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尊法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尊法师是太虚大师座下弘法干将,又是藏语及藏文佛学专家,被誉为当代玄奘。他青年时期即誓愿为法捐躯,二次入藏共逾十年,在内地先后住持汉藏教理院、中国佛学院等,终其一生笔耕不辍,共遗译著、论著、讲记一百二十余部(篇),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更推动了汉传佛教的发展。本文对法尊法师的思想认识、翻译思想、次第思想、教判思想、因明思想进行了剖析,并对其生平及时代背景进行了概述,填补了长期以来整体研究法尊法师之空白。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本比较,指出法尊法师思想认识具有考据精实、广征博引、无征不信、言必有本等特征,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亦决定了他在史地学、翻译学、佛学上所达到的高度。
     本文认为法尊法师对宗喀巴大师的修持次第思想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与进一步发挥,并指出两种修持次第思想之异即在于法尊法师认为密乘修习并非成佛必经之途。他将利益众生视为成佛目标,要成佛则须经思维皈依、出离解脱及以菩提心、菩萨行济世利他之过程,此中戒定慧三学不可偏废,但更强调戒学更为重中之重、一切功德之基,因此,他对皈依三宝之理解与禅宗无相三皈依思想亦有甚大差异。法尊法师认为教因法兴,人为法本亦由法成,修法之人应以大悲心贯穿于道次第始终。因此,本文结合法尊法师身体力行之爱国、忧民、护法,将其所倡导的菩提心、菩萨行与太虚大师主张之今菩萨行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对法尊法师这种次第修持、解行并重的思想在学僧教育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文提出法尊法师对于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之深入体认正是其教判思想之基础,而其绝待圆融特色首先体现在四宗判摄中。其次,虽然法尊法师以中观应成为了义,亦遍摄二乘、融通显密,调和空有,提出一切皆以现实的需要为佛法指归,说法须应机而对。而这种带有历史唯物色彩的理性正是在对现实的独特感受和思考上交织着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及警醒而产生的。本文通过对其藏汉翻译作品的评析,归纳出法尊法师翻译思想特征为撷取众家之长重组原本以资正源、尊重佛教传统、直译为主义译为辅,并保留了经论偈颂体的特色等。本文对《止观章》的三个主要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法尊法师《止观章》两个译本中对于“禅”的有意回避正是其对格义方式的摈弃、忠实原文的体现,更是其对于止观理解的独到之处,并基于菩提道次第止观与摩诃止观的比较,提出其对止观的理解与汉传佛教之止观法门深异其趣,其重止重定之特色远袭宗喀巴大师、近契当时汉传佛教亟待整顿之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本文还对法尊法师的因明思想及其贡献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玄奘、法称二系因明异同之体认。
     法尊法师亲历了现代汉传佛教由衰而兴的进程。时势造就了法尊法师等佛门龙象,他们亦推动了汉传佛教的发展。他们的思想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他虽是入藏求法四众中的翘楚,但亦未建立起融汉藏佛学为一体的新体系,而是停留在对藏传佛教典籍及修持的解读、诠释、翻译、传播阶段。然而,一种思想体系的建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能苛求于入藏求法者在短短几十年内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今日佛学研究的欣欣向荣正是由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坚持不懈的奋斗而垒就。法尊法师在中国现代佛教的发展建设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生平及思想进行深入的整体化探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不但有助于就中国现代佛教发展得出反思性的结论,也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s an important assistor of Master Taixu, a figure of major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Tibetan language as well as Tibetan Buddhism, Ven. Fazu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just as Xuanzang, a famous Buddhist dignitary of the Tang Dynasty. He devoted to specializing in Buddhism when he was still a young man and had been in tibet for more than 10 years. Then, he managed Han-Tibetan Academy of Buddhist Studies and Chinese Buddhist Academy for years. He kept translating and writing all the time and left more than 120 works. He had an illustrious reputation because he promote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Tibetan Buddhism and to developed Chinese Buddhism. This paper analyzes his thoughts on epistemology, translation,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treatment of the different division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and Hetu-vidya, comes up with a biographical note and the background of his age, and fills the gaps in research on Ven. Fazun.
     Based comparison on the view of texts analysis,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seeking out abundant proof and logical reasons for the composition seriously is the character of his historical and materialism epistemology, and an essential tool to the achievement he got in historio-geographical study, translation study and Buddhism study. which reflects his outlook on world,outlook on life,outlook on value,the objective of life. However, the sense comes from his cognition and feeling to realit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history and anticipation of the fu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his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Tsong-kha-pa's thoughts on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by renunciation, proper faith and bodhicitta,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 and Tsong-kha-pa on the stages is that he did not believe tantra way is indispensable. In his point of view, who has the bodhisattva ideals and practices is the Mahayana Buddha,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thoughts of Master Taixu that who proper do is Buddha. Although he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ree scopes of spiritual practice and three vehicles of learning which includes sila, samadhi and pabba, the sila is most important thing and the Bodhisattva-pratimoksa is the base of stages. There is also difference between he and Zen Buddhist in taking refuge in the triple Gem(Buddha, Dharma, Sangha). After all, he thinks that sila is the base of Buddhism development, and there is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ila, so charitable enthusiasm should be all the way along the stage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hisattva ideals and practices he promoted positively and the views on Action of Bodhisattva of Master Taixu by the research in the practise he preached. Then his thoughts of stages and the realizations and practice in monk-education is also discussed. This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his deep study of Chinese and Tibetan Buddhism is the base of his judgment of Buddhism, the tolerant and harmonious view of which is reflected by his analysis of four sects of Buddhism. However, he tooks Prasangika-Madhyamika as proper and pervasive knowledge, but also promote d the unification of Hinayana and Mahayana Buddhism, manifest and esoteric Buddhism, Madhyamika Prasangika and Madhyamika Svatantrika. Furthermore, he claimed that Buddhism practice shoul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 of social reality and the Buddhism should play to the score too. By the analysis of his Tibetan -Chinese translation work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consists of such theories as : amending the original quotation by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s strong points and benefiting by associating together, respecting the traditions of Buddhism, focusing on literal translation while taking free translation as supplementary, and keeping the literal features of Buddhist scripture documents. Based comparison on the view of texts analysis of the three main kinds of translation works of "Samnathavipasyana Meditation " , one chapter in Lam-rim-chen-po(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deliberately avoiding taking the concept "Dhyana" as "zen(chan)" in his Chinese translation, is his cross-cultural strategy in the translation, which obviously avoids the horizontal fusion of the Tibetan and Chinese Buddhisms, sticks to the original text, and reflects his viewpoints of samnathavipasyana meditation. Further studies on his viewpoints of samnathavipasyana meditation are done by the comparison on the view of texts analysis of Lam-rim-chen-po and Moho Zhiguan, which points out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samnathavipasyana meditation between he and the tranditional Chinese Buddhist, his viewpoints wa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amadhi inherits Tsong-kha-pa and was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adaption at that time when practical reform on Chinese Buddhist were needed. In addition, his thoughts and devotion of Hetu-vidya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He took part in and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from modem time on and became one of the Buddhist dignitaries. Actually, there are inevitabl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their thoughts, for which are the products at certain historic era. At the same time, outstanding as he is in the four groups of the Buddha's following(catasso parisa), he had not yet established the new religion system which unified Chinese and Tibetan Buddhism, but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explanation, translation and promo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Nonetheless, a new ideological system comes from the hardworking over generations and their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and hard struggle brought the prosperous Buddhist studies in nowadays.
     Finally, the influence on Chinese Buddhism from modem time on of Ven. Fazun is far-reaching, so it is historical valuable to systemize deep research on both his life and thought, for not only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Buddhism history but also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1]陈慧剑.《前记》.见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页.
    [2]释太虚.《书赠法尊》.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268页.
    [3]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东初出版社,1984年.第992页.
    [4]释印顺.《研究佛法的立场与方法》.见《华雨集》第五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5]释印顺.《平凡的一生》.台北:正闻出版社,2005年.第24页-第25页.
    [6]释印顺.《辨法法性论讲记》.见《华雨集》第一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174页.
    [7]佛日.《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上)》.《法音》1997年第5期.第10页.
    [8]满月.《汉藏佛教之光》.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编辑委员会编.《汉藏佛教关系研究》.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第13页.
    [1]何宗旺.《质疑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说》.《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第83页.
    [1]霞飞.《贺龙与西藏和平解放》.《党史博采·纪实版》2008年第7期.第10页.贺龙向毛主席、军委和西南局邓小平、刘伯承的报告.康藏情况报告(1950年1月10日).
    [2]1980年以后,这些汉文原稿在陆续由知识出版社以.《中国佛教》的署名分册出版,受到教内外学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1]Ven.Fazun's Short Biography(法尊法师简介),http://www.wisc.edu(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网站),原文为英文,笔者汉译,后同.
    [2]Stefania Travagnin,Master Yinshun and the Pure Land Thought(释印顾及其净土思想).Hungary:Acta Orientalia(东方学报),Volume 57,Number 3/October 2004,p.271-p.328;Ester Bianchi,The Tantric Rebirth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现代中国的密宗复兴运动).Hungary:Acta Orientalia (东方学报),Volume 57,Number 1/Avril 2004,p.31-p.54.
    [3]Martino Dibeltulo.UNIVERSITA CA' FOSCARI DI VENEZIA.I testi della scuola dGe lugs pa nelle arole di Fazun fashi.Sessione Straordinaria Marzo 2005.
    [1]赵朴初.《法尊法师悼词》.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页-第2页.
    [2]吕铁钢、胡和平.《编后记》.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6页-第410页.
    [3]黄明启.《佛教高僧法尊法师》.《文史精华》1999年第s1期,第17页-第18页.
    [4]周祝英.《现代五台山著名高僧法尊法师》.《五台山研究》2005年第2期,第22页-第26页.
    [5]温金玉.《法尊法师与普化寺》.《五台山研究》1995年第2期,第12页-第14页.
    [6]于凌波.《沟通汉藏文化的释法尊》.见《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第266页.
