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句丽与北魏交涉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元4世纪中叶,就在北魏逐渐统一北部中国的同时,彼时雄踞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经过自身几代帝王的开拓进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长寿王的迁都,其自身发展重心也旋即移向了南进政策上。尤其是高句丽充分利用了当时中国境内南北分裂的大体局势,灵活运用外交策略积极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借助南朝及北魏周边政权的牵制得以获取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长久以来,研究北魏与高句丽两者的关系,史家学者多关注于围绕北燕问题双方展开的外交博弈。但是纵观高句丽与北魏接触的历史进程,层面繁多,涉及内容不胜枚举。既有国家政权层面上的政治、军事领域内的接触与纠纷,也不乏民间范围内的交往互动。在梳篦双方关系的同时,可以大致勾勒出魏丽双方并存时期内交涉关系的整体轮廓。
     本文主要针对于两国并存时期发生的相关史事,结合文献资料和史实记载进行考察及论证,力求将相关问题加以厘清,将两国间的这段历史尽量完整地呈现出来。文章主要涵盖绪论、正文及结语三大部分内容:
     在开篇绪论部分扼要阐述本课题的选题目的、意义和学界的相关研究动态以及本文的创新点。
     正文共计五章。第一章着重考察在高句丽与北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前,双方就已经发生了接触,即大批高句丽人被迁徙入魏。见于史载的有北魏天兴元年(398)大批被北魏迁徙至平城的高句丽人,他们是如何被大批迁徙,又为何迁至平城,对其缘由、路线、人数及去向等来龙去脉的综合考证是理清这些问题的切入点。除此之外,呈零散性陆续入魏的高句丽人在魏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则是本章另一力图要阐述分析的内容。此外还主要围绕北魏两位具有高句丽血统的皇后之身世及其活动,以及高氏王族的背景来作进一步考证,试说明入魏高句丽人在北魏期间的动向。
     第二章着重考述在北魏与高句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魏燕战争,也正是因这场战争双方最初建立起来的正式双边关系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对峙状态。早在魏燕战争之前,双方就已然开始了接触,并互派使者。然而北魏对北燕的攻伐之举,使得高句丽出于地缘政治角度的考量对此不能坐视不理,进而双方刚刚缔结的外交关系又滑向了战争边缘。此间过程反复,影响其走向的因素很多。最后,北燕为北魏所灭,北燕国君冯弘东遁高句丽不久又为高句丽所杀,促使当时的地缘政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厘清其前后脉络,归纳高句丽就此事件所采取的措施和结果及影响是本章主要任务。
     第三章则专门研究双方和亲问题。北魏质令高句丽献女一事,成为使双方走出对抗迈向和平的一个契机,是魏丽为构建新的外交关系而展开的摸索时期。魏燕战后经过持续一段时期的冷淡,双方开始谋划新的外交联系。北魏其时为献文帝时期,但实为冯太后主政;高句丽则是长寿王为君时期,两者皆有意重启外交大门。北魏因视自身为中华正统地位,而将高句丽视为自身藩属夷狄之臣,求其献女入朝为质。北魏政权缘其自身的民族特质,婚姻制度上具有开放性,加之北魏实际掌权者冯太后本人出身自北燕,出于前朝与高句丽结好的历史情结使得北魏致力于纳高句丽女入魏和亲。而高句丽方面却采取了消极抵制的姿态,前后推诿,刻意延宕,高句丽为何如此,我们可以从高句丽内部以及一些希珍史料中找到端倪。
     第四章主要论述两国往来遣使的史事,彼时双方和平友好地互派使节成为这一时期外交关系的主流。北魏对高句丽的册封体现了北魏自视其为华夏正统继承者的地位。本文在对高句丽所受“护东夷校尉”一封号加以考察的时候,可见南北朝之际随着中原王朝的分裂动荡,周边势力政权趁势崛起的时代特征。文章以高句丽遣使来魏朝贡的时间、次数来分析当时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结合其时高句丽遣使往南朝的双向外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高句丽自身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第五章考述北魏末叶之乱象对高句丽产生的影响。随着北魏一分为二,双边交涉关系也随之步入了终结阶段。在北魏末年动荡不安的局势下,营州一代产生了大量流民,一大部分流民为躲避战祸而流入高句丽境内。这批流民出现的原因、为何进入高句丽境内,高句丽又怎样对待和处置这批流民,这些是北魏末年与高句丽关系的又一重点考察内容。随着北魏的落寞衰败,当时的政治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对高句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最后为结论部分,综合全文论述及考证结果,作以总结和提升。第一,北魏立国之初虽未正式与高句丽缔结官方层面上的外交关系,但是借助道武帝天兴年间的大批徙民政策,使得双方在实际上还是产生了交往。而且凭借这批高句丽徙民的力量,对北魏初年的发展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第二,北燕问题是对双方外交关系发展进程中极具影响的历史事件,连同随后的北魏要求高句丽献女入魏事件,围绕这些问题的前前后后,高句丽展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力保均势外交是高句丽保持与北魏平等共处的原则。第三,高句丽长寿王时代致力于同北魏和平友好,北魏方面孝文帝时期也将重心至于发展国内汉化政策上,进而和平友好还是成为了双方交涉关系上的主线。第四,面对北魏末年的动乱,因之而产生的流民迁移进入高句丽,高句丽此时的外交策略还是恪守与北魏的对等原则,积极保有入魏流民正是高句丽面对与彼时北魏交涉而添加的外交砝码。第五,总结北魏时期高句丽面对与中原王朝交涉时所采取的外交策略,高句丽利用了当时大的周边互制的时局总是可以获得最大限度上的利益。
At the middle of the4th century A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gradually unified norther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ranked at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Koguryo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time big background, 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emperors of pioneering spirit, make its obtained th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With capital longevity king, its own development goals are soon turned to the Baiji and Xinluo south. Especially by general situation was North and South China division,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foreign policy to actively develop their own. Around the northern Yan problem, more is to take a flexible diplomacy to deal with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lso can obtain the largest living space by means of the Northern Wei regime and surrounding containment. For a long time,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Koreas, historians,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around the northern Yan both diplomacy and tributary relationship canonized, but Koguryo in Northern Wei and contact history, a variety of different level, involving all lift. Not only have contact with political, military disputes between countries, also there is no lack of individual behavior to scattered. Through the histor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istory, all can be found by the investigation, because of the history origin, ethnic culture, ethnic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king each other between peace and war coexist, and in conflict with.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differences exist objectively, make social interactions showed a colorful picture scrol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comb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found i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different culture in the collision of the refraction of the different traits.
