造的奇观——〈小二黑结婚〉的传播学透视》,《名作欣赏》,2007年第18期,第51页。
    ①赵树理:《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761页。
    ②[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①黎辛:《喜儿又扎上了红头绳——兼述延安时期〈白毛女〉书面座谈》,《大舞台》,1996年第1期,第52页。
    ②[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③[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④[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①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7-78页。
    ②见《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1月12日,第1版。
    ③参见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第38页。
    ①丁玲:《适合群众与取媚群众》,见雷加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153页。
    ②塞克:《论战时艺术工作和创作态度》,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23日,第4版。
    ③程光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23页。
    ④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以〈晨报副刊〉、〈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5月。
    ⑤参见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38页。
    ⑥朱鸿召:《兵法社会的延安文学(1937-194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第23页。
    ⑦参见李辉主编,萧耘,建中著:《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0-15
    ①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36页。
    ②崔田夫:《工农干部要向知识分子学习》,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13日,第4版。
    ③魏东明:《从学院到实际》,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日,第4版。
    ④默涵:《美谛克与洋包子》,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2月1日,第4版。
    ⑤刘白羽:《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记》,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第4版。
    ⑥艾青:《现实不容歪曲》,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4日,第4版。
    ①黄既:《必须解释》,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2月31日,第4版。
    ②马加:《间隔》,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2月15日-17日第4版。
    ③根据笔者对原延安《解放日报》编辑黎辛先生的访谈,2007年7月17日,北京红庙北里。
    ④周立波:《周立波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0页。
    ⑤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255页。
    ①刘白羽:《陆康的歌声》,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3月24-25日,第4版。
    ②刘白羽:《陆康的歌声》,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3月24-25日,第4版。
    ③叶克:《科长病了》,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3-24日,第4版。
    ④刘白羽:《陆康的歌声》,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3月24-25日,第4版。
    ⑤周立波:《信》,原载《战地日记》,汉口:上海杂志公司出版,1938年6月,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4页。
    ⑥黄既:《断片》,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6月13日,第4版。
    ①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148-152页。
    ②参见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7月,第4-7页。
    ③丁玲:《材料》,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9月29日,第4版。
    ④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原载《抗战文艺》,第7卷1期,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7月,第6页。
    ⑤参见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7月,第7-8页。
    ①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6页。
    ②马加:《肖克将军在马兰——平西散记》,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2日,第4版。
    ③原文如此,疑为排版错误,即“一小瓶的水滔滔而流”——笔者。
    ④丁玲:《材料》,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9月29日,第4版。
    ⑤周立波:《后悔与前瞻》,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第4版。
    ⑥庄启东:《夫妇》,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7月2-4日第2版。
    ⑦周民英:《婚事》,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30,31日,第2版。
    ⑧江华:《寄——向正在,和正在准备出发的作家们致意》,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3月17日,第4版。
    ⑨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 1版,第38页。
    ①参见陈漱渝:《周扬与丁玲冤案》,见中国丁玲研究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64页。
    ②程鸿斌:《“文抗”与抗战前期延安的文学生产》,见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91-194页。
    ③陆地:《延安“部艺”生活点滴》,《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第12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第1、 2、 4版。
    ②何其芳:《叹息三章.给L·I·同志》,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17日,第4版。
    ③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①严文井:《罗于同志的散步》,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7日,第4版。
    ②黄既:《必须解释》,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2月31日,第4版。
    ③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10页。
    ④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见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94页。
    ①李述:《愉快的心情》,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12月15日,第4版。
    ①程鸿斌:《“文抗”与抗战前期延安的文学生产》,见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02页。
    ②参见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5-16页。
    ③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版,第58页。
    ④丁玲:《编者的话》,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①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②陈平原著:《文学的周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34页。
    ①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4页。此名单经黎辛先生审定。
    ②李石涵:《怀安诗社诗选·前言》,见李石涵编:《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③叶镜吾:《怀安诗社诗选·附录二·怀安诗社概述》,见李石涵编:《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5页。
    ①叶镜吾:《怀安诗社诗选·附录二·怀安诗社概述》,见李石涵编:《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2-293页。
    ②叶镜吾:《怀安诗社诗选·附录二·怀安诗社概述》,见李石涵编:《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4页。
    ③叶镜吾:《怀安诗社诗选·附录二·怀安诗社概述》,见李石涵编:《怀安诗社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299页。
    ①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58页。
    ②参见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③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其,第61页。
    ①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0页。
    ①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0-61页。
    ①参见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1-62页。
    ③钟静:《敌人的飞机任意的在我故乡的天空里飞》,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1年11月11日,第4版。
    ①贺敬之:《啄木鸟》,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27日,第4版。
    ②何其芳:《毛泽东之歌》(征求意见稿),第52页,转引自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05页。
    ③黎辛:《丁玲,党报文艺副刊的奠基人——纪念丁玲同志诞辰100周年》,《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第19页。
    ④参见刘超:《1941:延安的文事与文人——以延安“鲁艺”为例》,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网·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2006年7月28日。
    ⑤刘超:《1941:延安的文事与文人——以延安“鲁艺”为例·附表》,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网·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2006年7月28日。
    ①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见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63页。
    ①欧阳山:《祝”文艺”的百尺竿头》,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百期特刊》,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31-132页。
    ②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23-127页。
    ①马加:《距离》,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4——16日,第4版。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18-119页。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12页。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19-120页。
    ②黄昌勇:《宿命中的沉浮:丁玲与王实味》,《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转引自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7月,第104页。
    ①参见胡玉伟:《“太阳”·“河”·“创世”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173页。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28-129页。
    ②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1页。
    ③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133页。
    ①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50页。
    ①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59-60页。
    ②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5页。
    ③艾青:《漫忆延安诗歌运动》,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43页。
    ①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65页。
    ②[简讯]:《“讽刺画展”观者踊跃》,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17日,第4版。
    ③黎辛:《漫画家张谔的战斗人生》,《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76页。
    ④黄钢:《讽刺画展给了我们些什么》,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15日,第4版。
    ①黎辛:《漫画家张谔的战斗人生》,《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75页。
    ②[简讯]:《毛主席参观画展》,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21日,第4版。
    ③黎辛:《漫画家张谔的战斗人生》,《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75页。
    ④[简讯]:《“讽刺画展”将分区展览》,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8日,第4版。
