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跟语序有关的不对称现象专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汉语句法上的多元不对称现象,包括语序左右不对称以及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主要探讨汉语不对称现象的表现、作用与规律。所讨论的内容主要为差比句不对称系列和数量成分前置不对称系列,包括:1)汉语差比句语序不对称现象;2)定中短语比较项的不对称;3)差比句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4)差比句不对称的动因;5)否定式中“一量名”格式的不对称;6)否定式时量成分前置的不对称;7)时量成分前置时虚词的不对称;8)否定式数量成分前置不对称的动因。
     第一章是绪论。
     第二章是标记理论简介。标记论跟不对称现象密不可分。文章分析了标记理论的嬗变,指出标记的判定标准影响不对称现象的选取及解释。“频率”可以看作是核心的判定标准,但其解释力应受到限制。最后,指出标记的一些特点,如标记象似性、标记颠倒、标记转移及标记同化。
     第三章主要剖析前人研究中的不对称现象。前人研究表明,不对称现象包括语义不对称、肯定否定不对称及语序不对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研究目标锁定为跟语序及肯定否定有关的不对称现象,因为这一类多元不对称现象跟语言中的深层句法因素密切相关。
     第四至第十一章可分为两个系列,包括差比句不对称系列和否定式数量成分前置系列。其中每一章集中研究一个个案,通过个案的分析探讨语序不对称的某一个具体问题。
     第四章为差比句中的语序不对称。汉语差比句并未严格遵从类型学差比句研究得出的语言共性。汉语普通话及方言中包含了所有可能存在的差比句语序类型,并且还存在天台话这样比较主体由比较后项充当的特例。汉语普通话差比句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形容词比较结果项必须单独作谓语才能表比较造成的。汉语差比句内部发展不平衡,各种句式存在标记性强弱及使用频率高低的差异,各句式存在典型句式和核心句式的区分。文章还分析了差比句否定式“没有”句和“不比”句,并指出“不比”句为差比句的否定式。
     第五章为差比句肯定否定式的不对称。肯定式、积极意义形容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否定式、消极意义形容词的使用频率;其次,汉语的否定标记位于比较标记前,而非形容词比较结果项前。原因就在于,汉语差比句比较功能主要由无标记的形容词承担,有标记的形容词不能承担比较功能。所以否定词“不”只能否定比较标记,而不能否定比较结果项。第三,差比句肯定否定式存在不对称。差比句肯定式表示线性增量,比较结果项可自由延展;否定式不表示线性增量,比较结果项不能自由延展。这一点也具有语言共性。
     第六章为差比句比较项为定中短语时的不对称,差比句比较项、领有标记“的”及定中短语语义关系三者都蕴含“整体-部分”义,不同语言对“整体-部分”义具有不同的编码方式,这造成了句式变换上的一系列不对称。类型学的考察证明了定中短语比较项具有“整体-部分”义这一观点,并且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七章为差比句不对称的动因。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差比句式的使用频率存在的差异显示汉语差比句学习难度来自于汉语形容词比较结果项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对汉语差比句的语序、否定标记位置、比较标记等均有影响。
     第八章为否定式中“一量名”语序左右不对称。首先指出,一量名否定格式中“一量名”意义的分化是语序变化及形式不对称的主要动因。“一量名”左右语序不对称的句法表现为句法构造和论元结构不同、逻辑意义不同、焦点结构和信息结构不同、强调标记“都/也”指向不同;语义表现为量化“个体”和量化“事件”的对立、虚拟量化句和现实行为句的对立。
     第九章为时量成分前置时的不对称。肯定式中时量成分在动词右侧,否定式中时量成分在动词左侧。时量成分句法位置的变化跟动词界性特征有关系。
     第十章为时量成分前置时虚词的不对称。以往研究将时量成分中的虚词“就/才”的不对称归结为主观性,本研究指出肯定式中虚词“就/才”和否定式中虚词“都/也”的区分主要受到动词界性特征的影响。
     第十一章为否定式时量成分不对称的深层动因。时量成分左前移受到句法深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历史语料的支持;另一方面时量成分左前移跟连动式表达的经济性有关,属于语用挤压的结果。
     第十二章为结束语。
This paper studies multi-dimensional asymmetry of Chinese Syntax, includingword order asymmetry and the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asymmetry, mainly studying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Chinese syntax asymmetry. The contentsdiscussed are mainly comparative sentences(CS) asymmetric series and the numericcomponents preposition(NCP) asymmetric series, including:1)the word orderasymmetry of CS.2)the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asymmetry of CS.3)Theattribute-head phrase asymmetry of CS.4)the motivation of asymmetry in CS.5)theword order asymmetry of“Yi(一)+quantifier noun”in negative form.6) Timeingredient asymmetry in NCP negative forms.7) Function word asymmetry in NCP.8)The motivation of asymmetry in NCP.