     Happen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two-state period related to both combination of documents and records of both investigation and argumentation, makes every effort to clear about related problems with kame, will this period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oth to show full out as far as possible, this period of histor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 completely displayed. This article mainly covers six chapters:
     In the beginning, the introduction part expound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innovation point of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in Northern Wei and Korea, that had happen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Koguryo to Wei, become the diplomatic interaction to the beginning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Wei Xing first year (in398) migrated to the large Northern Wei Dynasty, Koguryo, how they are migrated in large numbers, why to Pingcheng,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route, and the number of the whereabouts of the-sequence of events is focused on clarifying the emigration history. In addition, scattered gradually into the Goguryo Bei Wei in life and how, this chapter tries to elaborate the contents of another. The Queen's life and activities with Goguryo descent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two, and the royal family background research to further explanation to Wei Goguryo People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ctivitie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events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tatus in history-Wei Yan war between Northern Wei and Korea, because of both sides, bilateral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in the beginning of a confrontation. Around the back and forth in the diplomatic game by both of sides, The two parties before already started contact, and send messengers, northern Yan problem however parties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nfluence on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has just concluded and the brink of war, this process is repe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end of non-A. Finally, the northern Yan state, the monarch North Yan Feng Hong escaped to Koguryo immediately after Koguryo was killed, the East Asian Geopolitical change. To clarify the context, measures and results are summarized Koguryo incident take effect is the main tasks in this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both sides and the problems, which has become out of antagonism towards peace period. Wei Yan after a period of cold war, both sides began to plan a new diplomatic link. The time for the Xian Wen period, as the mother's; Koguryo was in the Changshou Wang period, both want to restart diplomatic door.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s its legitimacy, and Koguryo as their vassal Yi Di, for its offer for female in Korea. And the edge of its national traits, with open marriage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ruler The Empress Dowager Feng himself from the northern Yan, out of the former and the Koguryo knot historical complex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make from Koguryeo female to Wei and. While Koguryo has adopted on a negative resist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the shuffle, deliberately delayed, the reason how can from past events that can find the answer from the domestic reasons of Koguryo.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existence of contac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lazarist history, peaceful and friendly exchanges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this period. Northern Wei Koguryo canonized himself reflected the Chinese orthodox position, and to "protect Dongyi Xiaowei" title to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Koguryo sent to Wei Pay tribute tim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s when cold, combined with its Koguryo sent to two-way foreign Southern can see Koguryo flexible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chaos on Koguryo produce what kind of effect, with the one divides into two., bilateral relations have entered the final stage. The late Northern Wei volatile situation, camp state generation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refugees, a majority of refugees into Koguryo territory to escape war. This batch of refugees causes, why to Koguryo territory, Koguryo and how to take measures to treat and dispose of this batch of refugees is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Koguryeo contact a focus on content. With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lonely declined, whe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had changed and its influence on Koguryo.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is paper and research results, to summarize and promote. Firs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orth not officially concluded on the official level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Goguryeo, but with a large number of emigration policy Hing Road Emperor days i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d in fact or exchanges. And by virtue of the power of these Koguryo emi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played a huge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Second, the problem is extremely Northern Y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event, together with the subsequent requirements Koguryo Wei Wei Xian women into events surrounding the ins and outs of these issues, Koguryo show a flexible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preserve the balance of power diplomacy is to maintain the principle of Koguryo and Wei equal coexistence. Third, the king of Koguryo longevity era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committed to working with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Emperor Xiaowen of the Northern Wei period will also be the focus areas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hinese policy, and thus became the main peace negotiations and friendly relations, or on both sides Fourth, in the face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unrest arising consequent refugee migration into Goguryeo, Goguryeo's foreign policy at this time, or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an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ctive ownership is displaced into the Wei Wei Koguryo face negotiations with wound added diplomatic weight. Fifth, summarize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Koguryo face foreign policy negotiations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the system was a big current situation surrounding mutual benefit and thus can always maximize on.
引文
[18] 李延寿:《北史》卷五十四《高琳传》,4159页。
    [19] 令狐德菜:《周书》卷二十一《高琳传》,772页。
    [20] 参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501页。
    [21] 金宪铺、李建超:《陕西新发现的高句丽人、新罗人遗迹》,《考古与文物》6期,1999年。
    [22] 参见苗威:《高句丽移民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苗氏在考证永寿县、黄陵县先后出土造像碑文后,以碑文中“似先氏”的标记,参查《通志》、《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文献,知此似先氏应为高句丽移民。笔者同。
    [23] 参见《魏书》卷一《序纪》。
    [24] 《魏书》卷二《太祖纪》,第32页。
    [25] 《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28492850页。按:代郡治所位于今河北省蔚县暖泉镇西,山西省广灵县东北。善无位于今右玉县南古城村。阴馆位于今硕县东南夏管村。参合位于阳高县东北。如此地理范围来看,即为今天雁北一带,与今山西大同、朔州两市辖域相当。
    [26] 同上,第2850页
    [27] 《魏书》卷二《太祖纪》,第34页.