    ⑤李叔磊著:《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02页。
    ①海燕:《镜子——记讽刺画展》,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21日,第4版。
    ②小言论:《看了讽刺画展以后》,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19日,第4版。
    ①参见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8-60页。
    ①参见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95-96页。
    ②周海波,杨庆东著:《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6页。
    ③谭云明:《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5月,第6页。
    ①参见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版,第104页。
    ②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133-134页。
    ③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133-134页。
    ①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7月17——19日,第2版。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146-149页。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138页。
    ②雪苇:《关于思想在文学中的地位》,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9月4日,第2版。
    ③欧阳山:《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文艺思想性和形象性漫谈之一》,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5月19日,第2版。
    ④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7月17-19日,第2版。
    ①丁玲:《材料》,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9月29日,第4版。
    ②艾青:《坪上散步》,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2年2月12日,第4版。
    ③罗烽:《漫谈批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8月19日,第2版。
    ④茅盾:《大题小解》,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10月7日,第4版。
    ①未易:《文学风格杂语》,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10月3日,第4版。
    ②雪苇:《略论文学的“雅”》,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6月2日,第2版。
    ③江丰:《绘画上的利用旧形式问题》,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12月2日,第4版。
    ①艾青:《序〈古元木刻集〉》,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1年10月24日,第4版。
    ②萧军:《作家面前的“坑”》,《解放日报》文艺栏,1942年3月30日,第4版。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65-66页。
    ①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142-146页。
    ①社论:《致读者》,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第1版。
    ②丁玲:《编者的话》,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百期特刊》,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①欧阳山:《祝“文艺”的百尺竿头》,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②延大教授何思敬、《轻骑队》主编童大林、行政学院教务主任余修等意见,参见莫艾:《本报革新前夜访询各界意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第2版。
    ③马加:《漂泊生涯(五)——我的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第43页。
    ④参见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延安时期大事记述(试用本)》,2006年5月版,第242-243页及李晓灵:《传播学视野中的延安〈解放日报〉》,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8页。
    ①参见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一)》,《纵横》,1997年第11期,第40页。
    ①1941年4月到1942年4月间,由延安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青委”)的几个青年同志业余编辑的一个对延安生活有所批评和针砭的大墙报,形式颇像现在说的大字报,用毛笔字写了稿件贴在搭架子的大字报墙上,名字来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的《列宁青年》杂志的一个揭露缺点与开展批评的《轻骑队》专栏,李锐、萧平、童大林、于光远、许立群、王若望等为积极分子,在延安享有盛名,1942年4月停刊。参见宋金寿:《延安整风前后的〈轻骑队〉墙报》,程光炜主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32-235页,及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第71页。
    ②参见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第58-59页。
    ③参见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第70-71页。
    ④参见温济泽:《王实味事件经过》,见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页。
    ⑤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社1992年版,第57-65页。
    ⑥李伯钊:《继〈读“野百合花”有感〉之后》,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9日,第4版。
    ⑦简讯:《在本报改版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整顿三风要利用报纸批评绝对平均观念和冷嘲暗箭办法》,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第1版。
    ⑧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社1992年版,第57-65页。
    ①黎辛:《漫画家张谔的战斗人生》,《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第77页。
    ②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17-318页。
    ③蔡若虹:《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工作》,转引自《1942年(上、下)》,见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站,2005年8月11日。
    ④见《1942年(上、下)》,引自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站,2005年8月11日。
    ⑤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三)》,《纵横》,1998年第1期,第35页。
    ①李叔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06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第1、2、4版。
    ③汪震龙著:《解放区散文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第1版,第70-71页。
    ④舒群:《枣园之宴》,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02页。
    ⑤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0页。
    ①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②参见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0-25页。
    ③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④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61页。
    ①丁玲:《我们需要杂文》,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第4版。
    ②参见程光炜著:《艾青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62页。
    ③丁玲:《编者的话》,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④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第4版。
    ⑤奚如:《百期特刊:一点意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⑥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①参见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27页。
    ②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98页。
    ③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导言》,《文学运动史料选》(四),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页。转引自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27页。
    ④参见张根柱著:《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文学》,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52页。
    ⑤毛泽东、周恩来等《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见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史料(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7页,转引自袁盛勇:《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第21页。
    ⑥萧三:《鲁迅逝世三周年纪念》,《新中华报》,1939年10月20日第4版,转引自袁盛勇:《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第21页。
    ⑦转引自袁盛勇:《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第21页。
    ⑧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上)(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第21-31,第28-41页。
    ①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98页
    ②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百期特刊二》,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③罗烽:《非由缀造而成的散文》,延安《解放日报文艺》,1941年9月22日,第4版。
    ④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延安《解放日报·文艺》,1942年3月9日第4版。
    ⑤江丰:《关于“讽刺画展”》,延安《解放日报文艺》,1942年2月15日,第4版。
    ①叶君武、张谔、蔡若虹:《讽刺画展的“作者自白”》,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2年2月15日,第4版。
    ②默涵:《讽刺要击中要害》,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1942年2月25日,第4版。
    ③艾思奇:《光明》,《中国文化》二卷六期,1941年5月20日出版。转引自李叔磊:《延安文人的文化环境》,见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57页。
    ④李叔磊:《延安文人的文化环境》,见程光炜主编:《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57-158页。
    ①叶君武、张谔、蔡若虹:《讽刺画展的“作者自白”》,延安《解放日报·文艺》,1942年2月15日,第4版。
    ②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见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第94页。
    ③根据笔者对延年《解放日报》副刊编辑黎辛先生的采访,2007年7月17日,北京红庙北里。
    ④参见温济泽:《王实味事件经过》,见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页。
    ⑤参见童庆炳、刘勇主编:《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版,第375-378页。
    ①参见冈特·格里姆:《接受学研究概论》,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1页。
    ②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94-295页。
    ③萧军:《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14日第4版。
    ④参见莫艾:《本报革新前夜访询各界意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第2版,详见本论文附录三。
    ⑤参见莫艾:《本报革新前夜访询各界意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第2版,详见本论文附录三。
    ⑥丁玲:《适合群众与取媚群众》,见雷加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 版,第1154页。
    ①唯木:《当前的剧运方向和戏剧界的团结》,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19日,第4版。
    ②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见: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一)》,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730页。
    ③[德]汉斯·罗伯特·尧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④萧军:《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14日,第4版。
    ⑤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第4版。
    ①莫艾:《本报革新前夜访询各界意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2日,第2版。