    [1]如慧定法师划藏卫地界为“由丹达山到拉萨名前藏,由拉萨西向至扎什伦布为后藏”,又断言“西藏定有菜蔬可食者”,融空居士按内地传说认定以驻藏大臣等所管不管为界,慧法法师设“康藏、西藏”之概念、又引《建省记》等文,为慧定法师提出辩解。
    [2]释法尊.《评〈藏密答问〉》.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09页.释法尊.《答〈阅评藏密答问随笔〉》.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11页.释法尊.《答威远佛学社驳文》.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0页.
    [3]刘洪记、孙雨志.《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
    [4]林有壬.《喇嘛教的研究》.《地学杂志》第8卷第4期(1917年4月25日)及第6-7期合刊(7月25日).
    [5]龙腾渊.《西康之宗教》.《海潮音》第13卷第10期,1932年10月.
    [6]寂悟.《喇嘛教之分派及其发达》.《海潮音》第15卷第7期,1934年7月.
    [7]范石轩.《喇嘛教小史》.《新蒙古》第3卷第4期,1935年4月.
    [8]张岭山.《蒙古的喇嘛与喇嘛庙》.《新蒙古》第3卷第6期,1935年6月.
    [9]张辛南.《西藏之喇嘛教》.《西北研究》第2期,1931年12月。第43页.
    [10]张其勤.《西藏宗教源流考》.《东方杂志》第8卷1、4、5、6号连载。1911年2月-6月. 国王宰臣长者居士等,当今民众国家之时,即是各界具有正信的伟人同居士们了。”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铡、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6页.
    [1]他认为“(一己或少数散住者)若是久亲知识,多闻教诲,少事少业,闲住林薮或边际卧具而修习断证,实为佛教之最胜庄严,亦即戒律所说具足多闻安住林薮为最乐者也。此种出家人多是主持证的正法,亦非此处之所欲广说者”。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6页.
    [2]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1页-第13页.
    [3]释法尊.《元明间与中国有关之西藏佛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00页-第105页.
    [1]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39页-第150页.
    [2]释太虚.《改进藏族经济政治教育之路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60页-第261页.
    [3]释太虚.《改进藏族经济政治教育之路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61页-第262页.
    [1]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页一第115页.
    [2]“一本极为罕见的书,我们汉民族写这样书的人,法尊法师可说是第一位。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第二本这样的书”(陈慧剑.《前记》.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页.)“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对我们了解西藏大有裨益。”~②(吕铁钢、胡和平.《编后记》.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8页.)
    [1]陈渠珍投身行伍援藏、兵变后率百人逃出仅七人生还,遂于1936年赋闲长沙之机著书”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书成即以单行本形式流传,后经任乃强校注其中误记的史实、地名,人名,于1940年至1942年间在《康导月刊》上连载。
    [2]陈渠珍著,任乃强校注.《艽野尘梦》.重庆出版社,1982年.
    [3]释恒演.《西藏佛教略记》.上海佛学书局,1931年.第1页-第78页.
    [1]包括:《西藏前弘期佛教》、《西藏后弘期佛教》、《西藏佛教的宁玛派》、《西藏佛教的迦当派》、《西藏佛教的迦举派》、《西藏佛教的萨嘉派》、《嘉曹杰》、《克主杰》、《僧成》、《善慧法幢》、《善慧海》、《律经》、《甘肃噶登协主却稞寺学习五部大论的课程》、《〈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等。
    [2]王启龙.《1950-2000年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法音》2003年08期.第14页-第15页.
    [3]法尊口述.《随念三宝经(从藏文经藏译出)》(云极整理).《现代佛学》1958年7期.
    [4]法尊口述.《随念三宝经“浅”谈》(云极整理).《现代佛学》1962年6期..
    [5]释法尊.《西藏前弘期佛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1页.
    [1]释法尊.《西藏后弘期佛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5页-第60页.
    [2]释法尊.《律经》.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第207页.
    [3]释法尊.《甘肃噶登协主却稞寺学习五部大论的课程》.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47页-第258页.
    [4]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宁玛派》、《西藏佛教的迦当派》、《西藏佛教的迦举派》、《西藏佛教的响巴迦举派》、《西藏佛教的萨嘉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61页-第96页.《嘉曹杰》、《克主杰》、《僧成》、《善慧法幢》、《善慧海》.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30页-第347页.
    [1]Michel de Certeau,The Writing of History,tr.Tom Conley,New York,1988,p.21.
    [2]“通行之历史课本关于西藏史不过数行,大抵讹闻讹传,不可用也……提纲契要编成斯篇。”释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第六卷》.重庆汉藏教理院木刻版,1940年.第29页.
    [3]大致可归纳为四类问题:一为西藏所传支那和尚是否可代表中国的禅宗;二为支那和尚所立的宗是否当时真是被破;三为假使不真被破为何自认堕负而归;四为若中国禅宗曾在西藏被破,此刻西藏的教理流往内地,禅宗是否同样的被破而不能成立.(释太虚.《为支那堪布翻案》.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45页-第655页.)
    [4]丁骕.《西藏民族政教史(书评)》(附藏王世系比较表).《边政公论》第1卷第5-6期合刊.1942年1月10日.第107页-第108页.
    [1]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3页.
    [2]大卫·施特劳斯.《耶稣传》(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4页.
    [3]Walter H.Capps,Religious Studies,Augsburg Fortress,1995,p.213.
    [4]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69页.
    [5]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摘要.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书分三编,第一编绪论首先从佛教出现以前之印度思想入手介绍,又依次介绍原始佛教、佛教之经典、分派,其中论及西藏之佛典;第二编本论,分教理论、解脱论二章;第三编各论,介绍十宗与显密二大部。
    [7]蒋维乔.《佛教概论》.上海中华书周,1930年.第82页.
    [8]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页.
    [9]释法尊.《与福海先生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91页.
    [1]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2]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48页-第49页.
    [3]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4]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292页.
    [5]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79页.
    [1]释太虚.《菩提道次第广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77页-第779页.
    [2]“近年继志精勤者,显学密修,固迈进未已!而此筚路褴褛之创译,尤适机要.……不惟学院可资为讲册,而诸欲探究西藏宗喀巴大师之学者.亦堪获一简易门径。”(释太虚.《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80页-第781页.)
    [3]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59页.
    [4]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8页.
    [5]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290页.
    [1]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1页.
    [2]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281页.
    [3]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317页.
    [4]“借观西藏四五百年来之黄衣士风教,独能卓然安住,内充外弘,遐被康、青、藏、满而不匮,为之胜缘者虽非一,而此论力阐上士道必经中下士道:俾趣密之士,亦须取一切经律论所诠戒定慧遍为教授,实为最主要原因。” “(汉传佛教)至清季除参话头、念弥陀外,时一讲习者亦禅之楞严、净之弥陀疏钞、及天台法华与四教仪、或贤首五教仪、附相宗八要而已。经律论古疏早多散失,保之大藏者亦徒资供奉,或翻阅以种善根耳。空疏媕陋之既极,唯仗沿习风俗以支持。学校兴而一呼迷信,几溃颓无以复存,迄今欲扶掖以经论律仪,尚无以树立其基础。”(释太虚.《菩提道次第广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77页-第779页.)
    [5]他认为永明时教义衰微,虽能以禅恢教,而雍正绍其风,但均未能如格鲁派在菩提道次显教上更安密宗,修学五部教律,于三士道次第为基,上士道之上稳建密宗。“中国古时虽能会教明禅,然未能从教律之次第上,而稳建禅宗,致末流颓败,一代不如一代也。宗喀巴以教律而建密宗,密宗犹如一个花盆,而教律则如一个花架,以其花架坚牢,故花盆高显”。因此,他主张“若非宗喀巴之教义戒律上重建西藏密宗,则其密宗当反不如今日中国之禅林也。所以从这种关系上看来,中国当时虽有能融会禅教者,但惜无有次第之建立”。(释太虚.《中国佛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59页.)
    [6]释太虚.《密宗道次第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82页-第785页.又载于.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9页-第332页.
    [7]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6页.
    [8]韦伯.《宗教社会学导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丁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15页. 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第265页.)
    [1]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5页.
    [2]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6页.
    [3]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第265页.
    [4]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5]“正信皈依三宝已,不是无所修持便能离苦得乐。三宝只是教示修行者的道路方向而已,解脱生死,必要自修,若不修行终不解脱,这个患不在三宝而唯在自身。如经云:‘当自精进无令空过,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昝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释法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第177页.)
    [5]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
    [7]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6页.
    [1]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第269页.
    [2]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1]转引自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96页.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96页.
    [3]释法尊.《复苇舫法师等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89页-第390页.
    [4]释法尊.《与法舫法师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82页.
    [5]胡继欧.《缅怀恩师尊公上人》.《法音》1991年第2期.第34页.
    [6]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第269页.
    [7]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8]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第115页.
    [1]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第261页.《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第268页-第269页.
    [2]“不知三宝者 何名知皈依……如是平等道 佛法僧一味 为灭痴邪见 故立此三法 汝今欲示现 随顾世间者 应当从此教 皈依于三宝”(《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五·如来性品第十三》(法显译).见《大正藏》第12册.)
    [3]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7页.
    [1]《菩提道次第广论》引经云:“若皈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皈依,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应离刹害心;皈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4]一谓皈依佛宝后对于代表如来住世利生之形像,不论其泥塑木雕,大小好丑,皆应恭敬,起大师想.二谓皈依法宝后对于如来所说教法,下至一四句颂,皆应恭敬起正法想。三谓皈依僧宝后对于一切佛弟子众,不论其持戒、犯戒、有修行、无修行,只要受持如来所遗之僧相,皆应恭敬,起僧宝想。遇破戒僧,应如是念:五浊恶世中,多诸圣者,为普利一切恶行众生故,示现同事,非我辈肉眼凡夫所能识别,应以净心视之,于已有益无损。
    [5]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32页.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73页-第74页.