    [28] 《册府元龟》卷九五九《外臣部》土风一
    [29]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第2215页。
    [30] 《晋书》载记第九《慕容皝载记》,第5607页。
    [31] 同上
    [32] 《魏书》卷二《太祖纪》,第33页。
    [33] 《魏书》卷二十三《莫含另附莫题传》,第604页。
    [34] 《魏书》卷七《高祖纪》,第135页。
    [35] 《三国史记》卷第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长寿王条》,第161页。
    [36] 参见耿铁华:《高句丽冉牟墓研究》,《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是文中耿铁华先生将《好太王碑》、《冉牟墓志》中的“奴客”这一称谓理解为多是大使者牟头娄的自称,即谦称。使用者可以为王族、贵胄,乃至平民百姓。即以奴客为民之意,面对北魏的谦称而已。
    [37] 参见李凭:《北朝研究存稿》,第106页,商务印书馆。
    [38] 参见刘艳荀,庄荣贞:《古代汉语中的“相”、“见”和“所”、“所以”用法探讨》,载《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9月,15卷第5期,52页。
    [39] 《晋书》卷一百二十,1620页。
    [40] 《晋书》载记八《慕容魔载记》,5502页。
    [41] 同上
    [42] 《晋书》载记九《慕容皝载记》,5611页。
    [43] 《晋书》载记八《慕容廆载记》,5504页。
    [44] 《魏书》卷七十七《高祟传》,1707页。
    [45] 注: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西晋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事件。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
    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46] 《三国史记》卷第十七《高句丽本纪第五美川王条》,第148页。注:西安平县即今辽宁省丹东叆河尖古城。详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之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3页。
    [47] 崔毖东走高句丽之事见《资治通鉴》卷九十一,东晋元帝太兴二年,第28722875页。
    [49] 参见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第四章第三节,第225231页。
    [50] 《魏书》卷十三《高肇传》 第1829页
    [58]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五,4538页。
    [59] 李凭:《北朝研究存稿》,上篇,172176页,商务印书馆。另金虎雄:《来华朝鲜——韩国名人事迹略述》中,金氏也将北魏权臣高肇看作为“在中国活动的朝鲜民族的名人”,黑龙江出版社,2006年,第2页。
    [61] 参见李凭:《拓跋春秋》,第一章,915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
    [62] 《魏书》卷八十三《高肇传》,第1829页。
    [63]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335页。
    [67]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336页。
    [68]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335页。
    [69]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2213页。
    [70] 《三国史记》卷一《高句丽本纪》,1页。
    [71] 参见郭敬宇:《中国远古感生神话探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9卷第2期,第7173页。
    [72] 参见苗威:《高肇家族的移民及其民族认同》,该文中苗氏以考察《好太王碑》之相关记述,认为高句丽朱蒙神话照搬夫余建国神话,得出感日而生并非高句丽独有之本土特色神话的结论。载《民族学刊》,2011年第7期,第6页。
    [73] 《魏书》卷七十一《高肇传》,1832页。
    [74] 《朝鲜简史》第三章第二节《高句丽国家发展》中介绍高句丽管制中无此官职记载。《高句丽中央官制研究》,杨军,《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4期,其中列举并分析了高句丽中央官制,无有记载。又见杨氏《高句丽地方官制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6期,中也无“大中正”之官制。另参见金洪培博士论文:《高句丽与三燕关系研究》,列举3-4世纪高句丽官爵位秩,通过对比也没有见到“大中正”,88—89页,2013年。
    [75]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四篇第十二章,102页。
    [76] 《北史》列传三十七,第2214页。
    [77] 《魏书》卷七《高祖纪》,第179页。
    [78] 参见苗威:《高肇家族的移民及其民族认同》,作者认为高显在高句丽所任官职应该是“比”中原之“大中正”,即相当于大中正,正如高句丽的傉萨“比都督”的情况,只是高句丽相当于大中正的官职名称没有流传下来。载《民族学刊》,2011年第7期,第10页。
    [82]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宣武皇后高氏传》,336页。
    [83] 《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221页。
    [84] 《魏书》卷九十三,《茹皓传》,2001页。
    [85] 《魏书》卷二十一,《北海王详》,561页。
    [86] 《魏书》卷二十一,《北海王详》,562页。
    [90]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2214—2215页。
    [91] 《魏书》卷四《世祖纪》,85页。
    [93]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3841页。
    [94] 《魏书》九十七《海夷冯跋及弟文通传》,2127页。
    [95] 三崎良章:《北魏的对外政策和高句丽》载《朝鲜学报》102期,1982年,第125页。
    [96] 《通典》卷三十七《职官》,晋官品条目,438页;《文献通考》卷四十八,职官考总序,24页。
    [100] “契丹、库莫奚皆降于燕,(冯)跋署其大人为归善王”《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第3668页。
    [101] 柔然和北燕关系密切,见池培善:《关于北燕(Ⅱ)以冯跋在位时为中心》载《东洋史学研究》,1989年,第162-166页。
    [102] 《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345页。
    [103] 三崎良章:《东夷校尉考——对其设置和对东夷管辖权的授予》在其中对拓跋婴文的护东夷校尉的在职时期423年的时候,作了详细考察,232页。
    [108] 《魏书》卷四《太祖纪》,第86页。
    [109]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59页。
    [110] 《魏书》卷四《世祖纪》,第86页。
    [111] 同上,第87页。
    [112] 《魏书》卷九十七《海夷冯跋及弟文通传》,2127页。
    [113]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第38613862页。
    [114] 《魏书》卷二十八《古弼传》,第690页。
    [115] 《三国史记》卷第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长寿王二十四年。
    [116] 参见《十六国春秋别本》卷十五《北燕录》。 页。
    [118]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40页。
    [119]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51页。
    [124]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59页。
    [125] 北燕尚书郭生因百姓不肯移居他处,故而大开城门欲引导北魏军入城。这里的“移居”指的是向高句丽转移,从中可以看出北燕人一般性的情感,如果这样,高句丽对北魏展开外交的话,可以看到北燕对高句丽仍怀有非友好性的举动。
    [126] “(长寿王二十三年正月)燕王数为魏所攻,遣使诣建康称藩奉贡。癸酉,诏封为燕王,江南谓之黄龙国”《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55页。“(同年夏四月)燕王遣右卫将军孙德来乞师”《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57页。
    [127] 对于北魏军地消极应对,池培善认为北魏由于自身存在一定劣势原因所致。即,高句丽军出动的兵力按《魏书》所记为“步骑二万”,实际上要多于此数。池培善:《关于北燕(Ⅲ)以冯弘在位期间和高句丽的关系为中心》,第36-37页。高句丽军队有相对优势,和此观点相一致的有朴京哲也有相关研究,朴京哲:《高句丽军事战略考察试论》史学研究40期,1989年,第42页。
    [128] 《魏书》卷四《世祖纪》,第87页。
    [129]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第3863页。
    [130] 池培善对此认为高句丽审时度势,使得北魏不能够对高句丽发动真正攻击。参见池培善:《关于北燕(Ⅲ)以冯弘在位期间和高句丽的关系为中心》,第41页。