     Chapter1is an introduction.
     Chapter2is about markedness theory. Markedness and asymmetry areinseparable. The markedness standards affect the sele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asymmetry. It reviews the markedness criteria and points out that “frequency” canbe seen as the core criteria, but its explanatory power should be limited. It analyzes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s on the markednesstheory.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features of markedness, such as markednesssimilarity, markedness reversals, markedness transfer and markedness assimilation.
     Chapter3discusses the previous study of asymmetry. Previous studies haveshown that it includes semantic asymmetry, the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formasymmetry and word order asymmetry.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weascertain that the latter two kinds of asymmetry have great study value, and whichalso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From Chapter4to Chapter11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ries, including thecomparative sentence (CS) asymmetric series and the numeric componentspreposition (NCP) asymmetric series. Each chapter focuses on a case, which exploresa specific problem on word order asymmetry.
     Chapter4is the word order asymmetry of CS. The word order of CS did not strictly follow the language universals in typology. The word order of CS (Mandarin&Chinese dialects) almost consists of all possible word order types of CS, except for aspecial case such as Tiantai dialect.
     These particularities are mainly due to that the adjective must be usedindependently from the predicate in order to express comparison. The internaldevelopment of CS is not balanced, the markedness, difference of frequency, andconstruct complexity distinguish the typical core sentence pattern of CS. Finally, it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asymmetries existing in “meiyou”and “bubi”, positive andnegative adjectives, and analyze the motivation of asymmetry in CS.
     Chapter5is the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asymmetry of CS. The frequency of useof the affirmative form is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one. The frequency of use ofpositive adjectives is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one, which are the language universalsin typology. Secondly, negative marker is located in front of comparative marker,rather than the adjective comparison result. Thi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languages.The unmarked adjective bears comparison function, the marked adjective (such asthe negative form) cant bear the comparison function. So the negative word “no”only negates the comparative marker, it cannot negate the comparison result. Third,asymmetry exists in the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of CS. The affirmative formrepresents a linear increment, and comparison resultant can be extended freely,while the negative form is not a linear increment, so comparison resultant can’textend freely, which are language universals.
     Chapter6is the attribute-head phrase asymmetry of CS. The semantic of CS,“de”, and the semantic of attribute-head phrase, all contain “whole-part” meaning,which causes asymmetry on syntax transformation and word order transformation.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methods of coding “whole-part” meaning, andtypology investigation proved that attribute-head phrase has “whole-part”meaning,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hapter7is the motivation of asymmetry in CS.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frequency of use of CS is different from native speakers. The differences show thatthe acquisition difficulties of CS come from the special nature of adjective comparison result, which affects word order, position of negation marker andcomparative marker of CS.