    [6]一应常时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皈依;二应常时随念三宝大恩,恒修供养;三应常随学三宝大悲,方便接引诸余有情令受皈依;四随作何事皆应先供养三宝,发愿祈祷,不作世间诸邪方便;五应善了知皈依三宝殊胜,昼三次、夜三次,勤修皈依;六轻如戏笑,重至宁舍身命,绝对不说“弃舍三宝”之语言。
    [7]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第133页.略论,第71页-第74页.
    [8]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
    [9]释法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3页.
    [10]“由自誓受而皈依者,谓由誓受依佛为师,依般涅榘为正修法,皈依僧伽为修助伴,由如是门而正皈依”(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第124页.)
    11“释太虚.《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8页.
    12“佛法就是‘佛'所觉悟说明的全宇宙一切事事物物因果‘法'则。但佛对于因果法则,不惟解释,而尤在能从自身的实验;指导一切众生,革掉扰害的恶因而消灭困苦的恶果,遵循因果法则而改变因果。”(释太虚.《告全世界佛教徒》.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09页.)
    [1]释太虚.《学佛的下手方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43页-第246页.
    [2]释太虚.《从信心上修戒定慧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67页.
    [3]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称“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而云:“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第六》.见《大正藏》第48册.)
    [4]释太虚.《从信心上修戒定慧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66页.
    [5]宗喀巴大师.《苾刍学处》.(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6]宗喀巴大师.《苾刍学处》.(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7]演培、妙钦合记.《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10页-第623页.
    [1]释法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3页-第177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18页-第123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66页-第69页.
    [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5]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
    [6]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7]释法尊.《信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6页.
    [8]释法尊.《信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 年.第197页-第198页.
    [1]释法尊.《信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8页-第199页.
    [2]释太虚.《信心》.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39页.
    [3]释太虚.《信心》.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40页-第242页.
    [4]释太虚.《从信心上修戒定慧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65页-第266页.
    [5]释法尊.《信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9页.
    [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2页-第45页.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7页-第29页.
    [2]“必须不能守四根本戒的都舍戒还俗,僧众乃能清净;僧众清净,佛法僧乃能受人们尊重恭敬。舍戒还俗不是舍弃佛法的信仰,应仍受三皈五戒,最少仍应为三皈信徒,拥护赞叹佛法僧,亲近供养佛法僧,为一般在家佛教徒表率,如此乃能使佛教兴盛”(释太虚.《不能守僧戒还俗勿污僧》.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30页.)
    [3]释法尊.《信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7页.
    [4]释法尊.《信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7页.
    [5]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6]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7]释太虚.《持戒与龙华道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438页-第439页.
    [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2]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90页-第91页.
    [5]“谓作意思惟,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成归死,无常之事,人人具之,当深生怖畏厌患,一意欣求出离也。”(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4页.)
    [1]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第262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9页-第30页.
    [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页.
    [5]胡继欧.《缅怀恩师尊公上人》.《法音》1991年第2期.第34页.
    [6]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1页.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0页-第31页.
    [1]E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1995(1912).New York:The Free Press.p.44.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2]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0页.
    [3]宗喀巴大师.《苾刍学处》.(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4]龙树.《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到彼岸义第五十(卷三十三)》(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25册.
    [5]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0页.
    [6]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9页-第240页.
    [7]释尊大法。策源月邦。派分三干。化各一方。锡兰支那。爱及西藏。莲华生后。密咒当阳。律像经教。若存若亡。末流猥杂。染风孔张。大师崛起。浊激清扬。菩提之道。次第宣鬯。下中上士。胥归金刚。根深枝茂。德隆誉芳。此土禅净。今亦沦荒。扶戒研理。救之不遑《唯师与我。志趣相当。千年万里。不隔毫芒。我行未逮。我心正长。瓣香先觉。景仰无量。”(释太虚.《宗喀巴大师象赞》.见恒演.《西藏佛教略记》.上海:佛学书局,1931年.)
    [1]释太虚.《汉藏教理院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140页.
    [2]释法尊.《从西藏佛教学派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立》.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页-第27页.
    [3]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6页.
    [4]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5]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6]释太虚.《戒为定慧之根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75页-第276页.
    [1]释法尊.《从西藏佛教学派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立》.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8页-第29页.
    [2]
    [1]释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页-第185页.
    [2]释法尊.《从西藏佛教学派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立》.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3]释太虚.《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页.
    [4]释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1页-第32页.
    [5]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6]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1]龙树.《中论·观涅槃品》(梵志青目释,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30册.
    [2]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426页.
    [3]“奉行十善,则可由人而进受天国之乐;专持五戒,亦可获保人生之报;广修六度万行,则可证佛、菩萨之果。故讲明业果轮回之真理,乃可以树人群道德之根据,实践五戒十善,以为人群道德之正行。由此正信正行以完成人格,则可进为生天、生净土之基本。此外若能牺牲私利,以作种种有益人群之事业,则感情融洽,而社会之反动力消,必能收普及之效果。”(释太虚.《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36页-第237页.)
    [4]《增壹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见《大正藏》第2册.
    [6]“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般若译).见《大正藏》第10册.)
    [7]释印顺.《净土与禅》.见《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1]释法尊.《略述太虚大师之悲愿及其伟业》.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53页.
    [2]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2页.
    [3]释太虚.《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29页.
    [4]释太虚.《答慈航问》.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490页-第491页.
    [1]释太虚.《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页.
    [2]释太虚.《佛学会与实现佛化》.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77页.
    [3]释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0页.
    [4]释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1页-第32页.
    [5]释太虚.《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30页-第132页.
    [6]“世人又每以政僧讥余,然据孙中山先生之解释,政即众人之事,政治即管理众人之事,广义的管理众人之事,当无有过于菩萨僧者,亦唯‘菩萨僧'乃为真正的更无私事而专管理众人之事,故不同声闻僧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而剀切的表示须多事多业多希望住。余固未足为菩萨僧,然志愿所在则未尝一日忘学菩萨僧也;特患未能符政僧的名实,又何患世人之称为政僧?愿世之学菩萨学菩萨僧的佛徒,皆蹶然兴起,以共修此建设和平国际的菩萨大行!”(释太虚.《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02页-第303页.)
    [7]释法尊.《略述太虚大师之悲愿及其伟业》.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349页.
    [1]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2]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3]释太虚.《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29页-第530页.
    [4]主要包括:令教务主任满智应领导教职员及学生等对太虚本人之佛学言行“作一番深刻的、系统的研究。因默察尚缺明澈”.还规定须对包括院内买办、巡山、佃工在内的职员每日训教以初小佛学课,起其佛学信心,恭敬和顺,而各厨茶杂役除随时训导克尽其职务之外,并教以信佛及礼貌为要等。(释太虚.《汉藏教理院训条》.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28页-第129页.)
    [5]释太虚.《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24页-第630页.
    [1]释太虚.《汉藏教理院重建大讲堂功德碑》.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132页.
    [2]世光.《海潮音》第26卷第12期,1945年12月1日.第20页.
    [3]罗润苍.《抗战期间四川藏学研究概述》.《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第21页-第28页.任新建.《康藏研究社介绍》.《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第21页-第28页.
    [4]释太虚.《从沟通汉藏文化说到融合汉藏民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83页-第184页.
    [5]释太虚.《庆祝胜利年的新的庆祝意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40页-第641页.
    [1]法舫.《世苑汉藏教理院第二期第二学年上学期教务概况》.《海潮音》1938年19卷第9期.第54页.
    [2]向上记.《海潮音》第26卷第6、7期,1945年6月1日.第28页.
    [3]释太虚.《修持与研究》.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35页-第137页.
    [4]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4页.
    [1]释法尊.《读虚大师佛教革命失败史之后》.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84页-第285页.
    [2]释太虚.《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09页.
    [3]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6页.
    [4]释法尊.《从西藏佛教学派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立》.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5]显教.《中国佛学界最近思潮之观察》.《海潮音》第6年第3期,1925年4月13日.
    [6]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6页.
    [7]释法尊.《略述太虚大师之悲愿及其伟业》.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54页.
    [8]释法尊.《读虚大师佛教革命失败史之后》.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83页-第284页.
    [9]释法尊.《信的问题--在汉藏院纪念周讲》.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9页-第200页.
    [1]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5页.
    [2]“如教育界之言成绩,不在品行,不在道德,而重在学问,或在体育竞赛等类之事。故学生能作得一篇油滑之文章者,是为有成绩;学生能于体育竞赛夺获锦标而归者,是为有成绩。至于学生之品行如何?道德又如何?皆不之问。实为近代教育界之畸形也。”(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2页.)
    [3]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3页.
    [4]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3页.
    [5]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3页-第324页.
    [6]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4页.
    [1]释法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
    [2]释法尊.《信的问题--在汉藏院纪念周讲》.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第201页.
    [3]释法尊.《信的问题--在汉藏院纪念周讲》.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6页-第197页.
    [4]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7页.
    [5]“就是我们信佛,也是信佛说的理……自己有自己的见解,别人的见解,也不去强他抛弃,这是往昔菩萨的态度。”“……佛说的经很多,你可以引这一句经来驳他,他不可以引那一句经来驳你,究竟谁是对的,还是不得解决。”(释法尊.《元明间与中国有关之西藏佛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27页-第128页.)
    [6]释法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
    [7]释法尊.《元明间与中国有关之西藏佛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29页.
    [8]释法尊.《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8页.
    [9]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4页.
    [1]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2]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3]释法尊.《唯识三十颂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
    [1]真谛.《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见《大正藏》第29册.
    [2]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三十·破执我品第九之二》(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3]李世杰.《俱舍学纲要》.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7年.第2页.
    [4]释太虚.《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05页.
    [5]释太虚.《新与融贯》.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455页.
    [6]释太虚.《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普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11页.
    [7]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此证自证分的作用仍是自证分,因此自证分、证自证分两分互为能缘所缘.
    [1]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自证分”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6页-第161页.
    [2]释法尊.《唯识三十颂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10页-第115页.
    [3]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4]释法尊.《唯识三十颂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 社,1990年.第119页.