    ②徐勇:《“权威”的出场——试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读者的实际功能和尴尬处境》,《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第1期,第41页。
    ③ 2003年12月26日高浦棠采访雷加记录。转引自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第32页。
    ④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55-56页。
    ⑤何其芳:《毛泽东之歌》,见《时代的报告》,1980年第1、 2期,转引自《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转引自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第33页。
    ⑥李言:《对中央研究院整风运动的几点体会》,见《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转引自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第33页。
    ⑦荣孟源:《范文澜同志在延安》,见《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转引自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第33页。
    ①艾青:《现实不容歪曲》,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4日,第4版。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6-2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转引自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第33页。
    ②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自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8期,第33页。
    ③宋金寿:《延安整风前后的〈轻骑队〉墙报》,见:程光炜主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39页。
    ①宋金寿:《延安整风前后的〈轻骑队〉墙报》,见:程光炜主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32-241页。
    ②参见李叔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33-234页;王增如,李向东:《关于〈在医院中〉(草稿)》,《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100-103页。
    ①参见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②参见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③周扬:《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见《周扬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④华霞明:《党报副刊生存的“三维空间”》,《传媒观察》,1998年第11期,第21页。
    ⑤参见毛泽东:《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①见王凤超,岳颂东编:《延安〈解放日报〉大事记(1941.5.14-1947.3.27)》,第95-96页。(1945年1月28日,编委会举行会议,余光生总结去年的业务工作,艾思奇总结副刊的业务问题,他说现在副刊版面活泼,内容转丰富,计划对读者来信开辟一个问答栏。)
    ②据温济泽调查,在1942年5月27日中央研究院召开“党的民主与纪律”主题座谈会之时,全院研究人员之中同意或部分同意王实味言论的达到89%(温济泽:《王实味事件经过》,见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页);据丁玲回忆,在6月10日她还收到了署名“同感者”的来信,问《三八节有感》的缺点究竟在哪里,表示对某些批评认为不适当(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第4版)。
    ③何其芳:《诗三首》,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3日,第4版。
    ④章炼锋:《我们需要一些新的添加》,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3日,第4版。
    ⑤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8日,第4版。
    ⑥[简讯]:《“讽刺画展”观者踊跃》,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2月17日,第4版。
    ⑦[简讯]《〈轻骑队〉出刊一年,征询各界意见,扩大篇幅纪念》,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0日,第2版。
    ⑧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48页。
    ⑨朱鸿召著:《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24-125页。
    ①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63页。
    ②朱鸿召著:《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25-126页。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第1版。
    ④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6-7页。
    ①中央总学委通知:《关于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2日,第1版。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第1版。
    ③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7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第1版。
    ⑤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4月8日第4版。
    ①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01页。
    ②参见孟远:《四十年代讲话精神在解放区的传播方式》,《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8-19页。
    ③参见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2-13页。
    ①李晓灵:《传播学视野中的延安〈解放日报〉》,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18页。
    ②胡正强著:《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79-104页。
    ③鱼恩平:《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党史纵横》,2004年第12期,第33页。
    ④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75页。
    ⑤舒群:《胜似春光》,转引自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6页。
    ⑥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6页。
    ⑦沙平:《艾思奇与毛泽东》,《广东党史》,2006年第1期,第26页。
    ①刘明钢:《〈解放日报〉改版:毛泽东点将陆定一》,《党史博采》,2006年第5期,第10-11页。
    ②黎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部的负责人与编辑》,见程光炜主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28页。
    ③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8页。
    ①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8页。
    ②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第4版。
    ③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14日第4版。
    ④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7-168页。
    ①舒群:《枣园之宴》,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02页。
    ②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7页。
    ③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二),《纵横》,1997年第12期,第46页。
    ④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501页。
    ⑤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39页。
    ⑥参见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265-266页。
    ①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3期,第169页。
    ②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二)》,《纵横》,1997年第12期,第46页。
    ③参见王凤超,岳颂东编写:《延安〈解放日报〉大事记(1941.5.14.-1947.3.27.)》,第90页。
    ④参见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4页。
    ①见《延安文化界招待中外记者团的座谈会·颇为奇怪》,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4年6月28日,第4版。
    ②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37-138页。
    ①[简讯]:《延安文艺界座谈会通过关于托派王实味事件的决议》,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0日,第2版。
    ②[简讯]:《边区文协集会驳斥托派王实味反动观点》,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3日,第2版。
    ①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7月,第102-104页。
    ②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60页,。
    ③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322页。
    ①参见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①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60页。
    ②转引自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
    ③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32-233页。
    ①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345页。
    ②程钧昌:《评〈落伍者〉》,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2年6月25日,第4版。
    ①周扬:《〈腊月二十一〉的立场问题——与张棣耕同志的通信》,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1月8日,第4版。
    ②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0页。
    ①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39页。
    ①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43-244页。
    ②何其芳:《〈夜歌·后记二〉》,1950年第2版,转引自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5-96页。
    ③参见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5-100页。
    ①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43页。
    ②吴敏:《“倾斜”与“缝隙”:试论延安文40年代的思想转变》,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6月,第94页。
    ③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第4版。
    ④何其芳:《论文学教育》,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7日,第4版
    ⑤参见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243-244页。
    ⑥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539页。
    ①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344-345页。
    ②黎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部的负责人与编辑》,见程光炜主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29页。
    ①参见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102页。
    ②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576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7页。
    ①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6页。
    ②参见谭云明:《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6月,第21页。
    ③孙丽君:《党报副刊编辑三变》,《青年记者》,2003年第7期,第41页。
    ④师哲:《康生与审干、抢救运动》,见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06页。
    ①陈企霞:《“理发员”和他的工作》,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8日,第4版。
    ②柯仲平:《从写作上帮助工农同志》,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7日,第4版。
    ③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日,第4版。
    ①黎辛:《默涵,忠诚而坚决的革命文艺战士》,《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2期,第63页。
    ①编辑室:《与读者见面》,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7月23日,第4版。
    ①编辑室:《“征求意见”,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5年12月1日,第4版。
    ②编辑室:《“更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征求意见〉后对读者来信的总答复”》,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6年1月27日,第4版。
    ③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7月,第84页,第100页。