     Chapter8is the“Yi(一)+quantifier noun”asymmetry in negative forms. It firstpoints out the two word order asymmetry of Yi(一)+quantifier noun”in negativeform, the“Yi”has three meanings: the quantity“one”, the whole“one”andthe any amount of“one”. The quantity“one”is the basic and unmarked form inthese three meanings. Then, it describes the syntactic performance of the twoco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ord-class sequence, syntactic structure,argument structure, logic meaning and the logic mechanism. Last, it reveals thesemantic performance of the two word order, distinguishes “individual”quantification from “event” quantification, and virtual quantification from realquantification.
     Chapter9is the numeric components preposition (NCP) asymmetry. Inaffirmative form, the time quantity ingredient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verb.In the negative form, time quantity ingredient is located in the left side of the verb.The changes of NCP syntactic position relate to the verb boundedness feature.
     Chapter10is the function words asymmetry of NCP. In previous studies, thewords "jiu/cai” asymmetry in time quantity ingredient preposition was attributed tosubjectivity, however it points out that the function words “jiu/cai”in affirmativeforms and the function words “dou/ye” in negative forms was distinguished mainlyby the verb boundedness feature.
     Chapter11discusses the motivation of the time quantity ingredient prepositionasymmetry in the negative forms. Time quantity ingredient left forward was affectedby syntactic factors, historical data support, language economy mechanism and alsothe pragmatic effect.
     Chapter12is a conclusion.
引文
阿·热1999《可怕的对称》,荀坤、劳玉军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白丽芳2006《“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白梅丽1981《汉语普通话中的“连……也/都”》,罗慎仪节译,《国外语言学》第3期。
    ———1987《现代汉语中“就”和“才”的语义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
    包华莉1993《“比”字句删除法的商榷》,《语文研究》第1期。
    蔡瑱2006《论动后复合趋向动词和处所名词的位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4期。
    蔡金亭2001《Jakobson的语言标记理论:成就与不足》,《外语学刊》第2期。
    曹逢甫2005《汉语的句子与子句结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曹秀玲2000《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
    曹秀玲2005《现代汉语量限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
    陈珺2010《比较句语法项目的习得难度考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陈珺、周小兵2005《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陈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陈勇2002《语言学研究中的标记理论》,《外语研究》第6期。
    陈颖2006《论“A没有BX”中的形容词》,《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陈海庆、李慧祯2011《言语行为视阈下医患会话权势不对等关系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陈立民2005《也说“就”和“才”》,《当代语言学》第1期。
    陈满华2009《构型性:语言共性研究的另一个视角》,《外国语》第3期。
    陈前瑞2008《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小荷1994《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陈艳芳2011《现代汉语感叹句结构的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湖北社会科学》第7期。
    陈永莉2008《动词与状语、补语语序的历时演变及其动因》,《长沙大学学报》第3期。
    程书秋2004《“比”字句替换规律补议》,《北方论丛》第4期。
    程亚恒2009《古汉语中的“时量·不·V”结构》,《语言科学》第4期。
    储泽祥2001《“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中国语文》第5期。
    ———2005《肯定、否定与时量成分在动词前后的位置》,《汉语学报》第4期。
    崔希亮2009《说“开心”与“关心”》,《中国语文》第5期。
    崔应贤1997《“这”比“那”大》,《中国语文》第2期。
    戴浩一、黄河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第1期。
    戴浩一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叶斐声译,《国外语言学》第4
    期。
    戴浩一1991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叶斐声译,《国外语言学》第1
    期。
    戴曼纯2002《广义左向合并理论-来自附加语的证据》,《现代外语》第2期。
    ———2003《句法运算中的广义推导》,《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戴庆夏、闻静2011《汉藏语的“的”字结构》,《汉语学报》第4期。
    戴炜栋、王栋2002《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外国语》第6期。