    [1]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2]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自证分”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6页-第161页.
    [3]释法尊.《唯识三十颂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10页-第115页.
    [4]释法尊.《〈唯识三十论〉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
    [1]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2]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3]《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七·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义净译).见《大正藏》第11册.
    [4]《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实叉难陀译).见《大正藏》第10册.
    [5]《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求那跋陀罗译).见《大正藏》第03册.
    [1]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296页.
    [2]释法尊.《中观宗关于“安立业果”与“名言中许有外境”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第140页.
    [3]释法尊.《唯识三十颂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4]王恩洋认为声闻、独觉的不定种性在经论中虽未见明文,但菩萨不定种性经论里却不难找到根据。本来具足法空无漏智种者亦决定具有人空无漏智种,所以有种性中,除小乘种性外,定属大乘种性。大乘种性中又有悲愿强弱的差别,悲愿强胜的菩萨,直趣佛果,而成为大乘种性,此名顿悟菩萨。傥悲愿赢弱,先趣小乘已,而后又坳心向大,此名渐悟菩萨。简别不是直趣佛果的顿悟菩萨,故特名为不定种性。以其虽具法空无漏智种性,不定即直趣佛果故。太虚大师提出大乘种性与不定种性的区别在于一类众生虽人法二
    [1]释法尊.《〈唯识三十论〉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24页-第125页.
    [2]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3]释法尊.《中观宗关于“安立业果”与“名言中许有外境”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43页-第146页.
    [1]参见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236页.
    [2]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3]《大般涅粲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昙无谶译).见《大正藏》第12册.
    [4]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页-第18页.
    [5]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6]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8页.
    [7]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年.第24页.
    [1]宗喀巴大师.《密宗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2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2]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3]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52页.
    [4]释太虚.《唯识三十论讲录赘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76页.
    [5]释太虚.《密宗道次第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82页-第785页.又载于.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9页-第332页.
    [6]释法尊.《〈唯识三十论〉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 版社,1990年.第123页.
    [1]“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净论安足处所。……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如来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说甚深了义言教。闻已信解书写护持供养流布受诵修习如理恩惟。以其修相发起加行生几所福。”(《解深密经卷第二·无自性相品第五》(玄奘译).见《大正藏》第16册.)
    [2]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页-第18页.
    [3]释法尊.《〈唯识三十论〉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24页.
    [1]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普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4页.
    [3]嘉样二世·晋美旺波.《宗派建立鬘论》(班班多杰译).见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附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365页.
    [4]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5]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80页.
    [6]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80页.
    [7]释太虚.《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24页-第630页.
    [1]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诸法有自相”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31页.
    [2]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诸法有自相”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33页.
    [3]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诸法有自相”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35页.
    [1]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初品中回向释论第四十五》(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25册.
    [2]龙树.《大乘破有论》(施护译).见《大正藏》第30册.
    [3]释太虚.《诸法有无自性问题》.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402页-第403页.
    [4]释太虚.《辨法法性论讲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44页.
    [5]弥勒.《辩中边论颂》(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6]世亲.《辩中边论》(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7]弥勒.《辨法法性论颂》.转引自释太虚.《辨法法性论讲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51页.
    [1]弥勒.《辩中边论颂》(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2]弥勒.《辨法法性论颂》.转引自释太虚.《辨法法性论讲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53页.
    [3]释太虚.《辨中边论颂释》.见《太虚大师全书》第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308页-第309页.
    [4]释法尊.《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88页.
    [5]释法尊.《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89页.
    [6]释法尊.《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1]释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第2卷》.重庆汉藏教理院木刻版,1940年.第28页.
    [2]“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七识由彼虚妄因生。不能如实分别诸法。” “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入楞伽经》(菩提留支译).见《大正藏》第16册.)
    [3]“问灭尽定中。诸心心法并皆灭尽。云何说识不离于身。答由不变坏诸色根。中有能执持转识种子阿赖耶识。不灭尽故。后时彼法从此得生。”(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摄大乘论本·卷上》(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4]阿赖耶识颂二为;“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更有阿赖耶识颂三“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原颂转引自于凌波.《八识规矩颂讲记》.台北:圆明出版社,1988年.)
    [5]四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51页.
    [6]《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玄奘译).见《大正藏》第16册.
    [7]《解深密经卷第五·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玄奘译).见《大正藏》第16册.
    [8]《解深密经卷第二·一切法相品第四》(玄奘译).见《大正藏》第16册.
    [1]释法尊.《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2]释法尊.《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2页.
    [1]吕潋.《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引言》.《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一》.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145页.
    [2]护法.《成唯识论》(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3]吕澂.《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引言》.《吕潋佛学论著选集·卷一》.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145页-第149页.
    [4]护法.《成唯识论》(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1]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4页-第325页.
    [2]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20页.
    [3]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4页.
    [4]释法尊.《〈唯识三十论〉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27页-第129页.
    [1]曾锦坤.《儒家与佛教的区分》.见《儒佛异同与儒佛交涉》.台北:谷风出版社,1990年.第28页.
    [2]牟宗三.《关于宗教的态度与立场:酬答澹思先生》.见《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1976年.第86页-第89页.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台北:问学出版社,1977年.第210页-第211页.
    [1]演培、妙钦合记.《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10页-第623页.
    [2]释太虚.《佛教对於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31页-第646页.
    [3]释法尊.《太虚大师庚辰重九缙云寺登高诗会以王摩诘忆山东兄弟七绝分韵拈得高字》.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422页.
    [4]释法尊、释法舫.《致各地同学书》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1页.
    [1]释法尊.《致胡子笏居士函》.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93页.
    [2]释法尊、释法舫.《致各地同学书》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2页-第403页.
    [3]包括淡薄个人私欲、顾全中央面子、认清西藏当局手段、明了西藏当局诸人个性、软硬合宜恩威并重、了解住藏汉人、注意与英人斡旋、对藏政策以宽裕为上、处理政务上应公正无偏且须尊重达赖生前所立判决标准等。
    [4]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71页-第174页.
    [5]释法尊、释法舫.《致各地同学书》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1页-第403页.
    [1]Jeffrey Hopkins,"Ultimate Reality in Tibetan Buddhism",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Vol.8.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p.111-p.129.
    [2]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69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8页.《菩提道次第略论》言:“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见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4]弥勒造,法尊译释.《现观庄严论略释》.载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
    [1]转引自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59页.
    [2]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3]释法尊.《〈现观庄严论〉中八品七十义略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26页-第239页.
    [4]释太虚.《现观庄严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71页-第772页.
    [5]释法尊.《〈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对照科目》.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第211页.
    [1]释法尊.《〈大般若经〉中“一百零八句法简介”》.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第211页.
    [1]牛次封.《序》.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2]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3]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4]牛次封.《序》.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1]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504页.
    [2]月称.《入中论自释》(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3]“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此颂于《阅入中论记》中载为:“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由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0页.》存一字异。本文以法尊法师译.《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为准。(宗喀巴大师著,法尊法师译.《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4]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0页.
    [5]“知入中破他,但为舌辩游戏,无当正悟”,“乐着内诤,卒难独占全胜.徒令外道乘隙,尽灭佛法,故诸佛子应不为此!然则此诸诤辩,尽无益耶?”(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86页.)
    [6]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1]月称.《入中论颂》(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2]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3]“‘次明佛于一乘说有三乘,是密意教。………由彼是乘亦即是大,故名大乘。若大涅槃唯有一者,………彼等亦当如佛,圆满资粮证得一切智智。宣说一乘之理,如集经论等应了知'。而不执三乘同证无余涅槃之说,则一乘究竟涅槃亦及之。由此可见入中论于别大乘法亦非不具,但于台、贤所谓圆教之义,则尤逊一筹耳。”(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2页.)
    [4]月称.《入中论颂》(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5]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6]“佛乃说不达无相则无解脱。龙猛正为对破一切有执之小乘,乃夺之云不达一切法空,亦不能得二乘解脱。月称执之过甚”(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2页.)
    [7]月称.《入中论自释》(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8]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228页.
    [1]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2]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0页-第71页.
    [3]释太虚.《再议印度之佛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5页.
    [4]释太虚.《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48页.
    [5]释太虚.《辨法法性论讲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88页.
    [6]释法尊.《龙树菩萨的六部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44页.
    [1]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3页-第74页.
    [2]月称.《入中论自释》(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3]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25页.
    [4]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1]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普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74页-第75页.
    [2]月称.《入中论自释》(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3]宗喀巴大师.《入中论瞢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27页.
    [4]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5]释法尊.《佛的出家到证果》.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5页.
    [6]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0页.
    [1]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0页.
    [2]释法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第262页.
    [3]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10页.
    [4]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10页.
    [5]余杭郡释元照.《序》.见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日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gb.bfnn2.org.
    [6]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85页.
    [7]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9页.
    [8]梁肃.《天台止观统例》.《全唐文》卷517.见黄振萍.《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6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58页.
    [3]释法尊.《略谈定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1页.
    [4]在法尊法师笔下,止观章两个译本共五万余言竟无一“禅”字,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的巧合,或许是因为吐蕃僧诤后,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法门旨趣颇异,藏传佛教格鲁派对于汉传佛教“禅”之思维方式持公开的批判态度,若将其修行方式译为汉传佛教之“禅”,不仅有落入格义生解之巢臼,甚至会使人产生误解,可谓一字之差,谬之千里,遂另辟蹊径,为避免宗喀巴大师“止观”与汉传佛教之“禅修”混淆,他特意在“止观”译文中避开“禅”字,而代之以“静虑”。
    [5]龙树.《大乘破有论》(施护译).见《大正藏》第30册.
    [6]《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名伽耶山顶经)》(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14册.
    [7]如“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类似复有“即寂名止。即照名观。” “法性常寂即止义。寂而常照即观义。”“无发无碍即是观。其性寂灭即是止。”他又提出“发菩提心即是观。邪 僻心息即是止。”“理性常寂。名之为止。寂而常照。亦权亦实。名之为观。观故称智称般若。止故称眼称首楞严。”(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15页.第33页.第56页.第32页.第20页.第98页.)