    [132] 《宋书》卷九十七《蛮夷、东夷高句丽传》。
    [133] 《魏书》卷九十七《海夷冯跋传及文通传》,第2128页。
    [134] 参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第3840,3855,3857页。
    [137] 卢泰敦认为宋派出7000名军士和使臣前往高句丽是对高句丽的一种威慑,同上书,第302页。
    [138] 《魏书》卷四《世祖纪》,第87页。
    [152] 《宋书》卷九十五,第2346页。
    [154] 《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弟子孙列传》,第359页。
    [159] 《南齐书》卷五十八《高句丽传》,第1009页。
    [160] 就高句丽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姜维公先生认为北燕亡国后其余众入高句丽,为之带去了经济、军事、行政及生产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利益,一举打破固有海东局势,百济被高句丽最终灭亡因之而由起。参见姜维公:《北魏灭燕对海东局势的影响》,《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2—119页。
    [161] 《三国史记》《百济本纪》第四,东城王十年(488)记载:“魏遣使来伐,为我所败”。联系前后史料,该条记载简略且孤立。《魏书》卷一百《百济传》则十分详尽,表文全篇有记。第2217—-2218页。
    [162] 《魏书》卷一百《百济传》,第2219页。
    [163] 《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164] 《南齐书》,《齐高帝本纪》下。
    [165] 《三国史记》卷二十六,《百济本纪》第四,文周王元年条。
    [166] 同上,文周王三年条。
    [167] 同上,文周王四年条。
    [168] 同上,三斤王二年条。
    [169] 《三国史记》卷二十六,《百济本纪》第四,东城王条。
    [170] 《三国史记》卷十八,《高句丽本纪》,长寿王六十八年条。
    [171] 同上,长寿王六十九年条。
    [172] 参见朴真淑《百济东城王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百济研究》32辑,2000年。
    [173] 同上
    [174] 同上,第2220页。
    [175] 《魏书》卷一百,第2222—-2223页。
    [188] 《南齐书》卷五十八,列传三十九,《百济传》。
    [189] 参见坂元义种《三国史记中百济本纪的史料批判》,《百济史研究》,1978年。
    [190] 参见俞元载:《百济略有辽西记事的分析》,《百济研究》20辑,1989年。
    [191] 《魏书》卷一百,《勿吉传》。
    [192] 参见韩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36页。
    [193] “永明七年(487)平南参军颜幼明,冗从仆射刘思使虏。虏元会,与高丽使相次”,载《南齐书》卷五十八,第1009页。
    [194] “(颜)幼明谓伪主客郎裴叔令曰:我等衔命上华,来造卿国。所为抗敌,在乎一魏。自余外夷,理不得望我鏣尘。况东夷小貊,臣属朝廷。今日乃敢与我蹑踵。……幼明又谓虏主曰:二国相亚,唯齐与魏。边境小狄,敢蹑臣踪”,载《南齐书》卷五十八,第1009页。
    [201]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202] 参见刘子敏:《高句丽琉璃王研究》,《博物馆研究》,2008年第2期,总第102期。
    [208] 参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3841页,及《魏书》卷九十七。
    [209] 参见《魏书》卷八十三《外戚冯熙传》。
    [210]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328页。
    [211] 《魏书》卷九十七《海夷冯跋传》,2128页。
    [212] 《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第一》,328页。
    [213] 参见《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九、一百一十五,冯跋助高云诛杀燕王慕容熙,后高云又为近侍所杀,冯跋遂于409年自立为大燕天王。
    [214]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九,3449页。
    [215] 同上书,卷一百一十四,3606页。
    [216] 同上书,卷一百一十六,3668页
    [217] 就北燕与高句丽的关系程度,参见薛海波:《试论北燕与高句丽的政治关系》,《东北史地》,2010年6期,第3436页。
    [218] 参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晋纪》义熙七年条。
    [219] 《魏书》卷八十五《冯跋传》,2126页。
    [220] 参见《魏书》卷七《高祖纪》。
    [221] 《魏书》卷一百,第2215页。
    [222] 《魏书》卷六十《程骏传》,1346页。
    (226] 《魏书》卷十三《文明太后冯氏传》。
    [227] 《魏书》卷九十七《海夷冯跋附冯文通传》,第2127页。
    [228] 同上,第2128页。
    [234] 参见朴性凤《高句丽的汉江流域推进及其意义》,《高句丽南进经营史研究》,白山资料院,2000年, 387——389页。
    [235] 参见卢重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力量关系的考察》,《东方学志》28辑,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1981年。
    [262] 《魏书》卷一百《百济传》,第2218页。
    [263] 《周书》《高丽传》。
    [264] 《隋书》《炀帝纪》。
    [265] 参见韩异:《论魏晋南北朝对高句丽的册封》,《东北史地》,2008年第6期,15—17页。
    [266] 《魏书》卷一百零八,志第十二,礼志三,第2821页。
    [267]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第2216页。
    [268] 《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二,第359页。
    [269] 《晋书》,《苻坚载记》第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第3210页。
    [270] 参见李凭:《拓跋春秋》,第二章,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724页。
    [271] 《魏书》之《世祖纪》,第80页。
    [272] 《南齐书》之《魏虏传》。
    [273] 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周祖谟校释版)卷二,景宁寺条,第91页,中华书局,2010年。
    [274] 参见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75] 《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传高句丽条》。
    [276] 参见孙玉良、李殿福:《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载《历史研究》,1990年。
    [277] 参见韩异:《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82] 《北史》卷九十五《蛮獠传》,第3149页。
    [283] 《魏书》卷一百,列传第八十八,第2223页。
    [284] 《册府元龟》卷九九六《外臣部·责让》,第791页。
    [285] 参见韩昇:《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944页。
    [286] 《隋书》卷二十六《百官志上》可见对高句丽与百济册封实例中的品级序列。“四抚,东南西北,拟四征,为二十三班;四宁,东南西北,拟四镇,为二十二班……”。将授予外国之将军号别立序列。
    [287] 参见朴汉济:《北魏的对外政策与胡汉体制》,《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一潮阁,1988年:三崎良章:《北魏的对外政策与高句丽》,《朝鲜学报》102辑,1982年。在此,笔者引用其中“藩兵”的表述。
    [288] 《魏书》卷一百零一《吐谷浑传》。
    [289] 《魏书》卷一百零三《蠕蠕传》。
    [290] 《魏书》卷一百零三《高车传》。
    [291] 《魏书》卷一百零三《高车传》。
    [292] 《梁书》卷二,《武帝纪》载:“天监七年(508)冬十月丙子,魏阳关主许敬珍以城内附,诏大举北伐”。
    [293] 《魏书》卷一百零一《高昌传》载:“及蠕蠕主伏图为高车所杀,嘉又臣高车”。
    [294] 参见《魏书》卷七下。
    [295] 参见任启焕《南北朝时期韩中册封与朝贡关系的特征》,《韩国古代史研究》32辑,2003年。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册封关系,双方在对其认识上存在差异,每个时期内其特征也不尽相同。
    [296] 《魏书》卷一百《百济传》。
    [297] 《三国史记》卷十八《长寿王本纪》。
    [298]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
    [299] 参见李凭:《高句丽与北朝的关系》,《高句丽研究》14辑,2002年,学研文化社。
    [300] 《魏书》卷三十二《封轨传》。
    [301]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