    戴耀晶2000a 《现代汉语否定标记“没”的语义分析》,载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49-5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b 《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戴昭铭1999《天台话的几种语法现象》,《方言》第4期。
    邓凤民2012《汉语比较标记和差比局语序类型》,《汉语学习》第2期。
    邓文彬1987《比字句生成过程中的条件与制约》,《河南大学学报》第5期。
    丁志丛2006《论“开/关+NP”的不对称》,《云梦学刊》第4期。
    董秀芳2003《“都”与其他成分的语序及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009a 《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表现及在汉语句法中的突显性》,《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009b 《词汇语义学导读》,引自Cruse,D.Alan著《词汇语义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杜桂枝2011《现代俄语中形式与意义的非对称性问题》,《外语学刊》第6期。
    对称的种类网络资源http://open.ccrtvu.com/cai/dxwl/html/ch62.htm。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网络资源http://open.ccrtvu.com/cai/dxwl/html/ch64.htm。
    范晓2001《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汉语学习》第6期。
    ———2002《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汉语学习》第5期。
    方清明、王葆华2012《汉语怎样表达整体-部分语义关系》,《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方欣欣2005《词义借用的不对称与泛时性》,《汉语学报》第1期。
    傅满义2005《副词“就”与“才”的习得及相关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高名凯1986《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增霞2006《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中国档案出版社。
    郭锐1997《过程和非过程——现代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
    文》第3期。
    ———1998《“一个人(也/都)没来”类句式的配价分析》,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271-28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作用》,《当代语言学》第1期。
    ———2001《汉语词类划分的论证》,《中国语文》第6期。
    ———2006《衍推和否定》,《中国语文》第2期。
    郭中2012《汉语多类状语共现的语序自由度及其解释》,《汉语学习》第4期。
    何元建2010《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句法结构》,《汉语学习》第5期。
    贺阳1994《汉语完句成分试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威尔2005《对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洪爽2009《“VP的”转指的对称与不对称》,《汉语学报》第4期。
    侯国金2005《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外国语》第1期。
    胡建华1999《限制性句法:句法反对称理论》,《当代语言学》第2期。
    胡清国2003《“V得/不C”的强势与理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2004《“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2006《“一量名”否定格式对量词的选择与限制》,《汉语学报》第3期。
    ———2007《“一量名”否定格式的两种语序及其制约因素》,《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胡云晚、于晓燕2012《“很+名”结构作状语和补语的对称与不对称》,《语言研究》第1期。
    胡壮麟1996《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ón的研究现状》,《国外语言学》第4期。
    黄国营1982《“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黄晓红2001《“多+V”和“V+多”》,《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黄晓惠1992《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及演变》,《中国语文》第2期。
    黄月圆1996《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互补分布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江蓝生2008《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姜红2009《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姜桂荣2009《基于HSK动态作为语料库的比字句的习得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
    蒋静2003《比较句的语义偏向及主观程度的差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第4期。
    蒋静忠、魏红华2010《焦点敏感算子“才”和“就”后指的语义差异》,《语言研究》第4期。
    金立鑫1999《对一些普遍语序现象的功能解释》,《当代语言学》第4期。
    ———2011《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角度看汉语补语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金立鑫、于秀金2012《从与OV-VO相关和不相关参项考察普通话的语序类型》,《外国语》第2期。
    金玩廷2000《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和否定词之间的语序关系》,《语文研究》第3期。
    金岳霖1981《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
    克罗夫特2008《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孔令达1994《影响句子自足的语言形式》,《中国语文》第6期。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重印。
    李蓝2003《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方言》第3期。
    李永2011《汉语语序的历史变化对动词语法化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汝亚2000《英、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外国语》第1期。
    ———2003《述谓标引规则与主宾不对称现象》,《外国语》第1期。
    李思旭、于辉荣2012《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2011《“有界”“无界”与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汉语学习》第5期。
