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林芝林牧区养老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西藏作为我国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虽然现有的老龄化水平相对国内其它地区并不高,但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藏面临着经济不发达、就业不充分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制约因素。2010年6月,西藏基本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区覆盖,弥补了长久以来西藏农牧民养老保险的空白。但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否能完全满足西藏农牧民的养老需求?鉴于西藏特定的宗教、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西藏农牧民的养老模式到底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怎样的养老模式适合西藏农牧民?怎样的养老模式才能确保他们获得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视角,从西藏林芝林牧区(以下简称林牧区)老年人养老现状的实证调查入手,嵌入西藏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特色,对林牧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进行探讨,为养老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首先,本文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理论视角,在研究西藏养老的制度安排中融入“发展”的理念,寻求一种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内在整合的养老模式及其政策,使养老政策不只是一种应急策略,更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
     其次,通过对林牧区农牧民养老基础条件的探究,了解林牧区农牧民养老模式及其保障基础改进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条件。借助笔者的实地调查,对林牧区农牧民养老模式及其基础条件进行了详尽梳理和阐述。深入剖析了农牧民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特征、收入状况、饮食起居、消费水平、精神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现状;还结合农牧民家庭成员对上世纪90年代末林芝地区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停滞的评价,现阶段林牧区农牧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愿,传统养老、当前养老的状况等社会保障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虽然西藏农奴制时期的“吉度”、“康苏”以及藏族本民族文化中的家庭特色在当前养老模式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林牧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还存在现实瓶颈,老龄化的日趋严峻,家庭代际反哺的式微,以及上世纪90年代林芝地区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停滞等都导致了林牧区老年人养老的困境。
     最后,在关注社会公正的同时,新增“发展”这个工具性的价值基石,从社会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林牧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目标以及上游设计进行剖析。站在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高度,契合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林牧区老年人养老模式的体系、机制和路径等进行探索,研究西藏林芝养老模式的地方性经验,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为西藏乃至广大农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镜鉴;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持西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China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 period in1999. Tibet is an Ethnic Autonomous Region mainly made up of Tibetans in China. Relative to the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aging level in Tibet is not high. In contrast with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in China, Tibet confronts constraints of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insufficient employment, inadequate social security, etc. Chinese government achieved the region's coverage of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June2010, in Tibet. This measure compensates the blank herdsmen pension insurance. But whether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policy fully meets the need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Tibet, which aspect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farming herdsman in Tibet? Which modes suitable for the farmers and herdsmen that can ensure them access the national average or even higher level in the providing of the aged? These problems are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sound resolutio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mode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in Nyingchi distri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f the aged there, in the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perspective and in terms of the embedd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ority religious cultures in Tibet. It surely opens up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 in the mode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First of all,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this thesis is to seek a mode for the aged which is integrated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policy for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mode itself and the related policy-makings will not only to be counted as current tactics, but also to be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Secondly, after shedding light on the very fact, foundation,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pension system in Tibe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ical social pension and security system changes in Tibet, and has an overview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religious, cultural, social condition in farming and pastoral areas in Tibet, especially in Nyingchi district. With the author's survey, this thesis makes deep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famil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relationships, economic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come, housing, consumption, the social security conditions, the rural aged insurance of1990s', the desir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rural aged insurance, current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social pension and security system in Nyingchi Tibet. As a whol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ged providing policy in Nyingchi, although the "Kidu","Kangsu" in the period of the serfdo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milies have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ent pension modes. There are some reasons for the aged hardship, such as the practical barriers in the alternation of pension modes, the aging trend, the decline of family generation feedback and the stagnation of the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at Nyingchi in1990s.