    [302] 卢泰敦:《5——6世纪东亚国际形势与高句丽的对外关系》,《高句丽史研究》,1999年,350页。
    [303] 《魏书》卷一百《勿吉传》。
    [304]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
    [305]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第2216页。
    [306] 同上,第2217页。
    [308] 韩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34页。
    [309] 《宋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3页。
    [310] 《魏书·世祖纪》,第87页。
    [311] 《宋书·文帝纪》,第85页。
    [312] 《魏书·世祖纪》,第88页。
    [313] 《宋书·夷蛮传·高句丽》,第2393页。
    [314] 《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五》,元嘉十五年三月。
    [315] 《宋书·夷蛮传·高句丽国》,第2393页。
    [316] 《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文帝元嘉二十七年。
    [317] 《宋书·索虏传》,第2345页。
    [318] 《资治通鉴》卷一三○《宋纪十二》,明帝泰始元年。
    [319] 《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纪十》,孝武帝大明二年。
    [320] 《三国史记》卷三《新罗本纪第三》,讷祇王三十九年,,第41页。
    [321] 《宋书·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页。
    [322] 《魏书·高句丽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16页。
    [323] 《册府元龟》卷一○○○《外臣部·强盛》。
    [324]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长寿王七十二年。
    [331] 《宋书·孝武帝纪》,第132页。
    [332] 《宋书·夷蛮传·高句丽国》,第2393页。
    [333]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第2216页。
    [334] 《魏书》卷一百零八《礼志三》,第2789-2790页。
    [335] 《魏书》卷三十二《封轨传》,第764页。
    [336] 高句丽在与中原王朝往来过程中,从公元300年算起至其灭亡,总计遣使来华达197次,而遣使入魏次数则占据了79次,可见比重非轻。
    [337] 徐荣洙:《三国和南北朝交涉的特点》,《东洋学》11辑,1981年。
    [338] 《隋书》卷八十四,《列传》四十九《契丹传》,“当后魏时,为高丽所侵,部落万余口求内附,止于白貔河”。
    [339] 《魏书》卷一百,《库莫奚传》载:“太和四年,辄入塞内,辞以畏地豆于钞掠,诏责切责之”。
    [340] 参见李在成:“4、5世纪的高句丽与契丹”,《高句丽研究》14辑——《高句丽的国际关系》,学研文化社,2002年,38页。
    [341] 《南齐书》卷五十八,《高丽国传》。
    [342]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二十《封轨传》;同书卷七十二,列传六十《房亮传》。
    [343] 参见卢泰敦:《56世纪东亚国际形势与高句丽的对外关系》,《高句丽史研究》,1999年,338页。
    [344] 《南齐书》卷五十八,《高丽国传》载“亦使魏虏,然疆盛不受制”。
    [345] 中国古代文献中“里”的长度合1里为1800尺,0.54公里,参见李宇泰:《韩国古代的尺度》,《泰东古典研究》1辑,1984年,32页。
    [346] 参见卢泰敦:《5——6世纪东亚国际形势与高句丽的对外关系》,《高句丽史研究》,1999年,373页。
    [347] 《南齐书》卷五十九,《芮芮传》。
    [348] 参见坂元义种:《古代东亚的国际关系一和亲·册封·使节研究》《古代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吉川弘文馆,20页。
    [349] 《南齐书·东南夷·高丽国》,中华书局,第10l0页。
    [350] 《梁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3页。
    [351] 《魏书》卷一百《勿吉传》。
    [352] 参见《魏书》卷八《世宗纪》、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
    [353]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
    [354] 《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载“神龟中,云死”。按:北魏神龟年间,当为公元518年——520年。《三国史记》卷十九文咨明王条,载“二十八年王薨,魏灵太后为之举哀于东堂。”据《朝鲜·韩国历史大事编年》之高句丽世系编年条目,文咨明王即位当在491年,二十八年薨考时年应为518年,即神龟元年。另:李凭考证《南史》之《高句丽传》时,据“天监十七年,高云死”,也得出时年应为518年。《魏书》之“神龟中”,应指519年,当误。
    [355]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0页。
    [356] 参见《魏书》卷一百一十二《灵征志》(上、下)。
    [357] 六镇的地理方位是:1、沃野镇,始置于汉沃野县故城,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太和十年,迁至汉朔方故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正始元年(504)又迁至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乌加河北。2、怀朔镇,在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正光四年(523)改置为朔州。3、武川镇,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旧名黑城,后改为武川。武泰元年(528),改镇为郡,更名神武郡,属朔州。4、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5、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6、怀荒镇,今河北张北。此外,在六镇东,尚有御夷镇。原为御夷城,在今河北沽源东北。后置镇,在今河北赤城西北。武泰元年,改镇为州。附图二
    [358] 《魏书》卷第十八《太武五王列传》,429页。
    [359] 《魏书》卷七《高祖纪》,173页。
    [360] 附图三
    [361] 《魏书》卷五十八《列传四十六》之《杨播传》,1293页。《魏书》将“流民”称之为“饥民”。
    [362] 《魏书》卷七《高祖纪》,135页。附图四。
    [363] 杜士铎:《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第360页。该表转载自钱龙:《北魏安置六镇“饥民”失误浅论》,载《沧桑》,2007年第2期。
    [364]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元晖传》,380页。
    [365]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10页。
    [366]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110页。
    [367]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九,第46744675页。
    [3683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之《北魏末年的内乱与城民》,作者考察了六镇之乱所波及的范围。筑摩书房,1971年。另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4699,4706,4707页。
    [369]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四,4775、4776页。
    [370] 《魏书》卷七十四《尔朱荣传》,16451656页。
    [371] 附图五
    [372] 参见许美莉:《论柔然与北魏的外交之礼》,转引《北朝研究》(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另见《魏书》卷九《肃宗纪》、《魏书》卷一百零三《蠕蠕传》、《梁书》之《武帝本纪》。此外,地处河西陇右的吐谷浑也利用北魏内乱,趁势崛起。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参见《魏书》卷一百零一《吐谷浑传》。任树民:《北魏经略河陇时期的吐谷浑》,转引《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373]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46864687页。
    [374] 《魏书》卷七十一《江悦之传》,1590页。另:《北史》卷四十五《江悦之传》亦有该条目记述。
    [375]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一,4717页。
    [376] 《北史》卷九十四《高丽传》。
    [377] 转引自朱子方、孙国平:《隋(韩暨墓志)跋》,《北方文物》,载1986年第1期。 全活。”凡此种种,皆可视之中原汉人东奔高句丽。
    [379] 参见刘永智:《幽州刺史墓考略》,《历史研究》1983年2期。该墓位于朝鲜大安市德行里舞鹤山南麓丘陵上,这里分布着大量两汉、魏晋时期的墓葬。