    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1991《儿童比较句和介词“比”习得状况的考察和分析》,《语文建设》第5期。
    李亚非2001《多变的语序、统一的词组结构》,《中国语文》第1期。
    ———2007《论连动式中的语序-时序对应》,《语言科学》第6期。
    李政道2000《对称与不对称》,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焱2004a 《“比”字句对比较项选择的语义认知基础》,《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2004b 《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学林出版社。
    刘焱、邢贺2004《“比”字句中比较点隐含的认知考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承峰2007《现代汉语“全量否定”研究》,《语言科学》第1期。
    刘丹青1995《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语文研究》第2期。
    ———1997《<红楼梦>姨类称谓的语义类型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2000《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第5期。
    ———2002a 《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第5期。
    ———2002b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2003《差比句的调查框架与研究思路》引自戴庆夏、顾阳《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民族出版社。
    刘慧英1992《小议“比”字句内比较项的不对称结构》,《汉语学习》第5期。
    刘苏乔2002《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刘兴兵2009《医患门诊互动中目的与权势》,《外语学刊》第4期。
    刘雪芹2003《试说“一V/V”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3期。
    刘月华、潘文娱等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卢福波1997《汉语比较句中肯定式和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陆丙甫2004《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第1期。
    ———2005a《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2期。
    ———2005b 《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第4期。
    ———2009《也谈“有/无标记”的歧解及解决之道》,《当代语言学》第3期。
    ———2010《论“整体-部分”、“多量-少量”优势顺序的普遍性》,《外国语》第4期。
    ———2011《语序、节律与形态的左右不对称》,第六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陆丙甫、罗天华2007《“OV蕴含TV”的功能解释》,《汉语学报》第2期。
    陆俭明1985《“多、少”作定语》,《中国语文》第1期。
    ———1988《程度副词在表示程度比较的句式中的分布情况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990《“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重印。
    ———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a 《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b 《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选自《语文杂记》,上海教育出版社。
    马真1981《修饰数量词的副词》引自陆俭明、马真编,1985,《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1986《“比”字句内比较项Y的替换规律试探》,《中国语文》第2期。
    马建忠1935《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麦克马纳斯.克里斯2007《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孟艳丽2006《“谈S+T+没(有)+V+(O)+了”句式》,《汉语学习》第1期。
    ———2010《“就”“才”及相关副词与句尾“了”共现的不对称现象及成因》,《语言应用研究》第1期。
    倪建文2001《“一…也不(没)”句式的分析》,《汉语学习》第4期。
    宁春岩2002《并集对称合并和序偶非对称合并——句法演算的一个简约的新设想》,《现代外语》第3期。
    潘国英2011《方式状语连用的语序》,《汉语学习》第5期。
    彭玉海2007《俄罗斯语言学家B.RAK的研究述评》,《当代语言学》第4期。
    齐沪扬1990《对称性原则和变换分析》,《淮北煤师院学报》第3期。
    ———2010《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中处所宾语省略与移位的制约因素的认知解释》,《华文教学与研究》第1期。
    齐沪扬、丁婵婵2006《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汉语学习》第5期。
    秦洪武2002《汉语“动词+时量短语”结构的情状类型和界性分析》,《当代语言学》第2期。
    饶宏泉2009《时量成分语序变化的动因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任鹰2004《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第4期。
    任海波1987《现代汉语“比”字句结论项的类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邵敬敏1990《“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中国语文》第6期。
    ———1992《语义对“比”字句中助动词位置的制约》,《汉语学习》第3期。
    ———1997《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相互制约关系》,《汉语学习》第3期。
    沈家煊1991《Hawkins<什么是语言共性>一书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4《“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中国语文》第4期。
    ———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2004《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a 《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1997b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1999a 《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b 《语法化和形义间的扭曲关系》,引自王士元、石锋、潘悟云编,《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4《说“不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09《我看汉语的词类》,《语言科学》第1期。