    ①袁盛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228-229页。
    ②根据笔者对原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黎辛先生的电话访谈,2008年10月16日。
    ①黎辛:《默涵,忠诚而坚决的革命文艺战士》,《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2期,第64页。
    ②《大众习作》编辑:《关于〈大众习作〉》,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3年3月26日,第4版。
    ③陈企霞:《“理发员”的工作》,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2年10月8日,第4版。
    ④参见《大众习作·对〈黄胡儿〉的修改说明》,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26日,第4版。
    ⑤参见《大众习作·学习写人物》,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6月10日,第4版。
    ①参见《关于〈大众习作〉》,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26日,第4版。
    ①黎辛回忆,《大众习作》栏先由陈企霞负责,“出了事”后由林默涵负责工农稿件。根据笔者对黎辛先生的电话访谈,2008年10月16日。
    ②东风:《工农干部习作片谈》,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日,第4版。
    ③柯仲平:《从写作上帮助工农同志》,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7日,第4版。
    ①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230页。
    ②袁盛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230页。
    ①郭志刚:《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90页。
    ①参见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90-91页。
    ②根据笔者对原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黎辛先生的电话访谈,2008年10月16日。
    ③黎辛:《喜儿又扎上了红头绳——兼述延安时期〈白毛女〉书面座谈》,《大舞台》,1996年第1期,第53页。
    ①黎辛:《喜儿又扎上了红头绳——兼述延安时期〈白毛女〉书面座谈》,《大舞台》,1996年第1期,第53页。
    ②黎辛:《喜儿又扎上了红头绳——兼述延安时期〈白毛女〉书面座谈》,《大舞台》,1996年第1期,第53页。
    ①黎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部的负责人与编辑,见程光炜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28-229页。
    ②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398页。
    ①丁玲:《适合群众与取媚群众》,见雷加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154页。
    ②唯木:《当前的剧运方向和戏剧界的团结》,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19日,第4版。
    ③魏东明:《从学院到实际》,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日第4版。
    ④转引自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111页。
    ⑤萧三:《整风学习中读鲁迅》,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8日,第4版。
    ①艾思奇:《难》,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7月25日,第4版。
    ②社论:《中央宣传部通知》,1942年4月18日,第1版。
    ③见《学习专栏·编委会的话》,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11日第4版。
    ①袁盛勇:《延安文人的真诚与说谎》,《粤海风》,2005年第4期,第37-38页。
    ①吴玉章:《以思想革命来纪念抗战五周年》,见《吴玉章文集》(上卷),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240页。转引自袁盛勇:《延安文人的真诚与说谎》,《粤海风》,2005年第4期,第38页。
    ②周而复:《时代的歌手——忆塞克》,《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4期,第137-146页。
    ③魏东明:《从学院到实际》,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2日第4版。
    ①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第4版。
    ②刘白羽:《平地风雷——我经历的整风抢救运动》,见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第203-214页,节选自《心灵的历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5月版。
    ③刘白羽:《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记》,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第4版。
    ①刘白羽:《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记》,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第4版。
    ②刘白羽:《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后记》,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31页。
    ③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107页。
    ①陆地:《延安“部艺”生活点滴》,《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2期,第12页。
    ②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78-283页。
    ③李清泉:《〈讲话〉杂忆》,见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535页。
    ①邢小群、孙珉编:《回应韦君宜·代序》,转引自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112-113页。
    ②刘白羽:《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记》,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第4版。
    ③参见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25页。
    ①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谷雨》第1卷第5期,1942年6月15日。转引自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2页。
    ②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31日,第4版
    ③舒群:《必须改造自己》,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31日第4版。
    ①周立波:《后悔与前瞻》,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第4版。
    ②陈学昭:《一个个人主义者怎样认识了共产党》,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6月13日,第4版。
    ③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429-430页。
    ④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11月第1版,第97页,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28页。
    ①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144--146页。
    ②洪流:《难忘的岁月》,见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538页。
    ③葛洛:《古元之路——记青年古元的一段经历》,见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417-420页。
    ①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418
    ①戈壁舟:《我生产了十七石》,见阮章竞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诗歌编(一)》,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71-172页。
    ①参见谭云明:《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6月,第6页。
    ②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30页。
    ③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381页。
    ④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429-430页。
    ①参见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30-31页。
    ②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542页。
    ①丁玲:《〈陕北风光〉校后记所感》,见袁良骏编著:《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124页,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31页。
    ②郭国昌:《“真人真事”写作与解放区文学生产体制的建立》,《复印报刊资料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8年第4期,第31页,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③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34页。
    ①杨义主笔,中井政喜,张中良合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637页。
    ②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11月第1版,第82页。
    ①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6月2日,第4版。
    ②艾青:《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一九四八年夏天在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室的发言》,见《艾青全集》第5卷,1991年7月第1版,第445页,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37页。
    ③李里峰:《土改与参军:理性选择视角的历史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第72页。
    ①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3页。
    ②参见袁红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第154-163页。
    ③王瑞芳:《新中农的崛起: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第114页。
    ④张昭国、雷勇:《探析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民的革命心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85页。
    ①参见袁红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第154-163页。
    ②参见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84-85页。
    ③参见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见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1月第1版,第191-195页。
    ④参见李遇春著:《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1月第1版,第161、321页。
    ①参见李杨著:《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57页。
    ②参见袁红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第154-163页。
    ①陈大东回忆,见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五《土地问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2页,转引自黄勇:《土改小说论——以文学叙事、知识分子、现代化为中心》,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15页。
    ②[捷克]米兰·昆德拉著,孟湄译:《小说的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6月,第17页。
    ①参见赵璇昆:《在文学与政策之间——20世纪40-50年代土改小说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9页。
    ②夏冬兰:《乡土世界重构——四、五十年代土改小说的主题解读》,《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年第z1期,第101页。
    ③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63页。
    ①葛洛:《风波》,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2月9-10日,第4版。
    ②参见赵璇昆:《在文学与政策之间——20世纪40-50年代土改小说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6页。
    ③参见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36页。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第208页。
    ②参见吴敏:《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第38-61页。
    ①吴敏:《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第38-61页。
    ②单元,万国庆著:《突围与陷落:陈学昭传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9页。
    ③思基:《我的师傅》,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10月1-2日第4版。
    ④参见陈春生:《叙事模式的渗透与扩张——关于延安文学接受苏联文学影响的深层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第2期,第5页。
    ①参见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第56页。
    ②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53-54页。