    [1]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369页.
    [2]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32页.
    [3]柳田圣山.《禅与中国》(毛丹青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96页.
    [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7页.
    [5]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0页.
    [6]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0页-第341页.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58页.
    [7]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7页.
    [8]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3页-第344页.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9]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1页.
    [10]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5页.
    1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23页.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1]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批判》(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2]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37页.
    [3]“如来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以恶中有道故。虽行众蔽而得成圣。故知恶不妨道。又道不妨恶。”(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53页.)
    [4]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55页.
    [5]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36页.
    [6]“三止三观。在一念心。不前不后。非一非异。为破二边。名一名中。为破偏著生灭名圆寂灭。为破次第三止三观。名三观一心。实无中圆一心定相。以此止观而安其心。”(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352页.)
    [7]“止能寂诸法。如炙病得穴。众患皆除。观能照理。如得珠王。众宝皆获。具足一切佛法。……般若只是观智。观智已摄一切法。又止是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今更广论摄法。即为六意。一摄一切理。二摄一切惑。三摄一切智。四摄一切地。五摄一切位。六摄一切教。此六次第者,有佛无佛,理性常住,由迷理故。起生死惑。顺理而观。是故论智。解放立行。由行故证位。位满故教他。事理解行。因果自他等次第。皆止观摄尽也”(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85页.)
    [8]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67页.
    [9]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375页.
    [10]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11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8页.
    12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339页.
    [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当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83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7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27页.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4]丹治昭义.《〈八千颂〉中的心性本净问题》.《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7-2,1979年.第70页.转引自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批判》(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5]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批判》(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6]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136页.
    [7]柳田圣山.《禅与中国》(毛丹青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96页.
    [8]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第7页.
    [1]释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重庆汉藏教理院木刻版,1940年.卷四第2页-第4页.
    [2]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
    [3]释太虚.《宗喀巴大师象赞》.载恒演.《西藏佛教略记》.上海:佛学书局,1931年.扉页.
    [4]释法尊.《论学僧之成绩》.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22页.
    [4]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7页.
    [5]伊丽莎白·纳珀.《藏传佛教中观哲学》(刘宇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6]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分别定品第八》(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7]莲花戒大师.《修次中篇》(喀觉译,丹增嘉错仁波切讲授,悲智学佛会整理).
    [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6页.
    [2]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3]“当舍于懈怠 远离诸愦闹 寂静常知足 是人当解脱”,“欲自无恼而解脱者。除灭一切诸业障者。应当舍离愦闹之处。住阿兰若寂静林中。于不应修而修行者。及诸懒堕懈怠之属。皆当远离。但自观身不求他过。乐于恬默。勤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行。若欲于彼诸众生等。深生怜愍多所饶益。”《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一·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一》(菩提流志译).见《大正藏》第11册.
    [4]释法尊.《略谈定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79页.
    [5]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6]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三瑜伽处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1]释法尊.《略谈定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2]“顺观察作意如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定。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当知各有七种作意。”(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3]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分别定品第八》(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1]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分别定品第八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2]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分别定品第八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1]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分别定品第八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1]“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如是一心有寻有伺。心由寻伺不遍细粗。故于一心俱有作用。”(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四·分别根品第二之二》(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2]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分别定品第八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3]无著.《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一·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4]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分别界品第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5]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八·分别定品第八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1]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2]释法尊.《略谈定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3]释法尊.《略谈定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4]释法尊.《略谈定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5]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分别随眠品第五》(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1]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分别定品第八》(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2]弥勒.《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四瑜伽处之一》(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1]侃本.《汉藏佛经翻译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228页.
    [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见《宗喀巴文集(13)》.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8页-第9页.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卷第32页.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卷第2页.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卷第3页,第326页.
    [4]“在密宗研究领域中知者不言,而言者不知.有且仅有两种选择--这类书籍的作者未受密宗灌顶,所言皆非第一手知识;或是受过灌顶而向公众泄密,他将因信用缺失不可再听受密法。”(Edward Conze.Buddhist Thought in India.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62.P.271-P.272.
    [1]“如胎藏界之教理,以般若为依止,金刚界之教理,以唯识为依止,尤显尽可见。如是由教理而进于行果,方为适当之程序。学密者苟不先明教理,儱儱侗侗,盲修瞎练,未见其可!至言行持,更无待言!苟不纳诸正当轨律之中,而有相当行持之功,或自修之传法资格未具,行仪未备,僭称阿阇黎,妄传两部法,是密法未能获益、未能中兴、而己先已为佛教中罪人!”释太虚.《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趋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883页-第2884页.
    [2]“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慧皎.《高僧传卷第二·译经中·鸠摩罗什一》.见《大正藏》第50册.)
    [3]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见《宗喀巴文集(13)》.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85页.
    [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卷第405页.
    [1]释道安.《道行经序》.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63页-第264页.
    [2]释道安.《比丘大戒序》.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12页-第413页.
    [3]释法尊.《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66页.
    [4]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58页-第178页.
    [6]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邢肃芝译).台北:佛教出版社,1982年.
    [1]“名别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所言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三》.见《大正藏》第44册.)
    [2]“禅乃中国通用之名,是禅那的简称,或云定或云禅定,印度多叫做瑜伽。这里所说的禅,不一定指禅宗,禅宗也当然在内;今讲之禅是指戒定慧之‘定'的,所以比禅宗之禅的意义来得宽广。禅那即静虑之意,就是在静定中观察思虑,所以禅那虽可名定,而定中有观有慧方为禅那之特义,故禅那亦云禅观。”释太虚.《中国佛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51页.
    [1]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页.
    [2]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见萧楚父编.《熊十力全集·第1卷》.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9页.
    [3]释法尊.《西藏佛教的建设》.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4]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95页.
    [1]石村.《因明述要》.陈望道.《因明学概略》石村.《因明述要》.《真如·因明学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8页.
    [2]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第76页.第77页.
    [3]郭元兴.《序》.法称论师.《释量论略解》(法尊法师译编).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bfnn.org.
    [4]沈剑英.《引言》.李匡武编.《中国逻辑史·唐明卷》.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5]郑伟宏.《别开汉传因明学研究新生面》.《内明》一九七期.转引自先锋佛学论坛网站www.xianfengfoxue.com.
    [6]妙灵.《真如·因明学丛书总序》.《真如·因明学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页.亦见于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页.
    [7]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页.
    [1]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第3页.
    [2]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4页.
    [3]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4]郭元兴.《序》.法称论师.《释量论略解》(法尊法师译编).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bfnn.org.
    [5]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6页.第60页.第66页.
    [6]克主杰.《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亦名《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西藏噶丹寺木刻版1891年.民族出版社1984年10月根据木刻版整理出版.
    [7]贾曹杰.《释量论颂能无颠倒显示解脱道论》(亦名《释量论大疏能显解脱道》).青海塔尔寺木刻版1888年.
    [8]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
    [9]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第302页.
    [10]沈剑英.《中国逻辑史·唐明卷》.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6页.
    11 郭元兴.《序》.法称论师.《释量论略解》(法尊法师译编).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bfnn.org.
    [1]法尊.《引言》.法称论师.《释量论略解》(法尊法师译编).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bfnn.org.
    [2]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页.
    [3]释法尊.《驳欧阳渐辨虚妄分别》.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3页.
    [1]释法尊.《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第291页.
    [2]释法尊.《驳欧阳渐辨虚妄分别》.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94页-第297页.
    [3]吕澂.《西藏佛学原论》.见王云五主编.《百科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8页.
    [1]吕澂.《西藏佛学原论》.见王云五主编.《百科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69页.
    [2]吕澂.《西藏佛学原论》.见王云五主编.《百科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38页.第39页.第55页.第94页.第95页.
    [1]剧宗林.《正理滴论译解》.《藏传佛教因明史略》附录.《真如·因明学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4页.
    [2]原颂转引自于凌波.《八识规矩颂讲记》.台北:圆明出版社,1988年.
    [1]释法尊.《法称因明学中“心明”差别略说》.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62页-第172页.
    [1]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自续”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48页.
    [1]释法尊.《中观宗不许“自续”的问题》.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第155页.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5页.
    [2]释法尊.《太虚台记》.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48页.
    [1]阿利斯特.E.麦克.《科学与宗教引论》(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1页-第62页.
    [1]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
    [2]释太虚.《书赠法尊》.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东初出版社,1984年.
    [4]释印顺.《华雨集》第五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5]释印顺.《平儿的一生》.台北:正闻出版社,2005年.
    [6]释印顺.《华雨集》第一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7]佛日.《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上)》.《法音》1997年第5期.
    [8]何宗旺.《质疑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说》.《船山学刊》2002年第4期.
    [9]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编辑委员会编.《汉藏佛教关系研究》.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0]霞飞.《贺龙与西藏和平解放》.《党史博采·纪实版》2008年第7期.
    [11]康藏情况报告(1950年1月10日).
    [12]Ven.Fazun's Short Biography.http://www.wisc.edu.
    [13]Stefania Travagnin,Master Yinshun and the Pure Land Thought.Hungary:Acta Orientalia,Volume 57,Number 3 / October 2004.
    [14]Ester Bianchi,The Tantric Rebirth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Hungary:Acta Orientalia,Volume 57,Number 1 / April 2004.
    [15]Martino Dibeltulo.UNIVERSITA CA' FOSCARI DI VENEZIA.I testi della scuola dGe lugs pa helle arole di Fazun fashi.Sessione Straordinaria Marzo 2005.
    [16]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
    [17]黄明启.《佛教高僧法尊法师》.《文史精华》1999年第s1期.
    [18]周祝英.《现代五台山著名高僧法尊法师》.《五台山研究》2005年第2期.
    [19]温金玉.《法尊法师与普化寺》.《五台山研究》1995年第2期.
    [20]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21]徐逸樵.《对于汉藏教理院学员们的希望》.《海潮音》1936年第17卷第8期.