    ———2010《怎样对比才有说服力——以英汉名动对比为例》,《现代外语》第1期。
    沈家煊、王冬梅2000《“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施家炜1998《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石定栩2006《关于“有标记”的歧解》,《当代语言学》第1期。
    石毓智、李讷2000《十五世纪前后的句法变化与现代汉语否定标记系统的形成》,《语言研究》第2期。
    石毓智1991《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2000a 《现代汉语谓语结构的有界性及其历史成因,引自陆俭明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b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61-63)。
    ———2001《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2004《汉语的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语言研究》第3期。
    ———2002《论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兼论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形成的历史动因》,《外国语》第1期。
    史彩霞2004《介词的添加与语序的变化》,《语文学刊》第5期。
    史金生1993《时间副词“就、再、才”的语义语法分析》,《逻辑与语言学习》第3期。
    史佩信、杨玉玲、韩永利2006《试论比字句的形成及其与先秦两汉有关句式的渊源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史锡尧1991《副词“才”与“都”、“就”语义的对立和配合》,《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史银姈2003《现代汉语差比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史有为1994《说说“没有我水平低”》,《汉语学习》第4期。
    税昌锡2006《VP界性特征对时量短语的语义约束限制》,《语言科学》第6期。
    税昌锡练友容2010《范畴关联度假说和名名组合的对称与不对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司富珍2004《汉语主宾不对称现象考察》,《语言科学》第1期。
    宋德生2005《语言不对称现象及其认知机制》,《云梦学刊》第6期。
    宋文辉、张树芹2006《名词性词义关系和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孙文访2012《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承贤2003《标记理论探析》,《外语研究》第4期。
    童小娥2009《从事件的角度看补语“上来”和“下来”的对称与不对称》,《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完权、沈家煊2010《跨语言词类比较的“阿姆斯特丹模型”》,《民族语文》第3期。
    汪国胜1998《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语言研究》第1期。
    王还1956《“就”与“才”》,《门外偶的集》(增订本),1994,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王晶2008《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静2001《“个别性”与动词后量成分和名词的语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黎2009《“不比”句多义性动因考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群2005《试论“才”和“就”语义变化的双向性和不平衡性》,《语言科学》第6期。
    王寅1998《标记象似性》,《外语学刊》第3期。
    王国珍2010《“喫”“食”“饮”历时替换的不平衡性及其认知》,《古汉语研究》第1期。
    王立非1991a 《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外语研究》第1期。
    王立非1991b 《关于标记理论》,《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王立非1994《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标记研究》,《外语研究》第2期。
    王立非2002《语言标记性的阐释与扩展》,《福建外语》第4期。
    王鲁男2010《标记性在语际迁移中作用的反思》,《外语学刊》第5期。
    王茂林2005《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王铭玉2004《语言符号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文宇1999《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外语教学》第1期。
    王永祥2008《缘何“多少”而非“多多”?》,《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
    温金海2012《汉英数量范畴的认知对比分析》,《外语学刊》第1期。
    温锁林、雒自清2000《定语的移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文炼1990《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文全民2008《“更”和“还”在肯定与否定比较句中的差异》,《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文贞惠1998《表属性范畴的“N1(的)N2”结构的语义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吴福祥2002《能性述补结构琐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2003《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类型》,《方言》第3期。
    ———2004《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中国语文》第3期。
    ———2005《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古汉语研究》第2期。
    ———2010《粤语差比式“X+A+过+Y”的类型学地位——比较方言学和区域类型学的视角》,《中国语文》第2期。
    ———2012a 《试说汉语几种富有特色的句法模式——兼论汉语语法特点的探求语》,《语言研究》第1期。
    ———2012b 《语序选择与语序创新》,《中国语文》第4期。
    吴怀成2011《动量词与宾语的语序选择问题》,《汉语学报》第1期。
    吴继光1990《动词性“比”字句的分化及其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吴为善、李文浩2007《汉语“动叠+补”结构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考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吴为章1995《语序重要》,《中国语文》第6期。
    席建国、韦虹2002《英汉语用和语义否定句的机理研究》,《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