    [380] 《三国史记》卷九《山上王本纪》
    [381] 参见祝立业:《流入高句丽的汉人群体的分期、分类考察》,《东北史地》2011年3期。
    [388] 《魏书》卷五十三《李孝伯传附李安世传》,1175页。
    [389] 《魏书》卷二十八《和跋传》,682页。
    [390] 《魏书》卷四十一《源贺传》,919页。
    [391] 《魏书》卷五十八《杨播传》,1280页。
    [392] 《魏书》卷六十六《李崇传》,1466页。
    [393] 《魏书》卷八十九《酷吏·崔暹》,1925页。
    [394] 《魏书》卷六十五《邢峦传》,1438页。
    [395] 《周书》卷三十七《寇俊传》,1007页。
    [396] 转引自朱子方、孙国平:《隋(韩暨墓志)跋》,《北方文物》,载1986年第1期。
    [397] 日野开三郎:《粟末靺鞨的对外关系》,《东洋史学论集》第15卷,三一书房,1991年。日野开三郎的研究范围很广,研究范围包括中世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史研究,以“日野史学”著称。在是文中,日野先生认为对“东夷、北狄”等势力的统治管辖是营州的主要职能之一
    [401] 参见三崎良章:《北魏的对外政策与高句丽》,载《朝鲜学报》102辑,129页,1982年。
    [402] 《北史》卷九十四《高丽传》。
    [403] 北魏建明元年(530),“宇文泰从贺拔岳入关,以功迁征西将军,行原州事。时关陇凋敝,泰抚以恩信,民皆感悦”。载《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四,4777页。
    [404] 《魏书》卷一百零六《地理志》:“营州治和龙城。永安(528530)末陷,天平(534537)初复”。
    [405] 参见李成制:《高句丽西方政策研究》,《韩国史研究丛书》54辑,160页。
    [406] 《魏书》卷一百《列传八十八》,2223页。
    [407] 《魏书》卷十四《上党天王穆传》,355页。
    [408] 《北齐书》卷二一《高乾传》,第289页。
    [409] 见《魏书》卷一百零六《地形志》上与中,司州林虑郡临淇县,魏德县,第2460页;沧州安德郡,第2473页;怀州武德郡,第2481页;恒州及所属除高柳以外的七郡,第2497页;灵州,第2504页;郑州许昌郡,第2527页;梁州及开封郡,第25312532页;北豫州广武郡、成皋郡,第2536、2537页;北扬州,第2551页;阳州,第2567页等。
    [410] 据《魏书》卷七十一《朱元旭传》,兴和二年义州的设立便是为了安置“关西归款之户”,第1625页;《北齐书》卷二十《薛修义传》,东魏时修义“招降胡酋胡垂黎等部落数千口,表置五城郡以安处之”,第277页。
    [411] 参见有如滨口重国:《高齐出自考——高欢の制霸と河北豪族高乾兄弟の活躍》六一八,《秦汉隋唐史の研究》下,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版,第710726页;陈群:《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7080页;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9页。
    [1](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2](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3](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4](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5](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6]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南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
    [8](唐)许嵩.建康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梁)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
    [11](唐)房玄龄等.晋书.长沙:岳麓书社,1997.
    [12](唐)许敬宗编.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
    [13](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唐)令狐德菜.周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
    [15](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16](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清)和珅、梁国治.钦定热河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8](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别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9](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0](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线装书局,2008.
    [21](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北京:中华书局,2010.
    [2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11.
    [23](三国·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24]舍人亲王等.日本书纪.TXT文本.
    [25]景苏园.清光绪19年(1893).东国史略.
    [26](朝鲜李朝)徐居正.东国通鉴.TXT文本.
    [27](朝鲜李朝)徐居正.三国史节要.TXT文本.
    [28](高丽)僧一然.三国遗事.TXT文本.
    [1](韩)韩国延世大学校国学研究院编.高句丽史研究II[G]延世大学出版部,1955.
    [2]赵万里.汉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筑摩书房,1971.
    [4]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M]台北:台湾军事译文出版社,1972.
    [5](日)上田正昭·井上秀雄编.古代的日本和朝鲜[M].学生社.1974.
    [6]金毓黻.东北通史[M].社会科学展现杂志社.1980年版.
    [7]张博泉,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日)佐伯有清.广开土王碑研究史[M].1981年.
    [9](韩)申滢植.三国史记研究[M]一潮阁,1981.
    [1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
    [12]李健才.东北史地考略[M].长春:吉林省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3]董万仑.东北史纲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之东北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15](韩)朴汉济.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M]一潮阁,1988.
    [16](日)武田幸男.高句丽史与东亚[M].岩波书店.1989.
    [17]孙进已等.东北古史资料丛编.[G].沈阳:辽沈书杜,1989.
    [18]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M].第二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日)武田幸男.高句丽史与东亚[M].1989年.岩波书店.
    [20]王绵厚.东北历史地理[M].第一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1]王绵厚.东北古代交通[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22](日)李进熙的.好太王与任那日本府[M].1990.
    [23](日)三上次男.高句丽与渤海[M].1990.
    [24]孙进己.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
    [25]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26]孙进己.东北民族史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7]孙进己.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8](韩)金钟完.中国南北朝史研究——以朝贡交聘关系为中心[M]一潮阁,1995.
    [29]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0]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韩)李基白.韩国古代政治社会史研究[M]一潮阁1996.
    [32]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33]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卷2: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4](韩)徐炳国.大国高句丽史[M].1998.