    [22]邓实.《史学通论》.上海:《政艺通报》1902年第12、13号.
    [2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4]释太虚.《佛教各宗派源流》.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5]刘洪记、孙雨志.《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
    [26]林有壬.《喇嘛教的研究》.《地学杂志》第8卷第4期(1917年4月25日)及第6-7期合刊(7月25日).
    [27]龙腾渊.《西康之宗教》.《海潮音》第13卷第10期,1932年10月.
    [28]寂悟.《喇嘛教之分派及其发达》.《海潮音》第15卷第7期,1934年7月.
    [29]范石轩.《喇嘛教小史》.《新蒙古》第3卷第4期,1935年4月.
    [30]张岭山.《蒙古的喇嘛与喇嘛庙》.《新蒙古》第3卷第6期,1935年6月.
    [31]张辛南.《西藏之喇嘛教》.《西北研究》第2期,1931年12月.
    [32]张其勤.《西藏宗教源流考》.《东方杂志》第8卷1、4、5、6号连载。1911年2月-6月.
    [33]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34]法尊.《密行比丘与第一戒》.《微妙声》1936年第2期.黄夏年.《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84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35]释太虚.《密宗道次第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6]释太虚.《改进藏族经济政治教育之路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7]陈渠珍著,任乃强校注.《艽野尘梦》.重庆出版社,1982年.
    [38]释恒演.《西藏佛教略记》.上海佛学书局,1931年.
    [39]王启龙.《1950-2000年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法音》2003年08期.
    [40]法尊口述.《随念三宝经(从藏文经藏译出)》(云极整理).《现代佛学》1958年7期.
    [41]法尊口述.《随念三宝经“浅”谈》(云极整理).《现代佛学》1962年6期.
    [42]Michel de Certeau,The Writing of History,tr.Tom Conley,New York,1988.
    [43]释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重庆汉藏教理院木刻版,1940年.
    [44]释太虚.《为支那堪布翻案》.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 佛经流通处,1980年.
    [45]丁骕.《西藏民族政教史(书评)》(附藏王世系比较表).《边政公论》第1卷第5-6期合刊.1942年1月10日.
    [46]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讲述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善说晶镜史》)(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47]张云.《丝路文化·吐蕃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48]大司徒·绛求坚赞.《朗氏家族史》(赞拉·阿旺、佘万治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49]五世达赖喇嘛著,刘立千译注.《西藏王臣记》.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50]巴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巴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51]布顿.《佛教史大宝藏论》(《布顿佛教史》,《善逝教法源流》)(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
    [52]廓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53]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郭和卿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54]蔡巴·贡噶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55]释迦仁钦.《雅隆尊者教法史》(汤池安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56]陈观浔.《西藏志》(何金文整理、点校).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57]《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8]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59]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年.
    [60]卡尔梅·桑丹坚赞.《〈五史册〉披露的第一位藏王出身的神话(上)》(李登贵、仓决卓玛译).《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
    [61]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62]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上海:佛学书局,1935年.
    [63]李翊灼.《西藏佛教史》.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
    [64]《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6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
    [66]索南才让.《20世纪的藏传佛教历史研究综述》.《佛教研究》.1999年第8期.
    [67]黄兴涛.《简述民国时期国内各民族文化的新交融》.见《文化史的视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68]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名家评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69]《阿底峡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馆藏书,藏文木刻版.
    [70]《摄大乘论本》(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71]弥勒.《瑜伽师地论》(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0册.
    [72]Walter Otto,Die Sprache,Bayerische Akademie der Schonen Kunste,Munchen,1949.
    [73]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74]大卫·施特劳斯.《耶稣传》(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75]Walter H.Capps,Religious Studies,Augsburg Fortress,1995.
    [76]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
    [77]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8]蒋维乔.《佛教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79]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80]侃本.《汉藏佛经翻译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81]付建成,李云峰撰.《民国史纪事本末·南京国民政府确立时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
    [8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83]克主大师.《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84]Edward Conze.Buddhist Thought in India.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62.
    [85]释太虚.《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趋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86]慧皎.《高僧传》.见《大正藏》第50册.
    [87]僧佑《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88]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见《宗喀巴文集(13)》.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年.
    [89]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0]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91]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略论》(邢肃芝译).台北:佛教出版社,1982年.
    [92]慧远.《大乘义章》.见《大正藏》第44册.
    [93]释太虚.《中国佛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94]伊丽莎白·纳珀.《藏传佛教中观哲学》(刘宇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5]尕藏加.《西藏宗教》.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
    [96]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
    [97]释太虚.《菩提道次第广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98]释太虚.《菩提道次第略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99]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00]释太虚.《密宗道次第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01]释太虚.《密宗道次第序》.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02]韦伯.《宗教社会学导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丁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年.
    [103]释法尊.《宗喀巴大师传》.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04]月称造,法尊译讲.《入中论讲记》.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www.cnbuddhism.com.
    [105]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李四龙、裴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6]释太虚.《佛学之宗旨和目的》.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07]释太虚.《研究佛学之目的及方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08]释太虚.《佛法之原理修学及其建立》.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 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09]胡继欧.《缅怀恩师尊公上人》.《法音》1991年第2期.
    [110]大阿阁黎耶吉祥燃灯智.《菩提道炬论》(法尊法师译).广济寺,1978年8月8日.
    [111]释太虚.《佛教与吾人之现在未来》.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12]法显.《佛说大般泥洹经》.见《大正藏》第12册.
    [113]释太虚.《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14]释太虚.《告全世界佛教徒》.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15]释太虚.《学佛的下手方便》.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16]释太虚.《从信心上修戒定慧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17]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见《大正藏》第48册.
    [118]宗喀巴大师.《苾刍学处》.(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19]演培、妙钦合记.《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20]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5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21]释太虚.《信心》.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22]《大般涅槃经》(县无谶译).见《大正藏》第25册.
    [123](?)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1995(1912).New York:The Free Press.
    [124]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5]龙树.《大智度论释》(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25册.
    [126]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7]释太虚.《汉藏教理院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28]释太虚.《戒为定慧之根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 佛经流通处,1980年.
    [129]释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30]释太虚.《改善人心的大乘渐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31]释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32]宗喀巴大师.《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4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33]《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地婆诃罗译).见《大正藏》第10册.
    [134]龙树.《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25册.
    [135]《大般涅槃经》(昙无谶译).见《大正藏》第25册.
    [136]《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7册.
    [137]《杂阿含经》(求那跋陀罗译).见《大正藏》第2册.
    [138]释太虚.《佛法应如何普及今世》.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39]《增壹阿含经》.见《大正藏》第2册.
    [140]《大方广佛华严经》(般若译).见《大正藏》第10册.
    [141]释印顺.《净土与禅》.见《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142]释太虚.《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3]释太虚.《答慈航问》.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4]释太虚.《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5]释太虚.《佛学会与实现佛化》.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6]释太虚.《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7]释太虚.《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8]释太虚.《汉藏教理院训条》.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49]释太虚.《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50]释太虚.《汉藏教理院重建大讲堂功德碑》.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51]世光.《海潮音》第26卷第12期,1945年12月1日.
    [152]罗润苍.《抗战期间四川藏学研究概述》.《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
    [153]任新建.《康藏研究社介绍》.《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
    [154]释法尊.《藏文文法》.1940年汉藏教理院木刻版.
    [155]释太虚.《从沟通汉藏文化说到融合汉藏民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56]释太虚.《庆祝胜利年的新的庆祝意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57]法舫.《世苑汉藏教理院第二期第二学年上学期教务概况》.《海潮音》1938年19卷第9期.
    [158]向上记.《海潮音》第26卷第6、7期,1945年6月1日.
    [159]释太虚.《修持与研究》.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60]释太虚.《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61]显教.《中国佛学界最近思潮之观察》.《海潮音》第6年第3期,1925年4月13日.
    [162]释法尊译讲,弘悲记.《四宗要义讲记》.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163]真谛.《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见《大正藏》第29册.
    [164]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玄奘译).见《大正藏》第29册.
    [165]李世杰.《俱舍学纲要》.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7年.
    [166]释太虚.《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67]释太虚.《新与融贯》.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68]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宋立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69]《大宝积经》(义净译).见《大正藏》第11册.
    [170]《过去现在因果经》.(求那跋陀罗译).见《大正藏》第03册.
    [171]释太虚.《佛教对於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 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72]《解深密经》(玄奘译).见《大正藏》第16册.
    [173]释太虚.《唯识三十论讲录赘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74]世亲.《摄大乘论释》(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175]释太虚.《佛法导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76]龙树.《大乘破有论》(施护译).见《大正藏》第30册.
    [177]释太虚.《诸法有无自性问题》.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78]释太虚.《辨法法性论讲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79]弥勒.《辩中边论颂》(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180]世亲.《辩中边论》(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181]释太虚.《辨中边论颂释》.见《太虚大师全书》第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82]《入楞伽经》(菩提留支译).见《大正藏》第16册.
    [183]于凌波.《八识规矩颂讲记》.台北:圆明出版社,1988年.
    [184]护法.《成唯识论》(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185]释太虚.《诸法众缘生唯识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86]释太虚.《佛法之分宗判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87]吕澂.《吕潋佛学论著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188]山雄一.《中观思想》(李世杰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189]龙树.《中论》(梵志青目释,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30册.
    [190]长尾雅人.《藏传佛教研究》.日本东京:岩波书店,1954年.
    [191]J.Hopkins,"A Tibetan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Spiritual Experience",in R.E.Buswell,Jr.and R.Gimello(ed.),Path to Liberation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2.
    [192]D.Seyfort Ruegg,"On the Thesis and Assertion in the Madhyamaka/dBu ma",in E.Steinkellner(ed.),Contributions on Tibetan and Buddhist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Vol.2(Dehli 1983).
    [193]T.Jinpa,"Delineating Reason' s Scope for Negation:Tsong khapa' s. Contribution to M(?)dhyamika' s Dialectical Method",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olume 26,No.4,1998.
