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绿色空间结构的建设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构成呈现出多元化,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后,自然生态却被日益破坏,城市的人居环境也在慢慢恶化,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绿色空间日渐被侵吞,城乡差距扩大等等。这些都是伴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阐述了中外人们追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并提出城乡绿色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城市结构与城乡绿色空间的相互关系。
Under the push of market economy,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forms pluralism of demonstrating, play a enormous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 where the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is comparatively perfect. Public-owned economy and private ownership economy are promoting the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of the city to develop together. But, behind urban high speed development, natural ecology is destroyed day by day,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is worsening slowly too, urban traffic jam, the urban green space is annexed day by day, the disparit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expanded etc.. All these follow the question appearing in the urban evolution. This paper is in terms of urban planning have explained Chinese and foreign people pursue the course of the city and nat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green spa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ve probed into the urban structure and interreaction of the green spa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urther.
引文
【1】 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Thousand Oaks, CA:Sa,转引自张剑涛.中国对于城市改造和城市保护的规划管理: 以上海为例.国外城市规划,2004(3)
    【2】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末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 陈玉娟.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4】 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 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Witold Rybczynski著,陈伟新,Michael Gallagher译.纽约中央公园150年演进历程.国外城市规划,2004(2)
    【8】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9】 陈玉娟.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0】 亢亮,亢羽.风水与城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1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13】 黄晓莺,王书耕.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3)—国内外园林绿地功能量化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3):P59,转引自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佔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4】 李高洋.“山水城市”导向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 沈德熙,熊国平.关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城市规划汇刊,1996(6)
    【16】 杨小波,吴庆书等编著.城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7】 杨小波,吴庆书等编著.城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 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以金华市城市绿地系统为例.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0】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1】 郭竹梅.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结构初探.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2】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3】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4】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5】 郭竹梅.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结构初探.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6】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浈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7】 武进.中国城市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浈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8】 陈玉娟.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的型论和方法探索.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美]I.L.麦克哈格著,丙经纬译,倪文彦校.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英]埃比尼洋·霍华德著,金纪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7.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杨小波,吴庆书等编著.城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顾朝林,甄峰,张京样.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2.宗跃光.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3.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4.武进.中国城市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5.朱喜刚.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6.《中国园林城市》编委会.中国园林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7.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8.高友谦.中国风水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19.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沈德熙,熊国平.关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城市规划汇刊,1996(6)
    2.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1998(6)
    3.李敏.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时俱进.中国园林,2002(5)
    4.王晓俊.城市大环境绿地的类型、数量与分布.林业研究(英文版),2001(1)
    5.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廓道效应研究.生态学报,1999(2)
    6.杨学成,林云等.城市开敞空间规划基本生态原理的应用实践-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国园林,2003(3)
    7.王绍增,李敏.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上).中国园林,2001(4)
    
    8.王绍增,李敏.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下).中国园林,2001(5)
    9.蒋美珍.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1)
    10.张明亮.城市绿地功能.生态经济,2003(2)
    11.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城市规划,2001(11)
    12.张庆费.城市绿色网络及其构建框架.城市规划汇刊,2002(1)
    13.吴良镛.给大城市以喘息空间.中国城市经济,2002(4)
    14.黄耿.环形加放射的不足:试分析城市发展“圈层”模式的不利影响.城市规划,2000(3)
    15.华晨.兰斯塔德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城市规划汇刊,1996(6)
    16.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规划师,2003(3)
    17.赵振斌.试论城市的自然保护及绿地建设途径.现代城市研究,2002(2)
    18.余琪.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城市规划汇刊,1998(6)
    19.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城市规划,2001(11)
    20.马军山,宋钰红等.中国古代城市绿化概况及手法初探.林业资源管理,2002(3)
    21.陈爽,张皓.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规划师,2003(4)
    22.王保忠,王彩霞等.城市绿地研究综述.城市规划汇刊,2004(2)
    23.乇晓延,薛红林.GIS和RS技术在城市绿地规划方面的应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4)
    24.陈哲.蛛网状城市——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构想.中外建筑,1998(6)
    1.郭竹梅.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结构初探.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陈玉娟.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3.江莉.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研究初探.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石崧.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讦估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6.李高洋.“山水城市”导向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以金华市城市绿地系统为例.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绍兴镜湖新区总体规划说明
    2.www.sx.gov.cn/indexcn.asp
    3.www.jing-hu.com/
    4.www.nai.nl/regie e/new/randl e.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