    [35]佟冬.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8月。
    [36]孙玉良.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37](韩)金翰奎.韩中关系史[M].(1-2),1999.
    [38](韩)孔锡龟.高句丽领域扩张史研究[M].书景文化社,1999年.
    [40](韩)金贞培.韩国古代史与考古学[M].2000年8.
    [4I](韩)闵庚三.高句丽移民北魏文昭皇后一家的碑志研究[M]∥高句丽的登场与其周边.东北亚研究财团.白石文化大学.2001.
    [4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43](韩)林起焕.高句丽政治史研究[M].2004年3月。
    [44](韩)李成制.高句丽西方政策研究[明.国学资料院.2004.
    [45](韩)金宪淑.高句丽疆域统治方式研究[M].2005年6.
    [46]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7]李凭.北朝研究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8]金虎雄.来华朝鲜——韩国名人事迹略述[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6.
    [49]张庆捷,李书吉,李钢.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0]朴真爽,姜孟山,朴文一等.朝鲜简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51]魏晋南北朝史(全二册),中华书局,2007年11月1日
    [52]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1—6世纪的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3]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4]柏杨.资治通鉴(白话版)[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55]韩昇.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考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6]韩理洲等.全北魏东魏西魏文补遗[G]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57]李凭.拓跋春秋[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58]薛瑞泽.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9]苗威.高句丽移民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60]李凭.北魏平城时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1]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书店,2011.
    [62]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63]杜士铎.北魏史.[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2011.
    [64]姜狼.血溅江东.[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1.
    [1](日)鸟居龙藏.满洲调查复命书[J]史学杂志.2、3、4辑.东京大学史学会,1906年.
    [2](日)关野贞.关野贞博士一行。朝鲜古迹调查[J]考古学杂志,4,第3辑,东京日本考古学会.1913
    [3](日)平南·黄海道の古迹调查[J]朝鲜与满洲.京城朝鲜杂志社,1917.
    [4](日)平安南道黄海道古迹调查报告书[J]大正五年古迹调查报告书.京城朝鲜古迹研究会,1917.
    [5](日)三品彰英.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原典批判[J]大谷大学研究年报.1953年6期.
    [6]唐长孺,黄惠贤.试论魏末北镇慎民暴动的性质[J].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
    [7](日)滨口重国.东魏的兵制[J]东洋学报.1966年24期//秦汉隋唐史研究.东京大出版部.
    [8](韩)金庠基.百济的辽西经略[J]白山学报.1967年3期.
    [9](日)江烟武.四~六世纪的朝鲜三国与日本和中国的册封[J]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1968第4期.
    [10](日)谷川道雄.北魏统一帝国的支配构造与贵族制社会∥隋唐帝国形成史论[G]筑摩书房,1971年.
    [11](韩)方善柱.百济军在华北的进出及其背景[J]白山学报.1971年11期.
    [12]杨耀坤.北魏末年北镇暴动分析.[J].历史研究.1978年11期.
    [13](日)坂元义种.古代东亚的国际关系一和亲·册封·使节研究//古代东亚的日本与朝鲜.1978年.
    [14](日)坂元义种.三国史记中百济本纪的史料批判[J]百济史研究.1978年11期.
    [15](日)池内宏.曹魏的东方经略//满鲜史研究.1979年.
    [16](日)武田幸男,朝鲜三国的国家形成,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17,朝鲜史研究会,1980.
    [17](日)田中俊明.《南齐书》中之《东夷传》的考佚//村上四男博士和歌山大学退官纪念:朝鲜史论文集.1981年.
    [18](韩)徐永大高句丽迁都平壤的动机[J]韩国文化.1981年第2期.
    [19](韩)徐荣洙.三国和南北朝交涉的特点[J]东洋学.1981年11期.
    [20](韩)卢重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力量关系的考察[J]东方学志.1981年28期.
    [21](日)参阅槁博.北凉的对外关系研究//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1982年第九辑.
    [22](日)三崎良章.北魏的对外政策和高句丽.朝鲜学报.102[J](1982),高句丽的对北魏外交.
    [J]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化研究科纪要别册9(1982)
    [23]刘精诚.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与六镇豪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24]刘永智.幽州刺史墓考略[J]历史研究.1983年2期.
    [25](日)三崎良章.北魏的对外政策和高句丽[J]朝鲜学报.1983年102期.
    [26](韩)李明揆.百济对外关系试论[J]史学研究.1983年37期.
    [27](韩)李宇泰.韩国古代的尺度[J].泰东古典研究.1984年1期.
    [28](韩)卢泰敦.5~6世纪东亚的国际形势和高句丽的对外关系[J]东方学志.1984年44期.
    [29]孙玉良.公元5世纪前后高句丽的发展.[J]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
    [30](韩)金瑛河.高句丽的发展与战争∥高句丽对外关系史研究论丛[G].1985年.
    [3 1](韩)卢重国.高句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现状和课题[J]东方学志.1985年49期.
    [32]朱子方,孙国平.隋“韩暨墓志”跋.[J]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
    [33]王晓卫.北朝鲜卑婚俗考述.[J]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34](韩)徐炳国.北朝时代渤海高氏的去向[J]东国史学.1988年第22期.
    [35]张国庆.西晋至北魏时期“护东夷校尉”初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3期.
    [36](韩)李龙范.高句丽的辽西进出的企图与突厥[J]史学研究.1989年4期.
    [37](韩)朴京哲.高句丽军事战略考察试论[J]史学研究.1989年40期.
    [38](韩)俞元载.百济略有辽西记事的分析[J]百济研究.1989年20期.
    [39](日)武田幸男.长寿王的东亚认识[J]高句丽史和东亚.1989年.
    [40](韩)池培善.关于北燕(Ⅲ)以冯弘在位期间和高句丽的关系为中心[J]东洋史学研究.1990年32期.
    [41]李凭.北魏离散诸部问题考实.[J].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2]孙玉良,李殿福.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J]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3期.
    [43]任新民.试论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3期.
    [44]刘精诚.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民族关系.[J]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5](日)日野开三郎.粟末靺鞨的对外关系[J]//东洋史学论集,第15卷,三一书房.1991年.
    [46]张剑波,王晶辰,董高.朝阳北塔的结构勘察与修建历史.[J].文物.1992年第7期.
    [47]韩国磐.南北朝隋唐与百济新罗的往来.[J]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8](韩)朴真淑.长寿王时代高句丽对北魏的外交与百济//高句丽的国际关系.1995.