    [194]震华法师.《历代僧制泛论》.载《碧岩文选》.新加坡:南洋佛学书局,1977年.
    [195]释太虚.《敬告亚洲佛教徒》.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96]释太虚.《告全球的佛学同志》.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97]释太虚.《佛法原理与做人》.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198]欧阳竟无.《欧阳竟无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99]释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妙云集》下编之十一。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
    [200]释法舫.《佛教对人生的看法》.见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2册.台湾: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1980年.
    [201]曾锦坤.《儒家与佛教的区分》.见《儒佛异同与儒佛交涉》.台北:谷风出版社,1990年.
    [202]牟宗三.《关于宗教的态度与立场:酬答澹思先生》.见《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1976年.
    [20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台北:问学出版社,1977年.
    [204]释法尊.《太虚大师庚辰重九缙云寺登高诗会以王摩诘忆山东兄弟七绝分韵拈得高字》.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05]Jeffrey Hopkins," Ultimate Reality in Tibetan Buddhism ",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Vol.8.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
    [206]弥勒造,法尊译释.《现观庄严论略释》.载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
    [207]释太虚.《现观庄严论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08]宗喀巴大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见《宗喀巴大师集》第3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09]月称.《入中论自释》(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210]释太虚.《阅入中论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11]月称.《入中论颂》(法尊译).载中华佛教网站http://cnbuddhism.com.
    [212]释太虚.《再议印度之佛教》.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13]释太虚.《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14]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天台寺赠阅。台湾印刷,准印证号:JB01-072.
    [215]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曰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gb.bfnn2.org.
    [216]黄振萍.《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7]《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名伽耶山顶经)》(鸠摩罗什译).见《大正藏》第14册.
    [218]柳田圣山.《禅与中国》(毛丹青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219]松本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批判》(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0]莲花戒大师.《修次中篇》(喀觉译,丹增嘉错仁波切讲授,悲智学佛会整理).
    [221]无著.《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玄奘译).见《大正藏》第31册.
    [222]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23]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1卷.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4]石村.《因明述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25]法称论师.《释量论略解》(法尊法师译编).载般若文海网站http://book.bfnn.org.
    [226]沈剑英.《中国逻辑史·唐明卷》.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227]郑伟宏.《别开汉传因明学研究新生面》.《内明》一九七期.转引自先锋佛学论坛网站www.xianfengfoxue.com.
    [228]妙灵.《真如·因明学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页.
    [229]克主杰.《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亦名《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西藏噶丹寺木刻版1891年.民族出版社1984年10月根据木刻版整理出版.
    [230]贾曹杰.《释量论颂能无颠倒显示解脱道论》(亦名《释量论大疏能显解脱道》).青海塔尔寺木刻版1888年.
    [231]吕澂.《西藏佛学原论》.见王云五主编.《百科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23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233]阿利斯特.E.麦克.《科学与宗教引论》(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4]买文兰.《抗战前十年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3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236]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237]蔡元培.《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见《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38]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6年.
    [239]陈晓东.《当代玄奘法尊师》.载巴蜀网http://www.bashu.net.
    [240]肖雨.《普化寺》.《五台山研究》1995年第2期.
    [241]胡继欧.《回忆吾师--法尊法师》.载于中国佛学院网站http://www.zgfxy.cn.
    [242]忻州市宗教局与五台山宗教局2001年5月2日立.《法尊法师纪念碑碑文》.
    [243]温金玉.《五台山藏传佛教与民族团结》.《法音》2003年第2期.
    [244]第43页-第54页.
    [245]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6]《诗经译注》(程俊英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47]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248]释太虚.《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流通版,1980年.
    [249]释道元.《景德传灯录》.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
    [250]释净觉.《楞伽师资记》.见《大正藏》第85册.
    [251]高崎道直等著.《唯识思想》(李世杰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252]宗通.《净土宗与各宗的关系》.见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0册.台湾: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1980年.
    [253]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上卷)》.《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29》.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254]黄德宾.《我国近代佛教图书馆兴起背景因素之考查》.《佛教图书馆馆讯》第30期.台北:财团法人伽耶山基金会,2002年.
    [255]释太虚.《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附注)》.见《太虚大师全书》第9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56]释太虚.《书释大勇告全国佛教徒文后》.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57]释太虚.《佛法总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58]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58]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年.
    [259]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
    [260]郑观应.《郑观应集》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61]梁启超.《新民说·论进取冒险》.见《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上海:中华书局,1981年.
    [262]纪晓岚等编著.《圣祖仁阜帝御制文集》卷27.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http://202.197.191.238
    [263]释太虚.《僧教育目的及程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64]《清史稿·儒林卷》.载国学网站www.guoxue.com.
    [265]王鸣盛.《自序》.见《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266]陈澧.《与王峻之书五首》.见《东塾集》卷四.光绪壬辰年刊本.
    [26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68]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见《观堂集林》卷23。转引自.《河北学刊》2001年第3期.
    [269]刘禺生.《清代之教学》.见《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70]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71]陈寅恪.《朱延丰〈突厥通考〉序》.见《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72]高力克.《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
    [273]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1卷5号(1919年5月1日).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274]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275]章太炎.《建立宗教论》.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276]黄忏华.《对于现在一般僧众的观察》.《海潮音》第16卷第2期.1935年2月15日。
    [277]《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278]郑永福、吕美颐.《佛教与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女性中影响之比较》.《佛学研究》1996年第5期.
    [279]道端良秀.《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徐明,何燕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280]Welch,H..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281]林克智.《金陵刻经处与近代居士佛教》,见《祥和洒脱之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转引自佛教在线网站http://www.fjnet.com.
    [282]杨仁山.《杨仁山集》,黄夏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83]释太虚.《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大师全书》第29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284]弘一.《律学要略》.载佛学研究网站http://www.wuys.com.
    [285]《论释教之害》.《东方杂志》第2卷第1期,1905年2月28日.
    [286]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见杨文会撰,周继旨校点《杨仁山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
    [287]欧阳渐.《辨方便与僧制》.见《内学杂著》.支那内学院蜀院1942年刻本.
    [288]张之洞.《劝学篇》.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89]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见《仁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0]印光.《整理僧伽委员会就职发愿文》.《海潮音》第9年第8期,1928年9月3日.
    [291]《厦门文史资料》第10辑,1986年.
    [292]释太虚.《佛教史略》.见《太虚大师全书》第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
    [293]印顺.《中国佛史略》.《佛教史地考论》.见《妙云集》下篇之九.台北:作者出版社,1973年.
    [294]邢肃芝口述,张健飞等笔述.《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29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96]《占察善恶业报经》(菩提灯译).见《大正藏》第17册.
    [297]姚华.《弗堂类稿》.见简夷之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98]《记留藏学法团》.《海潮音》第6卷第6期.1927(民国15年1月).
    [299]《佛教藏文学院赴藏学法团行程规约及办事简章》.《海潮音》第6卷第11期.1927年(民国15年1月).
    [300]释印光.《印光法师文钞(下册)》(张育英校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01]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下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302]柏尔.《西藏之过去与现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303]佛教藏文学院一九二六年入藏愿文.
    [304]释太虚.《致常惺法师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05]释太虚.《略述西藏之佛教序》.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06]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二》.见《大正藏》第45册..
    [30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九世班禅内地活动及返藏受阻档案选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
    [308]《汉藏教理院筹备处简则》.《海潮音》1931年第12卷第11期.
    [309]《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简则》.《海潮音》1932年第13卷第1期.
    [310]刘学文.《遍能法师传》.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311]释太虚.《与法尊书(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12]释太虚.《与法尊书(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13]偏能,慧松记.《军部代表唐处长棣之先生致辞》.汉藏教理院编.《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开学纪念特刊》.重庆:《汉藏教理院刊》.1932年3月.
    [314]偏能,慧松记.《世界佛学苑筹备主任李子宽先生报告》.汉藏教理院编.《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开学纪念特刊》.重庆:《汉藏教理院刊》.1932年3月.
    [315]满智.《汉藏教理院之使命》.重庆:汉藏教理院印行。1932年.
    [316]尘空.《民国佛教年纪》.见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1980年.
    [317]释太虚.《致满智书(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18]释太虚.《致满智书(四)》.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19]法舫.《毕业后的责任与出路问题》(法舫法师代表太虚大师、何北衡居士在世苑汉藏教院讲)。 《海潮音》1937年第18卷第3期.
    [320]释太虚.《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缘起》.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1]释太虚.《丁丑秋示渝州缁素》.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2]释太虚.《与法尊书(六)》.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3]释太虚.《与法尊书(八)》.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4]释太虚.《与法尊书(四)》.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5]释太虚.《与法尊书(五)》.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6]释太虚.《致何北衡等居士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7]释太虚.《与法尊书(九)》.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28]废止内战大同盟会编.《四川内战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29]释太虚.《与法尊书(一零)》.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0]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1]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2]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3]释太虚.《致安东格西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4]《上海民族志》.载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http://www.shtong.gov.cn).
    [335]释太虚.《与法尊书(一四)》.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6]韩修君.《北京商人在拉萨》.《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
    [337]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五)》.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 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8]释太虚.《与法尊书(一六)》.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39]NARA,RG59,893.00/10-1648,Stuart to the State Department,October 16,1948.
    [340]CIA Research Report,SR-8:China,Appendix J:Tibet.CIA Research Reports:China,1946-1976,microfilm,reel 1.
    [341]NARA,RG341,Records of the Air Force Technical Applications Center,Box 737,Letter from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 Louis A.Johnson,August 1949.
    [342]释太虚.《与法尊书(一八)》.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43]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九)》.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44]释太虚.《汉藏互派僧侣游学与何键电请提倡纲常》.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45]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
    [346]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简章》.重庆市档案馆123宗31卷.
    [347]《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团体会员调查表》.重庆市档案馆123宗31卷.
    [348]《汉藏教理院组织僧众训练班》.《海潮音》1937年第18卷第11期.