    ③参见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第56页。
    ④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52页。
    ⑤参见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61页。
    ⑥毛泽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66页。转引自袁盛勇:《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大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第138页。
    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66页。转引自袁盛勇:《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大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第138-139页。
    ②参见袁盛勇:《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大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第139页。
    ③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51-52页。
    ④艾青:《论秧歌剧的创作与演出》,见《艾青全集》第5卷,转引自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44页。
    ⑤参见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第70-74页。
    ⑥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9页,原载《东北日报》,1945年9月22日。
    ①陈波儿:《集体导演的经验》,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1月17日,第4版。
    ②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6月2日,第4版。
    ③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见: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224页。
    ①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250页。
    ②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见: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227页。
    ③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250页。
    ④参见黄润、叶家荣、武仲山、王立效编:《减租·编者按》,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10月5日,第4版。
    ①柯夫:《〈减租〉是怎样创作的》,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10月5日,第4版。
    ②参见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第72-73页。
    ③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46页。
    ④参见王培元著:《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246页。
    ①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45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见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709页。
    ①马健翎:《〈血泪仇〉的写作经验》,《解放日报》,1944年6月21日,第4版。
    ②参见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45-46页。
    ③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53页。
    ④参见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第73-74页。
    ⑤参见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第267页。
    ⑥参见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第267页。
    ⑦王晓初:《新时代的黎明:“五四”新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存在形式》,《思想战线》,2000年第6期,第102页。
    ①赵黎明:《欧化·现代化·民族化——略论现代中国语文“欧化”问题的历史轨迹》,《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3月,第139页。
    ②参见李洁非、杨劼:《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1页。
    ③周立波:《谈思想感情的变化》,《文艺报》第11、 12期合刊,1952年6月25日,转引自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第267页。
    ④参见李洁非、杨劼:《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年第3期,第52页。
    ①参见朱晓进,何平:《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24页。
    ②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第267-268页。
    ③李洁非、杨劼:《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5页。
    ①欧阳山:《黑女儿和他的牛》,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4年11月25-26日,第4版。
    ②周扬:《略谈孔厥的小说》,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2年11月14日,第4版。
    ③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8月第1版,第282页。
    ①李洁非、杨劼:《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5页。
    ①赵树理:《也算经验》,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第1版,第1398页。原载《人民日报》,1949年6月26日。
    ②参见朱晓进,何平:《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24页。
    ③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见: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680页,原载《北方杂志》第1卷第4期,1946年9月。
    ①屈毓秀:《山西抗战文学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转引自万国庆:《走向民间——论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77页。
    ②杨劼:《旧形式与“延安体”》,《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第91页。
    ③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25页。
    ④石凤珍:《从“旧形式”到“民族形式”——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发起过程探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46页。
    ①杨劼:《旧形式与“延安体”》,《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第88,94页。
    ②邢崇智,蒋顺学,廖盖隆,赵学敏主编:《毛泽东研究事典》(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1884-1885页。
    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8页。
    ①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62-464页。
    ②艾思奇:《两年来延安的文艺运动》,见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一)》,重庆出版社,第650-651页,原载《群众》杂志第3卷第8、 9期,1939年7月16日。
    ③参见石凤珍:《从“旧形式”到“民族形式”——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发起过程探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45-48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第1、2、4版。
    ①参见万国庆:《走向民间——论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77-78页。
    ②李洁非,杨劼:《延安的形式变革》,《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第33-34页。
    ③参见陈荣毅:《艰难探索现代民族文学的形式——重识解放区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第134页。
    ④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见陈思和著:《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202页。
    ⑤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462-464页。
    ①艾思奇:《旧形式新问题》,原载《文艺突击》新一卷第二期,1939年6月25日。转引自李洁非,杨劼:《延安的形式变革》,《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第33页。
    ②光未然:《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参见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345页。原载《文学月报》第1卷第5期,1940年5月。
    ③参见石凤珍:《从“旧形式”到“民族形式”——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发起过程探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46-47页。
    ①丁玲:《编者的话》,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百期特刊》,1942年3月12日,第4版。
    ②参见万国庆:《走向民间——论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78-79页。
    ①《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前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②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第246页。
    ③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117-118页。
    ④参见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244页。
    ⑤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第246页。
    ⑥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117-118页。
    ⑦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419页。
    ①从1943年4月24日发表《兄妹开荒》起,陆续刊登了《动员起来》(1944年3月29-30日)、《减租》(1944年10月5日)、《栽树》(1945年2月11日)、《夫妻识字》(1945年2月18日)、《一盏灯》(1945年3月4-5日)、《棉花咋价打卡》(1945年3月11日)、《生产舞》(1945年4月2日)、《选好人》(1945年9月30日)、《就是他》(1945年12月30日)、《回娘家》(1946年1月23-24日)、《打斑蝥》(1946年2月12-13日)等。
    ②参见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119页。
    ③张庚:《谈秧歌运动的概况》,原载《群众》第11卷9期,1946年6月30日。见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1992年5月第1版,第36页。
    ④参见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273页。
    ⑤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622页。
    ①参见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254页。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622页。
    ③黎辛:《关于〈白毛女〉》“书面座谈”按语,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7月17日,第4版。
    ④参见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604页。
    ①参见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402-403页。
    ②参见梁向阳,马海娟:《从“民间”到“广场”:“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彰显之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7-58页。
    ③参见梁向阳,马海娟:《从“民间”到“广场”:“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彰显之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8页。
    ④贺仲明:《论民歌与新诗发展的复杂关系——以三次民歌潮流为中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92页。
    ⑤王荣:《论〈王贵与李香香〉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105页。
    ①郭沫若:《关于〈王贵与李香香〉》,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1692页,选自周韦编:《论王贵与李香香》,上海杂志公司刊行,1950年7月1日。
    ②参见黎辛:《〈王贵与李香香〉发表的前前后后》,《纵横》,1997年9月,第53页。
    ③参见卢长春:《民歌新韵革命风采——〈王贵与李香香〉赏析》,卜召林、张全之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419-423页。
    ④李季:《我是怎样学习民歌的》,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50页。
    ①参见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100-101页。
    ②参见贺仲明:《论民歌与新诗发展的复杂关系——以三次民歌潮流为中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92页。
    ③王晓初:《新时代的黎明:“五四”新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存在形式》,《思想战线》,2000年第6期,第276页。
    ①陈荣毅:《艰难探索现代民族文学的形式——重识解放区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第134页。