    [49](韩)金钟完.册封关系//中国南北朝史研究.1995.
    [50]韩昇.“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51]徐贵通.中原王朝对高句丽诸王的册封.[J]通化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52]刘子敏.古代高句丽同中原王朝的关系.[J]东疆学刊.1996年7月.
    [53]姜孟山.熊津时代百济同中国的关系.[J]百济文化.1997年25期.
    [54](日)井上直树.通过“韩暨墓志”考察六世纪前半期的高句丽对北魏外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基本问题.1997.
    [55](韩)孔锡龟.5-6世纪高句丽的对外关系//高句丽领域扩张史研究[G]1998年.
    [56](韩)朴京哲.高句丽对异族支配的实质//高句丽对外关系史研究论丛[G]1998年.
    [57]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58](韩)千宽宇.广开土王时代高句丽领域研究//高句丽对外关系史研究论丛[G]1999年.
    [59]李彦平,邵春华.高句丽婚姻的开放性.[J].北方文物.1999年第2期.
    [60]鲍桐.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期.
    [61]金宪镛,李建超.陕西新发现的高句丽人、新罗人遗迹.[J].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期.
    [62](日)三崎良章.东夷校尉考——对其设置和对东夷管辖权的授予[J]//东亚细亚史的展开和日本[M]山川出版社,2000年.
    [63]姚宏杰.参合陂之役前燕魏关系略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64](日)井上直树《高句丽对北魏外交与朝鲜半岛政势》《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38(2000)
    [65](韩)朴性凤.高句丽的汉江流域推进及其意义//高句丽南进经营史研究.2000年.
    [66](韩)金钟完.南朝和高句丽的关系[J]高句丽研究.2002年第14期.
    [67](韩)朴真淑.百济东城王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J]百济研究.2000年第32期.
    [68](韩)李成制.婴阳王9年高句丽的辽西进攻[J]震檀学报.2000年90期.
    [69](韩)李在成.4、5世纪的高句丽与契丹[J].高句丽研究.2002年14期.
    [70]刘艳荀,庄荣贞.古代汉语中的“相”、“见”和“所”、“所以”用法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1]李凭.高句丽与北朝的关系.[J]高句丽研究.2002年4期.
    [72]李凭.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73]秦升阳.高句丽的军事扩张及其疆域变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月.
    [74]高贤栋.北朝豪族家庭规模结构及其变迁.[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5](韩)孔锡龟.45世纪流入高句丽的中国籍人物的动向——以文献资料考察为中心[J]韩国古代史研究.2003年第32期.
    [76](韩)李成制.高句丽长寿王时代的对宋外交和其意义[J]白山学报.2003年67期.
    [77](韩)徐荣教.北魏冯太后集权统治与对高句丽的政策[J]中国古代史研究.2004年11期.
    [78](韩)闵庚三.在中国西北地域内出土的古韩人金石文研究——以北魏文昭皇后高照容一家的墓志为中心[J]中国语文论丛.2004年第26期.
    [79]程尼娜.护东夷校尉考.[J]北方文物.2004年第4期.
    [80]李凭.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丽.[J]文史哲.2004年第4期.
    [81]蔡万进.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中国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3辑.2004年.
    [82]姜维公.南朝与北朝对高句丽政策的比较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12月.
    [83]杨军.高句丽地方官制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
    [84]姜维公.北魏灭燕对海东局势的影响//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85]张福有,赵振华.洛阳,西安出土的北魏与唐代的高句丽人墓志及泉氏墓地//中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2005.
    [86]刘玉山.北燕王高云被弑真相探微.[J]求索,2005年11期.
    [87]马一虹.从唐墓志看入唐高句丽移民归属意识的变化——以高句丽末代王孙高震一族及权势贵族为中心.[J].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88]秦升阳.高句丽军事问题述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9月.
    [89]金锦子.论百济与北魏的关系.[J]东疆学刊.2006年10月.
    [90]姜维东.《后魏孝文帝与高句丽王云诏》中所见魏、丽形势及双方关系.[J]史学集刊.2006年11月第六期.
    [91]钱龙.北魏安置六镇“饥民”失误浅论.[J]沧桑.2007年第2期.
    [92]毋有江.天兴元年徙民与北魏初年的行政区划.[J].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93]郭敬宇.中国远古感生神话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94]刘子敏.高句丽琉璃王研究.[J]博物馆研究.2008年第2期.
    [95]薛海波,郭艳平.试论4世纪前期慕容燕政权统治下的胡汉流民群体.[J].东北史地.2008年6期.
    [96]韩昇.论魏晋南北朝对高句丽的册封.[J]东北史地.2008年第6期.
    [97]殷宪.从北魏“王礼斑妻舆”砖、“王斑”残砖说太和辽东政治圈.[J]//“16世纪中国
    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8]许美莉.论柔然与北魏的外交之礼//北朝研究[G]:六.科学出版社,2008年.
    [99]任树民.北魏经略河陇时期的吐谷浑//北朝研究[G]:一.燕山出版社,2008年.
    [100]张琳,孙志刚.浅析东晋南朝流民自主流向问题.[J].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第3期.
    [101]杨军.高句丽中央官制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4期.
    [102]薛海波.试论北燕与高句丽的政治关系.[J]东北史地.2010年6期.
    [103]祝立业.流入高句丽的汉人群体的分期与分类考察[J]东北史地.2011年3期.
    [104]孙立群,刘东升.永嘉之乱与北方政治格局变迁.[J].河北学刊.2011年5月.
    [105]苗威.高肇家族的移民及其民族认同.[J]民族学刊.2011年第7期.
    [106](韩)李成制.长寿王对北魏交涉及其政治意义—以围绕北燕展开的对北魏关系为中心//韩国高句丽史研究论文集.
    [107](韩)朴正基.56世纪高句丽对北魏关系的推移—以北魏文昭皇后高氏的登场为中心.[J]地域与历史19号.
    [108](韩)姜文浩.北魏文明太后执政期的韩中关系.[J].新罗文化.24辑.
    [1]郑云龙.5世纪高句丽势力圈的南限[D]著者硕士论文,2000年.
    [2]沈英淑.高句丽迁都平壤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张倩.三到六世纪高句丽外交策略的变化.[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4]李成制.高句丽的西方政策研究——以与北朝对立为中心[D]著者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刘文健.高句丽与南北朝朝贡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金洪培.高句丽与三燕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