    相原茂1992《汉语比较句的两种否定形式:不比型和没有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萧佩宜2009《论汉语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不对称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1期。
    萧素英2007《辞汇竞争、不对称与语法演变》,《语言及语言学》第4期。
    谢白羽2011a 《“还”的主观性及其句法实现》,《汉语学习》第3期。
    ———2011b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谢仁友2006a 《现代汉语歧义句式“X不比YZ”的语义类型》,《语文研究》第2期。
    ———2006b 《X不比YZ三种语义类型的历史来源》,《古汉语研究》第4期。
    谢文庆1988《现代汉语反义词的不均衡性》,《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信德麟1985《特鲁别茨科伊的音位观》,《外语学刊》第1期。
    熊学亮、刘东虹2006《否定语序的类型学分析》,《外语学刊》第4期。
    熊仲儒2002《自然语言的词序》,《现代外语》第4期。
    徐丹1988《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中国语文》第2期。
    徐茗2005《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徐建华、刘富华1999《单音形容词定语的合指析指与语序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徐烈炯、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默凡2001《“这”、“那”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5期。
    徐盛桓1985《语言的有标记和无标记》,《山东外语教学》第4期。
    徐燕青1996《“不比”型比较句的语义类型》,《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徐以中、杨亦鸣2010《“就”与“才”的歧义及相关语音问题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许菊2004《标记性与母语迁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
    许德楠1982《怎样处理若干形容词肯定式、否定式的不对称》,《辞书研究》第5期。
    许国萍2007《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学林出版社。
    玄玥2002《焦点问题研究综述》,《汉语学习》第4期。
    延俊荣2005《“给”与“V给”不对称的实证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杨子、王雪明2009《“上/下”动词性组合的不对称性解析》,《语言科学》第1期。
    杨惠芬1998《表比较的“没有”句句型探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杨凯荣2002《“疑问代词+也/都+P”的肯定与否定》,引自徐烈炯、邵敬敏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第一期——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
    杨素英2000《数量词“一”在中英文中不同的语义功能》,引自陆俭明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杨小璐2000《现代汉语“才”与“就”的母语习得》,《现代外语》第4期。
    杨杏红、齐沪扬2010《现代汉语多项补语的语序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杨玉玲2006《单个“这”和“那”篇章不对称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007《“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语言文字应用》第5期。
    姚双云、储泽祥2003《汉语动词后时量、动量、名量成分不同现情况考察》,《语言科学》第5期。
    姚振武2008《<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读后》,《中国语文》第3期。
    殷志平1987《“比”字句浅论》,《汉语学习》第4期。
    ———1995《X比Y还W的两种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
    尹铁超、周滨1992《社会因素与语义标记对立的变异》,《外语学刊》第6期。
    于景超2006《“V+了+T+的+N”结构的歧义试析》,《语言科学》第4期。
    俞理明2006《语义标记和汉语构词的不对称现象》,《汉语学习》第4期。
    舆水优2000《关于时量成分的位置问题》,引自陆俭明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2006《论“连”字句的主观化表达功能——兼论几种相关的“反预期”和“解反预期”格式》,《中国语学》(日本)第253号。
    袁毓林、王明华2011《“Neg+Wh+Vp”和“Wh+Neg+Vp”意义异同之辨》,《中国语文》第3期。
    岳中奇2000《“才”、“就”句中“了”的对立分布与体意义的表述》,《语文研究》第3期。
    翟颖华2009《论“不”和反义形容词构成的否定式》,《汉语学习》第1期。
    张赪1997《论决定“在L+VP”或“VP+在L”的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张凤1999《标记理论的再评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6期。
    张华2002《“上、下”动词性组合的认知考察》,《语言研究》第1期。
    张晶、孙秀丽2007《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非对称性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张黎2003《“有意”和“无意”——汉语“镜像”表达中的意合范畴》,《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007《汉语句法的主观结构和主观量度》,《汉语学习》第2期。
    张薇2012《浙江海盐沈荡话指示代词的功能不对称性》,《方言》第2期。
    张旭1999《估价副词“就”和“才”的语用过程分析》,《天津师大学报》第2期。
    张宝胜2003《副词“才”的主观性》,《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国宪1995《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6a 《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汉语学习》第3期。
    ———1996b 《形容词的记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001《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中国语文》第6期。
    ———2002《三价形容词的配价分析与方法思考》,《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004《形动构造奇偶组配的语义句法理据》,《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005a 《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当代语言学》第1期。
    ———2005b 《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中国语文》第1期。