    [349]释太虚.《与法尊书(四零)》.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5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351]释太虚.《关于护法韦驮的考证》.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52]释太虚.《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
    [353]王恩洋.《五十自述》.四川:东方文教研究院,1946年.
    [354]尕藏加.《新中国的藏传佛教研究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355]《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书》.《现代佛学》1952年第3期.
    [356]明肠主编.《圆瑛法师年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357]赵朴初.《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现代佛学》1953年第6期.
    [358]《关于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和时事报告的决议》.《现代佛学》1953年第6期.
    [359]周爱明.《西藏教育》.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
    [360]中国佛教协会文革小组.《斗争黑帮分子法尊的情况简报》.
    [361]丹拉斯豪斯.《批判佛教与回归源头》.杰米·霍巴德等编,龚隽等译.《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62]净慧.《后记》.《法音》1985年06期. 空无所执着与空性说的《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巢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这些大乘经典重视戒法,为日后法尊法师类比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戒法、汲宗喀巴大师思想之所长对汉传佛教进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于凌波.《沟通汉藏文化的释法尊》.见《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264页.
    [2]释法尊.《著者入藏的经过》.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58页.
    [3]《天台四教仪》为高丽国僧人谛观所录,文中基于“圆融”之义对天台智者大师五时八教判教理论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而《教观纲宗》被誉为明末时代的新天台学,是明末蕅益智旭大师著作之一,对天台教观做了进一步的阐扬。
    [4]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上卷〉》.《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29》.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51页.黄德宾.《我国近代佛教图书馆兴起背景因素之考查》.《佛教图书馆馆讯》第30期.台北:财团法人伽耶山基金会,2002年.第44页-第45页.
    [5]释法尊.《著者入藏的经过》.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59页.
    [6]释法尊.《略述太虚大师之悲愿及其伟业》.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49页-第352页.
    [7]在题为“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的试卷上,法尊法师就义理上之对辨,提出“异而同同而异者三”--一为赖耶虽不明所依,而寄明亦有所依义,故异而同。虽同明所依,而一以自种自前灭及赖
    [1]释法尊.《法尊法师自述》.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74页.
    [2]释法尊.《致胡子笏居士函》.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93页.
    [1]释法尊.《致胡子笏居士函》.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94页.
    [2]释法尊.《致胡子笏居士函》.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95页.
    [3]释法尊.《致胡子笏居士函》.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95页.
    [1]释法尊.《致太虚法师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78页.
    [2]释太虚.《与法尊书(四)》.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8页.
    [3]释太虚.《与法尊书(五)》.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58页.
    [4]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5]释太虚.《致何北衡等居士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50页.
    [6]释太虚.《与法尊书(八)》.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0页.
    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380页.)
    [7]大师曰于斯论不没自宗,不离余法,而巧能安立一切言教皆趣修证,誉谓:“从天竺性相各判三时,以至华日诸宗之判摄时教,皆逊此论独具之优点!”“而于藏文,盼将‘咒道次第'译出。”(释太虚.《与法尊书(九)》.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0页.)
    [8]“政府告诫,商民呼吁,调人奔走,喇嘛劝和……宜无足以当彼武夫之一盼矣。”(川乱>(《时事新报》),废止内战大同盟会编.《四川内战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页.)
    [9]释太虚.《致何北衡等居士书》.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250页.
    [10]释太虚.《与法尊书(一零)》.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1页.
    11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2页.
    12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一)》.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2页.
    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二)》.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3页.
    [1]释法尊.《著者入藏的经过》.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69页.
    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5页.
    [2]叶增隆又名叶茂青,为八角街“文发隆”商店的第一任掌柜,该店东家为北京商人解文会。(韩修君.《北京商人在拉萨》.《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93页-第97页;邢肃芝口述,张健飞等笔述.《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96页.)
    [3]释法尊.《著者入藏的经过》.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69页.
    [4]释法尊.《著者入藏的经过》.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69页.
    [5]释法尊.《与法舫法师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85页.
    [6]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五)》.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4页.
    [1]释法尊.《与法舫法师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85页.
    [2]释太虚.《与法尊书(一六)》.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4页.
    [3]释法尊.《与法舫法师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86页.
    [4]释法尊.《与法舫法师书》.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85-386页.
    [5]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9页.
    [6]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60页.
    [1]当达赖逃往印度后,汉兵在西藏横行,鱼肉百姓,西藏当局不敢招惹,更助长其嚣张气焰,除污辱权贵外,又对藏传佛教滥加破坏,如侮辱哲蚌寺铁棒喇嘛,又去色拉寺寻衅,戏弄呼图克图,一时万马俱喑,而色拉寺喇嘛终忍无可忍,于汉兵欲放火烧寺之际,奋起反抗,次日西藏当局亦应声而起,从而爆发汉藏战争,以汉兵失败告终。
    [2]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4页.
    [3]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74页.
    [4]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61页-第174页.
    [5]“第一要把个人的私欲看淡薄些;第二凡事要能顾全中央的面子;第三对于西藏当局的手段要认清楚;第四对于西藏当局诸人的个性要明了;第五对于接洽各项事宜的时候,软硬要能合宜,既不可有威而无恩,又不可有恩而无威(现在恩威俱谈不上);第六对于住藏汉人的种类和性质,也要明白那些是安分守己的,那些是专好生事的,那些是已受西藏当局管辖的,那些是有权管辖的,那些人被人家轻鄙,那些人受人家尊重,都须分析得清清楚楚,方能免除了片面见解的过处:第七在藏中与英人之各种谈话及交涉,当特别留意其中的手段,既难以示强,尤其不可示弱;第八对于西藏当局,则总以宽裕为上策,全国若能统一,中央的能力若能养得充分,西藏人绝不是个凯子。”他还认为前藏后藏的纠葛,驻藏官员必须公正无偏,视达赖生前判决标准为原则,方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上共计九条。(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71页-第172页.)
    [6]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69页.
    [7]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14页.
    [8]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7页.
    [9]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8页.
    [10]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5页.
    11释法尊.《法尊法师自述》.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75页.
    12 NARA,RG59,893.00/10-1648,Stuart to the State Department,October 16,1948.
    [1]CIA Research Report,SR-8:China,Appendix J:Tibet.CIA Research Reports:China,1946-1976,microfilm,reel 1.
    [2]NARA,RG341,Records of the Air Force Technical Applications Center,Box 737,Letter from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 Louis A.Johnson,August 1949.
    [2]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58页.
    [1]释太虚.《与法尊书(一八)》.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5页.
    [2]释太虚.《与法尊书(一九)》.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6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5页-第66页.
    [3]释法尊.《西藏与西藏佛教》.台湾:台北天华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第173页.
    [4]《现观庄严论》全称为《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既对《般若经》中的法相进行了汇总,又对经中密义进行了阐发,指示出一整套完整的修行次第。是西藏五部大论之一。
    [5]释太虚.《汉藏教理院记》.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141页.
    [6]内容为补助汉藏僧侣名额每年各二名,年在二十五岁以上、四十以下,熟习经典为合格。赴藏游学僧侣,由佛教总会每年六月以前保送本会考核派遣之。每人补助往返旅费各二百五十元外.每年补助汉僧生活费八十元,藏僧生活费一百二十元,游学期间五年为限。
    [7]释太虚.《汉藏互派僧侣游学与何键电请提倡纲常》.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4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52页-第153页.
    [1]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1914年11月10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第71页
    [2]《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简章》.重庆市档案馆123宗31卷.
    [3]《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团体会员调查表》.重庆市档案馆123宗31卷.
    [4]《汉藏教理院组织僧众训练班》.《海潮音》1937年第18卷第11期.第42页.
    [5]释法尊、释法舫.《致各地同学书》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1页-第403页.
    [6]释法尊、释法舫.《致各地同学书》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403页.
    [7]释法尊.《略述太虚大师之悲愿及其伟业》.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53页.
    [1]演培、妙钦合记.《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10页-623页.
    [2]释法尊.《太虚大师庚辰重九缙云寺登高诗会以王摩诘忆山东兄弟七绝分韵拈得高字》.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2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422页.
    [3]释太虚.《庆祝胜利年的新的庆祝意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40页-第641页.
    [1]释太虚.《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30页-第132页.
    [2]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486页.
    [3]释太虚.《判摄一切佛法》.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24页-第630页.
    [4]释太虚.《关于护法韦驮的考证》.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286页-第1287页.
    [1]释太虚.《佛教对于将来人类之任务、种性》.见《太虚大师全书》第27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631页-第646页.
    [2]王恩洋.《五十自述》.四川:东方文教研究院,1946年.第37页.
    [3]王恩洋.《五十自述》.四川:东方文教研究院,1946年.第75页.
    [4]释太虚.《汉藏教理院重建大讲堂功德碑》.见《太虚大师全书》第31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132页.
    [5]向上记.《海潮音》第26卷第6、7期,1945年6月1日.第28页.
    [6]释太虚.《修持与研究》.见《太虚大师全书》第18册.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80年.第135页-第137页.
    [1]世光.《海潮音》第26卷第12期,1945年12月1日.第20页.
    [2]释印顺.《太虚大师年谱》.见《妙云集》中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第528页-第530页.
    [1]尕藏加.《新中国的藏传佛教研究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第132页-第133页.
    [2]《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书》.《现代佛学》1952年第3期.第26页.
    [3]明旸主编.《圆瑛法师年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第287页.
    [4]赵朴初.《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现代佛学》1953年第6期,第4页.
    [1]《关于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和时事报告的决议》.《现代佛学》1953年第6期.第16页.
    [1]周爱明.《西藏教育》.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2]“9月9日,佛协、佛学院人员、广济寺僧众及部分革命小将联合召开大会,对黑帮分子法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国佛教协会文革小组.《斗争黑帮分子法尊的情况简报》.
    [3]释法尊.《法尊法师自述》.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376页.
    [1]丹拉斯豪斯.《批判佛教与回归源头》.杰米·霍巴德等编,龚隽等译.《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2]净慧.《后记》.《法音》1985年06期.
    [3]赵朴初.《法尊法师悼词》.见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北京:中国佛教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