    ②周扬:《中苏英美文化交流》,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2月6日,第4版。
    ①洪流:《难忘的岁月》,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538-539页。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33-236页。
    ①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第4版。
    ②参见杨兹举:《贴近与契合中创造的奇观——〈小二黑结婚〉的传播学透视》,《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第52页。
    ③李季:《老阴阳怒打“虫郎爷”——新编〈今古奇观〉之一段)》,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9月12日,第4版。
    ④李寄(李季):《卜掌村演义》,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10月7-10日,12-14日,第4版。
    ⑤邵子南:《李勇大摆地雷阵》,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9月21-24日,第4版。
    ⑥邵子南:《阎荣堂九死一生》,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5月28日,6月21日,第4版。
    ⑦邵子南:《牛老娘娘拉毛驴》,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10月14-15日,第4版。
    ⑧参见李洁非、杨劼:《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5页。
    ①见《代序·康濯论解放区小说》,康濯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一)》,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7页。
    ②孙犁:《回忆沙可夫同志》、《清明随笔——忆邵子南同志》,均收入《晚华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530页。
    ③参见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第530-531页。
    ④陈荣毅:《艰难探索现代民族文学的形式——重识解放区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第136页。
    ①参见陈荣毅:《艰难探索现代民族文学的形式——重识解放区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第134-137页。
    ②参见万国庆:《走向民间——论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78-79页。
    ①黎辛:《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见黎辛主编《延安文艺作品精编·理论诗歌卷·序言》,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Ⅺ页。
    ②见《人民的诗歌》(包括《佃户话》、《和债主沈善思讲理》、《翻身谣》、《翻身四字经》),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8月19-20日。
    ③李老婆婆讲,晓英记:《“心里的实在话”》,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9月10日,第4版。
    ①陈伯林:《移民歌手(笔者注:指李增正)》,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3月11日,第4版。
    ②周扬:《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6日,第4版。
    ③艾青:《汪庭有和他的歌》,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11月8日,第4版。
    ④丁玲:《民间艺人李卜》,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10月30日,第4版。
    ⑤萧三,安波:《练子嘴英雄拓老汉》,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9月9日,第4版。
    ①原文如此,引者猜为“蒋介石”。
    ②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230-231页。
    ③见《群众翻身诗歌座谈》中边区文联荒煤语,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8月19日,第4版。
    ①陈涌:《“佃户话”和我们的诗歌创作》,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8月21日,第4版。
    ②参见袁盛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230页。
    ①见罗琪辉:《庆阳农民的新“社火”》,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4月5日,第4版。
    ②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第252页。
    ①林山:《改造说书》,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8月5日,第4版。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1009-1010页,转引自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103页。
    ②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18页。
    ①参见胡孟祥:《解放区的新说书运动》,见:卢昌五主编:胡孟祥说唱艺术论集[M].东方说唱艺术系列丛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179页。
    ②胡孟祥:《今日韩起祥》,《群众文化》,1987年7月。转引自毛巧晖:《韩起祥说书的民间性阐释》,《兰州学刊》,2006年第1期,第82页。
    ③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实》,《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3期,第217页,转引自梁向阳,马海娟:《从“民间”到“广场”:“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彰显之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第58页。
    ④林山:《改造说书》,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5年8月5日,第4版。
    ①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17页。
    ②张庚:《关于秧歌剧的三篇序》,见《秧歌剧选集》一、二、三,东北书店1947年版,转引自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23页。
    ③参见胡孟祥:《解放区的新说书运动》,见卢昌五主编:《胡孟祥说唱艺术论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④艾青:《解放区的艺术教育》,转引自胡孟祥:《解放区的新说书运动》,见卢昌五主编:《胡孟祥说唱艺术论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
    ①参见林山:《〈张家庄祈雨〉附记》,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5年8月7日,第4版。
    ②参见韩起祥:《我是怎样生活和创作的》,《曲艺》,1958年11月。转引自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5页。
    ③韩起祥口述,黄桂华整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韩起祥》,《延河》,1959年第10期,转引自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5页。
    ④柯仲平:《民众剧团的成立及初期活动情况》,《柯仲平文集》第三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290页,转引自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18页。
    ⑤林山:《一个宣传时事的好方法——读〈时事传〉后几点意见》,延安《解放日报》副刊,1946年9月9日,第4版。
    ⑥转引自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5页。
    ⑦[美]阿尔伯特·洛德著,尹虎彪译:《故事的歌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0页,转引自毛巧晖:《涵 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6页。
    ①解清(黎辛):《评价〈刘巧团圆〉》,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9月4日,第4版。
    ②胡孟祥:《韩起祥评传》,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转引自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7页。
    ③洪长泰:《改造盲书匠——韩起祥和延安说书运动》,《现代中国》,第19卷第4期,1993年10月版,第418页。
    ④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7-108页。
    ⑤胡孟祥:《韩起祥评传》,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转引自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9页。
    ⑥参见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第105-110页。
    ①参见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67-168页。
    ②赵树理:《也算经验》,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398页。
    ③杨兹举:《贴近与契合中创造的奇观——〈小二黑结婚〉的传播学透视》,《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第50页。
    ①茅盾:《关于“李有才板话”》,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11月2日,第4版。
    ②茅盾:《论赵树理的小说》,《文萃》,第2卷第10期,1946年12月出版,转引自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60页。
    ①参见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72页。
    ①参见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59-260页。
    ②杨兹举:《贴近与契合中创造的奇观——〈小二黑结婚〉的传播学透视》,《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第50-53页。
    ③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839-1840页。
    ④“三重话语”之说参见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200-225页。
    ①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486页。
    ②赵树理:《若干问题的解答-写戏、改戏的标准》,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787页。
    ③赵树理:《从曲艺中吸取养料》,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1616页。
    ④张紫晨:《民间小戏的形成与民间固有艺术的关系》,见钟敬文主编:《民间文艺学论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165-173页。
    ⑤颜长珂:《中国戏曲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页。
    ⑥赵树理:《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第1版,第1761页。
    ①赵树理:《“起码”与“高深”》,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第1版,第1795页。
    ②参见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述模式的转变》,见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73-284页。
    ③赵树理:《我们要在思想上跃进》,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第1版,第1585页。
    ④赵树理:《也算经验》,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第1版,第1398页。
    ⑤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见:《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10第1版,第1486页。
    ①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178页。转引自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第255页。
    ②参见万国庆:《走向民间——论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79页。
    ①吴福辉:《“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第61页。
    ②吴福辉:《“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第62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第1版,第206页。转引自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16页。
    ②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52页。
    ③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页。
    ④[俄]卢那察尔斯基:《出版自由与革命》,《艺术及其最新形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转引自王本朝著:《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05-106页。
    ⑤参见李叔磊著:《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167-168页。
    ⑥李清泉:《〈讲话〉杂忆》,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536页。
    ⑦参见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58页。
    ①参见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58-61页。
    ②根据笔者对原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黎辛先生的访谈,2007年7月17日,北京红庙北里,见附录三“相关文献”。
    ①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第151页。
    ②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82页。
    ③雷世文:《现代报纸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见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58页。