     Finally, this thesis adds a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social justice. Some relevant factors about improving the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such as the necessity, the feasibility, the principle, targeting and the guiding, have been analyzed from the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aged policy in Nyingchi from its system, mechanism and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by carrying on a horizon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 research of local experiences for pension modes in Tibet and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policy for development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olving the aged problem and policy designing of pension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2赵殿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回顾与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第5期,第23-27页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版
    1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1130430.htm.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
    4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gov.cn/20091h/content_1259471.htm
    5周毕芬,阙春萍:《构建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卷第4期:第80-84页
    1郭志仪、曹建云:《.2006-2050年西藏人口发展趋势预测》,《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6-13页
    1张广利:《社会保障理论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419页
    1闫翠娟:《藏传佛教与藏区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分析》苏州大学2007年
    1王树和:《转型期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黄佳豪:《建国60年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探索》,《理论导刊》,2009年,第65-67页
    1陈厚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第7期:第4页
    2方芳:《国际化视野下养老保障制度比较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6卷第4期:第39-42页
    3王明梅:《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状况及差异分析》,《福建金融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33-38页
    1钟莹:《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5期:第75-76页
    2张会丽:《国外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政府作用及启示》,《经济导刊》,2010年第5期:第14-15页
    3陈洁君:《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卷第4期:第68-70页
    4儒家文化圈主要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刘云香:《儒家文化圈背景下的家庭价值观与社会保障制度》,《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1卷第6期:第55-58页
    1葛兰娜·斯皮羡、罗素·沃德、边燕杰:《谈谈美国的家庭养老——兼与中国社会学同仁商榷》,《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110-118页
    2胡灿伟:《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启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0卷第3期:第35-38页
    3葛兰娜·斯皮羡、罗素·沃德、边燕杰:《谈谈美国的家庭养老——兼与中国社会学同仁商榷》,《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110-118页
    1李玉子:《中韩日老年妇女的福利政策及生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0卷第3期:第30-34页
    2谢泽宪:《韩国家庭养者能走多远冬》,《社会》,2000年第3期:第30-32页
    1曲江川:《老年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2王洵:《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标准再认识》,《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13-15页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25页
    1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年人的看法——焦点小组访问的定性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72-83页
    2侯志阳:《困境与出路:管窥居家养老》,《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4期:第72-75页
    3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第30-36页
    1张伟兵:《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1期:第88-95页
    1汪华:《蒂特马斯福利思想探微》,《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9-35页
    2所谓“扭曲的发展”,国际上是指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导致问步的社会进步,普遍的社会福利目标没有实现。选自:徐道稳:《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卷第3期:第38-44页
    3徐道稳:《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深圳大学学报(人义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卷第3期:第38-44页
    4陈立周:《近年国内社会政策范式研究之现状及展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5页
    1臧秀玲:《从消极福利到积极福利: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新探索》,《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28-35页
    2张广利,张婷婷:《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吉登斯关于福利体制的再造》,《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28卷第4期,第201-204页
    3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1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84-96页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0页
    3魏亚萍、魏亚丽:《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94-97页
    1赵家鑫:《发展型家庭政策兴起的背景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26卷第3期:第91-94页
    1旦增遵珠:《民主改革前西藏流动人口救助问题刍议——以拉萨、昌都两地流动人口互助互济活动为基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第180-185页
    1陈立明:《西藏民居文化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3卷第1期:第8-14页
    1王金洪:《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状况与家庭地位——对拉萨市与山南地区200户家庭的调查》,《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第22-31页
    1林芝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林芝地区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2朱玲:《西藏径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第50-56页
    1易玲:《论不断完善西藏农牧区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第3期:第180-181页
    1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编:《西藏历年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西藏统计年鉴第21页)
    2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编:《西藏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局出版社,第1172页,第1178页
    2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编:《2009年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38页
    1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西藏地方志办公室:《西藏年鉴(2009)》,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参阅442页
    2波密县认真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http://www.bomi.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53
    3陈翔:《略论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3卷第1期:第26-29页
    1张仙桥:《住宅社会学的兴起及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13-19页
    2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第109页
    1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1孙勇主编:《西藏:非典型二元结构下的发展改革》,中国藏学出版社
    1赵瑞雪:《“习得性无助”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第5期:第35-36页
    1旦增遵珠:《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基础框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第66页
    2李德洙:《西藏知识简明读本》,华义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1西藏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编:《西藏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局出版社,第1172页,第1178页
    2《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社2009年版
    1周晓焱、张建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论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卷第6期:第113-118页
    2王思斌:《走向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87-189页