    ———2006a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b 《性质、状态和变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2006c 《性质形容词重论》,《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009《“在+处所”构式的动词标量取值及其意义浮现》,《中国语文》第4期。
    张国宪卢建2010《“在+处所”状态构式的事件表述和语篇功能》,《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卢建2011《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语言科学》第4期。
    张和友2002《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语用解释》,《汉语学习》第5期。
    张家骅1992《布拉格学派标记理论管窥》,《外国语》第4期。
    张谊生1996《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汉语学习》第3期。
    张豫峰1998《表比较的“有”字句》,《语文研究》第4期。
    赵金铭2001《论汉语的比较范畴》,《中国语言学报》(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a 《差比句语义指向类型比较研究》,《中国语文》第5期。
    ———2002b 《汉语差比句的南北差异及其历史嬗变》,《语言研究》第3期。
    ———2006《从类型学看汉语差比句偏误》,《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版。
    周家发2012《主观量的梯级模型解释》,《汉语学习》第4期。
    周清艳2009《现代汉语中“V个N浑P”结构与隐性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
    周守晋2004《“主观量”的语义信息特征与“就”、“才”的语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周统权2003《“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语言科学》第1期。
    周小兵1994《比字句否定式的语用分析》,引自邵敬敏编,《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朱楚宏2004《关于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关于“比”字句》,《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庆祥2012《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语言科学》第1期。
    朱文文2010《状补句位意义及其对形容词的语序选择》,《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邹韶华2001《语用频率效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Anna Maria Di S.2003Asymmetry in Grammar. John Benjamins
    Battistella. L. E.1996the Logic of Marked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york.
    Bernard. C.1986Markedness, Grammar, People, and the world. Edited by Fred R. Eckman,Edith A. Moravcsik and Jessica R. Wirth. Markedness. Plenum Press. Newyork andLondon.85.
    Croft, W.1990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Typology and universals,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ryer, M. S.1992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ations.Language.Vol.68,Num.1:43-80.
    Ellis, 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Givón.T.1991Syntax: 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vol. I,1984; vol. II1990;revised edition published in2001as Syntax: An Introduction), 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1995Functionalism and Grammar,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Grano, Thomas2011Mandarin “hen” and Universal Markedness in Gradable Adjectives.Nat Lang Linguist Theory, Springer.
    Greenberg, J. H.1966(1963)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In Greenberg(ed.) Universals of Language.Mass Cambridge:M.I.T. press.
    Haspelmath, M.2006Against markedness (and what to replace it with). Journal ofLinguistics42,1:25-70.
    Hawkins, J. A.2010语法的效能与复杂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John, H.1985Iconicity in Syntax,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Kayne, R. S.1994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 The MIT Press.
    Langacker, R. W.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99
    Liu,Chen-Sheng Luther2010The positive morpheme in Chinese and the adjectival structure.Lingua (120)
    Lu Bingfu1998Left-right Asymmetries of Word Order Variation: a Functional Explanation.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9. The Parallelism Between NPs and Clauses in Terms of Pragmatic Effects onWord Order. Cahiers de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38(2009)177-219
    Lyons, J.1977Semantics.2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meyer, F. J.1998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Function. Cambridge, Mass.: MIT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