    ④洪子诚:《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见《文学与历史叙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24-225页。
    ⑤于沛:《如何看待“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见“光明网”,2006年4月4日,来源于《光明日报》。
    [1]延安〈解放日报〉合订本(1—12册)[N].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新华书店发行,1954.
    [2]钱丹辉主编.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3]人民日报图书资料组编.解放日报索引(1—6册,1941.5—1947.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北京图书馆社会科学参考组编.解放日报人名索引(1941.5—1947.3)[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5]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6]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7]程光炜.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9]王敬等.延安〈解放日报〉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0]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11]程光炜.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4]杨义,中井政喜,张中良.中国新文学图志(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5]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朱鸿召.延安文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8][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19]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萧耘,建中.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M].见:李辉主编.大象人物聚焦书系[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21]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2]李石涵编.怀安诗社诗选[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23]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时期大事记述(试用本)[M],2006.
    [24]朱鸿召编.众说纷纭话延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5]程光炜.艾青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26]温济泽,李言,金紫光,翟定一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8]王凤超,岳颂东.延安〈解放日报〉大事记(1941.5.14-1947.3.27)[M].见:新闻研究资料(第 27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9]赵超构.延安一月[M].上海书店,1992.
    [30]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回忆录〉编委会编.延安鲁艺回忆录[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31]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2]单元,万国庆.突围与陷落:陈学昭传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33]邢崇智,蒋顺学,廖盖隆,赵学敏.毛泽东研究事典(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34][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胡为雄,郑玉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5][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崇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6]程中原.张闻天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37]艾克坚.周扬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8]黎辛,朱鸿召.博古——39岁的辉煌与悲壮[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39]钟敬之.延安鲁艺——我党创办的一所艺术学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0]武继忠等.延安抗大[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1]陈学昭著朱鸿召编.延安访问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2]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美]尼姆·韦尔斯.续西行漫记(上、下)[M].陶宜,徐复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44]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45]胡光凡.周立波评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46]黄樾.延安四怪——王实味、塞克、萧军、冼星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47]王科,徐塞.萧军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8]黄昌勇编.王实味野百合花[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49]张严平著.穆青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0]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上、下)[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51]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5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3]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4]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5]中国丁玲研究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56]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57]朱晓进.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8]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60]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61]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3]胡采.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一)[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64]中国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6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6]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67]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6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69]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三)[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70]李遇春.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1]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72][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73]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4]胡采.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7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6]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7]卞召林,张全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78]卢昌五主编.胡孟祥说唱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79]钟敬文.民间文艺学论丛[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80]颜长珂.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8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2]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83]洪子诚.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A].见: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84]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9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5]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6][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87]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88]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9]吕静.陕北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90]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1]贾植芳,曾华鹏,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上、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92]姚春树,袁勇麟.20世纪中国杂文史(上、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93]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4]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95]秦艳华.现代出版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96]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97]张闻天.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9]雷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散文杂文编(二)[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00]周立波.周立波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0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
    [102]周扬.周扬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03]阮章竞.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诗歌编(一)[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04]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05]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6]康濯.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107]黎辛.延安文艺作品精编·理论诗歌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10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9]谭云明.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博士后出站报告].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110]李晓灵.传播学视野中的延安〈解放日报〉[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3.
    [111]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确立[D][博士学位论文].宁波:浙江大学,2004.
    [112]黄蓉.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
    [113]杨琳.回到历史的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
    [114]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与文学生产——以〈晨报副刊〉、〈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中心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2.
    [115]袁诗宁.体制化的前夜: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
    [116]朱鸿召.兵法社会的延安文学(1937-1947))[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
    [117]张根柱.个性的失落与文学的主题:另一种考察视角下的延安[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03.
    [118]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6.
    [119]吴敏.“倾斜”与“缝隙”:试论延安文40年代的思想转变[D]:[博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2.
    [120]黄勇.土改小说论——以文学叙事、知识分子、现代化为中心[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5.
    [121]赵璇昆.在文学与政策之间——20世纪40-50年代土改小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6.