    1陈晓强:《发展型社会政策与我国的社会政策构建》,《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第100-104页
    2李香媛、张晓峰:《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北方经济》,2006年第11期:第20-23页
    1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课题组:《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双赢的制度安排——新疆呼图壁县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东岳论丛》,2008年第29卷第4期:第32-47页
    2胡于凝、工资峰:《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项目:一种农村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兰州学刊》,2009年第5期:第81-85页
    3张时飞:《引入资产建设要素,破解农保工作困局——呼图壁县的经验与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232-236页
    1张晓莉、孔令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呼图壁模式”的推行困境研究》,《农业经济》,2009年第4期:第60-61页
    2庞香萍:《青海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7期:第94-96页
    1刘苓玲:《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趋势》,《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第4期:第52-56页
    2谢冰,李海鹏:《近十年国内农村养老保障研究内容及其文献综述》,《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6期:第27-30
    1杨复兴:《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基本视角和内容》,《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2期:第75-79
    2杨菊华、李陆路:《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26-53页
    3刘洪波:《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2-75页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2页
    2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1林芝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林芝地区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版,第130页
    1高万红:《增能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昆明Y社区流动人口社区综合服务实践为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30-36
    1库少雄、Hobart A. Burch:《社会福利政策分析与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67页
    1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7-518页
    1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42-44页
    1杨光洪:《试谈农牧区互助合作组织中的几个问题》,《西藏研究》,1993年:第18-22页
    2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编:《2010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75页
    1庄晓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新时代论坛)》,2004年:第51-53页
    3潘孝珍:《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路径选择》,《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8期:第12-16页
    1黄顺祥:《养老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经济专刊》,2002年第6期:第6-10页
    2唐旭、Baljit Vohra、杨辉生:《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第54-61页
    1林芝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林芝地区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0页
    2师学萍、曹志翔:《西藏林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0期:第204-205页
    1周天勇、尤元文:《西藏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T业经济》,2001年第7期:17-22
    [1]曹锦清:《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成思危:《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
    [3]邓大松、刘昌平等:《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邓大松:《社会保险》,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5]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6]丁建定:《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7]董志勇:《新农村的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冯必扬、严翅君:《现代社会保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郭十征:《社会保障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郝兵、陈健:《新农村社会保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1]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姜守明、耿亮:《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14]库少雄、Hobart A.Burch:《社会福利政策分析与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翻译:《贝弗里奇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16]李德洙:《西藏知识简明读本》,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17]李华等:《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和谐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李培林:《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9]李银河等著:《穷人与富人——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调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21]林义主编:《社会保险(第2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22]林毓铭:《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探索》,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陆学艺:《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4]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5]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26]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7]祁亚辉等:《透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石秀和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0]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1]唐钧等:《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2]王刚义、梅建明:《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西藏历史地位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4]王小章:《中国发达地区社会保障——来自浙江的报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熊敏鹏:《社会保障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6]阎青春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杨冠琼主编:《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8]曾湘泉、郑功成主编:《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39]张广利:《社会保障理论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吉林: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41]张明成:《新时期劳动保障实践与探索》,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张秀兰、徐月宾:《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43]张作云、陆燕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5]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库2002年版
    [46]Alfio Cerami, The Politics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in Czech Republic, Hungary, Poland and Slovakia, To be published in 2008 in "A Long-Good Bye to Bismarck? The Politics of Reforms inContinental Europe" (Bruno Palier, ed.),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边恕、穆怀中:《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的微观测度与动态调整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第6期
    [2]陈爱东:《西藏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综述》,《中国藏学》,2011年第2期,第96-100页
    [3]陈立周:《近年国内社会政策范式研究之现状及展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陈平:《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政策》,《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第16-17页
    [5]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
    [6]崔红志:《国外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世界农业》,2004年第10期,第41-42页
    [7]旦增遵珠:《民主改革前西藏流动人口救助问题刍议——以拉萨、昌都两地流动人口互助互济活动为基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第180-185页
    [8]高和荣:《文化变迁下的中国老年人口赡养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03年第1期
    [9]高鹏怀:《从社会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型国家——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变迁与政策调整》,《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关信平:《社会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与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第93-98页
    [11]郭金丰:《统筹城乡发展事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求实》,2004年第10期,第57-59页
    [12]胡荣:《我国社会保险改革的模式选择》,《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110-117页
    [13]胡湛、彭希哲:《发展型福利模式下的中国养老制度安排》,《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3期
    [14]黄佳豪:《建国60年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探索》,《理论导刊》,2009年,第65-67页
    [15]景天魁:《大力推进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理论前沿》,2007年第18期,第5-9页
    [16]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11-120页
    [17]李迎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新探》,《社会》,2006年第2期,第175-187页
    [18]林毓铭:《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进城农民纳人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调研世界》,2003年,第23-25页
    [19]刘宝臣:《结合特殊区情,完善西藏社会保障制度》,《西藏发展论坛》,2010年第6期,第52-54页
    [20]洛桑达杰、《旦增遵珠:略论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1]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7期,第11-12页
    [22]梅红:《从<读者>看代际关系中的权威转换与中国孝文化的嬗变》,《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23]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24]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13-121页
    [25]师学萍、曹志翔:《西藏林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0期,第204-205页
    [26]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41-47页
    [27]王国军:《现行农村杜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120-127页
    [28]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第19-22页
    [29]王文娟、马国栋:《孝道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功能变迁》,《天府新论》,2010年第6期
    [30]王艳君:《西藏社会保障制度浅析》,《西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70-172页
    [31]徐淑美、宋守荣:《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初探》,《西藏科技》,2008年第3期
    [32]许亚敏:《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政策取向研究——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6期,第18-26页
    [33]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探索与争鸣》,2000年
    [34]杨多贵等:《可持续发展四大代表性指标体系评述》,《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第4期,第58-61页
    [35]杨复兴:《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分期及前景探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9期
    [36]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27-139页
    [37]臧秀玲:《从消极福利到积极福利:西方国家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新探索》,《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38]曾易:《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期
    [39]张海川、郑军:《2001-2009: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适度水平研究》,《保险研究》,2011年第7期
    [40]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社会工作》,2007年第2期
    [41]张江华:《西藏的社会保障工作述略》,《中国藏学》,1999,(2):18-31.年第期第页
    [42]张立、张文学、杨建林:《中国农村多支柱的养老模式研究》,《西北人口》,2012,(4).年第期
    [43]张馨:《我国财政职能观评述》,《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1期,第77-81页
    [44]张秀兰、徐月宾:《发展型社会的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当代社会政策研究(Ⅱ)》,2007年第1期
    [45]赵殿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回顾与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第5期,第23-27页
    [46]郑功成:《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第41-42页
    [47]单彦彦:《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体系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
    [48]旦增遵珠:《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基础框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9]胡佩艳:《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模式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5年.
    [50]蒋畅泓:《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1]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2]李健:《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老年人及其成年子女的主观体验》济南大学2010年
    [53]李云:《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救助体系的分析与构建》浙江大学2004年.
    [54]林乐飞:《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养老模式选择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5]刘静姿:《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基于社会救助法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6]刘占良:《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12年.
    [57]罗晴:《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58]欧世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安徽大学2006年.
    [59]齐学霞:《山西农村“补救型”养老模式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60]沈文洁:《藏传佛教宗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西藏社会历史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1]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2]汪志国:《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体系构建》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3]王树和:《转型期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4]熊英:《当代我国弱势群体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65]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南开大学2009年.
    [66]闫翠娟:《藏传佛教与藏区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分析》苏州大学2007年.
    [67]闫平:《西藏日喀则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8]姚健:《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3年.
    [69]喻权良:《社会保障的伦理分析》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0]袁同成:《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研究——一种权宜性的、过渡性的、多支柱的制度安排》安徽大学2007年.
    [71]岳红娟:《农村养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T县的实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2]张喆:《农村如何养老一以山东省L村为个案的养老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3]周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
    [74]Adeline Delavande and Susann Rohwedder, Individuals'Responses to Social Security Reform, Michigan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Working Paper, WP 2008-182
    [75]Anne Drouin and Lawrence H. Thompson,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China, Extension of social security Paper N.25,2006
    [76]Benjamin A. Templin, Full Funding:The Future of Social Security, Journal of Law and Politics, Vol.XXII,2006, PP.395-454.
    [77]Benjamin Bridges and Sharmila Choudhury, Examining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asa Retirement Resourcefor Near-Retirees by Raceand Ethnicity, Nativity, and Disability Status,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Vol.69, No.1,2009, PP.19-44.
    [78]Christopher R. Tamborini and Kevin Whitman. Women, Marriage, and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Revisited,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Vol.67, No.4,2007, pp.1-20.
    [79]Craig Copeland, Comparing Social Security Reform Options, EBRI Issue Brief, No.281, May 2005
    [80]David A. Wise and Richard G. Woodbury, Social Secur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Findings from the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at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Vol.69, No.4,2009, PP.65-81.
    [81]Dewen Wang, China's Urban and Rural Old Age Security System:Challenges and Option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4, No.1,2006, pp.102-116.