    [122]毛巧晖.涵化与归化:论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23]刘江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管理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6.
    [124]沈文慧.延安文学与农民文化[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25]宋绍香.在异质文化中探寻“自我”——国外汉学家中国解放区文学译介、研究管窥[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 (2).
    [126]万国庆.走向民间——论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J].中国文学研究,2003 (3).
    [127]陆地.延安“部艺”生活点滴[J].新文学史料,1995 (2).
    [128]黎辛.漫画家张谔的战斗人生[J].炎黄春秋,2003(3).
    [129]杨兹举.贴近与契合中创造的奇观——〈小二黑结婚〉的传播学透视[J].名作欣赏(学术专刊),2007 (9).
    [130]黎辛.喜儿又扎上了红头绳——兼述延安时期〈白毛女〉书面座谈[J].大舞台,1996 (1).
    [131]黎辛.丁玲和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J].新文学史料,1994(4).
    [132]黄昌勇.宿命中的沉浮:丁玲与王实味[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9).
    [133]胡玉伟.“太阳”·“河”·“创世”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再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5(3).
    [134]马加.漂泊生涯——我的回忆录[J].新文学史料,1997 (2).
    [135]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一)[J].纵横,1997 (11).
    [136]黎辛.〈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J].新文学史料,1995 (4).
    [137]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三)[J].纵横,1998 (1).
    [138]王富仁.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J].学术月刊,2006 (2).
    [139]袁盛勇.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上)(下)[J].鲁迅研究月刊,2004 (2) (3).
    [140]徐勇.“权威”的出场——试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读者的实际功能和尴尬处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 (1).
    [141]高浦棠.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决策过程考辨[J].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8).
    [142]华霞明.党报副刊生存的“三维空间”[J].传媒观察,1998(11).
    [143]孟远.四十年代讲话精神在解放区的传播方式[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
    [144]鱼恩平.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J].党史纵横,2004 (12).
    [145]黎辛.毛泽东与〈解放日报〉副刊[J].新文学史料,2002 (3).
    [146]沙平.艾思奇与毛泽东[J].广东党史,2006(1).
    [147]刘明钢.〈解放日报〉改版:毛泽东点将陆定一[J].党史博采,2006(5).
    [148]黎辛.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二)[J].纵横,1997 (12).
    [149]孙丽君.党报副刊编辑三变[J].青年记者,2003(7).
    [150]黎辛.默涵,忠诚而坚决的革命文艺战士[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 (2).
    [151]袁盛勇.延安时期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152]袁盛勇.延安文人的真诚与说谎[J].粤海风,2005 (4).
    [153]周而复.时代的歌手——忆塞克[J].新文学史料,1990(4).
    [154]郭国昌.真人真事”写作与解放区文学生产体制的建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8(4).
    [155]李里峰.土改与参军:理性选择视角的历史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156]哀红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重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 (2).
    [157]王瑞芳.新中农的崛起: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J].史学月刊,2003(7).
    [158]张昭国,雷勇.探析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民的革命心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6).
    [159]夏冬兰.乡土世界重构——四、五十年代土改小说的主题解读[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z1).
    [160]吴敏.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 (2).
    [161]陈春生.叙事模式的渗透与扩张——关于延安文学接受苏联文学影响的深层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62]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5)
    [163]袁盛勇.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大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164]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
    [165]王晓初.新时代的黎明:“五四”新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存在形式[J].思想战线,2000(6).
    [166]赵黎明.欧化·现代化·民族化——略论现代中国语文“欧化”问题的历史轨迹[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 (3).
    [167]李洁非、杨劼.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3)
    [168]朱晓进,何平.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169]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 (10).
    [170]杨劼.旧形式与“延安体”[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 (6).
    [171]石凤珍.从“旧形式”到“民族形式”——文艺“民族形式”运动发起过程探略[J].西南民
    [172]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3).
    [173]李洁非,杨劼.延安的形式变革[J].理论与创作,2004(2).
    [174]陈荣毅.艰难探索现代民族文学的形式——重识解放区文学[J].社会科学辑刊,1990(4).
    [175]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
    [176]梁向阳马海娟.从“民间”到“广场”:“延安时期”陕北民歌的彰显之路[J].延安文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3).
    [177]贺仲明.论民歌与新诗发展的复杂关系——以三次民歌潮流为中心[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 (10).
    [178]王荣.论〈王贵与李香香〉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 (10).
    [179]黎辛.〈王贵与李香香〉发表的前前后后[J].纵横,1997 (9).
    [180]袁盛勇.民族——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呈现[J].文艺理论研究,2005 (4)
    [181]毛巧晖.韩起祥说书的民间性阐释[J].兰州学刊,2006(1).
    [182]洪长泰.改造盲书匠——韩起祥和延安说书运动[J].现代中国,1993(4).
    [183]吴福辉.“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J].文艺争鸣, 2008(1).
    [184]黎辛.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讲话〉的写作、发表和参加会议的人[J].新文学史料,1995 (2).
    [185]徐庆全.周扬与丁玲的“历史碰撞”[J].武汉文史资料,2006(1).
    [186]李焕之.回忆在延安时的“新秧歌运动”[J].文史精华,1996(2).
    [187]吕晴.略论何其芳在延安时期的“批评的自由”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4).
    [188]郝庆军.报刊研究莫入误区——反思两个热门话题:“公共领域”与“想象的共同体”[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5).
    [189][韩]安荣银.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3).
    [190]杜英.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再建立——建国初期对上海小型报的接管和改造[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 (2).
    [191]王增如、李向东.读丁玲〈关于〈在医院中〉(草稿)[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 (2).
    [192]杨劼.延安:“五四”之后现代文学的又一转型[J/OL].参见“数字中国”网站,2008年10月11日.
    [193]刘超.1941:延安的文事与文人——以延安“鲁艺”为例[J/OL].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思与文”网·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2006年7月28日.
    [194]1942年(上、下)[J/OL].见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站,2005年8月11日.
    [195]于沛.如何看待“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J/OL].见“光明网”,2006年4月4日.
    [196]佚名.中国现代文学史[J/OL].见梦远书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