    [82]Elizabeth M. Caucutt, Thomas F. Cooley, Nezih Guner, The Farm, the C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ecurity,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 (IZA) Discussion Paper No.3731, September 2008
    [83]Fan Chenjie; Wu Yufeng; Sun Jinling, Analysis on the peasants'desire for participation in the social insurance in rural areas:based on sample survey in Wuhan,2009
    [84]Fernando Sanchez-Losada.Growth effects of an unfunde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hen there is altruism and human capital, Economics Letters, Volume 69, Issue 1, October 2000, Pages 95-99
    [85]Francine J. L ipman. Shrinking Boomer Social Security Retirement Benefits. Points to remember, Fall 2007, PP.19-21.
    [86]Giovanni Mastrobuoni,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Recent Social Security Reforms, September 2006
    [87]Isaac Ehrlich, Jinyoung Kim, Social security and demographic trend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7, PP.55-77.
    [88]Isaac Ehrlich, Jinyoung Kim. Social security and demographic trend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Volume 10, Issue 1, January 2007, Pages 55-77
    [89]James E. Duggan, Robert Gillingham, and John S. Greenlees, Mortality and Lifetime Income: Evidence from U.S. Social Security Records, IMF Working Paper, January 2007
    [90]Jie Zhang and Junsen Zhang.Long-run effects of unfunded social security with earnings-dependent benefit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Volume 28, Issue 3, December 2003, Pages 617-641
    [91]Juan A. Rojas, Carlos Urrutia.Social security reform with uninsurable income risk and endogenous borrowing constraints,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Volume 11, Issue 1, January 2008, Pages 83-103
    [92]Kalie Pauw, Liberty Mncube, Expanding the Social Security Net in South Africa: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Development Policy Research Unit DPRU Working Paper 07/127, September 2007
    [93]Kamiya, Yumiko, Social security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of the elderly in Brazil,2006
    [94]Kleinjans, Kristin Josefin, Social Security reform and pension choice:The case of Colombia,2003
    [95]LingZhu, Old Age Security:A Case from Rural Suzhou,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14, No.1, 2006, PP.67-78.
    [96]Long T. Giang and Wade D. Pfau, Vulnerability of Vietnamese Elderly to Poverty:Determinan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sian Economic Journal, Vol.23, No.4,2009, PP.419-437.
    [97]Olivia S. Mitchell and John W. R. Phillips, Social Security Replacement Rates for Alternative Earnings Benchmarks, Michigan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Working Paper, WP 2006-116
    [98]Paula Auerbach, Maria Eugenia Genoni, Carmen Pages, Social Security Coverage and the Labor Marke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ZA Discussion Paper No.2979, August 2007
    [99]Peter Townsend, The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OECD experience for low-income countries, Issues in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18,2007
    [100]Roozbeh Hosseini, Evaluating the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in Providing Annuity Insurance, June 2008
    [101]Rowena A. Pecchenino, Patricia S. Pollard..Dependent children and aged parents:funding educ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in an aging economy,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Volume 24, Issue 2, June 2002, Pages 145-169
    [102]Serife Nuray Akin, Population Aging, Immigration Policies,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Germany, August 2006
    [103]Sheenae Noh, Changes in Public Pension Policy in South Korea,1986-1998:Applying Two Theories of Policy Change,2004
    [104]Shih-Jiunn Shi, Emergence of the notion of retirement in rural China, Z Gerontol Geriat 5, 2008, pp.334-344.
    [105]Shih-Jiunn Shi, Left to Market and Family-Again?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Pension Policy in China,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40, No.7, December 2006, pp.791-806.
    [106]Siew Ling Yew and Jie Zhang.Optimal social security in a dynastic model with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fertility and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8,8.
    [107]T. Lynn Fisher, Measur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to the Elderly,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Vol.67, No.2,2007, pp.65-72.
    [108]Takaaki Aoki, Some Propositions on Intergenerational Risk Sharing, Social Security and Self-Insurance
    [109]Vincenzo Galasso and Paola Profeta, Lessons for an Aging Society:the Political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Working Paper n.244,2003
    [110]Vincenzo Galasso, Paola Profeta, Lessons for an Aging Society:the Political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September 2003
    [111]Wilbert van der Klaauw and Kenneth I. Wolpi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Retirement and Savings Behavior of Low Income Households, Pen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05-020
    [112]William G. Gale, Leslie Muller, John W. R. Phillips, and Michael Dworsky, Effects of After-Tax Pension and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on Household Wealth:Evidence from a Sample of Retirees, 2007
    [113]William G. Shipman,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Social Security, networks financial institute at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2005-PB-05
    [1]《2010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3]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6]林芝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林芝地方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8]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编:《西藏历年西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9]《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社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